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二胡名曲(二)《听歌》

阿炳二胡名曲(二)《听歌》

一、阿炳的二胡名曲(二)“听松”(论文文献综述)

钟意[1](2021)在《二胡曲《听松》演奏版本分析》文中认为

姚舒然[2](2020)在《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文中提出在江南历史城市周边普遍存在着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邑郊景园,它们往往位于自然山水之间。位于无锡古城西侧的锡山与惠山等自然山水以及周边的寺庙、园林和祠堂群落等人工营建,构成了属于这个城市的西郊景园。无锡城市形成于秦汉之际,其古县城的选址和形态深受自然山水的影响。从南朝到近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群又进一步改造西郊山水,从而形成复杂而丰富的西郊景园,也成为无锡的重要风景名胜区和历史地段。本文即以时间为纲研究西郊景园形成和生长的脉络,并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定位、空间内涵。通过详解历史文献及对现存空间进行考察,在以下方面做到创新:1)在空间维度上,首次将无锡古城西郊的锡山、惠山等自然山水及其周边的寺庙、园林和祠堂群落等空间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提出“西郊景园”的特定概念。对于一个融合了自然山水与各类功能历史空间的复杂地段,用整体性思维构建了研究体系。2)在时间维度上,首次研究西郊景园的生长全过程。这种对于西郊景园复杂性源于历史积淀和转折的延续性视角,跨越南朝到近代,有助于更加清晰的了解复杂性背后的演化逻辑,对于研究其他城市近郊景园具有启发意义。3)以发掘西郊景园和无锡城市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目标,而不仅仅停留于对空间实体的孤立研究层面。通过对西郊景园相对于城市的功能分析,旨在探讨江南城市和城郊山水之间的共生现象,以及背后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山城关系所体现出的历史观念。4)通过研究城市历史人群营建活动来阐释历史名胜中反映出的山水观念。士大夫阶层为西郊景园的主导营建人群,尤其明清时期随着江南地方缙绅及其家族的壮大,无锡西郊的园林和祠堂也密集出现形成群落,形成诸多名胜风景。士大夫人群对待自然山水的态度,利用自然山水的方式,是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在山水空间上的体现。论文正文部分首先概括介绍了无锡城市的选址与山水环境的关系,以及西郊地区锡山与惠山的自然特征、西郊景园的格局与遗存现状。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分析南朝西郊佛寺的出现及唐代惠山寺泉景的营建、宋元二泉名胜的形成以及惠山寺的墓祠化、明代西郊园墅的聚集和公共胜景的构建、清代西郊园墅和泉茶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及祠堂群的形成,以及近代惠山镇的形成,直至成为市镇化景园的生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景园中的佛教文化逐渐被本土的儒家文化所包容消解,山和城的关联不断强化,从城山两立发展为城山相连,体现了地方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正文约15万字,图121幅,表6幅

陈歆耕[3](2020)在《暗夜里的“生命绝唱”(外一篇)》文中认为人们常常将优美建筑与音乐作比较,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我认为,音乐与水似乎更具同质性。上善若水,至美若水,生命若水——音乐若水。站在无锡古运河清名桥头,俯视夜色下如梦似幻的水中倒影,对此就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大运河不仅仅是历史上的南北水运之河,更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创造的精神之河。开凿它的最原始动因是为了水运,但它的

郑建民[4](2020)在《民族歌剧《二泉》中阿炳的形象塑造研究》文中指出歌剧创作以塑造角色为主要任务,围绕角色塑造展开戏剧冲突,可以说歌剧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好坏是决定一部歌剧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中国民族歌剧历经百余年的风霜洗礼,已逐渐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民族歌剧《二泉》作为当今中国歌剧事业的多元发展中出现的一部优秀代表作品,真正做到了利用西方体裁讲述中国故事,展示民族情怀,是民族歌剧发展过程中的全新探索。其中,主人公阿炳作为全剧的主要焦点,其人物形象的塑造成为歌剧创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戏剧和音乐创作脚本,以阿炳的形象塑造为切入点,通过聚焦不同音乐表现形式、歌剧演员的二度创作和多元的舞台艺术手段对阿炳的音乐形象和舞台戏剧形象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和归纳,并引发关于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思考。文章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明确了论题的研究重点,同时通过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对论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整合,使研究内容在有力的理论支撑下展开进一步论述。第一章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民族歌剧《二泉》的创作背景,创作内容和艺术价值进行了全面概述,随后切入论题重点,对现实生活的阿炳和歌剧艺术塑造中的阿炳形象展开了比较分析。第二章结合戏剧内容,对阿炳在主题音乐、独唱、重唱、合唱等不同音乐表现形式中的音乐形象塑造展开了深入分析。第三章从演员本体和舞台主体入手,着重探讨了歌剧演员在唱演中的二度创作和多元化的舞台造型艺术手段下阿炳的舞台形象塑造。结语部分对歌剧《二泉》中阿炳的艺术形象塑造做了全面总结,深刻体现了歌剧中传达的人文内涵和创新理念,以民族化和世界化为落脚点促进了对中国歌剧创作和发展现状的思考。

