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审美新标本——读《尘埃落定》

感人的审美新标本——读《尘埃落定》

一、一个新的感人的美学标本——读《尘埃落定》(论文文献综述)

郭佳音[1](2021)在《论李锐小说的先锋性写作》文中提出李锐作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思想性较强的作家,以独特的写作姿态,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样貌。然而,在重视李锐价值的同时,学界对他的研究是较为不足的;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没有新作问世,李锐的评论研究处于一种相对边缘化的态势。过往对李锐作品的探讨,多数集中在叙事、语用、主题等方面,对单一作品的类型化研究较为充分,而相对地缺乏整体性的归纳。事实上,李锐是一位很典型的“观念先行”的作家;以作品的语言和题材等表征对其进行观照,未免将李锐研究或片面化、或复杂化了。当然,这并非是说李锐的艺术表达受制于创作观念,而是他在创作早期即树立了完整的思想框架,并以此确立了自己的小说的价值立场。他对于当代文学中的种种“流行病”持批判和警惕的态度,时刻关注和反思当代中国的文学、文化现象与思潮,并将这种反思纳入自己的创作实践当中。他的创作以“人”的价值为核心,以“方块字”作为深刻表达的载体,通过现实、历史、神话多维度的深入探索,跳出具象的“伤痕”写作,抵达更为广泛的人类的普遍精神困境。本文以“先锋性”作为概括和认知李锐创作观的关键词,通过对他创作观的梳理,旨在理清李锐小说创作的内部逻辑与发展过程,以达到整体性的把握。李锐的小说创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在现实观、历史观、神话观的书写方面都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文学样本,并且在对观念的实践当中,形成了一条明晰的艺术路径。本文的第一章在回顾先锋思潮的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李锐的小说文本、创作谈、思辨式随笔的阅读和分析,发现李锐的思想内涵具有鲜明的先锋性,而文学表达也吸纳了先锋文学在形式上的成功探索;他的小说创作整体晚于先锋文学主潮,呈现出对先锋文学的反思。故而,以“晚到”的先锋对其被遮蔽的先锋性进行概括。对李锐的先锋性的探讨,不但是挖掘李锐创作观的深层精神资源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新时期以来先锋文学的流向的一重展现,在此基础上,对“永远的先锋”的可能性提出追问。第二章则聚焦李锐的“吕梁山”书写,探讨他的小说创作的现实维度。李锐最为学界所熟知的作品当属《厚土》,而《厚土》也的确奠定了李锐其后三十余年的文学创作的基调。他在《厚土》中,利用吕梁山封闭、逼仄的乡土“空间”与恒久、循环的自然“时间”,搭建起了一个富有“异托邦”意味的“精神乡土”空间。这不但成为他文学想象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成为他艺术情感的稳定载体;虽然作为知青在吕梁山度过的时间只有六年,但是在整个文学创作历程中,他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这片“精神乡土”。不过,他并没有将这片“厚土”视作自己的文学终点,而是将“异托邦”的空间、时间维度逐一打开,眼睁睁地看着它在现代语境中破碎和消亡。在《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里,李锐以城市对乡土的无情收割与吞没,呈现了乡村伦理、乃至人本价值在当下的失语。第三章进入李锐小说创作中的历史维度,探讨其对历史的独到思索。在《厚土》经验基础上的“吕梁山”书写,被《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这两部作品推至顶峰,在民间声音的铺陈当中实现对宏大叙事和精英话语的消解,体现其对人本价值的思索和追寻。《旧址》与《银城故事》这对呼应性很强的长篇小说,往往被视作新历史小说或家族小说,其背后亦透出他对历史话题的把控和野心。李锐通过对家族史的叩问与想象,重拾了被启蒙话语所踏破的民间视野,以历史的“边角料”构筑起对宏大话题的重温与解读。第四章探讨李锐小说中的神话书写。在梳理自鲁迅“故事新编”始的文脉基础上重新认识当代文学中的神话重述,探究在李锐的创作转向神话之后的变化。他过去所触及的现实、历史维度在神话书写中交叉收束,形成了现实、历史、神话的三者同构,共同书写人最真实的生存困境,和最温暖的生命底色,以及在现代性不可阻挡的车轮面前,人的情感与信仰如何走入一片荒芜与悲凉之中。第五章对李锐整个创作中显现出的艺术观念和路径进行回顾与归纳。在表现出强烈的艺术自觉的同时,相较于先锋文学主潮突出的形式实验而言,李锐小说的艺术手法显得较为传统和隐蔽。然而其“众声喧哗”的叙事结构和“一跃而下”的口语狂欢,以及其背后流露出的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样构成了李锐小说的艺术价值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对李锐小说进行更丰满的呈现的基础上,肯定其在中国作家主体性重建方面,所做出的独特而坚定的回答。

赵京强[2](2020)在《孔孚山水诗新论》文中认为孔孚从1979年回归诗坛到1997年去世,演绎了一段虽不长久但精彩而完整的“山水人生”。其诗专写山水,也以此闻名,其诗论、散文、书法也都与山水紧密相关,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可谓“一枝独秀”。然而,这位独特而优秀的诗人在各种文学史着作中却声名不显,四十年来的孔孚研究成果也远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以深度挖掘孔孚山水诗被文学史忽略的巨大价值为目标,在与前人对话基础上展开创新性研究,首先对孔孚诗歌的文学史意义进行重新厘定,对孔孚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补充、辨正。然后用全新的“山水整体观”视角,论证孔孚各类创作与其诗歌不可分割的山水共性,研究其诗艺探索的思想流变和得失,进而揭示其可观的创作成就、可贵的试验性质及其带给诗坛的有益启示。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理由、孔孚其人、研究综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问题的说明,主要展现问题意识,表明研究思路。核心内容是综述中的研究述评部分,对孔孚研究成果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方向进行归纳、分析和论述,确立本文相关研究的核心价值、对话目标和创新起点。第一章是孔孚山水诗的历史溯源和时代呈现。前人研究对孔孚山水诗的源流问题多在“儒与道”的继承性上做文章,本文除了对此进行重新论证以外更注重揭示孔孚诗歌表现出的创新性。在文学史价值的确立上辨正过于简单化的“接线说”,突破“热爱祖国河山”与“附会审美性”的常规视角,指出孔孚为新诗寻找另一种出路的诗学理想以及赋予古老题材以青春活力的诗性特质。第二章就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问题与前人研究展开对话,做出新的探索。前人对孔孚诗歌“隐藏”、“布虚”、“减法”的论述太依赖孔孚诗论中自己的说法。本章从具体作品出发,围绕孔孚山水诗关于诗歌体裁、读者创造性、诗人游戏性的独特理念打开新的研究视角,以典型作品论证孔孚诗歌“越减越大”的美学空间、读者“寻径探幽”的审美路径和诗人“设幽布径”的隐藏原则。