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里的迷茫和无奈

象牙塔里的迷茫和无奈

一、象牙塔内的困惑与无奈(论文文献综述)

陈一飞[1](2021)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小说中的青少年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宋方成[2](2021)在《在艺术与宣传之间:论抗战时期老舍文艺观的转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赖丽珍[3](2021)在《邹静之话剧创作艺术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着名编剧邹静之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他以诗人身份加入文坛,无论是戏剧还是影视作品,在读者和戏剧界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本文以邹静之话剧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邹静之话剧创作的创作成因、艺术特征、思想表达和创作意义。第一部分概述了邹静之话剧创作成因和话剧艺术特色。首先从邹静之个人背景和生活背景两个方面探讨了邹静之创作艺术渊源。经历了北大荒与知青生活时代的邹静之变得内敛与敬畏,他对于人生中的悲喜和矛盾有着凝重与严肃的思考,北大荒和知青生活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生活中,邹静之对写作与音乐充满了热爱,他将音乐性和文学性融于话剧创作中,通过人物语言和形象来表达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在邹静之四部话剧作品中,他赋予人物鲜活的生命,将诗人情怀与生活思辨融入于话剧艺术中,使作品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操场》中以人物现实困顿和颓废的精神状态呈现,揭示了知识分子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追求。《我爱桃花》与《花事如期》探讨了人类情感状态与社会矛盾。《莲花》是对人性深层的探讨,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描写,从而展现出人性的内在本质。邹静之话剧创作风格源于他对艺术直觉地把握,艺术直觉决定了他的艺术独创性,体现着他对话剧艺术的审美认识;对于话剧艺术,邹静之有着自己的理解,他始终保持着真实的创作理念,在现实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与创造,以自己的经历与体悟,表达生活哲理,反映社会现实。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邹静之话剧创作的艺术特征。本文主要从语言、意象、形象和思想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邹静之话剧中所蕴含的艺术之美。在语言方面,邹静之融合了诗歌的含蓄性、抒情性和音律性等特点,使话剧语言具有辞藻美、含蓄美、音乐美特征。他的话剧语言充满抒情韵味与诗意美,他借用古诗词描写,给予人物丰富情感,展现了生动的人情世态。在含蓄的表达方式中,邹静之将言外之意“藏”与人物矛盾和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行动,揭示出深刻的主题内涵。在人物唱词和独白中,以唱词的押韵和节奏,呈现出语言的音乐之美;在意象方面,“花”和“操场”是作为重要的象征意象,贯穿于整个故事的发展。“操场”是人物心理封闭的象征,“花”是情感和青春的象征,寄予着邹静之浓厚的思想情感;在人物塑造方面,剧作者将人物内心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汇聚于人物动作和性格之中,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写意的动作叙述和人物内心冲突的呈现,生动的展现出人物之美;在思想方面,四部话剧都包含着邹静之深沉的哲思与浓烈的情感思想。他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放入话剧作品中,以诗意化的创作风格,展示了人生百态的生存境况。第三部要探讨了邹静之话剧创作艺术的意义。作品中流露出他着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关怀与敬畏,包含着他浓厚的情感,他对人性的生存与发展关注,契合了观众的情感期待,满足了话剧观众的审美期待视;野他内在的涵养和智识,为话剧的创作提供丰富的养分,对当下话剧创作和话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邹静之将他的诗学文化融于话剧艺术中,他的话剧中“意象”“音律”“含蓄”等体现着独特的中国文化意蕴,他把自己的感悟与对社会现象的见解寄予作品意象之中,将传统的意象范畴创造性的运用到话剧艺术作品中,构建出诗意化的精神审美产品;邹静之抓住时代热点,聚焦当代人们生命情绪与生存状态,在文化中去探寻生存意义,通过剧作去体现社会价值性。

张国玲[4](2021)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书写中高校教师形象的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高校教师为主人公的小说层出不穷,文学书写中高校教师的形象也日趋丰满多元,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文学书写中的高校教师形象,读者可以窥斑见豹,触摸并勾勒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心路历程与精神嬗变的轨迹,进而把握时代变迁与社会转型的本质特点。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书写中高校教师形象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富有较大的社会意义。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就论题的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及现存的不足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就研究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做了相应的界定,明确了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社会意义。其次是论文的重点,分为三章。第一章对90年代转型时期以来文学书写中出现的高校教师形象做了大致梳理,集中探讨了三类典型的高校教师形象,即在急遽变化的时代中恪守底线、矢志问道的耕耘者;难以抵御诱惑、迷失自我的沉沦者;在守与弃中难以选择而困惑迷茫的的尴尬者。第二章着重挖掘这些形象背后的潜在文本内涵,解读90年代以来高校教师形象为什么会受到作家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这一文学现象的多维度分析,考察高校教师形象背后蕴含的时代特征。着重分析高校教师在社会时代的影响下,在高校教育体制的变化中所发生的知识分子立场的位移,探析这一类人物形象的本质。第三章回归创作主体,重点分析作家书写90年代转型期以来高校教师形象的内在动机。无论对矢志不移者的讴歌,还是对沉沦者的鞭挞,抑或对困惑者灰色生活的真实书写与深情关注,都是对高校教师、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甚至是对时代的沉重救赎,是对未来的希冀,寄寓了重铸理想人格、构筑社会、国家、民族未来图景的理想。最后,论文的问题意识在于将课题置于90年代转型期以来这个特殊的文化语境中,考察作家对高校知识分子精神的探索与人生的思考,并试图从历史角度着重解读他们身份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探析近30年来文学书写中知识分子的独特命运,重构知识分子未来理想人格的重要意义。

