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年继续加大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整税暂缓征收

我国今年继续加大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整税暂缓征收

一、我国今年继续加大力度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论文文献综述)

龙小燕[1](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陈思瑞[2](2019)在《论营改增后中国地方主体税种的应然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曾几何时,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法治水平薄弱的情况下,取得了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中国式奇迹。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调动了中央与地方发展的两个积极性。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使各级政府各自招商引资、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税收是国家赖以生存发展、政府赖以正常运转的经济命脉。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在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运用税收政策把控经济发展的方向盘。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历史上的里程碑,以经济分权冲破行政分权的局限性,充分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的理财积极性,改变了央地政府之间传统的博弈关系,提高了中央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为后续财税体制深化改革奠定了基本框架。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行,长期担任地方主体税种的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引致地方主体税种缺失、地方税体系支离破碎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选择和培育新的地方主体税种,打造健全的地方税体系,再次调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成为当前深化财税体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营改增后,营业税消失,增值税五五分成的过渡期即将结束,本文在探索地方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之后,提出在当前阶段应摒弃以税收立法权或税收征管权作为地方税划分依据的观点。以税收收益权作为地方税的划分准,将地方享有收益权的税种都纳入地方税体系的考察范围之中。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的中心,在税种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健全地方税体系,必须先明确地方主体税种,确立地方主体税种的选择标准,构建层级清晰的税收体系。在归纳外国地方税体系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微观层面,地方主体税种应当能够满足地方财政需求,保障地方财政自主权,并对地方政府行为形成正面的激励效果;在中观层面,地方主体税种应当兼顾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和地方区域调控能力,并反映地区居民的差异化公共受益程度;在宏观层面,地方主体税种应具备税收正义的价值取向,满足实质正义、程序正义和制度正义三个维度的要求。基于此,通过联动的立法改革,构建“消费税+资源税”的双主体税种结构,是营改增后地方主体税种的适当选择。

宋来[3](2017)在《1993-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增长阶段转换,新常态下需要创新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因此,对1993-2012年财政政策的实践效果开展全面、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表明,财政政策在本质上是政府对税收和支出的运用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策工具,始终是政府反经济衰退的政策首选,调控经济的思路既有需求管理也有供给管理,并日益呈现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的特点。作为一个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财政政策既通过总量调节改善总需求,又通过结构调节改善总供给,特别是在稳定经济波动、调节经济结构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1993-2012年期间,我国先后实施了适度从紧的、积极的、稳健的和新一轮积极的等类型的财政政策实践。政策框架总体上体现了四个特征:相机抉择是政策调控的核心策略,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主流,多元化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具体政策措施也有四个特点:以政府支出政策为主调节总需求波动,以生产性政府支出为主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财政投资兼具长期和短期的政策目的,以收支政策组合为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稳定经济波动是触发财政政策实施和转型的首要原因。估计三个产出乘数表明,我国财政政策能够挤入私人需求并促进短期产出增长;相对于政府投资政策,短期内政府消费政策拉动产出增长的贡献度更大;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表明,消费-工作互补性、垄断竞争和价格粘性等因素,在合适的参数校准下,可以成为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然而,从熨平产出波动的角度看,我国财政政策的总体效果较低;稳定效果不高主要源于:自动稳定效应不高,相机抉择中的政策力度和实施时机把握不好,政策工具搭配不善等原因。财政政策体系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结构调整机制。采用新的产业结构水平度量指标,运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财政收支总量效应与财政收支结构效应、全国总体效应与区域效应、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后发现:财政政策在总量上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着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在东部地区具有最大的正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着;财政收入结构对短期和长期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显着的直接效应,但财政支出结构对短期和长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影响都不够显着;特别是,作为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内容的扩张性财政投资政策,不仅没有发挥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反而对长期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阻碍作用;在一定条件范围内,财政政策可以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税收优惠政策效果好于财政直接投资。无论是政府收支总量还是收支结构,都可以通过影响总供给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引入非线性影响,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发现:与经济理论预测相一致,财政收支总量与收支结构对长期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是存在的;政府收支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但这个正效应主要是通过其结构变动而产生的;在财政支出中,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和农业支出的比重不利于长期增长,增加社保支出的比重有利于促进长期增长;在财政收入中,增加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重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增加企业所得税的比重不利于长期增长;财政收支变量对长期增长的作用渠道是不同的。2015年以来,政府强调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之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财政政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今后,应从完善财政规则、优化支出结构、推进税制改革、协调财政货币政策四个方面,不断完善财政政策实施方式,从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财政政策支持。

