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料工程化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杨子锋[2](2021)在《基于异山梨醇的生物基聚碳酸酯合成及改性研究》文中指出传统聚碳酸酯(PC)以石油基化合物双酚A(BPA)和光气为原料合成,因为BPA的雌激素效应以及光气的剧毒挥发性导致传统工艺存在一些缺点。目前,采用生物基单体异山梨醇(ISB)和二氧化碳基化合物碳酸二甲酯(DMC)为原料直接一步酯交换熔融缩聚合成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PIC),不仅绿色无毒,而且与传统的双酚A型聚碳酸酯相比,具有更加优异的光学性能、耐划伤和耐热性能,已经成为现在开发高性能聚碳酸酯的研究方向。但是要合成性能优异的PIC,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ISB存在分子内氢键导致其反应活性低;其次,DMC存在甲基化和甲酯化的竞争反应,并且甲基化产物抑制PIC分子链的增长;最后,ISB的刚性结构导致PIC的力学柔韧性能差,加工性能不好,限制了其工程化的使用。针对以上的难点,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其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筛选一系列有机碱金属催化剂,考察了不同有机碱金属对ISB的催化活性和DMC甲酯化反应的选择性。利用DFT模拟计算、红外、核磁、质谱等分析手段结合试验数据,研究了催化剂自身阴阳离子结合能以及其活化反应底物的能力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合成PIC的影响,并获得了催化剂开发和设计的理论指导依据。另外,通过核磁对PIC低聚物和终聚产物的端基官能团结构进行表征分析,获得了 ISB和DMC的反应特性规律。最后结合质谱分析首次捕捉到了PIC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体,结合中间体结构最终提出了阴阳离子共同促进链增长的机理。(2)结合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的可设计性,设计并合成一系列以邻、间、对苯二酚为阴离子,[N1111]+、[N2222]+、[N3333]+、[N4444]+为阳离子的双活性位点离子液体催化剂,并对其催化活性进行了筛选,合成了高分子量的PIC。结合试验数据和DFT模拟计算研究了阴阳离子活性位点的类型、数量和空间结构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了双活性位点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DMC和ISB合成PIC的反应活性规律。最终结合对PIC合成过程中间体的捕捉分析,证实了 DMC和ISB交替加成的反应路径,为DMC和ISB合成PIC反应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3)为进一步提高催化活性,设计合成了以[Py]-、[Im]-、[Tr]-为阴离子,[N2222]+、[Emim]+、[P4444]+为阳离子的7种离子液体催化剂,对其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经活性筛选,[Emim][Im]展现了最高的催化活性,实现了 ISB的98%转化率,并合成了重均分子量为53100 g/mol的PIC。另外,通过核磁手段对不同温度下合成PIC的反应过程进行原位跟踪表征,发现了反应工艺条件对DMC甲基化反应、ISB内外羟基活化存在的影响规律,并使用核磁证实了离子液体阴阳离子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全文的表征分析,最终提出了阴阳离子协同氢键共同促进链增长的机理。(4)提出一步法共聚新方法,缩短了聚合工艺流程,提高了反应效率,并筛选了一系列脂肪族和芳香族二醇单体成功合成了共聚改性PIC。另外经过芳香族二醇单体配比的优化,最终合成了重均分子量高达80300 g/mol的共聚PIC,并且通过对共聚PIC羰基碳区的碳谱进行积分计算分析,找到了共聚PIC的玻璃转化温度降低规律。DSC和TGA分析结果表明,基本实现了 PIC热学性能的可控和可调。另外,DMA测试结果表明芳香族二醇单体的引入有效改善了 PIC的柔韧性,降低了 PIC的刚性。通过共聚改性研究不仅极大地改善了 PIC的柔韧性和加工性能,而且保持了较高的热学性能。
张林波[3](2021)在《超窄线宽激光工程化关键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窄线宽激光又称为超稳激光,是相干性最好的激光。超窄线宽激光在高精度时间频率信号的产生和传递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光钟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超窄线宽激光,常被称为钟激光,用于钟跃迁信号的探测,其频率稳定度决定了光钟的中短期频率稳定度。超窄线宽激光和飞秒光梳相结合,可以产生超稳光生微波源,减小Dick效应对铯原子喷泉钟的影响,提高现行基准钟的频率稳定度。同时超窄线宽激光作为高精度光纤光学频率传递装置的光源,是提高光频信号传递精度的可靠保障。此外,超窄线宽激光在量子光学、超精密光谱、引力波探测、基本物理量测量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担了921空间站锶原子光钟以及“十三五”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两大重要的工程研制项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围绕上述工程任务开展,以超窄线宽激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空间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关键技术,高控制带宽的自动稳频关键技术和空间集成光学系统关键技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698 nm外腔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空间超窄线宽激光系统的光源,是系统最重要的关键器件之一。商用半导体激光器的体积、重量以及空间环境适应性等方面都无法满足空间超窄线宽激光系统的需求。研制了使用窄带干涉滤光片选模,具有“猫眼”结构的新型可调谐抗振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并通过力学试验对其环境适应性进行验证。国内首次面向空间光钟应用需求,设计研制了基于干涉滤光片的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突破了空间超窄线宽激光研制的一项关键技术。理论分析研究了基于干涉滤光片选模和“猫眼”结构外腔对压窄激光线宽,提高激光器的抗振动能力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机械结构,研制的激光器体积小巧、结构稳定,没有任何弹性加载的可调节装置。激光器自由运转时的线宽达到了180 k Hz,在1~10 s内的频率稳定度小于1×10-9.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激光器进行了模态分析以及重力环境下的形变分析,激光器的一阶共振频率为2316 Hz,大于基频70 Hz的要求。对激光器进行了空间应用系统有效载荷环境试验要求(鉴定级)半量级的力学环境试验。试验前后激光器输出激光的光斑形状、波长以及输出光功率等主要性能的变化满足设计要求。试验表明,激光器能够抵抗450 g的加速度冲击的要求。(2)针对空间超窄线宽激光在轨运行时无人值守的特点,开展了激光自动稳频实验研究。首次实现了一种基于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相结合的激光自动稳频系统,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激光频率自动锁定算法。为了获得较快的控制速度,稳频系统的核心为模拟PID电路,所有参数调节通过数字电路以及程序由微控制器来实现。通过优化锁定算法,实现了自动锁定以及失锁后重新锁定的功能。自动稳频系统实现了高达2 MHz的控制带宽,能在不到4 s时间内判断激光器失锁并实现激光频率的重新锁定。经过4 000多次的重复实验,每一次激光频率失锁后都可以实现自动重新锁定。(3)面向空间应用的超窄线宽激光受系统资源条件的限制,其重量、体积等因素是必须考虑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发射过程中振动、冲击的影响以及从地面到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光路板的形变影响等。