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1~#高炉炉顶均压系统改造

武钢1~#高炉炉顶均压系统改造

一、武钢1~#高炉炉顶均压系统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赵彬[1](2019)在《高炉煤气布袋除尘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布袋干法除尘技术可使高炉煤气实现减少污染、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使钢铁企业开辟循环经济和洁净生产的新路径。研究除尘系统的结构、运行状况以及参数优化,并不断对除尘工艺进行改进成为当前钢铁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在高炉煤气中应用布袋除尘技术,对如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第一,通过氧化铁还原反应原理研究了高炉煤气的产生,并分析了高炉煤气具有成分复杂、物化性质波动大、烟气发生量大以及高炉煤气尘的相关特性。分析了几种高炉煤气除尘的工艺:干法布袋除尘、湿法塔除尘、环缝洗涤除尘,并从投资、占地、节水电、人工、节能以及环保几个角度对比了几种除尘工艺的优劣性。从滤料、粉尘层对尘粒的捕集以及粉尘去除三个方面研究了高炉煤气除尘的机理,并分析了除尘效果的相关因素。为布袋除尘技术在高炉煤气中的应用提供设计参考;第二,该部分为某钢铁企业750m3高炉煤气除尘工艺为例,首先分析了该企业当前除尘工艺的缺陷:反吹效果差、能耗高、过滤风速低、安全性能差、过滤效果不好等。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煤气质量差、煤气质量不稳定等,通过调查分析找到是个影响高炉煤气除尘效果的因素:清灰效果、喷吹质量、煤气温度、滤袋质量、检漏方法、过滤负荷、仪表故障、人为操作、设备缺陷等;第三,将设计的布袋除尘工艺应用到该企业750m3高炉煤气除尘系统中。首先,分析了布袋除尘工艺包括煤气安全调温单元、卸灰单元、袋式除尘单元、输灰单元、半净煤气管道单元五个单元。袋式除尘单元为该部分的设计重点,其中包括滤袋卸灰输灰方式的选择、过滤负荷的选择、滤布的适应性、过滤方式以及进气方式等。最后,针对炉顶煤气放散的现象,提出了均压回收的解决方案。第四,结合该企业4座全湿法除尘和2座本文设计的布袋除尘实际运行情况,对比布袋除尘和全湿法除尘的效果,凸显出布袋除尘的优越性。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保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布袋除尘的实际应用效益,经过计算可知,布袋除尘的年直接经济效益为800万元左右,每年可减少向大气排放粉尘约10吨,可有效降低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量,每年可节水65万吨。图13幅;表6个;参60篇。

柴彬[2](2017)在《基于机电液一体化的高炉设备检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炉风口中套更换项目由于涉及施工人员较多,施工时间较长,且只能在高炉停炉休风状态下才能更换,所以一直以来都是高炉定期检修的主控项目,中套更换的效率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高炉停炉检修的时间。由于中套设备安装在风口与大套之间,设备间结合面结合紧密,尤其是中套与大套之间由于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导致中套热膨胀,非常难拆除。在中套拆除前需要先停冷却水,由于高炉炉内的高温将使得中套进一步热膨胀导致拆卸难度进一步加大。目前的拆除主要使用人工进行拆除,需要由20至30人采用悠锤反复打击,由于炉周围空间狭小,而其附近很可能有多个项目同时开工作业,同时悠锤本身打击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危险因素,施工现场极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由于炉内外温差较大,小套拆除后冷空气灌入炉膛,瞬间的冷热交替会使得炉内铁渣向外飞溅,鉴于炉周围狭小的空间和密集的作业人员,容易产生群体伤害事故。设备根据高炉大、中套尺寸确定拉杆尺寸,根据中套与大套、风口之间的粘合力确定液压缸、液压泵型号及配套液压系统,设备采用2个75t液压千斤顶作为提供主要拉拔力的部件,同时作用可以提供最大150t静力进行反向拉拔;根据现场位置确定移动小车尺寸。移动小车使拉杆中心与中套中心基本一致,对中后把小车与高炉本体锁住。液压驱动装置使拉杆伸入中套(此时拉杆处于收缩状态),待拉杆钩头伸出中套端面后撑开拉杆使拉杆钩头勾住中套端面。液压装置驱动拉杆往后拉同时使得小车支架与大套法兰面贴紧,液压装置压力逐步上升,达到一定拉力后就可以使得中套与大套产生松动,即把中套“拉松”。中套“拉松”以后,使用手拉葫芦或高炉自带的电动葫芦把中套吊出。该研究的应用大量减少了大型高炉风口中套拆卸项目的人员投入,作业人员的安全从本质上得到了保障,提高了劳动效率,消除了悠锤的消耗,延长了大套及其他设备的使用寿命。

