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开关触头接触状况不可忽视(论文文献综述)
黄鹿鸣[1](2020)在《住宅建筑电气火灾综合防护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火灾发生率依然居高不下,其中电气火灾更是占据了各类火灾的首位,电弧是造成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住宅类建筑室内空间的消防安全依旧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主要原因分为以下两大类:一是各种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电气故障和火灾。二是住宅建筑趋于向高层建筑发展,当发生火灾时逃生困难。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室内电气火灾综合防护系统不仅能够保证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有利于降低电气火灾的发生概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本文开展研究工作如下:(1)为了监控家用电器的使用情况,从家庭用电总负荷中辨识出各类负荷用电数据,提出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家用电器负荷分解算法。通过Simulink分别搭建多种家用电器单独及同时运行的仿真模型得到相关波形,用自适应差分算法改进BP神经网络,并应用于多个用电器工作情况下的负荷辨识,相比于未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具有更好的辨识准确度。(2)家庭用户中,设备绝缘老化、开关存在烧蚀点等原因都易导致故障电弧的产生,当电弧较小或位置隐蔽的话,容易引起火灾。对电弧模型改进后,在上一节多负荷同时运行状态分解的基础上,将负荷分类成阻性、容性、感性负荷,并分别单独运行于不同状态,通过提取特征值实现对故障电弧的识别。(3)针对运行过程中产生故障电弧的电器,提取该用电器的故障电流,采用傅里叶变换得到各次谐波,建立谐波与发热量的关系,再用神经网络预测发热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阈值判断该用电器是否有着火的可能性,对可能着火的电器进行危险性分析。(4)考虑到危险性较大的着火情况,提出了基于智能算法的三维火灾动态疏散策略。对于着火的住宅楼,首先考虑楼内个体疏散情形,在三维环境下建模,将传统蚁群算法进行改进,缩短个体疏散路径生成时间。再考虑住宅小区内地下车库中多人同时疏散情形,根据火源位置及整体人员疏密程度情况,提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动态疏散策略,以优化疏散出口并合理配置空间内动态疏散指示灯,使总的疏散过程具有快速性、直观性。综合以上整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气火灾综合防护系统能对住宅内具有着火可能性的家用电器进行有效排查,降低火灾发生概率,并在危急情况下生成最佳疏散策略,减少人员伤亡。
刘洋[2](2020)在《电力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与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变压器的状态优良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到目前为止我国存在一定数量已服役近30年的电力变压器,设备老化及其他电气问题日益严峻,若出现故障造成非计划性停电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生产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收集电力变压器历史故障数据,加强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电力变压器有载运行状态下的潜在性设备故障,预防和降低电力变压器故障发生的几率,对电力变压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变压器诊断方法正在由原来的以预防性试验为主的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DGA)的离线监测逐步转变为综合诊断为主导的变压器故障在线监测。其中电力变压器各类故障中以绕组、铁心、绝缘套管、分接开关为主的电气故障最多且最为重要,多数故障表现形式为过热和放电两种表现形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展变压器诊断研究的重要性,阐述了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发展现状。在对电气故障特征参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油中溶解气体与电气故障特征参数混合作为依据对变压器电气故障类型进行划分的方式,考虑电力变压器历史数据为无标签数据属性建立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电力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模型,模型采用多层受限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RBM)堆栈并在顶层采用BP神经网络返回参数的构架,并对输出数据利用SOFTMAX进行标签化进行故障分类与诊断。仿真结果显示基于DBN的电力变压电器故障诊断模型相较于传统BP神经网络诊断模型有更好的收敛速度以及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的马尔可夫性即后无效性,在故障比例模型(Cox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服从故障率模型的视情维修模型,对电力变压器在部分可观测数据条件下进行剩余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分析。