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对实验室超窄线宽激光光学系统进行了小型化设计,创新性的提出了采用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方法对集成光学平台进行优化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空间超窄线宽激光电性能件光学系统的设计,所有光机组件通过小型化、模块化设计,集成在一块310mm×210 mm光学基板两侧。通过力学仿真分析,光路板在重力的影响下最大形变量仅为0.36μm,初步满足了空间应用要求。解决了小型化、高稳定性、高精密光束指向等空间集成光学关键技术难题。对空间窄线激光器电性能件的指标进行了初步测试,激光器线宽约4.6 Hz,频率稳定度优于3.5×10-15/s.(4)开展了应用于高精度光纤光学频率传递的1550 nm超窄线宽激光工程化研究。面向可移动、可搬运以及电信机房环境的应用,对光学模块、物理模块、电路模块进行了小型化、集成化优化设计。整个系统集成在19寸6 U隔音机箱内,质量小于30 kg.解决了光学参考腔振动敏感度优化,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问题,为通讯波段的超窄线宽激光工程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解决了可移动、可搬运以及未来面向空间应用的超窄线宽激光工程化所面临且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未来空间原子频标的产生和高精度光纤光学频率信号的传递奠定了基础。
王永伟[4](2020)在《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拉挤集成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碳纤维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相关产业初具规模。拉挤成型技术作为最成熟和普及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具有快速的生产效率和极高的原料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纤维沿轴向方向上优异的力学性能,近几年逐步形成一系列标准的工业化产品,尤其是在能源、建筑领域,出现了用于电力输送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油田开采用的碳纤维抽油杆,风力发电叶片用碳纤维加强筋梁等制品。这些应用领域均为连续长度使用,少则数十米,多则成百上千米,甚至是要求高达数千米而不能有任何形式的接头,因此对拉挤制品在轴向方向上各项性能的连续和稳定性上有极为严苛的要求。本文对能源领域中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油田用抽油杆和风电叶片加强筋板的轴向拉挤-环向缠绕-玻纤带包覆一体化成型技术和工程化应用关键技术上开展了研究。对影响复合材料连续拉挤成型过程中质量不稳定因素及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树脂特性变化以及固化反应的差异性对拉挤产品微观组织结构及宏观性能的影响形式;研究了拉挤产品裂纹、形变等缺陷产生的机理及消除方法;对连续拉挤中、高温树脂体系反应动力学与拉挤工艺控制关系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树脂体系在连续拉挤过程中均一、连续稳定固化;研究了影响连续拉挤稳定成型的各项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对各关键因素实现了可调可控,有效抑制了各种产品制备过程中内部缺陷的产生,实现了拉挤制品的连续稳定化制备。对多层功能复合型碳纤维增强光纤探测杆和电信号缆开展了研制工作。以环向缠绕层对内芯功能部位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居中定位,以环向包覆高强玻璃纤维带层实现对制品径向的保护和性能的提升。开发了轴向拉挤-环向纤维缠绕-包覆玻纤带一体化成型技术。通过优化成型工艺,改进生产装备,配套各项保障体系,实现生产过程中制品内外结构稳定,高温树脂体系均一固化,并进一步验证制品性能的连续稳定,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两个系列产品超长距离连续稳定化制备。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和抽油杆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包括实现长距离力学性能传递的连接金具及配套安装技术,安全施工用的导向装置,连续长度应用所需的抗扭转、防偏磨、断裂保护以及临时夹持装置。根据纤维材料的各项异性以及径向方向性能的差异,对抽油杆施工作业车进行了设计,并在实际现场验证了设备的各项功能,实现了稳定的施工作业工序。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胜利油田以及延长油田开展科研项目并对碳纤维抽油杆进行推广应用,对现场各项采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对杆柱设计和采油工艺优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合理化的应用和设计方案,以提高采油效益和并实现能耗控制。在连续拉挤制品施工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即是连接金具的制作,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性以及产品的综合寿命。而在施工放线作业各项环节中,不可避免的会对杆体径向造成挤压、扭转、弯折或冲击损伤,但此类产品通常表面被包覆金属绞线或有油污,难以通过肉眼发现内部损伤;另一方面在系列产品服役周期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判定产品质量并预测寿命。因此施工质量验收和产品运营维护均需要专业配套的无损检测技术。本文基于X射线成像机理,开发了一款便携式无损探伤仪,系统研究了不同成像手段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图像增强技术,实现了对绞合拉挤产品复合材料芯棒以及关键连接部位缺陷的清晰识别;基于振动频谱响应原理,开发了一款长距离拉挤复合产品缺陷识别便携装备,通过振动扫频和频谱识别,建立了复合拉挤产品缺陷探测和谱图识别方法;实现了拉挤产品施工以及运营维护过程中损伤局部检测和长距离缺陷探测,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常汉臣[5](2020)在《PET塑料降解和迷迭香酸合成的人工微生物混菌体系的设计构建》文中认为人工合成代谢网络的复杂度提升带来了底盘微生物的生理负担的加重,人工合成微生物混菌体系模拟大自然菌群进行复杂目标生物过程,已经成为合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的绿色生物降解和高附加值产物迷迭香酸(RA)的异源生物合成为例,探究物质降解与合成功能的人工合成微生物混菌体系的设计构建原理。针对PET塑料的生物降解,以PET的单体BHET为研究对象,设计构建并优化了由两种代谢工程化的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微生物共培养降解体系,最终22 h内实现了100 mg BHET的完全降解。为了克服降解产物TPA的毒性以及其对菌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引入红球菌来降解TPA。在此人工三菌体系中,降解100 mg BHET的时间缩短至20 h。将该三菌体系应用到PET塑料的生物降解中,6天使PET塑料的质量减少了10.6 mg,降解效果达到31.2%,相较单菌降解体系降解效果提高了2.72倍。迷迭香酸分子包含咖啡酸和丹参素两个结构单元。本研究构建了包含酪氨酸脱氨酶(TAL)、羟化酶(Hpa B、Hpa C)转化途径的工程化酿酒酵母菌株,实现了以酪氨酸为底物生产咖啡酸。设计构建了由产咖啡酸的工程化酿酒酵母、产丹参素的工程化大肠杆菌和表达迷迭香酸合成酶的大肠杆菌组成的三菌体系,实现了迷迭香酸的从头异源生物合成,发酵120 h迷迭香酸产量达到38.78 mg/L。本研究为未来理性设计更加复杂、高效,能够应用于生物能源、环境修复等领域的人工混菌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刘通[6](2020)在《振荡推拉制备高强韧HDPE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密度聚乙烯(HDPE)因具有成本低、易加工、耐酸碱性佳以及力学性能良好等优点备受工业界和学术界关注。此外,HDPE分子链具有较高的柔顺性和规整性,这使得其构象转变对外部作用场(如温度场、流动场、压力场等)响应极为敏感,从而具有结晶形态较易调控等优点。为拓展HDPE的领域应用,HDPE复合材料必须兼具高强度和高韧性特征。然而,传统的HDPE共混改性对其强度和韧性平衡调控结果尚不理想。