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宽带融合业务对计费模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唐浩[1](2020)在《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信行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原来基于规模经济的高边际利润模式正在转向低边际利润模式。特别是4G运营以来,传统业务互联网化、流量化,引发了通信客户行为深刻而显着的改变,流量成为信息通信业基础性生产要素,也成为客户与通信运营企业交易的主要商品,通信行业进入全流量经营时代。但随着人口红利的快速消退、提速降费的深入推进,流量规模增长的红利快速释放,目前简单依靠量的增长已难以推动通信行业收入实现大的提升,流量价值变现方式亟待变革;同时,通信行业增长的规模驱动力逐渐式微,存量博弈进一步摊薄了行业价值,各通信运营企业已将竞争的焦点由客户份额的争夺转向客户价值的竞争,客户价值开发和提升成为通信行业经营工作的重心;政策层面,政府一方面深入推行提速降费政策,另一方面又要求通信行业肩负起利税贡献的重任,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效益必须得到统筹兼顾。围绕有效“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如何有效挖掘流量价值、推进供给方面产品创新,逐步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引领需求,进而提升客户视角的客户价值;如何提升企业视角的通信客户价值,进而提升客户份额及收入份额,成为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回归流量经营本质,对接价值创造过程实际,满足、创造、引领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价值贡献,面向5G发展是流量经营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流量时代开发流量价值与提升通信客户价值,实现信息通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应遵循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全周期、全流程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按照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的互动机制和内在逻辑来重构流量价值经营体系。论文面向实际应用问题,围绕有效解决“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分别从客户的视角、企业的视角、客户-企业视角出发,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分析了价值创造、传递、交易、变现全过程运作机制,构建了流量价值模型、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深入剖析了流量价值和通信客户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关键要素、内在规律和逻辑,从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分别给出了流量价值开发和通信客户价值提升的一整套理念、方法、策略和措施建议。首先,论文从流量经营的发展历程出发,梳理出流量经营的关键要素,明确了通信行业全流量经营的特征和趋势,给出了全流量时代这一包括生产对象、生产方式、组织形式、运营模式等在内的通信运营企业新的管理情景。认为流量业务是一种互补品经济,其价值依赖于其他组件创新带来的价值,价值提升的方向在于推动流量价值在通信运营侧实现封闭管理。接着,从客户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模型,实现了流量价值具体化、数量化、应用化,为流量价值开发找到了着力点和衡量标准;从企业的视角出发,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结合在一起,基于企业运营客户精准画像需要,构建了一个既考虑时间维度价值又考虑空间维度价值的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户细分、定性定量分析和有效性验证,为大数据精准营销和客户价值提升提供了基础模型;从客户-企业视角出发,提出了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模型及价值开发机制,将博弈论和控制论方法引入到客户价值研究中来,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最后,基于流量价值模型、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求解及分析结果,提出了流量价值开发与通信客户价值提升互动双赢模型,面向5G时代流量价值经营,系统性地提出了流量价值开发和通信客户价值提升的策略建议,较好地解决了“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以期为国内通信运营企业5G经营提供参考,达到企业与客户最大双赢。论文的创新成果及主要观点:1.提出了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三重视角研究框架,贯通并融合了“企业视角、客户视角、企业-客户视角”客户价值三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聚焦解决“提速降费与提升价值”这一冲突,论文遵循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全周期、全流程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按照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形成的逻辑,系统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将客户价值研究的三个领域得以贯通融合。按照先解构后综合、先画像后交互、先微观后宏观的研究方式,将客户价值运作机理全面展现。首先,从客户的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模型;接着,从企业的视角出发构建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最后,从客户-企业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价值创造模型,以流量价值开发与通信客户价值提升互动双赢模型。2.提出了流量业务的本质属性、流量经营的方向及路径,并由此演绎提出“差异化产品供给”是提升通用组件或基础性生产要素价值的方向。基于产业链视角和互补品经济理论,在流量经营关键驱动因素及驱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流量经营本质。流量作为移动互联网的一种基础承载性和生态型业务,流量和上下游环节功能互补共同构成客户体验,因此,流量本质上是一种互补品经济,其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客户的需求和流量所承载的互联网应用及内容。流量经营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技术+管理问题,流量经营关键在于发现新增的价值、找出价值转换途径并实现价值的分配,推动流量价值在通信运营企业侧实现闭环管理、掌握流量承载的具体内容和应用是通信运营企业流量价值重塑的重要途径。这要求通信运营企业推动“管道流量”经营向“互联网流量”经营转变,构建流量价值生态系统,实现流量与互补品价值封闭和价值协同创新。在流量价值经营的方向下,通信运营企业需要统筹考虑各类业务的定位、目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流量、宽带、内容、信息服务业、数字化服务等需要被放在一个全新的视角下来重新定位,这个视角就是全流量经营,即无所不在的流量经营,各种经营对象和要素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共同构成流量经营的价值生态系统。3.将博弈论和控制论等理论方法引入到客户价值研究中来,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在价值构成的微观层面上探究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博弈机制,为流量价值开发和通信客户价值提升找到改进方向和着力点。基于企业客户价值互动双赢,从客户-企业视角出发,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模型,并应用最优控制和动态优化的方法,求解并分析了合作、非合作情形下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均衡解或最优解,从微观层面上探究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互动机理,发现企业与客户在追究价值最优时,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客户价值转换行为与企业营销策略实施成正比、与流量产品创新成正比,企业营销工作和产品创新程度能够促进客户价值转换和提升。通过对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动态博弈过程分析,发现双方在长期博弈过程中实现共赢,通信运营企业价值增长关键来源是保持客户长期动态合作,主要手段是交叉销售和融合捆绑,发挥好关键人网络价值;客户收益增加的关键来源是产品创新及高价值、个性化产品推荐,通过价值生态系统降低交易成本以实现客户效用增加。4.提出了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模型,给出了价值开发机制,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双提升驱动模型。以Lancaster和Walters客户为中心的价值链结构为基础,从微观层面上探究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交互关系和互动机理,提出了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模型,系统地梳理了价值产生、承载、传递、创造的全过程,给出了价值开发机制:客户需求是流量价值最终来源、流量产品创新是价值增值的载体、网络管道能力是稳固价值的基础、经营模式创新是价值变现的根本、价值生态系统是价值开发的突破点、个性化需求是价值开发的着力点。论文从需求管理与供给改革分别入手,将价值创造与实现的逻辑转换为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有机协同、相互支撑、互动双赢、系统性的价值经营体系,构建了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双提升驱动模型。5.面向5G流量价值经营系统地提出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提升策略:在流量产品供给方面,根据流量价值模型,主要从开发流量价值和降低客户成本入手,深化供给改革。在客户需求方面,根据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立足当前,通过向规模要价值、向存量要价值、向融合要价值等方面入手,提升客户当前价值贡献;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培育并挖掘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有效利用客户的网络价值,扩展客户的空间价值。
