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笔记小说”的现代性

论“新笔记小说”的现代性

一、论“新笔记小说”的现代性(论文文献综述)

冯译萱[1](2021)在《阿城论》文中认为谈及“寻根”,阿城似乎成为一枚标志符号,而这一成就的高峰,却一叶障目般消弭了其多元的意义。众所周知,阿城的相关研究几乎是伴随着《棋王》的横空出世而渐入高潮,一直延续至今。然而,除杨肖着有一本《阿城论》的专着外,大部分均为评论文章、硕士论文,至今未有以阿城为对象的博士研究论文。通过对此前的研究文论进行梳理,可以明显发觉,学者们对阿城的创作研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存有许多空白和不足。例如,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多集中于早期的小说,而忽视了后期影视剧本、艺术对谈、学术着作等,如古代造型学研究《洛书河图》《昙曜五窟》。还有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阿城发表于期刊杂志的零散文字的考察,如本人认为对其创作研究极为重要的一篇影视评论《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研究文献的局限性导致了对创作者观念的部分误读,为此,本文也将担当起对阿城进一步完整而立体化研究的使命。本文以阿城至今发表的文本作品、访谈演讲为基础,补充以阿城于八十年代初发表的部分零散文字,对以往研究打捞梳理,在其经历、思想、文字间,勾连环环相扣的趋同内涵,构造出作家本身创造性、传承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质。通过阿城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间的互渗交融,观照其文本丰富的艺术素养,并通过对其文论思想的考察,说明他对传统的执着,根源意图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卫,是对文化得以自由发展的空间的开拓,为了尽可能对阿城做出较为完整、全面的系统性研究。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了四大章节。第一章意在探究阿城的文化观念,对其创作做纵向的历史梳理。通过梳理阿城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从家庭背景、到成长中汲取的知识结构、从知青经验到美国生活,展现阿城文化思想的形成,理解他始终以文化为母题的创作。同时通过辨析阿城与“寻根文学”的纠葛,说明阿城创作的心理机制:他所主张的文化“寻根”,在历史语境中实则是变革现实的理想,带有守卫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其他寻根作家予以对比,更可挖掘他内在文化精神的“底气”。从阿城映照现实的文化观,我们可有理由引申至否定《棋王》是一部道家文化之作;思考其创作观,更可明确小说中长久以来被忽视的“自然主义”创作特质。第二章主要阐明其文学创作与美术、音乐、电影之艺术方式间的勾连转化,遵循着不同艺术的某些共同规律,阿城在小说中将美术的感知、笔法、审美蕴化为语言的表现工具;通过四字组合、标点符号、休止等手法构建强烈的节奏,通过重复、叠音、对仗的手法显现诗歌般的旋律;并将电影的蒙太奇叙事方式、镜头语言、声画合一的手法融会贯通到文字的书写,使其文字练就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第三章内容,主要对阿城小说的艺术特征做以提纲挈领的分析,从新笔记文体、“古”化的语言风格、诗意的叙事表现予以深入研究,在重顾传统文学范式的同时,说明其创作是对深化“中国特色”文学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有益尝试。第四章则对阿城迄今为止的文论话语深入分析,探讨其始终秉持的“自由观”——是制约的自由与同情的自由,即孔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与“仁者”的自由。同时理解阿城对“巫”文化的热忱,乃至成为他对艺术、文学、乃至传统文化谱系认知理论的一脉重要来源。试图说明阿城对多样性文化的“自觉内化”:对传统的追根溯源,对知识结构的差异强调,甚至对渐近失落的原儒文化、萨满文化的打捞,无一不证明着对渐近消逝的文化的寻回,贯穿其思想的内在理路。

陈奕希[2](2021)在《林斤澜小说创作流变论》文中提出林斤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也是横跨十七年、新时期、新世纪三个创作阶段的作家,他的小说以精湛短小的创作特点被无数后辈作家以及研究者认可。然而比起同时代的老作家,林斤澜的作品关注者相对较少,在2007年的北京作家终生成就奖获奖的过程中也是经历了一番艰辛。80年代末期,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以家乡温州在改革开放下的发展为背景,以“新笔记体”小说的艺术形式让许多研究者感到“怪味”的同时也不得不被作家悠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折服。本论文对林斤澜的小说创作进行研究,对林斤澜不同阶段小说的创作心理、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其小说创作之流变。本文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林斤澜的创作历程进行梳理,根据作家的人生经历以及作品风格将其创作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对作家不同时期下的创作心理进行探讨。第二章研究林斤澜作品中的主题流变。上世纪50年代的表现政治;新时期回归文坛后的叩问历史;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体察人性;90年代末到新世纪以后的感悟生命,揭示作家从现实主题到抽象主题下的创作变化。第三章研究林斤澜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流变。在对作家笔下人物形象进行总体概括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农民新人、知识分子、温州人、老艺术家四类形象,揭示作家创作中人物形象的阶段性特征。第四章研究林斤澜小说的艺术流变。从林斤澜小说的语言创新、文体探索、审美体验、创作方法四个方面呈现出作家小说的艺术流变。

