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六顶帽子适合中国企业戴吗?(论文文献综述)
骆明婷[1](2021)在《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经济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指的是物质生活的匮乏,通常局限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贫困问题突破地域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某一特定人群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能力的社会性问题。联合国成立后,减除贫困、促进发展成为联合国的核心议题之一,联合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开展了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联合国的行动下,全球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双边或多边协议、私营部门、公民自愿行动的庞大的减贫机制,旨在通过联合不同的力量,合理利用资源,应对单一国家无法独立解决的全球性贫困问题。本文的阐述基于以下假设: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凌驾于各主权国家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和有约束性的法律结构;第二,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的主要行为体,各国的行为决策是根据本国利益作出的,寻求在安全、权力、财富上的最大收益;第三,国家间的合作是可能的,良性合作预期会带来共赢的局面,但各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取决于行为体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考量,并符合某种“集体行动的逻辑”,合作的实现和维系是艰难的。本文试图采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全球贫困治理中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模式以及各行为体在其中的行为方式。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就将发展议程作为核心议题之一,致力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减除贫困、提升各国人民福祉,从20世纪60年代起,其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试图“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的演变,逐步建立起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为核心的全面的减贫体系,包括较为完善的决策程序、议事规程和监督体系。2015年,在对千年发展目标的终期评估中发现,虽然千年计划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很多指标尚未达成,且出现了发达国家未履行筹资承诺、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供应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低收入国家减贫进展缓慢等现象。随后,联合国提出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深化,期待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包容性相结合的目标。本文认为造成全球减贫机制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是由发达国家供给、发展中国家消费,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利益提供GPGs,由于减贫领域的GPGs供给成本高,见效周期长,且与供给国的核心利益关系不密切,通常不会获得优先投入,当投入成本过高或与国家核心利益产生冲突时,发达国家将减少或放弃对其的投入。发展中国家不能参与到GPGs供给的决策过程,无法根据本国需求改变GPGs供应和分配的规则,只能被动接受,这一过程是低效、混乱的。国际组织在GPGs供应和分配中发挥着激励和衔接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有强制力的权威机构,且随着减贫议题的扩大,国际机制呈现碎片化状态,导致国际组织指导的减贫机制效率低下,交易成本高。本文介绍了自2002年蒙特雷发展问题筹资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关于MDGs筹资问题和GPGs供给模式的论争,通过这个案例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在全球层面推进减贫领域的改革、重塑减贫GPGs筹资和分配体系存在着困难,并进一步佐证本文的结论。虽然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较于“千年发展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全球减贫机制的内核和运行模式没有本质性的变化,GPGs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联合国始终希望能通过建立一种制度化的全球伙伴关系来保证减贫领域GPGs的充足供应,这个体系可以减轻发达国家在面临国内财政或政治危机中筹集资金所遇到的困难,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推进其减贫进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将中国经验传递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机制,增加对外援助,并提出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援助理念,中国的援助模式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援助理念,但与联合国建立互利合作的新型减贫机制的理念更加契合。本文的创新和贡献在于:首先,梳理了联合国成立以来发展理念的变化和发展议程的推进、“千年计划”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总结了现有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减贫机制的决策过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各行为体参与方式;其次,将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交易成本”的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领域,注意辨析市场中的“理性人”和全球公域中的“理性的国家”之间的行为差异;一国内部有强制性权力下的公共选择和在全球无政府状态下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差异;以及全球不同问题领域(根据是否与国家核心利益相关、是否能取得即时的利益来划分)中行为体的行为决策的差异,并最终聚焦到全球减贫领域的相关问题。第三,通过分析全球减贫领域各行为体之间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的行为模式,论证为什么减贫领域公共产品的供需存在矛盾?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金春华[2](2019)在《六西格玛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建设质量强国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质量成为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成为寻求竞争优势的根基。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激发质量创新活力,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因此,重新审视包括六西格玛管理等在内诸多质量管理实践,探究质量改进实践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及其作用机制,有效指导企业的质量改进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学者们对组织层面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关键成功要素、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效益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但缺乏六西格玛项目层次的研究。本文围绕着“六西格玛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融合团队学习、情境理论、知识创造等组织领域的相关理论,开展两个层次四个方面的研究:首先通过质化研究,辨识与提炼六西格玛项目绩效影响因素、中介因素与情境因素,构建本文的总体理论框架;随后开展实证研究,从三个不同角度的对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扎根理论的质化研究。应用扎根理论,基于对六西格玛项目团队的深度访谈,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进行数据分析,识别与提炼出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团队学习、知识创造、项目特征等主范畴,在进一步分析主范畴典型关系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总体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为后续三个不同角度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结构性思路。