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晚期心肺脑复苏术的实施

ICU晚期心肺脑复苏术的实施

一、后期心肺脑复苏在ICU的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熊佳颖[1](2021)在《院内成人心脏骤停及复苏患者临床特征和转归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院内成人心脏骤停及复苏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的收集本院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期间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CA相关病情及抢救资料、结局资料和相关时间数据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为ROSC率和CA后30天存活率。最后通过统计学分析及比较,分析院内成人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特征,归纳ROSC和CA后30天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1)研究共纳入308例患者。其中男性(219例):女性(89例)=2.46,年龄18-102岁,平均(64.02±15.38)岁,≥60岁192例(62.3%),以男性、老年人为主,ROSC率为53.9%(166例),CA后30天存活率为6.5%(20例),CA后30天存活者CPC评分为1(1~1.75)级,其中神经功能预后良好(CPC评分1~2级)率为5.6%(17例),CA后30天神经功能预后良好者与存活者的比值为85%。251例患者至少有1种基础疾病(占81.5%),154例患者有2种或以上基础疾病(占50%),57例患者除本次疾病外无既往疾病史(占18.5%),心脏骤停的原因中以非心源性为主,CA发生地点以监护病房为主,其中急诊和监护病房中的ROSC率高于非ROSC率,CA时的心律以不可除颤心律为主。(2)单因素分析结果:ROSC组与非ROSC组之间比较显示:CA的原因、CA的地点、CPR至ROSC间隔、建立高级气道、肾上腺素给药率(mg/min)、使用其他复苏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后30天存活组与CA后30天死亡组之间比较显示:CA发生的季节、CPR至ROSC间隔、CA时的心律、使用升压药、使用其他复苏药、电除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OSC组与非ROSC组:CPR至ROSC间隔时间长、未建立高级气道是ROSC的危险因素。CA后30天存活组与CA后30天死亡组:CA时需要使用其他复苏药和CPR至ROSC间隔时间长是CA后30天存活的危险因素,可除颤心律是CA后30天存活的保护因素。结论:(1)院内成人心脏骤停男性较女性多见,老年人居多,ROSC率53.9%,CA后30天存活率6.5%,CA后30天神经功能良好率5.6%,CA的原因以非心源性多见,其中监护病房发生率最高,CA时的心律以不可除颤心律为主。(2)CPR至ROSC间隔时间长、未建立高级气道可能降低ROSC率,CA时为可除颤心律可提高CA后30天存活率,CA时需要使用其他复苏药和CPR至ROSC间隔时间长不利于CA后30天存活。

张重阳,李立艳,王立祥,孟庆义[2](2020)在《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文中提出

秦锦钰[3](2020)在《中美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单元空间设计比较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综合医院是以诊治疾病,照护病人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其各项设施应该尽可能改善病人的治疗和恢复条件。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e Unit,下文简称ICU)作为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是综合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关于ICU的管理和建设标准尚未完善,相关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因此对ICU进行空间设计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综述了ICU设计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研究,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确定了研究ICU空间的可行性;其次对中美两国ICU设计的影响因素整理比较,包括社会背景、医疗保障体系、使用人群等,为后续研究提供基本依据;接着,通过对ICU的位置规划、功能分区、流线组织、各功能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ICU基本设计原则和方法;然后从大量国内案例中选取不同布局模式的典型医院,对其ICU的活动行为和环境现状进行调研,通过记录数据的对比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阐述空间设计与行为环境的相关性,并且总结出利于环境和医护行为的空间布局模式;接下来以30家美国和30家中国ICU为研究对象,从单元空间布局、病房设计、工作区域设计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做出纵向比较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分析中美两国ICU设计趋势以及差异,并为中国ICU设计提供参考;最后基于两国趋势及对比的差异,总结美国可以借鉴的要点,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优化策略。全文约7.5万字,图99幅,表15个