尹鹏伟[2](2019)在《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多属性的联合资源调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无线通信技术不断飞速升级革新的形式之下,不同无线接入技术在同一区域内共存形成了异构无线网络(HWN,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场景。同时,随着用户对业务QoS需求的进一步上升,如果仍然使用单一的无线接入选择技术很难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联合调度成为HWN向协同融合演进的发展方向。由于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管理机制和资源实现形式不同,需要建立完善的HWN中的联合资源调度(JRS,Joint Resource Scheduling)体系,本文就JRS体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讨论分析了传统HWN资源融合管理架构,并归纳出主要的实现模型,以此为据提出了联合资源调度JRS架构的具体实现模型。之后分析了JRS架构的用户层面与管理层面,具体介绍了各层面中不同模块的具体作用。本文主要围绕JRS管理架构中用户层面和网络层面的具体模块实现和主要执行的算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在用户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属性决策多网络联合传输的网络选择方案。在检测用户所处位置的所有可用的不同接入网络及其各项网络参数之后,列举出所有的候选接入方案,再通过对用户具体的业务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带宽需求的业务做是否需要JRS的决定。对于支持JRS的业务,计算各不同候选接入方案的融合参数值。在整合出不同业务的决策矩阵之后,经过一系列预处理以及不同业务的权重设定之后再使用MADM中的GRA算法计算出效用值最高的最佳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使用JRS的网络选择算法相对于单一网络接入使得用户的整体满意度得到了提升,尤其是对大带宽需求业务。由于资源的合理分配致使带宽需求较小的业务的用户满意度也有一定提升。在网络侧,JRS也能使得网络间的负载也更加均衡。在网络侧,针对于之前基于排队论制定分流比例的策略,建立了在约束条件下以信道资源块为细粒度要求的最优化模型,使得分配的资源能够满足用户带宽需求并满足负载均衡为优化目标,利用拉格朗日松弛法对问题进行简化,再通过次梯度法和凸函数的单调性迭代求出拉格朗日对偶问题的最优解。最后,设计了网络侧的拥塞控制管理模块与移动用户资源调度优化模块,对网络端的资源调度做进一步的灵活控制。拥塞控制包括三个阶段,(a)在网络利用率较低情况下的正常分配;(b)在FSC阶段通过动态自适应资源使用状况对用户请求的资源做初步的限流措施;(c)当资源使用率突破了理论阀值进入SSC阶段停止继续分配资源,对已接入用户按照业务类型进行资源均匀分配,避免网络出现堵塞瘫痪的现象。仿真结果表明,在JRS系统的网络端使用该算法相对于单一网络连接能够在均摊网络负载的前提之下,进一步保证通信网络的正常运作,预防通信链路拥塞,以使得在接入用户数量较大时用户仍能够获得更高的满意度,并使得移动用户接入方案发生变化的次数得到降低。论文在异构无线网络中,针对多属性业务分类提出了用户侧的联合调度策略,为保证网络侧的负载均衡提出了改进的无线资源分配调度落地机制,有效地改进了差异化服务需求的无线用户获取最佳的用户体验。
樊惠丹[3](2019)在《基于DPI的宽带动态智能提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通信技术CMNET网络的发展,用户规模越来越大。2013年8月国务院也将“宽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随之而来的是用户越来越高的用网要求。全面突破制约宽带产业发展的瓶颈是刻不容缓的战略要求。打造精品有线宽带,不断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助力“宽带中国”快速发展,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产业协同发展,是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电信领域公司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中国移动CMNET接入网络,用户通过分光箱直接上行至OLT,再上行至BRAS。随着CMNET网络用户规模的增大,加强接入网络OLT的安全性,降低单点故障造成用户业务中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用户接入宽带采用固定宽带,带宽调整不灵活,且难以满足用户日常丰富的业务类型。针对此问题,本文将基于DPI系统和重庆地区移动网络拓扑及网络性能提出一种动态智能提速方案,该方案将根据DPI统计用户行为,目前,已经实现DPI、Radius和AAA联动,并通过用户访问目的地址对业务进行区分。同时,AAA、Radius和BRAS也实现动态生成QOS标记和限速模板,并进行下发。同时,区分业务分区资源热度,为用户动态智能提供业务保障,优化用户感知。并针对现网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从网络业务安全以及网络数据安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多种措施共同作用,以提高整个CMNET网络运行安全性。
吴建平[4](2019)在《SX公司的大众客户业务经营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西省政府为了落实国家广电总局推行“一省一网”的网络整合政策,组建了陕西省的国有广电网络运营商SX公司,于1994年在A股上市,股票代码:600831。随着三网融合试点的逐步成功和在全国扩大推进,广电网络业务竞争的战略格局悄然改变,IPTV用户增速迅猛,以小米机顶盒、小米互联网电视机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电视来势汹汹,SX公司的处境急转直下,原有的优势的也在慢慢消失,不断面临更多新的跨界挑战;在这一严峻的背景下,SX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迅速流失,其生存和发展都陷入了深深的阴霾之中。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实际工作,从上述政策背景出发,阐述了国内三网融合整体的发展近况,运用现代战略管理理论,综合分析SX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采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对SX公司的竞争对手陕西省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采取的大众客户业务经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了低成本定位战略兼顾差异化,推出满足细分中低档大众客户的“广播电视+宽带+互联网视频+X”融合业务套餐包的经营战略,以解决上述SX公司的问题。实施该经营战略的主要保障措施有:选择具备“资金+技术+运营能力”的企业,计划按PPP模式进行融资合作,通过降低SX公司投资成本约人民币13.81亿元,提高了既有收入下的利润;将大众客户部门从SX公司剥离出去,成立子公司“SX大众客户运营公司”,以新品牌“秦岭云”重新服务大众客户,吸引有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的年轻用户群体;以融合业务套餐用户数和利润为开关指标推行绩效管理新办法。SX公司通过大众客户业务经营战略的实施,守住了数字电视基础业务的根基,扩展了更多大众客户业务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挽回用户流失,从而有效落实了党的喉舌宣传工作。SX公司大众客户业务经营战略实施后,按照大众客户精准定位推出的合理低价的新融合业务套餐服务,让陕西省大众客户以更低成本享受和体验到三网融合带来的优惠和好处。
