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糊状光合细菌的生长培养与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林舒康[1](2018)在《固定化微生物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大多数河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黑臭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制约了社会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底泥是河道中污染物的“汇”与“源”,是河道水体黑臭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底泥修复是解决水体黑臭问题的关键。本论文以扬州市黑臭河道水体修复示范工程研究为依托,系统开展了优势微生物选择、微生物固化载体选择、固定化微生物原位修复黑臭河道底泥效果等研究,并利用实验室试验成果进行了实际应用。论文主要成果有:(1)从本地典型黑臭河道底泥中分别筛选出了 10株优势光合细菌(编号为G1~G10)和9株优势反硝化细菌(编号为F1~F9)。实验室试验结果显示G3菌株对黑臭水体的净化效果最好;F8菌株的对筛选培养基中的硝态氮和总氮降解效果最好。因此,选择G3菌株和F8菌株为底泥土着微生物的优势菌。(2)选择沸石和活性炭作为微生物载体并进行了性能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载体在400℃温度时均体现出良好的活化效果;2)等温吸附试验表明,载体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氨氮的能力,且沸石稍优于活性炭;3)活性炭和沸石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分别102.56mg/g和26.82mg/g,说明活性炭具有比沸石更大的吸附量;4)载体对反硝化细菌的最大吸附量为2.39X 107cfu/g,对光合细菌的最大吸附量为1.53×106cfu/g,两种载体均展现了良好的微生物菌液吸附能力。(3)将活化好的沸石和活性炭各20g分别投入光合细菌菌液和反硝化细菌菌液进行微量曝气固定化48h,电镜扫描结果显示,光合细菌-沸石组(GF组)、光合细菌-活性炭组(GH组)、反硝化细菌-沸石组(FF组)、反硝化细菌-活性炭组(FH组)光合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在载体上附着生长效果较好,微生物固化成功。(4)采用固化微生物的载体进行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修复实验,试验装置共5组,分别为空白组(对照组)、GF组、GH组、FF组和FH组。至88d的试验期末,除对照组外,各试验组上覆水主要检测指标均得到了改善,其中GF组净化效果最佳,CODCr值由84.33mg/L 降至 41.98mg/L;NH3-N 和 TN 分别由 12.59mg/L 和 23.12mg/L 降至 0.78mg/L和1.20mg/L,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TP值由1.48mg/L降至0.19mg/L。(5)至88d试验期末,各试验组底泥的主要指标差异明显,GF组底泥有机质从初始值88.31g/kg降至62.07g/kg,下降了 26.24g/kg,而GH组、FF组、FH组有机质仅分别下降了 13.89g/kg、14.91g/kg、11.20g/kg左右,对照组底泥有机质几乎没有变化;GF组底泥G值(底泥的生物降解能力)增量也最大,从初始的0.25×10-3kg/(kg·h)增至1.44X 10-3kg/(kg · h)。(6)试验90d后检测,各试验组底泥中的Cu、Zn、Ni、、Cr四种重金属含量最好的转移效果分别是7.40%、3.64%、18.39%、6.43%;Pb、Cd含量较低,两种离子最好的转移效果分别从 49.21mg/kg、2.15mg/kg 降到 38.57mg/kg、1.41mg/kg。而对照组中的 Cu、Zn、Ni、Pb、Cd、Cr含量仅分别去除了 1.49%、0.79%、8.31%、5.23%、6.64%和 1.25%。尽管GF组对重金属的转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试验组,但是总体来说试验对重金属的转移效果并不理想。(7)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显示,投加载体中的固定化微生物明显增大了底泥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而且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况与底泥和上覆水中的各个指标变化情况一致。(8)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固化光合细菌的沸石(GF组)对污染底泥和上覆水的修复效果最佳。(9)采用固定化微生物进行了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应用试验,将固化光合细菌的沸石(7d一次)以0.5kg/m2强度均匀抛撒入试验河道底泥中,5个月后上覆水CODcr、NH3-N、TN、TP 浓度分别从 90.11mg/L、16.43mg/L、30.59mg/L、2.53mg/L下降为38.29mg/L、1.05mg/L、1.48mg/L、0.33mg/L,去除率分别为 60.04%、93.61%、95.16%、86.96%,底泥有机质从95.34g/kg降至69.41g/kg,底泥G值从初始的0.57×10-3kg/(kg · h)增至1.91×10-3kg/(kg · h),水质改善效果明显,但底泥中的重金属转移效果不明显。
