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六国帝王列传》序(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辛颖[2](2021)在《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讨中国古代戏剧从上古祭祀歌舞逐渐演进到“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的根源,前辈先贤从“戏”的文字训诂考证寻求答案,然而“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之一。“戏”的演化路径只能代表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演进方向。上古祭祀乐舞涵养了中国古代戏剧的萌芽,而汉代乐舞则是中国古代戏剧从乐舞向“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演进的过渡环节。本文拟用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讨论秦汉时期“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通过对“戏”字的训诂考源,发现“戏”从“戈”有演武传统;从“虍”有军事活动的性质;从“豆”袭得祭祀功能。通过近古期两周系和六国系“戏”字用例证明,“戏”是具有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的角抵表演。在秦汉时期,“戏”在角抵的表演形态之外,又受到上古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形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等角抵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戏”并不是中国古代戏剧的统称,而是指具体的表演形态。在汉代,不仅角抵呈现出戏剧形态特征,汉代歌舞百戏中的一些节目也呈现出“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特征,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是多种“戏”的集合。第二章讨论汉代的司乐机构。“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由乐舞向戏剧演进的个案,汉代乐舞管理机构及职能调整深刻影响了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进程。汉代的司乐机构由执掌郊庙雅乐的太乐、参与制作郊祀乐舞的乐府以及执掌皇家卤簿的黄门鼓吹三部分组成。相较周秦时期的司乐机构,汉王朝一方面承袭了周秦太乐,继续由太乐执掌郊庙雅乐;另一方面扩大乐府职权,增设黄门鼓吹。具体说来,通过为乐府设置协律都尉,扩大乐府司乐的职权。乐府有采诗入乐的职能,拓展了汉代乐舞的来源和渠道。同时,汉代将边地鼓吹纳入到皇家法驾卤簿,作为仪式乐,也用于赏赐军功。汉代司乐机构及职能调整,不仅拓展了乐舞的来源渠道,汲取民间和西域歌舞;也使得汉代乐舞从礼乐阐释向娱乐观赏转变,形成乐舞的演述形态。第三章讨论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在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是天子“听政”的渠道之一。沿续先秦采诗入乐的传统,在叙事参与下,汉代乐舞实现了由先秦“听政”向汉代“观政”的演述形态转变。歌、舞甚至伎艺表演构成了汉代乐舞“演”的形态,而歌辞、舞辞中的叙事内核则构成了乐舞“述”的内容。在“观政”的诉求下,“观”与“演述”形成了二维互动。汉代乐舞演述形态在留存时“演”与“述”的分离,乐舞形态留存于汉代乐舞画像石(砖)、乐舞人俑等乐舞文物中;而乐舞的歌辞、舞辞则留存于传世文献,形成后世所见的乐府诗。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极具开放性和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通过改题创作和模仿乐府古题两种方式生成新的乐舞。第四章讨论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东汉时期对歌舞、角抵、总会仙倡、幻术、戏车等表演概称之为“百戏”。通过传世文献与乐舞文物的双重印证,汉代乐舞中的“百戏”在节目组织形态上呈现出节目团块结构,“百戏”实则是各类节目的集合。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按照同类归属的原则形成次级“类目”,最终呈现出“百戏——类目——节目”团块结构。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极具灵活性,可以根据表演时长和表演场地等具体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既可以在大规模广场使用几个类目联演,也可以择取几个类目中的经典节目用于达官贵人府邸的厅堂娱乐。在乐舞、百戏中个别节目高度发达,形成经典剧目。第五章汉代经典剧目属性考辨。由于百戏节目之间以及类目团块之间的松散性,使得这个以节目为基础的团块结构不仅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增减节目,还可以依据广场、园林、厅堂表演过程中随主客喜好任意配搭,经典节目反复搬演,推动汉代乐舞生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公莫舞》《优孟衣冠》等经典剧目。经典剧目的出现使得节目在命名上,摆脱以歌、舞或伎艺等以属性命名,而是以叙事内容命名。这就使后世学者误认为中国古代戏剧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用于搬演的成熟戏剧。客观地说,汉代经典剧目只是乐舞反复搬演的结果,剧目是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一个阶段特征。
吕品强[3](2021)在《章学诚关于司马迁《史记》体例的评论及其再认识》文中研究指明章学诚是中国清代乾嘉时期着名的史学家和史学思想家。他生活于举世崇尚朴学的考据时代,却能不徇于考据风气,主张治学创新风气,为此走向了一条特立独行的治学道路。其治学取向大抵在于针砭学术,自六经、文学、史学、方志学、校雠学等均有所涉猎,力求探究史学义例和校雠源流,也即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他所着述的《文史通义》和《校雠通义》是反映其生平治学思想的重要理论着作。两书互为表里,《文史通义》重在彰显学术宗旨,《校雠通义》力求揭示学术源流,结合两书来看,可以发现章学诚对古代学术在批评性与总结性上所表现出的卓越见识,并最终呈现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终结与嬗变的时代特征。一、章学诚关于《史记》体例的评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和《校雠通义》中,对清代乾嘉时期以前历代的着名史家、史书均有所评论,其中对司马迁《史记》所着笔墨占有极大分量,涉及到关于《史记》的评论,我们依据《史记》的体例的五个组成部分,可以概括为本纪继承《春秋》中仍有变通之处、十表不拘常规中略显无图不足、八书阐发大旨中稍显图缺书冗、世家沿袭经典中表现功过并存、列传不拘篇目中还可加以改进五个方面。综合分析来看,章学诚在总体上仍表现出批判的态度,这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梳理和总结,相信对进一步深化关于章学诚史学理论的理解和反思是有积极意义的。二、章学诚关于《史记》体例评价的再认识,章学诚关于司马迁《史记》体例的评论是没有专篇进行讨论的,而是点点滴滴散见于他关于六经、史学、文学、方志学、校雠学的叙述之中。我们通过对材料进行爬梳,之后加以分类、归纳、分析、总结和再认识,帮助我们解决了两大方向的问题。一是关于司马迁的《史记》评价方面;二是关于章学诚的史学思想研究方面。其中,关于本选题涉及到的司马迁《史记》评价方面,对如下问题的解决能够起到补苴罅漏作用:第一、《秦始皇本纪》后存录的秦史问题;第二、《三代世表》的“旁行邪上”问题;第三、《十二诸侯年表》“篇言十二,实叙十三”问题;第四、《六国年表》“篇言为六,实叙为七”问题;第五、《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成书问题;第六、《史记》八书的形成问题;第七、《史记》三十世家沿袭旧有国史文字问题;第八、《三王世家》的成书问题;第九、《史记》列传运用别裁法和互见法的问题;第十、《史记》列传的古典目录学地位问题。其中,关于本选题涉及到的章学诚史学思想研究方面,能使我们深化对其如下理论、思想的理解:第一、章学诚的朴素史学史观念;第二、章学诚的“六经皆史”概念;第三、章学诚的撰述史学理论;第四、章学诚“撰述”和“记注”的思想认知;第五、章学诚对《春秋》和《周礼》的哲学阐义;第六、章学诚的“诸子出于王官论”思想;第七、章学诚以“志乃史体”为代表的方志学理论;第八、章学诚创新纪传体史书编纂方法的设想;第九、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校雠学思想以及刘歆《七略》学术对章学诚治学的影响;第十、章学诚的“道统”哲学化历史观。总体而言,章学诚的治学取向在乾嘉时代是特立独行,不趋同于时俗的。其治学主张要开时代风气,造成了他关于历史和史学演化、发展的认知呈现出独树一帜的特点。我们以中国古代史家代表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个案进行分析,以小切口来发掘出大视野,使本选题见微而知着,从小的切口来往深挖掘出章学诚历史哲学和史学思想的复杂状况,并为疏通章学诚学术体系内部的逻辑关系作出一些有益尝试。