第三章是论述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孔孚在创作实践中尝试从多个角度掌控审美的“距离原则”,但纵观孔孚自己的诗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所谓的“距离”仍然仅限于“平远、高远、深远”的空间距离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距离,而且过多溢美之词。本章将拓展“距离原则”概念的范围,揭示“科技入诗”、“用典”等手法的时间距离本质。论述孔孚山水诗创作中表现出的对时空距离、心理距离、诗与“道”的距离、真与假的距离等问题的处理技巧,对其成败得失做出判断,最后据此探究其距离原则的标准。第四章研究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过程。孔孚笔下一首诗生成的具体过程、同一首诗版本的不断变更、十几年创作中审美追求的前后差异等都是重要研究领域。本章依托孔孚原作、现有研究成果和珍贵的透视本手稿等资料对相关问题展开新的探索,解析创作过程中的“唤情”、“语言软化”、“创象”、“意象组接”技巧,对前人的“戏景说”等进行去魅。最后阐明孔孚创作过程中比类型化更为明晰的阶段性特点,以对纵向流变的揭示突破前人类型化的横向研究。第五章是整体观的新视角。本章从孔孚诗、诗论、散文、书法显示共同的山水特质、遵循统一的创作理念入手,揭示其研究过程中的不可分割性,填补前人研究空白。先指出现有研究视角对孔孚实际创作的背离,继而从“诗者自论”的角度探究孔孚的诗与论的关系。揭示在孔孚山水创作体系中“诗和书法外显于艺”、“诗论与散文内辅于思”的深层联系,指明作整体研究的必要性——“整体观”既合于作家研究之道,以便从整体的诗性气质上解读孔孚相同艺术诉求下的不同文体形式;又合于作品研究之道,以便从相似的生成路径上探究孔孚不同文体形式下的同源山水作品。第六章是揭示孔孚创作中可贵的试验性。前人研究一直习惯于把孔孚的诗歌当作完成时来看待。本章所要揭示的是与此相反的孔孚诗歌创作中始终如一的未完成态和试验性质。这种探索性试验既表示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诗人对命运的不屈反抗,也是他对人生经验和惯性写作的突破,以及对中国新诗走向的独特思考。这彰显了一位“归来者诗人”的勇气、活力、持久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意识。本章将揭示孔孚诗歌在语言模糊性、诗歌文体拓展、建构“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探索中国新诗别样出路等方面显示出的试验性质,发掘孔孚山水诗写作的成功带给中国诗坛的启示性意义。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廖山瑶[4](2019)在《阿来长篇小说中“神秘”书写的嬗变》文中研究表明阿来凭借长篇小说《尘埃落定》成为茅盾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得者,小说中的神秘书写让人印象深刻。之后出版的“《空山》三部曲”则以更加写实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藏族村落的演变,而在“山珍三部曲”中,阿来更是明确提出了“去神秘化”的观点。阿来长篇小说中神秘书写的减退,是阿来的有意为之。阿来始终关注着藏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面对城市现代化、文化多样性等问题,他怀着悲悯记录下了落后于时代发展进程的个体生命和民族群体的悲剧。阿来从一个民族文化的索取者变为守护者,源于他身为一个作家的责任感和良心。本文首次关注到阿来长篇小说中神秘书写的变化,并结合宗教文化、民间文化、生态主义、现代性等文化理论,多角度探讨了其神秘书写嬗变的原因和表现。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共分为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起及意义,论述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思路方法。研究现状围绕对阿来的研究和对阿来神秘书写的研究作了梳理概括。第一部分以《尘埃落定》为文本对象,从地缘背景和民族文化两个角度探讨了自发书写的渊源,并从叙述视角、宗教文化、神话意象三个方面分析了神秘书写的表现。第二部分以《空山》和《格萨尔王》为文本对象,探讨了阿来神秘书写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从创作目的和作者思想两个角度讨论了转变原因,从《空山》和《格萨尔王》在结构上的创新分析了自觉书写的表现。第三部分以“山珍三部曲”为文本对象,探讨了阿来提出“去神秘化”是基于对“神秘”和消费主义的反思,“去神秘化”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则是对传统的颠覆,本文认为阿来“去神秘化”的创作倾向是对泛滥的神秘书写的合理矫正。阿来创作的转变,是他不断反思的结果,神秘书写的退场,不能定义为是一个作家灵感殆尽的表现。透过作品看到作家背后的思考,可以发现,阿来为民族文化、为生态环境的发展发出的拷问和呐喊,证明了他是一个有良心的作家,是一个为着大多数人的优秀作家。

周师师[5](2018)在《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关注的是“家庭与1980年代现代化叙事”这一问题式。具体而言,本文旨在研究“家庭”在1980年代的现代化叙事中的具体表征,它可以是“人性”的象征,可以是“私领域”的场域,也可以是“封建”的载体等。家庭在文本中的比喻意是“新时期”政治和现代化意识形态下的产物,理解家庭以何种方式参与到不同流派及作家的现代化叙事可以帮助我们还原1980年代现代化的构筑过程,发现被现代化叙事遗漏与遮蔽的历史面相,进而思考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诸多难题。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在对“伤痕-反思”小说中“无人性的问题孩子”和“无人性的’文革’干部”两类叙事的考察中,尝试阐释“伤痕-反思”小说在“家庭(人性)/革命(非人性)”的二元对立修辞批判中遗忘与屏蔽的历史内容。第二章论述了“改革文学”中三种不同群体与象征“私领域”家庭的差异关系暗含着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变与文化规范的更迭;而在农村题材的改革文学中,改革作家肯定了以发展家庭副业为主导方向的“新家庭”/“新人”的历史合法性,但通过剖析“改革新人”理解公/私的内在思维结构,会发现此“新人”身上沉积着“私权结合”的封建色素。第三章通过对“寻根小说”的解读,发现“寻根”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想脉络。阿城与莫言等作家在民间/官方的二元对立中寻找非制度化的儒家“父子”认同,它们是“伤痕-反思”小说“家庭(人性)/革命(非人性)”叙事模式的延展;而韩少功和王安忆对“传统家族”两副面孔的描写则折射出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主体表述的深层困境。第四章勾勒先锋文学中存在的矛盾的“父权制”家庭形象,指出其与“伤痕-反思”小说中革命/家庭二元对立的一致图景,并重点考察从“暴力型家庭”(历史)中走出来的“去历史化”个人的精神结构及其局限性。第五章以1980年代极具典型性的路遥为研究个案,剖析作家建构“理想现代化家庭”的话语实践方式,而其“理想型家庭”与“现实性家庭”之间的冲突则蕴含了城-乡二元体制下现代化发展中的难题。第六章重点辨析海外新移民女作家张翎小说中的“家庭”与“1980年代”之间的关系,论述其小说中的“新家梦”与“家庭创伤”深深根植于19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土壤中。

