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的艺术精神

论屈原的艺术精神

一、论屈原的艺术气魄(论文文献综述)

赵亦雅[1](2021)在《《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四以来,以西律中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论研究的大趋势。对《文心雕龙》和《文选》的褒扬或批评,往往关注于二书是否区分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以往我们异常重视萧统的文学身份而忽视他的政治身份。萧统是梁武帝寄予厚望的皇位继承者,这是对他认识的出发点。刘勰的人生观里有着强烈的立功意图和阳刚进取精神。对于刘勰来说,“垂文”只是“穷”时的“独善”,他更在意的是建功立业,成为国之栋梁,处理军国事务。从他们的身份定位出发,是研究这两部书的基础。从创作动机而言,萧统编辑《文选》无疑受到了其父梁武帝的影响。就当时的文学风气而言,萧统也隐有树立文学风气、彰显文化实力的意图。《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首先是刘勰受到理想人格感召而意图纠正现实问题。此外,也有求文名以入仕的意图。齐梁诗坛有古今新旧之争的讨论,为当时文坛上引人注目的重大问题,每一个批评家都会对这一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诞生在这样的时代思潮下,《文心雕龙》和《文选》继承了自《诗大序》以来情志统一的诗歌观,而《文心雕龙》更明显地强调了诗歌秉情而作的特性。《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体现了对《诗经》的尊崇,但其出发点却大不相同,刘勰认为《诗经》是“为情而造文”的代表,而萧统更重视它的典范地位。对于汉代诗坛,《文心雕龙》和《文选》提到的代表诗人和作品篇目基本吻合。在五言诗的起源问题上,刘勰以为五言诗源于先秦时期,而萧统则以为五言诗源于汉初的李陵诗。关于建安诗坛,《文心雕龙》的《明诗》《乐府》两篇提到的七位诗人除了徐干之外,《文选》都有收录,只不过刘勰出于乐府诗的雅正观而不喜三曹为代表的汉乐府诗作,显示了《文心雕龙》浓厚的辨体意识。对于正始诗坛,《文选》所选的三位诗人恰好是《明诗》里提及肯定的。《明诗》夸赞的左思和张华这两位西晋诗人,《文选》均以较多的数量收录。但是对于西晋诗坛,《文选》收录最多的是陆机诗,而《文心雕龙》以陆机诗为“繁”,显示了二书的不同看法。东晋诗坛玄风大盛,《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以各自的方式表现了对郭璞诗的肯定。在诗歌的评价标准上,刘勰不同意新变派一味追求辞采,更不像复古派对辞采、性情完全排斥,在当时的新变派和复古派之间采取了一种折衷的立场。《文选》既重视诗作的审美特色,看重“能文”,但也重视对儒家风雅精神的继承,显示出包容的态度。对于赋的起源问题,《文心雕龙》和《文选》都认同《诗经》、楚辞以及荀宋赋的开拓作用。汉魏时期骚赋混称现象常见,而《文选》和《文心雕龙》都不同程度地区别了骚、赋。二书都有意识地对赋的种类进行了区分,《文心雕龙》将赋分为“鸿裁之寰域”“小制之区畛”两大类,并对其内容和风格特色做了具体的说明。《文选》赋则分为京都、郊祀、耕藉等十五类。先秦是赋的发轫期,《文选》和《文心雕龙》都谈到了荀子、宋玉在赋体发展史上的先导之功。对于西汉赋作,《文选》收录了贾谊、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四位作家的八篇赋,而这四位也在刘勰称赞的“辞赋之英杰”里,然而刘勰肯定的枚乘赋未被《文选》收录。对东汉赋,二书均对班固、张衡、王延寿的赋作表示了肯定。二书不同之处在于《文选》还收录了班彪、曹大家、傅毅、马融的作品。对曹魏赋,《文心雕龙》和《文选》都表现了对王粲、何晏赋作的肯定。而刘勰称许的徐干未收入《文选》,以及《文选》收录曹植《洛神赋》、嵇康《琴赋》和祢衡《鹦鹉赋》,刘勰在《铨赋》中并未提及。对西晋赋,《文心雕龙》与《文选》共同肯定了左思、潘岳、陆机、成公绥四位作家的赋作。二书不同在于《文选》对木华、向秀赋作的肯定。对东晋赋,二书都表达了对郭璞赋作的肯定,不同在于刘勰认为袁宏也是此时的代表作家,而《文选》收录了孙绰的《游天台山赋》。《文心雕龙》和《文选》重视赋这一文体的政治功能。刘勰认为赋应当秉承教化作用,反对那些过分华丽臃肿的作品。《文选》对赋的政治属性的重视表现得更为突出。京都、郊祀、耕藉等居赋类乃至全书之首,这些赋作均与国家统治密切相关。从总体上说,《文选》《文心雕龙》都体现了情采兼备、文质彬彬的赋学观。这是由二书的编撰宗旨决定的。二书对代表作家的评选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有很大不同。尤其表现在对待西晋作家的态度上。潘岳的赋作受到萧统重视,盖因其情深意浓、善用典故、文辞清绮的特点。刘勰并不推崇晋代作品,而且更强调赋的讽谏意义。对颂这一文体,《文心雕龙》和《文选》都突出强调了其“美盛德”的特性;刘勰推崇摹仿《诗经》古颂的颂文,而《文选》所收五篇颂文中有三篇在立意和体制上都与古颂文相异。在赞的起源问题上,萧统与挚虞相同而与刘勰不同,《文选》单独列“史述赞”一类,而《文心雕龙》所论赞文包括了《文选》中的“赞”和“史述赞”两类,这显示了二书文体分类观念上的不同。对铭这一文体,《文心雕龙》与《文选》都指出铭文简约润泽的特点,在铭文的选篇上,刘勰最为推重的是师法《尚书》的蔡邕之作,而萧统则推重典雅华美的陆倕铭文。对于箴文,《文选》只收一篇《女史箴》,既与箴文的政治敏感性有关,也与《文选》对辞藻华美的重视程度有关,同时从侧面反映了“官箴王阙”类箴文的衰落。刘勰推重师范《虞箴》的扬雄等人的箴文,既与贯穿全书的师法经典的观点一致,也反映出了他重视“矢言之道”的政治胸怀。对于“诔”这一文体,《文心雕龙》和《文选》都表现了对潘岳的认可,此外刘勰还推重东汉的诔文作家。刘勰认为诔文中的叙述哀情是在记颂功德之上的引申,但是《文选》所收以叙哀浓厚的曹植诔文为首,入选最多的潘岳诔文也为情感充沛之作。《文选》所选诔文实际上反映了魏晋以来诔文偏重于抒发哀情的趋势,而刘勰意图规范诔文文体,更以“大夫之才”的眼光看待诔文的写作。对于碑文,《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以蔡邕作为碑文的代表作家,《文选》所收碑文种类则较《文心雕龙》更广。梁武帝推行儒学、宣扬勤政,故而孙绰碑文中评定人物时浓重的玄学痕迹使其未被收入《文选》。刘勰只论及墓碑文并且强调墓碑文的铭功作用,与墓碑文在国家政治中的作用有关。对于哀文,《文心雕龙》和《文选》对它的施用范围有着不同认识,前者重视潘岳为幼子所作的哀辞,而后者选择的是潘岳悼念妻子而作的《哀永逝文》。同时,二书对哀策文的性质认识不同,刘勰由读策告神的祭祀传统将之置于《祝盟》篇中,而萧统则将之归于“哀”类。对于吊文,二书的注意力均在怀古类吊辞,这与二书性质以及其他两类吊辞难于流传有关。对陆机《吊魏武帝文》的认识,再次反映了二书对简约文风的不同态度。萧统对任昉表文十分重视,任昉之文兼具文雅和华采,这正契合萧统的审美趣味。曹植之文则是刘勰所提倡的情理和辞采的统一。刘勰指出“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他是从经国大业的立场上去理解和看待表文的。