聚合物材料的宏观性能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而结构的形成又强烈依赖于成型加工过程。因此,本论文将以聚集态结构优化调控为切入点,以振荡推拉模塑成型新方法为手段开展系列研究工作,探索振荡推拉剪切流场实现HDPE基复合材料高强韧的机理,为HDPE的强韧化制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深入理解HDPE在不同强度振荡推拉剪切流场作用下的分子链取向及结晶取向行为。首先,在一系列梯度的振荡推拉剪切流场强度下制备成型了HDPE试样,并利用DSC、SEM、2D-SAXS、2D-WAXD等表征方法对各试样的热力学性能、结晶形态及晶体结构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振荡推拉剪切流场强度范围内,随着流场强度的逐渐增加,HDPE结晶形态由球晶逐渐向取向串晶演变;但是当流场强度过高时,结晶的规整性下降,串晶结构出现了不同形式的缺陷。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同样表明,剪切强度对HDPE结晶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佳值,在此条件之下,结晶的规整性最好、取向度最高,与实验结果有良好对应关系。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样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均随着振荡推拉剪切流场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仅通过振荡推拉剪切流场强度得调控,使的最佳条件下的HDPE试样(LOPPM-M)的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韧性分别提高了176.2%、124.5%、129.2%、243.6%和207.8%,实现了制品性能的自增强效果。结合实验结果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分析,建立了HDPE材料“成型加工-微观结构-宏观性能”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半结晶型聚合物的定构加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新思路。(2)在深入理解了HDPE对振荡推拉剪切流场强度响应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向HDPE基体中添加聚四氟乙烯(PTFE),并在强流场作用下原位形成纳米纤维,继而诱导形成纳米杂化串晶。结果表明,PTFE的引入大大增加了串晶的密度,并且串晶之间彼此互锁形成晶体网络。更重要的是,由于PTFE纳米纤维的引导作用,使得纳米杂化串晶结构中shish长度大大增加。并且shish之间间距的减小,也促进了kebab片晶间的互锁效果。通过PTFE原位成纤在试样中构筑了大量纳米杂化串晶,解决了单一聚合物制品中串晶数量较少的难题,该富含纳米杂化串晶的试样的力学性能大幅度提高。特别地,当PTFE含量为5%时,其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冲击韧性分别达到了133.4MPa,4388.1MPa和69.1k J/m2,较注塑成型的HDPE分别提高了503.6%,496.4%和209.9%。(3)通用塑料工程化应用是塑料加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向HDPE基体中添加长链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并在振荡推拉剪切流场作用下进行制备成型,探索了HDPE在工程领域应用的潜在价值。由于UHMWPE长链结构在抑制松弛及诱导shish结构方面的优势,最终在试样中形成了微串晶和巨串晶交替存在的致密串晶结构。得益于串晶的固有优势,其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显着提高。当添加30%的UHMWPE时,其拉伸强度、杨氏模量和冲击韧性较注射成型的HDPE提高了375.4%,587.4%和677.4%,达到了110.3MPa,5054.1 MPa和48.2k J/m2。质量磨损率由纯HDPE注塑成型试样的18.6mg/MC降低到LOPPM-30UH试样的4.2mg/MC,并优于纯UHMWPE模压成型试样的7.5mg/MC。因此,该种致密串晶化HDPE/UHMWPE材料有望替代部分工程塑料,并且在全关节置换等领域得到应用。(4)人类承重骨是一种典型的各向异性结构,这赋予它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然而,目前制备的各种承重骨替代材料都是各向同性的,这使得其力学性能难以满足替换要求。通过分析天然承重骨的微观结构单元,在HDPE基体中引入纳米羟基磷灰石(HA),并利用振荡推拉模塑成型方法进行仿生制备。最终,在试样中成功构筑了各向异性类骨结构,进一步优化实验参数和工艺流程,使得其强度和模量达到人类承重骨替代的相关指标要求,并优于已经商用的HAPEXTM。结合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骨缺损移植实验结果分析,该串晶化HDPE/HA承重骨替代材料的细胞增殖和黏附状况良好,与宿主骨之间形成了强而稳固的界面层,在临床应用方面前景广阔。基于振荡推拉剪切流场的作用,在HDPE基复合材料中构筑了致密的串晶结构,实现了多个材料体系的自增强和自增韧,推动了HDPE在高端领域的应用。
王新宇[7](2019)在《基于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生物-无机复合材料设计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生物-无机复合材料体系在能源和纳米材料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人工光合作用和功能复合材料方面。DNA、短肽、蛋白质、噬菌体和细菌等生物材料或生物系统都已经被成功用于复合材料的构建。然而在这些体系当中,DNA的稳定性较差且较难实现大规模生产;短肽和蛋白质的合成和纯化过程较为繁琐;噬菌体的衣壳蛋白只能融合短肽,无法提供更多的功能性;对于细菌来说,直接在细胞表面合成或者负载无机材料,细胞的表面积较小限制了无机材料的合成效率,且合成的无机材料与细胞直接接触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总的来说,目前构建复合材料体系大多数是静态的方法,缺乏天然材料本身具备的多层次性和高阶复杂性。此外,现有的生物-无机复合材料体系由于生物模板制备或纯化步骤的繁琐性以及较低的合成效率,因此较难实现大规模生产。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从天然的多级自组装复合材料(如牙齿、骨头和贝壳)获得灵感,提出采用自然界中研究较为透彻的大肠杆菌生物被膜作为模板,并利用其形成过程的动态自组装特征来构建新型的生物-无机复合材料。生物被膜是由自分泌的胞外基质包裹细菌组成的整体结构。本论文制备的复合材料利用并经由生物被膜的动态自组装而形成,因此具备多维、多层次性以及易于大规模生产等特征。为了更好的控制复合材料的形成,本论文还特别引入合成生物学的工具,将蓝光光控的基因环路pDawn引入大肠杆菌,利用蓝光光照来控制生物被膜蛋白CsgA的分泌和胞外自组装,从而时空调控复合材料的组装和形成。在本论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生物被膜curli纤维的主亚基蛋白CsgA的C端融合了两种功能肽段:组氨酸标签His-tag和促进无机纳米材料CdS成核的肽段A7。本论文利用这两种功能肽段发展了两种友好的生物-无机复合材料体系构建方法,第一种基于组氨酸标签可以在生物被膜表面进行多种不同的纳米材料的动态自组装,另外一种基于A7矿化肽段则可以在生物被膜表面进行CdS纳米颗粒的矿化。利用构建的两种生物-无机复合材料体系,论文进一步发展了可循环利用的催化体系和人工光合作用体系。论文的第一部分,特别引入了“NTA-Metal-His”的配位化学,在纳米材料表面修饰NTA配体,从而在纳米材料和生物被膜之间建立了特异性的结合作用力。基于纳米材料和大肠杆菌共培养的方法实现了单种或多种纳米材料在生物被膜curli纤维表面的定向和复合自组装。此外,基于生物被膜的固有粘性实现了纳米材料在不同的表面或界面的涂层技术。最后,通过纳米材料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顺序,实现了纳米材料在二维平面和三维曲面的层层自组装。研究表明利用这种新颖的纳米材料动态自组装技术不仅可以制备概念上的新材料,并且所制备的结构具有多样可调性,在电子装置、光电器件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论文的第二部分,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光感细菌能响应外界蓝光光照的特性,实现了按人为预先设定的方式时空可控地对溶液中的无机纳米材料进行动态自组装。为此,特别地将光控基因环路pDawn引入生物被膜的分泌体系,通过蓝光来控制主亚基蛋白CsgA的产生和分泌。