考虑环境因素以及采集影响变压器寿命信息的局限性,利用贝叶斯公式不断优化系统状态空间建立部分信息条件下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相较于传统方法,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对电力变压器视情维修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霍思佳[3](2020)在《GIS设备隔离开关接触过热缺陷特征分析及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GIS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主要设备,运行稳定可靠,但由于设备装配、结构材料、制作工艺等多方面的原因,GIS设备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当GIS隔离开关触头过热,会加速绝缘性能的降低,容易导致短路等事故发生,严重危及电力系统。GIS设备常见使用的的触头有梅花触头、弹簧触头、表带触头等,检测GIS设备触头的方法丰富。在多种检测GIS设备触头的基础上研究GIS隔离开关安装正常和安装异常条件下梅花触指温升特性,并通过监测温升和特征气体,有助于及时了解GIS隔离开关梅花触指温升或接触状态,并防止GIS隔离开关过热性故障的发生。针对GIS隔离开关梅花触指弹簧部分缺失而出现过热性故障的问题,进行了隔离开关梅花触指温升试验和GIS设备局部过热缺陷演变过程特征气体分析试验。试验研究了GIS设备隔离开关在不同接触条件下,梅花触指、导电杆、屏蔽罩发热时的外壳温升敏感点的定位问题,获得了隔离开关各部件与外壳温升敏感点之间的温升关系、温度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瞬态温度和稳态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并且获得了GIS设备隔离开关过热演变过程中特征气体特征的临界温度、特征气体含量与温度关系以及恒定临界温度条件下特征气体含量随时间变化的结果。根据GIS设备隔离开关上触指、下触指、导电杆以及屏蔽罩与外壳温升敏感点的线性关系,可通过监测外壳温升敏感点推断出GIS设备隔离开关是否发生过热性故障;恒定温度条件下的特征气体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以及特征气体含量与温度的关系,为GIS设备隔离开关过热性故障诊断提供判据。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对基于光纤光栅测温技术在线监测方法和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GIS设备隔离开关温升监测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并已推广到实际应用。
李彦彰[4](2017)在《GIS隔离开关接触退化及负载能力评估的研究》文中指出GIS隔离开关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串联设备,负载能力是其重要的安全指标和性能参数。GIS隔离开关负载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升级改造,其负载能力过载将导致设备过热,降低金属机械强度,加速绝缘老化以及金属的应力松弛,严重时甚至烧毁设备造成短路从而引起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带来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开展GIS隔离开关接触退化及负载能力评估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其电气连接可靠性以及负载能力,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本文结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子课题3“基于大数据挖掘分析的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估关键技术”中的“负载能力动态评估技术”,立足于GIS隔离开关的应力松弛现象和基本电接触性能(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对GIS隔离开关的接触退化以及负载能力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应力松弛现象是导致弹性元件(抱紧弹簧)失效的主要形式,弹簧的失效将造成GIS隔离开关接触压力的减小,从而导致GIS隔离开关的接触退化与温度上升。因此,本文对GIS隔离开关触头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 GIS隔离开关梅花触头抱紧弹簧应力松弛有限元数值计算仿真模型,研究了 GIS隔离开关抱紧弹簧在不同温度下的非线性应力松弛行为,为GIS隔离开关接触特性及温升特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温升是检验GIS隔离开关运行状况是否良好以及负载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在分析电接触理论与GIS隔离开关触头多场耦合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 GIS隔离开关触头的导电桥电接触等效模型以及三维电-热-结构多场耦合温升数值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研究了正常运行条件下GIS隔离开关触头的电场、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特性,并将不同电流下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升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的有效性,为GIS隔离开关接触退化以及负载能力评估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GIS隔离开关触头电-热-结构耦合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环境温度变化、负荷电流、接触电阻以及合闸不到位等相关因素对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升的影响;分析了应力松弛、接触电阻、温度及负载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根据环境温度为40℃条件下触头导体的最高允许运行温度不得超过105℃的运行标准,结合GIS隔离开关的应力松弛现象和温升特性,通过温升仿真计算模型,得到了触头接触电阻与GIS隔离开关负载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分析研究了不同初始接触电阻的GIS隔离开关在不同负荷电流下的接触退化过程以及负载能力,为电力系统动态增容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菅贵忠[5](2016)在《两位置扳动开关疲劳寿命测试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航空扳动开关作为在航空领域使用最为频繁的元器件,被广泛用来连接、转换和切断电路,扳动开关对整个电路控制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现有的航空扳动开关寿命测试机存在着自动化程度低、操作繁琐、功能单一、通用性差等问题。