杨文娟[2](2017)在《复合菌剂修复城镇黑臭水体及底泥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黑臭水体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环境的突出问题之一。除了污水排放等外来污染源,底泥中的污染物质重新进入上覆水体中会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是城镇水体黑臭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以重庆市新华水库底泥和原水为研究对象,经过对鲁能星城一街区内新华水库现场考察,结合实际采样时的可操作性和代表性,兼顾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相应的研究区域采样点布置,分别采用反硝化细菌、光合细菌、复合细菌进行小试修复实验,并对试验过程中的泥质、水质以及环境指标进行动态监控分析,可以获得以下结论:(1)反硝化细菌对氮、磷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水平,光合细菌对底泥的降解程度和水体CODcr的降解程度较高,复合细菌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成互补,对水质和泥质的修复均有较好的效果,且均优于单一菌种的修复效果。(2)在实验水温为23℃-26℃的范围内,当反硝化菌剂投加浓度为5.0mg/L时,底泥砂化厚度为2.40cm,达到底泥全部厚度的48%。底泥干基有机质含量最低的实验组为2.5mg/L的实验组,干基有机质含量由初始值19.42%降至9.82%。上覆水体的NH3-N、CODcr去除率分别达到85.92%、89.13%。投加浓度为2.5mg/L时,上覆水体的TN、TP去除效率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79.44%、76.83%;综合考虑底泥修复效果和经济效益,反硝化菌剂的投加浓度控制在2.5mg/L-5.0mg/L范围内较为合理。(3)光合细菌投加浓度为15mL/L时,底泥砂化厚度为2.57cm。底泥干基有机质含量最低的实验组为20mL/L的实验组,干基有机质含量为8.32%,较之干基有机质含量为15.33%的空白对照组,干基有机质含量降低了7.01%。上覆水体的CODcr去除效率最高,投加浓度为20m L/L时,上覆水体的NH3-N、TN、TP去除效率最高;光合菌剂的投加浓度控制在15mL/L-20mL/L范围内较为合理。(4)环境因素:夏季温度较高,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较为强烈,对污染水体的修复功能较强。冬季水温较低,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对底泥和水体的修复作用较差。pH=7.0时光合细菌的修复效果最高,pH=8.0时反硝化细菌的修复效果最高。溶解氧含量高的水体微生物作用以好氧反应为主,对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可一定程度上缓解黑臭现象。
何云辉[3](2014)在《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合细菌的代谢功能强、代谢产物营养丰富、菌体无毒无害,使其在能源、农业、水处理、食品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一商品光合菌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光合细菌,用OD660值代表细菌的相对数量,从三种常用培养基中选择一个最利于该株光合细菌生长的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探讨了三种植物激素复硝酚钠、α-萘乙酸和芸苔素内酯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并将培养出的光合细菌菌液施入土壤并考察其对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得到了以下结论:(1)三种常用培养基中,最利于光合细菌生长的培养基配方是:乙酸钠3.0g、硫酸铵2.0g、磷酸氢二钾0.5g、酵母膏0.5g、碳酸氢钠2.0g、氯化钠0.2g、磷酸二氢钾0.9g、硫酸镁0.4g、微量元素溶液1ml、水1000mL。培养96h后菌液呈棕红色,粘稠且有氨味,OD660为1.734左右,pH为8.6;(2)复硝酚钠和α-萘乙酸的添加都能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增加菌液浓度,最宜添加量分别是8mg/L和0.6mg/L。芸苔素内酯的添加浓度在0-0.16mg/L范围内,与对照相比对光合细菌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将植物激素用于促进光合细菌生长鲜有报道。(3)土壤中光合细菌的加入对土壤pH和土壤质地两种土壤肥力因素基本没有影响。