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示现:拓展电视深度报道的信息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春[1](2021)在《《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闻语言是用于表述、传播新闻事实的规范化语言。《中国青年报》肩负“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之重任,在发布和传递全国“两会”新闻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特定的群体受众倾向,其新闻语言作为重要的媒介符号,连接了国家、社会和青年。本文从新闻文本研究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组合运用。语料选取自《中国青年报》2015—2020年的全国“两会”新闻,全文共计五章。第一章明确研究对象并对其做简要概述;第二章、第三章分别研究新闻语言生成中所使用到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描写阐释法等,深入研究该报所刊“两会”新闻语言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具体使用,包括词汇、句式的运用及特点,以及修辞、语篇的运用及特点;第四章分析“两会”新闻语言的语境,探讨语境因素对其生成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影响;第五章基于前文研究,结合问卷分析当前《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并结合语言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对新闻语言的生成和建构进行更全面的思考。《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以客观、准确为基础,以直观、通俗为原则。在语言手段运用方面,名词、动词为主要的语言连接要素,词的选用准确、客观,缩略语的使用让语言简洁、精练;句子方面,以长单句为主,冗长、信息量大是其句型最大的特点,“某某表示”的是其“两会”新闻语言句式的最大特色,同时使用了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主语隐现句,句类运用以陈述句为主疑问句为辅。在非语言手段运用方面,语篇以连接、照应、省略以及词汇手段实现语篇衔接,构成顺承型、因果型、转折型的语篇结构;表层修辞为主,深层修辞为辅的辞格运用,使得“两会”新闻语言少了些严肃多了些生动。“两会”新闻语言的生成与传播实现了言内语境与言外语境高度契合。可以说,《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在保留新闻语言正式、严谨的基础上,正尝试更加灵活的语言运用手段,贴合当下传播的语境,实现“两会”新闻语言的有效传播。
周芮冰[2](2019)在《《安徽日报》对安徽旅游的媒介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指出安徽旅游资源丰富,全省目前拥有11家5A级景区,旅游市场发展稳步,为了更好地宣传安徽旅游资源以招徕更多的游客,安徽政府、媒体与社会都对其形象的建构作出贡献。旅游形象会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强弱,本文的目的是对安徽旅游的媒介形象进行研究。从党媒《安徽日报》作为传播者的角度,探究媒体对旅游媒介形象是如何建构的,尤其是它承担着传播政府对于旅游预设形象的官方传播者的作用,以真实、客观、公开与权威的新闻报道来引导舆论走向。本文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及议程设置理论对《安徽日报》的报道特色进行分析,使用SPSS进行各要素之间的交叉表分析,从而验证在新闻的篇幅、形式、体裁、主题、地域、态度等方面呈现出的报道差异性与偏好性。然后在用SPSS的交叉表做内容分析时运用新闻框架理论从政策背景、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意见反馈四个方面来验证问题五,发现《安徽日报》更加偏爱使用旅游资源框架进行媒介形象的建构。最后通过使用Python jieba库进行高频词分析,筛选出重要的动词、形容词、名词、专属名词进行分析,从而验证在媒介的投射形象上建构出何种特点,以及媒介形象与政府的预设形象有何差异性。针对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安徽日报》在报道的地域上应当注意均衡发展,全面而丰富的报道出各地风俗特色。在报道的风格上应当注意图文并茂,贴近群众生活、迎合受众阅读习惯、活泼有趣。在建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媒介形象的立体感与深刻度,多与受众形成互动,注重读者来稿,缩小社会形象与媒介形象的差距。
苑美丽[3](2019)在《我国纪录片的传播功能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纪录片在历史发展中的文献功能为起点,探讨至今纪录片已拓展的多种传播功能。当下已经进入全民记录时代,不论民间或者官方专业团队都在制作展播纪录片,纪录片重新回到大众视野。纪录片起初仅作为储存历史的文献资料存在,辅助文字档案作为历史文献资料,这是纪录片的本质功能。上世纪80年代末新纪录运动以来,随着纪录片影响力不断扩大,纪录片的传播功能也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新纪录运动以来纪录片发挥的传播功能,从单一的传播功能到多元化,分析纪录片在不同时期经历的传播功能及影响因素。分析问题的关键在于结合纪录片出现的时代语境,纪录片在不同的时期承担了哪些具体的传播功能,再对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剖析。从纪录片最早的本质功能——文献功能说起,本文将以新纪录运动为时间节点,关注新纪录运动之前与新纪录运动之后纪录片的传播功能,直到分析纪录片传播功能的影响因素。以《南泥湾》与《塑料王国》为例,以新纪录运动为时间节点,展现不同时期的传播功能演变研究,并尝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的层面分析纪录片传播功能的影响因素。
