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生产节本增效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陈星[1](2020)在《江西棉花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西棉区属于长江流域优势植棉区,然而近年来江西棉花产业面临着种植规模不断递减、生产加工能力甚至变弱的情况,无论在棉农数量、棉花种植方面(面积、单产、总产)以及在棉花收购、加工产业等方面均落后于新疆地区。本文针对的是棉花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以江西省棉花产业的发展现状为重点,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调查。研究分析现阶段江西棉花产业在植棉基础、植棉生产、棉花收购与加工等环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归纳出这些困境的表现以及总结形成原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江西省棉花产业科学发展的对策。这对于江西棉花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合理规划发展路线,提升江西棉花产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以期对乡村振兴做出棉花产业应有的贡献。主要结果如下:1、江西省植棉区属于棉花种植优势区域,全省除鹰潭地区没有种植外各地区均有种植,以环鄱阳湖地区传统植棉地区播种面积较大。虽然播种面积在全国排名没有下降,但近年来播种面积数额、棉花产量下降幅度明显,且单产水平近几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2、江西省棉区棉花种植基础薄弱:棉田基础设施落后;棉田土地流转不规范;棉农综合素质较差;棉花育种能力下降进程缓慢,市场品种混杂。3、江西省棉区棉花生产困境:棉区分布不集中,集约化程度低;植棉机械化程度低,植棉技术落后;植棉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作物间种植比较效益差距大。4、江西省棉区流通与加工出现的问题:收购主体多样且不稳定,收购方式多样且标准不统一;棉纺企业数量变动大。5、棉花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有:提升江西省棉花产业的种植基础,强化棉花种植生产环节,稳定棉花收购与加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等。
赵军海[2](2019)在《江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问题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之一。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自2004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带动了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机,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泸州市江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和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一些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供一定指导作用。泸州市江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使用补贴资金比例较低、补贴农业机械品目较少、农民盲目购买农业机械、补贴政策实施时间滞后、补贴农机销售价格偏高、燃油补贴政策不够完善。本文认为江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应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增加补贴资金比例,扩大农机补贴品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延长政策实施时间;公示补贴农机价格,简化燃油补贴程序。
郭冰[3](2019)在《农技人员增值取酬政策效果及模式选择研究 ——以梨树、埇桥和宜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是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发展应运而生的。长期以来,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1978年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后,以家庭经营为主,刺激了技术服务的需求,威胁着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农技推广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型经营组织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技推广主体和服务主体多元,农技推广需求多样化,在这种形势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势在必行。为了农技推广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和服务能力的完善,提升农技推广效能,2017年开始探索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通过建立农技人员合理取酬新机制,探索农技推广机构与新型经营组织融合发展、农技人员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发展、农技人员创新创业3种模式。通过农技推广增值取酬机制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农技推广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技推广体系增值取酬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农技推广增值取酬机制的取得的主要成效: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高,受到新型经营组织欢迎,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再通过梨树、埇桥和宜丰三个试点县农技人员增值取酬试点现状、取得的成效分析,比较同一地区不同模式下基层农技人员增值取酬效果,对比参与人员与其他人员、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差距,得出以下结论:(1)农技人员增值取酬机制作用显着,提高了农技服务整体质量,科学规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机械化进程以及提升了辐射带动和推广示范效应,促进了多元化服务组织发展。(2)比较农技人员增值取酬不同模式,农技人员自主参与模式下成效显着,但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埇桥区农技人员自主创业模式整体成效好,宜丰县和梨树县农技人员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模式下整体成效较好。试点农技人员在个人特征结构、服务供给方式和整体服务质量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优势,试点地区在农技服务运行机制、农技服务供给环境和供给方式上优势显着。而非试点地区农技人员虽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示范展示等技术服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试点地区相比差距较大。(3)梳理农技人员增值取酬不同模式的成效,得出持续性长效性的政策和法律保障、规范化的农技推广机构和人员管理、试点农技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的遴选确定以及分类规范的增值服务内容对于农技人员社会化分流机制的建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农技人员增值取酬机制试点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相关政策保障、农技人员积极性、增值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界限以及农技服务供给选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需要尽量完善农技员自主参与增值取酬和离岗创业相结合的模式;建立健全农技人员增值取酬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农技人员人力资本水平,完善农技人员教育培训机制:规范增值服务供给内容和方式。
