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uriac综合征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娴,王顺花,苏伟娟,王丽英,宋海曲,李学军[1](2021)在《1型糖尿病并发糖原性肝病一例及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糖原性肝病(glycogenic hepatopathy, GH)又称莫里阿克综合征(Mauriac syndrome), 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时一种罕见的并发症。该病由肝细胞中糖原的过度累积导致, 糖原沉积可引起肝脏肿大、转氨酶升高, 腹痛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该疾病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完全逆转, 大多数预后良好。本文报道1例以肝酶急剧升高、腹痛、伴轻度肝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1型糖尿病合并糖原
赵亚菲[2](2021)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疏肝健脾方对其干预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筛选出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为今后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措施提供依据。并进一步观察疏肝健脾方干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提供参考。方法:第一部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本专业专家,根据调查所需设计一般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相关病史资料:姓名、年龄、登记号、联系电话、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状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放疗史、化疗周期、靶向治疗史、内分泌用药类别、内分泌用药时间、中药用药时间,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患者生活质量情况。首先对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经单因素分析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根据临床研究纳排标准,收集符合乳腺癌“肝郁脾虚证”的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在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疏肝健脾方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用药8周后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候评分、KPS评分、肿瘤标志物(CA153、CEA)等改善情况。结果:第一部分:根据纳排标准选择合适的入组患者,共发放调查问卷215份,收回211份,问卷有效率为98.1%,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得分(105.00±4.97)分,按照生活质量评分均数将患者分为生活质量高、低两组。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手术方式、内分泌用药类别、内分泌用药时间、中药用药时间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婚姻状况、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放疗史、化疗周期、靶向治疗史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中药用药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年龄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中药用药时间是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而在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手术方式、内分泌用药类别、内分泌用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根据临床研究纳排标准,收集符合乳腺癌“肝郁脾虚证”的内分泌治疗的患者40例,剔除1例,最终纳入39例。结果显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生理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较治疗前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及附加关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评分比较,患者的中医症候总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症候总体疗效判定总有效率为82.1%。进一步比较了治疗前后中医单项症候的评分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胃脘/胁肋胀痛、腹胀、便溏不爽、情绪抑郁/急躁易怒、善太息、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等症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患者食少纳呆、肠鸣矢气症候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比较,治疗后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疗效判定有效率为56.5%;肿瘤标志物比较,治疗前后39例患者CA153、CEA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新发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伤。结论:1.年龄、中药用药时间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中药用药时间是患者生活质量的保护因素,随着服用中药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2.疏肝健脾方能够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方面疗效显着。3.疏肝健脾方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胃脘/胁肋胀痛、腹胀、便溏不爽、情绪抑郁/急躁易怒、善太息、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等症候,疗效显着。4.疏肝健脾方能够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KPS评分。5.