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水浴治疗皮癣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周玉媛[1](2020)在《决银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决银方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PASI评分和DLQI评分的影响,计算其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名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去除研究过程中脱落的8例,纳入结果每组36例。研究组给予决银方配合尿素乳膏治疗,对照组予复方青黛胶囊配合尿素乳膏治疗。中药口服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饭后半小时后温服。尿素乳膏作为一个基础护理治疗,外用,每天1-2次。治疗周期是8周,随访8周,治疗期间4周为一个观察周期,嘱患者分别在第4周、第8周时进行复诊,在治疗前和每一次复诊时对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进行评定,根据PASI评分计算两组药物的临床有效率,复诊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并记录,治疗结束后2个月进行随访,了解两组患者的银屑病复发情况。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疗效情况比较:(1)将两组患者第4周和第8周时的银屑病PASI评分、DLQI评分分别与同组治疗前进行比较,第4周和第8周同组进行比较,结果PASI评分、DLQI评分均较前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将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银屑病PASI评分、DLQI评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将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银屑病PASI评分、DLQI评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安全性情况: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进行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且均休息后能缓解,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复发情况:治疗结束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组出现3例,对照组出现4例,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决银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可有效降低PASI评分和DLQI评分,临床疗效优于复方青黛胶囊对照组,且安全性和复发率与复方青黛胶囊相当。因此,决银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效果显着。
袁姣姣[2](2020)在《咽部放血疗法联合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对咽部放血疗法联合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观察,探究咽部放血疗法在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推广价值。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观察方法,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按照就诊的先后次序实施试验的相应治疗方案。治疗组给予咽部放血疗法(每周1次)联合口服凉血解毒汤(每日一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凉血解毒汤(每日一剂),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治疗第8周末记录银屑病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瘙痒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咽部症状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所记录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纳入了 4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包括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两组组间可比性良好,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的PASI评分、VAS评分、DLQI评分及咽部症状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P=0.342>0.05),在第8周末治疗组的愈显率(痊愈+显效)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15%,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比较两组间临床观察指标,治疗组第8周末PASI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5);第4周末VAS评分下降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3<0.01),但治疗8周后的VAS评分下降程度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87>0.05);两组间第4周末的DLQI评分及其下降程度、第8周末的DLQI评分及其下降程度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第4周末、第8周末的咽部症状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第8周末治疗组的咽部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无中途退出及脱落病例,依从性较好。结论:咽部放血疗法联合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愈显率,对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瘙痒症状、咽部症状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单独口服凉血解毒汤,但生活质量的改善与对照组差异不大,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增加随访观察周期及相关实验室指标以深入研究本疗法的作用机制。咽部放血疗法联合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孟彩萍[3](2019)在《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在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瘙痒症状、舒适度、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期间上海市两所三甲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住院患者共187例,采用分层随机分组的方法,按照年龄因素分为3个年龄层,每个年龄层内随机分为3个干预组。最终纳入中药熏蒸组共60例、耳穴贴压组共64例、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组共63例。中药熏蒸组给予常规护理+中药熏蒸,耳穴贴压组给予常规护理+耳穴贴压,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组给予常规护理+中药熏蒸+耳穴贴压,共干预7天。评价三组患者干预后Duo氏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舒适度、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满意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变化。脱落病例采用意向性分析,主要结局指标选择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分析,Duo氏瘙痒评分(Modified Duo’s VAG Scale,Duo’s VAG),次要结局指标选择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分析,包括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和满意度评价及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NSNS)。