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普报刊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崔超[2](2016)在《《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世界文明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而中国西部作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民族的振兴。本论文是以西部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做出的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原文节选自盖山林,盖志义所着《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一书的第六章“现代启悟篇”,该书主要讲述西部各省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及取得的成就。该论文选取文本包含环境科学、林学、农学等多个学科,行文夹叙夹议,还有说明。笔者借助翻译学功能派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初步研究和探索该文本的翻译特点和翻译技巧,并试图通过目的论理论中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以及赖斯对文本功能的三类划分:即“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祈使功能”来解决生态文本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对于翻译中涉及的难点,即词汇,短句,长句,语篇,修辞做出如下处理:从文本信息功能出发,变通及归化词汇中具有的文化内涵;对短句的表达进行归化和显化处理;以语篇连贯原则为指导,处理长句句内逻辑和顺序,同时对语篇的处理则突出文本交际功能,以及在目的论原则指导下的修辞异化。通过翻译实践,笔者认为:汉语词汇译入英文时需要克服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努力达到两种语言内涵和表达的平衡,准确完成传递信息的交际任务。汉语中存在多学科术语近义词,英文译文中需要仔细分辨,不可“一言以蔽之”。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上具有差异,需要在英文译文中采用归化或显化方法,产生译入语接受的译文;汉语句内、句间和语篇逻辑需要在英译中增加语法、词汇和句序上的衔接;有时汉语中的语气需要在英文中以情态动词显化。汉语修辞手段本质上基于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想,需要在英译中有所取舍,即以传递信息为最主要目的,尽量保留修辞特征。
张军驰[3](2012)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文中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部地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整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大为改观,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也更为稳固。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复杂,区域差异性大,加之本身极度脆弱,虽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局部改善、但是整体不断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有关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从调整的范围、手段、内容和取得的实效上看,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需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要素,加快推动和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西部地区资源和环境现实而迫切的需要,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为研究内容,对我国三十多年来环境政策的演变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做了客观评价,深入剖析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行环境政策内容不够全面、相互之间缺乏协调、调整方法和手段单一、执法不严;退耕还林政策、天然林保护政策和水土保持政策等强化行政命令、忽视市场作用、多头管理出现部门冲突、政策缺乏激励措施、公众参与热情不高等。上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在政策理念、政策体系、调节手段和范围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在实践中集中表现为政策理念相对滞后、政策体系不够完整、政策执行环节薄弱、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公众参与不足等方面。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立足当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和实践的分析考察,提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应在战略层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资源、环境和谐相处;在观念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道路方面走生态文明之路、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生态文明为理念,遵循协调统一、环境民主、制度创新和本土化原则,构建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治理网络,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全面创新,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宏伟目标。
李振[4](2012)在《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与完善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对整个社会进步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对经济的增长力的影响,其重要性更是巨大。伟大领袖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判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基于现代科技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技,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第一,高新科技及高新技术产业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是传统工业产值的5~10倍,是传统手工业的50~100倍。第二,如今产品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1972年,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向太空发射的了世界上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2.7亿美元,而首年即收回14亿美元利润。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刺激下,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已经成为不可变革的事实,已成为经济提高、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少数民族由于地理、政治、历史环境的因素,导致少数民族发展一直处于落后阶段,科技发展更是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民族地区的社会基础设施、交通、教育等也因为经济原因很难有力推进少数民族科技进步,由此形成了循环效应,即“科技—经济—社会”相互制约,未能很好的形成循环性促进效应。科技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技任务而规定的基本行动准则,是确定科技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科技事业发展进步的战略原则。二次大战后,由于战争的催化,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逐渐科学化,科学逐渐社会化。从而使得科技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凸显重要。国家的科技要想取得进步,不仅要协调好科学技术领域的内部各种衔接,以利于科技发展的整体协调;又要处理好科技、经济、社会的互相促进关系,以使它们协调稳固发展。国家必须制定出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统一的基本行动准则,利用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制定有效的、及时的政策管理。为此我国科技部、中科院和各省、市科委一般都设有科技政策研究机构,另外,国家与地方还成立了科技政策研究会,从而以达到科技政策制定、颁布、实施的合理性。杜鲁门总统曾经在强调说1“除非一个国家能够充分发展它的科学技术资源,否则便无法保持今天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一个政府,如果不能慷慨而明智地支持并鼓励大学、工业和政府实验室中的科研工作,就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美国有一套卓有成效的科技政策紧密相关。苏联解体后,克林顿总统时代,世界上没有战争威胁下美国极力促使减缓国防经费的增幅,放弃“星球大战计划”,缩减原子能研究开支,控制并暂缓空间站发展,为了加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克林顿政府迅速做出转变科技发展战略,从而加强了高科技领域的研发,“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战略进一步强大了美国的综合国力。