姜本熹,陈辉,姜文革,汤楚雄[3](2016)在《无料钟炉顶料罐内补充介质工艺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揭示了造成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料罐向炉内排料时,料流出料罐,料罐内形成低压,炉内的高温煤气进入料罐,经过中心喉管、下阀箱时,使这些设备的温度升高。为此,提出了降低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故障的措施和方案,并重点阐述了在炉顶均压管道串接煤气增压机进行均压及排料补充气的新方案,实现用高炉煤气取代氮气,可以节约大量氮气。

薛念福,李里[4](2013)在《攀钢二次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攀钢通过高炉反吹布袋式全干式除尘设备工艺系统、TRT余热余压发电控制模型及有料钟高炉炉顶压力控制模型、干熄焦炉体结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优化、转炉煤气回收设备工艺技术,以及固体、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等一系列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龚美华[5](2013)在《新钢11#高炉炉顶布料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高炉炼铁的上料系统中,以齿轮箱驱动旋转溜槽进行布料的无钟炉顶系统以其布料控制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而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并已取代钟阀炉顶而成为高炉布料的主流设备。如何利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充分发挥无钟炉顶的优越性,强化高炉的上部调剂功能,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就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高炉布料采用重量法是一种理想的控制方法。新钢各个高炉主要采取环形布料方式,由于上料方式不尽相同,有料车上料的,有皮带上料的;炉顶料罐称重系统准确度存在差异;料流阀有的带比例阀,有的不带比例阀;以及工人操作习惯的不同,新钢公司高炉炉顶布料控制方式目前仍以传统的时间法为丰,炉顶设备的故障率较高,布料控制稳定性和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下。本文以新钢11#高炉无钟炉顶布料系统为背景,在对炉顶布料系统的工艺特点、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原有时间法布料存在的控制稳定性和精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辅以时间法的重量法布料控制模式,采用带压力补偿的炉顶料罐称重装置和料流比例控制调节阀,对11#高炉炉顶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了系统装料控制、均压控制、称量控制、均匀布料控制、探尺控制系统、液压控制和通讯控制等功能。采用具有自我修正功能的可读可写的矿、焦曲线表,使料流阀布料开度设定可根据实际重量自动计算,实现了高炉均匀布料:通过对料流阀、倾动角速度控制,实现了依据实际角度与理论角度偏差大小完成比例调节,实现了料流阀开度、倾动角角度快速精确定位;对炉顶的关键设备倾动角、旋转角、料流阀等采用了一用一备的设计方式,确保在关键设备出现故障时也不影响高炉的生产进度,使高炉的稳定生产等到保障。相关工程应用表明,基于重量法布料系统能够实现高炉的高产、优质、低耗、并延长高炉寿命、充分发挥先进设备能力,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刘菁[6](2010)在《武钢8号高炉新两罐无料钟炉顶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武钢的原燃料条件和高炉操作习惯,从无料钟炉顶设备的选型、新两罐炉顶设备的组成及特性、有关炉顶系统工艺设计、炉顶框架和平台的设计、炉顶附属设施的设计等方面,对武钢8号高炉新两罐无料钟炉顶技术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余治中,柳萌[7](2007)在《涟钢2200m3高炉的技术特点及生产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涟钢2200m3高炉设计及施工采用了大量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材料,综合水平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涟钢2200m3高炉顺利投产后,通过不断优化高炉操作,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处于国内同级别高炉的先进行列。