张楠[5](2019)在《新收入准则对通信行业会计处理及其结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移动D公司》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交易事项也变得多样化与复杂化,原有的收入准则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为应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统一收入确认标准,2014年5月,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以下简称IFRS15),我国也于2017年7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与IFRS15保持实质性趋同。新收入准则对于统一收入核算体系、明确收入计量基础、规范特殊交易事项、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信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产业,正处于快速的技术变革与升级的阶段,规范收入的确认、计量与披露,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与盈利能力,对于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推动产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明确了主题确立的背景与研究意义,并对现有文献与研究观点进行总结归纳,确立本文的研究方向。接下来从新收入准则修订的理论框架出发,详细分析了新收入准则中收入计量、确认、披露等方面的具体变化,梳理了“五步法模型”的内在逻辑,并解读了特定交易、合同成本的会计处理对于完善收入准则的重要意义,为后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将前述理论应用于通信行业的主要业务,确定新收入准则下会计核算发生变化的业务,并基于上述受影响的业务设计案例场景,以中国移动D公司所开展的数字家庭项目为基础展开案例研究。本文通过比较新旧会计准则下会计核算结果的差异,并将会计核算结果反映在财务报表项目上,从收入、成本、费用及企业经营利润的角度展开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收入准则修订对通信企业的业财分析、新业务核算、成本收入匹配等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利润披露的真实性,并促进企业重新评估营销安排,但在新收入准则的核算方法下,通信企业的纳税时间可能提前,外部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本文建议通信企业准确分析收入准则修订的影响,强化营收分析的准确性,重新评估与调整社会渠道中的资源投放比例,及时调整预算安排与货币资金计划,并建议财务人员参与营销案的制定,同时改造信息系统以实现营销案中履约义务的自动拆分匹配。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披露信息的审核力度,督促并鼓励通信企业披露摊销期限的测算方法与测算标准。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受收入准则修订影响明显的业务梳理整合,设计成为全面、综合、完整的案例,以集中分析体现新收入准则对通信企业的影响。同时,本文将会计核算结果体现在财务报表上,从收入结构、项目利润情况等创新角度展开分析,并从业务、财务、信息披露等开展多角度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冯宇[6](2017)在《上海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无论电信产业还是广电产业,纷纷拥抱三网融合的热潮,也使得IPTV在电视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收视份额和有线电视持平,电信运营商的采取全业务运营模式,采用多业务打包方式,对有线互动电视形成强力威胁。而阿里和小米等互联网巨头也不甘示弱,开始向公众推出其智能电视机产品,即OTT TV以及融合OTT功能的产品,以硬件成本价提供给客户,也在抢占着智慧家庭的入口,抢占用户。本文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电视用户收视习惯已发生改变的背景下,尝试解决上海东方有线自身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探索东方有线基于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视频和互动电视业务的发展思路和营销策略,面对IPTV和OTT TV的挑战给出一些建议和业务突破方向。本文以上海互动电视产品的整个行业发展情况作为切入点,对其予以剖析,同时站在整个行业的市场环境角度上,对上海互动电视产品的整体市场状况、收入规模、用户规模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该产业发展的主要要素,并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通过对市场上互动电视产品的竞品及广电行业内发展较好的标杆企业的营销策略的分析研究,探索东方有线可以借鉴学习的相关经验。同时,本文从上海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业务的产品、价格、促销、渠道层面出发,结合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产品的用户行为,剖析其市场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处。综合前期对各方面情况的分析,本文对上海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业务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通过积极搭建发展平台、提供资源及人力保障等举措,为营销策略保驾护航,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论文课题将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以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产品为例,探析其营销方式的转变问题,即从传统营销转向精准营销的整个变化过程。本文认为,在当前竞争环境下,上海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业务在产品策略方面,应当及时优化产品线布局、升级交互功能、调整互动业务内容方向、优化菜单设置以及提高硬件质量;价格策略方面,应当降低进入门槛、通过仔细研究消费者心理而运用定价策略调整定价;促销策略方面,按区域和年龄细分用户制定合适的促销方案,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结合的方法进行广告投放;最后,通过提高线上渠道的友好度和提高线下渠道服务质量、改善第三方渠道的管理来调整渠道策略。最终,通过这一系列营销策略的研究和调整,为提高上海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产品上海互动电视的市场占有率提供一些帮助。
程瓯[7](2016)在《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文中提出电信产业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电信产业视为自然垄断产业,电信服务的基础性、网络的完整性以及电信运营的规模经济性决定了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1994年,中国联通的进入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几次大的拆分,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电信产业融合重组,形成电信、移动和联通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失衡、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己经显现出来,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规制与竞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后,如何形成均衡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如何进一步完善电信监管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垄断性较强但又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电信产业来说,单纯用规制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都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本文在“SCP”范式的基础上,结合电信产业的经济特性,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理论相融合,构建了“政府规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这个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电信产业规制进行研究,结合“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态势,对电信产业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为我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发展、电信产业政策和规制改革等提出新的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介绍。对相关理论进行考察,在回顾自然垄断理论、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以及局限性。