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佛经翻译的装饰化趋势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六朝佛经翻译的装饰化趋势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一、六朝佛经翻译的文饰倾向及其对文学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孙伟[1](2019)在《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由中唐古文运动开辟的政治性、文学性、思想性三个层面的建设要求为线索,将“唐宋派”的历史定位问题置入宋元以来科举制度施行、儒学教化普及、理学思想变化的文化传统中加以考量。论文通过厘清“唐宋派”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与文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具体情况,并将之纳入宋明理学发展进程的具体环节,勘定出“唐宋派”的具体历史地位。论文共计七章。前两章主要梳理上述三个层面在两宋以至明嘉靖以前的发展状况,将欧阳修、朱熹、王守仁视为在文道离合轨迹上呈现出不同性质与程度的文道和谐统一状态的三个节点,揭示出“唐宋派”出现的思想传统与时代背景,重点突出以理学思想为根底的兼综文理的雅正文学传统的形成。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论述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的学术思想在时代环境下的发展历程,旨在将其文学理论置入其整体学术思想的框架中进行观照,从而揭示其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其实践价值与不足。王慎中主要在蔡清理学的基础上,借助阳明心学诠释蔡清的重“虚”宗旨,形成兼重外部道德规范与内在超越境界的思想结构;晚年则进一步吸收佛道思想而偏向内在,形成三教圆融的思想色彩。王氏的理学思想取径是心学的,但其更重视通过对闽中理学的心学化诠释来发扬闽学传统,旨在使之摆脱训诂化的思维模式以适应时代思潮。王氏的文学理论主要体现出意法兼重的特征,能容纳失中的道德情感,深刻影响其创作实践。王氏晚年表现出超越秦汉、唐宋界限与接近“本色论”的理论倾向,但未能及时反映在创作中。唐顺之主要在其早年对庄学精神的容受基础上深化对阳明心学的体验,同时受到程朱理学及其自身实学兴趣转向的影响,最终形成混融朱、王并容纳进实务操作的理学体系,对道与器、经与心以及神明与法度的兼重是其一以贯之的理想。唐氏的理论成果主要变现为理学上的“天机说”与文学上的“本色论”,但其在实际创作中并未忽视法度的运用,其表现内容也大多是其对“心体”状态的体验描述与普遍存在的道德情感,并且深刻地受到早岁时文训练的牵制。归有光主要在理学上沿袭魏校理学对“心”与“敬”的重视,赞同会通朱陆而以朱子学为主,同时突出“心”的本原地位,并在心性理论的基础上重视普遍人情;在经学诠释上则还原朱熹经典诠释方法,突出“心”与“经”在本原上的同质性,在具体的经典诠释操作中表现出儒道结合的心学倾向,并且将“心”的外部发见扩充到史学领域,由此提出“通经学古”的实学主张。归氏的文学理论较为传统,但其创作实践则呈现出较为纯粹的宋文风貌,但是不可避免地透露出心学化的诠释内涵与表现手段。茅坤在无法理解阳明后学思想时选择的思维出路是转向阳明遗着中所载的原教旨,借助“本色论”将自身定位为文学家。茅氏文学理论主要为“情至说”与“文统论”,前者进一步廓清阳明心学浓厚的道德哲学色彩,但因建立在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理论上而呈现出心学思辨色彩;后者使其与“台阁体”相互隔离,与“七子派”分疆而治,遂完成将“唐宋派”建设为主流古文创作流派的使命,但也在理论传播与实践中“唐宋派”在自我消解中汇入色彩斑斓的晚明文艺思潮。最终章在前章的宏观叙述与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将“唐宋派”定位为在明中期理学思想的心学化风潮中,主动以心学化的理学思想为指导精神来维护兼综文理的雅正文风传统的,以诸多理学家为其外部理论与创作支援的,为抵抗单纯文学复古思潮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但是最终却在一定程度上将文学家与理学家身份互相剥离的,推崇唐宋古文法度并上承秦汉古文神理的,针对“秦汉派”称名而有的古文创作流派。

周密[2](2018)在《道教科仪与宋代文学》文中研究表明道教科仪是指道教仪式法术的总称。在中国宗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中,道教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领域。而现有对道教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中,道教科仪与文学互动关系研究较少。宋代是道教科仪兴盛并发展的关键时期,后世科仪基本不出宋代范畴。道教科仪活动的仪式活动本身、相关名物场景及神仙法术等等作为题材和内容进入文人笔下,开拓了传统文学的视域。并且与政治与民俗相结合的道教科仪,也构成了文学产生的场域,文人身处其中,所产生的文学作品,自然也带上了这种时代、政治与宗教相结合的烙印。因此,从道教科仪这个独特的视角入手,有助于构建和还原宋代真实文学生态。而当目光深入科仪本身,科仪中所使用的各种文体,在宋代道门内外文人的努力之下,在宋代呈现出新的风貌,并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他文体互渗交融、发展新变,也构成了宋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另外,科仪中所用的器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名物,进入文学中,也为宋代文学增添了一些新奇的色彩。本文在文学与宗教学的交叉视野下,以文学为本位,探讨道教科仪与宋代文学的互动关系。主要分为七章:第一章:道教科仪与宋代文学的互动方式。将道教科仪作为观察宋代文学的一个切入点,是与以往的研究迥异的新思路。因此,首先总论两者发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为整个论题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北宋天书事件与真宗君臣创作。“天书事件”是宋真宗依托道教科仪,来进行“神道设教”的大型社会文化活动,对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章从科仪的视角对天书事件中的君臣的创作进行重新梳理,阐释其宗教、文化、礼学方面的内涵,并重估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挖掘文人在此事件中的心态及其文学表达方式。第三章:科仪影响下士大夫的政治境遇与祠祭书写。宿斋、奉祠与祈禳这三种与道教科仪有关的政治祠祭活动,分别代表了文人受宠,文人失宠和文人被贬三种政治境遇。在研究这些政治祠祭活动的宗教内涵与政治内涵的基础上,考察文人士大夫在政治处境和宗教氛围双重影响下,如何通过文学创作自述心迹。第四章:南宋黄篆科仪的文学生成——以《夷坚志》为中心。以《夷坚志》中的黄篆故事为中心,考察南宋期间黄箓科仪的文学生成。从黄篆科仪故事出发,研究其叙事模式、情节新变及时代特色。第二、三、四章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它们分别对应君王、市民与士大夫三个不同的阶层。另一方面,这三个章节囊括宋代诗、词、文、小说等不同的文学样式。这三个章节贯通,力图从点到面展现出文学与道教科仪在宋代社会的真正样貌。第五章:道教科仪中赞颂文——以步虚词为中心。步虚词乃是最为文人熟知的科仪赞颂文体。先从道乐步虚韵的音乐性入手,探究其音乐源流并最终与唐宋世俗音乐及词乐产生联系的过程。然后,考察在宋代道教科仪繁盛的背景之下,重新回到文学生成场域的步虚词正体与变体,以及步虚意象在宋代诗歌中的内涵。第六章:道教科仪中的公牍文——以青词为中心。青词是道教科仪公牍文的代表,也是文人士大夫创作最多的道教科仪文体。本章考察其源流、体式、发展过程,及在宋代的文学化进程。并通过北宋欧阳修与南宋真德秀青词的个案,分析文人写作青词对这种文体产生的审美性、哲理性等方面的影响。第七章:道教科仪名物考释——以“云璈”“九枝灯”“金龙玉简”为例。着力于对云璈、九枝灯以及金龙玉简三个道教名物的形制、宗教文化意义等内容考察。然后通过实物、图像与文学记载相互参证,分析其文学内涵。第五、六、七章,从科仪本身出发,研究一向被忽视的构成科仪活动的两大重要元素——文体与名物的文学价值。