随着光合细菌加入量增大,孔隙率有增加的趋势。光合细菌的加入还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尤其是放线菌数量增加最高达5.5倍。微生物繁殖消耗了少量的有机物并固定了部分氮素,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减少。其中加入4%的光合细菌对土壤肥力因素影响最为明显。(4)将光合细菌菌液和PPF菌剂(加拿大恩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racelandBiotech Inc.)生产的一种土壤调理剂)同时用于田间试验,两种菌剂对水稻生育期没有明显的影响,均能够增加水稻的分蘖数和株高,且光合细菌的作用略强于PPF菌剂;水稻成熟后,光合细菌的施入增加了总粒数,使水稻增产5.86%,但是由于空瘪率较高,增产率略低于PPF菌剂。分析施用两种菌剂产生的经济效益,光合细菌效益比PPF菌剂高18.3%,加之光合细菌廉价易得,使得光合细菌在水稻应用中有更多的优势。光合细菌在生态肥料、土壤改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夏晓方[4](2012)在《生物发酵床去除鸡粪恶臭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模拟生物发酵床技术,从长期堆放鸡粪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土着微生物,并从中筛选出具有高效除臭作用的菌株,探讨了发酵垫料厚度和含水率,研究了复合菌株及其配比对发酵床处理鸡粪效果的影响,并针对该技术做了养鸡小试,以寻找出能快速达到去除鸡粪臭味目的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土着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总共分离出微生物10株,其中酵母菌3株、放线菌3株、黑曲霉2株、光合细菌2株;通过对分离出的各菌株进行菌落特征观察及镜检,确定所分离得到的菌株为目的菌株。通过将微生物用于模拟发酵床对鸡粪除臭的实验,得到如下结论:单一菌株酵1#、放1#、黑1#和光2#表现出较好的除臭能力,其中酵1#、放1#和光2#到第7d时臭味等级降为0级,NH3浓度分别为0.251mg/m3、0.136mg/m3、0.077mg/m3,比CK1降低了90.2%、94.7%、97%,比CK2降低了94.8%、97.2%、98.4%;黑1#到第8d时臭味等级为0级,NH3浓度为0.362mg/m3,比CK1降低了85.9%,比CK2降低了92.5%;而两组对照组中加入土壤的CK1除臭效果比没加土壤的CK2除臭效果好;通过对垫料厚度和含水率的探讨,得出在垫料厚度为30cm,含水率为60%时,模拟发酵床技术对鸡粪臭味的去除效果最好;通过各高效除臭菌株的组合实验及其配比的研究,发现各组合菌株的除臭效果较各单菌株的除臭效果好,四种菌株组合的除臭效果最佳,在第6d时臭味等级降为0级,NH3降解率为97.2%,复合菌种的最佳配比为酵1#:放1#:黑1#:光2#为1:1:1:1。通过养鸡小试发现,生物发酵床技术能够降解鸡舍中的臭气,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垫料上的鸡粪较少,并且没有蚊虫、蛆蝇孳生,发酵温度保持在25~30℃,垫料含水率维持在50~60%。在养殖密度为3只/m2时,NH3的平均浓度为0.263mg/m3;养殖密度增至6只/m2,NH3的平均浓度为0.384mg/m3,远远低于鸡舍中NH3的最高允许浓度15mg/m3。
刘鹏[5](2012)在《包埋固定化复合菌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埋固定化复合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在多种废水的处理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是,在抗生素废水处理领域该技术的应用甚少。所以,针对这一研究现状,作者对包埋固定化复合菌技术在抗生素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探索,希望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参考资料。本研究首先从实际抗生素废水处理系统中分离出3株酵母菌、3株放线菌、3株光合细菌,通过比较各菌株对抗生素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对菌株进行了筛选;接着,通过单菌种投加量实验、正交实验,确定复合菌中酵母菌、放线菌、光合细菌的最佳配比;随后,通过比较不同包埋材料制作小球的性能、处理抗生素废水COD的效果,选出包埋材料并确定包埋材料中不同组分的含量;最后,本研究考察了温度、pH值、进水COD浓度等因素对包埋固定化复合菌处理抗生素废水COD效果的影响,并对处理过程的动力学特征作了初步的研究。最终,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酵母菌1#、放线菌3#、光合细菌2#对COD的去除效果最好。②酵母菌1#、放线菌3#、光合细菌2#复合之后,菌种间存在协同作用,能够提高COD的去除率。