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变电场对不锈钢钝性和钝化膜性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聂继伟,宫本奎,王磊,张兆峰,冯锐,董志超[1](2020)在《不锈钢钝化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不锈钢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需要对其进行钝化处理,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本文概述了不锈钢的钝化处理工艺,分析了典型钝化工艺及其钝化膜的结构和性能,总结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王璐[2](2020)在《钛/钛合金钝化行为与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钛及钛合金由于表面能够快速形成一层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厚的氧化膜,使其具有极为突出的钝化性能,因而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又因其质量轻、比强度高、无磁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海洋工程和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同时,钛及钛合金优异的再钝化性能使其在服役过程中受到物理或化学作用发生破坏后,具有快速自修复能力。所以,钝化和再钝化能力是钝性金属安全服役最重要的保障。因此,本论文围绕钛及钛合金钝化膜局域结构与构效关系、钝化膜生长过程表/界面结构演化规律与机制以及钝化过程动力学定量分析等核心科学问题,发展了同步辐射、先进表/界面光谱表征与电化学监测多重联用技术,对钛合金钝化行为、钛钝化膜结构、钛钝化膜生长过程以及钛钝化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原位与非原位研究。首先,利用自主研发的新型金属电极擦伤再钝化实验装置,对4种典型(α+β)钛合金TC4、TC6、TC11和TC18在3.5%NaCl溶液中的钝化行为进行了电化学追踪,并利用溶解/成膜模型和高场模型分别解析了再钝化初期表面阳极溶解与膜形核二维生长和转变期钝化膜三维生长过程。结果表明:钛合金钝化行为差异显着,Ti含量较高者钝化区较大(>1.2V),反之TC18钝化区仅0.81 V;再钝化稳态电流密度大小依次为:TC11>TC18>TC4>TC6,与自腐蚀电流密度变化规律一致,再钝化与电化学行为吻合良好;再钝化初期存在2个关键时间常数:净钝化时间和单层成膜时间,开路电位下钝化膜形核速率大小依次为:TC11>TC6>TC18>TC4,实现净钝化时间与形核速率规律相反,TC11最快为38 ms,TC4最慢为94 ms,进而单层成膜时间与净钝化时间变化规律一致,TC11最快198 ms而TC4则需要380 ms,且单层膜厚度均小于1.0 nm,这与致钝合金元素Mo、Cr和Zr的添加相关;TC4和TC6钝化膜三维生长速率随电位指数增长,而TC11和TC18为线性增长。其次,针对钝化膜局域结构与构效关系问题,对钛钝化膜结构进行了精细研究。利用AES分析了钛在1.0MH2SO4溶液中不同区间不同电位下所形成钝化膜的成分和厚度,利用XPS分析了钝化膜不同深度处的化学态与分布,利用同步辐射XANES和EXAFS分析了钝化膜表层(约5.0 nm厚)局域结构。结果表明:钛钝化膜厚度与电化学动电位极化曲线电流密度大小变化规律成反比;钝化膜表层深度小于2.5 nm处,Ti02含量达到90%以上,且随深度增加不充分氧化产物TiO和Ti203含量迅速增加;钝化膜中Ti02和Ti203分别具有致钝化和致溶解作用,且[Ti02]/[Ti203]比例与动电位极化曲线变化趋势一致;钝化膜局域结构随电位变化较大,Ti-0平均配位数增加引起钛表面钝化,而Ti-Ti平均配位数微弱减少导致钝化膜溶解;钝化膜中结合水含量增加促进了结构无序化并提高耐蚀性,结合水含量约12.5%时耐蚀性最好。然后,对钛钝化膜生长过程表/界面结构演化规律与机制进行了原位研究。通过发展同步辐射XAFS和SERS耦合电化学测试联用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原位电解池,研究了钛在Hank’s模拟体液中自修复过程的局域结构和分子结构演化规律与机制。结果表明:空气中非原位与溶液中动态现场原位条件下形成的钝化膜结构差别较大,非原位追踪显示钝化膜为TiOx(x<2),而原位追踪发现固/液界面出现少量OH-和H20,证实了多重技术联用原位研究的必要性;原位所形成的钝化膜具有高度无序和非晶特性,且随着钝化时间的延长其结晶度增加;再钝化初期存在2个时间常数不同的吸附中间态,一个是 Ti-OHads(约 1.60 A),另一个是 Ti-OH(约 1.65 A);再钝化 1000 s 时钛表面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膜结构O-Ti-OH(约1.72 A)且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这可作为稳定钝化的结构指标;依据由局域和分子结构与界面转移电荷量计算所得钝化膜厚度的变化规律,钛自修复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钝化膜快速生长(0~50s),钝化膜二次生长(50~300s)和钝化膜稳定化(300~6000s)。最后,围绕钝化过程动力学问题,对钛钝化机理与定量分析进行了研究。利用电化学恒电位极化分析了长时钝化电流密度,利用EIS分析了钝化膜的厚度与膜间高电场,利用Mott-Schottky技术分析了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质,利用同步辐射EXAFS分析了钝化膜的局域结构。通过构建金属钛在1.0 M H2SO4溶液中钝化区电位下钛/钝化膜/溶液界面的点缺陷扩散定量模型,将局域结构与电化学测试EIS和Mott-Schottky结果相结合,定量计算了钝化膜内点缺陷扩散系数,并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定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钛钝化膜内存在场强为1.06×106V cm-1的高电场;钛钝化膜具有n型半导体性质,施主浓度约1021 cm-3;钝化和溶解的固/液界面平衡由氧空位扩散主导,通过从局域结构中提取3个关键结构参数,对氧空位扩散系数进行了定量计算:①氧空位扩散系数的计算参数半跳高等于局域结构中Ti-Ti原子间距离的一半;②钝化膜中原子的局域跳跃概率与Ti-O配位数的倒数成正比,而且配位系数小于1;③局域结构无序度与钝化膜施主浓度高低相关;基于局域结构计算所得氧空位扩散系数随电位变化较大,从1.84×10-17 cm2 s-1至4.71×10-17 cm2 s-1,计算精确度比基于高场和低场模型的计算结果高2个数量级。