韩雪梅[6](2018)在《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文学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文化是观测社会语态和人类行为的解读密码,是人类争夺话语权的世界舞台。自20世纪初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人类学”相遇,百年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现实应用,置身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一批有立场、有理想、有创造的优秀作家,胸中担道义,笔下有乾坤,自觉站在文化人类学的思想高度,紧紧抓住“人类”意义的精神内涵,把文学、历史、哲学、美学、宗教、神话、自然、民俗等核心符码,作为一个彼此融合、相互转化、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努力让文学生长在时代文化的深厚土壤里,以“天下观”的总体视域进行“文学民族性”向“文化世界性”的思想创造和文本实践。新世纪中国文学,特别是优秀长篇小说,以人为本,“以文化人”,贯通20世纪的人文动脉,追求文化人类学的思想高度、哲学维度和美学向度,越来越具有文化人类学价值的发展趋势,彰显出人文精神的格局与气度,向普世生命敞开一切存在的可能性。这其中,贾平凹饱含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切关爱和对大地母亲的依恋与期盼,始终根植土地的深处,对社会特殊阶段“三农”问题进行时代的深层次思考,同时于城与乡互换视角的基点进行世相变化的交叉认证,在有限的乡土和无限的世界中,树立起“乡土中国”的人文活化石;迟子建在世间冷暖的生命地带,实施“灵魂温度”的普世性观照,寄托能够觉解宇宙奥秘中那至高无上的生命牵挂,有机凝铸文学品质的文化气度和思想高度,执着地拓展人文神情的立体世界观;阿来以一种民族情怀的眷恋式给出,史诗性言说民族记忆的存在寓言,拓展民族文学与人类文化“协和万邦”的共融性,自觉建构“民族志”诗学的人类学价值,面对扑面而来的世界,深情对话浩渺的文化宇宙。优秀长篇叙事深入探索与发现人生逻辑与现实存在之间的种种隐秘关系,其核心指向生命“圆融”的灵魂高贵,打造充满张力、智慧和温暖的存在世界,愈加呈现出“文学人类学”升华为“文化人类学”价值的立体性、多维性和开放性,实现由文学“我者”向文化“他者”整体性趋向的辩证拓展。这种独具文化人类学魅力的文学创造,形成了紧贴现实的“生活流”和富有冲击力的“世界波”,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深情诠释普世“人学”的社会主题,不仅促进了文学艺术与时代脚步同频共振的繁荣发展,也给世界提供了重新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机会,打开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通途,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国际能见度”显着提高。“中国故事”的世界性叙事,实现了从文学人物的“自我言说”到抢占人类话语权的文化拓展,承载着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理念,正在建构起新世纪人类文化的“跨太平洋诗学”,进一步提升世界话语谱系的“中国性”,呈现出时代风云与人类神情多维映照的世间复魅,与世界文化产生强烈共鸣,不断增强民族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中国话语的能极值。新世纪优秀长篇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其人文价值贡献率达到历史性新高,具有里程碑意义。

裴争[7](2018)在《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文中研究表明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这一论题的研究目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定义何为痴狂叙事;二是理清痴狂叙事对于现代中国小说的意义。就第一点来说,笔者对痴狂叙事暂作如下定义:小说文本通过讲述痴狂者的故事、或以话语模拟痴狂者的状态、或设置一个狂欢化的世界等方式来展现一种非理性、非常态、超常规的人生或世界状态。痴狂叙事是对以理性见长的常规叙事方式的冲击和颠覆,其深层的叙事预期是以叙事方式的变革达到反传统、反道统、反理性的目的。从叙事的时间和空间标准来划分,痴狂叙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叙述痴狂者、痴狂者叙事和狂欢化叙事。就第二点来说,痴狂叙事对于现代小说的意义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痴狂叙事是现代中国小说成熟的重要标志。现代中国小说和痴狂叙事是相伴相随的,现代中国小说既伴随着痴狂叙事源起而发展,又伴随着痴狂叙事最终成熟,因此,痴狂叙事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作为一种非理性叙事,痴狂叙事包含着现代中国小说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的变革,既是中国小说艺术成熟的表征,也是现代中国文人面对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文学的发展状况,期望以艺术创新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动选择,折射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渴望独立又缺乏自信的复杂心态。论文全文分绪论、结论和另外七章共九大部分来具体展开论述。绪论是全文的总论,提出痴狂叙事这一概念并从整体上论述痴狂叙事对现代中国小说的意义。绪论共分五小节,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首先介绍叙事学理论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小说作为叙事文本的独特性,其次归纳出痴狂叙事的定义并以时间和空间为标准划分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痴狂叙事,从人性本质和时代特色来论述痴狂叙事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并归纳出痴狂叙事的三个精神特征,分别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统一、个人化与社会化的统一,最后一节是对相关论题的文献综述和论文的整体思路结构的介绍。另外七章分别论述不同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的痴狂叙事创作实践和价值意义。第一章论述鲁迅小说对痴狂叙事的贡献,鲁迅的小说几乎践行了痴狂叙事的三种不同类型。《狂人日记》既是现代文学的痴狂叙事开篇之作,又是痴狂叙事代表性的文本,其主体部分是痴狂者叙事的典型,而其文言部分则是一个小型的叙述痴狂者的文本,因此,《狂人日记》是一个复调叙事的小说。除了《狂人日记》,鲁迅还用《长明灯》和《白光》两篇小说来叙述两个不同的疯狂者的遭遇,一个是被禁闭的狂人,一个是自我禁闭的疯子,对这两个疯狂者讲述的目的是对造成他们疯狂的外在文化制度的批判。