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Wilcoxon双侧检验),组间比较应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和SNK法。结果1.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均衡性检验,三组患者在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年龄、身高、体重、BMI、既往病史、过敏史、皮肤瘙痒部位、发病季节、糖尿病病程、皮肤瘙痒病程、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aemoglobin A1C,Hb A1c)、手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 PG)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主要结局指标:干预后三组患者组间比较,在各年龄层三组患者在Duo’s VAG总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对不同年龄段糖尿病瘙痒患者瘙痒症状均有改善作用;不同干预组中三个年龄层患者的瘙痒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和年龄之间无交互作用(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组效果优于中药熏蒸组和耳穴贴压组,中药熏蒸组优于耳穴贴压组。在改善瘙痒对睡眠的干扰方面,71~80岁年龄段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效果更佳。3.次要结局指标(1)DLQI:比较各年龄层三组患者DLQI评分差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熏蒸和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在提高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均优于耳穴贴压。(2)GCQ:分别在50~60岁、71~80岁两个年龄段三组患者干预后舒适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在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的舒适度方面效果均优于中药熏蒸和耳穴贴压。(3)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满意度:比较三组之间依从性、满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三组患者依从率:中药熏蒸与耳穴贴压均高于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三组患者满意率: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高于中药熏蒸与耳穴贴压。(4)NSNS:各年龄层三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项护理操作联合进行对整体护理服务满意度无影响。结论1.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护理技术可以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的瘙痒症状,在改善瘙痒程度、部位、频率及对睡眠的影响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好的舒适度;2.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干预期间未出现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马慧慧[4](2019)在《克银消斑1号方治疗血热风盛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克银消斑1号方治疗血热风盛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血热风盛型银屑病提供有效的治法和方药,并进一步推广运用。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选定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符合血热风盛型银屑病患者66例,年龄范围在15岁-60岁之间,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克银消斑1号方”,对照组给予口服中成药“复方青黛丸”。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PASI评分,并于治疗结束2个月后进行随访,统计复发率。所得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评价疗效、得出结论。结果:1、收集病例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共收集有效病例62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2、治疗4周后,两组PASI评分均下降,但治疗组PASI分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二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克银消斑1号方能够明显减轻血热风盛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中医症候,降低复发率,延长临床缓解周期,为血热风盛型银屑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法与方药。
张玥[5](2019)在《止痛如神汤坐浴联合熊珍软膏外用治疗Ⅰ期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止痛如神汤坐浴联合熊珍软膏外用治疗I期肛裂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方法对于缓解肛门疼痛、缩短便后肛门疼痛持续时间、减少便血及促进肛裂裂口愈合等方面的作用。方法:将2018.03-2019.01在四川省中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被诊断为I期肛裂,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纳入本次临床研究。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将使用止痛如神汤坐浴联合熊珍软膏外用;而另一组则为对照组,将使用高锰酸钾1:5000坐浴联合熊珍软膏外用。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1天,每日早晚各一次。同时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坐浴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1天的便血、便后肛门疼痛缓解所需时间以及肛门疼痛的评分进行记录,同时记录其便血、疼痛消失所用时间,及其创面愈合的时间,并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此得出最后的结论。结果:经SPSS21.0分析,在使用药物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便血、疼痛及便后疼痛缓解所需时间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坐浴及熊珍软膏外用治疗后第1天,其疼痛、便后疼痛缓解所需时间及便血评分方面,皆P>0.05,表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缓解疼痛、缩短便后疼痛持续时间及减少便血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坐浴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1天,其在疼痛、便后疼痛缓解所需时间、便血、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皆P<0.05,表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对疼痛、便后疼痛缓解所需时间、便血、症状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疗效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且止痛如神汤坐浴联合熊珍软膏外用明显优于高锰酸钾坐浴联合熊珍软膏外用。结论:止痛如神汤坐浴联合熊珍软膏外用对于I期肛裂的治疗,主要在疼痛、创面的修复、出血等方面,能够减少出血,加速创面的愈合,缩短便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治疗时间,更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这种治疗方法简单方便、疗效卓越、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治疗肛裂方面予以推广,造福广大饱受I期肛裂痛苦的群体。
