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昆虫解毒酶系与抗药性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1](2021)在《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近年来新疆南部棉田害虫种类组成优势结构与种群消长规律发生了明显变化,棉蚜为害日趋严重。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是防治棉花蚜虫的两种主要措施。化学药剂防治棉蚜不仅可以杀死大部分棉蚜,而且会随时间推移和环境条件变化产生亚致死效应,同时基于食物链营养级上行级联效应势必对下一营养级的天敌生物产生影响。十一星瓢虫、大草蛉、棉蚜茧蜂是南疆棉田棉花蚜虫的主要天敌,对其取食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而产生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系统研究。通过研究三种杀虫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处理的棉蚜对其天敌的影响,对改善和提高棉蚜的化学防治以及协同生物防治防控棉蚜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本文内容,研究结果如下:1.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棉田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根据三种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吡蚜酮对棉蚜的毒力最高,LC25值为0.16 mg/L,LC50值为0.46 mg/L;吡虫啉对棉蚜的毒力最低,LC25值为8.60 mg/L,LC50值为22.31 mg/L;三种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吡蚜酮>氟啶虫酰胺>吡虫啉。三种杀虫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均对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瓢虫科、草蛉科、蚜茧蜂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吡虫啉不同亚致死浓度随药剂浓度增加,对其天敌的影响越大。与吡虫啉LC25相比,吡虫啉LC50处理后,瓢虫科、蚜茧蜂科、草蛉科种群数量的明显降低。吡蚜酮LC25、LC50处理后,其天敌种群数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氟啶虫酰胺LC25、LC50处理后棉田天敌种群数量先下降后平缓而无增加趋势。2.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取食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的棉蚜,十一星瓢虫、大草蛉、棉蚜茧蜂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取食吡虫啉LC25和LC50处理的棉蚜后,十一星瓢虫幼虫发育历期较对照分别延长3.01 d和4.57 d;大草蛉取食吡虫啉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其1~2龄幼虫发育历期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分别延长0.91 d和0.88 d;棉蚜茧蜂寄生经吡虫啉LC25、吡虫啉LC50、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后的棉蚜对其幼虫的发育历期存在明显影响,分别比对照延长0.96 d、2.64 d、2.39 d。取食吡虫啉LC25和LC50处理的棉蚜后,十一星瓢虫产卵期分别较对照缩短2.56 d和3.46 d,其单雌产卵量分别较对照下降22.40%、32.45%,孵化率较对照分别下降9.57%、17.02%;大草蛉取食吡虫啉LC25、吡虫啉LC50、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其产卵期、产卵量、雌/雄成虫体重及孵化率均有显着影响,其中取食吡虫啉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其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其产卵期缩短了5.54 d,产卵量减少104.2粒/雌;十一星瓢虫和大草蛉取食吡蚜酮亚致死剂量处理的棉蚜,其产卵量、卵孵化率等下降不明显。3.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控害功能的影响饲喂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十一星瓢虫1、4龄幼虫日最大理论捕食量的影响最大,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7头、2.33头、13.25头、7.01头。饲喂吡虫啉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十一星瓢虫3龄幼虫捕食反应功能相关参数的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其瞬时攻击率降低了0.1192,处理时间从0.0085 d延长至0.0099 d,日最大理论捕食量减少了16.64头。饲喂吡虫啉LC50和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大草蛉1龄幼虫捕食反应功能相关参数的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其瞬时攻击率分别降低了0.1070、0.1459,处理时间分别从0.0360 d延长至0.1102 d、0.0841 d,日最大理论捕食量分别减少了18.71头、15.89头。饲喂吡虫啉LC25和吡虫啉LC50处理的棉蚜后,对大草蛉2龄幼虫处理时间及日最大理论捕食量的影响最大。当寄主为吡虫啉LC50、吡蚜酮LC50、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的棉蚜后,与对照相比,棉蚜茧蜂瞬时攻击率分别下降了0.3191、0.1920、0.2448;处理时间从0.0057 d分别延长至0.0075 d、0.0066 d、0.0070 d;最大理论寄生量减少了42.11头、23.92头、32.58头。4.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以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LC50处理后的棉蚜为食物,对天敌体内Car E的活性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取食/寄生经氟啶虫酰胺LC25处理的棉蚜后,对其天敌体内Car E的活性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十一星瓢虫、大草蛉、棉蚜茧蜂取食/寄生经吡虫啉LC25和吡蚜酮LC25处理的棉蚜后,体内CYP450活性明显提高。取食/寄生经吡虫啉LC50和氟啶虫酰胺LC25、LC50处理的棉蚜后,天敌体内CYP450活性差异均不显着。三种天敌取食/寄生经较高亚致死浓度的吡虫啉和氟啶虫酰胺处理的棉蚜后,其体内GSTs活性均受到抑制。
李一帆[2](2021)在《小菜蛾解毒酶对4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十字花科作物的重要害虫,具有分布广、世代短、繁殖快、抗药性发展迅速等特点,给蔬菜生产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由于化学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小菜蛾对目前市面上所有类型的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所以探究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机理迫在眉睫。解毒酶介导的代谢抗性在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机理中尤为重要,但小菜蛾解毒酶对很多杀虫剂解毒代谢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研究小菜蛾解毒酶的作用机理对解决小菜蛾的抗药性问题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解毒酶活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小菜蛾解毒酶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功能;采用分子生物学实验和计算机分子模拟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小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PxGSTs)对唑虫酰胺(TFP)解毒代谢的分子机理;联合使用同源模建、分子动力学(MD)模拟、单残基能量分解、计算丙氨酸扫描(CAS)等方法,以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抑制剂——S-己基谷胱甘肽(GTX)为分子探针分析了PxGSTs与化合物的相互作用方式以及结合的关键氨基酸;通过蛋白质三维结构模建、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技术联合分子生物学实验,阐明了小菜蛾羧酸酯酶(PxEst-6)代谢4种拟除虫菊酯(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λ-氯氟氰菊酯)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菜蛾解毒酶系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目前关于小菜蛾对生物源杀虫剂的解毒代谢已有大量的报道,但是相关研究还未涉及小菜蛾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我们通过对小菜蛾解毒酶系(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和细胞色素P450酶)和PSPs酶系活性的测定,发现亚致死剂量的斑蝥素处理后小菜蛾体内PSPs的活性呈现出随时间先降低后逐步恢复的趋势;而小菜蛾体内解毒酶系的活性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450酶活性的升高最为显着),且解毒酶系活性升高的趋势与PSPs酶系活性恢复的趋势相同。该结果表明小菜蛾解毒酶能够在体内对斑蝥素解毒代谢,并使PSPs被抑制的活性逐渐恢复,该研究结果填补了小菜蛾解毒酶系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功能的空白。2.小菜蛾PxGSTs对唑虫酰胺的解毒代谢作用关于昆虫GSTs在唑虫酰胺解毒代谢中的作用目前还知之甚少。我们以小菜蛾为研究对象通过RT-q PCR分析发现,小菜蛾在经唑虫酰胺处理后PxGSTs(PxGSTδ、PxGSTσ和PxGSTε)的表达量明显上调。体外抑制实验和代谢实验发现,唑虫酰胺对PxGSTs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并且PxGSTs能够在体外代谢唑虫酰胺,其中PxGSTσ具有最高的代谢效率。基于分子对接的结合模式分析结果表明,Tyr107和Tyr162侧链提供的氢键是PxGSTσ代谢唑虫酰胺的关键相互作用。对Tyr107(PxGSTσY107A)和Tyr162(PxGSTσY162A)位点进行丙氨酸定点突变后发现,突变体蛋白对唑虫酰胺的结合和代谢能力大幅度下降,揭示了PxGSTs和唑虫酰胺之间的代谢相互作用,并阐明了PxGSTσ对唑虫酰胺代谢的分子机理,为新型唑虫酰胺类杀虫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3.