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簰洲湾之后的另一个“缺口”——查处一起弄虚作假套取国家保费案件始末(论文文献综述)
方堃[1](2010)在《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国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形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公共治理的碎片化和分散化问题突出,城乡及区域之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公共服务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以“服务三角”模型为框架,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对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运行机制及建设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思路和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全文涵括七个部分即“一绪论、五章、一尾论”。绪论简要阐述了研究的动因及意旨,厘定和缕析了相关重要概念,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检视和评价等。第一章至第五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依据“总和分”的关系将第一章至第四章与第五章在研究内容上分开。前者为与“服务三角”模型框架相对应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四个子系统;后者则是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相关专题研究。第一章探讨了农民需求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农民需求的类型、强弱、差别以及表达、满足和反馈等机制予以深入的研究;第二章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过程以及纵横两个维度,揭示了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共政策子系统的运行机理;第三章描述了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历程、近况及前景,对“市、县、乡(镇)、村”一体化治理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剖析了造成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素质整体不高、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人员配置、绩效考评、激励、职业道德和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优化路径;第五章从“服务三角”模型的系统标准出发,对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公共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安全等服务体系的八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尾论在总结全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阐明了政府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标准与现实着力点,前瞻性地构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对接”的政策策略。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理念和视角新颖。本文以“促进城乡统筹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理念,从现代系统管理科学的视角,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碎片化问题进行审视,系统地研究了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及各子系统的功能。这种研究理念和视角在国内同类成果中具有新颖性。(2)分析工具和方法先进。本文超越了以具体公共服务项目作为对象的“拼盘式”研究套路,以体现现代服务管理特色的“服务三角”模型为框架,综合运用了制度分析、经验分析、统计分析、实证检验、比较分析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种先进研究方法。(3)理论建构独特。目前,我国正处在“十一五”末和“十二五”规划制定的时空交汇期,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亟需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国家标准。本文尝试性地将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应标准整合到由“农民需求子系统”、“公共政策子系统”、“服务平台子系统”和“人力资源子系统”构成的总体战略之中,这在国内学术界具有独到性。(4)政策建议应用性强。本文对“十二五”期间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公共就业、灾害防治、公共安全等服务体系做了专题性研究,阐明了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和着力点,前瞻性地构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对接”的政策策略,具有相当强的应用性。
刘小刚[2](2007)在《汽车消费信贷价值链分析与博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虽然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发展很快,但是,目前我国发展汽车消费信贷的宏观环境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信用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贷款市场竞争不规范、汽车价格波动幅度太大、贷款人道德水平低下等,使得汽车消费信贷市场风险逐渐暴露,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本论文结合目前国内汽车消费信贷的现状,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深入实际调查、思考的基础上,对中国汽车消费信贷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本论文进行了如下的工作:1、视角创新: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不仅仅是一个汽车消费产品,其实质是一个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服务产品。针对这一金融服务领域的问题,本文融合多学科交叉理论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具体的相关理论包括:马克思的货币信用理论,经济学当中的消费函数理论、预期收入理论、风险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以及战略管理学的外部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SWOT分析法)和价值链理论等。