一、伊通地堑莫里青盆地双阳组储层敏感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梦瑶[1](2017)在《长春油田C区块双二段沉积体系特征与有利相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长春油田C区块位于伊通盆地鹿乡断陷五星构造带,受2号和17号断裂控制。构造形态为向南西倾的单斜构造,目的层是古近系双阳组,埋深1800-1900 m。储层的沉积体系为扇三角洲,具有高孔渗、高孔喉比的特征,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岩石类型与沉积相类型钻井揭示长春油田C区块双二段有四种主要岩石类型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识别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与扇三角洲平原亚相。通过岩心资料建立岩性模式,并针对仅有电性资料的井建立电性模式,完善C区块的岩性及岩相研究。二、以单砂体为单位的沉积体系分析对C区块双二段5个砂组四十多个单砂体逐一进行沉积体系分析,综合分析其物源入口、物源流向、以及形成砂体粒级,砂体成因等问题。分析结果显示C区块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主要特征为东部物源近距离搬运,河道由东向西延伸并常发生河道改道或叠置。三、有利沉积相带分析通过将该区物性与含油性结合,并对数据整理统计,得出该区孔隙度普遍较大,从渗透率将单砂体分为三等,最好的层位在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都有,有利相带为平原河道(砂质河道与废弃河道,砾质河道稍逊)和前缘河口坝,部分天然堤,水下河道亦有较好含油性。
王巍[2](2016)在《利用盆地模拟方法分析莫里青断陷地层压力演化》文中提出基于现今压力场特征分析,应用PetroMod盆地模拟软件中1D及2D古超压计算方法,对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地层压力演化进行了模拟恢复,现今莫里青断陷纵向上大致以2 700m为储层超压顶面,超压大于双阳组二段及其以下地层。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及奢岭组地层压力演化都经历了始新世早-中期(57.839Ma)、中始新世-晚渐新世(3923.7Ma)、晚渐新世-现今(23.70 Ma)3个压力积累-释放旋回,不同之处在于奢岭组超压形成较晚且不同压力旋回内最大剩余压力及超压释放幅度都小于双阳组超压。超压演化的旋回性与构造运动的旋回性具有明显的一致性,抬升剥蚀是导致泄压的主要因素且构造抬升活动强度与剩余压力释放具有正相关性。第一次超压积累主要为始新统双阳组及奢岭组地层欠压实增压所致,第二次、三次增压则以双阳组及奢岭组源岩的生烃作用为主导,现存超压形成于中新世初期以来,属晚期超压。应用盆地模拟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压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能够为压力演化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可以预测现今压力分布。
张瑛琦[3](2016)在《鹿乡断陷油源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烃源岩作为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核心,在油气的勘探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烃源岩评价,二是油源对比。鹿乡断陷为盆地内一个二级构造单元,位于伊通地堑的中部,可进一步划分为大南凹陷和五星构造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鹿乡断陷的原油类型划分,以及油源对比工作对本区的勘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油气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鹿乡断陷烃源岩以及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并且对烃源岩进行了系统评价,结合鹿乡断陷的地质特征,做出了更加精细的油源对比。鹿乡断陷西北缘的奢岭组一段和双二段大型扇体发育,临近大南生油凹陷,扇体与构造叠合的有利区是近期勘探的主要目标区;东南缘双一段底砾岩及西南侧空白区是岩性圈闭油藏有利勘探目标区。鹿乡断陷暗色泥岩在地层中发育较好,大南凹陷双阳组有机质类型好,成熟度高,油气同生;永吉组的生烃有限;奢岭组的奢一段也有一定生烃能力。鹿乡断陷有比较丰富的油气含量。油资源量1.24亿吨,其中65%来自双阳组,33%来自奢岭组。天然气资源量303亿方,也主要来自双阳组。油源对比结果显示,鹿乡断陷原油物性分布较集中,可以看出鹿乡断陷油源具有一致性。从原油密度分布来看,大南凹陷原油密度较高,远离凹陷井的原油密度要小一些,而2号断层附近井原油密度分布较复杂,变化规律表现一定交叉特征,说明鹿乡断陷原油主要为鹿乡断陷大南凹陷和岔路河断陷新安堡凹陷混合来源,从原油和泥岩的气相色谱和质谱资料可以看出,原油与鹿乡断陷双一、二段和鹿乡新安堡永吉组具有可比性,星31井双一段原油的单体烃同位素表明可能来源于星27井附近双二段泥岩。