王立祥,孟庆义,余涛[4](2017)在《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文中提出人类这一具有生命的机体,自从存在的那一天起,就拉开了与死亡进行抗争的大幕。而作为抢救心搏骤停(CA)这一直接威胁人们生命的急症的主要手段——心肺复苏术(CPR)就成了能使临危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1-2]。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接近3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仍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3]。近年来,我国CA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并成为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杀手,目前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CA,发病

王立祥,孟庆义,余涛[5](2017)在《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心搏骤停(CA)是指心脏泵血功能机械活动的突然停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而作为抢救CA这一直接威胁人们生命急症的主要手段——心肺复苏术(CPR)就成了能使临危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1-2]。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接近3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仍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3]。近年来,我国CA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并成为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杀手,目前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CA,发病率已渐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整体抢救水平远低

王立祥,孟庆义,余涛[6](2017)在《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表明人类这一具有生命的机体,自从存在的那一天起,就拉开了与死亡进行抗争的大幕。而作为抢救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这一直接威胁人们生命急症的主要手段——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就成了能使临危患者"起死回生"的主角[1-2]。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接近3亿,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仍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3]。近年来,我国CA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并成为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杀手,目前每年约有54.4万

刘旭,王迪芬,唐艳,程玉梅,付江泉,于航[7](2010)在《小儿急性喉炎并3次心跳骤停复苏成功1例》文中认为心肺脑复苏(CPCR)虽然已经规范化、程序化,但是复苏成活率仍较低,尤其是小儿心肺脑复苏术技术复杂,要求抢救人员要有丰富经验和熟练的抢救技巧。现将小儿急性喉炎并3次心跳骤停复苏成功1例报告如下。

黄军民,张庆祝,刘梅,王文红,王菲[8](2009)在《现场急救与心肺脑复苏研究》文中指出为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通过对心跳和呼吸骤停现场抢救、实验研究和参考有关文献,在心肺脑复苏中应加入脑功能的复苏。本文就在心肺脑复苏术中的初期复苏抢救时间,心脏按压时间分配,复苏用药方面做些探讨与大家共同商榷。

张东[9](2009)在《心脏骤停PR-MODS兔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生脉注射液干预治疗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ost resuscitation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PR-MODS)是导致心脏骤停后最终复苏失败和整体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PR-MODS确切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晰,特别是缺乏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相关动物模型,致使国内外心肺脑复苏的动物实验研究仍停留在心脏骤停的初级复苏阶段。本论文在建立窒息法致家兔心脏骤停及PR-MODS动物模型基础上,探讨了其可行性、发生机制以及生脉注射液早期干预治疗的影响。本论文主要调查ICU收治心脏骤停及PR-MOD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并探讨和分析了心脏骤停PR-MODS相关影响因素。在实验研究中首先建立了窒息法致兔心脏骤停模型,观察了生脉注射液对模型自主循环恢复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观察了ROSC后兔SIRS、TNF-a(ELISA法)、主要脏器功能指标以及病理学改变,探讨了建立PR-MODS模型的可行性;分别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PR-MODS兔心肌细胞凋亡和Fas基因蛋白表达变化,同时观察生脉注射液干预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明确了ICU收治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中PR-MODS的发生和死亡率较高,与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密切相关,其预后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强调应尽快恢复组织灌注和供氧,积极复苏后脏器支持治疗。2、首次采用窒息法建立心脏骤停PR-MODS动物模型,证明了兔心脏骤停ROSC后出现SIRS反应、TNF-a升高、主要脏器功能指标改变以及病理学超微结构上的变化,提示窒息法致兔心脏骤停PR-MODS动物模型的建立具有可行性,为后续研究窒息时间应选择为7分钟。3、证实了生脉注射液有利于缩短家兔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可改善心脏骤停后左室舒缩功能,起到复苏后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④证实了生脉注射液还可抑制兔复苏后TNF-a的变化,减轻PR-MODS兔主要器官受累程度,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降低Fas蛋白表达,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本论文研究结果为今后临床心肺复苏领域PR-MODS的防治研究创建了有价值的动物模型,同时也为中药防治PR-MODS提供了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理论依据。

