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激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昆虫激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昆虫激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魏春雨[1](2021)在《棉铃虫取食影响番茄光适应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蔬菜在我国种植产业中位居第二,其中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的种植收益高出蔬菜平均水平,全球年产量在蔬菜作物中稳居首位。然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在世界范围内加剧了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光合作用作为植物同化积累干物质的重要生化反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作物的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探究植食昆虫影响番茄生长和光合的内在机制,有助于为生产上监测产量损失以及创新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基础。考虑番茄的生长始终处于光照强度波动变化的自然环境中,本文围绕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取食对番茄光适应的影响展开研究,阐明了棉铃虫取食对番茄在亚强光条件下生长和光合的影响,以及Proton Gradient Regulation 5(PGR5)及其介导的环式电子流(CEF)、和茉莉素(Jasmonates,JAs)及其下游转录因子Myelocytomatosis Protein 2(MYC2)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探究了亚强光照射抑制番茄抗虫性的内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初步明确了棉铃虫取食对番茄亚强光适应性和CEF的影响。棉铃虫取食会抑制受亚强光照射激发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CEF,以及光合色素和花青素的积累,从而加剧光系统II(PSII)和光系统I(PSI)的光抑制,表现为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Y(II)]和PSI反应中心P700最大氧化水平(ΔP700max)、PSI实际光化学效率[Y(I)]的下降,导致净光合速率(Pn)降低,使番茄在亚强光环境中的生长与光合受阻;进一步研究发现,棉铃虫取食对CEF的抑制作用涉及到PGR和NAD(P)H脱氢酶复合体(NDH)两条途径。2.明确了PGR5及其介导的CEF参与调控亚强光条件下棉铃虫取食对番茄光合的抑制过程。PGR5缺失会使CEF受到抑制,不能在亚强光条件下激发NPQ,使Pn及Fv/Fm、Y(II)、ΔP700max、Y(I)等光合参数显着下降,造成严重光抑制甚至光漂白现象的发生,与亚强光条件下经模拟棉铃虫取食处理后的野生型植株表现出相同趋势,且对pgr5突变体叠加模拟棉铃虫取食处理未能加剧其光抑制程度。3.明确了MYC2参与JA信号介导的亚强光条件下棉铃虫取食对番茄CEF的抑制过程。无论是在正常光照条件下还是亚强光照射处理,茉莉酸(JA)信号受阻突变体jai1和MYC2缺失突变体myc2中的CEF受棉铃虫抑制程度较野生型有所减轻,进一步研究发现JA信号通过影响CEF相关基因PGR5、PGR5 Like A1(PGRLA1)、PGR5 Like A2(PGRLA2)和Orange Ripening(ORR)的转录进而抑制CEF的激发,而MYC2只影响其中的PGR5和ORR;酵母单杂交实验和烟草双荧光素酶瞬时表达分析结果证实MYC2能够结合到PGR5的启动子区域并抑制其表达。4.初步探明了亚强光照射抑制番茄抗虫防御反应的内在作用机制。亚强光照射通过抑制JA的生物合成使番茄的抗虫性减弱,具体表现为JA和茉莉酸-异亮氨酸(JA-Ile)的含量以及JA合成基因Lipoxygenase D(LOXD)和12-oxo-phytodienoic Acid Reductase 3(OPR3)的转录水平下调、JA信号诱导蛋白蛋白酶抑制剂(PI-1、PI-2)和苏氨酸脱氨酶(TD)的m RNA转录水平降低、摄食的棉铃虫体型和体重增大,且这种抑制作用会随光照强度恢复正常而恢复;与此同时,水杨酸(SA)含量及其作用因子Non-expresse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 1(NPR1)的转录水平上调,推测亚强光照射可能通过SA与JA相互拮抗影响番茄的抗虫防御反应。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揭示了棉铃虫取食通过JA信号转导途径抑制CEF的激活,从而破坏光保护机制,加剧光抑制程度,最终影响番茄在亚强光条件下的生长与光合,并明确了PGR5和MYC2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此外还初步探究了亚强光照射影响番茄抗虫性的内在机制。

苟玉萍[2](2021)在《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文中认为异迟眼蕈蚊Bradysia impatiens Johannsen食性广,在国外因为害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而被首次记录,我国最早发现于食用菌和药用菌种植大棚。最近的调查发现,异迟眼蕈蚊对设施蔬菜(韭菜Allium tuberosum、葱Allium fistulosum和蒜A.sativum等),以及设施瓜果和花卉造成严重危害,在高温高湿的温室环境周年发生,世代重叠。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防治方法仍然是以化学农药灌根或直接喷药为主,但长期频繁用药,使异迟眼蕈蚊的抗药性显着增强,用药量进一步增加,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蔬菜、瓜果等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因此,生产上对新的绿色防控技术需求很大。新近发现的十字花科植物提取物—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因绿色、安全、低毒、低残留、易降解,已广泛用于多种仓储害虫的熏蒸防治,对地下害虫、杂草、线虫和病原菌也具有很好的作用活性。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是调节昆虫呼吸作用的重要气体,浓度升高(?10%)会促进昆虫呼吸,使气门保持永久开放。温室大棚设施内生态环境密闭性较好,能为AITC室内熏蒸和土壤熏蒸防控异迟眼蕈蚊提供良好环境。此外,生产中人们常采取措施对设施作物进行CO2富集,以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CO2浓度适当升高对设施作物有利,基于高CO2浓度可以使昆虫气孔保持永久开放,我们将AITC与高CO2混用,以期增强异迟眼蕈蚊对AITC的吸收,达到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本论文从毒理学、生态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层面研究了异迟眼蕈蚊对AITC的响应机制;测定了AITC熏蒸剂与高CO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的作用活性;从生态学和生理学上探讨了异迟眼蕈蚊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方式。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对异迟眼蕈蚊卵、幼虫、蛹、雌虫和雄虫均有良好的熏蒸活性,尤其对雌、雄成虫效果更明显;AITC对3龄幼虫熏蒸法测得的LC50为10.400μL/L,浸叶胃毒法测得的LC50为13.632μL/L;两种生测法亚致死浓度处理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后,幼虫期和蛹期延长,化蛹率和羽化率减小,蛹的重量下降,雌虫繁殖力显着受到抑制,且熏蒸亚致死比浸叶胃毒亚致死对繁殖力的抑制作用更显着。2.AITC处理异迟眼蕈蚊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雌虫体内共出现480个差异表达基因,雄虫体内共出现1485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数据库的通路富集分析发现:(1)异迟眼蕈雌虫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在昆虫激素生物合成通路上显着富集,该通路中保幼激素酯酶(hormone esterase,JHE)基因被诱导上调表达;(2)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通路、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物质代谢通路和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上也显着富集,而且这些通路出现了一个共同上调表达的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3)通过对JHE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验证,得到的值与转录组数据FPKM值保持一致,证明转录组数据可靠。以上结果表明,AITC引起异迟眼蕈蚊激素、产卵和解毒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的相关基因表达,其中JHE基因是调控AITC抑制异迟眼蕈蚊产卵的关键基因;GST基因在异迟眼蕈蚊对AITC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应答作用。3.AITC处理异迟眼蕈蚊后产生了大量的差异代谢物;采用层次聚类法鉴定共筛选出22种表达量显着上升的代谢物;对这些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有15条通路影响较显着;最终鉴定得到的关键代谢产物主要包括:L-丝氨酸、L-蛋氨酸、L-亮氨酸、L-天冬酰胺、DL-丝氨酸和牛磺酸等氨基酸类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与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致病或致死机理具有重要作用,为异迟眼蕈蚊的防控提供新思路。4.增加CO2浓度可以提高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熏蒸毒力,致死率显着提高,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致死率高达100%;高CO2浓度胁迫后,异迟眼蕈蚊体内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被显着诱导;AITC熏蒸处理后,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 E)活力被显着诱导;AITC与高CO2双重胁迫之后,SOD、GST和Car E活力显着提高。5.CO2浓度升高,异迟眼蕈蚊成虫前期和总产卵前期先缩短后延长,在正常CO2浓度(NC=400 ppm)下分别为19.01和20.43 d,中等CO2浓度(MC=600 ppm)条件下最短(分别为14.48和15.59 d),高CO2浓度(HC=800 ppm)条件下最长(分别为19.98和21.41 d);雌成虫寿命随CO2浓度升高而逐渐缩短;产卵量先增加后减少,在NC浓度时为92.50粒,MC浓度增高到99.33粒,但HC浓度时产卵量较低(75.50粒)。异迟眼蕈蚊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在MC浓度下均最高,而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陪时间均最短;HC浓度时各种群参数值与之相反。6.CO2浓度升高影响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进而间接影响异迟眼蕈蚊体内生理生化指标。韭菜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随CO2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下降,对游离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影响;异迟眼蕈蚊体内糖原、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逐渐被诱导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海藻糖和总脂肪含量则出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异迟眼蕈蚊体内生理指标含量与韭菜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相关,且这种相关性随CO2浓度升高而发生变化。研究结果为异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植物源农药AITC的开发和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CO2浓度升高后异迟眼蕈蚊的适生性提供参考依据。