周强[8](2004)在《武钢新建3200m3高炉采用的新技术》文中指出钢新建 32 0 0m3 高炉采用了烧结矿分级入炉、并罐无料钟炉顶、联合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砖壁合一薄内衬结构、铜冷却壁、超微孔炭砖、最新改进型高温内燃式热风炉、环保型INBA渣处理装置、完善的出铁场设施、富氧喷煤、轴流旋风除尘器、环缝洗涤塔等一系列新技术。采用了这些新技术 ,为实现高炉高效、优质、低耗、长寿和环保的新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孙刚[9](2004)在《八钢高炉无钟炉顶装料制度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八钢高炉炼铁实践为依据,系统研究和分析了八钢的2号和3号高炉炉顶设备装料制度对高炉冶炼的影响。认为高炉操作制度是当前高炉炼铁的主要技术之一,也是影响高炉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焦比的重要因素,在原燃料和装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合理的操作制度对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高炉冶炼技术的发展和对高炉冶炼无钟炉顶操作制度的分析研究,结合八钢高炉的生产状况并以大量生产数据为依据,对八钢高炉各时期的操作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根据工业生产数据及炉顶布料试验的分析研究得知,在八钢高炉的技术装备和原燃料条件下,提出了八钢高炉目前较为合适的各项操作制度,以分装多环布料为基本的上部调剂模式,在保证全开风口工作的前提下,采取较高的鼓风动能与喷煤及富氧等技术相结合。以确保规则的高炉工作炉型和良好的炉缸工作状况。高炉操作只要保证“上稳下活”,多环布料便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大批重分装为基础的多环布料的上下部调剂措施用于实际生产之后,炉缸工作日趋均匀、上部气流分布逐步稳定,高炉实现了长期稳定顺行的目标,促进了高炉的增产降焦工作,使八钢的高炉操作水平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高炉焦比降至400kg/t,高炉煤比达136.6kg/t,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表明,在目前八钢冶炼条件下,3号高炉(380m3)最佳批重为15吨,装料顺序为3P↓3K↓;2号高炉(380m3)最佳批重为15吨,装料顺序为3P34↓3K34↓+3P34↓3K29↓。

李汉江,杨雪莲[10](2002)在《武钢1#高炉炉顶均压系统的改进》文中研究指明高炉均压系统是武钢的关键工序管理点 ,也是停机控制点 ,武钢 1#高炉大修改造时 ,原设计的炉顶均压系统的方案中存在有不足之处。本文结合高炉生产实际对此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改进 ,1#高炉达到了无故障均压控制系统的水平