因此,设计和开发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好、成本低的开关疲劳寿命测试机对我国航空电器开关测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两位置扳动开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与开发航空开关疲劳寿命测试系统,引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设计技术,实现对航空扳动开关的拨动以及开关参数的实时采集和处理。本文完成了对航空扳动开关疲劳寿命测试系统的设计,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总体设计。简述测试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工作原理,提出测试系统总体方案,包括机械结构、数据采集和电气控制以及上位机软件三大部分。(2)系统机械结构设计。采用SolidWorks软件实现对框架组件、驱动组件、推杆组件、拨叉组件、开关安装组件等组件的设计,并且在ADAMS环境下对凸轮传动系统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3)系统硬件设计。采用研华公司IPC-610L型工控机作为整个测试系统的核心,以凌华公司PCI-9114A型多功能卡作为数据采集平台,采用INA195、AQ210、LM2901等芯片设计中间处理电路,产生高低电平信号触发数据采集,同时作为开关拨动计数信号;采用接触器、继电器、热继电器等电器设计了系统的自动控制回路。(4)系统软件设计。针对测试过程中的变负载情况,设计了二维模糊速度控制器,实现变负载恒转速控制。采用LabVIEW软件作为开发语言,设计了数据采集和控制程序,实现了测试数据的自动采集、图表自动生成、数据存储、通信、控制等功能。最后通过对测试系统实物的调试,验证了所设计的扳动开关疲劳寿命测试系统完全符合性能指标和功能要求,实现了扳动开关接触电阻两端电压降数据的自动采集、存储和显示,为扳动开关的使用寿命提供数据支撑。
姜才海[6](2015)在《高压隔离开关设备完善化设计与改进》文中认为核电工业和“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与发展,对于高压电网的基础建设提出了大量的需求,也因此对于作为高压电网的基础设备的高压隔离开关设备提出了大量的需求。隔离开关在高压电网中起到建立可靠绝缘间隙、换接线路、变换母线接线方式等作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在我国的核电工业和“西电东送”工程的发展,对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需求量急速增加,而现有的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没有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导致设备的质量较差,运行的稳定性难以保证的大背景下,结合本文作者所在的唐山供电公司的比较复杂的对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维护工作需要的实际情况,对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完善化设计与改进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结合唐山供电公司辖区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唐山供电公司辖区内的高压隔离开关设备所常见的集中缺陷情况,包括操动机构失灵、绝缘瓷瓶断裂、部件损坏变形、设备过热与设备锈蚀等几种情况,并对这些设备缺陷情况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本文开展对唐山供电公司辖区内的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完善化改造奠定了实践背景与基础。在对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完善化工作的开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包括对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完善化改造所遵循的依据与原则,以及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完善化改造的模式等进行了研究,从而为本文对唐山供电公司辖区内的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完善化改造工作的开展与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上述缺陷情况所设计的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完善化改造的方案,总结了完善化改造的效果,并从严格执行设备的工艺标准和质量保障措施、做好完善化改造的现场安装与调试环节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完善化方案,以及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唐山供电公司辖区内的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完善化改造效果的巩固措施建议。