疏肝健脾方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郭丹丹,张金良,于思明,姜芊竹,黄秋思[3](2020)在《清流平复汤治疗湿浊内停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清流平复汤治疗湿浊内停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给予清流平复汤口服,对照组给予血脂康口服,疗程各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综合疗效、肝脏B超、体质指数(BMI)、血脂、肝功能、肝脏脂肪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综合疗效评价:有效率为77.8%,优于对照组57.4%(P<0.05);治疗组腹部B超疗效评价:有效率为60.0%,优于对照组42.6%(P<0.05);治疗组治疗后BMI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脂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移酶(GGT)、实施受控衰减参数(CAP)水平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流平复汤治疗湿浊内停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一定疗效,可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肝脏脂肪含量,降低总胆固醇与三酰甘油水平,改善肝功能。
管杰[4](2020)在《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10月山西白求恩医院(原山西大医院)行袖状胃切除术并完整随访24月的26例肥胖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术后1、3、6、12、24月随访,分析研究患者的术前和术后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非酒精性脂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袖状胃切除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6、12、24个月随访,术后各随访节点患者的体重、BMI、ALT、AST、TG、TC等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自术后1月开始变化,截止术后6个月,NAFL超声结果正常者11例、轻度者8例、中度者4例、重度者3例,其中正常患者所占比例为42.3%;术后12月NAFL超声结果正常者22例、轻度者3例、中度者1例、重度者0例,其中正常患者所占比例为84.6%;术后24月非酒精性脂肪肝超声结果正常者24例,其所占比例分别为92.3%。结论:袖状胃切除术不仅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肥胖症的术式,其减重效果确切,同时也是治疗脂肪肝的一种可靠方法,能显着降低体重和血脂,逆转脂肪肝。
陈洁[5](2020)在《NAFLD及其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及sCD36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生化指标、炎症因子及血清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36(serum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6,sCD36)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严重程度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中日友好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连续随机招募志愿者进行调查,根据磁共振成像评估的质子密度脂肪含量(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将志愿者分为对照组与NAFLD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对入组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样本,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炎症因子、sCD36,并对NAFL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日友好医院临床资料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程度NAFLD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共有130例受试者入组,其中对照组35例,NAFLD轻度组48例、NAFLD中度组25例、NAFLD重度组22例。①性别与年龄:NAFLD轻、中、重组男女性别比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轻、中度组年龄显着高于对照组和重度组(P<0.01)。②腰围、腰臀比、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NAFLD轻、中、重组腰围、BMI、腰臀比异常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中、重度组腰围显着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腰臀比异常率显着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BMI显着高于轻度组(P<0.01)。③生化指标:NAFLD轻、中、重组ALT、AST、TG、UA、GLU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ALT、AST水平显着高于轻、中度组(P<0.05),轻、中度组LDL-C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UA水平显着高于轻度组(P<0.01);NAFLD轻、中、重组ALT、TG异常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ALT异常率显着高于轻、中度组(P<0.01),重度组AST异常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UA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P<0.05),各组TC、GLU异常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NAFLD不同中医证型的比较:NAFLD患者共95例,其中湿热蕴结证组45例、痰瘀互结证组18例、痰浊内阻证组16例、肝郁脾虚证组16例。①症状: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位依次是大便黏腻、口臭、口干、急躁易怒、眼干涩、腰膝酸软、尿黄、口苦、汗出、乏力。②年龄,性别:痰瘀互结证组年龄高于其他证型组(P<0.05);湿热蕴结证组男女性别构成与痰瘀互结证组(35/10 vs 7/11)比较有显着差异(χ2=8.75,P=0.003)。③腰围、腰臀比、BMI:肝郁脾虚证组腰围、BMI低于其他证型组(P<0.05),痰浊内阻证组腰围、BMI显着高于湿热蕴结证组(P<0.05)。④NAFLD各中医证型组的肝功能、血脂、尿酸、血糖水平及其异常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炎症因子及sCD36与NAFLD各临床指标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共检测血清标本88例,其中对照组26例,NAFLD组62例。①NAFLD热证组IL-1β水平高于NAFLD非热证组(P<0.05)。②sCD36与HS-CRP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1、NAFLD肝脂肪变程度与腹型肥胖、BMI、肝功能异常及糖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2、湿热蕴结证为NAFLD最常见主要证型,热证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升高,提示炎症因子IL-1β可能是中医热证形成的物质基础。