同时,结合论文中建立的纳米材料和生物被膜的特异结合方法,成功实现了纳米材料在二维平面的布阵自组装。由于光的空间分辨率可调,纳米材料布阵图案的形状和大小可以通过预先设计的图案掩膜来进行控制。布阵图案中纳米材料的种类则可以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的纳米材料组分来进行控制。论文的第三部分,尝试利用生物被膜体系负载无机纳米材料的方法,解决纳米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的泄露和再回收的难题。为此,依据已经建立的生物-无机复合材料体系发展了两个易操作、大规模、可调控和可循环的催化反应体系:生物被膜绑定的金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还原对硝基苯酚;生物被膜固定的CdSeS@ZnS量子点用于光催化产氢。除此之外,本章节还利用氧化聚合的原理以生物被膜作为成核点在生物被膜表面合成聚吡咯,成功构建了导电复合材料。论文的第四部分,构建能表达CsgAA7(A7是9个氨基酸组成的CdS矿化短肽)的重组大肠杆菌,并在生物被膜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镉源和硫源,成功实现CdS纳米材料在生物被膜胞外纤维表面的矿化。最后,基于矿化的CdS纳米颗粒,建立了两种人工光合作用体系:光催化三甲基丙酮酸还原生成叔亮氨酸,以及光催化下的氢化酶产氢。总之,本论文利用可基因编程的细菌生物被膜技术平台,探索了生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这种复合材料在电子器件、可循环纳米催化和人工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利用该方法合成的生物-无机复合材料体系中,无机组分是在生物被膜curli纤维上通过特异性绑定或通过生物仿生矿化而生成(而非细胞表面沉积或生成),因而可以减少对细胞的损害,说明细菌生物被膜可以作为新的平台来发展界面相容的生物-无机复合材料。由于生物被膜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极易放大生产,并具备其他优异功能,如希瓦氏菌生物被膜具备导电能力。因此本论文构建的生物-无机复合材料体系将不仅在人工光合作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样在电学、光学和器件等多方面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杨松源[8](2019)在《共利用葡萄糖和木糖合成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人工双菌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是一种由微生物全合成的高分子聚酯,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多种高附加值特性。高成本以及应用范围小限制了PHA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因此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合成具有更大应用范围的PHA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基于此,本课题开展利用葡萄糖和木糖混糖以及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等可再生资源合成中长链PHA(medium chain length polyhydroxyalkanoate,mcl-PHA)的研究。构建了由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KT2440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MG1655组成的人工双菌体系。敲除E.coli的pts G和man Z基因,使其偏好利用木糖而缓慢代谢葡萄糖,从而避免与P.putida竞争生长;同时敲除atp FH以及env R基因促进其合成乙酸和胞外游离脂肪酸(FFA),为P.putida提供能够促进mcl-PHA合成的碳源。P.putida能够代谢乙酸,从而解除乙酸对E.coli的抑制,形成了与E.coli间基于“营养供给”和“解毒”的互利共生关系。此外,强化P.putida乙酸同化过程,包括过表达acs和ack A-pta通路。其中,过表达acs基因能够提高P.putida利用乙酸合成mcl-PHA能力,mcl-PHA产量是野生P.putida的1.9倍。利用构建的人工双菌体系进行了混糖发酵优化研究。在M9培养基中,总糖浓度为20 g/L(葡萄糖和木糖浓度分别为10 g/L)时,双菌体系的mcl-PHA产量为0.541 g/L,是P.putida纯培养产量的3.9倍。将经氨水预处理的玉米秸秆酶解,水解液中主要糖成分为葡萄糖和木糖(浓度比为4.3:1),以该水解液为碳源时双菌体系的mcl-PHA产量为0.434 g/L,略低于以试剂糖为底物的产量(0.469g/L)。上述结果与国内外其他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mcl-PHA的研究相比均具有竞争优势,表明人工构建混菌体系是一种能够增强利用可再生糖基碳源合成mcl-PHA的有效策略。
王立伟[9](2019)在《油田用碳纤增强杂萘联苯聚芳醚复合材料及其工程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采油装备上应用较少,主要因为采油领域工作环境复杂,复合材料用树脂基体难以达到使用要求,尤其是高温采油领域,随着采油井井深增加及部分稠油井开采,井下采油温度不断提高、腐蚀性更强。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树脂基体,以提高复合材料采油装备的耐温性能、耐腐蚀性能、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等。杂萘联苯型聚芳醚树脂玻璃化温度为250℃~310℃,耐高温、可溶解,综合性能优异,可以作为耐温型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及其连续碳纤维(CF)复合材料的增韧改性剂。利用杂萘联苯型聚芳醚树脂改性高温型环氧树脂应用于碳纤维抽油杆拉挤,既保持了碳纤维抽油杆的耐温性能,同时又提高其耐冲击和耐应力开裂性;同时,将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型聚芳醚树脂用于制造抽油杆扶正器,提高抽油杆扶正器的高温抗磨损性能,可以解决目前高温深井及稠油井用金属扶正器因不耐腐蚀导致使用周期短的问题,同时实现减重节能。本文主要研究了连续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型聚芳醚树脂改性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连续拉挤成型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抽油杆;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型聚芳醚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制备了耐高温、耐磨抽油杆扶正器;研究了抽油杆接头粘结用杂萘联苯型聚芳醚树脂基粘合剂;并在油田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考核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4-(4-羟基-苯基)-2H-二氮杂萘-1-酮(DHPZ)与4,4’-二氯二苯砜、4,4’-二氟二苯酮和2,6-二氟苯腈经溶液亲核取代逐步聚合反应合成了聚合物PPENSK,通过调控封端剂结构制备了氨基封端杂萘联苯聚芳醚腈砜酮(A-PPENSK)和环氧封端的杂萘联苯聚芳醚腈砜酮(E-PPENSK)。研究了 A-PPENSK/E-PPENSK双组份粘合剂,系统研究了 A-PPENSK和E-PPENSK的分子量及二者之间的配比对粘合剂性能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最佳粘合剂配方。结果表明:A-PPENSK/E-PPENSK粘合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值大于300℃,5%热失重温度为480℃,高温800℃下残碳率为62%。在室温、350℃、400℃下粘接剪切强度分别为48.7MPa、30.2MPa和24.6MPa,表现出优异的耐温性能。将其应用于粘接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抽油杆杆体和金属接头,整体拉断力大于300kN,百万次疲劳实验后强度保持率达到90%,批量粘接应用证明A-PPENSK/E-PPENSK粘合剂稳定性优异,满足油田长周期使用要求。