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制哑铃状肛管在结直肠吻合术后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宛静[1](2021)在《肛门修整术治疗复杂性混合痔(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肛门修整术治疗复杂性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肛肠科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复杂性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行外剥内扎术加肛门修整术,对照组行常规外剥内扎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疼痛、出血、水肿、肛门平整度、肛门狭窄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均为96.67%;(2)在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治疗组首次排便时疼痛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4天、第7天两组疼痛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的出血、水肿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月肛管狭窄、肛门平度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外剥内扎术加肛门修整术治疗复杂性混合痔疗效确切,合理化设计痔组织切口,选择性缝合修复整形,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减轻水肿,最大限度维持肛门形态平整及功能完整,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节约时间及经济成本。运用外剥内扎术加肛门修整术治疗复杂性混合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李华转[2](2021)在《痔上粘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痔上粘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Ⅲ、Ⅳ度内痔的混合痔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实施痔上粘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对照组30例实施外剥内扎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性别、年龄、病程和痔病分期)、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第2、3、7天)、术后创缘水肿(术后第2、3、7天)、术后24h内尿潴留、术后大出血、肛门狭窄(术后30天)、愈合时间、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以及术后复发情况(术后4月)。结果:(1)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即年龄、性别、病程和痔病分期,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24h内尿潴留、术后大出血以及临床疗效方面,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术后疼痛: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2、3、7天的疼痛评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术后创缘水肿: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第2、3、7天的创缘水肿评分,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肛门狭窄:观察两组术后30天肛门狭窄情况,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愈合时间:试验组和对照组愈合时间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患者满意度:两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术后复发:两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上粘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Ⅲ、Ⅳ度内痔的混合痔,在恢复肛垫正常解剖位置的基础上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创面愈合、降低复发率,实现了个体化治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康进[3](2020)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观察环状混合痔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功能情况的变化,并结合肛肠动力学检查的相关指标,从多角度分析、比较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与外剥内扎术对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同时,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以期寻得一种既安全可靠又注重肛门功能保护的手术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对两组总体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肛门功能情况、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创面愈合时间及赘皮残留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两组总体疗效无统计学差异。2.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出血、尿潴留等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小时疼痛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疼痛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7天、2周肛缘水肿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肛门坠胀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肛门坠胀情况无统计学差异。3.