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散式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秋,裴春梅[1](2019)在《多元化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有效地监测煤矿井口低压电缆的电气火灾,研究设计了"多元化"的监测方案:1)继电保护(包括选择性漏电保护和过流保护),防止电气故障造成电缆发热而引发的内因火灾事故;2)感温火灾探测报警和感烟火灾探测报警或红外火灾探测报警,用于探测外部高温引发的初期火灾,并作为继电保护的后备保护;3)视频监控,作为值班人员用肉眼识别和确认火灾的直观手段。将3种方案有机的结合,通过试验样机的运行监测能够实现低压电缆电气火灾的有效监测,最后给出了实际的工程应用。
赖春林[2](2018)在《矿用智能喷雾泵站电控系统的设计与研发》文中提出喷雾泵站是综采工作面液压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主要用于采煤机和液压支架的喷雾降尘或设备冷却等,其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经济效益。由于目前煤矿井下使用的喷雾泵站大多处于手动状态,不仅存在需要工人多、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还有降尘效率低、浪费水资源多等缺点,因此对于智能喷雾泵站电控系统的设计与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论文首先根据智能喷雾泵站的液压系统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并对电控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简单论述,同时根据智能喷雾泵站的功能对主要传感器、控制器、人机界面及执行机构进行选型,给出了各元件的详细电气参数,利用Fluent软件对喷雾供水管路的压力损失进行模拟研究,并对传统的电气分散接线方式进行了优化,选用防爆快速插头接线方式,使电控柜更加整洁、美观。然后对智能喷雾泵站恒压供水系统展开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喷雾泵的基本特性及恒压供水的基本原理,从而建立了适用于变频喷雾泵站的数学模型,对传统PID控制器及其参数整定方法做了简单论述,指出了传统PID控制器在实现喷雾恒压供水过程不能在线自动整定参数、存在滞后等局限性,针对传统PID控制器的缺点,引入了神经网络智能算法的PID控制器,并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进行了模型分析,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对恒压供水系统建模,同时对传统PID控制器和BP神经网络优化的PID控制器两种算法进行了仿真,从静态恒压和动态恒压分别对喷雾系统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能取得更好的喷雾恒压供水效果。接着对智能喷雾泵站电气控制柜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统计和说明,对相关电气回路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主回路电气回路、保护电路及控制电气回路,从工作原理上对各电气回路进行了介绍,又对PLC的电气隔离做了防外部干扰设计,为控制回路的应急、手动及智能三种模式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并论述了电控柜隔爆和本安电路的重要性,且在功能上对隔爆外壳进行了设计优化,不仅能满足矿用隔爆相关要求,而且在体积、功能及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最后设计了智能喷雾泵站电控系统的软件部分并在实验室进行简单调试。主要完成了电控系统的流程图设计、程序的编写、通讯功能的实现和画面的组态等相关工作,在实验室对电控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调试,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朱理鹏,童军,刘丽娟,乔江[3](2016)在《矿用低压真空馈电开关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计了一种基于ds PIC30F6014A的馈电保护开关,实现了数据采集与故障的综合处理,降低了设计成本,开关具有瓦斯、风电、过压、短路、漏电等保护以及通讯选择功能,可外接远方分励脱扣按钮。该馈电保护系统精度高,工作稳定,大大提高了煤矿井下的生产安全。
李剑峰[4](2014)在《矿井变配电保护系统运行新技术》文中指出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及下属各矿针对矿井变配电保护系统在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有效地保障了变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1采用新型电流速断保护装置供电部门为了保证迅速、准确、有选择性地切除系统末端的短路故障,一般将工矿企业10 kV电源进线断路器电流速断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限整定为0 s。这样,工矿企业变配电所的电源断路器和各个回路10 kV出线断路器装设的电流速断保护装置