王宵宵[4](2021)在《正统之辨与南北朝正史“民族传”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北朝时期政权对立,民族关系复杂,正闰难分,这样的历史局面使南北政权陷入深度的正统地位之争当中,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又使得这种争夺具有华夷之辨的特点。成书于该时期的三部正史《魏书》《宋书》《南齐书》深受正统之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时代痕迹。三部正史共有“民族传”16卷,这些传记虽分述不同领域的历史,然均传递出以正统自居、强调夷夏之别的信息,皆具有增强自身正统优越性的意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史“民族传”的书写是史家为所属政权争夺正统地位的重要方式,代表北朝政权的魏收和代表南朝政权的沈约、萧子显虽叙事方式不同,然志在正统的意图明显。从表面看来,“民族传”对正统地位的争夺加剧了南、北政权的矛盾,实际上,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无论南北史家,他们的书写方式基本上是围绕天命论、五德终始说而展开。渲染天命是为了取得现实的依据,运用五德终始说则是寻求历史上的依据。南北朝正史“民族传”的书写方式蕴含着各民族对华夏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这样的书写从不同侧面推动了该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王肖[5](2020)在《杨慎《史记》评点研究》文中指出杨慎学识渊博,着述宏硕。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成就显着,自成格调,在史学批评上也极有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对《史记》《汉书》等史学经典着作的点评,体现了他学贵有疑的史学批评观。本文以杨慎对《史记》的相关评点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对杨慎评点《史记》的背景及内容特色进行分析与研究,以加深了解杨慎在评点学上的成就。绪论首先对杨慎研究现状进行述评,以确定本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文章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杨慎对《史记》叙事技巧、语言艺术、历史人物、文段结构的评点等方面论述杨慎在《史记》中的文学批评。第二章通过杨慎对《史记》的评点,并结合杨慎自身的文学观念及史学观念,从他主张博通经史、赞美太史公严谨公正两方面去论述杨慎在《史记》的相关评点中中体现出的的史学批评。第三章主要从文献的角度对杨慎的评点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整理和分析,将杨慎的评点大致划分为考证及注释两大部分,从字音字义、地名人名的注释,对历史事件、文献来源的考证等方面论述杨慎在“明音义、重考证”中的具体表现。并对杨慎在史学研究上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简要的概括,从他开明代实证之风,影响后世,到他在音韵学上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时也对杨慎学术研究中还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鄢骏[6](2020)在《从因循到新变 ——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巫观念》文中提出巫观念是沟通代际的桥梁。巫观念在先秦时期有较大的社会影响,礼仪、祭典、俗例、语汇多与之相关。巫观念的裂变与中国古代文明的推进相关。由“巫”到“人”的转变中,其实弥散着两种趣向。一种是巫的观念驻扎在君王心中;另一种则是巫的观念始终萦绕在士大夫、平民的意识当中。逮至汉代,一方面,帝王在施政活动里融入了巫的传统力量;另一方面,这种力量悄然无声地转化成为他们内心深处的支柱力量。本文选定巫观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钩沉不同时空的史料,以其中的语料为基点,厘清出先秦至两汉时期巫观念的发展脉络,兼论史家的书写问题,得出他们的笔下嵌入了自身的思想观念。随着近代考古发掘的进展,一大批出土文献纷纷现世,这些新出土的简牍、帛书无疑给先秦、秦汉史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更好地探究这一长时段巫观念的变迁,笔者将全文析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这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人相关的着述情况、相关概念的界定、史料的来源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内容,从而得出这一议题的可行性与争论点,巫观念这一概念的限定范围,理论切己的重要性,并在本部分进行了必要的讨论。第二部分着重于分析巫观念的出现与确立的过程。这一部分重点叙述了人类自扎根于地球后,巫是如何裂变的,进而说明古代农业、历法、宗教出现也是人类观察自然,反观己身的结果,巫具有三个特点,分别是巫具有特异功能、神圣梦境和法器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历史文本中的古圣王黄帝具备巫的印迹,比如,“黄帝梦境”,梦境类似于异象,多指梦中传道。从史籍中看,颛顼时期对宗教进化的影响力大,但黄帝的身上的巫观念更为后世帝王所承继,可以说,黄帝的影响力并不亚于颛顼。第三部分是分析了三代历史中的巫观念。针对古史的繁芜、分散的特点,这一部分主要引入文法结构来分析古史,笔者通过大量爬梳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诸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和《竹书纪年》,组合不同文献中的相同信息,经过分析后,得出观念性的东西不会因为时空而被割裂,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中笼罩着巫观念的浓郁气息,换句话说,“三王”的背后亦有思想的延续,并对妹喜、妲己的形象进行了再分析,从而得出她们或许是政治权力的牺牲品。第四部分讨论的是巫观念的盛行与时人观念。这一部分遵循的视角是眼光自上及下,重点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巫观念,这时,巫观念早已褪去单一的祭祀外衣,且转化为人们意识中的一部分。从日渐丰富的史料中,我们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君王、大臣、知识分子等相继借助巫观念的情势跃然于纸上,他们不经意间使用的语汇多与巫观念相关,楚国这个国家就颇具这一特色。即便是先进的知识分子,也无法与传统完全割裂,比如,孔子,正因为此,他的形象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另外,笔者使用《国语》和《左传》组合分析了史家司马迁笔下的“吴、越之战”,得出了吴、越两君王的意识中亦有巫观念的成份,从而得出史家司马迁的记载具有选择性,甚至存有抵牾之处。第五部分论述的是秦汉帝国的巫观念。这一部分笔者从秦的先祖入手,剖析了秦汉帝国的巫观念,揭示出秦帝国的统治者不仅与先祖有着极深的羁绊,而且追随黄帝的步伐,向往上天,汉帝国的统治者汉武帝更是如此,平民也接受了这一观念,还整合为之己用,并再次得出司马迁记载存有疏漏,其记载带有明显的选择性的特点。如果说齐桓公试图封禅是个别案例,此时,已蔚然成风。另外,语汇的使用限定变得更为明确,比如,“灵”这一语素已成为皇帝的御用语汇,不仅广泛见于正式诏书中,而且大将军卫青一度把它作为上书给武帝的专用语汇。这一部分亦采用出土文献进行佐证,从不偏信于任何一种文献。结语部分对论文的相关论点进行了凝练。
苗江磊[7](2020)在《战国拟托文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概念的界定与厘清。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题目的内涵、意义;其次,针对前代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门别类地梳理与概述。“拟托”是依托于真实历史人物而虚构其相关事迹或言辞的一种创作现象,运用拟托手法创造出的相关故事作品便是拟托文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题为:《“拟托文本”概说及总述》。该章主要介绍拟托此名的基本概念内涵,以及促使拟托作品产生的时代因素。“拟托”一词,就其字义而言,应有“揣度而托言”之内涵,即假托于所寄寓之人,并揣摩其特点,模拟其人,替其说话、代其发声。题中所指的“拟托文本”,并非文体之含义,而是就其内容而言的文本作品。由此观之,论文所研究的“拟托文本”,便是托名真实历史人物而虚构其言辞、编造相关故事的文本作品。战国之世,社会变革,诸侯纷争,学派并起,众说纷纭,诸子骋词辩难,士人竞逐游说。带来了此时期作品创作目的多样,以及创作手法的繁复。拟托作品正是紧紧伴随着战国的变革与纷争潮流而孕育生长起来的,具有其产生的时代性。而且拟托文本有其产生的普遍性,无论从此时期作品的数量还是内容方面,都呈现出繁荣、丰蔚之貌。时局的改变、经济的改变以及士人地位的改变,带来了利益的相争、列国的相争以及学派的相争。