黄莲英,孙钺,李顺德[4](2016)在《玉溪种植业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之我见》文中研究说明稳产能,就是要稳定粮油、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的产出能力,是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调结构,就是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玉溪种植业生产现状,对如何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进行了简述。
熊晓军,刘明鲁,吴强,陈立坚,封利军,侯宝芝,康树仁,张小涛[5](2014)在《推进汉中市“强村大户”蚕桑工程建设的对策和建议》文中认为针对汉中市蚕桑生产的现状,结合强村大户工程建设实际,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以"轻简化"技术为依托,推广现代高效蚕桑生产技术,建设现代高效蚕桑生产基地、示范村,培育养蚕示范大户,提高蚕茧生产的规模和效益,推动蚕桑生产向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
杨天慧[6](2013)在《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强化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自主创新和推广应用,是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精神,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现实要求。本文以浙江省最近6年(2007-2012年)推介的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面上总结与点上剖析、现场座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梳理分析了浙江省农业厅2007-2012年间推介的先进适用技术的特点,调研剖析了经营主体获取先进适用技术的途径特点、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特点及应用效果,总结分析了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措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措施。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有:(1)浙江省近年推介的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具有种类多、覆盖产业全、推广应用广的特点;推广应用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增产、节本、减灾、提效及助推生产方式转变等方面。(2)乡镇农技干部依然是获取技术的主渠道,同时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媒体宣传推介的作用也日益显现。(3)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率表现出主推技术高于主导品种、战略产业高于主导产业、新型经营主体高于普通农户、简单技术高于复杂技术、见效快的技术高于见效慢的技术、推介力度大的技术高于一般推介的技术、平原地区高于丘陵山区等特点。(4)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的措施主要有:抓点做样的示范、培训宣传的引导、政策项目的激励、服务指导的帮助、监督管理的倒逼、培育主体的带动。(5)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存在着到位率不甚理想、覆盖面不够广、贡献率不够高等问题,技术应用难以体现应有的效益。(6)提出了通过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加强农技部门推广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技服务网络、加强技术应用主体培养和加大政策投入等提高技术到位率、扩大技术推广面、提高技术贡献率的对策措施。
钟秋波[7](2013)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国内农业资源的约束和国际市场的巨大挑战,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实践证明,有效的农业科技进步不仅取决于科技本身的创新,更重要的取决于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改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作为促进农业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础和组织保证,也是我国政府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需要改革和创新。虽然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组织体系、推广内容、推广方式等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总体而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推广、生产三者衔接不紧密,推广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与保障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兼顾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在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典型调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与弊端,对我国超级稻推广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美国、日本、印度三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和成功经验,提出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推广组织的作用,建立高效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系统;构建了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的保障机制;并对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进行试构建,研究制度框架中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推广模式。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与农业科技推广相关的文献和推广理论研究,包括国外主要研究动态、公共产品理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第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问题研究。