李惠[3](2015)在《双相不锈钢组织变化及腐蚀行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相不锈钢兼具奥氏体不锈钢与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因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海洋等领域。双相不锈钢在300℃1000℃温度范围内基体两相(α+γ)比例改变且会析出有害相(特别是σ相),显着影响双相不锈钢的性能。本课题选取00Cr21Ni2Mn5N、00Cr22Ni5Mo3N、00Cr25Ni7Mo3N和00Cr27Ni7Mo5N这四种最具代表性的双相不锈钢,采用金相、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化学法、俄歇电子能谱(AES)、动电位电化学阻抗法(DE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固溶及不同时效处理后的试验钢的组织、耐点蚀性能和表面钝化膜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完全固溶处理后的四种双相不锈钢中无σ相等有害相存在且α/γ比值接近1:1,此时耐点蚀性能很好;(2)不同时效条件下,00Cr21Ni2Mn5N钢析出相主要为Cr2N和σ相,00Cr22Ni5Mo3N、00Cr25Ni7Mo3N和00Cr27Ni7Mo5N钢主要析出相为σ相,也有μ相和Laves相析出;(3)时效后有害相析出量与温度符合倒“V”字型曲线关系,且随着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σ相等有害相析出量越来越多,完全固溶温度越来越高;(4)时效后双相不锈钢的点蚀电位与温度呈正“V”字型曲线关系,点蚀电位随有害相析出量增加而减小,双相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越高,导致耐点蚀性能显着下降所对应的σ相含量越大;(5)四种双相不锈钢钝化膜主要为层状的Cr和Fe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具有双极性n-p型半导体特性。00Cr21Ni2Mn5N、00Cr22Ni5Mo3N和00Cr25Ni7Mo3N钢钝化膜最外层可能存在极少量三价Fe氧化物,向内为钝化膜主要成分Cr2O3和Cr O2,前两种双相不锈钢还有Fe O和Fe(OH)2存在;00Cr27Ni7Mo5N钢表面钝化膜以M-OH型化合物为主,外层为γ-Fe OOH,内层为Cr(OH)3和Cr OOH组成的钝化膜主体部分。直至到达基体时Cr、Fe、Ni、Mo等元素以金属态存在。随着双相不锈钢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表面钝化膜钝化能力逐渐增强,因此耐点蚀性能越来越好。
朱敏[4](2015)在《交流电作用下X80钢在高pH值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及交流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建设,使得埋地钢质管道遭受交流干扰的风险日益增加。交流干扰导致管道发生交流腐蚀,加速管道的腐蚀,严重威胁管道的正常运营。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交流腐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未有交流电对管线钢的SCC行为及机理影响的相关文献报道。因此,本文采用极化曲线、开路电位测试、EIS测试、Mott-Schottky曲线测试、浸泡实验、SSRT实验、U形弯实验及裂纹扩展实验系统研究了交流电作用下X80钢在高pH值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尤其是重点研究了交流电对X80钢在高pH值溶液中的SCC行为及机理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AC作用下X80钢的开路电位负移,开路电位负移程度随交流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低频率交流电作用下(30-300Hz),开路电位负移明显;高频率交流电作用下(300-1000Hz),X80钢的开路电位负移程度较小。不同波形交流电作用下X80钢的开路电位负移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交流电作用导致X80钢在高pH值溶液的钝性下降,低交流电流密度对钝化膜的破坏作用较小,随交流电流密度的增加,钝化区明显变窄,临界点蚀电位负移,维钝电流密度增大,钝化膜内的施主密度ND增大。低频率交流电对X80钢的钝性有明显的破坏,高频AC对钝化膜的破坏较小。不同波形交流电作用下试样的钝性均明显下降。浸泡实验结果表明:低交流电流密度作用下X80钢主要以轻微的均匀腐蚀为主,高交流电流密度下试样的局部腐蚀特征明显;高频交流电作用下试样产生轻微的均匀腐蚀,低频交流电作用下,腐蚀加剧,点蚀明显;方波作用下局部腐蚀最明显,其次为三角波,正弦波作用下局部腐蚀较轻微。AC作用增加了X80钢的腐蚀速率,腐蚀速率随交流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低频交流电作用下X80钢的腐蚀速率随频率的增大而快速减小,而高频交流电作用下腐蚀速率缓慢减小。不同波形交流电作用下腐蚀速率由小到大依次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预加交流电作用下,AC诱发的局部腐蚀促进了SCC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导致SCC敏感性增加。预加交流电X80钢在高pH值溶液中的的裂纹扩展方式均为沿晶扩展,SCC机理均为阳极溶解,这与IGSCC一致。当iAC大于30A/m2时,SCC敏感性随交流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高频交流电对SCC敏感性影响很小,随频率的减小SCC敏感性有所增加,30Hz作用下SCC敏感性明显增加。交流电波形对SCC敏感性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在SSRT进行过程中施加交流电,观察发现X80钢的SCC裂纹密集度很高,裂纹宽且深,裂纹穿晶扩展,呈现出明显的脆性断裂特征,SCC机理为阳极溶解+氢脆作用;无交流电作用下,裂纹窄且浅,裂纹沿晶扩展,SCC机理为阳极溶解。X80钢SCC敏感性随施加的交流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iAC大于100A/m2时,SCC敏感性较高。不同波形交流电作用SCC敏感性由小到大依次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SCC敏感性随频率的减小而增加,低频AC作用下SCC敏感性较高。U形弯实验结果亦表明:交流电的施加加速了X80钢的腐蚀,诱发了点蚀的产生,有利于SCC裂纹的萌生。裂纹扩展实验结果表明:有无AC作用X80钢的裂纹扩展行为差异明显。有无交流电作用X80钢的平均裂纹扩展速率分别为5.645×10-3mm/cycle(7.056×10-6mm/s),5.99×10-4mm/cycle(7.48×10-7mm/s),交流电的施加加快了X80钢裂纹的扩展。AC和C1-发生了协同作用,导致X80钢的电化学活性增大,开路电位的负移幅度明显,钝化膜破坏严重,腐蚀速率大幅增加,局部腐蚀特征明显,SCC敏感性增加,呈明显的脆性断裂,SCC机理为阳极溶解+氢脆作用。
朱敏,杜翠薇,李晓刚,刘智勇,赵天亮,李建宽,胡杰珍[5](2014)在《交流电频率对X65钢在CO32-/HCO3-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文中指出通过极化曲线测试、浸泡实验和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交流电频率对X65钢在CO2-3/HCO-3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01000Hz范围内,除200Hz外,低交流电频率时(≤300Hz),随交流电频率的减小,其钝化区宽度明显变窄,点蚀击破电位负移,维钝电流密度增大,临界钝化电流密度增大;高交流电频率时(>300Hz),频率对X65钢的钝性影响很弱。X65钢的腐蚀速率随交流电频率的增加而减小,低交流电频率作用时,X65钢的腐蚀速率随交流电频率增加快速减小,高交流电频率时,其腐蚀速率随交流电频率的增加略减小。