(2)团队学习为中介的六西格玛项目绩效形成机制研究。根据总体理论框架,以团队学习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六西格玛项目相关因素影响项目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源保障和心理安全感对六西格玛项目绩效均存在显着影响。在两者对项目绩效的影响中,团队学习的不同类型起到不同的中介作用:资源保障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的联合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项目绩效,而心理安全感则通过探索式学习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项目绩效。(3)项目特征为情境的六西格玛项目绩效形成机制研究。根据总体理论框架,以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作为情境变量,探究不同项目特征与影响因素对项目绩效的交互影响。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项目不确定性与领导支持、心理安全感、跨部门合作等社会因素之间具有交互作用,项目的不确定性越高,社会因素对项目绩效的正向影响越明显,技术因素对项目绩效的正向影响越不明显;项目复杂性与资源保障、结构化方法的使用、项目管理机制等技术因素具有交互作用,也与领导支持与跨部门合作等社会因素具有交互作用,项目复杂性越高,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安全感除外)对项目绩效的正向影响越明显。(4)知识创造对六西格玛项目绩效的影响研究。根据总体理论框架,以知识为中介变量,探究六西格玛项目中知识创造的四种机制(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西格玛项目过程中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四种知识创造机制实现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所创造的知识在知识创造机制与六西格玛项目绩效之间起着近似完全的中介作用。本研究聚焦于六西格玛项目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采用质化研究构建了总体理论框架,随后通过三个实证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的结论丰富了六西格玛项目影响因素与项目绩效之间作用机制的认识,拓展了六西格玛管理的研究边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企业有效开展包括六西格玛项目在内的质量管理实践,提升质量竞争力具有很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谷玉辉[3](2018)在《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重点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推动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走向制度化发展轨道,成为新时代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奋斗目标。但目前看,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仍处于探索阶段,实践中尚有诸多问题需要破解,远未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协商体系。研究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有助于同其他渠道协商民主形成联动,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中国协商民主体系,有助于推进社会协作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通过七个章节对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划分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鉴于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研究综述主要以国内学术界重要理论观点的梳理为主,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辩证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提出了两点创新。第二章为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概述。通过概念界定和内涵分析,指出了什么是中国社会组织和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探讨了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性质、特点和地位。第三章阐述了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主要叙述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原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以及当代西方治理理论的相关理念。第四章梳理了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历史轨迹。以时间为主线,从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萌芽、形成及发展三个阶段出发,探讨了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同时总结提炼了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发展经验。第五章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与原则。实践形式主要包括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协商、社会组织和企业之间的协商、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社会组织内部的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其他渠道协商;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四个实践原则。第六章归纳了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优势与功能。优势主要有专业优势、灵活优势、高效优势、开放优势、第三方优势和扎根基层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实践功能。第七章探讨了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困境与出路。首先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进展,其次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对策建议,即提升社会组织认识深度与信任厚度、推进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增强公信力、确立社会组织自身的协商主体地位、增强社会组织的协商意识和能力、开辟社会组织协商新渠道并树立全球协商话语权以及加快社会组织协商民主制度机制建设。
张航[4](2017)在《南海地区渔业合作与中国的角色 ——以北部湾渔业合作机制为例》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南海地区渔业合作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为此,本文选取了北部湾区域渔业合作机制作为典型研究案例,以探讨这一机制在整个南海地区的示范意义。南海地区渔业资源的丰富性蕴含着该地区渔业冲突的可能性,主权争端的复杂性意味着该地区渔业冲突的必然性,渔业冲突为渔业合作提供了直接动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贸、教育、文化、安全等领域的密切合作为渔业合作营造出良好氛围,中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为南海地区相关方推进渔业合作创造了绝佳时机。然而关于合作是否有效,学界存在争议,本文赞成合作。本文认为渔业合作应该上升为中国甚至地区国家(含台湾,台湾是政治实体,非国家)的区域层面的发展战略。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北部湾区域渔业合作机制的成功从合作意愿和实践效果两个维度论证此观点。合作的进程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分析了“海上民兵”问题、非法捕鱼问题以及主权因素对推进渔业合作产生的阻力。本文的结论是合作在相关方共同意愿以及联合努力下可以得到实现。