这一时期作品创作中的虚构化倾向,是紧扣战国“变”与“争”主题的必然产物。由于拟托文本主要是假托于历史实有人物进行创作,这就有一个作品是属于拟托虚构还是历史实录的判定问题。用来判断拟托作品的迹象大致可以概括为错置年时、抵牾思想、脱离环境、乖悖史录、文辞荒诞、情理难通、重复叙事等七种。此外,就作品本身的内涵分析,因为拟托作品具有拟虚而托实的基本特征,致使它们与史籍、小说等许多作品之间,不仅相互联系,而且存有区别,既有颇多的共通性,又存在着一定的相异性。论文第二章题为:《<战国策>中拟托文本的考释与研究》。该章先以国别为类,分节考证《战国策》一书中某些文章所含的拟托性质,继而就相关篇目的创作动机、文本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战国尚辩,游说论辩既已成为当时士人晋阶的必要途径。士人为欲驰骋其说,取合诸侯,游士便须研习揣摩之术,以工于游说论辩。于是,一批关于纵横与权变的故事便随之产生了。《战国策》中为数众多的拟托故事,是于战国揣摩风气的推进下产生的。而细究这些作品的具体创作目的,则动因不外乎两者:一方面乃是出于士人的遵效与模仿,另一方面,则是缘于士人的研习与演练。虽然《战国策》之中诸篇拟托纵横家游说的策文,当时只是为士人游说提供学习底本,但此书中拟托作品的独特性就在于,它们不仅为战国这一历史时期下特殊的士人游说现象,提供了文字资料的参考;更因其自身所呈现出的虚构与模拟性质,与后世戏剧作品的剧本创作具有了极为相通的契合因素。论文第三章题为:《<晏子春秋>中拟托文本的考释与研究》。该章首先以人物为类别,分节考辨书中某些故事所含的拟托性质。《晏子春秋》一书记的多是晏子设言进谏的故事。此书中为数不菲的拟托作品,大都与稷下学士议政论政的创作训练密切相关;尤其是“同题拟作”一类作品,据同题、据类事而拟作,强化了文中的议论部分,令“说”的创作特征在文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彰显。这些拟作更能于作品的情节、主旨中体现出鲜明的模拟演练意味。有基于此,该章又针对《晏子春秋》一书的思想内涵,以及文本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论析。关于《晏子春秋》体现的思想问题,前贤多所论争,有儒家、墨家、非儒非墨、亦儒亦墨等四种说法。而此书中那些拟托晏子而演绎的故事,多有切合儒家、墨家抑或纵横家思想的内容。这些故事,不论是阐发儒家重礼乐及疑鬼神的观念,或是论述墨家节用、爱民的思想,抑或是借鉴纵横家的论辩与游说技巧,它们都没有远离维护政局、安抚民众等现实施政方面。可以说,《晏子春秋》中的拟托文本正是利用不同学说而塑造出的贴合现实的议政作品,相关作者已经将抽象思想观念应用于模拟政治生活的创作之中。论文第四章题为:《<庄子>中拟托文本的考释与研究》。该章首先以人物为类别,分三节对《庄子》一书多篇故事进行拟托性质考辨。《庄子》书中确实有数量斐然的拟托作品,它们大抵产生于创作者的托名附会过程中。《庄子》中的拟托作品,借重了大量的古圣先贤等人物,概括古今、超逸流俗。这其中既有德行昭彰的远古帝王,也有声名远播的诸子学者,还有闻名遐迩的狂狷隐士等,所在多有。《庄子》之中拟托文本的创作目的自然是为了恰如其分地阐释道家理论与思想。故事的创作者依托于闻名人物进行编造,能够更加强化庄子及其后学的说理立论效果。从拟托文本的内涵而论,《庄子》一书的行文多以荒诞不羁、不拘一格的想象而为人所知。因为拟托作品本来就是基于真实人物而虚构创作产生的,所以想象性、夸张性的创作技巧都可谓是相关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论文第五章题为:《<穆天子传>的拟托性质考释与研究》。这一章第一节首先探寻《穆天子传》的非纪实内容,以考察此书所含的拟托创作属性。从《穆天子传》书中诸多异于传载、脱离年代、背离环境、古奥深隽、行文语言等许多因素中,可以发现此书具有并非实录作品的文本特征。不独于此,此书行文中又带有相当明显的战国时期社会风貌、地理形态以及创作文法等方面的特征。就此情况进一步推断,《穆传》极有可能是战国时人附会周穆王之名而扩展演绎的。《穆传》以周穆王作为核心主人公,而且其书所涉一些事件确实是存有先秦时期流传的历史史事痕迹的,可以说,此书正应当属于典型的托名虚构之作。次节,结合战国士人兴起的时代背景,探究《穆天子传》的创作动机。从《穆传》内容的非纪实性,以及战国时期理性精神的发扬等方面而论,此书应当既非史官着史之着,也并非巫觋术士之作。而结合当时活跃兴盛的士人群体进行审视,就会发现《穆传》假借西周穆王之名的作品形式,以及书中体现出的种种切合战国创作的文本特征,都透露出,此书的形成很可能与士人的创作息息相关。《穆传》极有可能是战国士人在参与政事活动之时,附会周穆王西行的传说而虚构演绎的。而此书作者的具体国别,从它于晋时才发掘且传世未得多见等情况考虑,《穆传》在当时流传不会太广,故而其作者尤以魏国士人的可能性最大。该章最后一节,针对《穆天子传》的文本内涵进行了论析,考察了一直以来许多学者将《穆传》归为“小说”作品这一观点,并论证了相关论说的未安之处。应当说,从文学小说作品的叙事性、虚构性、故事性等方面而言,《穆天子传》与小说作品的确存在相通之处。但《穆传》却并不能完全视为小说类着作。首先,《穆传》从创作之初就不是为了供人欣赏的,并没有达到小说作品审美愉众的创作要素。其次,就文本内容而论,《穆传》的具体内容中也有许多与小说作品不能相合的因素。论文第六章题为:《近年出土战国文献中拟托文本的考索与补遗》。该章是基于近年发现的简帛古书材料,譬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等,对出土文献中拟托作品的存在情况进行考释、辨析与论述。譬如《上博简·子羔》一篇是对于孔子与子羔言谈的记述,因文中所涉的三王感生之说存在争议,而且简文中孔子对传说的阐释方式与传世文献的记载有所抵牾,故而该文存在着并非实录孔子言论的可能性。又如《清华简·邦家之政》一则,因简文载有悖于孔子时代的言论,且其文所含思想甚为多元,并非单属儒家,故此推断该简文是托名虚构而作的“拟造孔子言论”作品。类似之例还有《上博简》中《鲁邦大旱》《相邦之道》《季庚子问于孔子》《孔子见季桓子》等诸则简文,它们或是假托于孔子之名而进行的模拟创作产物,或是在行文中带有添衍附会成分的作品。彰显出战国士人在增益传闻、阐释理论抑或是传播学说之时所进行的大胆虚构性创作尝试。《上博简》与《清华简》之中亦不乏拟托殷周先王、拟托战国诸侯等历史人物所创作的故事。如《清华简·耆夜》一篇,因简文所载饮至礼悖于礼制记载,文中又多有违背周人礼法及思想的内容,因此,该文很有可能是托名周武王、周公等人而附会做诗的叙事作品,带有追慕先贤、模拟创作的内涵意蕴。又如《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应属于后人假名于彭祖的一篇议论性质的作品;《清华简·管仲》是以齐桓公与管仲对话为基本形式而成篇的拟托作品;《上博简·君人者何必安哉》是拟托楚王与范乘二人所作的一番对话;《上博简·志书乃言》是拟托楚王与无愄而作的对话故事,是类多有。此外,《清华简》中还有些许拟托商汤之臣属伊尹而作的故事。如《赤鹄之集汤之屋》一则,简文后段有巫乌救小臣,及小臣本巫乌之言帮助夏君驱病之事,此于传世文献中并无俦匹,是时人虚构的新增情节。所以此文当是基于伊尹来往于商与夏之间的历史事件而展开的虚构创造。再如《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两则简文,都是关于商汤、伊尹间的问对故事,其文的词句也带有着意编排与增饰的痕迹,整体呈现出类似战国散文作品的语言风格,很可能是依托伊尹而附会的问对作品。最后,论文的第七章题为:《拟托文本的文学性与意义析论》。该章是根据前章诸多文献材料,对战国时期拟托创作这一现象进行系统的归纳与分析,包括拟托文本的文学性特征考察,拟托作品“入史”情况论析,以及拟托创作现象的文学意义总结等。就拟托作品自身的定义内涵而言,人物的依托性应当属于相关作品所蕴含的首要特征。而“拟虚托实”的拟托作品,借助历史人物及背景只是作者的手段,文中所呈现出的虚构内容,才是创作者的核心着力之处。因此,拟托作品亦具有创作性特征。拟托创作以其自身意味深长的承前集成性、创造致新性与开拓启示性意义,已然成为了战国独特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壮大的一种不可忽视、举足轻重的重要文学现象。结语部分是对战国拟托文本的整体特征进行概括与论析。概而言之,从传世着作及出土文献两方面而论,在战国时代的各类叙事散文着作中,拟托作品确然已经是粲然可观、卓具韵致。
刘铭[8](2020)在《齐召南《汉书考证》研究》文中提出《汉书考证》是清代齐召南在史学方面的代表性着作之一,也是武英殿本《汉书》一大重要的组成部分。齐召南在《汉书》每卷後撰写考证条目,对《汉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纠正了不少《汉书》的错误,其中部分条目对中华书局点校本的修订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简要介绍齐召南的生平和着作,上编详细梳理了《汉书考证》的内容、版本、成书,并比较本书与《汉书疏证》的关系,最终总结归纳《汉书考证》的成就与不足。下编选择其中有价值的条目进行考释,论证相关内容是否正确合理。
