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和完善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全,伍梦[1](2021)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做出战略部署并提出,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这是中国首次将宏观调控跃升为宏观经济治理,其中蕴含着宏观经济管理理念的重大战略转变和科学创新。文章系统阐述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并着重介绍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逻辑内涵和规律,论述如何实现"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要求,在理论和经验论证的基础上,为中国顺利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战略目标提供对策建议。
王薇[2](2021)在《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证明了居于主导地位的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存在显着缺陷。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均侧重于对利率和汇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调控,往往忽视了银行信贷因素对实体经济发展及经济波动的影响。党的十九大要求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增长。一方面尽力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降低金融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此背景,本文在推导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微观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总量调控、结构优化、价格传导、风险累积四个维度展开实证分析,最后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从微观视角探究了信贷供给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发现信贷供给增加能够短期内带动投资水平迅速上升并促进资本存量的长期积累,信贷供给对投资存在扩张性影响,但会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使得短期内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在长期主要依靠消费拉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应用基于GAS过程的时变转移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回归(MS-GAS-TVTP)模型对我国信贷供给波动和产出波动进行阶段性变迁识别和时变转移分析发现,在经济衰退初期,信贷供给波动表现出强烈的“顺周期”特征,经济环境恶化会在短期内导致信贷紧缩,但随着信贷扩张政策的逐步实施,信贷供给对产出的引导效应逐渐显现。基于时变协整模型对信贷供给与产出的动态联动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之间同向动态联动,信贷扩张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增长,信贷收缩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衰退程度,信贷供给对产出的时变影响系数在长期基本趋于稳定,二者趋于长期均衡。其次,考虑到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和收缩对宏观经济可能存在非对称影响效应,本文进一步从产出增长和物价稳定的角度出发应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展开探究。研究发现,在经济衰退期,可以通过扩张信贷的方式增强企业投资积极性、促进实体经济恢复平稳增长;在经济扩张期,信贷扩张对产出的带动效果会随着产出总量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减弱,并加剧通货膨胀;信贷收缩虽然能够降低通货膨胀水平,但无法完全抵消信贷扩张带来的通胀风险,并且会对经济增速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期限结构视角应用SV-TVP-FAVAR模型探究了推动我国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水平上升的信贷供给根源。研究发现,我国中长期信贷供给增加虽然能够显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同时对通货膨胀也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非金融企业中长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未能占据优势;相较于中长期信贷,我国短期信贷供给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不具优势,我国短期住户消费信贷供给增加对经济增长存在逐渐减弱的负向影响,并且不会引起强烈的通货膨胀效应,证实了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降低通货膨胀损失的可行路径之一。随后,本文进一步基于价格传导视角运用贝叶斯估计的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ST-BVAR)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状态下信贷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效应,并探讨不同时期我国信贷价格政策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在经济衰退期,信贷价格下调能够引导第二、三产业投资和消费增加,进而从需求侧驱动经济增长,信贷价格政策的传导渠道基本畅通,政策基本有效。在经济扩张期,我国利率市场化尚不完全且居民储蓄率水平相对较高,存在“金融抑制”和“消费抑制”双重抑制现象,因此我国信贷价格下调仅能通过促进第三产业投资的方式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第二产业投资和消费的传导渠道均存在梗阻,极大地降低了信贷价格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接下来,本文进一步基于风险累积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分析了信贷风险累积对我国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信贷风险累积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均呈现出抑制效应,但影响强度随经济下行程度加深逐渐增强,并且信贷风险累积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信贷供给对产出、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的影响效应在不同信贷风险累积程度下表现出显着的异质性。当以“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的经济目标时,信贷风险累积水平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不能为了追求低不良水平过分惜贷,也不能为了投资扩张过度放贷。当以“稳定物价、促进货币流通”和“金融稳定”为主要目标时,应全力避免过度放贷和过度负债,同时加强贷款发放前后的审慎监管,尽量减少非理性的竞争行为和代际遗忘,尽可能降低银行资产中的不良资产规模,并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流程。最后,本文基于宏观经济政策视角运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探究了信贷监管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三大目标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为更好地完善“双支柱”框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在经济下行期,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显着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效果,但会形成通货膨胀问题,因此,需要在“促增长”和“稳通胀”目标中进行取舍。在经济平稳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但信贷监管政策的动态调整不会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显着影响,二者可以各自调控,能够同时实现“稳增长、稳通胀、稳金融”三大目标。在经济过热期,价值类的信贷监管政策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政策冲突”,二者难以在动态调控中同时实现“金融稳定”与“价格稳定”。流动性类的信贷监管政策能够增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抑制效果,两政策配合能够同时实现“稳金融、降通胀”的目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增长”,是经济过热期最优的政策协调模式。除此之外,货币政策在金融稳定目标的调控上不具优势,维持金融市场稳定还是应以信贷监管政策为主。
王国志[3](2021)在《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新征程中,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内外经济不确定性事件频繁发生,导致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波动性加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因此科学研判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对于提升宏观调控有效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遵循“文献梳理——理论分析——现状测度——实证研究——理论拓展”的总体研究框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理论梳理、指数测算、动态计量实证研究、DSGE理论模拟等方法对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勾稽关系的规律性特征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梳理了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及其度量,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的理论机制、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机制以及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理论,奠定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综合现有文献来看,可以将经济不确定性的基本概念界定为经济主体对未来的发生事件的无法预测性,衡量经济不确定性程度的方法主要包括运用现有的经济变量作为代理变量、运用专业人士对未来经济预测的分歧程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合成指数法、运用大数据爬虫抓取报纸关键词方法、运用高维宏观数据提取共同因子的方法等5种方法,其中后两种方法被广泛使用。理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投资期权机制、预防储蓄机制、金融摩擦机制、信息传递机制、长期投资机制、H-A传导机制等6个方面,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显着影响。不同经济周期理论下的货币政策调控理论也存在显着差异,催生了不同的货币政策规则。其次,本文测度了我国经济周期指数,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关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走高的时点大多与特定的经济政治事件相关联,1996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国一共经历了3轮完整的经济周期,第四轮经济周期尚未结束。时变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在经济周期交替变化的时点,经济周期对经济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具有较为显着的负向动态条件相关性,在经济紧缩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剧烈,而在经济扩张期经济不确定性波动平稳。动态溢出指数分析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显着的时变动态溢出效应,且经济周期波动加大了经济不确定性,经济不确定性同样加剧了经济周期波动。第三,本文构建了MS-AR模型将我国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划分为三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LT-TVP-VAR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在不同程度经济不确定性冲击时的反应及其调控效果,得出如下结论:(1)经济不确定性冲击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存在正向时变冲击效应,但在经济不确定性的低、中、高区制下调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2)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政策在调控产出缺口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当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中高区制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的效果比较明显。