李辉[3](2020)在《氟啶虫胺腈对3种蚜虫的田间防效研究及蜜蜂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蚜虫作为重要的世界性农业害虫,种类多,分布广,可危害大田作物、蔬菜、果树等多种作物。氟啶虫胺腈是一种全新的砜亚胺类化合物,对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本文通过对氟啶虫胺腈防治山东黄瓜、西瓜、桃树、小麦4种作物上的瓜蚜、麦蚜和桃瘤蚜田间防治效果评价,为3种蚜虫的田间精准用药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瓜瓜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产生了一定的抗性,杀虫效果均低于70%。氟啶虫胺腈、氟啶虫酰胺和吡蚜酮·呋虫胺对瓜蚜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氟啶虫胺腈>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酰胺。2、使用氟啶虫胺腈对小麦麦蚜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吡虫啉和高效氯氟氰菊酯。25%的吡蚜酮WP 750倍液对于麦蚜防治效果与50%氟啶虫胺腈WDG 5000倍液处理在前期无显着性差异,但是后期持效性相比较差。氟啶虫胺腈用于防治麦蚜不仅起效快,杀除效果强,而且持效期长。3、吡虫啉和吡蚜酮对于西瓜瓜蚜的防治效果较差,作用效果显着低于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则居于两者之间。氟啶虫胺腈对于西瓜瓜蚜作用效果显着优于其他供试药剂,建议在实践生产中推广使用。4、吡虫啉和吡蚜酮防治桃树桃瘤蚜效果较差,螺虫乙酯在用药后前期效果极差,但是在后期对于桃树桃瘤蚜的防治效果很好,而氟啶虫胺腈3000倍液各时期防效均在90%以上,对桃瘤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氟啶虫胺腈在防治蚜虫上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等优点,与当前主流药剂交替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蚜虫抗药性的产生。在生产上建议使用50%氟啶虫胺腈WDG防治蚜虫,施药应掌握在蚜虫发生初期进行,根据蚜虫发生程度间隔10 d左右喷施1次,可根据蚜虫发生程度使用3000或5000倍液处理。本文也进行了氟啶虫胺腈与常见药剂之间的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发现氟啶虫胺腈对于蜜蜂毒性低于噻虫嗪和吡虫啉,在生产上推广时有利于减少杀虫剂对于蜜蜂的影响。

孙泽[4](2020)在《水稻纹枯病对水稻与褐飞虱及其天敌互作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面临着包括植物病原微生物和植食性昆虫在内的各种威胁,且二者往往同时发生,严重危害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往的研究集中于植物病原微生物或植食性昆虫单独危害,及两者在特定的时间共同危害对植物防御的影响。植物抵抗病原菌侵染时会产生诱导防御,而其在过度防御之后往往会严重影响植物适合度,因此植物的诱导防御在启动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出现明显的下降,植物体内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也会随之改变。因此,通过时间维度系统研究植物病原菌危害不同时间后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加科学合理地探究植物病原菌危害植物后对植食性昆虫影响的全貌。同时,现有的研究表明,植物在防御植物病原菌和植食性昆虫危害时,由于植物自身的能量是有限的,往往会权衡在自身生长发育和对外界病虫害入侵的抗性的能量分配,从而确保植物自身在复杂的自然界正常生长,而植物病原菌侵染的发展也会不断对植物防御植食性昆虫危害时的资源分配产生影响。因此,研究植物病原菌侵染对植物权衡策略的变化,也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植物病原菌和植食性昆虫互作关系随时间维度的变化。水稻纹枯病(病原菌为Rhizoctonia solani)作为我国稻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病条件和我国水稻上最重要的害虫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具有广泛的相似性。二者在我国广大的稻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稻区经常一起发生,对水稻种植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有研究报道,褐飞虱的发生会影响纹枯病的发生,但纹枯病的发生是否会导致水稻与褐飞虱及其天敌之间的关系及稻田主要昆虫群落发生变化,目前并不清晰。为此,本实验通过一系列的室内和田间实验,对纹枯病侵染之后水稻代谢和生长速率等在时间维度上的改变及其对褐飞虱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以期为阐明复杂生态系统下水稻与褐飞虱及其天敌的互作机制提供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水稻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影响了褐飞虱的产卵量和取食行为。褐飞虱在感纹枯病水稻植株上的产卵量显着高于未感病水稻上的产卵量;而褐飞虱卵的孵化率、发育历期及存活率在感病与未感病水稻植株之间均无显着差异,但在感病水稻上发育的成虫有偏向长翅的趋势。刺吸电位技术(EPG)测定的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后,影响了褐飞虱的取食行为,但这种效应与纹枯病侵染的时间相关。与未感病水稻相比,褐飞虱在感病5d水稻植株上寻找取食位点(np)的时间显着延长,韧皮部的取食波(N4b)持续总时间显着降低,表明感病导致水稻植株的表面和维管束对褐飞虱取食产生明显抗性;褐飞虱在感病20d水稻上取食时,韧皮部的取食波(N4b)持续总时间显着高于对照未感病水稻,木质部取食波(N5)和刺探波形(ph)的持续总时间均显着低于未感病水稻,表明感病导致水稻植株韧皮部、薄壁细胞和维管束鞘中对褐飞虱取食的抗性显着下降。(2)纹枯病侵染导致水稻植株的生理生化代谢发生变化。水稻纹枯病侵染导致水稻韧皮部汁液里面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减低,其中感病5d和10d水稻植株韧皮部汁液中多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显着低于健康水稻。纹枯病侵染导致水稻植株对褐飞虱取食的响应能力降低,相比于未感病水稻植株,感病15d和20d水稻植株受褐飞虱取食后,其植株中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的含量明显下降;纹枯病侵染水稻20d时,由于纹枯病后期造成的水稻植株大量细胞死亡,其样品中的水杨酸和茉莉酸浓度低于仪器检测下限。纹枯病侵染也导致水稻中被报道的对褐飞虱取食有明显抗性的物质草酸的含量发生变化,草酸含量在纹枯病侵染5d的水稻叶鞘中显着高于未感病水稻,而在纹枯病侵染20d水稻中的含量显着低于对照未感病水稻植株。而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之后水稻抗褐飞虱能力和自身营养状况的综合变化,最终影响了褐飞虱在感染纹枯病水稻上生长发育的变化。(3)水稻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影响了褐飞虱及其天敌的寄主偏好性。H型嗅觉仪和半田间行为测定的结果均表明,与未感病水稻植株相比,褐飞虱对水稻纹枯病侵染5d以后的水稻植株表现出了明显的寄主偏好性;同时,褐飞虱的主要天敌之一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对褐飞虱取食纹枯病侵染5d和10d后的水稻植株表现出明显的寄主偏好性。(4)水稻纹枯病侵染导致水稻植株的挥发性化合物发生变化。水稻挥发物变化是引起褐飞虱及其天敌寄主偏好性改变的主要因素。利用GC/MS技术共检测出水稻挥发性化合物共30种,与未感病水稻植株相比,水稻纹枯病侵染并未导致水稻植株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发生变化,但导致挥发性化合物释放量发生改变,且差异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在不同感病天数水稻植株中表现不同;PLS-DA和Per MANOVA分析的结果表明,5d,10d,15d,20d感病和未感病水稻植株的挥发物之间呈现出显着的差异,其中莰烯、β蒎烯、α蒎烯、十六烷、壬醛、2-乙基己醇、癸醛、三环萜、对伞花烃、十八烷、樟脑等化合物,是导致挥发物总体差异的主要物质。褐飞虱取食诱导的水稻植株虫害挥发物检测出挥发物30种,也未出现化合物种类的变化,差异主要由挥发物各物质的含量比例变化组成。与相对应时期的未感病水稻植株相比,仅有感病15d水稻植株中的莰烯和柠檬烯的释放量显着性升高;PLS-DA和Per MANOVA分析结果表明,5d,10d,15d,20d感病和未感病水稻植株挥发物之间并未呈现明显的差异。(5)纹枯病侵染导致水稻植株叶片和叶鞘的表面蜡质组分发生变化。利用GC/MS技术共检测出水稻表面蜡质组分23种,水稻叶片和叶鞘的蜡质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与未感病水稻植株相比,纹枯病侵染未导致水稻植株叶片和叶鞘的蜡质种类发生改变,但显着影响了感病10d,15d和20d水稻叶片和叶鞘的表面蜡质组分的含量;PLS-DA和Per MANOVA分析结果表明,感病显着影响了蜡质组成,尤其感病10d(10、15、20d)之后的水稻植株与对应的未感病水稻植株叶片和叶鞘中蜡质组成均呈现出明显分离现象,其中十七酸、二十八酸、二十九酸、三十酸、三十二酸、三十三酸、三十一烷、三十三烷、三十醛、三十二醛、三十四醛、二十九醇和三十二醇等物质,是导致纹枯病侵染和未侵染水稻中叶片表面蜡质的总体差异主要组分;十六酸、十七酸、二十九酸、三十酸、三十二酸、三十四酸、三十三醛、二十八醇、二十九醇和三十四醇等物质是导致水稻叶鞘蜡质差异的主要组分。(6)水稻纹枯病侵染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水稻植株干物质含量积累速率在感病前期(10d及以前)与未感病水稻植株类似,在感病15d时出现明显下降,并在感病第20d时显着低于未感病水稻植株;水稻植株SPAD值在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后表现出一定的上升,如感病5d水稻植株的SPAD值显着高于对照,可能是由于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以及在面对逆境胁迫时,需要提高光合速率,来获得更多的光合同化物以应对逆境。(7)纹枯病侵染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也产生一定影响。野外实验共选择了30种常见种进行分析。在两年的野外实验中,大多数常见物种的种群数量在接菌和未接菌田块中并未表现出显着的差异,除了水稻重要害虫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发生量在感病田块有下降趋势外,2015年度调查中只有中黄剑芒杆蝇(Chloropidae sp.)在接菌10d,叶蝉在接菌15d后水稻田块中的数量显着低于未接菌田块,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在接菌20d后水稻田块中的数量显着多于未接菌田块;2016年度调查中只有黑尾黑卵蜂(Scelionidae sp.1)在接菌5d后水稻田块中的数量显着多于对照未接菌田块,重要褐飞虱及其天敌稻虱缨小蜂的数量在各个调查时间点在接菌和未接菌田块中也均无显着差异。