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档半甜苹果酒的生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婉菁,王汉屏[1](2020)在《苹果酒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绿色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人心,仅次于葡萄酒的世界第二大果酒苹果酒,因其优质、低度、营养、保健而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喜爱。如何得到口感风味俱佳的高品质苹果酒,将苹果资源合理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了苹果酒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我国苹果酒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苹果酒品质的技术方法,为研发苹果酒新品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参考。
李德智[2](2016)在《半甜苹果酒的生产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苹果种植业高速发展,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做好苹果的深加工,提高经济效益,各方都十分关注,现介绍一种以苹果为原料,生产半甜苹果酒的技术工艺,具体方法如下。1工艺流程苹果分选→洗涤→破碎→加二氧化硫、果胶酯→静置→分离→低温发酵→转池→补加二氧化碳→酒精→贮存→调配→皂土下胶→过滤→冷冻→过滤→无菌灌装→外包装
卫春会,卫翰轩,李军,孟康华,黄钦云[3](2009)在《果浆发酵生产苹果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探讨了果浆酿制苹果酒的生产工艺和成品品质,研究发酵过程中酒精度、糖度的变化。确定了果浆发酵苹果酒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条件,制得的成品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酒味浓郁,口感丰润,色泽金黄清亮,为今后苹果果浆发酵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
陈玮,黄蓓蓓[4](2008)在《功能性苹果酒酿造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功能性苹果为主要原料酿造苹果酒,采用安琪牌葡萄酒酵母作为菌种,用量为0.5‰;品温控制15℃~22℃,发酵时间l6d~20d,酿制出的苹果酒感官、理化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且富含SOD及其他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延缓衰老、调节免疫等保健功能。
王萱[5](2007)在《山西省运城市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以期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这就导致目前世界苹果产业出现了从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的大趋势。在全世界来看,我国的苹果是所有农产品当中能够在世界上形成垄断地位的产品,甚至是惟一的主要产品。苹果作为全国农业主导产业,对运城市来说更是主导产业。苹果产业已日益成为运城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建设,运城市苹果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发展水平。但是,按照国家建设苹果产业带的目标要求和运城市做大做强苹果产业的目标,其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进行运城节果产业建设的对策研究,为政府正确决策献计献策,推进运城市苹果产业的发展,是本研究的目的。本文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资料、调查统计和典型走访相结合的办法,深入苹果基地县、贮藏、加工、出口企业,对运城市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基地建设、加工、出口贸易、龙头企业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在此基础上,首先通过对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定性分析以及应用资源禀赋系数、区位商、单产、种植面积等定量指标,分析了运城市发展苹果产业具有较大的优势,也即运城市苹果产业形成的原因;接着阐述了运城市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良好,探讨了其在生产、加工、销售、社会化服务组织与贸易流向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分析了国内外苹果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潜力,得出该产业潜力巨大、上升空间充足的结论;最后在一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的基础上,立足于市场需求,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运城市苹果产业的战略选择与对策措施。