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资机制、推广人员等方面,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我国超级稻推广的典型调查,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研究提供依据。第三,国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考察,重点介绍了美国、日本和印度推广体系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第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制研究。探索和创建了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政府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型组织紧密结合,按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分类,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系统。第五,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机制创新研究。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法律保障体系、投入保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进行研究,力求为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坚强的后盾。第六,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试构建。以发挥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潜能为出发点,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推广模式创新。第七,我国以大学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实践与探索,分析大学农业推广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以河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典型模式为案例,分析我国大学推广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我国大学农业科技推广的成功经验。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公共产品理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原理、农业创新扩散原理和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的理论依据。农业科技推广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大学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要发挥农业高校科技推广的优势和潜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路径依赖决定并影响着推广制度变迁的轨迹,因此对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不能完全抛开既成的体制和运行机制。(2)美国、日本、印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的经验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和创新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应建立健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政府投资力度,鼓励企业、组织与个人参与农业推广投资,形成农业科技推广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的协作,建立产学研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农民协会、涉农企业等市场组织的作用;通过严格的考核和培训制度,提高推广队伍综合素质。(3)我国现行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存在着职能不清,管理体系不规范;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农业科研衔接不紧密;投资机制不健全;推广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迫在眉睫。(4)鉴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应明确实行分类推广,公益性推广服务主要由政府推广机构承担;经营性推广服务主要由市场型推广组织承担;中介性技术推广采取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农业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市场型组织紧密结合,按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分类,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的多元化农业推广系统。(5)提出加强政策法律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推广财政投资、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等保障措施。(6)高校具有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的优势,开展农业科技推广优势显着,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多年来我国大学推广模式创新实践为构建新型“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奠定了基础。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现代新型农业服务体系过程中大学理应当仁不让。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是我国一项可行而有益的举措。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制度设计必须突显农业大学的重要作用,突出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融合特征,调动科教人员、推广人员、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积极性。论文可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研究从推广体系和保障制度两个方面探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对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基本框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推广模式进行试构建,从体制创新角度进行研究论述,在研究视角方面较以往研究可能具有一定创新。(2)以四川省超级稻推广实地调研为例,从种植效益、农技人员推广积极性、政府经费和补贴政策四个方面对影响农户种植超级稻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加快超级稻的推广速度和效果必须构建一个高效、灵活、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结论,这部分的实证研究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状的有力证明。(3)提出了按科技成果的技术特征分类,对不同类型农业技术进行分类推广。确立了政府型主导模式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中的主体地位,并对农业高校科技推广体制创新进行了试构建,这些创新性设计主要包括新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推广模式。(4)从实践层面提出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顺利进行的保障机制,即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有效的政府扶持政策;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5)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采用案例分析法。用调研个案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东北农业大学的“农业专家在线”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一体两翼”科技推广模式三个不同类型大学农业推广实践创新的案例,深化了农业推广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弥补了我国农业推广研究案例分析不足的缺陷。