2015年度利用PLS-DA和Per MANOVA分析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差异结果表明,接菌田块和未接菌田块中的节肢动物群落组成虽然整体上并未出现显着性差异,但是群落组成依然出现一定的差异,其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黑青小蜂(Dibrachys xavus),稻绿摇蚊(Chironomidae sp.3),华丽肖蛸(Tetragnatha nitens),稻黑摇蚊(Chironomidae sp.1),长柄黑卵蜂(Scelionidae sp.2),缟蝇(Lauxaniidae sp.),稻虱寡索赤眼蜂(Oligosita sp.),稻黄摇蚊(Chironomidae sp.2),黑尾黑卵蜂,赤带扁股小蜂(Elasmus sp.),稻虱红螯蜂(Haplogonatopus japonicus)和青翅蚁形隐翅虫等物种的种群变化;2016年度PLS-DA和Per MANOVA分析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差异结果表明,接菌和未接菌稻田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也并未出现显着性差异,但是群落组成也依然出现一定的差异,其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绒茧金小蜂(Trichomalopsis apanteloctenus),黑尾黑卵蜂,蚤蝇(Phoridae sp.),稻虱红螯蜂,沟渠豹蛛(Pardosa laura),八斑鞘腹蛛(Coleosoma octomaculatum),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稻黄摇蚊,叶蝉,稻黑摇蚊,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草间小黑蛛(Hylyphantes graminicola)和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等物种的种群变化。(8)纹枯病侵染导致水稻植株响应褐飞虱取食的相关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不同时间维度下,纹枯病与褐飞虱诱导的水稻有参比较转录组分析发现,感染纹枯病的5d和15d水稻在褐飞虱取食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的数目分别为3619和2269条,5d和15d感病及褐飞虱取食诱导的共同差异基因数目分别为26条和6条;两条蜡质合成蛋白基因(Os MH_07G0349200和Os MH_04G0179000),1条水杨酸结合蛋白2基因(SABP2;Os MH_01G0556300),13种WRKY(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转录因子在褐飞虱诱导取食纹枯病侵染和未侵染水稻植株不同的时间维度下,表达有明显差异,表明上述基因可能与水稻植株生长、抗虫和抗病的权衡响应有关。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对水稻纹枯病和褐飞虱及其天敌稻虱缨小蜂的互作关系在时间维度的研究,明确了在时间维度上水稻纹枯病侵染的病程发展过程中和褐飞虱互作关系的变化,证实了水稻植株在面对水稻纹枯病和褐飞虱危害时,通过自身资源的分配导致的抗性和自身生长的变化影响了其与褐飞虱及其天敌稻虱缨小蜂的互作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明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响应有害生物的策略及分子机制,并为最终实现对水稻病虫害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刘茹婷[5](2020)在《抗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的研究》文中指出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该病是目前蚕业生产上最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生产上主要是通过使用化学消毒剂加强养蚕期严格的消毒来防止病毒的感染和扩散,这些措施也只能起到消毒、预防作用。早期研究者发现的一些化学药品对家蚕BmNPV感染后的发病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其主要体现的是预防而不是治疗,对该病的治疗始终没有特效药物。若能研发出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治疗药物,对蚕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针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利用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小分子化合物数据库,结合细胞、蚕体实验确定药效,同时研究了一些商品化抗病毒、抗肿瘤药物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治疗药效,并调查了一种纳米抗菌材料对家蚕疾病的防治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药物主流开发程序,针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病原-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复制必须的GP64蛋白,首先利用虚拟建模技术获得其三维结构,其次分子对接筛选ZINC小分子数据库,并对所获得的的小分子化合物ZINC95401182进行了活性检测,当ZINC95401182使用浓度在1μg/m L以上时能完全抑制BmNPV的复制,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2、通过对75种商品化抗病毒、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及活性检测,研究其对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治疗药效。经过进行两次重复实验,结果表明:Fenofibrate、rgx-104、STO 609、SMER 728、PK11195、BEXAROTENE,分别在浓度为200μM、10μM、20μM、100μM、50μM、25μM时,两次重复实验均显示出非常显着的抗病毒效果,这6种化合物对家蚕血液型脓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为筛选出新型消毒剂,本研究调查了一种纳米抗菌材料对家蚕疾病的防治效果,经过合理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抗菌材料对白僵菌和黑胸败血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BmNPV无显着抗病毒作用,对CPV也无显着抗病毒作用。

李跃跃[6](2020)在《烟草抗虫相关候选负调控因子(NtCYP450和NtJIH1)的基因编辑及素材制备》文中研究说明众多农作物都面临着虫害的威胁,我国每年因为虫害威胁而损失的植物总量较大。据报道,虫害每年我国的农作物造成的损失高达近500亿斤。烟草(Nicotiana tabacum)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植物而被广泛用来研究植物与昆虫互作关系,以烟草为模式植物来研究植物的抗虫机制,对于培育抗虫农作物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目前我国针对农作物虫害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生物防治为辅的状况。但这些防虫措施,尤其是化学防治,不仅给我们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而且也使害虫产生强烈的耐药性。尽管生物防治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但是防治害虫所用的性信息素一方面合成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性信息素较为特异,往往一种害虫对应一种性信息素,这也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害植物品种是伴随着分子生物学手段的进步而出现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害虫的措施。近年来,最先出现的是利用Bt毒蛋白制备的抗虫转基因植株,虽然防治害虫的效果较好。但是,随着Bt作物的种植,害虫对Bt耐受性逐年增强。挖掘植物抗虫相关负调控因子,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失活或调低对应基因进而培育抗虫品种是被认为是未来作物抗虫分子育种有一定潜力的方向。本项研究以栽培烟草作为研究载体,筛选获得抗虫候选负调控因子Cytochrome P450(NtCYP450)和Jasmonoyl-L-isoleucine hydrolase 1(NtJIH1),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敲除NtCYP450和NtJIH1,获得了对应的突变株系。扩大培养突变株系,对其抗虫性能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NtJIH1及NtCYP450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在烟草红花大金元品种中共鉴定获得15个JIH1基因(NtJIH1-1NtJIH1-15)及3个与抗虫负调控候选CYP450基因(NtCYP450-1,NtCYP450-2和NtCYP450-3)。对于NtJIH1基因家族而言,在烟草红花大金元中共鉴定到15个JIH1基因,进化树结果表明,其可被分为8个分支;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其主要包含C(半胱氨酸),E(谷氨酸),H(组氨酸)等活性位点,而且NtJIH1-1和NtJIH1-2这两个基因与二倍体烟草中已报道的抗虫负调控基因基因NaJIH1最为接近;基因结构结果表明多数NtJIH1基因包含5个外显子,并且存在成对基因的结构较为类似的现象。对于NtCYP450基因而言,我们共鉴定获得与已报道抗虫负调控CYP450基因(登录号:AF166332)最为接近的基因三个,分别将其命名为Nt CYP450-1,NtCYP450-2和Nt CYP450-3,这些基因位于CYP45071家族的第14分支;其活性区域预测结果显示,保留了P450 domain区域,暗示了其在进化上高度保守;芯片数据结构显示,多数NtCYP450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较为接近。棉铃虫取食诱导表达谱显示,多个NtJIH1基因,在6h时,表现出被明显上调的表达模式,包括NtJIH1-1/2,-4,-5,-7,-9/10,-11,-12和-13;NtCYP450-1,NtCYP450-2和NtCYP450-3均能够在棉铃虫取食下被明显上调表达。桃蚜取食诱导表达谱显示,Nt JIH1基因家族中多个基因在6h时,表现出被明显上调的表达模式,包括NtJIH1-1/2,-3,-4,-5,-6,-7,-9/10,-12和-15;对于NtCYP450基因而言,Nt CYP450-1,NtCYP450-2和NtCYP450-3在桃蚜取食下被明显上调表达。这些结果初步显示本研究筛选获得的NtJIH1和NtCYP450可能与烟草抗虫密切相关。2.NtJIH1及NtCYP450的过表达及敲除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及转基因过表达技术,获得了NtJIH1-1,NtJIH1-2,NtCYP450-Target1及Nt CYP450-Target2的敲除突变体植株和NtCYP450-2及NtJIH1-1的后代转基因过表达植株。目前,NtJIH1两个基因的突变株均已获得纯合植株,而NtCYP450的两个共同靶位点植株已经获得T1代杂合植株,这些突变体的突变形式以碱基的删除,插入及缺失为主。对NtJIH1-1和NtJIH1-2的部分CDS的PCR扩增比较结果表明,NtJIH1-2基因在烟草体内表达量很低。对获得的基因编辑突变株的防御相关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除了NtJIH1-2纯合突变体外,其他突变株其多数防御相关基因均呈现显着上调表达趋势,如Jasmonic acid(JA)信号通路的标记基因PR1b(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1b precursor),Salicylic acid(SA)信号通路中的标记基因PR1a/c(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 a/c)、PR2(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2)和CHN50(endochitinase B),Ethylene(Eth)信号通路基因标记基因ACC OXidase和EFE26(ethylene-forming enzyme),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信号通路标记基因HSP201(heat shock protein)和HIN1(Harpin-induced gene 1)及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信号通路标记基因GST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等均能够显着上调表达。