赵耀锋[3](2014)在《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是唐诗学史上的一个关捩点,此期古典唐诗学走向终结,现代意义上的唐诗学处于开启阶段,随着陈寅恪、闻一多、杨启高等学者对唐诗的深入研究,“唐诗学”学科得以形成。此期唐诗学思想丰厚,当时的诗话、唐代诗歌史、唐诗选本、唐诗研究专着及研究论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唐诗学思想。对这些唐诗学思想进行挖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唐诗学的研究。本论文拟在从唐至清学术史梳理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的唐诗学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唐诗学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及论文的创新、价值与不足。第一章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本章从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本土文化思潮与外来文化思潮三个方面分析了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章民国时期唐诗研究的方法。论文从把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分为社会学研究法、文化学研究法和文艺学研究法三种,分别对这三种研究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第三章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论文把民国时期分为三段,对每一段的唐诗学成果进行了详细统计,在此基础上,对每一阶段唐诗学的概况进行了系统总结。第四章唐诗史论。在回溯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学术史的基础上,首先,论文对民国时期唐诗分期及各期地位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其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历史地位论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再次,论文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兴盛原因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五章唐诗艺术论。在回溯唐诗艺术论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学者关于唐诗艺术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六章唐诗体派论。在回溯唐诗体派研究学术史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唐诗体论和流派论的相关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第七章,唐代诗人个案研究。对民国时期对唐代五位大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李贺、白居易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第八章唐诗学思想分论。论文以民国第一期、民国第二期、民国第三期主要学者的唐诗学思想为线索,分别对每一时期的唐诗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其中论文重点对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黄节、钱钟书、胡云翼、杨启高七位学者在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思想及其唐诗学方法进行了系统阐释。总之,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科学的学术方法被运用于唐诗学研究之中,现代唐诗学研究学术规范逐渐形成,唐诗学的理论体系得到确立,出现了一批唐诗学专家,唐诗学研究走向了自觉。此期历史学、文艺学、文献学、社会学研究的融通拓展了唐诗学研究的理论境界。民国时期的唐诗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建树方面对当代唐诗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郑海勇[4](2014)在《两晋子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后面三个部分分为三章九节。绪论共两节,第一节阐述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包括《傅子》、《抱朴子内外篇》、《神仙传》、《搜神记》、《搜神后记》、《博物志》、《古今注》等7部子书。第二节介绍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子书溯源与两晋子书概述共两节,第一节梳理子书的起源,分析子书的特点,进而提出“子书”的概念。第二节介绍两晋子书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版本辑佚情况。第二章共四节,主要论述两晋子书的思想内容。第一节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百家思想和宗教思想四个方面论述两晋子书的多元思想内涵。第二节论述两晋子书的多元情感关怀,主要包括立言也立德的着述情怀、厌世不厌生的出世情怀和自我与天下的入世情怀。第三节从对时代生活的反映、对风俗礼仪的评述和对百科知识的记载三个方面论述两晋子书的多元文化内涵。第四节论述两晋子书几个共同的创作主题,包括修身养性的追求和途径,举贤任能的方式和作用,治人治国的思想和道路等。第三章共三节,主要论述两晋子书的文学价值。第一节论述两晋子书的体例,主要有书名篇名概述主旨;每章独立成篇,又服务于共同的主题;相比前代子书,对话大量减少,以叙述和议论为主等特点。第二节论述两晋子书的文风,既有辞藻华丽、骈化倾向的特点,又体现“辞富到理约”的过渡。第三节分析两晋子书的文学地位,首先阐述两晋子书反映的文学价值观,再逐一论述两晋子书对先秦及汉魏子书的沿袭和发展,以及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本文最大的创新点是开两晋子书综合研究的先例,将为研判两晋子书的阶段特征、研究子书的发展历程提供可借鉴的资料和参考。

郑玲[5](2013)在《《弥勒会见记》异本对勘研究 ——回鹘文(哈密本)与吐火罗A(焉耆)文本之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弥勒会见记》是一部长达二十八幕的佛教说唱剧本。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且也是我国各民族(包括汉族在内)现存最早的剧本,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回鹘文本的跋文中明确记载了该剧本由西向东的传译过程。目前存世的《弥勒会见记》主要有两大文本,一为吐火罗文本,一为回鹘文本。上述两文本的问世均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热议,为中亚语文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纵观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将吐火罗文本和回鹘文本《弥勒会见记》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的对勘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凤毛麟角。本论文选取同题异本展开对勘分析,以期对回鹘语文、佛教流变、语言接触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文献资料。本文选取季羡林先生译释的新博本《弥勒会见记》和耿世民先生解读的哈密本《弥勒会见记》为研究底本,全文共分四章,前三章按照吐火罗文本的顺序,对照回鹘文本的前三品内容,以新博本的编号顺序将吐火罗文本和相应的回鹘文本内容细化为一节,其中第一章八节,第二章十五节,第三章十节,共三十三节内容。具体而言,每节中采用吐火罗文转写和汉文译文、回鹘文转写和汉文译并举的形式,对吐火罗文本和回鹘文本中所具有的共同内容进行逐句对勘。对勘内容涉及两文本的增删、有无、措辞差异和文学特点等方面。第四章主要从普通语言学角度切入,关注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弥勒会见记》的词汇分析。本章由三节构成,分别以“kim”句法功能、回鹘语词汇的语音演变、佛教外来的构成等为研究重点展开分析。具体而言,第一节选取回鹘语中的特例“kim”进行分析,从该词在现代突厥语中的词性和意义为切入点,反观其在古突厥语——回鹘语中的句法功能,以《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突厥语大词典》和《金光明经》为参考,摘取上述文献中kim在句中的用法及其功能,勾勒出该词在古突厥语中的历史演变轨迹,以期对该词由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探析该词的句法功能的变化的缘由。第二节以《弥勒会见记》中部分回鹘语的语音变化为视角,分析该文献东传过程中,中介语——吐火罗语对回鹘语的语音演变带来的影响。学界认为《弥勒会见记》最初以古印度语为源语言,东传至西域又被译为吐火罗语,终以回鹘语为载体记录下来,在这一传译过程中,包括吐火罗人在内的西域诸民族曾起到了桥梁作用。而作为中介语的吐火罗语对回鹘语产生的影响尤以语音方面最为明显。当梵语词尾为-i/-i时,在回鹘语中变为-i、-u;-n则变为-u;-in变为-i;-jit变为-ci,这一演变说明通过了吐火罗语的过渡。在吐火罗语中,元音弱化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古代译经师傅们谙习这一现象,于是按照吐火罗语音规律将梵语中的词尾-a改变为-e;当其被译为回鹘语时,又经改造变成了-i。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梵语词尾到回鹘语词尾的转化都经历了梵语——吐火罗语——回鹘语的过程。第三节重点分析语言接触视阈下的佛教外来词。民族融合、外来宗教的传入等因素都可或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不同质素语言间的接触。本节以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前三品中的佛教外来词为研究对象,将佛教外来词划分为音译外来词和意译外来词两大类。对于音译的佛教外来词,我们按照人名、神名、经名、地名、专有名词将其归为五类,分别列出上述词语的梵文、吐火罗文和回鹘文三种不同形式,并简单概括梵文词语回鹘语化的规则。对于主要用于表达佛教的教义、制度、仪规、寺庙殿堂等词语,在回鹘语中并无对应严整的词语,为了既能保持佛教词语的原意,又能确保该类词语在西域的接受与流通性,译者采用意译的方式将此类词语回鹘语化。文中选取约24个词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意译方式来进一步说明佛教外来词的回鹘语化这一现象。

