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环境地质工作与城市化进程(论文文献综述)
陈力琦,付晓怡,吴斌[1](2020)在《浅谈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在浙江城市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浙江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情况(一)目的地质工作会产生大量的原始数据,尤其是钻孔地质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然而这些资料的保管非常分散,保存条件层次不齐,为长久保存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料,完善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88)要求,2013年起,浙江省开展了全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
阎浩,张雪亭,刘方芳,程柯毅,程明华,蔡遥,祁民,卿芸[2](2020)在《在城市规划框架下的城市地质工作思路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的城市地质学科发展,城市地质在促进和推动城市建设成效上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城乡规划需求了解不够,提交的地质成果实用性较差;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理念落后,难以适应构建美好"人居环境"的要求;城市地质工作体系构架不足等。本文从城市规划与城市地质环境的关联角度出发,系统梳理了我国的城市地质工作中的现状,深层次探讨了城市地质与规划衔接层面的问题。通过地质调查对城乡规划的支撑性要素的表达,阐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地质的相关性,为城市地质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今天"大地质"的背景下,对于城市地质这种跨界"产品"而言,应该走一条"以人本化服务"为核心思想的道路。本着"大地学"观的思想,在城市发展中,按照城市规划体系搭建城市地质工作构架,将城市地质工作划分为总体规划地质阶段、详细规划地质阶段与专项规划地质阶段。以"嵌入"的方式融入城市建设当中,形成地上加地下的协同表达模式。
任思达[3](2019)在《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速度,被称之为“中国奇迹”。其中,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地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长期以依靠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们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资源环境的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和资源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矿业,更是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推动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上升、对外依存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低以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已逐步显现。面对传统的矿业发展方式已无法满足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对矿业行业进行转型升级,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发展,已是当前矿业经济发展所将面临的首要担当。然而,随着有关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探讨逐渐进入众人的视线,针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研究,仍更多的集中于国家尺度或者某地区矿业发展的案例分析,缺乏矿业发展问题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且随着对绿色发展理念认识的不断完善,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内涵。因此,有必要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重新审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十三五”时期矿业绿色发展新内涵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对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在完善矿业在地理空间视角实证研究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为各地区矿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绿色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及外部性理论,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状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脱钩分析模型、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明确了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现状,结合绿色矿业发展的新内涵,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此量化分析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我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多种模式以及相关路径,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历程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时间维度上,中国矿业经济经历了调整准备阶段、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阶段、环境治理与保护阶段、绿色开采及绿色矿山阶段以及绿色矿业阶段五个阶段。空间维度上,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西部地区在资源储量方面优势突出,地质勘查投入高,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矿业环境恢复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东部地区资源总储量相对较少,但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好,矿业发展稳健有序,大中型矿企占比相对较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良好;中部地区在地质勘查投入金额低于西部地区,但同样存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矿业发展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等问题;东北地区矿业发展相对成熟,经济效益较高,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突出,传统矿业有待进一步转型升级。(2)从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质量来看,矿业经济的发展对整体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较大,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逐年增强,但对整体的就业影响相对较弱,能源消费压力日益加大,个别行业的能耗仍然较高,仍需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效率。(3)基于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内涵,从经济、环境、政策、技术、产业、社会六个方面出发,通过研究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5-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研究期间内,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在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四个区域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作为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矿业绿色发展水平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相比之下,东北部、中部次之,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差。