张琳[6](2014)在《Fe-Mn-Al系合金电化学表面改性膜的半导体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运用阳极钝化时效技术对Fe-30Mn-9Al及Fe-24Mn-4Al-5Cr合金进行不同钝化时间的表面改性处理。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析Fe-30Mn-9Al和Fe-24Mn-4Al-5Cr在lmol/L Na2SO4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成分和结构;通过测试Mott-Schottky曲线来分析钝化膜的半导体特性;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技术并使用ZsimpWin软件对阻抗谱数据进行拟合,确定电极过程及界面过程的等效电路模型,获得等效电路参数,探讨不同钝化时间下的Fe-Mn-Al系合金钝化膜的成分和半导体特性对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30Mn-9Al合金在1 mol/L的Na2SO4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由n型半导体Fe2O3、Fe(OH)、Al2O3、Al(OH)3、Mn2O3和p型半导体MnO组成;随着钝化时间由15 min增至5 h,合金元素Mn含量降低,Fe、Al含量增加,Mott-Schottky曲线所表征的p型半导体强度显着降低,n型半导体强度增加,说明随着钝化时间的增加,疏松的锰氧化物发生溶解,生成致密的铁、铝氧化物,其钝化膜的施主浓度ND由2.58x102’cm-3降至1.96×1021cm-3,平带电位由-283 mV降至-366 mV。Fe-24Mn-4Al-5Cr在1mol/L的Na2SO4溶液中形成的钝化膜由n型半导体Fe2O3、A1203、Mn203和p型半导体Cr2O3、MnO、FeO组成:随着钝化时间由15 min增至5 h,合金元素Cr、Al含量增加,Mn含量降低,Mott-Schottky曲线所表征的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强度均增加,施主浓度ND和受主浓度NA分别由2.79×1021cm-3、2.35×1021cm-3降至1.81×1021cm-3、1.54×1021cm-3,平带电位由-362 mV降至-414 mV,钝化膜的致密性增加。Fe-30Mn-9Al和Fe-24Mn-4Al-5Cr合金在1 mol/L的Na2SO4溶液中的EIS曲线均呈现一个典型的容抗弧特征半圆,随着钝化时间由15 min增至5 h,容抗弧直径变大,相位角平台变宽变高;选择R(QR)等效电路模型进行拟合,Fe-30Mn-9Al和Fe-24Mn-4Al-5Cr合金的钝化膜电阻RP值分别由5110Ω·cm2、4541Ω·cm2增至11170Ω·cm2、16660Ω·cm2,钝化膜的电极反应阻力增大,耐蚀性能提高。
王淑梅[7](2013)在《二氧化氯作用下不锈钢和钛的腐蚀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二氧化氯漂白的纸浆白度高、强度好,废水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因此国内一些大型的制浆厂已经采用二氧化氯漂白技术,逐渐代替传统漂白,但二氧化氯对设备的腐蚀问题是影响该技术推广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二氧化氯防腐蚀方面,主要是从选择材料的角度来防止设备腐蚀,钛材和玻璃钢等是用的较多的材料,但钛成本高,玻璃钢在设备中的应用又有一定的局限;国内外对二氧化氯制备和漂白过程中设备的腐蚀性,虽有一定研究报导,但并没有系统地分析,大多数企业对其原因方面并不清楚,因此本论文针对常用不锈钢和钛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挂片浸泡测试对普通材料304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形貌进行分析,判断304不锈钢在二氧化氯中的腐蚀特性,利用重量法和深度法对304不锈钢在二氧化氯中的腐蚀性能做出定量评价,通过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304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动力学性能,得到304不锈钢腐蚀速率与二氧化氯溶液浓度呈指数递增关系,与pH呈幂函数递减关系。研究表明,304不锈钢在60℃、pH为4、8g/L和10g/L,60℃、pH为2、4g/L和8g/L,60℃、pH为6的8g/L二氧化氯溶液中,耐蚀性差,不可用于二氧化氯的相关制备和漂白中设备上,电化学性能方面304不锈钢在20℃、碱性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具有钝化的趋势,但随着浓度、温度、酸性的增强,304不锈钢的钝化电位和钝化电流密度都增大,表现出不易钝化甚至活性溶解的趋势。接着采用挂片浸泡法和电化学方法对含有少量钼元素的316L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形貌、腐蚀特性、腐蚀速率、电化学腐蚀性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316L不锈钢在不同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规律;316L不锈钢腐蚀速率与浓度之间存在指数关系,随着二氧化氯溶液浓度的增大,腐蚀速率增加;与pH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随着pH增大,腐蚀速率降低;溶液中的ClO2、ClO3-、ClO2-等氧化剂的反应活性由于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使316L不锈钢腐蚀速率增加;316L不锈钢在60℃、pH为4、浓度8g/L、10g/L,60℃、pH为2、4g/L和8g/L时属于不耐蚀金属外,在其它研究的工艺下316L不锈钢属于耐蚀和尚耐蚀系列。316L不锈钢除了在碱性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具有钝化的趋势,在低浓、低温的酸性条件下也具有钝化的趋势。针对耐蚀的钛进行了挂片浸泡和电化学测试研究,分析钛在不同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得出其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速率,研究钛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总结其耐蚀的的特点。浓度升高、pH减小、温度升高使钛的腐蚀速度增加,除了在60℃、浓度为8g/L和10g/L、pH小于4,属于尚耐蚀外,其它条件下都属于耐蚀系列;钛材在二氧化氯溶液中表现出较好的钝化特性,但在高浓、酸性、高温条件下致钝电流密度增大或致钝电位升高,致钝相比较有些困难。基于钛的耐蚀是由于其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保护膜的原因,对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进行预钝化处理,使其表面预先具有致密的氧化膜,因此首先进行钝化剂的优化选择,确定了30%硝酸溶液和10mol/L硫酸+20g/L硝酸钾混合液两种无机钝化剂,利用蓝点检测法和电镜分析膜的形貌,以及通过钝化后都在3%NaCl溶液中的抗点蚀性能分析,304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在25℃的30%硝酸溶液中钝化30min时所需钝化时间短,钝化温度低,形成的钝化膜致密,抗点蚀能力强,25℃、30%硝酸溶液中钝化30min是不锈钢最佳的预处理工艺。