二、武钢1~#高炉炉顶均压系统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钢1~#高炉炉顶均压系统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高炉煤气布袋除尘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高炉煤气的产生及特性
        2.1.1 高炉煤气的产生
        2.1.2 高炉煤气的特性
    2.2 除尘工艺对比
        2.2.1 干法布袋式除尘
        2.2.2 湿法塔文系统除尘
        2.2.3 高炉煤气环缝洗涤工艺
        2.2.4 工艺对比
    2.3 除尘机理分析
        2.3.1 滤料对尘粒的捕集
        2.3.2 粉尘层对尘粒的捕集
        2.3.3 炉煤气中粉尘的去除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某钢高炉煤气除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某钢高炉煤气除尘现状
    3.2 某钢高炉煤气质量管理现状
    3.3 高炉煤气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煤气质量差,煤气中含尘量大
        3.3.2 煤气质量不稳定,含尘量波动大
    3.4 影响高炉煤气质量的因素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某钢高炉煤气布袋除尘技术的应用
    4.1 除尘系统结构
    4.2 半净煤气管道系统
        4.2.1 设计参数
        4.2.2 设计原理
    4.3 袋式除尘器
        4.3.1 滤袋形状
        4.3.2 滤袋进气方式
        4.3.3 滤袋过滤方式
        4.3.4 滤布的选择
        4.3.5 过滤负荷的选择
        4.3.6 箱体及相关参数
    4.4 系统的检测及控制
        4.4.1 煤气温度的检测与控制
        4.4.2 压力检测与控制
        4.4.3 料位检测与控制
        4.4.4 含尘浓度检测
        4.4.5 CO泄漏检测
        4.4.6 泻爆阀的安全检测
    4.5 煤气的调温系统
    4.6 卸、输灰系统
        4.6.1 储灰、卸灰
        4.6.2 输灰
    4.7 布袋除尘应用中的经验
        4.7.1 高炉煤气温度控制
        4.7.2 布袋除尘器的运用
        4.7.3 操作与维护
    4.8 高炉煤气均压回收设计
        4.8.1 设计背景
        4.8.2 设计难点
        4.8.3 设计方案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应用效果及效益分析
    5.1 应用效果
    5.2 效益分析
        5.2.1 经济效益
        5.2.2 社会效益
        5.2.3 环保效益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机电液一体化的高炉设备检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概述
    1.1 选题立项的背景及其目的、意义
        1.1.1 立项的背景
        1.1.2 立项的目的和意义
    1.2 高炉中套拆卸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2.高炉中套拆卸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2.1 关键技术难题
    2.2 主要技术特征
        2.2.1 钩头(拉杆端头)
        2.2.2 拉杆活动关节
        2.2.3 拉拔机构
        2.2.4 机架
        2.2.5 操作界面
3.研究与创新
    3.1 研究的主要过程及结果
        3.1.1 初步思路
    3.2 静力拆卸大型高炉中套的方法
    3.3 装置的损耗件具备互换性和功能可扩展性
    3.4 多种运输方法,适应性强
    3.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6 成果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
        3.6.1 成果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
        3.6.2 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作用和意义
    3.7 应用前景与不足
4.高炉中套更换关键技术
    4.1 工作内容
    4.2 工作要点
        4.2.1 中套更换
    4.3 劳动力负荷
    4.4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5 施工安全措施
    4.6 工期保证实施
    4.7 主要工器具、材料
    4.8 项目研制的技术指标对比
5.操作中的关键技术
    5.1 各部件说明
    5.2 性能参数
    5.3 操作流程
    5.4 使用注意事项
6.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新钢11#高炉炉顶布料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高炉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炼铁资源和能源的充分利用
        1.2.2 喷煤技术
        1.2.3 高炉操作界限的研究
        1.2.4 高炉大型化
        1.2.5 高炉长寿及快速大修
    1.3 炉顶布料控制技术发展动态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11#高炉概述
    2.1 高炉结构
    2.2 高炉工艺流程
    2.3 高炉控制系统
        2.3.1 基础自动化系统
        2.3.2 过程自动化系统
        2.3.3 控制系统组成
    2.4 炉顶设备及工艺
        2.4.1 炉顶主要控制设备
        2.4.2 炉顶工艺
    2.5 炉顶控制功能需求
        2.5.1 数据采集功能
        2.5.2 设备顺序控制
        2.5.3 布料控制
        2.5.4 探尺控制
        2.5.5 监视、报警及通讯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PLC概述
    3.2 西门子S7-400 PLC
    3.3 硬件设计
        3.3.1 I/O点数设计
        3.3.2 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3.3.3 变频器和传动装置设计
        3.3.4 位置检测设计
        3.3.5 硬件配置
        3.3.6 网络设计
        3.3.7 控制原理图和布线图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软件设计概述
        4.1.1 下位组态软件
        4.1.2 炉顶PLC程序结构
    4.2 控制策略设计
        4.2.1 装料控制
        4.2.2 均压控制
        4.2.3 称量控制
        4.2.4 均匀布料控制
        4.2.5 探尺系统控制
        4.2.6 重量法布料
        4.2.7 通讯设计
        4.2.8 液压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HMI(人机界面)监控系统的实现
        5.1.1 组态软件
        5.1.2 Intouch软件
        5.1.3 操作画面
    5.2 满足生产的操作实现
        5.2.1 操作前的检查和设定
        5.2.2 自动操作
        5.2.3 手动操作
        5.2.4 其他常见维护操作
    5.3 效果分析
    5.4 控制系统创新点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武钢8号高炉新两罐无料钟炉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炉顶设备的选型
2 炉顶设备的组成与特点
    2.1 主要设备组成及规格
    2.2 新两罐炉顶设备特点
3 炉顶系统有关工艺设计
    3.1 装料制度
    3.2 烧结矿分级入炉
    3.3 均排压系统
4 炉顶设备安装框架与平台的设计
5 炉顶附属设施的设计
6 高炉生产状况
7结语