主要的战略包括市场需求导向战略、优质名牌战略、标准化生产加工战略、产业化发展战略、科技兴果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的对策措施包括:一是根据市场需求,以鲜果及其加工品的生产为基础;二是促进加工原料基地的建立和发展;三是加强无公害绿色优质果品基地建设,实现果业生态化;四是建立健全苹果质量标准及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大力提高苹果质量;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打响“运城苹果”品牌,认准国际市场的定位;六是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七是建立健全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八是以科技为依托;九是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王贵双[6](2006)在《嗜杀酵母的筛选及其在苹果酒发酵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苹果产量迅速上升,对苹果进行深加工和提高附加产值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其中,果酒酿造是苹果深加工的一个重要方向。选用带有嗜杀特性的酿酒酵母用于苹果酒发酵可防止野生酵母污染,预防野生酵母污染导致的发酵迟滞或停止现象,净化发酵体系,确保发酵正常进行。因此,筛选酿造特性良好的嗜杀酵母,优化其工艺参数,对于提高苹果酒发酵质量和最终产品品质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项研究从与水果相关基质中分离酵母菌约200株,经过筛选获得了14株嗜杀酵母,建立了切实有效的嗜杀酵母的筛选技术路线和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糖发酵、同化碳源、同化氮源、耐高渗透压测试、37°C生长以及抗0.1g/L放线菌酮生长测试等生理生化实验,对照模式菌株的生理特性,鉴定这14株嗜杀酵母均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运用这14株嗜杀酵母进行苹果酒发酵预实验,进一步筛选到3株适宜苹果酒发酵、性能良好的嗜杀酵母菌株,分别命名为ky45、ay61和ys89。对上述3株嗜杀酵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菌株ky45、ay61和ys89的最适生长为25°C;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5.0、4.5和4.5。研究表明,培养温度、接种量及总酸度对菌株生长和发酵性能影响显着,pH值对菌株生长影响较小;3株菌表现出较好的耐酒精、耐酸碱、耐盐和耐糖特性。对菌株的嗜杀毒素蛋白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利用80%饱和硫酸铵提取毒素、利用孔穴法检测活性的技术方法;确定了嗜杀毒素最适作用pH为4.2;指出嗜杀酵母在对数生长期末期进入稳定期时产生的嗜杀毒素活力最强,其最适培养温度和pH值分别为25°C和4.2;嗜杀毒素经38°C处理60min后,毒素完全失活,经40°C处理45min后,毒素活性完全丢失。研究表明,毒素活力与温度及pH范围有关。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苹果酒发酵的影响,确定了苹果浓缩汁稀释浓度以11.0%~14.0%为宜、苹果酒发酵温度以15°C~20°C为宜、发酵糖度25.0%~30.0%为宜、总酸度宜根据发酵后总酸度为2.9g/L~3.3g/L来进行调整及接种量以6%左右为宜的苹果酒发酵条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三株酵母菌苹果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即糖度为25.0%、总酸度为2.0g/L、温度为20°C以及接种量为6.0%。按照最佳发酵条件进行的苹果酒发酵小试试验数据显示,菌株ky45、ay61和ys89发酵苹果汁后的果酒酒精度均在12.0%(v/v)以上,产品具有苹果酒典型风味,表明这3株嗜杀酵母菌株适宜苹果酒酿造。
崔铁忠[7](2005)在《柿子果酒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果酒的酿造特点为依据,以改善现有柿子果酒香气为主要目标,从自然界基质中分离筛选得到2株酵母菌,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发酵工艺,使产品风味得以改善。本文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以不同的培养温度、pH值、培养基、酒精浓度为富集条件,以柿果园土壤和数十种水果果皮为分离源,共分离得到122株酵母菌。以各菌株发酵性能、不同的SO2、酒精浓度为筛选条件,结合感官评定,筛选出2株符合果酒酿造要求且可产生良好香气的酵母菌。 经鉴定,2株酵母菌分别为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yomyces marxianus),并命名为GS-7、GS-3。 本文研究了筛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GS-7、GS-3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36℃、34℃,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4.5和5.5。