正交实验以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菌处理COD的过程中,光合细菌2#所起的作用最大,其次是酵母菌1#,放线菌3#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复合菌中光合细菌2#、酵母菌1#和放线菌3#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0、6、2g/L。③PVA+卡拉胶的混合包埋材料更适合作为包埋载体。而且,在PVA+卡拉胶的混合包埋材料中添加适量的膨润土能够明显改善包埋小球的传质性能。正交实验以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包埋材料中PVA对包埋小球处理抗生素废水COD的效果影响最大,其次是膨润土,卡拉胶的影响相对较小;包埋材料中PVA、卡拉胶、膨润土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1%(w/v)、0.5%(w/v)、2.5%(w/v)。④复合菌在处理抗生素废水时,有一个最适的温度、pH值和进水COD浓度范围。包埋固定化使得复合菌抵抗极端条件的能力增强,使得最适温度、pH值和进水COD浓度范围变宽,由游离态时的25-30℃、5.5-7.5、6000-7000mg/L增加到包埋状态时的15-35℃、5.5-9.5和6000-8000mg/L。在这些最适条件下,经过6d的处理,包埋复合菌对COD的去除率能达到60%左右。包埋复合菌处理COD的过程中COD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μ=2.556t0.6125综合起来,本研究认为:采用包埋固定化复合菌技术处理抗生素废水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周丹丹,李延云,聂宇燕,刘春和,高逢敬,赵毅,杨威,唐鹤鸣,吴明立[6](2011)在《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对淡水养殖水体修复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为降低淡水养殖水体的污染程度,实验选用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进行生物修复,测定水体氨、氮含量、pH值、化学耗氧量以及溶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使用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后,水体中的氨、氮含量降低73.1%,pH值下降4.2%,化学耗氧量降低46.3%,溶氧量升高9.7%,净化水质效果明显。
董怡华[7](2011)在《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生物降解2-氯苯酚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氯苯酚类废水污染环境且难以处理,是当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本论文以2-氯苯酚(o-chlorophenol,2-CP)为研究对象,从某农药厂排污口底泥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可降解2-CP的野生菌株,对该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及16SrDNA系统发育分析,并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全面探讨了降解菌株对2-CP的毒性效应、降解特性、降解机理等多方面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固定化菌体细胞处理2-CP的相关试验。通过上述研究,以期为探索2-CP的生物处理方法、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及光合细菌的有效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某农药厂排污口下游浅层底泥中富集、驯化、分离、筛选得到1株2-CP降解菌。通过对菌株菌落及细胞形态观察、活细胞紫外光谱扫描、生理生化特征试验、碳源利用试验以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系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为光合细菌。2.对降解菌株进行紫外诱变,获得诱变菌株PSB-1D。通过紫外诱变时间与致死率效应试验确定最佳诱变时间为50 s。比较诱变前后菌株对2-CP的降解效果及脱氢酶活性、安全质量浓度和半致死浓度等耐受性考察指标,结果表明,菌株经过紫外诱变处理后对2-CP的降解效果及耐受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3.不同供氧光照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表明,光合细菌PSB-1D在光照厌氧和黑暗好氧两种条件下均能对2-CP共代谢降解。其中:在光照厌氧条件下,菌株PSB-1D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0g/L丙酸钠为共代谢碳源,2.0g/L酵母膏为氮源,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30℃,光照度为4000 lx左右,在此条件下培养7d后,PSB-1D对2-CP降解率可达62.08%;在黑暗好氧条件下,菌株PSB-1D的最佳培养条件为:2.0g/L葡萄糖为共代谢碳源,0.6g/L(NH4)2S04和0.2g/L酵母膏为氮源,初始pH值为7.0,摇床转速130 r/min,在此条件下培养7d后,PSB-1D对2-CP的降解率可达74.2%。