第二部分构建电信产业"R-SCP"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介绍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结合电信产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与竞争特性,构建"R-SCP"理论分析框架,在该理论框架内,规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都是电信产业的内生变量,规制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同时也受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运用"R-SCP"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不对称规制、“三网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移动通信转售”、手机实名制等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放松规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结合电信产业几次大的拆分和重组,对各个阶段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组织及规制的影响,主要是第八章的内容。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以“微信”为例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语音、短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和转型方向,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第五部分是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介绍了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以及产业融合对电信规制的影响,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电信规制与改革经验,对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受到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共同影响,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进一步放松规制,市场机制对电信产业组织的影响将越来越强。但由于电信产业所具有的网络特性,政府规制仍然有必要保持。政府需要改变直接用行政手段参与电信业产业组织调整的状况,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调整,重点关注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塑造和保护。
丁平杰[8](2014)在《华数广电在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平台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三网融合相关政策的出台,对广电企业的影响非常明显。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下拓展市场,降低成本、加强自身优势领域、提高竞争力是各方所要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依靠政策扶持和传统的技术升级改造网络无法解决各自面临的全部难题。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深入分析三网融合政策背景下广电运营商运营现状,找出一条适合于广电网络运营商的生存之路。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借鉴西方国家在“三网融合”问题上制定的发展战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广电总局关于“三网融合”的相关政策规定,以浙江最具代表性的广电企业-华数广电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创新才是硬道理。其次,采用SWOT分析法针对当前广电网络运营商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将其与电信运营商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广电网络在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华数广电在加强运营、业务、服务能力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方法,进而为“三网融合”当前的工作,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从而推动“三网融合”的发展。本文为广电企业应对三网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策略。结合华数广电的实际情况,为广电企业应对三网融合的业务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为广电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侯蒙[9](2012)在《IT支撑网建设和运维系统规划》文中指出随着3G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商重组的结束和国家“三网融合”政策的制定。电信新格局即将形成,移动、新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市场将进一步进行细分。广电企业,甚至是电力企业均有可能进入电信市场,形成激烈的竞争环境。各运营商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其网络结构、IT支撑、运维管理等系统进行深入的改造,变被动为主动,适应新业务和三网融合的发展,使企业的运作效率更高、更快。本课题研究以A局电信和B局电信五年规划为基础数据,在对3G无线技术、三网融合、多业务传输、IT支撑系统建设、运维等新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3至5年内中国电信网络建设重点和技术发展,在IT支撑系统建设和网络运维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对中国电信所处环境进行SWOT战略分析。充分论证技术、人员、方法、投资、质量、风险、时间等管理学因素在网络规划和网络运维中的作用。IT支撑系统预期建设目标,包括MSS、BSS、OSS和EDA系统发展和建设方向。对商务、个人、无线和三网融合等业务的支持。交换网络、无线市话网、IP城域网、传输网和接入网等网络目前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建设发展方向建议。三网融合后电信企业战略格局分析和电信发展分析。
李连军[10](2011)在《山西联通IPTV平台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自2004年开始,对IPTV的研究和关注逐渐升温,IPTV实现了电信运营商向三网融合的切入,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传统的固网宽带业务正在寻找新的增长点,而IPTV的出现和发展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机遇。经过儿年的快速发展,由于受内容应用的限制,我国宽带接入的发展受到制约,通过IPTV的应用不仅可以进一步发展宽带接入,而且有利于高速宽带的发展,因此,IPTV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是一个新的机遇,值得关注和把握。本文设计了山西联通IPTV系统方案并进行规划实施,完成了系统测试、业务试用,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了 IPTV业务的应用发展方案与思路。文中首先介绍了 IPTV业务,然后描述了 IPTV系统建设的系统需求及前期准备工作,并提出了 IPTV系统建设方案并进行实施;接着通过各类测试数据及业务试用分析,验证了建设方案合理可行;在上述分析测试的基础上,通过对IPTV应用的研究,提出了山西IPTV业务发展建议,并分析了IPTV业务的发展前景。
二、宽带融合业务对计费模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带融合业务对计费模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发展 |
2.1 全流量理论及相关研究 |
2.1.1 流量概念界定 |
2.1.2 流量经营理论及研究 |
2.1.3 全流量的定义及内涵 |
2.2 价值创造理论及相关研究 |
2.2.1 价值概念界定 |
2.2.2 价值创造理论研究 |
2.3 客户视角的客户价值理论及研究 |
2.3.1 B2C客户价值定义及内涵 |
2.3.2 B2C客户价值构成维度研究 |
2.3.3 B2C客户价值影响因素研究 |
2.3.4 B2C客户价值与消费者行为关系研究 |
2.3.5 B2C客户价值理论研究方向 |
2.4 企业视角的客户价值理论及研究 |
2.4.1 C2B客户价值定义及内涵 |
2.4.2 C2B客户价值构成研究 |
2.4.3 C2B客户价值评价研究 |
2.4.4 C2B客户价值理论研究方向 |
2.5 客户-企业价值互动关系研究及博弈论 |
2.5.1 客户-企业价值互动关系研究 |
2.5.2 博弈论 |
2.6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章 流量经营驱动因素及流量价值模型构建 |
3.1 流量经营本质 |
3.1.1 流量经营历程回顾 |
3.1.2 流量经营存在问题 |
3.1.3 流量经营发展趋势 |
3.1.4 国外流量经营策略 |
3.1.5 流量经营本质分析 |
3.1.6 流量价值经营方向 |
3.2 流量经营驱动因素分析 |
3.2.1 规模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
3.2.2 价值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
3.3 流量价值模型构建 |
3.3.1 理论框架 |
3.3.2 流量价值概念模型 |
3.3.3 变量定义及研究假设 |
3.3.4 量表开发及数据收集 |
3.3.5 假设检验及模型修正 |
3.3.6 流量价值模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
4.1 通信客户价值研究设计 |
4.2 通信客户价值理论框架 |
4.2.1 通信客户价值特性分析 |
4.2.2 通信客户价值研究现状 |
4.2.3 通信客户价值模型框架 |