郭文瑞[9](2020)在《《闲中咏古咏史》校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叔珨,为阮朝中后期文人,史书无传,亦未见有族谱、家谱、作家年谱或传记传世,几种越南文学史中亦未提及,遑论研究。其生平主要履历及着述,经翻检《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参照其咏史诗集两种不同版本序言与三篇碑文的落款及《大南实录正编第五纪》卷四建福元年闰五月条下相关记载,大致可以确定:乂安省琼0)县琼堆社人,建福元年同进士第一名出身,曾任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承佐、乂安省督学,成泰十一年以鸿胪寺卿致仕归乡,在教授生徒之闲,仿效乡贤前黎进士范阮攸、本朝探花阮德公及梅庵公主等人咏写中国历代名贤义士、奸臣佞人、贤妃烈女及悍妇妖姬,于成泰十四年结集,二卷,有杨叔珨自序。杨叔珨咏史诗集,现存两个版本。其一,《闲中咏古咏史》影抄本,二卷,有杨叔珨自序。收录在一九七一年越南特责文化国务卿府译述委员会出版的《古文丛书》中,《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并未载录,无馆藏编号。其二,《咏史》合集抄本,有杨叔珨自序。现收藏于越南汉喃研究院图书馆,馆藏号为VHv.1785。两种版本,收录除杨叔珨咏史诗歌外,还附录有三位前贤范阮攸、阮德达、梅庵公主数量不等与杨叔珨同题或近题咏史诗歌。两种版本附录三位前贤的诗作数量与咏题几乎相同(前者仅比者少一首《马援》诗),前者共收录三位前贤诗歌三百八十二首,后者收录三位前贤诗歌三百八十一首;但在收录杨叔珨咏史诗作数量、咏题、杨诗与前贤附录的次序、诗歌题注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别。《闲中咏古咏史》共收录诗歌七百九十首,其中杨叔珨诗歌四百零八首,后者共收录八百三十二首,其中杨叔珨诗歌四百四十二首;后者比前者多出十七题三十四首诗。前者每页纸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附录三位前贤诗作,下半部分收录杨叔珨同题或近题诗作;后者,则先录杨叔珨诗,三位前贤诗作列在杨叔珨同题或近题诗之后。两者版本的诗歌题注也存在文字差异。杨叔珨的咏史诗集,不仅数量众多,题咏中国历史人物众多,时间跨度大,从中可见越南古代文人对中国史籍的熟悉程度,展现了越南文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某些看法,同时折射出阮朝末年文人心态历程,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此外,杨叔珨的咏史诗,还因多用数量词,喜用比较,擅长化用、语含双关与语带讽刺等特征,因而展现出较高的咏史诗艺术技巧,形成了浅俗、晓畅、平淡、质朴的艺术风格,因此具有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本文在广泛搜集杨叔珨及附录诗人不同别集版本及相关文献基础上,仔细校勘比对注疏,力图完成一部较为完备的杨叔珨咏史诗集校注本子,以期为今后越南汉文咏史诗的研究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曹雨杨[10](2020)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文中提出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竹简,据碳14年代测定为战国中晚期,文字风格主要为楚系。经整理,2010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内容包含《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武王之志(金縢)》《皇门》《祭公之顾命(祭公)》《楚居》等九篇;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内容包含《系年》一篇;2012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内容包含《说命上》《说命中》《说命下》《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辞》《赤鹄之集汤之屋》等八篇;2013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内容包含《筮法》《别卦》《算表》等三篇;2015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内容包含《厚父》《封许之命》《命训》《汤处於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六篇;2016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内容包含《郑武夫人规孺子》《管仲》《郑文公问太伯(甲、乙)》《子仪》《子产》等五篇;2017年4月出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内容包含《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越公其事》等四篇。本文主要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的三十六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对简文中一些未能解决、讨论较多的疑难字词进行串联集释,收集各家观点以及研究成果,同时对诸家观点尽量客观分析并补充自己的意见,下编在归纳总结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古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简文进行重新校注,力求反应当下学界的研究成果。限於篇幅,本论文仅选择《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部分。
二、《十六国帝王列传》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六国帝王列传》序(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汉代人对“乐”和“百戏”的认知与反思 |
1.2.2 汉代乐舞研究史钩沉 |
1.2.3 汉代乐府的相关研究述评 |
1.2.4 从乐舞文物出发的汉代乐舞研究 |
1.2.5 汉代乐舞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
1.3 研究对象 |
1.3.1 考辨“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 |
1.3.2 考察汉代乐舞的管理机构 |
1.3.3 论证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
1.3.4 分析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戏”字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
1.1 “戏”字训诂释义 |
1.1.1 例证释“戏”字 |
1.1.2 部首拆分释“戏”字 |
1.2 “戏”字源流释义 |
1.2.1 近古期两周系“戏”字 |
1.2.2 近古期六国系“戏”字 |
1.3 “戏”的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 |
1.3.1 “戏”从“戈”形成的演武传统 |
1.3.2 “戏”从“虍”附加的军事含义 |
1.3.3 “戏”从“豆”袭得的祭祀功能 |
1.4 角抵戏与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 |
1.4.1 商周时期的角抵演武和角抵祭祀 |
1.4.2 秦汉时期的角抵娱乐 |
1.4.3 从礼乐到娱乐的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嬗递 |
第二章 汉代乐舞的司乐机构 |
2.1 汉代太乐及职能 |
2.1.1 汉代太常职官溯源 |
2.1.2 汉代太乐及职能 |
2.2 汉代乐府及职能 |
2.2.1 乐府建置考源 |
2.2.2 乐府司乐职能的衍生 |
2.2.3 汉代乐府司乐职能改革 |
2.3 汉代黄门署及职能 |
2.3.1 黄门职官溯源 |
2.3.2 汉代黄门鼓吹及职能 |
第三章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
3.1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
3.1.1 “演述”形态的历史钩沉 |
3.1.2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
3.1.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的形成机制 |
3.2 汉代乐舞“观”与“演”的二维互动 |
3.2.1 从“听政”到“观政”的功能嬗递 |
3.2.2 “观”对“演”的“述”求 |
3.2.3 “观”与“演述”的制约与影响 |
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
3.3.1 演述形态下新乐舞的生成方式 |
3.3.2 “演”、“述”分离的留存方式 |
3.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 |
第四章 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 |
4.1 汉代百戏的认知钩沉 |
4.1.1 学界对“百戏”的界定 |
4.1.2 学界对汉代百戏的误读 |
4.2 汉代百戏源流考辨 |
4.2.1 汉代百戏的源流考辨 |
4.2.2 汉代百戏的属性辨析 |
4.3 汉代百戏的节目团块组织 |
4.3.1 汉代百戏与中国古代戏剧 |
4.3.2 汉代百戏的节目组织形态 |
第五章 汉代典型剧目属性考辨 |
5.1 汉代角抵《蚩尤戏》溯源及功能考辨 |
5.1.1 关于“蚩尤”的研究现状 |
5.1.2 以“蚩尤”为主神的各类祭祀传统 |
5.1.3 《蚩尤戏》角抵娱乐功能演进轨迹 |
5.2 《公莫舞》属性考释 |
5.2.1 前辈先贤对《公莫舞》属性的认识 |
5.2.2 《公莫舞》的戏剧属性辨析 |
5.2.3 《公莫舞》歌舞属性考释 |
5.3 再论《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 |
5.3.1 关于《优孟衣冠》性质问题的讨论 |