谢丽[4](2016)在《微信平台人际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特别是最近五六年,移动互联网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机成了我们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微信,作为当下手机用户使用最广泛的社交软件,成为了新兴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与人际传播的重要平台。微信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发布,发展至今,庞大的用户基数使其迅速成为一个以人际交往与人际传播为主的综合传播平台。微信通过朋友圈、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扫描二维码、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红包等一系列被开发出来的功能,再加上即时通讯、语音、视频等基本功能,形成一个强关系和弱关系相结合的传播模式。微信之影响已经超越了互联网虚拟世界,正通过各种方式改变着用户的线下生活,让其享受着人际交友、衣食住行、消费娱乐等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微信人际传播日益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传播现象。鉴于此,拙文首先立足于微信平台当前的发展状况,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切入,以“5W”模式为理论基础,对微信这一自媒体平台的人际传播要素进行阐述分析。其次,将微信人际传播与传统人际传播、微博人际传播进行比较。在与前者的比较中,突出了微信对传统人际传播情境的超越,其“拟现实”人际传播情境和网络语言符号的系统化,成为人际传播的优势,微信用户通过微信进行人际交往,不但能降低人际交往成本,还拓展了现实人际范围,重塑了人际传播关系;在与微博人际传播的比较中,从平台定位、传播模式、推送方式、反馈机制四方面,比较分析出微信是更为合适的人际传播平台,尤其适合于点对点的传播,而微博在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上占优势,更适合进行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微信虽然超越了传统的面对面人际传播,也比微博更适合人际传播,但是,在微信人际传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信息“把关人”缺席、“微信社交依赖症”、朋友圈“恶意营销”等导致人际沟通危机问题。只有加强信息监管、健全信息把关机制,提高用户在新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打击微信恶意营销、构建更加和谐的微信人际环境,才能更好地利用微信进行健康、有效的人际传播。
毛雅慧[5](2016)在《数据新闻传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这个言必称大数据的时代,数据和算法正在改变着我们,重新塑造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模式。应运而生的用数据讲故事的数据新闻,被视为未来新闻业发展趋势。本文在对国内外数据新闻研究状况进行梳理的前提下,归纳出数据新闻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厘清数据新闻与数字新闻、精确新闻和计算机辅助报道之间的概念,通过对当前的数据新闻的抽样统计出数据新闻的主要呈现形式。针对目前国内尚未有学者对数据新闻传播模式、各传播要素进行界定这一情况,基于传播学理论的支撑尝试对数据新闻传播过程中八大要素进行界定,并在5w传播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出数据新闻的传播模式。最后,本文对数据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数据新闻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
宫龙楠[6](2016)在《儒家思想传播的历史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发展中重要的一环,不管从文化的继承还是基于现实的需求,都是我们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前进的精神食粮。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受到广泛关注,被西方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习近平曾高度赞扬孔子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儒家思想在长期传播过程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否具有启示作用。具有怎样的启示作用?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儒家思想的传播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经济基础,等级名分的社会结构为社会土壤,在历代专制统治者的推动下,达到“以教辅政”目的。儒家思想之所以经历漫长的百家争鸣,获得独尊的地位,被奉为正统思想,在于它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满足民众的价值诉求,儒学理论自身的的包容性。儒家是先秦“百家争鸣”之一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开始取得独尊地位;汉朝之后,儒家在思想文化领域确立了独尊、正统的地位;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后,儒学地位受到挑战。儒家思想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依托高效精准的传播机制,最终取得了影响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影响强度最大、影响程度最深的效果。儒家思想的传播主体多元,既有官府主导的官办学堂和科举选拔考试,也有官府之外儒生的着书立说、游学授业、兴建书院和童稚启蒙,还有民间规约、宗约家规等。儒家思想传播的内容也很丰富,从个人修养,到天下治理,涉及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诸多方面。儒家思想的传播路径广泛,除个体的自我传播之外,还注重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多种途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一项理论建设工程。