4.采用Andrews方程模拟得到菌株PSB-1 D在光照厌氧和黑暗好氧条件下对2-CP的降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光照厌氧:黑暗好氧:5. 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结果表明,2-CP的降解酶是菌株PSB-1D在光照厌氧或黑暗好氧条件下,分别利用丙酸钠和葡萄糖作为生长底物提供能源和碳源时,由2-CP作为非生长底物诱导产生的,它们不同于PSB-1D利用生长底物时产生的酶。6.通过对降解过程中脱氯率及苯甲酸和4-羟基苯甲酸含量的分析,推断出菌株PSB-1D光照厌氧条件下降解2-CP主要是通过脱掉氯离子并生成苯甲酸的代谢途径开环完成的。7.对降解过程中游离氯离子浓度、菌体细胞提取液中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的酶活性分别进行测定,推断出菌株PSB-1D好氧黑暗条件下降解2-CP的途径主要是先脱掉氯离子,之后再在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的催化作用下将苯环邻位裂解开环进行的。8.通过不同材料对比试验,确定海藻酸钠为光合细菌PSB-1D的最佳包埋材料。利用向海藻酸钠中添加活性炭的方法可提高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性能及其对2-CP的处理效果。以2-CP降解率为考察指标的正交试验确定了固定化PSB-1D菌体细胞的最优方案:活性炭添加量为1%,海藻酸钠浓度为3%,包埋菌体量/包埋材料量为1/20。在此条件下,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培养7d后对2-CP的降解率为76.5%。9.采用含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SBR反应器对自配2-CP废水进行试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0h,固定化微生物小球投加量为20g,曝气量为100 L/h,闲置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反应器系统显示出稳定的2-CP去除性能和较好的微生物小球重复利用性。
王家芳,章西海,管海华,何艳华,刘青,杨启银[8](2011)在《光合细菌G3菌株固定化保存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一种新的有效的光合细菌菌种保藏方法。[方法]以硫酸铝钾作絮凝剂,海藻糖作保护剂,陶瓷粉作固定剂,分别在常温,4、-20℃下保存光合细菌G3菌株,30 d后测定有效活菌数并观察生长情况。[结果]固定化保存的光合细菌活性较好,生长繁殖旺盛。[结论]固定化方法为光合细菌工业化生产的菌种保藏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王娟[9](2009)在《光合细菌法和类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染料工业的迅速发展,染料的品种和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染料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对染料废水的脱色及降解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的难点和热点,也是当今环保科研的重要课题。染料废水具有有机物成分复杂且浓度高、色度高、废水量大、毒性大及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它们很难直接被好氧生物降解,而且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可能被还原为具有致癌作用的芳烃胺类。传统的吸附、絮凝,以及生物氧化技术通常不能达到净化的目的。本文以甲基橙废水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紫色非硫光合细菌法和Fe(Ⅱ)EDTA/H2O2电催化法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降解效果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原料,将光合细菌筛选出来,分离纯化得到光合细菌纯种后以其为基础进行扩大化培养,再对光合细菌进行驯化培养,并研究了温度、溶解氧、光照、pH、不同碳源等因素对光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培养出一种对染料废水有特定降解效果的混合菌种。研究表明光合细菌(初步鉴定为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生长稳定期在培养后的第二天和第三天,且能在69的pH范围内生长,其最适生长pH值为6.8,其能利用多种碳源生长,但是不能利用碳酸氢钠作为生长碳源,而添加葡萄糖有利于其生长。