《文心雕龙》和《文选》都体现出对武檄的强调和重视。陈琳极富文采的檄文与萧统重视艺术美的观念十分契合。刘勰在谈论檄文的写作规范时展示了他的军事思想,其中不少地方可以看到《孙子兵法》的影响。刘勰的军事思想体现在兵以定乱、厉辞为武、重视战前谋划、兵诈相参等方面。从《文心雕龙》与《文选》的评选的范围看,《文选》不录经、史、子,与刘勰的大文学观不同。在评价标准上,面对当时“文过其意”的文风,二书兼重情采。在选定各类文体时,刘勰重视作品的正式和传统写作规范,而萧统并不重视这一点。在审美标准上,《文心雕龙》和《文选》均重视典雅。对陆机、潘岳作品的评、选反映了《文心雕龙》与《文选》对文辞繁简的不同态度。《文选》对西晋作家的重视反映了萧统对绮丽文风的欣赏,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列《风骨》为其艺术理想。在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中,文学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功能,包含功利用途和道德属性,尤其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中国文学不可回避的特征。从文学的国家政治属性而言,刘勰重视各类文体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文选》则可以称之为一项优秀的国家文化工程。这是二书不容忽视的政治属性。

韩静静[2](2021)在《陆侃如楚辞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侃如是20世纪研究楚辞的学者之一,积极促进了楚辞研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是现代楚辞学建立的自觉者。中外求学经历对陆侃如研究楚辞乃至整个古典文学都有着积极影响,使其更加坚定写好中国文学史。陆先生研究楚辞以进步的文学史观为指导,以屈原和宋玉及其作品入手,对屈原和宋玉的生平事迹、作品真伪进行了考辨,提出了《二南》是楚民族诗歌起源说、屈原两次放逐说、《怀沙》和《惜往日》是屈原的绝命辞、《招魂》篇是宋玉招楚王魂等等独特见解,本文也对陆侃如先生不认同《卜居》《渔父》是屈原所作的观点进行了考辨。另外通过总结陆侃如对屈原思想的阐发,得出了屈原思想的三个主要特征:追求美政的儒家思想、坚持真理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怀,陆侃如在其楚辞研究中注重挖掘屈原思想的时代价值,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陆侃如参与楚辞之争,反驳屈原否定论,这是先生楚辞研究的起点,同时也奠定了在楚辞学史上的地位。另外陆侃如对屈原和楚辞作品的新阐释,为后世研究楚辞提供了新思路。陆侃如的楚辞研究也有一些局限,如对屈原和宋玉其他篇作品疑古过甚、观点易变,这有时代思潮的原因,但也能体现出先生在其研究过程中不断吸取学界成果,勇于改正的突破精神。陆侃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楚辞研究为核心,五六十年代的楚辞研究中以选译屈原宋玉作品为主,继承传播文学遗产,彰显了陆侃如的学术自觉性。毫无疑义,陆侃如先生是20世纪现代楚辞学建立的自觉者。

辛欣[3](2021)在《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文中认为自汉代以来,历代诸家对于《楚辞·九歌》的研究从未止歇,无论是从义理、词章,还是考据,亦或文化思想方面,都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通观来看,这些研究或是裹挟于《楚辞》学史之下不够深入或深讨细节于《九歌》的具体篇章而不够宏观,或仅仅呈现于某一个作家的《九歌》研究中较为局限,因此,针对《九歌》研究这一命题始终未形成一个单独的学术体系,更未能从宏观、微观、纵横性对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沿着学术思潮发展的走向,以1644年即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为核心,分成上、下两编,上编为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下编为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具体则以清代前期、清代中期、清代晚期、清末民初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几个方面进行探寻,对清以来三百年的《楚辞·九歌》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以期揭示出不同时段研究之特征、变化,发现其内在规律。本论文除绪论外包括五章内容。其各章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的缘起与探究意义,并回顾综述了近40年学术界关于清初、清中期、清末的《九歌》研究现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展望,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重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分为明末清初与康雍时期两个时间节点进行探讨。明末清初的遗民诸老如钱澄之、王夫之等人将故国之思寄托于论注《楚辞·九歌》之中,抒发对故国的眷恋,且面对理学的空疏弊象,以考经证史之法,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研屈。康雍时期,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有所转变,忠孝节义之观念与程朱理学的教义依然处于思想的正统地位,一些理学名臣如李光地、林云铭等人,通过涉足楚辞研究,意欲以注骚来宣达性理、提倡儒学,发挥了性理道德和自我意识的观念。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的研究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楚辞学术史上呈现出具有清初时代印记的鲜明特点。第二章清代中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以乾嘉考据学派研究为主,同时兼有文脉一派。乾嘉两朝,研屈学者如蒋骥、戴震、胡文英、王念孙父子等人凭借考据学训诂、考证的方法,以谦逊质朴、谨严务实的治学态度融汇于楚辞学研究中,其中不乏大家之作。乾嘉朴学的繁荣也促进了《楚辞·九歌》研究新发展,在整个楚辞学史上呈现鼎盛之态。此时期也出现了主张文脉一脉的学者,如屈复、刘梦鹏、陈本礼,他们在研究中更加专注于文本自身的探究,从《楚辞》的章法入手,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梳理,从而避免了文气的割裂,能够更好地阐释篇旨文义。