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是理论界讨论、研究的热门话题,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潮正在兴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借鉴儒家思想传播经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发展相结合。创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途径,做到传播内容通俗化、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效果大众化。政府主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建立正规的传播组织、规范的管理机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指引工作方向;社会协同,营造与生活世界相契合的文化景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尚德之风,树立行为典范引领社会风气;教育强化,发扬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注重儿童启蒙的家庭教育,因材施教的学校教育和加强社会教育的终身教育三个过程渐进发展,将思想教育贯穿各个年龄阶段;学者助推,加强理论自身建设,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经典通俗相统一和继承发扬相融合,将深刻地思想内涵通俗易懂进行表述,让民众方便理解易于接受。只有理论武装人民大众,指导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黄鑫磊[7](2016)在《记者型主持人的叙事策略探析 ——以央视《新闻调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媒体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信息传播效率得到提高、传播渠道逐渐多元化,面对巨大的信息流,受众需要的是具备权威性、专业性的信息传播者,并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型主持人较一般主持人而言集记者和主持人双重身份于一身,并以节目主创的身份深入参与节目创作的整个过程,近年来在适应媒体发展的变革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受到了学界和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从1996年开播至今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开创性的将记者型主持人运用于栏目并置于主创的核心位置,给予其广阔的发展空间,20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本文研究《新闻调查》中记者型主持人的叙事策略,探究记者型主持人作为调查行为的实施者、新闻事件的叙述者是如何将新闻“故事”化的传达以及如何让受众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注重新闻事件过程的诠释,注重展现新闻的故事情节脉络、考虑叙事走向问题,从叙事学层面研究记者型主持人,丰富记者型主持人相关领域的研究,以期为记者型主持人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贡献微薄之力。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新闻调查》中记者型主持人的叙事行径进行综合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索引期刊等检索工具在互联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整体研究构架进行梳理,充实并丰富研究内容的内涵外延,使得研究目的更加明确清晰。文本分析法通过对《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内容文本进行分析,梳理出主持人作为叙述主体(叙述者)是如何将“故事”讲述的过程。案例分析法通过大量观看《新闻调查》栏目20年间具有代表性的节目,对栏目中记者型主持人的叙事行为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梳理了《新闻调查》和记者型主持人的发展历程,分析探讨了《新闻调查》中记者型主持人处于栏目主创的核心位置投入到节目运作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列举了《新闻调查》不同发展时期富有个性化的记者型主持人,并得出《新闻调查》中记者型主持人承担着节目的叙事任务,在节目叙事中带有明显的叙事特质。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分析《新闻调查》中记者型主持人的叙事策略,通过对《新闻调查》中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内容文本进行分析,得出记者型主持人采用了平等、冲突、悬念、调度的叙事策略为新闻事件“故事”化的传达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部分立足于第二部分研究中所得出的叙事策略,从受众传播的角度来看叙事策略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改进策略,最后从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对记者型主持人的发展趋势做了延伸性思考,认为在融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要主动和新媒体打交道,同时要适应不断变革的电视技术并对数据保持一定的敏感度。
