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相关性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相关性探讨

一、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相关性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涛[1](2021)在《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内古岩溶十分发育,成为岩溶水储存和运移的主要场所与通道。目前,矿山对奥陶系岩溶研究多集中于含水层富水性和渗透性,缺乏对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致使矿山开采过程中岩溶水患预测不准、岩溶水害时有发生。淮南煤田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为一 NWW展布的对冲式断褶构造带,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随着煤田逐渐向深部开采,奥陶系岩溶水害威胁程度日趋严重,古岩溶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因此,系统开展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不仅对淮南煤田及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矿区的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岩溶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进一步认识华北地区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与演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岩溶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古地理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岩芯观测、薄片鉴定、室内实(试)验、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地质统计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理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并对古岩溶发育程度进行了预测。取得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系统研究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发育特征、充填特征和分布特征:①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中主要发育有溶孔、裂缝、溶洞和岩溶陷落柱等四种古岩溶,且以裂缝和溶洞为主;②裂缝和大溶洞多为充填型,半充填和未充填型次之,小溶洞多为半充填型,其次是未充填型,全充填型最少;③裂缝、大溶洞和岩溶陷落柱主要沿着断层带分布,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2)确定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期次、形成时间、形成环境和侵蚀性流体来源:①沉积岩溶形成于早奥陶世到中奥陶世,主要发生在海平面附近,是海水和大气降水共同溶蚀作用的结果;②风化壳岩溶形成于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主要与大气降水的长期淋滤作用有关,在奥陶系地层顶部形成了风化壳孔缝洞系统,且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四带”结构,即地表残积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③压释水岩溶形成于中石炭世至早三叠世,发生在地下中高温、埋藏封闭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上覆石炭-二叠系地层在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有机酸和酸性压释水有关;④热液岩溶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晚白垩世期间的地下高温、深埋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地下深部的岩浆热液活动有关;⑤混合岩溶形成于早白垩世至晚古近纪,发生在潘集和陈桥背斜的碳酸盐岩露头区的断裂带周围,其形成主要是大气淡水与深部地层水以及热液流体的混合溶蚀作用有关。(3)系统阐述了碳酸盐岩岩性、岩层结构、侵蚀性流体、断裂构造、古地貌与古水文、岩浆活动、以及岩溶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①溶蚀试验表明,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灰岩>角砾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②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发现,侵蚀性流体溶蚀能力主要受流体温度、酸性气体成分(包括CO2和H2S等)和压力、以及混合流体比例等控制;③多期构造运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早燕山期和晚燕山期的断裂构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区中部地区是拉张裂缝和古岩溶发育的最佳位置;④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古岩溶的垂向发育特征,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⑤岩浆活动和岩溶作用时间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和演化也起着重要作用。(4)以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圆台形顶板塌陷判据公式,模拟分析了岩溶陷落柱基底溶洞和顶板塌陷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揭示了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主要与晚三叠世至古近纪的热液溶蚀和混合溶蚀有关,印支期和早、晚燕山期形成的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和碳酸盐岩半暴露区对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与演化起到了关键作用。(5)建立了 GIS-AHP耦合模型,预测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及其平面分布: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整体为中等~极强,仅西北、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表现为中等偏弱~弱,古岩溶发育强~极强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矿区。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区内岩溶陷落柱、奥陶系含水层突(涌)水点实际揭露位置,验证了预测模型、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的正确性,为深部岩溶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图[106]表[36]参[327]

谭雨蕾[2](2021)在《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铀矿资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型资源,是我国军工/军事、国防工业、能源开发及国民经济有序增长的重大需求之一。砂岩型铀矿是目前所有铀矿类型中最具开采潜力的铀矿床,表生铀元素伴随着岩石的剥蚀、水解及风化,铀元素迁移及富集成矿均需要较为特殊的盆地沉积条件及盆地构造背景,使得砂岩型铀矿在成矿过程呈现一定的空间选择性分布规律,在垂向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层性、分带性等特征。