二、以短切碳纤维为增强体,采用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PPESK/PPBESK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制备了抽油井用扶正器。研究了 PPESK和PPBESK的分子链结构对其流变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环境以及注塑加工成型工艺要求,确定了 PPESK分子链结构为PPESK8020,即砜酮比为8:2,PPBESK的分子链结构为PPBESK3505,即联苯结构与二氮杂萘酮结构的摩尔比为65:35,砜酮比为95:5,并且m(PPESK8020):m(PPBESK3505)=3:7时较适合注塑成型工艺,且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系统研究了碳纤维含量对CF/PPESK/PPBESK体系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当碳纤维含量为25%时,所制备的扶正器力学性能最高,摩擦系数最低,其磨损率显着低于金属材料扶正器。CF/PPESK/PPBESK复合材料主要性能指标为:拉伸强度≥150MPa,弯曲强度≥280MPa,热变形温度≥270℃,常温有油润滑后摩擦系数≤0.045。经油田实际应用考核,CF/PPESK/PPBESK复合材料扶正器可以在260℃高温下使用500天以上,扶正保护效果明显,平均使用寿命是金属材料扶正器3倍以上,可以替代目前油田使用的金属扶正器,服役于高温稠油井采油。三、采用PPESK增韧改性多官能团环氧树脂,通过溶液共混的方式,得到一系列PPESK/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共混物,并制备CF/PPESK/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讨论了碳纤维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当PPESK用量为4%~6%时,共混树脂的拉伸强度变化较小,两种材料的相容性较好,且PPESK增韧后的多官能团环氧树脂玻璃化温度(Tg)提高了7℃。通过抗弯及疲劳性能测试,证实CF/PPESK/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棒材的弯曲半径满足55D(Q/GDW10851-2016标准)要求,表层不开裂、不起皮,100万次疲劳测试后,复合材料棒材的强度保持率不低于90%,经90天强化老化后,强度保持率仍大于90%。四、研究了碳纤维增强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抽油杆制造技术及质量影响因素,完成碳纤维增强高温树脂基抽油杆油田应用试验。分析了碳纤维高温树脂基抽油杆缺陷产生及影响质量的因素。制备的碳纤维增强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抽油杆性能:拉伸强度≥1580MPa,层间剪切强度≥69MPa,接头屈服强度≥590MPa,玻璃化转变温度≥195℃。通过理论计算及实际井况分析,确定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下井作业流程;形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钢制抽油杆杆柱组合图版设计参照方法。通过优化杆柱组合设计使抽油系统效率平均提高12.2%,吨液耗电指标平均下降12.5kW·h/t。
武六旺[10](2006)在《浅谈工程塑料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工程塑料的应用领域、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化、工程塑料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发展工程塑料的重要性。
二、塑料工程化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塑料工程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基于异山梨醇的生物基聚碳酸酯合成及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聚碳酸酯概述 |
1.2.1 双酚A型聚碳酸酯 |
1.2.2 双酚A型聚碳酸酯合成工艺 |
1.2.3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 |
1.2.4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合成工艺 |
1.3 酯交换熔融缩聚法制备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研究进展 |
1.3.1 异山梨醇及碳酸二甲酯性质 |
1.3.2 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3 离子液体催化剂 |
1.4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改性研究进展 |
1.4.1 共聚改性 |
1.4.2 共混改性 |
1.5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及研究现状 |
1.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有机碱金属催化合成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及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IC结构表征 |
2.3.2 催化剂筛选 |
2.3.3 反应条件优化 |
2.3.4 反应机理推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活性位点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离子液体合成及表征 |
3.2.4 PIC合成及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活性筛选 |
3.3.2 反应条件优化 |
3.3.3 反应机理推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咪唑型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离子液体合成及表征 |
4.2.4 PIC合成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活性筛选 |
4.3.2 反应条件优化 |
4.3.3 反应机理推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异山梨醇型聚碳酸酯的共聚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及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PICs结构表征 |
5.3.2 催化剂筛选 |
5.3.3 二醇单体筛选 |
5.3.4 单体配比的优化 |
5.3.5 热学性能 |
5.3.6 动态机械性能 |
5.3.7 形貌表征 |
5.3.8 耐刮擦性能 |
5.3.9 熔体流动速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说明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超窄线宽激光工程化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窄线宽激光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实验室环境的超窄线宽激光研究现状 |
1.2.2 可移动、可搬运以及面向空间应用超窄线宽激光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超窄线宽激光物理与技术基础 |
2.1 光学参考腔(F-P腔) |
2.1.1 光学参考腔基本理论 |
2.1.2 光学参考腔的技术参数 |
2.1.3 光学参考腔的热噪声 |
2.2 PDH激光稳频技术 |
2.3 超窄线宽激光的频率稳定度和线宽 |
2.3.1 超窄线宽激光的频率稳定度 |
2.3.2 超窄线宽激光的线宽 |
2.3.3 频率稳定度和线宽的影响因素 |
2.3.4 频率稳定度和线宽的测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间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关键技术研究 |
3.1 外腔半导体激光器概述 |
3.2 IF-ECDL光学系统设计 |
3.2.1 激光准直系统 |
3.2.2 外腔光学反馈系统 |
3.2.3 选模系统设计 |
3.2.4 激光频率调谐系统设计 |
3.3 IF-ECDL结构设计 |
3.4 IF-ECDL安装与调试 |
3.5 IF-ECDL性能测试 |