鲁迅对痴狂叙事最为独到的贡献是利用《故事新编》开创了狂欢化叙事的小说文本,实现了对历史小说和痴狂叙事模式的创新。第二章以《沉沦》为例来论证郁达夫小说中时空错乱的叙事模式,小说《沉沦》中表现出叙事与抒情、小说与诗词、中文与外文的混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郁达夫由诗人变为小说家,由传统文人转化为现代文人,这一身份的变迁并非郁达夫的主动追求,它一方面来源于历代文人的家国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社会转型期普通人的生存需要。但正是《沉沦》这种散文和诗词、中文和西文的杂糅造就了一篇“不伦不类”的现代小说,从而开创了现代中国小说浪漫抒情的一支。第三章首先关注的是新感觉派小说产生的城市空间背景,上海独特的殖民文化为新感觉派小说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也为刘呐鸥等人的城市书写提供了素材。但不论新感觉派小说家眼里的上海是地狱还是天堂,他们笔下的城市空间都是疯狂变形的,旋转的舞厅、扭曲的人际关系、变异的亲情伦理、色情狂般的摩登女性等,都是他们笔下最常见的都市风景。新感觉派小说中取得成就最高的是施蛰存,他擅长书写城市威压下心灵空间的变迁,他笔下的心灵空间从宁静到疯狂,越接近上海越变得失衡而失控,终致入了魔道的疯狂。第四章从痴狂叙事的视角对新时期文学进行重新梳理,关注的重点是新时期文学中三个取得较大艺术成就的小说流派,分别是寻根小说、新潮小说和新历史主义小说,主要集中于这几个小说流派的叙事变革。第五章具体论述寻根小说的代表作《棋王》和《爸爸爸》中两类不同的痴呆,王一生尽管思维敏捷、棋艺出神入化却被称为“棋呆子”;丙崽生来就痴傻弱智却能避开历次灾难生存下来,这二者都具有某种文化象征意义。把这两篇小说放在一起讨论既是一种对比也是对老庄文化和楚文化某一侧面的展示。第六章从家族的视角来论述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痴狂叙事,新历史主义小说热衷书写家族史,但新历史主义小说中的家族却充满了疯狂和混乱。以苏童笔下的“枫杨树”家族为例,尽管小说中写了不止一个家庭,但几乎每个家庭中都有失去理性的疯癫者,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关爱荡然无存,有的只是淫乱、妒忌、暴力、杀戮等仇恨和罪恶。小说中的叙述者跟家族的关系呈现一种渐行渐远的状态,家族史完全成为一种虚构的历史。第七章重点介绍了三个当代作家不同的痴狂叙事创作,分别是残雪、王小波和莫言。这其中,残雪的梦魇叙事是最为神秘也最令人费解的。残雪不仅叙述可怕而怪诞的噩梦,更以一种梦魇状态来叙事,这就使她的小说不仅内容变得晦涩难懂,而且使她的写作状态变得扑朔迷离。王小波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中的叙述人,这是一个游走于真实与虚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叙述人,也是一个自由穿梭于文本内外的叙述人。他小说中戏谑化的叙述语言使他成为继鲁迅之后另一个尝试狂欢化叙事的作家。莫言是痴狂叙事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小说不仅拥有众多的疯癫痴狂者,而且也汇集了多种样式的痴狂叙事文本,既有对疯癫者故事的讲述,也有疯癫者讲述的故事,同时他也继承并发展了鲁迅开创的狂欢化叙事,他的《檀香刑》、《丰乳肥臀》等小说模拟搭建狂欢节舞台,以此来诠释巴赫金的狂欢化文学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益于他小说中的痴狂叙事成分。论文的结论总结了论文创新性、应用价值和存在问题,简单地说,痴狂叙事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论文的一大创新。把痴狂叙事应用到对现代中国小说的重新诠释和解读是论文最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还应看到,论文并没有充分涵盖所有形态的痴狂叙事的现代中国小说,这一论题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论证,不少作家的创作具有痴狂叙事的不同形态,但限于篇幅并没有去涉及,诸如此类的问题表明这一论题尚有充足空间可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挖掘。

刘琼[8](2018)在《从自由主义看萧乾的心路历程与文学创作》文中研究指明自由主义作为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流派之一,是以个人所有权和精神独立为核心,追求人的身心自由与平等价值,强调个人道德至上和自由选择,赋予人以平等的道德地位。它认为所有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都可以通过改造实现向善的理想,追求人的平等和自由民主的社会理想,以人道主义作为其内在的价值尺度。萧乾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自由主义是贯穿萧乾文学创作和心路历程的主要精神脉络。既是他文学创作的灵魂,也是他精神世界的主体,充分体现在他对平等、自由、民主、向善的追求和人道主义关怀。自由主义在萧乾的身上,显现出一种自我存在的精神气度和审视世界的思想深度,最鲜明地体现在他自由独立的精神追求、民主平等的理想和善与美的价值追求。萧乾作为一个有着清醒的自我认识和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其心路历程也是其自由主义思想的表现。萧乾对自由主义思想的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追寻与沉淀的过程。童年时悲惨的人生遭遇激起他对不公平命运的反抗,进入青年后他树立起“不带地图旅行”的人生自由理想。三十年代在京派与《大公报》两大自由主义阵营中的耳濡目染让他逐渐走向成熟。七年的海外漂泊生涯是他与自由主义思想的近距离接触,也奠定了他坚守自由信仰的思想基础。解放后萧乾以自我的消解与身份的认同来再造“新我”,以艺术的自由与自我的坚守体现其对生命本真的追求。虽有几次精神历程的急转,自由主义思想的被遮蔽,但他仍坚持以独立的灵魂和对平等生命尊严的追求来完成自我的道德完善,从而在人与世界的复杂关系中把握自我的存在,实现了萧乾对生命本真意义的拷问。这也是知识分子自由主义精神的漂游与浪漫主义精神的消逝过程,体现了他们的自由主义思想与现实的悲剧抗争历程。萧乾的小说创作观念中有着鲜明的自由主义思想。萧乾对底层民众不公平命运的反抗,对自由民主的渴求,对文学创作个性的自觉选择,实现其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浪漫的信仰,体现了萧乾作为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悲凉和忧郁是萧乾小说创作的情感基调,这是现代知识分子面对时代民族苦难时的真实心境和无根漂浮命运的表现,以此表达他对底层民众悲剧命运的悲悯情怀和对自由生命与性灵的追求,抒写独立清醒的灵魂。萧乾的散文创作展现了其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思想世界。他对自我的审视和对世界的观照,对人类自由精神的终极追寻,以一种独立的人格重塑姿态写作,体现了他的自由主义文艺观。他对底层民众的人道主义关怀和独立自主的审美意识,以独立的人格和清醒的精神所展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对不公平命运的抗争,建构起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理想世界。