黑陶[5](2019)在《《二泉映月》的最初录音》文中研究表明无锡城中亦师亦友二胡名曲《二泉映月》是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民间音乐家阿炳的代表作。已故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着名音乐家黎松寿先生,曾经与阿炳保持20多年亦师亦友的情感关系,并因亲历《二泉映月》的最初录音而着名。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出生于无锡市,

朱磊[6](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无锡二胡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二胡以其婉转绵长的音色和灵活多变的演奏方式,成为流布范围最广的民族乐器之一。较之其它地域,二胡在无锡的发展与演变颇具代表性。首先,二胡本生根于北方,千余年的艺术传承以口传心授的伴奏形态为主,后依托江南无锡籍艺术家的改良实践,二胡的形制、记谱、奏法均得以逐步完善,受众群体也显着扩大;其次,面对当下其它地域普遍采用数控生产技术的状况,无锡二胡工匠始终秉持传统的手工化生产,凭借坚守原真和有效保护,实现了二胡传统制作工艺的续写。据此而言,无锡二胡艺术本身所拥有的丰富文化内涵,成为其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基础。目前学界对于二胡艺术的研究,多集中于音乐本体、艺术家或表演形态等内容,对艺术流变与相关群体的行为、意识内在关联的探讨尚显不足。鉴于此,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视域,对“无锡二胡艺术”加以透视,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勾连历史与现状,在具体的时空情境中,探讨无锡二胡艺术的核心文化内涵。文章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核心维度,影响了无锡二胡艺术的历史形态、文化意义和发展前景:第一,从“造物工艺”维度来看,通过对比清、民时期二胡遗物,可知传统二胡制作手工艺并未消失殆尽,还在当下的无锡梅村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梅村工匠通过优化选材改进二胡的发音效能,以精益求精的手工劳作应对机械化生产,树立了行业的标杆,提升了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优势,也折射出他们对于二胡艺术历史底蕴的坚守与维护。第二,从“表演创作”维度来看,无锡二胡艺术形成了由伴奏到独奏再到多元创作的发展历程。清末民国,无锡地区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助推了二胡在江南地区的传播。时至现代,无锡二胡艺术形成了精确记谱以及多把位(音域)的表现形式,化解了此前受制于无谱可依和单把位的局面,使得原本以伴奏为主的二胡,拓展为独奏与伴奏形式兼具。进入当代,无锡籍二胡艺术家推动了“创演一体”的发展模式,并致力于将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为无锡二胡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路奠定了审美内涵。第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维度来看,无锡二胡艺术的文化空间分别从形塑和意涵两个层面体现了相关群体的行为事项,以及文化表征和认同等内化意识。就文化空间的形塑而言,无锡二胡艺术的文化空间主要体现为乐器制作和表演艺术两类空间范型,两者虽存在交合之处,但因不同的行为事项而各有特色。就文化空间的意涵来看,群体参与空间的文化表征系统,意味着相关的行为事项成为了符号,受众进入符号场域赋予其多样的认同和意义,而这些认同又会再次外化为群体的行为事项。第四,从“保护策略”维度来看,无锡政府与民众紧密互动,致力于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互利的做法,可为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诸多启示。但面对现代社会变革,无锡二胡艺术在延续传统、原料来源和青年传承人培养等方面也存有隐患。文章通过论证,提出可通过树立文化自觉,应对二胡艺术世代传承的内在诉求;倡导传承人增强道德自律,合理解决制作生产对外部生态的破坏;构建活态传承的保护体系,通过产业扶持与教育引导等举措强化传统艺术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随着时代背景与人文环境的变迁,二胡艺术的发展除了关乎文化和艺术,还涉及政治制度、经济体系、权利话语以及民众认同等影响因素。特别是二胡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在当下正转变为一种人文资源,不论是其技术体系,还是审美价值和意义系统,都开始被重新挖掘和利用,满足文化、经济发展之需。在此背景下,围绕无锡二胡艺术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对于二胡艺术的传承乃至非遗保护体系的政策制定与实践探索,均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吕平[7](2017)在《二胡大师张锐的“琴外功”》文中研究表明今年立夏过后的一个下午,淮安市"二胡爱好者群"十来位琴友聚在一起切磋琴艺,交流心得。淮安市摄影家协会潘铸亚副主席一席话让我感慨不已。他说,振兴中国的二胡,刘天华、阿炳应立首功。还有陈振铎、蒋风之、张锐等等,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推动国乐繁荣、发展的音乐大师……刘天华、阿炳举世闻名,陈振铎、蒋风之都是如雷贯耳的二胡艺术家。在一个基层的琴友聚会上,还有琴友对张锐的风采和琴艺津津乐道,我突然感觉