清代中期的楚辞研究善于运用乾嘉考据学理论和章句文脉之论进行治骚,对楚辞学发展进一步演绎,呈现出与清代前期完全迥异的精神风貌,成就楚辞学史上辉煌鼎盛之时。第三章清代晚期的《楚辞·九歌》研究。面对“西学东渐”的影响,仍有一些学者用行动、思想和着述坚守古人之成规,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守住中国古典传统的血脉和精义。在对《楚辞·九歌》的注疏中,刘熙载用《艺概》传播了中国传统的文艺学理论、俞樾以《俞楼杂纂》承接并阐扬了乾嘉考据学、王闿运的《楚辞释》则秉持今文经学的公羊学主张。三人作为古典的士大夫,通过对楚辞学的探究使旧调重新演绎,共同奏响出传统楚辞学的嫋嫋余音,与近代中后期的求新、求变的学术思潮遥相呼应,使传统楚辞学继续前行,在中国楚辞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第四章清末民初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的楚辞学生发了巨大的历史性新变。随着“西学东渐”思想的不断传播,近代西方的地理学、政治学、哲学、戏剧理论、文艺理论等学术理论、学术主张被逐渐纳入到我国的学术浪潮中。支持新学的一派代表如马其昶、刘师培、王国维、梁启超等学者用新的文学理论和开阔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前所未有的治骚视野,使楚辞学研究在近代后期至现代学术的背景下呈现出与时俱进、辉光日新的繁荣景象,更使《楚辞·九歌》在此时期展现出中西交融、新意迭起的全方位的新变特征,在中国楚辞史中大放异彩,奏鸣出时代焕化的嘹亮凯歌,并且承前而启后,为“五四”以后的现代化楚辞学发展创造条件,开辟新境,是中国楚辞史上极具冲击力的关键一环。第五章“五四”以后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学术思想在延续着近代“西学东渐”思潮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主科学等进步理论。《楚辞·九歌》的研究在上一阶段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加丰硕的多元化局面。在闻一多、郭沫若、刘永济、游国恩等人的努力下,它既有完全继承传统乾嘉考据学风的研究内容,又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有充分吸收西学思想的《九歌》研究着作的出现。因此,此时期的楚辞学发展可谓是对近代楚辞学研究之余续与拓展。

杨玉萍[4](2020)在《基于诗人别称的感性心灵化崇高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诗人别称为切入点,以黑格尔美学中的“感性心灵化崇高”为基础,通过对T县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诗人的感性心灵化崇高。旨在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去庸俗化,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本论文正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是什么”,由古诗词中的诗人别称入手,探索诗人别称的来历,透过诗人别称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知其人品,进而了解诗人的诗作风格即诗品。诗品出自人品,诗品是人品的反映,诗人的人生经历、胸襟宽独、学识高下的不同也会造就不同的诗品,总结归类诗人的诗作风格,感受诗人的心灵化崇高。第二章是“为什么”,主要研究T县初中古诗词相关教学的现状,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教师在增强学生文学意境的审美情趣或者提高学生人生境界方面存在薄弱之处。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程式化的教学,或者教师在古诗词的美感教学过程中,缺乏意志或理性。第三章是“怎样做”,根据第二章的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建议。针对“缺乏美感的程式化教学”“缺乏意志的美感教学”“缺乏理性的美感教学”三方面原因,分别选取相应的代表作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望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感受诗人的精神品质,感悟其人生境界,根据诗人在诗歌创造过程中的心灵(情、意、志),将历来诗人共有的精神品质归结为三点:一、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三、诗人的出世与入世。以期通过这两方面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使其去庸俗化,进而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

曹炳生[5](2019)在《王国维在一九○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国维在1902年前已经在介绍西方"新学"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清光绪二十八年十月至二十九年十二月,王国维应张謇之邀,担任通州民立师范学校教师,协助张謇创办通州师范,是第一位在中国师范学校讲授"伦理"、"国文典"课程的中国教习。任职通州师范期间,王国维在诗词创作上形成了以寂寞心写哲理诗的个性风格,在翻译、哲学和教育研究上成果丰硕,在近代中国首倡美育和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教育主张一九○三年,王国维成了一名教育家、文学家和知名学者。

李萍[6](2019)在《情同文融,思与境偕 ——楚辞美学意蕴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楚辞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楚辞的语言和结构特色鲜明,其情感表达、意象营构和境界创设具有独特的审美风范。楚辞之情缠绵悱恻,哀怨动人。楚辞意象缤纷繁复,瑰丽奇幻。楚辞审美境界多种多样,韵味丰富。楚辞的美学意蕴可从文辞、意象、情致和境界四个方面予以探析。楚辞文辞之美既存在于词藻、修辞中也存在于结构中。词藻上,楚辞有着艳丽繁复的色彩美;且其文辞典雅、骨气奇高,彰显了骚体文学大雅之美;其缤纷多彩的物象排铺,形成骈俪之美。修辞上,楚辞讲究对偶,声韵谐美,不仅有铺张扬厉的夸张描写,还运用移情、想象、通感和象征营造幻境,突破现实,创设了唯美曼妙的审美境界。结构上,楚辞句式灵活多变,体式错综繁复,时空组合奇谲。楚辞意象之美体现在缤纷绚丽的自然意象、清奇卓绝的人物意象、奇幻陆离的超自然意象三类。楚辞对自然意象进行群组勾勒,形成绚丽丰富的景色。浩渺的意象、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不断交融激荡于其中,以其创造性审美意识启迪了后世山水诗的创作。楚辞中的人物意象不仅具有丰富的外在美,还拥有禀赋之奇、道德之善和思想之智的内在美。楚辞作者们借助超自然的意象,展现情感,拓展想象,丰富了审美体验,扩展了审美视野。情景交融臻于化境,使得物象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极大地增强了审美感染力。楚辞在发扬尚情重情的传统时也丰富了情的内涵。屈原发愤抒情,甚至将政治理想也情感化,深沉的忧畏情态、奇幻的神人之恋和崇高的家国之情在其笔下变得绚烂动人,展现出情致之美。楚辞融南北审美趣味于一炉,追求阴柔美与阳刚美统一。楚辞既有曼妙和谐的阴柔美境界,又有严峻冲突的阳刚美境界,此外还有忧愤深广和秉德无私的悲剧美境界。