萧乾的新闻特写以“探寻”和“跋涉”为创作心理实现其探寻人生自由的梦想,将创作看作是一场深入探索生命自由和性灵自由的文字探险,以此实现他对文学的自由和“在鼓面上跳舞”的理想,以其自由主义的创作理念进行新闻文体的创作实践,以“对现实发言”的创作姿态表达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萧乾的书评理论与实践中也体现了自由主义思想中人的平等和精神独立的主张。萧乾认为书评家拥有平等的话语权,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实现思想和精神的独立和自由的评论空间,实践他“善”和“美”的文艺创作观念。独立宽容的态度,自由发表的言论空间,主张道德自主道德自律,这是书评创作艺术的标准也是客观公正、宽容平等的自由主义精神的体现。萧乾以文字记录下他心灵的成长和精神的嬗变,展现了一颗多情而敏感的灵魂漂游在这世界的独特生命体验和感悟。自由是从心底的自我解放,也是萧乾精神世界里的自我释放与不断向外拓展,形成了他的思想边界,呈现他生命的完满和精神世界的丰盈,袒露出他深沉而轻盈的灵魂。在中国当代的知识分子思想空间里,知识分子们的精神世界的相互交织,形成了现当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瑰丽多奇的精神场域。作为中国现代自由知识分子的典型,萧乾的自由主义心路历程与文学创作又很有代表性,从他的身上可看出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对人类精神家园追寻的精神脉络和思想轨迹,清晰地看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上个世纪近百年所走过的心路历程和精神流变史。

樊露露[9](2018)在《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记电影的跨学科性和跨媒介性使它冲破类型电影观念的束缚,具有了开阔的阐释空间。本文主要围绕“传主身份建构”这一核心问题,对“建构什么身份”、“如何建构身份”以及“为何这样建构身份”作出回答,沿着从“故事层”到“叙述层”再到“文化层”的逻辑思路纵深展开,涉及主体间性、文本间性和文化间性等多重语境。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借助海登·怀特的历史诗学及“影视史学”理论,把传记电影视为以影像为媒介、以身体符号为载体建构传主身份的艺术创造活动,辨析传记电影的文学属性,比较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揭示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随后揭示传记电影运作机制的四种分身,即“创作身体”、“本真身体”、“影像身体”和“观影身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讨作为“创作身体”的编导和演员如何采用叙事编码策略、遵循真实契约原则、通过电影化拟像手段对传主的“本真身体”进行形塑和身份建构。第二章以“创作身体”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和所采取的创作思维,即意识形态话语、人文话语和大众消费话语,将中国传记电影相应划分为:主流传记电影、人文类传记电影和娱乐化传记电影三种子类型,旨在探讨传主“影像身体”生成的动态过程,明确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第三章探讨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首先从线性时间、流转空间和交互时空三个方面论述传记电影如何采取分段式、回溯性的元叙述手法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其次论述叙述者声音、主题音乐和语言文字对于建构传主身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探讨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首先揭示“记忆化历史书写价值传递”的动态过程,探讨“观影身体”如何通过“影像身体”达成与“创作身体”和“本真身体”的共鸣,实现文化身份的认同,进行叙事价值的传递。接下来探讨民族伦理思想、史学精神、叙事文学传统对中国传记电影的深刻影响,通过中西传记电影的对比发掘各自的民族特性。本文通过探讨中国传记电影传主身份建构的动态过程,揭示了传记电影的内在运作机制,并指出中国传记电影创作上的特点和局限。

宋晗[10](2018)在《阿来小说《机村史诗》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当代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机村史诗》。《机村史诗》是阿来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曾用名为《空山》和《空山:机村传说》。在2018年1月发行的小说第四版中,阿来将小说标题改为《机村史诗》。该部小说是由六则中篇与十二则短篇连缀而成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七十五万字,书写了以“机村”为名的藏族乡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近五十年的历史变迁。小说标题中的“机”在嘉绒藏语中是“种子”和“根”的意思,该词的使用反映出“机村”与阿来出生与成长的以嘉绒藏族为主体的村庄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共分为四章:《机村史诗》的标题内涵与创作理念解析,《机村史诗》的结构,《机村史诗》中乡村的传统与现代,《机村史诗》的乡村史书写特征。从小说的标题、结构、内在情节逻辑、人物塑造原则和乡村史书写特征等方面对《机村史诗》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者阿来有着怎样的历史观、乡村观和现实主义创作观,这些观念对《机村史诗》的形式和内容存在的具体影响;第二,和同时期乡村题材小说相比,《机村史诗》的乡村史书写体现出的共性与个性,以及《机村史诗》与这些小说产生差别的内在动因;第三,《机村史诗》在形式和内容上体现出的特征,对我国乡村题材小说的创作有哪些借鉴之处,为少数民族乡村书写做出了哪些贡献。第一章解析《机村史诗》的标题内涵与创作理念。本章通过对《机村史诗》这部小说标题的内涵、在再版过程中标题的变化趋势和作者创作观的分析,明确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作者阿来在再版过程中对小说标题的修改,是希望在标题中明确传达出乡村史题材,以及乡村史书写中的写实性;第二,《机村史诗》的标题内涵体现出民间文学对《机村史诗》的创作、作者阿来的写实观念与历史观念有重要影响;第三,作者阿来既想把握乡村五十年历史现实,又想尽可能书写乡村中各类人和事的写作诉求,决定了《机村史诗》的两个主要创作原则是以时代发展脉络构建叙事基础和以人物塑造展现乡村图景。第二章从小说的结构特征、结构内在统一性以及结构的名称三个方面,论述了《机村史诗》由中短篇小说组成长篇小说的结构。通过对结构特征的总结和与具有同类结构的小说的比较,本论文认为《机村史诗》结构的核心是叙事内在统一性问题,也就是串联起小说各部分的内在线索。因此认为对《机村史诗》结构的合适命名是“串联式”,而非惯用的“花瓣式”和“碎片式”。构成《机村史诗》结构内在统一性的要素是围绕机村这一不变空间,各篇有着连续的时间发展脉络,以及重复出现的人物在不同篇目间营造的连续性。