2、汽车消费信贷价值链创新:本文在传统的价值链理论基础上,首次将消费者、银行、保险公司和汽车经销商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信贷消费价值链来考虑。对整个价值链系统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对价值链上多方利益主体在参与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过程中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汽车信贷消费价值链进行了创新,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3、在汽车消费信贷价值链体系中,首次提出在多方利益主体之间进行两两博弈。通过模型分析,找出影响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可控因素,从而为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汽车信贷业务规避风险提供一个理论上的支点。本文中多方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先考察银行和汽车经销商、消费者之间完全信息下的两两博弈,后考察在不完全信息下的情况之间的博弈;然后引入保险公司参与之间的博弈。最后,简单给出了中国汽车消费信贷中常见的汽车销售商和汽车消费者之间勾结以虚抬车价的经济学解释。4、基本结论:通过构建多方博弈模型,分析汽车信贷风险的主要来源,主要是多方在参与汽车消费信贷过程中,存在可控风险(有意违约)和非可控风险(被迫违约)两类风险。前者虽不能完全消除,但通过对可控风险的调节控制,可以有效地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后者带来的风险基本是不可控的或者说控制起来是难度很大的。发现可控的降低汽车信贷市场风险的因素,才能有效地降低汽车信贷市场的风险,以此促进汽车消费信贷健康发展。5、对策创新:从多方博弈的战略角度来说明汽车消费信贷价值链各方利益主体应采取的对策,如果多方博弈均衡时,则可以促进汽车消费信贷的有效、健康发展。相反,如果多方博弈不能达到均衡或不满意时,则建议推出汽车金融公司,由此推动汽车金融业务的创新,以及金融机构的创新,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汽车金融体系。6、实践应用:本文以中国人保财险公司为实证研究,就该公司先后两次开展汽车消费保证保险业务(第一代车贷险及新车贷险),说明第一代车贷险被紧急叫停的原因在于保险公司开展车贷险业务时,考虑的仅仅是公司自身的利益,而没有顾及到其他各方的利益。同时,根据模型中的几个命题进行验证。此外,对开展新车贷业务,提出了基于多方博弈角度下的政策建议。同样对其他领域的消费贷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钟惠波[3](2004)在《证券投资基金与上市公司治理》文中提出在资本市场结构中,证券投资基金与上市公司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本文以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内在关系为逻辑起点,从理论上论证了寡头竞争型股权结构为何有利于提升公司治理效率。在此基础上,针对当代公司治理的国际性课题——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的战略性投资主体机制,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本文运用不完全合约理论以及预算软约束理论等现代经济学工具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的主流类型——开放式基金的治理机制。结果表明,开放式基金独特的合约安排能够自动引致一个有效解决自身委托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因而证券投资基金是一个有效的战略性投资主体,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还论述了公司治理对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促进作用,并以我国开放式基金的“赎回危机”加以说明。 在上述理论推演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古典式治理”特征以及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缺失等治理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思路,并对这一思路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现阶段,证券投资基金在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方面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自身的规模问题以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制度性缺陷,证券投资基金的战略性投资主体特质并未得以有效展现。由此,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另一方面要为证券投资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
王铁匠[4](2002)在《簰洲湾之后的另一个“缺口”——查处一起弄虚作假套取国家保费案件始末》文中提出 我们审计组在对人民保险公司嘉鱼县支公司审计时发现,该公司财务管理十分混乱,财务手续不齐,有些费用开支不合理,特别是2000年度四笔收牌洲湾镇企业保费收入19.7万元更引起了审计人员怀疑。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入,金额分别为6.54万
二、簰洲湾之后的另一个“缺口”——查处一起弄虚作假套取国家保费案件始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簰洲湾之后的另一个“缺口”——查处一起弄虚作假套取国家保费案件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本文的研究动因及相关问题阐释 |
一、研究动因及意旨 |
(一) 研究动因:将"愿景"变为"现实" |
(二) 研究意旨:统筹城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检视及评价 |
(一) 国外研究的总体态势 |
(二) 国内研究的基本状况 |
三、若干重要概念厘定及缕析 |
(一) 公共服务 |
(二) 基本公共服务 |
(三)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工具及分析框架 |
(一) 理论工具:"整体性治理"的新范式 |
(二) 分析框架:"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尝试 |
五、本项研究的技术路线、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
(一) 技术路线: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 |
(二) 基本内容:一条主线、四大模块、八个专题 |
(三) 主要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六、本文的篇章结构及可能的创新 |