武越秀[5](2020)在《困境与救赎 ——论新世纪高校知识分子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创伤理论和知识分子的相关理论来解读新世纪的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从高校知识分子遭遇的困境以及小说对高校知识分子的审美救赎两个方面审视他们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境遇,并重点分析社会转型过程中高校知识分子在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下心灵的挣扎与蜕变,最后总结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书写的困境与出路。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创作概况,阐述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并对“知识分子”、“创伤”理论等概念进行界定与说明。第一章先阐述高校知识分子小说创作的背景,从历时性的角度对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过程进行总结,指出知识分子是在角色边缘化的创伤中进行创作的,从而引出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创作特点。其后重点关注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类知识分子,通过其行为模式指出他们在金钱与权力的合谋中,在回避或迎合潮流的过程中的所得与所失,从而为高校知识分子敲响警钟。第二章深入分析高校知识分子在社会文化转型中所经历的痛苦和创伤。这一部分主要是结合创伤理论从四个层面,两个维度进行阐述。四个层面分别是爱欲交织下的情海挣扎、权钱共谋下的人格萎缩、身份模糊后的自我迷失、置身荒原中的流亡之苦,两个维度是社会文化与个人人格。四个层面描述的是高校知识分子在经历心灵苦痛和精神创伤后的具体表征,两个维度探究的是高校知识分子遭遇困境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探究新世纪高校知识分子小说创作者对高校知识分子进行审美救赎的途径,这四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救赎方式体现出了创作者对高校知识分子的寄望和对理性精神的呼唤。虽然他们所提供的救赎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乌托邦色彩,可仍然是创作者人文关怀的一种投射。第四章指出了高校知识分子小说书写的困境与出路,这一部分中笔者主要指出这一题材小说创作的三个问题。由于知识分子们遭遇了时代创伤,他们会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伤后遗症影射到文本中,这种消极的情绪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写作,因此,在文本中作家多次表现出对高校知识分子的无奈与失望,甚至是难以排遣的绝望感,这也使得他们对高校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与深入,眼界过于狭窄。当然,文学生产工作的盈利化也促使一部分作家为了写作而写作,用大量道听途说的新闻填充文本,情节经不起推敲,从而拉低了新世纪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总体水平,针对这一情况,笔者也做了描述,笔者认为批判锋芒丧失的作品只能是文学生产工作的无意义重复。不可否认的是,优秀的作品确实占了绝大多数,但是这一题材小说创作的相关问题也须引起作家的重视与思考。结语部分总结了物欲之风盛行下高校知识分子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他们的应对之术。在作家们笔下,高校知识分子在社会文化转型中的表现是不尽如人意的,针对这一现状,作家们提供了救赎高校知识分子灵魂的种种途径,对于这一努力,笔者给予了肯定和强调。当然,笔者也指出了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中的不足,以期引起创作者们对高校知识分子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为处于现实困境中的高校知识分子谋求出路。

王伟[6](2020)在《《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Harry Potter风靡全世界,被翻译成80种语言,所有版本的总销量超过5亿册,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本研究依据译介学理论、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操纵”和“重写”理论、接受理论和副文本理论对Harry Potter在中国的译介展开全面、系统的描述性个案研究,探讨了该作品是如何被译介到中国以及在进入中国后该作品在中国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群体中的传播、接受现状,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定位和目标读者群体的接受错位问题,并从副文本与文本转换过程分析了《哈利·波特》中译本中的翻译问题。通过对《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历时性描述分析,本研究发现Harry Potter这部通俗文学作品能够进入中国主要是与当时的社会接受环境紧密相关。通俗文学,又称之为大众文学,一直处在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长期以来,通俗文学的娱乐消遣功能与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念相悖,通俗文学往往被视为严肃文学、纯文学的对立面。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内开始大规模地译介外国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向中心运动,长期被压抑和禁锢的文学娱乐消遣功能终于得到释放。随着中国1992年成为《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的成员国,中国对外版权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开始不断从国外引进通俗文学作品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国内不少出版社开始摆脱行政化束缚,以市场为导向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从国外获取最新商业出版资讯,Harry Potter就这样走进了人文社的编辑眼中。