胡绍雨[4](2010)在《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以追求经济快速增长为目标的传统工业文明在带来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以惊人的速度消耗全球的自然资源,排放大量的废弃物,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问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中国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目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重要河流、湖泊、城市空气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的数量在增加,土壤污染危及人类健康。生态破坏问题更为突出,自然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湿地破坏日益严重,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据有关专家测算,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0%以上,这对我国本身已很脆弱的环境承载力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为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减缓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走一条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清洁发展之路,就成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本论文立足国情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从当前经济增长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出发,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必须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清洁发展之路。在全面探讨清洁发展与公共财政关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设计、调整有助于推动中国清洁发展的环境税收、排污收费等财政收入政策,以及相关联的财政预算、财政环保投资、财政科技支出、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绿色采购等财政支出政策,由此提出了环境财政框架,并探讨了各环境政策的监督与协调问题。全文除导论部分外,正文内容划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理论综述与评析部分,在大量文献阅读、研究基础上,梳理并回顾了涉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与环境问题等重要关系的国内外经济学家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简要评析。第二章,重点研究公共财政与清洁发展的相互关系,阐明公共财政介入清洁发展的理论基础。首先,从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出发,用具体统计数据分析我国环境质量的现状,并从市场失灵方面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的成因。然后,对现行的环境政策分类方法和治理手段选择等进行比较研究,在对“科斯手段”和“庇古手段”进行较为深入的研讨之后,全面阐释财政政策推动清洁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章,具体研究旨在有效推动清洁发展的财政收入政策,从绿色税收和排污收费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考察。通过研究绿色税收的内涵与作用、绿色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结合我国绿色税收的实施状况,对我国环境税的“双重红利”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此,明确我国绿色税收之优化设计方向,就如何改革我国排污收费政策,如何设计我国资源与环境保护的优惠政策提出相关建议。第四章,具体研究有助于促进清洁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在对典型国家公共财政的环境投资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以及深入考察此类财政投资的经济增长和环境效应基础上,就如何优化有特色的我国财政预算支出、财政环保投资、财政转移支付、财政科技支出和政府绿色采购支出等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第五章,重点研究基于清洁发展的财政政策创新问题,即构建环境财政体系框架,探讨促进清洁发展的绿色财政监督机制与其它环境政策的协调机制。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有关政策调整效果做一般性展望。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1)在比较国内外环境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推动中国清洁发展的绿色税收政策框架,并且实证检验了环境税的“双重红利”在我国的适用性。具体来说,一是为了检验环境税收之改善环境质量的第一重红利,对我国准环境税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性做了实证检验;二是为了检验环境税收之促进就业的第二重红利,分别对我国准环境税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相关性做了实证检验。(2)环保投资是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而进行的投资,除环境效益外,还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分析环保投资对清洁发展的影响作用,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保投资对经济作用的机理,并建立了环保投资的效益模型;其次,通过对环保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和协整分析,实证检验了我国环保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现实关联性。(3)在我国同一研究领域中,本文率先设计了由环境财政预算、环保投融资、环境财政转移支付、环保资金监管等构成的环境财政体系框架,并提出了财政环保投资支出政策以治理环境污染为主,资源环境税收政策以预防环境污染为主的财政政策思路。本论文研究了清洁发展目标下的中国公共财政优化,是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拓展和深化,但由于时间、本人能力有限,以及资料、数据、信息收集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本论文的研究在经济指标的选取、第一手资料的获取以及针对现实问题的实证分析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贾康,王敏[5](2009)在《推进清洁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进清洁发展的环境政策,是指政府用来约束、协调环境政策调控对象的行为准则,属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定向管理手段。近年来,中国政府在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也在积极运用公共投资、税收、排污收费、财政补贴、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一系列绿色财政政策推进清洁发展,在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梳理中国推进清洁发展财政政策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现行财政政策体系的效果和存在的缺陷,提出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推进清洁发展的要领和政策建议。