4.3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指标 |
4.3.1 客户当前价值评价指标 |
4.3.2 客户潜在价值评价指标 |
4.3.3 客户网络价值评价指标 |
4.4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4.4.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4.4 通信客户价值计算 |
4.5 通信客户价值评价体系应用 |
4.5.1 基于客户价值评价结果客户细分 |
4.5.2 基于客户价值行为的客户细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互动机制研究 |
5.1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互动机理分析 |
5.1.1 客户需求发展趋势 |
5.1.2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创造机理 |
5.1.3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交互关系分析 |
5.2 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博弈模型构建与分析 |
5.2.1 流量价值-通信客户价值博弈模型的构建 |
5.2.2 动态博弈模型求解-非合作情形 |
5.2.3 动态博弈模型求解-合作博弈情形 |
5.3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博弈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量价值与通信客户价值双提升策略 |
6.1 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方案设计 |
6.1.1 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思路 |
6.1.2 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框架 |
6.2 需求挖掘及管理 |
6.2.1 客户需求管理 |
6.2.2 客户细分管理 |
6.3 供给改革及管理 |
6.3.1 产品体系供给改革 |
6.3.2 运营体系供给改革 |
6.3.3 经营体系供给改革 |
6.4 流量价值开发 |
6.4.1 网络质量提升策略 |
6.4.2 流量产品创新策略 |
6.4.3 内容权益运营策略 |
6.4.4 流量服务保障策略 |
6.4.5 流量品牌重塑策略 |
6.4.6 商业模式创新策略 |
6.4.7 终端运营牵引策略 |
6.4.8 渠道协同发展策略 |
6.5 通信客户价值提升 |
6.5.1 规模价值变现策略 |
6.5.2 存量价值变现策略 |
6.5.3 融合价值变现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流量价值对客户购买行为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通信客户价值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通信客户价值指标相对重要性结果分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多属性的联合资源调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形势 |
1.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
1.1.2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HWN中的联合资源调度技术研究 |
2.1 异构无线网络的场景和特征 |
2.2 异构网络融合互通框架 |
2.2.1 3G时代融合组网方案 |
2.2.2 LTE时代融合组网方案 |
2.3 异构网络资源管理模型 |
2.4 面向网络及终端协同联合管理与控制架构 |
2.4.1 早期研究 |
2.4.2 多网络并行传输技术 |
2.4.3 异构网络联合资源调度架构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JRS策略设计 |
3.1 研究背景 |
3.2 无线异构网络联合资源调度的场景及系统模型 |
3.3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联合资源调度选网策略 |
3.3.1 候选网络的各种可能性分析 |
3.3.2 多无线网络组合策略中各融合网络参数 |
3.3.3 多属性决策算法 |
3.3.4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联合资源调度传输网络选择算法流程 |
3.4 基于排队论的资源分流算法 |
3.5 算法性能评估依据 |
3.6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6.1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定 |
3.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负载均衡的资源分配算法 |
4.1 研究背景 |
4.1.1 网络侧资源分配方法研究 |
4.2 联合资源调度分配算法 |
4.2.1 确定最优化目标以及约束条件 |
4.2.2 拉格朗日对偶松弛法解决最优化问题 |
4.2.3 次梯度法迭代求解简化问题 |
4.3 拥塞预防措施 |
4.4 移动用户资源调度优化 |
4.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5.1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定 |
4.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程序清单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3)基于DPI的宽带动态智能提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选题的确定 |
1.4 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重庆移动网络性能分析 |
2.1 重庆移动CMNET网络拓扑 |
2.1.1 重庆移动CMNET三层网络 |
2.1.2 重庆移动CMNET二层网络 |
2.1.3 重庆移动CMNET网络结构分析 |
2.2 重庆移动CMNET路由协议及路由组织 |
2.2.1 IGP路由协议及路由组织 |
2.2.2 BGP路由协议及路由组织 |
2.3 重庆移动OTV业务网络拓扑 |
2.4 重庆移动CMNET网络评估 |
2.4.1 业务感知评估 |
2.4.2 网络架构评估 |
2.4.3 与本地友商对比评估 |
第三章 动态智能提速 |
3.1 用户上网行为分析 |
3.2 CMNET网络智能提速 |
3.2.1 用户行为智能统计 |
3.2.2 用户行为分析与Radius联动 |
3.2.3 用户网络质量智能保障 |
3.2.4 智能提速业务测试 |
3.2.5 典型应用场景 |
第四章 CMNET网络安全 |
4.1 CMNET网络业务安全 |
4.1.1 BRAS双机热备 |
4.1.2 OLT双上行 |
4.2 CMNET网络数据安全 |
4.2.1 路由协议安全 |
4.2.2 网络系统安全 |
4.3 SDN时代的网络安全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成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SX公司的大众客户业务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问题 |
1.2.1 公司的基本情况 |
1.2.2 公司的经营战略 |
1.2.3 SX公司大众客户业务面临问题 |
1.3 研究综述 |
1.3.1 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采取的研究方法 |
1.4.2 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策环境要素分析(P) |
2.1.2 经济要素分析(E) |
2.1.3 社会和文化要素分析(S) |
2.1.4 科技要素分析(T) |
2.2 大众客户市场环境分析 |
2.2.1 项目调研目标及方法 |
2.2.2 调研结果数据呈现 |
2.2.3 大众客户市场环境分析结论 |
2.3 竞争环境分析 |
2.3.1 三大电信运营商市场情况分析 |
2.3.2 竞品市场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部环境分析 |
3.1 SX公司发展历程分析 |
3.1.1 网络整合 |
3.1.2 重组借壳 |
3.1.3 整体上市 |
3.1.4 集团化运作 |
3.2 资源分析 |
3.2.1 人力资源 |
3.2.2 丰富的营业及客服资源 |
3.2.3 品牌资源 |
3.2.4 媒体资源 |
3.3 能力分析 |
3.3.1 入户能力 |
3.3.2 渠道能力 |
3.3.3 大众客户管理能力 |
3.4 核心专长分析 |
3.5 SX公司大众业务SWOT分析 |
3.5.1 SX公司大众客户业务的优势(S) |
3.5.2 SX公司大众客户业务的劣势(W) |
3.5.3 SX公司大众客户业务的机会(O) |
3.5.4 SX公司大众客户业务的威胁(T) |
3.5.5 SWOT矩阵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众客户业务经营战略方案设计 |
4.1 战略目标 |
4.2 基本定位战略 |
4.2.1 低成本定位战略 |
4.2.2 建立新的互动平台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略实施的主要保障措施 |
5.1 主要实施工作 |
5.1.1 实施计划 |
5.1.2 营销推广 |
5.1.3 营销激励 |
5.2 主要保障措施 |
5.2.1 组织结构的调整 |
5.2.2 企业治理结构的调整 |
5.2.3 管理机制的调整 |
5.2.4 人力资源的调整 |
5.2.5 SX公司融资方向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新收入准则对通信行业会计处理及其结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移动D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收入确认的研究现状 |