吕萌[6](2018)在《PSORI-CM02、银屑灵片治疗稳定期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观察及机制初探》文中认为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多基因相关的、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未明,目前尚无法根治。规范的西医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但病情复发及反跳的问题突出,长期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也较大。近年来,中医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渐趋统一,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优势日渐显着,前景令人鼓舞。导师卢传坚教授师承于国医大师、皮肤圣手禤国维教授,其针对银屑病以血为主线这一核心病机,通过正交试验对禤国维教授治疗银屑病的经验方银屑灵片(广东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经临床及实验研究验证均证实安全有效)进行组方优化,筛选出了五味中药方剂(PSORI-CM02),并通过鼠尾鳞片模型、瘙痒模型、角质细胞模型以及咪喹莫特模型等基础研究验证了其安全有效。然而,目前尚缺乏PSORI-CM02、银屑灵片、安慰剂三者间疗效差异的临床研究证据,亟需开展规范的临床研究,科学地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目的:本次研究旨在以预试验形式探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三臂试验的可行性;并初步探索PSORI-CM02颗粒、银屑灵片、安慰剂治疗稳定期斑块状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为正式试验奠定基础;并从免疫细胞角度对PSORI-CM02颗粒进行疗效机制的初探,初步探寻其治疗银屑病可能的实验室依据。方法:本预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试验设计,从广东省中医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门诊就诊的皮肤病患者中共筛选出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银屑灵片组:银屑灵片+PSORI-CM02颗粒模拟剂)、B组(PSORI-CM02颗粒组:PSORI-CM02颗粒+银屑灵片模拟剂)、C组(安慰剂组:PSORI-CM02颗粒模拟剂+银屑灵片模拟剂),每组各40例,治疗12周并随访12周后进行指标对比。主要结局指标为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改善率,次要结局指标为PASI-50达到率、PASI-75达到率、患者自评瘙痒评分(VAS)、体表皮损面积(BSA)、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Skindex29、复发率、反弹率、起效时间。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留取抗凝全血生物学样本,治疗结束后,根据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差值,在PSORI-CM02组(B组)抽取10例疗效最好的患者及12例疗效最差的患者,分别取其治疗前、治疗后抗凝全血共44份,同时,招募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8例留取抗凝全血样本,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生物学标本均采用BD FACSAria III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CD56+,及CD4+RORγt+细胞的数量。结果:1.在疗效方面:(1)PASI评分改善率在治疗12周后及随访完成时,银屑灵片组(A组)的改善率均最高,但是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各个时间点,三组PASI-50达到率、PASI-75达到率、VAS评分、BSA评分、起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2周后及随访完成时,三组组内治疗前后VAS、BSA差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从DLQI得分各时点的趋势图可以看出,PSORI-CM02组(B组)得分最低,生活质量最好,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DLQI得分的组间比较可以看出,三组的DLQI得分在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从Skindex 29三个维度各时点的趋势图可以看出,三个维度得分在各时点均有下降趋势,PSORI-CM02组(B组)下降最为明显,得分最低,生活质量最好,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三个维度各时点的组间比较可以看出,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显示,银屑灵片组(A组)在改善患者PASI评分方面占优势,PSORI-CM02颗粒组(B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占优势,提示银屑灵片、PSORI-CM02颗粒与安慰剂相比,在PASI评分改善、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有潜在疗效优势,但由于是预试验,样本量较少,主要目的是探讨试验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并初步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组间疗效差异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2.在复发率和反弹率方面:(1)治疗6周后,安慰剂组(C组)出现第一例复发,此时,银屑灵片组(A组)、PSORI-CM02颗粒组(B组)均无患者复发;PSORI-CM02颗粒组(B组)第一例复发出现在治疗10周后,银屑灵片组(A组)第一例复发出现在随访第16周;在各个时间点,三组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在各个时间点,三组反弹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提示,银屑灵片、PSORI-CM02颗粒在延缓银屑病复发方面有潜在优势,但由于是预试验,同样由于样本量较少,主要目的是探讨试验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并初步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组间疗效差异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3.在安全性方面:(1)本次研究共出现86例不良事件,按MedDRA20.0系统器官分类,出现频率最高的为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其次为胃肠系统疾病。其中,研究期间银屑灵片组(A组)不良事件率最低,三组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9)。(2)研究期间银屑灵片组(A组)、PSORI-CM02颗粒组(B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为腹泻,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提示,银屑灵片、PSORI-CM02颗粒治疗银屑病比较安全。4.在生物学样本检测结果方面:(1)22例患者治疗前、后均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相关免疫细胞的比较,结果显示,无论治疗前还是治疗后,银屑病患者体内的免疫细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4+、CD8+及CD4+RORγt+阳性细胞群均无统计学差异,但银屑病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CD56+阳性细胞群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NK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根据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差值对PSORI-CM02组患者以疗效进行区分,将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免疫细胞分别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D4+、CD8+及CD4+RORγt+阳性细胞群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患者治疗前的CD56+阳性细胞群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的CD56+阳性细胞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提示经PSORI-CM02治疗后,效果好的患者其体内NK细胞在下降,趋向健康对照水平。