姚晓菲[6](2012)在《鸠摩罗什翻译思想考辨》文中研究指明鸠摩罗什(343-413)是我国历史上的着名僧人和译经大师,与南北朝时期的真谛(499-569)以及唐代的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经三大翻译家”。在这三人中,鸠摩罗什的影响最大、译着最多,其翻译理论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转折点。可惜的是,鸠摩罗什翻译理论至今未形成系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传世材料很少。其理论大多零散地出现在其弟子及后来学者的文章中。因而,后人对鸠摩罗什翻译理论的研究存在着很多缺漏,甚至是断章取义。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鸠摩罗什翻译理论的学者越来越多,有关的学术论文也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其中良莠不齐。可以说,对于鸠摩罗什的翻译理论这一课题研究依然不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本论文题目定为《鸠摩罗什翻译理论考辨》,在收集史料以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次从四个时期全面总结前人对鸠摩罗什翻译观的研究成果。这四个时期分别是东晋南北朝时期(312-589)、唐宋时期(618-1279)、清末至中华民国时期(1840-1949)、新中国成立(1949)到至今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记录了或鸠摩罗什弟子或其友人或后来的学者专家对鸠摩罗什译事的评价。基于此,本文作者提出,鸠摩罗什的翻译思想应包括三点:翻译标准,翻译文体和读者反应。此外,本篇论文还厘清了三个一直以来颇有争议的问题,一是鸠摩罗什的译本是否属于新译;二是鸠摩罗什是主张直译,意译还是走折中路线;三是在中国,鸠摩罗什是否是提出翻译文体观的第一人。经过论证,鸠摩罗什的译本属于新译,但最早提出翻译文体观的并非是鸠摩罗什,而是道安(312-385)。此外,本篇论文发现可以从翻译教学以及译者素质这一角度来研究鸠摩罗什,但这一点有待其他学者或者有兴趣从事鸠摩罗什翻译研究的爱好者进行考证。总而言之,本文总结了就是在总结前人对鸠摩罗什的研究成果,厘清了其翻译观点,以期囊括鸠摩罗什的翻译理论,从而使中国古代翻译理论得以补充,并为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的走向提供可鉴之资。

郑国周[7](2012)在《弘农杨氏与隋代文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讨论弘农杨氏与隋代文学。隋代杨坚家族、杨素家族作为弘农杨氏后裔,学界对其身份虽个别存疑,但未有铁证之前,应以正史为据。由于杨坚等人应该参与了诏令奏疏等写作过程,因此,除有明确记录或证据的外,本文模糊处理,将这类作品依然纳入其署名人杨坚、杨广等人予以统计和讨论。弘农杨氏世居弘农华阴。其先于汉代因军功起家,后家族逐渐转型,弃武从文,接受儒学。东汉杨震服膺儒教,位高权重,同时注重家学家风,弘农杨氏一度兴盛,成为豪族,后世杨氏多称杨震之后。魏晋时杨氏衰落,其中一支在乱世中再次转型,希望武力强宗,失败,灭族。南北朝时北方弘农杨氏以杨播家族、杨坚家族、杨素家族为代表,文武并重,先后崛起,成为关陇集团的典型。最终杨坚夺得天下,弘农杨氏达到其发展高峰。总的来看,南北朝前,弘农杨氏虽重视文教,强调家学,但鲜有着述,文学创作更是不足。弘农杨氏家族的发展受关陇地域文化影响,受胡族文化影响,文武兼具,文质并重,这种趋向也影响到其文学观念与文化政策,从而影响隋代文学的发展与走向。魏晋以后,文学走向自觉,文学地位上升,众多豪族纷纷进入文坛,参与文学创作,形成了典型的家族文学。皇室家族也不例外,而且成为这一时期的显着特征,即皇室文学十分盛行,并常常引领时代文学的演进与发展。在这种思潮下,到南北朝,本鲜有着述的弘农杨氏也开始接受文学,参与文学创作。进入隋朝,随着政治上的成功,作为皇族,弘农杨氏众多成员酷好文艺,参与文学创作,二十余人有作品四百余篇传世,成为隋代名副其实的第一文学家族。其中以杨广杨素、杨坚、萧后等为代表,文学成就最高;杨广甚至成为隋代后期文坛领袖。杨广、杨素等倡导和推动诗歌律化及新体诗创作与实践,对唐代诗国高潮的到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唐代边塞诗与杨广、杨素等人的隋代边塞诗有直接继承关系,而唐宋诗词经常化用和借鉴弘农杨氏诗句及诗歌意象,表明他们对后世文学尤其诗歌的影响直接而巨大。但是由于杨广、杨素等历来多被贬损,以致弘农杨氏家族文学的成就与地位长时间不被承认,这是需要改变的。弘农杨氏与隋代文坛关系密切,隋代文学群体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依附于皇室成员。作为政治势力,弘农杨氏家族成员在各自身边集结了众多文人,形成规模不等的文学群体,其中以隋文帝杨坚御用文学群体,太子杨勇东宫文学群体,晋王杨广江都文学群体及其嗣位后的宫廷文学群体为代表。这些文学群体几乎囊括了有隋一代重要作家。一方面,这些文学侍从为弘农杨氏政权服务,一方面诗文唱和,形成特殊的文学生态。南北朝之际,文学中心在江左,在经过“永明体”、“宫体诗”的实践及众多文人的共同努力,声律、技巧等得到极大发展。在南北交流中,北方文学开始了“南朝化”的过程。随着隋代的统一,加快了南北文学的交流与交融。弘农杨氏在这一过程中显然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作为皇室,他们通过文学改革与文学倡导,影响文学的演进与走向;同时,通过对依附于自己周围而形成的文学群体的控制与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文坛的发展。隋唐佛学对时代政治、社会及文学等影响巨大而深远,而隋代弘农杨氏家族多为虔诚的佛徒,作为皇室,其宗教信仰、文化政策、三教策略等对宗教的发展同样影响极大。杨广作为虔诚的佛教徒,深受佛家文化影响,并在其文学中有明显体现,因此,他成为隋代政治、文学与佛教间的特殊桥梁,也成为理解和把握三者关系的一把钥匙。以文学的视角看,杨广受到家族、政治及佛教发展等因素影响,成为一名虔诚而理性的佛徒,对以智顗为首的佛家十分敬重,并接受其思想熏陶,因此,杨广有大量诗文与佛教有关,其中的佛事、佛理与佛情充分体现了其佛家情结。这表明文学与政治、宗教等关系微妙而特殊,因而呈现出立体的生态特色。

张冠夫[8](2012)在《梁启超1920年代的“情感”诗学研究》文中提出1920年,欧游归来的梁启超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中。欧洲之行促成了他思想的转变。他在对于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科学理性予以反思的同时,将中国新文化的建设途径指向中西“化合”和“以复古求解放”,并以人文主义为其精神内核。这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话语显出差别。梁启超将文学作为新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继“三界革命”时代之后,再次给予文学较多关注,但其文学观已与早年将文学作为启蒙之利器的时代判然不同,也与文学革命的主导倾向形成对话。1920年代梁启超的文学研究以诗学为主干,诗学成为其实践“培养新人才”、“宣传新文化”、“开拓新政治”主张的重要载体。他在国学的框架内对于传统诗歌进行了重新阐释,但他并不以狭义诗学为满足,而是以此为基础,试图达到对于整体性的文学的认识,这使其诗学又上升为广义诗学。不同于早年只关注文学的功用,他回归文学的审美属性,从“情感”的角度界定文学。梁启超的情感观中既有倡导情感解放的启蒙现代性的一面,又有以情感平衡理性的反思现代性的一面。他强调新文化运动不能缺少情感维度,将西方在现代发展中单纯强调科学理性所导致的“唯物的、机械的人生观”作为新文化建设的前车之鉴。他将文学作为对国民进行“情感教育”的利器,在其中既有启蒙的因素,又有文化的因素,两者相辅相成。梁启超在其诗学中着力梳理和阐发了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抒情传统,他不但以此将屈原等诗人的崇高情感树立为新文学家的主体人格建构的典范,而且以此教育现代国民,其中他特别注意了传统文学在文化转型期对于形成全民族新的文化认同所能发挥的作用。梁启超1920年代的诗学体系建构既吸收了中国传统诗学成果,又借鉴了某些西方文学理论和方法。他的研究兼具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两种形态,并努力实现史、论的结合,同时还采用了中西文学比较的方法。其诗学表现出明确的方法论意识和兼收并蓄的开阔格局。梁启超的诗学探索虽然有其时代性的局限,仍以其独特性有力地推动了正处在形成期的中国现代诗学。因其与主流话语的差异,丰富了现代诗学的多元构成,并为中国诗学的未来发展提供范式。遗憾的是,梁启超1920年代的诗学成果目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亟待深入研究。