陈梦琳[8](2017)在《论华彦钧二胡曲创作特点和演奏分析 ——以《听松》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听松》是一首结构短小,但内容丰富的非常罕见的二胡作品,这首作品以气势恢宏、刚健豪放的特点而深得大家的喜爱。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更是达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论文分成三大块:首先对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做一个大概的介绍,这部分的内容非为标异,实为求真。接着对华彦钧二胡曲的创作特点以及《听松》这首作品的创作特点进行论述,在论述《听松》的创作特点时,通过旋律发展、调式调性、节奏布局三个方面进行展开描写。最后从异音同指的运用、连续切分节奏、速度及力度的变化、细腻的情感处理这四个方面对这首短小精悍的作品的演奏进行分析

邵清纯[9](2017)在《阿炳与孙文明二胡音乐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胡,作为民族拉弦乐器中最富有韵味与气质的一种,不仅受到我国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国际的大舞台上,二胡也与西方乐器得到了充分的“沟通”,迸发出精彩的火花。从记载的资料来看,二胡发展的源头可上溯到唐朝的奚琴,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演变与派生,才到如今大家所熟悉的这种形制。在刘天华先生对二胡进行改进、变革,引入高等学府之前,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大江南北的民间戏曲音乐、民歌中作为伴奏乐器使用的,并不作为独奏乐器呈现在听众面前。百年问,经过了几代二胡艺术家的奠基开创与传承建构,才使其登上中国乐坛。现如今,二胡作为中国民族音乐舞台上的一支奇葩方有走向世界乐坛之态势。阿炳的二胡音乐,自1950年被杨荫浏等人录音后,走出无锡,洒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听众耳中,掀起了强烈的“阿炳热潮”。在音乐学界,不少专家学者把他视为与“国乐大师”刘天华同等重要的音乐家,认为他们从“专业化”与“民间化”这两个不同的方面为二胡艺术树起了高高的两而旗帜,为二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如今,阿炳去世已近七十年,“阿炳热”的现象却未减退,他的乐曲依然活跃在音乐教学与舞台表演中。然而,在阿炳之后,民间就很难再挖掘出如他般有杰出才能的音乐大师,直至孙文明的出现。他隐没于市井,刻苦·生,要不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有如奇迹般的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就很有可能被彻底的淹没在茫茫的人海,无声无息,孙文明的出现无疑是中国音乐史学界的一大幸事。虽然他没有像阿炳那样在乐坛上享有盛誉,但在乐曲创作、二胡演奏、乐器革新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仍是不可磨灭的,并且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研究。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为序,对作为20世纪民间音乐家典范的阿炳与孙文明作出三个方面的比较,分别是对其生命贡献的比较、演奏技巧的比较以及传承与发展的比较,通过这三方面的比较研究予以他们新的再释。这既是对我们研究民族传统音乐大有裨益,更是今天我们纪念这两位国乐大师的本意所在。