小菜蛾PxGSTs与其抑制剂GTX的相互作用昆虫GSTs参与了多种杀虫剂的代谢抗性,以GST抑制剂GTX为分子探针可以揭示杀虫剂抑制昆虫GSTs的分子机理。我们采用同源性模建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构建了PxGSTσ与GTX分子的三维结构模型(PxGSTσ-GTX),并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结合自由能计算描述了PxGSTσ-GTX复合物的稳定性。通过结合自由能的分析发现,PxGSTσ-GTX复合物的形成和稳定主要由氨基酸残基侧链提供的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来驱动。通过丙氨酸扫描和定点诱变发现,Lys43和Arg99是PxGSTσ与GTX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并且结合唑虫酰胺与PxGSTσ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分析,发现Tyr107可能是化合物对PxGSTσ产生抑制作用的关键残基。该结果为研究现有杀虫剂抑制GST解毒酶系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结构生物学的参照,为评估新型杀虫剂与GST解毒酶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理论指导。4.小菜蛾羧酸酯酶PxEst-6对拟除虫菊酯的代谢机理羧酸酯酶(Car Es)是昆虫体内一种涉及拟除虫菊酯抗药性的解毒酶。我们通过RT-q PCR分析发现,PxEst-6在小菜蛾三龄幼虫的中肠和表皮内高表达,在经4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和λ-氯氟氰菊酯)处理后,PxEst-6的表达量迅速上调。通过杀虫剂代谢实验发现PxEst-6具有代谢这4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能力。通过三维结构模建、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了PxEst-6与拟除虫菊酯的结合模式,揭示了参与代谢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和相互作用方式,结果表明PxEst-6通过Gln431、His451和Lys458残基与拟除虫菊酯的乙酸酯基团发生极性或氢键相互作用从而对其进行代谢,并以丙氨酸定点突变对这一结果进行了验证,阐明了PxEst-6代谢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分子机理。
陈迪[3](2021)在《花椒窄吉丁三大解毒酶基因的初步筛选及GST基因的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花椒窄吉丁(Agrilus zanthoxylumi Hou)是为害花椒树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以幼虫在树干中越冬,啃食韧皮部为主,大量发生时造成树势严重下降,枝干流胶、腐坏,严重影响花椒产业经济发展。目前最常见的防治手段以化学农药结合人工防治为主,但农药使用频率及种类的增加,会使得害虫极容易产生抗药性,害虫治理防不胜防。昆虫在取食植物后,体内的解毒酶会因植物次生物质的作用而发挥诱导代谢功能,起到保护昆虫的效果。目前已明确对杀虫剂的解毒抗性及寄主适应性与解毒代谢相关蛋白密切相关,发挥主要作用的三类解毒酶分别是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它们在昆虫体内进行解毒的方式各异,种类较多,明确其解毒代谢机制对于花椒窄吉丁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工作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以课题组已有的花椒窄吉丁转录组数据为背景,筛选鉴定具有解毒代谢功能的三大解毒酶基因,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针对三大解毒酶在花椒窄吉丁雌雄成虫体内的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然后根据转录组数据针对GST基因进行克隆鉴定,测定GST基因在花椒窄吉丁不同性别、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情况。取得的主要结果有:1.三大解毒酶初步筛选:共注释到13条花椒窄吉丁GST基因,43条CYP基因,22条羧酸酯酶Car E基因,GST基因共鉴定到Delta和Sigma两个家族,细胞色素P450鉴定到CYP3、CYP4、CYP6、CYP9、CYP12共5种基因,Car Es鉴定到4个亚族的基因,12条为α-酯酶亚族,2条为乙酰胆碱酯酶亚族,4条为保幼激素酯酶,4条为未分类家族。系统发育结果表明花椒窄吉丁与白蜡窄吉丁、黄粉虫的GST基因的进化关系最为接近。细胞色素P450及羧酸酯酶相关基因均与白蜡窄吉丁的置信度最高,进化关系最为接近。2.解毒酶活力分析:酶活测定结果显示在花椒窄吉丁在雌雄虫之间存在着差异,花椒窄吉丁雄虫每克样本每分钟催化1μmol CDNB与GSH结合的能力整体高于雌虫,雄虫体内的GST酶活力要高于雌虫。细胞色素P450在花椒窄吉丁雄虫组织中的浓度略高于雌虫,初步推测花椒窄吉丁细胞色素P450酶活力在雄虫中较高。雌虫每克组织每分钟催化吸光值的增加速率整体高于雌虫,初步推测花椒窄吉丁雌虫的Car E酶活力强于雄虫。3.GST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最终成功克隆到5个GST基因,均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Azan GST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性别中均呈现差异表达,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表现为雄虫整体高于雌虫,尤其在头部显着表达,5个基因在雄虫头部的表达量均高于雌虫头部,Azan GST3及Azan GST5在雄虫头部的表达量分别约为雌虫头部的27倍和13倍,雄虫的头部、腹部以及翅部的表达量较高,雄虫的腹部表达量约为雌虫腹部的19倍。在花椒窄吉丁雌虫中表达量最高的部位是翅,足部和腹部也相对较高,在雄虫中的表达量最高的部位是头部、紧随其后的是腹部和翅部。研究结果所挖掘的相关基因可为花椒窄吉丁的抗性机制及代谢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在实践上为制定花椒窄吉丁可持续的绿色防控策略提供新思路。
刘家路[4](2021)在《丁氟螨酯抗性发展过程中朱砂叶螨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文中研究指明揭示自然现象发生发展过程的规律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本质。害虫或害螨对杀虫剂或杀螨剂产生抗性的现象存在已久,其中害螨更是发展成为抗性问题最突出的节肢动物。众所周知,抗性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但是,长期以来,人们除对某个(类)基因表达变化与抗性发展的关系研究较多外,对整个抗性上升过程中,基因的整体变化规律并不清楚。从整体上揭示抗性发展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将有助于从分子层面解析抗性不断上升的原因,进而结合变化规律,筛选出潜在的抗性分子标记,为抗药性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低成本、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大量基因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可能。因此,本研究以朱砂叶螨和丁氟螨酯为研究对象,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揭示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抗性发展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解析抗性上升的内在分子机制,探索抗性分子标记的早期快速鉴定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抗性筛选和代谢抗性机制从朱砂叶螨云南敏感品系(YN-S)分出一亚品系开始筛选抗性,命名为云南丁氟螨酯抗性品系(YN-Cy R)。经丁氟螨酯连续筛选32代后,YN-Cy R的LC50由1.15 mg/L上升到98.96 mg/L,抗性倍数达到86.05倍。根据抗性水平分级标准,筛选至16、25和32代(YN-Cy R_16、YN-Cy R_25和YN-Cy R_32)时抗性水平分别达到低抗、中抗和高抗水平,简写为L、M和H。对YN-S品系和YN-Cy R品系H阶段进行丁氟螨酯作用靶标线粒体复合物Ⅱ(SDH)的突变检测、解毒酶活性测定和增效剂生物测定,明确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抗性机制。相比于YN-S品系,H阶段的抗性朱砂叶螨的5条SDH亚基在氨基酸水平均未发生突变;P450s和GSTs粗酶的比活力分别显着升高至2.62倍和1.20倍,CCEs粗酶的比活力无显着变化;增效剂PBO和DEM对抗性朱砂叶螨的增效作用显着,增效比分别为3.10和1.85,并且可以分别消除60.11%和40.35%的抗性,DEF无明显增效作用。结果表明,代谢抗性是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主要抗性机制,P450s是介导朱砂叶螨丁氟螨酯代谢抗性的主要酶系。2.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抗性发展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利用转录组技术分析抗性发展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数量、差异表达程度和功能富集,明确基因随抗性上升的变化规律。L、M和H三个抗性阶段的DEGs总计有4559条。随着抗性水平持续上升,DEGs数量逐渐增多,抗性水平从L发展到M再到H,DEGs数量从2911条增加至3359条再增加至3556条:其中,只分别在L、M和H阶段特有的DEGs各有226、584和657条,而在三个阶段都共有的DEGs有2175条,约占总DEGs的一半(47.71%)。L、M和H三个阶段上调表达基因的上调幅度(上调倍数的中位数)分别为4.38、4.11和4.26,下调表达基因的下调幅度(下调倍数的中位数)分别为-2.79、-2.68和-2.73,显示出抗性发展过程中DEGs的表达整体较为稳定。三个阶段共有的2175条DEGs中有1685条(77.47%)上调表达:391条(23.20%)的表达持续上升,上调幅度从L阶段的4.26上升至M阶段的5.24,再上升至H阶段的6.73;1148条(68.13%)的表达相对稳定,上调幅度维持在5.24左右;146条(8.67%)DEGs表达的上调幅度呈下降趋势,从6.11降至5.66再降至4.32。功能富集分析表明,L、M和H三个抗性阶段的DEGs的功能均显着聚集于溶酶体、解毒代谢、信号传导和转录调控功能。解毒酶基因的上调表达是代谢抗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重点分析了上调表达解毒酶基因在三个抗性阶段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四类解毒酶基因(P450s,GSTs,CCEs和ABCs)随丁氟螨酯抗性上升的动态变化规律与整体基因的变化规律一致,比如,上调表达的解毒酶基因的大多数(78.86%)在三个阶段都上调表达,而上调表达基因中稳定表达的基因占多数(76.29%),其次是持续上调表达(14.43%)和上调幅度下降的基因(9.28%)。