(4)基于所构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不同类别地区矿业绿色发展程度水平,提出了“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政策引导型”、“产业、政策驱动型”、“技术、产业支撑型”和“环保优先型”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包含北京、江苏、山东、广东、天津、上海和浙江7个省市;“政策引导型”包含河北、吉林、黑龙江、重庆、甘肃、青海、宁夏7个省市;“产业、政策驱动”型包含山西和内蒙2个省份;“技术、产业支撑型”包含14个省份;“环保优先型”仅包含西藏1个省份。(5)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结合31个省市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特征,明确各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基本形势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下地区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路径。其中,“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利用技术优势,以科技创新带动矿业转型,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生态环境改善;(2)提高大中型矿业企业占比,加强矿种差别化管理,科学调减矿山数量,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推进矿业结构调整优化;(3)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力度,全面推进矿业绿色发展;(4)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以上海为首,发挥上海、浙江和广东三个省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政策引导型”发展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为矿业绿色发展提供保障;(2)提高技术水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矿业转型升级;(3)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矿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矿业结构的优化升级;(4)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推进矿业绿色发展;(5)调整完善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推进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服务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的发展路径为:(1)加强政策引导,挖掘新的矿业经济增长点,推进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2)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落实选冶加工和矿业开发“走出去”;(3)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提高矿业的技术水平;(4)在产业结构转变,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则根据所包含省份情况,分为“中庸组”、“潜力组”和“劣势组”进行讨论。针对“中庸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突显发展优势;(2)保持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转型;(3)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针对“潜力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发挥各省特色,挖掘矿业发展潜力;(2)完善矿业发展相关政策,引导支持矿业绿色发展。针对“劣势组”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加强技术研究,发挥资源优势,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2)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国家政策,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相对之下,“环保优先型”模式的矿业发展路径为:(1)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因地制宜,因矿制宜,使资源环境优势带动全局发展;(2)弥补技术、产业、社会方面的短板,协调发展,整体推进。
杨添天[4](2018)在《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发展模式》文中指出地调机构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的以地质现象为对象,以地质学及其相关科学为指导,提供地学信息服务的调查研究机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对深化地球系统科学认识、支撑自然资源统一集中管理、参与全球资源治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首先要解决“什么是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和“如何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问题。本研究将两个问题分别落脚到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和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从地调机构的本质特征出发,提出了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概念模型。根据各要素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将核心竞争力概念解构为三个层次:核心层、中间层、外围层,分别对应科技创新力和人力资源力、制度管理力和资源整合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三个概念层次由核心向外围逐步展开,呈递进关系,同时不同层次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并与服务对象发生互动。在此基础上,以该概念模型的核心层和中间层为基础,依据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梳理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评价指标,构建了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四元评价模型(简称4i模型)并对全球58个典型国家地调机构进行实证研究。区别于以往基于综合实力的评价模型,本研究在筛选评价指标时,综合考虑了“软”和“硬”、“长期”和“短期”、“动态”和“静态”等因素,各维度指标权重及评分经过多位业内专家的综合评估,评价结果得到了多位专家的肯定,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以地调机构的发展特征和演化趋势为切入点,按地质工作需求划分五大地调机构发展模式类型,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在不同历史背景、经济发展阶段下的发展模式,包括发展历史、定位方向、体制机制等各方面。根据当前形势和存在短板补足,提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战略路径。要以科技为核心,人才为关键,提升管理水平,发挥整合优势,全方位提高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国地质调查工作更有力地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的构建与实施,支撑自然资源集中统一管理,更加全面地支撑政府、市场、企业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重大需求,服务于社会公众对地学信息的新要求。