周林[10](2016)在《硕士学位音乐会设计与分析 ——浅析赵季平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第三乐章《爱情》》文中认为本文是笔者毕业音乐会的设计与分析,阐述了音乐会设计的目的,音乐会的内容,音乐会曲目的特点,以及曲目选择与本人演奏的关系,音乐会的进度安排,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此文针对赵季平的民族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第三乐章进行了分析,从赵季平的生平,赵季平的影视音乐创作、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的简介以及从音乐素材等方面对《乔家大院》的音乐进行分析。作为一名民族器乐演奏与教学理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相应的舞台经验,在实际演奏中历练自己。希望通过硕士毕业音乐会的学业汇报,展示自己对作品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不同风格曲目的理解。毕业音乐会共安排7首曲目,其中包括传统曲目、风格性曲目和当代创作乐曲。旨在全面客观地反映研究生阶段,对于各类乐曲的把握程度和学习状况。

二、阿炳的二胡名曲(二)“听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炳的二胡名曲(二)“听松”(论文提纲范文)

(2)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江南邑郊风景园林存在的普遍性与特点
        0.1.2 研究江南邑郊景园的突出现实意义
        0.1.3 江南邑郊景园的典型个例——无锡古城西郊锡惠景园
    0.2 研究对象及路径
        0.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0.2.2 研究路径与方法
    0.3 文献综述
        0.3.1 历史文献
        0.3.2 现当代研究
    0.4 研究框架
第一章 无锡及其西郊景园的特征
    1.1 无锡城市起源与周边山水的关系
        1.1.1 汉代设县选址及周边水系
        1.1.2 古人对于城市起源与山的关联认知
    1.2 西郊之山——锡山与惠山的特征
        1.2.1 山多泉涧
        1.2.2 山北为前,山南为后
        1.2.3 “九龙”形胜
    1.3 西郊景园的形成与构成
        1.3.1 西郊景园历史简述
        1.3.2 西郊景园的格局与要素
第二章 南朝西郊佛寺的出现及唐代惠山寺泉景的营建
    2.1 从历山草堂到惠山寺
        2.1.1 历山草堂的出现及其时代背景
        2.1.2 由宅而寺以及寺的方位辨析
    2.2 中晚唐时期惠泉的景观营建与成名
        2.2.1 中唐时期由县令主导的寺内泉景营建
        2.2.2 茶俗兴起下晚唐时期惠泉的成名
    2.3 南朝至唐时期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初步形成
        2.3.1 空间的主体与区位——江南运河沿线的城郊山寺
        2.3.2 唐代西郊景园的功能
第三章 宋元二泉名胜的形成以及惠山寺的墓祠化
    3.1 二泉景观格局的形成
        3.1.1 “山自锡无后,寺因有泉名”
        3.1.2 宋元时期二泉景观的格局
    3.2 “二泉映月”景观与陆子祠
        3.2.1 从“二泉”到“陆子泉”
        3.2.2 “二泉映月”的景观意象与陆子祠的出现
    3.3 惠山寺的墓祠化以及功德坟庵的陆续出现
        3.3.1 南宋初惠山寺的功德寺化
        3.3.2 “地府之庙”东岳庙的迁建
    3.4 宋元时期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确立与功能拓展
        3.4.1 城市的“行乐之地”
        3.4.2 山之容纳——佛道香火与先灵栖息
        3.4.3 泉之三用——饮泉、观泉、思人
第四章 明代西郊园墅的聚集
    4.1 园墅空间的奠定:时代之变下惠山寺的重建与格局
        4.1.1 时代之变——元末丙申之乱与明初佛教大兴
        4.1.2 一体两翼——明初重建后惠山寺格局
    4.2 园墅出现的动因:泉茶名会的传承以及僧院的转化
        4.2.1 洪武至成化年间听松庵内的竹炉茶会
        4.2.2 听松庵的胜景化
        4.2.3 成化至弘治年间碧山吟社内的十老诗会
        4.2.4 碧山吟社——“开惠山园林之先”
    4.3 成化至万历年间西郊园墅群的形成与分布
        4.3.1 明代无锡私家园林的分布
        4.3.2 西郊园墅的择址之一——山地之园
        4.3.3 西郊园墅的择址之二——水路之园