王洪波[6](2009)在《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政府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民用建筑领域的节能也成为了节能减排的重点。我国建筑节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主要以政府的行政性强制措施为推进手段,而市场主体缺乏主动节能投资的积极性,建筑节能推进缓慢。如何有效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政策研究的关键点。本文深入剖析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制度障碍,研究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有效促进建筑节能开展。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制定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论文主要内容如下:从现实情况入手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需求,提出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建筑能耗存在着能耗大、能效低、污染重等现状,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农村用能结构改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加剧了建筑用能需求,通过对建筑用能需求和建筑能效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预测,建立了我国建筑节能潜力动态评估模型。通过详细分析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制度障碍,指出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缺失是建筑节能推进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而评析现有的建筑节能财政政策实施现状及激励作用缺失的问题,提出论文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理论分析与经验借鉴相结合,研究了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政府定位问题。运用公共财政学的外部性理论,分析了建筑节能投资的正外部性特征和市场机制失灵导致的建筑节能产品市场均衡状态偏离社会最优配置,同时分析了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对于促进节能和约束非节能行为的激励作用,指出财政政策促进节能的有效性;进而从宏观层面分析实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成本效益,构建政策成本和政策效益指标体系,评估政策实施的宏观经济性能。运用公共物品理论分析建筑节能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和实施主体缺失的根源,借鉴国外实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经验,并运用临界质量模型进行政府行为定位分析。对市场主体的建筑节能财政政策体系进行设计。根据机制设计理论,财政政策的设计应满足激励机制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才能引导市场主体在自利原则下的行为选择符合设定的社会总体目标。在明确建筑节能政策目标和重点领域的基础上,运用供求理论分析我国建筑产品市场的供求现状及趋势,指出现阶段建筑产品的供给端投资决策对于节能与否具有较强的决定作用。通过建立开发商群体和消费者群体的有限理性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政府可根据两类群体的进化学习速度选择财政政策措施。通过建立理性政府与有限理性开发商群体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选择财政政策激励力度的理论依据。基于前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领域的市场主体财政政策框架设计。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投入博弈模型,证明区域差异会对博弈结果产生影响,并对我国建筑节能区域差异进行划分,提出具有地区差异的财政政策选择建议。结合我国地域广阔,地区差异大的国情,根据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的数据进行差异指标分析,指出各地区开展建筑节能的基础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建筑节能进展不均衡。分析影响建筑节能的经济因素、现有节能工作基础因素、能源因素和建筑能耗因素等,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各省份开展建筑节能的现实条件进行区域划分,并依据区域划分结果,提出具有区域差异的财政政策选择建议。结合论文研究内容,选择上海市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分析了上海市能耗状况及节能潜力,并对上海市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现状进行评析,结合上海市的地区特点,进行了财政政策方案优化设计,并预测了政策实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研究有利于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运用经济杠杆,引导市场主体的节能投资行为。有效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和合理利用财政资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分挖掘建筑节能潜力,实现包括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内的宏观经济效益,实现节能总体目标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目标。

贾康[7](2008)在《中国财税改革30年:简要回顾与评述》文中指出财税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脉络清晰可见:从"分灶吃饭"到"分税制",从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收入体系,到公共财政导向下的预算管理改革与支出制度建设。在其中税制实现了从过度简化状况向多层次复合税制的演进,并配合财政分税分级框架的构建和适应宏观调控的要求,动态实施税收体系的不断改进完善。政府以财税工具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也逐步走向成熟。但深化财税改革及其配套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公共财政创新对全局综合配套改革的进一步贡献,也值得重视和期待。