(2)对传统的Fenton法进行改进,用类Fenton试剂Fe(Ⅱ)EDTA/H2O2结合电催化方法对经上述光合细菌法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废水的COD和色度,从而提高废水处理降解的效果。并探讨Fe(Ⅱ)EDTA/H2O2结合电催化体系处理染料废水的氧化特性,为研究类Fenton试剂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催化降解其它染料和指示剂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Fe(Ⅱ)EDTA/H2O2催化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的适宜pH值为6.5,在EDTA/Fe2+=2:1(摩尔比,Fe2+=40.0mmol/L),H2O2=48.0mmol/L,电解初始浓度为260mg/L甲基橙溶液90min,甲基橙的脱色率可达78.0%,CODcr可降至80.0mg/L。结果还表明Fe(Ⅱ)EDTA/H2O2电催化降解甲基橙废水破坏了甲基橙分子结构中的特征官能团,试验中EDTA既是催化剂也是反应物,有效地避免了EDTA带来二次环境污染的可能性,扩展了类Fenton试剂的应用范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梁晶晶[10](2009)在《复合微生物和水生植物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世界性环境问题,已有许多研究证明利用大型水生植物或微生物对水体的富营养状态进行修复是有效的生物修复途径,单独利用水生植物或微生物对污染水体进行修复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对两者相结合为主体的生物净化系统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之中,方法多是把微生物和植物同时投入系统中,对污染水体进行净化处理。本论文对传统污水处理植物--凤眼莲( Eichhornia crassipes)、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 Vell.)、水鳖(Hydrocharis dubia (Bl.)Backer)及有效微生物菌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处理富营养化水体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尝试定向构建一种适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植物--微生物耦合降解系统。取得的主要的研究结果和结论概括如下:1、对有效微生物菌群(EM)的微生物组成进行了研究,其中嗜酸乳杆菌和酵母菌占70-75%,此外还有少量光合细菌、乙酸菌和放线菌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按97 ml无菌水:3 mlEM原液:3 g红糖的比例对EM原液进行富集,在25℃持续光照下厌氧培养,6 d后即可富集成功。富集后EM原液中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得到活化,且数量明显增加。2、利用富集的EM菌液进行静态去污试验表明,向养鱼废水中添加3‰、5‰菌液,经过1 d处理可使NO3--N、NO2--N的去除率均达到97%以上,两处理组的差异不显着;NH4+-N的去除率随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5‰去除效果最好,1 d后去除率达到71.1%。在室内模拟条件下,对校内池塘富营养化水体处理结果表明,在曝气的情况下,经4d处理,与添加量为0.1‰、0.5‰处理组相比,添加量为1‰的处理组NO3--N去除率最高,为68.4%;各处理组NO2--N去除效果都不好,含量甚至有所上升;3个EM菌处理组对池塘水体NH4+-N的去除效果与不添加菌液的对照组差异不显着。EM对超富营养水平的养鱼废水的整体净化效果好于营养水平相对较低的校园池塘水。3、分别在盛夏和秋末两季采用模拟实验,比较研究了水生植物凤眼莲、粉绿狐尾藻和水鳖对不同程度富营养水的净化效果,实验表明,在水温为15-35℃范围内凤眼莲和粉绿狐尾藻对水体氮、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粉绿狐尾藻根部不易脱落,生物量易控制且有一定的景观效果;凤眼莲生长繁殖快,根部发达,利于微生物的富集,但根易脱落造成二次污染。秋末试验中,TN为14 mg/L的模拟污水中,粉绿狐尾藻和凤眼莲对TN去除率分别在12 d、15 d后达到97%,TP去除率分别在9 d、12 d时达到99%以上,之后氮、磷含量在较低水平达到平衡;TN为7 mg/L的模拟污水中,两种植物对TN、TP的去除率均在第9 d达到95%以上。本实验还发现在夏季实验中,温度高于35℃的情况下植物生长趋缓,阴雨与高温天气交替出现会加剧这种影响,以至夏季试验期间两种植物的净化效果均没有预期的理想,对氮、磷的去除速度均较秋末试验时缓慢。4、用富集生长后的EM菌液浸泡成体凤眼莲和空心菜(Ipomoea aqutica)根部使工程菌在植物根际定殖,并对凤眼莲和水培空心菜根部的嗜酸乳杆菌、酵母菌和光合细菌的数量动态进行跟踪,经过48-72 h,凤眼莲根部嗜酸乳杆菌和酵母菌均增加2-3个数量级,光合细菌增加1个数量级,空心菜根部嗜酸乳杆菌和酵母菌增加2个数量级,光合细菌数量则变动较小。将定殖植株移入植物营养液中培养,三种菌的数量优势能维持10 d左右,此后根部的微生物群落组成逐渐恢复至定殖前的状况。