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生长曲线的影响,可看出不同的培养温度对最终菌物量有较明显的影响,而最初接种量对最终菌物量基本没有影响。2株菌的最适发酵温度均为30℃,最适发酵pH值分别为4.5和5.5。同样,温度相对于pH值和接种量来说,对发酵度的影响也更为明显。GS-7、GS-3除满足一般果酒酿造要求外,还有很强的凝聚性,本斯值可分别达到2.4和3.6ml。 依据筛选酵母的生物学特性及参照原有柿果酒酿造技术,本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混菌方法对柿子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了改善。其中,单纯使用筛选菌株,柿子酒香气浓郁,具有典型性,但发酵效率相对较低,最终酒精度可分别达10.9%和6.4%;配合发酵能力强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发酵,酒体不仅保持了柿子酒的香气,而且发酵效率可满足生产的要求,为工业化生产柿子酒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邱冬梅[8](2004)在《半甜苹果酒的生产技术》文中指出
郭意如[9](2004)在《“三优、三劣”说果酒》文中研究表明 我国是个水果生产大国,1998年果品总量为5452.9万吨,1991~1998年果品产量平均年递增14.39%。目前我国鲜果贮存能力相当于总产量的20%左右,冷藏能力在7%左右,鲜果腐烂率达20~25%.特色水果由于形成产业化程度低,再加上加工、包装,运输等问题,出口量仅占1~2%。我国果品加工量仅占总产量的5~10%,90%以上鲜食,和世界先进国家30~40%加工量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加工品的种类也较少,多为果汁、果脯、果酱等。在20世纪60~80年代,我国出现过一些果酒名牌产品如熊岳苹果酒,一面坡三梅酒、上海青梅酒、四川红桔酒,内蒙红豆酒,河北沙棘酒等。受当时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的影响,这
王冉[10](2004)在《酵母发酵黄花梨酒加工工艺研究》文中认为以黄花梨为原料开发研制发酵型果酒,解决了黄花梨贮藏难的问题,为我国梨果资源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领域,丰富了市场上果酒产品的种类,必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立足加工高品质的黄花梨发酵酒,主要对梨汁的澄清条件,预处理对成品品质的影响,发酵方式的选择,最适宜发酵菌种的选择,主发酵工艺参数的确定,后发酵温度的选择,原酒澄清技术,原酒调配,产品稳定性实验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1) 通过不同的发酵方式比较,澄清汁发酵酒度高,原酒感官质量好,优于带皮发酵和浊汁发酵,所以采用澄清汁发酵作为发酵方式。 2) 通过预处理对成品品质的实验,确定用10g/l的Vc溶液处理梨块,可防止梨块褐变,发酵7天后成品感官评定最好。 3)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用果胶酶澄清梨汁的最佳条件为pH3.5,1%酶液的加入量为0.15%,温度45℃,时间50min。 4)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析,确定前发酵的最佳条件为采用B(1596)菌种,发酵温度20℃,接种量7%,最适初始pH3.1~3.4,装液量80%,二氧化硫加入量100mg/l,周期8天。 5) 通过后发酵的温度实验,确定后发酵温度为10~15℃,时间14天。 6) 通过各种澄清实验,确定皂土澄清为最佳澄清方式,加入量为0.16%。 7) 通过调配实验确定黄花梨发酵酒调配标准为:酒度(v/v)13%,总糖含量50g/l,总酸含量5.5g/l。 8)在酒的稳定性实验中,发现蛋白质和酒石不稳定。蛋白质不稳定可通过添加皂土0.30g/l使其稳定。酒石不稳定可通过向酒中加入微量酒石酸钾,促进晶体的生成与沉淀,在-5℃保持7天,及时过滤可得到酒石稳定的梨酒。 9)黄花梨酒的加工工艺为:黄花梨→挑选、清洗→破碎→预处理→榨汁→果胶酶澄清(pH3.5,1%酶液的加入量为0.15%,温度45℃,时间50min)→主发酵(1596菌种,发酵温度20℃,接种量7%,最适初始pH3.1~3.4,装液量80%,二氧化硫加入量100mg/l,周期8天)→分离取酒→后发酵(10~15℃,时间14天)→分离除渣→陈酿→澄清(皂土加入量为0.16%)→过滤→调配→装瓶
二、高档半甜苹果酒的生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档半甜苹果酒的生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苹果酒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发展现状 |
1.1 酿酒品种多样性 |
1.2 精良的酿酒设备和工艺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我国现存主要问题 |
3.1 尚未制定科学统一的行业质量标准和完善的管理规范 |
3.2 未对酿酒型苹果品种进行研究和培育 |
3.3 关键技术有待提升 |
3.4 品牌宣传力度不足 |
4 解决对策 |
4.1 抓源头,使酿酒苹果品种多样化 |
4.2 研发新产品,提升竞争力 |
4.3“高精尖”技术助力 |
5 结语 |
(3)果浆发酵生产苹果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菌种:安琪酵母原料:红富士苹果辅料:白砂糖、蜂蜜、Vc、果胶酶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测定方法 |
