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癌化疗患者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及护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邵聪聪[1](2021)在《基于不悦症状理论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现状及相关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描述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基于不悦症状理论,从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探究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探讨肺癌患者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癌因性疲乏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医护人员制定针对性的改善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山东省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化疗科符合标准的225名肺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的量表有一般资料调查表、Piper疲乏评估修订量表、失眠严重指数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正负性情绪量表的正性情绪维度和社会支持量表。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具体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等。结果:1.肺癌患者基本情况肺癌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9~82岁,平均年龄是57.7±9.3岁。其中56.7%是男性;97.8%为已婚;41.6%的BMI指数处于正常范围;68.4%为初中及以下学历;39.5%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60.9%病理分型为腺癌;85.4%处于Ⅲ~Ⅳ期;73.1%治疗方式为化疗;65.1%化疗周期为1~6;46.2%有疼痛;38.6%有合并症。2.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得分范围为22~185分,平均得分为94.94±35.46分。行为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维度得分为29.16±10.91,24.00(15.00,32.00),21.00(15.00,27.50),19.00(11.00,27.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其分维度得分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化疗周期、疼痛及合并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相关因素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其分维度得分与失眠(r=0.318~0.432)、心理弹性(r=-0.224~-0.391)、积极情绪(r=-0.407~-0.523)、社会支持(r=-0.219~-0.313)均存在显着相关(P<0.01)。4.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相关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将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其分维度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按α入=0.05,α出=0.10的标准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失眠、心理弹性、积极情绪、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维度得分是影响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总分及其分维度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5.肺癌患者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癌因性疲乏之间的中介效应将癌因性疲乏作为因变量,在控制有统计学差异的人口学和临床因素后,将心理弹性、积极情绪纳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心理弹性负向预测癌因性疲乏(β=-3.064,P<0.001),但是当心理弹性和积极情绪同时进入回归方程时,积极情绪负向预测癌因性疲乏(β=-3.222,P<0.001),心理弹性无法负向预测癌因性疲乏(β=-0.998,P>0.05),说明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癌因性疲乏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采用PROCESS插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bootstrap检验的间接效应值为-2.301,95%置信区间为[-2.983,-1.674],不包含0,进一步验证了积极情绪的完全中介作用。结论:1.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多处于中等程度疲乏。2.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失眠呈正相关,与心理弹性、积极情绪、社会支持呈负相关。3.影响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失眠、心理弹性、积极情绪、社会支持。4.肺癌患者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癌因性疲乏的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刘玉娟[2](2021)在《赋能健康教育方案在肺癌放化疗患者中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在前期调查和函询专家的基础上制定赋能健康教育方案,探究赋能健康教育方案对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肺癌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证据支持。方法:1.调查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相关科室(内科、外科、放疗科)住院的200例肺癌放化疗患者。采用自制患者资料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肺癌放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2.干预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肺癌放化疗患者赋能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初步确定,经函询专家和小组讨论后制定详细的赋能教育内容。而后运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因肺癌在胸部肿瘤放疗科住院的74例患者进行干预。通过抛硬币法,将其中一个病区分为干预组,则另一病区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传统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赋能教育。在干预前、干预后1周,通过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 for Adults-MUIS-A)测量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通过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trategies Used by People to Promote Health,C-SUPPH)测量其自我管理效能感,比较干预效果。结果:1.调查研究显示,经MUIS-A量表测量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96.26±8.55)分。2.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为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确诊时长、疾病分期、是否吸烟和癌细胞发生转移部位数。3.干预研究显示,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分别为(93.13±8.37)分、(89.37±7.59)分,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分别为(69.50±5.49)分、(69.63±5.25)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分别为(92.06±8.08)分、(72.94±4.15)分,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分别为(70.13±4.99)分、(92.50±5.29)分,均有显着差异(P<0.05)。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进行放化疗的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是中等程度。