5.3.2 《优孟衣冠》戏剧性的来源 |
5.3.3 《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斟疑 |
5.4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及理论意义 |
5.4.1 《东海黄公》剧目的属性讨论 |
5.4.2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 |
5.4.3 《东海黄公》剧目形态的价值和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章学诚关于司马迁《史记》体例的评论及其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和目的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一章 章学诚关于《史记》本纪的评论及其再认识 |
第一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本纪的评论 |
1.章学诚认为《史记》中十二本纪是在继承《春秋》家学 |
2.章学诚认为《史记》中《秦始皇本纪》的变通写法可取 |
第二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本纪评论的再认识 |
1.章学诚《春秋》家学认识理论体系构建 |
2.章学诚《春秋》家学下的《史记》认识 |
3.章学诚关于《史记》本纪评论的再认识 |
第二章 章学诚关于《史记》十表的评论及其再认识 |
第一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十表的评论 |
1.章学诚认为《史记·三代世表》是模仿周代谱牒而又有变通的 |
2.章学诚认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是揭示《春秋》源流的 |
3.章学诚认为《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臣迁”称谓是附加的 |
4.章学诚认为《史记》有表无图得失并存并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 |
第二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十表评论的再认识 |
1.章学诚关于《史记·三代世表》沿袭周代谱牒遗法的观点评判 |
2.章学诚关于《十二诸侯年表序》揭示《春秋》源流的观点评判 |
3.章学诚关于《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后附加臣迁的观点评判 |
4.章学诚关于《史记》有表无图得失并存并影响后世的观点评判 |
本章附录 |
图一简牍本《史记·三代世表》的联想简易图示(阴影部分为原表空白) |
图二国家图书馆藏南宋绍兴初杭州刻本《史记集解·三代世表》部分页面 |
第三章 章学诚关于《史记》八书的评论及其再认识 |
第一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八书的评论 |
1.章学诚认为《史记》八书是本原《周礼》而明官守渊源的 |
2.章学诚认为《史记》八书是秉承诸子遗意而成一家之言的 |
3.章学诚认为《史记》八书是发明大旨并与纪传相互印证的 |
4.章学诚认为《史记》图缺略显体例不足进而使得八书繁冗 |
第二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八书评论的再认识 |
1.章学诚诸子王官思想下的八书尊崇周礼论 |
2.章学诚记注撰述思想下的八书纪传一体论 |
3.章学诚志乃史体思想下的书志重图省文论 |
第四章 章学诚关于《史记》世家的评论及其再认识 |
第一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世家的评论 |
1.章学诚认为《史记》中春秋战国世家有误袭国史而称“我”的现象 |
2.章学诚认为《史记》中世家的春秋部分运用《左传》史料才不胜任 |
3.章学诚认为《史记》中《三王世家》遵守《周礼》遗法而重视王命 |
第二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世家评论的再认识 |
1.章学诚认为《史记》中春秋战国世家有误袭国史而称“我”的现象的观点评判 |
2.章学诚关于《史记》中世家的春秋部分运用《左传》史料才不胜任的观点评判 |
3.章学诚关于《史记》中《三王世家》遵守《周礼》遗法而重视王命的观点评判 |
第五章 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的评论及其再认识 |
第一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的评论 |
1.章学诚认为《史记》列传运用互见法和别裁法详略得体 |
2.章学诚认为《史记》列传讲求因事命篇中还有一定不足 |
3.章学诚认为《史记》列传在发明学术源流上仍有所缺失 |
4.章学诚认为《史记》列传排列人名目不齐造成义例不纯 |
第二节 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评论的再认识 |
1.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运用互见法和别裁法详略得体的观点评判 |
2.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讲求因事命篇中还有一定不足的观点评判 |
3.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在发明学术源流上仍有所缺失的观点评判 |
4.章学诚关于《史记》列传排列人名目不齐造成义例不纯的观点评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含致谢) |
(4)正统之辨与南北朝正史“民族传”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四、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一章 南北朝正统意识泛起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政局动荡的南北朝时代 |
一、激烈的政权角逐与变动 |
二、复杂的民族关系与正统之辨的需求 |
三、南、北文化差异与正统争夺的特点 |
第二节 政权合法性意识的增强 |
一、南北历史统绪的争夺 |
二、天命思想的渲染 |
三、社会各力量对南、北正统之争的认识及态度 |
第二章 正统之辨与北朝正史“民族传”书写 |
第一节 魏收其人 |
一、魏收生平 |
二、魏收的撰史活动 |
第二节 正统之辨与《魏书》“民族传”书写 |
一、意图明显的各民族列传标目 |
二、色彩浓厚的各民族列传内容 |
三、倾向鲜明的民族列传“序”及“论” |
第三章 正统之辨与南朝正史“民族传”书写 |
第一节 沈约及萧子显生平 |
一、沈约生平 |
二、萧子显生平 |
第二节 正统之辨与《宋书》“民族传”书写 |
一、倾向明显的各民族列传标目 |
二、形象突出的各民族列传内容 |
三、立场鲜明的各民族列传史论 |
第三节 正统之辨与《南齐书》“民族传”书写 |
一、暗含贬斥的各民族列传标目 |
二、态度分明的各民族列传内容 |
三、倾向明显的各民族列传“论”“赞” |
第四章 南北朝正史“民族传”书写与历史文化认同 |
第一节 “民族传”书写中的文化碰撞与统一意识 |
一、“民族传”书写的差异 |
二、“民族传”书写的相同点 |
第二节 “民族传”书写中的历史文化认同因素 |
一、“民族传”书写中的历史文化认同内容 |
二、“民族传”书写中的统一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杨慎《史记》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现状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章 文学评点 |
1.1 评《史记》的叙事技巧 |
1.1.1 《史记》叙事节奏——“尤见笔力” |
1.1.2 《史记》叙事手法——“详略得当” |
1.2 评《史记》的语言艺术 |
1.2.1 语言的表达——“寓意深远”“含蓄动人” |
1.2.2 语言对人物环境的塑造——“简洁精炼” |
1.2.3 语言风格——“灵活多变” |
1.3 评《史记》的文段结构 |
第2章 史学评点 |
2.1 赞美太史公严谨公正 |
2.2 主张博通经史 |
2.2.1 经史相表里 |
2.2.2 结合整体环境分析历史人物 |
2.2.3 结合整体环境分析历史事件 |
2.2.4 看重文章体制 |
2.3 对《史记》中历史人物的不同看法 |
2.3.1 评高洁之士 |
2.3.2 评奸佞之臣 |
第3章 文献注释与考证 |
3.1 明音义 |
3.1.1 对字音的注释 |
3.1.2 对字义的注释 |
3.1.3 对词句的注释 |
3.2 重考证 |
3.2.1 对时间、人名、地名的考证 |
3.2.2 对历史事件的考证 |
3.2.3 对文献来源的考证 |
3.3 成就与不足 |
3.3.1 成就与贡献 |
3.3.2 不足之处 |
结语 |
杨慎《史记》评点文献汇编 |
凡例 |
附录1:《史记题评》标点及原文出处 |
附录2:《升庵外集》中的史学评点文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从因循到新变 ——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巫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 |
(一) “巫观念”的来源与界定 |
1、释巫 |
2、巫观念 |
四、史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初现锋芒:巫观念的出现与确立 |