2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2.1 工艺流程 |
2.2 操作要点 |
2.2.1 原料处理 |
2.2.2 糖度调整 |
2.2.3 驯化培养酒母 |
(1) 复水活化酵母 |
(2) 分级驯化 |
2.2.4 酒精发酵 |
2.2.5 调味、过滤、灭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生长过程及繁殖代谢情况 |
3.2 酒精发酵过程观察检测记录 |
4 苹果酒品质及指标 |
4.1 感官指标色泽:淡黄清亮, 富有光泽; |
4.2 理化指标 |
4.3 微生物指标 |
5 结论与讨论 |
(5)山西省运城市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区域产业理论 |
1.2.2 比较优势理论 |
1.2.3 区域比较优势分析理论 |
1.2.4 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 |
1.2.5 竞争力优势论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关于世界苹果产业的经济研究 |
1.3.2 关于中国苹果产业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苹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的分析 |
1.3.4 关于苹果供需与流通现状分析 |
1.3.5 关于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 |
1.3.6 评价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需要说明的问题 |
1.5 论文的特色 |
2 发展运城市苹果产业的条件分析与评价 |
2.1 区位优势 |
2.1.1 自然生态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运城市果业具有区域比较优势 |
3 运城市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 苹果种植特点 |
3.1.1 发展快,但近年来趋于稳定 |
3.1.2 苹果规模总量优势凸现 |
3.1.3 品种资源丰富,优良品种多 |
3.1.4 苹果质量安全生产体系不断完善,苹果优质率大幅度提升 |
3.1.5 种植集中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县区,形成区域化布局 |
3.2 贮藏、加工与销售环节 |
3.2.1 贮藏 |
3.2.2 加工 |
3.2.3 销售 |
3.3 产业化优质基地建设 |
3.4 贸易与流向 |
3.5 果品生产规范化与质量标准化 |
4 运城市苹果产业存在的问题 |
4.1 生产种植方面 |
4.1.1 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平相差较大,果品生产规范化与质量标准化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
4.1.2 品种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 |
4.1.3 苹果平均单产和世界较高发展水平的差距大 |
4.1.4 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 |
4.2 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贮藏、加工方面 |
4.2.1 采后商品化处理与贮藏 |
4.2.2 加工 |
4.3 销售方面 |
4.3.1 没有建立起品牌优势,知名度有限 |
4.3.2 销售体系不健全,社会化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
4.4 社会化服务组织方面 |
4.4.1 果农合作组织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
4.4.2 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 |
4.5 贸易与流向方面 |
5 苹果市场需求的潜力分析 |
5.1 国内苹果消费的发展变化趋势 |
5.1.1 消费由享受型向必需型转变 |
5.1.2 消费由季节性向常年性转变 |
5.1.3 鲜果消费需求总量存在较大缺口 |
5.1.4 加工果品消费比重上升空间大 |
5.2 国外消费市场的潜力分析 |
5.2.1 鲜果市场 |
5.2.2 苹果加工品市场 |
5.3 机遇与挑战 |
6 运城市苹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方向与目标 |
6.1 运城市苹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
6.2 发展方向 |
6.3 发展目标 |
7 运城市苹果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与对策 |
7.1 战略的选择 |
7.1.1 市场需求导向战略 |
7.1.2 优质名牌战略 |
7.1.3 标准化生产加工战略 |
7.1.4 产业化发展战略 |
7.1.5 科技兴果战略 |
7.1.6 可持续发展战略 |
7.2 对策措施 |
7.2.1 根据市场需求,以鲜果及其加工品的生产为基础 |
7.2.2 促进加工原料基地的建立和发展 |
7.2.3 加强无公害绿色优质果品基地建设,实现果业生态化 |
7.2.4 建立健全苹果质量标准及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大力提高苹果质量 |