2.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为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确诊时长、疾病分期、是否吸烟和癌细胞发生部位数。3.赋能教育在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赵海燕,陈伟娟,孔冬,崔新,冀赛,王海霞,杨丽娟[3](2021)在《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筛查与评估的最佳证据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汇总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筛查与评估的最佳循证证据并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以改善临床护理服务,降低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5月6日—6月28日收治的48例肺癌化疗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9月2日—10月30日收治的5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观察组。将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作为审查工具,筛查证据应用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检出率,调查护士审查标准执行率,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癌因性疲乏管理知信行问卷得分、患者的中文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癌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C30 V3.0)得分。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证据应用后的审查指标执行率为86%(43/50)~100%(50/50)。证据应用后,护士癌因性疲乏管理知信行问卷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99.50±1.37)、(39.06±1.00)、(30.69±1.08)分,均高于证据应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023、-7.258、-19.769;P<0.05)。观察组患者的轻、中、重度疲乏检出率分别为52%(26/50)、26%(13/50)和6%(3/50)。观察组患者中文版EORTC-C30 V3.0的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功能维度,总体健康状况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疲劳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3、-2.487、-3.743、-2.202、-1.067、-3.100、3.273;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筛查与评估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疲乏管理提供循证依据,应用于临床可提高癌因性疲乏的识别与管理,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李宁[4](2020)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依从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依从性的现状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第一阶段,首先采用病例回顾分析,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依从性的现状,再采用质性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访谈利益相关人群,包括患者、家属、医生、护士,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访谈数据,深入了解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第二阶段,采用类实验研究从临沂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分设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服用知识宣教及每月一次随访。干预组依据保护动机理论中对患者服用药物依从性有影响的动机变量,制定实施针对性药物健康指导方案。干预组主要干预内容包括发放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编制的宣教资料、微信课堂、电话回访、门诊随访及组织患友交流会等。干预时间为6个月。微信课堂频次为1次/2周,门诊随访1次/2月,电话回访频次为3个月内1次/2周,4-6个月为1次/1月,组织患友交流会4-6个月为1次/1月。比较干预后2个月、4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中文版口服化疗药物依从性量表得分、服用口服靶向药物保护动机问卷得分、欧洲癌症研究与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得分等药物健康指导效果。研究数据采用SPS2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以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病例回顾分析结果对116例口服靶向药物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回顾分析发现,77例(66.38%)患者存在服药依从性不良行为,分类及占比包括:漏服药物31例,40.26%;提前停药21例,27.27%;擅自减量12例,15.58%;擅自加量5例,6.50%;未按规定时间取药8例,10.39%。2.质性研究结果:对22个访谈对象的录音稿分析诠释,共提取有关影响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依从性的4个主题及个14个亚主题,分别为负性心理体验(病耻感;恐惧;焦虑;消极应对)、躯体状态不佳(癌因性疲乏;癌痛折磨;记忆力差)、信息缺乏(疾病信息缺乏;药物不良反应应对无效;药物信息缺乏;医疗保险、报销政策信息缺乏)、支持系统不足(无医护全程参与管理;家庭支持系统不全;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3.类实验研究结果:(1)服药依从性:干预组经类实验干预后服药依从率明显比对照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各类实验时段依从性持续改善,各时段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保护动机问卷得分:干预组在6个月时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除自我效能维度外,干预组在4个月和6个月时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生活质量得分:服药后6个月,两组患者在总体健康状况、认知功能和症状区域条目(疲乏、恶心呕吐、疼痛)改善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6个月时干预组服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数据情况比较:类实验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的实际依从性远低于预期评估,现状不容乐观。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的依从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的需求期望与实际获得的支持干预不相匹配,其未被满足的或部分满足的需求不容忽视。2.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服药健康教育干预可加强患者对所患疾病动机变量严重性和易感性的认识,帮助其克服遵嘱服药所遇到的内外部障碍,强化其长期遵嘱服药可以获益的信念,进而提高患者长期服药依从性的信心,促进了患者遵嘱服药行为的建立与维持,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在总体健康情况、认知功能和部分症状区域这三方面的维度上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提升,提高了患者的疾病控制率。