刘佳慧[3](2020)在《论孙犁“新笔记小说”的创作》文中认为孙犁晚年比较重要的两部系列创作——《芸斋小说》和《乡里旧闻》都因为继承了中国文学史上笔记小说的艺术传统,又加入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而成为"新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品。孙犁晚年"新笔记小说"的创作,既是孙犁尝试打破文体界限的试验的产物,也是其文风从"纪实"向"记史"转变的重要佐证,与汪曾祺的新笔记小说创作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众多的"新笔记小说"中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与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李振龙[4](2020)在《汪曾祺小说意象叙事的审美现代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从汪曾祺小说的意象叙事作为切入点,来对汪曾祺小说的现代性问题进行阐释。这包括意象叙事的源起、意象叙事的主体以及意象叙事的叙事功能建构三个方面。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意象叙事的缘起或特性。笔者将从从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及其本土化和中国文学传统及其现代化的角度,这两个因素的两个进化维度进行考量。一是意象叙事的外源性,即其中包含的以象征主义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及其本地化的进程,这些为汪曾祺小说的意象叙事提供了新的小说形式、手法与深度内容,诸如意识流的小说技法与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追问;二是意象叙事的民族性,即以中国诗歌为主要载体的抒情传统与以散文为主要载体的叙事传统,中国传统的意象叙事是两大文学传统“杂交”的产物,它们为汪曾祺小说中的意象叙事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近代以来,抒情传统的现代性与叙事传统的现代化各自发生,又产生合力,使得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与抒情内容发生了转变,为汪曾祺小说的意象叙事的出现提供了文学基础。第二章将从小说内容方面对意象叙事的现代性意义进行论述,笔者将汪曾祺小说意象叙事的主体——叙事意象分为四类: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民俗意象与文化意象,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些叙事意象作为审美现代性的建构主体,其意义指涉的是汪曾祺对于人类生命存在状态的思考,是汪曾祺对于人的终极价值的终极关怀的表征之一。第三章则是从意象叙事的形式,也即叙事意象在文本中的功能建构入手,来研究汪曾祺小说中的现代性问题。通过论述意象叙事在建构小说情节结构中起到的凝结与转折作用,表现汪曾祺小说中形式上的现代意义与其暗喻的批判的审美现代性;通过论述对意象叙事在建构小说主题与人物时的“意义凝聚点”的作用,表现小说的现代意义,从而论证作为形式上的现代性,借此来展现汪曾祺小说中意象叙事的审美现代性特征。

孟凡淼[5](2020)在《林斤澜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斤澜50年代登上文坛,被誉为“短篇圣手”,与汪曾祺并称为“文坛双璧”。但他小说并不为广大读者和评论家所青睐,学术界对其作品的研究成果较少,且缺乏系统性。然而从艺术价值看来,林斤澜的作品确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因此,本文试图以林斤澜的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以作品与历史的互动关系为总领,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入手细致考察,力图实现更全面、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以“十七年”时期的作品为考察中心,研究这一时期创作的被压抑问题,首先分析作品中存在的颇具矛盾的模式化人物和抒情性基调;其次探讨作品中批判性话语的缺失,因为其潜在批判的隐现和显在批判的缺失,使小说丧失了深刻性和统一性;最后通过与“经验式”作家赵树理的小说的比较,发现了作为“体验式”作家的林斤澜在写作农村题材小说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第二章以新时期以来所创作的《矮凳桥风情》系列小说为考察中心,以主题为切入点,探究作品摆脱压抑、表现历史的方式,这一作品实际上站在时代交汇点上表现前后两段历史,并建构了一个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世界,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作品重点表现的矮凳桥朦胧、神秘的风情和矮凳桥人的坚韧品格;二、作品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形成建构:在写作手法上向古典传统复归,但同时又用象征的方法构建了深层时空;三、从小说的写作立场和文学史定位出发,一方面探究其既形而上又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内涵,另一方面试图从寻根的角度和先锋的姿态理解这部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品。第三章以《十年十癔》等系列小说以及同一主题下的独立单篇作品为考察中心,从作品叩问历史的角度出发,第一节探讨了作品独特的写作切入点——不直接写历史,却以当下反观历史,将人与非人、历史与现实通过癔症这个“中间地带”连接起来;第二节试图挖掘这些作品所凝聚的焦点,和为表现这些焦点所采用的艺术变形手段及小说形式的探索;第三节研究作品表现象征世界的方式,一方面小说利用蒙太奇的手法实现了作品内涵和意义的生长,另一方面精神分析的在地性转化呈现在文本中,就将叩问历史的意义深化为反抗封建性。