陈明帆[7](2010)在《真空开关操动智能自适应控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真空开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低碳化”等环境保护概念的提出,真空开关在电力系统等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改善真空开关性能、提高其智能化水平、实现相控技术及扩大真空开关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范围成为了电气工程的研究热点。近些年出现的永磁操动机构出力特性能与真空管负载特性进行良好匹配,且具有可靠性高及可控性高的特点,为真空开关智能化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永磁机构真空开关操动智能控制对真空开关性能及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和电力系统选相投切技术的实现等具有重要意义,是智能化电器和智能电网的前沿课题。本文主要着眼于当前课题中电力系统对相控开关的需求,对永磁机构真空开关操动智能自适应控制进行了研究,以保证开关操动时间的稳定性及实现操动过程的可控性,从而推进电力系统相控开关技术的实现及提高电力开关的智能化水平。论文针对永磁机构真空开关的操动智能控制目标,首先,分析了永磁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其动态模型,并分析永磁机构与真空开关的匹配性,确定了操动的控制方式。其次,根据对永磁机构真空开关动态模型的分析,对其操动智能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在补偿部分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电容电压、环境温度)的基础上,进行行程反馈自适应实时控制,以同时实现开关操动时间的稳定性和开关操动过程的可控性,控制上选择了模糊PID算法。最后,针对所研究的反馈自适应控制方案及课题项目中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设计实现永磁机构真空开关智能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系统调试及实验验证,说明了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文中以DSP处理器为核心设计实现了永磁机构真空开关智能控制系统,系统驱动开关操动部分采用桥式IGBT电力电子驱动电路,具有控制方式较灵活及控制精度较高等特点。针对课题项目中永磁机构相控真空开关的控制要求,利用该智能控制系统对开关进行了同步关合动作时间自适应控制实验。实验证明,在环境变化时该智能控制系统使得原来29.3ms-38.3ms的合闸时间变化范围改善为33.5ms-34ms(控制给定目标为33.75ms),合闸时间误差稳定在±0.25ms以内。
马文智[8](2010)在《电气设备故障原因简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要分析解决电气设备常见几类故障,主要针对环境因素及设备运行条件等引起的电气设备故障现象加以分析论述。
赵东生[9](2010)在《提高赵村变微机保护可靠性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变电站是具有高强度电磁场环境的特殊区域,诸如雷击、短路故障、隔离开关、断路器操作等情况,都会对弱电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造成强电磁场干扰,造成继电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从而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具有上升时间快、持续时间短、能量低、重复频率高的特点。其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本文结合电磁兼容的三要素,系统地研究了瞬变干扰源的机理、特性以及瞬变干扰在微机保护装置内部的传输途径;定量地分析了瞬变干扰对微机继电保护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并提出赵村微机保护装置抑制瞬变干扰的应用措施。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形成机理方面首先研究了开关操作时形成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过程。然后,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建立隔离开关电弧重燃和熄灭的模型,仿真电力系统一次回路中隔离开关切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时引起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进而分析了采取MO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保护、RC保护和相控开关技术等主动防护措施抑制一次回路中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效果。在二次回路中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出口继电器线圈上耦合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电压对微机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出口继电器瞬变电路模型,得出了可减弱出口继电器触点产生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耦合到线圈的电磁屏蔽措施。本文比较了利用示波器监测干扰施加时装置电路的各点的波形,找出瞬变干扰的传播途径,进而找出提高赵村装置抗干扰水平的措施。这样就减少了电磁兼容研究的盲目性,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表明,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区国苑[10](2009)在《微电机用高性能电接触复合材料的研制》文中提出微电机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电器、汽车、工业自控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微电机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微电机用高性能复合金属功能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其在小型化、低噪音、运转速度稳定、使用寿命和环保等方面性能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合金元素之间及其与基体的相互作用、合金成分对材料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了Cu-Cd-Cr和Ag-CuO电接触复合材料:Cr的添加提高了材料的烧结温度,950℃、4.5h的烧结后的材料致密化程度较高;Ag-CuO材料在经过挤压拉拔后,丝材的密度、电导率均有所提高;采用熔铸-挤压-轧制复合法制备了Ag-Cu-Ni覆层材料扁线及镶嵌复合带材,探讨了可控气氛热复合关键技术、Ni粉粒度、Ni粉处理工艺以及夹杂对镶嵌复合带材的复合强度的影响,所研制的Ag-Cu-Ni镶嵌复合带材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尺寸精度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自动开关触头接触状况不可忽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开关触头接触状况不可忽视(论文提纲范文)