周成成[5](2020)在《绘画疗法对女性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及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绘画疗法对女性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旨在缓解肺癌化疗患者恶心严重程度和呕吐频次继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ASCC止吐评价工具、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200例山西省某肿瘤医院2018年2月—6月首次行铂类化疗的肺癌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10日—2019年8月13日在山西省某肿瘤医院化疗的84例女性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18年11月10日-2019年3月12日入选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4月10日-2019年8月13日入选的42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n=42)进行常规护理和遵医嘱应用止吐药物;干预组(n=4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绘画疗法。本研究中急性期是指顺铂化疗第1天至第3天,延迟期是指顺铂化疗结束后的第4、5、6、7天;采用MASCC止吐评价工具和生活功能指数量表作为测量指标。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保存实验数据,将数据导入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t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横断面调查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晕车史、焦虑、工作状况对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车、工作状况、焦虑、年龄、乏力、妊娠呕吐史对延迟性恶心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饮酒史、抑郁、性别对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统计学差异不显着(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化疗期间急性恶心呕吐中晕车、焦虑工作状况比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1、P<0.001),延迟性恶心呕吐中性别、工作状况、妊娠呕吐史、晕车史、乏力、焦虑比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3、0.015、0.006、0.029、P<0.001)。(3)生活功能指数分析显示:急性恶心呕吐和延迟性恶心呕吐对患者生活质量可分别造成89.1%、71.4%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分数得出恶心呕吐对患者的饮食、做饭或家庭修理能力(厨房刺鼻的油烟味会引起患者恶心的症状)影响程度最为显。2.类实验研究结果:(1)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患者急性期呕吐频次和恶心程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延迟期呕吐频次和恶心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和t检验: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功能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恶心部分:恶心程度、对活动影响、进食能力、饮用液体能力、家人朋友共处能力、日常生活功能、对个人造成困难程度、对最亲近人的影响程度、恶心总分方面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做饭及家庭修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呕吐部分:呕吐程度、对活动影响程度、进食能力、家人朋友共处、对个人造成困难、对最亲近人的影响、呕吐总分方面经比较,均有改善(P<0.05),对做饭及家庭修理能力、饮用液体能力、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效果不显着(P>0.05)。结论:1.急性期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为晕车史、焦虑、工作状况,延迟期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工作状况、妊娠呕吐史、晕车史、乏力、焦虑。2.女性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延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急性恶心呕吐,显着降低患者生活质量。3.绘画疗法能够有效缓解女性肺癌化疗患者延迟期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李冉冉[6](2020)在《乳腺癌化疗患者感知控制、自我管理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感知控制、自我管理行为与癌因性疲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感知控制、自我管理行为对癌因性疲乏的作用路径。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控制效能,降低其癌症负性体验,从而为改善癌因性疲乏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337例山东省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正在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症经验与效能量表、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表及Piper疲乏量表,分别调查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一般人口学情况、感知控制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及癌因性疲乏程度。采用SPSS 22.0和AMO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采用SPSS 22.0对一般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感知控制、自我管理与癌因性疲乏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一般资料的变量中癌因性疲乏得分的差异;感知控制、自我管理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将数据代入研究假设模型,使用AMOS软件进行模型的验证及路径分析。结果1.乳腺癌化疗患者感知控制中的癌症经验平均分为57.10±4.99,控制效能平均分为46.13±4.43分。癌症经验部分各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经验(3.59±0.40)、个人经验(3.56±0.45)、情绪经验(3.55±0.42);控制效能部分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医护效能(3.72±0.46)、集体效能(3.69±0.40)、个人效能(3.30±0.49)。2.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151.45±5.34。在各维度中,与医护沟通维度(3.79±0.54)得分最高,其次依次为症状管理(3.61±0.41)、信息管理(3.60±0.54)、自我效能(3.45±0.36)、情绪管理(3.35±0.37)、日常生活管理(3.24±0.34)。3.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为5.14±1.10,属于中度疲乏。各维度的疲乏程度由高到低为行为/严重性维度(6.00±1.14)、感觉维度(5.38±1.29)、情感维度(4.65±1.41)、认知/情绪维度(4.54±1.25)。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经验与癌因性疲乏呈显着正相关(r=0.480,P<0.001),控制效能与癌因性疲乏呈显着负相关(r=-0.515,P<0.001);自我管理与癌因性疲乏呈显着负相关(r=-0.539,P<0.001);癌症经验与自我管理呈显着负相关(r=-0.265,P<0.001),控制效能与自我管理呈显着正相关(r=0.334,P<0.001)。5.癌因性疲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医疗费用来源、化疗周期、癌症经验、控制效能、自我管理可以解释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总变异的53.9%(F=44.594,P<0.001)。6.路径分析显示:癌症经验对癌因性疲乏存在直接正向影响(β=0.390,P<0.001),控制效能对癌因性疲乏存在直接负向影响(β=-0.481,P<0.001);自我管理在癌症经验对癌因性疲乏影响中起部分负向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的12.4%;自我管理在控制效能对癌因性疲乏影响中起部分正向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的14.4%。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处于中度疲乏状态。感知控制中的癌症经验与癌因性疲乏呈正相关,控制效能与癌因性疲乏呈负相关。感知控制可直接影响癌因性疲乏,自我管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感知控制与癌因性疲乏之间起部分中介调节作用。护理人员可通过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控制效能,降低其癌症负性体验,可显着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张苹[7](2020)在《肺癌化疗患者失志与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现状,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失志、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社会支持是否在失志与生活质量之间起调节作用,以期为识别失志患者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缓解失志,警惕患者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于2019年4月~11月,通过方便抽样法选取济南市三所三甲综合医院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且正在接受化疗的住院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失志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调查肺癌化疗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失志、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采用SPSS 21.0及Process插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及调节效应分析。