(3)在经济不确定性处于低区制时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调控效果较好,在中、高区制时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存在局限性,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通胀缺口实施反周期调控效果更优。第四,本文构建TH-SVAR和SEI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非对称性。基于TH-SVAR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在相同经济周期阶段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效应具有对称性,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调控效果呈现出非对称特征。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期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收缩期。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效果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效果优于价格型货币政策。经济收缩期两种政策工具对产出与通胀的调控效果相对复杂。基于SEIVAR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和非对称特征。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通胀调控更为有效,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调控更为有效。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和产出的调控效应优于经济扩张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收缩期对通胀的调控效应更加符合政策预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在经济收缩期优于经济扩张期。最后,本文构建了包含预期因素和异质冲击的DSGE模型探讨了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得出如下结论:(1)当模型中引入政策预期因素后可以与数据实现较好的拟合,且预期冲击形式的有效识别使得工具变量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反应程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通胀对利率工具调控较为敏感,数量工具调控对产出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然而数量冲击下产出易出现逆向波动降低调控有效性。当对预期冲击和非预期冲击进行识别后,工具变量的预期冲击对目标变量波动的影响作用均有所增加,且目标变量收敛周期均有所缩短。(3)影响产出和通胀波动的占优冲击来源分别为数量政策和利率政策,对冲击来源结构的有效分解可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和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及货币政策调控实践,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准确识别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稳定经济政策预期,以政策确定性应对经济不确定性。(2)优化货币政策量价配合机制,强化政策工具间的组合协调。(3)加强对微观主体的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张男[4](2020)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一直都是货币政策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对于正处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中国而言,随着利率全面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以及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宏观的影响方式也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与理论中稳定的金融体系与完善的政策调控框架相比,我国本世纪初期我国金融体系的调整优化升级仅处于初级阶段,各个市场间存在相互分割的状况,货币市场化利率浮动空间严重受限,金融自由化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改进可能,种种原因令该时期关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传导机制具有潜在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这一具体政策框架下,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传导机制的潜在阶段性特征角度出发,探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与关键政策的演进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以及传导机制的影响,不仅能够进一步解析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渠道与调控模式,同时够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与实证检验。有鉴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别针对资产负债表渠道,金融机构信贷渠道,以及利率管制和存款保险渠道,深入探究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传导速度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变化情况,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导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改变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这对新常态时期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极大程度地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和累积的可能性,以及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在中高速水平上实现稳定、持续增长的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分为6个章节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先详细介绍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发展背景并提出存在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需求,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进一步,本章中依据政策传导路径的不同特征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进行了多层次的总结,系统地分析了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的政策传导机制、传导范围与传导效果,为后文中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进一步,本章同时对不同国家利率市场化这一具体问题,以及不同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演进的基本事实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梳理与文献分析,特别是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以及转变历程、不同学者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框架与传导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综述。在以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与研究目的,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做出铺垫。第二章开始进入文章的实证研究阶段,本章从政策之间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宏观经济以及利率水平影响,利用包含潜在门限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反馈机制。分析显示,中国经济和贸易的不确定性在明显上升,当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主因,并且不确定性整体呈现出逆周期性,对经济发展具有负向的冲击。美国政府的行为和决策是造成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因素,现阶段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是不确定性的主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面对不确定性的上升,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反应十分迅速,不确定性往往引致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平稳时期,货币政策对经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反应程度最低,在金融危机时期反映程度加大,在贸易摩擦时期的反应程度最大。第三章至第五章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分解研究。本部分创新性的将不同层面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具体政策结构与经济形势相结合,进一步探究了我国已实行与未实行的利率市场化政策在具体经济背景下对不同渠道传导机制的影响。第三章将从货币政策的广义信用渠道这一角度出发,将社会融资规模分解为信贷、表外融资和直接融资三个信用扩张渠道,实证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广义信用传导效应。结果显示,信贷在社会融资规模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我国货币政策在广义信用渠道方面的传导仍然以信贷为主,表外融资次之,直接融资效果最弱。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货币政策向广义信用的传导力度和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应推进深层次结构性改革、利率并轨和实质上的市场化。结合研究结果和与现有文献的对比分析,本章对我国货币政策量价转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从“总量——结构”的功能性角度提出构建一种新的“价格为主、参考数量”的货币政策量价搭配调控范式。第四章的研究将从我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因素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存在调控“困境”出发,利用包含有资产负债表衰退因素的DSGE模型,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进行的指标量化,进而分析资产负债表衰退对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的阶段性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当模型系统中考虑资产负债表衰退因素时,紧缩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效果得到相应的强化,并延长了相关变量对经济系统稳态的回归时间且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模型框架中同时考虑资产负债表衰退和利率市场化程度变化时,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增加将提高模型中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响应程度并提高变量恢复稳态的速度,换言之,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有助于提高紧缩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第五章的研究将从我国利率市场“双轨制”这一利率生成模式展开,利用DSGE模型对我国的双轨制利率生成模式、利率管制程度与市场化程度以及存款保险金制度等利率市场化进程政策与操作进行研究,重点探究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同措施与金融市场机制的完善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银行对利率的管制一方面削弱了常规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同时抑制了宏观经济的常规性波动,减少了经济活力。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发展的大前提下,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发展能够显着的提高中央银行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释放市场潜能。逐步取消管制利率,让“双轨制”利率生成机制逐步回归市场化生成机制,是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六章的实证研究是对我国不同利率市场化程度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检验。在探究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各渠道的传导机制以及方针效果后,最后本文将针对存款利率上限打开以后,中央银行迟迟没有推进市场轨和计划轨的双轨合并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对我国利率的渐进市场化与完全市场化后货币政策的整体调控效果进行研究,并且对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给出相应的预测与展望。在宏观传导方面,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有效地优化利率传导机制,然而若是立即进入完全市场化状态,均衡利率水平的提升很可能降低经济行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这说明尽管完全市场化不会改变利率宏观传导的有效性,但会降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在利率的微观传导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着实加强了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效率。然而若是进入完全市场化状态,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风险会迅速放大,造成利率的微观传导失灵。