刘佳威[5](2016)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地区性的冲突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和谐发展,打造世界命运共同体是世界的大势、世界的共识。可以讲,今日的世界的分工合作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因此,重温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对丰富马克思主义和平理论思想的研究,对指导中国乃至世界在交流交往过程中的和平共赢的关系构建,构建包容互鉴的世界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为主线,通过对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实践基础的梳理考察,探究了列宁和平共处理论在新中国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以及当今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时期中国外交中的创新与发展,并由此分析了和平共处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布局。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介绍本研究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研究的内容、目标、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技术框架和线路图。第一章分析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理论逻辑,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在苏联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以及具有的历史贡献和意义。第二章考察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中国的运用,具体分析了建国初期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斗争时期中国和平共处思想的探索和萌芽,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中国政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等问题,这是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为后期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第三章探讨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时期中国外交中的创新与发展,主要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中的运用。具体分析了邓小平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思想,江泽民的新安全观,胡锦涛关于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等和平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第四章是阐述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的新的和平发展思想在当今中国外交工作中实际运用,分析了当代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的地缘政治总体布局。主要研究观点有:大国是关键,处理好大国关系在于抓住中国和平发展的关键纽结;周边是首要,中国周边环境极其复杂多变,必须明晰中国和平发展的核心要素;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夯实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大国,力求和平共处的地缘政治结构的外围;多边是舞台,中国必须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建构中国和平发展的广泛基础。
陈晓梅[6](2015)在《基于组织认定的战略变革研究》文中指出组织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那些善于改变自己并推进战略变革的组织才有可能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战略变革不但没有使组织获得期望的改善和发展,反而使组织陷入困境。究其原因,战略变革是一个涉及多种具体因素和抽象因素的复杂过程,然而,无论是决策层还是执行层都过于关注切实可见的具体因素,如产品/服务、组织结构、高层管理团队结构等;却忽略在变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抽象元素,如集体意识、价值观、管理传统、惯例以及组织认定。本文认为组织认定能够为我们研究战略变革提供一个全新的、有价值的视角。组织认定是组织成员对“作为一个组织,我们是谁”这一问题的共识,是组织成员对核心、独特和相对持久的组织特征的感知。现有研究已经表明,组织认定对战略变革、企业核心能力、动态竞争能力、战略绩效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组织认定与战略变革的问题是当今管理界的一个前沿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理论分析方法。首先,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顶级管理学期刊有关组织认定和战略变革的文献;其次,以组织认定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战略变革的内涵和类型、影响因素和高层管理团队中在战略变革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在对理论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并指出渐进式变革中需要重点管理组织认定,在激进式变革的关注点则在组织认定重塑。本文的主要观点有三个:第一,战略变革与组织认定密切相关,组织战略的改变往往伴随着组织认定的改变。第二,根据组织认定改变程度的不同,战略变革可以分为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渐进式变革需要改变组织认定的具体元素,造成的认定差异较小。实施渐进式变革的重点在于保持组织认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激进式变革需要改变抽象的组织认定元素,往往会产生极大的认定差异。实施激进式变革的重点在于重塑组织认定。第三,在基于组织认定的战略变革中,高层管理者的意义构建和意义给赋行为具有关键作用。高层管理者通过自身的意义构建行为形成战略变革的基本思想,并影响组织成员的意义构建,从而成功实施战略变革。本文提出以组织认定为基础进行战略变革研究,是方法上的一次全新尝试,有助于将战略变革理论研究的注意力转向组织成员对于“作为一个组织,我们是谁”的感知。因此,本文丰富和发展了战略变革理论与组织认定理论。同时,对战略变革和组织认定动态性的关注使战略变革理论对现实具有更强的诠释意义,有助于帮助和指导企业正确实施战略变革,推动企业战略变革水平的提高。
黄兴全[7](2014)在《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的X公司磁头质量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固态硬盘的容量不断增大和价格的不断下降,存储市场已经不断向固态硬盘方向倾斜,HDD硬盘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过去。X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硬盘磁头生产商,同时也是是全球唯一没有自己的硬盘品牌的硬盘磁头生产商,面临更大的冲击,尤其是在人力及其它成本反向增加的过程中仍然要应HDD硬盘厂商要求不断对硬盘磁头降价进行,使得降低磁头制造的成本,提高制造优率(也意味着更好的质量)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六西格玛管理技术在改进质量上的突出效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声誉,因而被选择应用于该项目的改进研究当中。本文介绍了质量管理的发展史和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概念,详细步地介绍了六西格玛核心内容DMAIC过程改进模式,认为六西格玛管理技术改进质量是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并对比了当前ISO9000系列标准的优缺点,讨论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第三章开始以市场主流的K产品为六西格玛管理技术应用研究实例,进行六西格玛具体实施过程分析,通过快赢措施消除优率波动过大的因素,通过因果矩阵、FMEA等工具识别关键过程风险因子,并通过物理材料分析、回归分析以及DOE实验设计工具加以优化,最后运用休哈特控制图加以控制。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优率从97.25%提高到98.02%,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技术对磁头制造质量的改善是显着的,并为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该应用研究中的被证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为今后的质量改进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参考。