从腐蚀形貌观察和腐蚀速率测试表明,钝化处理的304不锈钢、316L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随着浓度、温度升高、pH值的减小,腐蚀性增加,不锈钢经钝化处理后比未钝化前在二氧化氯溶液中抗腐蚀能力增强,304不锈钢在pH为4、温度为60℃、浓度为10g/L时腐蚀电流密度降幅达到50%,316L不锈钢降幅可达到75%,降幅最大,其它条件下不锈钢的腐蚀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钝化316L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表现出孔蚀的特征。从微观动力学角度出发,经阻抗谱测试分析,不锈钢预处理前后在二氧化氯溶液中,在高频区和低频区各有一段容抗弧,且钝化后的不锈钢的容抗弧半径大于未钝化的,容抗弧圆心偏离实轴,存在一定的弥散效应。除了在8g/L,pH为10钝化的304不锈钢在低频区未出现“扩散尾”外,其余条件下在低频区显示出有扩散层厚度的扩散阻抗,即表现出Warburg阻抗特征,表明腐蚀过程后期由电化学控制转化为扩散控制。钝化316L不锈钢在4g/L、pH为4和10、20℃,8g/L、pH为10、20℃,pH为4、4g/L和8g/L、60℃二氧化氯溶液,以及未钝化316L不锈钢在4g/L、pH为4和10、60℃二氧化氯溶液中在低频区出现“扩散尾”,表现出Warburg阻抗特征。最后对各金属的腐蚀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在pH为4的二氧化氯溶液中,各金属的耐蚀性为:钛材>钝化处理的316L不锈钢>钝化处理的304不锈钢>316L不锈钢>304不锈钢;304不锈钢经钝化处理后在低浓、低温的二氧化氯溶液中有一定的抗蚀能力,在高浓、高温、酸性的二氧化氯溶液中,钝化后的304不锈钢腐蚀仍较严重。316L不锈钢经钝化处理后在高温、pH为2的二氧化氯溶液中腐蚀较严重。建议在工业设备材料使用上,在较低温度,酸性较弱的二氧化氯溶液中,钝化后的不锈钢可代替钛材使用,在强酸性和高温的二氧化氯溶液中,钛材目前还不能被不锈钢代替。
韩亚军[8](2012)在《海水源热泵中常用金属在海水中腐蚀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海水源热泵以其高效节能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海滨地区,然而金属材料的选择和腐蚀防护问题一直是海水源热泵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海水复杂的离子成分,大多数研究者采用NaCl溶液研究环境因素对金属腐蚀的影响,而利用天然海水进行研究的报道较少。选用海水源热泵系统常用金属材料TA1钛、316L不锈钢、B30铜镍合金和HAl77-2黄铜,研究海水电导率、pH值和流速对四种金属腐蚀特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综合评价四种金属的环境适应性。对316L不锈钢提出一种新的钝化思路,探索一种操作简单的钝化工艺,应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提高其在海水中的耐点蚀性能。采用失重测试研究了B30铜镍合金和HAl77-2黄铜在不同环境因素海水中的平均腐蚀速率,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和电化学阻抗测试了四种金属在不同环境因素海水中的电化学信息。通过对在不同电导率过滤灭菌海水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四种金属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海水电导率的增加,降低了四种金属的耐蚀性;提高了316L不锈钢的点蚀敏感性;增大了B30铜镍合金和HAl77-2黄铜的稳定腐蚀速率。从膜层阻抗角度看,四种金属在相同电导率海水中的耐蚀性具有相同规律,耐蚀性大小依次为:TA1钛、316L不锈钢、B30铜镍合金和HAl77-2黄铜。研究了海水pH值对四种金属的腐蚀规律影响,随着海水pH值的升高,四种金属的膜阻抗增大,TA1钛、316L不锈钢自腐蚀电位正移,钝化区间增大,B30铜镍合金和HAl77-2稳定腐蚀速率降低。在相同pH值海水中,比较四种金属的膜阻抗发现,四种金属的耐蚀性大小依次为:TA1钛、316L不锈钢、B30铜镍合金和HAl77-2黄铜。通过研究静止海水与1m/s流速海水对四种金属的腐蚀影响发现:海水的流动,降低了四种金属的耐腐蚀性能。在1m/s海水中,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316L不锈钢的点蚀电位降低;B30铜镍合金和HAl77-2黄铜表面氧化膜逐渐致密,Ecorr正移,腐蚀速率降低。采用复合钝化工艺,对316L不锈钢进行钝化实验发现,经过硝酸钝化(温度为40℃、钝化时间为1h、硝酸浓度为35%)后,在0.3%H2O2中稳定30min,有利于钝化膜的稳定,提高不锈钢的点蚀电位。
刘晓兰,徐雅欣,张涛,邵亚薇,孟国哲,王福会[9](2010)在《载波钝化对AZ91D镁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Ⅱ-载波钝化对AZ91D镁合金表面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采用载波钝化方法对AZ91D镁合金进行载波钝化,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仪(FTA)仪器和X射线光电子谱仪(XPS)研究了载波钝化对AZ91D镁合金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波钝化后AZ91D镁合金表面生成一层均匀且致密的表面膜,内层由MgO和少量Al2O3组成,外层由Mg(OH)2、MgO和少量Al(OH)3组成。
刘晓兰[10](2010)在《镁合金化学转化膜成膜机理及其载波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研究AZ91D镁合金锡酸盐化学转化膜的成膜机理,并探讨了温度和锡酸钠浓度对转化膜生长的影响。然后确定载波钝化能够应用于镁及镁合金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载波钝化控制AZ91D镁合金锡酸盐转化膜成膜过程,对转化膜薄弱点进行去除-再修复,以改善转化膜成膜质量,藉以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噪声方法监测到AZ91D镁合金锡酸盐转化膜成膜过程中发生在电极和转化膜溶液间的快速电化学反应。AZ91D镁合金锡酸盐成膜过程可以分为二个阶段,即形核孕育阶段(05min)和周期性成长阶段(560min)。其中形核孕育阶段包括形核-溶解-再形核过程,而周期性成长阶段包括形核、长大和溶解三个过程。温度60℃条件下转化膜的反应速度最快,增重最大,转化膜的耐蚀性能最好。锡酸钠浓度33.34g/L条件下转化膜的反应速度最快,增重最大。载波钝化能够应用于镁及镁合金体系,载波钝化后,纯镁及AZ91D镁合金的表面膜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纯镁的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MgO,AZ91D镁合金的表面生成双层结构膜,内层由MgO和少量Al2O3组成,外层由Mg(OH)2、MgO和少量Al(OH)3组成,正是这种表面膜化学成分的改变,提高了表面膜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载波钝化还提高了表面膜致密性,降低了施主密度,使点蚀过程受到了抑制,从而显着提高纯镁及AZ91D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载波钝化控制AZ91D镁合金锡酸盐转化膜的成膜过程,对转化膜薄弱点去除-再修复后,AZ91D镁合金表面生成连续的致密双层结构转化膜,内层主要由镁-铝-锡金属基部分晶化的非晶组成,外层主要由镁-锡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组成。载波钝化还提高了转化膜致密性,降低了转化膜的孔隙率,从而使转化膜的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能力。