因此,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展布特点和分带特征对其成矿规律与资源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床这一典型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物理钻孔测井定量数据及地层年代信息等定性数据,对铀矿化、铀异常及铀元素在垂向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及变异特征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给出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二维分带特征与三维可视化,完成含铀层识别的二维含铀层异常区段分带和三维异常区域圈定,为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垂向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成矿特点及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提供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本论文提出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属于砂岩型铀矿空间复杂环境中的非线性模型研究,具有大样本,变量多,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融合等特点,属于典型砂岩型铀矿地质数据分析范畴,即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尺度、不同分辨率下的砂岩型铀矿数据进行非线性方法研究的一种探索与尝试。论文中提出的三种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及含铀层识别研究概述如下:(1)基于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以盆地构造特征、地质背景及沉积环境为依据,根据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功率谱密度思想建立空间谱度量,运用钻孔测井数据中的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曲线数据进行试算研究,在垂向空间范围内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根据识别出的含铀层深度位置,进行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完成研究区砂岩型铀矿含铀层异常区段识别和圈定工作。(2)基于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利用空间标度分析对多种测井数据(包括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定量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孔径(mm)、自然电位(mv)、视电阻率(Ω·m)、密度(g/cm3)等)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空间谱度量思想在垂向空间范围内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根据识别出的含铀层深度位置,完成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与空间谱度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将影响铀成矿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弥补单一伽玛照射率曲线在实际砂岩型铀矿探测中的不足。(3)基于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运用地层年代定性数据对多条测井曲线定量数据进行约束性分析,融合广义相关分析及空间谱度量对上述两类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含铀层识别提取结果完成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将地层年代定性数据应用到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中,同已知矿化信息相比较,可以更加精确的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砂岩型铀矿属于比较特殊的矿产资源,需在特殊的地质背景下才能富集成矿。本论文综合考虑影响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各类因素,分别基于不同类型数据(钻孔测井数据和地层年代信息)提出一系列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从而进行含铀层精确识别。进而为砂岩型含铀盆地空间垂向分带体系建立及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

郑淇[3](2021)在《河南淅川滔河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文中指出白垩纪是地质历史时期极端温室气候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火山频发、大规模大陆漂移和重要构造变动发生的时代。由于地幔柱岩浆活动频繁,导致白垩纪时期大部分地区都被海水淹没,海相地层广泛发育,但东亚地区仍然保持大陆环境,尤其在我国,陆相地层出露完整、发育齐全且研究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台内,这些陆相沉积能为重建全球白垩纪时期的古环境变化过程提供重要证据,有重大的研究意义。豫西南地区的晚白垩世盆地正处于秦岭、华北和扬子三个板块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分,这三大板块是晚白垩世盆地最主要的控盆断裂,具有长期复杂的动力变化和构造变形特征。淅川县的滔河盆地,白垩系地层发育比较完整,含有大量的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前人通过沉积地层、构造特征和恐龙蛋化石等对该地区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关于滔河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方面的探索却尚未深入。因此,本文以滔河乡PM03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地球化学分析为主、岩相学为辅的研究手段,通过剖面沉积物样品中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总有机质含量、亚铁离子含量和主微量元素特征,对研究区晚白垩世古气候演化过程进行重建,为白垩纪陆相地层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本文通过对滔河盆地PM03剖面的沉积物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1.沉积物SiO2含量最高,介于11.06%~61.44%之间;Ca O含量较高,介于6.54%~49.85%之间;Al2O3含量为1.15%~15.17%;Fe2O3含量为0.53%~5.97%;K2O含量为0.21%~3.17%;Mg O含量为0.85%~18.77%;Na2O含量为0.01%~1.88%。微量元素中Cl、Co、Cu和Zn元素的NASC标准化值均小于1,表现为明显的亏损;P、Ba、Cr、La、Mn和Nd等元素的含量较高,在剖面中表现为富集。沉积物的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介于-5.82‰~1.63‰(PDB)之间,氧同位素组成介于-9.57‰~-6.53‰(PDB)之间;碳酸钙含量在22.97%~72.99%之间;TOC含量分布在0.02%~1.00%之间;亚铁离子含量分布在0.57~2.14μg/kg之间。2.盐度指标Sr含量、Sr/Ba、Rb/K和碳、氧同位素组成指示剖面沉积物形成于陆相淡水环境;氧化还原指标V/Cr、Ni/Co、和Cu/Zn都指示剖面沉积物的沉积环境为弱氧化-氧化环境;ICV、CIA、Na/K、Ba/Sr的值及Na2O/K2O-CIA图解,指示沉积区属于中等-强烈风化环境,整体风化程度属于中等,指示沉积环境水体活动较强;干旱指数C的低值、Sr/Cu的高值及气候的双变量图解,指示研究区整体属于干旱的环境条件。3.PM03剖面高沟组为冲积扇-曲流河相,河道-河漫滩微相;马家村组为曲流河相,河道-河漫滩微相;寺沟组为辫状河相,河道-河漫滩微相交替出现。古气候经历了极度炎热干旱-暖湿多雨-半干旱-干旱的旋回过程。

李维东[4](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林磊[5](2020)在《高家堡煤矿洛河组砂岩沉积控水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家堡煤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矿区的西北部地区,属黄龙侏罗系煤田,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统延安组,主要可采煤层为4#煤、4-1煤和4上煤。随着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已发育至上覆洛河组砂岩含水层,该含水层厚度巨大,为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储存及运移的空间,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含水层。所以,对洛河组砂岩含水层的控水规律研究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数学地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搜集相关地质资料,取样及室内实验、计算处理,对洛河组含水层的沉积控水规律进行了探究,并进行了富水性分区。取得的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测井曲线以及岩性柱状等既有资料的分析,将研究区岩相类型划分为21个小类,并对区内发育沉积相的岩相组合进行了论述。(2)研究区洛河组沉积环境为沙漠边缘过渡地带,主要发育沙丘亚相、砾漠亚相、旱谷亚相、丘间亚相以及沙漠湖泊亚相。沙丘砂岩具有典型的沙漠成因砂岩特征,以钙质胶结为主,胶结疏松,但受流水作用较强,粒度较粗。(3)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层序地层格架,将研究区洛河组划分出一个超大型旋回SSC1和三个大型旋回BSC1、BSC2和BSC3,每个大型旋回又分为三个中型旋回 MSC1、MSC2、MSC3。(4)洛河组砂岩孔渗条件在层序地层方面表现为:BSC2>BSC1>BSC3;在沉积相方面表现为:复合沙丘>旱谷>丘间>沙漠湖泊的特征。BSC2以钙质胶结为主,岩屑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长石,泥质含量很少,孔隙发育;BSC3、BSC1以泥质胶结为主,泥质含量较高,孔隙连通性较差,渗透性一般。(5)引入新五标度法,采用AHP对井田洛河组富水性进行预测评价,将其划分为极强富水区、强富水区、中等富水区、弱富水区和极弱富水区。