王玉军[5](2017)在《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质环境主要是地球表层岩石、土、地下水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是自然环境的本底和自然资源的赋存系统,也是人类生存的栖息场所、活动空间及生产生活所需物质来源的载体,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所有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发生在地质环境系统中。伴随着我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的土地利用激烈变化,地质环境急剧恶化,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频发,暴露出长期以来未根据地质环境约束开展土地利用活动、土地利用规划中地质环境因素缺位等不足。因此,系统地考虑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将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融入土地利用规划中,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为探索“矿地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在土地利用上体现出城镇用地、基础设施等建设用地快速扩张,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U”型增长。在各类用地增减变化表象的背后,其驱动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三类因素对土地利用的作用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和制约的: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地质环境的变化均是双向影响关系;②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底,两者的内涵在地形、水土等方面存在重叠与互动;③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短期的、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是长期的、被动的、决定性的;④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的本质关系是地球自然本底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互相作用、互为制约,地形、岩土、地下水、地质灾害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地质环境因素,城镇开发、矿产开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耕作是影响地质环境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从地质环境方面看,岩土、地下水和地质灾害对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均存在制约影响;从土地利用方面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各种地质环境要素均有较大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是明显的,每一种互动关系中的影响机理也是明确的。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存在两面性,其正、负面影响可归纳为地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两方面。一方面,地质资源作为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所提供的物质支持,包括了矿产、地下水、地热、地质遗迹等资源,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较强。另一方面,地质环境问题作为危害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冲突的不良地质作用或现象,包括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水土地质环境问题、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城市、河湖水库、海岸带等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大部分对土地利用都有强约束作用,会阻碍土地用途的主动转变,抑或造成土地用途的被动调整。地质环境对某类土地用途的满足程度即为该土地用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由于地质环境因素繁杂,土地用途类型多样,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同。根据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及其与各类地质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分别建立了耕地、城镇用地、采矿用地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①耕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等5类16项评价指标;②城镇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资源等6类22项评价指标;③采矿用地的指标体系包括资源、安全、环保3类9项评价指标。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了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不适宜4个适宜性级别的评价标准。运用物元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使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值与适宜性级别直接关联;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不同地质环境因素对土地利用的相对影响程度。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耕地适宜性总体较高,铜山区利国镇和贾汪区大洞山极差;②研究区城镇用地适宜性总体较高,泉山区西部和东南部、铜山区局部区域极差;③研究区采矿用地适宜性两极分化,适宜和不适宜的范围均较大,鼓楼区东南部、云龙区南部、铜山区北部和东南部、贾汪区南部等区域极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环境数据资料完备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准确地从地质环境的角度评价区域不同土地用途的适宜程度。基于不同土地用途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在遵循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区管制规则,突出地质环境约束、落实约束性指标、保护耕地和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的土地用途分区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进行布局调整优化。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允许建设用地区,探讨具有普适意义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调整优化方法:①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为非耕地,较不适宜的调整为一般农地区;②将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一般农地区调整为非耕地,适宜的优先调整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变;③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将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根据其耕地适宜性调整为一般农地区中的耕地、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将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为不适宜的采矿用地区,根据其耕地和城镇用地适宜性及区位,调整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一般农地区、林业用地区或其它生态用途;④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中调出的耕地,优先从调出的允许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一般农地区中的非耕地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耕地面积不变;⑤对于允许建设用地区调出的新增城镇村建设用地区,优先从有条件建设用地区中补充,其次从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周边、城镇用地适宜性较高的一般农地区中补充,且尽量保证乡镇内部允许建设用地区面积不变。以徐州城市地质调查区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调整优化结果为:①研究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2431.69公顷,面积保持不变;一般农地区调出2691.38公项,调入2623.64公顷,面积减少67.74公项;允许建设用地区调整248.03公顷,面积保持不变;允许建设用地区内部,采矿用地区减少215.81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增加215.81公顷;林业用地区增加67.34公顷,水域等其他用地区增加0.40公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能够在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对主要的几类土地用途分区进行空间布局调整,使现行规划布局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可行,弥补了现行规划对地质环境因素考虑不足的缺陷,是“矿地融合”理论实践的有益探索。