王立红[8](2015)在《媒介技术视域下传媒组织文化的变迁》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大众传媒是人类科技进步的产物,历史上每次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都会带来大众传媒的长足发展。人类传播的发展与变迁,归根结底就是依赖传播媒介发展的推动;而传播媒介的发展,又取决于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技术每一次突破性的进展,都会大大提高媒介承载、传递信息的能力,因此通常带来传媒组织内部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媒介技术的发展对媒介形态与传媒生态系统的变化有直接性的推动作用,媒介技术的进步直接导致了媒介形态的变化,不同媒介形态衍生不同的传媒组织文化。媒介技术对传媒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了信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媒市场等传媒生态因素的变迁,这就导致了传媒组织文化在媒介形态与传媒生态共同的作用下变化发展。媒介技术的演化使得传媒组织文化在传媒制度与行为准则、新闻专业主义与职业道德、传媒价值观念与核心理念三个层次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新媒介技术的出现,重塑了大众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与精英分子对传播话语的垄断,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与意见领袖的作用削弱,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与媒体多样化,对于信息的传播也更加自由。新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大众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缺席大众传播过程,把关作用削弱,受众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与碎片化特征,新闻自由滥用普遍存在,传媒的管理与言论约束在开放自由的媒介环境下举步维艰;新媒体衍生的“公民记者”与“公民新闻”,传统媒介下的受众成为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主体,UGC成为当下一种新的传播模式,传播主体不断泛化,非职业的传播者重冲击了传统媒介形态下的新闻专业主义,新闻的客观性与新闻专业精神不断被消解;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新闻职业道德与价值观被扭曲,虚假新闻与有偿新闻不断涌现各大媒体,新闻呈现出娱乐化的趋势;新媒介技推动传媒的数字化、产业化、网络化,传媒的价值模式更加复杂化。新媒介技术为传媒语境营造更加自由与开放的氛围,新闻职业道德与传媒价值观被边缘化,新闻记者与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尽管媒介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传播史进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对于媒介技术的消极影响与负面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该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视角来辩证的理解媒介技术的影响,建立一套符合社会发展的政策制度来规避媒介技术的负面效应。
王雪娇[9](2015)在《中国征兵广告传播策略探析》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军队形象塑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时代是一个形象生存的时代,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战争和军事力量的运用,越来越偏向软实力的提升,而军队形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军历史使命的拓展,人民军队的一举一动愈来愈广泛被海内外各界关注。征兵广告作为一种公益广告,短期目标是提升征兵数量和质量,长期目标是塑造军队形象。现如今征兵出现了两难的状况,征兵难,征高素质的兵更难。以前“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现在许多适龄青年不愿意去当兵。这是由于我国现在处于和平时期,全民国防意识淡化,参军报国舆论氛围不浓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多元化,使得当兵吸引力下降,适龄青少年参军热情消退。士兵的优待安置保障落后,再就业前景堪忧。本文主要侧重于如何运用征兵广告来提升军队形象。军队形象作为一种精神品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载体,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军事软实力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征兵广告宣传在提升军队形象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征兵广告宣传阶段性较强,连续性较弱。征兵广告宣传的单向灌输色彩较浓厚,互动色彩较淡。征兵广告宣传传统方法较多,新方法较少。征兵广告宣传比较侧重宏观,相对忽视微观。因此,如何做好征兵广告宣传变的非常重要,征兵广告传播策略研究就很有价值和必要,本文通过详尽的案例分析和比较,为征兵广告宣传建言献策,为长期塑造军队形象提供建议。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章论述了征兵广告对于塑造军队形象的重要性。第三章分析了征兵广告的传播者和受众。第四章对征兵广告策略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是2013年征兵宣传片《有你中国强》个案分析,并与国外的影视征兵广告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征兵广告提供有益的借鉴。
李博[10](2014)在《手机新闻客户端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新闻客户端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新闻客户端在现阶段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带给传统媒体传播格局和传播生态的影响以及对传播者、传播媒介自身、传播内容和受众的影响,并论述了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的的应对策略,以实现传统媒体和新闻客户端的融合发展为目标,同时论述了新闻客户端推动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在具体的论述中,本文首先指出新闻客户端兴起的背景和原因、新闻客户端的特点和其与传统媒体的区别,然后通过新闻客户端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做了具体论述,表明了新闻客户端这种新闻传播领域的新技术对传统新闻传播行业和过程的塑造与影响。