姜龙[5](2020)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84年人民银行恢复中央央行职能以来,中国的货币调控在“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数量工具”与“价格工具”、“单一目标”与“多重目标”之间交替切换和协同配合,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日渐成熟。经济新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果出现一定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面临严峻考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由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框架设计、传导机制等如何在“稳增长”和“稳物价”等基础上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不仅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各界正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VAR拓展和混频动态因子等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问题。根据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体系搭设,文章的主要章节包括以下内容:理论基础部分:包括论文第1章和第2章。论文第1章主要介绍论文研究主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学术发展史、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等基础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进行重点介绍,重点理解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进展,找出论文选题的研究切入点,总结梳理本文的边际贡献。论文第2章在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等内容介绍的基础上,本章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等基础理论进行重点阐述和说明,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动态有效性等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撑。实证分析部分:论文第3章、论文第4章、论文第5章和论文第6章。论文第3章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分析”。本章运用SV-TVP-FAVAR模型,基于冲击极值、短期效应等指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效应进行脉冲分析,并通过将预期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初步讨论预期管理可能存在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反向调控效应。论文第4章为“货币政策量价工具有效性对比——基于调控取向定性描述的分析”。本章首先基于具有混频数据处理能力的MF-VAR模型对货币政策变量与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混频检验,进一步运用时变动态SV-TVP-FAVAR模型考察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从而论证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化会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产生影响,进而引出关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关系的计量检验。论文第5章为“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本章首先基于长短期松紧指标测算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动指数,并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宏观经济效应异质性分析,主要包括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城乡消费、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企业家信心之间的关系论证。论文第6章为“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本章首先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测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时变SV-TVP-FAVAR模型分析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经济增长质量调控效果。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论文第7章主要是对前文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计量检验等章节进行全面总结,并在研究结论和针对性解决对策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进一步在指出本文研究不足和学术研究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后续学术研究展望。货币政策作为主要经济政策手段,工具选择理应服务于宏观经济调控。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间,货币政策操作取得了较为显着的宏观经济调控成效。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由速度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货币政策框架设计、传导机制等如何在“稳增长”基础上保证经济增长质量,不仅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货币政策能通过特定传导机制调控政策当局的预设目标,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显着,一直都是货币政策当局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新形势下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效应、新冠肺炎疫情下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动、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董昀[6](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成就斐然,总结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并构建基于中国实践、体现时代潮流的宏观调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宏观调控"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念。我国把"调"与"控"两类工具有机结合起来,将宏观调控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抓手,构建起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新常态为大逻辑,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要稳"和"有度"为施策原则的政策框架。理论界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经验,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创新。
庞明川[7](2020)在《习近平宏观调控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及原创性贡献》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宏观调控出现了从自发的实践探索上升为自觉的理论形成与制度体系构建的重大转折,其根本原因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导。自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来,学术界从多种维度进行了解读与归纳总结,但缺乏对其中蕴含的宏观管理与宏观调控理念的阐释。本文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发表的有关重要论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蕴含的宏观调控理念系统地概括为"八论",即有机结合论、协调机制论、健全体系论、相机抉择论、主线方向论、统筹兼顾论、基本方法论和根本保障论。可以看出,"八论"既包括认识论,也包含方法论,是关于宏观调控的系统化思维和科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拓展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实现宏观调控方式转化、确立宏观调控主线与方向、构建宏观调控方法论体系以及明确宏观调控根本保障五个方面总结了习近平宏观调控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张龙[8](2020)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1949至2020年,新中国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0多年,世界经济地位稳步提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同样具有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货币政策能够通过特定传导渠道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一直都是我国政策当局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不同经济状态需要货币政策的不同调控取向和工具配合,有的经济状态重在货币政策的“松紧”切换,有的经济状态倾向货币政策的“量价”选择。不可否认,我国货币政策的盯住目标具有多元化特质,但至少都涵盖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两大目标。从宏观经济调控经验看,我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选择和松紧取向较为成功,基本实现了宏观经济的阶段性目标。然而,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系统的时变特征愈加明显,内外部冲击更显复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着增加,对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前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有效性问题,各界已达成一些共识,多数学者认为货币政策具有宏观经济效应,但不同阶段和目标下,量价工具的调控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从Friedman的数量规则到McCallum的数量规则再到Taylor的价格规则,政策规则形式和内涵得到逐步完善,但各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动态视角下研究规则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与调控工具选择,有助于探究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议的根源,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框架。本文在充分考虑经济系统“时变特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滞后效应”、行为主体“异质预期”、时点脉冲“随机波动”等关键性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问题延伸→解决问题→进一步思考与展望”的设定思路,通过VAR、MS-AR、MF-VAR、TVP-VAR、SV-TVP-FAVAR和DSGE等时变和动态模型分析不同情形下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性(包含与未包含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包含与未包含预期冲击等)。