从1976年,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鼓励科技创新的《国家科技政技术创新法》、《大学和小企业专利程序法》、《技术创新法》、《联邦技术转移法》等;加强信息通讯产业建设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等;对世界高新科技领域研究,促进“产—学—研”结合的调整税收政策(1981年通过了《经济复兴税收法》)、鼓励企业合作等举措。美国特有的"产—学—研"结合道路,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目前我国对于少数民族科技发展尚未有明确的、真正的国家性质的立法,少数民族科技政策也仅仅被当做民族政策的附加文件出台,国内对于民族科技政策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对于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研究更是处于空白,本文对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科技开展系统梳理,对少数民族科技实施状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各少数民族省区科技政策的所推动的经济增长进行评价,对国家在少数民族科技政策方面所带来的投入产出进行绩效评估,并且针对目前少数民族科技发展进行有效分析及提出合理建议建议,对于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科技进步、科技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解群[5](2012)在《中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分析》文中提出我国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是西部大开发中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01年6月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高校对口支援的政策目标,是推动东西部共享教育经验、知识、信息和物质资源,提高西部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共同促进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施10余年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西部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受援高校师资队伍有了很大发展,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科研水平和科研经费大幅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但是,东西部高校之间的巨大差距依然存在。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并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中国高校对口支援任重而道远。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发布并启东,由政府主导指定“结对”对象,没有建立稳定持续的资金保障,支援高校需要积极筹集资金,实施对受援高校的支援和全方位合作。高校对口支援体现出明显的政策主导的特征,政策质量的好坏和政策体系的良性运行,对高校对口支援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政策分析是一种专门的政策研究方法,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它以理性分析、科学决策为核心,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研究范式,在我国许多重要决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对提高决策的质量、规范政策的执行和增进政策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过程中,运用政策分析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提升政策质量,也有助于整个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建设。阶段模型是分析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采用的主导模型,论文采用政策分析的方法,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等方面对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渐进主义分析理论模型来分析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过程;通过对政策制定者的访谈以及政策文本研究,探析政策制定的实际情形与理性决策流程的“吻合”程度,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制定过程、内涵和本质。政策只有经过执行才能体现政策效果。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实施10余年,多方面特色发展,总体成效良好,但局部遭遇“执行难”困境,政策执行偏差行为也有发生,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有利于偏差的纠正。政策监控与政策评估是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有效保障。高校对口支援政策需要监控是因为该政策本身的特性和政策过程的不确定性,通过监控,可以适时调节政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至今没有开展系统的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政治性和技术性的结合,展望未来,应注重制订科学的评估标准,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评估中出现的问题。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世界现象。美国、欧洲的俄罗斯和法国、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加强本国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区域互动、人才开发是各国的共性特征,并在经费保障、立法支撑、国家行动和市场机制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了解和借鉴国际经验,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对加快推动我国西部高校以及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政策分析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来自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在对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进行分析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未来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调研,保障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决策科学化是目的,决策民主化和法治化是手段,三者应成为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推进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体系的有效运行。二是力求共赢,提高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在思想上和政策执行组织、执行制度、执行能力、执行环境等方面全面改善,努力实现共赢合作模式,促进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有效性与可持续发展。三是借助社会,建立健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体系。针对现状,尽快加强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工作,在评估意识、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过程等方面全面建设,以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四是国外借鉴,丰富完善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体系。要着重在加强立法、统筹规划、适应市场等方面学习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高校对口支援政策体系,以保证我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实力不断增强。