杨亚平[6](2020)在《滋水清肝饮加减联合内分泌治疗干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滋水清肝饮加减联合内分泌治疗干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生活质量、肿瘤指标、血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全面客观地评估滋水清肝饮加减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以充分展示中医药的优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内分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滋水清肝饮加减方。治疗12周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等的差异,并用统计学软件spass21.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有62例,其中试验组中因未规律口服中药而脱落1例,对照组中因未至门诊复查剔除1例,实际纳入60例。1.中医证候方面:在中医症状疗效上,其中试验组有效率为53%,对照组有效率为17%,两组中医症状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症候总积分上,两组的中医症候总积分皆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2.改良版Kupperman积分比较:试验组的改良版Kupperman总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和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3.FACT-B评分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积分和总积分皆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社会/家庭、情感状况、附加关注、总积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4.KPS评分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的KPS评分较前升高,其中改善的有6例,且优于对照组(P<0.05)。5.肿瘤标记物:两组治疗后的肿瘤指标都有下降,其中试验组的CA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肿瘤指标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6.血脂方面:试验组治疗后的TC、LDL-C有所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也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血脂各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两组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P>0.05),安全性良好。结论:滋水清肝饮加减联合内分泌治疗干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在改善乳腺癌患者中医症状、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调节血脂上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刘媛,张晓黎,侯新国,刘芳,蒋玲[7](2019)在《生长发育迟缓合并糖尿病》文中指出目的总结生长发育迟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9月17日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1例生长发育迟缓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诊治经过、诊治思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女性,15岁。入院后结合体格检查,完善胰岛功能、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垂体MRI等检查,最终通过基因检测诊断为Prader-Willi综合征(PWS)。结论对于生长发育迟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警惕特殊类型糖尿病可能,详细的专科查体和有针对性的检查十分必要,动态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功能试验,必要时结合基因检测,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非常重要。
卢敏[8](2019)在《无创检查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变、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临床价值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98例B超初诊为NAFLD患者进行分析,探讨NAFLD脂肪变、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进展的相关因素及多种无创检查评估NAFLD脂肪变、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门诊经B超初诊为NAFLD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人口学特征资料(性别、年龄、个人生活习惯及个人病史),体格检查(身高、体重、BMI、腰围、血压、握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影像学检查(肝脏平扫CT、Fibrotouch及人体成分检测)等资料进行收集并整理。分别根据CT和CAP值对脂肪变程度分组;根据ALT水平对肝脏炎症程度分组;根据LSM值对肝纤维化程度分组。用SPSS V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NAFLD脂肪变、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进展的相关因素及多种无创检查评估NAFLD脂肪变、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价值。结果1.98例B超初诊为NAFLD患者,CT诊断为轻度、中度、重度NAFLD脂肪变患者分别有68例(70.4%)、21例(21.4%)、9例(9.2%);CAP值诊断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NAFLD脂肪变患者分别有4例(4.1%)、13例(13.3%)、25例(25.5%)、56例(57.1%)。以CT为诊断NAFLD脂肪变“金标准”,CAP值诊断轻度、中度、重度、中重度脂肪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和96.7%,14.3%和71.4%,66.7%和43.8%,96.7%和23.5%。