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体系搭设,文章的主要章节包括以下内容:理论基础:论文第1章和论文第2章。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包括选题意义、学术进展、主要思路和创新之处等问题。具体来说,本文第1章首先介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这一主题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随后按照“货币政策有效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递进式思路,梳理评述研究主题相关的经典文献,在突出本文分析视角和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本文的分析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等内容,并基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控有效性(基准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有效性(比较分析)、预期管理如何逆周期调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量价工具宏观调控有效性产生的影响(比较分析的逆向调控)这三方面给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总结来看,论文第1章和第2章旨在为本文后续实证分析、计量检验等章节作基础铺垫。实证分析:论文第3章、论文第4章和论文第5章。实证部分主要回答了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经济变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效性等问题,并初步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弱化了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其中,第3章是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的准备工作,通过同频Granger因果关系与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同频检验与混频检验。第4章为基准分析,在不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TVP-VAR模型对量价工具的经济效应进行时变分析,直观观测不同阶段下量价工具的宏观经济有效性差异。第5章为对比分析,首先对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进行阶段性划分,并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阶段性特征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SV-TVP-FAVAR模型对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三维脉冲分析、总量脉冲分析、分阶段脉冲分析和分区制脉冲分析,从而逐步论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同阶段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弱化强度等问题。计量检验:论文第6章和论文第7章。计量检验部分为本文重要章节,主要论证预期管理是否可以逆周期调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弱化效应、货币政策预期与技术进步预期之间是呈现同频共振“叠加效应”抑或震荡错位“抵消效应”?等问题。具体来说,本部分运用DSGE模型对未包含预期、包含货币政策预期、货币政策预期+技术进步预期下我国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的宏观调控有效性进行计量检验,主要评价指标有冲击极值、调控幅度、响应周期、短期效应、阶段效应和长期效应,从而检验预期管理是否具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弱化效应的逆周期调控功效,并对宏观政策与技术进步不同预期冲击间可能存在的“抵消效应”或“叠加效应”进行创新型论证。结论、启示与展望。本章主要是对前文的理论基础、实证分析和计量检验等章节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在总结全文实证分析结论和政策启示的基础上,指出论文可能存在的研究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学术研究展望。研究不足和学术展望主要涉及到货币政策多重目标权衡两难、经济政策缺乏协调、发展质量考虑不足等三个方面。本文在充分考虑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行为主体异质预期等经济现实的基础上,通过VAR及拓展模型、DSGE及拓展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和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对于构建新形势下的货币政策框架体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冰冰[9](2020)在《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结构性变迁,在金融领域,新时代的货币创造渠道和金融深化水平均发生了显着变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这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提出客观要求。与此同时,在即将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货币政策需要更好发挥逆周期调控功能,在此背景下分析并解决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本文从新时代的特征出发,遵循“理论基础——文献述评——现实基础——理论模拟——实证研究——政策分析”的总体研究思路,采用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相结合、理论模拟与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学术分析和政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框架,综合使用理论和文献归纳方法、NK-DSGE模型、SV-TVP-VAR模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系统性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量价转型的问题,并延伸至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并轨以及其他经济和制度改革的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理论和文献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仍有诸多的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交织影响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比如“利率双轨制”问题,使得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量价转型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不能照搬西方的经验。现有研究对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的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因素的探讨较少,在构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模型方面也有所欠缺,对经济学以外其他领域的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形成机理以及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关注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第二,国内外实践研究表明,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并非一开始就是以价格型为主,发达利率体系的形成也并非一蹴而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量价转型的问题在历史上同样存在。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中介目标选择与我国的差异性背后更多体现了体制性因素以及经济金融发展阶段的不同。美国、日本、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均属于典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均是利率指标,其传导机制依赖于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主要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和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最终目标是保持内部和外部均衡,中介目标方面关于数量型和价格型的争论一直存在且仍未结束,政策工具包含了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和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仍然以商业银行广义信贷为主导。第三,本文对货币政策量价调控效果进行了理论模拟,基于包含“双粘性”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在没有传导环节阻塞和摩擦的情况下,我国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均可以对最终目标产生逆周期调控效果。对比分析得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货膨胀率、消费、投资、劳动力需求、工资水平的最大传导效应均明显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最大传导效应,表明现阶段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更高,价格型指标更加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第四,基于SV-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现阶段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以及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汇率等重要变量均可以产生逆周期调控效果。随着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均有所增强。随着汇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均有所增强。除通货膨胀率外,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其他所有指标的调控效果总体强于数量型货币政策,表明价格型中介目标更优。第五,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内在逻辑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金融体系发展水平和融资结构,影响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利率市场化程度和微观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货币创造渠道变迁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同时可以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货币化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同时提升数量型中介目标和价格型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金融结构变化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金融创新可以降低数量型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提升价格型中介目标的可控性及其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综合来看,我国数量型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下降,价格型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提升,货币政策量价转型的必要性凸显。第六,本文进一步对利率双轨制、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转轨政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阶段已经完成了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但是实际上的利率管制和利率双轨制问题仍然存在。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典型特征是由基准存贷款利率决定的信贷市场利率(计划轨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以及债券市场利率(市场轨利率)并存,计划轨利率和市场轨利率同时发挥作用。基于MS-VAR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市场轨利率和计划轨利率均起到了逆周期调控效果,在低波动区制下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率的调控效果更强,市场轨利率的调控强度明显大于计划轨利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市场基准利率或利率走廊机制尚未形成、居民储蓄偏好和监管制度导向导致存款利率刚性、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定价体系和管理能力滞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部门的预算软约束导致对市场利率变动不敏感、信贷方面的数量管制和窗口指导。综合上述研究结论和现阶段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现状,本文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第一,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第二,在货币市场改革方面,要逐步淡化存贷款基准利率,着力培育一个更加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或者利率走廊。第三,在资本市场改革和完善监管政策方面,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健全金融体系制度和监管机制。第四,在商业银行改革方面,应提升内部资金定价能力和管理能力。第五,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应突破单一的金融改革思路,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第六,在信贷政策和汇率改革方面,应减少行政干预,遵循市场化运行机制。第七,在宏观经济调控方向方面,应保持战略定力,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韧性。