张程懿[5](2014)在《基于CAN总线的井下配电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力作为动力之源,也要求其实现配网综合自动化。而目前井下供电在许多矿井中仍由手工控制,恶劣的地质环境使得短路、过载、漏电等配电故障时有发生,这不仅在检修时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安全性低,而且如果不及时监测并选择性切断故障支路,就可能发生瓦斯、煤尘等爆炸。所以本文在已有井下智能保护装置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CAN总线和PLC的井下配电监控系统,以充分发挥CAN总线和PLC的优势。本文首先对井下配电系统及功能需求作了分析,并以此构建了配电监控系统三层网络模型。然后论文重点对实现监控功能的“模块化技术”、“通信技术”、“安全技术”和“智能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1)探讨了监控系统的模块化组成,针对井下特殊工况,完成了井下配电过程中各参量的监测方案研究,包括智能电力采集装置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满足系统监控要求的模块化具体研究方案,以实现井下状态监测和随动施工。(2)完成了CAN接口电路和CAN-RS485转换方案设计,并对CAN节点通讯进行了研究,以实现智能电力采集装置与PLC之间通信;根据井下与井上的通信要求,提出了一种实现PLC与监控主机(InTouch)之间以太网通讯的解决方案。(3)通过对故障保护理论的分析,给出了监控系统对井下配电故障进行保护的实现方法,并完成对应可行的软件保护控制流程图;利用InTouch组态在监控主机上设计了一套友好的人机交互方案,从而对井下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4)对BP神经网络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算法进行了三项改进,以加速算法收敛;推导出了基于BP的井下配电故障预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训练,当采集到的数据和历史故障发生时的数据有一定关联之后,就能在井下发生故障之前对其进行报警。本文研究的监控系统能完成对煤矿井下配电的“四遥”功能,有效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和停掉电范围,提高了数据采集准确性和系统可靠性,对提高煤矿生产管理水平,实现整个矿井的配电自动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金双林[6](2014)在《煤矿6kV电网防越级跳闸原因及解决方案》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煤矿6kV电网保护系统存在的越级跳闸问题,提出基于IEEE1588精确时间同步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在煤炭行业引入继电保护测试仪对6kV电网保护系统进行第三方认证和检定,充分保证了就地保护单元具备合格的保护性能指标。就地保护单元同步采样,集中保护测控单元,集中判断的策略解决了越级跳闸的问题。
石柏虎[7](2012)在《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监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煤炭行业的安全局势改善的持续需求,煤矿用设备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加强,我国的大部分煤矿已逐步采用功能齐备的煤矿监控系统。煤矿高压供电监控系统作为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对矿井生产系统和安全设备的供电需求,应当全面涵盖井下高压供电系统并稳定可靠运行。因此,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和功能全面、性能可靠的设备,构建起包括采区变电所在内的井下高压电网监控系统,对加强煤矿各级变电站的管理,提供完善的电网运行数据信息,保证变电站安全可靠供电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本论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煤矿供电监控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然后对煤矿供电系统整体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合理的技术方案。着重讲述了了采用工业式嵌入计算机硬件配合多线程程序、模块化的软件设计组成的矿用通讯分站。其作为监测系统通信的一部分作为数据通讯的转接站,实现井上调度主站与井下各监测点(主要为高压矿用一般型开关柜中以及高爆开关中使用的综合保护器)的交互通信,完成计算机对井下数据的采集,其配备光纤交换机、不间断电源系统、液晶显示屏等,具备接口灵活、适宜多种通讯协议和多种通讯介质,具有直观的人机界面等特点详述了采用先进的采样方法和保护理论,依托高速硬件平台,设计了能完成对煤矿井下电网数据的监测、计算、判断和处理,并能与上位机保持可靠、高效的通讯联系,具备CAN通讯接口的集“测量控制、保护、通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高压防爆开关微机保护测控单元。叙述了综合保护的基本要求和研究意义,电流保护原理、电压保护原理、选择性漏电保护原理、监视线保护原理等,对测控单元保护信号的采集及算法进行了说明。最后对监控系统主站的硬件及软件组成和功能进行了介绍。
龙飞[8](2011)在《基于WAMS的矿井电网参数关联保护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IEEE 1588是关于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间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 PTP)标准,其网络对时精度可达亚μs级。文章介绍了IEEE 1588标准定义的高精度时钟同步的原理以及PTP时钟模型,针对遵循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通信网络拓扑结构,提出了IEEE 1588在矿井变电站内的应用方案,讨论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并给出了时钟设备的冗余配置方法及其功能实现。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IEEE1588标准的时钟同步误差,最后从全网的角度探讨了该标准的具体应用策略。本文构建了基于FFT(快速傅立叶变换)的信号差异模型,并利用信号互差异度辨识暂态过度阶段零序电流波形频谱差异性。建立了暂态信号波形相似性比较新方法,并应用于煤矿电网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新选漏方法的准确性、适应性、有效性等用仿真试验进行了验证。