1.2.2 收入计量的研究现状 |
1.2.3 收入披露的研究现状 |
1.2.4 通信行业收入确认与计量的研究现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新收入准则理论概述 |
2.1 新收入准则的修订理念与理论框架 |
2.2 新收入准则的主要变化 |
2.2.1 收入确认与计量的“五步法模型” |
2.2.2 特定交易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
2.2.3 合同成本的会计处理 |
2.2.4 列报与披露的要求 |
第3章 通信行业业务模式总体分析 |
3.1 通信行业概述 |
3.2 通信企业主要业务模式及收入确认 |
3.2.1 套餐和业务包 |
3.2.2 赠费业务 |
3.2.3 赠送通信业务 |
3.2.4 手机终端捆绑销售 |
3.2.5 非手机类终端 |
3.2.6 社会渠道酬金 |
3.2.7 主要责任人与代理人的区分 |
第4章 中国移动D公司数字家庭项目案例 |
4.1 案例背景 |
4.2 案例介绍 |
4.3 原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的相关会计处理 |
4.4 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的相关会计处理 |
4.5 收入准则修订前后中国移动D公司财务报表项目的变化 |
4.5.1 利润表项目变化 |
4.5.2 资产负债表项目变化 |
4.5.3 财务报表项目变化小结 |
4.6 新收入准则对通信企业业务与财务的影响 |
4.6.1 收入分拆更加合理,业务与财务分析更加准确 |
4.6.2 有助于企业准确核算新业务 |
4.6.3 合同成本与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匹配程度提高 |
4.6.4 造成通信企业纳税时间提前 |
4.6.5 促进企业重新评估营销安排 |
4.7 新收入准则对通信企业信息披露产生的影响 |
4.7.1 通信企业披露利润的真实性提高 |
4.7.2 影响外部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有效性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相关建议 |
5.2.1 通信企业层面 |
5.2.2 监管机构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上海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 相关基础理论 |
1.4.1 PEST分析理论 |
1.4.2 STP战略理论 |
1.4.3 4P理论 |
1.4.4 新媒体营销的发展 |
第2章 上海互动电视产品市场发展概况 |
2.1 宏观市场环境分析 |
2.1.1 政策环境 |
2.1.2 经济环境 |
2.1.3 社会环境 |
2.1.4 技术环境 |
2.2 上海互动电视产品发展概况 |
2.2.1 产品相关概念介绍 |
2.2.2 整体市场状况 |
2.2.3 收入规模 |
2.2.4 用户规模 |
2.3 上海市场互动电视产品竞争分析 |
2.3.1 整体竞争概况 |
2.3.2 竞争对手分析 |
2.3.3 标杆企业营销策略分析 |
2.4 未来互动电视产品的发展趋势 |
2.4.1 总体趋势 |
2.4.2 用户层面:消费主体习惯日益网络化 |
2.4.3 内容层面:内容供应日趋重要 |
2.4.4 管道层面:底层管道竞争白热化 |
2.4.5 产业层面:强者制定利益分配规则 |
第3章 上海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产品营销现状及问题 |
3.1 公司介绍 |
3.2 业务概况 |
3.3 经营状况 |
3.4 营销存在的问题 |
3.4.1 产品层面 |
3.4.2 价格层面 |
3.4.3 促销层面 |
3.4.4 渠道层面 |
第4章 上海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产品用户行为分析 |
4.1 用户规模 |
4.2 用户结构和ARPU值分析 |
4.3 高清业务渗透率和ARPU值分析 |
4.4 融合套餐业务分析 |
4.5 交互应用分析 |
4.6 终端设备发放情况和业务订购率分析 |
4.7 用户收视习惯分析 |
第5章 上海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产品营销策略 |
5.1 目标市场选择与市场定位 |
5.1.1 目标市场确定 |
5.1.2 市场定位 |
5.2 产品策略 |
5.3 价格策略 |
5.4 促销策略 |
5.4.1 促销内容 |
5.4.2 媒体投放 |
5.5 渠道策略 |
5.5.1 线上渠道 |
5.5.2 线下渠道 |
5.6 差异化营销 |
5.6.1 新入网客户营销 |
5.6.2 续费用户营销 |
5.6.3 暂停、欠费用户营销 |
5.6.4 合作客户营销 |
第6章 上海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产品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
6.1 平台建设 |
6.2 人力支撑 |
6.3 资源保障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产品层面 |
7.1.2 价格层面 |
7.1.3 促销层面 |
7.1.4 渠道层面 |
7.1.5 差异化营销层面 |
7.2 展望 |
7.2.1 不足之处 |
7.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上海电信IPTV产品列表 |
附录2 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业务产品列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自然垄断理论 |
2.1.1 早期自然垄断理论 |
2.1.2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
2.1.3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 |
2.2 规制理论 |
2.2.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获理论 |
2.2.3 规制经济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3.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3.2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 |
2.3.3 传统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分析 |
2.4 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特性 |
2.4.1 中国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2.4.2 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 |
2.4.3 电信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3章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新问题 |
3.1 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初期 |
3.1.2 中国电信业市场拆分重组历程 |
3.2 中国电信产业监管政策演进 |
3.2.1 从垄断到调整市场结构引入竞争 |
3.2.2 从调整市场结构转向规范市场行为 |
3.2.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市场绩效——成立中国铁塔公司 |
3.3 中国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3.3.1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业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挑战 |
3.3.2 “三网融合”政策推进加剧了电信市场竞争 |
3.3.3 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 |
3.3.4 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4章 构建“R-SCP”电信产业分析框架 |
4.1 电信业规制的目标 |
4.2 电信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现状 |
4.4 现有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分析 |
4.4.1 “SCP”范式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4.2 规制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5 电信产业组织的研究思路 |
4.5.1 决定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重要因素 |
4.5.2 电信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思路 |
4.6 构建基于规制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 |
4.6.1 “R-SCP”框架的逻辑关系 |
4.6.2 “R-SCP”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适用性 |
第5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1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5.2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3 政府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直接塑造 |
5.3.1 放松进入规制与引入竞争 |