    4.4 明代西郊园墅营建特色
        4.4.1 西郊园墅的用山之法——倚山和借山
        4.4.2 西郊园墅的用水之法——泉涧的引流和汇集
        4.4.3 西郊园墅中的活动
第五章 明代西郊公共胜景的构建
    5.1 从城郊名胜到城市圣地——明代二泉景观的维系与发展
        5.1.1 明代城市缙绅对二泉庭院的接力维护
        5.1.2 从陆子祠到群贤祠——泉上之祠在明代的转变
        5.1.3 “天下第二”还是“天下第一”
    5.2 名士胜景——二泉影响下的先贤祠建设及祠中景观
        5.2.1 二泉庭院旁的华孝子祠
        5.2.2 二泉书院中的李忠定公祠
    5.3 神灵胜景——锡山北麓张中丞庙的新建
        5.3.1 元末至明初张巡信仰的转变
        5.3.2 明中期张中丞新庙的出现
        5.3.3 张中丞庙对西郊地区的影响
    5.4 文风胜景——锡山龙光塔的出现及景观影响
        5.4.1 从金匮山到锡山——掌管城市文运的“主山”
        5.4.2 作为“龙角”的龙光塔
        5.4.3 龙光塔的景观影响
    5.5 明代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丰富性及空间内涵形成
        5.5.1 泉之三用在明代的延续与丰富
        5.5.2 惠山寺内土地的流转与寺外空间的生长——空间丰富性的形成
        5.5.3 明代城市缙绅主导的“人杰地灵”空间内涵形成
第六章 清代西郊园墅及泉茶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6.1 寄畅园的传承与改筑
        6.1.1 从凤谷行窝到寄畅园——明代寄畅园的三个时期
        6.1.2 清初寄畅园的名扬天下
    6.2 清帝南巡惠山的活动
        6.2.1 康熙南巡惠山的活动
        6.2.2 乾隆南巡惠山的活动
    6.3 惠山园墅与泉茶文化对于帝京苑囿的影响
        6.3.1 帝王眼中的寄畅园价值
        6.3.2 惠山园对寄畅园的写仿
        6.3.3 泉茶名物引发的苑囿茶舍大量出现
第七章 清代西郊祠堂群的形成
    7.1 园林崩解后祠堂群的形成
        7.1.1 清代祠堂数量的迅速增加
        7.1.2 清代祠堂群的分布与构成
        7.1.3 西郊祠堂群的特点
    7.2 祠堂聚集的因素和特点
        7.2.1 重秩序——祠堂数量激增的时代背景
        7.2.2 便祭扫——墓的集中与西郊的位置之便
        7.2.3 彰美德——“人杰地灵”和南巡影响下的宗族先贤纪念
        7.2.4 妥先灵——祠中有园,园中有祠
    7.3 以祠堂维系家园——寄畅园的宗祠化
        7.3.1 雍正年间寄畅园之变故
        7.3.2 从嘉树堂到秦氏双孝祠
        7.3.3 以“孝”立园,以祠守园
    7.4 清代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格局确立与功能的增加
        7.4.1 景园要素的传续与演变
        7.4.2 新的功能——城市家族构建组织和维系传统的中心地
第八章 近代西郊景园的延续与转变
    8.1 庚申之变后西郊景园的快速恢复
        8.1.1 从惠山寺到忠烈祠——近代惠山寺的完全祠堂化
        8.1.2 宗祠群的复建与继续扩展
    8.2 西郊景园的旧景出新
        8.2.1 到达方式的转变
        8.2.2 旧景的重建——云起楼与贯华阁
        8.2.3 旧景的功能转变——从李鹤章祠到无锡第二公园
    8.3 近代西郊景园的市镇化
        8.3.1 运河经济下近代北塘地区的发展
        8.3.2 北塘经济辐射下惠山镇的形成
    8.4 .西郊景园的近代规划与现当代的现实发展
        8.4.1 近代规划设想
        8.4.2 现当代发展概述
结论
    9.1 西郊景园的空间生长
        9.1.1 三重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丰富性
        9.1.2 多水的地理特性造就的艺术性
    9.2 西郊景园的历史生长
        9.2.1 从寺的出现到寺的消解——景园的世俗化生长
        9.2.2 从自然山水到功能小镇——景园的城市化生长
    9.3 西郊山水与无锡城市的关联性
        9.3.1 山水与城市关联的必然与变化
        9.3.2 祠堂群是山城历史关联的极致表现
    9.4 山水背后的人与观念
        9.4.1 从宦游士子到地方贤达——主导人群的转变
        9.4.2 山水名胜——人、风景、历史的结合
    9.5 研究的不足与下一步工作
    9.6 研究的体会与启示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 西郊地区祠堂统计表
致谢
作者简介

