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变的CT动态增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成,刘勇[1](2020)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鉴别的fMRI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鼻咽癌是鼻咽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是局部放疗。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化是常见表现,纤维化提示病情稳定,复发需进一步治疗。CT、MRI虽对放疗后复发和纤维化的评价有一定价值,但其存在局限性。目前f MRI技术发展迅速,在鼻咽癌诊断与随访的应用中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且其具有无创、无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的优点,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应用中更有价值。现就DCE-MRI、PWI、DWI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纤维化和复发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鼻咽癌放疗后f MRI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倪云燕[2](2019)在《多参数MRI放射组学模型对进展期鼻咽癌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进展期鼻咽癌多个病程点的MRI图像建立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探讨多参数MRI放射组学模型对进展期鼻咽癌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自2011年7月至2016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86例进展期鼻咽癌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随访数据结果,35名经病理证实复发的患者被列入复发组,51名在随访鼻咽镜活检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均无复发直接证据的患者被列入无复发组。所有入组对象在Philips 3.0T磁共振行三次常规MRI平扫+增强扫描,扫描时间点分别是初诊、放疗结束时和放疗后36个月。采集三次检查的轴位T2WI-STIR和T1WI增强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在计算机软件上沿病灶边缘手动逐层勾画感兴趣区(ROI),得到肿瘤的三维容积图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聚类对图像数据进行特征参数提取及降维,筛选保留对两组分类具有明显相关性的特征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精确度较高的分类器学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5折交叉验证(5-fold cross-validation)方法对机器学习分类器及模型进行训练并验证。利用混淆矩阵评估模型性能,绘制ROC曲线,获得模型AUC,分析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从所有研究对象的轴位T2WI-STIR和T1WI增强图像中,提取到图像的一阶统计量、基于形状、灰度共生矩阵、灰度游程矩阵、灰度依赖矩阵等相关的纹理特征,筛选保留13个对两组分类具有明显相关性的特征参数。采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训练并验证23种机器学习分类器,发现多层感知分类器MLPClassifier较其他机器学习分类器的精确度高,AUC达0.8以上。通过MLPClassifier分类器学习并构建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模型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8.0%,对应的平均AUC为0.91。在13个特征参数中,69%(9/13)是鼻咽癌放疗结束时图像中提取到的特征参数,其中T1WI增强图像提取的的特征参数占77.8%(7/9)。另外,鼻咽癌放疗结束时T1WI增强图像的ShapeBased特征参数Elongation的预测效能最佳,其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64.7%,AUC为0.759,95%置信区间为0.6550.845。结论对于进展期鼻咽癌局部复发的预测,多层感知分类器MLPClassifier较其他机器学习分类器的精确度高,构建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T1WI增强序列联合T2WI-STIR序列可能提升了模型的性能。因此,多参数MRI放射组学模型对预测进展期鼻咽癌局部复发具有较高价值。
赵乐勇,杨忠,徐坚民,马捷[3](2016)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纤维化与肿瘤复发的MRI灌注成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MRI灌注成像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纤维化与肿瘤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放射治疗后鼻咽癌局部纤维化(31例)及肿瘤复发病例(25例)共56例分为2组,采用FLASH序列进行动态增强及灌注成像扫描,获得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统计分析动态增强及灌注成像参数:达峰时间(TTP)、最大斜率(Slopemax)、曲线下面积(AUC),并获取伪彩图,及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放疗后复发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均呈速升型,出现明显上升期,随后转为平台期或缓升缓降期;放疗后纤维化组时间-信号曲线呈缓升型,出现缓慢上升期,随后转为平台期或缓升缓降期。2组病例MRI动态增强参数TTP、Slopemax、AUC的均值行组间两两比较,复发组和纤维化组的Slopemax、TTP均值存在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67.18、-21.04(P<0.05)。灌注参数伪彩图可直观的显示肿瘤或放疗后纤维化组织相应的血流灌注情况,发现AUC灌注伪彩图显示肿瘤组织较为清晰,分辨率较好。结论应用MR动态增强及灌注成像有助于鉴别鼻咽癌复发和纤维化。
钟华,代海洋,李丽红,黎昕,刘锦文[4](2016)在《MRI增强及DWI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诊断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并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例共380例,所有患者在放疗结束后进行6月至3年的随访复查并接受至少1次以上磁共振检查,常规进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168例行DWI扫描。结果在复查过程中,共有32例证实为放疗后复发,复发的肿块形态不规则,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明显强化,其中19例伴有新发颅底骨质破坏,12例伴有新增淋巴结肿大。复发肿块DWI呈高或稍高信号,其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为(0.96±0.08)×10-3 mm2/s;无复发者DWI大部分呈等、稍高信号,部分呈稍低信号,其ADC值为(1.31±0.16)×10-3 mm2/s,二者ADC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增强和DWI成像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朱郧鹤,骆磊,孙鹏,任亮萍,王淇,吴国[5](2016)在《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用于老年鼻咽癌放疗患者复发及纤维化鉴别诊断价值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与增强MRI用于老年鼻咽癌放疗患者复发及纤维化鉴别诊断价值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老年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和纤维化患者各22例和86例临床资料,均依次行增强MRI和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用于老年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和纤维化鉴别诊断临床价值。