唐志远[9](2011)在《六朝史学与文学》文中指出六朝时期虽然南北对峙,朝代更迭,战乱频仍,却是古代学术发展兴盛的重要时期,其中文学和史学各自走向独立和自觉,二者之间往往呈现出交互影响、难分彼此的状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六朝史学和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先从目录学出发,调查六朝史籍之存佚情况,充分利用现存史籍和辑佚材料,建立起比较坚实的文献基础。然后择取六朝时期最有特色的一些史学门类及其代表性着作,联系时代背景,就其与六朝文学之关系进行细致和深入的辨析。全文共七章:第一章以裴松之《三国志注》为例,考察六朝史学批评与文学之关系。分别从裴松之的史学批评与文学、《三国志注》的文学取向两大方面进行论述,指出:要求史书富有文采,是六朝人的普遍观念,若史书没有文采,则会遭到时人的批评。在理论批评上,为后文的展开作一个铺垫。第二章以沈约《宋书》为例,探讨六朝正史与六朝文学之关系。分别从《宋书》之本文、《宋书》之征引以及《宋书》所涉及之文学批评和文学活动等四大方面展开讨论,认为《宋书》在上述方面都受到了六朝文学的影响和渗透。第三章更换角度,探讨魏晋史学对于左思《三都赋》的影响。认为左思之所以提出征实的辞赋观,并且将之贯彻到《三都赋》的写作中去,取得巨大的成功,跟汉末魏晋以来史学的发展关系密切。本章所附《论晋代史学的简约之风》一文,认为晋代史学之所以出现追求简约的风气,除了受经学简化之连带影响外,更受到魏晋玄学特别是玄学中的言意之辨的影响。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可划分为一组,对六朝时期最富特色的地志、杂传着作进行考察。《荆湘地记》一章在考察六朝荆湘地记之存佚的文献基础上,对荆湘地记与文学之关系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认为以荆湘地记为代表的六朝地志既有美丽的山水风光,又有动人的小说故事,氤氲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无疑受到了六朝文学的极大影响。《异物志》一章同样考察了六朝“异物志”的存佚情况,认为“异物志”之源头至少包括《山海经》及类似着作、正史之异域传两大方面;就其与文学的关系而言:“异物志”的出现为六朝文学特别是咏物赋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拓宽了畛域,而六朝文学之影响于“异物志”的写作,则主要表现在使其文学性得到加强。第六章分别从慧皎《高僧传》之本文、《高僧传》之征引以及《高僧传》中所透露的慧皎对于文采之重视等三大方面,论证此书与六朝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七章通过对六朝《高士传》的接受史研究,考察六朝史着对于士人心态的影响,并辨析由此带来的文学风格的差异。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六朝各家《高士传》的存佚情况;第二部分认为儒家在思想资源、隐逸典范和叙事模式上对“高士传”的形成和写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理应与道家一样,被看作六朝“高士传”的思想渊源;第三部分从“为我”与“兼爱”两个角度论述六朝“高士传”的创作动机;最后一部分以嵇康、阮籍和陶渊明为例,细读文本,深入探讨了“高士传”与六朝文学之关系。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六朝文学主要在形式上影响到六朝史着,使其表现出富有藻采、以情动人、行文骈俪化、叙事小说化等鲜明的文学特征;六朝史学则主要在题材和内容上给与六朝文学最大的支持,为六朝文学的创作提供了素材,拓宽了领域;至于《高士传》等深有寄托的史着,则更成为六朝文学创作的思想资源和典故渊薮。总的来说,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六朝文学对六朝史学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更加突出。

谢华[10](2011)在《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文中研究指明翻译,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哲学活动,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全部科学之母;哲学活动的本质就是精神还乡,凡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行为,皆可称之为哲学活动。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活动,因而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哲学活动。和其他文学创作活动一样,翻译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哲学活动渗透于整个翻译的过程。美学是研究人的感性的科学,是研究美的科学。文学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而中国的美学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影响尤甚。一部中国的翻译史堪比一部翻译美学史。翻译美学是美学与翻译的结合,是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剖析、阐释和探究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包涵审美客体(原作品,译文作品)的审美构成、主体(译者和读者)的能动作用、审美主体和客体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翻译中审美再现的手段和类型、翻译美学的标准等。语言历史与文化的历史相辅而行,语言翻译的过程也是文化翻译的过程,文化翻译的辩证法就是从文化客体的翻译到文化自我的构建。中国传统的译论映射出哲学、美学与翻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论文综观中国翻译美学与语用学翻译美学的哲学—美学思想,探索语用学翻译美学的审美主体和客体、审美的认知图式与审美再现原则、文化美学与文化传真、灵感翻译美学、语用学翻译美学综观,提出中国语用学翻译美学正走向动态的理性的语用意义、语用价值与语用美学的高度统一。在美学的熏陶下,中国优秀的翻译家们不遗余力地译介外国优秀作品,同时也把中国的文化文学作品推向世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美学理论。本论文讨论了历代译者对中国美学的传承与开拓,从中提炼出中国翻译美学的精华,即要保持译作之美应达到务忠实,求畅达,重神韵,创意境,并以此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译例分析。许渊冲、郑振铎、冰心译的诗词力图保持原文语言之美,尤其是意美,音美,形美,接近其神韵,重构其意境,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本文作者欲借助总结的中国翻译美学理论精华,以许译诗词为例,分析翻译中的美学特质,研究赏析翻译之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翻译中重构语言神韵。根据翻译美学的原理,从美学视角分析杨宪益、霍克思的《红楼梦》英译本,比较郑振铎和冰心的泰戈尔诗歌译本,探索译者如何在文学翻译中再现原文的艺术美,即文学美、音乐美。文学语用翻译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特殊的审美过程,在这个审美过程中,译者要想把原文的审美价值转化到译文中去,应站在读者的审美立场,认真考虑文化传统、语言表达和灵感创新这三个方面,从而让读者真正地体会到原文的审美价值和语用价值。人的审美属性使人的审美体验无处不在,然而,人的审美体验又各有差异。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不仅表现在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容上。不同的审美取向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针对文学作品的两个关键属性——语言和文学的审美视角,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了译者的审美取向对其风格的影响。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哲学和文化视角来看,译者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个体,其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会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解决翻译困难、到追求翻译目的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体现。译者作为个体在某些时候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译者作为一个群体在译介原语文化和丰富译语文化,从而推进人类文化的整体历史进程上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在翻译理论中有关于译者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深厚的体系。