其次,本文作者对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闻客户端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传统媒体能够在新闻客户端迅速发展的阶段实现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最大化。最后,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对传播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且以新闻客户端为例,提出了新闻客户端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使得新闻传播领域的从业者能够对未来中国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趋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示现:拓展电视深度报道的信息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示现:拓展电视深度报道的信息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的缘由 |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三、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四、选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五、选题研究的范围及语料 |
第一章 《中国青年报》与“两会”新闻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概述 |
一、 《中国青年报》的创刊历程 |
二、 《中国青年报》的办刊特色 |
三、 《中国青年报》的社会影响 |
第二节 “两会”新闻概述 |
一、会议新闻 |
二、《中国青年报》的“两会”新闻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言手段及特点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词汇运用 |
一、词类的运用 |
二、缩略语的运用 |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句子运用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型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式 |
三、《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类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非语言手段及特点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辞格运用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表层辞格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深层辞格 |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篇运用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篇衔接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篇结构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境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主观语境分析 |
一、新闻语言信息传播主体因素 |
二、新闻语言信息接受主体因素 |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客观语境分析 |
一、新闻语言传播的时空语境 |
二、新闻语言传播的背景语境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 |
第一节 从语言传播看《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功能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传播的基础功能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传播的派生功能 |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现状及对策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现状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安徽日报》对安徽旅游的媒介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安徽省政府对安徽旅游形象的社会建构 |
2.1 理论框架阐释 |
2.1.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2.1.2 新闻框架理论 |
2.1.3 议程设置理论 |
2.2 安徽省:皖北、皖中、皖南旅游形象的社会建构 |
2.2.1 安徽省总体以自然风光形象为主 |
2.2.2 皖北文化生态区的养生媒介形象建构 |
2.2.3 皖中合肥经济圈的融合产业媒介形象建构 |
2.2.4 皖南示范区接轨国际发展的媒介形象建构 |
3 《安徽日报》关于安徽旅游报道的内容与框架分析 |
3.1 研究问题与设计 |
3.1.1 研究问题 |
3.1.2 样本与类目建构 |
3.2 报道议程设置的描述性统计 |
3.2.1 报道数量显着性:季度递减、篇幅较短、纯文字多 |
3.2.2 报道优先顺序:版面分散、黄山优先 |
3.3 报道内容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3.3.1 消息来源与体裁:来源可信度高,体裁多样化 |
3.3.2 报道倾向:正面宣传为主 |
3.3.3 新闻主题:以“旅游+”为特点的正面媒介形象建构 |
3.3.4 新闻标题:简洁明了,强调关键词 |
3.3.5 新闻图片:以旅游景区风景为主 |
3.3.6 高频词以旅游业发展、关注游人感受为主 |
3.4 报道新闻框架对媒介形象的建构 |
3.4.1 政策背景框架下的便民资讯为主 |