林延光[8](2014)在《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研究 ——兼与美国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互助共济、扶弱济困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儒家文化中的精髓与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后,慈善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被作为压制的对象,慈善发展受到很大挫折,相应的募捐活动也很少开展,慈善事业逐渐转化为政府主导的济贫帮困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在中国官方的话语体系中“慈善”两字一度销声匿迹了。改革开放之后,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尤其是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宣告正式成立,现代意义上的慈善事业才算正式恢复。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其增长能力是与慈善业的发展相辅相成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不以人的自我意志为转移,它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渐渐发展的,只有社会对慈善需求的膨胀,慈善业才有发展的空间。就现有的条件与现实来看,我国慈善业起步较晚,人们对于慈善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慈善事业大规模发展的时机尚未成熟。综上所述,我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依旧处在摸索阶段。慈善公益募捐的发展在中国经历了几起几落,与政府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斩不断理还乱。近些年来,政府加强了对慈善类民间组织或机构的支持和鼓励,全国各省市地区的慈善总会、慈善协会等慈善组织也都在积极筹建当中(很多都是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建立的)。可以断定,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人力、物力用于慈善事业发展,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渐渐的朝我们走来了。文中第一章是本文的论证基础,界定了何为慈善公益,厘清了募捐的定义与涵义,同时对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作一个简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系统回顾了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的历史发展历程。第二章系统阐述了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产生。包括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产生的环境分析,法律制度与税收政策,募捐资金的筹集与发放并以中国青少年儿童基金会为例加以详尽论述,以及慈善公益募捐产生的历史意义。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初步发展。包括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发展的土壤,发展阶段的募捐法律制度与税收政策,资金的运营与管理并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例进行论证,以及激励与宣传。第四章论述了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继续发展。主要包括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走向完善的条件准备,现阶段募捐法律制度与税收政策,成长体系并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例,以及当地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成功与不足。第五章是对前文的升华与补充。通过对中美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优缺点,并考虑现实国情,充分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第六章试论述了未来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发展走向。包括明确慈善公益事业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优化设计路径等。
钱幸[9](2014)在《可口可乐中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营销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为社会创造利润、解决就业问题等,更多地是要求企业从经济人转换成社会人,履行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于企业而言,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和追逐经济利益的双重压力下,急切地寻求一种兼顾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的方法。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营销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营销手段之一。企业社会责任营销是企业在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同时,借助广告和新闻媒体的宣传来改善企业的声誉、提高企业形象、增加客户忠诚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产品销售额的营销形式。本文以可口可乐中国公司为研究的对象,运用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中国饮料行业的现状、竞争者、以及对可口可乐中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进行一般分析。将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判断,与对可口可乐公司内部员工和消费者进行的访谈结果结合,发现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营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一套符合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现状的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策略。本研究可以对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提高饮料行业的社会责任营销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赵德发[10](2013)在《白老虎——中国大蒜行业内幕揭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曾几何时,在全国范围内,大蒜、生姜、绿豆等农产品相继大幅度涨价,牵动国人的神经。"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网络新词儿满天飞,网友们竞相"吐槽",一时蔚为大观。其中尤以"蒜你狠"最离谱,大蒜从每斤一两元涨到十元以上,有的超市甚至卖出了每斤十二元的高价,比猪肉还贵。"蒜你狠"让一些人一夜暴富的故事被传得神乎其神,而之后出现的"蒜你贱",又让无数蒜农、蒜商血本无归。业内人士把大蒜叫作白老虎,因为它会"吃人"。是什么导致蒜价暴涨暴跌?是市场规律使然还是游资恶意炒作?着名作家赵德发深入大蒜产地、交易市场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完成的这部长篇力作,揭示了"蒜你狠"、"蒜你贱"背后的玄机。
二、这六顶帽子适合中国企业戴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这六顶帽子适合中国企业戴吗?(论文提纲范文)
(1)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贫困治理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
一、什么是贫困 |
二、全球贫困的地区分类与现状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概念辨析 |
一、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 |
二、治理和统治 |
三、公共产品和全球公共产品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贫困的产生 |
二、解决贫困的手段 |
三、国际机制理论、全球公共产品和全球贫困治理 |
四、中国减贫的理论与实践 |
第四节 研究假设、基本观点及章节安排 |
一、研究假设 |
二、基本观点 |
三、章节安排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思路 |
第二章 机制化减贫的理论解析 |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 |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演进 |
二、交易费用理论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第二节 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作用模式 |
一、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 |
二、全球公共产品的作用模式 |
三、全球公共产品的的供给模式 |
四、国际社会对全球公共产品筹资模式的探索 |
第三节 制度理论语境下的全球贫困治理 |
一、国际机制理论 |
二、全球治理理论 |
三、全球贫困治理:集体行动的逻辑 |
第三章 联合国的发展理念和减贫机制 |
第一节 |
一、贫困是人类发展的痼疾 |
二、全球化下贫困治理的新路径 |
三、贫困治理的多元方式 |
第二节 联合国的发展议程和贫困治理路径 |
一、联合国的发展理念演进 |
二、联合国治理贫困的组织体系和议事规程 |
三、发展议程中的联合国与区域合作 |
第三节 联合国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 |
一、1960—1969,第一个发展十年:重视经济增长 |
二、1970—1979,第二个发展十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三、1981—1990,第三个发展十年:人的全面发展 |
四、1991—2000,第四个发展十年:可持续发展 |