徐曼[10](2020)在《中国的金融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控》文中认为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金融周期波动在宏观经济理论与调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一方面,金融体系的波动态势直接关系到宏观经济能否平稳运行,原因在于金融冲击不仅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诱因,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实体经济的波动;另一方面,价格稳定并不是金融稳定的充分条件,仅盯住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难以兼顾经济与金融的双重稳定。促进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良性循环与健康发展,构建兼顾经济与金融双重稳定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已经成为新时期宏观经济研究的重点与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有鉴于此,本文遵循“文献查找及汇总→理论演进梳理→实证结果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的研究逻辑,紧密围绕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之间的交互影响作用以及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构建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在研究思路方面,按照“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金融周期的测度与波动特征分析→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动态交互影响分析→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效果分析→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构建”依次展开。各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结合国际大环境以及国内的经济金融发展现状,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仔细推敲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确定每个部分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阐述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二,回顾金融周期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过程,对金融周期进行概念界定和内涵阐释,并对金融周期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与评述。研究表明,早期较为成型的金融周期理论建立在外生信贷约束机制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信贷周期理论和金融加速器理论;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充分显示出金融体系本身就是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诱因,相关理论也随之发展至以内生信贷约束机制为基础的金融中介理论;而关于金融周期理论的近期研究则广泛采取各种方式在经济学理论模型中引入金融冲击、金融摩擦和金融中介,并探究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第三,系统比较几类经典金融周期测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采用能够相对较好地克服主要测算方法弊端的TVP-FAVAR模型科学合理地测度中国的金融周期,并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和小波变换方法,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视角出发全面分析其波动特征,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TVP-FAVAR模型测度金融周期,不仅能够充分体现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之间的交互影响,确保测算结果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允许纳入足够多的金融指标以充分覆盖金融体系的不同方面,不仅如此,还通过识别不同指标在测算过程中的参与概率,实现对于金融周期的动态测度,因此是新时期测算金融周期的一种重要方法。(2)中国的金融周期波动具有长扩张短收缩的非对称性特征,在密切监测金融体系波动态势,积极营造适度宽松金融环境的同时,应尤其注意警惕金融形势快速收紧对整体经济形势的冲击。(3)中国金融周期由略短于2年、3年至4年和略短于8年三种频率的波动成分叠加而成,并以3年至4年的中周期波动成分为主周期,高频波动成分主要出现在金融危机时期,而低频波动成分主要由信贷、汇率和房地产市场的波动驱动形成。第四,在直观考察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之间关联动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时频双视角分别考察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动态溢出效应,探究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机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无论是在宽松状态还是紧缩状态,经济周期的期望持续期均显着长于金融周期,即经济周期的状态依赖性更强,而且金融周期一旦进入某种状态,经济周期会在数月之后进入相同的状态,即金融周期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具有一定的“晴雨表”和“指示器”作用。(2)从基于全频域的时域溢出效应来看,金融体系的运行态势对宏观经济具有十分显着的溢出效应,而其接收到的来自宏观经济的信息溢出则十分有限,即金融体系具有明显的脱实向虚倾向。(3)从不同频域范围内的溢出效应来看,金融体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中高频范围内,即以中短期效应为主,而宏观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定向溢出效应水平则在各频域范围内均较低,且规律并不明显。第五,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绘制时点脉冲响应图和等间隔脉冲响应图,考察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调控效果的时变特征,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比较来看,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效果呈现出起效快,但作用水平较小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2)相比而言,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效果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但达到极大调控效果所需的时间要稍长一些。(3)尽管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作用水平远远超过数量型货币政策,但近年来两种类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均呈现出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构建明确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极为必要。第六,在包含金融稳定在内的多目标福利损失函数假设下,探究货币政策对价格波动、产出波动和金融波动的最优反应机理,并从实证角度对比分析金融危机前后货币政策对各目标的反应差异,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忽略金融因素对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会引起以产出和价格稳定为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在调控力度上出现偏误。(2)现阶段,后顾性货币政策能够更好地拟合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实践。(3)与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相比,危机后货币政策对金融波动的反应明显增强,但反应程度仍远低于对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反应,货币政策对于金融稳定目标的关注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兼顾金融与经济双重稳定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构建问题,是新时期宏观经济理论和调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紧密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部分理论和系列实证研究,并得到了诸多经验依据和政策启示。本文认为,从时频两个维度系统监测金融体系的运行态势,积极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位,提高货币政策对金融波动的关注程度,并构建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是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创新和完善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和完善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必要性 |
1.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组成 |
2.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 |
3.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实现中国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跨周期政策调控目标的必然选择 |
4.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实现中国经济政策紧密配合的必由之路 |
5.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顺应国际经济形势、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基础 |
二、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科学性 |
1.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理论逻辑 |
2.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结构逻辑 |
3.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实践逻辑 |
三、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创新性 |
1.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政策目标创新 |
2.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治理模式创新 |
3.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协调机制创新 |
4. 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内涵、外延的拓展创新 |
结 语 |