二、交变电场对不锈钢钝性和钝化膜性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变电场对不锈钢钝性和钝化膜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锈钢钝化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概述 |
2 化学钝化 |
2.1 酸洗钝化 |
2.1.1 强酸钝化 |
2.1.2 有机酸钝化 |
2.2 碱洗钝化 |
3 电化学钝化 |
3.1 阳极氧化 |
3.2 载波钝化 |
4 钝化膜结构及组成 |
5 钝化膜性能 |
5.1 耐蚀性能 |
5.2 半导体性能 |
5.3 光学性能 |
6 结语 |
(2)钛/钛合金钝化行为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金属钝化理论 |
2.2 金属钝化动力学研究现状 |
2.2.1 再钝化电流-时间关系 |
2.2.2 钝化动力学模型 |
2.2.3 钝化行为研究 |
2.3 金属钝化膜的研究现状 |
2.3.1 金属钝化膜电化学研究 |
2.3.2 金属钝化膜成分与结构 |
2.3.3 钝化膜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4 金属钝化的同步辐射研究进展 |
2.4.1 同步辐射装置 |
2.4.2 钝化膜结构的同步辐射研究 |
2.4.3 电化学动力学过程的同步辐射原位研究 |
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2.6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2.6.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2.6.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6.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6.4 研究的创新点 |
3 钛合金钝化行为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环境体系 |
3.2.2 SEM实验 |
3.2.3 电化学实验 |
3.2.4 金属电极擦伤再钝化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显微组织分析 |
3.3.2 电化学行为 |
3.3.3 擦伤再钝化行为 |
3.3.4 基于溶解/成膜模型的再钝化初期暂态电流分析 |
3.3.5 基于高场模型的再钝化转变期暂态电流分析 |
3.3.6 钝化暂态过程膜生长特性 |
3.4 小结 |
4 金属钛钝化膜结构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环境体系 |
4.2.2 电化学实验 |
4.2.3 AES实验 |
4.2.4 XPS实验 |
4.2.5 XAFS实验与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钝化膜的电化学特性 |
4.3.2 钝化膜的成分与厚度 |
4.3.3 钝化膜的化学态与分布 |
4.3.4 钝化膜的局域结构 |
4.4 小结 |
5 金属钛钝化膜原位生长的多技术联用动态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环境体系 |
5.2.2 动态原位电解池设计 |
5.2.3 原位电化学实验 |
5.2.4 原位XAFS实验 |
5.2.5 原位SERS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钝化膜原位生长的电化学特性 |
5.3.2 原位与非原位生长钝化膜的结构比较 |
5.3.3 钝化膜原位生长的局域结构演化 |
5.3.4 钝化膜原位生长的分子结构演化 |
5.3.5 钝化膜原位生长机制与时间稳定性 |
5.4 小结 |
6 金属钛钝化机理与定量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材料与环境体系 |
6.2.2 电化学实验 |
6.2.3 EIS实验 |
6.2.4 Mott-Schottky实验 |
6.2.5 EXAFS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长时钝化的电化学特性 |
6.3.2 钝化膜的电学性质 |
6.3.3 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质 |
6.3.4 钝化膜的局域结构与结构参数 |
6.3.5 钝化膜中点缺陷扩散定量模型 |
6.3.6 钝化膜中氧空位扩散系数的计算与验证 |
6.4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双相不锈钢组织变化及腐蚀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双相不锈钢的发展历史 |
1.1.2 双相不锈钢的性能特点 |
1.1.3 双相不锈钢的应用领域 |
1.2 双相不锈钢的组织 |
1.2.1 金属间化合物 |
1.2.2 碳化物和氮化物 |
1.2.3 二次奥氏体 |
1.3 双相不锈钢中的合金元素 |
1.3.1 合金元素与双相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
1.3.2 合金元素与双相不锈钢相比例的关系 |
1.4 双相不锈钢的腐蚀 |
1.4.1 点蚀 |
1.4.2 点蚀的影响因素 |
1.4.3 点蚀的评价方法 |
1.5 钝化膜 |
1.5.1 金属钝化 |
1.5.2 钝化膜的特性 |
1.5.3 常见钝化处理方法 |
1.5.4 钝化膜分析方法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 |
2.2 试验材料 |
2.2.1 试验用钢 |
2.2.2 热处理工艺 |
2.2.3 实验试剂 |
2.3 显微组织观察及分析 |
2.3.1 析出相的标定 |
2.3.2 组织及形貌分析 |
2.3.3 相比例的测定 |
2.4 耐点蚀性能测试 |
2.4.1 设备及试样处理 |
2.4.2 点蚀电位的测定 |
2.4.3 背散射电子成像(BSE) |
2.5 钝化膜分析 |
2.5.1 动电位电化学阻抗法(DEIS) |
2.5.2 Mott-Schottky曲线 |
2.5.3 载波钝化 |
2.5.4 俄歇电子能谱(AES) |
2.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3 双相不锈钢的热力学计算 |
3.1 引言 |
3.2 双相不锈钢析出相的计算 |
3.3 主要元素随基体两相比例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双相不锈钢组织演变规律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双相不锈钢析出相的TEM判定 |
4.3.2 双相不锈钢中有害相的析出 |
4.3.3 双相不锈钢中 σ 相成分分析 |
4.3.4 双相不锈钢相比例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5 双相不锈钢点蚀行为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点蚀电位的测定 |