王小雪[8](2011)在《玉米简化高产施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河北省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产区之一,目前面临施肥技术落后,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资源浪费严重,土壤环境劣变,农业可持续发展备受困扰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土柱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研究了腐植酸类物质、肥料分层施用对养分运移的影响,免耕局部深松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技术对土壤水分入渗、容重、养分时空分布的影响,玉米专用肥一次性分层深施、单粒播种的可行性及增产增效机制。得到的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土壤养分丰缺诊断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肥力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四季后,CK、NK、PK处理玉米产量均持续下降,不施肥的玉米和小麦2009年的产量比2008年分别下降10.32%和43.62%;NK、PK处理玉米产量分别减少3.1%和5.3%,小麦减产4.51%和41.9%;NP处理玉米产量有所增加,小麦变化不大;NPK处理玉米产量变化较小,小麦降低了595.1 kg/hm2。土壤氮的自然供给力由91.2%下降至44.22%,磷的自然供给力由100.3%下降至85.71%,、钾的自然供给力由96.30%下降至83.31%。2.夏玉米深松双层施肥条播技术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无机复混肥常规施用处理相比,深松双层施肥处理玉米成熟期根条数增加8.1条/株,叶面积指数增加20.1%,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2354.25 kg/hm2,体内积累氮、磷、钾分别提高50.43、18.87、24.70 kg/hm2;获得产量10325.3 kg/hm2,增收29.5%。深松双层施肥处理0~20、20~40及40cm以上土壤紧实度分别减小了38.6%、61.6%和15.0%以上;苗期–灌浆期60~90cm土壤含水量提高幅度在8.5%~43.9%之间;对各层次土壤养分含量影响不大。3.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深松全层施肥处理春玉米成熟期根干重增加33.4%,植株氮、磷、钾累积量分别提高29.02、19.00和5.42 kg/hm2,增产32.5%,增收40.5%。深松全层施肥技术对夏玉米生长影响趋势一致,增产52.2%,增收78.3%。4.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表明,施氮、钾可以随水淋溶至100cm,磷富集在0~30cm。分层施肥氮、磷、钾淋出率分别为20.27%~22.28%、25.22~29.36‰和72.84~74.01‰,常规施肥分别为16.54%~21.56%、16.53~28.30‰和25.82~28.32‰。
汪雪梅[9](2010)在《SCP框架下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效应分析 ——以四川水稻生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良种推广补贴”是我国在入世后,利用《农业协议》等有关规则,出台的第一个农业补贴政策。自2002年以来,国家对良种推广补贴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其投入也随着其政策效果的显现而逐步增大。8年来,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对提高我国种植业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激发农户生产积极性、加快种植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以及促进种植业优势主导产业的培育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致使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不能充分发挥其对种植业生产的助推作用,有的甚至与国家制定政策的初衷完全相悖。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作为种植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水稻产业发展的好坏关系着我国粮食安全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因此,为确保政策能发挥出预期的作用,以四川水稻生产为例,分析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对种植业的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农业补贴特别是良种推广补贴政策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借鉴产业组织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及农业政策学的相关知识,尝试构建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政策的SCP分析框架。并以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下四川水稻生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将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对水稻生产的作用过程进行量化。在市场结构方面,主要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及生产经营者的进入退出壁垒三个方面分析四川水稻市场的结构类型,其中市场集中度主要采用绝对集中度这一指标,从水稻年产量、水稻种植面积、水稻出售量三个方面进行量化分析。在确定市场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分析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作用于市场结构的过程;在农户生产行为方面,在确定农户生产经营目标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对设定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探寻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下农户水稻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讨论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下的农户水稻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一般设定的影响因素之间是否相同,并分析此现象的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作用于农户水稻生产行为的过程;在绩效分析方面,则主要对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示范区、项目辐射区和非项目区的农户水稻生产情况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用量化的方式分析良种推广补贴对农户水稻生产的助推作用。