贾康[8](2008)在《中国财税30年改革的简要回顾与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税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脉.络清晰可见:从"分灶吃饭"到"分税制",从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收入体系,到公共财政导向下的预算管理改革与支出制度建设。在其中税制实现了从过度简化状况向多层次复合税制的演进,并配合财政分税分级框架的构建和适应宏观调控的要求,动态实施税收体系的不断改进完善。政府以财税工具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也逐步走向成熟。但深化财税改革及其配套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公共财政创新对全局综合配套改革的进一步贡献,也值得重视和期待。

贾康,赵全厚[9](2008)在《中国财政改革30年:政策操作与制度演进》文中指出财政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政府间财政体制变革的脉络清晰可见:从"分灶吃饭"到"分税制",到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收入体系,到公共财政导向下的预算管理改革与支出制度建设,充分证明了财政体制改革的正确性。特别是1994年以后,中国政府灵活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调控手段,对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波动进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前后分别相机抉择实施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显示出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逐步走向成熟。

包全永,苏明,傅志华[10](2006)在《健全和改进我国能源财税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文中指出

二、我国今年继续加大力度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今年继续加大力度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2.2.2 经济周期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2.2.5 其他理论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5.1.2 基本检验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5.1.5 实证分析结论
    5.2 原因探析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6.1.2 计量方法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5 实证分析结论
    6.3 原因解析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7.2.5 实证分析结论
    7.3 原因分析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论营改增后中国地方主体税种的应然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资料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地方主体税种的基本概念
        一、地方税的概念及涵义
        二、地方税相关概念辨析
        三、地方主体税种的概念及涵义
    第二节 公共财政理论
        一、公共财政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二、公共财政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公共财政理论对于地方税收支的意义
    第三节 财政分权理论
        一、财政分权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二、财政分权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财政分权理论对于地方税权的意义
    第四节 税收正义理论
        一、税收正义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二、税收正义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税收正义理论对于地方税的意义
第二章 营改增后中国地方税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一节 地方税收不符合地方公共财政需求
        一、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中占比过低
        二、非税收入在地方财政中占比过高
        三、地方财政高度依赖于中央转移支付
    第二节 地方税权难以适应财政分权的需求
        一、地方税立法权缺失
        二、地方税征管权日趋萎缩
        三、税收收益权划分愈发不合理
    第三节 地方税制有违税收正义价值
        一、地方税制不符合税收实质正义要求
        二、地方税制不符合税收程序正义要求
        三、地方税制不符合税收制度正义要求
    第四节 我国地方税体系问题溯因
        一、市场与政府界限不清晰
        二、分税制以集权作为初衷
        三、地方税制设计有违正义
第三章 外国地方主体税种立法经验及其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地方主体税种的设置
        一、发达国家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二、发达国家政府间税权划分
        三、发达国家地方主体税种设置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地方主体税种的设置
        一、发展中国家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二、发展中国家政府间税权划分
        三、发展中国家地方主体税种设置
    第三节 外国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比较分析
        一、外国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比较分析
        二、外国政府间税权划分比较分析
        三、外国地方主体税种设置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外国立法经验对我国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借鉴
        一、科学合理的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二、稳定适度的政府间税权配置
        三、明确合理的地方主体税种
第四章 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逻辑思路和选择标准
    第一节 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逻辑思路
        一、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逻辑前提
        二、关于地方主体税种的备选税种
    第二节 微观层面: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财政标准
        一、地方主体税种对地方财政自主权的保障意义