【结果】1.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现状259例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失志总分平均得分为(35.42±12.70)分,条目均分为(1.48±0.53)分;5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沮丧感(1.92±0.77)分、情绪不安感(1.60±0.63)分、无助感(1.46±0.79)分、失败感(1.41±0.47)分、无意义感(1.03±0.74)分。肺癌化疗患者发生中度及以上失志患者达86.1%。2.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的影响因素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职业、工作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知晓程度、医疗付费方式、确诊时长、病理分期、距离首次化疗的时间、有无转移及有无疼痛对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的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知晓程度、婚姻状况(离异)、受教育程度、确诊时长、工作状况(无业)及居住地(农村)是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的重要影响因素,共解释失志34.1%的变异。4.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现状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平均得分为(38.48±8.69)分,条目均分为(3.85±0.87)分;各维度总分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主观支持(22.92±5.11)分、客观支持(9.26±3.33)分、支持利用度(6.29±2.02)分。社会支持水平主要集中在中水平社会支持,占68.3%。肺癌化疗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得分为(57.34±20.38)分;在功能领域中,认知功能得分最高(65.51±27.74)分,社会功能得分最低(58.30±23.59)分;在3个症状领域中,以疼痛得分最高(49.74±25.42)分;在6个单独条目中,以经济困难得分最高(53.02±23.96)分,其次为失眠(50.97±30.11)分,腹泻得分最低(17.50±22.98)分。肺癌特异模块中以咳嗽得分最高(37.58±36.11)分,咯血得分最低(9.40±19.73)分。5.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肺癌化疗患者失志总分及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r=-0.310~-0.480)、客观支持维度(r=-0.160~-0.290)、主观支持维度(r=-0.315~-0.480)、支持的利用度维度(r=-0.250~-0.375)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整体生活质量呈显着正相关(r=0.590~0.895,P<0.01);与功能领域中的躯体功能(r=0.510~0.775)、角色功能(r=0.525~0.750)、情绪功能(r=0.565~0.810)、认知功能(r=0.500~0.785)、社会功能(r=0.525~0.825)均呈现显着正相关(P<0.01);在3个症状领域中,与疲倦(r=-0.335~-0.405)及疼痛(r=-0.230~-0.410)相关系数相对较高,均为显着负相关(P<0.01);在6个单独条目中,与呼吸困难(r=-0.235~-0.400)、食欲丧失(r=-0.220~-0.340)、失眠(r=-0.225~-0.330)及经济困难(r=-0.325~-0.435)相关系数相对较高,均为显着负相关(P<0.01);与肺癌特异性模块为显着负相关(r=-0.225~-0.350,P<0.01)。肺癌化疗患者失志总分及各维度与整体生活质量呈显着负相关(r=-0.365~-0.550,P<0.01);与功能领域中的躯体功能(r=-0.290~-0.455)、角色功能(r=-0.250~-0.405)、情绪功能(r=-0.305~-0.470)、认知功能(r=-0.340~-0.495)、社会功能(r=-0.340~-0.490)均呈现显着负相关(P<0.01);在3个症状领域中,失志总分及各维度与疼痛(r=0.545~0.755)相关系数最大,为显着正相关(P<0.01);在6个单一条目中,失志总分及各维度与失眠(r=0.510~0.705)相关系数最大,为显着正相关(P<0.01);与肺癌特异性模块呈现显着正相关(r=0.130~0.260,P<0.01)。6.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在失志与生活质量中的调节作用分析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志与社会支持的交互项系数显着(b=0.134,P<0.01),表明社会支持在失志与生活质量之间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当社会支持水平较高时,失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弱。【结论】1.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状况较为严重,中重度失志者达86.1%。2.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程度受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居住地、职业、工作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知晓程度、医疗付费方式、确诊时长、病理分期、距离首次化疗的时间、有无转移及有无疼痛的影响。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知晓程度,婚姻状况(离异)、受教育程度可负向预测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确诊时长、工作状况(无业)及居住地(农村)可正向预测肺癌化疗患者的失志,是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失志的重要影响因素。4.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说明肺癌化疗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较好;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功能领域受影响最大的是认知功能,不适症状以失眠、疼痛及疲乏较为严重。5.肺癌化疗患者失志与社会支持、整体生活质量均呈显着负相关,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与整体生活质量呈显着正相关。6.社会支持在失志与生活质量之间起到调节作用,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可以削弱失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金娜[8](2020)在《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并分析肺癌患者参与临床治疗护理共享决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从医-护-患-家属四方面分析参与共享决策的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抽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青岛某三甲医院已经录入医院His系统的胸外科、肿瘤科住院的533例肺癌患者,查阅其组织病理报告确定其诊断;根据知情同意原则,筛查符合本次研究的300例肺癌患者。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期待量表和肺癌患者参与治疗护理决策量表,经过预答卷-最终答卷过程,通过问卷星或纸质问卷填写答卷。将收集完的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主要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根据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理论,从医-护-患-家属四方面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制订访谈提纲-预访谈-正式访谈的顺序进行,访谈量以信息量饱和为准,整理访谈内容,进一步分析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态度和影响因素。结果1决策期待调查结果显示:在临床治疗决策过程中,39.00%的肺癌患者为期待共享型,实际共享型的人群仅占11.33%,符合率为53.67%,一致性系数K值为0.19(P<0.01),肺癌患者对治疗决策参与期待与实际参与程度不一致;66.33%肺癌患者期待与家属共同参与治疗决策,实际仅有40.67%的肺癌患者与家属共享,符合率为42.00%,一致性系数K值为0.40(P<0.01),肺癌患者对家属参与的态度与家属实际参与程度不一致。