邓梦园[7](2019)在《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研究》文中指出“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是柳宗元创作文章所采用的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他提出的一种创作思想。他在国家安定开明、三教调和,自身继承和发展前人文体文风改革,倡导古文运动,遭遇贬谪,实现理想抱负受阻的背景下,强调创作文章应兼收众长、融会贯通,从而逐渐形成了这一创作方法及创作思想。柳宗元主要通过兼学《榖梁传》遒劲峻拔的文气、《孟》《荀》严谨清晰的行文结构及思路、《庄》《老》肆意遐想的文思、《国语》有趣的文味、屈原含蓄深刻的文意、司马迁简洁雅致的文风及语言等众家创作所长,并将创作技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使各家创作特色及其产生的作用集于一文之中展现、结合、相融,进而使文章发挥出突显中心思想、促活事物形象、揭露事实真相、抒发作者真情实感、抚慰作者郁结心绪、保护作者自身安全、易于读者接受、引发众人关注、实现文以明道、教化世人、指导实践等作用,文章收效显着,影响深远。这一创作方法及创作思想,不仅影响了柳宗元创作的优劣及其作品的流传,还影响着后代学者的文集选编和文章创作。“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为柳宗元创作出诸多优秀精湛、闻名于世、影响深远的文章搭建了桥梁,提供了帮助。

唐文娟[8](2019)在《民族精神、民众想象与历史美学 ——以郭沫若历史剧(1941-1946)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围绕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以及流产的李岩史剧展开讨论,这些剧作是郭沫若在20世纪40年代民族抗战、政党政治、文化学术、都市商业演剧等多重因素交织下,从新史观角度对中国历史、传统的阐释与再现,又是对不断变化的时局及现实问题的思考与回应。因此,这些剧作的讨论超出了文学审美的范围,需要被视为更大、更复杂的文化、政治、社会文本来加以解读。本文试图打破以往郭沫若戏剧研究往往局限于文学史内部,要么泛政治化,要么纯文学化的倾向,借助大量报刊史料,尽可能在具体历史语境中考察郭沫若的历史剧与陪都重庆复杂的政治、学术、文学、演艺等场域之间的相互生成关系,呈现出郭沫若历史剧的丰富内涵及其遭遇的诸多难题。在章节安排上,本文大致依照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与上演的顺序,以及其所揭示的历史精神的前后变迁,分别从文化学术、政党政治、商业演剧维度加以分析,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作为整体的“战国史剧”,考察其与郭沫若的先秦思想史研究在对战国“历史精神”诠释上的共通性,同时揭示出战国史剧在将历史精神美学化时超出战国史研究的地方。最后,在与同时代“战国策派”的战国叙述对比中,呈现出郭沫若的战国想象的特征及其遇到的困境。第二章,本章将《屈原》从“战国史剧”中分离出来,一方面聚焦于民族主义催生的“屈原热”与郭沫若的马克思主义的屈原研究之间的彼此缠绕关系,同时呈现出《屈原》究竟是通过怎样的审美机制和接受环节在中共文化政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而集中揭示出郭沫若的历史剧的政治面向。第三章,主要从城市商业演剧角度来解读郭沫若的历史剧《孔雀胆》,呈现出郭沫若的历史剧与后方城市,尤其是陪都重庆通俗文化空间的关系。一方面考察抗战后期重庆稳定的商演模式对《孔雀胆》的情节、主题以及审美形式的影响;一方面考察知识分子与市民阶层观众对该剧评价上的巨大反差,揭示出郭沫若后期的历史剧遭遇的难题。第四章,主要将郭沫若这一时期的最后一部历史剧《南冠草》、流产的李岩史剧及其副产品——史论《甲申三百年祭》结合起来,考察郭沫若的晚明想象前后的变化及背后史观的转变问题。

何宝玉[9](2018)在《唐代诗文中的屈原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唐代囿于相关楚辞专着的缺乏而历来被认为是楚辞学史上的中落期,这一时期传统的依托楚辞研究专着的屈原批评更被认为是前不如汉魏六朝,后不及宋元明清。唐代虽然缺乏楚辞研究的相关专着专论,但诗文中确确实实保存了大量涉及屈原批评的内容。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有助于勾勒出唐代屈原批评的基本脉络,了解唐代屈原批评的内容和特点,进而为唐代屈原批评乃至唐代楚辞学在楚辞学史上进行新的定位和定性。本论文即从四个方面对唐代诗文中的屈原批评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唐代楚辞学的中落和屈原批评的新变。通过比较唐代与汉魏以及两宋时期的楚辞学研究成果,承认唐代楚辞学中落的事实并从唐代科举制度、唐代诗文革新运动和魏晋六朝学风等方面分析其中落的原因。同时指出唐代的屈原批评在唐代楚辞学中落的过程中蕴含着新变,即由专着到诗文的载体转换和由简单到复杂的内容生成。第二章为文献整理与唐代诗文中的屈原批评述论。从时代差异、创作者差异、地域色彩和创作功用等维度对唐代诗文中涉及屈原批评的文献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归纳,明确各个维度之下所呈现的具体差异,并通过个案分析来论证这些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章为唐代士人心态与屈原批评的内容生成。通过对初盛唐、中唐和晚唐三个时期士人心态的考察,明确了不同时期对屈原其人其作不同的接受态度。初盛唐时期肯定屈原其人,否定屈原其作;中唐时期对屈原其人其作的肯定与否定并存;晚唐时期对屈原其人其作的双重肯定。在这些不同接受态度的影响下,屈原批评中关于屈原其人和其作的批评内容得以生成。屈原其人的批评内容主要有“忠”“怨”之论、“去”“留”之争和“醒”“醉”之辩;屈原其作的批评内容主要有屈骚价值论、屈骚源流论和屈骚创作论。第四章为唐代屈原批评的书写特色。以诗文为载体的唐代屈原批评因为其载体的变化注定会形成了不同以往的书写特色。这些书写特色主要有关键词法、比兴之法和化用之法。

