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贾志锋[1](2021)在《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最重要栽培草种,由于栽培措施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优良品种种子高产潜力受限。施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而有关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相关机理尚不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主推燕麦品种青燕1号为材料,于2016至2017年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湟中县设置5个氮肥水平、3个密度水平,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叶片生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抗倒伏和土壤养分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等方面解析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高寒地区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种子和秸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随播种密度增加,种子产量先增后降,而秸秆产量持续增加。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2016年和2017年年种子产量分别为4002.0 kg·hm-2和3653.9 kg·hm-2,净收益分别为8191.6元·hm-2和7275.6元·hm-2。(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农艺性状和穗部激素含量。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9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较18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分别增加了29.58%、63.09%、145.12%、47.59%和20.78%。燕麦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组合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95.14%和174.03%。(3)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随播种密度增加,开花期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增加,30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较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的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5.92%、9.69%和21.50%;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赤霉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2.20%、17.80%、19.97、25.82%和12.87%。播种密度增加会导致燕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变薄,主维管束面积和叶绿体数量下降等显微结构变化。但施用适量氮肥可以缓解这一现象,90 kg·hm-2施氮量效果最佳。(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旗叶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增加,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先增后降。90 kg·hm-2施氮量和180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最高,较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提高45.77%。施氮量、播种密度及燕麦种子产量与燕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间显着相关。(5)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形态特征和倒伏性状。燕麦株高、穗部特征、茎部特征及根部特征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粗系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达到最大值。茎部力学特征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倒伏指数最低,第二、第三茎节倒伏指数分别为23.85%和21.53%。倒伏指数与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秆弯曲力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间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26~0.756之间,而与穗高系数、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茎秆弯曲性能和茎秆折断弯矩间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582~-0.744之间。(6)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随施氮量增加,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先增后降,而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土壤肥力最佳,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分别增加237.83%、226.36%、40.35%和58.83%。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燕麦田土壤的优势菌门。18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OTU数、香农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最高。综上,施氮量90 kg·hm-2和播种密度180 kg·hm-2是促进燕麦叶片发育、拓展根系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利用和构建稳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最佳组合,这一组合主要通过加强燕麦叶片光合能力、快速补给土壤营养和根际功能微生物群落优化等途径创建燕麦生长最佳空间格局,实现燕麦最佳生长资源获取能力,从而达到最高种子产量。
刘亚丽[2](2021)在《四环素与铜离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抗生素和重金属是环境中最常见的两大类污染物,其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和毒性,使环境污染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类健康也产生潜在的危害。环境中抗生素和重金属以不同浓度混合形式存在,混合污染物的累积及其相互作用可能产生更复杂的生物有害性。因此,探究抗生素和重金属对微生物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解决生物处理效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混合污染物两者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来探究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影响较少,混合污染物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联合作用研究也较少。因此,该研究选取污水厂中普遍存在的四环素和铜离子,研究四环素、铜离子及其不同浓度配比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不同配比(Ratio1、Ratio2、Ratio3)的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采用Logistics方程拟合数据获得浓度-效应曲线,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不同浓度配比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冗余分析方法揭示环境中微生物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以及环境因子相互间的关系,为深入研究生物除磷中四环素、铜离子对微生物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SBR反应器研究单一四环素或铜离子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物除磷系统中正磷酸盐浓度为9 mg/L左右,COD浓度为180 mg/L左右。投加单一四环素或铜离子后,各反应器正磷酸盐和COD出水浓度均显现不同,且四环素或铜离子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对正磷酸盐和COD的去除效果越差。(2)采用Logistics方程拟合单一四环素、铜离子及其不同浓度配比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比吸磷率及酶活性作用的浓度-抑制效应曲线。研究表明,当相同浓度的四环素或铜离子及其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系统发生作用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四环素或铜离子及其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微生物及酶活性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在相同的作用时间下,随着浓度的增加,四环素或铜离子及其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微生物及酶活性的抑制效应也逐渐增大。(3)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浓度配比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操作分类单元(OTU)物种聚类结果表明,随着不同浓度配比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浓度的增加,微生物数目总体逐渐减少。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不同浓度配比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浓度的增加,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总体呈降低趋势。物种分布结果表明,随着不同浓度配比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浓度的增加,聚磷菌在属水平下相对丰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4)采用冗余分析法研究四环素和铜离子二元混合物、PO43--P、COD对微生物物种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因子二元混合物对微生物物种影响最大,环境因子二元混合物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之间呈现负相关;环境因子二元混合物、PO43--P以及COD两两之间皆成正相关。该试验研究单一四环素、铜离子及其不同浓度配比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影响,揭示不同浓度配比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对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全面系统的分析污水中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微生物的影响,为科学评价混合污染物的生物有害性提供数据和依据参考。图[38]表[11]参[155]