徐占元[6](2011)在《西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发展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改造社会结构和巩固新生政权,逐步实现了对社会的高度整合,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整合能力。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进一步拓展,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适应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整合方式再也无法满足越来越市场化的社会条件。新时代的社会变革对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和整合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理论层面讲,日益分化的多元社会的出现并不必然导致整合力的提高,而整合往往滞后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当一种整合形态向另一种整合形态转变时,由于传统的整合力量在逐渐消解,而新的整合力量一时又难以马上发挥作用,此时,新的整合形态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改进党的政治整合方式、提高党的政治整合能力,已经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是一个政治资源较为分散、历史演进过程较为多样、社会结构要素整合度较低的地区,再加上民族分裂主义的分裂与破坏,使得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一体化建设显得更为迫切,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的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加强执政党的政治整合能力建设这一命题,研究如何通过加强党在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能力,从而有效遏制和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势力,促进政治-体化建设。从本文内在逻辑关系上讲,先从理论上研究政治整合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述执政党的政治整合能力问题;然后以政治整合为视角,系统梳理建国以来党对西部民族地区进行政治整合的理论与实践,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进而研究和分析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在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目标、任务、方式和机制,以及加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最后论述新时期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举措,提出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长效能力建设。
唐恩,何群源,黄汝红[7](2010)在《做好西部大开发气象科普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总结了西部大开发气象科普工作的特点,探讨了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并对如何做好西部大开发气象科普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王雅红[8](2010)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文中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许多地方的发展实践已经证实,通过实施城镇化战略,可以达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战略目标。由于各地区的具体条件有所不同,故而在城市发展的速度、范围、途径和道路等方面也有所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城镇化模式。本文以甘肃、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民族学、社会学和城市学等研究方法,建构了城市化模式的分析框架,并选取石河子市、博乐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三地为样本,对其城镇化过程进行了个案分析,考察了它们城镇发展不同的道路和途径,形成了对三地城镇化模式的不同认识。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并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目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对城市化及其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多元要素理论”和“区位复合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对城市化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提出从城市化主体、城市化要素和城市化动力三大系统进行考察的研究视角,并将其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实践相结合,为后续研究搭建了理论的平台。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模式的个案分析。在第三章里,主要分析了以石河子为代表的“嵌入”式移民城市的模式类型,指出其“即时城”的城市化特点,并分析了此类城市化模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的意义。第四章是对新疆博乐市城市化模式的考察和分析。通过对城市化要素和指标的分析,指出其边疆口岸城市的发展类型,总结了其“核心——边缘”的城市化特点,并进一步研究了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口岸城市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第五章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城镇化实践为例,分析了“生态移民”类型的城镇化模式,总结了这一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条件,并就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示范意义进行了探讨。第六章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本文的第三部分。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针对研究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从城市化战略、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化的内容和实质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所做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赖茂生[9](2006)在《传播、发展、和谐》文中提出文章探讨了和谐社会与西部大开发的内在联系及政府的责任,西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问题,东西部地区的数字鸿沟以及如何通过推进信息化来缩小数字鸿沟,西部地区的贫困和人口素质问题及其对科技传播工作的挑战。
李振唐[10](2005)在《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都十分活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过大,长期持续的不平衡发展不仅给政府和财政造成压力,同时也造成了地区间教育、文化、法制建设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后劲不足,并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本论文在于深入研究和探讨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以加快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解决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可能出现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论文包括导言在内共6章,导言详细了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内容体系、技术路线等。第二章为后发区域发展的国际比较,以比较经济学为理论根基,系统比较了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美国西部大开发、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意义。第三章着重论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指出,选择资源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将农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作为区域发展的切入点和着眼点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论文第四章从资源比较优势的角度论述了特色农业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农业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探寻比较优势,依托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从社会发展和生态效益的角度构建了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与社会基础,但仅有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论文第五章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集群化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这一章从理论综述与实证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在以上各章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即将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四者统一于农村现代化进程之中,四化联动,共同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以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系统阐释了促进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定位和战略选择。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 第一,深入研究了后发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论文系统比较分析了美国西部大开发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等发达国家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国与世界的经验事实对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对我国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启示意义。