邹江平[6](2020)在《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贾平凹的新笔记体小说为研究对象,贾平凹的新笔记体小说创作对其整个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其小说创作的基本面貌,也对当时主流文学思潮实现了重要的艺术拓展与突破。本文主要对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的故事形态、文体特征、创作资源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新笔记体小说的文学价值与艺术局限。在汲取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力图开辟新的思路,以细读作家作品、考察其生平经历为切入点,运用文体学、叙事学等相关理论,归纳总结出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区别于其他作家新笔记体小说独特的文体特征及其艺术价值,客观评估其在文学史中的应有地位,为开拓贾平凹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论文由以下六部分展开:绪论部分,主要从新笔记体小说的概念出发,梳理新笔记体小说的发展脉络及其特点,最后整理出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一章从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的主题和题材入手,就其写意与诗意的志人书写、亦真亦幻的志怪书写和商州民俗书写来分析其新笔记体小说的故事形态。第二章分析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的文体特征,主要是语言的雅俗共生,结构上的散文化,文本的多重意蕴及温和的叙述立场,以此概括出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区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的文体特征。第三章,以溯源式的方式回顾贾平凹的生平及其创作观,从古典文学、商州民间文化、现代文学思潮三个方面厘清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创作的理论资源。第四章,从对主题和形式的突破以及古典与民间资源融合转化的经验启示来肯定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的文学价值,试探讨其新笔记体小说创作的艺术局限。结语部分,将视野放在贾平凹整体的文学创作,找寻新笔记体小说创作对其整个文学创作实践的意义。总结出当前的文学环境下,新笔记体小说仍然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对象。综上,笔者认为,贾平凹的新笔记体小说有着独特的文体特征,它融合了古典、民间、现代的气质,巧妙地实现了这些艺术资源的融合与转化,对贾平凹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与其他新笔记体小说一道在主题和形式上对当时的主流文学思潮实现了重要的拓展与突破。

