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好医院信息的生命周期(论文文献综述)
济南市人民政府[1](2021)在《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济政发[2021]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5月28日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5月
祝蓓蓓[2](2021)在《基于制度、技术、情感融合的“全周期”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的舆情处置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全面渗透到公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举国上下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成为广大民众了解疫情防控进展及疫情相关信息最重要的平台。借助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实时性、虚拟性、海量性、快速扩散性等特点,网络空间在传递准确疫情信息的同时极易夹杂着虚假新闻、失真信息乃至网络谣言等负面舆情信息,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甚至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有效疏导和治理网络舆情便成为当前形势下紧迫且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网络舆情治理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舆情治理理论进行梳理,发现传统网络舆情治理手段已无法满足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需求,亟需不断优化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加强网络舆情全方位、全周期治理。基于网络舆情治理创新需求和问题意识的基础上,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等,将制度、技术、情感融入进“全周期”网络舆情治理中,构建了制度、技术和情感融合的“全周期”网络舆情治理框架,重点对网络舆情治理框架的基本要素和理论内涵进行了系统性论述。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特点、治理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发现中国舆情治理存在监测预警有效性不足,舆情全过程治理不均衡,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政府部门舆情应对机制薄弱,媒体与意见领袖引导不当,网民表达素养参差不齐等共性问题,主要因为网络舆情治理制度体系不健全、社会认同感缺位、传统的舆情治理范式难以适应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等,致使网络舆情治理力不从心,加大了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的难度。针对上述问题,在制度、技术、情感融合的“全周期”网络舆情治理框架下,提出建立健全事前网络舆情预防体系、事中网络舆情高效多维处置体系和事后网络舆情长效反馈体系,并将制度安排、技术支持和情感认同贯穿于事前、事中和事后舆情治理的全过程,充分彰显“全周期”治理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本质要求,对提升中国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刘琨[3](2021)在《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物质工程设施及相关公共服务,对其投资可以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乘数效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先行地位”。随着全球基础设施短缺及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给各国政府带来了持续性的挑战。由于传统采购模式引起的公共部门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以及资产交付与服务质量的低效率问题,基础设施正由公共供给转向私营供给,这一趋势因思维方式转变和良好实践效果受到支持,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得以加强。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英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兼顾效益、效率、公平的公私合作PPP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已有135个国家开展了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但各国PPP运行效率差异较大,在PPP模式风靡全球之际,加拿大发展为最具PPP市场热度和成熟度的国家之一。本篇论文针对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展现了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全貌:以PPP模式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全生命周期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多元化投融资市场,法律制度与政府监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探究,挖掘加拿大PPP模式跻身领先地位的深层驱动力。目前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正经历由高增长到高质量的规范化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通过研究,吸取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中西交流和鉴往知来,对我国PPP模式的行稳致远与深化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合作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PPP模式相关理论和制度优势进行了探讨。第一,阐述了PPP模式概念,众多参与主体、伙伴关系、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服务绩效五个主要特征,以及价值驱动因素。第二,分析了PPP模式应用对象,即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特征,基础设施属性与市场失灵,以及PPP模式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行业领域。第三,以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与实践、公共事业民营化等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据,探究了PPP模式的制度优势。最后,以不完全契约下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PPP模式缔约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物有所值、投融资结构、风险与利益分配、合同管理、绩效监管与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第二,分别从基础设施的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角度,阐释了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公私合作PPP模式的动因。总结了近30年加拿大PPP模式发展的两次浪潮及特征,宏观展现了项目在各基础设施领域、管辖层级及地域分布的基本情况。在1991-2003年的第一波浪潮中,加拿大PPP模式经历了由理论转向实践的艰难过程,伴随着部分项目失败,在质疑声中积累经验和教训。