(3)暗夜里的“生命绝唱”(外一篇)(论文提纲范文)

被历史烟尘遮蔽的魏先生

(4)民族歌剧《二泉》中阿炳的形象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从百年发展看歌剧《二泉》
    1.1 中国民族歌剧发展脉络梳理
        1.1.1 产生、成长与发展
        1.1.2 停滞、成熟与多元
    1.2 民族歌剧《二泉》的创作始末
        1.2.1 创作背景
        1.2.2 剧情介绍
        1.2.3 艺术价值
    1.3 民族歌剧《二泉》中的阿炳
        1.3.1 现实生活中的阿炳
        1.3.2 歌剧塑造中的阿炳
第二章 阿炳的音乐形象塑造
    2.1 阿炳在主题音乐中的形象塑造
        2.1.1 主题旋律塑造中的阿炳
        2.1.2 主题乐器塑造中的阿炳
    2.2 阿炳在独唱中的形象塑造
        2.2.1 唱段《一把胡琴话乾坤》
        2.2.2 咏叹调《再看一看》
    2.3 阿炳在重唱、对唱中的形象塑造
        2.3.1 阿炳与彩娣
        2.3.2 阿炳与父亲、母亲
        2.3.3 阿炳与纨绔子弟
    2.4 阿炳在合唱中的形象塑造
        2.4.1 《天上的泉》
        2.4.2 《老天爷你塌了吧》
第三章 阿炳的舞台形象塑造
    3.1 歌剧演员的“二度创作”
        3.1.1 内心体验与舞台表演
        3.1.2 唱腔设计与舞台风格
    3.2 多元化的舞台艺术呈现
        3.2.1 舞美灯光的场景衬托
        3.2.2 服饰造型的视觉代入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阿炳(华彦钧)年表·大事记
附录二 :歌剧《二泉》剧照及演员合影留念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无锡二胡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1. 研究缘起
        2.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1.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
        2. 二胡
        3. 二胡艺术
        4. 无锡二胡艺术
    三、研究现状与述评
        1. 研究现状
        2. 文献述评与本文主旨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无锡二胡艺术的造物工艺之维
    第一节 无锡二胡制作的历史与形态
        一、历史溯源
        二、形制设计
        三、制作流程
    第二节 对传统二胡制作技艺的取舍
        一、原料的加工工艺
        二、成品的制作工艺
    第三节 无锡二胡制作技艺的传承方式
        一、师徒传承
        二、家族传承
        三、业缘传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无锡二胡艺术的表演创作之维
    第一节 早期无锡二胡艺术的“伴奏”形式
        一、丝竹音乐中的二胡
        二、班社滩簧中的二胡
        三、宗教音乐中的二胡
    第二节 现代无锡二胡艺术的“独奏”形式
        一、由“口传心授”到“有谱可依”:创作体系的科学建构
        二、由“单一化”到“多样化”:演奏技法的日臻丰富
    第三节 无锡二胡艺术的当代实践
        一、专业化教育模式的完善
        二、传统与当代创作的契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锡二胡艺术的文化空间之维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
        一、文化空间的涵义特征
        二、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
    第二节 无锡二胡艺术的文化空间形塑
        一、文化空间的整体建构
        二、文化空间的形态转化
    第三节 无锡二胡艺术的文化空间意涵
        一、文化空间与文化表征
        二、文化空间中的群体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锡二胡艺术的保护策略之维
    第一节 繁盛背后的困境及其成因
        一、艺术传统性的式微
        二、制作原材料的稀缺
        三、技师老龄化的加剧
    第二节 基于现实困境的应对策略
        一、文化自觉:“传承”的内涵及其价值凸显
        二、道德自律:传承人不可或缺的职业操守
        三、活态传承:技艺鲜活性与生命力的维系
    第三节 个案研究对于非遗保护策略的相关启示
        一、传承人的帮扶:活态传承的生命之源
        二、原真性的坚守:非遗保护的立足之本
        三、口述史的存录:传承人话语权的建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插图目录
    二、表格目录
    三、谱例目录
    四、音响目录
    五、主要访谈人员名单表(排名不分先后)
    六、江阴市二胡学员状况调查问卷
    七、田野考察图片(部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汇总