徐俐文[7](2019)在《阿城笔记小说文体探析》文中研究指明1984年,阿城凭《棋王》一文登上文学舞台,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对阿城的阐释几为“寻根”话语所垄断。《棋王》被视为寻根文学代表作,与寻根文学相互阐释。正如文学史的“寻根”书写绕不开阿城的先行意义,对阿城的研究也始终离不开“三王”,而阿城的笔记文体小说创作却始终未能引起评论界足够关注。另一方面,对于时称“新笔记小说”的研究,则侧重于孙犁、汪曾祺、高晓声、林斤澜、贾平凹等人,还尚未有对阿城笔记小说的系统性个案研究,这不免是一种遗憾。诚如阿城所言,笔记小说这一文类同时具有诗、散文、随笔和小说的特征,可以通过它把许多遗产传之后世,同时可以在描写中超前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例如句子的节奏、句调、结构、视角等等。这一文类作为新时期“现代性”追求与“寻根”语境下作家对综合古典资源与现代性的尝试,却只在当时引起了热议,而后期的研究总结则显得较为不足。本文从文体角度对阿城的笔记小说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分析,正是为弥补阿城研究的不足,同时对新笔记小说这一“有意味的形式”的分析,也是基于当代如何整合文学资源进行创作的思考。本文试图在历史考据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将阿城的笔记小说创作还原于80年代历史语境,利用叙事学理论,结合中国古代传统文论和美学、哲学着作,并通过阿城与其他作家如汪曾祺、何立伟、贾平凹的同时期笔记体创作进行共时性比较,深层分析阿城笔记小说的文体特色及其根源。另外,本文从叙事特点和语言体式两个方面,将阿城笔记小说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及废名、鲁迅等现代文学作家作品进行历时性比较分析,试图对文学内部发展规律、传统文学资源的利用问题和短篇小说创作技巧问题作出解析。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理清笔记体小说的概念和源流问题,对笔记小说进行释名。同时该部分还还原历史现场,对新笔记小说的历史语境、发生发展、推动因与理论建设进行详细梳理,指出新笔记小说与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的同构性。另外,该部分对阿城在80年代关于笔记小说、寻根文学的理论发表和创作参与做简单概述,为下文的展开奠定宏观背景。第二部分从叙事特点角度对阿城笔记小说展开分析,从文本的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叙事风度、叙事时间、叙事节奏角度归纳总结出其笔记小说存在的两大特点:弱化叙事与双构性叙事,并指出这两大叙事特点的形成既与个人经历造成的审美取向有关,也与刻意为之的心理动机有关。在叙事结构方面,阿城的笔记小说呈现出背景淡化、因果和戏剧性因素削弱的反高潮特征,虽看上去自由散漫随性,实质上则是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在叙事角度及风度方面,阿城的笔记小说运用散点透视法来处理素材,不受时空限制,从各个视点进行立体刻画叙述。同时,阿城常以冷静客观的叙事风度叙述世俗生活和百态人生,如王德威所言“冷眼旁观”,这与他的时代边缘人的身份不无关系。另外,阿城的限知视角是一个有趣命题,在这一视角下进行的叙事,叙述者的主体精神被隐藏,使得小说呈现出冷静客观的面貌。从叙述时间与叙述节奏的角度来看,阿城笔记小说的叙事时间是远小于故事时间的,并且常用写意化的手法进行故事压缩,用几个时间片段作一生的缩写。而从整体来看,阿城的笔记小说是一种双构性叙事,即在表层的淡化叙事背后蕴含深层诗性结构。虽然阿城的笔记小说看起来是拒绝隐喻式的平铺直叙,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精雕细琢的寓言性、比喻性、象征性的写作。第三部分从继承和解构两方面分析阿城笔记小说的语言体式。阿城笔记小说语言体式特征十分明显,即简淡枯瘦,这一方面与传统白描炼字、文言句法、修辞策略的习得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以节制、口语化表述反抗主流话语模式的时代风尚有关。阿城笔记小说的节制首先体现在白描炼字方面。他用词极为准确传神,不加渲染、铺陈,这来源于他细致的观察力和精确的概括力。除此之外,阿城融合了传统的白话和文言的文法结构,表现为短句多、无主语、关联词极少等等,使其笔记小说语言呈现出既能俗白自然又能文雅含蓄且极为简劲的特点。同时,阿城在语言体式上的回归也是一种策反的修辞策略。另一方面,阿城以短句构成文本的言说形式和对日常语的亲善,本身即为一种对抗激进共性话语的解构力量,这使得阿城笔记小说天然带有反抗和现代主义色彩。

崔聪聪[8](2019)在《孙方友“陈州系列”小说的诗性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的中国在社会改革与变型中逐渐走向现代化,与之对应的当代文学书写也充满着各种现代意蕴。作家们不断的打破传统文学的写作规范,借鉴西方文学的艺术手法和写作风格,呈现出一定的先锋意识,也体现了对传统诗性写作的悖离。如果说古典文学作品重在通过对乌托邦社会的想象来最终传达作者的理想的话,那么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则重在通过理性的剖析去揭示人在金钱和权利的异化下丢失自我的社会现象。诗性叙事凭借着对理想精神家园的诗意描绘以及对诗歌显着特征的转嫁与消融,从而成为当代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这种诗性叙事不仅可以给空虚状态的我们以精神慰藉,还可以使我们的文学写作能够重新回归传统,从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在文化变异的当下,也在沈从文、萧红、孙犁、汪曾祺、迟子建、残雪等作家的一次次实践中,诗性叙事创作日益走向成熟,逐渐呈现出“蔚为大观”的趋势。孙方友作为诗性叙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不仅用中国身份重写中国经验,从古典诗词和传统小说中汲取营养,创造出了具有浓郁中国味道的诗性叙事小说,而且他也努力承担起去发现生命中美与自由的责任,在倾力建构的“陈州系列”中呈现出生命应有的理想状态,并激活着人们对这片自由浪漫的精神领地的向往。孙方友自觉的承载起文学净化人心灵的使命,体现了他对文化退化现象的凝思,也反映了他对传统诗性精神的继承。本文将孙方友的“陈州系列”置于诗性叙事这一文学视角进行考察,通过着重分析孙方友诗性叙事的文学基础、文本层面、审美层面以及诗性文化反思,透视孙方友对过往美好人性和文化精粹的缅怀,以及他对诗性叙事技巧的探寻和运用。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诗性叙事界定、论文的研究综述及论题的意义与价值。正文部分选取了孙方友“陈州系列”中呈现出的诗性叙事特征来分析研究,主要从诗性叙事的成因、文本层面、审美层面以及文化反思这四个方面展开阐释和分析的。首先,整理了孙方友关于诗性书写的成因。通过梳理周口古老的文化、渊远的历史以及孙方友个人的诗性体验,得出孙方友能够采用诗性叙事这一视角的成因。其次,系统的分析了“陈州系列”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光辉和诗意的文化,分别从诗性人物、诗性品格、诗性伦理这三个方面去挖掘孙方友对想象民间的诗性记忆。再次,从诗性叙事技巧角度来展开分析,并从叙事策略、叙事逻辑和叙事范式这三个方面探讨了诗性叙事的审美建构。最后,从文化反思角度重点考察诗性叙事在“陈州系列”的作用和意义,实现了从历史到现实的反思与拷问。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了这种文化变异现象,揭示了孙方友对现代文明的理性审视以及探讨了他对当下文坛的启示意义。结语部分主要对本论文正文所陈述的观点进行总结概括。附录部分主要是笔者对孙方友的女儿——孙青瑜进行访谈的内容。