第二次浪潮是2004年至今,加拿大省级政府作为PPP主要开拓者,打造了更具活力的基础设施PPP市场,公共部门拥有更专业的评估技术与监管能力,制定了更明晰的法律制度体系,不断深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伙伴关系。在项目实践中,转变对私营资本需求方式,优化交易结构与回报机制,采用有限的需求与市场风险转移,极大提升了PPP项目产出效率及复杂程度。第三,加拿大PPP模式展现了公私双方从咨询伙伴、运营伙伴、协作伙伴、到贡献伙伴权利逐渐下放过程,根据私营部门参与度和风险转移程度,形成连续的包含设计、建设、融资、维护、运营等责任的组合体。在探讨加拿大PPP模式全流程运行机制和采购管理中发现,加拿大主要PPP应用省份虽然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项目审批与采购管理上更为复杂且周密,但实际上加拿大PPP项目采购效率极高,表现为较短的招投标时间以及较低的招投标成本。这种高效性得益于,采购前期项目评审与决策管理、招投标评估与竞合谈判、合同体系建立三方面的运行监管与结构设计。首先,加拿大PPP项目采用了以物有所值为核心,细致且繁复的前期规划和评估工作;其次,加拿大省级PPP专业机构借助发达的咨询服务,实施评标以及竞争性对话,能够确保透明度和竞争性,权衡技术创新与财务方案;最后,分析了加拿大PPP合同协议在绩效产出规范以及回报机制两个关键边界条件的特征。第四,基础设施发展的先决条件是能够获得足额、长期、稳定的资金,PPP模式核心价值驱动因素之一是发挥民间资本优势,缓解政府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加拿大PPP模式迅速发展,也得益于其成熟且深厚的PPP项目投融资市场。论文回答了关于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的相关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包括PPP项目债券、绿色债券、社会效益债券在内的债券类融资,政策性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养老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加拿大PPP基金与联邦基础设施基金,以上四类重要且极具特色的多元化投融资工具,对加拿大PPP模式支持方式和投融资特征。第五,加拿大PPP模式风险管理较为完善。以加拿大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原则以及风险管理工具为依据,探讨了加拿大在PPP项目风险管理七个要素,分别为风险全流程沟通,建立风险管理范围和标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风险动态监管。并根据安大略省交通类PPP风险矩阵,探讨加拿大PPP项目风险识别中的风险触发机制与影响结果,以及风险评估方案。最后,归总加拿大主要省份交通项目的风险分配方式,探究加拿大PPP项目风险分配特征。第六,加拿大PPP模式拥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宏观治理能力仍有待提升。首先,探讨PPP制度建设的意义,以及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总结了加拿大联邦及主要省份PPP法律制度体系。其次,将治理能力、人力资源、协调能力归纳为加拿大PPP专业机构三大核心能力要素,体现了联邦PPP机构的战略引导作用,以及省级PPP机构的运营与执行能力。最后,从绩效监管、财政监管、审计监管三个方面,探析加拿大PPP广泛的宏观治理体系。最后,对加拿大PPP模式进行了评价及启示。重点分析了加拿大PPP模式按预算与准时交付效率,社会公众与主要参与者认可度,以及项目经济系统性影响。探讨加拿大在PPP模式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市级PPP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降低对长期私营资本需求及有限需求风险转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部分地区和项目未实现真正的物有所值的原因。并且对本篇论文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进行了总结。篇末部分,阐述了我国PPP模式发展现状和问题,并通过对加拿大的研究得到对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张露[4](2021)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回授法对PD患者健康教育,评价回授法对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工作者从多途径教育方法中探索一种更加适合PD患者健康教育方式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本研究为试验性研究,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湖州市某三级医院肾内科就诊的10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2名研究对象依次由1-102编号录入Excel表格中,使用Excel软件产生随机数字,随机数字按照升序排列分为两组,前51个为试验组,后51个为对照组。准备102份信封,1号为试验组,2号为对照组,按患者编号顺序分发给患者入组。对照组以常规健康教育实施自我管理,试验组以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使用回授法干预,通过制定的回授法提问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每次知识的传递,通过评估、患者复述、评价并澄清和纠正患者复述、再次提问评价。2.干预时间为3个月,资料收集分别在干预前,患者出院当天、出院第3个月,采用腹膜透析理论知识考核得分、“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透析充分性评估表”和疾病相关生化指标检查,以评价回授法对患者整体自我管理能力影响。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失访8例,试验组5例,对照组3例。最终参与试验的两组研究对象为94例,分别为试验组46例,对照组48例。1.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腹膜透析理论知识考核得分:(1)两组在腹膜透析理论知识干预前组间得分对比差异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腹膜透析理论知识出院当天得分对比差异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患者腹膜透析理论知识干预前和出院当天得分对比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腹膜透析理论知识干预前和出院当天得分对比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1)在出院当天,两组在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换液操作技术、操作中异常情况的处理、饮食管理、并发症监测、情绪管理与社会回归五个维度对比差异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院第3个月,试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饮食管理方面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1)。(2)在出院第3个月,试验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方面与出院当天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饮食管理、并发症监测、情绪管理与社会回归三个维度方面得分提高更为显着(P<0.01)。对照组在换液操作技术、操作中异常情况的处理、饮食管理与出院当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得分比出院当天有所提高。