赖丽丽[10](2018)在《民国时期《屈原》热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四十年代,可谓是郭沫若创作生涯的第二个爆发期。郭沫若从诗坛转到戏剧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历史剧。其中,《屈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文学作品的生命在于接受。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历史剧《屈原》正处于生命的旺盛期,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出都吸引着许多人。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了政治与审美两个因素对《屈原》接受的影响,探讨民国时期《屈原》热现象出现的原因。同时,也进一步思考了抗战时期政党之争对文学接受的影响以及人们在战争时期的审美需求。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本文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对《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经过及《屈原》接受的情况进行了概述,引出本文要讨论的对象——民国时期《屈原》热现象;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指出了这一研究对象还存在的研究空间与价值并提出本文研究思路。论文第一章主要是通过史料重返历史现场,从媒体的报道、观众的观演、文坛的评论、《屈原》唱和四个方面呈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屈原》热现象。论文第二章主要是分析政治因素对《屈原》接受的影响。这章分别论述了国共两种意识形态在《屈原》接受中的渗透。不同的意识形态犹如不同的化学剂,注入《屈原》这一对象后产生的化学反应自然不一样。借助接受美学原理,这章分别论述了《屈原》在国共两党的阐释中呈现出的不同的接受形态,并且探讨了不同的接受形态背后的接受动机。国民党在《屈原》的接受中,重点阐释了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因为这与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艺思想相契合。共产党在《屈原》的接受中,重点阐释了屈原的民本思想、对统治者的愤懑不平,因为这与共产党的文艺思想相契合,体现了共产党在《屈原》阐释中的政治想象。论文第三章主要从审美的角度分析了《屈原》热的原因。论文首先分析了人们的审美眼光在抗战时期发生的变化,爱国主题的作品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同。以屈原为题材的诗歌与戏剧在抗战时期的复活就展现出了审美的时代性规律,《屈原》热现象与屈原题材适应抗战背景有着重要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屈原》剧本的艺术魅力: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丰满、人物语言个性化等。最后,分析了中华剧艺社成功的二度创作:演员的精湛表演、考究的服饰、精美的舞台装置等。

二、论屈原的艺术气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屈原的艺术气魄(论文提纲范文)

(1)《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产生
    第一节 社会思潮和文艺风气
        一、儒学复兴与文化政策
        二、文坛风尚与文学新变
    第二节 身份定位和价值取向
        一、萧统:寄予厚望的皇位继承人
        二、刘勰:渴望建功立业的文士
    第三节 不同的编着动机
        一、《文选》的编纂
        二、《文心雕龙》的撰着
第二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文体学(上)
    第一节 刘勰与萧统的诗歌思想
        一、齐梁诗坛与刘、萧诗论
        二、对历代诗歌的评选
        三、诗歌的评价标准
    第二节 刘勰与萧统的赋体观
        一、对赋的基本认识
        二、对历代赋的评选
        三、赋体的评价标准
第三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文体学(下)
    第一节 论颂、赞、铭、箴
        一、颂文观及其评选
        二、“赞”与“史述赞”
        三、铭文观及其评选
        四、箴文观及其评选
    第二节 论诔、碑、哀、吊
        一、诔文的性质与功用
        二、碑文观辨疑
        三、哀文的产生与功用
        四、吊文观的异同
    第三节 论章表、檄文
        一、章表的性质与功用
        二、檄文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 《文心雕龙》与《文选》的文章论
    第一节 评选范围
    第二节 评价标准
        一、情采兼重的倾向
        二、辨析文体的差异
        三、审美趣味的异同
    第三节 政治属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陆侃如楚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陆侃如的楚辞学术道路
    1.1 中外求学经历
    1.2 由楚辞开启的文学史研究
第2章 陆侃如的楚辞学术贡献
    2.1 对《二南》是楚民族诗歌起源的考辨
    2.2 对《九歌》作品的考辨
        2.2.1 对《九歌》作者、时代的考辨
        2.2.2 对《九歌》篇数、内容的考辨
    2.3 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考辨
        2.3.1 对屈原生平事迹的考辨
        2.3.2 对屈原作品的真伪考辨
    2.4 对宋玉及其作品的考辨
        2.4.1 对宋玉生平事迹的考辨
        2.4.2 对宋玉作品的真伪考辨
    2.5 对屈原思想的阐发
        2.5.1 追求美政的儒家思想
        2.5.2 坚持真理的斗争精神
        2.5.3 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怀
第3章 陆侃如的楚辞学术方法
    3.1 进步的文学史观
    3.2 严密的考据论证