值得一提的是,上调表达的解毒酶基因以P450s基因数量最多(总计40条,占上调表达解毒酶基因的33.06%),并且随着抗性持续上升,数量逐渐增多,上调幅度也持续增大。同时,一条P450基因在三个阶段的上调倍数(CYP392A1,855.23、538.23和699.64倍)都远高于其它解毒酶基因的上调倍数。由此揭示出P450基因在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抗性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抗性发展过程中,基因的动态变化规律为:(1)随抗性水平不断上升,差异表达基因数量逐渐增多;(2)整个抗性阶段都差异表达的基因多于只在特定抗性阶段差异表达的基因;(3)整个抗性阶段都差异表达的基因以上调表达为主,并且多数基因上调表达稳定,少数上调表达幅度持续增大,更少数上调幅度持续下降。由此可做出推论:包括解毒酶基因在内的、从低抗水平阶段就稳定上调表达的基因是差异表达基因的主体,它们构成了代谢抗性的基础;整个抗性发展过程中都持续上调表达的基因和阶段性新增的上调表达的基因,是推动抗性持续升高的主要驱动力。3.朱砂叶螨丁氟螨酯抗性基因的功能验证选择抗性发展过程中持续上调表达的7条基因(6条解毒酶和1条新基因)、稳定上调表达且上调倍数最高的解毒酶基因(CYP392A1)和稳定上调表达且表达量最高的解毒酶基因(GSTd05)各1条,在YN-Cy R品系H阶段验证它们在抗性中的功能。RNAi的结果为,在9条基因的干扰效率为47.44%-64.03%情况下,丁氟螨酯对朱砂叶螨的致死率提升了4.86%-26.31%(诊断剂量为LC50),基因被干扰后死亡率提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YP392A1、GSTd05、CCE06、CYP389A1、Tc03g09640、GSTz01、CCE59、CYP389C2和CYP392E6,暗示着9条基因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代谢抗性的形成。将CYP392A1、CCE06和CYP389A1作为代表基因(GSTd05已被研究)进一步验证其对药剂的代谢功能。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了3个基因编码的重组蛋白,其对特异性底物的催化活性分别为0.77 nmol/mg pro/min、517.14 nmol/mg pro/min和0.23 nmol/mg pro/min,丁氟螨酯对三个重组蛋白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124.49μM、172.25μM和218.36μM,表明重组蛋白都具有酶活性,并且都能与丁氟螨酯结合。HPLC的结果表明,20μg的重组蛋白CYP392A1、CCE06和CYP389A1对丁氟螨酯的代谢率分别为34.61%、17.75%和12.83%;重组蛋白CYP392A1和CYP389A1独立发挥代谢丁氟螨酯的作用,二者混合无代谢增效效应。4.快速获得抗性分子标记的方法的探索解毒酶基因被认为是经典的抗性基因,因此,可将在抗性上升中持续上调表达和稳定上调表达的解毒酶基因作为丁氟螨酯的抗性分子标记。通过对高剂量一次筛选YN-S品系(LC80的剂量杀死约80%的YN-S品系,存活个体产生的F1代)和不同浓度诱导YN-S品系(使用LC20、LC50和LC80三个浓度分别诱导YN-S品系1.5 h后收集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并与长期抗性筛选获得的抗性分子标记联合分析,探索早期快速获得抗性分子标记的方法。与对照(丙酮处理)相比,三个浓度的丁氟螨酯诱导处理后DEGs的数量分别为184条,66条和75条,明显少于高剂量一次筛选(YN-S-S VS YN-S)后DEGs的数量(1788条);丁氟螨酯诱导和高剂量一次筛选后上调表达基因的上调幅度分别为1.80、2.16、1.84和3.14,下调表达基因的下调幅度分别为-0.79、-0.77、-0.67和-1.29,表明高剂量一次筛选后基因的变化幅度要大于药剂短期诱导后的变化幅度。将丁氟螨酯诱导和高剂量一次筛选获得的上调表达的解毒酶基因与已知的丁氟螨酯抗性分子标记联合分析,发现诱导处理中只出现了2条抗性分子标记(LC20诱导后ABCG11和GSTm03上调表达),高剂量一次筛选后上调表达的DEGs中出现了16条抗性分子标记,其中的GSTm04、CYP392A1和CYP392E6已被证明与朱砂叶螨丁氟螨酯代谢抗性有关。因此,将高剂量一次筛选后形成的上调表达的解毒酶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早期快速获得抗性分子标记的方法。
白姣洋,赵俊凝,王康,陈茂华[5](2021)在《基于转录组的葡萄花翅小卷蛾三类解毒酶基因家族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葡萄花翅小卷蛾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一旦入侵我国,将会对我国葡萄产业和林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国外主要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该虫。开展葡萄花翅小卷蛾转录组测序及体内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CYP)、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三大解毒系的表达谱分析,可为葡萄花翅小卷蛾抗药性监测与抗药性治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利用BGISEQ-500平台对葡萄花翅小卷蛾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从头组装获得unigene。【结果】经数据组装并去冗余后共获得44360条unigene;通过与多个公共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共注释了28065条unigene,通过Nr数据库注释的unigene数量最多(26388条,59.49%),显示与棉铃虫的unigene同源性最高(24.11%)。基于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葡萄花翅小卷蛾有91条P450基因、31条Car E基因和22条GST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葡萄花翅小卷蛾的P450基因主要集中在clade 3和clade 4 2个分支,与鳞翅目近源种的CYP基因聚集在一起; Car E主要包括外源化合物解毒相关的酯酶及脂质转运和代谢酯酶; GST基因聚类主要包含Delta、Omega、Epsilon、Theta和Microsomal等亚家族。【结论】本研究获得葡萄花翅小卷蛾转录组信息,鉴定了与葡萄花翅小卷蛾代谢抗性相关的基因,可为葡萄花翅小卷蛾杀虫剂和寄主植物的适应性机制研究提供数据和参考。
袁星星,董少奇,王鑫辉,郭线茹,赵曼[6](2020)在《昆虫解毒酶在其寄主适应性与抗药性进化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虫解毒酶是昆虫为应对寄主植物的防御反应和化学杀虫剂的毒杀,所产生的能够代谢植物次生物质和农药的一类酶,在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和抗药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昆虫解毒酶系的分类,以及其在寄主适应性和抗药性方面的作用等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加深人们对昆虫解毒酶的认识,以及解毒酶未来研究方向的了解。
高海鸣[7](2020)在《华山松大小蠹解毒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响应》文中研究表明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是我国秦岭巴山林区中最具破坏性的森林害虫之一。华山松大小蠹主要危害30年以上的华山松(Pinus armandi)健康木,给华山松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带来毁灭性的灾害。小蠹虫利用自身和共生真菌的酶代谢和生理生化作用克服寄主树木的原生性和诱导性抗性,从而完成在寄主树木树干组织内的生存和生活史,其中解毒酶基因不仅能降解寄主树木次生性萜类物质的毒素,还参与小蠹虫体内信息素和激素的合成。本研究以华山松大小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华山松大小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 Es)基因的系统发育,华山松大小蠹GSTs和Car Es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GSTs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差异,华山松大小蠹GSTs和Car Es基因对华山松挥发性物质的表达响应,以及华山松大小蠹不同世代间体重、能量物质储存和解毒酶活性的差异等研究,旨在揭示华山松大小蠹主要解毒酶基因表达与克服寄主华山松抗性的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华山松大小蠹第一代成虫中雄虫的比例为45.79%,而第二代为39.70%。不同性别和不同世代的华山松大小蠹体重、能量物质储存和解毒酶活性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雌虫具有更大的体重和更多的脂肪储存。2.克隆获得华山松大小蠹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s)家族16个全长序列,分别属于delta、epsilon、sigma和theta 4个亚族。多重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华山松大小蠹Da GSTs基因与其他昆虫的GSTs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克隆得到了华山松大小蠹8个Car Es基因,其中Da Car E3,Da Car E5和Da Car E6属细胞溶质型,Da Car E1,Da Car E2,Da Car E4,Da Car E7和Da Car E8属分泌蛋白型。8个华山松大小蠹Car Es基因与鳞翅目和双翅目Car Es基因无密切的亲缘关系。3.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和入侵成虫不同性别的表达水平有显着差异。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在雌虫中上调表达,在雄性中下调表达,与雌虫首先入侵寄主树木克服寄主树木萜烯类防御性物质有关。华山松大小蠹所有GSTs基因在雄性触角中均上调表达,说明GSTs基因参与华山松大小蠹信息传递和气味代谢。此外,取食寄主韧皮部的雌虫GSTs基因均上调表达,说明GSTs基因参与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萜烯类物质的代谢。4.在华山松大小蠹不同发育时期Car Es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其中Da Car E1-Da Car E4呈现稳定的转录表达,而Da Car E5-Da Car E8在老熟幼虫、化蛹和蛹羽化阶段表达水平显着差异;Da Car E1-Da Car E7在雌雄迁飞成虫中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这与其行使的特殊功能和参与特定的行为有关。随华山松大小蠹取食寄主韧皮部时间的延长,Car Es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5.华山松大小蠹取食不同饲料后,成虫主要解毒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含有华山松韧皮部组织和(-)-α-蒎烯、(-)-β-蒎烯、(+)-3-莰烯、(±)-柠檬烯和松节油的纯人工饲料均诱导解毒酶基因表达的差异,这说明华山松大小蠹主要解毒酶基因具有对寄主华山松抗性特定的表达响应机制。