吕东美[4](2016)在《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二段烃源岩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伊通盆地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与吉林市之间,属于新生代断陷盆地,整体沿北东向45°55°呈狭长展布。盆地南面以辽河断裂为界,北面以第二松花江断裂为界,在构造上属于郯庐断裂带北延部分——佳伊地堑的南段,南北长约160km,东西宽1220km,面积约2200km2。根据基底性质和盖层的区域地质特征,伊通盆地可分为莫里青断陷、伊丹隆起、鹿乡断陷和岔路河断陷四个二级构造单元。伊通盆地充填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地层,地表被第四系沉积物大面积覆盖,新近系、白垩系以及侏罗系的露头则零星分布在盆地的边缘。盆地的内部主要充填了古近系地层,古近系主要发育双阳组、奢岭组、永吉组、万昌组和齐家组。本次选择了暗色泥岩较发育的莫里青断陷的双阳组开展研究,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录井、测井、地震资料分析,并结合岩矿鉴定和粒度分析等手段和方法,在研究区双阳组认别出3种主要相类型:扇三角洲相、湖泊相和湖泊水下扇相,并进一步划分成6种沉积亚相、14种沉积微相。本研究区扇三角洲相在双阳组的各个时期度很发育,主要分布在莫里青断陷西北缘和东北缘;湖泊相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滨浅湖亚相和深湖亚相,主要分布在研究区断陷盆地的中部,有时也发育在盆地边缘。本研究区发现的湖泊水下重力流沉积,即湖泊水下扇沉积体系在双阳组占有主导地位。这一发现被吉林油田用于勘探工作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莫里青断陷构造复杂,在前人钻井分层数据的基础上,根据钻井资料、录井资料等大量数据,莫里青断陷双阳组Ⅰ砂组、Ⅱ砂组、Ⅲ砂组、Ⅳ砂组和V砂组对比分析表明,单井泥岩平均厚度最大的是双二段Ⅱ砂组,其单井泥岩厚度最大值175.00m,单井泥岩厚度最小值9.50m。双二段泥岩总厚度平均值为346.51m,最大值可达到695.45m。双二段泥岩等厚图显示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井Y22、井Y32和井Y43附近,形成了3个沉积中心。通过莫里青断陷双阳组二段泥岩特征研究,分析泥岩成烃条件,来进一步分析烃源岩,为认识研究区油气来源提供理论依据。本次主要从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三个方面对双阳组烃源岩特征展开了评价。双阳组二段有机碳分布范围为0.13%6.66%,80%以上的烃源岩有机碳样品含量大于1.0%,平均值为1.43%。氯仿沥青“A”含量在0.12%以上占了40%,生烃潜量(S1+S2)值介于0.010.57之间,根据中石油陆相烃源岩有机质风度划分标准,得出莫里青断陷双阳组烃源岩等级为好烃源岩。为了更好地展示出研究区的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在莫里青断陷大量泥岩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莫里青断陷双阳组二段烃源岩的分布规律。莫里青断陷双二段主要发育低熟-好烃源岩和成熟-好烃源岩,成熟-中等烃源岩和低熟-中等烃源岩发育次之。其中,低熟-好烃源岩在全区都较发育,且分布稳定;成熟-好烃源岩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且分布较稳定。
孟宁宁[5](2015)在《伊通盆地莫里青砂砾岩油藏储层表征与有利区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提高,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逐渐成熟,砂砾岩油藏是隐蔽油气藏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我国广泛分布,具有很大勘探潜力,但是砂砾岩油藏因砂砾沉积物经过滑塌、快速沉积形成的,储层空间展布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因此,其勘探开发难度比常规油气藏大。本文针对莫里青油田伊45-伊59区块砂砾岩油藏储层复杂多变,评价难度大:油水关系复杂,流体识别难度大等问题,在前人层序、构造和沉积认识的基础上,研究油藏储层特征,落实储层内幕,确定砂体油水关系,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为有利区预测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形成了一套针对复杂砂砾岩储层评价及油水识别方法。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创新:(1)对莫里青油田伊45-伊59区块双二段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和隔夹层表征,研究了储层空间展布。针对莫里青油田伊45-伊59区块双二段砂砾岩储层岩性致密,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采用储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在储层岩性、物性、成岩特征、微观孔隙等基础特征的基础上,对储层敏感性特征、非均质性和隔夹层分布规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粘土矿物含量高,是致使储层敏感性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不同非均质性程度对剩余油的影响,认为非均质性严重是造成剩余油的一大重要因素;建立了适合斜坡裙沉积模式的隔夹层标准,研究了区块的隔夹层分布规律。