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1)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属于“绿箱”政策范畴;(2)四川水稻市场现阶段正处于完全竞争市场向垄断竞争市场转变的时期,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主要作用于市场集中度来影响其市场结构;(3)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下的四川农户水稻生产行为主要受农户基本特征变量、投入产出变量、农户认知变量及区域变量的影响,其中投入产出变量是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作用于农户水稻生产行为的主要着力点;(4)在绩效方面,发现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示范区与项目辐射区的农户水稻生产效果均比非项目区的更好等结论。最后,文章根据良种推广补贴对水稻生产的作用过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庆山,崔文鹤[10](2002)在《优质米生产节本增效之我见》文中研究表明
二、水稻生产节本增效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生产节本增效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棉花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江西棉花产业的现状 |
2.1 江西省棉花产业的生产概况 |
2.1.1 棉花育种现状 |
2.1.2 棉花播种面积、产量、单产及分布 |
2.1.3 棉花栽培技术 |
2.1.4 棉花种植模式现状 |
2.2 江西省棉花收购、加工概况 |
2.2.1 江西省棉花收购现状 |
2.2.2 江西省棉花加工企业现状 |
第3章 江西棉花产业发展困境 |
3.1 棉花种植基础存在的困境 |
3.1.1 棉田基础设施落后 |
3.1.2 棉田土地流转不规范 |
3.1.3 棉农综合素质较差 |
3.1.4 棉花育种能力下降进程缓慢,市场品种混杂 |
3.2 棉花种植生产环节存在的困境 |
3.2.1 棉区分布不集中,规模化程度低 |
3.2.2 机械化程度低,植棉技术落后 |
3.2.3 植棉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作物间种植比较效益差距大 |
3.3 棉花收购与加工存在的困境 |
3.3.1 收购环节的困境 |
3.3.2 加工环节的困境 |
3.4 政府支持强度弱 |
3.4.1 职业棉农培训不规范 |
3.4.2 棉花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
3.4.3 棉农融资难,资金投入少 |
3.4.4 补贴力度弱 |
第4章 典型模式及效果研究 |
4.1 典型种植技术 |
4.2 典型种植模式 |
第5章 江西棉花产业发展对策 |
5.1 提升棉花种植基础的对策 |
5.1.1 加速推进高标准棉田合理建设 |
5.1.2 规范棉田土地流转 |
5.1.3 提升棉农素质 |
5.1.4 规范育种和棉种市场 |
5.2 强化植棉生产环节的对策 |
5.2.1 规划棉区分布,推进植棉规模化进程 |
5.2.2 提高机械化水平,革新棉花生产方式 |
5.3 稳定棉花收购与加工环节的对策 |
5.3.1 稳定收购主体,规范收购市场 |
5.3.2 强化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
5.4 加强政策的扶持力度 |
5.4.1 规范职业棉农培训 |
5.4.2 健全棉花科技推广体系 |
5.4.3 强化投融资渠道 |
5.4.4 加强补贴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江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问题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2.1 农业政策与农业补贴政策 |
1.2.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
1.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1.2.4 公共财政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江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效果分析 |
2.1 江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
2.1.1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 |
2.1.2 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措施 |
2.1.3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 |
2.2 江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 |
2.2.1 提高了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 |
2.2.2 增加了农业机械总动力 |
2.2.3 促进了农民增加农业收入 |
2.2.4 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
3 江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使用补贴资金比例较低 |
3.2 补贴农业机械品目较少 |
3.3 农民盲目购买农业机械 |
3.4 补贴政策实施时间滞后 |
3.5 补贴农机销售价格偏高 |
3.6 燃油补贴政策不够完善 |
4 优化江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建议 |
4.1 增加补贴资金比例,扩大农机补贴品目 |
4.2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延长政策实施时间 |
4.3 公示补贴农机价格,简化燃油补贴程序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农技人员增值取酬政策效果及模式选择研究 ——以梨树、埇桥和宜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技推广人员增值取酬 |
2.1.2 农技推广人员增值取酬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双因素理论 |
2.2.3 公平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农技推广体系相关研究 |
2.3.2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路径研究 |
2.3.3 公益性农技推广与经营性服务融合的研究 |
2.3.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农技人员增值取酬发展现状 |
3.1 农技人员增值取酬政策背景和运行机制 |
3.1.1 政策出台背景 |
3.1.2 运行机制 |
3.2 农技人员增值取酬模式 |
3.2.1 农技人员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模式 |
3.2.2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与新型经营主体融合模式 |
3.2.3 农技人员创新创业模式 |
3.2.4 不同试点模式发展情况 |
3.3 农技人员增值取酬取得的主要成效 |
3.3.1 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提升 |
3.3.2 受到新型经营主体欢迎 |
3.3.3 推动农业增产增效 |
第四章 案例地区农技人员增值取酬政策效果与困境 |