3.NtJIH1及NtCYP450突变体的抗虫检测及抗性指标检测扩大培养获得的NtJIH1及NtCYP450的敲除突变株系,分别施加棉铃虫及蚜虫,检测突变株系对咀嚼式昆虫及刺吸式昆虫的防御能力进行比较检测。结果显示,与非突变株系相比,取食NtJIH1-1 T1代和T2代突变株的棉铃虫,在取食4天后,其体重分别减少约40%和60%。实验结果也表明与对照植株相比较,植物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胼胝质含量均有显着提高,说明这种抗性的产生可能与植物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胼胝质的形成有关。对NtJIH1突变株添加桃蚜进行抗虫性检测,结果显示,与非突变株系相比,取食NtJIH1突变株的桃蚜,10天后其子代数量并没有显着性变化。类似的抗虫性能检测实验显示NtJIH1-2突变株不具备明显的抗虫性能。究其原因,我们发现NtJIH1-1和NtJIH1-2基因中分别来源于二倍体祖先种S基因组(Nicotiana sylvestris)和二倍体祖先种T基因组(Nicotiana tomentosoformis),而与Nt JIH1-1相比,根据CDS扩增片段克隆数测序比例估算NtJIH1-2的表达量为NtJIH1-1的七分之一左右,我们推测在异源四倍体烟草重组过程中,这两个基因进行了功能选择性进化,导致其突变体并没有发挥抗虫的作用。此外,我们发现NtJIH1-1的纯合突变体相较于对照而言,虽然有抗虫作用,但其生长缓慢,显着变小,而初步推测其可能与JA信号通路中Jasmonate ZIM-domain(JAZ)基因的调控相关。我们也对NtCYP450的突变株的抗棉铃虫及蚜虫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与非突变株系相比,取食两株NtCYP450 T1代突变株的棉铃虫,在取食4天后,其体重分别减少约49.5%和24%。实验结果也表明与对照植株相比较,胼胝质含量有显着提高,说明这种抗性的产生可能与胼胝质的形成有关。对NtCYP450突变株添加桃蚜进行抗虫性检测,结果显示,与非突变株系相比,取食两株NtCYP450突变株的桃蚜,10天后其子代数量分别减少57%和46%。而在突变株中,我们发现乙烯的含量与对照相比较,其含量增多,说明这种抗性的产生可能与乙烯诱导的防御相关。本项研究通过基因编辑CRISPR/Cas9技术,获得了Nt JIH1-1,NtJIH1-2,NtCYP450-Target1和NtCYP450-Target2的突变体。实验结果表,Knockout-NtJIH1-1植株表现出对棉铃虫具有显着增强的抵抗能力,而Knockout-NtCYP450-Target1和Knockout-NtCYP450-Target2植株表现出对棉铃虫和桃蚜均具有显着增强的抵抗能力。

刘佳惠[7](2020)在《EβF与MeSA混合缓释剂的研制及其对麦蚜的控制作用》文中提出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长期遭受着麦蚜的危害。麦蚜既能刺吸小麦植株汁液,又可分泌蜜露降低小麦的光合能力,还能传播小麦病毒病,造成小麦严重减产。目前麦蚜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农药残留、天敌被杀伤、生态多样性破坏等突出问题。因此,研发基于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的麦蚜控制新技术,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蚜虫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EβF)能够对蚜虫产生警戒作用,干扰蚜虫的取食,室内研究表明EβF可趋避蚜虫同时吸引部分蚜虫天敌。水杨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MeSA)既是麦蚜取食诱导后小麦植株产生的挥发物组分,也是植物免疫响应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信号,可以激发植物防御反应,提高植物对害虫的抵抗能力,同时还能操纵昆虫的行为。由于EβF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且易挥发,限制了田间应用。本论文将EβF制成缓释球,室内试验测定其持效期以及挥发速率,将具有缓释效果的EβF与MeSA按不同比例(10 mL MeSA,0.1 mL EβF+10 mL MeSA,1 mL EβF+10 mL MeSA)混合,研制混合缓释球,在2018-2019年,田间评价其对麦蚜及其天敌的生态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 EβF缓释球的室内挥发率测定室温条件下(20℃),EβF(1 mg·mL-1)在石蜡油中室温挥发只达2 d,而将EβF制成缓释球后,其挥发时间可至少延长至15 d。缓释球中EβF的释放是一个缓慢而均匀的过程,平均每天挥发约0.198μL。2 EβF和MeSA对麦蚜的生态效应2018年,10 mL MeSA,0.1 mL EβF+10 mL MeSA和1 mL EβF+10 mL MeSA 3种缓释球处理可显着降低麦蚜有翅蚜以及无翅蚜发生的数量。其中,0.1 mL EβF+10 mL MeSA相较于其它处理更能显着降低麦蚜无翅蚜的数量。2019年,对候选配比缓释球0.1 mL EβF+10 mL MeSA再次进行生态效应评价,其对无翅蚜的影响与2018年相似,但处理区有翅蚜的数量与对照比没有显着差异。3 EβF和MeSA对麦蚜天敌的生态效应2018年,10 mL MeSA,0.1 mL EβF+10 mL MeSA和1 mL EβF+10 mL MeSA 3种缓释球处理可以显着提高麦田中草蛉、食蚜蝇的数量,提高麦田中蚜虫的被寄生率。2019年,对0.1 mL EβF+10 mL MeSA再次进行的生态效应评价表明,对草蛉、食蚜蝇的作用显着,同时提高了麦田中寄生蜂的寄生率。

肖牧[8](2019)在《罗勒烯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应对生物胁迫,植物进化出一套复杂精密的防御体系。已有研究表明,这些防御网络主要由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组成,如水杨酸、茉莉酸(素)、乙烯、脱落酸、赤霉素、油菜素内酯等。然而,这些激素信号途径的诱导通常伴随着防御基因的强烈表达,而过度激活防御反应常造成有限的自身资源浪费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此同时,植物激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则导致防御途径的互相抑制,这使得同时启动多条防御信号转导途径以同时抵御多种生物胁迫难以实现。在本研究中,我们报道了植物受到昆虫取食后释放的挥发性气体混合物中一个共有的信号分子——罗勒烯可以增强多种植物对病原微生物以及昆虫取食的广谱抗性。其诱导的防御模式有别于已知的激素诱导模式,主要通过诱导植物进入防御戒备状态而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分析表明,罗勒烯诱导的防御预备状态独立于已知的植物激素信号传递,但植物受后续的生物侵害时启动的应答反应则需要完整的激素信号转导途径。通过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或植物病理学等手段分析,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罗勒烯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获得如下结果:1)分别以拟南芥、甘蓝型油菜、本氏烟草、微型番茄、马铃薯、黄瓜、黄花蒿、水稻(粳稻)为模式植物,证明了外源施加罗勒烯能增强植物对于真菌、细菌、食草昆虫等生物胁迫的抗性。2)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通过对罗勒烯处理后表型、组织化学分析、生物测定以及基因表达分析,确定实验条件下罗勒烯处理不影响拟南芥生物量与生长素途径、开花时间、种子产量且不会引起ROS的激增;罗勒烯诱导的防御反应并非通过物理屏障的增强(细胞壁胼胝质的累积、表皮毛的增多);与未经罗勒烯处理的拟南芥相比,罗勒烯预处理能够提高野生型拟南芥对于胁迫的响应强度,其防御基因的表达水平更高。3)转录组分析表明,罗勒烯诱导的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受水杨酸、茉莉酸或乙烯诱导,暗示着罗勒烯处理能够同时激活不同激素途径介导的防御,使得植物处于防御戒备状态;此外,转录组数据中也存在了部分未见报道与功能注释的基因,表明罗勒烯诱导植物进入防御戒备状态有着独有的信号转导途径且有别于已知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对已知激素途径关键基因突变体的抗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杨酸途径关键基因NPR1,合成途径关键基因SID2缺失后均从不同程度降低了植物对于假单胞丁香杆菌的基础抗性,而在突变体背景下罗勒烯依然能够增强抗性;茉莉酸途径受体COI1,关键转录因子MYC2的缺失并不影响罗勒烯诱导的对灰霉菌、核盘菌或斜纹夜蛾的抗性。在茉莉酸途径关键合成酶AOS与关键转录因子MYC2缺失后,罗勒烯依然能够启动VSP2的表达;乙烯受体ETR1突变以后,罗勒烯处理过的植株受到昆虫取食程度较低与未作处理的植株相比较低,且罗勒烯处理能够启动etr1突变体中PDF1.2的表达。4)qRT-PCR分析硫苷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FMO与SUR1的表达,结果表明:在经过罗勒烯处理后,拟南芥FMO与SUR1的表达在处理结束后0-6 h出现持续的上调,在4-5 h后均达到峰值。生化分析表明罗勒烯处理能促进拟南芥Col-0,npr1与coi1突变体叶片中硫苷的累积。罗勒烯诱导防御戒备状态下的非靶向代谢组分析结果表明许多代谢产物或许参与防御代谢产物前体合成或作为体内信号分子或化学武器而实行防御功能。暗示着罗勒烯诱导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或许与抗性有关。5)通过组织化学定位分析,证明明罗勒烯诱导后表达上升显着的基因FIBO受到水杨酸、茉莉酸、乙烯、创伤、昆虫取食等的诱导且能快速响应罗勒烯诱导。推测FIBO可能参与罗勒烯诱导的防御应答反应。对编码蛋白甲基转移酶的SDG8的启动子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罗勒烯处理能诱导增强SDG8启动子活性,且在sdg8突变体中PR1基因的表达未受诱导。而罗勒烯依然能增强sdg8突变体对假单胞丁香杆菌的抗性。结果暗示着罗勒烯诱导的PR1表达启动状态或许依赖于表观遗传修饰来调控,而罗勒烯诱导的植物对细菌抗性并非主要通过调节PR1的表达来实现。6)为了进一步验证罗勒烯诱导的植物防御预备状态独立于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运用基于EMS诱变的正向遗传学手段来筛选获得罗勒烯信号途径阻断的突变体,本研究将文中证明能响应罗勒烯的proFIBO-GUS、proPR1-LUC与proPDF1.2-LUC通过人工授粉手段将其与不同背景的突变体进行杂交并获得了带有相应报告系统的SA,JA/ET信号途径阻断的突变体,为后续筛选罗勒烯特有的信号转导途径阻断的突变体奠定了基础。