5、分别用凤眼莲和空心菜EM定殖植株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EM定殖后的凤眼莲和空心菜植株对TN、TP、NO3--N和NH4+-N的去除效率均显着低于未经EM定殖的植株,说明实验条件下,定殖的EM优势菌群未能与两种植物协同去污,且可能因对植物根际土着微生物的抑制削弱了植物原有的去污能力。凤眼莲和水培空心菜本身对水体的氮、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为强化其功能,构建高效的植物、微生物耦合净化系统,还需在功能菌筛选、微生物在植物根际的定殖条件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二、糊状光合细菌的生长培养与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糊状光合细菌的生长培养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固定化微生物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黑臭河道底泥污染成因、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1.2.1 黑臭河道底泥污染成因 |
1.2.2 黑臭河道底泥污染机理 |
1.2.3 黑臭河道底泥污染的影响因素 |
1.3 国内外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技术的研究概况 |
1.3.1 异位底泥修复技术 |
1.3.2 原位底泥修复技术 |
1.3.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
2.1 微生物的选取确定 |
2.2 试验内容及方法 |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微生物分离培养结果 |
2.3.2 微生物生长曲线 |
2.4 本章小结 |
3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选择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
3.1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简述 |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载体的失重率 |
3.3.2 载体等温吸附线 |
3.3.3 载体的亚甲基蓝吸附值 |
3.3.4 载体与细菌的吸附动态 |
3.4 本章小结 |
4 固定化微生物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装置 |
4.1.3 试验方法 |
4.2 微生物固定化 |
4.3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对底泥修复效果 |
4.3.1 底泥有机质降解效果 |
4.3.2 底泥生物降解能力的变化 |
4.3.3 底泥重金属转移效果 |
4.3.4 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4 底泥修复后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变化 |
4.4.1 水体COD_(Cr)浓度的变化 |
4.4.2 水体NH_3-N和TN浓度的变化 |
4.4.3 水体TP浓度的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固定化微生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应用研究 |
5.1 试验河道概况 |
5.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测试项目及方法 |
5.4 底泥原位修复效果 |
5.4.1 底泥有机质降解效果 |
5.4.2 底泥生物降解能力的变化 |
5.4.3 底泥重金属去除效果 |
5.5 底泥修复后对上覆水水质的影响变化 |
5.5.1 上覆水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
5.5.2 上覆水黑臭状况评价 |
5.5.3 上覆水水质保持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复合菌剂修复城镇黑臭水体及底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镇水体污染概况 |
1.2.1 城镇水体污染现状 |
1.2.2 城镇水体污染物分类 |
1.2.3 受污染底泥对上覆水的影响 |
1.3 湖泊底泥修复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体黑臭原因及黑臭底泥影响 |
1.3.2 底泥异位修复 |
1.3.3 底泥原位修复 |
1.3.4 生物修复技术作用机理分析 |
1.4 课题来源 |
1.5 课题的目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2 仪器与装置 |
2.3 实验方法 |
3 反硝化菌剂修复黑臭水体及底泥试验研究 |
3.1 底泥原位修复效果 |
3.1.1 底泥砂化厚度 |
3.1.2 底泥有机质降解效果 |
3.2 上覆水水质改善效果 |