(2)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信贷供给总量的经济效应 |
1.2.2 信贷供给结构的经济效应 |
1.2.3 信贷供给价格的经济效应 |
1.2.4 信贷风险累积的经济效应 |
1.2.5 信贷供给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 |
1.3 主要研究目标、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3.1 主要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贡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贡献 |
第2章 信贷供给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 |
2.1 信贷供求理论 |
2.1.1 宏观信贷供求理论 |
2.1.2 微观信贷供求理论 |
2.2 信贷价格理论 |
2.2.1 可贷资金理论 |
2.2.2 金融抑制理论 |
2.3 信贷风险理论 |
2.3.1 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2.3.2 金融脆弱性理论 |
2.4 信贷配给与信贷传导理论 |
2.4.1 均衡配给理论 |
2.4.2 银行信贷渠道传导理论 |
2.4.3 资产负债表渠道传导理论 |
第3章 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与产出的动态关联分析 |
3.1 基于DSGE模型我国信贷供给的微观传导机制分析 |
3.1.1 模型设定 |
3.1.2 模型均衡 |
3.1.3 参数校准与模拟分析 |
3.2 我国信贷供给与产出的波动特征及动态关联性分析 |
3.2.1 MS-GAS-TVTP模型与TVP-VECM模型原理 |
3.2.2 我国产出与信贷波动的阶段性变迁识别及时变转移分析 |
3.2.3 动态关联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信贷供给总量与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1 信贷供给总量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4.2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分析 |
4.2.1 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原理 |
4.2.2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及平稳性检验 |
4.2.3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产出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
4.2.4 我国信贷总量扩张与收缩对通货膨胀的非对称影响效应 |
4.3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3.1 SV-TVP-FAVAR模型原理 |
4.3.2 我国信贷供给期限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3.3 我国信贷供给短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3.4 我国信贷供给中长期结构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时变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信贷供给价格传导机制及其非线性效应分析 |
5.1 信贷供给对宏观经济增长的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
5.1.1 投资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
5.1.2 消费渠道传导机制分析 |
5.2 ST-BVAR模型原理 |
5.2.1 ST-BVAR模型设定 |
5.2.2 ST-BVAR模型的非线性检验 |
5.3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价格对经济增长的两阶段传导效应分析 |
5.3.1 变量选取、数据处理与经济周期波动区制识别 |
5.3.2 第一阶段信贷价格对投资与消费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
5.3.3 第二阶段投资与消费对产出的非线性影响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及信贷调控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
6.1 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MDQVAR)模型 |
6.2 不同经济周期下信贷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异质性影响效应分析 |
6.2.1 理论机制分析 |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6.2.3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
6.3 不同信贷风险水平下信贷调控宏观经济有效性分析 |
6.3.1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6.3.2 分位数脉冲响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效应分析 |
7.1 理论背景与影响机制分析 |
7.2 信贷监管的不同强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
7.2.1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7.2.2 经济增长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2.3 物价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2.4 金融稳定目标下信贷监管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
1.2.2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机制的研究综述 |
1.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与贡献 |
1.4 论文框架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经济不确定性概念的起源、界定与度量 |
2.2 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周期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
2.4 不同经济周期下货币政策调控的理论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测度及其协动性 |
3.1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走势分析 |
3.2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测度和走势分析 |
3.2.1 传统经济周期测度方法的总结与利弊评述 |
3.2.2 MS-DFM测度经济周期的原理简述 |
3.2.3 我国经济周期指数的实时测度 |
3.2.4 我国经济周期统计特征与趋势分析 |
3.3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检验 |
3.3.1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时变格兰杰因果检验 |
3.3.2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相关性检验 |
3.3.3 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周期间的动态溢出效应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4.1 不同政策目标和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量价选择的初步探讨 |
4.1.1 不同政策目标下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
4.1.2 经济不确定影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探讨 |
4.1.3 双重背景下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选择的探讨 |
4.2 我国经济不确定性阶段划分 |
4.2.1 MS-AR模型 |
4.2.2 经济不确定性区制划分 |
4.3 LT-TVP-VAR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 |
4.3.1 LT-TVP-VAR模型构建 |
4.3.2 数据选取与处理 |
4.3.3 参数估计与检验 |
4.4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与调控机制 |
4.4.1 不同经济不确定性水平下货币政策时变反应 |
4.4.2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产出调控的实时对比 |
4.4.3 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对通胀调控的实时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5.1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典型事实 |
5.1.1 经济周期波动下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演变 |
5.1.2 经济周期扩张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
5.1.3 经济周期收缩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分析 |
5.2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对比 |
5.2.1 TH-SVAR模型介绍 |
5.2.2 数据选取与检验 |
5.2.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机制检验 |
5.2.4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对通胀的调控机制检验 |
5.2.5 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有效性对比 |
5.3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货币政策调控的非对称性检验 |
5.3.1 SEIVAR模型估计原理与脉冲响应函数构建 |
5.3.2 数量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
5.3.3 价格型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下的非对称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未预期冲击、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
6.2 考虑政策预期因素的DSGE模型构架 |
6.2.1 私人家庭 |
6.2.2 生产厂商 |
6.2.3 政府部门 |
6.2.4 货币当局 |
6.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
6.3.1 数据选取与处理 |
6.3.2 参数校准与设定 |
6.3.3 冲击路径识别 |
6.3.4 参数贝叶斯估计 |
6.4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
6.4.1 脉冲响应分析 |
6.4.2 方差分解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回顾 |
1.3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
1.4 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相关研究综述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不同时期下我国利率水平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反馈机制研究 |
2.1 利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的反馈机制研究问题的提出 |
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回顾 |
2.3 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典型事实分析 |
2.4 基于LT-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的广义信用传导效应研究 |
3.1 货币政策广义信用传导效应研究问题的提出 |
3.2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回顾 |
3.3 广义信用视角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 |
3.4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分解 |
3.5 基于TVP-SV-FA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率市场化、资产负债表衰退与紧缩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
4.1 资产负债表衰退和紧缩型政策的经济后果 |
4.2 基于利率市场化和资产负债表衰退的DSGE模型构建 |
4.3 数据选取、参数校准和参数估计 |
4.4 紧缩型货币政策的实际经济后果分析 |
4.5 基于不同市场化程度下的紧缩型货币政策效果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利率双轨制下利率市场化进程、存款保险制度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
5.1 我国货币政策“双轨制”框架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
5.2 双轨制泰勒规则模型的构建 |