二、科普报刊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普报刊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翻译背景 |
1.2 翻译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任务简介 |
2.1 作者作品简介 |
2.2 文本特点分析 |
2.3 译前准备工作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目的论概述 |
3.2 目的论指导思想 |
3.3 赖斯文本分类 |
第四章 任务过程 |
4.1 翻译难点 |
4.1.1 词汇难点 |
4.1.2 句子难点 |
4.1.3 长句难点 |
4.1.4 语篇难点 |
4.1.5 修辞难点 |
4.2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
4.2.1 跨文化交际下的词汇 |
4.2.2 信息功能下的句子 |
4.2.3 语篇连贯原则下的长句 |
4.2.4 交际功能下的语篇 |
4.2.5 目的原则下的修辞 |
4.3 小结 |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翻译收获 |
5.2 翻译教训 |
5.3 问题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 |
附录二 译文 |
附录三 学科术语表 |
(3)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现实考量 |
2.1 生态环境状况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西部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
2.2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内容 |
2.2.1 法律法规 |
2.2.2 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政策 |
2.2.3 政策性文件 |
2.3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分析 |
2.3.1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成效 |
2.3.2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问题 |
第三章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演变与国外经验借鉴 |
3.1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变迁与实践 |
3.1.1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演变 |
3.1.2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 |
3.1.3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评价 |
3.2 国外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
3.2.1 美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
3.2.2 德国的环境治理模式 |
3.2.3 日本环境治理的主要政策 |
3.2.4 巴西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参考 |
3.3 国外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借鉴 |
3.3.1 完善的政策体系 |
3.3.2 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 |
3.3.3 政府作用的合理发挥 |
3.3.4 健全的管理机构 |
3.3.5 广泛的公众参与 |
第四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基本构架 |
4.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的背景 |
4.1.1 时代背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4.1.2 法治背景——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
4.1.3 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4.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的理论基础 |
4.2.1 公共治理理论 |
4.2.2 区域法治理论 |
4.2.3 公共产品理论 |
4.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理念创新 |
4.3.1 生态文明思想的兴起 |
4.3.2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环境治理 |
4.4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原则创新 |
4.4.1 协调统一原则 |
4.4.2 制度创新原则 |
4.4.3 环境民主原则 |
4.4.4 本土化原则 |
4.5 构建多元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构建 |
5.1 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
5.1.1 生态环境治理——政府管理的题中之义 |
5.1.2 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特征 |
5.2 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应用 |
5.2.1 环境政策工具的一般理论 |
5.2.2 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 |
5.3 政府主导型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路径 |
5.3.1 完善生态环境立法 |
5.3.2 优化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
5.3.3 强化生态环境执法 |
5.3.4 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
5.3.5 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 |
5.3.6 建立政府主导的多方合作机制 |
第六章 市场推动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优化 |
6.1 市场机制引入的必要 |
6.2 市场机制在环境政策中的运用 |
6.2.1 国外对市场机制的应用 |
6.2.2 市场化环境政策工具的应用 |
6.3 完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途径 |
6.3.1 完善资源产权制度 |
6.3.2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6.3.3 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
第七章 公众参与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形成 |
7.1 生态环境治理和公众参与 |
7.1.1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
7.1.2 公众参与的理论依据 |
7.1.3 公众参与的界定 |
7.2 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7.2.1 公众参与的状况 |
7.2.2 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7.3 西部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 |
7.3.1 提高西部公众环境意识 |
7.3.2 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 |
7.3.3 建立环境信息制度 |
7.3.4 健全西部公众的表达机制 |
7.3.5 培育西部社会团体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与完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 科技创新及政策研究 |
(二) 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研究 |
(三)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完善创新研究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概述 |
一、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的界定 |
二、 少数民族的科技政策及我国少数民族科技发展现状 |
(一) 少数民族地区现有科技政策梳理 |
(二) 我国少数民族科技政策实施的现状 |
第三章 我国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初步分析 |
一、 各省区在全国科技进步中的基本评价 |
(一) 科技财力资源 |
(二) 科技人力资源 |
(三) 人口素质的综合评价 |
二、 科技成果与高新技术产业 |
(一) 基础性科学研究 |
(二) 专利批准与申请情况 |
(三) 高新技术产业 |
第四章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 |
一、 建立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体系的准则 |
(一) 规范科学性 |
(二) 非主观性 |
(三) 系统性与调理性统一 |
(四) 能操作性 |
(五) 能对比性 |
(六) 要点突出与全面评价相结合 |