(2)对研究区分区块分岩性分别建立了流体识别标准,确定了油水分布规律,为储量分布评价提供了地质依据。针对研究区斜坡裙的沉积体系,储层油水分布复杂、油水层识别难度大的特点,首先以岩性和断层封闭性为基础进行区块划分,然后以测井理论认识为指导,结合常规的流体识别方法,对各区块分别优选流体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针对研究区不易区分的流体,提出了坐标旋转的方法,建立适合研究区流体的识别方法和判别标准。在油藏认识的基础上,圈定含有面积,对储量分布进行评价。(3)建立了研究区逆断层地层重复的三维地质模型。针对莫里青地区逆断层背景下的复杂构造,在前期层序、构造、沉积相研究及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采用精细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建立了逆断层控制的地层重复构造模型:用相控建模的思想,建立了斜坡裙沉积体系控制下的复杂砂砾岩储层的沉积相模型及相控属性模型,为储量分布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杜怀旭[6](2014)在《莫里青油田油藏精细描述研究》文中提出莫里青油田双二段油层,形成于近源、快速堆积的断陷湖盆环境。砂体相带窄、缺乏稳定的对比标志层,后期经历多次构造事件改造,储层对比难度较大。本项目应用三维地震结合开发井资料,精确落实区内逆冲断层位置,合理设计了小层对比的骨架剖面,根据断层上下盘地层不是一个沉积体系的实际,分别开展断层上、下盘的小层对比;在前人认识基础上,补充岩芯观察描述,建立岩石-电性对应关系,深化认识近岸水下扇砂体的沉积特征;鉴于本区断阶构造带砂体厚度小,缺乏稳定连续标志层的现状,通过不同部位依靠局部标志层及旋回变化的规律性分别开展小层对比,然后根据“空间互补”原则,实现了砂组的合理划分;在砂组界限内采纳旋回对比及等时面共同控制的办法,通过单砂体标定、对比及等时界面的划分等手段,完成了了油田范围内小层的统一划分;通过对上下盘韵律特征、主水道迁移规律、扇体规模、数量以及水深状况等的综合判断,确定了断层上下地层不是同一套地层的简单叠加,并推测了断层可能的走滑距离;结合小层的平面展布特征,初步刻画了下盘砂体的相带展布特征。上述研究为莫里青油田下步开发调整奠定了新的认识基础。
成赛男,田继军,张鹏辉[7](2013)在《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西北缘双阳组二段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西北缘双阳组二段是莫里青油藏的主要产油层位,该油藏储层为中低孔超低渗透储层,储层敏感性对其物性影响较大,所以研究其储层敏感性对防止储层伤害和油田高效开发意义重大。在分析双阳组二段矿物成分和岩石性质的基础上,采用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对其储层敏感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储层的速敏指数平均为37.23%,水敏指数平均为66.08%,盐敏临界矿化度为6272mg/L,酸敏指数平均为-31.37%,碱敏指数平均为7.71%;研究区储层属于强水敏性、中等偏强盐敏性、中等速敏性、弱碱敏性和无酸敏性储层。研究区储层中存在高岭石、伊/蒙混层、伊利石及绿泥石等粘土矿物,这些敏感性粘土矿物是造成储层伤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对研究区油藏进行施工时,应将防止水敏、盐敏和速敏放在首位,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保护储层。
苗洪波[8](2013)在《伊通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文中研究说明伊通盆地是郯庐断裂带北段的一部分,烃源岩厚度大、质量好,储层发育,盆地演化后期的挤压作用使伊通盆地成为富油气资源盆地,勘探潜力较大。盆地经历的多期构造运动,特别是不同构造时期的差异沉降和构造反转作用对油气成藏和保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仅使得油气藏经历了多源、多期充注和调整改造、甚至破坏等复杂的成藏历史,而且在不同构造单元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制约了对该盆地油气聚集规律的进一步认识。伊通盆地的油气勘探程度很低,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其中西北缘复杂构造带、基岩潜山、东南缘扇体是今后勘探的三大重点领域。但限于整体勘探程度,地质条件复杂,三维地震品质偏差,对盆地的沉积特征、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相应的工程配套技术等还需继续攻关,尤其是西北缘构造复杂,地震资料不能满足储层预测的需要,其构造特征、沉积规律、油气成藏机理、有利勘探区带优选等需进一步研究。论文运用新技术、新理念,以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综合钻井、地球物理、测井、各种化验分析等资料,以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储层预测技术、沉积地震相识别技术、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为主要手段,重点论述了伊通盆地西北缘的构造、沉积、成藏特征,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盆地的应力场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伊通盆地区域应力场发生转变表现在渐新世末期,区域应力场由左旋张扭转变为右旋的压扭。