韩春建,宋建军,刘德元,姜敏德,李萍,张敬凯,郑琳[6](2011)在《郑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论述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尤其是城市地质问题,引出城市地质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了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主要内容,最终得出结论,在郑州市城市化进程中进行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邵毅[7](2011)在《地质调查是科学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沿海开发地质调查必须先行,海洋地质是人类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施海洋经济、海洋战略的根本基础。江苏省的地貌、资源特点赋予了沿海开发地质工作的新使命,应以国内外沿海开发中的成效得失为鉴,在总结反思中明晰江苏海洋地质工作的主要方向,加快实施以沿海地区三难地质结构调查为重点的沿海开发地质保障工程,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发展、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沿海开发地质保障各项工作。
赵腊平[8](2011)在《视野高远:纵观云卷云舒》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地勘单位的突出典型,浙江省地勘局第七地质大队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徐绍史部长在批示中已经进行了高度的概括,那就是,地质找矿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地质找矿工作必须是开放的。” 当记者就浙江省的“现代老三现象”在国土资
郑洪涛[9](2011)在《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勘查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先行性、基础性服务行业,河南地质勘查业已有50年历史,地质勘查业的主体是四大国有地勘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河南省地勘单位的项目建设、能力建设、队伍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但困扰地勘单位发展的“三个基本未变”依然存在,即事业单位的性质基本未变;队伍格局基本未变;必须依靠地质事业费和对外创收方能维持队伍生存发展的供养模式基本未变。在新形势下,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宏伟战略要求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要求将单纯找矿型转变为社会服务型地质调查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需要地质工作的全面支持。城市化进程加快,要求减轻地质环境的压力等,都为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商业化地质工作也因社会对资源的刚性需求而急需加强和规范化,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总结河南省地勘行业三十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地勘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论文采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本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分析了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现状,河南省地勘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包括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矿产资源勘查、城市发展规划、水工环地质工作、地质遗产保护和“旅游立省”、数字国土工程等六个方面的需求。研究了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深刻总结了河南省地勘行业三十年来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国家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的宏观指导政策和管理措施,结合河南省地质勘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区域性分布、产业结构、队伍建设、行业重点、企业分析等方面,研究提出了河南省地质勘查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方法和改革方案。并从以下七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河南省地勘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①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②体制机制创新;③人才战略;④培育风险勘查资本市场;⑤勘查开发一体化;⑥实施“走出去”战略;⑦地勘文化创新。
何中发[10](2010)在《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系统介绍了不同时期对城市地质学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进展现状,总结了城市地质学特征和发展趋势。从城市发展和地球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城市地质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缩影,是城市发展与地球科学领域前行相互促进的一个科学平台。
二、浙江省环境地质工作与城市化进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环境地质工作与城市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在浙江城市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浙江省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情况 |
(一)目的 |
(二)建库情况 |
(三)取得的成效 |
二、浙江省城市地质调查进程与现阶段任务 |
(一)进程 |
(二)现阶段任务 |
三、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在城市调查中的应用前景 |
(一)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
(二)为城市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应用提供基础地质数据 |
(三)防治地质灾害的作用 |
四、主要面对的问题 |
(一)属性化程度欠缺 |
(二)缺少部门联动 |
五、总结 |
(2)在城市规划框架下的城市地质工作思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城市规划和城市地质环境的联系 |
2 我国的城市地质工作现状 |
2.1 城市规划体系现状 |
2.2 目前国内城市地质工作实际现状 |
3 城市地质与规划衔接层面的问题 |
3.1 城市地质工作在规划体系下衔接探讨 |
3.1.1 城乡规划地质要件 |
3.1.2 规划阶段划分和比例尺选择 |
3.2 城乡规划地质调查的资料收集 |
3.2.1 总体规划阶段 |
3.2.2 详细规划阶段 |
3.2.3 专项规划阶段 |
3.3 城乡规划地质调查的成果衔接 |
4 地质调查对城乡规划的支撑性要素 |
4.1 技术要素 |
4.2 方法要素 |
(1)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调查 |
(2)地质资源调查与评价 |
(3)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
(4)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评价 |
5 城市规划与城市地质的相关性 |
5.1 城市地质与城市规划的联动 |
(1)地质数据资料的优先集成 |
(2)城乡规划环节 |
(3)土地管理环节 |
(4)验收环节 |
5.2 根据城市特色开展城市地质工作 |
(1)依据城市的性质 |
(2)依据城市的空间布局 |
(3)依据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
(4)依据城市能源建设保障 |
(5)依据对地下空间的开发程度 |
(6)依据城市群协同总体布局 |
5.3 城市地质支撑城乡规划实例 |
5.3.1 支撑铁路轨道选址 |
5.3.2 支撑土地分等定级 |
6 关于城市地质工作的思考与展望 |
6.1 思考 |
6.2 展望 |
(3)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内涵研究 |
1.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评价研究 |
1.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2.4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绿色经济理论 |