许志楠[3](2020)在《土壤锑镉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锑(Antimony,Sb)和镉(Cadmium,Cd)的储备量和开采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是纺织印染大国,锑镉复合污染已出现于纺织印染行业聚集区。锑和镉在土壤和水环境中迁移转化和归宿已有较多研究,但锑和锑镉复合污染对蚯蚓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的研究极少。本文以土壤锑、镉为研究对象,选择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作为受试生物,采用土培法,探讨了土壤锑及锑镉复合胁迫对土壤质量的可靠指示者蚯蚓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主要研究结果有:(1)采用Logistic函数评价土壤锑在老化前后对赤子爱胜蚓的影响,建立了土壤锑的处理水平与蚯蚓的回避效应、逃逸率和死亡率的剂量-效应关系。以15 d的800 mg/kg的处理水平为例,30d的老化过程可以显着降低蚯蚓对锑的死亡率(93.33%降至66.67%)、净回避效应值(36.67%降至13.33%)和逃逸率(100%降至53.33%)。72 h、7 d和15 d的半致死含量依次由老化前的355.27 mg/kg、322.19mg/kg和282.74 mg/kg上升至老化后的2324.55 mg/kg、1743.19 mg/kg和745.94mg/kg,表明老化过程降低土壤锑对蚯蚓的毒性。老化后弱酸提取态锑占总锑的平均比例由23.09%下降到14.00%,24 h的蚯蚓死亡率随之下降。(2)采用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Biomarker Response Index,BRI)和效应添加指数(Effect addition index,EAI)表征了蚯蚓锑镉复合污染土壤中暴露7 d、14 d、21 d和28 d后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蚯蚓体内锑的积累不明显;其次,在锑镉单一及复合胁迫下蛋白质含量整体下降了13.86%~58.87%,丙二醛含量和金属硫蛋白可提升至1.23 nmol/mg Pr和40.82μg/mg Pr,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整体上升37.10%~708.11%、18.94%~184.80%、9.38%~150.54%,BRI和EAI分别为1.32~3.35和﹣0.1549~﹣0.7561,表明锑镉复合污染对蚯蚓产生了拮抗效应。(3)通过土培法,评估了蚯蚓对锑镉污染土壤的土壤酶活性、锑镉形态分布、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可给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对污染土壤的蔗糖酶、脲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具有提升效应,最大可分别提高56.68%、114.56%和118.97%,但能抑制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可达65.59%,对土壤蛋白酶则无显着影响。蚯蚓可促进锑、镉污染土壤的酶指数(几何均值指数)上升,具有潜在的土壤改良功能。但蚯蚓可导致土壤锑的弱酸提取态上升4.02%~28.39%,并导致土壤锑的生物有效性与生物可给性至多提升33.33%和20.09%,但使得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可给性至多下降30.71%和13.96%(4)采用微生物群落组成谱分析法评价蚯蚓对锑镉污染土壤细菌的生物多样性影响。结果表明,蚯蚓处理后Chao1、Pielou和Shannon指数分别为3701.51~4165.40、0.815699~0.849948和9.6081~10.0925,蚯蚓促进了锑镉污染土壤中细菌的均匀度、丰富度和多样性,并导致土壤细菌组成丰度和优势地位发生改变,使得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等在蚯蚓处理土壤中相对占优,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phingomonas jaspsi等的优势地位下降。蚯蚓对锑镉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具有促进效果。本文研究了土壤锑及锑镉复合污染对蚯蚓的生态毒理效应,阐明了锑镉复合污染的交互作用机制,为土壤锑、镉污染的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持,对土壤环境中锑的危害和风险评价具有科学意义。
高长敏[4](2020)在《2种木霉对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及枯萎病防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该试验于2019年48月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内进行。试验黄瓜品种“长春密刺”,采用盆栽试验,根据前期试验结果,在种植黄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浓度为104cfu/g条件下,设置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886、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各2个浓度进行处理,分别为木霉886浓度为104cfu/g、106cfu/g的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木霉525厚垣孢子浓度为104cfu/g、105cfu/g,分生孢子浓度为104cfu/g、106cfu/g;经定期检测土壤中木霉分生孢子、木霉厚垣孢子、尖孢镰刀菌的种群变化,进一步明确尖孢镰刀菌对木霉菌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种群数量产生的影响、木霉菌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种群对尖孢镰刀菌种群的抑制作用;通过取样后分析木霉菌与镰刀菌互作状态下对黄瓜幼苗抗氧化指标与土壤酶相关酶活性等指标测定,为明确木霉菌与镰刀菌互作中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黄瓜幼苗枯萎病发病情况、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以及土壤酶活性的作用效应,因而明确木霉菌与镰刀菌种群数量与黄瓜枯萎病发病情况、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以及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最终为木霉菌在设施黄瓜生产中枯萎病生态防治与促进效应为黄瓜高产生产的综合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在木霉菌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提供崭新的技术理念,为农业生产“减肥、减药”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886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幼苗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在播种后1022d,各项指标木霉处理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游离氨基酸等指标的T2,即接种木霉886厚垣孢子浓度为106cfu/g与尖孢镰刀菌浓度为104cfu/g在互作状态下酶活性最高,且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棘孢木霉(T.asperellum)525分生孢子与厚垣孢子对黄瓜幼苗抗逆性指标的影响,在播种后1022d,各指标木霉处理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其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游离氨基酸等指标的M2,即接种木霉菌525厚垣孢子浓度为105cfu/g与尖孢镰刀菌浓度为104cfu/g互作条件下酶活性最高,且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以及其他各处理;木霉886与木霉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分别降低了黄瓜幼苗丙二醛含量、质膜透性及脯氨酸含量,仅接种尖孢镰刀菌的对照1(CK1)且显着高于对照2(CK2)及其他处理。2、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886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幼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在播种后725d,土壤蔗糖酶、土壤脲酶、土壤蛋白酶活性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其中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壤蛋白酶活性指标的T2,即接种木霉886厚垣孢子浓度为106cfu/g与尖孢镰刀菌浓度为104cfu/g互作条件下酶活性最高,且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棘孢木霉(T.asperellum)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幼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在播种后725d,土壤蔗糖酶、土壤脲酶、土壤蛋白酶活性均呈现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其中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壤蛋白酶活性指标的M2,即接种木霉菌525厚垣孢子浓度为105cfu/g与尖孢镰刀菌浓度为104cfu/g互作条件下酶活性最高,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木霉886与木霉525土壤磷酸酶活性整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播种后725d,仅接种尖孢镰刀菌的对照1(CK1)磷酸酶活性和脲酶活性分别显着高于对照2(CK2)及其他处理,木霉处理均显着高于对照2(CK2)。3、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886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幼苗土壤中木霉菌孢子数量及尖孢镰刀菌孢子数量的影响,在播种后1028d,木霉菌孢子数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规律,尖孢镰刀菌孢子数量呈现上升-下降的变化规律,其中木霉菌886厚垣孢子浓度为106cfu/g与尖孢镰刀菌浓度为104cfu/g互作处理,即T2,对尖孢镰刀菌的影响最大,其木霉菌孢子数量最多,尖孢镰刀菌孢子数量最少。棘孢木霉(T.asperellum)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幼苗土壤中木霉菌孢子数量及尖孢镰刀菌菌数量的影响,在播种后1028d,木霉菌孢子数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规律,尖孢镰刀菌孢子数量呈现上升-下降的变化规律,其中木霉菌525厚垣孢子浓度为105cfu/g与尖孢镰刀菌浓度为104cfu/g互作处理,即M2,对尖孢镰刀菌的影响最大,其木霉菌孢子数量最多,尖孢镰刀菌孢子数量最少。仅接种尖孢镰刀菌的对照1(CK1)尖孢镰刀菌孢子数量最多,显着高于其他处理。4、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886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在播种后22d,其中接种木霉菌886厚垣孢子浓度为106cfu/g及尖孢镰刀菌浓度为104cfu/g,即T2,黄瓜幼苗病情指数最低,防治效果最好;棘孢木霉(T.asperellum)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在播种后22d,其中接种木霉菌525厚垣孢子浓度为105cfu/g及尖孢镰刀菌浓度为104cfu/g,即M2,黄瓜幼苗病情指数最低,防治效果最好;木霉886、木霉525均对黄瓜枯萎病有显着地防治效果。5、通过对黄瓜幼苗发病率、病情指数与抗氧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木霉886在CK1、CK2条件下,质膜透性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显着水平,与病情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着水平;随着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浓度的增加,MDA、PRO、POD、CAT、PPO、APX和SOD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也随着增加,相关系数达到显着水平,其中PRO达到极显着水平;各抗氧化指标与病情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着水平,其中MDA、POD、CAT、APX、SOD达到极显着水平。木霉525在CK1、CK2条件下,质膜透性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显着水平,质膜透性与病情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着水平;随着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浓度的增加,MDA、PRO、POD、CAT、PPO、APX和SOD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也随着增加,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着水平;各抗氧化指标与病情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着水平,其中POD、CAT、SOD达到极显着水平。