        二、地方主体税种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作用
        三、地方主体税种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导向
    第三节 中观层面: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经济标准
        一、地方主体税种应当与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相契合
        二、地方主体税种应当与区域发展特色相一致
        三、地方主体税种应当与居民公共受益相匹配
    第四节 宏观层面:地方主体税种选择的价值标准
        一、地方主体税种的选择应当具备实质正义
        二、地方主体税种的选择应当具备程序正义
        三、地方主体税种的选择应当具备制度正义
第五章 地方主体税种部分备选税种的利弊分析
    第一节 增值税作为地方备选主体税种的利弊分析
        一、增值税方案的财政能力考量
        二、增值税方案的经济意义检视
        三、增值税方案的税收正义价值探究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作为地方备选主体税种的利弊分析
        一、企业所得税方案的财政能力考量
        二、企业所得税方案的经济意义检视
        三、企业所得税方案的税收正义价值分析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作为地方备选主体税种的利弊分析
        一、个人所得税方案的财政能力考量
        二、个人所得税方案的经济意义检视
        三、个人所得税方案税收正义价值探究
    第四节 房地产税作为地方备选主体税种的利弊分析
        一、房地产税方案的财政能力考量
        二、房地产税方案的经济意义检视
        三、房地产税方案税收正义价值探究
第六章 我国地方主体税种立法改革的设想
    第一节 双主体税种结构之消费税方案
        一、消费税方案具备财政意义
        二、消费税方案满足经济标准
        三、消费税方案符合税收正义价值
    第二节 双主体税种结构之资源税方案
        一、资源税方案具备财政意义
        二、资源税方案满足经济标准
        三、资源税方案符合税收正义价值
    第三节 地方主体税种的立法改革路径
        一、双主体税种模式的立法改革总体思路
        二、消费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立法改革
        三、资源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立法改革
    第四节 地方主体税种立法改革的配套措施
        一、明确政府职能并简化政府层级
        二、适当下放税收立法权
        三、税收立法权下放的配套条件
        四、稳步推进地方辅助税种立法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1993-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国外文献
        1.2.2 国内文献
    1.3 分析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4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第2章 理论演进与国际经验
    2.1 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2.1.1 政策定义
        2.1.2 目标体系
        2.1.3 主要工具
        2.1.4 政策类型
    2.2 理论认识的历史演进
        2.2.1 需求稳定能力之争
        2.2.2 供给管理作用之争
        2.2.3 动态一般均衡效应之争
    2.3 政策实践的国际经验
        2.3.1 需求管理型政策实践
        2.3.2 供给管理型政策实践
        2.3.3 结构性财政政策实践
第3章 政策实践历程与主要特征
    3.1 政策运行背景
        3.1.1 增长型经济波动
        3.1.2 经济运行阶段特点
        3.1.3 财税体制改革
    3.2 政策实践内容
        3.2.1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践
        3.2.2 积极财政政策实践
        3.2.3 稳健财政政策实践
        3.2.4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践
    3.3 政策实施特征
        3.3.1 政策框架的总体特征
        3.3.2 政策措施的典型特点
第4章 经济稳定效应
    4.1 总需求管理的理论基础
        4.1.1 比较静态分析框架
        4.1.2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4.2 政策乘数估计
        4.2.1 经验估计方法
        4.2.2 比较静态乘数
        4.2.3 一般均衡乘数
        4.2.4 冲击反应函数
    4.3 稳定效应分析
        4.3.1 产出缺口估计
        4.3.2 总体政策的稳定效应
        4.3.3 不同政策工具的稳定效应
        4.3.4 不同调控机制的稳定效应
        4.3.5 影响稳定效应的主要因素
第5章 结构调整效应
    5.1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联系
        5.1.1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
        5.1.2 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机制
        5.1.3 财政政策结构效应的约束因素
    5.2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与数据处理
        5.2.1 基准计量模型设定
        5.2.2 面板数据估计方法
        5.2.3 变量设置与数据说明
    5.3 财政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效应的经验证据
        5.3.1 产业结构水平的新度量
        5.3.2 财政收支总量的政策效应
        5.3.3 财政收支总量政策的区域效应
        5.3.4 财政收支结构的政策效应
        5.3.5 财政收支政策的长期效应
    5.4 财税政策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5.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5.4.2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5.4.3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效果
第6章 长期增长效应
    6.1 财政政策的长期增长促进机制
        6.1.1 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
        6.1.2 内生增长理论框架
    6.2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与数据处理
        6.2.1 基准计量模型
        6.2.2 动态面板估计方法
        6.2.3 变量设置及数据说明
    6.3 财政政策促进长期增长的经验证据
        6.3.1 财政政策与人均GDP增长
        6.3.2 财政政策与劳动生产率增长