第四章 千年发展目标下的减贫机制及其实施 |
第一节 联合国千年发展宣言与千年发展目标 |
一、千年计划的形成 |
二、千年计划的具体内容 |
三、千年计划的组织形式 |
第二节 千年计划的机制化实施 |
一、千年计划的推进 |
二、千年计划的实施结果 |
第三节 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与挑战 |
一、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 |
二、千年计划遇到的挑战 |
第五章 联合国减贫机制运行分析及后2015 议程 |
第一节 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分配 |
一、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作用模式 |
二、减贫领域不同行为体的行为方式 |
第二节 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
一、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
二、国际筹资与全球公共产品供应 |
第三节 后2015 议程展望 |
一、后2015——《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
二、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争议 |
三、对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评析 |
第六章 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对世界的贡献 |
第一节 中国的减贫历程与成就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演进历程 |
二、中国减除贫困的治理手段 |
三、中国的减贫进程中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
一、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
二、中国参与全球减贫机制的贡献与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六西格玛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构思框架与研究内容 |
1.2.1 构思框架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六西格玛管理概述与相关研究 |
2.1.1 六西格玛管理概述 |
2.1.2 国内六西格玛管理研究的主题分析 |
2.1.3 六西格玛管理关键成功要素的研究 |
2.2 团队学习的相关研究 |
2.2.1 团队学习的概念 |
2.2.2 团队学习的分类 |
2.2.3 团队学习的结构与测量 |
2.2.4 团队学习与团队绩效关系的研究 |
2.3 知识创造的相关研究 |
2.3.1 知识的定义 |
2.3.2 知识的分类 |
2.3.3 知识创造的概念 |
2.3.4 知识创造的过程研究 |
2.3.5 知识创造与绩效关系的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扎根理论的六西格玛项目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样本选择与数据采集 |
3.3.1 样本选择 |
3.3.2 数据采集 |
3.3.3 访谈提纲 |
3.3.4 访谈记录节选 |
3.4 数据分析 |
3.4.1 开放式编码 |
3.4.2 主轴式编码 |
3.4.3 选择式编码 |
3.5 理论框架分析与后续实证研究 |
3.5.1 理论框架分析 |
3.5.2 后续实证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团队学习为中介的六西格玛项目绩效形成机制研究 |
4.1 研究问题概述 |
4.2 六西格玛项目中的团队学习 |
4.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3.1 理论模型 |
4.3.2 研究假设 |
4.4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
4.4.1 变量测量 |
4.4.2 问卷设计与回收 |
4.4.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4 聚合分析 |
4.5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
4.5.1 相关分析 |
4.5.2 层次回归分析 |
4.5.3 研究结果解释 |
4.6 本章小结 |
5 项目特征为情境的六西格玛项目绩效形成机制研究 |
5.1 研究问题概述 |
5.2 六西格玛项目的特征 |
5.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5.3.1 理论模型 |
5.3.2 研究假设 |
5.4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
5.4.1 变量测量 |
5.4.2 问卷设计与回收 |
5.4.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4 聚合分析 |
5.5 数据分析及研究结果 |
5.5.1 相关分析 |
5.5.2 层次回归分析 |
5.5.3 研究结果解释 |
5.5.4 研究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知识创造对六西格玛项目绩效的影响研究 |
6.1 研究问题概述 |
6.2 六西格玛项目中的知识创造 |
6.3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6.3.1 理论模型 |
6.3.2 研究假设 |
6.4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
6.4.1 变量测量 |
6.4.2 问卷设计与回收 |
6.4.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6.4.4 聚合分析 |
6.5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
6.5.1 相关分析 |
6.5.2 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
6.5.3 研究结果解释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管理建议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概述 |
2.1 中国社会组织的定义、定性及定位 |
2.1.1 中国社会组织的定义 |
2.1.2 中国社会组织的定性 |
2.1.3 中国社会组织的定位 |
2.2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定义及内涵 |
2.2.1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定义 |
2.2.2 协商主体 |
2.2.3 协商客体 |
2.2.4 协商场所 |
2.2.5 协商形式 |
2.2.6 协商目标 |
2.3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性质 |
2.3.1 内生性 |
2.3.2 群众性 |
2.3.3 民主性 |
2.3.4 协商性 |
2.4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特点 |
2.4.1 协商领导的唯一性 |
2.4.2 协商主体的和谐性 |
2.4.3 协商发起的双向性 |
2.4.4 协商共享的长期性 |
2.5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地位 |
2.5.1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结构锚定 |
2.5.2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功能锚定 |
2.5.3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过程锚定 |
2.5.4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范围锚定 |
2.5.5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价值锚定 |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
3.1.1 无产阶级民主思想 |
3.1.2 政党联合协作思想 |
3.1.3 阶级联合斗争思想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 |
3.2.1 人民政治协商思想 |
3.2.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思想 |
3.2.3 社会合作治理思想 |
3.3 当代西方治理理论的相关理念 |
3.3.1 多中心治理理论 |
3.3.2 网络化治理理论 |
3.3.3 第三方治理理论 |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历史逻辑 |
4.1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发展轨迹 |
4.1.1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萌芽阶段 |
4.1.2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形成阶段 |
4.1.3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发展阶段 |
4.2 发展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基本经验 |
4.2.1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4.2.2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
4.2.3 必须推进民主法治化 |
4.2.4 必须统筹全局稳中求进 |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与原则 |