2肺癌患者参与治疗护理决策调查结果显示:61.33%肺癌患者对治疗共享决策参与态度积极,实际参与治疗共享决策程度高的仅占27.33%。治疗共享决策的实际程度与参与态度之间不一致(Z值在-10.56-6.28之间,P<0.01),主要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付费方式、家庭平均收入、居住环境、子女数、病程、TNM分期等有关;19.33%的肺癌患者对护理共享决策参与态度积极,实际仅12.00%患者参与护理共享决策程度较高。治疗护理决策涉及的条目中,肺癌患者的参与态度与实际参与程度之间不一致(Z值在-8.85-3.43之间,P<0.01),主要与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收入、性格、病程、TNM分期等有关。3对访谈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反复整理,归纳四个主题:(医-护-患-家属方面)(1)家属是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主导者;(2)针对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态度;(3)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必要性;(4)对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压力。将影响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因素从个人层面、医疗机构层面、社会层面、法律政策层面进行进一步探讨。结论1肺癌患者在共享决策过程中,期待与家属、医生、护士共同参与,但实际参与程度较低。患者对医生、护士和家属参与的期待与实际之间均存在不一致。2病程、TNM分期、家庭平均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态度和实际程度的主要因素;性别、年龄影响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实际程度和护理决策的态度;性格和子女数影响患者参与护理决策的实际程度。3患者参与共享决策是全球卫生保健领域的健康发展趋势,与2019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患者安全”相契合。家属和医护人员应正确评估患者的自身条件,分辨其能否参与共享决策,并针对性鼓励患者参与,树立正确的认知,提高决策质量,营造和谐、安全的医疗环境。
尹霄朦[9](2020)在《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的问卷修订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翻译修订预后和治疗认知问卷(Prognosis and Treatment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PTPQ),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2.探究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为后期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PTPQ的形成及信效度检验:采用Brislin模型对英文版PTPQ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及修订,最终形成中文版PTPQ;将中文版PTPQ应用于198名晚期癌症患者,采用条目同质性检验和条目鉴别度检验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问卷的效度;通过计算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和Guttman折半信度来评价问卷的信度。2.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PTPQ、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便利抽取青岛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5个院区的287名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1.中文版PTPQ的形成及信效度检验中文版PTPQ包括两个分问卷,共17个条目,其中分问卷一包括5个条目,为单选形式,分问卷二包括12个条目,采用11级语义差异形式评分(0~10)。项目分析显示:分问卷二中各条目与问卷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419~0.745,均>0.4;高分组与低分组在各条目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效度分析显示:中文版PTPQ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0~1.00,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1。分问卷二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513%;信度分析显示: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5,分问卷一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4;分问卷二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1,提取的4个因子Cronbach’sα系数为0.688~0.956;总问卷Guttman折半信度系数为0.867。2.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1)晚期癌症患者治疗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61.0%的晚期癌症患者对其治疗结局持过于理想和乐观的态度,仍对治愈癌症抱有较高期待,治疗认知不准确;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有无接受过放化疗、距离初次诊断时间、疾病感知及希望水平是晚期癌症患者治疗认知的影响因素。其中无配偶(OR=10.240,95%CI=1.155~90.755)、接受过放化疗(OR=6.004,95%CI=3.115~11.570)、距离初次诊断时间≤1年(OR=3.583,95%CI=1.983~6.475)、高希望水平(OR=1.095,95%CI=1.019~1.177)为晚期癌症患者报告不准确治疗认知的危险因素。疾病感知威胁大(OR=0.941,95%CI=0.905~0.979)是晚期癌症患者报告不准确治疗认知的保护因素。(2)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认知(预后信息关注程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认知(预后信息关注程度)得分为(88.00±14.05)分,其中关于临终关怀讨论的条目得分最低,为(4.91±2.58)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感知、焦虑、抑郁、希望水平为晚期癌症患者预后认知(预后信息关注程度)的影响因素,共解释变异的75.1%。结论1.中文版PTPQ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符合测量学要求,适用于我国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的评估,我国医护人员可用其评估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认知水平。2.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认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具有个体差异性,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认知水平,并且要根据患者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认知水平,以促进其临终决策。
王建丽[10](2020)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当前中国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发展及需求现状,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评价该模式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及疼痛的效果;探讨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更加有效、规范、合理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以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并为构建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根据当前中国医疗体系的实际情况,在大量阅读文献、访谈临床专家意见基础上,研究小组讨论制定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初步方案,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本次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第二部分为检验该方案的实际临床效果,选取80名2018年4~10月于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病房就诊,首次经病理学诊断为晚期肺癌并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东病区的4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肺癌的常规护理;将西病区的4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除实行肺癌常规护理外,在出院后的化疗间歇期给予延续性护理,并进行2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均在T1基线期和T2期4周期化疗前1天,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肺癌治疗功能量表(FACT-L)、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睡眠质量、疼痛评分等数据。