刘瑜[5](2020)在《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文中提出铜是包括鱼类在内所有动物所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元素,在体内参与构成多种酶及功能蛋白,进而发挥免疫、抗氧化及调节能量代谢等生理作用。研究表明,人工养殖条件下鱼类主要从饲料中获取机体所需铜元素,饲料铜缺乏可引起养殖鱼类生长受阻、发育畸形;饲料铜过量则会造成铜在体内蓄积过量,产生大量自由基引起生物大分子过氧化,降低鱼类存活率、生长速度及繁殖力。因此,研发含适宜铜水平的饲料对鱼类人工养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铜是养殖水域污染物中较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可造成养殖鱼类生长受阻甚至中毒死亡。多种经济鱼类铜营养需求及水体铜的安全浓度已被报道,但在黄鳝上则未见此类研究。本文对黄鳝铜营养需求量及水体铜毒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旨为黄鳝环保型配合饲料的配制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鳝铜需求量研究试验以五水硫酸铜(CuSCO4·5H2O)为铜源,采取等对数间距(LOG10)梯度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36.8、135.7、500 mg/kg含量的Cu2+,5组饲料铜水平实测值为 14.21、23.95、37.01、135.63、499.63 mg/kg,饲喂黄鳝(62.09±1.07 g)60 d,取样测定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组织铜蓄积、血清及肝脏生化指标和肠道与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1)饲料铜水平为37.01 mg/kg组黄鳝取得最佳生长性能,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2)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体参数、全鱼及肌肉水分、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高铜饲料引发全鱼灰分显着升高(P<0.05);(3)铜在黄鳝体内蓄积规律为:肝脏>肠道>肾脏>皮肤>脾脏>肌肉;饲料铜水平上升可引起肝脏、肠道、肾脏、皮肤及脾脏铜蓄积量显着增加(P<0.05),对肌肉铜蓄积量则无显着影响(P>0.05);铜主要蓄积于肝脏,499.63 mg/kg组黄鳝肝脏铜蓄积量可超过国家对水产品铜≤50 mg/kg的安全标准;(4)高铜组黄鳝(135.63、499.63 mg/kg)血清 GPT 活力显着高于低铜组(14.21、23.95、37.01 mg/kg);饲料铜水平大于37.01 mg/kg时黄鳝血清Cu-Zn SOD活力及T-AOC显着上升(P<0.05);37.01 mg/kg组黄鳝血清CP活力及499.63 mg/kg组黄鳝血清LDH活力最高,显着高于其余4组(P<0.05);14.21、23.95、499.63 mg/kg组黄鳝血清MDA含量显着高于另外 2 组(P<0.05);肝脏 SOD、Cu-Zn SOD 活力在 37.01、135.63、499.63 mg/kg组显着高于另外2组(P<0.05);高铜组黄鳝肝脏LDH活力及MDA含量显着高于低铜组(P<0.05);(5)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胃、肠道及肝脏淀粉酶、脂肪酶及蛋白酶活力均无显着影响(P>0.05);(6)低铜饲料对黄鳝肝脏、肠道结构影响程度较小;高铜饲料引起黄鳝肠绒毛杯状细胞数量增加;肝细胞空泡化、细胞核偏移,内质网断裂卷曲呈游离囊泡状散乱分布,线粒体破裂凋亡,溶酶体数量增加、体积增大,499.63 mg/kg组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滴沉积。结果表明:适宜铜水平饲料能够促进黄鳝生长,饲料铜水平不足或过量均会抑制黄鳝的生长性能,以增重率及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均重为(62.09±1.07)g的黄鳝对饲料铜的需求量为:44.29~45.84 mg/kg。铜主要蓄积于黄鳝肝脏、肠道及肾脏组织,对肌肉营养组成及其食用安全无显着影响,但高铜可引发黄鳝肝脏铜蓄积量超标。适宜饲料铜水平提升能够增强黄鳝机体抗氧化能力,但高铜饲料会加重黄鳝脂质过氧化程度,造成肠绒毛受损,杯状细胞数量急剧增加;肝细胞内线粒体和内质网结构及功能被破坏,肝脏及肠道结构损伤。黄鳝肠道通过增加杯状细胞数量促进肠黏液分泌以加强对铜离子的排泄,表现出对高铜饲料一定的耐受能力。2.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在铜营养需求试验基础上,将铜水平为14.21(A组)、37.01(C组)及499.63 mg/kg(E组)三组试验黄鳝继续养殖至120 d时取样,每组取4份样品进行肠道菌群16SrDNA全长高通量测序,针对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属水平上,A、C两组间肠道菌群组成无显着性差异(P>0.05),E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其中免疫相关的Romrboutsia属、包含较多条件致病菌的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菌群相对丰度显着高于A、C两组(LDAscore>3.5);(2)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A组与C、E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E组在排泄系统和其他氨基酸代谢通路富集程度显着高于C组(P<0.05);(3)BugBase功能预测分析表明,E组具有压力耐受性功能的微生物相对丰度显着高于A、C两组(P<0.05),其它表型则无显着差异;(4)COG蛋白功能预测表明,E组肠道菌群的能量产生与转换,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裂、染色体分裂,染色质和动力学等功能显着低于A、C两组(P<0.05)。结果表明:饲料铜水平在14.21~37.01 mg/kg时,黄鳝的肠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变化不显着;饲料铜水平达到499.6 mg/kg时,改变了黄鳝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功能。高铜引起致病性微生物丰度增加,危害肠道健康;肠道菌群排泄系统通路增强,与生长相关蛋白功能下降,总体上不利于黄鳝生长。3.水体铜对黄鳝毒性初步研究以 CuSO4·5H2O配制 Cu2+含量分别为 0、0.25、0.5、1、2、4、8 mg/L 试验液(硬度60 mg/kg(以CaCO3计)、pH7.2,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水体Cu2+对黄鳝幼鱼的毒性,统计不同Cu2+浓度下黄鳝幼鱼死亡量,线性拟合黄鳝幼鱼24、48、72、96 h时Cu2+半致死浓度(LC50),并计算黄鳝Cu2+安全浓度(SC)。结果:(1)黄鳝幼鱼急性铜中毒症状表现为:离开水底无规律游动,体表分泌大量粘液,肛门红肿,身体绷直将吻端探出水面呼吸,鳃腔内出血;(2)Cu2+对黄鳝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 6.764、4.971、1.930、1.029 mg/L,SC 为 0.1092mg/L。结果表明:水体铜对黄鳝具有高毒性,安全浓度为0.1092 mg/L,建议在黄鳝养殖过程中避免使用硫酸铜,谨慎使用含铜产品。
王依纯[6](2020)在《棘孢木霉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幼苗促生作用及生理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试验于2019年48月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内进行。试验品种采用“长春密刺”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设置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各5个浓度水平,分别为103、104、105、106和107cfu/g,以无菌水为对照。采用木霉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木霉菌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通过测定木霉菌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的种群数量,明确木霉菌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同时测定分析相关土壤酶活性、黄瓜幼苗形态指标、生理生化指标以及抗逆性指标,探明木霉菌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土壤酶系统的影响及其对黄瓜促生作用的生理机制。通过研究,为未来木霉菌剂的研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为设施黄瓜高质量栽培、安全、高产给予技术支撑,同时对设施黄瓜可持续性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对农业生产中减施肥料亦具备一系列引导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浓度在103、104、105、106、107cfu/g处理下,对黄瓜幼苗株高、主根长、茎粗、根体积、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均展现出显着的促生效应。在播种后1040d,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浓度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但106cfu/g、107cfu/g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在播种后40d,107cfu/g、106cfu/g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株高、主根长、茎粗、根体积、叶面积分别比CK高出92.73%和76.36%、93.47%和88.94%、114.72%和108.62%、223.81%和209.52%、337.94%和315.15%。在播种后1040d,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其中107cfu/g浓度促进效果最强,其显着高于其他处理,106cfu/g、105cfu/g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是促生作用较好的浓度。在播种后40d,107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株高、主根长、茎粗、根体积、叶面积分别比CK高出90.76%、87.44%、112.3%、176.19%、307.81%;而106cfu/g、105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株高、主根长、茎粗、根体积、叶面积分别比CK高出80.15%和67.42%、79.4%和71.86%、102.96%和97.85%、166.67%和157.14%、268.51%和259.28%。2、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浓度在103、104、105、106、107cfu/g处理下,对黄瓜幼苗地上部干鲜重、地下部干鲜重等物质积累量指标均有显着地促进作用。在播种后1040d,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但106cfu/g、107cfu/g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在播种后40d,107cfu/g、106cfu/g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分别比CK高出195.08%和188.18%、217.04%和214%、164.02%和156.09%、275.65%和260.65%。在播种后1040d,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其中107cfu/g浓度促进效果最强,其显着高于其他处理;106cfu/g、105cfu/g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是促生作用较好的浓度。在播种后40d,107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分别比CK高出274.98%、334.08%、147.15%、341.52%;而106cfu/g、105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分别比CK高出202.02%和194.91%、276.88%和258.42%、82.23%和79.09%、224.13%和218.91%。3、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浓度在103、104、105、106、107cfu/g处理下,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均有显着地促进作用。在播种后1040d,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但106cfu/g、107cfu/g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在播种后40d,107cfu/g、106cfu/g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CK高出65.05%和63.10%、53.35%和50.70%、344.68%和329.85%、110.56%和103.23%、81.48%和77.48%、205.84%和201.90%、58.06%和53.11%。在播种后1040d,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其中107cfu/g浓度促进效果最强,其显着高于其他处理;106cfu/g、105cfu/g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是促生作用较好的浓度。在播种后40d,107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CK高出153.78%、72.29%、446.78%、166.91%、90.14%、211.93%、94.58%;而106cfu/g、105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态氮含量、还原糖含量、蔗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CK高出90.48%和85.46%、47.01%和44.24%、244.68%和223.36%、134.68%和128.99%、66.70%和51.29%、176.16%和173.52%、53.17%和49.75%。4、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浓度在103、104、105、106、107cfu/g处理下,对黄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抗逆性指标均有显着地促进作用。