术后肛门功能情况:两组术后2周、3个月肛门失禁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3个月肛门狭窄评分、CSS评分、排便通畅程度自拟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1)组内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肛管最大收缩压与肛管功能长度分别与术前相比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治疗组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功能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赘皮残留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均有良好疗效;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在减轻术后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赘皮残留等方面优势明显,尤其是在肛门功能保护方面表现出色,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熊欣茹,刘新红[4](2019)在《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进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混合痔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保守治疗仅适用于I、II期内痔或症状不明显患者,而III、IV期内痔及重度混合痔仍需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学者对痔的发病机理的研究和对肛管解剖认识的深入,各种混合痔新术式已是层出不穷,如何在保护肛管生理功能、防止肛门狭窄、尽量保持肛门美观的权衡之下,尽大限度的解决痔组织是肛肠工作者一直所探讨和追求的。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现将混合痔手术治疗进展作如下介绍,以期为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周黎红[5](2019)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痔术后疼痛、出血及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在痔术后疼痛、出血和创面愈合方面的临床疗效,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用于痔术后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混合痔患者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0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一天开始换药,治疗组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对照组则予冰盐水保留灌肠,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7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5、7天肛门疼痛评分,住院期间止痛药使用情况,术后第1-7、8-14天出血累计评分,术后第18、23、28天创面愈合情况。评估疗效,记录结果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内痔分度、剥扎个数)及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3、5、7天的肛门疼痛评分和止痛药使用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缓解肛门疼痛的疗效上要优于对照组,减少了止痛药的使用。两组患者术后第1-7、8-14天出血累计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18.83±1.90天,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0.33±2.54天,说明治疗组在促进创面愈合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能有效缓解痔术后疼痛,预防和减少出血,帮助创面修复,缩短愈合时间,其疗效优于冰盐水保留灌肠。
徐欣[6](2018)在《RPH与PPH手术方式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Ruiyun Procedure for Hemorrhoids,RPH)联合外剥内扎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Ⅲ、Ⅳ期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利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器(RPH-4)采取RPH联合外剥内扎术,对照组采用PPH联合外剥内扎术。观察对比两组术中操作时间、术毕切口数量、术后相关并发症、安全性及复发等情况。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结果进行分析,以α=0.05为水准进行双侧检验。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内痔分期、外痔类型上均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100%,两组中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事件。3.在手术一般情况中,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毕切口数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术后近期并发症中,试验组在术后第2、7天创面疼痛评分、术后10天以内最严重时的出血评分比较中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排尿障碍分级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直肠狭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较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复发情况分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与PPH联合外剥内扎术相比,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切口数量,而且术后疼痛更轻、出血的情况更少,较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与PPH手术无显着性差异。因此,RPH是安全有效、微创、简便的治疗方法,在Ⅲ、Ⅳ期混合痔的治疗中比PPH更值得推广运用。