在区域压扭应力作用下,伊通盆地西北缘断裂在新近纪表现为右行走滑、挤压逆冲的性质。主要证据有:1)取芯资料表明,地层改造复杂,揉皱挤压作用结果明显,部分岩心资料表现为地层破碎,已近于垂直,挤压作用使地层形成了多个小褶皱,且发育多期小断层,具有相互错断现象,说明西北缘地层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活动,且挤压作用明显;2)盆地西北缘地表的野外地质露头出现大量挤压作用所形成的褶皱构造;3)新三维地震资料,结合钻井资料,综合分析逆断层的确存在。在西北缘形成了复杂构造带,复杂构造带内部的小型断鼻构造常常是泥岩变形作用形成的,构造带内部的“U”型断块,是走滑作用过程中,滞留的断块,从走滑距离上看,靠近西北缘断块距离远,靠近盆地的断块走滑距离相对小;西北缘边界断裂不同区段的构造样式不同,而且隆升挤压作用现今仍在持续,有利于生烃、排烃作用以及油气的运移聚集,使伊通盆地西北缘复杂构造带成为油气富集场所。(2)西北缘储层发育,快速堆积的扇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厚层、快速尖灭的楔形体)分选差、物性差;长期发育的扇体(在地震上表现为延伸较远的薄层楔形体,常常具有前积结构或下超结构)物性相对较好,而且扇体的规模越大,储层物性越好;扇体识别过程中,属性及反演预测结果只能参考,人工识别地震相、沉积结构等工作很重要。盆地内部多扇体相互叠置,储层发育,但西北缘复杂构造带存在储层不发育区,即存在扇体沟道间,盆地内部叠加连片,储层厚度大。古地貌控制了扇体发育的位置及延伸方向,现今西北缘大黑山东南的沟谷往往是盆地西北缘扇体的物源入口,盆地内部与西北缘相交的大型断层往往控制了扇体的展布方向,盆地内部的同生断层控制砂体的展布,盆地地层厚值区(古洼陷)储层较发育;挤压作用导致储层物性偏差,影响程度与地层变形程度有关。(3)西北缘成藏条件有利,首先生烃凹陷靠近西北缘一侧,烃源岩充足,二是构造复杂带是隆升挤压作用形成的,既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又是保存条件较好的成藏带;其油气富集程度受控于烃源岩成熟度、供烃半径和储层发育特征;另外应力释放带保存条件不好,如二号断层与西北缘断层交汇处,是大型物源入口,泥岩不发育,断裂发育,实际钻井资料证实该区保存条件不好;隆升挤压作用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的时间是40Ma左右,利用包裹体分析技术确定最早的成藏时间为37-40Ma左右,说明隆升挤压作用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盆地西北缘发育近岸水下扇体具备形成大面积断层-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其主要原因是:规模较大的近岸水下扇体处于有利的构造岩相带中,具备丰富的油源和与之相匹配的大面积分布的水下扇砂体,加上西北缘上倾方向上近西南-东北向发育的两组大逆断层横切西北物源方向的扇体,盆地演化后期的挤压作用,使断层封闭性好,对来自靠山生烃凹陷的油气的聚集成藏和油气富集起着重要的遮挡作用,油气主要在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的中扇、外扇相带形成大面积分布的断层-岩性、构造-岩性油气藏。(4)盆地西北缘是油气富集的复杂构造带,但不同区段有利面积及层位不同。在莫里青断陷烃源岩成熟度不高,但供烃半径较大,所以主要目的层是盆地下部双二段地层,自生自储成藏模式;岔路河断陷沉降幅度大,烃源岩成熟度高,除了双阳组以外,奢岭组和永吉组都发育有效烃源岩,油藏、气藏并存,目的层系较多,勘探潜力较大;鹿乡断陷居中,烃源岩成熟度介于二者之间,受资料限制,勘探程度较低,但双阳组和奢岭组应为主要目的层。认为莫里青断陷西北缘是保存条件较好的原生油气成藏。油源主要来自于双阳组烃源岩,自生自储,来自西北缘的扇体,被平行于边界断裂的一系列断层所切割,在西北缘复杂构造带,特别是西北缘复杂构造带前沿,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凹陷内部发育大面积的岩性油气藏,保存条件好,含油性也好;垂向上,双二段含油性比双三段好,主要与逆断层下部倾角大,封闭性比上部好有关。根据典型油藏剖面解剖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所揭示的古油气保存条件、地层水矿化度指标和原油切割去正构金刚烷地化分析显示:多数断层下盘比上盘保存条件好,同一条断层下部比上部保存条件好,盆地西北缘比东南缘保存条件好。盆地东南缘一系列隆起构造带多遭受强烈的改造,虽发生过多幕油气充注,但因油气保存条件差,尤其在构造冠部油气沿断层散失以及遭受大气淡水冲洗和生物降解改造强烈,深部的双阳组破坏稍有减弱,隆起翼部的围斜地区多位于断层下降盘,保存条件也得到改善,含油性将变好。故此,将伊通盆地油气成藏模式总结为改造型和保存型两种主要模式,保存型油气藏将成为勘探的有利目标。本论文主要创新点:(1)恢复了盆地西北缘复杂构造带的形成过程,建立了不同区段的构造模式;(2)分析了西北缘扇体展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并依据古构造、现今地貌、断裂控砂特征,结合地震相特征、钻井实际资料,综合分析预测了西北缘扇体的展布形态,弥补了地震资料不能满足储层预测的缺憾。(3)探讨了伊通盆地西北缘复杂构造带的成藏机制,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指出有利勘探区带;