在播种后1040d,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浓度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但106cfu/g、107cfu/g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在播种后40d,107cfu/g、106cfu/g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比CK高出870.75%和852.68%、579.17%和565.76%、492.70%和477.31%、335.61%和324.80%、802.11%和794.06%。在播种后1040d,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其中107cfu/g浓度促进效果最强,其显着高于其他处理;106cfu/g、105cfu/g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是促生作用较好的浓度。在播种后40d,107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比CK高出1148.11%、674.47%、564.58%、361.89%、659.69%;而106cfu/g、105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比CK高出1040.15%和1016.56%、599.63%和593.06%、518.56%和503.74%、277.16%和270.08%、581.90%和569.24%。5、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浓度在103、104、105、106、107cfu/g处理下,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播种后1040d,103、104、105、106、107cfu/g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处理下的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均高于CK;随着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浓度增高,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106cfu/g、107cfu/g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处理显着低于103、104、105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3个处理,但106cfu/g、107cfu/g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在播种后40d,107cfu/g、106cfu/g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分别比CK高出182.54%和195.97%、202.25%和214.76%、170.89%和172.56%;在播种后40d,107cfu/g、106cfu/g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分别比103cfu/g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处理下降48.16%和41.44%、31.42%和26.19%、30.17%和29.37%。在播种后1040d,103、104、105、106、107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下的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均高于CK;随着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浓度增高,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107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显着低于103、104、105、106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4个处理,106cfu/g、105cfu/g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低于103、104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在播种后40d,107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分别比CK高出277.44%、202.2%、170.89%;而106cfu/g、105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分别比CK高出313.61%和322.78%、239.24%和251.05%、193.14%和195.63%;在播种后40d,107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分别比103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下降32.95%、55.33%、55.11%,而106cfu/g、105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分别比103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下降21.32%和18.69%、38.37%和33.72%、23.76%和22.71%。6、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浓度在103、104、105、106、107cfu/g处理下,对黄瓜土壤蔗糖酶、土壤磷酸酶、土壤蛋白酶、土壤脲酶活性均有显着地促进作用。在播种后045d,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浓度浓度越高,对促进作用越明显,但106cfu/g、107cfu/g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在播种后45d,107cfu/g、106cfu/g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处理的黄瓜土壤蔗糖酶、土壤磷酸酶、土壤蛋白酶、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比CK高出274.96%和265.36%、412.82%和402.56%、263.64%和254.55%、220.51%和215.38%。在播种后045d,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其中107cfu/g浓度促进效果最强,其显着高于其他处理;106cfu/g、105cfu/g浓度之间差异不显着但二者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是影响作用较大的浓度。在播种后45d,107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土壤蔗糖酶、土壤磷酸酶、土壤蛋白酶、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比CK高出260.57%、512.74%、272.73%、228.21%;而106cfu/g、105cfu/g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处理的黄瓜土壤蔗糖酶、土壤磷酸酶、土壤蛋白酶、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比CK高出247.91%和242.03%、446.15%和431.30%、227.27%和218.18%、200%和198.87%。7、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浓度在103、104、105、106、107cfu/g处理下,对土壤中木霉菌孢子数量均具有显着影响。在播种后545d,棘孢木霉525分生孢子浓度越高,木霉菌落数量越高,其中107cfu/g浓度木霉菌菌落数量最高,其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在播种后545d,棘孢木霉525厚垣孢子浓度越高,木霉菌落数量越高,其中107cfu/g浓度木霉菌落数量最高,其显着高于其他处理。
李梦瑶[7](2020)在《番茄品质劣变因子检测提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番茄作为我国的大宗消费果蔬,其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受外界条件刺激及细胞新陈代谢的影响时,机体内的氧自由基含量增加,从而引发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组成的酶保护系统发挥作用,所以通过提取果蔬劣变过程中的相关酶,并对其含量的变化进行检测,可进一步的检测果蔬品质变化。因此,针对果蔬中的品质劣变因子,开发相关的检测和提取方法对监测果蔬品质的劣变程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番茄劣变过程中相关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为研究对象,设计合成特异性量子点荧光探针,分别建立了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免疫荧光光谱分析法。基于荧光光谱阵列分析法结合免疫分析法,开发了多酶同时、可视化的荧光阵列检测技术,建立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高灵敏度、高通量的传感分析体系。同时以离子液体为基础结合双水相体系,开发简单、高提取率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为酶蛋白的提取和检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1.过氧化氢酶量子点标记荧光免疫法检测方法的建立以过氧化氢酶为研究对象,合成特异性量子点荧光探针,结合免疫竞争法,建立过氧化氢酶的荧光检测方法。实验利用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偶联剂激活QDs表面的羧基功能团,将激活后的QDs与过氧化氢酶进行共价偶联,以获得量子点荧光探针。以荧光强度为指标,对荧光探针合成条件和免疫荧光分析检测条件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活化剂的最佳添加量10μL、体系最佳p H 7.4、抗体的最佳浓度1μg/m L、荧光探针的最佳浓度是10μg/m L、封闭液BSA最佳浓度1%、反应时间60 min,并在此最佳条件下建立了过氧化氢酶检测模型,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1000μg/m L,相关系数为0.9 942,最低检测限可达2.5×10-2μg/m L。同时对番茄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回收率高,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可以初步实现对过氧化氢酶的定量,为实际检测节省了大量时间,适用于大样本快速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超氧化物歧化酶量子点标记荧光免疫法检测方法及同时测定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免疫荧光阵列方法的建立基于荧光光谱法原理,结合免疫荧光法和阵列分析法,建立了同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阵列检测技术。本研究首先通过碳二亚胺法,合成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特异性量子点荧光探针,基于免疫竞争分析法建立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荧光免疫检测方法,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探针的合成条件和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抗体的最佳浓度1.5μg/m L、荧光探针的最佳用量40μg/m L、封闭液BSA最佳浓度1%、反应时间60 min。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1000μg/m L,相关系数为0.9 894,最低检测限可达5×10-2μg/m L。样品加标回收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同时结合免疫分析法和荧光光谱阵列分析法的,在酶标板中建立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高灵敏度、高通量的传感分析体系,以实现了番茄中相关酶蛋白类的多种酶含量的一次性、可视化检测,同时该方法也为用于其它酶蛋白类的定量检测提供了参考。3.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方法的建立基于[(H2NC2)Mim]Br/K2HPO4离子液体构成的双水相体系,实现了番茄中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时提取分离。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H2NC2)Mim]Br离子液体最佳浓度为0.4 g/m L,K2HPO4最佳用量为0.6 g/m L,最佳提取温度为35℃,提取时间为25 min。通过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法提取的酶活性高,且稳定性较好,同时缩短了提取时间,为植物性农产品的多种酶的快速提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王姝[8](2020)在《解纤维热酸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性质表征》文中研究说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EC 1.15.1.1)是一种抗氧化金属酶,通过催化超氧阴离子发生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氢和氧气,有效抵御氧化压力和氧化损伤。