在并发症监测、情绪管理与社会回归两个维度方面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腹透充分性和相关生化指标比较:(1)在出院当天,腹膜透析充分性上,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第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整体明显提高,试验组透析充分组人数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在Kt/v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第3个月,试验组患者在腹膜透析充分性方面与出院当天比较,均有明显提高,试验组在Kt/v水平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水平与出院当天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Kt/v和Ccr水平上与出院当天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透析充分性上有提高(P<0.05)。(2)出院当天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相关生化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第3个月,试验组患者在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血尿素(BUN)、血肌酐(Scr)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肌酐(Scr)提高更为显着(P<0.01);两组在血钙(Ca)、血磷(P)、血钾(K)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第3个月,试验组患者在相关生化指标中与出院当天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试验组在血红蛋白(Hb)、血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血尿素(BUN)、血肌酐(Scr)指标中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在血红蛋白(Hb)指标中与出院当天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相关生化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研究结论:在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上,回授法健康教育能提高腹膜透析患者整体的自我管理能力,间接改善患者透析充分性和疾病相关生化指标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应该更加深入推广在慢性肾脏病的教育中。
龙瀛[5](2021)在《基于医学影像的分级存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快更好的信息化服务开始在各行业领域中发挥出更为显着的作用。对于大家所共同关注的医疗领域,服务信息化亦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与医疗场景下数据激增所带来的问题两者之间需要依靠合理的技术手段进行平衡。在医疗行业,医学影像数据占比最为庞大,在硬件设备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加复杂的数据存储模式,更加多样的数字传输方式以及更加难以沟通的信息孤岛。对于大型医院来说,医学影像文件有数据量大,保存时间长的特点。而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医院对医学影像的传统存储模式大都对拓展性有着诸多限制,面对复杂的网络存储环境,其访问性能和可用性难以得到充分保障,进行设备升级所带来的成本负担也较高。对于医疗服务云平台而言,这为进行院内外信息共享,提供远程诊断服务与业内专家会诊都带来了不便。现有存储策略不科学导致的存储成本的激增,需要新的存储解决方案。承接上层医疗服务云平台系统,论文重点研究了医学影像存储管理过程所面临的的数据分级、数据迁移、统一调度等关键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将医学影像的存储方案设计为“在线”-“近线”二级存储模式,提出了基于多因子综合反馈的价值评定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医学影像的分级存储管理系统。本论文从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的测试等几个维度来展开详尽说明。主要内容有:以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技术为依据,以影像产生时间、近期访问频次、存储设备负载为主要粒度,进行数据区分,以提出的数据价值评定模型为标准设置策略实现医学影像数据在两级存储方式间的自动迁移,将不同热度的数据文件存储在不同级别的存储引擎之中,达到控制存储成本的目的;系统承接上层医疗云服务平台,完成医学影像分级存储管理的相关功能,为使用者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同时针对数据分级存储与迁移可能带来的数据管理、数据完整性、安全性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思路。
李琳[6](2021)在《W公司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医疗器械行业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但又因为医疗器械整个行业有专业性高、跨学科、周期长和法规要求严格的特点,所以医疗器械的研发项目呈现出投入较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人才需求大、风险较高等特点,那么对医疗器械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则成为现在医疗器械行业内企业更为关注的内容,对于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在全生命周期的理论,以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为实例,将风险管理理论、全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该项目中,从本研发项目的角度出发对医疗器械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在阅读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综合描述了目前医疗器械研发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2)从医疗器械知识、病人监护仪发展现状等各个方面,对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3)建立了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小组,在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将项目划分为立项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审评取证阶段和上市后阶段四个阶段,并通过头脑风暴法、专家法等方式对研发项目每个阶段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共识别出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生产风险和管理风险六种风险类型的28种风险因素。(4)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等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对研发项目各个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权重计算,得出每个阶段主要风险清单。项目立项阶段主要是技术依赖、技术攻破困难、管理能力低等十项主要风险因素;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是技术依赖、技术攻破困难、资金不足等十项主要风险因素;项目审批阶段主要是知识产权保护、不良事件等影响、管理能力低等十项主要风险因素;上市后阶段主要是研发与生产转换不当、主要原材料被垄断、原材料供应不足等十项主要风险因素。(5)研究制定针对主要风险清单的控制措施,通过做好产品调研和技术引进等措施应对技术风险,通过合理分配资金、做好核算和成本预算等应对财务风险,通过市场调研等方法应对市场风险,通过关注政策动态、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等应对政策风险,通过建立高效组织加强员工素养等方式应对管理风险,通过加强生产管理等方式应对生产风险,并在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中予以运用,并通过最终结果反馈风险管理的效果,使得项目顺利进行,并按时取得产品生产资质并投入生产,目前市场反应良好。本文是通过研发项目风险管理的角度对医疗器械研发项目中风险管理进行的探索,研究结果对于医疗器械研发项目尤其是有源类医疗器械的研发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医疗器械研发项目中风险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充实。