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方法。结果:第一部分: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案,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73项。其中一级指标重要性均值维持在4.42~4.83之间,变异系数在0.08~0.13之间;二级指标重要性均值维持在3.63~4.83之间,变异系数在0.08~0.21之间;三级指标重要性均值在3.67~4.92之间,变异系数在0.06-0.22之间,均符合指标的保留筛选标准。第二部分:1.最终完成本研究的患者包括干预组39人,对照组39人。在T1基线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睡眠质量、疼痛评分方面没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生活质量:组间比较时发现,在T2期,观察组患者在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总分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社会家庭状况与其它关注情况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组内比较发现,观察组T2期患者的社会家庭状况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其余4个分维度与生活质量总分方面均较T1期有显着提高(P<0.05);对照组T2期患者的功能状况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较T1期有明显提高(P<0.05),而在其余分维度较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3.焦虑抑郁:组间比较时发现,T2期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组内比较显示,T2期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焦虑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而在抑郁得分方面,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4.睡眠质量:组间比较时发现,在T2期,观察组除睡眠障碍、催眠药物两个分维度的得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外(P>0.05),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效率等分维度与睡眠质量总分方面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组内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睡眠质量的各分维度及睡眠质量总分方面分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在睡眠质量总分方面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分维度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异(P>0.05)。5.疼痛评分: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T2期的疼痛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组内比较显示,两组患者在干预后T2期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T1基线期(P<0.05)。结论:1.本研究构建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是在大量阅读文献、访谈临床专家、专家函询基础上建立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2.将构建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间歇期的肺癌化疗患者,通过肺癌及化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宣教,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和治疗信心,减轻了患者的症状困扰与焦虑抑郁水平,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本研究所构建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合理、有效,得到了患者的普遍认可与接受。
二、肺癌化疗患者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及护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癌化疗患者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不悦症状理论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现状及相关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癌因性疲乏的综述 |
2.1.1 癌因性疲乏的概念 |
2.1.2 癌因性疲乏的测量工具 |
2.1.3 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 |
2.1.4 癌因性疲乏的治疗 |
2.2 不悦症状理论的综述 |
2.2.1 不悦症状理论的介绍 |
2.2.2 不悦症状理论的应用 |
2.3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实施流程 |
3.4 质量控制 |
3.5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肺癌患者基本情况 |
4.2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 |
4.2.1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得分情况 |
4.2.2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在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上的差异比较 |
4.3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 |
4.3.1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失眠相关性 |
4.3.2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
4.3.3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积极情绪的相关性 |
4.3.4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
4.4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4.5 肺癌患者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癌因性疲乏之间的中介效应 |
第五章 讨论 |
5.1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分析 |
5.2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在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上的差异分析 |
5.3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分析 |
5.3.1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失眠的关系分析 |
5.3.2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分析 |
5.3.3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积极情绪的关系分析 |
5.3.4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分析 |
5.4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5.5 肺癌患者积极情绪在心理弹性与癌因性疲乏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研究的创新性及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赋能健康教育方案在肺癌放化疗患者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赋能教育在患者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1.2.2 对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
1.2.3 对患者消极情绪的影响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理论依据 |