赵亚婧[7](2018)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像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动态MRI联合3D HR-ARM多模态影像检查技术,通过分析肛门直肠形态学及动力学变化,定量评估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行或未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变化,并探索造口术后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最佳时间窗,为临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视、量化、重复性好的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科确诊为低位直肠癌的患者72例,均行直肠指诊、电子结肠镜以及常规盆腔MRI检查。将符合纳入标准并拟行保肛手术的50例患者行动态MRI、3D HR-ARM检查,于检查后一周内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50例患者中,将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患者(39例)纳入实验组,将仅接受单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11例)纳入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需在造口还纳术前接受随诊复查,并根据造口还纳时间不同分为三组:实验A组为保肛手术后3个月内(包括3个月)进行还纳手术的患者;实验B组为保肛手术后超过3个月不足6个月(包括6个月)进行还纳手术的患者;实验C组为保肛手术后6个月以上进行还纳手术的患者。对照组患者于术后一个月内进行随诊复查。所有50例复查患者检查内容包括常规及动态MRI、3D HR-ARM检查。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保肛术后的肛门直肠功能情况即动态MRI和3D HR-ARM检查各相关测量指标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3天内肛门恢复排气的比率有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实验组患者在保肛术后肛门直肠功能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分别对保肛术前及术后动态MRI与3D HR-ARM各检查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实验组中的A、B、C三组患者于保肛术后还纳术前反映肛门直肠功能(包括常规及动态MRI、3D HR-ARM检查)的各项指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分析有统计学差异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前的动态MRI检查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所获得肛门直肠功能参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保肛术后还纳术前的动态MRI检查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静息相和提肛相耻骨直肠肌厚度、提肛相肛门外括约肌厚度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耻骨直肠肌厚度及肛门外括约肌厚度均值均大于对照组。在3D HR-ARM检查中,两组患者的肛门最大收缩压、肛管松弛率及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最大耐受阈值等五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大收缩压和肛管松弛率两项指标中,实验组均值大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最大耐受阈值中的均值均小于对照组。(3)保肛术后,实验组仅有2.5%(1/36)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对照组中9.1%(1/11)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且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实验组中的29例(74.4%)患者于3天内恢复排气,对照组患者中仅有4例(36.3%)患者于3天内恢复排气,实验组患者3天内恢复排气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保肛术后还纳术前的动态MRI检查中,仅提肛相和力排相M线长度以及力排相肛门内括约肌厚度之间存在性别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以上指标中男性患者的均值小于女性患者;而在3D HR-ARM检查各测量指标间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5)实验组患者术前动态MRI与3D HR-ARM各测量值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静息相H线与肛管松弛率呈正相关(r=0.353,P=0.030),肛门外括约肌厚度与最大收缩压呈正相关(r=0.323,P=0.048);提肛相肛直角与初始排便阈值呈正相关(r=0.382,P=0.018),H线长度与肛门残余压呈正相关(r=0.367,P=0.024);力排相肛门外括约肌厚度与肛门残余压呈正相关(r=0.347,P=0.033),肛门内括约肌厚度与肛门残余压也呈正相关(r=0.332,P=0.042)。实验组保肛术后患者静息相M线与肛管松弛率呈正相关(r=0.342,P=0.044);提肛相肛直角与最大收缩压呈负相关(r=-0.349,P=0.037),耻骨直肠肌厚度与最大收缩压呈正相关(r=0.401,P=0.011);力排相耻骨直肠肌厚度与肛门残余压呈正相关呈(r=0.330,P=0.040),肛门内括约肌厚度与肛门残余压呈正相关(r=0.342,P=0.033),肛直角与初始排阈便值呈正相关(r=0.411,P=0.009)。(6)保肛术后还纳术前的动态MRI检查中,在实验A、B、C三组间提肛相肛直角、提肛相H线及三相下的耻骨直肠肌的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D HR-ARM检查中,实验A、B、C三组间的肛门最大静息压、肛门最大收缩压和最大耐受阈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实验A、B、C三组中:提肛相时肛直角分别在实验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且A组患者提肛相肛直角大于B、C组;提肛相H线分别在实验A组与B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01),且B组患者提肛相H线长度均值小于A、C组;在三相下耻骨直肠肌厚度,在实验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耻骨直肠肌厚度小于B、C组均值,力排时最薄,静息时介于两者之间;肛门最大静息压分别在实验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17)且A组患者的肛门最大静息压均值小于B、C组;肛门最大收缩压在实验A组与B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3)且B组患者肛门最大收缩压均值大于A、C组;三组最大耐受阈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实验A、B、C三组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与还纳时间窗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提肛相肛直角(r=-0.425,P=0.007)与造口还纳时间呈负相关;静息相耻骨直肠肌厚度(r=0.382,P=0.016)、提肛相耻骨直肠厚度(r=0.343,P=0.033)、力排相耻骨直肠肌厚度(r=0.364,P=0.023)、肛门最大收缩压(r=0.431,P=0.006)和最大耐受阈值(r=0.871,P<0.001)与造口还纳时间呈正相关。