结果:行增强MRI检查放疗后复发和纤维化患者TIC曲线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增强MRI检查放疗后复发患者MCER值显着高于放疗后纤维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放疗后复发患者SUVmax值显着高于放疗后纤维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用于老年鼻咽癌放疗后复发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与增强MRI用于老年鼻咽癌放疗患者复发及纤维化鉴别诊断价值接近,而两者结合可为肿瘤复发及炎症早期诊断治疗提供良好影像学依据。
甘晓根,李伟雄[6](2015)在《鼻咽癌影像学诊断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介绍了鼻咽癌的诊断治疗方法,综述了鼻咽癌的CT成像技术、MRI成像技术、PET-CT成像技术及99Tmc-HL91乏氧成像技术的新进展,以期能够更加精确地勾画放疗靶区及危险器官,提高放疗疗效并降低放疗副反应。
梁菊香,邓新源,罗志程,沈成威,李春梅[7](2014)在《MRI动态增强技术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纤维化与复发的诊断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对鼻咽癌放疗后复查的患者行MRI动态增强检查,旨在了解肿瘤局部纤维化与复发的动态增强特点,探讨动态增强MRI技术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3年6月的67例经放射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分为2组:放疗后局部纤维化组38例及复发组29例,男45例,女22例;年龄22-72岁,平均42±1.5岁。行MRI动态增强后,行常规增强T1WI扫描。测量他们注射钆喷酸葡胺(Gd-DTPA)后0s至3min期间病变同一区域各时相的T1WI信号强度。应用分析软件测量ROI的信号强度,获取两组病例动态增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对其达峰时间(PT)、曲线最大斜率(Slopemax)、曲线下面积(AUC)三个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放疗后鼻咽癌局部纤维化组达峰时间(PT)低于复发组的达峰时间,经过样本均数方差分析,纤维化组与复发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鼻咽癌患者纤维化组曲线最大斜率(Slopemax)明显低于复发组的最大斜率值(Slopemax),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鼻咽癌患者纤维化组曲线下面积(AUC)低于复发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动态增强技术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建鹏,邹玉坚,郑晓林,范宪淼,陈婧[8](2014)在《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DE-MRI的特征及病理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技术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中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患者15例,放疗后纤维化患者20例,均行三维容积内插法MRI扫描,获取病变区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测量并分析以下指标:MRI信号值(MRI值)、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最大对比增强率的时间(Tmax)。每例患者均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结果:TIC类型:复发组中Ⅱ型(速升-平台型)12例,Ⅲ型(速升-缓降型)3例;纤维化组中Ⅰ型(速升-缓升型)6例,Ⅱ型3例,Ⅳ型(缓升型)11例。在15210s各时间点,复发组病灶的MRI值明显高于纤维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172370.347,P<0.001);而在0s时,两组的M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96,P=0.263)。复发组的MCER为13.64±0.52,明显高于纤维化组(6.50±1.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303,P<0.001)。复发组Tmax明显早于纤维化组。结论:应用MRI动态增强技术分析MRI值、MCER指标可以鉴别诊断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
吕建勋,徐坚民,沈新平,陈耀强,赵均雄[9](2011)在《鼻咽癌MRI动态增强曲线及其时间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曲线及时间窗对鼻咽癌及其放疗后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或经放射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57例,将其分为3组,其中未经治疗组33例,放疗后纤维化组18例,放疗后复发组6例,所有病例治疗前的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观察和分析3组病例增强前后的MRI表现,采用FLASH序列获取3组病例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结果:TIC形态及类型分析发现未经治疗组呈速升-缓升型9例、速升-平台型10例和速升-缓降型14例,纤维化组均表现为缓升型(18例),复发组呈速升-缓升型5例和速升-缓降型1例。根据3组病例的TIC形态,在注射对比剂后42.5~45.0 s进行扫描可最大程度地显示纤维化组与复发组(或未经治疗组)病变强化程度的差异。结论:动态增强TIC的类型和增强后第42.5~45.0 s时间点强化程度的差异有助于鉴别鼻咽癌复发与纤维化。
赵梦鸥[10](2011)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不同感兴趣血管MSCT灌注阈值及其诊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简称颈外组)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简称颈内组)两组不同感兴趣血管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放疗后病例进行CT灌注研究,总结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Local Recurrence,后称LR)的CT灌注参数阈值及其诊断价值,并进一步探讨采用不同感兴趣血管相互替代对LR诊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经病理和/或长期随访证实的NPC放疗后病例57例,包括病理证实的31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病例和病理和/或随访证实的26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纤维化病例(Local Fibrosis后称RF)。所有病例均采用GE/lightspeed Ultra 8层螺旋CT机进行鼻咽部CT平扫和病灶区灌注成像扫描,将获得图像数据传入GE AW4.2工作站,利用Perfusion 3软件进行后处理,分别选择病灶同侧的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及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分别作为输入动脉和输出静脉,在病灶区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后,软件自动计算并生成各组病例的灌注参数值和相应伪彩图;各灌注参值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和Medcalcl 1.3.