李宏梦[9](2019)在《腰带长体茧蜂的滞育调控及其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害研究》文中指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是我国玉米上的主要害虫,生物防治是科学治理亚洲玉米螟的重要措施之一。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 cingulum(Brischke)是亚洲玉米螟幼虫的优势寄生蜂,对亚洲玉米螟的种群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具有良好的生防利用前景。本论文以亚洲玉米螟为繁蜂寄主,通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寄生效果好的腰带长体茧蜂优良地理种群的筛选、腰带长体茧蜂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田间网室释放腰带长体茧蜂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制效果评价试验以及腰带长体茧蜂人工滞育与冷藏储存等进行了研究,为腰带长体茧蜂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与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亚洲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地理种群的腰带长体茧蜂的单雌寄生量、产卵历期、子代性比(♀:♂)存在显着差异。沈阳种群为单雌寄生量最大的种群,达到了30.7头,其次为公主岭、松原种群,肇东、昌图种群单雌寄生量较小,分别为16.5头和22.6头;昌图种群为产卵历期最长的种群,达到了10.2 d,其次为齐齐哈尔和沈阳种群,黑河、肇东种群产卵历期较短,分别为6.2 d和4.4 d;沈阳种群的子代性比最小,仅为30%,其余种群均在45%以上。在雌蜂寿命、子代单头出蜂量、单雌子代出蜂量、子代羽化率、子代茧重方面,各供试地理种群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筛选出公主岭、松原、齐齐哈尔种群为腰带长体茧蜂防治亚洲玉米螟的优良种群。2.腰带长体茧蜂为低温短日照滞育型昆虫,温度21℃、光周期10 L:14 D时滞育率可达99%,温度为光期21℃、暗期15℃,光周期为10 L:14 D时滞育率可达100%。4℃为腰带长体茧蜂的最佳储存温度,在4℃下储存6090 d,羽化率均可达90%以上,且雌蜂寿命、单雌寄生量均与对照无显着差异;在28℃下所需初始出蜂时间为8 d左右,集中出蜂时间为68 d。3.在20℃32℃温度范围内,腰带长体茧蜂对亚洲玉米螟的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型;相同温度下,随着寄主亚洲玉米螟密度的增加,腰带长体茧蜂寄生量增加,但当寄主密度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寄生量趋于稳定。24℃的寄生效能最大,达到了23.22,20℃最小,为15.84。随着寄主亚洲玉米螟密度和腰带长体茧蜂密度的增加,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采用Hessell干扰模型得出,28℃时的搜寻常数Q和干扰效应m均为最大,腰带长体茧蜂个体间的干扰效应降低了其寄生效能。4.田间网室释放腰带长体茧蜂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制效果评价试验中,当放蜂量为7.5对/m2时,其对亚洲玉米螟的寄生率显着大于其他处理,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寄生率达到了61.75%,玉米植株上亚洲玉米螟幼虫数、蛀孔数以及隧道长度均显着小于对照及5对/m2处理,分别为1.4头/株、2.5个/株和6.41 cm/株;当放蜂量为2.5对/m2和5对/m2时,各项评价指标均无显着差异,除寄生率显着小于对照外,其余指标与对照无显着差异;放蜂量为7.5对/m2时,虽幼虫数量和玉米植株的蛀孔数与2.5对/m2处理无显着差异,但仍小于该处理。

潘如军[10](2019)在《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抑制作用测定及田间防效研究》文中认为为拓展茶皂素的抗虫谱、探索其对甘薯小象甲的控制作用以及发掘茶皂素作为杀虫剂防治害虫的潜力。本文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甘薯小象甲对茶皂素的嗅觉忌避率;利用选择性测定法测定了甘薯小象甲对茶皂素的取食忌避率;利用选择性测定法测定了甘薯小象甲对含茶皂素食物的拒食率;采用人工饲料法测定了在茶皂素影响下甘薯小象甲的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并开展了茶籽麸和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茶皂素并没有对甘薯小象甲产生显着的嗅觉忌避作用或嗅觉引诱作用。而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具有取食忌避作用,取食忌避率随茶皂素浓度升高而升高,且6h的忌避率高于1h的,取食忌避作用显着;6h时,0.25%、0.5%、1.0%、5.0%、10.0%、20.0%的取食忌避率分别为40.67%、58.14%、77.77%、88.23%、95.00%、97.65%。2.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具有显着的拒食作用,且饲喂时间越长拒食率也越高;72h时,0.25%、0.5%和1.0%的拒食率为52.03%、63.01%和67.54%,5%、10.0%和20.0%的分别为97.14%、96.42%和98.57%。3.甘薯小象甲的卵、幼虫和蛹的历期都在茶皂素影响下而缩短,浓度越高发育历期也越短,且会导致死亡。在1.0%茶皂素作用下幼体发育历期最短,与对照相比缩短了4.01d,幼虫期死亡率也最高,为53.33%。此外,成虫的寿命也因摄入茶皂素后相对于对照显着缩短了23.67d。4.茶籽麸和茶皂素防治田间甘薯小象甲效果显着,茶籽麸根部撒施防效达98.46%,1.0%茶皂素水溶液灌根防效87.49%,稍逊于茶籽麸防效,但两者没有显着差异。5.茶皂素可进入红薯块根内部,在表皮与表皮内1-1.5cm部分均能检测到茶皂素,但在1.5-3cm部分未能检测到茶皂素。本研究结果表明,茶皂素对甘薯小象作用方式多样,对试虫行为和发育都能造成影响,以及实际防治效果良好,用本研究中的结论可以对甘薯小象甲进行防治控制以及开展更深入的研究,这不仅拓展了茶皂素的抗虫谱,还挖掘了其潜在性能,以及为今后开发茶皂素类杀虫药剂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二、昆虫激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虫激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棉铃虫取食影响番茄光适应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植物应答虫害胁迫的机制概述
        1.1.1 虫害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1.2 虫害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1.3 植物应对虫害胁迫的防御机制
    1.2 植物应答强光胁迫的机制概述
        1.2.1 强光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植物应对强光胁迫的保护机制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棉铃虫取食对番茄亚强光适应性和CEF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及培养条件
        2.1.2 棉铃虫取食与光处理
        2.1.3 模拟棉铃虫取食与光处理
        2.1.4 植物色素提取及含量测定
        2.1.5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2.1.6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2.1.7 植物RNA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测定
        2.1.8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棉铃虫取食影响番茄在亚强光条件下的生长与光合
        2.2.2 棉铃虫取食对亚强光条件下番茄光合系统的影响
        2.2.3 棉铃虫取食影响番茄在亚强光条件下的光保护机制
    2.3 讨论
3 PGR5 及其介导的CEF参与亚强光条件下棉铃虫取食对番茄光合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及培养条件
        3.1.2 模拟棉铃虫取食与光处理
        3.1.3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测定
        3.1.4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PGR5 参与亚强光条件下棉铃虫取食对番茄光合的影响
        3.2.2 PGR5 参与亚强光条件下棉铃虫取食对番茄光合系统的影响
        3.2.3 PGR5 参与亚强光条件下棉铃虫取食对番茄光保护机制的影响
    3.3 讨论
4 MYC2 参与JA信号介导的亚强光条件下棉铃虫取食对番茄CEF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及培养条件
        4.1.2 模拟棉铃虫取食与光处理
        4.1.3 植物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4.1.4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4.1.5 植物RNA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
        4.1.6 酵母单杂交实验
        4.1.7 烟草双荧光素酶瞬时表达分析
        4.1.8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JA信号参与调控亚强光条件下棉铃虫取食对番茄CEF的影响
        4.2.2 MYC2 参与JA信号介导的亚强光条件下棉铃虫取食对番茄CEF的影响
        4.2.3 转录因子MYC2 负调控PGR5
    4.3 讨论
5 亚强光对番茄抗虫防御反应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及培养条件
        5.1.2 棉铃虫取食与光处理
        5.1.3 模拟棉铃虫取食与光处理
        5.1.4 植物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5.1.5 植物RNA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
        5.1.6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亚强光影响番茄抗虫性
        5.2.2 亚强光对番茄防御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5.2.3 亚强光对番茄抗虫性的影响可逆
    5.3 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2)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异迟眼蕈蚊研究概况
        1.1.1 形态体征、生活习性及为害
        1.1.2 发生规律
        1.1.3 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1.4 防治策略
    1.2 植物源杀虫剂概况
        1.2.1 植物源杀虫剂简介
        1.2.2 杀虫植物资源及活性成分
    1.3 异硫氰酸烯丙酯概况
        1.3.1 异硫氰酸烯丙酯简介
        1.3.2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提炼步骤简介
        1.3.3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菌活性
        1.3.4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除杂草活性
        1.3.5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虫活性
        1.3.6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作用机制概述
    1.4 转录组学概况
        1.4.1 转录组学简介
        1.4.2 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
        1.4.3 转录组学在调控昆虫生殖方面的应用
    1.5 代谢组学概况
        1.5.1 代谢组学简介
        1.5.2 非靶向代谢组学在昆虫领域的研究进展
    1.6 设施作物概况
        1.6.1 设施作物简介
        1.6.2 温室大棚环境条件及常见虫害
        1.6.3 防治策略
    1.7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及对昆虫的影响
        1.7.1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1.7.2 CO_2浓度升高对昆虫的影响
        1.7.3 CO_2 对熏蒸剂的作用
    1.8 研究背景及意义
        1.8.1 研究背景
        1.8.2 研究意义
    1.9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的作用活性及亚致死效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寄主植物
        2.1.2 供试昆虫
        2.1.3 试剂及仪器
        2.1.4 配药
        2.1.5 熏蒸法
        2.1.6 浸叶法
        2.1.7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3 龄幼虫后续发育的影响
        2.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