5.3.2 有害金属间相与点蚀电位的关系 |
5.3.3 α/γ 与点蚀电位的关系 |
5.3.4 点蚀坑形貌观察 |
5.4 本章小结 |
6 双相不锈钢钝化膜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钝化膜交流阻抗特性与M-S曲线测定 |
6.2.2 载波钝化工艺参数的确定 |
6.2.3 钝化膜成分、结构和各元素价态分析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钝化膜交流阻抗特性 |
6.2.2 钝化膜半导体性能分析 |
6.3.3 钝化膜的成分分析 |
6.3.4 钝化膜元素价态及结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致谢 |
(4)交流电作用下X80钢在高pH值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管线钢土壤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 |
2.1.1 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概述 |
2.1.2 高pH值应力腐蚀开裂 |
2.1.3 管线钢的应力腐蚀的影响因素 |
2.1.4 管线钢SCC行为的研究方法 |
2.2 管线钢交流腐蚀的研究进展 |
2.2.1 交流腐蚀的概述 |
2.2.2 交流腐蚀的机理 |
2.2.3 交流腐蚀的影响因素 |
2.3 交流腐蚀对SCC行为作用机制分析 |
3 交流电对X80钢在高pH值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开路电位和极化曲线测试分析 |
3.3.2 EIS分析 |
3.3.3 Mott-schottky曲线分析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交流电对X80钢无应力状态下腐蚀行为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交流电流密度对X8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
4.3.2 频率对X8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
4.3.3 波形对X8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预加交流电对X80钢在高pH值溶液中SCC行为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交流电流密度对X80钢SCC行为的影响 |
5.3.2 频率对X80钢SCC行为的影响 |
5.3.3 波形对X80钢SCC行为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交流电对X80钢在高pH值溶液中SCC行为及机理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交流电流密度对X80钢SCC行为的影响 |
6.3.2 频率对X80钢SCC行为的影响 |
6.3.3 波形对X80钢SCC行为的影响 |
6.4 分析与讨论 |
6.4.1 交流电流密度的影响 |
6.4.2 频率的影响 |
6.4.3 波形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应变和AC作用下SCC行为研究及裂纹扩展行为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方法 |
7.2.1 U形弯实验 |
7.2.2 裂纹扩展实验 |
7.3 实验结果 |
7.3.1 U形弯实验分析 |
7.3.2 裂纹扩展实验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Cl~-对X80钢在高pH值溶液中AC作用下腐蚀行为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实验方法 |
8.2.1 应变条件下的极化曲线测试 |
8.3 实验结果 |
8.3.1 极化曲线测试 |
8.3.2 开路电位测试 |
8.3.3 浸泡实验 |
8.3.4 SSRT实验 |
8.3.5 应变条件下的极化曲线 |
8.4 分析与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交流电频率对X65钢在CO32-/HCO3-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极化曲线 |
2.2 浸泡实验 |
2.3 讨论 |
3 结论 |
(6)Fe-Mn-Al系合金电化学表面改性膜的半导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Fe-Mn-Al合金的表面改性技术 |
1.2 电化学表面改性技术 |
1.2.1 钝化理论研究 |
1.2.2 钝化区阳极时效 |
1.2.3 临界过钝化区阳极钝化 |
1.2.4 载波钝化 |
1.3 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能研究 |
1.3.1 双电层的形成 |
1.3.2 钝化膜的半导体结构 |
1.3.3 Mott-Schottky理论 |
1.4 本论文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样制备与实验方法 |
2.1 材料制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阳极钝化时效处理 |
2.2.2 AES/XPS分析 |
2.2.3 Mott-Schottky曲线测试 |
2.2.4 交流阻抗图谱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阳极钝化Fe-Mn-Al系合金钝化膜的AES/XPS研究 |
3.1.1 阳极钝化改性Fe-30Mn-9Al合金钝化膜的AES/XPS研究 |
3.1.2 阳极钝化改性Fe-24Mn-4Al-5Cr合金钝化膜的AES/XPS研究 |
3.2 阳极钝化Fe-Mn-Al系合金钝化膜的半导体性能研究 |
3.2.1 Fe-30Mn-9Al合金阳极钝化时效的Mott-Schottky曲线 |
3.2.2 Fe-24Mn-4Al-5Cr合金阳极钝化时效的Mott-Schottky曲线 |
3.3 阳极钝化改性Fe-Mn-Al系合金钝化膜的电化学阻抗行为研究 |
3.3.1 阳极钝化改性Fe-30Mn-9Al合金钝化膜的电化学阻抗谱 |
3.3.2 阳极钝化改性Fe-24Mn-4Al-5Cr合金钝化膜的电化学阻抗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二氧化氯作用下不锈钢和钛的腐蚀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立题依据 |
1.2 二氧化氯的性质、制备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2.1 二氧化氯的性质 |
1.2.2 二氧化氯的制备 |
1.2.3 二氧化氯的应用 |
1.3 二氧化氯制备和漂白设备腐蚀现状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 金属腐蚀测试方法 |
1.4.1 金属常规腐蚀评定方法 |
1.4.2 电化学测试技术 |
1.5 孔蚀 |
1.6 二氧化氯制备和漂白设备的防腐蚀措施 |
1.6.1 选用耐腐蚀的材料 |
1.6.2 添加缓蚀剂 |
1.6.3 电化学保护 |
1.6.4 金属的钝化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304 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样制备 |