李剑峰[9](2011)在《智能化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文中研究指明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济宁三号煤矿选煤厂和中国矿业大学研究出一种崭新的基于DSP的智能化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不仅可靠实现选择性漏电保护且建立了全部故障事件、漏电参数历史数据库,填补了变压器中性点经高阻接地供电系统集散式选择性漏电保护的技术空白。
王彦文,王志洁[10](2011)在《基于有功分量比对法的高阻接地系统漏电保护判据的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分析变压器中性点高阻接地低压电网发生单相漏电时各支路零序电流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种通过两条支路零序电流比值的实部进行选择性漏电保护的方案。借助Matlab软件仿真及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对该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在不采集零序电压的条件下实现低压电网的选择性漏电保护,不仅可靠性高,还降低了硬件方面的成本。
二、集散式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集散式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多元化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多元化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的组成 |
1.1 漏电保护报警系统 |
1.2 感温感烟探测报警系统 |
1.3 视频监控报警系统 |
1) 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的组成 |
2) 火灾图像检测的智能识别 |
3) 火焰区域颜色特征提取 |
2 实际工程应用 |
3 结 论 |
(2)矿用智能喷雾泵站电控系统的设计与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3 喷雾泵站电控系统的发展概况 |
1.3.1 国外喷雾泵站电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喷雾泵站电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3 目前喷雾泵站电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智能喷雾泵站总体设计及供水压力损失研究 |
2.1 喷雾泵站的工作原理 |
2.2 控制系统结构及元件选型 |
2.2.1 控制系统结构与功能 |
2.2.2 控制器及人机界面选型 |
2.2.3 执行机构选型 |
2.2.4 主要传感器选型 |
2.3 喷雾供水管路压力损失研究 |
2.3.1 供水管路模型建立 |
2.3.2 数值模拟方法 |
2.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4 电控柜接线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PID喷雾恒压供水研究 |
3.1 恒压供水系统概述 |
3.1.1 系统基本特性 |
3.1.2 恒压供水的基本原理 |
3.1.3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3.2 传统PID控制理论 |
3.2.1 传统PID控制器介绍 |
3.2.2 传统PID控制器的局限性 |
3.3 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系统研究 |
3.3.1 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 |
3.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 |
3.4 喷雾恒压供水系统仿真分析 |
3.4.1 喷雾恒压供水静态特性仿真分析 |
3.4.2 喷雾恒压供水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喷雾泵站电气回路设计 |
4.1 智能喷雾泵站电控柜概述 |
4.1.1 电控柜的主要功能 |
4.1.2 主要技术参数及说明 |
4.2 主回路电路 |
4.3 主回路保护电路 |
4.3.1 漏电闭锁保护 |
4.3.2 过载保护 |
4.3.3 短路保护 |
4.3.4 综合保护电路 |
4.4 控制回路设计 |
4.4.1 PLC的电气隔离 |
4.4.2 控制回路功能介绍 |
4.5 电控柜的防爆功能 |
4.5.1 电气设备隔爆外壳设计 |
4.5.2 电控柜本安电路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喷雾泵站电控系统软件设计及调试 |
5.1 控制系统流程 |
5.2 控制系统程序 |
5.2.1 PLC的I/O点地址分配 |
5.2.2 控制系统主程序 |
5.2.3 BP神经网络程序 |
5.3 电控系统人机界面及通讯功能 |
5.3.1 电控系统人机界面 |
5.3.2 控制系统通讯功能 |
5.4 喷雾泵站电控系统软件调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矿用低压真空馈电开关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总体方案 |
2 功能模块的实现 |
2. 1 控制芯片的选用 |
2. 2 信号的采集与调理 |
2. 3 绝缘电阻的测量与漏电闭锁 |
2. 4 选择性漏电保护 |
2. 5 粘连保护 |
2. 6 通信选择模块 |
3 结语 |
(4)矿井变配电保护系统运行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用新型电流速断保护装置 |
2 对110 k V变电所继电保护进行技术改造 |
2.1 原保护存在的问题 |
2.2 措施 |
2.3 效果 |