刘坤峰[8](2020)在《橘小实蝇胃毒剂筛选及三种胃毒剂亚致死剂量对解毒酶活性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寄主范围广泛,繁殖和扩散能力强,能够为害350多种水果和蔬菜。在我国,橘小实蝇的发生和危害已经对许多地区果蔬产业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且近几年呈现加重趋势。利用高效胃毒药剂加工为毒饵防治橘小实蝇逐渐成为防治策略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采用一种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的液体饲喂法筛选出了对橘小实蝇成虫具有高效的胃毒药剂,采用交互测定法和共毒系数法进一步筛选出高效的药剂配方,考察其亚致死剂量处理橘小实蝇成虫对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昆虫细胞色素P450(CYP450)3种解毒酶活性变化规律,以期为橘小实蝇成虫胃毒剂的选择与合理混配以及延缓抗药性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液体饲喂法测定23种药剂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发现氰戊菊酯、多杀霉素、噻虫胺、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噻虫嗪、呋虫胺、辛硫磷和毒死蜱等9种药剂对橘小实蝇成虫具有较高的毒力,其24 h的LC50分别为2.791 mg/L、3.204 mg/L、3.257 mg/L、4.312 mg/L、4.480 mg/L、4.696 mg/L、5.859 mg/L、6.614 mg/L和6.667 mg/L,其48 h的LC50分别为1.560 mg/L、0.936 mg/L、1.002 mg/L、2.025 mg/L、2.115 mg/L、2.765 mg/L、2.857 mg/L、5.271 mg/L和5.630 mg/L。24 h的毒力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最高;而48 h的毒力结果表明,多杀霉素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最高。2.采用交互测定法和共毒系数法测定了多杀霉素分别与噻虫胺、氰戊菊酯和阿维菌素3种药剂复配对橘小实蝇成虫的联合毒力,筛选出3种复配药剂配方,分别为多杀霉素与噻虫胺(有效成分含量比44:5),多杀霉素与氰戊菊酯(有效成分含量比11:10),多杀霉素与阿维菌素(有效成分含量比7:10);其中这种3种最佳增效作用的联合药剂中多杀霉素与氰戊菊酯(有效成分含量比11:10)对橘小实蝇成虫毒力最高。3.通过亚致死剂量多杀霉素(LC35=2.079 mg/L)、氰戊菊酯(LC35=2.236 mg/L)和有效成分含量比为11:10的多杀霉素与氰戊菊酯复配剂(LC35=1.667 mg/L)处理橘小实蝇成虫对其体内GST、CarE和CYP450活性的影响。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杀霉素、氰戊菊酯和有效成分含量比为11:10的多杀霉素与氰戊菊酯复配剂这3种药剂对橘小实蝇成虫体内CarE、CYP450的活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GST的活性表现为诱导升高作用。表明3种解毒酶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橘小实蝇成虫的解毒代谢,其中有效成分含量比为11:10的多杀霉素与氰戊菊酯复配剂对CYP450的抑制程度最为显着,推测有效成分含量比为11:10的多杀霉素与氰戊菊酯复配剂主要通过降低CYP450的活性而使橘小实蝇成虫的解毒代谢能力减弱。综上,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液体饲喂法筛选出9种可作为防治橘小实蝇成虫的胃毒剂,通过交互测定法和共毒系数法筛选出3种复配药剂配方,探讨了筛选出的高效药剂亚致死剂量处理对橘小实蝇成虫体内解毒酶系的活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橘小实蝇成虫胃毒剂的选择与合理混配以及延缓抗药性提供参考,为明确药剂在橘小实蝇成虫体内的解毒代谢机制提供依据。
宋维虎[9](2020)在《两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全世界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同时病虫害对马铃薯造成的损失也无法估计,其中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是马铃薯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能在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带来危害。同时,桃蚜还能传播30多种马铃薯病毒。目前,桃蚜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杀虫剂,但化学杀虫剂在田间的施用却带来了多方面的副作用,如生态环境的污染、食物及农业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等。另外当杀虫剂施用在田间后会对一部分没有被杀死的害虫造成亚致死效应,亚致死效应的研究是研究杀虫剂防效的重要内容。本试验以“陇薯3号”马铃薯为寄主植物,对9种常用杀虫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根据结果选出两种杀虫剂,研究对马铃薯桃蚜的亚致死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测定及亚致死剂量确定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都有较好的毒力,其中3.15%阿维·吡虫啉EC和5%高效氯氟氰菊酯ME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最高,LC50值分别为0.7304 mg/L和0.8731 mg/L;其次是33%氯氟·吡虫啉SC、3.2%阿维菌素EC和9%噻虫·高氯氟SC,LC50值分别为1.3849 mg/L、1.8553 mg/L和2.6607 mg/L;22%氟啶虫胺腈SC、30%噻虫嗪SC和20%噻虫胺SC的LC50值也分别达到5.7828 mg/L、5.8653 mg/L和6.2793mg/L;20%吡虫啉SL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最低,LC50值为22.8952 mg/L。2.两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马铃薯桃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亚致死浓度(LC10、LC25和LC40)的两种杀虫剂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均能显着缩短或降低马铃薯桃蚜F0代成蚜的寿命和繁殖力,两种杀虫剂LC40处理后F0代成蚜的寿命和繁殖力均达到最小值,寿命分别为10.68 d和8.07 d,繁殖力分别为17.05头和9.52头;亚致死剂量与桃蚜F0代平均寿命和繁殖力有显着的线性相关性。两种杀虫剂不同亚致死浓度均能显着延长马铃薯桃蚜F1代的若蚜期,并显着缩短成蚜期;两种杀虫剂LC40处理后桃蚜F1代的全世代均最短,分别为18.65和18.37 d。与对照相比,杀虫剂处理后马铃薯桃蚜F1代的繁殖力均显着降低,存活率从第8天开始均显着下降。杀虫剂处理后桃蚜F1代的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显着降低,种群加倍时间(Dt)显着延长,两种杀虫剂的亚致死剂量均能有效延缓马铃薯桃蚜的种群扩增。3.两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马铃薯桃蚜重要靶标酶和解毒酶的影响亚致死浓度(LC10、LC25和LC40)的两种杀虫剂阿维菌素和阿维·吡虫啉均能影响马铃薯桃蚜体内的靶标酶(Ach E)和解毒酶(Car E、GST、MFO)的活性。靶标酶Ach E在6-12 h被诱导使活性升高,解毒酶GST、MFO和Car E分别在0-6、6-12、12-24 h被诱导使活性升高,推测解毒酶在杀虫剂的解毒过程中有协同效应。
常芸[10](2020)在《二斑叶螨对亚致死浓度联苯肼酯和乙唑螨腈的响应及代谢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二斑叶螨是一种寄主广泛、耐药性强、繁殖速度快的世界性害螨,防治极为困难,使得农业生产经济损失严重。化学防治仍是治理二斑叶螨最有效的手段,而害螨亚致死效应的研究有助于筛选对螨类高效安全的药剂,并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本文选用两种新型杀螨剂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分别对二斑叶螨种群的室内毒力和亚致死效应进行了探讨,旨在全面评价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剂量对二斑叶螨种群数量的影响,阐释二斑叶螨对两种药剂的代谢抗性机理,为其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采用叶片浸渍法,用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不同浓度梯度分别处理二斑叶螨雌成螨测定毒力,拟合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出各亚致死浓度。结果表明,乙唑螨腈处理48 h后,毒力回归方程为y=0.99+1.11x,R2=0.991,致死中浓度LC50为0.127 mg/L,计算得到LC40、LC30、LC20和LC10分别为0.075、0.043、0.022和0.009;联苯肼酯处理48 h后,毒力回归方程为y=-0.71+0.99x,R2=0.992,致死中浓度LC50为5.251 mg/L,计算得到LC40、LC30、LC20和LC10分别为2.897、1.533、0.728、和0.259 mg/L。2.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F0代种群发育历期和繁殖的影响通过叶碟法进行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剂量LC10和LC30对二斑叶螨F0代种群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乙唑螨腈(LC10和LC30)处理二斑叶螨雌成螨后,其寿命和产卵期分别为20.29d、19.42d和8.95d、8.05d,比对照分别缩短13.40%、17.11%和21.90%、29.76%,平均每雌总产卵量和日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52.58、46.26粒和5.89、5.65粒,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0.93%、39.24%和11.69%、16.64%;联苯肼酯(LC10和LC30)处理后,其寿命和产卵期分别为19.47d、18.42d和8.59d、7.92d,比对照分别缩短16.9%、21.38%和25.04%、30.89%,平均每雌总产卵量和日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51.29、47.17粒和6.04、5.75粒,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2.63%、38.04%和9.45%、13.79%;两种药剂处理后F1代的卵孵化率和雌雄比均明显降低。表明亚致死剂量的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生长发育、繁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抑制程度越强。