李云侠[9](2019)在《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的兴起及其文学史意义》文中认为本文以1980年代兴起的“新笔记小说”为考察对象,首先梳理其兴起的背景、命名由来及随后开创的批评空间;然后再在重返文学史现场的期刊策划、选本编纂、作家创作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新笔记小说的文学史意义。本文认为,以往研究受限于“新笔记小说”概念范畴的笼统认识,忽视了新笔记小说既受制于新时期文学意识,又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在主题与文体方面都有所拓展的复杂性。而只有在对这一复杂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总结新笔记小说的具体创作实践经验,才能更深入地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写作和研究方面关于古典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换等重要问题。绪论部分说明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指出目前学界对新笔记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艺术特征的研究上,忽略了新笔记小说命名背后被遮蔽的相关文学史问题。另外对论文涉及的相关重要概念——“笔记”、“笔记小说”、“新笔记小说”做出涵义辨析与界定。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新笔记小说兴起的过程。首先溯源新笔记小说的兴起背景,即老一代作家自觉的创作意识、“寻根热”与“向内转”在1980年代文学场中的持续升温与发酵,在此基础上,由青年批评家林焱和李庆西在1986年明确发明了“新笔记小说”这一概念。然后,本章尝试分析批评界围绕这一概念展开的热烈讨论,进而指出对新笔记小说理论层面的探讨如何推进了新时期文学在相关问题上的思考,讨论中的共识与分歧又如何折射出这一概念命名背后有待进一步明晰的问题。第二章以南京《雨花》杂志1987年开始推出的“新世说”专栏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笔记小说命名后出现的“新世说”对新时期文学发展作出了怎样的回应。首先,由叶至诚对专栏的策划着手,指出笔记小说范围内的“新世说”在1980年代中后期产生重大影响更多是由于主题题材与文学思潮紧密关联,然后在专栏篇目整理的基础上,以“伤痕文学”为参照说明作家作品如何化用古典文体形式,在题材上持续推进与突破“伤痕文学”思潮的创作主题,并以《世说新语》为参照,分析“新世说”独特的讽刺艺术。第三章以八九十年代之交相继出现的几本新笔记小说选本为研究对象,从编者都聚焦“文体意识”的编选依据中,发现选本如何延着“文体创新”的批评理论视角持续以“形式革命”的方式推进新时期文学发展;而选篇中广泛驳杂的题材及其与1980年代各文学思潮间的紧密联系,又如何体现了“新笔记小说”并不局限于文体层面的文学史意义。本章将结合选本中的具体作家作品,探讨新笔记小说如何对“伤痕-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乡土风俗文学、寻根文学思潮与流派创作做出了拓展与推进。第四章聚焦新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家林斤澜,通过分析其对古典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探讨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批评范畴在阐释具体创作实践时的局限性。首先在对林斤澜“矮凳桥风情”系列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发现他对“笔记体”、“传奇体”等多种古典传统资源的借鉴与转化;然后再在与相关理论批评的对话中指出,如要继续彰显新笔记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应当从作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艺术体系着手激活“新笔记小说”这一批评范畴对于创作的具体经验启示。结语部分概括新笔记小说对新时期文学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对论文所关涉的古典资源承续问题作出扩展性探讨。