第4章 陆侃如的楚辞学术地位和影响
    4.1 20世纪现代楚辞学建立的自觉者
        4.1.1 对屈原否定论的反驳
        4.1.2 对屈原和楚辞作品的新阐释
    4.2 陆侃如楚辞研究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s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论题研究的缘起
        二、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一)清代前期“遗民学者”的《九歌》研究
        (二)清代中期“乾嘉学派”的《九歌》研究
        (三)清末以降“西学东渐”的《九歌》研究
        二、研究展望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上编 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清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清初的社会文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变迁
        二、清初的楚辞学发展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经世遗民与《九歌》
        一、钱澄之《九歌》研究
        (一)《屈诂》中《九歌》的注解特征
        (二)《屈诂》中《九歌》的“诗意”特点
        二、王夫之与《九歌》
        (一)《楚辞通释》中《九歌》的评注特征
        (二)《楚辞通释》中《九歌》的楚俗解读
        第三节 康雍时期的学人着述与《九歌》
        一、李光地的《九歌注》研究
        二、林云铭《楚辞灯》中《九歌》评注
        (一)逐句分疏、笺品宜彰
        (二)文脉分明、时文运用
        (三)择善纠缪、情景融合
        三、徐焕龙之《九歌》研究
        (一)勿牢陈说、理精而确
        (二)注重章法与比兴
        小结
    第二章 清代中期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清代中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清中叶的社会文化演进与乾嘉学术思想
        二、清中叶的楚辞学鼎盛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朴学繁荣与《九歌》
        一、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之《九歌》研究
        (一)《九歌》正文评注特征
        (二)《馀论·九歌》评解
        二、戴震《九歌》研究
        (一)《屈原赋注》之《九歌》注疏
        (二)《屈原赋注》中《九歌》的文学观点
        三、胡文英《屈骚指掌》中《九歌》疏解
        (一)严谨务实、信而有征
        (二)简约谦逊、时文运用
        (三)阐发精义、创见迭起
        四、王念孙父子的《九歌》研究
        (一)《读书杂志》中《九歌》训解
        (二)《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中《九歌》研究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文脉之论与《九歌》
        一、屈复《楚辞新注》与《九歌》研习
        (一)篇章脉络、悉从文气
        (二)肯定前注、出人意表
        (三)临文不赘、善用寄托
        二、刘梦鹏《九歌》疏解
        (一)独出机杼、不拘格套
        (二)文脉梳理、以意逆志
        三、陈本礼《屈辞精义》中《九歌》研究
        (一)探析章法、阐扬奥义
        (二)探赜诗意、时见慧心
        小结
    第三章 清代晚期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清代晚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晚清的社会文化变革与传统学术思想保留
        二、晚清的楚辞学旧调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道咸时期的学术复古与《九歌》
        一、刘熙载《艺概》中《九歌》研究
        (一)“真博必约”的《九歌》研究方法
        (二)“朴至深远”的《九歌》研究内涵
        二、俞樾《俞楼杂纂》的复兴古学与《九歌》考辩
        (一)《读楚辞》中“因文见道”的《九歌》训诂
        (二)《楚辞人名考》中的《九歌》名物解读
        三、王闿运《楚辞释》中《九歌》臆注
        (一)不拘古人、善标新说
        (二)对《九歌》的政治化阐释
        (三)求其比附、以释作意
        小结
下编 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第四章 清末民初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衍变与西学思想东渐
        二、清末民初的楚辞学新声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同光以降的学术巨变与《九歌》研究
        一、马其昶《屈赋微》中《九歌》研究
        (一)“博采众说、折衷去取”的《九歌》评注特征
        (二)“真知其文、发其指趣”的《九歌》内涵阐释
        二、刘师培的新学引入与《九歌》研究
        (一)地理文化视域下《南北文学不同论》中《九歌》探究
        (二)《楚辞考异》中《九歌》异文阐释
        三、王国维的西学接受与《九歌》研究
        (一)南北文化分析与《屈子文学之精神》阐释
        (二)《宋元戏曲考》中《九歌》之戏剧萌芽论
        (三)《人间词话》中《九歌》的词体特征联想
        四、梁启超的近代文艺观与《九歌》研究
        (一)《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楚辞文献整理与《九歌》涉猎
        (二)《屈原研究》中楚辞文学观念与《九歌》探寻
        (三)地缘理论与屈原思想阐析
        小结
    第五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近代末至现代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现代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多元化