结论(1)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患者在保肛术后肛门直肠动力功能的恢复程度方面明显优于行单纯保肛术患者;但单纯保肛术患者在肛门直肠感觉功能方面优于行造口术患者。(2)保肛术后还纳术前的患者在肛门直肠动力功能方面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肛门直肠动力功能优于女性,而在感觉功能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3)保肛术联合造口术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且有助于术后肠道及肛门直肠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4)保肛术联合造口术的患者在保肛术后3-6个月内肛门直肠功能恢复程度优于3个月内,但与6个月以上患者肛门直肠功能恢复程度无明显差异,因此本研究认为保肛术后3-6个月是进行还纳术的最优时间窗。(5)动态MRI检查不仅可以行定性诊断,还可定量地反映直肠癌术前及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并且与3D HR-ARM检查中多项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从而更好地从直肠动力功能和感觉功能两方面对肛门直肠功能进行量化评估,所得肛门直肠功能的各项检测指标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6)保肛术联合造口术患者的最大耐受阈值与造口还纳时间高度相关,而肛直角、耻骨直肠肌厚度、肛门最大收缩压与造口还纳时间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还纳间隔时间越长患者的控便能力越强。
郭春萍[8](2017)在《三种术式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痔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以混合痔更为多见,其治法有中西医结合与中医外治法等,本课题主要通过研究PPH术、外剥内扎术及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三种术式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比较,为医者治疗混合痔选择更加合理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本课题回顾性随机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曾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肛肠科住院行PPH术、外剥内扎术及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的患者共150例。通过整理病例资料及电话回访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及术后疼痛、术后出血、肛缘水肿,并对术后2年复发率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不同术式对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PPH术组、外剥内扎术组及PPH联合外剥内扎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0.7±9.43、47.2±14.53、42.6±10.16,外剥内扎术组手术时间远远多于PPH术组及PP H联合外剥内扎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2.PPH术组、外剥内扎组及PPH联合外剥内扎术组术中平均出血分别为7.22±8.08、9.74±7.12、8.12±5.41,经统计学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3.PPH术组、外剥内扎组及PPH联合外剥内扎术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9.46±3.62、11.24±4.21、10.68±2.8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三组术后创面疼痛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三组术后创面水肿比较,PPH术组优于外剥内扎术组及PPH联合外剥内扎术组,后两组在术后第1d及第3d,创面水肿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明显差异,术后第7d,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PH联合外剥内扎术组优于单纯外剥内扎术组;6.三组术后出血比较,术后第1d,PPH术组优于其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d及第7d,P>0.05,无明显差异;7.三组在术后2年复发率方面,经统计学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但PPH术组有复发病例,其它两组均无复发。结论:对于混合痔的治疗,PPH术更加符合人的生理,较外剥内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但其复发率相对外剥内扎术较高,所以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更值得推广。
邹成龙[9](2016)在《TST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痔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和评价TST术(Tissue-selecting Therapy stapler,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器)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并结合多方面临床指标进行分析,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痔病找到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方法。方法:将90例中重度痔患者根据完全随机设计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TST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注射,对照组1:30例,采用标准TST术,对照组2:30例,采用标准外剥内扎术(Millian-Morgan术,M-M术),随访3个月,通过对比观察3组的疗效、并发症及卫生经济学指标,并进行数据分析与评价。结果:与标准TST术相比,TST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液在降低术后出血评分方面具有优势,而在术后疗效、肛门疼痛、尿潴留、肛门坠胀、肛门水肿、术口感染、吻合口狭窄、肛门失禁、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用时方面比较无明显优势。与标准M-M术相比,TST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液在术后疗效、肛门疼痛、术后出血、术口水肿评分、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用时方面具有优势,而在尿潴留、肛门坠胀、术口感染、肛门狭窄、肛门失禁评分方面比较无差异,在住院费用方面具有差异。