通过将《机村史诗》与具有同类结构的小说《米格尔街》比较还发现,《机村史诗》只是借用了这类结构的外部形态,在内在组织形式上与同类结构小说存在明显差别,其原因与阿来的创作诉求有关,阿来虽然使用了看起来松散的形式,但他要实现的是对乡村在五十年中的现实和历史进行宏观把握的诉求。因此时代的发展变化成为构成小说统一性的关键要素。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机村史诗》中对乡村传统和现代化经验的书写。这是《机村史诗》与同时期乡村题材小说共有的主题。这一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从文本出发梳理《机村史诗》中书写的机村的乡村传统,虽然阿来主要书写的是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变化,但依然能从小说叙述中整理出一些机村原有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主要是约定俗成的人际交往原则与和谐共处的自然观;然后从国家的法律秩序对乡村原有礼治秩序的影响,现代知识对乡村人认知方式的影响,以及商品经济对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机村史诗》中反映藏族乡村现代化经验的方式;最后从《机村史诗》中的人物形象入手,梳理他们在乡村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应对方式,审视《机村史诗》中如何书写现代化进程对乡村中个体的影响。在本章论述中运用了一些社会学领域的理论和概念,以帮助审视机村的乡村传统以及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机村社会的影响。第四章是从宏观角度总结《机村史诗》乡村书书写的主要特征。在同时期出版的乡村题材小说中,作者往往采取退守的态度、不尝试把握现实规律、缺乏明确的现实批判态度。但是作者阿来在《机村史诗》中有着明确的宏观把握藏族乡村五十年历史与现实的创作意图。他以我国当代史话语中对时代分期和时代特征的表述,作为建立小说整体框架的叙事基础,表现出了对历史整体性的追求。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也侧重在时代脉搏和个人命运之间的互动关系,时代如何影响人、人如何反映时代,而不是像《废都》、《秦腔》等同时期乡村题材小说一样,以人物心理、偶然因素、日常生活细节来建立对乡村中人物关系的叙述,历史仅成为日常琐碎的一个模糊的背景。在《机村史诗》具体的乡村史书写中,阿来表现出了“史诗”追求和“寓言化”的写作倾向。“史诗”是指作为民间文学类型的史诗,而非有些研究中以“史诗”来表示小说的鸿篇巨制。“寓言化”是指区别于如实摹写现实生活场景的,带有讽喻、象征和寓言性质的反映现实的方式。《机村史诗》乡村史书写的“史诗”追求,体现为在小说中表现出一些接近史诗特征的创作方式,通过对乡村起源的述说和对祖先认同的表达,来维系乡村的内在凝聚力。“寓言化”倾向体现在小说部分人物形象的象征性和符号化,以及表现特定矛盾冲突的恢弘叙事场景具有的象征意味。这种“寓言化”倾向,既是阿来现实主义创作态度的表现,也是他把握超出个人经验之外的历史与现实的手段。总之,长篇小说《机村史诗》是当代藏族作家阿来在新世纪书写藏族乡村历史的一部力作。它既为少数民族乡村历史的书写增添了重要内容,也呈现出区别于同时期其他乡村题材小说的创作特征。阿来在《机村史诗》中对藏族乡村五十年历史的书写,也是少数民族作家通过对本民族历史书写实现自我文化身份表达的一种方式。以中短篇小说连缀成长篇小说的形式,也显示出在我国乡村题材小说创作中一种形式的创新与突破。

二、一个新的感人的美学标本——读《尘埃落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新的感人的美学标本——读《尘埃落定》(论文提纲范文)

(1)论李锐小说的先锋性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晚到”的先锋
    0.1 先锋的概念及选题的意义
    0.2 李锐研究概况综述
    0.3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1 溯源“先锋”:思潮的兴起与嬗变
    1.1 重返现场:当代文学的先锋性实践
    1.2 学科语境的更新与范式革命
    1.3 文学现代性的“源”与“流”
2 立足“吕梁”:透视现实的先锋性
    2.1 现实观:“双向煎熬”下“常”的复归
    2.2 《厚土》与《太平风物》:四季的回环与失落
    2.3 “吕梁”空间与异托邦
3 超越“启蒙”:建构历史的先锋性
    3.1 历史观:基于“边缘”的一种观照与把握
    3.2 《无风之树》与《万里无云》:反激进与反代言
    3.3 《旧址》与《银城故事》:偶然性与多极化
4 邂逅“元典”:重述神话的先锋性
    4.1 神话观:赓续“新编”的一种创造与拓展
    4.2 《人间》:神话移位下的再民间化
    4.3 《张马丁的第八天》:神性与人欲的纠缠
5 坚守“后卫”:艺术表达的先锋性
    5.1 艺术观:走出“圈套”的“方块字”书写
    5.2 喧嚣与隐喻下的形象生成
    5.3 口语的方言策略与多声部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 作者已刊文章目录

(2)孔孚山水诗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
    二、孔孚其人
    三、研究综述
    四、本文其他有关问题
第一章 历史溯源与时代呈现
    一、“源与流”的辨正
    二、“失重期”的选择
    三、孔孚留给诗坛的“财富”
第二章 孔孚山水诗的“减法”与“隐现”新探
    一、诗是骨感的文体
    二、捕捉诗美,读者的乐趣
    三、象现求隐,诗人的游戏
    四:孔孚的加减辩证
    五、《峨眉山月》的真美之境
    六、减隐的极限
第三章 孔孚山水诗中的距离原则
    一、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
    二、诗与“道”
    三、心灵距离
    四、诗是造假的艺术
    五、距离的标准
第四章 孔孚山水诗的生成、修改与流变
    一、“看山”
    二、山水诗的“创作层”
    三、透视本的秘密——孔孚诗的删改
    四、孔孚诗歌创作流变
第五章 孔孚山水艺术整体观
    一、错位的批评
    二、理论自觉的诗人与身为诗人的论者
    三、升华的艺:孔孚的诗与书
    四、渊默的道:孔孚的论与文
    五、山水艺术整体观
第六章 孔孚山水创作的试验性
    一、东方神秘主义新秩序
    二、作为诗语策略的模糊
    三、文体试验:触壁
    四、丝人茧行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阿来长篇小说中“神秘”书写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方法
        1.作家阿来的研究现状
        2.阿来长篇小说神秘书写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一、原始神秘的自发书写
    (一)自发书写的渊源
        1.独特的地缘背景
        2.民族文化的熏陶
    (二)神秘书写的表现
        1.第一人称与傻子视角的完美结合
        2.宗教文化的渲染
        3.神话和意象的烘托
二、转向自觉书写
    (一)转变的原因
        1.创作目的的变化
        2.阿来思想的变化
    (二)自觉书写的表现
        1.“碎片化”结构
        2.双重线索的交织
三、消费社会的“去神秘化”
    (一)“去神秘化”是反思的结果
