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三高速公路新安段膨胀土路基填土改造试验

洛三高速公路新安段膨胀土路基填土改造试验

一、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新安段膨胀土路基填料的改性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舒玉友[1](2012)在《铁路路基弱膨胀土填筑施工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根据阜六铁路地质及土质概况,认真分析了弱膨胀土对路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进行改良处理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工艺试验的工作程序,最大限度的采用机械组合方式,给同类施工提供一些借鉴与帮助。

李自灵,金彦雯[2](2012)在《石灰处治膨胀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冻融循环后的石灰处治膨胀土土样进行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对土样抗剪强度指标和抗剪强度的影响,建立了抗剪强度指标和抗剪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处治膨胀土冻融循环的破坏机理。

刘保东[3](2008)在《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广西百色典型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环境模拟试验、机理试验、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探讨环境因素作用下土体内温、湿度场的分布变化规律,分析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边坡强度和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通过机理试验确定石灰处治膨胀土填筑时需用的最佳掺灰比、闷灰时间、填筑含水量、压实度等技术指标,保证路堤填筑时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对环境温湿度、降雨和日照的模拟,量测环境因素影响下土体内温度、湿度变化的数据,观测土体表面裂缝、位移的发展情况。对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对土体表面裂缝发育、土体位移以及土体强度存在一定的影响;日照降雨干湿循环使土体表面产生的裂缝最大宽度5mm左右,最大位移7.1mm,日照降雨干湿循环对土体裂缝和位移的影响比环境温、湿度循环要大。室内干湿循环三轴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石灰处治膨胀土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少,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衰减;粘聚力与干湿循环次数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内摩擦角随循环次数变化不大,与循环次数的关系基本呈一条水平线。综合环境模拟和机理试验结果,运用GeoStudio软件的Geo-Slope模块对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气候环境变化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很大。随着温度、湿度、日照、降雨等气候环境因素的变化,边坡的稳定性急剧降低;对于干湿循环后受水浸泡的边坡,其稳定性相对其他环境因素影响衰减更大;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边坡稳定性与边坡高度有较大的关系,相同气候环境下,坡高越大,边坡稳定系数则越小。

魏金[4](2008)在《环境温湿度对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公路处治膨胀土路堤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营,经历几个环境干湿循环后土体性状变化的研究,对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论文从土体内部温湿度场变化及其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入手,建立土体热湿耦合模型,使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对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堤边坡长期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室内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其热力学及非饱和渗流模型的合理性,并对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边坡在湿热环境下其内部温度场以及湿度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探讨。影响温度传导的最主要因素为土体热传导系数,它取决于土壤的颗粒组成,化学成份、干容重、湿度等。路堤边坡土可视为均质土,其颗粒组成、化学成分一定,千容重以及孔隙率在土体未发生大的破坏之前也可视为定值。因而土体湿度是影响土体热传导的关键因素为。含水量变化对温度传递的影响虽然没有直接通过耦合方程表现出来,但模型中温度传导系数设置为关于含水量或饱和度的函数,则可以实现温湿耦合。在室内模型试验中,环境温湿度对边坡土体温度的影响深度约为2m,土体表面0.5m深度范围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大。边坡土体坡面位置的温度变化幅度相对于坡顶和坡角处要大。由于土体的导热系数较小,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温度的滞后效应比较明显。室内干湿循环三轴强度试验得出石灰处治膨胀土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衰减,尤其在土体经过干湿循环并且浸泡饱和之后强度衰减更为显着。运用FLAC软件对三种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边坡模型在三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引起的土体干湿循环对土体强度以及边坡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非常明显,决定了路堤边坡的长期稳定性能。