(7)涟钢2200m3高炉的技术特点及生产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高炉装备水平与特点
    2.1 供上料系统
    2.2 炉顶及粗煤气系统
    2.3 炉体系统
    2.4 出铁场及炉渣处理系统
    2.5 热风炉系统
    2.6 热力燃气设施
        风机系统:
        煤气清洗系统:
        TRT高炉煤气余压发电装置:
    2.7 三电系统
3 几项关键技术的应用及分析
    3.1 砖壁合一、薄内衬技术
    3.2 联合软水密闭循环冷却技术
    3.3 高风温长寿热风炉技术
    3.4 高炉鼓风机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技术
    3.5 施工技术
4 高炉生产实践
    4.1 高炉投产前的生产准备工作
    4.2 投产后生产实践
        (1)很抓原燃料质量,改善高炉透气性。
        (2)提高富氧率,加大喷煤量。
        (3)适时调整布料矩阵,提高煤气利用率。
        (4)调整风口尺寸。
        (5)高风温操作。
5 结语

(9)八钢高炉无钟炉顶装料制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1.1 国外高炉炼铁技术概况
        1.1.2 国内高炉炼铁技术概况
        1.1.3 八钢炼铁技术概况
    1.2 装料制度与炉况的关系
    1.3 高炉炉内布料与炉况关系的概述
    1.4 双钟炉顶高炉布料的特点
    1.5 无钟炉顶高炉布料的特点
    1.6 课题的提出
2 高炉炉顶布料形式的理论分析研究
    2.1 双钟炉顶炉内料层分布的特点
        2.1.1 周向布料的特点
        2.1.2 影响径向布料的因素
    2.2 无钟炉顶炉内料层分布的特点
    2.3 装料制度对高炉炉内煤气流的分布及焦比的影响
    2.4 双钟炉顶炉内料层分布的理论研究
        2.4.1 矿石批重的选择
        2.4.2 料线对布料的影响
        2.4.3 装料顺序与气流分布的关系
    2.5 无钟炉顶的炉内料层分布的理论研究
        2.5.1 矿石批重的选择
        2.5.2 料线对布料的影响
        2.5.3 装料顺序与气流分布的关系
3 无钟炉顶与双钟炉顶装料制度对比分析研究
    3.1 双钟炉顶的装料制度与高炉煤气利用率及焦比的关系
    3.2 无钟炉顶的装料制度与高炉煤气利用率及焦比的关系
    3.3 两座高炉装料制度生产实践分析对比
        3.3.1 各种装料制度在八钢高炉上的使用情况
        3.3.2 3号高炉混装分析与2号高炉多环布料试验分析
        3.3.3 2号高炉多环布料的生产实践分析
    3.4 本章小节
4 无钟炉顶装料制度效果分析与讨论
    4.1 在相同的装料制度下旋转溜槽的变化对煤气流的影响
    4.2 料批重的变化对高炉炉内气流的影响
    4.3 八钢无钟炉顶装料制度对高炉操作顺行的影响
    4.4 八钢无钟炉顶装料制度对高炉焦比的影响
    4.5 八钢无钟高炉装料制度的讨论
    4.6 本章小节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武钢1#高炉炉顶均压系统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问题分析
3 改进措施
    3.1 均压原理简介
    3.2 改进方案及措施
        3.2.1 对料罐压力取压口的改进。
        3.2.2 将均压系统的单套测量改为双套测量。
        3.2.3 软件编程。
        3.2.4 新增一套均压控制系统。
4 经济效益及其意义

四、武钢1~#高炉炉顶均压系统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炉煤气布袋除尘技术的应用研究[D]. 赵彬.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2]基于机电液一体化的高炉设备检修技术研究[D]. 柴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3]无料钟炉顶料罐内补充介质工艺探讨[J]. 姜本熹,陈辉,姜文革,汤楚雄. 炼铁, 2016(02)
  • [4]攀钢二次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A]. 薛念福,李里. 2013年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论文集, 2013
  • [5]新钢11#高炉炉顶布料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龚美华. 东北大学, 2013(03)
  • [6]武钢8号高炉新两罐无料钟炉顶技术[J]. 刘菁. 炼铁, 2010(03)
  • [7]涟钢2200m3高炉的技术特点及生产实践[J]. 余治中,柳萌. 炼铁, 2007(03)
  • [8]武钢新建3200m3高炉采用的新技术[J]. 周强. 炼铁, 2004(04)
  • [9]八钢高炉无钟炉顶装料制度的研究[D]. 孙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03)
  • [10]武钢1#高炉炉顶均压系统的改进[J]. 李汉江,杨雪莲.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4)

标签:;  ;  ;  ;  

武钢1~#高炉炉顶均压系统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