山俊杰[6](2020)在《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指出全球钾矿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中亚和东南亚等地。中国境内目前已探明的钾盐储量较少,主要局限在特提斯域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特提斯东部,发育着巨厚层蒸发岩(包括石膏、石盐等),一直是我国钾矿床勘探的重点研究区域。库车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该区域最具找钾潜力的地区。库车盆地盐泉水十分发育,然而前人对库车盆地盐泉水的起源和成因尚未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此外,对盐泉水在库车盆地循环和演化的过程也没有进行过精细刻画;同时,中新世吉迪克组蒸发岩的物质来源仍然存在着一定争议。因此,2015-2019年期间,本研究在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出露较多的、自西向东的却勒构造带、西秋构造带、东秋构造带三个次级构造带上采集了30件盐泉水样品及11件木扎尔特河河水样品,分析其水化学及(18O、D、T、Sr)同位素和地球物理特征,同时结合前人已报道的水化学和氢氧数据,对库车盆地盐泉水的成因及循环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测试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按舒卡列夫水化学分类,盐泉水均为Na-Cl型。按瓦里亚什科水化学分类法,盐泉水主要以氯化物型为主。库车盆地盐泉水溶质来源主要以石盐溶解为主。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各个构造带上的溶质来源略有不同:却勒构造带盐泉水溶质主要为石盐溶解,其次还包括部分碳酸盐矿物和石膏/硬石膏矿物的溶解;西秋构造带和东秋构造带盐泉水溶质来源中碳酸盐矿物已饱和,溶质来源主要为石盐矿物其次为石膏/硬石膏。(2)通过水化学特征及δ18O、δD值分析,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或南天山高山区冰雪融水的补给。同时,盐泉水氧同位素分布特征不仅与补给水淋滤石盐有关,并且还与盐泉水在近地表排泄过程又经历强烈蒸发作用有关。研究发现,δ18O、δD值存在着明显的高程及温度效应,并估测出研究区盐泉水的循环深度:却勒构造带、西秋构造带、东秋构造带盐泉水平均循环深度分别为5.65km、4.82km、5.38km。(3)研究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的87Sr/86Sr值介于海相与典型陆源石盐之间,说明盐泉水的成因可能为海陆相的混合物。同时库车盆地盐泉水87Sr/86Sr比值从西(却勒构造带)向东(东秋构造带)逐渐增大,也说明陆源水的混合从西向东逐渐增加。却勒构造带具有较低的87Sr/86Sr比值和高矿化度的组成特征,这说明却勒构造带盐泉水更多比例是海水或海相蒸发源的混合物;西秋构造带盐泉水为海水和陆相水的混合物;东秋构造带盐泉水则主要为陆相水的混合物。(4)将库车盆地盐泉水元素浓度、H-O-Sr同位素、放射性T同位素与地层岩性及大地电磁法探测结果相结合),综合分析表明盐泉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河水)和南天山高山区冰雪融水、其次还接受了部分地下深部热液Ca-Cl型水的补给。盆地内异常发育褶皱、裂隙、断层和以砾岩为主的岩性特征为盐泉水的补给、排泄提供了良好的介质和通道,导致盐泉水快速下渗并沿断裂带进行深部循环,流经易溶性的盐类矿物(例如石盐、石膏),然后在构造及静态压力驱使下,沿断裂上升并出露于地表(排泄区)。本研究为库车盆地盐泉水的成因和循环提供了科学依据。

侯晓伟[7](2020)在《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文中研究表明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下特有的岩性多样、旋回性叠置沉积产物——煤系,具备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及合探共采的基础和可能,亟需开展创新性探索。本文力求全面地表征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控制效应,探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运移机理及赋存规律,揭示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以沁水盆地太原组–山西组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调研→野外勘探→实验测试→数值模拟→示范工程剖析→理论升华的综合研究思路,以分异–互联储层控气机理调控下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为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凝练出以下主要认识:(1)精细评价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指出了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III型干酪根,整体处于高–过成熟热演化阶段,聚集有机质煤不仅具有相对良好的物性条件,同时具备了极好的生烃潜力,对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潜力起决定性作用。有机–无机组分控制了煤系气储层孔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依据控气作用差异性将全尺度孔裂隙系统(TPV)划分为束缚孔系统(IPV)和自由孔系统(MPV),前者控制了煤系气储层的吸附性能,后者则决定了煤系气储层的渗透能力;(2)深入阐释了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其地质控制效应:创新地提出变孔压缩系数理念并依此反演了深部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响应规律。构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阐述了煤系气运移/传输机理。综合运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优选了煤系气原位含气性评价方案,剖析了原位煤系气含量的地质控制效应,阐明了深部煤系气差异性分段式赋存规律;(3)详实剖析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及共生成藏效应:划分出源–储综合体系叠置配套期、初次生烃高峰期、生烃停滞–动态调整期、二次生烃高峰期和共生调整定型期五个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阶段,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建立了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演化模式并定量评价了煤系气运移和赋存规律的阶段式地质演化过程。揭示了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并剖析了煤系气共生调节机制;(4)系统判识了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时空发育规律并阐明了其地质选择过程:识别出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空间规律性间断式分布特征,划分了煤系页岩气主导型共生气藏、煤层气主导型共生气藏和多元型煤系气共生气藏三类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组合类型。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有效含气层段需要同时兼具优势的生、储、盖组合配置——煤层发育程度决定了有效共生含气层段的发育程度,埋藏条件造就了共生煤系气优势气藏类型的差异性,有机–无机组分与物性特征限制了煤系页岩气和煤系砂岩气的成藏潜力。证实了区内广覆式共生煤系气藏具有气源同源性,揭示了有效含气层段多阶段分异性时空演化的地质选择过程。该论文有图226幅,表19个,参考文献300篇。