CAP值与CT在诊断中重度NAFLD脂肪变有相关性(r=0.246,P=0.015)。CAP值能较准确诊断中重度NAFLD脂肪变(P<0.05),cut-off值为279.5 d B/m,灵敏度为0.90,特异度为0.41,AUROC为0.650。2.以CT为诊断NAFLD脂肪变程度标准,ALT、AST、GGT、CAP值和LSM值均与NAFLD脂肪变程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存在相关性(P<0.05)。ALT、AST、GGT、CAP值和LSM值的r>0,与NAFLD脂肪变程度呈正相关。诊断轻度NAFLD脂肪变:ALT、AST、GGT、LSM值无意义(AUROC<0.5);诊断中度NAFLD脂肪变:ALT、AST、GGT、LSM值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ROC>0.5,P>0.05);诊断重度NAFLD脂肪变,GGT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ROC>0.5,P>0.05),ALT、AST、LSM值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UROC>0.5,P<0.05),AST(AUROC=0.752)诊断准确性最高,其次依次为:ALT(AUROC=0.745),LSM值(AUROC=0.723)。3.以CAP值为诊断NAFLD脂肪变程度标准,体重、BMI、腰围、Met S、ALT、AST、GGT、LDL、肝CT值/脾CT值比值、LSM值、VAT、FM和SMM均与NAFLD脂肪变程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存在相关性(P<0.05)。体重、BMI、腰围、Met S、ALT、AST、GGT、LDL、LSM值、VAT、FM和SMM的r>0,与NAFLD脂肪变程度呈正相关;肝CT值/脾CT值比值的r<0,与NAFLD脂肪变程度呈负相关。诊断轻度和中度NAFLD脂肪变:体重、BMI、腰围、ALT、AST、GGT、LDL、LSM值、VAT、FM、SMM均无意义(AUROC<0.5);诊断重度NAFLD脂肪变:体重、BMI、腰围、ALT、AST、GGT、LDL、LSM值、VAT、FM、SMM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ROC>0.5,P<0.05),BMI(AUROC=0.752)诊断准确性最高,其次依次为:体重(AUROC=0.693),GGT(AUROC=0.691),腰围(AUROC=0.679),LSM值(AUROC=0.675),LDL(AUROC=0.667),SMM(AUROC=0.659),FM(AUROC=0.658),VAT(AUROC=0.651),ALT(AUROC=0.639),AST(AUROC=0.627)。4.ALT正常组和ALT异常组平均ALT水平分别为25.0(19.0,34.0)U/L和80.0(54.5,105.9)U/L。AST、GGT、FBG、肝CT值/脾CT值比值、FM、FMI、AST/ALT、APRI评分、BARD评分、BAAT评分在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存在相关性(P<0.05)。AST、GGT、FBG、LSM值、FM、FMI、APRI评分、BAAT评分的r>0,与ALT是否异常呈正相关;肝CT值/脾CT值比值、AST/ALT比值、BARD评分的r<0,与ALT是否异常呈负相关。诊断ALT异常:肝CT值/脾CT值比值、AST/ALT比值、BARD评分无意义(AUROC<0.5);AST、GGT、FBG、LSM值、FM、FMI、APRI评分、BAAT评分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UROC>0.5,P<0.05),AST(AUROC=0.953)诊断准确性最高,其次依次为:APRI评分(AUROC=0.909),GGT(AUROC=0.815),LSM值(AUROC=0.699),FBG(AUROC=0.678),FMI(AUROC=0.647),BAAT评分(AUROC=0.641),FM(AUROC=0.635)。5.98例经B超初诊为NAFLD患者,LSM值诊断肝纤维化程度,F0期58例(59.2%),F1期19例(19.4%),F2期15例(15.3%),F3期5例(5.1%),F4期1例(1%)。其中有肝纤维化(≥F1)40例(40.8%),显着肝纤维化(≥F2)21例(21.4%),进展期肝纤维化(≥F3)6例(6.1%)。6.NAFLD患者BMI、腰围、糖尿病、ALT、AST、GGT、DBIL、FBG、CAP值、肝CT值/脾CT值比值、VAT、FM、FMI、ALT/ULN比值、AST/ULN比值、GGT/ULN比值、FIB-4评分、APRI评分及BAAT评分在有/无肝纤维化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除肝CT值/脾CT值比值外其余指标均与NAFLD有纤维化存在相关性(P<0.05),所有相关性指标的r>0,与有肝纤维化呈正相关。诊断NAFLD有肝纤维化:BMI、腰围、ALT、AST、GGT、DBIL、FBG、CAP值、VAT、FM、FMI、ALT/ULN比值、AST/ULN比值、GGT/ULN比值、FIB-4评分、APRI评分及BAAT评分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ROC>0.5,P<0.05),AST(AUROC=0.757)诊断准确性最高,其次依次为:AST/ULN比值(AUROC=0.752),APRI评分(AUROC=0.717),GGT/ULN比值(AUROC=0.708),ALT/ULN比值(AUROC=0.706),ALT(AUROC=0.716),FM(AUROC=0.697),FMI(AUROC=0.694),BMI(AUROC=0.686),GGT(AUROC=0.684),BAAT评分(AUROC=0.68),腰围(AUROC=0.677),FBG(AUROC=0.67),VAT(AUROC=0.662),DBIL(AUROC=0.656),FIB-4评分(AUROC=0.638),CAP值(AUROC=0.633)。7.NAFLD患者性别、年龄、BMI、腰围、糖尿病、ALT、AST、FBG、TC、CAP值、肝CT值/脾CT值比值、FM、FMI、ALT/ULN比值、AST/ULN比值、GGT/ULN比值、FIB-4评分、NFS评分及APRI评分在显着肝纤维化与非显着肝纤维化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除BMI、腰围、TC、CAP值外其余指标与NAFLD显着肝纤维化存在相关性(P<0.05),其中肝CT值/脾CT值比值的r<0,与显着肝纤维化呈负相关;其余指标的r>0,与显着肝纤维化呈正相关。诊断NAFLD显着肝纤维化:肝CT值/脾CT值比值诊断NAFLD显着肝纤维化无意义(AUROC<0.5);BMI、腰围、TC、CAP值诊断NAFLD显着肝纤维化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ROC>0.5,P>0.05);年龄、ALT、AST、FBG、FM、FMI、FIB-4评分、NFS评分和APRI评分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ROC>0.5,P<0.05),AST/ULN比值(AUROC=0.851)诊断准确性最高,其次依次为:AST(AUROC=0.842),APRI评分(AUROC=0.816),ALT/ULN比值(AUROC=0.796),ALT(AUROC=0.791),FIB-4评分(AUROC=0.742),FMI(AUROC=0.719),FBG(AUROC=0.717),年龄(AUROC=0.701),FM(AUROC=0.688),NFS评分(AUROC=0.680),GGT/ULN比值(AUROC=0.656)。