5.1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
5.1.1 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商 |
5.1.2 社会组织与企业协商 |
5.1.3 社会组织之间协商 |
5.1.4 社会组织内部协商 |
5.1.5 社会组织参与其他渠道协商 |
5.2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实践原则 |
5.2.1 宏观原则 |
5.2.2 微观原则 |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优势与功能 |
6.1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优势 |
6.1.1 专业优势 |
6.1.2 灵活优势 |
6.1.3 高效优势 |
6.1.4 开放优势 |
6.1.5 第三方优势 |
6.1.6 扎根基层优势 |
6.2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功能 |
6.2.1 利于坚持群众路线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
6.2.2 利于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
6.2.3 利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政府职能剥离 |
6.2.4 利于公共政策科学化推动末端高效落实 |
第7章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困境与出路 |
7.1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进展情况 |
7.1.1 社会组织作用日益受国家重视 |
7.1.2 社会组织公信度持续提升 |
7.1.3 社会组织协商格局基本形成 |
7.1.4 社会组织协商机制初步搭建 |
7.1.5 社会组织国际协商进程加快 |
7.2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现实困境 |
7.2.1 对社会组织认知不充分信任度不高 |
7.2.2 社会组织过于行政化公信力不足 |
7.2.3 社会组织协商主体地位尚未确立 |
7.2.4 社会组织协商意识不强水平不高 |
7.2.5 协商领域狭窄全球协商能力有限 |
7.2.6 社会组织协商民主制度机制不健全 |
7.3 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 |
7.3.1 提升社会组织认识深度与信任厚度 |
7.3.2 推进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增强公信力 |
7.3.3 确立社会组织协商主体地位 |
7.3.4 培育社会组织协商意识建强协商能力 |
7.3.5 拓展社会组织协商渠道建构全球协商话语 |
7.3.6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协商民主制度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南海地区渔业合作与中国的角色 ——以北部湾渔业合作机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论文研究方案 |
第一章 南海地区渔业资源概况与渔业冲突现状 |
第一节 南海地区总体渔业资源概况 |
第二节“六国七方”分别渔业资源概况 |
一、菲律宾 |
二、马来西亚 |
三、文莱 |
四、印度尼西亚 |
五、越南 |
六、中国 |
七、中国台湾 |
第三节 南海问题升温与渔业冲突升级 |
一、南海问题的升温 |
二、渔业冲突的升级 |
第二章 南海地区渔业合作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机制 |
第一节 关于南海地区渔业合作的学术分野 |
一、“合作无用论” |
二、“合作重要论” |
第二节 南海地区渔业合作的战略优势 |
一、政治上的低敏感性 |
二、经济上的互利性 |
三、联动示范效应 |
第三节 南海地区渔业合作的战略意义 |
一、渔业合作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
二、渔业合作对相关争议方的战略意义 |
第四节 南海地区渔业合作机制建设现状 |
第三章 中越北部湾区域渔业合作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北部湾的地缘现实与合作动力 |
一、北部湾区域的重要性 |
二、渔业谈判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北部湾划界谈判和渔业合作进程 |
一、海域划界谈判进程 |
二、渔业合作谈判进程 |
第三节 北部湾区域渔业合作机制分析 |
第四节 北部湾渔业合作的示范意义及问题 |
一、北部湾渔业合作的示范意义 |
二、北部湾渔业合作的尚存问题 |
第四章 中国在南海地区渔业合作进程中的角色及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海上民兵”的存在增加了渔业合作的政治风险 |
第二节 非法捕鱼的猖獗损害了渔业合作的信任基础 |
第三节 主权因素的刚性阻碍了渔业合作的深层推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5)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理由和意义 |
二、和平共处文献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拟创新之处 |
(一) 研究主要内容 |
(二) 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追溯: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及其价值 |
一、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思想来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 |
(二) 无产阶级要为国际和平而斗争 |
(三) 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 |
二、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在反对战争中产生的 |
(二) 国际形势的变化为和平共处提供现实可能性 |
三、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 |
(一) 在政治关系上坚持和平外交的总原则 |
(二) 利用矛盾和争取动摇者 |
(三) 警惕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颠覆活动 |
(四) 努力搞好国内的经济建设 |
(五) 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
四、列宁和平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 |
(一) 无产阶级主权国家实行和平对外政策 |
(二) 反对帝国主义的兼并政策和战争政策 |
(三) 废除秘密外交和一切侵略性条约 |
(四) 建议立即谈判缔结公正的民主和约 |
五、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 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新原则新做法 |
(二) 包含着反“和平演变”的重要内容 |
(三)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
第二章 中国实践: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中国的运用 |
一、建国初期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斗争 |
(一) 新中国的建立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极其重要的世界意义和深远影响 |
二、新中国创立后面临的国际环境 |
(一) 两大阵营形成 |
(二)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 |
(三) 努力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
三、新中国为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国际斗争 |
(一) 反对西方的遏制 |
(二)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争论与分歧 |
四、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发展 |
(一)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框架 |
(二) 提出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原则 |
(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实践 |
五、中国政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基本内容与地位 |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
(三) 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 |
第三章 创新发展: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思想中的演进 |
一、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思想 |
(一) 精辟地概括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两大主题 |
(二) 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三) 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运用于国家内政问题 |