本论文对来自Acidothermus cellulolyticus 11B中超氧化物歧化酶(AcSOD)进行提取、纯化;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了AcSOD基因,构建了不同的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重组蛋白,表征了酶学性质,探讨了该酶的催化类型。通过多序列比对发现,AcSOD和已知的Ni-SOD有高度的序列保守性,镍钩(Ni-hook)的9个残基(His-Cys-X-X-Pro-Cys-Gly-X-Tyr)可能是镍型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关键判断。同源模建结果表明AcSOD与PDB号为3G50的Ni-SOD序列相似性达到68.38%。暗示该酶可能是一种新型的Ni-SOD。为了阐明该酶的催化机制,本论文首先应用硫酸铵沉淀和阴离子交换层析方法从原始菌株中将该酶纯化了331倍,比活力达到2450 U/mg。但是纯化的酶的纯度未达到进一步分析的要求。本论文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克隆了AcSOD基因的完整阅读框,进一步构建了三种表达载体(pET28a-SOD1.0、pET28a-SOD2.0和pET20b-SOD3.0),以验证Ni-SOD前导序列有效切割对酶活性状态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切除前导肽后,酶才能表现出高活性。论文对重组酶(AcSOD2.0,pET28a-2.0表达产物)进行了酶学性质表征。AcSOD2.0比活力为2125 U/mg。抑制剂分析表明该酶对过氧化氢敏感,被叠氮化物弱抑制,该抑制结果与Ni-SOD抑制模式相吻合。AcSOD2.0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在50℃保温2 h仍保留80%的酶活力,并在60℃下表现出热激活现象。AcSOD2.0在pH 4-7范围内的相对活力达到95%以上;金属离子Fe2+和Ni2+抑制其活性;Fe3+、Mg2+、Zn2+、Ca2+、Mn2+、Cu2+能提高其活力。DTT导致酶失活;其它有机化合物,如乙醇、β-巯基乙醇、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曲拉通X-100、EDTA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本论文从嗜热菌A.cellulolyticus 11B中纯化获得一种AcSOD,克隆了相关基因,构建了不同的表达载体,表达并获得了重组酶。序列分析及抑制模式测定表明该酶可能是一种新型Ni-SOD。酶学性质表征表明,AcSOD2.0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较宽的pH催化范围、多种金属离子耐受或激活特性。本论文对阐明AcSOD的催化机制奠定了基础,并且该酶也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刘承鑫[9](2020)在《三种中草药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现代肉鸡养殖业发展迅速,肉鸡养殖发展达到了高峰期,高密度养殖、高产出收益已成为常见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容易造成畜禽的疾病,为了保持畜禽快速生长和抗病的目的,大量的抗生素投入使用。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病菌产生耐药性难以治疗而且药物的残留会污染环境。为此,人们开始寻找可以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剂,如微生态制剂、益生菌、植物提取物、中草药制剂等绿色无污染的添加剂开始热门起来。中草药制剂是由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通过中草药的单独使用或者配伍使用,达到畜禽促进生长、抗病防治的作用,相比于抗生素,中草药具有安全、绿色、无耐药性的优点。本研究通过动物试验探讨了多种中草药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的黄羽肉鸡600只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成5处理:对照组、抗生素组、黄芩组(添加黄芩超微粉2g/kg)、黄连组(添加黄连超微粉2g/kg)、厚朴组(添加厚朴超微粉2g/kg)。试验期为63d。记录每天的采食量以及第1、21、42、63d的体重,计算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采集21、42、63d的血清、肝脏、肠道等样品,检测血清抗氧化酶、肠道微生物、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表明:(1)在1-21d,抗生素组和中草药组能显着提高末重,分别达到了392.38g、400.90g、394.00g、418.87g(P<0.05),平均日增重达到了16.93g、17.31g、16.98g、18.11g(P<0.05),显着的降低了料重比(P<0.05)。在22-42d,黄连组显着降低了平均日采食量,厚朴组相比对照组,提高了末重,末重达到了1088.67g(P<0.05),黄连组显着降低了采食量,仅有67.69g,黄芩组显着降低料重比,料重比为2.16(P<0.05)。在42-63d,黄连组平均日采食量为72.44g,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1-63d,中草药组平均日采食量为55.04g、52.71g、56.41g,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2)21日龄时,各试验组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黄连组总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黄连组显着提高了黄羽肉鸡42日龄血清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63日龄,中草药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黄连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3)各试验组对黄羽肉鸡21d和42d白蛋白、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42d,厚朴组尿酸含量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黄连组显着降低了63d胆固醇含量(P<0.05)。(4)63d,抗生素组和厚朴组在EAAT3基因的表达量上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1d,相对于对照组,各试验组在GSH-Px基因表达量都有显着提高(P<0.05),黄连组和厚朴组在SOD基因表达量最高(P<0.05)。42d,厚朴组的GSH-Px基因和SOD基因表达量最高(P<0.05)。63d,在GSH-Px基因表达量上黄芩组和厚朴组相对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抗生素组和黄芩组有显着差异(P<0.05)。(5)对21、42和63d黄羽肉鸡盲肠微生物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这两种微生物占了盲肠微生物的95%以上,在属水平上,前十相对丰度物种占盲肠微生物的70%以上,拟杆菌属为共有优势菌属,从PCA图和PCo A图来看,21d,黄连组在菌群组成结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63d,各试验组在菌群组成结构都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综合本研究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来看,中草药能提高早期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增强抗氧化能力。
黄阔[10](2020)在《烟草根际微生物与根结线虫发生的关系及调控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烟草根结线虫病是由植物寄生性根结线虫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烟草土传病害,在长期连作种植模式下,烟草根结线虫病在全国各大烟区每年呈上升发展的趋势。由于其特殊的侵染性,烟农往往不够重视,导致田间病害防控不及时,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传统的防控手段往往是使用化学药剂,然而其靶标性不强,并且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抗药性等问题。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对该病害进行防控的科学性和必要性。想要对病害进行彻底的防控,首先需要了解病害发生的关键因子,找到发病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随着近些年对土传病害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更加关注其在土壤中的微生态作用机理以及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病与健康根际土壤之间的关系,找到影响发病的关键微生物,然后结合高通量测序、Biolog ECO微平板培养等方法,对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淡紫拟青霉等生防菌处理后烟草根际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以及代谢多样性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土壤pH降低、全N、全P增加,加剧了烟草根结线虫病的发生通过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病与健康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土壤的pH、全N、全P的含量在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病土壤与健康土壤中存在显着差异性。其中pH降低更利于病害发生。2.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的关键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改变通过分析发病与健康土壤样品的微生物组成,我们发现健康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组成类群较发病土壤中更加丰富,健康土壤样品中细菌类微生物在OTU数量、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均有提高。同时发现健康土壤中具有差异的微生物类群更多,且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在健康土壤中位列前21个属中,LDA值2.87,在健康土壤中相对丰度0.16%,发病土壤中相对丰度仅有0.02%。3.烟草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五种类群的微生物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与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关键的微生物类群中,在健康土壤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与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呈负相关关系;在发病土壤中,Bryobacter、Variibacter、Coniochaeta和绿僵菌属(Metarhizium)与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呈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外源添加生防菌能够有效改变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并找到了五种在健康土壤中与根结线虫病发生呈负相关和发病土壤中与根结线虫病发生呈正相关的微生物类群在病害发生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4.明确了生防菌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的主要碳源作用类型土壤中添加生防菌剂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整体利用,增强微生物对碳源的代谢活性;也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增加微生物物种的优势度及均一性。羧酸类和氨基酸类是引起微生物对碳源代谢差异的主要类型。?-甲基D-葡萄糖苷、D-半乳糖酸-γ-内酯、I-赤藓糖醇、D-纤维二糖、L-丝氨酸、衣康酸、D-苹果酸这7种代谢碳源的利用在病害防控中起重要作用。淡紫拟青霉通过促进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类(D-半乳糖酸-γ-内酯)的代谢利用来防控病害发生。5.验证了生防菌对田间烟草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抗逆酶活性及烟草生长的影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ls、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可以减少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数量,减轻烟株根系根结数量,降低烟草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率。仅从防治效果来看,三者可分别达到56.73%、82.97%、88.90%。生防菌处理还可以增强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强烟草抗逆性,并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淡紫拟青霉处理除最大叶长外,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最大叶宽均为最大增幅44.91%、20.11%、11.78%、39.05%。综上所述,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在抑制病害发生中有巨大潜力;Paecilomyces lilacinus(淡紫拟青霉)在田间病害防控中具有很好的效果;烟草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根际微生物直接或间接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二、微生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青藏高原燕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