结论:TST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液与标准TST术、标准M-M术相比,其安全性更高,疗效更佳,能进一步降低标准TST术及标准M-M术所容易带来的并发症。TST术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注射这种术式具有相对安全、简单、用时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王芳[10](2016)在《纵向分段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改进Ⅲ、Ⅳ度内痔脱垂严重的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尽可能地保护肛门正常生理功能,为选择符合患者病情的临床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以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Ⅲ、Ⅳ度内痔脱垂严重为主的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纵向分段结扎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Millian-Morgan术)。采用组间对照的方法,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愈率、手术时间及疼痛、出血、肛缘水肿、肛门坠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运用纵向分段结扎术治疗混合痔与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肛门坠胀、结扎痔核脱落情况方面相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临床治愈率、住院天数、安全性评价方面相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结论:运用纵向分段结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脱垂严重的混合痔疗效确切,可减少术后痔核脱落过程中创面出血,减轻肛门坠胀,且痔核脱落情况较好。运用纵向分段结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脱垂严重的混合痔安全、有效、经济、且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二、自制哑铃状肛管在结直肠吻合术后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制哑铃状肛管在结直肠吻合术后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肛门修整术治疗复杂性混合痔(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术前准备 |
2.3 麻醉操作 |
2.4 手术方式 |
2.5 术后常规处理 |
2.6 观察指标与方法 |
2.7 不良反应观测及处理 |
2.8 伦理说明 |
2.9 统计学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情况比较 |
2 观察结果比较 |
2.1 临床疗效比较 |
2.2 术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
2.3 术后出血情况比较 |
2.4 术后不同阶段水肿情况比较 |
2.5 肛门平整度比较 |
2.6 肛门狭窄程度比较 |
2.7 出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
3 病例退出及脱落情况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学关于痔的认识 |
1.1 痔的病因病机 |
1.2 中医外治法治疗痔病 |
2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
2.1 痔的发病机制 |
2.2 痔的治疗原则 |
2.3 痔的手术治疗 |
2.4 对痔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
3 肛门修整术 |
3.1 肛门修整术的适应症及操作要领 |
3.2 理论依据及意义 |
3.3 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综述 混合痔手术微创化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痔上粘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痔的认识 |
1.1 病名及涵义 |
1.2 分类 |
1.3 病因病机 |
1.4 治疗方法 |
2. 现代医学对痔的认识 |
2.1 概念及流行病学调查 |
2.2 分类 |
2.3 发病机制 |
2.4 常用手术方式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和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方法 |
2.3 术后处理 |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
3.1 一般指标 |
3.2 手术时间 |
3.3 术后并发症 |
3.4 愈合时间 |
3.5 临床疗效 |
3.6 患者满意度 |
3.7 术后复发 |
4. 统计学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指标 |
5.2 手术时间 |
5.3 术后并发症 |
5.4 愈合时间 |
5.5 临床疗效 |
5.6 患者满意度 |
5.7 术后复发 |
6. 结果分析 |
6.1 一般指标分析 |
6.2 手术时间分析 |
6.3 术后并发症分析 |
6.4 愈合时间分析 |
6.5 临床疗效分析 |
6.6 患者满意度分析 |
6.7 术后复发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痔上黏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的继承创新 |
1.1 以传统外剥内扎术为雏形 |
1.2 结合肛垫下移学说 |
1.3 实现个体化治疗 |
2. 术后常见并发症讨论 |
3. 结语 |
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英文缩略表 |
2. 病例观察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1.1 痔的诊断标准 |
2.1.2 环状混合痔的定义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5 退出与终止实验标准 |
3 病例基本资料 |
3.1 性别 |
3.2 年龄及病程 |
3.3 术前肛门功能情况 |
3.4 术前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 |
4 研究方法 |
4.1 病例分组及手术方式 |
4.2 术前准备 |
4.3 麻醉方式 |
4.4 器械 |
4.5 直肠肛门压力测定方法 |
4.6 手术体位 |
4.7 手术方法 |
4.7.1 治疗组手术步骤 |
4.7.2 对照组手术步骤 |
4.8 手术注意事项 |
4.9 术后处理 |
5 总体疗效及观察指标评定标准 |
5.1 总体疗效 |
5.2 术后并发症 |
5.2.1 疼痛 |