7.2.5 加大宣传力度,打响“运城苹果”品牌,认准国际市场的定位 |
7.2.6 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 |
7.2.7 建立健全各种社会化服务体系 |
7.2.8 以科技为依托 |
7.2.9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
8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嗜杀酵母的筛选及其在苹果酒发酵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苹果酒 |
1.2 苹果酒的类型 |
1.3 苹果酒历史与现状 |
1.4 我国苹果酒产业发展思路 |
1.5 苹果酒研究进展 |
1.6 嗜杀酵母 |
1.7 嗜杀酵母的遗传特征 |
1.8 嗜杀毒素的生理生化特性 |
1.9 嗜杀酵母的应用前景 |
1.10 嗜杀酵母的研究进展 |
1.11 本项研究的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酵母菌的分离 |
3.2 嗜杀酵母的筛选 |
3.3 嗜杀酵母的鉴定结果 |
3.4 基于苹果酒发酵试验筛选嗜杀菌株的研究 |
3.5 嗜杀酵母生理性能的研究 |
3.6 嗜杀毒素性质实验 |
3.7 嗜杀酵母发酵单因素试验 |
3.8 筛选菌株的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
3.9 苹果酒小试发酵研究(5L 发酵试验) |
4 讨论 |
4.1 酵母菌的分离 |
4.2 嗜杀酵母菌的筛选 |
4.3 嗜杀酵母菌的鉴定 |
4.4 酵母菌生长温度 |
4.5 酵母菌生长PH 值 |
4.6 发酵温度 |
4.7 发酵糖度 |
4.8 发酵总酸度 |
4.9 嗜杀毒素性质 |
4.10 苹果酒发酵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
(7)柿子果酒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柿子分布、生产概况 |
1.2 柿子的营养保健功能 |
1.3 柿子的加工研究现状 |
1.4 柿子果酒的生产概况 |
1.5 酵母育种研究进展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柿果酒酵母菌的分离和筛选 |
2.1 柿果酒酵母菌的分离 |
2.2 柿果酒酵母菌的筛选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酵母菌的鉴定 |
3.1 形态学鉴定 |
3.2 生理生化鉴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筛选酵母的生理特性研究 |
4.1 不同因素对生长曲线的影响研究 |
4.2 不同因素对发酵曲线的影响研究 |
4.3 筛选菌株的耐性和凝聚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筛选酵母的混合发酵 |
5.1 混合发酵的动力学研究 |
5.2 发酵酒的感官评定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酵母发酵黄花梨酒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黄花梨汁基本成分分析 |
4.2 发酵方法的选择 |
4.3 预处理对成品品质的影响 |
4.4 黄花梨汁澄清工艺 |
4.5 前发酵工艺 |
4.6 后发酵温度的选择 |
4.7 澄清实验结果分析 |
4.8 调配实验结果分析 |
4.9 稳定性结果分析 |
4.10 成品酒质量指标 |
第5章 讨论 |
5.1 黄花梨加工过程中二氧化硫添加量的探讨 |
5.2 关于发酵优良酵母的选择 |
5.3 关于发酵过程中的酒精生成率 |
5.4 澄清工艺的探讨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高档半甜苹果酒的生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苹果酒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J]. 张婉菁,王汉屏. 现代食品, 2020(05)
- [2]半甜苹果酒的生产技术[J]. 李德智. 农村实用技术, 2016(12)
- [3]果浆发酵生产苹果酒的研究[J]. 卫春会,卫翰轩,李军,孟康华,黄钦云.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4]功能性苹果酒酿造工艺研究[J]. 陈玮,黄蓓蓓. 中国酿造, 2008(07)
- [5]山西省运城市苹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王萱.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6]嗜杀酵母的筛选及其在苹果酒发酵中的应用[D]. 王贵双.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7]柿子果酒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应用研究[D]. 崔铁忠.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8]半甜苹果酒的生产技术[J]. 邱冬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04(09)
- [9]“三优、三劣”说果酒[J]. 郭意如. 中国酒, 2004(03)
- [10]酵母发酵黄花梨酒加工工艺研究[D]. 王冉. 西南农业大学, 2004(03)
标签:苹果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