(一) 本文的篇章结构 |
(二) 本文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农民需求子系统 |
一、农民需求系统:以公民为中心的整体主义 |
(一) 农村公共需求的"价值套装" |
(二) 驾驭需求变化:为农民量体裁衣 |
(三) 农民公共需求的分类和评析 |
二、设置农村服务系统"优先级":圈定与排序 |
(一)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和问题 |
(二) 供需优先序: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
三、农民公共偏好的表露:阻滞与疏通 |
(一) 集体选择的优势及其限度 |
(二) 失语·无奈·被决定:农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不畅 |
(三) 服务与意愿相吻合的表达机制 |
四、塑造服务形象:测量与反馈 |
(一) 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调查和分析 |
(二) 评估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衡量整体的尺度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公共政策子系统 |
一、政策环境:复杂变化的"服务蓝图" |
(一) 回眸·反省·突围:农村公共服务政策演展 |
(二) 动态变量的话语指向 |
(三) 目标与手段的张弛:政策工具选择 |
二、农村公共服务政策过程:一个宏观描勒 |
(一) 决策:农村公共服务中的磋商和参与 |
(二) 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执行 |
(三) 多管齐下:农村公共服务监督机制 |
三、垂直权力的"高":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权责 |
(一) "碎片化"政策及其影响 |
(二) 基本公共服务链:"中央—省—市—县—乡"政策层次的叠整 |
四、平行协同的"长":在层级和部门的矩阵中"水平化管理" |
(一) 国家单方供给的"势单力薄" |
(二) "公私合作"的政策纽带: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筹资 |
第三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服务平台子系统 |
一、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的组成框架 |
(一)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历程、现状及问题 |
(二) "市、县、乡(镇)、:村"一体化治理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
二、跨边界设计: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一) 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化组织结构分布 |
(二) 主体、功能与内容:纵横贯通的"宽" |
三、重塑公共服务组织载体:以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双溪桥镇为个案的实证研究 |
(一) 追捧与质疑:如何使农村公共服务整合起来 |
(二) 流程再造与无缝隙服务:"双溪桥模式"的运作逻辑 |
(三) 挖掘"主要序列":格子状连接 |
四、数字化变革: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 |
(一) 符号网页:Web技术开发 |
(二) 数据库:智能服务体系 |
(三) 自动化过程:地理信息系统与服务网格 |
第四章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人力资源子系统 |
一、追求卓越的"三步曲":飞轮模型 |
(一) 农村公共服务的人力资源系统:概念谱系和分析前提 |
(二) 用制度化驱动农村公共服务的飞轮 |
二、职业道德与组织精神:目标统一 |
(一) 农村公共服务中的"伦理三角":德性、规则与结果 |
(二) 跨界合作的团队文化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弥散 |
三、整合性技能的培养及开发:行为跟进 |
(一) 信任:十一项修炼 |
(二) 信息系统:皈依"农民本位" |
(三) 责任感:对整体性服务结果负责 |
(四) 预算:输入式管理 |
四、选才、绩效考核与激励:程序规范 |
(一) 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配置 |
(二) 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考评与激励 |
第五章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相关专题研究 |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二、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公共教育服务发展情况比较分析:以美国、韩国和印度为例 |
(四)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三、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部分国家比较 |
(四)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四、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
(一) 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国内外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 |
(四) "十二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五、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 |
(一) 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体系的具体举措 |
六、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七、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 |
(一) 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灾害防治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八、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 |
(一) 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的框架 |
(二) "十一五"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 "十二五"完善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 |
尾论边"破"边"立":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对接" |
一、整体治理: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宏观旨趣 |