5.2.2 尿潴留 |
5.2.3 出血 |
5.2.4 肛缘水肿 |
5.2.5 肛门坠胀情况 |
5.3 肛门功能情况 |
5.3.1 肛门失禁评分 |
5.3.2 肛门狭窄评分 |
5.3.3 排便情况 |
5.4 直肠肛门压力测定 |
5.5 创面愈合时间 |
5.6 赘皮残留情况 |
5.7 安全性评价标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7 研究结果 |
7.1 总体疗效 |
7.2 术后并发症情况 |
7.2.1 疼痛 |
7.2.2 尿潴留 |
7.2.3 出血 |
7.2.4 肛缘水肿 |
7.2.5 肛门坠胀情况 |
7.3 术后肛门功能情况 |
7.3.1 肛门失禁评分 |
7.3.2 肛门狭窄评分 |
7.3.3 排便情况 |
7.4 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 |
7.4.1 术前与术后3个月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对比 |
7.4.2 术后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对比 |
7.5 创面愈合时间 |
7.6 赘皮残留情况 |
7.7 安全性评估 |
8 讨论 |
8.1 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的难点 |
8.2 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理论依据及优势 |
8.2.1 翼形切缝结扎内注术介绍 |
8.2.2 本术式的创新性 |
8.2.3 “分段”多切口与“纵切横缝”结合运用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
8.2.4 内括约肌切断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
9 研究结果分析 |
9.1 病例基本资料分析 |
9.2 总体疗效分析 |
9.3 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
9.3.1 疼痛 |
9.3.2 尿潴留 |
9.3.3 出血 |
9.3.4 肛缘水肿 |
9.3.5 肛门坠胀情况 |
9.4 术后肛门功能情况分析 |
9.4.1 肛门失禁情况 |
9.4.2 肛门狭窄情况 |
9.4.3 排便情况 |
9.5 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相关指标分析 |
9.5.1 肛管最大收缩压 |
9.5.2 肛管功能长度 |
9.5.3 肛管静息压 |
9.6 创面愈合时间和赘皮残留情况分析 |
10 结论 |
11 问题与展望 |
11.1 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
11.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痔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便秘评分系统(CSS) |
附录二 临床研究病例观察表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痔环切术 |
2 外剥内扎术 |
3 外剥内扎改良术 |
3.1 分段齿形结扎术 |
3.2 皮桥整形缝合术 |
4 保留齿线术 |
5 保留肛管上皮及肛垫术 (高野术式) |
6 吻合器痔切除术 |
6.1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PPH) |
6.2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 |
6.3 经肛门吻合器直肠切除术(STARR) |
7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 |
8 小结 |
(5)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痔术后疼痛、出血及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标准 |
1.6 病例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术前准备 |
2.3 麻醉及手术方式 |
2.4 术后处理 |
2.5 试验方法 |
3.疗效观察 |
3.1 疗效观察指标 |
3.2 疗效评定标准 |
4.安全性评价标准 |
5.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数据结果与分析 |
1.一般资料比较 |
2.术后疼痛结果及分析 |
2.1 术后第一天(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 |
2.2 术后第三天疼痛评分比较 |
2.3 术后第五天疼痛评分比较 |
2.4 术后第七天疼痛评分比较 |
2.5 止痛药使用情况比较 |
2.6 两组患者疼痛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
2.7 两组患者疼痛疗效比较 |
3.术后出血结果及分析 |
3.1 术后第1-7 天出血累计评分比较 |
3.2 术后第8-14 天出血累计评分比较 |
4.创面愈合结果及分析 |
5.安全性评价 |
第三章 讨论 |
1.痔术后疼痛 |
1.1 疼痛的认识及分类 |
1.2 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
1.3 痔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 |
1.4 痔术后疼痛的处理措施 |
2.痔术后出血 |
2.1 痔术后出血的原因 |
2.2 痔术后出血的预防 |
2.3 痔术后出血的处理 |
3.痔术后创面修复 |
3.1 中医对痔术后创面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痔术后创面愈合的认识 |
3.3 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法 |
4.康复新液 |
4.1 中医功效主治 |
4.2 现代医学药理 |
4.3 临床应用 |
4.4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用于本次研究的机理 |
第四章 结语 |
第五章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综述 痔的认识与手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临床疗效指标观察统计表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6)RPH与PPH手术方式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of thesis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1.1 术前检查 |
2.1.2 术前沟通和签订知情同意书 |
2.1.3 备皮及肠道准备 |
2.1.4 麻醉方法 |
2.1.5 手术器械 |
2.2 手术方法及操作步骤 |
2.2.1 试验组 |
2.2.2 对照组 |
2.3 术中注意事项 |
2.3.1 试验组 |
2.3.2 对照组 |
2.4 术后处理 |
2.5 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 |
3 观察指标 |
3.1 术中观察指标 |
3.2 术后观察指标及分级标准 |
3.2.1 肛门疼痛评分 |
3.2.2 术后出血评分 |
3.2.3 术后24小时排尿障碍分级 |
3.2.4 肛门直肠狭窄分度 |
3.3 疗效评定标准 |
3.4 术后随访复发情况分级 |