2000年8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鏖战数月后赢得了《哈利·波特》中文版权。Harry Potter被引进到中国之后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销售成绩,成为一部非常畅销的流行读物。Harry Potter进入中文世界后,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对该作品的接受各自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特征。中国奇幻文学读者群体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壮大,对《哈利·波特》这部作品的接受经历了“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两种文学接受过程。在Harry Potter进入中国之前,中国大陆的普通读者对于奇幻文学还是比较陌生,即使有奇幻文学作品的存在,在当时也是被当成童话被译介到中国。在新世纪开始之前的这段时间,中国大陆并不存在奇幻文学所能接受的土壤或环境,因此也就没有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存在。而随着The Lord of the Rings和Harry Potter等系列作品陆续被国内出版社引进译介,再加上国内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一系列的教育制度改革,新时期的中国读者在文化程度、知识深度、阅读广度上有很大幅度提高,国内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奇幻读者群体,他们热爱阅读和接受各种西方奇幻文学作品。同时,新世纪大众传媒尤其是由奇幻文学改编的同名电影在中国热映,使众多读者在欣赏奇幻大片的同时,感受到了奇幻文学作品的魅力,部分读者是看完纸质作品之后去电影院欣赏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然后再对该奇幻文学作品的纸质书籍(文本)进行深度阅读;也有不少读者是观看完奇幻文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影像)后购买纸质书籍(文本)阅读。“文本—影像—文本”和“影像—文本”构成了中国普通读者对外国奇幻文学作品的两种文学接受过程。而与普通读者对《哈利·波特》的接受不同的是,中国的专业研究者对《哈利·波特》并不是特别重视,在我国主流核心学术刊物上刊载有关“哈利·波特”研究的文章数量相对有限。尽管通俗文学开始从文学系统的边缘开始向中心运动,但是严肃的学院派研究者却并不十分关注《哈利·波特》这种通俗文学作品。究其缘由,一方面,纯文学或者说精英文学才是中国专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这更符合当下时代的主旋律,而外国通俗文学作品“走进来”的译介研究则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与Harry Potter系列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状况相比,《哈利·波特》中译本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在英语世界,Harry Potter系列一开始定位是儿童文学,面向儿童读者群体,但因为该作品深受青少年读者和成人读者的喜爱,英语世界的出版社很快就灵活地改变该作品目标读者群体定位,扩大其读者群体范围。而在中文世界,赞助人(人文社)从一开始就一直把该作品定位为儿童文学,并自始至终操纵着《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从副文本视角对《哈利·波特》中译本进行分析,无论是从书籍的开本设计、封面装帧、插图、书签还是内页版式设计,人文社都是按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定位进行设计和出版发行的,儿童才是其目标读者群体。因此,人文社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定位和中国读者对该作品的接受之间产生错位,部分中国读者对人文社的儿童文学定位和译文质量不满,三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批评型读者、作为译者的读者和精英型读者。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型读者群体在网络空间中对人文社《哈利·波特》中译本的翻译质量展开网络文学翻译批评,或者另起炉灶自己开始翻译并在网络空间中分享译文。随着《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同名电影的完结,精英型读者群体开始涌现,他们从各个视角、细节、主题对这部作品展开全新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和敏锐的批评意识。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使中国读者的角色从单一走向多重化,在文学文本选择和文本意义建构上由“失语者”变成了“建构者”。新型读者群体展开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对人文社和译者形成了“良性监督”,加强了读者和出版社之间的互动,这些都构成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接受史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Harry Potter被译介到中文语境后,“显性”赞助人(人文社)的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自始至终都对译者的翻译工作进行着操纵,同时“隐性”赞助人(儿童读者群体)也迫使译者适当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儿童读者阅读。因此,人文社在对Harry Potter进行文本转换的过程中因为误译、漏译产生了一系列的偏差和变形。因为原文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原作者根本没有预料到的接受语境,作家J.K.罗琳精心创作的大量文化特色词汇、人物形象、“文字游戏”和习语在经过译者的翻译转换之后,原着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在中译本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大量“文字游戏”蕴含的预期效果没有被完美地呈现出来。同样地,原着中大量巧妙构思、精心创作的习语并没有被译者进行异化处理,这使得习语中独有的文化意象和语言特色在中译本中丢失,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读者阅读的连贯性和好奇心。