一、巫的裂变与上古活动有关 |
二、古圣王的活动与巫的印迹 |
第二章 亦步亦趋:三代历史中的巫观念 |
一、夏代的巫观念 |
二、商代的巫观念 |
三、周代的巫观念 |
第三章 巫风化俗:巫观念的盛行与时人观念 |
一、五方各国的巫观念 |
二、民风歌谣中的巫观念 |
(一) 白茅 |
(二) 笾豆 |
(三) 卜法 |
(四) 呼天 |
(五) 诅 |
(六) 禁忌 |
(七) 吉日 |
(八) 祭祀 |
(九) 梦境 |
三、民间文本中的巫观念 |
(一) 庄子学派的故事 |
(二) 孔子的形象 |
第四章 仰望云门:秦汉帝国的巫观念 |
一、秦楚汉之际的巫观念 |
(一) 秦的先祖与秦始皇时期 |
(二) 秦楚汉之际的巫观念 |
二、汉帝国的巫观念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战国拟托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内涵与意义 |
一、本文研究内涵 |
二、本题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先行成果综述 |
一、《战国策》拟托创作研究综述 |
二、《晏子春秋》拟托创作研究综述 |
三、《庄子》拟托创作研究综述 |
四、《穆天子传》拟托创作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本文研究方法 |
二、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拟托文本”概说及总述 |
第一节 托名与拟创:“拟托”之概念总说 |
一、“拟托”概念释义 |
二、前人所用“拟托”之说举隅及相关辨析 |
第二节 拟托文本的产生 |
一、战国拟托文本产生的时代 |
二、战国拟托文本产生的普遍 |
三、战国拟托文本产生的原因 |
第三节 拟托文本的判断依据 |
一、错置年时 |
二、抵牾思想 |
三、脱离环境 |
四、乖悖史录 |
五、文辞荒诞 |
六、情理难通 |
七、重复叙事 |
第四节 拟托作品与先秦诸作品的共通性与特异性 |
一、拟托创作与史籍编纂的共通性与相异性 |
二、拟托创作与小说作品虚构的共通性与相异性 |
三、拟托创作与先秦“说体”故事变异的共通性与相异性 |
第二章 《战国策》中拟托文本的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揣摩之术与《战国策》中拟托作品的产生 |
一、揣摩之术的盛行 |
二、《战国策》中拟托作品的生成 |
第二节 《战国策》拟托秦王与相关人物故事考释 |
一、错置年时之故事 |
二、乖悖史录之故事 |
三、情理难通之故事 |
四、重复叙事之故事 |
五、《战国策》拟托秦王与相关人物故事的内涵 |
第三节 《战国策》拟托齐王与相关人物故事考释 |
一、错置年时之故事 |
二、乖悖史录之故事 |
三、情理难通之故事 |
四、重复叙事之故事 |
五、《战国策》拟托齐王与相关人物故事的内涵 |
第四节 《战国策》拟托楚王与相关人物故事考释 |
一、错置年时之故事 |
二、乖悖史录之故事 |
三、情理难通之故事 |
四、重复叙事之故事 |
五、《战国策》拟托楚王与相关人物故事的内涵 |
第五节 《战国策》拟托三晋、燕、宋、卫、中山国人物故事考释 |
一、错置年时之故事 |
二、乖悖史录之故事 |
三、情理难通之故事 |
四、重复叙事之故事 |
五、《战国策》拟托三晋等国人物故事的内涵 |
第六节 《战国策》拟托张仪、苏秦故事考释与分析 |
一、《战国策》拟托张仪、苏秦故事考释 |
二、《战国策》拟托张仪、苏秦故事的内涵 |
第七节 《战国策》拟托文本的创作目的及作品内涵析论 |
一、《战国策》拟托作品的创作目的 |
二、《战国策》拟托作品的创作类别 |
三、《战国策》中模式化拟托故事的意义 |
四、《战国策》拟托作品的内涵分析 |
五、《战国策》拟托作品的虚饰手法 |
第八节 《战国策》拟托作品的“准剧本”创作析论 |
一、先秦文学中的“剧本创作”因素 |
二、《战国策》拟托作品的演练说辞与编撰“剧本” |
三、《战国策》拟托作品的人物设置与“剧本”角色 |
四、《战国策》拟托作品的戏剧冲突与“剧本”情节 |
五、《战国策》中的“准剧本”创作 |
第三章 《晏子春秋》中拟托文本的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晏子春秋》托名晏子释义 |
一、晏子其人及其行迹考述 |
二、《晏子春秋》与他书对校 |
三、《晏子春秋》的托名性质 |
第二节 《晏子春秋》拟托晏子与齐侯故事考释 |
一、悖于史事、年时之故事 |
二、情理难通之故事 |
三、重复叙事之故事 |
四、《晏子春秋》拟托晏子与齐侯故事的内涵 |
第三节 《晏子春秋》拟托晏子与孔子故事考释 |
一、拟托孔子评说晏子行事 |
二、拟托孔子与晏子相交之事迹 |
三、《晏子春秋》拟托晏子与孔子故事的内涵 |
第四节 《晏子春秋》拟托晏子与其他人物故事考释 |
一、拟托晏子与他国诸侯故事考辨 |
二、拟托晏子与其交游人物故事考辨 |
三、《晏子春秋》拟托晏子与其他人物故事的内涵 |
第五节 《晏子春秋》拟托作品的创作目的:稷下学士模拟议政 |
一、《晏子春秋》的创作与稷下学士之关系 |
二、稷下议政的模拟训练与晏子的示范性 |
三、《晏子春秋》中“同题拟作”篇目梳理 |
四、《晏子春秋》“同题拟作”的模拟创作内涵 |
五、《晏子春秋》“悖实拟作”的模拟创作内涵 |
六、《晏子春秋》拟托作品与稷下学士模拟议政 |
第六节 《晏子春秋》拟托作品对“晏子”思想的三重阐释 |
一、晏子思想本相 |
二、“晏子”思想的儒家面目 |
三、“晏子”思想的墨家面目 |
四、“晏子”思想的纵横家面目 |
五、《晏子春秋》拟托作品中“晏子”三重思想的内涵 |
第七节 《晏子春秋》拟托作品中所见晏子形象及作品内涵析论 |
一、深谋远虑的智者形象 |
二、刚毅果敢的谋者形象 |
三、机敏通达的圆融形象 |
四、《晏子春秋》拟托作品的虚饰手法 |
第四章 《庄子》中拟托文本的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庄子》拟托孔子及其弟子故事考释 |
一、以孔子作为宣扬道论的主要人物 |
二、以孔子作为体悟得道的辅助人物 |
三、以孔子作为禁锢封闭的反面人物 |
四、《庄子》中拟托孔子故事的类型及其内涵 |
第二节 《庄子》拟托道家人物故事考释 |
一、《庄子》拟托老子故事的考释与内涵 |
二、《庄子》拟托庄周故事的考释与内涵 |
第三节 《庄子》拟托古圣先贤人物故事考释 |
一、《庄子》拟托黄帝故事考释 |
二、《庄子》拟托尧、舜、禹故事考释 |
三、《庄子》拟托许由故事考释 |
四、《庄子》拟托其他先秦人物故事考释 |
五、《庄子》拟托古圣先贤人物故事的类型及其内涵 |
第四节 《庄子》拟托作品的创作目的及作品内涵析论 |
一、《庄子》拟托作品的创作目的 |
二、《庄子》拟托作品中所见人物形象 |
三、《庄子》拟托作品的相关虚饰手法 |
第五章 《穆天子传》的拟托性质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穆天子传》拟托创作考释 |
一、周穆王其人及事迹考辨 |
二、《穆天子传》非实录性质考辨 |
三、《穆天子传》的拟托创作性质 |
第二节 《穆天子传》拟托创作目的与战国士人之参政风尚 |
一、《穆天子传》非史书题材辨 |
二、《穆天子传》非巫、神题材辨 |
三、战国士人政治活动与《穆天子传》的拟托创作属性 |
第三节 《穆天子传》的文本内涵析论 |
一、《穆天子传》拟托创作中所用虚饰手法 |
二、《穆天子传》与“小说”文体的辨析 |
三、《穆天子传》拟托创作的意义 |
第六章 近年出土战国文献中拟托文本的考索与补遗 |
第一节 简帛古书中拟托孔子故事考辨 |
一、上博简《子羔》拟托释义 |
二、上博简《鲁邦大旱》与《相邦之道》拟托释义 |
三、上博简《季庚子问于孔子》拟托释义 |
四、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拟托释义 |
五、清华简《邦家之政》拟托释义 |
六、从简帛古书看战国散文中拟托孔子故事的创作内涵 |
第二节 简帛古书中拟托诸王故事考辨 |
一、清华简中拟托殷周先王及战国诸侯故事考释 |
二、上博简中拟托战国诸侯故事考释 |
第三节 简帛古书中拟托伊尹故事考辨 |
一、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拟托释义 |
二、清华简《汤处于汤丘》拟托释义 |
三、清华简《汤在啻门》拟托释义 |
四、清华简中拟托伊尹故事的创作内涵 |
第七章 拟托文本的文学性与意义析论 |
第一节 拟托作品的文本特征 |
一、拟托作品的人物依托性 |
二、拟托作品的内容创作性 |
三、拟托作品的“托言问对”形式与士人“言辩”创作倾向的分析 |
第二节 拟托作品的创作类型 |
一、无中生有型 |
二、同中有异型 |
三、踵事增华型 |
第三节 拟托作品“入史”论析及拟托创作与后世伪作辨析 |
一、拟托作品“入史”情况论析 |
二、战国拟托创作与后世伪作情况之辨析 |
第四节 拟托作品的文学意义 |
一、承前集成性 |
二、创造致新性 |
三、开拓启示性 |
结语 |
附录 战国拟托作品之条目总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8)齐召南《汉书考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评述 |
二、齐召南生平及着作 |
(一)齐召南生平 |
(二)齐召南着作 |
上编:《汉书考证》研究 |
一、《汉书考证》的内容 |
二、《汉书考证》的版本 |
三、《汉书考证》的成书 |
(一)成书背景 |
(二)成书过程 |
四、《汉书考证》与“佚名”《汉书疏证》的关系 |
五、《汉书考证》的成就与不足 |
下编:《汉书考证》校读札记 |
凡例 |
一、纪 |
二、表 |
三、志 |
四、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録 |
一、《汉书考证》条目综録 |
二、《汉书考证》与《汉书疏证》条目比对 |
後记 |