5.3.2 电信纵向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3.3 电信南北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1 进入者策略与在位者优势 |
5.4.2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份额和价格的影响 |
5.4.3 不对称规制与联通CDMA手机补贴 |
5.4.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3G/4G牌照发放 |
5.4.5 “单向携号转网”规制政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 企业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1 中国电信的限制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2 中国移动的差异化策略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5.5.3 中国联通的技术创新行为 |
5.6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1 三网融合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2 中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6.3 中国广电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影响市场格局 |
第6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6.1 市场行为的影响因素 |
6.1.1 影响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 |
6.1.2 规制条件下企业行为特征分析 |
6.1.3 中国电信企业各阶段行为分析 |
6.2 规制与放松规制对电信市场行为的影响 |
6.2.1 规制失效下电信企业的排他性行为 |
6.2.2 不对称规制下的电信市场竞争行为 |
6.2.3 电信企业对规制的突破与放松规制 |
6.3 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中国联通为例 |
6.3.1 中国联通3G市场定位 |
6.3.2 中国联通3G六统一运营策略 |
6.3.3 中国联通价格行为分析 |
6.3.4 中国联通非价格行为分析 |
6.3.5 中国联通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6.4 产业政策对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
6.4.1 “移动通信转售”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6.4.2 手机实名制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第7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7.1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方法 |
7.1.1 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内容 |
7.1.2 竞争和规制对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7.1.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7.2 中国电信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7.2.1 完全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年之前) |
7.2.2 双寡头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1998年) |
7.2.3 引入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1999-2001年) |
7.2.4 扩大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2002-2008年) |
7.2.5 电信业重组后的绩效分析(2009年至今) |
7.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8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新特征及其规制 |
8.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8.2.1 电信运营商产业主导权丧失 |
8.2.2 电信运营商进一步被管道化 |
8.2.3 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传统电信业务——以“微信”为例 |
8.2.4 免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主导 |
8.3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与转型 |
8.3.1 从全业务运营商转向综合信息服务商 |
8.3.2 运营重心从传统语音转向数据应用 |
8.3.3 由纯管道经营向智能管道转型 |
8.4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市场竞争行为 |
8.4.1 开展4G流量价值经营提升市场绩效 |
8.4.2 搭建应用平台与OTT企业合作运营 |
8.4.3 重视应用服务——以移动支付为例 |
8.4.4 以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电信产业竞争力 |
8.5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 |
第9章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 |
9.1 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 |
9.2 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 |
9.3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规制的影响 |
9.3.1 电信产业和广电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分析 |
9.3.2 相关市场主体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 |
9.3.3 行业监管者维护部门利益以及职责有所差异 |
9.4 外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经验 |
9.4.1 英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2 美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3 国外电信产业规制与改制的启示 |
9.5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改革建议 |
9.5.1 产业融合背景下规制重构的保障机制 |
9.5.2 电信产业市场竞争政策的趋势 |
9.5.3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建议 |
9.5.4 中国电信业规制合理化建议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8)华数广电在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平台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企业发展战略 |
2.1.2 三网融合的定义与内容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结构追随战略理论 |
2.2.2 波特五力理论 |
2.2.3 价值链理论 |
2.3 战略管理的常用分析方法 |
2.3.1 SWOT分析方法 |
2.3.2 PEST分析方法 |
3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和华数广电战略分析 |
3.1 三网融合的原因 |
3.2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 |
3.3 三网融合对广电网络的意义和影响 |
3.4 华数广电在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发展战略分析 |
3.4.1 宏观环境分析 |
3.4.2 竞争力分析 |
3.5 SWOT分析 |
3.5.1 优势分析 |
3.5.2 劣势分析 |
3.5.3 机会分析 |
3.5.4 威胁分析 |
4 华数广电在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发展战略 |
4.1 华数广电业务发展概况 |
4.1.1 华数广电简介 |
4.1.2 华数广电核心竞争力 |
4.2 华数广电三网融合业务需求 |
4.2.1 广电业务需求的多维发展 |
4.2.2 广电业务的发展需求和趋势 |
4.3 华数广电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目标和战略思路 |
4.3.1 三年发展目标 |
4.3.2 规划原则 |
4.3.3 建设运营的战略思路 |
4.4 实现三网融合技术平台总体架构 |
4.4.1 有线网升级改造工程 |
4.4.2 云平台建设工程 |
5 华数广电三网融合下业务保障措施 |
5.1 打造省级骨干网络 |
5.1.1 业务对网络的需求 |
5.1.2 IP多业务和大颗粒业务承载需求 |
5.1.3 支撑全业务发展的家庭接入网络需求 |
5.2 建设业务运营平台 |
5.2.1 媒体云 |
5.2.2 通信云 |
5.2.3 宽带云 |
5.2.4 服务云 |
5.2.5 本地信息化平台 |
5.3 推广多终端支持 |
5.3.1 采用传统数字电视机顶盒 |