刘富军[8](2020)在《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沉积环境与地貌演化》文中研究表明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近一个世纪以来,众多学者从景观地貌学、岩石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动力地质学等多角度开展了对丹霞地貌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对丹霞红层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却明显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受戴维斯侵蚀循环说的影响,人们对丹霞地貌的演化只强调构造抬升、风化剥蚀和时间三个主要控制因素,并假设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于一个“先期平整而均一的地质体”。研究发现,影响中国东南部地区丹霞地貌演化的主要因素除了上述三者外,沉积相亦起到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但是,沉积相对丹霞地貌的控制方式和贡献率尚未取得系统认识。本论文以广东丹霞盆地为例,通过野外调查、砾石统计、砂岩粒度分析、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等手段,阐述丹霞盆地主要成景地层岩相和古地理特征及其与地貌成因的关系;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的区值分布以及交错层理的前积纹层倾向特征,分析盆地沉积期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古风向;利用红层砂岩的色度值及其与岩石地球化学元素丰度关系,探讨红层的致色因素;通过河道—山坡综合演化模型(Channel-Hillslope Integrated Landscape Development,CHILD)的数值模拟,综合探讨不同参数(岩性、时限、降雨量等)背景下丹霞地貌景观的演化过程。丹霞盆地成景地层主要受控于丹霞组的巴寨段、锦石岩段和白寨顶段,其中又以锦石岩段最为典型。锦石岩段发育大型板状和楔状交错层理,可见由于短暂风暴作用影响下形成的丘状交错层理和撕扯构造。以厚层-巨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中薄层-极薄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以及钙质层。扫描电镜下石英颗粒表面可见碟形撞击坑,具有风成沉积特征。碎屑岩浆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于6个年龄段,分别是100~165 Ma,212~270 Ma,411~443 Ma,726~1523Ma,1742~1991 Ma和2482~3456 Ma。源区主要来自南岭东段,丹霞盆地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燕山期酸性火山—侵入岩提供了主要物源。风成砂岩交错层理中主要存在NEE和SW倾向两组前积层,与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以及信江盆地晚白垩世风成砂岩中的前积层倾向一致。说明晚白垩世我国位于当时的北半球西风带和东北信风带之中,当时盛行东北风,西南风为次,同时还可能存在东南向的古季风。丹霞组锦石岩段砂岩、泥岩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代表了干旱到半干旱气候环境。红层色度研究表明,沉积和成岩作用过程形成的基质/胶结物成分中的P、Ti、Fe等元素为主要致红元素,控色矿物种类主要以赤铁矿和磷质赤铁矿为主,钛氧化物次之;碎屑成分中的石英颗粒和胶结物中的方解石等矿物控制了岩石的亮度。晚白垩世长坝组沉积期间,丹霞盆地发生初始裂陷,引发了较弱的火山活动,随着盆地持续拗陷,盆地扩大,形成了以冲积扇-河流-湖泊为主的沉积环境。丹霞组沉积期,盆地抬升并进入萎缩阶段,以冲积扇+旱谷+古沙漠沉积环境为主。古近纪和新近纪早期的喜山期,丹霞盆地再次被抬升并遭受侵蚀、冲刷,经历三次夷平事件形成了具有海拔400 m、300 m及200 m等多级夷平面的地貌景观。在CHILD软件平台的地貌演化模拟实验重现了丹霞地貌演化历程,青年期山顶平面较连续、壮年早期峰林发育山脊更明显、壮年晚期峰林变稀疏、老年期主要以低矮平原上的孤峰为主。当前,丹霞山正处于壮年晚期发展阶段。

曹硕[9](2020)在《中国东部晚白垩世风成沉积 ——盆山型沙漠体系》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严重的荒漠化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现代地貌单元划分,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在平原型盆地内主要发育盾台型沙漠,但在另一种地貌单元——山间盆地内是否形成沙漠,及其沙漠类型,研究尚不足且缺少现代实例。根据前人研究,晚白垩世时期中国东部形成了大规模的盆山体系,且广泛发育有风成沉积记录。这些风成沉积是否也形成于盾台型沙漠,或是沿岸砂丘,抑或是代表新的沙漠类型尚不可知,因此对其形成环境的确认有助于探讨温室气候中沙漠的演变,同时有助于对风力、构造等沙漠成因机制的探讨,也将有助于对“未来温室地球”荒漠化进程的预测。晚白垩世,在秦岭-大别造山带以北,雪峰山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形成大量山间盆地群,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在信江盆地、江汉盆地、苏北及句容盆地、衡阳及茶陵盆地等众多盆地内确认了风成沉积的发育。基于较好的露头条件,选择信江盆地为重点,结合江汉盆地等五个晚白垩世山间盆地为研究素材,对其上白垩统进行岩相、沉积相分析,并在盆地边缘至中心地区进行沉积架构重建,构建山间盆地的三维沉积模型。同时,通过砂岩骨架颗粒分析、锆石形态分析以及碎屑锆石U-Pb定年,对信江盆地上白垩统进行物源分析。通过岩相、沉积相分析,结合风成系统的砂丘形态演变规律、内部层理几何结构,以及垂向沉积规律,综合判定晚白垩世中国东部风成沉积类型为典型的盆山型沙漠环境,并构建盆山型沙漠-河流-冲洪积扇沉积体系三维沉积模型。从构造沉积地貌角度,探讨了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盆山型沙漠体系发育的原因与形成机制。物源分析结果证明风力搬运具有远源性及沙漠体系内部风成、水成沉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古风带古气候带重建结果表明晚白垩世中国东部受盛行西风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作用,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以中国东部为中心带向南北两侧延伸。

刘炳强[10](2020)在《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文中提出柴达木盆地侏罗系蕴含着丰富煤炭与油气资源,长期以来作为青海省乃至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柴北缘侏罗系分布连续,出露相对较好,是地史时期古环境、地质事件、层序地层、古地理研究的有利载体,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侏罗纪陆相地层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地区。本文以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收集基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剖面实测、钻孔岩心观察描述、砂岩薄片以及煤岩显微组分镜下鉴定等手段,对柴北缘中下侏罗统进行岩相与沉积体系识别、层序地层分析、巨厚煤层成因研究、古地理重建,并定量分析了源—汇系统收支状况。柴北缘中下侏罗统共识别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页岩、可燃有机岩5种岩石类型与22种岩相类型,并划分为7类岩相组合,可分别解释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与湖泊沉积体系,主要成煤环境包括河漫沼泽、分流河道间与分流间湾沼泽和湖湾沼泽。基于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钻孔岩心、野外实测剖面、测井曲线与地震资料,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下切谷冲刷面、岩性及颜色突变面、沉积旋回转换面与古风化暴露面五类层序地层界面,将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为S1—S10共十个三级层序。选取研究区典型单孔剖面以及连孔对比剖面,分析层序格架下的沉积演化规律以及煤层发育特征。柴北缘早侏罗世从层序S4开始发育可采煤层,层序S4—S6聚煤作用有变好的趋势。中侏罗世层序S8聚煤作用最好,向上层序S9与S10聚煤作用有所减弱,但中侏罗世聚煤作用整体要明显强于早侏罗世,属于柴北缘的主要聚煤期。从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格架下的煤层分布情况来看,煤层主要发育于各层序的湖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与低位体系域中少有煤层分布。依据煤层与碎屑沉积的交替出现、显微组分与矿物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识别出了多种厚煤层内部的关键界面,具体包括陆化面(Te S)、陆地暴露面(Ex S)、沼泽化面(Pa S)、湖侵淹没面(GUTS)与可容空间转换面(ARS)。