(9)《闲中咏古咏史》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杨叔珨《闲中咏古咏史》与版本情况 |
(一) 杨叔珨及其咏史诗集考述 |
(二) 《闲中咏古咏史》版本及收录情况 |
二、附录诗人生平与版本简况 |
(一) 范阮攸及其诗集版本 |
(二) 阮德达及其诗集版本 |
(三) 梅庵公主及其诗集版本 |
三、咏史诗与作家的研究现状 |
(一) 越南咏华史诗研究现状 |
(二) 杨叔珨咏史诗集及附录诗人的研究现状 |
(三) 论文选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
四、《闲中咏古咏史》的史料价值 |
(一) 可见越南古代文人对中国史籍的熟悉程度 |
(二) 展现越南文人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某些看法 |
(三) 阮朝末年文人心态史的折射 |
五、《闲中咏古咏史》的文学色彩 |
(一) 展现了较高的咏史诗艺术技巧 |
(二) 形成了晓畅质朴的艺术风格 |
凡例 |
《闲中咏古咏史》序 |
闲中咏古咏史诗集校注 |
咏史甲集(上载附录探花阮公原作、进士范公原作) |
五臣 |
附录 阮德达:咏帝尧 |
五子 |
附录 阮德达:咏太康 |
龙逢 |
附录 范阮攸:龙逢 |
伊尹 |
附录 阮德达:伊尹 |
附录 范阮攸:伊尹 |
傅说 |
附录 阮德达:傅说 |
比干 |
附录 范阮攸:比干 |
箕子 |
附录 范阮攸:箕子 |
微子 |
附录 范阮攸:微子 |
太公 |
附录 阮德达:太公 |
附录 阮德达:咏商受 |
夷齐 |
附录 阮德达:夷齐 |
武庚 |
附录 阮德达:武庚 |
管仲 |
附录 阮德达:管仲 |
季札 |
附录 阮德达:季札 |
子方 |
附录 范阮攸:子方 |
老子 |
附录 阮德达:老子 |
庄子 |
附录 阮德达:庄子 |
董狐 |
附录 阮德达:董狐 |
齐太史 |
附录 阮德达:齐太史 |
程婴杵臼 |
附录 阮德达:程婴杵臼 |
附录 阮德达:咏吴夫差 |
伍员 |
附录 范阮攸:伍员 |
附录 阮德达:伍员 |
申包胥 |
附录 范阮攸:申包胥 |
附录 阮德达:申包胥 |
范蠡 |
附录 阮德达:范蠡 |
陈文种 |
附录 阮德达:陈文种 |
豫让 |
附录 阮德达:豫让 |
附录 范阮攸:豫让 |
吴起 |
附录 阮德达:吴起 |
孙膑 |
附录 阮德达:孙膑 |
荀卿 |
附录 阮德达:荀卿 |
商鞅 |
附录 阮德达:商鞅 |
附录 梅庵公主:商鞅 |
鬼谷先生 |
张仪苏秦 |
附录 范阮攸:苏秦 |
附录 阮德达:苏秦 |
郭隗 |
附录 阮德达:郭隗 |
屈原 |
附录 阮德达:屈原 |
乐毅 |
附录 阮德达:乐毅 |
王烛 |
附录 阮德达:王烛 |
蔺相如 |
附录 阮德达:蔺相如 |
附录 梅庵公主:蔺相如 |
孟尝君 |
附录 阮德达:孟尝君 |
平原君 |
附录 阮德达:平原君 |
附录 梅庵公主:平原君 |
毛遂 |
附录 阮德达:毛遂 |
附录 范阮攸:毛遂 |
范睢 |
附录 阮德达:范雎 |
附录 范阮攸:范雎 |
信陵君 |
附录 阮德达:信陵君 |
白起 |
附录 阮德达:白起 |
鲁仲连 |
附录 阮德达:鲁仲连 |
燕丹 |
附录 阮德达:燕丹 |
荆轲 |
附录 阮德达:荆轲 |
附录 阮德达:高渐离 |
附录 阮德达:秦始皇 |
茅焦 |
范增 |
附录 范阮攸:范增 |
附录 阮德达:范增 |
附录 梅庵公主:范增 |
萧何 |
附录 范阮攸:萧何 |
附录 阮德达:萧何 |
韩信 |
附录 范阮攸:韩信 |
附录 阮德达:韩信 |
张良 |
附录 阮德达:张良 |
附录 梅庵公主:张良 |
樊哙 |
附录 阮德达:樊哙 |
田横 |
附录 阮德达:田横 |
四皓 |
附录 范阮攸:四皓 |
附录 阮德达:四皓 |
曹参 |
附录 阮德达:曹参 |
周勃 |
附录 范阮攸:周勃 |
附录 阮德达:周勃 |
陈平 |
附录 阮德达:陈平 |
王陵 |
附录 阮德达:王陵 |
刘章 |
附录 阮德达:刘章 |
伏生 |
附录 阮德达:伏生 |
贾谊 |
附录 范阮攸:贾谊 |
附录 阮德达:贾谊 |
晁错 |
附录 阮德达:晁错 |
周亚夫 |
附录 阮德达:周亚夫 |
穆生 |
附录 阮德达:穆生 |
董子 |
附录 范阮攸:董子 |
附录 阮德达:董子 |
附录 梅庵公主:董子 |
汲黯 |
附录 范阮攸:汲黯 |
附录 阮德达:汲黯 |
司马相如 |
附录 范阮攸:司马相如 |
附录 阮德达:司马相如 |
朱买臣 |
附录 范阮攸:朱买臣 |
附录 阮德达:朱买臣 |
公孙弘 |
附录 阮德达:公孙弘 |
东方朔 |
附录 阮德达:东方朔 |
司马迁 |
附录 阮德达:司马迁 |
苏武 |
附录 范阮攸:苏武 |
附录 阮德达:苏武 |
霍光 |
附录 范阮攸:霍光 |
附录 阮德达:霍光 |
魏相 |
丙吉 |
黄伯 |
附录 阮德达:黄伯 |
龚遂 |
附录 阮德达:龚遂 |
赵充国 |
萧望之 |
附录 阮德达:萧望之 |
二疏 |
附录 阮德达:二疏 |
匡衡 |
附录 阮德达:匡衡 |
朱云 |
附录 阮德达:朱云 |
刘向 |
附录 阮德达:刘向 |
孔光 |
附录 阮德达:孔光 |
王莽 |
附录 阮德达:王莽 |
梅福 |
附录 阮德达:梅福 |
逢萌 |
附录 阮德达:逢萌 |
龚胜 |
附录 阮德达:龚胜 |
陈咸 |
附录 阮德达:陈咸 |
杨雄 |
附录 梅庵公主:扬雄 |
附录 阮德达:扬雄 |
邓禹 |
附录 阮德达:邓禹 |
冯异 |
附录 阮德达:冯异 |
补录:卓茂 |
严光 |
附录 阮德达:严光 |
马援 |
附录 阮德达:马援 |
附录 梅庵公主:马援 |
董宣 |
附录 阮德达:董宣 |
补录:刘昆 |
刘晨阮肇 |
毛义 |
附录 阮德达:毛义 |
班超 |
附录 阮德达:班超 |
班固 |
附录 阮德达:班固 |
陆绩 |
附录 阮德达:陆绩 |
黄宪 |
附录 阮德达:黄宪 |
附录 阮德达:张纲 |
李膺 |
附录 阮德达:李膺 |
五处士 |
附录 阮德达:卢翊 |
八龙 |
附录 阮德达:华歆 |
郭泰 |
附录 阮德达:郭泰 |
袁安 |
附录 阮德达:袁安 |
杨震 |
附录 阮德达:杨震 |
仇香 |
附录 阮德达:范滂 |
刘宽 |
附录 阮德达:刘宽 |
申屠蟠 |
附录 阮德达:申屠蟠 |
胡广 |
附录 阮德达:胡广 |
董卓 |
附录 阮德达:董卓 |
管宁 |
附录 阮德达:管宁 |
蔡邕 |
附录 阮德达:蔡邕 |
曹操 |
附录 阮德达:曹操 |
荀彧 |
附录 阮德达:荀彧 |
附录 梅庵公主:荀彧 |
孔文举 |
附录 阮德达:孔文举 |
孔明 |
附录 阮德达:孔明 |
庞统 |
附录 阮德达:庞统 |
关公 |
附录 阮德达:关公 |
张飞 |
附录 阮德达:张飞 |
赵云 |
附录 阮德达:赵云 |
严颜 |
附录 阮德达:严颜 |
周瑜 |
附录 阮德达:周瑜 |
张昭 |
附录 阮德达:张昭 |
祢衡 |
附录 阮德达:祢衡 |
张松 |
华陀 |
附录 阮德达:华陀 |
左慈 |
附录 阮德达:管辂 |
司马懿 |
附录 阮德达:司马懿 |
曹植 |
附录 阮德达:曹植 |
姜维 |
附录 阮德达:姜维 |
北平王 |
附录 阮德达:北平王 |
诸葛瞻 |
附录 阮德达:诸葛瞻 |
桃源渔父 |
竹林七贤 |
附录 阮德达:魏明帝 |
咏晋武帝 |
咏怀愍二帝 |
咏孝武帝 |
羊祜 |
附录 阮德达:羊祜 |
杜预 |
附录 阮德达:杜预 |
王浚 |
附录 阮德达:王浚 |
何晏 |
附录 阮德达:何晏 |
裴頠 |
附录 阮德达:裴頠 |
张华 |
附录 阮德达:张华 |
毕卓 |
附录 阮德达:咏陆机 |
张翰 |
附录 阮德达:张翰 |
索靖 |
附录 阮德达:索靖 |
王导 |
附录 阮德达:王导 |
庾亮 |
附录 阮德达:庾亮 |
嵇绍 |
附录 阮德达:嵇绍 |
祖逖 |
附录 阮德达:祖逖 |
刘琨 陶侃 |
附录 阮德达:陶侃 |
温峤 |
附录 阮德达:温峤 |
卞壸 |
附录 阮德达:卞壸 |
石勒 |
附录 阮德达:咏石崇 |
桓温 |
附录 阮德达:桓温 |
殷浩 |
附录 阮德达:殷浩 |
褚裒 |
附录 阮德达:咏孙盛 |
王羲之 |
附录 阮德达:王羲之 |
王猛 |
附录 阮德达:王猛 |
谢安 |
附录 阮德达:谢安 |
附录 梅庵公主:谢安 |
谢玄 |
陶潜 |
附录 阮德达:陶潜 |
刘裕 |
附录 阮德达:刘裕 |
崔浩 |
附录 阮德达:崔浩 |
高允 |
附录 阮德达:高允 |
谢灵运 |
附录 阮德达:谢灵运 |
檀道济 |
附录 阮德达:檀道济 |
袁粲 |
附录 阮德达:袁粲 |
褚渊 |
附录 阮德达:褚渊 |
宗懿 |
附录 阮德达:咏沈庆之 |
昭明太子 |
附录 阮德达:昭明太子 |
陶弘景 |
附录 阮德达:陶弘景 |
陈叔宝 |
附录 阮德达:陈叔宝 |
附录 阮德达:咏东魏高欢 |
萧衍 |
附录 阮德达:萧衍 |
杨坚 |
附录 阮德达:杨坚 |
高颎(音景) |
附录 阮德达:高颎 |
贺若弼 |
附录 阮德达:贺若弼 |
苏威 |
附录 阮德达:苏威 |
王通 |
附录 阮德达:王通 |
薛道衡 |
附录 阮德达:薛道衡 |
杨素 |
尧君素 |
附录 阮德达:尧君素 |
杨义臣 |
补录:王义 |
附录 阮德达:咏唐高祖 |
裴寂 |
附录 阮德达:裴寂 |
房、杜 |
附录 阮德达:房玄龄 |
萧瑀 |
附录 阮德达:萧瑀 |
魏征 |
附录 阮德达:魏征 |
李靖 |
附录 阮德达:李靖 |
薛仁贵 |
附录 阮德达:薛仁贵 |
褚遂良 |
附录 阮德达:褚遂良 |
李世绩 |
附录 阮德达:李世绩 |
狄仁杰 |
附录 阮德达:狄仁杰 |
五王 |
附录 阮德达:五王 |
武攸绪 |
附录 阮德达:武攸绪 |
骆宾王 |
附录 阮德达:骆宾王 |
王勃 |
附录 阮德达:王勃 |
韩休 |
附录 阮德达:韩休 |
姚、宋 |
附录 阮德达:宋璟 |
张九龄 |
附录 阮德达:张九龄 |
李太白 |
附录 阮德达:李太白 |
杜甫 |
附录 阮德达:杜甫 |
孟浩然 |
附录 阮德达:孟浩然 |
郭子仪 |
附录 范阮攸:郭子仪 |
附录 阮德达:郭子仪 |
张巡许远 |
附录 阮德达:张巡 |
南霁云 |
附录 阮德达:南霁云 |
颜真卿 |
附录 阮德达:颜真卿 |
颜杲卿 |
附录 阮德达:颜杲卿 |
段秀实 |
附录 阮德达:段秀实 |
李泌 |
附录 范阮攸:李泌 |