戴丽星,皮勇,顾向亮,唐碧波,陈健[10](2008)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PT)在 ICU 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将168例需气管切开的 ICU 危重患者分为两组:经皮气管切开术组和传统的气管切开术(OT)组,并对两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 PT 组的手术时间与手术切口长度都明显短于OT 组(P<0.01),出血量明显少于 OT 组(P<0.01),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两组的手术死亡率比较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快捷的急救技术,尤其适用于 ICU 的危重患者,在 ICU 人工气道建立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二、后期心肺脑复苏在ICU的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期心肺脑复苏在ICU的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院内成人心脏骤停及复苏患者临床特征和转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相关定义及标准
    2.3 复苏方法
    2.4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IHCA患者资料
    3.2 IHCA相关资料
        3.2.1 IHCA一般资料
        3.2.2 IHCA 抢救措施资料
        3.2.3 IHCA抢救药物使用及相关时间间隔资料
    3.3 IHCA患者结局资料
    3.4 IHCA患者ROSC影响因素分析
        3.4.1 影响IHCA患者ROSC的单因素分析
        3.4.2 影响IHCA患者ROSC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5 IHCA患者CA后30 天存活影响因素分析
        3.5.1 影响IHCA患者CA后30 天存活的单因素分析
        3.5.2 影响IHCA患者CA后30 天存活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一般特征
    4.2 发病特点
    4.3 CA的预后
    4.4 ROSC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CA后30 天存活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成人院内心肺复苏 ROSC 及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中美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单元空间设计比较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重症监护单元(ICU)是综合医院体系的重要部分
        1.1.2 我国ICU建设发展迅速
        1.1.3 现有ICU设计发展存在问题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理论基础
        1.5.1 危重症医学
        1.5.2 重症监护单元(ICU)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第2章 重症监护单元(ICU)设计影响因素及要点分析
    2.1 中美医院ICU建设背景分析
        2.1.1 中美社会背景
        2.1.2 中美医疗保障体系
    2.2 中美国ICU设计影响因素
        2.2.1 收治标准差异
        2.2.2 人员配置差异
        2.2.3 探视制度差异
    2.3 设备配置要求
    2.4 重症监护单元(ICU)规划与建筑设计原则
        2.4.1 ICU规划设计
        2.4.2 ICU建筑设计
    2.5 重症监护单元(ICU)位置
        2.5.1 ICU和医院其他部门的关系
        2.5.2 ICU与相关科室密切度分析
        2.5.3 重症监护单元(ICU)的位置选择
    2.6 重症监护单元(ICU)分区和流线组织
        2.6.1 功能分区
        2.6.2 洁污分区
        2.6.3 流线组织
    2.7 重症监护单元(ICU)功能用房设计要点
        2.7.1 病房区
        2.7.2 医疗辅助区
        2.7.3 办公生活区
        2.7.4 污物区
    2.8 重症监护单元(ICU)内部物理环境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典型医院重症监护单元(ICU)实地调研分析
    3.1 典型医院ICU病区概况
        3.1.1 江苏省人民医院
        3.1.2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
        3.1.3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1.4 调研医院现状对比
    3.2 空间布局分析
        3.2.1 规模及位置
        3.2.2 功能分区
        3.2.3 流线组织
    3.3 空间环境分析
        3.3.1 办公生活区
        3.3.2 病房区
    3.4 人群行为分析
        3.4.1 患者
        3.4.2 医护人员
        3.4.3 家属及探视人员
    3.5 优缺点总结及设计建议
        3.5.1 设计合理性
        3.5.2 存在问题
        3.5.3 设计建议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重症监护单元(ICU)空间设计趋势研究
    4.1 中国ICU空间设计趋势
        4.1.1 床位数变化
        4.1.2 护理单元设计研究
        4.1.3 病房设计研究
        4.1.4 员工工作区域设计研究
        4.1.5 中国设计趋势总结
    4.2 美国ICU空间设计趋势
        4.2.1 床位数变化
        4.2.2 护理单元设计研究
        4.2.3 病房设计研究
        4.2.4 员工工作区域设计研究
        4.2.5 美国设计趋势总结
    4.3 中美ICU空间设计对比
        4.3.1 护理单元设计对比
        4.3.2 病房设计对比