总结了关键界面界定的多期泥炭沼泽垂向叠置规律,揭示了巨厚煤层多期泥炭沼泽垂向叠置成因机制。发现柴北缘中侏罗世巨厚煤层中蕴含的高分辨率层序,经过分析划分为四个四级层序,进一步探讨了巨厚煤层中可作为四级层序界面的关键界面以及具有穿时性的关键界面。综合古流向、砂岩碎屑组分、重矿物分析以及锆石定年研究成果,显示柴北缘早中侏罗世物源区主要存在于盆地南北两侧。祁连山应为其沉积期北部的主要物源区,而阿尔金山与赛什腾山此时尚未隆起,更倾向于接受沉积。南部东昆仑山以及柴达木古陆同样在沉积期为盆地提供一定比例的物源。与此同时,盆地内部存在的小型古隆起也作为次要物源为盆地提供沉积。基于露头剖面与钻孔数据库,采用沉积相约束下的大数据汇编方法获取单因素等值线图,结合沉积环境分析与物源分析成果,重建了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面貌。早侏罗世沉积区主要分布于冷湖—南八仙一线的南部地区,南北两侧发育一系列辫状河以及辫状河三角洲,并逐渐过渡为中部的湖泊环境。中侏罗世沉积区向东北迁移至冷湖—团鱼山—鱼卡—大煤沟—旺尕秀一线,曲流河及曲流河三角洲环境明显增多,平面上展现出河流、上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以及半深湖的过渡配置关系。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及分流间湾沼泽为最有利的聚煤古地理单元,聚煤中心集中于团鱼山、鱼卡以及大煤沟地区,自早侏罗世至中侏罗世聚煤中心具有东北迁移的特征。结合古水力学方程获取了干流河道所输送的沉积物量,并与沉积区的沉积物量进行对比,综合分析了源—汇系统收支状况,恢复了源—汇系统的关键参数。源—汇系统收支定量分析显示,柴北缘鱼卡地区层序S9干流满岸深度在3.1-3.3m,河道宽度为于69-77m,流经了较缓的坡度(0.0002046-0.0002178),流速一般为1.046-1.048m/s,搬运了中—细砂为主的沉积物。该时期流域面积约为3209.8-3781.6km2,流域长度介于177.8-196.2km,满岸水流量为239.9-286.2m3/s,满岸推移载荷流量在0.043-0.048m3/s之间,满岸悬浮载荷流量范围在0.083-0.094 m3/s。基于现代类似河流的对比研究,得出鱼卡地区干流年均沉积物搬运量介于158862.4-179242.3m3,在层序S9所持续的2.2Ma共向沉积区输入349.5-394.3km3的沉积物,与沉积区所统计的沉积体积(322km3)大致相符。古水力学方程得出的河流沉积物输入体积的高值约为支点下游沉积区统计体积的1.22倍,如果这一分析结果准确,则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沉积物遗失现象,研究区局限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可能是沉积物遗失的主要方式。有针对性的选择现代河流进行类比,运用更符合实际地质背景的古水力学方程,并尽可能多地直接测量源—汇系统基本参数,将会显着降低源—汇系统收支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误差。

二、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相关性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古岩溶
        1.2.2 古岩溶形成期次及其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1.2.3 古岩溶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2.4 古岩溶识别与预测研究现状
        1.2.5 华北煤田古岩溶研究现状
        1.2.6 淮南煤田岩溶研究现状
        1.2.7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地层与构造
        2.2.1 地层
        2.2.2 构造
    2.3 含水层系统
        2.3.1 新生界松散孔隙含(隔)水层系统
        2.3.2 基岩裂隙-溶隙含水层系统
3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
    3.1 奥陶系地层与岩性特征
        3.1.1 地层厚度及结构
        3.1.2 岩性特征
        3.1.3 岩石矿物特征
    3.2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类型及特征
        3.2.1 溶孔
        3.2.2 裂缝
        3.2.3 溶洞
        3.2.4 岩溶陷落柱
    3.3 奥陶系古岩溶充填特征
        3.3.1 充填物类型
        3.3.2 充填特征
    3.4 奥陶系古岩溶分布特征
        3.4.1 平面分布特征
        3.4.2 垂向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4.1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背景
        4.1.1 奥陶系地层沉积背景
        4.1.2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4.1.3 岩浆活动
    4.2 古岩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4.2.2 碳和氧同位素特征
        4.2.3 微量元素特征
    4.3 古岩溶充填物形成环境分析
        4.3.1 盐度-温度-深度计算
        4.3.2 形成环境分析
    4.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期次古岩溶形成环境与发育模式
    5.1 沉积岩溶
        5.1.1 地质背景
        5.1.2 古气候
        5.1.3 古水文
        5.1.4 沉积岩溶发育模式
    5.2 风化壳岩溶
        5.2.1 地质背景
        5.2.2 古气候
        5.2.3 古地貌
        5.2.4 古水文
        5.2.5 风化壳岩溶发育模式
    5.3 压释水岩溶
        5.3.1 地质背景
        5.3.2 古水文地质条件
        5.3.3 压释水岩溶发育模式
    5.4 热液岩溶
        5.4.1 构造运动
        5.4.2 岩浆活动
        5.4.3 热液岩溶发育模式
    5.5 混合岩溶
        5.5.1 地质背景
        5.5.2 古气候
        5.5.3 古地貌
        5.5.4 古水文
        5.5.5 混合岩溶发育模式
    5.6 奥陶系古岩溶演化模式
    5.7 本章小结
6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6.1 地层岩性与结构
        6.1.1 碳酸盐岩岩性
        6.1.2 岩层结构
    6.2 侵蚀性流体
        6.2.1 大气淡水
        6.2.2 地层压释水
        6.2.3 热液流体
        6.2.4 混合流体
    6.3 断裂构造
        6.3.1 构造分期
        6.3.2 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6.3.3 模拟结果分析
        6.3.4 多期构造运动对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
    6.4 古地貌与古水文
        6.4.1 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
        6.4.2 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
    6.5 岩浆活动
    6.6 岩溶作用时间
    6.7 本章小结
7 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7.1 基底溶洞形成过程分析
        7.1.1 溶洞形成机理
        7.1.2 溶洞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7.2 顶板塌陷过程分析
        7.2.1 顶板塌陷力学机制
        7.2.2 顶板塌陷数值模拟
    7.3 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7.4 本章小结
8 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预测
    8.1 预测方法
        8.1.1 层次分析法
        8.1.2 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
    8.2 预测模型建立
        8.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8.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8.2.3 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
        8.2.4 综合得分模型建立
    8.3 预测结果分析
    8.4 结果验证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1.2.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测井地质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盆地地质特征