5.3 参数校准与参数估计 |
5.4 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不同利率市场化程度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检验 |
6.1 利率市场改革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演变的逻辑分析 |
6.2 理论模型 |
6.3 数据选取、参数校准与参数估计 |
6.4 我国不同利率市场化程度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学术进展与文献评价 |
1.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献综述 |
1.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文献综述 |
1.2.3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综述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结构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
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
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
2.3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基础 |
第3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时变效应分析 |
3.1 SV-TVP-FAVAR模型 |
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数值模拟分析 |
3.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三维冲击效应分析 |
3.2.2 不同阶段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
3.2.3 区间替换与稳健性检验 |
3.3 纳入预期因素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3.3.1 MF-VAR模型 |
3.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城乡消费因果关系分析 |
3.3.3 考虑预期因素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城乡消费的冲击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货币政策量价工具有效性对比——基于调控取向定性描述的分析 |
4.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分析 |
4.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
4.3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性描述与转换过程 |
4.4 不同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4.4.1 全区间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
4.4.2 不同调控取向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5.1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划分 |
5.1.1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定量测度 |
5.1.2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划分 |
5.2 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下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5.2.1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城乡消费 |
5.2.2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企业家信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货币政策调控取向与经济增长质量 |
6.1 混频动态因子模型 |
6.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定量测度与特征描述 |
6.2.1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特征 |
6.2.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维度和指标 |
6.2.3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动情况 |
6.3 不同调控取向下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分析 |
6.3.1 总量脉冲响应分析 |
6.3.2 分阶段脉冲响应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宏观调控理论创新的政治经济学意义 |
1.国家主体性视角 |
2.时代特色视角 |
二、“宏观调控”: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念的演变脉络 |
1.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的“宏观调控”提法 |
2.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
3.“宏观调节”与“宏观控制”的关系 |
4.“宏观调控”:“调节”与“控制”的融合 |
三、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构建 |
1.中国宏观调控体系演进的历史逻辑 |
2.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过程 |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新突破 |
1.新常态: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
2.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时代宏观调控的主线 |
4.“要稳”与“有度”:新时代宏观调控的施策原则 |
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创新 |
1.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 |
2.总结和提炼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经验 |
第一,加强党对宏观调控的集中统一领导。 |
第二,把宏观调控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抓手。 |
第三,形成“发展规划、财政、货币”三位一体的宏观调控体系。 |
第四,“调”与“控”两类工具协同发力,致力于实现多元化的宏观调控目标。 |
第五,在繁荣期进行适度调控。 |
3.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 |
(7)习近平宏观调控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及原创性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习近平宏观调控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与科学体系 |
(一)有机结合论:“总量+结构”的宏观调控新范式与“需求+供给”的结构性调控组合 |
第一,“总量+结构”的宏观调控新范式。 |
第二,“需求+供给”的结构性调控组合。 |
(二)协调机制论: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协调 |
(三)健全体系论:从宏观调控体系到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
(四)相机抉择论:适应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 |
(五)主线方向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
第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第二,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和发展方向。 |
(六)统筹兼顾论: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
第一,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结合在一起进行论述。 |
第二,将统筹兼顾与唯物辩证法相联系,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
第三,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相结合的思想贯穿于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 |
(七)基本方法论:稳中求进与底线思维 |
第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
第二,坚持底线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
(八)根本保障论: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
三、习近平宏观调控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
(一)拓展了对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体系的认识 |
(二)实现了宏观调控方式的创造性转化 |
(三)确立了宏观调控的主线和发展方向 |
(四)构建了宏观调控的方法论体系 |
(五)明确了宏观调控的根本保障 |
(8)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
1.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
1.2.3 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文献回顾与评述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结构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理论 |
2.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2.1.1 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3 混合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2.3 预期管理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2.3.1 政策承诺 |
2.3.2 前瞻指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
3.1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
3.1.1 同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
3.1.2 混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 |
3.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
3.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2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因果关系分析 |
3.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关系检验 |
3.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的因果关系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未纳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变效应分析 |
4.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4.1.1 利率传导 |
4.1.2 汇率传导 |
4.1.3 资产价格传导 |
4.1.4 信贷传导 |
4.2 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应分析 |
4.2.1 TVP-VAR模型 |
4.2.2 数据说明与参数估计 |
4.2.3 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
4.2.4 价格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5.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总量分析 |
5.1.1 SV-TVP-FAVAR模型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5.1.3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总量脉冲分析 |
5.2 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阶段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5.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阶段性划分与数字特征 |
5.2.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阶段下的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分析 |
5.3 不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5.3.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均值法视角 |