李治兵[7](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寇谡航[8](2020)在《休闲文旅型村庄永续发展规划研究 ——以三德范村旅游发展规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乡发展长期存在不平衡的状态,乡村规划混乱、建设无序、环境恶化、人口空心化等问题也凸显了出来,村庄的发展变得不可持续。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颁布,乡村发展建设被提上新的日程,同时,旅游业由于其“无烟产业”的特色,符合乡村永续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乡村旅游规划进行系统的研究,将乡村的发展与休闲文旅特色相结合,在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指导下,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总要求,实现乡村永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本文研究针对旅游型村庄,以准入性评价为筛选条件,以休闲文化为旅游发展中心,通过规划手段,最终实现永续发展的终极目标。首先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背景、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背景进行研究,找出了乡村发展中村庄主体和相关客体的问题,又对乡村旅游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基础理论进行学习,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确定分析方法。在主题研究中,确定乡村旅游研究的两个方向,一是从休闲和文化的研究入手,分析乡村旅游的核心需求,确定乡村进行休闲文化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二是针对乡村旅游的准入性进行研究,建立评价体系,从源头上筛选出适合乡村旅游发展的村庄,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门槛;通过这两部分的研究,对村庄进行旅游业发展提出要求,以达到永续发展的目标。策略提出部分,将前一部分研究内容落实到规划,从乡村旅游生命周期研究和乡村旅游发展影响研究入手,对休闲文旅型村庄的永续发展,提出规划方面的要求和策略建议,总共包含发展原则、发展模式、理念定位、结构布局、土地利用、旅游产业、设施配套、文化休闲设计、保障体系九个方面的内容,指导村庄规划与建设,以实现村庄发展的可持续。最后,选取三德范村为实例代表,从休闲文化、准入性评价以及村庄规划及策略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实现对本次研究理论内容的实践检验。本次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通过乡村旅游这种发展方式,实现乡村整体的发展与可持续。在乡村旅游的总体发展思路上,建立乡村旅游准入性评价体系筛选出适合进行旅游发展的村庄,选取休闲文化这种旅游方式进行研究,最终将所有研究落实到村庄规划编制和发展策略方面,以推动村庄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乡村的永续发展。
杜海龙[9](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刘科[10](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二、保护好医院信息的生命周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好医院信息的生命周期(论文提纲范文)
(1)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
目录 |
第一章开启全面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新征程 |
一、发展基础 |
(一)综合实力跨越提升. |
(二)动能转换成效明显. |
(三)发展格局加快优化. |
(四)城乡建设成果丰硕. |
(五)生态环境大幅改善. |
(六)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
(七)民生保障全面加强. |
(八)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
二、总体思路 |
三、奋斗目标 |
四、主攻方向 |
第二章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
一、高水平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
二、全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
三、加快建设绿色生态走廊 |
四、聚力创建节水典范城市 |
五、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
六、更好发挥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作用 |
第三章全面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 |
一、增强基础创新能力 |
二、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
三、营造一流创新发展生态 |
四、加快建设人才强市 |
第四章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
一、全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
二、全面促进服务业提质升级 |
三、着力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 |
四、大力优化产业生态 |
第五章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
一、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
二、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
三、加快城市数字化 |
第六章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
一、大力促进消费升级 |
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
三、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 |
四、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
第七章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 |
一、做强东部加快建设科创智造之城 |
二、振兴西部加速建设活力康养之城 |
三、做美南部持续建设绿色生态之城 |
四、崛起北部全力建设未来希望之城 |
五、做优中部精心建设魅力品质之城 |
第八章全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一、创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
二、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
三、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 |
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第九章加快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
一、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