3.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F1代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研究了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剂量对二斑叶螨F1代的影响。结果显示:乙唑螨腈亚致死剂量LC10和LC30处理二斑叶螨后,与对照相比,F1代种群的幼螨期、成螨期、雌成螨平均寿命和产卵期显着缩短(P<0.05),LC10和LC30处理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37.98、30.37和0.84、0.77,而对照分别为55.13和1.00。联苯肼酯亚致死剂量LC10和LC30处理雌成螨后,幼螨期显着长于对照(P<0.05),第一若螨期、LC30处理的第二若螨期、成螨期、雌成螨平均寿命和产卵期则显着短于对照(P<0.05),LC10和LC30处理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38.91、30.15和0.80和0.75。两种药剂处理后,每雌产卵量均显着减少(P<0.05),种群趋势指数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均小于对照,由此推测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剂量处理二斑叶螨后,将会使下一代的种群数量减少,抑制种群发展。同时分别组建了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LC10和LC30胁迫下二斑叶螨的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两种药剂不同亚致死剂量处理的F1代种群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小于对照,平均世代周期明显缩短,且浓度越高减少程度越大。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处理种群的种群加倍时间分别为2.9903、3.2466和3.0006、3.2866,均长于对照种群的2.7660。表明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剂量能够降低二斑叶螨种群的发育和繁殖速率,对F1代种群的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体内解毒酶活性和酶动力学常数的影响测定了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LC10和LC30处理二斑叶螨后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和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比活力、米氏常数Km及最大反应速率Vmax。结果显示,二斑叶螨经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剂量(LC10、LC30)处理后,其体内CarE和MFO的比活力在6、12、24、36、48和60 h均不同程度地升高,表现为激活作用,GSTs的比活力除乙唑螨腈LC10处理在12h和24h、联苯肼酯LC10处理在24h表现为抑制作用外,其余时间点均高于对照,表现为激活作用。二斑叶螨经乙唑螨腈LC30处理后,其体内GSTs(除36h和48h)、CarE、MFO(除24h和60h)均显着高于LC10处理,联苯肼酯LC30处理的GSTs(除48h)、CarE、MFO(除36h)的比活力也显着高于LC10处理。说明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体内的解毒酶均有诱导作用,且药剂浓度越高诱导作用越大,诱导作用的大小在不同时间也存在差异。酶动力学研究中,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剂量处理二斑叶螨后,与对照相比,CarE的Km值均减小,Vmax值均增大,而GSTs和MFOs的Km值均增大,Vmax均减小。表明CarE与底物的亲和力最强,反应速率最快,即CarE在二斑叶螨代谢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时起主导作用。
二、昆虫解毒酶系与抗药性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虫解毒酶系与抗药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杀虫剂的亚致死浓度 |
1.2 棉蚜的化学防治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
1.3 棉田天敌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防优势 |
1.3.1 棉田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制作用 |
1.3.2 棉田寄生性天敌对棉蚜的控制作用 |
1.4 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昆虫的影响研究进展 |
1.4.1 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害虫的影响 |
1.4.2 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天敌的影响 |
1.5 三种杀虫剂的作用特点及其在防治害虫的作用 |
1.5.1 吡虫啉 |
1.5.2 吡蚜酮 |
1.5.3 氟啶虫酰胺 |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点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种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和亚致死浓度的确定 |
2.2.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供试药剂 |
3.1.3 测定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十一星瓢虫取食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3.2.2 大草蛉取食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3.2.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棉蚜茧蜂发育历期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控害功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供试药剂 |
4.1.3 测定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十一星瓢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
4.2.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大草蛉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
4.2.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棉蚜茧蜂寄生功能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供试药剂及仪器 |
5.1.3 测定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十一星瓢虫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5.2.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大草蛉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5.2.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棉蚜茧蜂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施于田间对棉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 |
6.1.2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6.1.3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控害功能的影响 |
6.1.4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小菜蛾解毒酶对4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菜蛾的危害及分布 |
1.2 小菜蛾的抗药性 |
1.2.1 小菜蛾的田间抗药性 |
1.2.2 昆虫抗药性机理 |
1.3 昆虫解毒酶 |
1.3.1 谷胱甘肽-S-转移酶 |
1.3.2 羧酸酯酶 |
1.3.3 细胞色素P450酶 |
1.4 斑蝥素、吡唑和嘧啶类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1.4.1 斑蝥素 |
1.4.2 吡唑和嘧啶类杀虫杀螨剂 |
1.4.3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1.5 昆虫解毒酶对杀虫剂的解毒代谢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小菜蛾解毒酶系对斑蝥素的解毒代谢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供试昆虫 |
2.1.2 试剂与材料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斑蝥素对小菜蛾的生物测定 |
2.2.2 亚致死剂量斑蝥素对小菜蛾的处理 |
2.2.3 斑蝥素处理后PSPs酶活性检测 |
2.2.4 斑蝥素处理后解毒酶系活性测定 |
2.2.5 统计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斑蝥素对小菜蛾的胃毒活性 |
2.3.2 斑蝥素对小菜蛾的PSPs活性的影响 |
2.3.3 斑蝥素处理后小菜蛾解毒酶系活性的变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菜蛾PxGSTs对唑虫酰胺的解毒代谢作用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供试昆虫 |
3.1.2 试剂和材料 |
3.1.3 缓冲液配制 |
3.1.4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生物测定 |
3.2.2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处理 |
3.2.3 小菜蛾的RNA提取 |
3.2.4 用于实时定量PCR的 c DNA模板制作 |
3.2.5 实时定量PCR检测 |
3.2.6 PxGSTs基因合成和表达菌株构建 |
3.2.7 PxGSTs蛋白表达及纯化 |
3.2.8 PxGSTs重组蛋白酶动力学检测 |
3.2.9 杀虫剂对PxGSTs重组蛋白抑制检测 |
3.2.10 PxGSTs对唑虫酰胺的代谢效率测定 |
3.2.11 唑虫酰胺和PxGSTσ的结合模式分析 |
3.2.12 结合自由能运算 |
3.2.13 PxGSTσ基因定点突变与蛋白表达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唑虫酰胺对小菜蛾的胃毒作用 |
3.3.2 唑虫酰胺处理后小菜蛾PxGSTs转录水平变化 |
3.3.3 PxGSTs重组蛋白的表达和动力学分析 |
3.3.4 杀虫剂在体外对PxGSTs重组蛋白的抑制作用 |