二、国家标准: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操作杠杆 |
三、城乡大同:"破""立"并举推动政府转型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公共服务体系现状与公众需求调查问卷(乡村公众卷)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相关情况 |
跋涉之中(代后记) |
(2)汽车消费信贷价值链分析与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主要内容 |
1.2.2 论文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汽车消费发展概述 |
2.1 国外汽车消费信贷发展概述 |
2.1.1 欧美汽车消费信贷概述 |
2.2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概述 |
2.2.1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历史 |
2.2.2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现状 |
2.3 国内外汽车消费信贷比较 |
2.3.1 各国业务模式比较 |
2.3.2 中外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比较 |
3 基础理论综述与应用 |
3.1 货币信用理论 |
3.2 消费理论研究与综述 |
3.2.1 西方消费理论研究 |
3.2.2 国内消费理论综述 |
3.2.3 消费理论的现实意义 |
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3.1 理论综述 |
3.3.2 现实应用 |
3.4 风险管理理论 |
3.5 战略环境分析理论 |
3.5.1 宏观环境分析 |
3.5.2 行业环境分析 |
3.6 价值链理论 |
3.6.1 传统价值链理论 |
3.6.2 汽车消费信贷价值链 |
4 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4.1 外部风险 |
4.1.1 政策方面 |
4.1.2 经济方面 |
4.1.3 社会方面 |
4.1.4 技术方面 |
4.2 价值链中多方利益主体风险分析 |
4.2.1 消费者 |
4.2.2 经销商 |
4.2.3 商业银行 |
4.2.4 保险公司 |
5 基于多方博弈的汽车消费信贷问题研究 |
5.1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5.1.1 博弈论理论综述 |
5.1.2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
5.2 多方博弈模型的主要构思 |
5.3 多方博弈模型及主要结论 |
5.3.1 多方博弈模型 |
5.3.2 主要结论 |
6 汽车消费信贷实证研究 |
6.1 实证研究意义 |
6.2 案例实证研究 |
6.2.1 人保财险公司车贷险发展历史 |
6.2.2 人保财险公司车贷险风险分析 |
6.2.3 大力发展新车贷险业务的可行性 |
6.2.4 促进新车贷险发展的政策措施 |
6.3 命题及模型的验证 |
7 发展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对策建议 |
7.1 政策方面 |
7.1.1 消费环境方面 |
7.1.2 法律法规体系 |
7.1.3 基础设施建设 |
7.2 市场方面 |
7.2.1 平衡汽车价格减少相关税费 |
7.2.2 完善我国汽车信贷服务体系 |
7.2.3 增强汽车消费信贷管控力度 |
7.2.4 金融监管部门之间加强沟通 |
7.2.5 规范二手车交易市场 |
7.2.6 完善抵押与担保制度 |
7.3 多方博弈成功的对策 |
7.3.1 银行方面 |
7.3.2 保险公司方面 |
7.3.3 汽车经销商 |
7.3.4 消费者方面 |
7.4 多方博弈不成功的对策 |
7.4.1 汽车金融公司概念 |
7.4.2 目前面临的困境 |
7.4.3 发展汽车金融公司 |
7.5 建议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附录G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证券投资基金与上市公司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探索与不足 |
第一章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企业制度的演化与上市公司的出现 |
第二节 委托代理关系与公司治理 |
第三节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 |
第四节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现代公司治理的国际性课题 |
第五节 战略性投资主体: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代言人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证券投资基金:一个有效的战略性投资主体 |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
第二节 开放式基金:一个特殊的治理合约 |
第三节 证券投资基金充当战略性投资主体的能力与动力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改革的简要回顾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再融资偏好 |
第四节 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重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特殊意义 |
第二节 证券投资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机制 |
第三节 公司治理对证券投资基金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证券投资基金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国外证券投资基金参与上市公司治理 |
第二节 案例一:中兴通讯“H股风波” |
第三节 案例二:招商银行“转债风波” |
第四节 中外证券投资基金参与公司治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产生与发展的环境条件 |
第二节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积极发展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簰洲湾之后的另一个“缺口”——查处一起弄虚作假套取国家保费案件始末(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三角”模型的分析框架[D]. 方堃.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
- [2]汽车消费信贷价值链分析与博弈研究[D]. 刘小刚.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5)
- [3]证券投资基金与上市公司治理[D]. 钟惠波.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4]簰洲湾之后的另一个“缺口”——查处一起弄虚作假套取国家保费案件始末[J]. 王铁匠. 湖北审计,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