        1.对消费社会的反思
        2.对“神秘”的反思
    (二)“去神秘化”的表现及其评价
        1.“去神秘化”的表现
        2.对“去神秘化”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伤痕-反思小说中的“家庭”与“人性”
    第一节 “救救孩子”
    第二节 干部、家庭与现代化
第二章 改革文学中的“家国”、“长幼”与“公私”
    第一节 改革文学中的家庭、国家与人群
    第二节 改革文学中的“长幼”、“新旧”与“公私”
第三章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家族”和“革命”
    第一节 寻根小说中的“父子”叙述
    第二节 韩少功与王安忆:“传统家族”(革命)的两副面孔
第四章 先锋小说中的“家庭”与“个人”
    第一节 矛盾的“父权制”家庭形象
    第二节 马原与积极的“去历史化”个人
第五章 路遥的“现代化梦”与“现实性家庭”
    第一节 从“分开的家庭”到“复合的家庭”
    第二节 “自由恋爱”、“奉献型家庭”与“城乡平等”
    第三节 “离家出走”与“家庭幽灵”
第六章 张翎小说中的“家庭”与“1980年代”谱系
    第一节 前期叙事中的“新家梦”及其“1980年代”内涵
    第二节 “新伤痕叙事”:近期作品中的“家庭创伤”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6)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要义与外延
    第二节 文学的“文化人类学”
    第三节 “文化人类学”在现代中国:相遇与接受
    第四节 “初始阶段”文化价值的涵濡奠基
第二章 “乡土中国”的文化人类学
    第一节 商州:“人文活化石”的精神母体
    第二节 《秦腔》:农耕文化的“乡土碑铭”
    第三节 “城与乡”:人类家园的失魂与寻觅
    第四节 “乡土中国”:人类文化的积淀与丰实
第三章 “文化人类”灵魂的普世性观照
    第一节 迟子建:“中国北极”的人文体温
    第二节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经典意义
    第三节 拓展人文神情的立体世界观
    第四节 普世性观照的文化宇宙
第四章 “民族志”建构文化人类学价值
    第一节 藏地文化的传奇营造
    第二节 《尘埃落定》的“文化人类学”新高
    第三节 “民族志”诗学的独特价值
    第四节 “民族文学”升华“民族志”文化
第五章 文学“文化人类学”整体性建构与拓展
    第一节 《蛙》:敬畏社会政治中的人类生命
    第二节 《马桥词典》:通向人类学的文学路径
    第三节 《九月寓言》:寓言化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
    第四节 《狼图腾》:警醒人类生态的“文化危机”
    第五节 整体性建构的全局趋向与存在价值
第六章 新世纪文化人类学的文学“世界观”
    第一节 贯通20世纪的新世纪建构与拓展
    第二节 铸就哲学高度的“存在世界”
    第三节 创造美学建构的“审美人类学”
    第四节 从“文学人类学”走向“文化人类学”
    第五节 中国故事“世界性”叙事
    第六节 新世纪文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小说作为叙事文类之一种
        一 叙事学理论在西方及中国的发展
        二 小说作为叙事文学的独特性
    第二节 痴狂叙事的定义及其三种类型
        一 何谓痴狂叙事
        二 痴狂叙事的三种类型
    第三节 痴狂叙事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一 理性时代的痴狂叙事
        二 痴狂时代的疯癫讲述者
        三 西方非理性哲学的影响
    第四节 痴狂叙事的精神特征
        一 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
        二 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统一
        三 个人化叙事与社会化叙事的统一
    第五节 文献综述及思路方法
        一、相关文献综述
        二 思路方法与大体结构
第一章 从疯癫到狂欢:开启痴狂叙事的鲁迅小说
    第一节 《狂人日记》与痴狂叙事的源起
        一 叩开现代中国小说“大门”的狂人
        二 《狂人日记》的复调叙事模式
        三 《狂人日记》的复调叙事产生的根源
    第二节 被禁闭与自我禁闭的疯癫者
        一 被禁闭的狂人:《长明灯》
        二 自我禁闭的精神病患者:《白光》
    第二节 狂欢化叙事:《故事新编》的叙事模式创新
        一 狂欢化叙事模式的体现
        二 狂欢节平台的搭建
        三 狂欢化叙事的根源
第二章 时空错乱的痴狂叙事:《沉沦》再解读
    第一节 生存于两个时空里的叙事主人公
        一 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叙述人
        二 错乱的叙述时空
    第二节 《沉沦》诗词叙事的文化心理变迁
        一 文体混杂中的身份转变
        二 人格与艺术的双重完成
第三章 新感觉派小说中的疯狂城市空间
    第一节 现代小说的异类——新感觉派小说
        一 “混血”的小说流派
        二 “飞地”上海的独特背景
    第二节 疯狂变形的城市空间
        一 旋转的舞厅
        二 扭曲的男女关系
        三 变异的亲情伦理
        四 女性叙事的悖论
    第三节 从宁静到疯狂:施蛰存的心灵空间叙事
        一 从诗化叙事起步
        二 窥视古人隐秘的性爱心理
        三 从平静到焦灼的心灵空间变迁
第四章 痴狂叙事与新时期文学的转型
    第一节 “启蒙文学”与“文学启蒙”
        一 又一个“启蒙文学”的到来
        二 意识流小说开启的“技术革新”
    第二节 寻根小说的叙事策略
        一 寻根小说的不同文化选择
        二 马原与扎西达瓦的叙事差异
    第三节 新潮小说的“革命”
        一 新潮小说产生的现代主义背景
        二 新潮小说的叙述“革命”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虚构与真实
        一 虚构的历史
        二 真实的人性
第五章 《棋王》与《爸爸爸》的叙事悖论
    第一节 《棋王》的文化叙事悖论
        一 尴尬的叙述人
        二 王一生的两极状态
        三 “棋呆子”的成长之路
    第二节 《爸爸爸》的痴呆叙事悖论
        一 众声喧哗中的丙崽
        二 三个隐含作者的矛盾对立
        三 仁宝的带来的不可靠叙事
第六章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疯癫家族叙事
    第一节 疯癫的家族叙事与叙述者
        一 历代小说中的家族叙事
        二 身份不明的家族故事讲述者
        三 新历史主义小说血亲关系的混乱与瓦解
    第二节 癫狂的“枫杨树”家族
        一 渐行渐远的家族故事叙事者
        二 “枫杨树”家族内的“七宗罪”
        三 “枫杨树”家族的疯癫者
    第三节 《尘埃落定》的痴傻叙事
        一 “我”:傻瓜?抑或智者?