二、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的思路 |
(一) 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内容 |
(二) 科技运作机理 |
(三)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 |
(四) 我国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内容 |
第五章 我国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体系模型 |
一、 我国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方法的选择 |
(一) 密切值法 |
(二) 指数法 |
(三) 综合指数评估方法 |
(四) 专家评价法 |
(五) 模糊综合评判法 |
(六) 运筹学和其他数学方法 |
二、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方法的运用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指标数据选取 |
(三) 结果分析 |
(四) 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少数民族科技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创新建议 |
一、 我国少数民族科技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国家没有独立的系统的少数民族科技促进的法律法规 |
(二) 民族地区科技经费投入滞后,财政科技拨款支持不足 |
(三) 民族地区科普水平较低,设施和水平落后 |
(四) 民族地区科技进步缓慢,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
(五) 少数民族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分布不够均匀 |
(六) 民族地区科技人才流失与人才资源浪费 |
(七) 民族地区科技人才教育政策整体滞后 |
(八) 民族地区科技教育类基础设施落后 |
二、 完善创新我国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的建议 |
(一) 制定《民族地区科技促进法》,加快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
(二) 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三) 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科技人才行业结构 |
(四) 加强各地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使科技人才的整体分布趋于均衡 |
(五) 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科技教育事业 |
(六) 发展民族地区科技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七) 加强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核心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 |
第一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概析 |
第三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理性决策流程探析 |
第四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的渐进主义分析 |
第五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 |
第一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的内涵 |
第二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状况 |
第三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 |
第四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偏差的因素及纠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监控与评估 |
第一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监控与评估概述 |
第二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监控的状况 |
第三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的状况 |
第四节 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的问题及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支援欠发达地区高校政策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美国支援西部高校发展的政策举措 |
第二节 欧洲部分国家支援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的政策举措 |
第三节 亚洲部分国家支援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的政策举措 |
第四节 国际支援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政策与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加强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制定的“三化”建设 |
第二节 提高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
第三节 建立健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评估体系 |
第四节 丰富完善我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对象列表 |
附录三 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学校列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西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的相关动态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党的政治整合能力 |
第一节 政治整合及其价值 |
一、政治整合的含义 |
二、政治整合的目标 |
三、政治整合的对象 |
四、政治整合的基础 |
第二节 执政党与政治整合 |
一、现代政治生活中的政党 |
二、政党政治整合之方法:西方实践 |
三、执政党政治整合之途径:中国经验 |
第三节 党的政治整合能力 |
一、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的内涵 |
二、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的外延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实践 |
第一节 组织重构: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组织资源 |
一、党的组织建设:为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搭建组织基础 |
二、在各级权力机关建立相应的党的组织机构 |
三、在社会组织中建立相应的党的组织 |
第二节 思想改造: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思想基础 |
一、政治运动:西部民族地区思想整合的超常规方式 |
二、思想政治工作:西部民族地区思想整合的主要方式 |
三、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实现西部民族地区思想整合的根本方式 |
第三节 制度建设: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制度保障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部地区的确立与发展 |
二、民族区域自治: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基本制度架构 |
第三章 新时期党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目标、任务、方式与机制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目标 |
一、中央政治权威的树立 |
二、国家核心政治价值体系的确立 |
三、实现政治一体化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任务 |
一、树立国家政权机关的权威 |
二、培育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与忠诚 |
三、建设现代政治文化 |
第三节 新时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方式与机制 |
一、党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方式 |
二、党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整合的机制 |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面临的挑战 |
一、分裂主义势力的挑战 |
二、民族问题的影响 |
三、民族传统政治因素的制约 |
四、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 |
五、宗教因素的影响 |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 |
一、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
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顺利实施 |
三、经济社会事业得到历史性发展 |
四、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建设 |
第一节 加强贯彻和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能力 |