2.1.3 生态经济理论 |
2.1.4 外部性理论 |
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1 矿业与矿业经济 |
2.2.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2.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 |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与区域特征 |
3.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历程 |
3.1.1 矿业发展代表性划分 |
3.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阶段历程及特征 |
3.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区域特征 |
3.2.1 矿产资源储量的区域特征 |
3.2.2 矿产资源勘查的区域特征 |
3.2.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特征 |
3.2.4 矿业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区域特征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质量分析 |
4.1 矿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
4.1.1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现状 |
4.1.2 贡献率评价指标 |
4.1.3 数据选取 |
4.1.4 贡献力分析结果 |
4.2 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
4.2.1 矿业能源消费现状 |
4.2.2 中国矿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程度 |
4.3 矿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联性分析 |
4.3.1 矿业产业结构现状 |
4.3.2 变量的选取 |
4.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4 实证分析 |
4.3.5 主要结论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
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
5.1.1 外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内部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1.3 系统分析 |
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设计思路 |
5.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 |
5.3.1 主成分分析法 |
5.3.2 数据来源 |
5.3.3 不同省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4 不同区域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 |
6.1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
6.1.1 研究方法的选取 |
6.1.2 单维度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测度 |
6.1.3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聚类分析 |
6.2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识别 |
6.2.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 |
6.2.2 “政策引导型”模式 |
6.2.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 |
6.2.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 |
6.2.5 “环保优先型”模式 |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1 “经济、技术、社会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1.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1.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2 “政策引导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2.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2.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3 “产业、政策驱动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3.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3.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4 “技术、产业支撑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4.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4.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5 “环保优先型”模式发展路径探讨 |
7.5.1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特征 |
7.5.2 矿业经济绿色发展路径 |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
(4)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分析与界定 |
1.2.1 自然资源管理和全球资源治理 |
1.2.2 地质调查工作与地调机构 |
1.2.3 地调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模式 |
1.2.4 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以往研究评述 |
2.1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研究与评价方法 |
2.1.1 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理论 |
2.1.2 核心竞争力研究方法及在各领域的应用 |
2.1.3 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2.1.4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评述 |
2.2 地调机构发展模式研究及理论方法 |
2.2.1 发展模式的概念 |
2.2.2 发展模式研究方法及在各领域的应用 |
2.2.3 地调机构的发展模式研究现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
3.1 地调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概念模型 |
3.2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4I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3.2.2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框架及内容 |
3.2.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
3.3 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应用 |
3.3.1 评价方法 |
3.3.2 典型定量分项指标评价 |
3.3.3 评价结果 |
3.3.4 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世界地调机构中的位置 |
3.4 本章小结 |
4 地调机构的发展模式研究 |
4.1 世界主要地调机构的形成与演变 |
4.1.1 世界主要国家地调机构的形成与发展特点 |
4.1.2 当代世界地调机构的发展演变趋势 |
4.1.3 世界地调机构发展模式的分类 |
4.2 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
4.2.1 发展历史对比研究 |
4.2.2 当前性质和定位对比 |
4.2.3 当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5 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战略路径 |
5.1 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背景 |
5.1.1 对地球系统科学的探索是永恒主题 |
5.1.2 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是地质工作发展的根本动力 |
5.1.3 资源环境调查的调整改革是新时代转型的重点 |