3.6 IF-ECDL力学环境试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间超窄线宽激光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 |
4.1 实验室光学系统的小型化研制 |
4.1.1 光路设计 |
4.1.2 集成光学平台的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
4.2 自动稳频关键技术研究 |
4.2.1 方案原理及流程设计 |
4.2.2 自动稳频算法研究 |
4.2.3 自动稳频系统性能测试 |
4.3 空间集成光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4.3.1 主光学系统 |
4.3.2 腔前光学系统 |
4.3.3 光学参考腔 |
4.3.4 腔后光学系统 |
4.3.5 主光学系统光路板设计与器件布局 |
4.4 空间超窄线宽激光电性能件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通信波段超窄线宽激光工程化研制 |
5.1 实验装置与总体结构设计 |
5.1.1 实验装置 |
5.1.2 总体结构设计 |
5.2 1550nm超窄线宽激光工程化研究 |
5.2.1 机箱模块设计 |
5.2.2 物理模块设计 |
5.2.3 光学模块设计 |
5.2.4 电子学模块 |
5.3 本章小节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拉挤集成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创新和主要贡献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PAN基碳纤维发展现状 |
1.2 连续拉挤成型工艺 |
1.3 拉挤工艺发展现状 |
1.3.1 工艺控制 |
1.3.2 拉挤工艺国内外现状 |
1.4 新型拉挤工艺介绍 |
1.4.1 在线编织拉挤成型法 |
1.4.2 反应注射拉挤 |
1.4.3 曲面拉挤 |
1.5 碳纤维拉挤制品应用现状 |
1.5.1 电力 |
1.5.2 石油 |
1.5.3 风力发电 |
1.5.4 汽车轻量化 |
1.5.5 建筑加固领域 |
1.6 拉挤制品生产和应用存在的问题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1.3 技术路线 |
2.2 连续拉挤成型 |
2.3 工程应用研究 |
2.3.1 连接金具 |
2.3.2 辅助配件 |
2.3.3 工程化应用评测 |
2.4 无损检测研究 |
2.4.1 X射线检测 |
2.4.2 振动检测 |
2.5 测试与表征 |
2.5.1 碳纤维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
2.5.2 拉挤制品外观 |
2.5.3 直径公差及f值 |
2.5.4 抗拉强度 |
2.5.5 径向耐压性能实验(圆杆) |
2.5.6 玻璃化转变温度 |
2.5.7 卷绕 |
2.5.8 扭转实验 |
2.5.9 线密度 |
2.5.10 固化度测试 |
2.5.11 热分析 |
2.5.12 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
2.5.13 耐水压性能测试 |
2.5.14 碳纤维抽油杆杆冲程损失 |
2.5.15 杆体磨损性能评测 |
第3章 连续稳定拉挤成型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
3.1 增强纤维性能对连续拉挤制品稳定性的研究 |
3.1.1 碳纤维离散性 |
3.1.2 摩擦磨损性能 |
3.2 树脂性能对制品稳定性的研究 |
3.2.1 酸酐吸湿 |
3.2.2 树脂老化 |
3.3 稳定成型工艺研究 |
3.3.1 大直径杆体内部裂纹产生和消除 |
3.3.2 风电叶片板连续拉挤成型工艺研究 |
3.3.3 轴向形变 |
3.4 加热温度失稳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层功能型复合连续拉挤关键制备技术研究 |
4.1 高T_g树脂连续拉挤成型稳定化研究 |
4.1.1 树脂固化性能研究 |
4.1.2 固化工艺研究 |
4.1.3 树脂老化 |
4.2 功能复合线缆性能指标 |
4.3 多功能复合杆体的结构 |
4.4 成型工艺控制及验证 |
4.4.1 光纤复合缆 |
4.4.2 电信号复合缆 |
4.4.3 信号缆耐温性验证 |
4.4.4 配套金具 |
4.4.5 耐压性能评测 |
4.4.6 连续稳定性生产验证 |
4.4.7 设备稳定性改进和配套 |
4.5 功能型复合线缆的连续生产制备 |
4.6 结论 |
第5章 连续拉挤制品工程化应用配套技术研究 |
5.1 拉挤制品连接及握着效果研究 |
5.1.1 压接式连接 |
5.1.2 楔形金具 |
5.1.3 胶接金具 |
5.2 工程化应用系统配套 |
5.2.1 导向滑轮 |
5.2.2 安全保险接头 |
5.2.3 自锁防扭接头 |
5.2.4 井口悬挂器 |
5.2.5 扶正器 |
5.3 连续拉挤制品耐磨性研究及防护 |
5.4 混杂纤维杆体的工程化应用 |
5.4.1 弯曲性能 |
5.4.2 拉伸和扭转性能 |
5.4.3 混杂纤维界面 |
5.5 抽油杆施工作业装备设计和应用 |
5.5.1 早期作业装备 |
5.5.2 新型高效作业车 |
5.6 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工程化应用及效果评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连续拉挤制品无损探伤技术研究 |
6.1 前言 |
6.2 弯曲卷绕法 |
6.3 外形尺寸监测 |
6.4 X射线检测技术 |
6.4.1 显影效果 |
6.4.2 表面涂敷显影剂 |
6.4.3 树脂改性 |
6.4.4 新型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 |
6.4.5 红外热成像 |
6.5 微振动频谱分析 |
6.5.1 振动检测原理 |
6.5.2 检测装置 |
6.5.3 振动检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奖项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PET塑料降解和迷迭香酸合成的人工微生物混菌体系的设计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人工合成微生物混菌体系的研究现状 |
1.1.1 人工合成微生物混菌体系的简介 |
1.1.2 人工合成微生物混菌体系内的亚群关系 |
1.1.3 人工合成微生物混菌体系的应用 |
1.1.4 人工合成微生物混菌体系的展望 |
1.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1.2.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简介与回收 |
1.2.2 PET的降解策略 |
1.3 迷迭香酸 |
1.3.1 迷迭香酸的理化性质和应用 |
1.3.2 迷迭香酸合成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质粒 |
2.1.2 菌株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试剂 |
2.1.5 培养基 |
2.1.6 常用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子操作方法 |
2.2.2 菌株发酵与产物检测 |
第3章 人工合成微生物混菌体系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3.1 引言 |
3.2 人工混菌体系降解对苯二甲酸双(2-羟乙基)酯(BHET) |
3.2.1 降解BHET人工混菌体系的设计构建 |
3.2.2 降解BHET的混菌体系与单菌体系的比较 |
3.3 混菌降解BHET体系的优化 |
3.3.1 温度对混菌体系的影响 |
3.3.2 PH对混菌体系的影响 |
3.3.3 接种比例对混菌体系的影响 |
3.4 BHET的三菌降解体系的构建 |
3.4.1 TPA和EG对降解体系的影响 |
3.4.2 降解BHET的三菌体系 |
3.5 人工混菌体系降解PET |
3.6 小结 |
第4章 人工合成混菌体系从头异源合成迷迭香酸 |
4.1 引言 |
4.2 迷迭香酸代谢通路的设计构建和优化 |
4.2.1 代谢通路的构建 |
4.2.2 人工混菌体系的优化 |
4.3 不同来源的4CL基因对丹参素转变为丹参酰-COA的效率 |
4.4 不同底盘细胞对迷迭香酸合成酶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A |
致谢 |
(6)振荡推拉制备高强韧HDPE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乙烯概述 |
1.1.1 HDPE的应用领域 |
1.1.2 HDPE的发展方向 |
1.2 外加流场下聚合物的高性能化制备 |
1.2.1 聚合物成型加工中常见的结晶类型 |
1.2.2 流动诱导取向结晶的基本原理 |
1.2.3 外加流场下聚合物高性能化加工方法概述 |