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还是翻译评论中较为关注的话题,而较深入的探讨则停留在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及其建构和颠覆文化的作用这一层面。本论文就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如态度、动机、文化价值观念、偏见、目的和其本身的历史性等对翻译过程、译文和译语文化的影响进行全面的研究,希望能够较为深入地描述译者及其主体性的工作机制,从而推动对翻译活动本质的进一步理解。从哲学与文化视角探讨译者的制约因素是本论文的最大论域,近几年来,随着翻译主体性、主体间性以及与译者风格批评相关的学科理论的迅速发展、风格批评手段的先进化、科学化,使译者风格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水到渠成。论文第一章探讨了中西方翻译美学的渊源与发展历程;第二章从语用学视角探索翻译美学再现和转换过程,对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创造、文化转译、文化信息熵化和文化补偿作了深入研究;第三章从文学翻译审美意识形态生产、转换与超越层面对文学翻译与接受进行考证,笔者还尝试搭建了一个译者风格批评的理论框架。包括:翻译目的与译者风格、译学意识形态与译者风格、风格可译性与信达雅的再认识、译文的接受者与译者风格、译者的审美取向与译者风格。在译学意识形态与译者风格中,首先探讨了译学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此明确译学意识形态的内涵以及与译者风格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了译学意识形态中的主流文化认同和主流审美取向对译者风格和译文接受的制约与影响作用。从理论上厘清了翻译思想与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的关系,探究了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对译者风格的直接制约作用,最后以着名翻译家严复、林纾、傅雷、朱生豪、鲁迅、余光中为例,从实践上进一步阐释了翻译目的对译者风格制约作用,译者的翻译思想与译者风格的关系,本章还梳理了翻译目的论的代表性观点,列举了翻译史上翻译目的左右翻译实践的事实,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证翻译目的对翻译活动的影响;论文还讨论了几组核心的人际关系,即译者和赞助人,译者和作者,译者和接受者以及译者和译者自身之间的关系。译者在处理这些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立场、视界、态度、目的、能力、经验和历史局限性都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表现。笔者发现,翻译是译者有意识地实现完善自身和完成身份认同的一种手段。译者通过翻译实现情感、文化和自身追求的实现。第四章从语言哲学观层面对翻译审美批评、审美批评标准、审美批评共识、翻译批评思潮转向进行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指出了中西语境下中国翻译批评发展策略。文章最后是结论部分。中国现代美学迄今为止已有百年历史,先贤们对美学学科建设和美学理论建构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讨,留下了丰富遗产。但我们要根据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的特征、价值取向等特点,结合自己的传统文化,不断融合与创新,使翻译美学的研究富有生命力。我们认为,中西译论主要可以分成以语言学、语用学为基础的科学论和以文艺学、接受美学为基础的艺术论两大取向,今后译论的研究方向应当是科学论与艺术论相融合,既关注双语内容与形式间的语言分析,也关注人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由此,科学论者也无法排除语言的主观艺术创造性,以及对它的艺术观。笔者认为,构建译论纯粹客观外在的规律是个美丽的神话,译论的科学性无处不涉及艺术再现和主观创造性。未来译学理论指向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艺术观,而艺术观其实也是诠释语言艺术的科学观。语言翻译的科学性是以其艺术性为本质和内涵的,科学性又是艺术性的升华与提高。中国的翻译美学发展正是在这种张力当中不断取得平衡与发展的。中国当代翻译美学立足于中国传统译论,并对之进行现代转换,吸收西方译论的研究和论证方法,借鉴现代美学的基本理论和结构框架来阐释翻译的机制和功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有别于西方翻译理论模式的翻译研究学派,使中国的翻译理论带上了鲜明的民族特色。翻译美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它体现着中国译学的发展和创新,有利于中国翻译理论在世界翻译理论界占有一席之地。

二、六朝佛经翻译的文饰倾向及其对文学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朝佛经翻译的文饰倾向及其对文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两宋道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一节 道学形成期的古文运动分化与科举改革
    第二节 道学成熟期的道势矛盾与古文传统蜕变
    第三节 南宋道学家古文的典范:朱熹
第二章 元代至明嘉靖前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一节 元代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二节 明初至嘉靖前理学发展下的古文范式
    第三节 明代心学家古文的典范:王阳明
第三章 唐宋派的首开风气者:王慎中
    第一节 王慎中学术内涵中的心学取径发微
    第二节 王慎中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四章 唐宋派的接力创新者:唐顺之
    第一节 唐顺之学术内涵演化进程的再梳理
    第二节 唐顺之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五章 唐宋派的独立生发者:归有光
    第一节 归有光学术思想发展进程的初步整合
    第二节 归有光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六章 唐宋派的融合宣传者:茅坤
    第一节 茅坤与理学家交往考辨及其学术内容梳理
    第二节 茅坤文学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实践价值
第七章 理学新变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
    第一节 明代正统文学在理学新变视域下的发展
    第二节 宋文崇尚的凸显与创作队伍的壮大
    第三节 有关唐宋派定位问题的尝试性解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道教科仪与宋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定位:道教科仪——宗教与文学研究新视点
    二、学术史回顾及空间拓展:道教文学史的构建与宋代文学的补充
        (一) 学术史回顾
        (二) 缺憾与拓展空间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路径
第一章 总论:道教科仪与宋代文学的互动方式
    第一节 道教科仪与宋代社会
        一、科仪体现三教融合的文化实践
        二、科仪成为神道设教的政治手段
        三、科仪融入日常生活与民间风俗
    第二节 从道门应用到抒情言志:科仪文体文学化进程
        一、道门应用:科仪文体的原生
        二、文人书写:科仪文体的“变格”
    第三节 从宗教法器到文学意象:宋代诗歌中的科仪名物
        一、科仪名物的文化内涵
        二、科仪名物的文学内涵
第二章 北宋天书事件与真宗朝君臣创作
    第一节 真宗的自导自演与仪式御制
        一、神道设教的政治需求
        二、科仪运用的御制作品
    第二节 士大夫矛盾心态与两种书写
        一、从道与从君的两难:天书事件中的文人抉择
        二、文体的互渗与融合:天书事件中的群体谀颂
        三、正道与清流的发声:天书事件中的诤谏艺术
    第三节 天书事件中创作的典型意义
        一、烘托祥符盛世的升平气象
        二、展现士大夫精神复杂面貌
        三、开启君倡臣和的谀颂模式
第三章 科仪影响下的士大夫境遇与祠祭书写
    第一节 进退之间:宿斋与近臣心态呈现
        一、致斋、宿斋的宗教渊源
        二、宿斋、致斋与文人创作
        三、荣宠之喜与隐逸之思
    第二节 乡居禄隐:奉祠与祠官生活境况
        一、祠禄制度的形成
        二、祠官文学的生成
        三、禄隐心态的展现
    第三节 顺俗施化:祈禳与处理地方事务
        一、祈禳的宗教内涵与政治内涵
        二、士大夫祈禳文学——以求雨为例