2.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对 304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2.3.2 不同 pH 二氧化氯溶液对 304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2.3.3 不同温度二氧化氯溶液对 304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316L 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样制备 |
3.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对 316L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3.3.2 不同 pH 二氧化氯溶液对 316L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3.3.3 不同温度二氧化氯溶液对 316L 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钛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样制备 |
4.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对钛材腐蚀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 pH 二氧化氯溶液对钛材腐蚀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温度二氧化氯溶液对钛材腐蚀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304 不锈钢钝化预处理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样制备 |
5.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304 不锈钢在不同钝化剂中钝化效果的分析 |
5.3.2 预处理 304 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分析 |
5.3.3 304 不锈钢预处理前后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阻抗谱测试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316L 不锈钢钝化预处理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样制备 |
6.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药品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316L 不锈钢在不同钝化剂钝化效果的分析 |
6.3.2 预处理 316L 不锈钢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腐蚀性能分析 |
6.3.3 316L 不锈钢预处理前后在二氧化氯溶液中的阻抗谱测试分析 |
6.3.4 不锈钢和钛在二氧化氯溶液中腐蚀性能比较 |
6.4 小结 |
总结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海水源热泵中常用金属在海水中腐蚀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海水环境因素对金属腐蚀的研究进展 |
1.2.2 四种金属的腐蚀机理 |
1.2.3 四种金属在海水中的腐蚀研究进展 |
1.2.4 316L不锈钢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
1.2.5 金属腐蚀检测方法 |
1.3 学术构想与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学术构想与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制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验介质 |
2.2 测试及分析方法 |
2.2.1 试验测试方法与仪器 |
2.2.2 金属腐蚀实验方案 |
3 电导率对金属在海水中腐蚀规律的研究 |
3.1 四种金属在不同电导率海水中失重规律 |
3.1.1 B30 铜镍合金失重实验 |
3.1.2 HAl77-2 黄铜失重实验 |
3.2 海水电导率对四种金属动电位极化曲线的影响 |
3.2.1 TA1 钛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3.2.2 316L不锈钢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3.2.3 B30 铜镍合金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3.2.4 HAl77-2 黄铜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3.3 海水电导率对四种金属电化学阻抗谱特征影响研究 |
3.3.1 TA1 钛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3.3.2 316L不锈钢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3.3.3 B30 铜镍合金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3.3.4 HAl77-2 黄铜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pH值对金属在海水中腐蚀规律研究 |
4.1 B30 铜镍合金与HAl77-2 黄铜在不同pH值海水中的失重分析 |
4.1.1 B30 铜镍合金失重实验 |
4.1.2 HAl77-2 黄铜失重实验 |
4.2 pH值对四种金属在海水中动电位极化曲线的影响 |
4.2.1 TA1 钛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4.2.2 316L不锈钢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4.2.3 B30 铜镍合金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4.2.4 HAl77-2 黄铜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4.3 pH值对四种金属电化学阻抗谱特征影响研究 |
4.3.1 TA1 钛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4.3.2 316L不锈钢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动态海水对金属腐蚀规律研究 |
5.1 B30 铜镍合金和HAl77-2 黄铜在动态海水中失重规律 |
5.1.1 B30 铜镍合金失重实验 |
5.1.2 HAl77-2 黄铜失重实验 |
5.2 动态海水对四种金属动电位极化曲线影响规律研究 |
5.2.1 TA1 钛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5.2.2 316L不锈钢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5.2.3 B30 铜镍合金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5.2.4 HAl77-2 黄铜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316L不锈钢化学钝化及其耐蚀性研究 |