        2.2.1 盆地构造背景
        2.2.2 盆地沉积-古地理演化背景
        2.2.3 盆地地层特征
    2.3 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
        2.3.1 研究区矿床构造及地层特征
        2.3.2 目的层沉积相及岩石学特征
        2.3.3 层间氧化带特征
    2.4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2.5 论文所用数据构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垂向分带特征概述
    3.1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简介
        3.1.1 地质空间定义
        3.1.2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
        3.1.3 砂岩型铀矿空间大数据
    3.2 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分带特征
        3.2.1 岩性垂向分带特征
        3.2.2 测井垂向分带特征
        3.2.3 层间氧化带分带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4.1 算法研究背景
        4.1.1 傅里叶变换理论
        4.1.2 功率谱密度理论
    4.2 算法实现
        4.2.1 数据预处理
        4.2.2 空间谱度量方法
    4.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4.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4.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5.1 算法研究背景
    5.2 算法实现
        5.2.1 数据预处理
        5.2.2 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方法
    5.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5.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5.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6.1 算法研究背景
    6.2 算法实现
        6.2.1 数据预处理
        6.2.2 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方法
    6.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6.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6.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三种空间垂向分带方法的对比
    7.3 空间垂向分带方法在含铀层识别与资源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7.4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设想
        7.4.1 存在的问题
        7.4.2 进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河南淅川滔河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选题来源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学科研究现状
        1.4.2 白垩纪研究现状
    1.5 创新点和论文工作量
        1.5.1 创新点
        1.5.2 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状况
        2.1.4 自然资源
    2.2 大地构造背景
    2.3 沉积与地层特征
    2.4 地层划分及岩性描述
        2.4.1 地层划分
        2.4.2 岩性描述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
    3.1 样品的采集
    3.2 主微量元素测定
    3.3 碳氧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3.4 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3.5 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3.6 亚铁离子含量的测定
第四章 研究区沉积环境与古环境分析
    4.1 沉积相演化模式
    4.2 元素特征
    4.3 古盐度
    4.4 氧化-还原环境
    4.5 古气候特征
第五章 滔河盆地晚白垩世古环境演化
    5.1 研究区古环境演化过程
    5.2 全球与研究区古气候记录的对比
        5.2.1 地层时代
        5.2.2 全球与研究区气候演化对比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势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3.1 研究理论
        3.1.1 物源分析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3.2 测试方法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3.3 实验样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高家堡煤矿洛河组砂岩沉积控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沉积相的研究现状
        1.2.2 沉积控水规律的研究现状
        1.2.3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洛河组的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水文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矿区地质概要
        2.2.1 地层特征
        2.2.2 构造特征
    2.3 主要煤层
    2.4 地下水循环系统
        2.4.1 4~#煤层上覆岩层含隔水层特征
        2.4.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2.5 小结
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1 古沉积背景
    3.2 沉积相识别标志
        3.2.1 颜色
        3.2.2 岩性
        3.2.3 沉积结构
        3.2.4 沉积构造
        3.2.5 古生物标志-生物遗迹构造
        3.2.6 测井曲线特征
        3.2.7 粒度特征
        3.2.8 石英颗粒表面微观特征
    3.3 洛河组岩相类型及其组合特征
        3.3.1 岩相类型
        3.3.2 岩相组合
    3.4 洛河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4.1 沉积相类型划分
        3.4.2 沉积相特征
    3.5 小结
4 层序地层格架
    4.1 层序地层格架构建
        4.1.1 洛河组层序界面的识别
        4.1.2 洛河组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4.1.3 洛河组层序地层划分
    4.2 洛河组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特征
        4.2.1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4.2.2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分析
        4.2.3 平面沉积相展布特征
    4.3 小结
5 洛河组沉积控水规律及富水性预测评价
    5.1 沉积相展布特征
    5.2 沉积环境对含水地质结构的控制
    5.3 沉积环境对砂体展布特征的控制
    5.4 不同沉积环境岩石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特征
    5.5 沉积环境对砂岩水理性质的控制
    5.6 洛河组富水性预测评价
        5.6.1 富水性主控因素分析
        5.6.2 研究区洛河组富水性预测及评价
        5.6.3 预测结果及检验
    5.7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1.2.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2.3 水循环特征研究