        三、忏罪与感恩:祈禳文学的创作心态
    小结
第四章 南宋黄篆科仪的文学生成——以《夷坚志》为中心
    第一节 召摄仪节:宗教叙事的新兴手段
        一、宋代度亡科仪的新变:召摄仪与炼度仪
        二、召摄情节的叙事功能:连缀与推动故事
        三、摄召仪中的道士角色:人鬼交流的中介
    第二节 游冥情节:三教融合的地府描写
        一、惩罚罪恶:佛教形式的地府功能
        二、官僚隐喻:道教为本的地府结构
        三、忠孝伦理:儒家中心的地府裁决
    第三节 不尊科法:渎神情节的新型变种
        一、渎神方式的改变:从侮辱不敬到欺骗轻慢
        二、神罚降临的延迟:从即时惩戒到夺其纪算
        三、情节变化的根源:道教科仪世俗化与普及
    小结
第五章 道教科仪中赞颂文——以宋代步虚词为中心
    第一节 步虚韵的清乐渊源与梵呗关系
    第二节 唐宋步虚韵的词学观照
        一、唐宋步虚韵的流衍
        二、步虚韵的新变与声诗、曲子词
        三、唐宋步虚词与词调
    第三节 宋代步虚词的正变发展
        一、步虚词正体变体的形成
        二、宋代步虚词正体的复兴
        三、宋代步虚词变体的繁荣
    第四节 宋代步虚意象的文学表达
第六章 道教科仪中的公牍文——以宋代青词为中心
    第一节 作为道教科仪公牍文的青词
        一、青词的界定与宗教渊源
        二、青词的体式与内容规定
        三、科仪盛行下的宋代青词
    第二节 宋代青词的文学内涵
        一、文质之辩:青词文本的文学化
        二、颂化与述情:青词的内容扩展
        三、散体与诗体:青词的体式新变
    第三节 规范性与文学性的协调:北宋欧阳修青词
    第四节 理学渗透下的青词创作:南宋真德秀青词
第七章 道教科仪名物考释——以“云璈“九枝灯”“金龙玉简”为例
    第一节 “云激”考
        一、宋前道经中关于云璈的记载
        二、宋及宋以后云璈记载与实物
        三、宋代诗歌中云璈意象的运用
    第二节 “九枝灯”考
        一、“九枝灯”的形制及出土发现
        二、“九枝灯”的文化与宗教内涵
        三、“九枝灯”意象的文学内涵
    第三节 “金龙玉简”考
        一、宋代投龙仪式源流考
        二、金龙玉简的宗教文化内涵
        三、宋代诗歌中的投龙仪式
    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形成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唐诗学
    第二节 民国时期本土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外来文化思潮与唐诗学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唐诗学方法
    第一节 历史与社会学研究法
    第二节 文化学研究法
    第三节 文艺学研究法
第三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唐诗学概况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唐诗学概况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唐诗学概况
第四章 唐诗史论
    第一节 唐诗分期论
    第二节 唐诗地位论
    第三节 唐诗兴盛原因论
    第四节 唐诗影响论
第五章 唐诗艺术论
    第一节 唐诗艺术渊源论
    第二节 唐诗艺术表现论
    第三节 唐诗艺术变迁论
    第四节 唐诗艺术特质论
第六章 唐诗体派论
    第一节 诗体论
    第二节 流派论
第七章 唐代诗人个案研究
    第一节 李白研究
    第二节 杜甫研究
    第三节 白居易研究
    第四节 李贺研究
    第五节 李商隐研究
第八章 民国时期唐诗学思想分论
    第一节 民国第一期的唐诗学思想
    第二节 民国第二期的唐诗学思想
    第三节 民国第三期的唐诗学思想
结语
附录:民国时期唐诗学编年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4)两晋子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子书溯源与两晋子书概述
    第一节 子书溯源
    第二节 两晋子书概述
        (一) 历史背景
        (二) 书目内容简介
        (三) 文本辑佚情况
第二章 两晋子书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两晋子书的多元思想内涵
        (一) 儒家思想
        (二) 道家思想
        (三) 百家思想
        (四) 宗教思想
    第二节 两晋子书的多元情感关怀
        (一) 着述情怀:撰文立言,集思立德
        (二) 出世情怀:稍有厌世,绝不厌生
        (三) 入世情怀:心系自我,情系天下
    第三节 两晋子书的多元文化内涵
        (一) 对时代生活的反映
        (二) 对风俗礼仪的评述
        (三) 对百科知识的记载
    第四节 两晋子书几个共同的思想主题
        (一) 修身养性之方
        (二) 举贤任能之术
        (三) 治人治国之道
第三章 两晋子书的文学价值
    第一节 两晋子书的体例
        (一) 书名篇名概述主旨
        (二) 每章独立成篇,又同为一体
        (三) 对话减少,以记叙议论为主
    第二节 两晋子书的文风
        (一) 辞藻华丽,骈化倾向
        (二) 辞富到理约过渡
    第三节 两晋子书的文学地位
        (一) 两晋子书表现的文学价值观
        (二) 对先秦汉魏子书的沿袭和发展
        (三) 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弥勒会见记》异本对勘研究 ——回鹘文(哈密本)与吐火罗A(焉耆)文本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相关动态
        (一) 《弥勒会见记》的文体之争
        (二) 由《弥勒会见记》引发的关于西域戏剧对中国古代戏剧影响之讨论
        (三) 《弥勒会见记》语文学研究
    三、主要内容
第一章 “跋多利婆罗门举行布施”之对勘研究
    第一品内容简介
    1.1 YQ 1.30与哈密本6B 18-7B 24之对勘
    1.2 YQ 1.32与哈密本9A 28-10A 3之对勘
    1.3 YQ 1.28与哈密本10A 16-10 B30之对勘
    1.4 YQ 1.16与哈密本12A 10-13A 3之对勘
    1.5 YQ 1.15与哈密本13A 6-14A 3之对勘
    1.6 YQ 1.3与哈密本14A 13-15A 10之对勘
    1.7 YQ 1.9与哈密本15A 11-16A 11之对勘
    1.8 YQ 1.1与哈密本16A 14-16 B30之对勘
第二章 “弥勒菩萨出家成道”之对勘研究
    2.1 YQ 1.2与哈密本1A 4-1B 30之对勘
    2.2 YQ 1.4与哈密本2A 10-2B 30之对勘
    2.3 YQ 1.42与哈密本4A 1-4A 19之对勘
    2.4 YQ 1.8与哈密本4A 27-5A 26之对勘
    2.5 YQ 1.14与哈密本5A 27-6B 7-9之对勘
    2.6 YQ 1.13与哈密本6B 10-7B 15之对勘
    2.7 YQ 1.5与哈密本7B 17-8B 22之对勘
    2.8 YQ 1.6与哈密本8B 28-10A 5之对勘
    2.9 YQ 1.7与哈密本10A 7-11A 7之对勘
    2.10 YQ 1.12与哈密本11A 17-12A 22之对勘
    2.11 YQ 1.11与哈密本12A 27-13A 25之对勘
    2.12 YQ 1.10与哈密本13B 2-14B 10之对勘
    2.13 YQ 1.31与哈密本14B 15-15B 17之对勘
    2.14 YQ 1.33与哈密本15B 26-29-16B 27之对勘
    2.15 YQ 1.43与哈密本17A 2-17B 25之对勘
第三章 “阿那律罗汉演说譬喻故事”之对勘研究
    3.1 YQ 1.21与哈密本1A 5-1A 31之对勘
    3.2 YQ 1.22与哈密本2A 4-3A 6之对勘
    3.3 YQ 1.44与哈密本3A 11-4A 15之对勘
    3.4 YQ 1.23与哈密本4A 17-5A 19之对勘
    3.5 YQ 1.24与哈密本5A 20-6A 16之对勘
    3.6 YQ 1.25与哈密本6A 21-7A 4之对勘
    3.7 YQ 1.41与哈密本7B 24-8B 16之对勘
    3.8 YQ 1.20与哈密本8B 24-9B 21之对勘
    3.9 YQ 1.18与哈密本9B 22-10B 14之对勘
    3.10 YQ 1.19与哈密本10B 16-11B 3-8之对勘
第四章 语言接触视阈下的《弥勒会见记》词汇探析
    4.1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KIM一词句法功能试析
        4.1.1 kim一词在回鹘文本《弥勒会见记》中的分布
        4.1.2 kim句法功能分析
        4.1.3 kim句法功能来源考
    4.2 中介语——吐火罗语对回鹘语之影响
        4.2.1 吐火罗人及其语言
        4.2.2 中介语——吐火罗语的作用