3.4.2 旅游资源框架下以呈现资源吸引受众 |
3.4.3 经济发展框架下的科学规划得到融合发展 |
3.4.4 意见反馈框架下注重受众健康旅游角度 |
3.5 《安徽日报》对安徽旅游在媒介上的投射形象 |
3.5.1 投射形象分析的类目建构 |
3.5.2 高频词更注重人文感受 |
4 《安徽日报》旅游媒介形象建构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4.1 《安徽日报》建构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4.1.1 图文并茂形式的新闻数量不足 |
4.1.2 监督类新闻与群众投稿不足 |
4.1.3 知名景点与地域出现频率过高 |
4.1.4 新闻标题语言枯燥,风格过于单一 |
4.1.5 建构的形象缺少贴近性,过于严肃 |
4.2 问题存在的原因探析 |
4.2.1 地方政府重视政经发展轻视旅游报道 |
4.2.2 党媒以传播者为主体地位的传统思想 |
4.2.3 党媒传统语言风格造成的受众流失 |
5 《安徽日报》旅游媒介形象建构的策略与建议 |
5.1 运用议程设置理论突出报道重点 |
5.1.1 划分专题版面,针对不同受众群体 |
5.1.2 突出区域特色,均匀分配特色景点报道 |
5.1.3 优先报道各市旅游特色,精准定位 |
5.2 以自然与文化资源为核心的媒介形象建构 |
5.2.1 立足现实,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底蕴 |
5.2.2 关注受众,融合社会形象与媒介形象 |
5.2.3 媒体优势,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纪录片的传播功能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2 新纪录运动之前纪录片的传播功能 |
2.1 新纪录运动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 纪录片的新闻宣传功能 |
2.3 纪录片的文献功能与文献纪录片 |
2.4 纪录片《南泥湾》传播功能分析 |
3 新纪录运动以来纪录片拓展的传播功能 |
3.1 我国纪录片出现多种新兴传播功能 |
3.2 纪录片承担大国形象的主流宣传功能 |
3.3 纪录片拥有社会人文记录与历史再现的功能 |
3.4 纪录片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功能 |
3.5 《塑料王国》的传播功能分析 |
3.5.1 《塑料王国》的出现以及公益传播功能 |
3.5.2 《塑料王国》公益传播功能的影响 |
4 我国纪录片传播功能的影响因素 |
4.1 “真实”性长久缺位引发纪录片的回归 |
4.2 国家意识形态宣传的要求 |
4.3 年轻受众群体带动纪录片多种新兴传播功能兴起 |
4.4 市场逐渐成熟:技术与资金的投入与支持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微信平台人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微信平台的发展与传播特征 |
第一节 微信平台勃兴的原因及其发展历程 |
一、微信勃兴的原因 |
二、微信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微信平台的传播特征 |
一、强关系连接 |
二、个性化内容 |
三、精准化推送 |
四、半封闭传播 |
五、开放性平台 |
第二章 微信平台人际传播的5W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微信平台人际传播主体分析 |
一、微信传播主体的特点 |
二、微信传播主体的人际诉求 |
第二节 微信平台人际传播内容分析 |
一、微信人际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形式 |
二、微信人际传播内容的分类 |
第三节 微信平台人际传播渠道分析 |
一、人际传播渠道的跨平台化 |
二、人际传播渠道的场景化 |
三、人际传播渠道的社区化 |
第四节 微信平台人际传播对象分析 |
一、传播对象具有信息确认的角色功能 |
二、传播对象承担意义创造的任务 |
三、传播对象负责传播主体的情感接收 |
第五节 微信平台人际传播效果分析 |
一、强关系社交提高了人际交往质量 |
二、有效拓展了人际关系的广度 |
三、直接产生强有力社会影响的可能性小 |
第三章 微信平台人际传播与传统人际传播、微博人际传播的比较 |
第一节 微信:对传统人际传播的重塑 |
一、对传统人际传播情境的超越 |
二、对传统人际传播关系的重塑 |
第二节 微信:异于微博的传播方式 |
一、平台定位:强人际传播关系与弱人际传播关系 |
二、传播模式:点对点传播与点对面传播 |
三、推送方式:选择性推送与用户主动获取 |
四、反馈机制:即时高效反馈与延时低效反馈 |
第四章 微信平台人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
第一节 微信平台人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
一、信息“把关人”的缺席 |
二、“微信社交依赖症”的衍生 |
三、朋友圈恶意“商业营销”带来的人际沟通危机 |
第二节 微信平台人际传播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
一、加强信息监管,健全信息把关机制 |
二、提高用户媒介素养 |
三、打击微信恶意营销,构建和谐的微信人际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数据新闻传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数据新闻在国外的研究现状 |
二、数据新闻在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尚缺的条件及解决办法 |
第二章 数据新闻概述 |
第一节 数据新闻的概念界定 |
一、数据新闻的概念 |
二、与数据新闻相近概念厘清 |
第二节 数据新闻的发展历史 |
第三节 数据新闻的发展现状 |
一、融合:多媒介使用 |
二、百变:数据新闻的分类 |
第四节 数据新闻的生成语境 |
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 |
二、数据即信息成为共识 |
第三章 数据新闻传播模式的理论依据及模式建构 |
第一节 理论依据:数据新闻中的传播要素 |
第二节 数据新闻传播模式的构建 |
一、数据新闻传播模式 |
二、数据新闻传播模式建立的意义 |
第四章 基于“5w”基础的数据新闻模式分析 |
第一节 数据新闻传播主体全体化 |
一、内容主体众包化 |
二、执行主体专业化 |
第二节 传播内容精细化 |
一、内容生产人机合作化 |
二、内容来源纵深化 |
三、内容呈现可视化 |
四、内容功能精准化 |
第三节 传播渠道多平台化 |
一、新媒介:数据新闻的主战场 |