张树军[5](2006)在《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路基作为轨道结构基础,必须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和耐久性好的特点,施工中加强施工过程及质量检测控制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环节。 新建合宁线为设计时速200Km/h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占线路总长的84.5%,沿线填料普遍具有中、弱膨胀性,须改良后使用。本论文结合中铁三局合宁线肥东试验段针对改良膨胀土进行的试验研究资料及初步成果,重点就膨胀土改良工艺及改良土工程特性、改良土路堤填筑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控制手段、填筑期间沉降变形观测及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 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对膨胀土的概念、结构特性、分布范围、工程危害、国内外对膨胀土的认识过程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叙述,提出本文选题依据、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分别就试验段两个取土场膨胀土特性及膨胀性分析,膨胀土四种路拌改良工艺及厂拌工艺施工流程,不同改良工艺工艺参数研究、经济指标及环境影响评价,改良土填筑路基工艺参数研究进行论述;厂拌法拌和质量最好,建议在高速铁路及200Km/h以上客运专线路基全断面推广使用,四种路拌法工艺比较,集中预拌路拌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参照推广。第三章通过改良膨胀土路基压实密度检测三种方法的对比试验,分别得出基床底层及以下灌砂法与环刀法相关关系式,排除了核子射线法检测石灰改良土的适应性;通过改良膨胀土力学指标对比试验,分别提出基床底层及以下地基系数K30与动态变形模量Evd之间相关关系式,加州承载比CBR与K30、Evd相关性差,且不宜用于现场检测;提出无侧限抗压强度现场控制值;研究K30、Evd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现场检测值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合理的检测时间范围。第四章通过对填筑期间不同断面沉降变形观测数据,分析得出沉降变形主要由基底沉降变形引起,路基本体压缩变形量很小的结论。结论部分对改良土改良工艺、填筑工艺、检测体系、沉降分析等试验研究成果作出总结,并提出改良土检测指标及进行工后沉降观测建议。 本试验研究旨在研究完善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为全线及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及借鉴。

王新强[6](2002)在《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新安段膨胀土路基填料的改性实验》文中认为通过对膨胀土路基填料掺石灰处理后的物理力学性能及胀缩性试验 ,得出了掺石灰对改善膨胀 土路基填料工程性质的影响 ,以供公路路基施工时参考

二、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新安段膨胀土路基填料的改性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新安段膨胀土路基填料的改性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2)石灰处治膨胀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石灰处治膨胀土冻融循环试验
    2.1 试验设计
    2.2 试样制备
3 试验结果
4 处治膨胀土冻融循环破坏机理分析
5 小结

(3)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膨胀土路堤稳定性分析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膨胀土处治分类
        1.2.2 石灰改良膨胀土研究现状
        1.2.3 非饱和土强度研究
        1.2.4 温度场、湿度场耦合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途径与方法
第二章 石灰处治膨胀土的室内试验研究
    2.1 膨胀土及石灰的选取
        2.1.1 膨胀土的选取