1.3.1 赋能理论(Empowermnt Theory)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疾病不确定感 |
1.5.2 赋能教育 |
第2章 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调查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量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剔除标准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2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Scale for Adults) |
2.3 资料收集 |
2.4 质量控制 |
2.5 统计分析 |
2.6 结果 |
2.6.1 肺癌放化疗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2.6.2 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 |
2.6.3 不同人口学资料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差异 |
2.7 讨论 |
2.7.1 肺癌放化疗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2.7.2 一般资料对肺癌放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
2.8 结论 |
第3章 赋能健康教育方案在肺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1.3 剔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本量的确定 |
3.2.2 分组方法 |
3.2.3 研究工具 |
3.2.4 干预过程 |
3.2.5 资料收集 |
3.2.6 质量控制 |
3.2.7 伦理要求 |
3.2.8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3.3.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
3.3.2 赋能健康教育对肺癌放化疗患者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分析 |
3.4.2 赋能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可有效缓解肺癌放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
3.4.3 赋能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可提高肺癌放化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研究结论 |
4.2 创新性 |
4.3 局限性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一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二 |
附录3 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4 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 |
附录5 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 |
附录6 专家函询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肺癌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依从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依从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章 基于PMT的健康教育干预对NSCLC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依从性的影响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创新性 |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5)绘画疗法对女性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肺癌患者铂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及生活质量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1.4 样本量确定 |
1.5 研究工具 |
1.6 质量控制及伦理问题 |
2 结果 |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2.2 首次行铂类化疗的肺癌患者恶心呕吐单因素分析结果 |
2.3 首次行铂类化疗的肺癌患者恶心呕吐多因素分析结果 |
2.4 首次行铂类化疗肺癌患者的生活功能指数分析结果 |
3 讨论 |
3.1 首次行铂类化疗的肺癌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 |
3.2 首次行铂类化疗的肺癌患者恶心呕吐影响因素分析 |
3.3 首次行铂类化疗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绘画疗法对女性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设计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过程 |
1.4 研究工具 |
1.5 伦理原则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急性期和延迟期恶心程度、呕吐频次比较 |
2.3 两组患者恶心、呕吐部分对生活功能指数量表得分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总结 |
1.不足之处与改进 |
2.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6)乳腺癌化疗患者感知控制、自我管理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调查工具 |
3.成立调查小组 |
4 预调查 |
5 资料收集 |
6 伦理原则 |
7 统计方法 |
8 质量控制 |
9 技术路线 |
结果 |
1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一般资料描述 |
2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感知控制 |
3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
4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
5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感知控制、自我管理与癌因性疲乏的路径分析 |
讨论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肺癌化疗患者失志与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理论基础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文献综述 |
1 失志 |
1.1 失志的概念 |
1.2 失志的诊断标准 |
1.3 失志的测量工具 |
1.4 癌症患者失志现状 |
1.5 癌症患者失志的影响因素 |
2 社会支持 |
2.1 社会支持的概念 |
2.2 社会支持评估工具 |
2.3 肺癌患者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
3 生活质量 |
3.1 生活质量的概念 |
3.2 生活质量评估工具 |
3.3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研究 |
4 癌症患者失志、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4.1 癌症患者失志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
4.2 癌症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4.3 癌症患者失志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样本量 |
2 研究工具 |
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 中文版失志量表(Demoralization Scale Mandarin Version,DS-MV) |
2.3 中文版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Lung Cancer43,QLQ-LC43) |
2.4 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 |
3 统计学方法 |
4 质量控制 |
4.1 调查阶段 |
4.2 问卷整理与数据分析阶段 |
5 伦理考虑 |
研究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1.1 肺癌化疗患者的人口社会学资料 |
1.2 肺癌化疗患者的医疗相关资料 |
2 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现状 |
2.2 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的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
3 肺癌化疗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 |