二、传统媒介:数据新闻的新阵地 |
三、数据新闻在媒介融合下迅速传播 |
第四节 传播对象交互化 |
一、传者与受者相互交流 |
二、受者之间相互交流 |
三、受众定位 |
第五节 传播效果利基化 |
一、私人定制:分众理论 |
二、使用与满足 |
三、叠加效应 |
第五章 数据新闻传播中的问题探讨及前景展望 |
第一节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
一、呼吁数据的全开放 |
二、培养“全新闻”人才 |
三、客观公正报道新闻,避免噪音与误读 |
四、建立健全数据新闻教育 |
五、避免唯数据论 |
第二节 数据新闻的未来趋势 |
一、大数据思维促进数据新闻发展 |
二、数据新闻可视化效果增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儒家思想传播的历史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及其创新点 |
第二章 儒家思想的传播 |
(一)儒家思想的传播背景 |
1.政治 |
2.经济 |
3.文化 |
4.社会 |
(二)儒家思想的传播原因 |
1.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
2.满足民众的价值诉求 |
3.儒学理论自身的包容性 |
(三)儒家思想的传播过程 |
1.争鸣 |
2.独尊 |
3.正统 |
4.挑战 |
(四)儒家思想的传播效果 |
1.影响时间长 |
2.影响范围广 |
3.影响强度大 |
4.影响程度深 |
第三章 儒家思想传播的历史经验 |
(一)传播主体多元 |
1.官府力推 |
(1)官办学堂 |
(2)科举选拔 |
2. 儒生传道 |
(1)着书立说 |
(2)游学授业 |
(3)兴建书院 |
(4)童稚启蒙 |
3.民间规约 |
(1)公序良俗 |
(2)宗约家规 |
(二)传播内容丰富 |
1.修身 |
2.齐家 |
3.治国 |
4.平天下 |
(三)传播媒介多样 |
1.示现的媒介系统 |
2.再现的媒介系统 |
(四)传播路径广泛 |
1.人内传播 |
2.人际传播 |
3.群体传播 |
4.组织传播 |
5.大众传播 |
第四章 儒家思想的传播经验的当代启示 |
(一)政府主导——维护主流意识形态 |
1.建立正规的传播组织 |
2.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 |
3.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
(二)社会协同——营造与生活世界相契合的文化景观 |
1.倡导核心价值观 |
2.引领尚德之风 |
3.树立行为典范 |
(三)教育强化——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 |
1.儿童启蒙——注重家庭教育 |
2.因材施教——强化学校教育 |
3.终身教育——加强社会教育 |
(四)学者助推——加强理论自身建设 |
1.理论实践相结合 |
2.经典通俗相统一 |
3.继承发扬相融合 |
(五)方式转变——由灌输走向对话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记者型主持人的叙事策略探析 ——以央视《新闻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研究的背景 |
2.研究的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关于记者型主持人的研究 |
2.关于《新闻调查》的研究 |
3.关于叙事学理论的研究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2.论文创新之处 |
一、《新闻调查》栏目与记者型主持人 |
(一) 《新闻调查》栏目概况 |
1.创办 |
2.成长 |
3.现状 |
(二) 记者型主持人概述 |
1.记者型主持人界定 |
2.我国记者型主持人发展 |
(三) 《新闻调查》中的记者型主持人 |
1.《新闻调查》中记者型主持人的作用 |
2.《新闻调查》中个性化的记者型主持人 |
3.《新闻调查》中记者型主持人的叙事特质 |
二、《新闻调查》记者型主持人的叙事策略 |
(一)平等策略 |
1.与受访者平视对话 |
2.与受众平等交流 |
(二)冲突策略 |
1.作为同故事叙事者的冲突 |
2.作为异故事叙事者的冲突 |
(三) 悬念策略 |
1.叙事者隐于故事始终的悬念 |
2.叙事者显于串联词中的悬念 |
(四) 调度策略 |
1.对人物调度建构叙事主线 |
2.对镜头调度展现故事细节 |
三、《新闻调查》中记者型主持人叙事策略对受众传播的优势与不足 |
(一)对受众传播的优势 |
1.迎合受众的收视心理 |
2.引导受众理解新闻事件 |
3.多元视角反映新闻主题 |
(二) 对受众传播的劣势 |
1.受众易成为“单向度人” |
2.记者型主持人个性突显 |
3.新闻事件主观化嫌疑 |
(三) 记者型主持人叙事策略改进 |
1.建立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 |
2.恪守新闻专业主义 |
3.提升记者型主持人职业素养 |
(四) 记者型主持人趋势展望 |
1.学会和新媒体打交道 |
2.适应电视技术的发展 |
3.对数据保持敏感度 |
四、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媒介技术视域下传媒组织文化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传媒组织文化的概述 |
三、传媒组织文化的功能 |
四、文献研究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传媒生态变化的技术动因 |
第一节 媒介技术的进步与媒介形态的更新 |
第二节 媒介技术进步对传媒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二章 技术视域下的传媒价值观念与核心理念的变迁 |
第一节 媒介技术对新闻自由观念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技术对新闻价值观的影响 |
第三节 媒介技术对新闻功能观的影响 |
第三章 技术视域下新闻专业主义与职业道德的变迁 |
第一节 媒介技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技术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影响 |
第四章 技术视域下的传媒制度与行为准则的变迁 |
第一节 媒介技术对采编制度的影响 |
第二节 媒介技术对传媒组织的市场评价体系的影响 |
第三节 媒介技术对传媒组织经营管理的影响 |
第四节 媒介技术对传媒组织的行为准则与管理政策的影响 |
第五章 媒介技术进步与传媒组织文化变迁的关系与媒介反思 |
第一节 媒介技术进步与传媒组织文化变迁的关系 |