(四) 创造性提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办法:“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
(五) 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以指导处理党际关系 |
二、江泽民的“新安全观” |
(一) 新安全观提出的背景和形成过程 |
(二) 新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
三、胡锦涛“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
(一) “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 |
(二) 和谐世界理论的主要内涵 |
四、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的新思想新战略 |
(一) 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
(二) 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谐的新理念 |
(三)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新思想 |
(四) 构建多重区域合作机制的新模式 |
第四章 总体布局:当代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的地缘政治结构 |
一、大国是关键:抓住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地缘政治结构的关键 |
(一) 中国的地缘政治结构 |
(二) 中国网状地缘政治结构的关键点:五角均势结构 |
(三) 新中国建国以来与其他四大力量的关系发展 |
二、周边是首要:明晰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地缘政治结构的核心 |
(一) 中国与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关系分析 |
(二) 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地缘政治关系分析 |
(三) 中国与中亚、西亚的地缘政治关系分析 |
(四) 构建新型周边国家关系 |
三、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夯实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地缘政治结构的外围 |
(一) 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外交“棋局”中的战略地位 |
(二)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 |
(三) 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 |
四、多边是舞台:建构中国与世界和平共处地缘政治结构的广泛基础 |
(一) 多边主义的兴起 |
(二) 中国的多边外交 |
(三) 中国的公共外交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博士) |
致谢 |
(6)基于组织认定的战略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
1.1.2 理论背景和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战略变革 |
1.2.2 组织认定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战略变革 |
2.1.1 战略变革的内涵 |
2.1.2 战略变革的类型 |
2.1.3 战略变革的影响因素 |
2.2 组织认定 |
2.2.1 组织认定的内涵 |
2.2.2 组织认定的类型 |
2.2.3 组织认定的特征 |
2.3 战略变革与组织认定的研究回顾 |
2.3.1 个体层面 |
2.3.2 组织层面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组织认定视角下的战略变革 |
3.1 组织认定视角下的战略变革的内涵 |
3.2 组织认定视角下的战略变革的类型 |
3.3 组织认定视角下战略变革的影响因素 |
3.3.1 外部影响因素 |
3.3.2 内部影响因素 |
3.4 组织认定视角下的高层管理者 |
3.4.1 意义构建与意义给赋 |
3.4.2 不同战略变革类型的意义构建和意义给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渐进式变革与组织认定管理 |
4.1 渐进式变革的内涵 |
4.2 渐进式变革的组织情境 |
4.2.1 单一组织认定 |
4.2.2 多重组织认定 |
4.3 单一组织认定的管理:理论及案例 |
4.4 多重组织认定的管理:理论及案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激进式变革与组织认定重塑 |
5.1 激进式变革的内涵 |
5.2 激进式变革的组织情境 |
5.2.1 认定模糊 |
5.2.2 变革负载 |
5.3 组织认定重塑 |
5.3.1 组织认定重塑的内涵 |
5.3.2 组织认定重塑的过程 |
5.4 重塑组织认定实现激进式变革 |
5.4.1 兼并与组织认定重塑:理论及案例 |
5.4.2 剥离与组织认定重塑:理论及案例 |
5.4.3 激进式变革与组织认定重塑的过程:理论及案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组织认定的战略变革实施 |
6.1 评估组织认定 |
6.2 选择合适的变革类型 |
6.3 构建理想的组织认定 |
6.4 管理组织形象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的X公司磁头质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情况 |
1.3 六西格玛管理综述 |
1.3.1 六西格玛的概念 |
1.3.2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回顾 |
1.3.3 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历程 |
1.3.4 六西格玛管理的步骤 |
1.3.5 六西格玛管理与精益生产等其它管理方法的融合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X 公司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2.1 X 公司及产品介绍 |
2.2 晶圆制造技术及流程介绍 |
2.2.1 晶圆介绍 |
2.2.2 晶圆制造工序介绍 |
2.3 晶圆加工技术及流程介绍 |
2.3.1 晶圆的机械加工 |
2.3.2 磁条的机械研磨阶段 |
2.3.3 真空镀膜及通气槽、气垫面的形成阶段 |
2.3.4 静态性能测试及磁条的机械加工 |
2.3.5 磁头的外观检查,清洗及抽检 |
2.4 磁头行业质量管理现状研究 |
2.4.1 磁头行业暨 X 公司当前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2.4.2 公司当前质量管理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5 问题的提出-某型号产品质量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 公司某型号产品质量改善的分析与解决对策 |
3.1 K 产品质量改善的六西格玛应用背景 |
3.2 运用六西格玛理念与方法改进 K 产品质量实践 |
3.2.1 六西格玛实施 DMAIC 之 D 定义阶段 |
3.2.2 六西格玛实施 DMAIC 之 M 测量分析阶段 |
3.2.3 六西格玛实施 DMAIC 之 A 分析阶段 |
3.2.4 六西格玛实施 DMAIC 之 I 改进阶段 |
3.2.5 六西格玛实施 DMAIC 之 C 控制阶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六西格玛管理在 X 公司的应用效果与评价 |
4.1 六西格玛管理在 X 公司应用效果分析 |
4.2 六西格玛管理在 X 公司应用的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研究 ——兼与美国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相关文献研究 |
(一) 国内研究动态 |
(二) 国外研究动态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框架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何为慈善公益 |
一、慈善公益的内涵与外延 |
二、传统文化中的慈善公益思想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慈善公益募捐的概念和内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的历史回顾 |
一、古代慈善公益募捐制度概述 |
二、近代慈善公益募捐概述 |
三、现代慈善公益募捐概述 |
第二章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产生(1978-1994)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产生的环境 |
一、思想政治背景 |
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 |
三、民间力量的萌芽 |
四、社会矛盾持续深化 |
第二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法律制度与税收政策 |
一、慈善公益募捐法律制度 |
二、慈善公益募捐税收优惠政策 |
第三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资金的筹集与使用 |
一、中国慈善公益基金的筹集 |
二、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基金的使用 |
第四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历史意义 |
一、有助于慈善公益事业规范运行,保证各项慈善公益事业有序发展 |