        6.3.3 财政政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6.4 财政政策影响长期增长的作用渠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政策建议
        7.3.1 完善财政规则
        7.3.2 优化支出结构
        7.3.3 推进税制改革
        7.3.4 协调财政与货币政策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三、论文写作思路与基本结构
    四、论文创新点、研究不足与写作难点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
        一、国外学者的观点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公共财政
        一、国外学者的理论
        二、国内学者的理论
    第三节 生态环境与财政政策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 公共财政推动清洁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我国环境现状和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一、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
        二、我国环境质量分析
        三、我国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第二节 环境政策的分类与选择
        一、环境政策的概念与性质
        二、环境政策的特征与变化规则
        三、环境政策的分类和环境经济政策比较
        四、环境政策手段的选择
    第三节 公共财政推动清洁发展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现行环境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保护环境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
        三、公共财政促进清洁发展的可能性研究
        四、在我国通过公共财政促进清洁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第三章 基于清洁发展的财政收入研究
    第一节 "绿色税收"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实施状况
        一、"绿色税收"的内涵与作用
        二、"绿色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三、我国绿色税收的实施状况
    第二节 "绿色税收"的"双重红利"的实证检验与优化设计
        一、绿色税收"双重红利"理论
        二、我国准环境税对环境质量影响相关性实证分析
        三、我国准环境税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四、我国绿色税收政策的优化设计
    第三节 基于清洁发展的排污收费
        一、中国排污收费政策的意义
        二、中国排污收费政策的"清洁"效果检验与问题分析
        三、中国排污收费政策的改革与完善
第四章 基于清洁发展的财政支出研究
    第一节 财政支出对清洁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一、环保投资的整体效用
        二、环保投资影响清洁发展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典型国家的财政支出体系的比较与经验借鉴
        一、例选国家的促进清洁发展的财政支出体系
        二、典型国家的相关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第三节 旨在促进清洁发展的财政支出体系的优化设计
        一、促进清洁发展的财政预算改革
        二、促进清洁发展的财政环保投资政策
        三、促进环境友好型科技进步的财政支出政策
        四、促进清洁发展的政府绿色采购支出政策
        五、促进清洁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第五章 基于清洁发展的财政政策创新研究
    第一节 财政政策创新的意义与框架
        一、创新与财政政策创新
        二、基于清洁发展的财政政策创新的意义
        三、推动清洁发展的财政政策创新的框架
    第二节 构建环境财政体系的基本构想
        一、环境财政的内涵
        二、环境财政的目标
        三、构建环境财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四、构建环境财政体系的思路
    第三节 建立绿色财政监督机制
        一、财政监督和绿色财政监督的内涵
        二、绿色财政监督的意义
        三、绿色财政监督的运行机制
        四、绿色财政监督体系的构建原则
        五、构建基于清洁发展的绿色财政监督体系的内容
    第四节 构建基于清洁发展的环境政策协调机制
        一、基于清洁发展的环境政策相互协调的必要性
        二、基于清洁发展的环境政策相互协调的原则
        三、基于清洁发展的环境政策相互协调的思路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展望:通过"环境财政"实现"清洁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推进清洁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进清洁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的现状
    (一) 公共投资和财政补助政策
    (二) 税收政策
        1.资源税
        2.消费税
        3.车船使用税
        4.城市维护建设税
        5.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6.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 收费政策
        1.排污收费
        2.排污权交易
        3.生态环境补偿费
    (四) 政府绿色采购政策
二、推进清洁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的效果和缺陷
    (一) 政策效果
        1.优化资源配置
        2.节约资源利用
        3.保护生态环境
        4.增加环保资金来源渠道
        5.均衡地区经济发展
    (二) 政策缺陷
        1.政府环保投入力度不足, 效率不高
        (1) 财政环保投入的总量不足, 占GDP的比例较低。
        (2) 财政环保投入的结构不合理。
        (3) 财政环保投入的效率不高。
        2.环保税收政策系统性不够
        3.环保收费政策欠缺较多
        4.政府绿色采购应加强
三、通过财政政策推进清洁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一) 改进财政投入政策, 建立财政投入绩效评价制度
    (二) 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税收政策
    (三) 改进现有的排污收费政策
    (四) 完善财政补助政策, 强化推进清洁发展的政府转移支付政策
    (五) 积极探索和发展“排污权交易”机制 (借鉴《京都议定书》碳排放权框架)
    (六)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七) 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