5.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区制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MS-AR视角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预期与未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
6.1 包含货币政策预期的DSGE模型 |
6.2 数据说明与参数估计 |
6.2.1 数据说明 |
6.2.2 先验分布 |
6.2.3 最优期限选择与贝叶斯估计 |
6.3 未预期与预期视角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6.3.1 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应单指标评价 |
6.3.2 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应多指标评价 |
6.4 方差分解与稳健性检验 |
6.4.1 方差分解 |
6.4.2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双重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检验 |
7.1 包含货币政策预期与技术进步预期的DSGE模型 |
7.2 数据说明与参数估计 |
7.2.1 数据说明 |
7.2.2 先验分布 |
7.2.3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
7.2.4 最优期限选择与贝叶斯估计 |
7.3 不同情形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数值模拟 |
7.3.1 数量型规则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7.3.2 价格型规则下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
7.4 方差分解与稳健性检验 |
7.4.1 方差分解 |
7.4.2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启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研究框架和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和主要创新及不足 |
1.4.1 文章结构安排 |
1.4.2 主要创新 |
1.4.3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货币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货币本质理论 |
2.1.2 货币供给理论 |
2.1.3 古典货币数量论 |
2.1.4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 |
2.1.5 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
2.1.6 现代货币理论 |
2.2 货币政策理论基础 |
2.2.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 |
2.2.2 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泰勒规则 |
2.2.3 数量型货币政策与麦科勒姆规则 |
2.2.4 量价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研究 |
2.3.2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研究 |
2.3.3 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研究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货币政策调控及转型的国内外实践 |
3.1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实践 |
3.1.1 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1.2 美国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1.3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
3.2 日本的货币政策实践 |
3.2.1 日本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2.2 日本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2.3 日本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 |
3.3 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
3.3.1 欧元区和英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3.2 欧元区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3.3 英国的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介目标对比 |
3.4 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
3.4.1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历史变迁 |
3.4.2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
3.4.3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及操作 |
3.4.4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DSGE理论模拟 |
4.1 包含双粘性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构建 |
4.1.1 家庭部门 |
4.1.2 最终产品生产厂商 |
4.1.3 中间产品生产厂商 |
4.1.4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
4.1.5 市场出清 |
4.2 参数校准和先验分布设定 |
4.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模拟 |
4.3.1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
4.3.2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
4.3.3 量价调控效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对比的实证研究 |
5.1 SV-TVP-VAR模型 |
5.2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实体经济指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2.1 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结果 |
5.2.2 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5.2.3 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时变脉冲响应分析 |
5.3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资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 |
5.3.1 中国资产价格运行的典型特征 |
5.3.2 数据和实证结果 |
5.3.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调控效果分析 |
5.3.4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分析 |
5.4 货币政策量价调控对汇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5.4.1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和运行趋势 |
5.4.2 变量、数据和估计结果 |
5.4.3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汇率的调控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量价转型的内在逻辑分析 |
6.1 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 |
6.2 货币创造渠道变迁对货币政策转型的影响 |
6.2.1 中国货币创造渠道的结构分解 |
6.2.2 货币创造渠道变迁的影响 |
6.3 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转型的影响 |
6.3.1 金融深化的影响 |
6.3.2 金融创新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利率双轨制、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转轨政策研究 |
7.1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利率双轨制特征 |
7.1.1 利率市场化进程 |
7.1.2 利率双轨制特征 |
7.2 计划轨和市场轨利率调控的实证研究 |
7.2.1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 |
7.2.2 变量、数据和经济周期运行区制划分结果 |
7.2.3 不同区制下计划轨和市场轨利率调控的脉冲响应分析 |
7.3 利率市场化面临的问题和利率转轨政策分析 |
7.4 本章小结 结论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
(10)中国的金融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第2章 金融周期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金融周期的概念与内涵 |
2.2 金融周期理论的发展与演进 |
2.3 金融周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金融周期的测度与波动特征分析 |
3.1 金融周期测度方法的梳理与比较 |
3.2 基于TVP-FAVAR模型的中国金融周期测度 |
3.3 中国金融周期的波动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动态交互影响分析 |
4.1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动态 |
4.2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交互影响分析:基于时域视角 |
4.3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交互影响分析:基于频域视角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效果分析 |
5.1 模型原理及估计过程 |
5.2 数量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效果 |
5.3 价格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调控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与经济双重稳定目标下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研究 |
6.1 货币政策规则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
6.2 包含金融稳定目标的最优货币政策反应机理分析 |
6.3 兼顾金融稳定目标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估计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创新和完善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必要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研究[J]. 刘金全,伍梦. 社会科学战线, 2021(11)
- [2]我国信贷供给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研究[D]. 王薇. 吉林大学, 2021(01)
- [3]经济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王国志.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 张男. 吉林大学, 2020(03)
- [5]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调控取向变动研究[D]. 姜龙. 吉林大学, 2020(03)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J]. 董昀.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0(08)
- [7]习近平宏观调控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及原创性贡献[J]. 庞明川. 财经问题研究, 2020(08)
- [8]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预期冲击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张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9]新时代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转型问题研究[D]. 王冰冰. 吉林大学, 2020(08)
- [10]中国的金融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控[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周期论文; 利率市场化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