(3)对PSORI-CM02组所检测的样本以疗效区分,分析NK细胞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经PSORI-CM02治疗后,效果好的患者其体内NK细胞均为下降趋势,效果差的患者体内NK细胞维持不变或者甚至升高,据此推测,PSORI-CM02有可能通过银屑病患者体内NK细胞的免疫应答发挥治疗作用。结论:1.本预试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银屑灵片、PSORI-CM02颗粒治疗银屑病比较安全,且与安慰剂相比,在PASI评分改善、生活质量改善以及延缓银屑病复发方面有潜在优势,但由于是预试验,样本量较少,主要目的是探讨试验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并初步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组间疗效差异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2.本预试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NK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PSORI-CM02治疗后,效果好的患者其体内NK细胞在下降,趋向健康对照水平;PSORI-CM02有可能通过银屑病患者体内NK细胞的免疫应答发挥治疗作用。3.本预试验研究过程顺利,显示正式开展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可行性强,本研究结果将为正式试验样本量计算及研究方案修订提供依据。
刘少芬[7](2017)在《热毒清颗粒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银屑病(或者“牛皮癣”),中医为“白疕”。是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1]。目前其具体的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清楚,遗传、免疫、感染、内分泌代谢异常、神经精神等因素被普遍认可,临床治疗无特效药,多采用维A酸类、免疫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其不仅长期疗效不好,且有一定的副作用,故现在多采用中医疗法治疗本病。中医认为“血分有热”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多以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为基本法则的方药治疗。本研究是依据导师的经验方来设计的,此经验方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显着,故对此进行实验研究以肯定其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包括文献综述部分和临床研究部分。文献综述部分又包括西医学研究概况部分和中医学研究概况部分。西医学研究概况部分主要有西医学中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治疗情况的源流综述;中医学研究概况部分主要有传统医学中银屑病的病名和病因病机及治疗情况的源流综述。临床研究部分:目的:观察热毒清颗粒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与复发情况。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并将其按照单盲、随机对照原则分为3组,分别是治疗组(30例)、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0例)。治疗组给予热毒清颗粒+达力士软膏,对照1组给予热毒清颗粒,对照2组给予达力士软膏。每周复诊1次,共治疗4周,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治疗后第4周对PASI、中医症状及生活质量指数等指标进行观察和评分,评定治疗组和2个对照组的疗效情况,同时观察有无出现不良反应,并及时在治疗结束后对复发情况进行随访8周。结果:治疗2周及4周后,三组患者的PAS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都呈现下降趋势。治疗后第2周上述三项指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第4周上述三项指标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36.67%)高于对照1组(300%)及对照2组(23.33%),但H=1.77,P=0.4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2周后三组疗效组间差异不明显;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80%)显着高于对照1组(60%)及对照2组(46.67%),且zf7.70,P=0.02<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4周后三组疗效组间差异明显。整个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及2个对照组都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对三组随访8周,复发率治疗组(12.5%)明显低于对照1组(33.33%)及对照2组(50%)。结论:热毒清颗粒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着,本研究治疗组给予热毒清颗粒+达力士软膏治疗效果更佳,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PAS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等指标较其他两个对照组下降明显,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也较低,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阳知丽[8](2017)在《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活血散瘀汤治疗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临床观察》文中指出银屑病的治疗是目前皮肤界的一个难题,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目前治疗银屑病的方法有很多,如外治、内治、物理疗法、心理疗法、运动疗法等,但都有局限性,特别西医的很多方法副作用大,价格昂贵,而中医治疗银屑病历史悠久,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复发率小,具有一定的优势。梅花针叩刺是针灸治疗的一种方法,通过叩刺皮损部位起到活血化瘀,推陈致新、疏通经络的作用,研究表明梅花针叩刺对斑块型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活血散瘀汤”是《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里治疗血瘀证的代表方,该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破瘀的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临床观察,对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活血散瘀汤治疗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本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临床研究,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临床研究部分:目的:研究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活血散瘀汤治疗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斑块型银屑病的治疗提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斑块型银屑病患者62例。用随机数生成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梅花针叩刺+拔罐+活血散瘀汤;对照组:活血散瘀汤,两组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红斑、浸润、鳞屑及PASI评分、瘙痒、中医症候的变化。