8.NAFLD患者性别、年龄、腰围、Met S、ALT、AST、TBIL、FM、FMI、FIB-4评分、NFS评分、APRI评分及BAAT评分在进展期肝纤维化与非进展期肝纤维化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除腰围外的其余指标均与NAFLD进展期肝纤维化存在相关性(P<0.05),所有相关性指标的r>0,与进展期肝纤维化呈正相关。诊断NAFLD进展期肝纤维化:腰围、GGT/ULN比值、BAAT评分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ROC>0.5,P>0.05);年龄、ALT、AST、TBIL、FM、FMI、ALT/ULN比值、AST/ULN比值、FIB-4评分、NFS评分和APRI评分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ROC>0.5,P<0.05);AST/ULN比值(AUROC=0.901)诊断准确性最高,其次依次为:AST(AUROC=0.896),APRI评分(AUROC=0.892),FIB-4评分(AUROC=0.884),ALT/ULN比值(AUROC=0.874),ALT(AUROC=0.842),TBIL(AUROC=0.811),NFS评分(AUROC=0.807),年龄(AUROC=0.796),FMI(AUROC=0.788),FM(AUROC=0.763)。结论1.CAP值会高估NAFLD脂肪变程度,随NAFLD脂肪变程度加重,CAP值诊断脂肪变程度的灵敏性升高,而特异性降低。CAP值和CT诊断中重度NAFLD脂肪变一致性较好。随NAFLD脂肪变程度加重,肝脏炎症水平和肝纤维化程度可能增加。CT诊断NAFLD脂肪变程度时,ALT、AST、LSM值可辅助诊断重度NAFLD脂肪变;CAP值诊断NAFLD脂肪变程度时,体重、BMI、腰围、ALT、AST、GGT、LDL、LSM值、VAT、FM、SMM可辅助诊断重度NAFLD脂肪变。2.随NAFLD肝脏炎症程度加重,肝纤维化程度可能增加。ALT诊断NAFLD炎症程度时,AST、GGT、FBG、LSM值、FM、FMI、APRI评分、BAAT评分可辅助诊断NAFLD炎症程度。3.年龄增长、女性、炎症水平增加和代谢异常(合并肥胖、糖尿病和Met S)可能是NAFLD肝纤维化程度进展的危险因素。LSM值诊断NAFLD肝纤维化程度时,BMI、腰围、ALT、AST、GGT、DBIL、FBG、CAP值、VAT、FM、FMI、ALT/ULN比值、AST/ULN比值、GGT/ULN比值、FIB-4评分、APRI评分及BAAT评分可辅助诊断NAFLD有肝纤维化;年龄、ALT、AST、FBG、FM、FMI、FIB-4评分、NFS评分和APRI评分可辅助诊断NAFLD显着肝纤维化;年龄、ALT、AST、TBIL、FM、FMI、ALT/ULN比值、AST/ULN比值、FIB-4评分、NFS评分和APRI评分可辅助诊断NAFLD进展期肝纤维化。
唐冠豪[9](2019)在《加味乌梅丸方联合阿法替尼参与下40例晚期胆道癌真实诊疗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胆道癌是由肝内导管,肝外胆管,胆囊上皮细胞产生的高度异质性肿瘤,其发病率较低,约占成人所有恶性肿瘤的0.7%,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胆道癌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其唯一的治愈方法是根治性手术切除。然而由于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绝大多数患者(>65%)在初次明确诊断时即已伴有肿瘤局部浸润或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晚期胆道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放化疗,介入及支持对症治疗,但疗效有限。近年来,出现了朝向基于分子的个性化癌症治疗模式的转变,如厄洛替尼,曲妥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等各种靶向药物分别被批准用于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胆道肿瘤的遗传学研究也发现了生长因子和受体以及控制胆道上皮细胞生长和存活的下游信号通路。针对驱动胆道癌生长和侵袭的信号传导途径的靶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也一直处在研究开发之中。阿法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络氨酸激酶的强效、不可逆双重抑制剂。它能与EGFR(ErbB1)、HER2(ErbB2)和HER4(ErbB4)的激酶区域共价结合,不可逆地抑制络氨酸激酶自磷酸化,导致ErbB信号下调,阻断EGFR、HER2介导的肿瘤细胞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表明EGFR和HER-2在胆道癌中存在过表达,此可以作为阿法替尼治疗胆道癌的理论基础。目前国内无阿法替尼应用于胆道癌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文献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加味乌梅丸方联合阿法替尼治疗参与下,晚期胆道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2研究目的随访并收集原安徽省立医院中医肿瘤科及安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胆道癌病人及相关资料,汇集相关数据信息,客观评价加味乌梅丸方联合马来酸阿法替尼参与下,晚期胆道癌患者(ⅢB-Ⅳ期)的治疗疗效、安全性,为优化晚期胆道癌患者诊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3研究方法选取原安徽省立医院中医肿瘤科及现安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科2017年1月2019年4月期间入住的晚期胆道癌病人,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对纳入的40例病人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评价加味乌梅丸方联合马来酸阿法替尼对晚期胆道癌患者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包括中医症候疗效、安全性、生活质量,并对总生存期超过6个月,或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20例患者进行真实病案回顾分析。4研究结果1临床受益疗效:全组临床受益率(CBR)为65%(26/40),其中16例(40%)表现为止痛药物用量减少或疼痛程度降低,15例(37.5%)治疗后体力状况指数增加大于20分,体重增加7%以上10例(25%)。2生活质量:1周期加味乌梅丸方联合阿法替尼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37.5%,生活质量稳定率52.5%。3中医症状改善率:中药干预小于1个月的7人,中医症状改善率57.1%,干预1-6个月的有18人,中医症状改善率72.2%,干预6个月以上15人,中医症状改善率80.0%。4安全性:40例患者靶向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Ⅳ级不良反应的发生(骨髓抑制、腹泻、皮疹)安全性较好,无治疗相关性死亡。5毒性反应:40例患者均可评价毒性反应,常见的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腹泻及皮疹等;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无IV度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全组病例皮疹、腹泻、口腔黏膜炎患者较多,但均不重,均为Ⅰ--Ⅱ度,均能耐受继续治疗,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6生存情况:总生存期超过6个月的患者14人,其中5人在随访结束时存活,总生存期不足6个月的患者26人,其中6人在随访结束时存活。5研究结论1加味乌梅丸方联合阿法替尼治疗晚期胆道癌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靶向药物毒副作用,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2加味乌梅丸方联合阿法替尼为基础的治疗手段,为晚期胆道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3加味乌梅丸方联合阿法替尼参与下的综合治疗,使多数胆道癌患者获益,是晚期胆道癌患者治疗的趋势。