3.5 安全性观察项目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5.1 总体疗效 |
5.2 一般情况 |
5.2.1 手术操作时间情况分析 |
5.2.2 肛缘切口数量分析 |
5.3 近期术后并发症 |
5.3.1 术后创面疼痛 |
5.3.2 术后出血 |
5.3.3 术后24小时排尿障碍 |
5.3.4 肛门直肠狭窄 |
5.3.5 较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 |
5.4 远期复发情况 |
5.5 安全性评价 |
6 观察结果讨论 |
6.1 术中项目讨论 |
6.1.1 手术时间 |
6.1.2 手术切口数量 |
6.2 术后观察项目讨论 |
6.2.1 术后出血 |
6.2.2 术后疼痛 |
6.2.3 手术后24小时排尿障碍 |
6.2.4 肛门直肠狭窄 |
6.2.5 术后较严重并发症 |
6.3 术后疗效 |
6.4 术后复发情况 |
7 讨论 |
7.1 解剖 |
7.2 当代痔的主流学说 |
7.3 痔病现况 |
7.4 痔的保守疗法 |
7.4.1 一般治疗 |
7.4.2 药物治疗 |
7.5 痔的手术治疗 |
7.5.1 RPH治疗混合痔 |
7.5.2 PPH治疗混合痔 |
7.6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痔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 检查设备及方法 |
1.4 图像处理及数据测量分析 |
1.5 术后吻合口瘘诊断标准 |
1.6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直肠功能、吻合口瘘发生率、3天内恢复排气比率 |
2.3 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保肛术后还纳术前肛门直肠功能 |
2.4 实验组保肛术前及术后患者动态MRI表现与肛肠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2.5 比较造口术后不同还纳时间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 |
2.6 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与造口术后还纳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3.1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相关临床研究 |
3.2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前及术后肛门直肠功能评估及意义 |
3.3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与单纯行保肛术后肛门直肠功能评估及临床意义 |
3.4 保肛术后还纳术前不同性别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评估及临床意义 |
3.5 实验组患者保肛术前及术后动态MRI表现与肛肠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3.6 造口术后不同还纳时间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评估及临床意义 |
3.7 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与还纳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
全文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前评估及术后肛门直肠功能评价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三种术式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痔的研究进展 |
1 痔的病名与涵义 |
1.1 古代医学中痔的病名与涵义 |
1.2 现在医学中痔的概念与发病机理 |
2 痔的分类 |
2.1 古代医学对痔的分类 |
2.2 现在医学对痔的分类 |
3 痔的病因 |
3.1 祖国医学对痔病因的认识 |
3.2 现代医学对痔病因的认识 |
4 痔的治疗 |
4.1 痔病的中医疗法 |
4.2 痔病的现代疗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外剥内扎术及PPH术的发展与应用 |
1 外剥内扎术的发展 |
1.1 外剥内扎术的起源 |
1.2 外剥内扎术的改良进展及其理论依据 |
2 PPH术的发展概况及现代应用 |
2.1 PPH术的原理 |
2.2 PPH术的适应症及禁忌证 |
2.3 PPH的手术方法及注意要点 |
2.4 PPH常见并发症 |
2.5 PPH的优势 |
2.6 PPH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语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TST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痔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痔的认识 |
2 中医对痔的病因病机认识 |
2.1 外感六淫 |
2.2 情志内伤 |
2.3 久坐久立,负重远行,劳倦过度 |
2.4 饮食不洁 |
2.5 久咳、泻痢日久 |
2.6 长期便秘 |
2.7 妇女妊娠,经带失常 |
3 西方医学对痔的认识 |
4 现代医学对痔发病机理的认识 |
4.1 肛垫下移学说 |
4.2 肛垫 |
4.3 肛垫的黏膜上皮 |
4.4 皮下血管丛 |
4.5 肛垫的支持结构及其固定方式 |
5 痔的现代主要治疗方式 |
5.1 非手术治疗 |
5.1.1 基础疗法 |
5.1.2 中药内治 |
5.1.3 西药内治 |
5.1.4 栓剂及膏剂 |
5.1.5 熏洗坐浴 |
5.1.6 枯痔法 |
5.1.7 针灸法 |
5.1.8 扩肛法 |
5.2 手术治疗 |
5.2.1 注射疗法 |
5.2.2 结扎套扎法 |
5.2.3 物理治疗 |
5.2.4 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 |
5.2.5 外剥内扎术及其改 |
5.2.6 保留肛管上皮术 |
5.2.7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
5.2.8 选择性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
6 小结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一般资料 |
1.2.1 年龄 |
1.2.2 性别 |
1.2.3 病情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1 纳入标准 |
1.4.2 病例排除标准 |
1.4.3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一般准备 |
2.2 治疗组 |
2.3 对照组1 |
2.4 对照组2 |
2.5 术后处理 |
3 观察指标 |
4 疗效与判定标准 |
4.1 疗效判定指标 |
4.2 术后并发症判定指标 |
4.2.1 疼痛指标 |
4.2.2 水肿指标 |
4.2.3 感染指标 |
4.2.4 尿潴留指标 |
4.2.5 术后出血指标 |
4.2.6 肛门坠胀指标 |
4.2.7 肛管直肠狭窄指标 |
4.2.8 肛门功能失禁指标 |
4.3 两组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对比 |
4.3.1 术中出血量 |