        4.2.3 吐火罗语对回鹘语语音之影响
    4.3 语言接触视阈下的佛教外来词
        4.3.1 语言接触理论下的佛教外来词
        4.3.2 《弥勒会见记》中的佛教外来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鸠摩罗什翻译思想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ACKNOWLEDG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The Research Content
    1.2 The Research Objective
    1.3 The Research Method
CHAPTER 2 KUMARAJIVA'S LIFE AND HIS SUTRA TRANSLATIONS
    2.1 Kumarajiva's Life
    2.2 Kumarajiva's Sutra Versions
CHAPTER 3 REVIEW OF RESEARCH INTO KUMARAJIVA'S TRANSLATIONS
    3.1 The Period from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to the Southern & Northern Dynasties
    3.2 The Period betwee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3.3 The Period between the Later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3.4 The Perio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ntil Today
CHAPTER 4 KUMARAJIVA'S TRANSLATION THOUGHT
    4.1 Translation Standard
    4.2 Translation Style
    4.3 Reader's Responses
CHAPTER 5 KUMARAJIVA'S CONTRIBUTION AS A SUTRA TRANSLATOR
    5.1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5.2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5.3 Chinese Buddhism
CHAPTER 6 CONCLUSION
NOTES
WORKS CITED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弘农杨氏与隋代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弘农杨氏家世的疑问及其作品归属问题
        一、关于弘农杨氏的家世疑问
        二、关于杨坚、杨广等诏令奏疏等作品的归属问题
    第二节 关于家族文学研究与地域文化在文学中的作用
        一、关于家族文学及其研究的几点思考
        二、关于地域文化在文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三、隋代“大一统”的文化观与地域文化差异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沿
        一、关于弘农杨氏
        二、关于隋代文学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一、关于研究方法
        二、关于重点难点
第二章 弘农杨氏的家世家风与着述考略
    第一节 汉代弘农杨氏的家世家风与着述考略
        一、西汉弘农杨氏的发展及其特点
        二、东汉弘农杨氏的发展及其特点
        三、汉代弘农杨氏着述考略
    第二节 魏晋弘农杨氏的家世家风与着述考略
        一、魏晋弘农杨氏的发展及其特点
        二、魏晋弘农杨氏着述考略
    第三节 北朝弘农杨氏的家世家风与着述考略
        一、北朝弘农杨氏的发展及其特点
        二、北朝弘农杨氏着述考略
    第四节 关陇地域文化与弘农杨氏及其文学
        一、关陇地域及其地域文化
        二、关陇地域文化与弘农杨氏及其文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隋代弘农杨氏的文学创作及其成就
    第一节 杨广的文学创作
        一、杨广开始诗文创作的时间
        二、杨广的诗歌创作
        三、杨广的赋、文创作
        四、杨广参与定乐创调考
    第二节 杨广家族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一、杨坚的文学创作
        二、杨广家族其它成员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杨素家族及其它弘农杨氏的文学创作
        一、杨素家族的文学创作
        二、隋代其他弘农杨氏的文学创作
    第四节 弘农杨氏眷属的文学创作
        一、文献独狐皇后
        二、萧皇后
        三、兰陵公主
        四、侯夫人
        五、杨素妻郑氏
    第五节 隋代弘农杨氏的文学成就及文学地位
        一、隋代弘农杨氏的文学成就
        二、隋代弘农杨氏的文学地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弘农杨氏与隋代的文学群体
    第一节 关于文学群体与隋代的文学群体
        一、关于文学群体
        二、关于隋代的文学群体
    第二节 杨坚与其御用文学群体
        一、杨坚御用文学群体的成员构成及其文学创作
        二、杨坚的文学改革及其对隋代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杨广及其江都、宫廷文学群体
        一、杨广江都文学群体的成员构成及其文学创作
        二、杨广宫廷文学群体的成员构成及其文学创作
        三、杨广唱和、品评等文学活动及其意义
        四、杨广的文学思想及其对隋代文学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杨广与隋代佛教——以文学的视角考察
    第一节 杨广的宗教信仰与三教策略
        一、杨坚的宗教信仰与三教策略及其对杨广的影响
        二、杨广的宗教信仰与三教策略
    第二节 杨广与天台宗
        一、杨广与天台宗的创立
        二、杨广与智顗交往的心态及其实质
    第三节 杨广诗文中的佛事、佛理与佛情
        一、杨广现存与佛教有关的诗文比例
        二、杨广诗歌中的佛理佛情
        三、杨广赋、文中的佛事佛理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8)梁启超1920年代的“情感”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由“政谭家”到国民教育家的角色转换
    1.2 国民教育视野中的文学
    1.3 开启诗和诗学的世界
    1.4 有待厘清的“现代”身份:梁启超 1920 年代诗学的境遇
第2章 由“文明”到“文化”及“新文化”:梁启超文化观的发展轨迹
    2.1 “进吾国之文明”:对西方及日本“文明”论话语的接纳和调适
        2.1.1 对“文明”论话语的接纳
        2.1.2 对“文明”论话语的调适
    2.2 由“文化”到“新文化”:梁启超新文化观的形成
        2.2.1 梁启超“文明”论时期对“文化”概念的使用
        2.2.2 梁启超“文化”论的形成
        2.2.3 从“什么是文化”到“什么是新文化”
第3章 走向现代诗学的建构
    3.1 从狭义的诗到广义的诗:诗学视野的拓展
        3.1.1 广狭“诗”辨的起步:“诗界革命”与破除诗之“界”
        3.1.2 广狭“诗”辨的深化:以“复古”创造新文学
    3.2 从狭义“诗学”到广义诗学:走向现代诗学体系的建构
        3.2.1 向“诗学”而行
        3.2.2 回归文学的审美本质
        3.2.3 “世界各派的文学”与“旧根柢”
第4章 重塑西方镜像:《欧游心影录》与西方文学相关的论述及其他
    4.1 文学之镜“投射”出的西方近现代之路
        4.1.1 十九世纪欧洲的“秋气”
        4.1.2 浪漫派欧洲的潜在危机
        4.1.3 自然派欧洲的病象及病源
    4.2 中国现代自我的重新定位
        4.2.1 “新文明再造之前途”
        4.2.2 呼唤国人之“自觉”
        4.2.3 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之路
第5章 反思“中国的文艺复兴”:《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文学美术相关的论述及其他
    5.1 何者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5.1.1 梁启超的文艺复兴观
        5.1.2 《新青年》同人眼中的文艺复兴
        5.1.3 探寻“中国的文艺复兴”
    5.2 清代学术与欧洲文艺复兴“最相异”点——“美术文学不发达”
        5.2.1 学术史视野中的文学
        5.2.2 清代文学美术因何不发达?