二、为慈善公益机构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
三、培养人们善爱之心,为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储备民间力量 |
四、弘扬慈善文化,在全社会倡导互助共济的文明道德风尚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初步发展(1994-2008)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初步发展的土壤 |
一、政治经济背景 |
(一) 政治因素 |
(二) 经济因素 |
(三) 社会因素 |
二、民间力量的崛起 |
三、政策法规制度不断完善 |
四、慈善组织的发展环境 |
第二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法律制度与税收政策 |
一、中国慈善公益募捐法律制度 |
二、中国慈善募捐税收政策 |
第三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资金的运营与监管 |
一、中国慈善公益募捐资金的运营 |
二、中国慈善公益募捐资金的监管 |
第四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激励与宣传 |
一、我国当前对于慈善公益募捐的激励与宣传政策 |
二、完善我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激励与宣传的途径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继续发展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继续发展的条件 |
一、政治法律环境 |
二、经济发展 |
三、社会改革 |
四、活跃的慈善实践开展机制 |
五、组织发展新气象 |
第二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 |
一、法律制度 |
二、税收政策 |
三、监督管理制度 |
第三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的成长体系 |
一、资金来源 |
二、资金筹集 |
三、资金管理与发放 |
四、红十字会慈善募捐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
第四节 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由政府主导成因探析 |
一、慈善观念上的偏差 |
二、转型时期社会的特殊性 |
三、发展民间慈善条件的不成熟 |
第五节 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简要评价 |
一、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成功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三、经验与启示 |
第五章 中美慈善公益募捐发展比较 |
第一节 美国慈善事业的缘起与发展 |
一、历史渊源 |
二、文化传统 |
三、社会背景 |
四、税收优惠 |
第二节 制度异同之原因 |
一、物质基础 |
二、政治环境 |
三、制度条件 |
四、慈善意识 |
第三节 中美慈善公益募捐之优缺点 |
一、基于“为富者仁”的联合募捐 |
二、优惠的税收减免税政策 |
三、专业的慈善评估机制 |
四、商业化的操作理念 |
第四节 美国慈善公益募捐制度成功经验借鉴 |
一、强化募捐机制创新 |
二、完善法律政策环境 |
三、促进慈善组织间竞争 |
四、培育公民社会及公共监督机构 |
第六章 未来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路径优化 |
第一节 明确慈善公益事业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
二、促公平共享发展机遇 |
三、改善民生化解矛盾 |
第二节 完善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募捐过程中重新定位政府角色 |
二、建立健全慈善公益募捐法律法规 |
三、弘扬传统慈善公益文化 |
四、推进志愿者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可口可乐中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营销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
2.1.1 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
2.1.2 国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
2.2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研究 |
2.2.1 企业伦理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理论 |
2.3 企业社会责任营销 |
2.3.1 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概念 |
2.3.2 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类型 |
2.3.3 从消费者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营销 |
2.3.4 企业社会责任营销对企业利弊分析 |
第3章 可口可乐中国社会责任的现状 |
3.1 可口可乐公司概况 |
3.2 中国饮料行业整体现状 |
3.3 可口可乐中国营销情况 |
3.4 可口可乐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
3.4.1 可口可乐的水资源管理 |
3.4.2 可口可乐的能效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 |
3.4.3 可口可乐的可持续包装 |
3.4.4 可口可乐的助建健康社区 |
第4章 可口可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问题 |
4.1 可口可乐中国在社会责任营销方面的问题 |
4.2 造成可口可乐中国社会责任营销问题的原因 |
第5章 对可口可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营销的建议 |
5.1 对社会责任营销的主题选择 |
5.2 对社会责任营销活动的选择 |
5.3 合理制定和实施营销计划 |
5.4 对社会责任营销活动进行评价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卷内备考表 |
(10)白老虎——中国大蒜行业内幕揭秘(论文提纲范文)
5 月下旬, 郑威找几个金乡人帮忙, 在鱼山镇公路边找了一块很大的空地, 买了一万多块钱的砖, 支起来做晾蒜的台子, 从5 月27日开始收购。 |
6 月4日, 恒丰盘全面暂停交易。 |
7 月7日, 盐城市有关部门安排袁宏达与交易商代表的见面会。袁宏达承认, 恒丰盘自身确实参与过交易, 但交易主要是由已经除名的公司前任副董事长郑威具体操作的。恒丰电子盘资金缺口总共1.5亿左右, 全部为客户保证金。加上被挪用的两千多万元, 窟窿总共近1.8亿元。资金窟窿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袁宏达个人挪用的保证金两千八百万, 用于他买房和开办小额贷款公司业务;二是恒丰自身参与交易, 亏空了钱。而恒丰公司实力并不雄厚, 这时账上只有区区二十万元。袁宏达的个人资产也仅有房产, 价值几百万元。 |
1 0 月22日, 盐城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官方微博对外发布消息称, 恒丰公司的袁宏达、郑威等涉嫌非法经营, 经依法提请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经查, 恒丰公司负责人袁宏达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使用虚拟资金参与市场交易, 造成近两亿元的损失。 |
四、这六顶帽子适合中国企业戴吗?(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D]. 骆明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六西格玛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金春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9)
- [3]中国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研究[D]. 谷玉辉. 吉林大学, 2018(12)
- [4]南海地区渔业合作与中国的角色 ——以北部湾渔业合作机制为例[D]. 张航. 外交学院, 2017(09)
- [5]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D]. 刘佳威.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6]基于组织认定的战略变革研究[D]. 陈晓梅.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7]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的X公司磁头质量改进研究[D]. 黄兴全.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8]当代中国慈善公益募捐发展研究 ——兼与美国的比较[D]. 林延光.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
- [9]可口可乐中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营销问题和对策研究[D]. 钱幸.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6)
- [10]白老虎——中国大蒜行业内幕揭秘[J]. 赵德发. 啄木鸟, 2013(11)
标签:六西格玛论文; 社会组织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论文; 公益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