一、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工作 |
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
三、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四、巩固和发展党与民族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
第二节 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能力 |
一、坚持改革开放,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二、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三、增强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
四、构筑共同文化,形成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文化基础 |
第三节 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能力 |
一、协调民族关系,实现民族关系和谐 |
二、保障各民族平等地位和权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
三、营造和谐的民族关系氛围,实现各民族团结 |
四、坚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
第四节 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能力 |
一、加强自治机关自身的建设 |
二、切实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
三、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法制化建设 |
第五节 强化各少数民族对党忠诚和对国家认同的能力 |
一、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二、改善西部各少数民族的生活条件 |
三、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
第六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争取少数民族进步人士的能力 |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争取少数民族进步人士的重要意义 |
二、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
三、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完善民族干部培养机制 |
四、争取团结教育少数民族进步人士 |
第七节 争取国际道义支持的能力 |
一、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掌握国际舆论的主动权 |
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加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透明度 |
三、提升外交质量,有针对性地压缩民族分裂分子境外活动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做好西部大开发气象科普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分析 |
1.1 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 |
1.2 气象科普工作的形式单一, 覆盖面窄 |
1.2.1 科普内容单调, 质量不高 |
1.2.2 科普覆盖面窄 |
1.3 气象科普人才和作品缺乏 |
2 对做好西部大开发气象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 |
2.1 气象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 |
2.2 以新的工作方式开展气象科普工作 |
2.3 探索多途径的气象科普工作方式 |
2.4 加强对极端天气的宣传, 做到重点突出 |
2.5 加强气象科普队伍建设 |
3 结语 |
(8)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现状 |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城市化及其模式 |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概念 |
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
三 、城市化的模式 |
四、城市化模式及其要素分析 |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镇)化 |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镇)化 |
二、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模式 |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
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要素分析 |
第三章 石河子城市化模式研究 |
一、石河子概况 |
二、石河子城市化的要素分析 |
三、石河子城市化模式研究 |
四、"即时城"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化 |
第四章 博乐城市化模式研究 |
一、博乐概况 |
二、博乐城市化的要素分析 |
三、博乐城市化模式研究 |
四、全球化时期的边疆城市发展及城市化 |
第五章 阿克塞城镇化模式研究 |
一、阿克塞概况 |
二、阿克塞城镇化的要素分析 |
三、阿克塞城镇化模式研究 |
四、"生态移民"模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 |
第六章 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问题的思考 |
一、要不要"城市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战略的选择 |
二、"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发展规模的选择 |
三、"城市生活化"还是"生活城市化"——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实质 |
四、少数民族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第二章 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与国内区域经济新秩序 |
第二节 美国西部开发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节 后发优势战略: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选择 |
第五节 经验事实比较:世界与中国 |
第三章 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 |
第一节 中西部资源总论 |
第二节 农业资源的战略地位及评价 |
第三节 中西部农业资源开发的原则与路径 |
第四章 特色农业: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
第一节 特色农业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特色农业实践 |
第三节 中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劣势分析 |
第四节 特色农业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
第五章 企业集群: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
第一节 企业集群:一种有效的“内生式”发展模式 |
第二节 乡镇企业与企业集群 |
第三节 企业集群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
第六章 “四化联动”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产业化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
第二节 工业化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
第三节 城镇化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
第四节 知识化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科普报刊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节选)翻译报告[D]. 崔超.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3]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D]. 张军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2)
- [4]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绩效评估与完善创新研究[D]. 李振.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3)
- [5]中国高校对口支援政策分析[D]. 解群.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6]西部民族地区加强党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D]. 徐占元. 兰州大学, 2011(10)
- [7]做好西部大开发气象科普工作的思考[J]. 唐恩,何群源,黄汝红. 河北农业科学, 2010(03)
- [8]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研究 ——甘肃、新疆的个案分析[D]. 王雅红. 兰州大学, 2010(09)
- [9]传播、发展、和谐[A]. 赖茂生. 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6
- [10]中西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李振唐.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