胡雪梅[10](2017)在《1.内腔镜监测仪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2.石蒜碱诱导卵巢癌和乳腺癌细胞自噬、凋亡及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目前在宫腔镜手术中灌流液的吸收量和出血量没有准确的监测方法,也没有提前预防TURP综合征发生的理想措施,这些仍然是临床的难题。通过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及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中使用新研发的内腔镜监测仪,监测手术中的冲洗液吸收量和出血量,能对患者在术中是否发生并发症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及时处理,同时结合患者术前术后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时纠正患者的电解质平衡紊乱,为指导临床医师处理并发症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内腔镜监测仪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方法:内腔镜监测仪是采用压力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的原理,依据容量平衡法的原理研发而成的。该监测仪能精确测定出冲洗液总量、收集量、吸收量和出血量。选择兰大二院妇产科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就诊患有子宫内膜简单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内膜息肉的患者3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患者30例,术中应用内腔镜监测仪监测手术时间、冲洗液总量、收集液总量、冲洗液吸收量和出血量;并对患者术前、术后1小时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常规和血电解质进行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60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及粘膜下肌瘤电切术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均无并发症发生。通过内腔镜监测仪监测30例子宫内膜电切术中手术时间为18-47min,平均34.7±8.7min;冲洗液总量3164-8935ml,平均7134.7±1834.4ml;吸收量129-397ml,平均300.5±80.6ml;出血量20.9-57.9ml,平均34.4±9.9ml,而且术中膨宫压、内膜厚度以及宫腔深度与吸收量和出血量均有正相关性;并且吸收量、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也呈正相关性;同时血Na+浓度与手术前相比下降(P<0.05),而且手术时间大于40分钟后吸收量、出血量的变化与血Na+浓度呈负相关性;监测3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电切术中手术时间为31-70min,平均41.1±7.5min;冲洗液总量6116-14789ml,平均8552.0±1743.1ml;吸收量254-876ml,平均415.2±113.4ml;出血量65.8-188.9ml,平均101.0±24.0ml,而且术中膨宫压、肌瘤大小与吸收量和出血量均有正相关性;并且吸收量、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也呈正相关性,即手术时间越长,出血量和吸收量越多。同时血Na+,Cl-和CO2-CP浓度与手术前相比下降(P<0.05),并且手术时间大于40分钟后吸收量、出血量的变化与血Na+、Cl-呈负相关性。结论:内腔镜监测仪能有效及时地监测出患者术中灌注液吸收量及出血量的准确数值,动态提供数据,使术者做出及时处理,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可以减少术中灌流液的吸收量和出血量;手术时间超过40分钟后,会明显引起患者体内血电解质的变化,因此需要提前预防TURP综合征的发生。目的:上皮性卵巢癌和基底样乳腺癌在基因亚型,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反应等方面有很多相似性,因此,这两种肿瘤可能存在药物治疗的交叉性。石蒜碱是一种天然的生物碱,经研究证实,石蒜碱对多种肿瘤都有抑制作用。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石蒜碱在体外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及基底样乳腺癌MDA-MB-468细胞的作用,初步阐明自噬、凋亡、迁移侵袭机制在石蒜碱治疗卵巢癌和基底样乳腺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共同机制。方法:经不同浓度的石蒜碱处理SKOV3和MDA-MB-468细胞72h后,在不同时间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凋亡形成;MDC法染色后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石蒜碱处理72h后SKOV3和MDA-MB-468细胞自噬小体的形成;结晶紫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石蒜碱处理的细胞侵袭迁移细胞率的变化;Western immunoblotting法检测石蒜碱处理后对凋亡自噬相关蛋白(Bax、Bcl-2、PI3K、AKT、PAKT、P53、P62、LC3B、ATG5及caspase-3),迁移侵袭相关蛋白(MMP2,MMP9)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石蒜碱抑制SKOV3和MDA-MB-468细胞的增殖是不同的,浓度越大,时间越长对细胞的抑制率越高;并将SKOV3细胞阻滞在细胞周期的G0/G1期和MDA-MB-468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用25ug/ml的石蒜碱处理SKOV3和MDA-MB-468细胞24h、48h和72h后,SKOV3细胞凋亡率倍数分别为(1.32±0.108)、(1.61±0.098)和(1.77±0.087);MDA-MB-468细胞的凋亡率倍数分别为(1.43±0.13)、(1.74±0.14)和(2.15±0.14),两种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MDC染色后,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石蒜碱干预后的SKOV3和MDA-MB-468细胞内有自噬小体形成;结晶紫染色观察石蒜碱能减弱SKOV3和MDA-MB-468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两种细胞经石蒜碱处理后,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Bax和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而Bcl-2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P<0.05);尽管总Akt和PI3K表达水平轻度上升,但PAKT表达水平下调,同时P53、LC3II和ATG5表达水平亦升高,而P62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另外侵袭迁移相关蛋白MMP2和MMP9的表达亦下调(P<0.05)。