董海军[9](2013)在《莫里青油田低渗透储层实验地质分析研究》文中认为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西北缘油藏评价工作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发现了伊45、伊59等高产区块,使得莫里青油田具备加快开发的资源基础。因此,开展莫里青油田低渗透储层实验地质分析研究,加深该区储层特征认识,对油田注水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莫里青油田伊45、伊59两区块的双二段油层储层岩石的非均质性特征,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流体性质以及分布特点,储层敏感性及渗流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采取了多种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了莫里青油田低渗透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注入水对储层伤害的程度及伤害原因,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开展了区块间和层间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莫里青油田储层岩石颗粒粒径变化较大,在纵向表现出间歇性急流沉积环境,使得岩性分布较广,分选性较差,两个区块总的特点是沉积间断,沉积速度快,粒度纵向上变化大,分选性差,孔隙中填充物含量高,造成了储层非均质性强。喉道控制着岩心渗透能力,总体上,伊45区块储层孔隙结构、渗流能力以及孔喉比均好于伊59区块,有利于孔隙中流体开采。伊59区块流体性质好于伊45区块,断层外地层流体性质明显好于断层内。两个区块速敏程度为弱-中等偏弱,水敏程度为弱-中等偏弱。伊45区块油水共渗区间窄,等渗点低,表现出弱亲油性,驱油效率低;伊59区块表现为亲水性,驱油效率高。在区块内存在可动流体饱和度与驱油效率正相关系。
王建鹏[10](2013)在《莫里青地区伊59区块储层特征评价》文中认为伊通盆地是郯庐断裂的北延部分,为新生界断陷盆地,呈北东走向贯穿吉林省中部,位于吉林市、长春市之间,由南向北隶属伊通县、双阳区、永吉县等三县区。盆地东南是广阔的那丹哈达岭,西北为大黑山山脉,南北长160km,东西宽10km~20km,面积约2200km2。地貌上为明显的负地形,海拔180m~240m,双阳河、饮马河和伊通河等从本区流过,农业发达,交通方便。近几年,随着莫里青油田(合作区)的开发和对莫里青断陷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相继对伊通盆地加强了区域沉积相、构造和成藏特征等综合地质研究,在油气成藏地质认识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构造研究方面,通过精细构造解释发现莫里青断陷西北缘是一个由两条逆断层和伴生的正断层组成的复杂构造断褶带。沿着盆缘北东向分布的逆断层,断距大,且与地层倾向相反,有利于靠山凹陷的生成的油气向上运移和聚集,后期构造左旋挤压应力作用使得逆断层具有封闭性,对万昌、齐家组沉积时期来自靠山凹陷内的油气聚集成藏能够起着重要的遮挡作用。在储层沉积相研究方面,通过储层扇体地震刻画,结合地质相研究,认为莫里青断陷西北缘发育多支来自盆地边缘的近岸重力流成因的水下湖底扇体沉积,这些扇体深入到靠山凹陷,平面上呈现扇状分布,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研究区双二段物源来自盆地西北缘,不同时期扇体发育的规模有所不同,其中Ⅴ砂组沉积时期,扇体的沉积规模较小,Ⅳ砂组-Ⅱ砂组沉积时期扇体规模逐渐扩大,Ⅱ砂组沉积时期扇体规模最大,Ⅰ砂组沉积时湖水加深,扇体规模有减小趋势,在双三段沉积时期,湖水扩张,以暗色泥岩沉积为主,形成厚度约为150m左右纯泥岩盖层。
二、伊通地堑莫里青盆地双阳组储层敏感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通地堑莫里青盆地双阳组储层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春油田C区块双二段沉积体系特征与有利相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长春油田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C区块基本沉积特征 |
3.1 服岩石类型及结构特征 |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2.1 沉积相类型 |
3.2.2 岩性模式及S17井部分相序列 |
3.2.3 电性模式及部分实例 |
第4章 C区块沉积体系分析 |
4.1 沉积体系平面分析 |
4.1.1 Ⅴ砂组 |
4.1.2 Ⅳ砂组 |
4.1.3 Ⅲ砂组 |
4.1.4 Ⅱ砂组 |
4.1.5 Ⅰ砂组 |
4.2 连井剖面—沉积体系连井分析 |
第5章 有利相带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利用盆地模拟方法分析莫里青断陷地层压力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今压力场特征 |
2 压力演化模拟 |
2.1 方法原理 |
2.2 模拟流程 |
(1)选择数学模型 |
(2)建立地质模型 |
(3)关键参数赋值 |
2.3 结果及讨论 |
3 结论 |
(3)鹿乡断陷油源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现状 |
0.2.2 油源对比研究现状 |
0.2.3 研究区域的勘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0.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主要技术路线 |