4.1 基本情况介绍 |
4.1.1 吉林省梨树县 |
4.1.2 安徽省蛹桥区 |
4.1.3 江西省宜丰县 |
4.2 案例地区增值取酬试点开展情况 |
4.2.1 主要模式介绍 |
4.2.2 增值收益分配方式 |
4.2.3 增值取酬机制主要内容 |
4.2.4 参与试点农技人员基本情况 |
4.2.5 增值服务对象 |
4.3 增值取酬效果比较 |
4.3.1 不同模式下的效果比较 |
4.3.2 试点农技人员与其他农技人员比较 |
4.3.3 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比较 |
4.4 农技人员增值取酬成功经验 |
4.4.1 持续性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
4.4.2 规范化的农技推广机构管理 |
4.4.3 遴选合适的农技人员和服务对象 |
4.4.4 分类规范增值服务内容和服务供给方式 |
4.5 农技人员增值取酬存在的主要困境 |
4.5.1 部分试点地区相关政策保障和支持力度未能跟上 |
4.5.2 农技人员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
4.5.3 增值服务与公益性服务之间界限不明显 |
4.5.4 农技人员品种和技术选择与现实的矛盾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农技人员增值取酬新机制的政策建议 |
5.2.1 完善农技员自主参与增值取酬和离岗创业相结合的模式 |
5.2.2 建立健全农技员增值取酬激励约束机制 |
5.2.3 提升农技员人力资本水平 |
5.2.4 优化增值服务供给内容和方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玉溪种植业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 稳产能 |
1.1 稳定粮油蔗生产,确保粮油糖供给 |
1.2 稳定蔬菜生产,确保“菜篮子”盈实 |
2 调结构 |
2.1 优化生产生态协调发展的区划布局 |
2.2 优化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 |
2.3 推进种养结合循环生产示范 |
3 转方式 |
3.1 转变生产方式 |
3.2 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
3.3 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
(5)推进汉中市“强村大户”蚕桑工程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汉中市蚕桑产业的基本情况 |
1.1 4个代表性区县的基本情况 |
1.2 汉中市蚕桑基地村的基本情况 |
1.3 汉中市养蚕户的基本情况[1] |
2 推进强村大户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3 强村大户蚕桑工程的技术路线 |
4 推进强村大户工程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4.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提高产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
4.2 加强桑园复合经营, 提高经济效益 |
4.3 推广蚕桑机械化, 降低劳动强度 |
4.4 推广省力节本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
4.5 加强新型蚕农培育, 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
(6)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农业技术的分类 |
1.2 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含义及特征 |
1.3 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的理论研究 |
1.4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现状 |
1.4.1 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
1.4.2 我国现有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体系 |
1.4.3 影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2 浙江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特点 |
2.1 历年主推技术的介绍 |
2.2 主推技术的特点 |
2.2.1 技术种类多 |
2.2.2 覆盖产业全 |
2.2.3 生产应用广 |
2.2.4 成熟度不够 |
3 浙江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分析 |
3.1 生产经营主体获取技术的途径分析 |
3.1.1 乡镇农技干部作为技术获取主渠道的地位依然稳固 |
3.1.2 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
3.1.3 媒体宣传推介的作用日益显现 |
3.2 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特点分析 |
3.2.1 主推技术应用率高于主导品种 |
3.2.2 战略产业应用率高于主导产业 |
3.2.3 新型经营主体应用率高于普通农户 |
3.2.4 简单技术应用率高于复杂技术 |
3.2.5 见效快的技术应用率高于见效慢的技术 |
3.2.6 推介力度大的技术应用率高于一般推介的技术 |
3.2.7 平原地区应用率高于山区丘陵地区 |
3.3 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
3.3.1 增产 |
3.3.2 节本 |
3.3.3 减灾 |
3.3.4 提效 |
3.3.5 助推转制 |
3.4 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措施分析 |
3.4.1 抓点做样的示范 |
3.4.2 培训宣传的引导 |
3.4.3 政策项目的激励 |
3.4.5 服务指导的帮助 |
3.4.6 监督管理的倒逼 |
3.4.7 培育主体的带动 |
3.5 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
3.5.1 技术本身的成熟度和适用性 |
3.5.2 技术应用的成本和收益 |
3.5.3 经营主体的状况和类型 |
3.5.4 技术服务组织的职责和能力 |
4. 促进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措施 |
4.1 加快技术创新 |
4.2 加强农技部门推广能力建设 |
4.3 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技服务网络 |
4.4 加强技术应用主体培养 |
4.5 加大政策投入 |
参考文献 |
(7)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主要研究动态 |
2.1.1 关于农业推广作用的研究 |
2.1.2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研究 |
2.1.3 关于政府投资的研究 |
2.1.4 关于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改革的研究 |
2.2 国内主要研究动态 |
2.2.1 关于国外农业推广体制的研究 |
2.2.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现状研究 |
2.2.3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 |
2.2.4 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机制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 |
3.1.1 农业科技推广 |
3.1.2 农业科技推广组织 |
3.1.3 体系与体制 |
3.2 公共产品理论 |
3.2.1 公共产品 |
3.2.2 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
3.2.3 农业科技推广的经济学性质 |