4 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 |
5 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5.1 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
5.2 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
5.3 肺癌化疗患者失志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
6 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在失志与生活质量中的调节作用分析 |
6.1 肺癌化疗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6.2 社会支持在失志与生活质量中的调节作用 |
讨论 |
1 肺癌化疗患者的一般资料特征 |
1.1 肺癌化疗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
1.2 肺癌化疗患者的医疗相关资料 |
2 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现状 |
2.2 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的单因素分析 |
2.3 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3 肺癌化疗患者的社会支持现状 |
4 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现状 |
5 肺癌化疗患者失志、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5.1 失志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
5.2 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5.3 失志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6 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在失志与生活质量中的调节作用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性 |
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量性研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 肺癌患者一般资料 |
2 肺癌患者参与治疗共享决策现状 |
3 肺癌患者参与护理共享决策现状 |
4 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1 肺癌患者共享决策参与度较低 |
2 家属是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重要影响者 |
3 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受多种因素影响 |
小结 |
第二部分 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访谈研究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质量保证和伦理考虑 |
研究结果 |
1 访谈对象一般资料 |
2 访谈结果 |
讨论 |
1 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选择偏好与家属密切相关 |
2 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社会期望较高 |
3 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的干预策略 |
小结 |
结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
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9)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的问卷修订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文版预后和治疗认知问卷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4 质量控制 |
5 伦理原则 |
结果 |
1 问卷的修订与跨文化调适 |
2 问卷的预调查 |
3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4 项目分析 |
5 问卷的效度 |
6 问卷的信度 |
讨论 |
第二部分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4 质量控制 |
5 伦理原则 |
结果 |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2 研究工具的信度检验及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
3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4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各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
5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认知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6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 |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10)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肺癌流行病学特征 |
2.2 肺癌的治疗 |
2.3 肺癌的化学治疗方法和不良反应 |
2.4 延续性护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三章 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 |
3.1 文献分析 |
3.2 专家访谈 |
3.3 专家函询 |
第四章 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
4.1 研究对象 |
4.2 干预方法 |
4.3 评价指标及研究工具 |
4.4 调查问卷发放与收集 |
4.5 统计分析 |
4.6 质量控制 |
4.7 伦理考虑 |
4.8 研究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5.1 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探讨 |
5.2 延续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5.3 延续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 |
5.4 延续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
5.5 延续性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疼痛评分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性与局限性 |
7.1 创新性 |
7.2 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肺癌化疗患者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及护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不悦症状理论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现状及相关因素[D]. 邵聪聪. 山东大学, 2021(11)
- [2]赋能健康教育方案在肺癌放化疗患者中应用研究[D]. 刘玉娟. 南昌大学, 2021(01)
- [3]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筛查与评估的最佳证据应用[J]. 赵海燕,陈伟娟,孔冬,崔新,冀赛,王海霞,杨丽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12)
- [4]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依从性的研究[D]. 李宁. 青岛大学, 2020(01)
- [5]绘画疗法对女性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研究[D]. 周成成.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2)
- [6]乳腺癌化疗患者感知控制、自我管理与癌因性疲乏的相关性研究[D]. 李冉冉. 青岛大学, 2020(01)
- [7]肺癌化疗患者失志与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D]. 张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肺癌患者参与共享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金娜. 青岛大学, 2020(01)
- [9]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的问卷修订及影响因素研究[D]. 尹霄朦. 青岛大学, 2020(01)
- [10]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效果评价[D]. 王建丽. 山东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