本研究推动《哈利·波特》进入更多学术界研究者的视野,进一步丰富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学术研究,让更多严肃学院派研究者认识到通俗文学翻译的影响和特殊研究价值,也为该作品走向经典做出了一定努力;同时基于该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新型读者群体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以及中译本在文本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本研究亦可为外国通俗文学作品的翻译以及中国通俗文学作品外译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张瑞[7](2020)在《山东“70后”女作家小说中的城市“异乡人”书写》文中指出新时期以来,山东文学发展势头强劲,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比如莫言、张炜、尤凤伟等,他们为山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示范作用。在他们的带领下,王秀梅、艾玛、常芳、东紫等一批优秀的“70后”女作家以一种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女作家们的个体人生经验不同,创作风格有异,但同在齐鲁大地这片文学沃土,她们的小说也逐渐形成了某些群体化倾向。笔者认为将她们纳入一个文学创作群体、并进一步挖掘她们的小说共性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着眼于山东“70后”女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以城市中的“异乡人”为切入点,从城市闯入者的“爬行”生活、城市疏离者的精神“荒原”、“异乡人”书写的审美表达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她们笔下的小说世界。引言部分首先对该选题的研究缘起做简单的介绍,并整理、筛选出当前学界对该群体已有的评论资料;其次,对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异乡人”进行概念上的界定与说明,简要梳理“异乡人”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变化,最后指出论者对“异乡人”概念的理解。第一章主要是对地理空间迁移下的城市外来者(打工者)的研究。从具体文本出发,论述游离在城市边缘的外来者目前所存在的生存困境,包括外在的物质困境以及文化冲突背景下的身份焦虑。这些城市外来者一方面要面临物质生存带来的巨大压力,一方面还要承受身份不被认同的尴尬,他们既无法真正融入城市,也退无可退,他们是被悬置的“异乡人”。第二章侧重于对与城市保持精神疏离状态的城市个体的研究。他们主要来自于知识阶层,城市现代化对于他们,更多体现为一种文明的桎梏,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可能衣食无忧,但在精神上,他们始终无法融入城市,孤独、迷惘、荒诞、绝望是其常有的精神状态。他们渴望“逃离”,渴望到“远方”去。山东“70后”女作家对城市疏离者精神“荒原”的描写,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作家的心理体验与哲学认知。第三章主要从双重叙事空间的营造、叙事策略的选择以及叙述风格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山东“70后”女作家城市“异乡人”小说的审美艺术特征。结语部分对山东“70后”女作家城市“异乡人”书写进行了总结,肯定她们的创作价值,并指出她们创作的某些不足。

伏海[8](2020)在《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现代声乐男中音声部歌唱艺术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为背景,选择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这三位中国声乐男中音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艺术经历、演唱技术、艺术修养、社会情怀、文化观念以及声乐演唱审美意识等多种角度,关注并认识这些因素与其演唱风格形成的关系,并在此认识基础上,首次以审美范畴的理论范式,对三位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特点进行了较为规范的概括、提炼和界定,继而又对这三位代表人物演唱风格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从技术因素和文化因素不同方面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研究。文中还从男中音曲目择用的角度,审视中国男中音曲目择用的范围和历史选择,进而分析和认识中国男中音的发展走向。本文是在“代表人物-艺术实践-艺术风格-审美范畴-曲目择用”的综合维度中,展开对中国声乐男中音典型代表人物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以“男中音声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声部划分和界定”为题,主要介绍男中音在西方声部划分体系下进行声部划分的方法,以及男中音声部伴随着美声唱法的传入后在我国的发展和影响。第二章以“中国声乐男中音不同时期三位典型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为题,对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三位男中音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特征进行研究,既总结他们的不同演唱风格特征及艺术个性,又寻找他们的共性特征,通过对每一个歌唱家的演唱风格的整体把握,同时基于对他们演唱的大量作品的感性体验、审美感知,从声乐表演美学的角度,对每一位男中音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分别归纳、提炼出以四个字来概括的声乐审美范畴,即:将温可铮演唱风格概括为“通”“融”“灵”“透”;将刘秉义演唱风格概括为“阔”“情”“灵”“透”;将廖昌永演唱风格概括为“阔”“雅”“韵”“透”,并分别界定和论述。第三章以“中国声乐男中音三位典型代表人物演唱风格审美范畴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为题。在本文的认识和归纳、提炼中,对三位歌唱家演唱风格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分成两个层面(技术和文化层面)进行对比研究,本文认为,其演唱风格审美范畴共性个性特点的形成,和他们的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思想情感、审美取向、文化观念、声乐流派、职业定位、时代情感等都有着一定的联系。第四章以“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看中国男中音发展走向”为题,第一部分对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范围的历史选择做一个脉络式的梳理,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的思考和认识,第三部分是对影响曲目择用的文化因素和遵循原则的认识。本文认为,中国声乐男中音的发展,从上世纪20年代传入至今,可以说处在一个中西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从美声唱法传入之初以西洋声乐为学习标准,再到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提倡,从唱法、风格、观念、曲目的择用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从西洋化到民族化、最后到以中国声乐的建立为目标的发展过程。