二、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 |
三、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
四、提高经济调控水平 |
第十章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新高地 |
一、强化陆海统筹战略支点作用 |
二、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 |
三、拓展全方位开放新空间 |
四、营造高水平开放发展环境 |
第十一章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泉城 |
一、加强国土空间管控 |
二、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
三、持续抓好污染防治 |
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第十二章建设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
一、强化先进文化引领 |
二、提高城市文明素养 |
三、加强文化服务供给 |
四、传承弘扬优秀文化 |
第十三章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 |
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
二、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
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
四、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
五、加快建设健康城市 |
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第十四章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济南 |
一、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
二、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 |
三、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
四、全面加强经济安全 |
五、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
第十五章建立科学有效的规划落实机制 |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二、健全完善规划体系 |
三、抓好目标任务分解 |
四、开展规划实施评估 |
名词解释 |
1.“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
2.云管端: |
3.开源社区: |
4.泉城链: |
5.触发式监管模式: |
6.云仓储: |
7.众包物流: |
8.城市家具: |
9.三品一标: |
1 0.法治乡村“十个一”: |
1 1.四个不摘: |
1 2.标准地: |
1 3.四减四增: |
1 4.六个100%: |
1 5.“信易+”工程: |
16.公共卫生“六大中心”: |
17.医疗能力“双十”提升计划: |
(2)基于制度、技术、情感融合的“全周期”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的舆情处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舆情与舆论 |
2.1.2 网络舆情 |
2.1.3 突发公共事件 |
2.1.4 网络舆情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情感社会学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5 议程设置理论 |
2.2.6 沉默的螺旋理论 |
2.3 理论的整合与视角选择 |
2.4 小结 |
第3章 制度、技术、情感融合的“全周期”网络舆情治理框架 |
3.1 网络舆情治理实践创新需求 |
3.2 网络舆情“全周期”治理 |
3.2.1 网络舆情演化一般规律 |
3.2.2 网络舆情“全周期”治理框架 |
3.3 “全周期”网络舆情治理中制度、技术与情感的融合 |
3.3.1 制度是“全周期”网络舆情治理的根本保障 |
3.3.2 技术是“全周期”网络舆情治理中的重要支撑 |
3.3.3 情感在“全周期”网络舆情治理中具有关键作用 |
3.4 小结 |
第4章 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演化分析 |
4.1 舆情触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演化过程 |
4.1.1 疫情防控初始阶段 |
4.1.2 疫情防控升级阶段 |
4.1.3 疫情防控控制阶段 |
4.2 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分析 |
4.2.1 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分析数据来源 |
4.2.2 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演化过程 |
4.3 新冠肺炎疫情网络舆情演化特征 |
4.3.1 突发形成,难以预测 |
4.3.2 多主体参与,互动性强 |
4.3.3 真假信息共存,隐匿且复杂 |
4.3.4 传播速度快且易突变 |
4.3.5 波及范围广且影响持续 |
4.3.6 情绪化与非理性,易群体极化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网络舆情治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应对网络舆情的中国实践 |
5.2 网络舆情治理存在的问题 |
5.2.1 舆情监测预警有效性不足 |
5.2.2 舆情全过程治理不均衡 |
5.2.3 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全面 |
5.2.4 政府部门舆情应对薄弱 |
5.2.5 媒体与意见领袖引导不当 |
5.2.6 网民表达素养参差不齐 |
5.3 网络舆情治理问题成因分析 |
5.3.1 网络舆情治理制度体系不健全 |
5.3.2 传统的舆情治理范式难以适应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 |
5.3.3 社会认同感缺位加大了舆情治理难度 |
5.4 小结 |
第6章 中国网络舆情治理优化路径 |
6.1 事前治理:网络舆情预防体系建设 |
6.1.1 制度层面: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与信息公开建设并重 |
6.1.2 技术层面:加强舆情监测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 |
6.1.3 情感层面:打造情感共识与主流价值共同体 |
6.2 事中治理:健全网络舆情高效多维处置体系 |
6.2.1 制度层面:坚持多主体协同与主动回应并举 |
6.2.2 技术层面:情感分析技术拓展治理深度与反应速度 |
6.2.3 情感层面:注重共情互动与网络话语秩序维护 |
6.3 事后治理:构建网络舆情治理长效反馈体系 |
6.3.1 制度层面:建立事后评估总结机制 |
6.3.2 技术层面:构建舆情回溯与评估系统 |
6.3.3 情感层面:重视事后公共情感弥合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2.2 国外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基础设施PPP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
2.1 PPP模式一般性分析 |
2.1.1 PPP模式概念 |
2.1.2 PPP模式特征 |
2.1.3 PPP模式价值驱动因素 |
2.2 公共产品与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
2.2.1 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
2.2.2 基础设施性质与市场失灵 |
2.2.3 基础设施分类与PPP项目选择 |
2.3 PPP模式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
2.3.1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PPP实践 |
2.3.3 公共事业民营化组织形式 |
2.4 PPP模式缔约机制相关理论 |
2.4.1 交易费用理论与PPP模式 |