(6)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问题的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能源政策与建筑节能政策
        1.3.2 财政政策与建筑节能
        1.3.3 建筑节能潜力与财政政策效益分析
        1.3.4 建筑节能财政政策机制设计
        1.3.5 建筑节能财政政策内容与类型
        1.3.6 文献评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论文研究内容及逻辑框架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需求分析
    2.1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需求
        2.1.1 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能耗状况
        2.1.2 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状况
        2.1.3 我国建筑节能需求的紧迫性
    2.2 建筑节能潜力评估
        2.2.1 节能潜力的概念和内涵
        2.2.2 建筑节能潜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2.3 评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2.3 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2.3.1 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2.3.2 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2.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2.4 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现状评析
        2.4.1 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现状
        2.4.2 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评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政府定位
    3.1 建筑节能的外部性分析
        3.1.1 外部性理论
        3.1.2 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3.1.3 建筑节能的外部性与市场机制失灵
    3.2 财政政策对建筑节能的激励作用分析
        3.2.1 税收作用机制分析
        3.2.2 财政补贴作用机制分析
    3.3 政策成本效益分析
        3.3.1 建筑节能的政策成本分析
        3.3.2 建筑节能的政策效益分析
    3.4 建筑节能供给与政府定位
        3.4.1 公共性理论与供给主体有限性
        3.4.2 建筑节能的实施主体缺失及解决途径
        3.4.3 国外建筑节能财政政策评价与借鉴
        3.4.4 政府定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市场主体的建筑节能财政政策设计
    4.1 市场主体财政政策设计的理论依据
        4.1.1 机制设计理论
        4.1.2 激励相容
    4.2 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目标与重点领域
        4.2.1 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目标分析
        4.2.2 建筑节能财政政策重点领域分析
    4.3 建筑节能财政政策对象选择
        4.3.1 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对象选择
        4.3.2 基于博弈分析的政策对象选择
    4.4 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激励力度
        4.4.1 基本假定
        4.4.2 进化博弈模型建立及求解
        4.4.3 博弈结果分析
    4.5 市场主体的建筑节能财政政策框架设计
        4.5.1 政策设计原则
        4.5.2 政策设计的基本思路
        4.5.3 政策框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的区域差异财政政策选择
    5.1 区域差异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分析
    5.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投入博弈分析
        5.2.1 建立模型
        5.2.2 模型求解
        5.2.3 博弈结果分析
    5.3 我国建筑节能区域差异的因素分析
        5.3.1 我国建筑节能区域差异的定性分析
        5.3.2 我国建筑节能区域差异的定量分析
        5.3.3 建筑节能区域划分的必要性
    5.4 建筑节能区域差异划分
        5.4.1 区域差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5.4.2 聚类分析模型的建立
        5.4.3 分类结果分析
    5.5 针对地区差异的建筑节能财政政策选择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上海市建筑节能财政政策实证分析
    6.1 上海市建筑能耗现状与节能潜力分析
        6.1.1 上海市建筑能耗状况
        6.1.2 上海市建筑节能潜力分析
    6.2 上海市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现状分析
        6.2.1 上海市建筑节能进展
        6.2.2 上海市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现状
        6.2.3 上海市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的障碍识别
    6.3 上海市建筑节能财政政策优化设计
        6.3.1 政策设计思路
        6.3.2 政策设计方案
    6.4 上海市建筑节能财政政策效益分析
        6.4.1 经济效益
        6.4.2 社会效益
        6.4.3 环境效益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国财税改革30年:简要回顾与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财政分权与财税体制改革成为中国改革在宏观层面的重要突破口
    (一) 传统体制下财政体制运行的特征及评价
        1. 高度集中财政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
        2. 以非税收入为主的财政收入制度。