4.3.2 手术用时 |
4.3.3 术后住院时间 |
4.3.4 住院总费用 |
5 统计方法 |
6 结果分析 |
6.1 3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6.1.1 3组患者年龄之间比较 |
6.1.2 3组患者性别比之间比较 |
6.1.3 3组患者病情之间比较 |
6.2 疗效比较 |
6.3 术后并发症比较 |
6.3.1 术后疼痛指标 |
6.3.2 术后水肿指标 |
6.3.3 术后感染指标 |
6.3.4 术后尿潴留指标 |
6.3.5 术后出血指标 |
6.3.6 术后肛门坠胀指标 |
6.3.7 术后肛门失禁指标 |
6.3.8 术后肛门狭窄指标 |
6.4 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比较 |
6.4.1 手术时间比较 |
6.4.2 术中出血量比较 |
6.4.3 切除标本重量比较 |
6.4.4 住院天数比较 |
6.4.5 住院费用比较 |
7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TST术与PPH术及MM术在中重度痔病治疗上的对比分析近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纵向分段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1 病例纳入标准 |
1.3.2 病例排除标准 |
1.3.3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1.4 统计方法 |
1.5 病例资料一般情况 |
1.5.1 两组病例年龄比较 |
1.5.2. 两组病例性别比较 |
1.5.3 两组患者术前病程比较 |
1.5.4 两组患者病情分布比较 |
1.5.4.1 内痔分度分布情况 |
1.5.4.2 痔核个数情况 |
1.6 术前患者症状观察与统计指标 |
1.6.1 术前痔核脱出情况观察 |
1.6.2 术前肛门出血情况的观察 |
2 设计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麻醉 |
2.3 手术方法 |
2.3.1 治疗组(纵向分段结扎术) |
2.3.2 对照组(外剥内扎术) |
2.4 手术中注意事项 |
2.5 手术后常规处理 |
2.6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处理 |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3.1 主要观察指标 |
3.1.1 术后肛门出血情况观察指标 |
3.1.2 术后肛门坠胀程度观察指标 |
3.1.3 术后肛缘水肿情况评价指标 |
3.1.4 术后肛门疼痛观察指标 |
3.1.5 术后肛门狭窄情况观察指标 |
3.1.6 结扎痔核脱落情况观察指标 |
3.1.7 对混合痔整体疗效评定标准 |
3.2 安全性指标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治疗结果 |
4.1.0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 |
4.1.1 两组患者肛门出血情况比较 |
4.1.2. 两组患者肛门坠胀程度比较 |
4.1.3 两组患者肛缘水肿情况比较 |
4.1.4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VAS评分比较 |
4.1.5. 两组患者肛门狭窄情况比较 |
4.1.6 两组患者结扎痔核脱落情况比较 |
4.1.7. 两组患者混合痔治愈率比较 |
4.1.8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 |
4.1.9 两组患者安全性评价比较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 |
4.2.2 两组患者术前症状观察分析 |
4.2.3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结果分析 |
4.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分析 |
4.2.5 两组患者混合痔治愈率结果分析 |
4.2.6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观察分析 |
4.2.7 两组患者安全性评价结果分析 |
5. 讨论 |
5.1 中西医对痔病的认识 |
5.1.1 中医学对痔病因病机的认识 |
5.1.2 现代医学对痔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
5.1.3 痔的诱发因素 |
5.2 混合痔的手术治疗 |
5.3 纵向分段结扎术的特点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混合痔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自制哑铃状肛管在结直肠吻合术后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肛门修整术治疗复杂性混合痔(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研究[D]. 周宛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痔上粘膜点状结扎悬吊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内痔的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D]. 李华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分段切断内括约肌联合纵切横缝术对环状混合痔患者肛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 康进.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环状混合痔手术治疗进展分析[J]. 熊欣茹,刘新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59)
- [5]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痔术后疼痛、出血及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D]. 周黎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RPH与PPH手术方式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对照研究[D]. 徐欣. 宁波大学, 2018(06)
- [7]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预防性回肠造口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像评估[D]. 赵亚婧.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 [8]三种术式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比较[D]. 郭春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9]TST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痔病的临床研究[D]. 邹成龙.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 [10]纵向分段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