结论:石蒜碱能同时对卵巢癌和基底样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进行抑制,并可以诱导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效应,Bcl-2和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自噬凋亡的诱导过程。且石蒜碱能同时抑制这两种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二、Mauriac综合征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auriac综合征1例(论文提纲范文)
(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疏肝健脾方对其干预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疏肝健脾方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干预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中医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阶段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清流平复汤治疗湿浊内停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2.1 脂肪肝诊断标准 |
1.2.2 高脂血症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6 评价标准 |
1.6.1 中医症状综合疗效评价标准 |
1.6.2 腹部B超疗效评价标准 |
1.7 检查指标 |
1.8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脱落与剔除情况 |
2.2 中医症状综合疗效评价 |
2.3 腹部B超疗效评价 |
2.4 BMI与血脂水平 |
2.5 肝功能与肝脏CAP水平 |
2.6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4)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院手术 |
1.3 术后管理 |
1.4 观察及随访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手术情况 |
2.2 手术前后BMI变化 |
2.3 手术前后 ALT、AST 相关指标变化 |
2.4 手术前后 TG、TC 异常相关指标变化 |
2.5 NAFL的改善情况 |
3 讨论 |
3.1 非酒精性脂肪发生发展 |
3.2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机制 |
3.3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手术治疗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NAFLD及其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及sCD36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与样本采集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4. 结论 |
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临床表型资料采集表》 |
个人简历 |
(6)滋水清肝饮加减联合内分泌治疗干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西医学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
1.1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机制 |
1.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 |
1.3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应用 |
1.4 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发生机制及处理 |
2. 中医学对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2.1 病名及表现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论治 |
3. 立题依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设计类型 |
2.2 病例选择 |
2.3 分组及给药 |
2.4 观察项目 |
2.5 疗效及安全性评定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疗效指标的变化 |
3.3 安全评估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组方分析 |
1.1 选方依据 |
1.2 方剂组成和方义 |
1.3 现代药理研究 |
2. 结果分析 |
2.1 对中医症候的影响 |
2.2 对乳腺癌内分泌综合征的影响 |
2.3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2.4 对肿瘤标记物的影响 |
2.5 对血脂的影响 |
2.6 对用药安全的影响 |
3. 临证体会 |
3.1 “源”头为本,重在滋肾 |
3.2 “活”以为助,疏肝为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生长发育迟缓合并糖尿病(论文提纲范文)
讨论 |
(8)无创检查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变、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临床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1 研究对象 |
1.2 分组 |
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4.1 人口学特征资料 |
4.2 体格检查 |
4.3 影像学检查 |
4.4 实验室检查 |
4.5 无创指标及肝纤维化评分 |
5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NAFLD患者基本特征 |
2 无创检查评估NAFLD脂肪变程度临床价值分析 |
2.1 CAP值与CT诊断NAFLD脂肪变程度分析 |
2.2 各指标评估NAFLD脂肪变程度(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
2.3 各指标评估NAFLD脂肪变程度(CAP值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
3 无创检查评估NAFLD炎症程度临床价值分析 |
3.1 不同ALT水平组间临床特征比较 |