1.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1.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1.2.5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
1.2.6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田间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5 回归和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2.2.2 播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秸秆产量的影响 |
2.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穗部激素含量的影响 |
2.2.5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6 各指标与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 |
2.2.7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3.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关系 |
3.2.5 叶片生理特性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6 激素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2.7 叶片显微结构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
4.2.5 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形态特征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株高及穗部特征分析 |
5.2.2 茎秆表型特征分析 |
5.2.3 根系特征分析 |
5.2.4 茎秆力学特征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
6.1.2 供试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6.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
6.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
6.2.3 土壤养分组成与细菌多样性的相关性 |
6.2.4 土壤养分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2)四环素与铜离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技术路线图与创新点 |
1.3.1 技术路线图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的构建 |
2.1.1 SBR试验装置的构建 |
2.1.2 小试试验装置的构建 |
2.2 试验污泥与试验用水 |
2.2.1 SBR反应器污泥驯化阶段进水水质 |
2.2.2 小试试验阶段进水水质 |
2.3 试验装置的运行 |
2.3.1 反应器的运行 |
2.3.2 样品的采集 |
2.4 浓度效应曲线拟合 |
2.5 四环素与铜离子混合物设计 |
2.6 高通量测序试验方法 |
2.6.1 样品的采集 |
2.6.2 高通量测序原理及流程 |
2.7 分析项目和方法 |
2.8 试验仪器 |
第三章 生物除磷反应器的启动与生物除磷污泥的驯化 |
3.1 前言 |
3.2 生物除磷系统正磷酸盐的去除情况 |
3.3 生物除磷系统COD的去除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一四环素、铜离子对生物除磷影响及微生物的抑制效应分析 |
4.1 前言 |
4.2 单一四环素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
4.2.1 不同浓度四环素对生物除磷中正磷酸盐的影响 |
4.2.2 不同浓度四环素对生物除磷中COD的影响 |
4.3 单一四环素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影响分析 |
4.3.1 单一四环素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比吸磷率的抑制效应分析 |
4.3.2 单一四环素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酶活抑制效应分析 |
4.4 单一铜离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
4.4.1 不同浓度铜离子对生物除磷中正磷酸盐的影响 |
4.4.2 不同浓度铜离子对生物除磷中COD的影响 |
4.5 单一铜离子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影响分析 |
4.5.1 单一铜离子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比吸磷率的抑制效应分析 |
4.5.2 单一铜离子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酶活抑制效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环素与铜离子混合物对微生物的联合作用 |
5.1 前言 |
5.2 不同浓度配比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比吸磷率的抑制效应 |
5.3 不同浓度配比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活性的抑制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四环素与铜离子二元混合物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OTU聚类分析 |
6.3 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分析 |
6.4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6.5 微生物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土壤锑镉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生态毒理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土壤锑、镉污染 |
1.1.1 锑镉资源与产品 |
1.1.2 锑、镉在土壤中的积累 |
1.1.3 纺织印染型锑镉复合污染 |
1.2 锑、镉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1.2.1 锑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1.2.2 镉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
1.3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与生物可给性 |
1.3.1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
1.3.2 土壤锑、镉的形态分析 |
1.3.3 土壤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分析 |
1.3.4 土壤锑、镉的生物可给性 |
1.4 土壤污染物对蚯蚓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
1.4.1 蚯蚓的生态毒理学实验方法 |
1.4.2 蚯蚓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及其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
1.4.3 蚓体生物标志物对土壤污染物的响应 |
1.5 土壤酶与土壤微生物 |
1.5.1 土壤污染物对土壤酶的影响 |
1.5.2 土壤污染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5.3 蚯蚓对污染土壤的改良作用 |
1.6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6.1 技术路线 |
1.6.2 创新点 |
2 土壤锑在老化前后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受试物种 |
2.2.2 药品、仪器和试剂 |
2.2.3 土壤采集及参数 |
2.2.4 污染土壤的配置 |
2.2.5 消解及元素测定 |
2.2.6 废弃物的回收处理 |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实验设计 |
2.3.1 锑的处理水平 |
2.3.2 锑在老化前后的形态分布 |
2.3.3 回避实验 |
2.3.4 急性毒性实验 |
2.3.5 剂量-效应关系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老化前后锑的形态 |
2.4.2 回避效应 |
2.4.3 逃逸与形态学异常 |
2.4.4 剂量-效应关系 |
2.4.5 死亡率与锑的形态的关系 |
2.5 小结 |
3 土壤锑镉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联合毒性:富集量、生物标志物响应及效应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 |
3.2.1 锑镉的处理水平 |
3.2.2 蚯蚓暴露实验 |
3.2.3 生物标志物的表征 |
3.2.4 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 |
3.2.5 联合效应评价 |
3.2.6 蚓体对锑镉的富集量及生物富集系数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蚯蚓对锑镉的富集 |
3.3.2 生物标志物响应 |
3.3.3 变异系数 |
3.3.4 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 |
3.3.5 联合效应评价 |
3.4 小结 |
4 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对锑镉污染土壤的改良作用:形态与酶活性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计 |
4.2.1 锑镉的处理水平 |
4.2.2 土壤实验 |
4.2.3 土壤酶活性的表征 |
4.2.4 几何均值指数 |
4.2.5 土壤中锑镉的形态 |
4.2.6 土壤锑镉的生物可给性和生物有效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土壤酶活性 |
4.3.2 几何均值指数 |
4.3.3 锑镉的形态 |
4.3.4 生物有效性和生物可给性 |
4.4 小结 |
5 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对锑镉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计 |
5.2.1 锑镉的处理水平 |
5.2.2 土壤实验 |
5.2.3 测序步骤 |
5.2.4 信息处理 |
5.2.5 Alpha多样性指数 |
5.2.6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样品名称解释 |
5.3.2 序列处理分析 |
5.3.3 种群丰度和Alpha多样性分析 |
5.3.4 物种差异性分析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急性毒性与老化过程 |
6.1.2 生物标志物响应与联合效应 |
6.1.3 酶活性与锑、镉形态 |
6.1.4 微生物群落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2种木霉对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及枯萎病防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2.1 木霉菌在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2 木霉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的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黄瓜种子 |
2.1.2 供试黄瓜土壤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供试菌株 |