3 研制并应用新型智能化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 |
3.1 存在的问题 |
3.2 采用新的漏电保护系统 |
3.3 效果 |
4 地面660 V配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经高阻接地方式 |
(5)基于CAN总线的井下配电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煤矿井下配电控制国内外发展与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井下配电监控网络模型研究 |
2.1 井下配电系统分析 |
2.2 监控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3 监控系统网络模型 |
2.4 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监控系统模块化技术研究 |
3.1 系统模块化设计分析 |
3.2 PLC 理论基础 |
3.3 PLC 采集模块研究 |
3.4 智能电力采集装置设计与研究 |
3.5 PLC 控制模块化研究 |
3.5.1 PLC 控制模块设计 |
3.5.2 PLC 模块化硬件实现 |
3.5.3 PLC 模块化软件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监控系统通信技术研究 |
4.1 CAN 通信机理 |
4.1.1 现场总线原理 |
4.1.2 CAN 通信协议 |
4.1.3 CAN 报文传输 |
4.1.4 CAN 校验与错误处理 |
4.2 CAN 总线接口设计与研究 |
4.2.1 CAN 控制器设计 |
4.2.2 CAN 收发器设计 |
4.2.3 CAN-RS485 转换方案 |
4.3 CAN 节点通信的研究 |
4.3.1 CAN 控制器初始化 |
4.3.2 报文发送和接收 |
4.4 工业以太网通信研究 |
4.4.1 以太网通信分析 |
4.4.2 PLC 与监控主机通信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监控系统安全技术研究 |
5.1 故障保护理论分析 |
5.1.1 短路保护 |
5.1.2 过载保护 |
5.1.3 漏电保护 |
5.1.4 断相保护 |
5.1.5 过欠压保护 |
5.1.6 井下环境异常保护 |
5.2 故障保护实现方案研究 |
5.2.1 故障保护总体实现 |
5.2.2 故障保护程序流程图 |
5.3 地面监控主站设计与研究 |
5.3.1 监控主机组态分析 |
5.3.2 人机交互实现 |
5.4 井下物理安全防护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监控系统智能技术研究 |
6.1 监控系统优化目标 |
6.2 改进 BP 神经网络研究 |
6.3 BP 网络学习算法实现 |
6.4 配电故障预警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煤矿6kV电网防越级跳闸原因及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井6k V电网越级跳闸原因分析 |
2 防越级跳闸解决方案及关键技术 |
2.1 防越级跳闸系统解决方案 |
2.2 防止越级跳闸的关键技术 |
2.2.1 IEEE1588精确网络时间同步 |
2.2.2 IEEE1588的集散式矿井电网保护系统的应用方案 |
3 结语 |
(7)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煤矿综合自动化的意义 |
1.2 目前煤矿井下供电自动化概况 |
1.3 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
1.4 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要求 |
1.5 小结 |
第二章 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2.1 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监控系统功能及结构 |
2.2 系统组成设备 |
2.3 设备层现场总线网络及中间层光通讯网络的构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通讯分站的设计 |
3.1 通讯分站设计概述 |
3.2 通讯分站的主要功能 |
3.3 通讯分站的结构 |
3.4 硬件平台 |
3.5 软件设计 |
3.6 小结 |
第四章 高压隔爆开关微机保护测控单元的设计 |
4.1 高压防爆开关微机保护测控单元的研究意义及基本要求 |
4.2 高压防爆开关微机保护测控单元的保护原理 |
4.3 测控单元保护信号的采集及算法 |
4.4 高压防爆开关微机保护测控单元的硬件设计 |
4.5 高压防爆开关微机保护测控单元的软件设计 |
4.6 小结 |
第五章 监控系统主站设计 |
5.1 主站系统硬件 |
5.2 主站系统软件 |
5.3 计算机的安装 |
5.4 图形文件系统 |
5.5 监控系统功能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基于WAMS的矿井电网参数关联保护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基于广域同步测量系统的煤矿电网继电保护系统概述 |
1.2 矿井电气安全现状 |
1.3 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
1.3.1 煤矿井下空气中有可燃、易爆炸性介质 |
1.3.2 有自燃发火危险,温度高、湿度大 |
1.3.3 恶劣的地质条件 |
1.3.4 特殊的工作条件 |
1.4 煤矿井下使用电能的危险性 |
1.4.1 人身触电事故 |
1.4.2 电机、电缆大量烧毁 |
1.4.3 煤矿井下的外因火灾主要是电火灾 |
1.4.4 电火是矿井爆炸事故的主要点火源 |
1.5 高精度同步对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1.5.1 概述 |
1.5.2 高精度网络对时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性 |
1.5.3 影响对时精度的因素 |
1.6 WAMS的关键技术 |
1.6.1 全网高精度时钟同步与维持 |
1.6.2 高精度热备份GPS授时提取及其高精度授时 |