2.4.2 产权理论与PPP模式 |
2.4.3 委托代理理论与PPP模式 |
第3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动因及现状分析 |
3.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需求角度动因 |
3.1.1 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需求 |
3.1.2 基础设施老化与投资缺口 |
3.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角度动因 |
3.2.1 基础设施投资呈下降趋势 |
3.2.2 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管理能力不足 |
3.2.3 基础设施战略与PPP政策导向 |
3.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现状与运作机制 |
3.3.1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特征 |
3.3.2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现状与国际地位 |
3.3.3 基础设施PPP模式主要运作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分析 |
4.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框架与管理原则 |
4.1.1 PPP模式全流程采购框架 |
4.1.2 PPP模式采购管理原则 |
4.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评估与采购决策体系 |
4.2.1 PPP全项目筛选及物有所值动态评估 |
4.2.2 PPP物有所值定性评估计分法 |
4.2.3 PPP物有所值定量评估方案 |
4.2.4 PPP物有所值创新因子与量化 |
4.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管理的竞争性与效率性 |
4.3.1 PPP项目竞合对话的充分竞争性 |
4.3.2 PPP项目非招标提案的竞争性优化 |
4.3.3 PPP项目技术与财务评标的权衡 |
4.3.4 PPP项目采购时间与成本的效率性 |
4.4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主合同边界条件 |
4.4.1 PPP项目合同标准化 |
4.4.2 PPP项目合同绩效产出边界 |
4.4.3 PPP项目合同回报机制边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管理分析 |
5.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结构 |
5.1.1 PPP项目投融资一般性分析 |
5.1.2 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 |
5.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债券类融资构成及创新 |
5.2.1 PPP项目债券融资现状 |
5.2.2 PPP项目债券构成要素 |
5.2.3 绿色债券与PPP绿色项目协同创新 |
5.2.4 社会效益债券与公共服务融资创新 |
5.3 加拿大PPP项目政策性及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与变革 |
5.3.1 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对PPP政策性金融支持 |
5.3.2 省属金融管理局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
5.3.3 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PPP投融资变化与变革 |
5.4 加拿大养老金对基础设施及PPP项目投资与绩效 |
5.4.1 养老金资产配置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
5.4.2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与风险偏好 |
5.4.3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投资业绩 |
5.5 加拿大PPP产业投资基金与基础设施基金作用与机制 |
5.5.1 PPP产业投资基金类型及主要作用 |
5.5.2 PPP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 |
5.5.3 联邦基础设施基金运作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分析 |
6.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制度 |
6.1.1 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及特征 |
6.1.2 PPP模式风险管理原则与工具 |
6.1.3 PPP模式风险管理要素 |
6.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核心内容与管理实践 |
6.2.1 PPP项目风险识别 |
6.2.2 PPP项目风险分配 |
6.2.3 PPP项目风险评估 |
6.2.4 PPP项目风险救济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保障分析 |
7.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与制度框架 |
7.1.1 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 |
7.1.2 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 |
7.1.3 联邦与省级PPP法律制度框架 |
7.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专业机构与治理能力 |
7.2.1 PPP专业机构核心能力要素 |
7.2.2 联邦级PPP机构战略引导作用 |
7.2.3 省级PPP机构运营与执行能力 |
7.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机制 |
7.3.1 PPP模式绩效监管 |
7.3.2 PPP模式财政监管 |
7.3.3 PPP模式审计监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评价 |
8.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效率评价 |
8.1.1 加拿大PPP项目交付效率分析 |
8.1.2 社会认可度与市场参与度分析 |
8.1.3 PPP模式经济系统性效益分析 |
8.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面临挑战 |
8.2.1 加拿大市级PPP模式发展受到制约 |
8.2.2 弱化对长期私营资本的需求及其影响 |
8.2.3 部分地区或项目未能真正实现物有所值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现状 |
9.1.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 |
9.1.2 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发展现状 |
9.2 我国基础实施PPP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9.2.1 政府与社会资本PPP模式理念认识不清,双方合作地位不平等 |
9.2.2 PPP模式全生命周期监管、财政隐性风险、绩效管理存在不足 |
9.2.3 PPP项目融资属性欠缺,项目回报渠狭窄,存在短期投资倾向 |
9.3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
9.3.1 协调财政与发改部门轴心作用,建立省和市级PPP专业团队 |
9.3.2 提升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财政及审计综合治理能力 |
9.3.3 加强PPP项目规划与筛选,完善物有所值定性与定量分析 |
9.3.4 优化PPP项目风险分担、回报方式与激励机制 |
9.3.5 拓展PPP多元化投融资市场,逐步向项目融资模式转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回授法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回授法概况 |