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别采用X2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完成临床研究的患者62例,两组各31例,两组在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情况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在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等评分、皮损面积及单项症状(鳞屑、浸润、红斑)评分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PASI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及皮损面积、红斑、鳞屑、浸润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说明活血散瘀汤与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活血散瘀汤对斑块型银屑病均有较好的疗效,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瘙痒等级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等级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说明梅花针叩刺联合活血散瘀汤与活血散瘀汤均能改善其瘙痒程度;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梅花针叩刺联合活血散瘀汤在改善瘙痒程度方面优于活血散瘀汤。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74.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显示,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活血散瘀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可,安全性好,适宜推广于临床。文献综述部分:银屑病的研究进展,包括古代文献对银屑病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法方药的记载,现代中医及西医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的记载。
李龙[9](2016)在《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文中提出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表皮出现反复的增殖以及炎症的情况。该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自身免疫、遗传以及感染等,由于该病的病程相对较长,并且常常造成患者外观损害,疾病后期还极有可能侵犯患者的多种器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另外此病在冬季易复发或加重,而春秋季节多缓解,在我国中医上则称之为"白疕"、"松皮癣"、"干癣"等。根据1984年流行病
时亮[10](2014)在《自拟温通软膏外治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①目前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中,西药副作用较大,远期疗效不理想,而中药副作用较小,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也较为理想,但还是有较大提高空间。通过观察温通软膏与传统的湿毒软膏对于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及对皮损各项症状的改善作用,从而探寻疗效更为显着的外用中药。②通过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对比,验证温通法的外治效果,从而为银屑病的中医外治方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来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以进一步有效地指导临床。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33例。采用自身左右同期对照,在入选的每位患者的左右两侧,选取位置基本对称、皮损严重程度及大小基本一致的靶皮损左右各2处,随机分配其中一侧的皮损进入治疗组,另一侧的皮损则进入对照组。治疗组皮损予以温通软膏治疗,对照组皮损予以湿毒软膏治疗,两组都以适量药物均匀外涂,轻轻按揉以不黏腻为度,每日早晚各1次,所有患者在外用药膏的同时均内服开通玄府、通络解毒中药治疗。连续用药8周后,对比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对两组皮损进行评分,同时建立评分表对各项评分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最终完成全部临床研究的患者为30例,其中两组的靶皮损各60处。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5.00%,其中临床痊愈3例,显效36例;对照组总显效率为31.67%,其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18例,经检验P<0.05,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治疗组的治疗前总积分为13.87±2.04,对照组的治疗前总积分为13.82±1.99,两组的治疗前总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疗后总积分为5.77±2.65,对照组的治疗后总积分为7.95±3.31,两组间的治疗后总积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皮损的各项评分中,两组治疗前各项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红斑积分为0.77±0.56,对照组为1.65±0.94;治疗组的浸润肥厚积分为1.43±0.83,对照组为2.27±1.07。两组治疗后,红斑及浸润肥厚程度的积分均有P<0.05,说明在红斑及浸润肥厚的积分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表示在这两项的改善方面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更胜一筹;而对于鳞屑、皮损面积及瘙痒程度,两组的积分P>0.05,说明在这三项上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①对于斑块状银屑病,温通软膏相较于湿毒软膏,在总体疗效上相对占优,尤其是在皮损红斑及浸润肥厚上的改善上稍胜一筹,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②在中医外治法方面,温通法亦可取得较好的外治效果,甚至比传统的清热解毒法疗效更佳,有待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
二、海水浴治疗皮癣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水浴治疗皮癣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决银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
1.1 银屑病的病名及病因病机 |
1.2 银屑病“血证论”的发展 |
1.3 银屑病血热证的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银屑病发病因素 |
2.3 西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病例分组 |
1.3 研究方法 |
1.4 治疗方案 |
1.5 注意事项 |
1.6 观察记录指标 |
1.7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 诊疗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临床效应指标 |
2.7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PASI评分变化分析 |
3.3 DLQI评分变化分析 |
3.4 临床疗效分析 |
3.5 安全性评价 |
3.6 复发情况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决银方方药分析 |
2.1 前期研究 |
2.2 方药分析 |
3 复方青黛胶囊 |
4 尿素乳膏 |
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银屑病血热证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咽部放血疗法联合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合说明 |
综述 |
一、银屑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
1 古代医家对银屑病病名的认识 |
2 银屑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
3 银屑病“从血论治”的中医内治方法 |
4 银屑病“从血论治”的中医外治疗法 |
二、银屑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银屑病流行病学概况 |
2 银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银屑病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治疗方案 |
6 观察指标 |
7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可比性分析 |
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
4 临床疗效分析 |
5 安全性分析 |
6 小结 |
第二章 讨论 |
第一节 立题依据 |
第二节 治疗依据及机制初探 |