        2.2.1 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生物活性分析
        2.2.2 AITC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的存活率分析
        2.2.3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2.2.4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蛹期和蛹重的影响
        2.2.5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化蛹率和羽化率的影响
        2.2.6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成虫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转录组学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寄主植物
        3.1.2 供试昆虫
        3.1.3 试剂及仪器
        3.1.4 测序样品准备
        3.1.5 c DNA文库构建
        3.1.6 转录组测序
        3.1.7 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
        3.1.8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3.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
        3.2.1 测序质量评估
        3.2.2 Unigene功能注释
        3.2.3 GO功能分类
        3.2.4 KEGG功能分类
        3.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6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与分类
        3.2.7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3.2.8 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寄主植物
        4.1.2 供试昆虫
        4.1.3 设备及试剂
        4.1.4 样品准备
        4.1.5 样本提取方法
        4.1.6 色谱-质谱分析
        4.1.7 数据分析流程
    4.2 结果
        4.2.1 样本质控分析
        4.2.2 代谢物化学分类归属统计
        4.2.3 组间PLS-DA分析
        4.2.4 组间差异显着的代谢物
        4.2.5 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
        4.2.6 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的熏蒸效率及酶活力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韭菜
        5.1.2 供试昆虫
        5.1.3 试剂及仪器
        5.1.4 幼虫的高CO2 胁迫
        5.1.5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幼虫的双重胁迫
        5.1.6 抗氧化酶、解毒酶和消化酶活力检测
        5.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
        5.2.1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致死率的影响
        5.2.2 AITC熏蒸、CO_2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迟眼蕈蚊死亡率影响的方差分析
        5.2.3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5.2.4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5.2.5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5.2.6 AITC熏蒸、CO_2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迟眼蕈蚊酶活力影响的方差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CO_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生长繁殖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寄主植物
        6.1.2 供试昆虫
        6.1.3 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6.1.4 异迟眼蕈蚊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的建立
        6.1.5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存活率的影响
        6.1.6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繁殖力的影响
        6.1.7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寿命期望的影响
        6.1.8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繁殖值的影响
        6.1.9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6.1.10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6.2.2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存活率的影响
        6.2.3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存活率及繁殖力的影响
        6.2.4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寿命期望值的影响
        6.2.5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繁殖值的影响
        6.2.6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CO_2浓度升高通过食物链对异迟眼蕈蚊生理特性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寄主植物
        7.1.2 供试昆虫
        7.1.3 试剂及仪器
        7.1.4 样品收集
        7.1.5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7.1.6 数据分析
    7.2 结果
        7.2.1 CO_2浓度升高对韭菜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7.2.2 CO_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生理指标的影响
        7.2.3 韭菜营养物质含量与异迟眼蕈蚊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总体结论与展望
    8.1 总体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氟啶虫胺腈对3种蚜虫的田间防效研究及蜜蜂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蚜虫的综合防治
    1.2 山东黄瓜生产及瓜蚜防治现状
    1.3 山东小麦生产及麦蚜防治现状
    1.4 山东西瓜生产及瓜蚜防治现状
    1.5 山东桃生产及桃瘤蚜防治现状
    1.6 氟啶虫胺腈的理化性质及应用现状
    1.7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氟啶虫胺腈对黄瓜蚜虫的田间试验方案
    2.2 氟啶虫胺腈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试验方案
    2.3 氟啶虫胺腈对西瓜蚜虫的田间试验方案
    2.4 氟啶虫胺腈对桃树蚜虫的田间试验方案
    2.5 氟啶虫胺腈对于蜜蜂的急性毒性试验
    2.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氟啶虫胺腈对黄瓜瓜蚜的防效表现
    3.2 氟啶虫胺腈对小麦麦长管蚜的防效表现
    3.3 氟啶虫胺腈对西瓜瓜蚜的防效表现
    3.4 氟啶虫胺腈对桃树桃瘤蚜的防效表现
    3.6 蚜虫防治用药对于蜜蜂的急性毒性试验
4 讨论
    4.1 氟啶虫胺腈对黄瓜瓜蚜的防治效果
    4.2 氟啶虫胺腈对于小麦麦长管蚜的防治效果
    4.3 氟啶虫胺腈对于西瓜蚜虫的防治效果
    4.4 氟啶虫胺腈对于桃树桃瘤蚜的防治效果
    4.5 氟啶虫胺腈对于4种不同作物蚜虫的防效比较
    4.6 氟啶虫胺腈对于蜜蜂的安全性评价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4)水稻纹枯病对水稻与褐飞虱及其天敌互作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致病微生物侵染对植食性害虫的影响
        1.1 植物病原菌侵染对植食性昆虫生长发育和寄主偏好性的影响
    2 植物病原菌侵染对植食性昆虫影响的机制
        2.1 植物对自身生长和抗性的权衡影响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
        2.2 植物对自身生长和抗性的权衡机制
    3 褐飞虱及水稻纹枯病概述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对褐飞虱生长发育及取食行为的影响
    1 前言
    2.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对褐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2.4 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对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2.5 水稻感纹枯病对水稻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2.6 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对褐飞虱取食诱导的水稻JA和SA含量影响
        2.7 水稻感纹枯病对水稻草酸含量的影响
        2.8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对褐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
        3.2 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对褐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
        3.3 水稻感纹枯病对水稻植株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3.4 水稻感纹枯病对褐飞虱取食水稻防御激素响应的影响
        3.5 水稻感纹枯病对水稻草酸含量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对褐飞虱、稻虱缨小蜂寄主偏好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2.3 纹枯病侵染水稻植株对褐飞虱及天敌的寄主偏好性的影响
        2.4 水稻挥发物分离鉴定
        2.5 纹枯病侵染对水稻植株蜡质组成的影响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褐飞虱和天敌的寄主偏好性
        3.2 纹枯病侵染对水稻植株挥发物的影响
        3.3 褐飞虱取食诱导的感病水稻挥发物