5.3.2 推行云宽带电脑 |
5.3.3 实现全新的云媒体终端 |
5.4 完善运营维护和支撑系统 |
5.4.1 总体规划简介 |
5.4.2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概述 |
5.4.3 管理支撑系统(MSS)概述 |
5.5 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
5.5.1 总体方案 |
5.5.2 内容监管 |
5.5.3 网络监管 |
5.5.4 终端监管 |
5.5.5 业务监管 |
5.5.6 结算监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IT支撑网建设和运维系统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文献综述 |
1.1.2 研究体会 |
1.2 主要研究工作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主要研究成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项目整体安排和运营商战略分析 |
2.1 项目整体范围管理规划 |
2.1.1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 |
2.1.2 项目范围控制 |
2.2 项目整体时间进度安排 |
2.2.1 项目进度计划 |
2.2.2 项目进度控制 |
2.3 项目成本管理 |
2.3.1 项目成本估算 |
2.3.2 项目成本预算 |
2.3.3 项目成本控制 |
2.4 SWOT分析 |
2.4.1 中国电信优势分析 |
2.4.2 中国电信劣势分析 |
2.4.3 中国电信的机会(opportunity)分析 |
2.4.4 中国电信威胁(threat)分析 |
第三章 IT支撑系统的发展及建设目标 |
3.1 IT支撑系统变化趋势 |
3.1.1 中国电信转型概述 |
3.1.2 电信转型时代的IT支撑系统 |
3.1.3 未来IT支撑系统的建设目标 |
3.2 五年规划期间的IT支撑系统 |
3.2.1 战略目标 |
3.2.2 阶段性要求 |
3.2.3 采用的方法 |
第四章 IT支撑系统的建设方案 |
4.1 MSS系统 |
4.1.1 实现的目标 |
4.1.2 面临的问题 |
4.1.3 措施 |
4.1.4 预计达到的效果 |
4.2 BSS系统 |
4.2.1 实现的目标 |
4.2.2 面临的问题 |
4.2.3 措施 |
4.3 OSS系统 |
4.3.1 实现的目标 |
4.3.2 面临的问题 |
4.3.3 措施 |
4.4 EDA系统 |
4.4.1 实现的目标 |
4.4.2 措施 |
4.5 基础平台 |
第五章 转型业务的IT支撑 |
5.1 针对转型业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5.1.1 业务的订购方式和渠道 |
5.1.2 确定业务的计费方式和收账渠道 |
5.1.3 明确业务在企业中的运转流程 |
5.2 IT系统对3G业务的支撑 |
5.2.1 发展策略方面 |
5.2.2 IT支撑系统的功能 |
5.2.3 体系结构方面 |
5.3 IT系统对综合信息业务(ICT)的支撑 |
5.3.1 ICT业务的发展策略 |
5.3.2 IT系统对ICT业务支撑 |
5.4 IT系统对信息家同的支撑 |
5.4.1 家庭网关网络配置 |
5.4.2 开通业务流程 |
5.4.3 计费 |
5.4.4 措施 |
5.5 IT系统对商务领航的支撑 |
5.6 IT系统对个人传媒的支撑 |
5.7 IT系统对IPTV的支撑 |
5.7.1 IPTV业务系统架构 |
5.7.2 IPTV业务对承载网络的要求 |
5.7.3 措施 |
第六章 网络的现状分析和规划思路 |
6.1 网络发展总体思路 |
6.1.1 目标 |
6.1.2 网络发展总体思路 |
6.2 交换网 |
6.2.1 交换网现状 |
6.2.2 交换网存在问题 |
6.2.3 交换网络规划思路 |
6.3 无线市话网 |
6.3.1 无线市话网现状 |
6.3.2 无线市话网存在问题 |
6.3.3 无线市话网规划思路 |
6.4 IP城域网 |
6.4.1 IP城域网现状 |
6.4.2 IP城域网存在问题 |
6.4.3 IP城域网规划思路 |
6.5 传输网(含光缆) |
6.5.1 传输网现状 |
6.5.2 存在问题 |
6.5.3 传输网规划思路 |
6.6 接入铜缆及驻地网 |
6.6.1 接入铜缆—资源现状及问题 |
6.6.2 驻地网—资源现状及问题 |
6.6.3 接入网规划思路 |
第七章 运维系统规划 |
7.1 运维现状 |
7.1.1 运维系统规划主要举措 |
7.1.2 运维系统现状分析 |
7.1.3 人力结构现状分析 |
7.1.4 成本结构分析 |
7.1.5 公司运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6 公司运维体系发展需求分析 |
7.2 三种业务模式对运维的要求 |
7.3 五年规划期间的运维方案 |
7.3.1 总体思路 |
7.3.2 面向客户运维体系建设规划 |
7.3.3 面向产品的运维体系规划 |
7.3.4 面向网络的运维体系规划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山西联通IPTV平台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内容及应用价值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4 本人承担工作 |
第二章 IPTV概述 |
2.1 IPTV定义 |
2.2 IPTV可实现业务 |
2.2.1 基本业务 |
2.2.2 增强业务 |
2.3 IPTV与三网融合业务的关键技术 |
2.4 国外IPTV业务发展概况 |
2.5 国内IPTV发展状况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西联通IPTV平台建设需求分析及前期准备 |
3.1 山西联通IPTV平台建设必要性 |
3.2 山西联通承载网现状 |
3.2.1 IPTV业务对承载网的要求 |
3.2.2 山西联通现有IP承载网能力概述 |
3.2.3 IPTV业务编解码技术分析与带宽需求 |
3.3 山西省IPTV市场情况调研与分析 |
3.4 IPTV平台建设前的业务运营相关准备工作 |
3.4.1 内容源选取 |
3.4.2 业务发展思路、目标及策略 |
3.4.3 业务营销与推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西联通IPTV平台设计与实现 |
4.1 IPTV平台设计思路 |
4.1.1 IPTV平台设计规模 |
4.1.2 IPTV平台技术要求 |
4.1.3 IPTV平台设计原则 |
4.2 IPTV平台部署方案 |
4.2.1 总体架构 |
4.2.2 平台各系统功能 |
4.2.2.1 CMS子系统 |
4.3 IPTV承载网建设方案 |
4.3.1 承载网络选择 |
4.3.2 认证方式选择 |
4.3.3 IP地址分配方案 |
4.4 IPTV业务平台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
4.4.1 与广电系统接口 |
4.4.2 与运营支撑系统接口 |
4.4.3 与IP宽带网接口 |
4.5 IPTV用户接入解决方案 |
4.5.1 接入解决方案 |
4.5.2 室内布线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PTV平台设计功能测试及业务试用 |
5.1 IPTV平台功能测试 |
5.1.1 承载网测试 |
5.1.2 用户认证测试 |
5.1.3 业务流程测试 |
5.1.4 机顶盒终端测试 |
5.1.5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
5.2 业务试用情况及问题 |
5.2.1 业务试用情况 |
5.2.2 问题描述 |
5.2.3 功能改进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IPTV应用研究、建议及展望 |
6.1 制约IPTV业务发展的因素 |
6.2 IPTV业务发展建议 |
6.2.1 IPTV业务内容发展建议 |
6.2.2 IPTV业务客户发展策略建议 |
6.2.3 IPTV业务运营模式发展建议 |
6.3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宽带融合业务对计费模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全流量时代通信客户价值开发与提升策略研究[D]. 唐浩.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2]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多属性的联合资源调度策略研究[D]. 尹鹏伟.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3]基于DPI的宽带动态智能提速研究[D]. 樊惠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8)
- [4]SX公司的大众客户业务经营战略研究[D]. 吴建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5]新收入准则对通信行业会计处理及其结果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移动D公司[D]. 张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1)
- [6]上海东方有线互动电视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冯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7]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D]. 程瓯. 武汉大学, 2016(01)
- [8]华数广电在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平台发展策略研究[D]. 丁平杰.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5)
- [9]IT支撑网建设和运维系统规划[D]. 侯蒙.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10]山西联通IPTV平台设计与实现[D]. 李连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