3.3.5 PxGSTs重组蛋白对唑虫酰胺的代谢效率测定 |
3.3.6 PxGSTσ与唑虫酰胺结合模式分析 |
3.3.7 PxGSTσ定点突变和代谢效率测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小菜蛾PxGSTs与其抑制剂GTX的相互作用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剂和材料 |
4.1.2 缓冲液配制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3种PxGSTs的基因合成、蛋白表达与纯化 |
4.2.2 PxGSTs重组蛋白酶动力学检测 |
4.2.3 GTX对 PxGSTs重组蛋白的抑制作用 |
4.2.4 PxGSTσ蛋白三维结构的同源模建和PxGSTσ-GTX复合物结构 |
4.2.5 分子动力学(MD)模拟 |
4.2.6 结合自由能计算 |
4.2.7 结合自由能单残基能量分解 |
4.2.8 丙氨酸扫描计算 |
4.2.9 PxGSTσ基因定点突变、蛋白表达和抑制检测 |
4.2.10 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TX对 PxGSTs的抑制作用 |
4.3.2 PxGSTσ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
4.3.3 PxGSTσ-GTX复合物的分子动力学分析 |
4.3.4 PxGSTσ-GTX复合物结合模式分析。 |
4.3.5 结合自由能计算 |
4.3.6 氨基酸残基的自由能分解 |
4.3.7 基于CAS的定点突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小菜蛾羧酸酯酶PxEst-6 对拟除虫菊酯的代谢机理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供试昆虫 |
5.1.2 试剂和材料 |
5.1.3 缓冲液配制 |
5.1.4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拟除虫菊酯对小菜蛾的胃毒测定 |
5.2.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处理 |
5.2.3 实时定量PCR检测 |
5.2.4 PxEst-6 基因合成和定点突变 |
5.2.5 PxEst-6 的表达和纯化 |
5.2.6 PxEst-6 酶活力和酶抑制分析 |
5.2.7 PxEst-6 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代谢效率分析 |
5.2.8 PxEst-6 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
5.2.9 分子对接模拟 |
5.2.10 分子动力学(MD)模拟 |
5.2.11 结合自由能计算 |
5.2.12 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4 种拟除虫菊酯对小菜蛾的毒杀作用 |
5.3.2 小菜蛾PxEst-6 的组织特异性表达 |
5.3.3 拟除虫菊酯处理后小菜蛾PxEst-6 转录水平变化 |
5.3.4 拟除虫菊酯对PxEst-6 的抑制活性以及PxEst-6 对拟除虫菊酯的代谢 |
5.3.5 4 种拟除虫菊酯与PxEst-6 的结合模式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
5.3.6 利用丙氨酸突变揭示4 种拟除虫菊酯代谢中的关键氨基酸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花椒窄吉丁三大解毒酶基因的初步筛选及GST基因的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椒窄吉丁基础概况 |
1.1.1 花椒窄吉丁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
1.1.2 花椒窄吉丁的防治措施 |
1.1.3 相关研究 |
1.2 昆虫对外源有毒物质的抗性机制 |
1.3 昆虫GST的研究进展 |
1.4 昆虫P450 的研究进展 |
1.5 昆虫羧酸酯酶的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花椒窄吉丁GST基因的筛选鉴定及表达分析 |
2.1 材料与工具 |
2.1.1 供试昆虫 |
2.1.2 试剂与仪器 |
2.2 方法与步骤 |
2.2.1 花椒窄吉丁GST基因的初步筛选 |
2.2.2 花椒窄吉丁GST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3 花椒窄吉丁GST基因在雌雄成虫中的酶活力测定 |
2.2.4 花椒窄吉丁GST基因的克隆鉴定 |
2.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花椒窄吉丁GST基因的初步鉴定 |
2.3.2 花椒窄吉丁Azan GSTs基因的生信分析 |
2.3.3 花椒窄吉丁GST基因在雌雄成虫中的酶活力测定 |
2.3.4 花椒窄吉丁5 个GSTs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
2.3.5 花椒窄吉丁5 个GSTs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花椒窄吉丁P450 基因的初步筛选鉴定 |
3.1 材料与工具 |
3.1.1 供试昆虫 |
3.1.2 试剂与仪器 |
3.1.3 用到的软件与在线工具 |
3.2 方法与步骤 |
3.2.1 花椒窄吉丁细胞色素P450 的初步筛选 |
3.2.2 花椒窄吉丁细胞色素P450 的系统发育分析 |
3.2.3 花椒窄吉丁细胞色素P450 在雌雄成虫中的酶活力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花椒窄吉丁细胞色素P450 的初步鉴定 |
3.3.2 花椒窄吉丁细胞色素P450 的系统发育分析 |
3.3.3 花椒窄吉丁细胞色素P450 酶活力测定 |
3.4 讨论 |
第四章 花椒窄吉丁羧酸酯酶Car E的初步筛选鉴定 |
4.1 材料与工具 |
4.1.1 供试昆虫 |
4.1.2 试剂与仪器 |
4.1.3 用到的软件与在线工具 |
4.2 方法与步骤 |
4.2.1 花椒窄吉丁羧酸酯酶Car E的初步筛选 |
4.2.2 花椒窄吉丁羧酸酯酶Car E的系统发育分析 |
4.2.3 花椒窄吉丁羧酸酯酶Car E在雌雄成虫中的酶活力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花椒窄吉丁羧酸酯酶Car E的初步鉴定 |
4.3.2 花椒窄吉丁羧酸酯酶Car E的系统发育分析 |
4.3.3 花椒窄吉丁羧酸酯酶Car E酶活力测定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丁氟螨酯抗性发展过程中朱砂叶螨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螨类简介 |
1.2 朱砂叶螨 |
1.3 害螨抗药性机制研究现状 |
1.3.1 靶标抗性 |
1.3.2 代谢抗性 |
1.3.3 抗性基因的变化规律 |
1.4 抗性分子标记 |
引言 |
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2 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抗性筛选和抗性机制研究 |
第1节 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抗性筛选 |
2.1.1 材料和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结论和讨论 |
第2节 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抗性机制研究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结论和讨论 |
第3章 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抗性发展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 |
第1节 敏感和抗性的朱砂叶螨转录组测序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结论和讨论 |
第2节 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抗性发展过程中DEGs的分析 |
3.2.1 材料和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结论和讨论 |
第3节 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抗性发展过程中上调解毒酶基因解析 |
3.3.1 材料和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结论和讨论 |
第4章 RNAi分析代表基因对抗性的贡献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朱砂叶螨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3 自配试剂 |
4.1.4 功能验证的候选基因 |
4.1.5 qPCR验证候选基因 |
4.1.6 候选基因的RNAi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qPCR验证候选基因 |
4.2.2 Tc03g09640的si RNA的筛选 |
4.2.3 RNAi后目的基因的表达量检测 |
4.2.4 RNAi后对丁氟螨酯的敏感性测定 |
4.3 结论和讨论 |
第5章 CYP392A1、CCE06和CYP389A1 的原核表达和药剂代谢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朱砂叶螨 |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5.1.3 自配试剂 |
5.1.4 朱砂叶螨总RNA提取 |
5.1.5 cDNA模板合成 |
5.1.6 目的基因的全长克隆 |
5.1.7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5.1.8 pColdⅡ-目的基因(CYP392A1q、CCE06q和 CYP389A1q)的原核表达 |
5.1.9 重组蛋白活性生理生化测定 |
5.1.10 重组蛋白CYP392A1、CCE06和CYP389A1 对丁氟螨酯的代谢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CYP392A1、CCE06和CYP389A1 全长克隆及序列分析 |
5.2.2 CYP392A1、CCE06和CYP389A1 的原核表达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 |
5.2.3 重组蛋白活性测定 |
5.2.4 丁氟螨酯对重组蛋白CYP392A1、CCE06和CYP389A1 离体抑制 |
5.2.5 重组蛋白CYP392A1和CYP389A1与CO结合分析 |
5.2.6 重组蛋白CYP392A1、CCE06和CYP389A1 代谢丁氟螨酯和AB-1 |
5.3 结论和讨论 |
第6章 快速筛选抗性分子标记的方法探索 |
第1节 丁氟螨酯诱导和高剂量一次筛选YN-S品系的转录组分析 |
6.1.1 材料和方法 |
6.1.2 结果与分析 |
6.1.3 结论和讨论 |
第2节 联合分析探索早期快速筛选抗性分子标记的方法 |
6.2.1 材料和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2.3 结论和讨论 |
第7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代谢抗性介导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抗性,且P450s为主要酶系 |
7.1.2 揭示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抗性发展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 |