        二 《尘埃落定》中的三个不同的故事
        三 痴傻叙事下的三种不同情感
第七章 多元化痴狂叙事创作实践
    第一节 残雪的梦魇叙事
        一 以梦的状态写作
        二 噩梦般的叙事
        三 残雪噩梦叙事的来源
    第二节 王小波小说的狂欢化叙事
        一 徜徉于文本内外的两个王二
        二 穿梭于不同时空的叙述人
        三 戏谑化的叙述话语
        四 独特叙事风格的成因
    第三节 莫言小说的痴狂叙事
        一 各类不同的痴狂叙述者
        二 搭建狂欢的平台
        三 杂语化的叙述语言
结论
    一 痴狂叙事的创新性意义
    二 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
    三 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一 专着类
    二 论文类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从自由主义看萧乾的心路历程与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一、自由主义
        二、自由主义文学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自由主义与萧乾的心路历程
    第一节 最初的自由旅程
        一、清醒的反抗
        二、地图与理论之争
        三、文学自由的理想
        四、跋涉山水之外
    第二节 撕裂的自我与权威的阴影
        一、阴影下的隐忧
        二、质疑与被质疑
    第三节 “把一切推倒”与自我重构
        一、虔诚的思想之改造
        二、再造“新我”
        三、自我的消解与身份的认同
        四、自由的遮蔽
        五、诗意的回归与自我理想之重建
    第四节 从萧乾看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精神追求
        一、艺术的自由与自我的坚守
        二、对生命本真的追求
第二章 自由主义与萧乾小说创作
    第一节 自由主义思想与心理创伤体验
        一、悲凉的人生与不平等的抗争
        二、苦难的隐喻与无根漂浮的命运
        三、人生的自由旅程与情感的“自由”
    第二节 性灵自由的创作心理
        一、生命的萌动与性灵的创作
        二、想象与情感的诗性与诗意
        三、个性的自我与流派的精神遇合
    第三节 乡土批判与自我审视
        一、自由的失落与乡土的沉痼
        二、仪式与自我审视
    第四节 情感的自由表达
        一、艺术的自由
        二、忧郁的力量
        三、梦的原乡与悲悯情怀
第三章 自由主义与萧乾散文创作
    第一节 身份困惑与精神突围
        一、身份困惑与突围的艰难
        二、丰富与生动
    第二节 民族理想与人生体验
        一、无形的地图与家园意识
        二、瑰丽的山水,晦暗的人间
    第三节 乐观的理想主义与自我描摹
        一、“一个乐观主义者的独白”
        二、性灵的自由
        三、理想世界的建构
        四、灵魂的解剖
第四章 自由主义与萧乾报告文学创作
    第一节 “对现实发言”的创作姿态
        一、向实际人生中寻题材
        二、“对现实发言”的创作姿态
        三、真实与真诚
    第二节 “探寻”与“跋涉”的创作心理
        一、冒险的“越轨”
        二、“生命跋涉”的深度
    第三节 “人生采访”与“文化对话”的价值追求
        一、“人生采访”
        二、文化对话
        三、“审视”与“被审视”的观照视角
第五章 自由主义与萧乾书评
    第一节 净化与推动
        一、“文化保镖”与“裁判”
        二、“筛子”的作用
        三、传播和交流
    第二节 潜思的镜子和自由的空间
        一、持论客观与浇花守圃
        二、多维度的表达空间
        三、灵魂的自我净化
    第三节 独立宽容的原则
        一、无偏见的冷静
        二、批评的宽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影像传记
    第一节 传记电影的相关概念
        一、传记电影与传记文学的关系
        二、传记电影与纪录片的关系
        三、传记电影的类型特征
    第二节 传记电影的创作机制
        一、编导的叙事策略和原则
        二、演员与传主的肖似关系
第二章 多重文化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第一节 意识形态话语中的传主身份建构
        一、献礼片与“仪式化身体”
        二、“英雄神话”与身份去魅
        三、身体隐喻与身份建构
    第二节 人文精神烛照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一、文化英雄的影像书写
        二、草根小民的社群认同
        三、女性传主的多维场域
    第三节 大众消费语境下的传主身份建构
        一、帝王后妃与民间想像
        二、功夫英雄与身体寓言
        三、黑帮枭雄与灰色传奇
第三章 建构传主身份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重构传主的生活时空
        一、线性叙述中的时间塑形
        二、空间流转的媒介呈现
        三、交互时空中的主体间性
    第二节 声音和文字的叙事功能
        一、叙述者的声音
        二、主题音乐的论赞功能
        三、语言文字叙事
第四章 催生传主身份建构叙事策略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诉求
        一、记忆化历史书写的价值传递
        二、伦理型文化传统的民族基因
    第二节 中国叙事文学传统的影响
        一、整体性时空观与宏大叙事结构
        二、“类史官”与“说书人”的叙事传统
        三、叙事与抒情的交融
        四、意象叙事的凝聚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阿来小说《机村史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机村史诗》概况
    二、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机村史诗》的标题与创作理念解析
    第一节 《机村史诗》的标题解析
        一、从《空山》《空山:机村传说》到《机村史诗》
        二、从“空山”到“机村”:对小说写实性的强调
        (一) 阿来对“空山”内涵的阐释
        (二) “空山”与“机村”的对照关系
        (三) “空山”一词被替换的原因
        三、从“传说”到“史诗”:乡村史题材的彰显
        (一) 作为民间文学类型的传说与史诗
        (二) “传说”与“史诗”对乡村史题材的不同表达效果
    第二节 《机村史诗》的创作理念解析
        一、以时代发展脉络构建叙事基础
        二、以人物塑造展现乡村图景
    小结
第二章 《机村史诗》的结构
    第一节 《机村史诗》的结构特征
        一、作者对《机村史诗》结构的构思
        二、《机村史诗》结构的外在形态
        三、《机村史诗》结构的内在组织形式
        (一) 篇目布局
        (二) 情节线索
        (三) 人物关系
    第二节 《机村史诗》结构的内在统一性
        一、同类小说结构的内在统一性——以小说《米格尔街》为例
        二、构成《机村史诗》结构统一性的要素
        (一) 不变的空间与连续的时间
        (二) 重复出现的人物
    第三节 《机村史诗》结构的三种名称
        一、作者的命名:“碎片式”
        二、出版社的命名:“花瓣式”
        三、“串联式”
    小结
第三章 《机村史诗》中乡村的传统与现代
    第一节 《机村史诗》中机村的文化传统
        一、约定俗成的人际交往原则
        (一) 对异乡人的态度
        (二) 对犯错之人的态度
        二、和谐共处的自然观
        (一) 对森林与动物的态度
        (二) 民间文学与民间信仰
    第二节 《机村史诗》中的乡村现代化
        一、法律秩序对机村礼治秩序的影响
        二、现代知识对机村人认知方式的影响
        三、商品经济对机村人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第三节 在传统与现代间的个体选择
        一、融入时代浪潮的人
        二、有意逃避现实变化的人
        三、固守乡村传统的人
    小结
第四章 《机村史诗》的乡村史书写特征
    第一节 《机村史诗》的乡村史书写与宏大叙事
        一、《机村史诗》对历史完整性的追求
        二、《机村史诗》中的宏大历史与个体命运
    第二节 《机村史诗》乡村史书写的“史诗”追求
        一、建立从“起源”到“现在”的时间脉络
        二、以祖先认同维系乡村的内在凝聚力
    第三节 《机村史诗》乡村史书写的“寓言化”倾向
        一、作为一种写实方式的“寓言化”
        二、“寓言化”在《机村史诗》中的体现
        (一) 人物塑造方式
        (二) 象征性场面
        三、阿来乡村史书写“寓言化”的原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一个新的感人的美学标本——读《尘埃落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李锐小说的先锋性写作[D]. 郭佳音. 浙江大学, 2021(02)
  • [2]孔孚山水诗新论[D]. 赵京强.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阿来长篇小说中“神秘”书写的嬗变[D]. 廖山瑶. 湖北大学, 2019(05)
  • [5]作为叙事的家庭—1980年代小说研究[D]. 周师师. 厦门大学, 2018(07)
  • [6]论文学“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建构 ——以贾平凹、迟子建、阿来为中心[D]. 韩雪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18(12)
  • [7]痴狂叙事与现代中国小说[D]. 裴争. 吉林大学, 2018(12)
  • [8]从自由主义看萧乾的心路历程与文学创作[D]. 刘琼. 云南大学, 2018(01)
  • [9]中国传记电影的传主身份建构研究[D]. 樊露露. 上海大学, 2018(02)
  • [10]阿来小说《机村史诗》研究[D]. 宋晗.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感人的审美新标本——读《尘埃落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