        4.3.3 员工工作区域设计对比
    4.4 对中国ICU的设计思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中美对比的重症监护单元(ICU)设计优化策略
    5.1 ICU物理环境设计优化
        5.1.1 声环境优化
        5.1.2 空气环境优化
    5.2 ICU人性化设计优化
        5.2.1 病房空间人性化
        5.2.2 医护空间人性化
        5.2.3 家属等候区人性化
    5.3 ICU位置及规模优化
        5.3.1 病区选位合理
        5.3.2 规模定位适应医院需求,预留发展空间
    5.4 ICU病房设计优化
        5.4.1 病房形式选择
        5.4.2 病房设计要点
    5.5 ICU改建
        5.5.1 改建设计策略
        5.5.2 南医大二附院改建实例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实地调研
        6.1.2 发展趋势
        6.1.3 优化策略
    6.2 贡献和不足
        6.2.1 贡献
        6.2.2 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ICU调研表
附录二 ICU工作环境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4)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CA前期的“三预”方针
    1.1 CA前期的预防
        1.1.1 CA前期的家庭预防
        1.1.2 CA前期的社区预防
        1.1.2. 1 科普
        1.1.2. 2 培训
        1.1.2. 3 人员
        1.1.2. 4 装备
        1.1.2. 5 预案
        1.1.2. 6 文化
        1.1.2. 7 其他
        1.1.3 CA前期的医院预防
        1.1.3. 1 院前急救反应体系
        1.1.3. 2 IHCA预防体系
        1.1.3. 3 CPR培训与质量控制
    1.2 CA前期的预识
        1.2.1 CA前期的溯源性预识
        1.2.2 CA前期的动态性预识
        1.2.3 CA前期的即时性预识
    1.3 CA前期的预警
        1.3.1 机体预警
        1.3.2 心理预警
        1.3.3 仪器预警
2 CA中期的“三化”方法
    2.1 CA中期的标准化
        2.1.1 成人CPR[基础生命支持(BLS)]标准
        2.1.1. 1 判断患者意识
        2.1.1. 2 判断患者呼吸和脉搏(非医务人员只判断呼吸即可)
        2.1.1. 3 启动EMSS
        2.1.1. 4 实施高质量的CPR
        2.1.1. 4. 1 胸外按压技术标准
        2.1.1. 4. 2 胸外按压实施标准[93-98]
        2.1.1. 4. 3 仅胸外按压的CPR
        2.1.1. 5 人工通气
        2.1.1. 5. 1 开放气道
        2.1.1. 5. 2 人工通气
        2.1.1. 6 电除颤
        2.1.1.7 CPR的药物应用
        2.1.1. 7. 1 肾上腺素
        2.1.1. 7. 2 胺碘酮(可达龙)
        2.1.1. 7. 3 利多卡因
        2.1.1. 7. 4 硫酸镁
        2.1.1. 7. 5 碳酸氢钠
        2.1.1. 8 CPR质量的监测与评估
        2.1.2 儿童和婴儿CPR(BLS)标准
    2.2 CA中期的“多元化”
        2.2.1 单纯胸外按压CPR
        2.2.2 腹部提压CPR
        2.2.3 开胸直接心脏按压CPR
        2.2.4 膈下抬挤CPR
        2.2.5 体外膜肺CPR(ECPR)
        2.2.6 机械复苏装置CPR
        2.2.7 其他CPR技术
    2.3 CA中期的“个体化”
        2.3.1 特殊程序
        2.3.1. 1 救助对象的状况
        2.3.1. 2 救助人员的能力
        2.3.1. 3 救助环境的设施
        2.3.2 特殊原因
        2.3.2. 1 缺氧
        2.3.2. 2 高/低血钾及其他电解质异常
        2.3.2. 3 高/低体温
        2.3.2. 3. 1 低体温
        2.3.2. 3. 2 高体温
        2.3.2. 4 低血容量
        2.3.2. 4. 1 过敏反应
        2.3.2. 4. 2 创伤性心搏骤停(TCA)
        2.3.2. 5 张力性气胸
        2.3.2. 6 心包填塞
        2.3.2. 7 血栓
        2.3.2. 7. 1 肺栓塞
        2.3.2. 7. 2 冠脉栓塞
        2.3.2. 8 中毒
        2.3.3 特殊环境
        2.3.3. 1 医疗场所内CA
        2.3.3. 1. 1 围手术期CA
        2.3.3. 1. 2 心导管室内CA
        2.3.3. 1. 3 透析室内CA
        2.3.3. 1. 4 牙科诊室内CA
        2.3.3. 2 转运途中的CA
        2.3.3. 3 体育赛事的CA
        2.3.3. 4 淹溺引起的CA
        2.3.4 特殊人群
        2.3.4. 1 孕妇
        2.3.4. 2 老年人
        2.3.5 常规终止时限与超长CPR
3 CA后期的“三生”方略
    3.1 CA后期的复生
        3.1.1 气道管理(airway,A)
        3.1.2 呼吸氧合(breathing,B)
        3.1.3 循环支持(circulation,C)
        3.1.4 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D)
    3.2 CA后期的超生
        3.2.1 急诊冠脉血管造影
        3.2.2 目标温度管理(TTM)
        3.2.3 神经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3.2.4 ECMO
    3.3 CA后期的延生
        3.3.1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CDCD)概念
        3.3.2 中国心脏死亡诊断标准
        3.3.3 CDCD要素