(1)住宅建筑电气火灾综合防护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监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故障电弧识别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主要内容概述 |
第二章 住宅建筑电气火灾综合防护理论基础 |
2.1 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监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路线 |
2.1.1 基本原理 |
2.1.2 技术路线 |
2.2 典型家用电器负荷分类及特征量提取方法分析 |
2.3 电气火灾产生原因 |
2.4 故障电弧理论基础 |
2.4.1 故障电弧形成机理 |
2.4.2 故障电弧种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火灾预防的家用电器负荷分解 |
3.1 典型家用电器仿真建模 |
3.1.1 单种家用电器运行仿真情况 |
3.1.2 多种家用电器综合运行仿真情况 |
3.2 家用电器负荷特征 |
3.2.1 负荷特征的选取 |
3.2.2 负荷特征的获取 |
3.3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家用电器负荷分解原理 |
3.4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家用电器负荷分解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家用电器负荷故障电弧识别 |
4.1 常用电弧模型 |
4.2 改进的电弧模型 |
4.3 不同负荷下电弧模型仿真过程 |
4.3.1 阻性负荷时电弧仿真 |
4.3.2 感性负荷时电弧仿真 |
4.3.3 容性负荷时电弧仿真 |
4.3.4 过负荷时电弧模型 |
4.4 家庭负荷故障电弧识别 |
4.4.1 快速傅里叶变换 |
4.4.2 故障电弧判定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室内电气火灾发生及危险性预测 |
5.1 基于AMI的数据采集与信息共享 |
5.1.1 高级计量架构 |
5.1.2 数据采集与信息实时共享 |
5.2 神经网络在电气火灾预测中的应用 |
5.2.1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 |
5.2.2 预测结果分析 |
5.3 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 |
5.3.1 火灾发展过程 |
5.3.2 室内火灾轰燃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住宅建筑火灾三维动态疏散策略 |
6.1 工作环境的构成 |
6.1.1 二维火灾疏散环境模型 |
6.1.2 三维火灾疏散环境模型 |
6.1.3 火势蔓延模型 |
6.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个人三维疏散策略 |
6.2.1 改进生物启发式蚁群算法 |
6.2.2 火灾疏散路径决策设计 |
6.2.3 仿真实验分析 |
6.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群体动态疏散策略 |
6.3.1 整体人员疏散模型 |
6.3.2 疏散指示灯优化模型 |
6.3.3 仿真实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电力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与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电力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现状 |
1.2.2 深度学习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1.2.3 剩余寿命在线监测技术 |
1.3 目前变压器诊断及寿命预测存在问题 |
1.3.1 故障诊断的标准化 |
1.3.2 变压器剩余寿命预测的适用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基于油中溶解气体的变压器故障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油浸式变压器主要结构及重点部件故障分析 |
2.2.1 变压器结构组成 |
2.2.2 主要零件故障分析 |
2.3 电力变压器典型故障类型 |
2.3.1 变压器热故障 |
2.3.2 变压器电故障 |
2.3.3 变压器机械故障 |
2.3.4 变压器其他故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故障诊断法 |
3.1 引言 |
3.2 利用油中溶解气体故障诊断的依据 |
3.3 基于DGA的变压器故障诊断方法 |
3.3.1 IEC三比值故障诊断法与改良三比值法 |
3.3.2 无编码比值法 |
3.3.3 四比值故障诊断法 |
3.3.4 其他诊断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电力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 |
4.1 引言 |
4.2 深度置信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构建 |
4.2.1 受限玻尔兹曼机结构的构建 |
4.2.2 深度置信网络的建立 |
4.3 深度置信网络应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 |
4.3.1 输入数据的处理 |
4.3.2 变压器电气故障状态编码 |
4.3.3 基于深度置信网络进行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 |