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通过两组不同感兴趣血管采集的数据绘制LR的各CT灌注参数[血流速度(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ion time,MTT)]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即ROC曲线),确定各灌注参数ROC曲线最佳临界点值作为LR各CT灌注参数阈值,并分别计算采用两组不同感兴趣血管获得的两组阈值对LR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颈外组NPC放疗后局部复发组和颈内组NPC放疗后局部复发组各灌注参数BF、BV、MTT和PS均数分别为:(662.80±242.06)ml/min/100g、(38.00±20.00)m1/100g、(2.04±0.72)s、(49.52±21.02)ml/min/g,(217.02±105.35)ml/min/100g、(11.61±6.42)ml/100g、(1.91±0.62)s、(24.60±13.92)ml/min/g。以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为感兴趣血管时,LR各灌注参数BF、BV、MTT和PS均数分别为:(662.80±242.06)ml/min/100g、(38.00±20.00)ml/100g、(2.04±0.72)s、(49.522±21.02)ml/min/g;同时其LR的BF、BV、MTT和PS阈值(后称颈外组阈值)分别为347.02(ml/min/100g)、13.74(ml/100g)、1.82(s)、15.39(ml/min/g),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0.30%、83.90%、66.70%、93.50%,特异度分别为93.90%、97.00%、60.00%、88.50%。以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为感兴趣血管时,LR各灌注参数BF、BV、MTT和PS均数分别为:(217.02±105.35)ml/min/100g、(11.61±6.42)ml/100g、(1.91±0.62)s、(24.60±13.92)ml/min/g;同时其LR的BF、BV、MTT和PS阈值、(后称颈内组阈值)分别为128.06(ml/min/100g)、3.88(ml/100g)、1.88(s)、11.05(ml/min/g),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0.00%、93.30%、81.80%、96.70%,特异度分别为68.20%、54.50%、63.70%、45.50%。结论颈外组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CT灌注参数阈值对复发瘤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颈内组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CT灌注参数阈值为复发瘤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即颈外组阈值对LR的定性诊断价值高于颈内组阈值;对于因放疗损伤颈外动脉和/或下颌后静脉导致无法采用该组血管进行CT灌注检查的病例,可考虑采用颈内动脉-颈内静脉作为替代血管进行CT灌注检查。
二、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变的CT动态增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变的CT动态增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鉴别的fMRI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及纤维化的概述 |
2 DCE-MRI |
3 PWI |
4 DWI |
5小结与展望 |
(2)多参数MRI放射组学模型对进展期鼻咽癌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选择 |
2.2 MRI图像参数 |
2.3 放射组学流程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临床资料 |
3.2 实验室检查结果 |
3.3 放射组学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鼻咽癌影像学诊断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鼻咽癌CT成像技术 |
2鼻咽癌MRI成像技术 |
3鼻咽癌PET-CT成像技术 |
4鼻咽癌99Tmc-HL91乏氧成像技术 |
5结语 |
(7)MRI动态增强技术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纤维化与复发的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检查方法 |
1.4疗效评价[1] |
1.5 统计学处理理 |
2 结果 |
2.1达峰时间 (PT) |
2.2 曲线最大斜率 (Slopemax) |
2.3 曲线下面积 (AUC) |
2.4图像分析 |
3 讨论 |
(8)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DE-MRI的特征及病理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检查方法 |
3.后处理方法 |
4.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MRI动态增强TIC曲线的类型 |
2.MRI信号强度分析 |
3.MCER和Tmax的统计分析结果 |
4.病理结果 |
讨论 |
(10)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不同感兴趣血管MSCT灌注阈值及其诊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件 |
四、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变的CT动态增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鉴别的fMRI研究进展[J]. 刘红成,刘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03)
- [2]多参数MRI放射组学模型对进展期鼻咽癌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D]. 倪云燕.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3]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纤维化与肿瘤复发的MRI灌注成像研究[J]. 赵乐勇,杨忠,徐坚民,马捷.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6(03)
- [4]MRI增强及DWI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诊断价值研究[J]. 钟华,代海洋,李丽红,黎昕,刘锦文. 磁共振成像, 2016(06)
- [5]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用于老年鼻咽癌放疗患者复发及纤维化鉴别诊断价值比较[J]. 朱郧鹤,骆磊,孙鹏,任亮萍,王淇,吴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S1)
- [6]鼻咽癌影像学诊断新进展[J]. 甘晓根,李伟雄. 中国医疗设备, 2015(10)
- [7]MRI动态增强技术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纤维化与复发的诊断研究[J]. 梁菊香,邓新源,罗志程,沈成威,李春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08)
- [8]鼻咽癌放疗后复发与纤维化DE-MRI的特征及病理对照研究[J]. 李建鹏,邹玉坚,郑晓林,范宪淼,陈婧. 放射学实践, 2014(08)
- [9]鼻咽癌MRI动态增强曲线及其时间窗[J]. 吕建勋,徐坚民,沈新平,陈耀强,赵均雄. 放射学实践, 2011(07)
- [10]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不同感兴趣血管MSCT灌注阈值及其诊断价值研究[D]. 赵梦鸥. 广西医科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