7.1.3 高剂量一次筛选是一种早期快速筛选抗性分子标记的方法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参研课题 |
(5)基于转录组的葡萄花翅小卷蛾三类解毒酶基因家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RNA样本 |
1.2 转录组测序、组装及功能注释 |
1.3 三大解毒酶基因家族的系统发育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组组装 |
2.2 基因功能注释 |
2.3 P450注释分析及其与几种鳞翅目昆虫P450的进化关系 |
2.4 GST注释分析及其与几种鳞翅目昆虫GST的进化关系 |
2.5 Car E注释分析及其与鳞翅目近缘物种的Car E进化关系 |
3 结论与讨论 |
(6)昆虫解毒酶在其寄主适应性与抗药性进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昆虫解毒酶的分类 |
1.1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 |
1.2 谷胱甘肽S-转移酶 |
1.3 羧酸酯酶 |
2 昆虫解毒酶系在其寄主适应性方面的作用 |
3 昆虫解毒酶系在其抗药性方面的作用 |
4 结语 |
(7)华山松大小蠹解毒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酶代谢及其产物与昆虫抗性 |
1.1.1 植物防御机制 |
1.1.2 昆虫解毒酶与不同植物次生物质的关系 |
1.2 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抗性 |
1.2.1 谷胱甘肽S-转移酶概述 |
1.2.2 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研究概况 |
1.3 羧酸酯酶与抗性 |
1.3.1 羧酸酯酶概述 |
1.3.2 昆虫羧酸酯酶的研究概况 |
1.4 小蠹类森林害虫 |
1.4.1 概述 |
1.4.2 寄主针叶树和小蠹虫之间的相互作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华山松大小蠹三大解毒酶活性差异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主要试剂(盒)与仪器 |
2.1.3 昆虫体重测定和性别比例的统计 |
2.1.4 昆虫能量存储测量 |
2.1.5 昆虫解毒酶测定 |
2.1.6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体重和性别比例 |
2.2.2 能量物质储备 |
2.2.3 解毒酶活性 |
2.3 小结 |
第三章 华山松大小蠹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主要试剂(盒)与仪器 |
3.1.3 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的克隆 |
3.1.4 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序列分析 |
3.1.5 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表达谱分析 |
3.1.6 华山松大小蠹不同发育阶段GSTs基因表达水平 |
3.1.7 华山松大小蠹不同组织GSTs基因分布 |
3.1.8 取食寄主韧皮部对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表达水平的诱导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序列分析 |
3.2.2 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水平差异 |
3.2.3 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与表达水平差异 |
3.2.4 取食寄主韧皮部对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华山松大小蠹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试剂(盒)与仪器 |
4.1.3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基因的克隆 |
4.1.4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基因序列分析 |
4.1.5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基因表达谱分析 |
4.1.6 华山松大小蠹不同发育阶段CarEs基因表达水平 |
4.1.7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基因对取食华山松韧皮部的响应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基因序列分析 |
4.2.2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差异 |
4.2.3 取食与饥饿处理对华山松大小蠹成虫CarEs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华山松大小蠹三大解毒酶基因对萜类物质的表达响应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供昆虫 |
5.1.2 主要试剂(盒)与仪器 |
5.1.3 韧皮部萜类化合物及松节油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5.1.4 取食不同类型饲料对华山松大小蠹解毒酶基因表达水平的诱导 |
5.1.5 华山松大小蠹取食不同类型饲料后解毒酶基因表达谱分析 |
5.1.6 华山松大小蠹解毒酶基因对萜类物质的耐受性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韧皮部萜类化合物组成及松节油主要成分 |
5.2.2 华山松大小蠹取食不同类型饲料后解毒酶基因的表达水平 |
5.2.3 萜类物质熏蒸对不同发育时期解毒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5.2.4 萜类物质熏蒸后不同组织部位GSTs基因的表达水平 |
5.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不同世代和性别的解毒酶及能量物质参与昆虫的抗性生理 |
6.1.2 华山松大小蠹GSTs多样性及表达谱分析 |
6.1.3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多样性及表达谱分析 |
6.1.4 华山松大小蠹解毒酶基因对萜类物质的响应模式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橘小实蝇胃毒剂筛选及三种胃毒剂亚致死剂量对解毒酶活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橘小实蝇的概述 |
1.1.1 橘小实蝇的分布 |
1.1.2 橘小实蝇的危害与造成的经济损失 |
1.1.3 橘小实蝇的生活史特征 |
1.2 橘小实蝇成虫的化学防治 |
1.3 药剂的复配 |
1.3.1 药剂复配的概述 |
1.3.2 药剂复配对昆虫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 |
1.3.3 药剂复配对昆虫的增效作用 |
1.4 昆虫的解毒代谢研究 |
1.4.1 昆虫的解毒代谢 |
1.4.2 昆虫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解毒代谢 |
1.4.3 昆虫体内羧酸酯酶的解毒代谢 |
1.4.4 昆虫体内细胞色素P450 的解毒代谢 |
1.5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药剂 |
2.1.3 供试化学试剂 |
2.1.4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橘小实蝇的饲养繁殖 |
2.2.2 橘小实蝇成虫胃毒药剂的筛选 |
2.2.3 橘小实蝇成虫的复配药剂配方筛选 |
2.2.4 3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对橘小实蝇成虫GST、CarE和 CYP450 酶系活性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类型药剂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 |
3.1.1 新烟碱类药剂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 |
3.1.2 菊酯类药剂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 |
3.1.3 有机磷类药剂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 |
3.1.4 生物源类类药剂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 |
3.1.5 其他种类药剂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毒力 |
3.2 多杀霉素与3 种药剂复配对橘小实蝇成虫的联合毒力 |
3.2.1 多杀霉素与3 种药剂复配对橘小实蝇成虫最佳配比的筛选 |
3.2.2 多杀霉素与3 种药剂对橘小实蝇成虫的协同增效作用 |
3.3 3 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分别对橘小实蝇成虫GST、CarE和 CYP450 酶系活性的测定 |
3.3.1 3 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对橘小实蝇成虫GST活性的测定 |
3.3.2 3 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对橘小实蝇成虫CarE活性的测定 |
3.3.3 3 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对橘小实蝇成虫CYP450 活性的测定 |
4 讨论 |
4.1 橘小实蝇成虫胃毒药剂的筛选 |
4.2 多杀霉素与3 种药剂复配对橘小实蝇成虫的联合毒力 |
4.3 3 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分别对橘小实蝇成虫GST、CarE和 CYP450 酶系活性的影响 |
5 结论 |
5.1 橘小实蝇成虫胃毒药剂的筛选 |
5.2 多杀霉素与3 种药剂复配对橘小实蝇成虫的联合毒力 |
5.3 3 种药剂亚致死剂量分别对橘小实蝇成虫GST、CarE和 CYP450 酶系活性的影响 |
5.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9)两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蚜虫的危害和防治 |
1.1.1 蚜虫的危害 |
1.1.2 蚜虫的防治 |
1.2 桃蚜研究进展 |
1.2.1 桃蚜的危害 |
1.2.2 桃蚜抗药性发展 |
1.2.3 桃蚜的防治 |
1.3 杀虫剂对昆虫亚致死效应研究概述 |
1.3.1 杀虫剂亚致死效应对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3.2 杀虫剂亚致死效应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4 关于昆虫体内重要靶标酶和解毒酶的研究进展 |
1.4.1 乙酰胆碱酯酶 |
1.4.2 羧酸酯酶 |
1.4.3 谷胱甘肽S-转移酶 |
1.4.4 多功能氧化酶 |
1.4.5 昆虫解毒酶的应用前景 |
1.5 本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9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毒力测定及亚致死剂量的确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无翅成蚜的毒力 |