        1.2.4 地球物理探测应用研究
    1.3 研究区盐泉水研究程度
    1.4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主要的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论文创新点
    1.8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区域演化背景
        2.3.1 盆地地层层序
        2.3.2 盆地构造特征
    2.4 水文地质背景
    2.5 岩相古地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测试方法
        3.2.1 常量、微量元素测试方法
        3.2.2 氢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3.2.3 放射性氚同位素测试方法
        3.2.4 锶同位素测试方法
        3.2.5 V8多功能电法仪测试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盐泉水的溶质来源
    4.1 盐泉水化学特征
    4.2 矿化度与主要离子关系特征
    4.3 主微量元素在盐泉水溶质来源中的指示
    4.4 相化学在盐泉水中溶质来源的指示
    4.5 饱和指数在盐泉水中溶质来源的指示
        4.5.1 却勒构造带溶质特征
        4.5.2 西秋构造带溶质特征
        4.5.3 东秋构造带溶质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盐泉水的补给来源与循环模式
    5.1 盐泉水补给来源研究
    5.2 盐泉水补给高程研究
    5.3 盐泉水补给温度研究
    5.4 盐泉水的氚同位素年龄研究
    5.5 盐泉水的热储温度研究
        5.5.1 二氧化硅地热温标
        5.5.2 阳离子温标
        5.5.3 盐泉水地热温度指标选取及计算
    5.6 盐泉水的循环深度研究
    5.7 盐泉水的循环模式讨论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盐泉水的成因分析
    6.1 锶同位素特征分析
    6.2 热液Ca-Cl型水对研究区盐泉水的影响分析
    6.3 盐泉水出露特征分析
        6.3.1 地层岩性特征分析
        6.3.2 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地球物理手段应用
    6.4 盐泉水的成因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
附录 表
附录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特征
3 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评价
    3.1 煤系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3.2 煤系气储层物性特征评价
    3.3 煤系气源–储层综合评价体系
    3.4 小结
4 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研究
    4.1 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控制效应
    4.2 多尺度煤系气储层中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
    4.3 煤系气储层气体运移特征与传输机理
    4.4 深部煤系气赋存特征与赋存规律
    4.5 小结
5 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5.1 研究区构造演化史
    5.2 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
    5.3 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
    5.4 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5.5 小结
6 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及共生成藏组合类型
    6.1 有效含气层段空间分布特征及共生成藏类型
    6.2 有效含气层段地质基础与时空配置条件
    6.3 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沉积环境与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阶段划分
        1.2.2 丹霞地貌的概念
        1.2.3 丹霞地貌景观特征
        1.2.4 丹霞地貌形成与演化的控制因素
        1.2.5 红层致色因素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和完成的工作量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丹霞盆地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层
    2.3 岩浆岩
    2.4 构造
    2.5 矿产
    2.6 区域地质演化
第3章 丹霞盆地地貌景观特征及其物质基础
    3.1 我国丹霞地貌分类与分布
    3.2 丹霞盆地地貌景观类型与特征
        3.2.1 山峰类
        3.2.2 陡崖类
        3.2.3 崩塌体类
        3.2.4 峡谷类
        3.2.5 洞穴类
        3.2.6 其它地貌景观
    3.3 丹霞盆地成景地层岩石特征
        3.3.1 丹霞组前人实测剖面概述
        3.3.2 丹霞组实测剖面及岩性特征
        3.3.3 丹霞组沉积相分析
第4章 丹霞组锦石岩段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4.1 实验分析和测试方法
        4.1.1 石英颗粒扫描电镜观测
        4.1.2 砂岩粒度分析
        4.1.3 主微量元素测试
        4.1.4 黏土矿物含量测试
        4.1.5 C-O同位素测试
        4.1.6 碎屑锆石LA-ICP-MS锆石U-Pb测年
        4.1.7 岩石粉末色度测量
    4.2 锦石岩段(K2d2)岩石特征
        4.2.1 砾岩
        4.2.2 砂岩
        4.2.3 粉砂岩
        4.2.4 泥岩
    4.3 砂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1 主量元素
        4.3.2 微量元素
        4.3.3 黏土矿物含量
    4.4 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
    4.5 泥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5.1 主量元素
        4.5.2 微量元素
        4.5.3 碳氧同位素
第5章 丹霞组锦石岩段古沉积环境分析
    5.1 古沉积环境
        5.1.1 古风向
        5.1.2 氧化/还原状态的判别指标与特征
        5.1.3 古盐度
        5.1.4 古水温
        5.1.5 大气CO2浓度
    5.2 物源特征
    5.3 古环境和古气候分析
    5.4 成岩大地构造演化
第6章 丹霞组锦石岩段红层致色因素探讨
    6.1 模拟酸雨实验
    6.2 红层的致色因素
第7章 丹霞盆地地貌演化模式
    7.1 成景演化过程
    7.2 地貌演化阶段的数值模拟
        7.2.1 基本原理
        7.2.2 模拟参数
        7.2.3 模拟结果与演化阶段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中国东部晚白垩世风成沉积 ——盆山型沙漠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变暖加剧荒漠化进程
        1.1.2 晚白垩世古气候
        1.1.3 白垩纪沙漠沉积分布规律
        1.1.4 盆山型沙漠体系研究意义
        1.1.5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深时沙漠体系识别与沉积学研究
        1.2.2 深时沙漠体系物源分析
        1.2.3 晚白垩世中国东部古气候古环境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中国东部区域地质概况
    2.2 中国东部盆地群地质背景
        2.2.1 信江盆地
        2.2.2 江汉盆地
        2.2.3 句容盆地、苏北盆地
        2.2.4 茶陵盆地、衡阳盆地
    2.3 中国东部盆地白垩纪地层
        2.3.1 中国东部典型盆地白垩纪地层
        2.3.2 中国东部上白垩统划分与对比
3 研究方法及实验流程
    3.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划分
    3.2 剖面测量与样品采集
    3.3 薄片观察与砂岩骨架颗粒分析
    3.4 古风向、古水流测量
    3.5 风成架构重建
    3.6 扫描电镜分析