4.4 模型测试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部分可观测信息条件下电力变压器剩余寿命预测 |
5.1 引言 |
5.2 系统剩余寿命模型建立 |
5.2.1 完全信息条件下系统剩余寿命模型建立 |
5.2.2 部分信息条件下系统剩余寿命模型建立 |
5.3 剩余寿命模型分析与对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GIS设备隔离开关接触过热缺陷特征分析及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目的 |
1.3.1 GIS设备隔离开关梅花触指发热机理 |
1.3.2 SF_6过热等缺陷特征气体分析 |
1.3.3 研究目的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GIS设备隔离开关梅花触指温升特性试验 |
2.1 梅花触指安装正常条件下温升特性试验 |
2.2 梅花触指安装异常条件下温升特性试验 |
2.3 试验结果 |
2.4 GIS隔离开关气室外壳温升敏感点与温升监测部位之间温升关系 |
2.5 梅花触指温升结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IS设备局部过热缺陷演变过程特征气体实验及规律分析 |
3.1 GIS设备局部过热缺陷演变过程特征气体分析试验 |
3.2 GIS设备局部过热缺陷演变过程特征气体分析试验结果 |
3.3 GIS设备局部过热缺陷演变过程特征气体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IS设备隔离开关温升在线监测及实际应用 |
4.1 外壳温升敏感点温度与触指、屏蔽罩、导电杆温度的对应关系 |
4.2 局部过热缺陷的诊断方法及流程 |
4.2.1 根据外壳温升敏感点温度的诊断流程及推荐方法 |
4.2.2 基于光纤光栅测温和基于红外测温的GIS设备隔离开关温升诊断方法 |
4.2.3 基于特征气体的GIS设备隔离开关温升诊断方法 |
4.3 现场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4)GIS隔离开关接触退化及负载能力评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弹簧的应力松弛研究 |
1.2.2 GIS隔离开关温升计算的研究 |
1.2.3 负载能力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GIS隔离开关弹簧应力松弛的研究 |
2.1 弹簧应力松弛理论 |
2.1.1 应力松弛现象及主要特性指标 |
2.1.2 应力松弛和蠕变 |
2.1.3 应力松弛热力学分析 |
2.1.4 应力松弛动力学方程 |
2.1.5 应力松弛影响因素分析 |
2.2 梅花触头抱紧弹簧数值模型的建立 |
2.2.1 GIS隔离开关触头受力分析 |
2.2.2 抱紧弹簧物理模型 |
2.2.3 抱紧弹簧数值模型的建立 |
2.3 抱紧弹簧应力松弛规律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有限元电-热-结构耦合计算的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升特性研究 |
3.1 有限元基本理论 |
3.1.1 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流程 |
3.1.2 控制方程与边界条件 |
3.1.3 有限元法建模与求解的基本思路 |
3.2 GIS隔离开关触头电接触模型的建立 |
3.2.1 接触电阻理论 |
3.2.2 赫兹接触理论 |
3.2.3 电接触的等效模型 |
3.3 GIS隔离开关触头数值模型的建立 |
3.3.1 GIS隔离开关触头物理模型与假设 |
3.3.2 GIS隔离开关触头数值建模与计算方法 |
3.4 GIS隔离开关触头多场耦合数值仿真计算 |
3.4.1 GIS隔离开关触头多场耦合现象及边界条件 |
3.4.2 GIS隔离开触头关电-热耦合计算 |
3.4.3 GIS隔离开关触头热-结构场耦合计算 |
3.4.4 GIS隔离开关触头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升计算结果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
4.1 环境温度的影响 |
4.2 负荷电流的影响 |
4.3 接触电阻的影响 |
4.4 合闸不到位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GIS隔离开关负载能力评估的研究 |
5.1 GIS隔离开关温升特性对负载能力的影响分析 |
5.2 应力松弛对于GIS隔离开关接触电阻的影响 |
5.3 GIS隔离开关接触电阻与最大负荷电流之间的关系 |
5.4 GIS隔离开关负载能力评估的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两位置扳动开关疲劳寿命测试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概况 |
1.3.1 国内外开关疲劳寿命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2 虚拟仪器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测试系统功能要求 |
2.2 测试系统工作原理 |
2.3 系统整体设计 |
2.3.1 测试系统机械结构方案设计 |
2.3.2 测试系统测控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试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
3.1 测试系统机械结构 |
3.1.1 框架组件 |
3.1.2 驱动组件 |
3.1.3 拨叉组件 |
3.1.4 推杆组件 |
3.1.5 开关安装组件 |
3.1.6 手动旋转功能设计 |
3.1.7 机械整体结构 |
3.2 凸轮传动系统的仿真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4.1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4.2 系统硬件 |
4.2.1 工控机 |
4.2.2 可编程直流开关电源 |
4.2.3 直流电动机 |
4.2.4 数据采集卡 |
4.3 开关测试电路设计 |
4.3.1 电流检测模块 |
4.3.2 电压比较模块 |
4.3.3 模拟开关及高低电平触发模块 |
4.3.4 隔离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变负载速度控制 |
5.2 测试系统功能设计 |