3.2 各组间差异指标与不同ALT水平组间相关性分析 |
3.3 各指标诊断ALT异常 |
4 无创检查评估NAFLD肝纤维化程度临床价值分析 |
4.1 NAFLD肝纤维化程度(LSM值诊断)组间临床特征比较 |
4.2 各指标评估NAFLD有肝纤维化临床价值分析 |
4.3 各指标评估NAFLD显着肝纤维化临床价值分析 |
4.4 各指标评估NAFLD进展期肝纤维化临床价值分析 |
讨论 |
1 NAFLD患者基本特征 |
2 无创检查评估NAFLD脂肪变程度临床价值 |
2.1 CAP值与CT诊断NAFLD脂肪变程度相关性 |
2.2 NAFLD脂肪变程度进展的相关因素 |
2.3 各指标诊断NAFLD脂肪变程度 |
3 无创检查评估NAFLD炎症程度临床价值 |
3.1 NAFLD炎症程度进展的相关因素 |
3.2 各指标诊断NAFLD炎症程度 |
4 无创检查评估NALD肝纤维化程度临床价值 |
4.1 NAFLD肝纤维化进展的相关因素 |
4.2 各指标诊断NAFLD肝纤维化程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无创检查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程度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加味乌梅丸方联合阿法替尼参与下40例晚期胆道癌真实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胆道癌的研究分析 |
1.1 病名渊源 |
1.1.1 积聚 |
1.1.2 黄疸 |
1.1.3 胁痛 |
1.2 胆道癌的病因病机 |
1.2.1 胆道癌的病因 |
1.2.2 胆道癌的病机 |
1.3 中医药治疗胆道癌的状况 |
1.3.1 辨证施治 |
1.3.2 中医专方专药治疗胆道癌 |
2 西医学治疗胆道癌现状 |
2.1 手术治疗 |
2.2 化疗 |
2.3 放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治疗方案 |
2.观察指标 |
2.1 疗效评价标准及方法 |
3.随访 |
3.1 收集资料的结果 |
3.2 研究结果 |
第三部分 病案研究 |
3.1 生存期超过6个月患者14例 |
3.2 生存期不足6个月,截至研究结束时仍存活患者6例 |
3.3 生存期不足六个月患者20例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五部分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1.内腔镜监测仪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2.石蒜碱诱导卵巢癌和乳腺癌细胞自噬、凋亡及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1 |
Abstract 1 |
中文摘要2 |
Abstract 2 |
第一部分 内腔镜监测仪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
第一章 前言 |
1.1 宫腔镜手术的发展和并发症的预防 |
1.2 宫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监测吸收量及出血量的重要性 |
1.3 目前国内外宫腔镜术中监测吸收量及出血量的方法 |
1.4 内腔镜监测仪的研发背景 |
1.5 内腔镜监测仪原理及获得专利情况 |
第二章 实验内容 |
2.1 一般资料 |
2.2 方法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内腔镜监测仪在术前的准确性检验 |
3.2 内腔镜监测仪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石蒜碱诱导卵巢癌和乳腺癌细胞凋亡、自噬及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对象 |
2.1.2 实验相关设备 |
2.1.3 实验主要的药品与试剂 |
2.1.4 相关实验用液体的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Skov3和MDA-MB-468细胞培养 |
2.2.2 实验分组 |
2.2.3 MTT实验 |
2.2.4 细胞周期检测 |
2.2.5 Hoechst33258染色法进行凋亡率检测 |
2.2.6 MDC染色检测自噬 |
2.2.7 结晶紫观察侵袭迁移 |
2.2.8 western immunoblotting分析蛋白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石蒜碱在人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作用 |
3.2 石蒜碱在人乳腺癌MDA-MB-468 细胞中的作用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石蒜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Mauriac综合征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1型糖尿病并发糖原性肝病一例及文献复习[J]. 张玉娴,王顺花,苏伟娟,王丽英,宋海曲,李学军.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10)
- [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疏肝健脾方对其干预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亚菲.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清流平复汤治疗湿浊内停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J]. 郭丹丹,张金良,于思明,姜芊竹,黄秋思.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0(04)
- [4]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研究[D]. 管杰.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5]NAFLD及其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及sCD36的相关性研究[D]. 陈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滋水清肝饮加减联合内分泌治疗干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临床观察[D]. 杨亚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生长发育迟缓合并糖尿病[J]. 刘媛,张晓黎,侯新国,刘芳,蒋玲. 北京医学, 2019(12)
- [8]无创检查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变、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临床价值探讨[D]. 卢敏.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加味乌梅丸方联合阿法替尼参与下40例晚期胆道癌真实诊疗分析[D]. 唐冠豪.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1.内腔镜监测仪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2.石蒜碱诱导卵巢癌和乳腺癌细胞自噬、凋亡及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D]. 胡雪梅. 兰州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