1.6.3 远距可扩展节点光纤传输网 |
1.6.4 电网波形多通道同步采集与异常快速响应 |
1.6.5 异常数据实时远程监控 |
1.7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8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8.1 基于广域同步测量(WAMS)的煤矿电网保护系统 |
1.8.2 IEEE1 588精密时钟同步模型 |
1.8.3 基于FFT的信号差异模型的建立 |
1.8.4 基于FFT的信号差异模型理论的选漏方法 |
2 基于广域同步测量(WAMS)的煤矿电网保护系统 |
2.1 概述 |
2.2 WAMS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系统结构 |
2.2.1 WAMS具备的特点 |
2.2.2 WAMS技术的应用领域 |
2.3 WAMS系统基本结构 |
2.3.1 系统组成及其网络 |
2.3.2 向量测量单元(PMU)的基本功能模块 |
2.4 基于广域同步测量(WAMS)的煤矿电网保护系统网络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
2.4.1 网络结构 |
2.4.2 关健技术 |
2.5 基于广域同步测量(WAMS)的矿井电网保护系统功能分析 |
2.6 基于广域同步测量(WAMS)的矿井电网继电保护系统结构分析 |
2.6.1 系统概述 |
2.6.2 新型分散式矿井电网保护系统架构 |
2.6.3 新型集中式矿井电网保护系统架构 |
2.6.4 两种架构新型矿井电网保护系统的共同优点 |
2.6.5 两种架构新型矿井电网保护系统的不同点比较 |
2.7 本章小结 |
3 I EEE1588精密时钟同步模型 |
3.1 概述 |
3.2 有关网络和实施措施的原则设想 |
3.3 PTP系统 |
3.4 PTP消息类 |
3.5 PTP设备类型 |
3.5.1 综述 |
3.5.2 普通时钟 |
3.5.3 边界时钟 |
3.5.4 端至端透明时钟 |
3.5.5 对等透明时钟 |
3.5.6 管理节点 |
3.6 网络对时层次结构 |
3.6.1 综述 |
3.6.2 建立主从层次结构 |
3.6.3 普通时钟和边界时钟的同步 |
3.6.4 时钟中支持点对点路径修正的测量连接传输延迟 |
3.6.5 信息时间标记的产生 |
3.7 点对点通信概述 |
3.7.1 点对点通信拓扑 |
3.7.2 系统启动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FFT的信号差异模型的建立 |
4.1 信号差异概念的提出 |
4.2 信号差异函数及其信号差异度函数的构造 |
4.2.1 按时间抽选(DIT)的基-2 FFT算法(库利-图基算法) |
4.2.2 信号差异函数 |
4.2.3 信号差异度函数 |
4.3 时域有限的因果信号差异函数 |
4.3.1 时域有限的因果连续信号差异函数 |
4.3.2 时域有限因果离散信号差异函数 |
4.4 信号差异模型的性质以及差异度空间的定义 |
4.4.1 信号差异模型的性质 |
4.4.2 信号集合的差异度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FFT的信号差异模型理论的选漏方法 |
5.1 基于FFT的信号互差异度暂态漏电识别方法 |
5.1.1 暂态波形识别选漏的必要性 |
5.1.2 漏电识别原理概述 |
5.1.3 基于FFT的信号互差异度暂态选漏算法的构造 |
5.2 选漏算法仿真验证 |
5.3 选漏算法适应性分析 |
5.4 参数识别算法 |
5.4.1 基本方法 |
5.4.2 参数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WAMS的新型矿井电网保护系统设计方案 |
6.1 时间服务器系统设计 |
6.2 IEEE 1588精密时间协议 |
6.2.1 概述 |
6.2.2 ColdFire MPU上的IEEE 1588 PTP实施 |
6.3 基于ColdFire技术的IEEE 1588协议 |
6.4 实验 |
6.4.1 M5234BCC主板介绍 |
6.4.2 FreeMASTER软件通信接口 |
6.4.3 远程登录控制台 |
6.4.4 测量实时时钟的同步性能 |
6.5 数据采集系统模块 |
6.5.1 FPGA介绍 |
6.5.2 AD7606主要特性 |
6.5.3 原理图 |
6.6 硬件架构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10)基于有功分量比对法的高阻接地系统漏电保护判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保护方案的工作原理 |
Matlab仿真 |
实际应用 |
结束语 |
四、集散式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元化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的研究[J]. 王艳秋,裴春梅. 电子测量技术, 2019(04)
- [2]矿用智能喷雾泵站电控系统的设计与研发[D]. 赖春林.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3]矿用低压真空馈电开关的设计[J]. 朱理鹏,童军,刘丽娟,乔江. 煤矿安全, 2016(01)
- [4]矿井变配电保护系统运行新技术[J]. 李剑峰. 电世界, 2014(09)
- [5]基于CAN总线的井下配电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张程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8)
- [6]煤矿6kV电网防越级跳闸原因及解决方案[J]. 金双林. 价值工程, 2014(11)
- [7]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监控系统研究[D]. 石柏虎. 山东大学, 2012(05)
- [8]基于WAMS的矿井电网参数关联保护系统的研究[D]. 龙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 [9]智能化选择性漏电保护系统[J]. 李剑峰. 煤矿机械, 2011(03)
- [10]基于有功分量比对法的高阻接地系统漏电保护判据的研究[J]. 王彦文,王志洁. 电气应用,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