    3.7 LA-ICP-MS碎屑锆石U-Pb测年
4 风成-河流-冲洪积扇沉积体系相分析
    4.1 岩相分析
        4.1.1 风成岩相
        4.1.2 水成岩相
    4.2 沉积相分析
        4.2.1 砂丘相
        4.2.2 丘间相
        4.2.3 砂席相
        4.2.4 河流相-冲洪积扇相
    4.3 信江盆地盆山型沙漠体系
    4.4 小结
5 构架与沉积模型重建
    5.1 水控沙漠边缘环境风成构架
    5.2 风控沙漠边缘环境风成构架
    5.3 沙漠中心环境风成构架
    5.4 沉积模型重建
    5.5 盆山型沙漠发育机制
    5.6 小结
6 盆山型沙漠-河流-冲洪积扇体系物源分析
    6.1 砂岩骨架颗粒分析
    6.2 碎屑锆石形态学分析
    6.3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
    6.4 信江盆地沙漠体系沉积年龄约束
    6.5 信江盆地上白垩统物源分析
        6.5.1 风成砂岩物源分析
        6.5.2 水成砂岩物源分析
        6.5.3 风成、水成砂岩物源关系
    6.6 小结
7 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盆山型沙漠群古气候意义
    7.1 干旱气候敏感沉积物
    7.2 晚白垩世古风带、古气候带
    7.3 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含煤岩系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3.2 厚煤层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1.3.3 源—汇系统分析研究进展
        1.3.4 柴北缘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现状
        1.3.5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7.1 完成的工作量
        1.7.2 主要研究成果
        1.7.3 论文的创新点
    1.8 小结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区域构造背景
        2.2.1 大地构造位置
        2.2.2 构造单元划分
        2.2.3 盆地构造演化
    2.3 柴北缘侏罗纪地层
    2.4 小结
3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岩相与沉积体系
    3.1 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3.1.1 砾岩相
        3.1.2 砂岩相
        3.1.3 粉砂岩相
        3.1.4 泥页岩相
        3.1.5 可燃有机岩相
    3.2 岩相组合与沉积环境解释
        3.2.1 岩相组合A
        3.2.2 岩相组合B
        3.2.3 岩相组合C
        3.2.4 岩相组合D
        3.2.5 岩相组合E
        3.2.6 岩相组合F
        3.2.7 岩相组合G
    3.3 不同沉积环境的聚煤特征
        3.3.1 河流环境
        3.3.2 三角洲环境
        3.3.3 湖泊环境
    3.4 小结
4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分析
    4.1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格架
        4.1.1 关键层序界面的识别
        4.1.2 层序地层格架
    4.2 典型剖面、钻孔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分析
        4.2.1 柴北缘西部地区
        4.2.2 柴北缘中部地区
        4.2.3 柴北缘东部地区
    4.3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1 柴北缘西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2 柴北缘中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3 柴北缘东部地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3.4 柴北缘全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4.4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层序格架下的煤层分布
    4.5 小结
5 层序格架下的巨厚煤层成因
    5.1 煤层中的关键界面
    5.2 采样与研究方法
        5.2.1 采样与鉴定方法
        5.2.2 显微组分以及矿物的古环境指示
    5.3 鉴定结果及其解释
        5.3.1 显微组分以及矿物含量
        5.3.2 沼泽环境垂向演化过程
    5.4 巨厚煤层成因模式与层序地层解释
    5.5 小结
6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重建
    6.1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沉积物源分析
        6.1.1 古流向测量
        6.1.2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6.1.3 重矿物以及碎屑锆石定年分析
    6.2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重建
        6.2.1 古地理重建方法
        6.2.2 早侏罗世古地理特征
        6.2.3 中侏罗世层序S8 古地理特征
        6.2.4 中侏罗世层序S9 古地理特征
        6.2.5 中侏罗世层序S10 古地理特征
        6.2.6 源—汇系统沉积演化分析
    6.3 古地理格局下的聚煤特征
    6.4 小结
7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
    7.1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背景
        7.1.1 分析理论
        7.1.2 分析对象
    7.2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方法
        7.2.1 河道尺寸及粒度分析方式
        7.2.2 满岸水流量与沉积物流量评估方式
        7.2.3 年均沉积物量计算方式
        7.2.4 累计沉积物量评估方式
        7.2.5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方式
    7.3 源—汇系统收支分析结果
        7.3.1 河道规模
        7.3.2 满岸水流量与沉积物流量
        7.3.3 年均沉积物量与累计沉积物量
        7.3.4 源—汇系统收支比较
    7.4 源—汇系统收支状况解释
    7.5 不确定性与误差分析
    7.6 小结
8 主要认识与展望
    8.1 结论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相关性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D]. 张海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2]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D]. 谭雨蕾. 吉林大学, 2021
  • [3]河南淅川滔河盆地白垩纪古环境演变[D]. 郑淇. 兰州大学, 2021(09)
  • [4]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5]高家堡煤矿洛河组砂岩沉积控水规律研究[D]. 林磊.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D]. 山俊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3)
  • [7]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D]. 侯晓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广东丹霞山丹霞地貌成景地层沉积环境与地貌演化[D]. 刘富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9]中国东部晚白垩世风成沉积 ——盆山型沙漠体系[D]. 曹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10]柴北缘早中侏罗世聚煤古地理与源-汇系统分析[D]. 刘炳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标签:;  ;  ;  ;  ;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相关性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