2.2 木霉菌孢子悬液和病原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2.1 尖孢镰刀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2.2.2 木霉菌525、886 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悬浮液制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木霉对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及枯萎病发病规律影响的研究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木霉对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
3.1.1 木霉对黄瓜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1.2 木霉对黄瓜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1.3 木霉对黄瓜幼苗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4 木霉对黄瓜幼苗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1.5 木霉对黄瓜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6 木霉对黄瓜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1.7 木霉对黄瓜幼苗叶片质膜透性的影响 |
3.1.8 木霉对黄瓜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1.9 木霉对黄瓜幼苗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2 木霉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
3.2.1 木霉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2.2 木霉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2.3 木霉对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2.4 木霉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 木霉对黄瓜枯萎病抗性影响的研究 |
3.3.1 在镰刀菌存在条件下,木霉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的种群变化动态 |
3.3.2 在木霉菌存在条件下,镰刀菌在土壤中的种群变化动态 |
3.3.3 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
3.4 黄瓜幼苗发病率、病情指数与抗氧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3.4.1 黄瓜抗氧化指标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 |
3.4.2 黄瓜抗氧化指标与病情指数之间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木霉对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
4.2 木霉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
4.3 木霉菌与尖孢镰刀菌互作下土壤木霉菌及枯萎病病原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
4.4 木霉菌与尖孢镰刀菌互作下对黄瓜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
4.5 木霉厚垣孢子与分生孢子之间的差异性 |
5 结论 |
5.1 木霉对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
5.2 木霉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
5.3 木霉菌与尖孢镰刀菌互作下土壤木霉菌及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
5.4 木霉菌与尖孢镰刀菌互作下对黄瓜枯萎病防效的影响 |
5.5 木霉厚垣孢子与分生孢子之间的差异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鱼类矿物质营养研究 |
1.1 矿物质的生理功能 |
1.2 影响矿物质元素利用率的因素 |
2 鱼类铜营养研究 |
2.1 主要含铜酶、含铜蛋白及功能 |
2.2 鱼类对铜的吸收与利用 |
2.3 鱼类体内铜分布 |
2.4 铜排泄 |
2.5 鱼类铜需求研究 |
2.6 饲料铜缺乏及铜过量对鱼类的影响 |
3 水体铜对鱼类的毒性作用 |
4 黄鳝生物学特性、营养研究及产业现状 |
4.1 黄鳝生物学特性 |
4.2 黄鳝营养研究进展 |
4.3 我国黄鳝产业现状 |
5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鳝铜需求量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及材料 |
1.2 养殖管理 |
1.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试验结果 |
2.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态参数和营养组成的影响 |
2.3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组织铜蓄积的影响 |
2.4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2.5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2.6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及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3 分析与讨论 |
3.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形态参数及体组成的影响 |
3.3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各组织铜蓄积量的影响 |
3.4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血清与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6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及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章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测序数据分析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PCA分析 |
2.2 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
2.3 LEfSe差异分析与CCA分析结果 |
2.4 功能预测差异比较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3.1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3.2 饲料铜水平对黄鳝肠道菌群代谢通路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章 水体铜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研究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鳝幼鱼Cu~(2+)中毒症状 |
2.2 Cu~(2+)对黄鳝幼鱼急性毒性 |
3 分析与讨论 |
3.1 黄鳝幼鱼对Cu~(2+)适应行为 |
3.2 Cu~(2+)对黄鳝的毒性强度与安全浓度 |
4 结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棘孢木霉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幼苗促生作用及生理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1.2.1 木霉菌在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2 木霉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的研究进展 |
1.2.3 木霉菌的形态特征 |
1.2.4 木霉制剂的生产 |
1.2.5 木霉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6 木霉对植物促生作用的研究现状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黄瓜种子 |
2.1.2 供试黄瓜土壤 |
2.1.3 供试培养基 |
2.1.4 供试菌株 |
2.2 木霉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
2.2.1 棘孢木霉525 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悬浮液制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设计 |
2.3.2 试验过程 |
2.3.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
3.1.1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株高的影响 |
3.1.2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主根长的影响 |
3.1.3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茎粗的影响 |
3.1.4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根体积的影响 |
3.1.5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叶面积的影响 |
3.2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物质积累量指标的影响 |
3.2.1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地上部鲜重的影响 |
3.2.2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地下部鲜重的影响 |
3.2.3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
3.2.4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地下部干重的影响 |
3.3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1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3.2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3.3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3.3.4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3.3.5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蔗糖含量的影响 |
3.3.6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7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4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抗逆性指标的影响 |
3.4.1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4.2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4.3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4.4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3.4.5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4.6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4.7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质膜透性的影响 |
3.4.8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5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1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5.2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5.3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5.4 棘孢木霉525 对黄瓜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6 棘孢木霉525 土壤中木霉菌菌落数量 |
3.6.1 棘孢木霉525 对土壤中木霉菌菌落数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木霉对植物形态建成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
4.2 木霉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4.3 木霉对植物抗逆性指标的影响 |
4.4 木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5 木霉制剂对土壤木霉菌落数量的影响 |
5 结论 |
5.1 木霉对黄瓜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 |
5.2 木霉对黄瓜幼苗物质积累的影响 |