        3. 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的财政支出体制。
        4. 对中国传统财政运行机制的简要评述。
    (二) 财政分权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1. 以“分灶吃饭”方式开启财政分配关系改革, 并最终推进到“分税制”。
        2. 逐步以“利润留成”、“利改税”、“税利分流”和企业“产权明晰”、股份制改造方式, 确立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市场主体地位。
二、中国政府间财政体制的变革:从“分灶吃饭”到“分税制”的回顾
    (一) 1980—1988年“分灶吃饭”财政体制改革及其主要内容
    (二) 1988年以后的多种形式的地方财政包干体制
        1. 财政包干体制的形式。
        2. 对“分灶吃饭”框架下财政包干责任制的述评。
    (三) “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
        1.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
        2.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配套措施。
        4. 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的改进。
三、税制改革和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收入体系
    (一) 适应市场化改革, 建立和完善税收制度
    (二)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配套改革中建立现代税收制度
    (三) 强化非税收入管理, 规范政府收入行为
        1. 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逐步整合财政资金。
        2. 改革税费制度, 规范政府收费行为。
        3. 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改革, 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四、公共财政导向下的预算管理改革与支出制度建设
    (一) 部门预算改革
        1. 部门预算的内容与特点。
        2. 部门预算编制实践。
    (二)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1.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背景与过程。
        2.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内容。
        3.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成效及走向。
    (三) 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四)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进
        1.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基本情况。
        2. 财力性转移支付规模的扩大及其对均衡地区间财力差距的作用。
        3. 以专项转移支付重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五、财政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演变及调控实践
    (一) 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顺利实现经济运行的“软着陆”
        2.“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内涵。
        3. 实施效果。
    (二) 1998—2004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 财政政策实行重大转变的背景。
        2. 积极财政政策的提出及其主要措施。
    (三) 由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
        1. 财政政策转型的宏观背景。
        2. 稳健财政政策的提出。
        3. 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
    (四) 在公共财政导向下加强对各项社会事业和基本民生事项的支持力度, 服务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 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 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 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 运用财政政策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六、两个重要问题:坚持财政体制深化改革的“分税制”方向和关注公共财政与全局改革的配套
    (一) 对分税制的看法
    (二) 财政改革对全局改革的可能贡献与必要配套

四、我国今年继续加大力度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2]论营改增后中国地方主体税种的应然选择[D]. 陈思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1993-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实证分析[D]. 宋来.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4]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D]. 胡绍雨. 南开大学, 2010(08)
  • [5]推进清洁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 贾康,王敏. 财经问题研究, 2009(10)
  • [6]我国建筑节能财政政策研究[D]. 王洪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05)
  • [7]中国财税改革30年:简要回顾与评述[J]. 贾康. 财政研究, 2008(10)
  • [8]中国财税30年改革的简要回顾与评述[A]. 贾康. “市场化三十年”论坛论文汇编(第二辑), 2008
  • [9]中国财政改革30年:政策操作与制度演进[J]. 贾康,赵全厚. 改革, 2008(05)
  • [10]健全和改进我国能源财税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J]. 包全永,苏明,傅志华. 经济研究参考, 2006(14)

标签:;  ;  ;  ;  ;  

我国今年继续加大力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整税暂缓征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