1.2.4 本课题组在外加流场加工方面的研究基础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振荡推拉剪切流场下HDPE结构与性能之关系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试样制备成型方法 |
2.2.3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SEM形貌表征 |
2.3.2 机械性能表征 |
2.3.3 热力学性能表征 |
2.3.4 二维X射线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断面形貌分析 |
2.4.2 晶体形貌分析 |
2.4.3 晶体结构分析 |
2.4.4 DSC分析 |
2.4.5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 |
2.4.6 机械性能分析 |
2.4.7 强韧化机理分析 |
2.4.8 晶体演变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杂化串晶增强HDPE/PTFE的制备与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试样制备成型方法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流变性能表征 |
3.3.2 SEM形貌表征 |
3.3.3 二维X射线表征 |
3.3.4 热力学性能表征 |
3.3.5 机械性能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HDPE/PTFE流变性能分析 |
3.4.2 断面形貌分析 |
3.4.3 晶体形貌分析 |
3.4.4 分子与晶体取向 |
3.4.5 晶体结构分析 |
3.4.6 DSC分析 |
3.4.7 机械性能分析 |
3.4.8 纳米杂化串晶的形成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性能HDPE/UHMWPE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试样制备成型方法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SEM形貌表征 |
4.3.2 二维X射线表征 |
4.3.3 热力学性能表征 |
4.3.4 摩擦性能表征 |
4.3.5 机械性能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流变性能分析 |
4.4.2 断面形貌分析 |
4.4.3 晶体形貌分析 |
4.4.4 分子取向与晶体结构分析 |
4.4.5 DSC分析 |
4.4.6 摩擦性能分析 |
4.4.7 机械性能分析 |
4.4.8 结晶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性能HDPE/HA承重骨替代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
5.1 概述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试样制备成型方法 |
5.3 测试与表征 |
5.3.1 SEM形貌表征 |
5.3.2 二维X射线表征 |
5.3.3 热力学性能表征 |
5.3.4 机械性能表征 |
5.3.5 体外细胞相容性评价 |
5.3.6 体内植入研究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HDPE/HA复合材料流变性能分析 |
5.4.2 断面形貌分析 |
5.4.3 晶体形貌分析 |
5.4.4 机械性能分析 |
5.4.5 分子取向与晶体结构分析 |
5.4.6 DSC分析 |
5.4.7 体外细胞相容性分析 |
5.4.8 动物体内移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生物-无机复合材料设计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无机复合材料体系研究进展 |
1.2.1 基于DNA折纸技术构建的生物-无机复合材料结构 |
1.2.2 基于功能蛋白的生物-无机复合材料结构 |
1.2.3 噬菌体在构建生物-无机复合材料结构方面的策略 |
1.2.4 细菌在构建生物-无机复合材料结构方面的策略 |
1.3 基于生物-无机复合材料体系的人工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1.3.1 基于蛋白酶体系的人工光合作用进展 |
1.3.2 基于微生物代谢通路的人工光合作用体系 |
1.4 大肠杆菌生物被膜 |
1.4.1 curli纤维的功能、组成和生物合成路径 |
1.4.2 curli纤维的表征手段和功能特征 |
1.5 合成生物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
1.6 论文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
1.7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工程化细菌用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动态自组装 |
2.1 引言 |
2.2 红色量子点在多种表面和界面的大规模多级自组装 |
2.2.1 设计方案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动态生物被膜导向的纳米材料定向自组装 |
2.3.1 设计方案 |
2.3.2 实验方法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动态生物被膜导向的纳米材料层层自组装 |
2.4.1 设计方案 |
2.4.2 实验方法 |
2.4.3 结果与讨论 |
2.5 纳米材料的涂层技术在电学方面的应用 |
2.5.1 设计方案 |
2.5.2 实验方法 |
2.5.3 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控基因环路用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布阵自组装 |
3.1 引言 |
3.2 光控基因环路设计和表达效果 |
3.2.1 设计方案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光控量子点布阵探索 |
3.3.1 设计方案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量子点布阵图案的多样性 |
3.4.1 设计方案 |
3.4.2 实验方法 |
3.4.3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因工程生物被膜介导的纳米材料固定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和导电复合材料构建 |
4.1 引言 |
4.2 生物被膜绑定的金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还原对硝基苯酚 |
4.2.1 设计方案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整合修饰量子点的生物被膜与产氢工程菌用于光催化产氢 |
4.3.1 设计方案 |
4.3.2 实验方法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表面原位合成聚吡咯制备导电复合材料 |
4.4.1 设计方案 |
4.4.2 实验方法 |
4.4.3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物仿生矿化方法制备活体生物-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活体生物-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光电性质表征 |
5.2.1 设计方案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光催化三甲基丙酮酸还原生成L-t-叔亮氨酸 |
5.3.1 设计方案 |
5.3.2 实验方法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基于活体生物被膜-CdS复合材料体系的光催化产氢 |
5.4.1 设计方案 |
5.4.2 实验方法 |
5.4.3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共利用葡萄糖和木糖合成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人工双菌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PHA的概述 |
1.2.1 PHA简介 |
1.2.3 PHA合成途径 |
1.3 PHA研究进展 |
1.4 木质纤维素资源化利用 |