2.2.2 不同杀虫剂对桃蚜无翅成蚜的毒力的综合评价 |
2.2.3 单剂和复配药剂对桃蚜无翅成蚜的毒力评价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两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马铃薯桃蚜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评价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对F0代成蚜寿命与产蚜量的影响 |
3.2.2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与F0代成蚜寿命及产蚜量的线性关系 |
3.2.3 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处理马铃薯桃蚜对F1代发育历期的影响 |
3.2.4 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处理马铃薯桃蚜对F1代存活率的影响 |
3.2.5 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处理对桃蚜F1代繁殖力的影响 |
3.2.6 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处理对桃蚜F1代种群参数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两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马铃薯桃蚜体内重要靶标酶和解毒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供试药剂与试剂 |
4.1.3 供试仪器 |
4.1.4 亚致死剂量确定及生物测定 |
4.1.5 酶活性测定 |
4.1.6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AchE活性的影响 |
4.2.2 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CarE活性的影响 |
4.2.3 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GST活性的影响 |
4.2.4 亚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MFO活性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10)二斑叶螨对亚致死浓度联苯肼酯和乙唑螨腈的响应及代谢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二斑叶螨概况 |
1.1.1 二斑叶螨生物学特性 |
1.1.2 二斑叶螨的发生与为害 |
1.2 二斑叶螨的防治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1.3 二斑叶螨抗药性研究现状 |
1.4 二斑叶螨抗性机理研究 |
1.4.1 谷胱甘肽-S-转移酶 |
1.4.2 羧酸酯酶 |
1.4.3 多功能氧化酶 |
1.5 杀虫剂对害螨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
1.5.1 杀虫剂亚致死效应的研究意义 |
1.5.2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的确定 |
1.5.3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害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1.5.4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害螨抗药性的影响 |
1.5.5 杀虫剂亚致死剂量的作用机制 |
1.6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简介 |
第二章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分析 |
2.2.1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的毒力测定 |
2.2.2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剂量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浓度对二斑叶螨试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分析 |
3.2.1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浓度对二斑叶螨寿命和产卵期的影响 |
3.2.2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浓度对二斑叶螨生殖力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浓度对二斑叶螨F1代种群参数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浓度对二斑叶螨F1代种群发育历期的影响 |
4.2.2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浓度对二斑叶螨F1代种群生殖力的影响 |
4.2.3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浓度对二斑叶螨F1代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4.2.3.1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浓度处理二斑叶螨雌成螨后F1代种群特定年龄生命表 |
4.2.3.2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浓度处理二斑叶螨后 F1代种群生殖力生命表 |
4.2.3.3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浓度处理二斑叶螨后对F1代种群参数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乙唑螨腈和联苯肼酯亚致死浓度对二斑叶螨解毒酶系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供试药剂 |
5.1.3 供试仪器 |
5.1.4 试验方法 |
5.1.4.1 亚致死剂量处理二斑叶螨 |
5.1.4.2 酶源制备及蛋白含量测定 |
5.1.4.3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制作 |
5.1.4.4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比活力测定 |
5.1.4.5 羧酸酯酶(Car E)比活力测定 |
5.1.4.5.1 α-萘酚标准曲线制作 |
5.1.4.5.2 比活力测定 |
5.1.4.6 多功能氧化酶(MFO)比活力测定 |
5.1.4.6.1 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制作 |
5.1.4.6.2 比活力测定 |
5.1.4.7 酶学动力常数测定 |
5.1.4.8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牛血清蛋白标准曲线 |
5.2.2 α-萘酚标准曲线 |
5.2.3 对硝基苯酚标准曲线 |
5.2.4 乙唑螨腈亚致死剂量对二斑叶螨解毒酶系的影响 |
5.2.4.1 解毒酶比活力测定 |
5.2.4.1.1 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GSTs比活力的时间效应 |
5.2.4.1.2 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Car E比活力的时间效应 |
5.2.4.1.3 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MFO比活力的时间效应 |
5.2.4.2 酶动力学常数测定 |
5.2.4.2.1 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GSTs动力学常数比较 |
5.2.4.2.2 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Car E动力学常数比较 |
5.2.4.2.3 乙唑螨腈对二斑叶螨MFO动力学常数比较 |
5.2.5 联苯肼酯亚致死剂量对二斑叶螨解毒酶系的影响 |
5.2.5.1 解毒酶比活力测定 |
5.2.5.1.1 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GSTs比活力的时间效应 |
5.2.5.1.2 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Car E比活力的时间效应 |
5.2.5.1.3 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MFO比活力的时间效应 |
5.2.5.2 酶动力学常数测定 |
5.2.5.2.1 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GSTs动力学常数比较 |
5.2.5.2.2 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Car E动力学常数比较 |
5.2.5.2.3 联苯肼酯对二斑叶螨MFO动力学常数比较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性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性 |
6.2.1 存在的问题 |
6.2.2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导师简介 |
四、昆虫解毒酶系与抗药性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处理棉蚜对其主要天敌的影响研究[D]. 马雪. 塔里木大学, 2021
- [2]小菜蛾解毒酶对4类化合物的作用机理研究[D]. 李一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花椒窄吉丁三大解毒酶基因的初步筛选及GST基因的表达分析[D]. 陈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丁氟螨酯抗性发展过程中朱砂叶螨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D]. 刘家路. 西南大学, 2021(01)
- [5]基于转录组的葡萄花翅小卷蛾三类解毒酶基因家族分析[J]. 白姣洋,赵俊凝,王康,陈茂华. 生物安全学报, 2021(01)
- [6]昆虫解毒酶在其寄主适应性与抗药性进化中的作用[J]. 袁星星,董少奇,王鑫辉,郭线茹,赵曼. 华中昆虫研究, 2020(00)
- [7]华山松大小蠹解毒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响应[D]. 高海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橘小实蝇胃毒剂筛选及三种胃毒剂亚致死剂量对解毒酶活性影响[D]. 刘坤峰. 广西大学, 2020(07)
- [9]两种杀虫剂对马铃薯桃蚜的亚致死效应研究[D]. 宋维虎.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10]二斑叶螨对亚致死浓度联苯肼酯和乙唑螨腈的响应及代谢的初步研究[D]. 常芸.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