1 凉血解毒汤的临床应用 |
2 从咽论治——咽部放血疗法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机理探讨 |
第三节 疗效分析 |
1 银屑病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 |
2 瘙痒症状(VAS)评分 |
3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
4 咽部症状评分 |
5 临床疗效 |
第四节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1 相关概念定义 |
2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流行病学 |
3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 |
4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影响因素 |
5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特点 |
6 中药熏蒸护理技术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研究现状 |
7 耳穴贴压护理技术在糖尿病瘙痒症的研究现状 |
8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护理技术在糖尿病瘙痒症的研究现状 |
9 小结 |
第二部分 研究概述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3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基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护理干预方案构建 |
1 基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护理干预方案的初步构建 |
2 基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中医护理干预方案的专家论证 |
第四部分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护理干预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入组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样本量计算 |
2.3 分组方法 |
2.4 护理干预方法 |
2.5 评价指标 |
2.6 数据管理与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8 科研伦理 |
2.9 不良事件的观察和处理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关于脱落的说明 |
3.2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性比较 |
3.3 三组患者干预前Duo氏瘙痒评分及各项目评分均衡性比较 |
3.4 三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指数均衡性比较 |
3.5 护理效果比较 |
4 讨论 |
4.1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可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状 |
4.2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对不同年龄层患者瘙痒症状均有改善 |
4.3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可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瘙痒程度、部位、频率 |
4.4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可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睡眠 |
4.5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可提高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生活质量 |
4.6 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可提高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舒适度 |
4.7 中医护理技术的联合应用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
4.8 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启示 |
第五部分 总结 |
1 研究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护理人员使用中医护理技术通知 |
附录2 耳穴部位示意图 |
附录3 护理常规内容 |
附录4 中药熏蒸技术操作流程 |
附录5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 |
附录6 中药熏蒸与耳穴贴压护理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 |
附录7 Duo氏瘙痒评分表(Dou’VAG) |
附录8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
附录9 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 |
附录10 中医护理操作依从性和满意度评价表 |
附录11 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 |
附录12 不良事件记录表 |
附录13 中药熏蒸+耳穴贴压护理记录单 |
附录14 伦理审查批件 |
附录15 知情同意书 |
附录16 综述(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全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17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发表论文、获得奖励情况 |
(4)克银消斑1号方治疗血热风盛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2.治疗方法 |
3.观察项目及评定标准 |
4.疗效评价 |
5.质量控制方法 |
6.数据处理方法 |
7.研究结果 |
8.不良事件 |
讨论 |
1.西医对银屑病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
2.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
3.导师对银屑病的认识与治疗 |
4.方药分析 |
5.作用机制初探 |
6.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
7.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综述 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B |
附表1 |
附表2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止痛如神汤坐浴联合熊珍软膏外用治疗Ⅰ期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研究资料 |
1.1 研究目的 |
1.2 病例来源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中医诊断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
2 临床研究 |
2.1 治疗前准备 |
2.2 病例分组 |
2.3 临床资料比较 |
2.4 治疗方案 |
2.5 注意事项 |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
3.1 观察指标 |
3.2 安全性判断标准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论分析 |
5.1 病例剔除及脱落情况 |
5.2 治疗结果分析 |
6 安全性评估 |
6.1 祖国传统医学对肛裂的认识 |
6.2 西医对肛裂的认识 |
6.3 肛裂的传统疗法 |
6.4 肛裂的西医治疗及预防 |
6.5 坐浴疗法 |
6.6 止痛如神汤方药分析 |
7 临床疗效分析 |
7.1 临床症状及体征分析 |
7.2 止痛如神汤坐浴联合熊珍软膏外用的治疗特点 |
8 结论 |
9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非手术治疗肛裂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件二 |
(6)PSORI-CM02、银屑灵片治疗稳定期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观察及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关于银屑病的认识 |
一、病名归属 |
二、病因病机 |
三、辨证论治 |
四、中药单药(体)及中药复方研究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关于银屑病的认识 |