0.4 完成的工作量 |
0.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0.4.2 实验分析工作量 |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1.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1.2 区域沉积演化特征 |
1.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二章 烃源岩定性评价 |
2.1 暗色泥岩的发育与分布 |
2.1.1 暗色泥岩的统计 |
2.1.2 双阳组暗色泥岩发育与分布 |
2.1.3 奢岭组暗色泥岩发育与分布 |
2.1.4 永吉组暗色泥岩发育与分布 |
2.2 有机质丰度 |
2.2.1 鹿乡断陷烃源岩定性评价各指标频率 |
2.2.2 鹿乡断陷有机碳的分布 |
2.2.3 氯仿沥青“A”含量变化 |
2.2.4 总烃变化 |
2.3 有机质类型 |
2.3.1 干酪根碳同位素法 |
2.3.2 岩石热解法判断有机质类型 |
2.3.3 利用干酪根显微组分判断有机质类型 |
2.4 烃源岩的有机质演化特征 |
2.4.1 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的演化特征 |
2.4.2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演化特征 |
2.5 有机质成熟度 |
2.5.1 Ro与深度关系及Ro频率分布 |
2.5.2 鹿乡断陷各断陷每层位Ro成熟度分布 |
2.6 烃源岩综合评价 |
第三章 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
3.1 原油的物理性质 |
3.2 原油的族组成和饱和烃特征 |
3.3 甾类和萜类分析 |
3.4 原油轻烃分析 |
3.5 芳烃分析 |
第四章 油源对比 |
4.1 油源对比的概述 |
4.2 油源对比分析 |
4.2.1 原油物性 |
4.2.2 饱和烃色谱 |
4.2.3 芳香烃色谱 |
4.2.4 单体烃同位素 |
4.2.5 甾萜类化合物 |
4.2.6 轻烃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二段烃源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研究 |
3.1 沉积微相类型与特征 |
3.1.1 扇三角洲沉积相 |
3.1.2 湖泊沉积相 |
3.1.3 湖泊水下扇沉积相 |
3.2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 |
3.3 沉积相演化规律 |
第4章 泥岩分布规律研究 |
4.1 单井泥岩展布特征 |
4.2 泥岩分布规律研究 |
4.2.1 泥岩垂向分布特征 |
4.2.2 各砂组泥岩平面分布特征 |
第5章 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
5.1 烃源岩特征 |
5.1.1 有机质丰度特征 |
5.1.2 有机质类型特征 |
5.1.3 有机质成熟度特征 |
5.2 烃源岩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伊通盆地莫里青砂砾岩油藏储层表征与有利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立论依据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选题的依据和背景情况 |
1.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砂砾岩油藏的研究现状 |
1.2.2 莫里青断陷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2 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油藏特征 |
2.5 勘探开发现状 |
2.5.1 勘探过程 |
2.5.2 开发简况 |
3 精细储层评价及隔夹层研究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成分特征 |
3.1.2 填隙物特征 |
3.1.3 结构特征 |
3.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3.3 储层成岩特征 |
3.4 储层物性特征 |
3.4.1 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布特征 |
3.4.2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
3.5 储层敏感性 |
3.5.1 储层水敏性评价 |
3.5.2 储层盐敏性评价 |
3.5.3 储层速敏性评价 |
3.5.4 储层酸敏性评价 |
3.5.5 储层碱敏性评价 |
3.6 储层非均质性 |
3.6.1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评价 |
3.6.2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评价 |
3.6.3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评价 |
3.6.4 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影响 |
3.7 隔夹层分布 |
3.7.1 隔夹层的划分 |
3.7.2 隔层分布特征 |
3.7.3 夹层分布特征 |
3.8 小结 |
4 油水层识别标准 |
4.1 四性关系研究 |
4.1.1 测井曲线校正 |