        3.4 水稻感纹枯病对水稻植株蜡质组成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纹枯病侵染对水稻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水稻感纹枯病对水稻干物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水稻地上部地下部干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3.2 对水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水稻感纹枯病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基地概况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设计
        2.4 调查工具
        2.5 调查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感染纹枯病及褐飞虱为害对水稻植株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水稻样品采集
        2.2 RNA提取
        2.3 有参考基因组转录组建库分析
        2.4 表达差异分析
        2.5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建库质量
        3.2 褐飞虱取食诱导前后水稻植株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3.3 水稻营养与抗性权衡的关键基因
    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主要结果
    2.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抗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BmNPV
        1.2.1 BmNPV的病原特征
        1.2.2 BmNPV感染后的发病症状
        1.2.3 BmNPV感染家蚕后病毒粒子的侵染途径
    1.3 蚕用药物现状
        1.3.1 消毒剂类
        1.3.2 抗细菌类
        1.3.3 抗寄生虫类
        1.3.4 激素类药物
        1.3.5 蚕用抗病毒药物
        1.3.6 单克隆抗体
        1.3.7 弱毒苗
    1.4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GP64蛋白抑制剂虚拟筛选及活性检测
    2.1 材料试剂
        2.1.1 细胞系,病毒、质粒和菌株
        2.1.2 工具酶及试剂盒
        2.1.3 其他试剂
        2.1.4 试剂的配制
        2.1.5 相关反应体系及反应程序
        2.1.6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同源建模
        2.2.2 虚拟筛选
        2.2.3 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BmNPV的构建
        2.2.4 病毒感染与抗病毒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同源建模
        2.3.2 虚拟筛选
        2.3.3 体外抗BmNPV活性检测
    2.4 讨论
第三章 商品化抗病毒、抗肿瘤药物对家蚕血液型脓病治疗药效的筛选
    3.1 材料试剂
        3.1.1 家蚕品系、细胞系,病毒、质粒
        3.1.2 实验试剂
        3.1.3 试剂的配制
        3.1.4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抗病毒、抗肿瘤药物的选择
        3.2.2 细胞水平病毒感染与抗病毒测定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纳米二氧化钛消毒药效的鉴定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蚕品种
        4.1.2 供试药剂
        4.1.3 供试家蚕病原微生物
        4.1.4 供试培养基及其配置
        4.1.5 供试试液
        4.1.6 供试用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家蚕常见病原体的制备
        4.2.2 载体制作
    4.3 供试药物的配制
    4.4 消毒与中和处理
    4.5 .对家蚕的感染
        4.5.1 试验分组
        4.5.2 对家蚕的感染操作
        4.5.3 病蚕的识别和发病率的计算
    4.6 结果判定
        4.6.1 消毒效果的表示方法
        4.6.2 消毒效果的结果显示
    4.7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烟草抗虫相关候选负调控因子(NtCYP450和NtJIH1)的基因编辑及素材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害虫的研究
        1.1.1 危害植物的主要害虫种类及危害特性
        1.1.2 植物抗虫反应及主要的信号途径
    1.2 生产上防治害虫的措施
        1.2.1 物理防治
        1.2.2 化学防治
        1.2.3 生物防治
        1.2.4 基因工程防治
    1.3 植物抗虫相关负调控因子的研究
        1.3.1 Cytochrome P450 在植物中的抗虫研究及其他功能
        1.3.2 Jasmonoyl-L-isoleucine hydrolase1(JIH1)在植物中的抗虫研究
    1.4 评价植物抗虫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研究
        1.4.1 植物胼胝质(Plant callose)
        1.4.2 植物过氧化氢酶(Plant catalase)
        1.4.3 植物胰蛋白酶抑制剂(Plant trypsin inhibitor)
        1.4.4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2.2 研究内容
        2.2.1 NtJIH1及NtCYP450 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2.2.2 NtJIH1及NtCYP450 的过表达及敲除
        2.2.3 NtJIH1及NtCYP450 突变体的抗虫检测及抗性指标检测
    2.3 研究路线
第3章 NtJIH1和NtCYP450 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1 物种数据的获取
        3.1.2 供试植物与昆虫的选取
        3.1.3 分析软件及网站
        3.1.4 主要试剂及耗材
        3.1.5 主要仪器
        3.1.6 主要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植物处理
        3.2.2 提取植物组织总RNA
        3.2.3 将RNA反转录成c DNA
        3.2.4 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NtJIH1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3.3.2 NtCYP450的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NtJIH1及NtCYP450 的过表达及敲除
    4.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实验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主要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1 目的基因的获取
        4.2.2 目的基因NtCYP450-1、NtCYP450-2、NtCYP450-3、NtJIH1-1、NtJIH1-2PCR扩增
        4.2.3 目的基因的回收
        4.2.4 目的基因的连接转化
        4.2.5 阳性克隆检测
        4.2.6 基因敲除靶位点的设计
        4.2.7 敲除载体的构建
        4.2.8 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4.2.9 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4.2.10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烟草叶片
        4.2.11 阳性植株的筛选
        4.2.12 RNA的提取,反转录及q RT-PCR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NtJIH1与NtCYP450的CDS序列的扩增
        4.3.2 敲除载体及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4.3.3 农杆菌阳性转化子的筛选
        4.3.4 再生植株的获取及阳性植株的筛选
        4.3.5 获得的突变株及过表达植株的数量统计
        4.3.6 获得的突变株脱靶位点的分析
        4.3.7 获得的突变株防御相关基因的检测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NtJIH1及NtCYP450 突变体的抗虫检测及抗性指标检测
    5.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1.1 供试植物与昆虫的选取
        5.1.2 主要耗材及主要仪器
        5.1.3 实验试剂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5.2.1 突变体及过表达植株对棉铃虫体重及对蚜虫后代繁殖量的影响
        5.2.2 植物胼胝质,胰蛋白抑制剂,激素茉莉酸、水杨酸和乙烯及脂肪酸含量的ELISA法测定
        5.2.3 植物过氧化氢酶(CAT)含量的测定
        5.2.4 植物组织样品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NtJIH1突变体及转基因植株对棉铃虫的抗性检测及抗性指标的检测
        5.3.2 NtJIH1突变体及转基因植株对桃蚜的抗性检测及抗性指标的检测
        5.3.3 NtCYP450突变体对棉铃虫的抗性检测及抗性指标的检测
        5.3.4 NtCYP450突变体对桃蚜的抗性检测及抗性指标的检测
        5.3.5 NtJIH1-1纯合突变株的表型观察
    5.4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综合与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7)EβF与MeSA混合缓释剂的研制及其对麦蚜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小麦和小麦蚜虫
        1.1.1 小麦蚜虫
        1.1.2 小麦蚜虫猖獗的原因
        1.1.3 麦蚜防控措施
    1.2 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级营养层次相互作用
    1.3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
        1.3.1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的诱导因子
        1.3.2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的作用
    1.4 MeSA
        1.4.1 MeSA的生态功能
        1.4.2 MeSA在麦田中的应用
    1.5 蚜虫报警信息素
        1.5.1 蚜虫报警信息素的主要成分
        1.5.2 蚜虫报警信息素的生理生态功能
        1.5.3 EβF的应用
    1.6 EβF及 MeSA的缓释应用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试剂样品
        2.1.2 仪器设备
    2.2 海藻酸钠缓释球制备
        2.2.1 EβF海藻酸钠缓释球制备
        2.2.2 EβF-MeSA海藻酸钠缓释球制备
    2.3 EβF缓释球挥发速率测定
        2.3.1 EβF缓释球气体挥发收集