5.2.1 软件实现的功能 |
5.2.2 测试系统流程 |
5.3 测试系统程序设计 |
5.3.1 直流电机转速控制模块的设计 |
5.3.2 系统运行控制模块的设计 |
5.3.3 计数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5.3.4 图形显示模块的设计 |
5.3.5 测试系统上位机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试验与分析 |
6.1 测试系统的整体试验平台 |
6.2 测试系统调试 |
6.2.1 机械结构部分调试 |
6.2.2 测控部分调试 |
6.2.3 整个测试系统的调试 |
6.3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压隔离开关设备完善化设计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研究方案与思路 |
第2章 唐山供电公司辖区内高压隔离开关设备运行现状分析 |
2.1 唐山供电公司的辖区概况 |
2.2 唐山供电公司辖区内高压隔离开关设备的主要问题 |
2.2.1 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失灵 |
2.2.2 隔离开关的绝缘瓷瓶断裂 |
2.2.3 隔离开关的部件损坏变形 |
2.2.4 隔离开关设备过热 |
2.2.5 隔离开关设备的锈蚀 |
2.3 唐山供电公司辖区内高压隔离开关设备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2.3.1 隔离开关操动机构失灵的原因分析 |
2.3.2 隔离开关绝缘瓷瓶断裂的原因分析 |
2.3.3 隔离开关部件损坏变形的原因分析 |
2.3.4 隔离开关设备过热的原因分析 |
2.3.5 隔离开关设备锈蚀的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压隔离开关设备完善化设计 |
3.1 隔离开关设备完善化工作概述 |
3.2 隔离开关设备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3.2.1 高压隔离开关的基本组成结构 |
3.2.2 高压隔离开关的动作过程 |
3.3 隔离开关设备完善化改造遵循的依据与原则 |
3.3.1 隔离开关设备完善化改造的依据 |
3.3.2 隔离开关设备完善化改造的原则 |
3.4 隔离开关完善化工作的几种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压隔离开关设备完善化设计与改进方案 |
4.1 隔离开关的完善化设计与改进方案 |
4.1.1 操动机构失灵的完善化与改进 |
4.1.2 绝缘瓷瓶断裂的完善化与改进 |
4.1.3 部件损坏变形的完善化与改进 |
4.1.4 设备过热的完善化与改进 |
4.1.5 设备锈蚀的完善化与改进 |
4.2 设备完善化改造的效果 |
4.3 设备完善化效果的巩固措施建议 |
4.3.1 严格执行设备的工艺标准和质量保障措施 |
4.3.2 做好完善化改造的现场安装与调试环节的管理 |
4.3.3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完善化方案 |
4.3.4 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
4.3.5 完善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其它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真空开关操动智能自适应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真空开关操动时间及行程控制的提出与意义 |
1.1.1 真空开关操动时间控制对实现电力系统选相投切技术的意义 |
1.1.2 真空开关操动行程控制对优化真空开关性能的意义 |
1.1.3 真空开关操动自适应控制是智能电器与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真空开关操动控制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2 真空开关永磁机构操动控制 |
2.1 永磁机构工作原理 |
2.2 永磁机构动态特性分析 |
2.2.1 永磁机构动态过程建模及分析 |
2.2.2 永磁机构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
2.3 永磁操动机构与真空开关的匹配 |
2.4 真空开关永磁机构电力电子操动控制 |
2.5 小结 |
3 永磁机构真空开关操动自适应智能控制研究 |
3.1 永磁机构真空开关操动分析及自适应控制 |
3.1.1 永磁机构真空开关操动影响因素 |
3.1.2 自适应控制 |
3.2 真空开关操动时间及行程自适应控制研究 |
3.2.1 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 |
3.2.2 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算法 |
3.3 小结 |
4 永磁机构真空开关操动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
4.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4.1.1 永磁机构相控真空开关操动智能控制系统 |
4.1.2 行程反馈自适应智能控制实验系统 |
4.2 控制系统主要硬件设计 |
4.2.1 永磁机构真空开关操动行程检测 |
4.2.2 电力电子驱动电路 |
4.2.3 电容电压、线圈电流及环境温度检测 |
4.2.4 液晶显示、键盘及SCI通信电路 |
4.2.5 电源方案 |
4.3 控制系统主要软件设计 |
4.3.1 分合闸操动控制程序流程图 |
4.3.2 行程检测程序流程图 |
4.3.3 模糊PID自适应控制程序流程图 |
4.4 控制系统电磁兼容 |
4.5 小结 |
5 智能控制系统实验测试及分析 |
5.1 线圈电流控制的试验测试 |
5.2 开关行程信号检测的试验测试 |
5.3 控制系统在相控开关技术中的应用试验测试及分析 |
5.3.1 相控开关控制要求 |
5.3.2 控制系统合闸实验测试及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电气设备故障原因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条件引起的电气故障 |
1.1 对导体材料的影响 |
1.2 对电接触的影响 |
2 设备运行条件引起的电气故障 |
2.1 电动力引起的电气故障 |
2.1.1 电动力可能使导体变形 |
2.1.2 触头接触处的收缩电动力可能使触头烧损 |
2.2 电接触不良引起的电气故障 |
2.2.1 电接触不良的原因 |