    5.3 呼唤“新文学”“新美术”的创造
        5.3.1 从“情感”和“理性”两途开拓“新机运”
        5.3.2 以“新文学”“新美术”建设新文化的情感之维
第6章 回归文学的“情感”之“体”:梁启超 1920 年代诗学的理论基石
    6.1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从文学之“用”回归文学之“体”
        6.1.1 重“用”轻“体”的“三界革命”
        6.1.2 锚定文学的“情感”之“体”
    6.2 在启蒙和理性的时代高扬“情感”的旗帜
        6.2.1 “新民”时代梁启超眼中“情感”的负面色彩
        6.2.2 “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
    6.3 摆渡于传统文学与新文学间的“情感”之舟
        6.3.1 回归“诗言志”的诗学传统
        6.3.2 “情感”的新视觉与传统文学观的转变
        6.3.3 建设发扬光大“固有国民性”的新文学
第7章 建构现代的情感主体
    7.1 角色转换:从启蒙者回归文学者
        7.1.1 启蒙与“三界革命”时代的主体想象
        7.1.2 在“情感”的根基上重塑主体
    7.2 回归抒情精神:重启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7.2.1 寻找中国文学的“根本精神”
        7.2.2 中国诗人之“品格”及其典范意义
        7.2.3 从抒情传统的阐发走向新文学的创造
第8章 走向文学的“无所为而为”:“情感教育”与情感的文化政治
    8.1 从“新民”之利器到“情感教育”之利器
        8.1.1 “改造国民之品质”的文学
        8.1.2 以文化修正启蒙的初步尝试
        8.1.3 开启文学的“情感教育”之“用”
    8.2 走向“情感”的文化政治
        8.2.1 “情感教育”与文学的现实关怀
        8.2.2 借助传统资源教育现代国民
        8.2.3 以“情感教育”建构转型期国民的文化认同
        8.2.4 “情感教育”观与启蒙文学观的差异
第9章 结语
    9.1 梁启超 1920 年代诗学的方法论意识
    9.2 梁启超 1920 年代诗学的范式性
    9.3 有待发掘和阐释的梁启超的现代诗学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六朝史学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六朝史学批评与文学
    第一节 裴松之的史学批评与文学
    第二节 《三国志注》的文学取向
    第三节 六朝其他史学批评
第二章 沈约《宋书》与六朝文学
    第一节 《宋书》之本文
    第二节 《宋书》之征引
    第三节 《宋书》与文学批评
    第四节 《宋书》与文学活动
第三章 左思《三都赋》与魏晋史学
    第一节 征实之理论
    第二节 征实之表现
    第三节 征实与史学
        (一) 史学观念的影响
        (二) 史学着作的支持
    馀论
附录:论晋代史学的简约之风
    一.晋代史学的简约之风
    二.晋代史家的玄学背景
    三.言意之辨与简约之风
第四章 六朝荆湘地记与文学
    第一节 六朝荆湘地记叙录
    第二节 荆湘地记与文学
    第三节 馀论
第五章 六朝异物志与文学
    第一节 六朝《异物志》叙录
    第二节 六朝《异物志》探源
    第三节 《异物志》与文学
第六章 六朝高僧传与文学
    第一节 《高僧传》之本文
    第二节 《高僧传》之征引
    第三节 慧皎之文学观念
    小结
第七章 六朝高士传与文学
    第一节 六朝高士传叙录
    第二节 高士传之思想渊源
    第三节 高士传之创作动机
    第四节 高士传与六朝文学
        (一) 嵇康与高士传
        (二) 阮籍与高士传
        (三) 陶渊明与高士传
    馀论
结论
附录一:隋志着录六朝纪传体史书存目
附录二:隋志着录六朝编年体史书存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
    二、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 从语用学的角度探索翻译美学再现过程研究
        (二) 从语言哲学观层面对翻译美学进行更为广泛的研究
        (三) 从文学翻译审美意识形态生产、转换与超越层面进行研究
    三、研究目标和意义
    四、研究手段与方法
    五、研究步骤
第一章 翻译美学的美学渊源
    一、翻译美学的渊源与发展
    二、中国传统翻译美学的渊源与发展
        (一) 中国美学的渊源与发展
        (二) 中国美学和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三、西方美学的渊源与发展
        (一) 西方美学的渊源与发展
        (二) 西方三大传统翻译批评
    四、中国现当代翻译文学与翻译美学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章 翻译美学的美学考量
    一、翻译美学的转换过程
    二、翻译传递的思辩美、修辞美和文化韵味美
    三、诗歌翻译的语用美学
    四、诗歌翻译美学的"三美"
        (一) “意美”
        (二) “音美”
        (三) “形美”
    五、文化创造美
    六、文化审美与转译
    七、文化信息的熵化
    八、“以创补熵”------文化补偿思想
第三章 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
    一、翻译研究与翻译美学的文化转向
    二、翻译目的性与译者风格
    三、风格的可译性与信达雅的再认识
    四、译文接受者与译者风格
    五 译学意识形态与译者风格
    六、文学翻译与接受
    七、文化转向与文化语境下的审美再认识
第四章 翻译美学的批评
    一、翻译审美批评
    二、翻译审美批评标准
    三、翻译审美批评的共识真理观
    四、翻译审美标准之我见
    五、当前翻译批评思潮的三个转向
    六、中西语境下的中国翻译批评发展策略
第五章 建构可持续发展的翻译学
    一、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趋势
    二、中西译论的兼容并蓄和和谐发展实证一--翻译美学的最高境界------翻译无痕
    三、中西译论的兼容并蓄和和谐发展实证二-----中西审美观照论下的中国古典诗歌中“理”的审美化存在
结语 中西译论的兼容并蓄和和谐发展
注释
参考文献

四、六朝佛经翻译的文饰倾向及其对文学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宋明理学视域下的唐宋派定位研究[D]. 孙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2]道教科仪与宋代文学[D]. 周密. 浙江大学, 2018(05)
  • [3]民国时期唐诗学研究[D]. 赵耀锋. 西北大学, 2014(12)
  • [4]两晋子书研究[D]. 郑海勇.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5]《弥勒会见记》异本对勘研究 ——回鹘文(哈密本)与吐火罗A(焉耆)文本之比较[D]. 郑玲.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6]鸠摩罗什翻译思想考辨[D]. 姚晓菲. 山西大学, 2012(04)
  • [7]弘农杨氏与隋代文学研究[D]. 郑国周. 浙江大学, 2012(05)
  • [8]梁启超1920年代的“情感”诗学研究[D]. 张冠夫. 清华大学, 2012(07)
  • [9]六朝史学与文学[D]. 唐志远. 南京大学, 2011(08)
  • [10]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 谢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六朝佛经翻译的装饰化趋势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