4.1.2 四性关系 |
4.2 储层流体识别 |
4.2.1 测井储层参数研究 |
4.2.2 区块划分 |
4.2.3 流体识别方法 |
4.3 小结 |
5 精细三维地质建模 |
5.1 构造模型 |
5.1.1 建模单元的尺度 |
5.1.2 断层模型 |
5.1.3 层面模型 |
5.2 沉积相模型 |
5.3 储层属性模型 |
5.3.1 孔隙度模型 |
5.3.2 渗透率模型 |
5.3.3 含油饱和度模型 |
5.3.4 净毛比NTG模型 |
5.4 小结 |
6 储量分布与评价 |
6.1 油水分布规律及油藏类型 |
6.2 储量计算 |
6.2.1 含油面积 |
6.2.2 有效厚度 |
6.2.3 有效孔隙度 |
6.2.4 原始含油饱和度 |
6.2.5 地面原油密度 |
6.2.6 原油体积系数、原始溶解气油比 |
6.2.7 储量计算结果 |
6.3 储量分布特征 |
6.4 小结 |
7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莫里青油田油藏精细描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目录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0.3.1 精细构造解释 |
0.3.2 区域沉积相研究 |
0.3.3 油藏沉积微相研究 |
0.4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研究区位置 |
1.2 地层层序 |
1.3 区域构造特征 |
1.3.1 构造特征 |
1.3.2 莫里青断陷构造演化特征 |
1.4 沉积、储层特征 |
1.4.1 沉积特征 |
1.4.2 储层岩性、物性特征 |
1.5 勘探开发历程 |
1.5.1 勘探历程 |
1.5.2 开发简况 |
第二章 小层对比的前期研究 |
2.1 工区构造特征的精细研究 |
2.2 水下扇沉积模式总结 |
2.2.1 岩性特征 |
2.2.2 岩石-电性关系的建立 |
2.2.3 水下扇沉积模式总结 |
第三章 地层对比及层序划分 |
3.1 砂组的划分 |
3.1.1 基于小波变换的砂组划分与对比 |
3.1.2 砂组测井界面特征与骨干剖面的建立 |
3.2 小层的划分 |
3.2.1 小层划分方案 |
3.2.2 标准井的建立 |
3.2.3 标志层与骨架剖面 |
3.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 |
3.4 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
第四章 小层平面分布规律 |
4.1 下盘 1 砂组及各小层平面分布 |
4.2 下盘 2 砂组及各小层平面分布 |
4.3 下盘 3 砂组及各小层平面分布 |
4.4 下盘 4 砂组及各小层平面分布 |
第五章 精细构造解释 |
5.1 研究区断层及构造特征 |
5.1.1 构造单元划分 |
5.1.2 构造特征 |
5.1.3 研究区断层及顶面构造特征 |
5.2 精细构造模型研究 |
5.2.1 断层模型 |
5.2.2 层面模型 |
第六章 隔夹层与井组注采关系研究 |
6.1 隔夹层与井组注采关系研究 |
6.1.1 隔夹层的划分 |
6.1.2 隔夹层数据分析 |
6.1.3 隔夹层的平面分布特征 |
6.1.4 隔夹层的剖面特征 |
6.1.5 井组夹层的分布特征 |
6.2 井组注采动态分析 |
6.2.1 不同沉积微相产能分析 |
6.2.2 伊+59-1-3 井组 |
6.2.3 伊 59-10-8 井组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西北缘双阳组二段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储层粘土矿物特征 |
3 储层敏感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3.1 速敏性 |
3.2 水敏性 |
3.3 盐敏性 |
3.4 酸敏性 |
3.5 碱敏性 |
4 结束语 |
(8)伊通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外走滑变形带、断层与褶皱关系、油气藏研究概况 |
1.2.2 国内郯卢断裂的研究概况 |
1.2.3 断陷盆地油气藏机理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伊通盆地区域地质特征 |
§2.1 勘探概况 |
2.1.1 伊通盆地勘探程度较低 |
2.1.2 勘探历程简介 |
§2.2 地质特征简介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构造特征简介 |
2.2.3 盆地烃源岩特征 |
2.2.4 伊通盆地沉积特征 |
2.2.5 伊通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 |
第三章 盆地西北缘构造样式及成因 |
§3.1 西北缘边界断裂性质及成因 |
3.1.1 前人对西北缘边界断裂的认识 |
3.1.2 最新三维资料及钻探成果证实西北缘存在逆冲断层 |
§3.2 西北缘构造样式及分布特征 |
3.2.1 西北缘不同区段的构造样式 |
3.2.2 “U”型断块是走滑作用段滞留体 |
3.2.3 复杂构造带内幕发育的小型鼻状构造是泥拱 |
第四章 构造作用对沉积储层的影响 |
§4.1 伊通盆地西北缘沉积储层特征简介 |
4.1.1 沉积特征 |
4.1.2 储层特征 |
§4.2 扇体的展布特征及受控因素 |
4.2.1 古地貌控砂规律明显 |
4.2.2 扇体形态与成因 |
4.2.3 西北缘存在沟道间相,存在储层不发育区 |
§4.3 挤压作用降低储层物性 |
§4.4 特殊的构造背景,形成储层的特殊性 |
第五章 西北缘构造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 |