3.2.4 政府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
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
3.4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3.4.1 技术创新理论 |
3.4.2 农业创新的采用 |
3.4.3 农业创新的扩散规律 |
3.4.4 农业技术扩散与农业技术推广 |
3.5 制度变迁理论 |
3.5.1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
3.5.2 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 |
3.5.3 路径依赖与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研究 |
4.1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历程 |
4.1.1 创建阶段(1949-1957年) |
4.1.2 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7年) |
4.1.3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年) |
4.1.4 改革创新阶段(1992年至今) |
4.2 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探析 |
4.2.1 管理体制分析 |
4.2.2 运行机制分析 |
4.2.3 投资机制分析 |
4.2.4 推广人员分析 |
4.3 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效 |
4.3.1 推广农业科技重大技术 |
4.3.2 推介作用发挥明显 |
4.3.3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
4.3.4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4.3.5 参与执法监督,促进农业安全 |
4.4 其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概述 |
4.4.1 农业教育科研型推广组织 |
4.4.2 农民专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 |
4.4.3 农业企业型推广组织 |
4.5 实证分析——基于四川省超级稻推广现状的调查 |
4.5.1 调查方案设计 |
4.5.2 调研点基本情况 |
4.5.3 超级稻推广现状 |
4.5.4 影响超级稻栽培技术推广的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农业科技推广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5.1 美国“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制考察 |
5.1.1 农业推广立法 |
5.1.2 组织机构与职能 |
5.1.3 推广内容与方式 |
5.1.4 推广经费来源 |
5.1.5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
5.2 日本的协同农业普及事业考察 |
5.2.1 农业推广立法 |
5.2.2 组织机构与职能 |
5.2.3 推广的内容 |
5.2.4 推广经费来源 |
5.2.5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 |
5.3 印度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考察 |
5.3.1 组织机构与职能 |
5.3.2 推广经费来源 |
5.4 经验及启示 |
5.4.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5.4.2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
5.4.3 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的协作 |
5.4.4 充分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 |
5.4.5 提高推广队伍综合素质 |
6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创新体制的构建 |
6.1 分类构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系统 |
6.1.1 公益性服务是政府农业科技推广的主体任务 |
6.1.2 经营性农业科技推广采取市场化机制 |
6.1.3 中介性技术推广采取政府调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 |
6.2 农业科技推广保障机制创新 |
6.2.1 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
6.2.2 投入保障机制创新 |
6.2.3 激励约束机制创新 |
6.2.4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7 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创新 |
7.1 高校农业科技推广创新设想 |
7.1.1 组织体系设计 |
7.1.2 运行机制创新 |
7.1.3 推广模式创新 |
7.2 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推广实践 |
7.2.1 我国农业科教体系概况 |
7.2.2 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优势 |
7.2.3 高校农业科技推广的现实瓶颈 |
7.3 我国高校推广模式创新案例 |
7.3.1 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 |
7.3.2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专家在线” |
7.3.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体两翼”科技推广模式 |
7.3.4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玉米简化高产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玉米生产问题 |
1.2.1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
1.2.2 玉米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
1.3 腐植酸肥料的研究进展 |
1.4 土壤养分丰缺与运移规律研究进展 |
1.5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5.1 研究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
1.5.4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土壤养分丰缺诊断研究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样品采集及测定项目 |
2.1.5 分析方法 |
2.2 深松双层施肥条播技术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2.1 试验地点 |
2.2.2 供试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样品采集及测定项目 |
2.2.5 分析方法 |
2.3 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和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
2.3.1 试验地点 |
2.3.2 供试材料 |
2.3.3 试验设计 |
2.3.4 样品采集及测定项目 |
2.3.5 分析方法 |
2.4 养分淋溶运移规律室内模拟试验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设计 |
2.4.3 样品采集及测定项目 |
2.4.4 分析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养分丰缺诊断研究 |