其变化伴随着时代和变迁,呈现出一个不断融合、发展,趋于平衡且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许亮[9](2019)在《温和的“突围”: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的自主性获得路径研究 ——以上海Y社区基金会为个案》文中认为近年来,社区基金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并表现出“试点先行,行政推动”的特点。通过梳理文献,笔者发现关于社区基金会的既有研究多聚焦于对国外经验的引介、发展模式以及问题对策等方面,而关于社区基金会的自主性发展议题鲜有涉及。本文借助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中的“权威-资源”命题,阐述“依附性”与“自主性”的理论内涵,并以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资源汲取能力强弱、外部政策环境发展情况以及与政府之间共容利益大小三个维度构建社区基金会的自主性发展分析命题。本研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Y社区基金会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访谈以及档案查阅等方法,尝试梳理该组织的发展脉络,及其与街道之间的复杂互动过程,揭示该社区基金会在不同情境下的发展策略,进而勾勒出其自主性发展的基本经验。研究发现,在Y社区基金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街道对社区基金会发展的态度存在显着的差异,进而引发了社区基金会发展策略的调整。在Y社区基金会成立初期,由于街道行政力量主导,社区基金会本身资源汲取能力较弱,对街道表现出较强的资源依赖性,只能通过依附街道汲取组织发展所需资源,其自主性微乎其微。在调整阶段,由于外部政策环境调整以及街道方面的体制架构改革,Y社区基金会面对不确定的发展环境,不得不通过重构与街道政府的关系以及不断的整合、引入及拓展资源满足其发展需要,实现组织弱自主性发展。而随着新一轮创新社会治理的深入推进,Y社区基金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通过“妥协与坚持并举”策略,积极回应街道中心工作寻求与街道政府之间的共容利益,将组织发展嵌入街道治理网络,实现了社区基金会较大程度的自主化运作。总体而言,街道政府与Y社区基金会的关系在不断变化,其组织发展经历了从“依附成长”到“自主发展”的阶段变化。笔者尝试从外部政策环境的快速变化和组织自身多元化的发展策略的角度解释Y社区基金会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不同程度自主性的内在机理,并从政社关系的角度解释二者互动的实质意涵。最后,笔者从研究视角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局限进行了反思,从制度与策略的角度解释温和的“突围”的实质意涵,并就推进社区基金会朝向“社区本位”的发展实践加以讨论,以期对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的持续发展有所借鉴。

谷伟[10](2019)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美国文坛,乔纳森·弗兰岑是堪与唐·德里罗、E.L.多克特罗等前辈文坛巨匠相比肩的年轻一代小说家。作为悲剧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者,弗兰岑在创作中借助人物动荡的生存体验来折射宏观社会文化危机,培植穿透虚幻表象洞悉复杂现实的认知潜能。中后期代表作《纠正》《自由》与《纯洁》引爆了读者的抢购狂潮,获得批评界的高度关注。然而,三部小说在捕捉公众集体想象的同时,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弗兰岑政治意识的锐度在减弱。这些批评声音所固守的是后现代主义立场,默认小说的能动性在于激进的形式实验,认为复归描摹家庭生活的现实主义就是向霸权投诚。而且,多数批评局限于单一小说文本,既无法立体呈现弗兰岑的创作全貌,亦使小说值得挖掘的文化政治维度无法获得充分讨论。据此,论文聚焦《纠正》《自由》与《纯洁》三部作品,细致分析弗兰岑对当代公共政治危机不同侧面的表征,挖掘其对重振公共领域的反思,勾勒弗兰岑中后期创作的主旨脉络,揭示其强烈的文化焦虑和时代关注,全面呈现其深层的文化政治意识,展现悲剧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论文从文化研究的跨学科视野入手,在对小说进行贴合文本语境的具体阐释中,借鉴诸多当代理论家的思想锋芒,包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认知图绘理论、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理论、劳伦·勃朗特的情感依恋思想、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哲思、哈特与奈格里的诸众理论等,透过理论洞见来赋予论文更为深入的剖析视角。论文全篇共分五个部分,包括绪论、主体三章与结语。第一章(绪论)勾勒了弗兰岑的创作生涯,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究了各时期的学界评论重心,归纳了对悲剧现实主义小说文化政治维度的理解缺憾。在对悲剧现实主义进行认知图绘的基础上,绪论指出论文旨在捕捉弗兰岑文学创作的总体脉络,聚焦其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反思,随后概述了论文的结构框架。第二章从《纠正》对技术消费主义的批判入手,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中公共政治的衰微困境与重振策略。本章重点讨论了生物精神病学诊疗机制的物质主义逻辑,指出其摧毁了主体的内在世界,进而破坏了认知定位能力与共同体视野。《纠正》中的兰伯特夫妇及其三个子女的生命都以不同方式被吸纳到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中。弗兰岑通过再现兰伯特一家摆脱技术消费幻象的挣扎历程,指出抵抗霸权需要重拾历史意识,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深度;重塑认知定位,洞悉个体动荡苦难与集体福祉保障的瓦解密切相关;重构社群意识,构筑他者关爱的“情感空间”,形塑扞卫集体福祉的至善共同体。第三章从《自由》对美国政治势力的全谱分析入手,探究了新自由主义霸权下的公共政治危机。《自由》以帕蒂与沃尔特夫妇、好友理查德、儿子乔伊等人物的爱恨离合为主轴展开叙述。小说中诸多人物受到新自由主义霸权的深刻影响:或如沃尔特等自由主义者投身“士绅化”等基于身份政治的文化抗争,却因白人精英身份,落入多重结构困境;或如理查德等文化左派诉诸朋克亚文化的对抗实践,却囿于激进颠覆的边缘立场,日益孤立大众;或如帕蒂与儿子乔伊受到右翼势力的情感操控,执着依恋物欲自由观,无视日常生活的苦难。藉由再现人物的霸权抗争,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认知图绘,洞悉新自由主义摧毁集体福祉的扩张逻辑,把握多元资本权力关系的聚合点;重拾历史意识,回溯美国自由共识中的非理性威胁,顺势把握自由信仰的另类策略;重整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摒弃无效的激进边缘立场,藉由爱来构筑共同体意识,进而统合奇异多元的诸众力量。第四章从《纯洁》对生命权力的反思入手,探究了数字资本霸权的公共政治危机。