喻晓薇[10](2018)在《论莫言小说对明清笔记小说文体的继承与改造》文中认为莫言的"新笔记"小说继承了明清笔记小说的较短篇幅、较小叙事容量、朴素的故事形态、反情节倾向、白描笔法及传神写照的技法,又对这一古老文体进行了现代性改造:化"实录"为虚构,发展了限知叙事,使其更具现代意味,变有头有尾的封闭型结构为开头直接切入故事情境,结尾在故事进行中戛然而止的开放型结构,又将明清笔记小说串联结构改造为以现实框架套古老故事的框架结构。由此形成了莫言独有的"新笔记小说"文体。但由于这一文体与新时期文坛主流倾向、专业读者与当代批评界的阅读期待之间错位,导致其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反而被遮蔽,其独特的地位与个性,不容忽略。

二、论“新笔记小说”的现代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新笔记小说”的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1)阿城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阿城的文化观念探究
    第一节 父与子、经验与记忆——阿城文化思想形成
        1.1.1 家庭的隐性濡染
        1.1.2 知识结构与文化选择
        1.1.3 知青记忆与文化反思
        1.1.4 旅美生活与文化回望
    第二节 从蔚然成风的“寻根文学”到径自的文化寻根之路
        1.2.1 文学史回望:缘起寻根
        1.2.2 争鸣与辨析
        1.2.3 变革现实的“寻根”理想——以《生活理想与审美理想》为例
    第三节 文化与创作:现实价值、历史接续、自然主义
        1.3.1 映照现实的文化价值观
        1.3.2 历史断裂下的文化接续
        1.3.3 从“现实主义”到“自然主义”
第二章 美术、音乐、电影与小说的多元融合
    第一节 小说的美术性
        2.1.1 散落的美术形迹
        2.1.2 线性生长与骨法
        2.1.3 无画处成妙境
        2.1.4 光影间的画面语言
    第二节 小说的音乐性
        2.2.1 生活的音符
        2.2.2 结构的旋律性
        2.2.3 可读的节奏
        2.2.4 对位法曲式
    第三节 小说的电影性
        2.3.1 电影是一种生活方式
        2.3.2 从“电影人”到“电影观”
        2.3.3 电影化叙事
        2.3.4 景别:小说的镜头语言
        2.3.5 声画合一
        2.3.6 从《芙蓉镇》到《刺客聂隐娘》:阿城电影剧本创作
第三章 阿城创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化传统为现代——新笔记文体
        3.1.1 另一种文化复归意识
        3.1.2 《遍地风流》的笔记特征
        3.1.3 样本集纳的功能意义
    第二节 “古”化语言
        3.2.1 字词的复位性
        3.2.2 半文言风貌
        3.2.3 民与俗的活泼生命
    第三节 意象、氛围、生命
        3.3.1 阿城的诗性观
        3.3.2 表于意象,融于氛围
        3.3.3 文字是感觉的诗意流露
        3.3.4 伦理生活的诗意情怀
第四章 阿城文论话语建构
    第一节 自由境界的学思
        4.1.1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价值认同与精神共鸣
        4.1.2 限度、维度、超越
        4.1.3 “同情”是自由的根基
    第二节 巫文化视角
        4.2.1 艺术起源论
        4.2.2 中国造型的幻象源头
        4.2.3 “巫”与文化基因
    第三节 多样性景观
        4.3.1 世俗关怀到人文视角
        4.3.2 映照中西的文化之思
        4.3.3 认识论的思辨色彩
结语
附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2)林斤澜小说创作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林斤澜小说创作研究现状
第一章 林斤澜的创作分期与创作心理的变化
    第一节 顺应时势:歌颂新生活
    第二节 重返文坛:在暴露中自省
    第三节 回归家乡:从断处生发
    第四节 唱出自己的歌:低处偏是深处
第二章 林斤澜小说主题之变
    第一节 从表现政治到观照命运
    第二节 从叩问历史到深层反思
    第三节 体察人性:从发现善到揭露恶
    第四节 感悟生命:从遗憾到释怀
第三章 林斤澜小说人物之变
    第一节 农民形象:共性中透出丝丝个性
    第二节 知识分子:苦难中依旧执着坚守
    第三节 “皮实”的温州人:敢为人先的奋斗者
    第四节 老艺术家:“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第四章 林斤澜小说艺术之变
    第一节 语言创新:由北京话到瓯语
    第二节 文体探索:由散文化到“笔记体”
    第三节 审美体验:由生活体验到艺术感受
    第四节 创作方法:由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论孙犁“新笔记小说”的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界限不明:孙犁“新笔记小说”的创作特色
二、殊途同归:论孙犁与汪曾祺“新笔记小说”的异同