3.1.1 定位施肥条件下作物产量的变化 |
3.1.2 农田土壤养分演变规律 |
3.2 深松双层施肥条播技术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1 深松双层施肥条播技术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深松双层施肥技术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 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和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
3.3.1 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技术对春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2 深松全层施肥精播技术对夏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
3.4 养分淋溶运移规律研究 |
3.4.1 不同处理土壤淋溶液中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
3.4.2 不同处理养分累积淋出量的变化规律 |
3.4.3 培养结束时不同处理不同土层养分含量 |
4 讨论 |
4.1 土壤养分丰缺诊断研究 |
4.2 简化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
4.3 养分淋溶运移规律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SCP框架下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效应分析 ——以四川水稻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农业补贴及相关的WTO规则 |
1.2.2 良种补贴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良种推广补贴 |
1.3.2 农户 |
1.3.3 农户水稻生产行为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政策现状分析 |
2.1 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的政策范畴 |
2.2 种植业良种补贴政策发展概述 |
2.2.1 种植业良种补贴政策的现状 |
2.2.2 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的主要形式 |
2.2.3 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政策的成效 |
2.2.4 种植业良种补贴政策现存问题 |
2.3 四川省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概况 |
2.3.1 四川省区域概况 |
2.3.2 四川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政策的历程 |
2.3.3 四川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的现状及成果 |
3.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效应分析框架的构建 |
3.1 结构行为绩效(SCP)理论概述 |
3.1.1 市场结构(Structure) |
3.1.2 经营主体行为(conduct) |
3.1.3 经营绩效(Performance) |
3.2 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效应的SCP分析理论框架 |
3.2.1 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效应SCP分析框架的特殊性 |
3.2.2 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下的种植业产业市场结构 |
3.2.3 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下的种植业的经营主体行为 |
3.2.4 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下种植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绩效 |
3.3 调查样本与问卷设计 |
3.3.1 调查样本 |
3.3.2 问卷设计 |
3.4 样本基本情况 |
3.4.1 被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
3.4.2 农户拥有的农业生产资源 |
3.4.3 农户对良种推广补贴的认知情况 |
4.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下四川水稻市场结构分析 |
4.1 四川省水稻市场集中度 |
4.2 四川省农户水稻生产的产品差异化 |
4.3 四川省水稻市场进出障碍分析 |
4.4 良种推广补贴对四川水稻市场结构的影响 |
5.良种推广补贴政策下四川农户水稻生产行为分析 |
5.1 农户经营水稻生产的目标 |
5.2 农户水稻生产行为的研究假说 |
5.2.1 农户基本特征变量 |
5.2.2 投入产出变量 |
5.2.3 价格因素变量 |
5.2.4 农户认知变量 |
5.2.5 区域变量 |
5.3 良种推广补贴下四川水稻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模型选择 |
5.3.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5.4 良种补贴政策对农户水稻生产行为的影响 |
6.良种补贴政策下四川农户水稻生产绩效分析 |
6.1 农户水稻生产过程中的良种使用率 |
6.2 农户水稻生产过程的技术采用情况 |
6.3 农户水稻生产积极性 |
6.4 农户水稻生产收益情况 |
7.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与成果 |
四、水稻生产节本增效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棉花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D]. 陈星.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2]江阳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问题及分析[D]. 赵军海.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3]农技人员增值取酬政策效果及模式选择研究 ——以梨树、埇桥和宜丰为例[D]. 郭冰.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玉溪种植业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之我见[J]. 黄莲英,孙钺,李顺德.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07)
- [5]推进汉中市“强村大户”蚕桑工程建设的对策和建议[J]. 熊晓军,刘明鲁,吴强,陈立坚,封利军,侯宝芝,康树仁,张小涛. 北方蚕业, 2014(01)
- [6]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杨天慧. 浙江大学, 2013(03)
- [7]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 钟秋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1)
- [8]玉米简化高产施肥技术研究[D]. 王小雪.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8)
- [9]SCP框架下种植业良种推广补贴政策效应分析 ——以四川水稻生产为例[D]. 汪雪梅. 四川农业大学, 2010(04)
- [10]优质米生产节本增效之我见[J]. 张庆山,崔文鹤. 垦殖与稻作, 2002(S1)
标签:农业论文;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水稻品种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