小说藉由女孩碧普找寻生父的历程,逐步揭开碧普父母与以阿桑奇为原型的网络揭秘英雄安德烈亚斯·沃夫的复杂纠葛,再现了资本主义藉由数字技术重构意识感知与精细调控人口的生命宰制。此外,小说分别从伦理与心理机制溯源,揭示出数字网络生命宰制与资本权力扩张的伴生关系,探究了数字网络对公共领域的巨大破坏力:一方面透过建构虚拟安全幻象,数字网络摧毁了个体基于他者认同的社会人格身份,消解了复杂现实和深度交流;另一方面透过操控物性持存工业体系,数字网络宰制了传承世代经验象征符码的前个体储备,破坏了“个性化”进程,在摧毁主体独一心理结构的同时,消弭了多元包容的至善共同体。通过对碧普走出虚拟安全幻象的曲折探索,弗兰岑指出重振公共政治需要重塑历史意识,洞悉技术理性架空人类的启蒙辩证法逻辑,把握数字资本瓦解国家政治架构的趋势;重构认知定位,建立认知数字资本权力的微缩模型,揭示权力运作的对立框架来悬置权力机制;重建社群意识,推动大众透过思辨来洞悉数字资本宰制生命的危机,进而直面社会现实和人际交往,敞开创造新世界的行动潜能。第五章(结语)探究了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能动性,指出弗兰岑意图重塑卢卡奇论及的“总体性”意识。在《纠正》《自由》与《纯洁》中,弗兰岑从多维度把脉诊断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复杂症候,在不同时期聚焦了公共政治危机的不同重心,持续调整和完善认知图绘、历史意识与社群连接的行动策略,旨在总体把握资本系统的错综现实,寻求重振公共政治的良方。

二、象牙塔内的困惑与无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象牙塔内的困惑与无奈(论文提纲范文)

(3)邹静之话剧创作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
    1.2 选题价值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第2章 邹静之话剧创作成因与话剧理论概述
    2.1 邹静之话剧创作成因
        2.1.1 个人背景
        2.1.2 生活背景
    2.2 邹静之话剧理论概述
        2.2.1 邹静之话剧作品概述
        2.2.2 话剧艺术直觉的把握
        2.2.3 现实主义理论的继承
第3章 邹静之话剧创作艺术特征
    3.1 语言特征
        3.1.1 辞藻美
        3.1.2 音乐美
        3.1.3 含蓄美
    3.2 意象特征
        3.2.1 “操场”的“自我锁闭”
        3.2.2 “花”的“自我救赎”
    3.3 人物形象塑造特征
        3.3.1 心理描摹细致
        3.3.2 动作叙述写意
        3.3.3 冲突表现内化
    3.4 情感与人性表达特征
        3.4.1 情感之思
        3.4.2 人性之思
第4章 邹静之话剧创作艺术价值
    4.1 话剧创作的传播意义
        4.1.1 话剧创作实践的艺术引导
        4.1.2 满足话剧观众的期待视野
    4.2 话剧创作艺术的意义
        4.2.1 诗意审美的构建
        4.2.2 社会艺术的体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书写中高校教师形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90 年代以来文学书写中高校教师形象的浮世绘
    第一节 矢志问道的耕耘者
    第二节 迷失自我的沉沦者
    第三节 围困俗世的尴尬者
第二章 直面现实与叩问心灵:高校教师形象的多维探析
    第一节 社会时代的鲜明印记
    第二节 囿于高校体制的矛盾处境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心灵烛照
第三章 沉重的救赎与未来的希冀:高校教师形象的书写意义
    第一节 张扬人性与超越自我
    第二节 救赎灵魂与济世匡时
    第三节 重构未来的理想通途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5)困境与救赎 ——论新世纪高校知识分子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世俗下的高校知识分子众生相
    第一节 学者型知识分子:绝望悲观,走向边缘
    第二节 生意人型知识分子:如鱼得水,堕落深渊
    第三节 官场型知识分子:迷恋权术,终至虚空
第二章 高校知识分子的心灵苦痛和精神创伤
    第一节 爱欲交织下的情海挣扎
    第二节 权钱共谋下的人格萎缩
    第三节 身份认同模糊后的自我迷失
    第四节 置身荒原中的流亡之苦
第三章 精神创伤上的审美救赎之道
    第一节 对乌托邦的钟爱与热情
    第二节 形而上话题的讲述
    第三节 死亡
    第四节 活着之上——坚守
第四章 高校知识分子书写的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无力展望未来的绝望感
    第二节 现实与人格的绝对对立
    第三节 思想的贫瘠和历史纵深感的缺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Harry Potter及其作者J.K.罗琳简介
    二、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Harry Potter在中国的翻译史
    一、Harry Potter在中国的出版概况
    二、《哈利·波特》中译史
    三、小结
第三章 《哈利·波特》在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中的接受
    一、接受土壤的形成和奇幻文学读者群体的勃兴
    二、《哈利·波特》中译本评介史
    三、小结
第四章 赞助人对译本的操纵和目标读者接受错位——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一、赞助人对《哈利·波特》中译本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操纵
    二、Harry Potter和《哈利·波特》中译本的读者群定位
    三、新型读者群体出现
    四、小结
第五章 从副文本视角与文本转换过程看《哈利·波特》中译本的偏差
    一、副文本视角下的《哈利·波特》:儿童文学定位导向引发部分读者不满
    二、误译、漏译导致《哈利·波特》中人物形象的扭曲和变形
    三、“文字游戏”在转换过程中出现偏差:预期效果缺失,影响读者理解
    四、《哈利·波特》中的习语翻译:适度异化才可保留异域文化意象
    五、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7)山东“70后”女作家小说中的城市“异乡人”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山东“70后”女作家创作概述
    二、山东“70后”女作家研究概述
    三、“异乡人”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城市外来者的“爬行”生活
    一、“向城求生”的人生抉择
        (一)物质性的城市想象
        (二)城市梦的追逐者
    二、负重前行的“爬行”生活
        (一)恶劣的生存环境
        (二)错位的情感
    三、被悬置的身份认同
        (一)融不进“城”的焦虑
        (二)回不去“乡”的感伤
第二章 城市疏离者的精神“荒原”
    一、精神困境的多维呈现
        (一)理想与现实的两难抉择