§5.1 西北缘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 |
5.1.1 区域成藏条件 |
5.1.2 隆升挤压作用形成特殊的成藏模式 |
§5.2 西北缘成藏控制因素探讨 |
5.2.1 隆升挤压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 |
5.2.2 应力释放带保存条件不好 |
5.2.3 挤压与生烃作用使目的层具有超压性质 |
第六章 有利条区带分析 |
§6.1 西北缘复杂构造带勘探潜力分析 |
§6.2 西北缘复杂构造带有利区带优选 |
6.2.1 最有利油气聚集区带 |
6.2.2 较有利油气聚集区带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莫里青油田低渗透储层实验地质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构造特征 |
1.2 沉积特征 |
1.3 储层分布特征 |
第二章 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研究 |
2.1 储层岩石矿物特征 |
2.2 储层岩石粒度特征 |
2.3 储层粘土矿物特征及分布规律 |
2.4 储层物性特征 |
第三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3.1 常规压汞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
3.1.1 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 |
3.1.2 毛管压力特征参数分析 |
3.2 恒速压汞微观孔隙结构研究 |
3.2.1 恒速压汞毛管压力特征参数分析 |
3.2.2 岩心孔隙吼道分布分析 |
第四章 储层流体性质及分布规律研究 |
4.1 地层条件下原油物性分析 |
4.2 地面条件下原油物性分析 |
第五章 储层敏感性特征研究 |
5.1 储层速敏性评价分析 |
5.1.1 模拟地层水速敏实验分析 |
5.1.2 注入水速敏实验分析 |
5.1.3 模拟油速敏实验分析 |
5.2 储层水敏性评价分析 |
5.2.1 常规水敏性评价分析 |
5.2.2 注入水水敏性评价分析 |
5.2.3 模拟地层条件水敏性评价分析 |
5.2.4 盐敏性评价分析 |
第六章 储层渗流特征研究 |
6.1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
6.2 可动流体饱和度分析 |
6.3 驱油效率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莫里青地区伊59区块储层特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现状 |
0.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莫里青油田特征 |
1.1 莫里青断陷构造特征 |
1.2 莫里青断陷沉积特征 |
1.2.1 莫里青断陷主要沉积体系 |
1.2.2 莫里青断陷沉积演化特征 |
第二章 莫里青油田储层特征研究 |
2.1 钻井取芯及分析结果 |
2.1.1 钻井取芯 |
2.1.2 油气显示情况 |
2.1.3 分析化验项目 |
2.2 物性特征与参数计算 |
2.2.1 储层物性特征 |
2.2.2 储层参数计算 |
2.2.3 孔隙度、渗透率计算效果分析 |
2.3 储层渗流特征研究 |
2.3.1 驱油效率分析 |
2.3.2 相渗特征 |
2.3.3 润湿性特征 |
2.3.4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伊通地堑莫里青盆地双阳组储层敏感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春油田C区块双二段沉积体系特征与有利相带分析[D]. 徐梦瑶. 吉林大学, 2017(10)
- [2]利用盆地模拟方法分析莫里青断陷地层压力演化[J]. 王巍. 地质科技情报, 2016(05)
- [3]鹿乡断陷油源对比研究[D]. 张瑛琦.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4]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双二段烃源岩评价[D]. 吕东美. 吉林大学, 2016(09)
- [5]伊通盆地莫里青砂砾岩油藏储层表征与有利区评价[D]. 孟宁宁.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6]莫里青油田油藏精细描述研究[D]. 杜怀旭.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7]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西北缘双阳组二段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J]. 成赛男,田继军,张鹏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03)
- [8]伊通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D]. 苗洪波.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9]莫里青油田低渗透储层实验地质分析研究[D]. 董海军. 东北石油大学, 2013(S2)
- [10]莫里青地区伊59区块储层特征评价[D]. 王建鹏. 东北石油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