        2.1.2 石灰的选取
    2.2 试样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2.1 最佳掺灰比的确定
        2.2.2 最优含水量的确定
    2.3 试验土料填筑的控制参数
        2.3.1 石灰处治膨胀土填筑合适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压实度的确定
        2.3.2 闷灰时间的确定
第三章 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室内环境模拟试验模型的建立
    3.1 模型试验的目的
    3.2 模型的建立
        3.2.1 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3.3 测试仪器的埋设
        3.3.1 试验仪器、设备简介
        3.3.2 监测仪器的埋设
    3.4 量测数据的采集
        3.4.1 温度数据采集
        3.4.2 湿度数据采集
        3.4.3 位移变化数据采集
第四章 环境模拟试验
    4.1 相对湿度保持80%RH时,不同温度循环试验
        4.1.1 试验方案
        4.1.2 温度循环过程中土体内温度的变化情况
        4.1.3 几点结论
    4.2 改变环境相对湿度,温度循环时,土体温度场的传递和变化规律
        4.2.1 环境相对湿度90%RH,温度循环时,土体温度场的传递和变化规律
        4.2.2 环境相对湿度从70%RH,土体温度场的传递和变化规律
        4.2.3 环境相对湿度70%RH、90%RH时,土体温度场变化情
        4.2.4 几点结论
    4.3 模拟不同季节的日照、降雨
        4.3.1 模拟日照暴晒
        4.3.2 模拟降雨
    4.4 日照情况下温度场的变化情况
        4.4.1 晴天日照情况下温度场的变化情况
        4.4.2 雨天后日照情况下温度场的变化情况
    4.5 日照之后降雨,土体温度场的变化情况
        4.5.1 日照22小时之后,降雨60mm,观测土体内部的温度变化
        4.5.2 日照22小时之后,降雨80mm,观测土体内部的温度变化
        4.5.3 模拟日照、降雨情况下土体温度场变化简要分析
        4.5.4 几点结论
    4.6 环境因素对边坡模型内湿度场影响的试验研究
        4.6.1 TDR在试验过程中的标定
        4.6.2 环境温度、湿度的改变对边坡模型内湿度场的影响
        4.6.3 降雨对边坡模型内湿度场的影响
        4.6.4 几点结论
    4.7 环境因素变化对边坡土体裂隙与变形的影响
        4.7.1 环境温度、湿度改变对边坡模型裂隙的影响
        4.7.2 日照降雨干湿循环对边坡模型裂隙的影响
        4.7.3 温湿度循环及日照降雨干湿循环对边坡模型变形的影响
        4.7.4 几点结论
第五章 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边坡稳定性分析
    5.1 不同含水量的三轴试验结果及分析
        5.1.1 试验方案
        5.1.2 不同含水量试样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5.1.3 小结
    5.2 室内干湿循环试验
        5.2.1 试验目的
        5.2.2 试验方案
        5.2.3 干湿循环试验成果及分析
        5.2.4 小结
    5.3 干湿循环五次后,不同含水量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强度试验
        5.3.1 试验目的
        5.3.2 试验设计
        5.3.3 试样结果及分析
        5.3.4 小结
    5.4 路堤边坡模型的长期稳定性分析
        5.4.1 气候环境对石灰处治膨胀土长期稳定性影响的简要理论分析
        5.4.2 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边坡长期稳定性分析
        5.4.3 三种边坡模型在三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分析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一点建议
        6.2.2 对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基金项目