        (二)欲望诱导下的自我迷失
        (三)个体孤独的生命体验
    二、走出精神“荒原”的尝试
        (一)无可奈何的妥协
        (二)自我的心灵顿悟
        (三)想象之中的“逃离”
    三、生活在“别处”的悖论
第三章 “异乡人”书写的审美表达
    一、双重叙事空间及其表现
        (一)地理空间
        (二)心理空间
    二、“异乡人”书写的叙事策略
        (一)多线索的叙事结构
        (二)多样的叙事视角
    三、城市“异乡人”的叙事风格
        (一)灰色的叙事格调
        (二)浓厚的生活质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所涉及到的作家作品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中国声乐
        二、典型代表人物
        三、演唱风格审美范畴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三、期刊类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价值
        一、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男中音声部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声部划分和界
    第一节 男中音声部划分与界定
        一、直观分辨法
        二、西方歌剧中体系划分法
        三、男中音的声部类型和属于各声部类型的歌剧角色
    第二节 男中音声部在中国
        一、“美声歌唱”传入我国及其影响
        二、中国男中音声乐教学成果
第二章 中国声乐男中音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演唱风格——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
    第一节 温可铮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一、温可铮的艺术经历
        二、温可铮演唱技术分析
        三、温可铮的艺术修养和情感体验
        四、温可铮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第二节 刘秉义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一、刘秉义的艺术生涯
        二、刘秉义声乐艺术呈现的审美特色
        三、刘秉义演唱技术分析
        四、刘秉义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第三节 廖昌永的艺术实践与演唱风格
        一、廖昌永的艺术经历
        二、廖昌永的演唱技术与风格的多种样态
        三、廖昌永的艺术情怀与多元化文化观念
        四、廖昌永中国作品的演唱风格与审美范畴
第三章 中国声乐男中音演唱风格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以三位代表人物为例
    第一节 影响歌唱家演唱共性与风格特点的技术因素
        一、正确的呼吸
        二、歌唱中的打开腔体与打开喉咙
        三、共鸣
        四、咬字吐词
    第二节 影响歌唱家演唱个性与风格特点的文化因素
        一、时代情感、时代精神
        二、生活、学习经历
        三、职业定位
        四、师承、实践与风格流派
        五、文化环境、专业氛围
第四章 从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看中国男中音发展走向
    第一节 中国声乐男中音曲目择用范围的历史选择
        一、五四运动后艺术歌曲
        二、20 世纪30-40 年代艺术歌曲
        三、20 世纪50-60 年代艺术歌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
        五、文化大革命后期
        六、1978 年至今
    第二节 关于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曲目择用的思考与认知
    第三节 曲目择用中文化因素对其的影响和遵循原则
        一、代表人物的演唱作品类型
        二、时代情感对曲目泽用的影响
        三、风格流派对演唱曲目的影响
        四、曲目择用遵循的原则
结论
余论:笔者对中国声乐男中音声乐观念的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9)温和的“突围”: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的自主性获得路径研究 ——以上海Y社区基金会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社区基金会研究进展
        1.2.2 官办社会组织发展特征回顾
        1.2.3 社会组织自主性研究
        1.2.4 以往研究述评
    1.3 理论视角及分析命题
        1.3.1 理论视角
        1.3.2 分析命题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对象的选取
        1.4.3 研究思路
    1.5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1.5.1 基本情况
        1.5.2 治理架构
        1.5.3 财务信息
第2章 政府主导与资源依赖: “襁褓”中的依附成长
    2.1 远虑近忧: 创新社区治理的内在压力与外在推力
        2.1.1 供需失衡: 拓展治理资源迫在眉睫
        2.1.2 激发活力: 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势在必行
    2.2 谨慎的街道: 资源输入与行政干预
        2.2.1 全方位扶持: 保障组织正常运行
        2.2.2 多方面干预: 影响组织独立运作
    2.3 巧借东风: 街道庇护下社区基金会的茁壮成长
        2.3.1 承接街道购买项目: 先“生存“后“发展”
        2.3.2 项目“做加法”: 提升社区信任水平
        2.3.3 争取宣传资源: 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2.3.4 巧妙拒绝: 尝试与街道保持距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注意力转移与关系重构: “过继”后的艰难调整
    3.1 内忧外患: 基层社会治理背景下的政策调整与组织重构
        3.1.1 环境变化: 政策调整与科室改革引发的“反应”
        3.1.2 组织重构: 基金会发展遭遇“阵痛”
    3.2 两难的街道: 职能调试与政绩驱动下的不断适应
        3.2.1 职能调试: 科室边界模糊下的摸索前行
        3.2.2 政绩驱动: 态度转变后的合作重构
    3.3 关系重构与自我造血: 关系转变后社区基金会另谋发展
        3.3.1 主动争取街道资源: 重新搭建关系网络
        3.3.2 整合项目资源: 推进项目体系化运作
        3.3.3 引入专业资源: 坚持专业化道路