5.3 木霉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5.4 木霉对黄瓜幼苗抗逆性指标的影响 |
5.5 木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6 木霉制剂对土壤木霉菌落数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番茄品质劣变因子检测提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果蔬品质劣变研究进展 |
1.1.1 果蔬品质劣变机理 |
1.1.2 果蔬品质劣变相关酶 |
1.2 酶蛋白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分光光度法 |
1.2.2 色谱法 |
1.2.3 免疫分析法 |
1.3 酶蛋白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沉淀法 |
1.3.2 固相萃取 |
1.3.3 电泳法 |
1.3.4 反胶团萃取 |
1.3.5 分子印迹 |
1.3.6 双水相萃取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过氧化氢酶量子点标记荧光免疫法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2.2.2 主要设备 |
2.2.3 常用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量子点的表征 |
2.3.2 CAT量子点荧光探针(QDs-CAT)的制备 |
2.3.3 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过氧化氢酶 |
2.3.4 方法学评价与应用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量子点的表征 |
2.4.2 量子点-过氧化氢酶表征分析 |
2.4.3 参数优化 |
2.4.4 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建立 |
2.4.5 特异性试验 |
2.4.6 样品加标回收和准确度实验结果 |
2.5 小结 |
第3章 超氧化物歧化酶量子点标记荧光免疫法检测方法及同时测定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免疫荧光阵列方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3.2.2 主要设备 |
3.2.3 常用溶液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量子点的表征 |
3.3.2 SOD量子点荧光探针(QDs-SOD)的制备 |
3.3.3 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
3.3.4 同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方法的建立 |
3.3.5 方法学评价与应用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量子点的表征 |
3.4.2 量子点-超氧化物歧化酶表征分析 |
3.4.3 参数优化 |
3.4.4 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建立 |
3.4.5 特异性试验 |
3.4.6 样品加标回收和准确度实验结果 |
3.5 小结 |
第4章 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方法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相图的绘制 |
4.3.2 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酶蛋白 |
4.3.3 缓冲液法提取分离酶蛋白 |
4.3.4 酶蛋白活性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离子液体-双水相的相图 |
4.4.2 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参数优化 |
4.4.3 离子液体-双水相法与缓冲溶液提取法的对比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解纤维热酸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性质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超氧化物歧化酶 |
1.1.1 超氧化物歧化酶概述 |
1.1.2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类、分布与理化特性 |
1.1.3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催化机理 |
1.1.4 超氧化物歧化物的活性检测方法 |
1.1.5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 |
1.2 解纤维热酸菌 |
1.3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Acidothermus cellulolyticus 11B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序列分析、模建与纯化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序列分析 |
2.2.2 超氧化物歧化酶同源模建 |
2.2.3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 |
2.3 实验结果 |
2.3.1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序列分析 |
2.3.2 超氧化物歧化酶同源模建 |
2.3.3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构建、纯化与酶学性质表征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1.3 溶液配制 |
3.1.4 菌种与质粒 |
3.2 实验方法 |
3.2.1 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扩增 |
3.2.2 pET28a-SOD1.0和p ET28a-SOD2.0 重组质粒的构建 |
3.2.3 pET20b-SOD3.0 重组质粒的构建 |
3.2.4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3.2.5 蛋白含量及酶活测定 |
3.2.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类型的确定 |
3.2.7 AcSOD2.0 热稳定性测定 |
3.2.8 AcSOD2.0 pH耐受性测定 |
3.2.9 AcSOD2.0 金属离子稳定性测定 |
3.2.10 不同化合物对AcSOD2.0 活力的影响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超氧化物歧化酶目的基因扩增 |
3.3.2 pET28a-SOD1.0和pET28a-SOD2.0 重组质粒的鉴定 |
3.3.3 pET20b-SOD3.0 重组质粒的鉴定 |
3.3.4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3.3.5 蛋白含量及酶活测定 |
3.3.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类型的确定 |
3.3.7 AcSOD2.0 热稳定性测定 |
3.3.8 AcSOD2.0 pH耐受性测定 |
3.3.9 AcSOD2.0 金属离子稳定性测定 |
3.3.10 不同化合物对AcSOD2.0 活力的影响 |
3.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三种中草药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1.1.1 中草药添加剂的含义 |
1.1.2 中草药添加剂的特点 |
1.1.3 中草药添加剂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
1.2 黄芩的研究进展 |
1.2.1 黄芩的概述 |
1.2.2 黄芩的生理学作用 |
1.3 黄连的研究进展 |
1.3.1 黄连的概述 |
1.3.2 黄连的生理学作用 |
1.4 厚朴的研究进展 |
1.4.1 厚朴的概述 |
1.4.2 厚朴的生理学作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种中草药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与日龄 |
2.1.2 饲养管理 |
2.1.3 仪器与试剂 |
2.1.4 指标测定及方法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种中草药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三种中草药对黄羽肉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2.3 三种中草药对黄羽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4 三种中草药对黄羽肉鸡空肠黏膜、肝脏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5 三种中草药对黄羽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中草药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2 中草药对黄羽肉鸡胆固醇的影响 |
2.3.3 中草药对黄羽肉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3.4 中草药对黄羽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 |
致谢 |
(10)烟草根际微生物与根结线虫发生的关系及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根结线虫的生物学及危害特性 |
1.1 根结线虫概述 |
1.2 烟草根结线虫病概述 |
1.3 根结线虫病防治现状 |
2 根结线虫病与根际微生物的关系 |
2.1 植物病害与根际微生物的关系 |
2.2 根际微生物对土传病害的影响 |
2.3 根际微生物对根结线虫的抑病机制 |
3 根结线虫生物防治的机制 |
3.1 生防菌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3.2 生防菌对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3.3 生防菌在病害防控中的应用 |
4 选题依据及切入点 |
4.1 选题依据 |
4.2 研究切入点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病与健康土壤的微生态特征研究 |
第一节 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病与健康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病与健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三种生防菌对温室烟草根结线虫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第一节 三种生防菌对根结线虫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三种生防菌对烟草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三种生防菌对烟草根系酶活及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三种生防菌对温室烟草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生防菌剂对田间烟草根结线虫病的控制效果研究 |
第一节 不同生防菌剂对烟草根际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不同生防菌剂对田间烟草根结线虫病发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微生物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D]. 贾志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四环素与铜离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D]. 刘亚丽.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2)
- [3]土壤锑镉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生态毒理学效应[D]. 许志楠. 东华大学, 2020(01)
- [4]2种木霉对黄瓜幼苗抗氧化系统及枯萎病防效的影响[D]. 高长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5]黄鳝铜需求量及铜毒性研究[D]. 刘瑜.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6]棘孢木霉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对黄瓜幼苗促生作用及生理机制的研究[D]. 王依纯.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7]番茄品质劣变因子检测提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李梦瑶. 新疆大学, 2020(07)
- [8]解纤维热酸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性质表征[D]. 王姝. 吉林大学, 2020(08)
- [9]三种中草药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 刘承鑫.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10]烟草根际微生物与根结线虫发生的关系及调控作用研究[D]. 黄阔. 西南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