1.2.1 回授法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回授法国内研究现状 |
1.3 理论依据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概念界定 |
1.5.1 腹膜透析定义 |
1.5.2 自我管理定义 |
1.5.3 透析充分性定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退出标准 |
2.1.4 样本含量的计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类型 |
2.2.2 研究设计与分组 |
2.3 干预方法 |
2.3.1 干预前准备阶段 |
2.3.2 试验组回授法健康教育 |
2.3.3 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 |
2.4 研究工具 |
2.4.1 腹膜透析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
2.4.2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elf-management Scale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
2.4.3 腹膜透析充分性评估 |
2.4.4 其他临床相关生化指标 |
2.4.5 评价指标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2.7 资料收集 |
2.8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腹膜透析患者基本情况 |
3.2 两组腹膜透析患者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
3.2.1 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基线比较 |
3.2.2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资料基线比较 |
3.3 两组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理论知识得分比较 |
3.3.1 两组患者腹透理论知识得分比较 |
3.4 两组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
3.4.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组间比较 |
3.4.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组内比较 |
3.5 两组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比较 |
3.5.1 两组患者透析充分性组间比较 |
3.5.2 两组患者透析充分性组内比较 |
3.6 两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
3.6.1 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组间比较 |
3.6.2 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组内比较 |
4 讨论 |
4.1 腹膜透析患者一般资料 |
4.1.1 患者人口学资料 |
4.1.2 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
4.2 回授法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理论知识得分 |
4.3 回授法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
4.4 回授法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腹透充分性及相关生化指标水平 |
4.4.1 回授法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腹透充分性 |
4.4.2 回授法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疾病相关生化指标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性 |
5.3 研究的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回授法在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医学影像的分级存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现状 |
1.2 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2.1 云存储相关技术 |
2.1.1 块存储 |
2.1.2 文件存储 |
2.1.3 对象存储 |
2.2 分布式文件系统 |
2.3 分级存储管理技术 |
2.3.1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
2.3.2 数据分级存储 |
2.4 DICOM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医学影像分级存储管理系统概述 |
3.1.1 系统环境及应用位置 |
3.1.2 影像数据存储与访问场景分析 |
3.1.3 系统功能概述 |
3.1.4 系统用例分析 |
3.2 基于医学影像的分级存储管理系统核心功能需求 |
3.2.1 数据访问功能需求分析 |
3.2.2 存储管理功能需求分析 |
3.2.3 数据迁移管理功能需求分析 |
3.2.4 操作日志功能需求分析 |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3.3.1 数据存储需求 |
3.3.2 系统响应速度和并发量 |
3.3.3 数据一致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分级中的数据价值评定模型 |
4.1 总体研究目标 |
4.2 数据分级与迁移策略 |
4.2.1 基于访问热度的数据替换策略 |
4.2.2 基于存储空间的数据迁移策略 |
4.2.3 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价值评定策略 |
4.3 基于多因子综合反馈的数据价值评定模型与算法 |
4.3.1 问题分析与引入 |
4.3.2 价值评定要素分析 |
4.3.3 影响因子提取与计算方法 |
4.3.4 模型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概要设计 |
5.1 系统层次结构设计 |
5.2 系统静态结构设计 |
5.3 系统动态结构设计 |
5.3.1 数据访问流程 |
5.3.2 数据迁移流程 |
5.3.3 存储管理 |
5.4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
5.4.1 系统数据流向分析 |
5.4.2 数据关键数据表设计 |
5.5 数据迁移中的关键问题 |
5.5.1 数据迁移粒度分析 |
5.5.2 数据迁移中的访问控制 |
5.5.3 数据完整性校验 |
5.5.4 数据传输协议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开发环境与框架结构 |
6.1.1 开发环境及语言 |
6.1.2 系统的框架结构 |
6.2 统一数据访问--独立WEB前端详细设计与实现 |
6.2.1 用户交互层详细设计与实现 |
6.2.2 核心类设计 |
6.2.3 关键页面展示 |
6.3 统一数据访问--编程API接口详细设计与实现 |
6.3.1 接口API格式设计 |
6.3.2 接口API调用实例 |
6.4 数据迁移管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6.4.1 数据价值评定算法 |
6.4.2 核心类设计 |
6.4.3 关键页面展示 |
6.5 存储管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6.5.1 统一消息控制 |
6.5.2 系统状态监控 |
6.5.3 节点间文件传输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医学影像的分级存储管理系统测试 |
7.1 系统测试环境 |
7.2 系统功能测试 |
7.2.1 单元测试 |
7.2.2 集成测试 |
7.3 系统测试 |
7.3.1 系统性能测试 |