5.1.4 当前地质工作存在短板和不足 |
5.2 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战略思路 |
5.2.1 指导思想 |
5.2.2 五大原则和五个转变 |
5.2.3 战略目标 |
5.2.4 建设目标 |
5.2.5 “三步走”战略 |
5.3 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主要措施 |
5.3.1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地质调查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力) |
5.3.2 加强人才培养,推进地质调查队伍建设(人才智慧力) |
5.3.3 完善管理体系,创新地质调查运行机制(制度管理力) |
5.3.4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资源整合力) |
6 成果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和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 |
2.1.1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2.1.2 土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2.1.3 小结 |
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 |
2.2.1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必要性 |
2.2.2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研究内容 |
2.2.3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方法 |
2.2.4 区域地质环境评价的应用研究 |
2.2.5 小结 |
2.3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2.3.1 土地利用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 |
2.3.3 小结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3.1 基本概念 |
3.1.1 地质环境 |
3.1.2 地质环境评价 |
3.1.3 地质资源 |
3.1.4 土地利用 |
3.1.5 土地利用布局 |
3.1.6 土地利用分区 |
3.2 基础理论 |
3.2.1 系统论 |
3.2.2 灰色论 |
3.2.3 区位理论 |
3.2.4 人地协调理论 |
3.2.5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4章 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互影响 |
4.1 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4.1.1 社会经济因素 |
4.1.2 生态环境因素 |
4.1.3 地质环境因素 |
4.1.4 各类影响因素的关系 |
4.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4.2.1 地质环境对城镇土地开发的影响 |
4.2.2 地质环境对采矿活动的影响 |
4.2.3 地质环境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
4.2.4 地质环境对耕地利用的影响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1 城镇土地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2 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3 基础设施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3.4 耕地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土地利用的地质资源利用方式与地质环境问题 |
5.1 地质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 |
5.1.1 地质资源及类型 |
5.1.2 地质环境问题及类型 |
5.2 地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5.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
5.2.3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
5.2.4 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 |
5.3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3.1 地震 |
5.3.2 滑坡崩塌、泥石流 |
5.3.3 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 |
5.3.4 水土地质环境问题 |
5.3.5 特殊岩土地质环境问题 |
5.3.6 其它地质环境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不同地类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1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1.1 耕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
6.1.2 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1.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2.1 城镇用地的立地条件及适宜性评价指标 |
6.2.2 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2.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3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
6.3.1 采矿用地的立地条件 |
6.3.2 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 |
6.3.3 评价指标来源及适宜性标准 |
6.4 评价方法选择与模型构建 |
6.4.1 评价方法确定 |
6.4.2 地质环境物元评价模型构建 |
6.5 实证研究 |
6.5.1 研究区概况 |
6.5.2 研究区耕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5.3 研究区城镇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5.4 研究区采矿用地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
7.1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管控及其问题 |
7.1.1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体系 |
7.1.2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依据 |
7.1.3 现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分区的问题 |
7.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和分区调整思路 |
7.2.1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原则 |
7.2.2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整思路 |
7.3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出方法 |
7.3.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出 |
7.3.2 一般农地区调出 |
7.3.3 允许建设区调出 |
7.4 基于地质环境适宜性的土地利用分区调入方法 |
7.4.1 基本农田保护区调入 |
7.4.2 一般农地区调入 |
7.4.3 允许建设区调入 |
7.5 实证研究 |
7.5.1 研究区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方案 |
7.5.2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出 |
7.5.3 研究区土地利用分区调入 |
7.5.4 优化方案与现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地质调查是科学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 沿海开发强烈呼唤地质调查先行 |
2 江苏地貌、资源特点赋予沿海开发地质工作新使命 |
3 在总结反思中明晰江苏海洋地质工作的主要方向 |
4 加快实施以沿海地区三维地质结构调查为重点的沿海开发地质保障工程 |
4.1 坚持规划先行 |
4.2 坚持统筹发展 |
4.3 坚持重点突出 |
4.4 坚持循序渐进 |
(9)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基础 |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2 产业集群理论 |