附录 阮德达:李泌 |
陆贽 |
附录 阮德达:陆贽 |
裴度 |
附录 阮德达:裴度 |
韩愈 |
附录 阮德达:韩愈 |
附录 梅庵公主:韩愈 |
白居易 |
附录 阮德达:白居易 |
附录 阮德达:咏元稹 |
李绛 |
李德裕 |
附录 阮德达:李德裕 |
郑綮 |
附录 阮德达:郑綮 |
司空图 |
附录 阮德达:司空图 |
孙供奉 |
附录 阮德达:孙供奉 |
梁震 |
附录 阮德达:梁震 |
王彦章 |
附录 阮德达:王彦章 |
李克用 |
附录 阮德达:李克用 |
李存勖 |
附录 阮德达:李存勖 |
冯道 |
附录 阮德达:冯道 |
陈抟 |
附录 阮德达:陈抟 |
赵普 |
附录 阮德达:赵普 |
曹彬 |
附录 阮德达:曹彬 |
张齐贤 |
附录 阮德达:张齐贤 |
李沆 |
附录 阮德达:李沆 |
吕蒙正 |
附录 阮德达:吕蒙正 |
王旦 |
附录 阮德达:王旦 |
寇准 |
附录 阮德达:寇准 |
种放 |
附录 阮德达:种放 |
魏野 |
附录 阮德达:魏野 |
林逋 |
附录 阮德达:林逋 |
王钦若 |
附录 阮德达:王钦若 |
王曾 |
附录 阮德达:王曾 |
鲁宗道 |
附录 阮德达:鲁宗道 |
韩、范 |
附录 阮德达:韩琦 |
附录 阮德达:仲淹 |
富弼 |
附录 阮德达:富弼 |
唐介 |
附录 阮德达:唐介 |
王德用 |
附录 阮德达:王德用 |
包拯 |
附录 阮德达:包拯 |
赵拚 |
附录 阮德达:赵拚 |
王安石 |
附录 阮德达:王安石 |
司马光 |
附录 阮德达:司马光 |
欧阳修 |
附录 阮德达:欧阳修 |
洛社耆英 |
附录 阮德达:文彦博 |
苏轼苏辙 |
附录 阮德达:苏轼 |
三舍人 |
附录 阮德达:三舍人 |
陈禾 |
附录 阮德达:陈禾 |
邓肃 |
附录 阮德达:范镇 |
童贯 |
附录 阮德达:童贯 |
附录 阮德达:钦宗 |
李若水 |
附录 阮德达:李若水 |
秦桧 |
附录 阮德达:秦桧 |
李纲 |
附录 阮德达:李纲 |
宗泽 |
附录 阮德达:宗泽 |
王彦 |
附录 阮德达:王彦 |
徐徽言 |
附录 阮德达:徐徽言 |
赵鼎 |
附录 阮德达:赵鼎 |
陈东 |
附录 阮德达:陈东 |
张浚 |
附录 阮德达:张浚 |
虞允文 |
附录 阮德达:虞允文 |
胡安国 |
附录 阮德达:胡安国 |
胡铨 |
附录 阮德达:胡铨 |
韩世忠(进退格) |
附录 阮德达:韩世忠 |
岳飞 |
附录 阮德达:岳飞 |
朱弁 |
附录 阮德达:朱弁 |
洪浩 |
附录 阮德达:洪浩 |
附录 阮德达:刘珙 |
陈观 |
张邵 |
附录 阮德达:张邵 |
韩侘胄 |
附录 阮德达:韩侘胄 |
魏了翁 |
附录 阮德达:魏了翁 |
真德秀 |
附录 阮德达:真德秀 |
陈寅 |
附录 阮德达:咏吴璘 |
赵师睾 |
附录 阮德达:赵师睾 |
黄恺伯 |
附录 阮德达:孟珙 |
贾似道 |
附录 阮德达:贾似道 |
张顺张贵 |
附录 阮德达:张顺 |
附录 阮德达:张贵 |
汪立信 |
附录 阮德达:汪立信 |
赵昂发 |
附录 阮德达:赵昂发 |
米立 |
附录 阮德达:米立 |
李芾 |
附录 阮德达:李芾 |
附录 阮德达:姜才 |
李庭芝 |
附录 阮德达:李庭芝 |
附录 阮德达:陈宜中 |
陈文龙 |
附录 阮德达:陈文龙 |
张世桀 |
附录 阮德达:张世桀 |
陆秀夫 |
附录 阮德达:陆秀夫 |
文天祥 |
附录 阮德达:文天祥 |
谢枋得 |
附录 阮德达:谢枋得 |
留梦炎 |
附录 阮德达:留梦炎 |
家铉翁 |
附录 阮德达:家铉翁 |
许衡 |
附录 阮德达:许衡 |
吴澄 |
附录 阮德达:吴澄 |
刘因 |
附录 阮德达:刘因 |
附录 阮德达:宋理宗 |
咏宋恭尊 |
咏金哀尊 |
咏元顺帝 |
唐班 |
郑忠 |
咏史乙集 |
嫫母 |
附录 阮德达:嫫母 |
女娲 |
附录 阮德达:女娲 |
湘妃 |
附录 阮德达:湘妃 |
嫦娥 |
附录 阮德达:嫦娥 |
妲己 |
附录 阮德达:妲己 |
姜后 |
附录 阮德达:姜后 |
褒姒 |
附录 阮德达:褒姒 |
西施 |
附录 阮德达:西施 |
附录 梅庵公主:西施 |
越女 |
附录 阮德达:越女 |
卫姬 |
补录:齐姜 |
补录:庄姜 |
补录:共姜 |
樊妃 |
漂母 |
附录 阮德达:漂母 |
王陵母 |
附录 阮德达:王陵母 |
虞姬 |
附录 范阮攸:虞姬 |
附录 阮德达:虞姬 |
附录 梅庵公主:虞姬 |
吕后 |
附录 阮德达:吕后 |
戚姬 |
缇萦 |
附录 阮德达:缇萦 |
卓文君 |
附录 阮德达:卓文君 |
附录 梅庵公主:卓文君 |
昭君 |
附录 阮德达:昭君 |
附录 梅庵公主:昭君 |
赵飞燕 |
附录 阮德达:赵飞燕 |
补录:湖阳公主 |
补录:征侧征贰 |
曹大家 |
附录 阮德达:曹大家 |
曹娥 |
附录 阮德达:曹娥 |
二女 |
貂蝉 |
附录 阮德达:貂婵 |
蔡琰 |
附录 阮德达:蔡琰 |
补录:姜叙母 |
补录:二乔 |
补录:王氏 |
夏侯女 |
附录 阮德达:夏侯女 |
补录:甘夫人 |
补录:糜夫人 |
孙夫人 |
补录:张后 |
补录:李氏 |
补录:崔夫人 |
张夫人 |
苏惠 |
附录 阮德达:苏惠 |
绿珠 |
附录 梅庵公主:绿珠 |
潘妃 |
附录 阮德达:齐王高纬 |
冯淑妃 |
张丽华 |
洗夫人 |
萧后 |
附录 阮德达:炀帝 |
朱贵妃 |
十六院夫人 |
姜亭亭 |
红拂美人 |
附录 梅庵公主:红拂美人 |
补录:张尹二妃 |
平阳公主 |
附录 阮德达:平阳公主 |
武后 |
附录 阮德达:武后 |
韦后 |
附录 阮德达:中宗 |
杨贵妃 |
附录 阮德达:杨贵妃 |
李氏 |
附录 阮德达:李氏 |
花蕊 |
附录 阮德达:花蕊 |
苏小妹 |
杜氏 |
附录 阮德达:杜氏 |
雍氏 |
附录 阮德达:雍氏 |
杨太后 |
周氏妻 |
附录:杨叔珨相关材料 |
一、碑记 |
琼瑠重修祠宇碑记 |
东城县东塔社重修神庙碑 |
乂安省琼瑠县青圆总苞厚社庙 |
二、集序 |
《乂安河静山水咏》序 |
参考文献 |
专着类 |
期刊论文 |
致谢 |
(10)《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上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疑难字词集释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 之集汤之屋》 |
下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释文校注 |
第一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释文校注 |
第一节 《尹至》 |
第二节 《尹诰》 |
第三节 《程寤》 |
第四节 《保训》 |
第五节 《耆夜》 |
第六节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 |
第七节 《皇门》 |
第八节 《祭公之顾命(祭公)》 |
第九节 《楚居》 |
第二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释文校注 |
第一节 《系年》 |
第三章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释文校注 |
第一节 《说命上》 |
第二节 《说命中》 |
第三节 《说命下》 |
第四节 《周公之琴舞》 |
第五节 《芮良夫毖》 |
第六节 《良臣》 |
第七节 《祝辞》 |
第八节 《赤(?)之集汤之屋》 |
附录一:全文全称简称对照表 |
附录二:引用文献及简称 |
附录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论着知见录 |
凡例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尹至》篇知见录 |
《尹诰》篇知见录 |
《程寤》篇知见录 |
《保训》篇知见录 |
《耆夜》篇知见录 |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篇知见录 |
《皇门》篇知见录 |
《祭公之顾命(祭公)》篇知见录 |
《楚居》篇知见录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存目)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叁)》(存目) |
综论知见录(存目) |
四、《十六国帝王列传》序(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D]. 辛颖. 西北大学, 2021(11)
- [3]章学诚关于司马迁《史记》体例的评论及其再认识[D]. 吕品强.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1)
- [4]正统之辨与南北朝正史“民族传”书写研究[D]. 王宵宵.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5]杨慎《史记》评点研究[D]. 王肖. 湘潭大学, 2020(02)
- [6]从因循到新变 ——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巫观念[D]. 鄢骏.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战国拟托文本研究[D]. 苗江磊. 山东大学, 2020(09)
- [8]齐召南《汉书考证》研究[D]. 刘铭.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闲中咏古咏史》校注[D]. 郭文瑞.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4)
- [10]《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叁)》疑难字词集释及释文校注[D]. 曹雨杨.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