        3.3.4 拓展资源渠道: 增强组织造血能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放管结合与策略回应: “断奶”后的自主发展
    4.1 治理重心下移: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机遇与挑战
        4.1.1 环境营造: 政策环境逐步完善带来的发展机遇
        4.1.2 精细化治理: 治理模式不断创新伴随的深层次挑战
    4.2 精明的街道: “放”与“收”之间的自由切换
        4.2.1 权限下放: 项目发包、队伍拓展与运营管理
        4.2.2 统领全局: 方向把控、思想引领与结果反馈
    4.3 妥协与坚持并举: 新形势下社区基金会的灵活应对
        4.3.1 明确项目方向: 对标街道中心工作
        4.3.2 成立专项基金: 共同营造文化街区
        4.3.3 聚焦使命: 提升社区影响力
        4.3.4 抓住契机: 推动品牌营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温和的“突围”: 社区基金会自主性生成路径分析
    5.1 制度变迁与基层重构: 社区基金会自主性生成的结构性约束
        5.1.1 试点探索与社区基金会的依附式发展
        5.1.2 体制改革与社区基金会的非对称性发展
        5.1.3 精细化治理与社区基金会的较大自主性发展
    5.2 定位、专业与影响力:社区基金会自主性获得策略分析
        5.2.1 明确基金会项目发展定位
        5.2.2 坚持专业化道路
        5.2.3 以社会效应交换生存空间
    5.3 结构与策略之间: 社区基金会自主性获得路径分析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6.2.1 研究创新点
        6.2.2 研究不足
    6.3 未尽之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创作生涯与作品简介
    1.2 国内外弗兰岑研究综述
    1.3 弗兰岑的悲剧现实主义文学观
    1.4 研究思路
    1.5 结构框架
第二章 《纠正》: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救赎
    2.1 深度模式消亡与认知定位困境
        2.1.1 生物精神病学的物质主义逻辑
        2.1.2 心理时间的外在空间化:精神分裂感
        2.1.3 生物精神病学诊疗的技术消费资本逻辑
        2.1.4 晚期资本主义超空间的认知困境
    2.2 主体死亡与共同体意识崩解
        2.2.1 主体之死的原因:心灵维度的抹杀
        2.2.2 临床抑郁症的羞耻感机制溯源
        2.2.3 技术消费主义的霸权宰制
    2.3 对技术消费主义霸权的抵抗
        2.3.1 恢复生命存在的故事时间
        2.3.2 重塑认知图绘
        2.3.3 铸就共同体的“情感空间”
    2.4 小结
第三章 《自由》:左翼自由派公共政治的重塑
    3.1 自由主义共识的溃败
        3.1.1 自由主义与身份政治的联盟历程
        3.1.2 士绅化进程: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伦理与现实冲突
        3.1.3 边缘与底层的夹击:自由派多元文化抗争的龃龉困境
    3.2 文化左派边缘抵抗策略的溃败
        3.2.1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文化实践
        3.2.2 颠覆性与真实性的内爆崩解
        3.2.3 后现代主义文化左派的现实危机
    3.3 右翼新自由主义社会霸权的宰制
        3.3.1 情感结构与自由观的文化变迁
        3.3.2 新自由主义对个人主义的吸纳
        3.3.3 新自由主义对消极自由观的吸纳
        3.3.4 情感依恋:情感结构宰制的深层运作
    3.4 左翼自由派的公共政治重塑
        3.4.1 形塑多元资本权力的伦理认知图绘
        3.4.2 重构自由共识的历史维度
        3.4.3 激活扞卫共同性的诸众联盟
    3.5 小结
第四章 《纯洁》: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抵抗
    4.1 数字时代生命权力的新趋势
        4.1.1 生命权力在身体规训界面的拓张
        4.1.2 生命权力在群体调节界面的拓张
    4.2 公共领域衰微的溯源
        4.2.1 公共领域衰微的外在伦理溯源
        4.2.2 公共领域衰微的深层心理机制
    4.3 数字网络霸权的救赎
        4.3.1 开启对数字网络技术的历时反思
        4.3.2 建构对数字资本权力的认知模型
        4.3.3 再创爱的平等共同体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总体性”意识的重构
    5.2 文化政治策略的能动探索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四、象牙塔内的困惑与无奈(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60年代美国小说中的青少年形象研究[D]. 陈一飞. 江南大学, 2021
  • [2]在艺术与宣传之间:论抗战时期老舍文艺观的转变[D]. 宋方成.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邹静之话剧创作艺术研究[D]. 赖丽珍.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书写中高校教师形象的研究[D]. 张国玲.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5]困境与救赎 ——论新世纪高校知识分子小说[D]. 武越秀. 扬州大学, 2020(02)
  • [6]《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 王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7]山东“70后”女作家小说中的城市“异乡人”书写[D]. 张瑞.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8]中国声乐男中音声部演唱和研究 ——以温可铮、刘秉义、廖昌永为例[D]. 伏海.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8)
  • [9]温和的“突围”:政府主导型社区基金会的自主性获得路径研究 ——以上海Y社区基金会为个案[D]. 许亮.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10]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 ——乔纳森·弗兰岑悲剧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化政治策略研究[D]. 谷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象牙塔里的迷茫和无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