(4)环境温湿度对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膨胀土处治技术及其研究发展现状
        1.2.1 膨胀土处治分类
        1.2.2 石灰改良膨胀土研究现状
    1.3 温度场、湿度场耦合模拟研究现状
        1.3.1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1.3.2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1.3.3 广西大学就温度场、湿度场耦合模拟研究所做的一些工作
    1.4 边坡稳定性评价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4.1 定性评价分析方法
        1.4.2 确定性的定量分析方法
        1.4.3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堤室内模型试验
    2.1 石灰改良膨胀土的理论介绍
        2.1.1 碳酸钙对膨胀土的影响
        2.1.2 石灰对土粒表面结合水膜的影响
        2.1.3 石灰对土粒间粘结的影响
    2.2 膨胀土料和石灰的选取
        2.2.1 膨胀土的选取及其基本物理性质
        2.2.2 石灰的选取
    2.3 膨胀土处治方案设计
        2.3.1 最佳掺灰比的确定
        2.3.2 最佳含水量的确定
        2.3.3 闷灰时间的确定
    2.4 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2.4.1 环境发生器简介
        2.4.2 路堤边坡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2.4.3 监测仪器的埋设
    2.5 环境温度、湿度改变对边坡模型温湿度场的影响试验
    2.6 小结
第三章 非饱和土体渗流的热湿耦合模型介绍
    3.1 基本方程
        3.1.1 热传导方程
        3.1.2 液态流方程
        3.1.3 气态流方程
        3.1.4 温度与力学耦合
        3.1.5 湿热耦合
    3.2 边界条件
        3.2.1 温度边界条件
        3.2.2 水流边界条件
    3.3 数值模拟
        3.3.1 拉格朗日差值法与 FLAC程序原理
        3.3.2 FLAC网格及有限差分方程
        3.3.3 FLAC程序热力学模块介绍
        3.3.4 FLAC程序两相流模块介绍
    3.4 小结
第四章 FLAC数值模拟计算及对比分析
    4.1 室内路堤边坡几何模型
        4.1.1 初始条件
        4.1.2 边界条件
        4.1.3 计算时间
    4.2 土体热物理力学参数及力学和水力参数
        4.2.1 导热系数
        4.2.2 土体体积热容
        4.2.3 土体力学和水力参数
    4.3 计算结果分析与对比
        4.3.1 模拟工况
        4.3.2 土体导热系数修正
        4.3.3 一个温度循环后土体内温、湿度场分析
    4.4 温湿度变化对土体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4.4.1 温湿变化对土体强度的影响
        4.4.2 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案
        4.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5)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膨胀土改良及路基填筑施工
    2.1 工程概况及路基设计标准
    2.2 改良膨胀土室内试验
        2.2.1 取土场填料试验
        2.2.2 石灰质量控制试验
        2.2.3 改良土室内试验
    2.3 改良膨胀土拌合及路基填筑施工工艺简述
        2.3.1 集中路拌法
        2.3.2 集中预拌路拌法
        2.3.3 二次掺灰预拌路拌法
        2.3.4 路拌法
        2.3.5 厂拌法
        2.3.6 主要机械设备及试验、检验、测量仪器配置
    2.4 改良膨胀土拌合及路基填筑工艺参数试验研究
        2.4.1 工艺试验检测原则
        2.4.2 检测数据分析方法
        2.4.3 路拌改良土拌和工艺参数研究
        2.4.4 厂拌改良土拌和工艺参数研究
        2.4.5 改良膨胀土经济指标分析及环境评价
        2.4.6 路基填筑工艺参数研究
第3章 改良膨胀土路基质量检测指标体系及控制标准
    3.1 现行改良膨胀土路基控制标准
    3.2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3.2.1 数理统计回归分析法
        3.2.2 正态分布统计分析
    3.3 改良膨胀土路基压实密度检测
        3.3.1 压实密度检测方法
        3.3.2 灌砂法与环刀法、核子射线法检测基床以下压实密度的对比试验研究
        3.3.3 灌砂法与环刀法、核子射线法检测基床底层压实密度的对比试验
    3.4 改良膨胀土路基力学指标检测
        3.4.1 力学指标检测的试验方法
        3.4.2 基床以下及基床底层改良土具有95%置信度的 K30值试验研究
        3.4.3 基床以下改良土 K30与 Evd、CBR检测方法的对比试验研究
        3.4.4 基床底层改良土 K30与 Evd、CBR检测对比试验研究
        3.4.5 不同时间对 K30、Evd值影响的试验研究
    3.5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3.5.1 具有95%置信度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的试验研究
        3.5.2 不同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第4章 改良膨胀土高路堤沉降及变形特性研究
    4.1 路基沉降及变形观测
        4.1.1 沉降观测断面设置
        4.1.2 沉降设备的埋设
        4.1.3 沉降观测周期
        4.1.4 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4.2 沉降观测数据整理及分析
        4.2.1 沉降观测数据整理
        4.2.2 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5.1.1 膨胀土改良工艺综合评价
        5.1.2 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工艺参数
        5.1.3 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检测体系
        5.1.4 路基沉降及变形观测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2.1 路基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及检测体系研究
        5.2.2 工后沉降观测及评估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新安段膨胀土路基填料的改性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膨胀土的特性及处理方法
2 掺石灰对膨胀土性质影响的试验
    (1) 试验内容:
    (2) 试验方法:
    (3) 土料的物理性质及自由膨胀率试验结果见表1。
    (4) 掺石灰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
    (5) 掺石灰对胀缩性质的影响:掺6%石灰的试样的胀缩性试验结果见表3。
3 结 语

四、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新安段膨胀土路基填料的改性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路基弱膨胀土填筑施工工艺研究[J]. 舒玉友. 江西建材, 2012(06)
  • [2]石灰处治膨胀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J]. 李自灵,金彦雯. 土工基础, 2012(01)
  • [3]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长期稳定性试验研究[D]. 刘保东. 广西大学, 2008(01)
  • [4]环境温湿度对石灰处治膨胀土路堤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魏金. 广西大学, 2008(12)
  • [5]改良膨胀土填筑路基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 张树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
  • [6]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新安段膨胀土路基填料的改性实验[J]. 王新强. 岩土工程界, 2002(12)

标签:;  ;  ;  ;  

洛三高速公路新安段膨胀土路基填土改造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