        2.3.2 外标法回归方程测定
        2.3.3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2.4 EβF和 MeSA对蚜虫及天敌的生态效应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EβF缓释球室内测定
        3.1.1 外标法回归方程
        3.1.2 EβF缓释球挥发速率
    3.2 EβF和 MeSA对麦蚜的生态效应
        3.2.1 EβF和 MeSA对麦蚜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
        3.2.2 EβF和 MeSA对麦蚜种群数量的影响
    3.3 EβF和 MeSA对天敌的生态效应
        3.3.1 EβF和 MeSA对草蛉的生态效应
        3.3.1.1 EβF和 MeSA对草蛉发生动态的影响
        3.3.1.2 EβF和 MeSA对草蛉种群数量的影响
        3.3.2 EβF和 MeSA对瓢虫的生态效应
        3.3.2.1 EβF和 MeSA对瓢虫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
        3.3.2.2 EβF和 MeSA对瓢虫种群数量的影响
        3.3.3 EβF和 MeSA对食蚜蝇的生态效应
        3.3.3.1 EβF和 MeSA对食蚜蝇种群发生动态的影响
        3.3.3.2 EβF和 MeSA对食蚜蝇种群数量的影响
        3.3.4 EβF和 MeSA对寄生蜂的生态效应
        3.3.4.1 EβF和 MeSA对寄生蜂寄生数量的影响
        3.3.4.2 EβF和 MeSA对寄生率的影响
    3.4 麦蚜及天敌营养层关系的数量食物网分析
4 讨论
    4.1 海藻酸钠缓释剂小球制备原理
    4.2 EβF缓释剂小球挥发速率测定
    4.3 EβF和 MeSA对麦蚜的影响
    4.4 EβF和 MeSA对天敌的影响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罗勒烯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胁迫的多样性
        1.2.2 植物防御是一个复杂精细的调控过程
        1.2.3 植物挥发性气体与罗勒烯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罗勒烯诱导广谱抗性及其普适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罗勒烯处理提高十字花科植物对生物胁迫的抗性
        2.2.2 罗勒烯处理提高茄科对生物胁迫的抗性
        2.2.3 罗勒烯处理提高葫芦科植物对生物胁迫的抗性
        2.2.4 罗勒烯处理提高菊科植物对生物胁迫的抗性
        2.2.5 罗勒烯处理提高禾本科植物对生物胁迫的抗性
    2.3 讨论
第3章 罗勒烯诱导拟南芥防御反应的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罗勒烯处理对拟南芥生长、开花与种子产量无明显影响
        3.2.2 罗勒烯处理不影响拟南芥ROS信号
        3.2.3 罗勒烯处理不影响拟南芥物理性防御
        3.2.4 罗勒烯处理能使得植物防御基因表达处于启动状态
    3.3 讨论
第4章 罗勒烯信号转导途径与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罗勒烯诱导的转录组分析
        4.2.2 罗勒烯诱导植物防御启动不依赖于水杨酸合成与信号转导
        4.2.3 罗勒烯诱导植物防御启动不依赖于茉莉酸合成与信号转导
        4.2.4 罗勒烯诱导植物防御启动不依赖于乙烯信号转导
    4.3 讨论
第5章 罗勒烯诱导拟南芥防御的分子机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罗勒烯处理诱导拟南芥的硫苷合成与代谢组分析
        5.2.2 罗勒烯诱导的防御反应与表观遗传修饰因子之间的关系
        5.2.3 罗勒烯信号转导对NPR1亚细胞定位的影响
        5.2.4 罗勒烯防御信号转导途径中FIBO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5.2.5 利用正向遗传学手段筛选获得罗勒烯特有信号转导途径阻断的突变体
    5.3 讨论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6.1 总结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腰带长体茧蜂的滞育调控及其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亚洲玉米螟的生物学及其防治措施
    1.2 腰带长体茧蜂的研究现状
    1.3 昆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1.4 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腰带长体茧蜂优良种群的筛选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5 讨论
第三章 腰带长体茧蜂的人工滞育与冷藏储存
    3.1 供试虫源
    3.2 试验方法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5 讨论
第四章 腰带长体茧蜂的寄生功能反应
    4.1 供试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5 讨论
第五章 田间网室释放腰带长体茧蜂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制效果评价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5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抑制作用测定及田间防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物源杀虫剂的概况
        1.1.1 植物源杀虫剂的概念
        1.1.2 植物源杀虫剂资源
        1.1.3 植物源杀虫剂的利用
        1.1.4 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
        1.1.5 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1.2 茶皂素概况
    1.3 茶皂素的生防应用与研究
        1.3.1 水产养殖领域
        1.3.2 医药领域
        1.3.3 农药领域
    1.4 甘薯小象甲的概况
        1.4.1 甘薯小象甲发生与为害现状
        1.4.2 甘薯小象甲的发育特性
        1.4.3 甘薯小象甲寄主和取食特性
    1.5 甘薯小象甲的防治现状
        1.5.1 农业防治
        1.5.2 化学防治
        1.5.3 性激素诱杀
        1.5.4 昆虫不育技术
        1.5.5 生物防治
    1.6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药剂
        2.1.2 供试甘薯
        2.1.3 供试虫源
        2.1.4 甘薯小象甲的人工饲料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嗅觉忌避作用
    2.4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取食忌避作用测定
    2.5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拒食作用测定
    2.6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2.6.1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幼体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2.6.2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2.7 茶籽麸和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田间防效作用
        2.7.1 试验环境
        2.7.2 种植方法
        2.7.3 施药方法
        2.7.4 调查方法
    2.8 茶皂素在红薯内部的消解动态
        2.8.1 样品处理方法
        2.8.2 红薯样品的前处理
        2.8.3 红薯基质茶皂素标准曲线的制定
    2.9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嗅觉忌避作用
    3.2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取食忌避作用试验结果
    3.3 拒食作用测定结果
    3.4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3.4.1 对幼体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3.4.2 对成虫寿命影响的试验结果
    3.5 茶籽麸和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田间药效评价
    3.6 红薯中茶皂素的吸收情况
        3.6.1 红薯基质的茶皂素标准曲线
        3.6.2 红薯中茶皂素吸收情况
4 讨论与总结
    4.1 讨论
        4.1.1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嗅觉忌避作用
        4.1.2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的取食忌避和拒食作用
        4.1.3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发育及生存的影响
        4.1.4 茶籽麸和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
        4.1.5 施用茶皂素对红薯以及土壤有何影响
    4.2 总结
    4.3 展望
    4.4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昆虫激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棉铃虫取食影响番茄光适应的机制研究[D]. 魏春雨. 浙江大学, 2021(01)
  • [2]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D]. 苟玉萍.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氟啶虫胺腈对3种蚜虫的田间防效研究及蜜蜂安全性评价[D]. 李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4]水稻纹枯病对水稻与褐飞虱及其天敌互作关系的影响[D]. 孙泽.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5]抗家蚕血液型脓病药物的研究[D]. 刘茹婷.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4)
  • [6]烟草抗虫相关候选负调控因子(NtCYP450和NtJIH1)的基因编辑及素材制备[D]. 李跃跃. 西南大学, 2020(01)
  • [7]EβF与MeSA混合缓释剂的研制及其对麦蚜的控制作用[D]. 刘佳惠.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8]罗勒烯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 肖牧.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9]腰带长体茧蜂的滞育调控及其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害研究[D]. 李宏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1)
  • [10]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抑制作用测定及田间防效研究[D]. 潘如军. 广西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昆虫激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