        二、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楚辞学开拓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近现代时期的学术演进与《九歌》研究
        一、闻一多楚辞研究诸作中《九歌》论及
        (一)对《九歌》考据学运用的字词训解
        (二)对《九歌》背景阐释的文化综合阐析
        二、郭沫若的屈原与《九歌》研究
        (一)屈原研究
        (二)《九歌》论译
        三、刘永济的传统治学与《屈赋通笺》中《九歌》研究
        (一)对《九歌》解题、训诂之审定
        (二)对《九歌》属性之剖析与情感体悟
        四、游国恩楚辞学研究中《九歌》论列
        (一)《楚辞》概观
        (二)《九歌》诸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基于诗人别称的感性心灵化崇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诗人别称中的感性心灵化崇高
    第一节 诗人别称
        一、楚辞:祖
        二、唐诗:杰、骨、狂、星、佛、仙、圣、魔、豪、鬼
        三、宋词:帝、圣、后
        四、元曲:圣、状元、仙
    第二节 美感与心灵化崇高
        一、浪漫与现实
        二、豪放与婉约
        三、阳刚与阴柔
第二章 某初中古诗词相关教学的现状与原因
    第一节 人品诗品的美感基础
        一、作为基础的美感
        二、感性心灵化
    第二节 意境迷失和低俗化
        一、缺乏美感的程式化的教学
        二、意志欠缺的美感教学
        三、理性欠缺的美感教学
第三章 关于感性心灵化崇高教学设计的建议
    第一节 美感 意志 理性
        一、断肠人在天涯
        二、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阴阳割昏晓
    第二节 诗人品质
        一、傲骨与傲气
        二、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三、入世与出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情同文融,思与境偕 ——楚辞美学意蕴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立论依据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辞之美
    第一节 词藻之美
        一、“青黄杂糅”—楚辞中的色彩之美
        二、“自铸伟辞”—楚辞中的用典之美
        三、“俪体先声”—楚辞中的骈俪之美
    第二节 修辞之美
        一、声韵谐美
        二、铺张扬厉
        三、移情设幻
    第三节 结构之美
        一、句式灵活多变
        二、体式错综繁复
        三、时空组合奇谲
第二章 意象之美
    第一节 缤纷绚丽的自然意象
    第二节 清奇卓绝的人物意象
    第三节 奇幻陆离的超自然意象
第三章 情致之美
    第一节 释情
    第二节 忧畏深
    第三节 神人恋
    第四节 家国情
第四章 境界之美
    第一节 温婉恬静的阴柔美境界
        一、阴柔美概说
        二、楚辞中的阴柔美
    第二节 高蹈激扬的阳刚美境界
        一、阳刚美概说
        二、楚辞中的阳刚美
    第三节 孤愤过忠的悲剧美境界
        一、悲剧与悲剧性概说
        二、楚辞中的悲剧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产生背景
    第一节 元和中兴,三教调和
    第二节 继承发展,倡导古文
    第三节 求变求新,实现理想
第二章 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的释义及具体做法
    第一节 “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的释义
    第二节 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一、参之榖梁氏以厉其气,表心且达情
        二、参之《孟》《荀》以畅其支,旨明而益行
        三、参之《庄》《老》以肆其端,揭恶又护身
        四、参之《国语》以博其趣,讽世兼教化
        五、参之《离骚》以致其幽,言真亦明道
        六、参之太史公以着其洁,聚焦促学古
    第三节 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的典范之作——《蝜蝂传》
第三章 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选编文集,广收众长
    第二节 创作文章,兼学各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8)民族精神、民众想象与历史美学 ——以郭沫若历史剧(1941-1946)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抗战时期的历史言说及其现实指向
    第一节 郭沫若历史剧研究及其相关问题
    第二节 抗战时期郭沫若的文化转向与历史书写
    第三节 历史剧与1940 年代重庆文化场
    第四节 材料、方法、章节安排
第一章 “战国史剧”中的历史精神
    第一节 战国书写中的革命儒家
        一、史学与史剧的分歧
        二、士与历史精神
    第二节 历史精神的演绎:士、女性与群众——以《棠棣之花》《虎符》为中心
        一、被国家话语改写的“士”
        二、女性、群众与现代精神
        三、舞台化的尝试
    第三节 战国史论争与郭沫若的转变——《高渐离》再讨论
        一、郭沫若与“战国策派”
        二、《高渐离》中的战国图景
    小结
第二章 《屈原》的文化政治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屈原热”与郭沫若的屈原研究
        一、民族主义催生的“屈原热”
        二、唯物史观的屈原研究
        三、两个“屈原”——侯、郭“古代社会性质”论争再认识
    第二节 “写史”与“做戏”:《屈原》与历史诗学
        一、编年史剧:夭折的写作计划
        二、“历史悲剧”:叙述中心的转移
        三、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的辩证法
    第三节 舞台剧《屈原》与国共文化战