(5)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CA前期的“三预”方针
    (一) CA前期的预防
        1. CA前期的家庭预防:
        2. CA前期的社区预防:
        3. CA前期的医院预防:
    (二) CA前期的预识
        1. CA前期的溯源性预识:
        2. CA前期的动态性预识:
        3. CA前期的即时性预识:
    (三) CA前期的预警
        1. 机体预警:
        2. 心理预警:
        3. 仪器预警:
二、CA中期的“三化”方法
    (一) CA中期的标准化
        1. 成人CPR[基础生命支持 (BLS) ]标准:
        2. 儿童和婴儿CPR (BLS) 标准:
    (二) CA中期的“多元化”
        1. 单纯胸外按压CPR:
        2. 腹部提压CPR:
        3. 开胸直接心脏挤压CPR:
        4. 膈下抬挤CPR:
        5. 体外膜肺CPR (ECPR) :
        6. 机械复苏装置CPR:
        7. 其他CPR技术:
    (三) CA中期的“个体化”
        1. 特殊程序:
        2. 特殊原因:
        3. 特殊环境
        4. 特殊人群:
        5. 常规终止时限与超长CPR:
三、CA后期的“三生”方略
    (一) CA后期的复生
        1. 气道管理 (Airway, A) :
        2. 呼吸氧合 (Breathing, B) :
        3. 循环支持 (Circulation, C) :
        4. 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D) :
    (二) CA后期的“超生”
        1. 急诊冠脉血管造影:
        2. 目标温度管理 (TTM) :
        3. 神经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4. ECMO:
    (三) CA后期的“延生”
        1.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CDCD) 概念:
        2. 中国心脏死亡诊断标准:
        3. CDCD要素:

(6)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论文提纲范文)

1 CA前期的“三预”方针
    1.1 CA前期的预防
        1.1.1 CA前期的家庭预防
        1.1.2 CA前期的社区预防
        1.1.3 CA前期的医院预防
    1.2 CA前期的预识
        1.2.1 CA前期的溯源性预识
        1.2.2 CA前期的动态性预识
        1.2.3 CA前期的即时性预识
    1.3 CA前期的预警
        1.3.1 机体预警
        1.3.2 心理预警
        1.3.3 仪器预警
2 CA中期的“三化”方法
    2.1 CA中期的标准化
        2.1.2 儿童和婴儿CPR (BLS) 标准
    2.2 CA中期的“多元化”
        2.2.1 单纯胸外按压CPR
        2.2.2 腹部提压CPR
        2.2.3 开胸直接心脏挤压CPR
        2.2.4 膈下抬挤CPR
        2.2.5 体外膜肺CPR (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
        2.2.6 机械复苏装置CPR
        2.2.7 其他CPR技术
    2.3 CA中期的“个体化”
        2.3.1 特殊程序
        2.3.2 特殊原因
        2.3.3 特殊环境
        2.3.4 特殊人群
3 CA后期的“三生”方略
    3.1 CA后期的复生
        3.1.1 气道管理 (airway, A)
        3.1.2 呼吸氧合 (breathing, B)
        3.1.3 循环支持 (circulation, C)
        3.1.4 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D)
    3.2 CA后期的超生
        3.2.1 急诊冠脉血管造影
        3.2.3 神经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3.2.4 ECMO
    3.3 CA后期的延生
        3.3.1 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China 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 CDCD) 概念
        3.3.2 中国心脏死亡诊断标准
        3.3.3 CDCD要素

(7)小儿急性喉炎并3次心跳骤停复苏成功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讨论

(9)心脏骤停PR-MODS兔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生脉注射液干预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现状
        1.2 心脏骤停动物模型相关实验室的统一标准
        1.3 建立心脏骤停动物模型后主要研究方向、相关实验技术和干预药物的选择
        1.4 展望
    第二章 心脏骤停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2.1 复苏后综合症的概念及变迁
        2.2 心脏骤停PR-MODS 的流行病学
        2.3 心脏骤停PR-MODS 的发病机制
        2.4 心脏骤停PR-MODS 的病理生理改变
        2.5 心脏骤停PR-MODS 的治疗策略
        2.6 心脏骤停PR-MODS 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
        2.7 心脏骤停PR-MODS 的预后
        2.8 挑战及展望
    第三章 生脉注射液在心肺复苏中应用的药效学机制及研究现状
        3.1 有利于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的恢复和维持
        3.2 有利于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3.3 展望
第二篇 临床研究
    第一章 ICU 收治心脏骤停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1.1 资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二章 心脏骤停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篇 实验研究
    第一章 窒息法致家兔心脏骤停模型的建立及可行性探讨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二章 生脉注射液对窒息法致家兔心脏骤停模型自主循环恢复以及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窒息法致家兔心脏骤停PR-MODS 模型建立的初步探讨及窒息时间选择对造模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生脉注射液对心脏骤停PR-MODS家兔血中TNF-a水平及主要脏器功能指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生脉注射液早期干预对窒息法致心脏骤停PR-MODS家兔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第六章 生脉注射液对窒息法致心脏骤停PR-MODS 家兔心肌细胞调亡和Fas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
        6.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四、后期心肺脑复苏在ICU的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院内成人心脏骤停及复苏患者临床特征和转归分析[D]. 熊佳颖. 南昌大学, 2021(01)
  • [2]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张重阳,李立艳,王立祥,孟庆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08)
  • [3]中美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单元空间设计比较及优化策略研究[D]. 秦锦钰.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4]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王立祥,孟庆义,余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7(03)
  • [5]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王立祥,孟庆义,余涛.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7(01)
  • [6]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J]. 王立祥,孟庆义,余涛.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01)
  • [7]小儿急性喉炎并3次心跳骤停复苏成功1例[J]. 刘旭,王迪芬,唐艳,程玉梅,付江泉,于航.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0(06)
  • [8]现场急救与心肺脑复苏研究[J]. 黄军民,张庆祝,刘梅,王文红,王菲. 中外医疗, 2009(18)
  • [9]心脏骤停PR-MODS兔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生脉注射液干预治疗的实验研究[D]. 张东. 吉林大学, 2009(08)
  • [10]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 戴丽星,皮勇,顾向亮,唐碧波,陈健. 临床急诊杂志, 2008(06)

标签:;  ;  ;  

ICU晚期心肺脑复苏术的实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