1.3.3 科学发展观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2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历史与现状 |
2.1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历史回顾 |
2.1.1 新中国成立前的地质勘查业 |
2.1.2 新中国的地勘行业 |
2.2 我国地质勘查业改革与发展现状 |
2.3 我国地质勘查业改革的典型模式 |
2.3.1 内蒙古模式 |
2.3.2 广东模式 |
2.4 其它改革模式探讨 |
2.4.1 云南省地质勘查业改革状况及启示 |
2.4.2 湖北省地勘改革实践的启示 |
2.4.3 华东有色地勘局改革发展启示 |
3 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分析 |
3.1 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
3.1.1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现状 |
3.1.2 矿产勘查工作现状 |
3.1.3 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现状 |
3.2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分析 |
3.2.1 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需求分析 |
3.2.2 矿产资源勘查需求分析 |
3.2.3 城市发展规划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分析 |
3.2.4 水工环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
3.2.5 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立省”的需求 |
3.2.6 对数字国土工程的需求分析 |
4 河南省地质勘查业改革研究 |
4.1 地质勘查工作改革的背景 |
4.2 河南省国有地勘行业基本情况 |
4.2.1 四大地勘单位队伍组成及资金来源 |
4.2.2 四大地勘单位产业情况 |
4.2.3 四大地勘单位经营情况 |
4.3 地勘行业改革的必要性 |
4.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
4.3.2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4.3.3 全球新一轮地质工作的要求 |
4.3.4 产业化发展的客观环境要求 |
4.4 河南省地勘行业SWOT 分析 |
4.4.1 优势 |
4.4.2 劣势 |
4.4.3 发展机遇 |
4.4.4 面临的挑战 |
4.4.5 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 |
4.4.6 河南省地勘业改革SWOT 分析与发展策略归结 |
4.5 河南省地勘业改革方案设想 |
4.5.1 基本原则 |
4.5.2 改革目标 |
4.5.3 基本思路 |
4.5.4 具体措施 |
4.6 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 |
4.7 商业性地质队伍建设 |
4.8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河南省地勘集团建设 |
4.8.1 地勘业产业集群概念 |
4.8.2 河南省地勘业产业集群现状 |
4.8.3 河南省地勘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4.8.4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河南省地矿集团构建 |
5 河南省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5.1 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体制创新) |
5.2 机制创新 |
5.3 人才战略 |
5.4 培育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
5.5 勘查开发一体化 |
5.6 “走出去” |
5.6.1 “走出去”的战略形势 |
5.6.2 对策建议 |
5.7 文化创新 |
5.7.1 地勘行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5.7.2 地勘行业文化建设 |
6 主要成果与结论 |
6.1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历史与现状 |
6.1.1 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历史回顾 |
6.1.2 我国地质勘查业改革与发展现状 |
6.1.3 我国地质勘查业改革几种典型模式 |
6.2 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需求分析 |
6.2.1 河南省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
6.2.2 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分析 |
6.3 河南省地质勘查业改革研究 |
6.3.1 地勘行业改革的必要性 |
6.3.2 河南省地勘行业SWOT 分析 |
6.3.3 河南省地勘业改革方案设想 |
6.4 河南省地勘单位发展改革对策研究 |
6.4.1 推进产权多元化改革 |
6.4.2 机制创新 |
6.4.3 人才战略 |
6.4.4 培育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
6.4.5 勘查开发一体化 |
6.4.6 “走出去” |
6.4.7 文化创新 |
6.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城市地质学概念的理解 |
1.1 国内外对城市地质内涵的理解 |
1.2 从城市发展与地球科学发展角度看城市地质内涵 |
2 国内外城市地质研究概述 |
2.1 国外城市地质研究概述 |
2.2 我国城市地质研究概述 |
3 城市地质特征 |
3.1 城市地质的核心部分仍是地质学 |
3.2 城市地质的最大特点是综合性 |
3.3 城市地质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应用性 |
3.4 城市地质的活力在于方法技术的革新 |
3.5 城市地质发展的动力要依托机制的创新 |
4 城市地质工作发展趋势 |
4.1 城市地质调查正在更多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开展 |
4.2 城市地质工作的深度及其服务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拓展 |
4.3 城市地质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结合将会越来越紧密 |
4.4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仍是城市地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
4.5 调查、监测和测试等方法技术会不断革新 |
4.6 基于城市地质资料集群化为基础的GIS管理系统将朝更智能方向迈进 |
4.7 城市地质调查评价相关规范和标准体系正逐步完善 |
4.8 城市地质工作机制建设越来越被重视 |
四、浙江省环境地质工作与城市化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在浙江城市地质调查中的应用前景[J]. 陈力琦,付晓怡,吴斌. 浙江国土资源, 2020(09)
- [2]在城市规划框架下的城市地质工作思路探讨[J]. 阎浩,张雪亭,刘方芳,程柯毅,程明华,蔡遥,祁民,卿芸. 地质与勘探, 2020(04)
- [3]中国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任思达.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4]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地调机构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发展模式[D]. 杨添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5]基于地质环境约束的区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研究[D]. 王玉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6]郑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地质信息化建设初探[A]. 韩春建,宋建军,刘德元,姜敏德,李萍,张敬凯,郑琳. 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 2011
- [7]地质调查是科学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J]. 邵毅.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1(07)
- [8]视野高远:纵观云卷云舒[N]. 赵腊平. 中国矿业报, 2011
- [9]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郑洪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10]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何中发. 上海地质,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