1.5 人工混菌体系研究进展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工双菌体系中P.putida工程化改造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和质粒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微生物培养 |
2.1.5 质粒的提取 |
2.1.6 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转化 |
2.1.7 Real Time PCR检测 |
2.1.8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设计人工双菌体系 |
2.2.2 强化乙酸同化通路 |
2.2.3 工程菌发酵罐中生产测试 |
2.3 小结 |
第3章 人工双菌体系中E.coli工程化改造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和质粒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微生物培养 |
3.1.5 分析方法 |
3.1.6 E.coli基于λ-red和 I-Sce I的基因敲除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ts G和 man Z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 |
3.2.2 atp FH和 env R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 |
3.3 小结 |
第4章 人工双菌体系的构建及其混糖利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菌株 |
4.1.2 实验药品 |
4.1.3 实验仪器 |
4.1.4 微生物培养 |
4.1.5 玉米秸秆酶解实验 |
4.1.6 分析方法 |
4.1.7 mcl-PHA提取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混菌发酵研究 |
4.2.2 mcl-PHA性质表征 |
4.2.3 纤维素糖化处理及用于混菌发酵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油田用碳纤增强杂萘联苯聚芳醚复合材料及其工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抽油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抽油杆研究现状 |
1.2.2 拉挤成型环氧树脂改性研究进展 |
1.2.3 碳纤维抽油杆接头粘合剂的研究进展 |
1.3 抽油杆扶正器研究现状 |
1.3.1 金属扶正器 |
1.3.2 纯PA扶正器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扶正器 |
1.4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机理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端基功能化PPENSK粘合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分析与测试 |
2.1.3 样品合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聚合物的溶解性 |
2.2.2 不同组分配比对粘合剂凝胶含量的影响 |
2.2.3 粘合剂配比和固化程序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2.2.4 粘合剂的热稳定性 |
2.2.5 A-PPENSK/E-PPENSK粘合剂稳定性试验应用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3 碳纤维增强PPESK/PPBESK高温扶正器及油田应用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原料 |
3.1.2 分析与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PESK/PPBESK共混树脂体系研究 |
3.2.2 CF/PPESK/PPBESK复合材料机理分析 |
3.2.3 影响CF/PPESK/PPBESK高温扶正器制备的关键因素 |
3.2.4 CF/PPESK/PPBESK高温扶正器油田应用 |
3.3 本章小结 |
4 拉挤成型用PPESK增韧多官能环氧树脂及其碳纤复合材料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试样的制备 |
4.1.3 分析与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拉挤成型用环氧树脂基体的固化机理和微观结构理论 |
4.2.2 PPESK用量对共混物固化反应的影响 |
4.2.3 PPESK/多官能团环氧共混树脂的粘度研究 |
4.2.4 PPESK/多官能环氧树脂体系力学性能研究 |
4.2.5 CF/PPESK/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研究 |
4.2.6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承载模型 |
4.2.7 CF/PPESK/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棒材抗扭力变化 |
4.2.8 CF/PPESK/多官能团环氧树复合材料棒材的疲劳性能变化 |
4.2.9 CF/PPESK/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老化性能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CF/PPESK/多官能团环氧树脂抽油杆拉挤工艺及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 |
5.1.2 CF/PPESK/多官能团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抽油杆制备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内脱模剂对拉挤工艺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5.2.2 拉挤速度对碳纤维抽油杆性能的影响 |
5.2.3 拉挤模具温度对碳纤维抽油杆质量影响及缺陷分析 |
5.2.4 碳纤维抽油杆特性剖析 |
5.3 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采油工艺设计理论基础 |
5.4 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
5.4.1 碳纤维抽油杆杆柱组合设计原则 |
5.4.2 碳纤维抽油杆下井作业流程设计 |
5.5 生产试验井应用试验 |
5.5.1 生产试验井井况 |
5.5.2 生产试验井杆柱组合设计 |
5.5.3 碳纤维抽油杆采油工艺应用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塑料工程化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基于异山梨醇的生物基聚碳酸酯合成及改性研究[D]. 杨子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3]超窄线宽激光工程化关键技术[D]. 张林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1(02)
- [4]碳纤维复合材料连续拉挤集成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D]. 王永伟. 山东大学, 2020(04)
- [5]PET塑料降解和迷迭香酸合成的人工微生物混菌体系的设计构建[D]. 常汉臣. 天津大学, 2020(02)
- [6]振荡推拉制备高强韧HDPE基复合材料的研究[D]. 刘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生物-无机复合材料设计和应用[D]. 王新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19(03)
- [8]共利用葡萄糖和木糖合成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人工双菌体系的构建[D]. 杨松源. 天津大学, 2019(06)
- [9]油田用碳纤增强杂萘联苯聚芳醚复合材料及其工程化研究[D]. 王立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10]浅谈工程塑料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J]. 武六旺. 太原科技,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