(8)论华彦钧二胡曲创作特点和演奏分析 ——以《听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作品简介
    1.1 作者生平
    1.2 创作背景
2 创作特点
    2.1 阿炳二胡曲的创作特点
    2.2 《听松》的创作特点
        2.2.1 旋律发展
        2.2.2 调式调性
        2.2.3 节奏布局
3 演奏分析
    3.1 异音同指的运用
    3.2 连续的切分节奏
    3.3 速度及力度的变化
    3.4 细腻的情感处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阿炳与孙文明二胡音乐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论域厘定
        1. 阿炳与孙文明
        2. 二胡音乐
    (三)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采访调查法
    (四) 文献叙事
        1. 阿炳文献述评
        2. 孙文明文献述评
一、生命贡献的比较
    (一) 生命经历的比较
        1. 阿炳生命历程
        2. 孙文明生命历程
        3. 比较后的判断
    (二) 艺术贡献的比较
        1. 阿炳艺术成就
        2. 孙文明艺术成就
        3. 比较后的评价
二、演奏技巧的比较
    (一) 《二泉映月》分析
        1. 音调来源、音乐标题与音乐内容
        2. 乐曲形式与创作特征
    (二) 《流波曲》分析
        1. 音调来源、音乐标题与音乐内容
        2. 乐曲形式与创作特征
    (三) 《二泉映月》与《流波曲》比较
        1. 内容表达
        2. 曲式结构
        3. 乐谱版本
        4. 乐器形制
    (四) 与其他二胡作品演奏技巧比较
        1. 阿炳二胡演奏技巧
        2. 孙文明二胡演奏技巧
        3. 比较后的评价
三、传承与发展的比较
    (一) 后人对阿炳二胡音乐的传承发展
    (二) 后人对孙文明二胡音乐的传承发展
    (三) 比较后的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硕士学位音乐会设计与分析 ——浅析赵季平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第三乐章《爱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学位音乐会设计与分析
    第一节 音乐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音乐会内容
    第三节 音乐会设计中曲目的特点、曲目选择与本人演奏的关系
    第四节 音乐会进度安排
    第五节 音乐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二章 浅析赵季平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第三乐章《爱情》
    第一节 赵季平介绍
    第二节 交响组曲《乔家大院》及第三乐章《爱情》简介
    第三节 《乔家大院》对山西民间音乐的汲取
    第四节 《乔家大院》第三乐章《爱情》的创作技法分析
    第五节 赵季平影视音乐的作品的平民化
    第六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四、阿炳的二胡名曲(二)“听松”(论文参考文献)

  • [1]二胡曲《听松》演奏版本分析[D]. 钟意. 武汉音乐学院, 2021
  • [2]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D]. 姚舒然. 东南大学, 2020
  • [3]暗夜里的“生命绝唱”(外一篇)[J]. 陈歆耕. 红豆, 2020(08)
  • [4]民族歌剧《二泉》中阿炳的形象塑造研究[D]. 郑建民. 江南大学, 2020(01)
  • [5]《二泉映月》的最初录音[J]. 黑陶.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19(01)
  • [6]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无锡二胡艺术研究[D]. 朱磊. 东南大学, 2018(12)
  • [7]二胡大师张锐的“琴外功”[J]. 吕平. 钟山风雨, 2017(05)
  • [8]论华彦钧二胡曲创作特点和演奏分析 ——以《听松》为例[D]. 陈梦琳.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9]阿炳与孙文明二胡音乐比较研究[D]. 邵清纯.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7)
  • [10]硕士学位音乐会设计与分析 ——浅析赵季平交响组曲《乔家大院》第三乐章《爱情》[D]. 周林.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阿炳二胡名曲(二)《听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