        一、《屈原》上演与政党文化政治
        二、“美学”维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三、“舞台作炮台,剧场作战场”
    小结
第三章 《孔雀胆》:闹剧与城市
    第一节 从“主题”到“问题”:左翼批评的话语生产
        一、民族团结与抗战时期的满蒙问题
        二、民族性与阶级性、历史剧与忠奸戏的龃龉
        三、主题滑移与时代症候
    第二节 悲剧抑或闹剧:《孔雀胆》与城市商业演剧
        一、“市场热”:《孔雀胆》与城市商业演剧
        二、闹剧(melodrama):文本、舞台与观众
        三、“观众吃故事”:从“小市民”到“民众”
    小结
第四章 晚明史剧中的历史想象及其内在困境
    第一节 《南冠草》:“晚明热”与民族本位
        一、“发现”夏完淳
        二、晚明史剧《南冠草》
        三、《金风剪玉衣》的“失败”与“民族本位”的退场
    第二节 《甲申三百年祭》与“人民本位”的出场
        一、被“政治化”的《甲申三百年祭》
        二、“革命士大夫”李岩与别样的晚明图景
        三、人民本位”的出场: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关系
    第三节 流产的史剧与“人民性”赋形的难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历史剧《棠棣之花》演出统计表(1941-1949)
附录2 历史剧《屈原》抗战期间演出统计表(1942-1945)
附录3 历史剧《孔雀胆》演出统计表(1942-1949)
附录4 历史剧《虎符》演出统计表(1943-1949)
附录5 历史剧《金风剪玉衣》演出统计表(1943-1945)
附录6 应云卫:《屈原》公演献辞
后记
作者简历及其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9)唐代诗文中的屈原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唐代楚辞学的中落和屈原批评的新变
    第一节 唐代楚辞学的中落及成因
    第二节 唐代屈原批评的新变
        一、屈原批评载体的转换:由专着到诗文
        二、屈原批评内容的生成:由简单到复杂
        三、唐代屈原批评新变的原因透析
    小结
第二章 文献整理与唐代诗文中的屈原批评述论
    第一节 唐诗中的屈原批评
        一、唐诗中屈原批评的时代差异
        二、唐诗中屈原批评的创作者差异
        三、唐诗中屈原批评的地域色彩
    第二节 唐文中的屈原批评
        一、唐文中屈原批评的时代差异
        二、唐文中屈原批评的创作者差异
        三、唐文中屈原批评的创作功用
    小结
第三章 唐代士人心态与屈原批评的内容生成
    第一节 士人心态变迁下的屈原批评发展脉络
        一、初盛唐时期:肯定屈原其人,否定屈原其作
        二、中唐时期:对屈原其人其作的肯定与否定并存
        三、晚唐时期:对屈原其人其作的双重肯定
    第二节 唐代诗文中的屈原其人批评
        一、“忠”“怨”之论
        二、“去”“留”之争
        三、“醒”“醉”之辩
    第三节 唐代诗文中的屈原其作批评
        一、屈骚价值论
        二、屈骚源流论
        三、屈骚创作论
    小结
第四章 唐代诗文中屈原批评的书写特色
    第一节 唐代诗文中屈原批评的关键词法
    第二节 唐代诗文中屈原批评的比兴之法
        一、作为正衬的对象
        二、作为反衬的对象
    第三节 唐代诗文中屈原批评的化用之法
        一、化用屈骚文体
        二、化用屈骚意象
        三、化用屈骚语句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10)民国时期《屈原》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民国时期的《屈原》热
    二、民国时期《屈原》热现象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盛况空前的《屈原》热
    一、媒体的热烈报道
    二、《屈原》观演热
    三、《屈原》评论热
    四、《屈原》唱和热
第二章 《屈原》热的政治因素
    一、《屈原》与国民党文艺思想的遇合与背离
        (一) 《屈原》与民族主义的遇合
        (二) 国民党对《屈原》态度的遽变
    二、共产党在《屈原》阐释中的政治想象
        (一) 重点挖掘《屈原》中的民本思想
        (二) 组织唱和鸣不平
        (三) 呼吁“爆炸”隐喻新生
第三章 《屈原》热的审美因素
    一、屈原形象的巨大吸引力
    二、《屈原》剧本的艺术魅力
    三、中华剧艺社成功的二度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论屈原的艺术气魄(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心雕龙》与《文选》比较研究[D]. 赵亦雅. 山东大学, 2021(10)
  • [2]陆侃如楚辞学研究[D]. 韩静静. 河北大学, 2021(02)
  • [3]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D]. 辛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诗人别称的感性心灵化崇高教学研究[D]. 杨玉萍.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王国维在一九○三[J]. 曹炳生. 中国文化, 2019(02)
  • [6]情同文融,思与境偕 ——楚辞美学意蕴探析[D]. 李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7]柳宗元“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研究[D]. 邓梦园.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8]民族精神、民众想象与历史美学 ——以郭沫若历史剧(1941-1946)为中心[D]. 唐文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9]唐代诗文中的屈原批评研究[D]. 何宝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民国时期《屈原》热研究[D]. 赖丽丽. 西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论屈原的艺术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