第二节 针对媒介技术负面功能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征兵广告传播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2章 征兵广告对军队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
2.1 征兵广告定义及分类 |
2.1.1 海报类征兵广告 |
2.1.2 影视类征兵广告 |
2.1.3 游戏类征兵广告 |
2.2 军队软实力的定义 |
2.3 征兵广告对于塑造军队形象的必要性 |
2.3.1 阐释中国军队形象的需要 |
2.3.2 中国大国外交政策的需要 |
2.3.3 提升青少年征兵观念的需要 |
第3章 中国征兵广告的传播要素分析 |
3.1 中国征兵广告的传播者 |
3.1.1 传播者的权威性 |
3.1.2 传播者的信息独占性 |
3.1.3 传播者的主动性 |
3.2 中国征兵广告的受众 |
3.2.1 中国征兵素质有待提高 |
3.2.2 中国青年报效祖国意识淡化 |
3.3 中国征兵广告的信息 |
3.3.1 信息的可控性 |
3.3.2 信息的协商性 |
3.4 征兵广告宣传出现的问题 |
第4章 中国征兵广告的传播策略 |
4.1 征兵广告传播内容:主动设置议题 |
4.1.1 加入国际援助场景 |
4.1.2 加入女兵形象的塑造 |
4.1.3 创意元素的运用,运用关羽形象符号 |
4.2 征兵广告形象代言人策略 |
4.3 征兵广告定位策略 |
4.4 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方式并存 |
4.5 征兵宣传片媒介整合策略传播 |
4.5.1 以军事类真人秀节目为主阵地 |
4.5.2 传统电视媒体和网络频道整合策略 |
4.6 细节表现的运用 |
第5章 基于征兵广告传播策略的个案研究 |
5.1《有你中国强》影视征兵广告内容分析 |
5.1.1《有你中国强》影视征兵广告的主题和结构主线 |
5.1.2《有你中国强》影视征兵广告的视觉分析 |
5.1.3《有你中国强》影视征兵广告的拍摄手法 |
5.1.4《有你中国强》影视广告的媒体 |
5.1.5《有你中国强》影视广告的叙事手法 |
5.2 中国影视征兵广告不足 |
5.2.1 中国影视征兵广告军队形象塑造的缺失 |
5.2.2 中国影视征兵广告女性形象的缺失 |
5.2.3 中国影视征兵广告缺少亲切感,个体被淹没在集体中 |
5.2.4 中国影视征兵广告传播渠道单一 |
5.3 国外征兵广告视频对比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手机新闻客户端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动机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闻客户端盛行的原因、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新闻客户端与报业数字化转型 |
1.2.3 新闻客户端内容生产与整合创新 |
1.2.4 新闻客户端的模式及分类研究 |
1.2.5 新闻客户端的盈利模式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新闻客户端的起源、特点与发展现状 |
2.1 新闻客户端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
2.1.1 新闻客户端产生的背景 |
2.1.2 新闻客户端产生的原因 |
2.2 新闻客户端的特点 |
2.3 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现状 |
第三章 新闻客户端与传统媒介的区别 |
3.1 新闻客户端与传统媒介的性质不同 |
3.2 两者之间传播、整合信息的方式的差异 |
3.3 两者受众群体及其媒介接触习惯的差异 |
第四章 新闻客户端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
4.1 新闻客户端对传播格局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影响 |
4.1.1 新闻客户端对当前传播格局的影响 |
4.1.2 新闻客户端对当前媒介生态环境的影响 |
4.2 新闻客户端对传播者的影响 |
4.2.1 对传播主体的影响 |
4.2.2 对传播者传播力的影响 |
4.2.3 对传播者影响力的影响 |
4.3 新闻客户端对传播渠道的影响 |
4.3.1 实现了双向传播 |
4.3.2 传播手段的多样化 |
4.3.3 传播媒介的器官化 |
4.4 新闻客户端对传统媒体传播内容的影响 |
4.4.1 增强了信息的传播量 |
4.4.2 传播内容的多样性 |
4.4.3 传播内容的个性化 |
4.5 新闻客户端对传统媒体受众的影响 |
4.5.1 对受众地位和角色的影响 |
4.5.2 对受众媒介接触和使用习惯的影响 |
4.5.3 对受众阅读体验的改变 |
第五章 传统媒体应对新闻客户端的策略分析 |
5.1 传统媒体与新闻客户端的融合 |
5.2 传统媒体传播者的应对策略 |
5.3 传统媒体传播媒介的应对策略 |
5.4 传统媒体传播内容的应对策略 |
5.5 传统媒体对受众方面的应对策略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示现:拓展电视深度报道的信息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D]. 李金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安徽日报》对安徽旅游的媒介形象建构研究[D]. 周芮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3]我国纪录片的传播功能演变研究[D]. 苑美丽. 北京印刷学院, 2019(02)
- [4]微信平台人际传播研究[D]. 谢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5]数据新闻传播模式研究[D]. 毛雅慧.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6]儒家思想传播的历史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D]. 宫龙楠. 鲁东大学, 2016(08)
- [7]记者型主持人的叙事策略探析 ——以央视《新闻调查》为例[D]. 黄鑫磊. 广西艺术学院, 2016(02)
- [8]媒介技术视域下传媒组织文化的变迁[D]. 王立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 [9]中国征兵广告传播策略探析[D]. 王雪娇. 河北大学, 2015(12)
- [10]手机新闻客户端对传统媒体的影响研究[D]. 李博. 西北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