6.1 H2O2浓度对 316L不锈钢钝化效果的影响 |
6.2 H2O2钝化时间对 316L不锈钢钝化效果的影响 |
6.3 小结与展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镁合金化学转化膜成膜机理及其载波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镁及镁合金性能及应用 |
1.1.1 镁的概述 |
1.1.2 镁合金牌号和分类 |
1.1.3 镁合金特性 |
1.1.4 镁合金应用 |
1.2 镁及镁合金腐蚀 |
1.2.1 镁及镁合金腐蚀的原因 |
1.2.2 镁及镁合金腐蚀的类型 |
1.3 镁合金防护 |
1.3.1 化学转化处理 |
1.3.2 阳极氧化 |
1.3.3 金属镀层 |
1.4 镁合金表面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载波钝化工艺 |
1.5.1 载波钝化简介 |
1.5.2 载波钝化参数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
1.5.3 载波钝化膜生长机理 |
1.5.4 载波钝化的应用 |
1.5.5 载波钝化存在的问题 |
1.6 电化学噪声理论背景 |
1.6.1 电化学噪声简介 |
1.6.2 电化学噪声分析方法 |
1.7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理论背景 |
1.7.1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简介 |
1.7.2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工作模式 |
1.7.3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在腐蚀领域的应用 |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样制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转化膜增重测量 |
2.2.2 转化膜结构分析 |
2.2.3 表面形貌观察 |
2.2.4 表面稳定性测量 |
2.2.5 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2.2.6 电化学测量 |
第3章 锡酸盐转化膜成膜机理的研究 |
3.1 锡酸盐转化膜成膜机理研究 |
3.1.1 锡酸盐转化膜成分 |
3.1.2 锡酸盐转化膜增重 |
3.1.3 锡酸盐转化膜表面形貌 |
3.1.4 锡酸盐转化膜成膜过程电化学噪声分析结果 |
3.2 温度对锡酸盐转化膜成膜过程的影响 |
3.2.1 温度对锡酸盐转化膜增重的影响 |
3.2.2 温度对锡酸盐转化膜反应速度的影响 |
3.2.3 温度对锡酸盐转化膜耐蚀性能的影响 |
3.3 浓度对锡酸盐转化膜成膜过程的影响 |
3.3.1 浓度对锡酸盐转化膜反应速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载波钝化对纯镁表面性能和耐蚀性能影响 |
4.1 纯镁载波钝化最佳工艺参数 |
4.2 载波钝化对纯镁表面性能的影响 |
4.2.1 表面形貌 |
4.2.2 载波钝化对纯镁表面膜稳定性的影响 |
4.2.3 载波钝化对纯镁表面膜化学组成的影响 |
4.3 载波钝化对纯镁耐蚀性能的影响 |
4.3.1 动电位极化曲线 |
4.3.2 电化学阻抗谱 |
4.3.3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
4.3.4 载波钝化对纯镁表面膜电子结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载波钝化对AZ91D 镁合金表面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 |
5.1 AZ91D 镁合金载波钝化最佳工艺参数 |
5.2 载波钝化对AZ91D 镁合金表面性能的影响 |
5.2.1 表面和截面形貌 |
5.2.2 载波钝化对AZ91D 镁合金表面膜稳定性的影响 |
5.2.3 载波钝化对AZ91D 镁合金表面膜化学结构的影响 |
5.3 载波钝化对AZ91D 镁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
5.3.1 动电位极化曲线 |
5.3.2 电化学阻抗谱 |
5.3.3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
5.3.4 载波钝化对AZ91D 镁合金表面膜电子结构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载波钝化对AZ91D镁合金锡酸盐转化膜表面性能和耐蚀性能的影响 |
6.1 载波钝化对AZ91D 锡酸盐转化膜表面性能的影响 |
6.1.1 表面和截面形貌 |
6.1.2 载波钝化对锡酸盐转化膜微观组织的影响 |
6.1.3 载波钝化对锡酸盐转化膜化学成分的影响 |
6.2 载波钝化对AZ91D 镁合金锡酸盐转化膜腐蚀行为的影响 |
6.2.1 动电位极化曲线 |
6.2.2 电化学阻抗谱 |
6.2.3 腐蚀形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交变电场对不锈钢钝性和钝化膜性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锈钢钝化的发展[J]. 聂继伟,宫本奎,王磊,张兆峰,冯锐,董志超. 全面腐蚀控制, 2020(09)
- [2]钛/钛合金钝化行为与机理研究[D]. 王璐.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3]双相不锈钢组织变化及腐蚀行为的研究[D]. 李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6)
- [4]交流电作用下X80钢在高pH值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及机理研究[D]. 朱敏.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6)
- [5]交流电频率对X65钢在CO32-/HCO3-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J]. 朱敏,杜翠薇,李晓刚,刘智勇,赵天亮,李建宽,胡杰珍. 材料工程, 2014(11)
- [6]Fe-Mn-Al系合金电化学表面改性膜的半导体特性研究[D]. 张琳. 大连交通大学, 2014(04)
- [7]二氧化氯作用下不锈钢和钛的腐蚀行为研究[D]. 王淑梅.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3)
- [8]海水源热泵中常用金属在海水中腐蚀规律研究[D]. 韩亚军.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4)
- [9]载波钝化对AZ91D镁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 Ⅱ-载波钝化对AZ91D镁合金表面特性的影响[J]. 刘晓兰,徐雅欣,张涛,邵亚薇,孟国哲,王福会.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0(03)
- [10]镁合金化学转化膜成膜机理及其载波改性的研究[D]. 刘晓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