7.3.2 数据迁移对性能的影响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W公司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2章 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的风险识别与分析 |
2.1 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介绍 |
2.1.1 病人监护仪项目研发背景 |
2.1.2 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组分工 |
2.1.3 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
2.2 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的风险识别 |
2.2.1 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的风险识别 |
2.3 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的实证研究 |
2.3.1 调查方法的选择 |
2.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3.3 调查问卷的发放 |
2.3.4 数据分析 |
第3章 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风险评估 |
3.1 风险评估的方法 |
3.1.1 风险评估方法介绍 |
3.1.2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估 |
3.2 风险评估 |
3.2.1 构建层次化的结构模型 |
3.2.2 确定指标权重 |
3.2.3 确定四个阶段风险因素权重图 |
3.3 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
3.4 主要风险清单 |
3.4.1 计算风险因子 |
3.4.2 综合评价各阶段风险因素 |
3.4.3 风险因素清单 |
3.5 小结 |
第4章 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风险应对和监控 |
4.1 整体风险应对措施 |
4.1.1 技术风险的应对措施 |
4.1.2 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
4.1.3 市场风险的应对措施 |
4.1.4 政策风险的应对措施 |
4.1.5 管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
4.1.6 生产风险的应对措施 |
4.2 不同阶段的风险应对措施 |
4.3 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的风险监控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医疗器械研发项目风险因素评估问卷 |
(7)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8)休闲文旅型村庄永续发展规划研究 ——以三德范村旅游发展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背景 |
1.1.2 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背景 |
1.1.3 问题与总结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旅游 |
2.1.2 休闲文旅 |
2.1.3 乡村旅游准入性评价 |
2.2 基础理论研究 |
2.2.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2 马斯洛需求理论 |
2.2.3 AVC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3.1 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研究动态 |
2.3.2 乡村旅游规划研究动态 |
2.3.3 成功案例实践经验 |
2.4 小结 |
第3章 乡村休闲文旅发展与准入性研究 |
3.1 休闲、文化与乡村旅游 |
3.1.1 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
3.1.2 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
3.1.3 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
3.2 乡村旅游核心与需求研究 |
3.2.1 旅游核心与需求研究 |
3.2.2 乡村旅游核心与需求研究 |
3.3 乡村旅游准入性分析 |
3.3.1 乡村旅游准入性提出 |
3.3.2 乡村旅游准入性原则与意义 |
3.4 乡村旅游准入性评价体系 |
3.4.1 准入性评价体系建立 |
3.4.2 准入性评价体系实例验证 |
3.5 小结 |
第4章 休闲文旅型村庄永续旅游规划与发展策略研究 |
4.1 休闲文旅型村庄永续发展原则 |
4.1.1 休闲文旅型村庄永续发展原则研究 |
4.1.2 休闲文旅型村庄永续发展原则 |
4.2 休闲文旅型村庄永续旅游规划与发展策略 |
4.2.1 准入性评价为先原则 |
4.2.2 乡村性保护为重原则 |
4.2.3 创新性开发为进原则 |
4.2.4 可持续发展为综原则 |
4.3 小结 |
第5章 实例研究——济南三德范村旅游发展规划与策略 |
5.1 村庄现状基本概况 |
5.1.1 村庄基本概况 |
5.1.2 产业发展现状 |
5.1.3 历史人文资源 |
5.1.4 现状用地情况 |
5.1.5 现状建筑风貌 |
5.1.6 现状问题总结与发展诉求 |
5.2 准入性评价为先——准入性评价与定位 |
5.2.1 村庄旅游准入评价 |
5.2.2 旅游总体规划构思 |
5.3 乡村性保护为重——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保护 |
5.3.1 自然资源管控 |
5.3.2 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 |
5.4 创新性开发为进——休闲文旅村庄打造 |
5.4.1 规划目标与定位 |
5.4.2 旅游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 |
5.4.3 旅游产业与产品规划 |
5.4.4 休闲文化旅游规划 |
5.5 可持续发展为综——旅游永续发展策略 |
5.5.1 旅游永续发展策略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10)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四、保护好医院信息的生命周期(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济南市人民政府. 济南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2)
- [2]基于制度、技术、情感融合的“全周期”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以新冠肺炎疫情的舆情处置为例[D]. 祝蓓蓓.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D]. 刘琨. 吉林大学, 2021(12)
- [4]回授法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研究[D]. 张露. 湖州师范学院, 2021(09)
- [5]基于医学影像的分级存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龙瀛.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W公司病人监护仪研发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D]. 李琳. 山东大学, 2021(12)
- [7]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8]休闲文旅型村庄永续发展规划研究 ——以三德范村旅游发展规划为例[D]. 寇谡航.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5)
- [9]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10]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标签:ppp融资模式论文; ppp项目融资方案论文; 加拿大经济论文; 网络舆情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