(4)汪曾祺小说意象叙事的审美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汪曾祺简述及研究综述
    二、研究缘起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1)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
        (2)意象与意象叙事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叙事形态:意象叙事
    第一节 外源性:象征主义的现代性及其本土化
        (1)作为审美现代性先锋的象征主义
        (2)象征主义的“本土化”
    第二节 民族性:中国抒情与叙事传统及其现代化
        (1)抒情传统的现代性
        (2)叙事传统的现代化
        (3)“抒情传统”与“叙事传统”的相互渗透
第二章 审美现代性的建构主体:叙事意象及其意义指涉
    第一节 以自然观照人间:自然意象
        (1)风景意象
        (2)动物意象
    第二节 民间异存的方式:民俗意象
    第三节 人性呈现的舞台:社会意象
        (1)“农科所”意象
        (2)剧团意象
    第四节 挽歌情怀的符号:文化意象
        (1)由民俗而产生的文化意象
        (2)由历史而产生的文化意象
第三章 形式上的现代性:意象叙事的功能建构
    第一节 结构的暗喻:凝结与转折
        (1)凝结叙事结构
        (2)表现情节转折
        (3)暗示叙事时空
    第二节 意义的聚集:主题与人物
        (1)点染主旨
        (2)塑造人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5)林斤澜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作家林斤澜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
    1.2 林斤澜的生平及创作经历
第一章 “跟随历史”的创作初探——以“十七年”时期作品为考察中心
    1.1 “模式化”人物及抒情性笔调
    1.2 批判性话语的缺位
    1.3 “体验式”写作与“经验式”写作
第二章 “表现历史”的矮凳桥——以《矮凳桥风情》为考察中心
    2.1 矮凳桥的风情与皮实
    2.2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2.3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第三章 “叩问历史”的变形世界——以《十年十癔》为考察中心
    3.1 消弭界限的“中间地带”
    3.2 焦点与变形
    3.3 表现象征世界的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笔记体小说的界定
    二、新笔记体小说的发生与创作
    三、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研究现状
第一章 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的故事形态
    一、写意的“志人”
        (一)人物刻画的写意性
        (二)人物的诗意美
    二、亦真亦幻的“志怪”
        (一)虚构性:光怪陆离的神秘现象
        (二)写实性: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
    三、商州地域的传统民俗
        (一)日常生活习俗
        (二)商州民间技艺
第二章 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雅俗共生的语言风格
        (一)文白夹杂的语言形式
        (二)方言土语的语言特色
        (三)超常叠词的语言突破
    二、散文化的文体倾向
        (一)小说散文化的写作观念
        (二)贾平凹散文化的新笔记体小说
    三、多重的思想意蕴与温和的叙事立场
        (一)多重的思想意蕴
        (二)温和的叙述立场
第三章 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的创作资源
    一、古典:中国传统文人笔记小说的浸染
    二、民间:商州“异乡人”的乡村追忆
    三、现代:新时期文学环境下文体意识的觉醒
第四章 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的文学价值与艺术局限
    一、主题与形式上对新时期文学思潮的突破与拓展
    二、民间与古典资源融合转化的经验启示
    三、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的艺术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阿城笔记小说文体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阿城与笔记小说
    (一)笔记小说释名
    (二)80年代文学场域中的新笔记小说
        1.“新笔记小说”的概念与特征
        2.新笔记小说与“寻根”及“先锋”
    (三)阿城笔记小说概述
        1.阿城与“新笔记小说”的发生
        2.阿城的笔记小说创作
二、阿城笔记小说叙事特点
    (一)弱化叙事:节制审美与心理
        1.叙事结构:淡化背景与削弱因果
        2.叙事角度及风度:散点透视与边缘限知
        3.叙事时间与节奏:写意化压缩与连续性中断
    (二)双构性叙事:沉默的诗意与反讽
        1.小说的诗意结构与反讽
        2.双构性叙事心理成因
三、阿城笔记小说语言体式
    (一)传统:节制与诗化
        1.白描炼字
        2.文法结构
        3.修辞策略
    (二)解构:语言的反抗
        1.“脱腔”之后
        2.短句与解构