一、概述 |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
三、诊断 |
四、治疗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场所与对象 |
三、诊断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剔除标准 |
七、样本量估算 |
八、随机与盲法 |
九、干预措施 |
十、观察指标采集 |
十一、疗效评价指标 |
十二、安全性观察与评价 |
十三、随访 |
十四、技术路线图 |
十五、退出、脱落和终止试验的规定 |
十六、患者依从性评测 |
十七、数据录入 |
十八、统计分析 |
十九、质量控制 |
二十、研究相关伦理学 |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 |
一、试验总体完成情况 |
二、基线情况分析 |
三、主要结局指标分析-PASI评分改善率 |
四、次要结局指标分析 |
五、安全性分析 |
六、依从性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一般资料 |
二、标本采集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一、实验所需试剂 |
二、实验操作步骤 |
第三节 统计分析 |
第四节 实验结果 |
一、银屑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关免疫细胞的比较分析 |
二、PSORI-CM02组疗效好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关免疫细胞的比较分析. |
三、PSORI-CM02组疗效好的患者与疗效差的患者NK细胞变化趋势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立法选方依据 |
第二节 治疗理念及组方用药分析 |
第三节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
一、在疗效方面 |
二、在复发率、反弹率方面 |
三、在安全性方面 |
第四节 PSORI-CM02疗效机制初探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六节 不足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7)热毒清颗粒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
(二) 治疗 |
二、中医学研究概况 |
(一) 中医病名、病症 |
(二) 中医病因病机 |
(三) 中医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病例选择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临床实验方法 |
(二) 观察内容 |
(三) 疗效判定 |
(四) 安全性评价 |
(五)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三、统计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一) 治疗前资料分析 |
(二) 治疗后不同访视点相关指标分析 |
(三) 三组不同访视点总疗效比较 |
(四) 不良反应 |
(五) 复发情况 |
五、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活血散瘀汤治疗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分组 |
1.3 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研究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随访情况评价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 两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 |
3 两组治疗前后靶皮损单项症状评分比较 |
4 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比较 |
5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6 临床疗效评价 |
7 随访情况 |
8 安全性评价 |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分析 |
1 医学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古代中医 |
1.2 近现代中医 |
2 西医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梅花针叩刺放血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依据 |
3.1 中医依据 |
3.2 西医的认识 |
4 拔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依据 |
5 活血散瘀汤治疗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的依据 |
6 疗效分析 |
7 结语 |
8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 |
参考文献 |
(9)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 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
2.1 将银屑病按照其临床特征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寻常型、关节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而90%以上的银屑病属于寻常型,该病的其他类型多由于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外用刺激性药物、过度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过程中突然停药导致。 |
2.2 鉴别诊断 |
3 治疗原则 |
3.1 心理治疗 |
3.2 中医中药治疗 |
3.3 外用药治疗 |
3.4 内用药治疗 |
3.5 物理疗法 |
3.6 生物制剂 |
4 总结 |
(10)自拟温通软膏外治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银屑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
综述二 银屑病中西医外治法概述 |
前言 |
临床资料 |
诊疗标准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海水浴治疗皮癣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决银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玉媛.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咽部放血疗法联合凉血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观察[D]. 袁姣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中药熏蒸联合耳穴贴压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D]. 孟彩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克银消斑1号方治疗血热风盛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D]. 马慧慧.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5]止痛如神汤坐浴联合熊珍软膏外用治疗Ⅰ期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玥.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PSORI-CM02、银屑灵片治疗稳定期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观察及机制初探[D]. 吕萌.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7]热毒清颗粒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少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
- [8]梅花针叩刺放血联合活血散瘀汤治疗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临床观察[D]. 阳知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7(04)
- [9]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J]. 李龙. 基层医学论坛, 2016(14)
- [10]自拟温通软膏外治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研究[D]. 时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