2.2.2 电接触不良导致电路不通 |
2.2.3 电接触不良导致电接触处严重发热 |
2.2.4 电接触不良导致电弧的产生 |
2.2.5 电接触电阻的增加可能使某些电路不正常 |
2.3 电气工况变化引起的电气故障 |
(9)提高赵村变微机保护可靠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的工作 |
第2章 微机继电保护 |
2.1 微机继电保护硬件系统的基本构成 |
2.1.1 基于逐次逼近式A/D 转换的数据采集系统 |
2.1.2 基于V/F 转换结构的数据采集系统 |
2.2 微机继电保护算法 |
2.2.1 离散系统及其分析方法 |
2.2.2 周期函数的基本算法 |
2.3 微机保护软件构成 |
2.3.1 主程序构成 |
2.3.2 中断服务程序 |
2.4 提高微机保护可靠性的措施 |
2.4.1 硬件 |
2.4.2 软件 |
2.4.3 硬件与软件的自恢复 |
第3章 电快速脉冲形成机理及主动防护 |
3.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概述 |
3.1.1 脉冲群的时域和频域特征 |
3.1.2 脉冲群的耦合方式 |
3.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形成机理 |
3.2.1 一次回路中脉冲群的形成机理 |
3.2.2 二次回路中脉冲群的形成机理 |
3.3 脉冲群的主动防护 |
3.3.1 一次回路中抑制脉冲群的主动防护 |
3.3.2 二次回路中抑制脉冲群的主动防护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微电机用高性能电接触复合材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电接触技术基础 |
1.2 接触电阻 |
1.2.1 收缩电阻 |
1.2.2 杂质层电阻 |
1.3 粘附与熔焊 |
1.4 影响接触器性能的因素 |
1.4.1 电的影响 |
1.4.2 机械作用 |
1.4.3 化学作用 |
1.5 开关电器对触头材料的基本要求 |
1.6 常用触头材料 |
1.6.1 铜钨系触头材料 |
1.6.2 银钨系触头材料 |
1.6.3 银氧化镉触头材料 |
1.6.4 银镍、银石墨触头材料 |
1.6.5 铜铬系触头材料 |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8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Cu-Cd-Cr触头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 低压电器用铜基无银触头 |
2.2 试验材料 |
2.2.1 原始粉末 |
2.2.2 材料成分设计 |
2.2.3 制备工艺 |
2.3 试验方法 |
2.3.1 基本性能测试方法 |
2.3.2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2.4 添加Cr对材料硬度的影响 |
2.5 材料烧结致密化过程分析 |
2.6 添加Cr对Cu-Cd-Cr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g-CuO电接触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所用原料 |
3.1.2 配料 |
3.1.3 成分设计 |
3.2 材料的制备流程 |
3.3 分析与测试方法 |
3.3.1 材料密度测试 |
3.3.2 导电率的测定 |
3.3.3 相组成分析 |
3.3.4 电寿命分析 |
3.4 制备工艺及参数 |
3.5 Ag-CuO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
3.5.1 材料的物理性能 |
3.6 材料的力学性能 |
3.6.1 材料的抗拉强度 |
3.6.2 材料的伸长率 |
3.7 Ag-CuO触点的电寿命实验及分析 |
3.7.1 电寿命实验及结果 |
3.7.2 材料的电寿命试验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g-Cu-Ni镶嵌材料的制备 |
4.1 材料成分设计 |
4.2 Ag-Cu-Ni扁线制备关键技术 |
4.2.1 真空熔炼 |
4.2.2 挤压 |
4.2.3 退火 |
4.2.4 线材拉拔 |
4.2.5 线材轧扁 |
4.2.6 复合 |
4.2.7 精轧 |
4.2.8 分条/在线检验 |
4.3 扁线硬度检测 |
4.4 线材组织检测 |
4.5 镶嵌复合材料的制备 |
4.5.1 制备工艺 |
4.5.2 镶嵌复合带材产品截面设计 |
4.5.3 可控气氛热复合关键技术 |
4.5.4 Ni粉粒度对复合强度的影响 |
4.5.5 Ni粉处理工艺对复合强度的影响 |
4.5.6 线材表面质量对复合强度的影响 |
4.5.7 夹杂对复合强度的影响 |
4.5.8 镶嵌复合带材的性能及精度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自动开关触头接触状况不可忽视(论文参考文献)
- [1]住宅建筑电气火灾综合防护系统研究[D]. 黄鹿鸣.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2]电力变压器电气故障诊断与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研究[D]. 刘洋.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3]GIS设备隔离开关接触过热缺陷特征分析及检测技术研究[D]. 霍思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GIS隔离开关接触退化及负载能力评估的研究[D]. 李彦彰. 武汉大学, 2017(06)
- [5]两位置扳动开关疲劳寿命测试系统的设计[D]. 菅贵忠.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1)
- [6]高压隔离开关设备完善化设计与改进[D]. 姜才海.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5(02)
- [7]真空开关操动智能自适应控制的研究[D]. 陈明帆.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6)
- [8]电气设备故障原因简析[J]. 马文智. 新疆有色金属, 2010(02)
- [9]提高赵村变微机保护可靠性方法研究[D]. 赵东生.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2)
- [10]微电机用高性能电接触复合材料的研制[D]. 区国苑. 中南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