        3.日常语的解构性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8)孙方友“陈州系列”小说的诗性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诗性叙事的界定
    论题的研究综述
    论题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陈州系列”的诗性书写探源
    第一节 说不尽的陈州世界
        一、周口文化与周口作家群
        二、孙方友对陈州文化的继承和诗意阐释
    第二节 孙方友的诗性体验
        一、外在环境——丰富坎坷的生活经历
        二、内在因素——以苦为乐的内在气韵
第二章 “陈州系列”的诗性文本建构
    第一节 诗性人物——生命原色的自由奔放
        一、“痴人”——对爱的永恒追求
        二、“狂人”——自然生命力的展现
        三、“奇人”——传奇色彩的呈现
        四、“真人”——本真人性的讴歌
    第二节 诗性品格——生命色彩的理想回眸
        一、民间智慧的凭吊
        二、民族大义的守望
        三、职业操守的追忆
    第三节 诗性伦理——想象民间的诗意栖居
        一、“人情往来”的社会伦理
        二、“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
第三章 “陈州系列”的诗性审美建构
    第一节 叙事策略:含蓄蕴藉的叙事姿态
        一、比兴手法与隐喻性书写
        二、留白艺术与开放性结局
    第二节 叙事逻辑:非逻辑性叙事
        一、情节突转的设置
        二、“翻三番”的妙用
    第三节 叙事范式:强烈的外在形式感
        一、纪传体的叙事模式
        二、精简性的叙事语言
第四章 “陈州系列”的诗性文化反思
    第一节 诗性变异——对现代文明的理性审视
        一、束缚本我——倾向平庸与一致性
        二、精神虚无——信仰的缺失
        三、品德退化——良知的溃散
    第二节 重拾诗性——对当下文坛的启示意义
        一、对现代空虚灵魂的救赎
        二、对传统诗性叙事的继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的兴起及其文学史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笔记”、“笔记小说”与“新笔记小说”概念考释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笔记小说”的兴起
    第一节 “新笔记小说”的命名
        一、新笔记小说兴起的背景
        二、新笔记小说概念的发明
    第二节 新笔记小说开创的批评空间
        一、对文体创新的认可
        二、对概念外延的争鸣
第二章 “新世说”专栏与新笔记小说对新时期文学思潮的回应
    第一节 《雨花》“新世说”专栏的发起
        一、“新世说”栏目策划始末
        二、“新世说”栏目作品篇目整理
    第二节 “新世说”之“新”
        一、内容之“新”:对“伤痕文学”创作的充实
        二、艺术之“新”:对“世说体”传统的转化
第三章 选本编纂与新笔记小说对新时期文学思潮的文体拓展
    第一节 编选依据与篇目整理
        一、编者前言中文体意识的彰显
        二、入选篇目中题材主题的越界
    第二节 入选篇目对新时期文学思潮的文体拓展
        一、主题突破:对“伤痕-反思”、“改革”文学思潮的拓展
        二、对文化寻根的艺术重构
第四章 林斤澜与新笔记小说对古典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第一节 林斤澜转换古典传统的具体方法
        一、“矮凳桥风情”系列对唐传奇审美叙述的回归
        二、“矮凳桥风情”系列对唐传奇文体范式的借鉴
    第二节 林斤澜转换古典传统的经验启示
        一、“新笔记体”、“传奇体”与寻根思潮中的古典传统
        二、作家主体的思想自觉与艺术自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论莫言小说对明清笔记小说文体的继承与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莫言小说对明清笔记小说文体的继承
二、莫言小说对明清笔记小说文体的改造
三、被遮蔽的莫言“新笔记小说”及其文学史地位

四、论“新笔记小说”的现代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城论[D]. 冯译萱. 吉林大学, 2021(01)
  • [2]林斤澜小说创作流变论[D]. 陈奕希.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3]论孙犁“新笔记小说”的创作[J]. 刘佳慧.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04)
  • [4]汪曾祺小说意象叙事的审美现代性研究[D]. 李振龙.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5]林斤澜小说研究[D]. 孟凡淼. 山西大学, 2020(01)
  • [6]贾平凹新笔记体小说研究[D]. 邹江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阿城笔记小说文体探析[D]. 徐俐文.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8]孙方友“陈州系列”小说的诗性叙事研究[D]. 崔聪聪. 河南大学, 2019(01)
  • [9]1980年代“新笔记小说”的兴起及其文学史意义[D]. 李云侠.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论莫言小说对明清笔记小说文体的继承与改造[J]. 喻晓薇. 江汉论坛, 2018(12)

标签:;  ;  ;  ;  ;  

论“新笔记小说”的现代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