3.2.1 水体化学需氧量(CODCr)动态变化分析 |
3.2.2 水体总氮(TN)动态变化分析 |
3.2.3 水体氨氮(NH3-N)动态变化分析 |
3.2.4 水体总磷(TP)动态变化分析 |
3.2.5 水体pH动态变化分析 |
3.2.6 水体DO动态变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光合菌剂修复黑臭水体及底泥试验研究 |
4.1 底泥原位修复效果 |
4.1.1 底泥砂化厚度 |
4.1.2 底泥有机质降解效果 |
4.2 上覆水水质改善效果 |
4.2.1 水体化学需氧量(CODcr)动态变化分析 |
4.2.2 水体总氮(TN)动态变化分析 |
4.2.3 水体氨氮(NH3-N)动态变化分析 |
4.2.4 水体总磷(TP)动态变化分析 |
4.2.5 水体pH动态变化分析 |
4.2.6 水体DO动态变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微生物菌剂修复黑臭水体及底泥效果评价 |
5.1 底泥重金属含量分析 |
5.2 水体硫酸盐动态变化分析 |
5.3 Fe、Mn含量动态变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复合微生物菌剂修复黑臭水体及底泥的影响因素研究 |
6.1 温度对微生物菌剂修复黑臭水体效果的影响 |
6.2 pH对微生物菌剂修复黑臭水体效果的影响 |
6.3 溶解氧对微生物菌剂修复黑臭水体效果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本文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3)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光合细菌研究现状 |
1.2 土壤肥力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光合细菌的培养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3 光合细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4 光合细菌在水稻上的应用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生物发酵床去除鸡粪恶臭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畜禽粪便的污染现状 |
1.2 国内外常用的粪便除臭方法 |
1.3 恶臭的测定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
2.1 微生物的选择 |
2.2 实验内容和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模拟发酵床对鸡粪除臭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内容及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养鸡小试 |
4.1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从事的科研项目 |
(5)包埋固定化复合菌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抗生素废水概述 |
1.1.1 抗生素废水来源 |
1.1.2 抗生素废水特点 |
1.2 抗生素废水的处理技术 |
1.2.1 化学处理法 |
1.2.2 物理处理法 |
1.2.3 生物处理法 |
1.2.4 组合工艺法 |
1.3 复合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复合微生物概述 |
1.3.2 复合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3 几种高效去除污染物的菌种 |
1.4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概述 |
1.4.2 常用的固定化方法 |
1.4.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 本研究的创新性 |
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2 实验废水水质 |
2.3 分析项目及方法 |
3 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 |
3.1 培养基 |
3.1.1 富集培养基 |
3.1.2 分离培养基 |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2.1 微生物的富集 |
3.2.2 菌株的分离纯化 |
3.2.3 菌株的初步鉴定 |
3.2.4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5 菌株的筛选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株的分离纯化结果 |
3.3.2 菌株初步鉴定结果 |
3.3.3 菌株的生长曲线 |
3.3.4 菌株的筛选结果 |
3.4 小结 |
4 复合菌的构建 |
4.1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1.1 单菌种的投加量 |
4.1.2 测定菌种间的相互作用 |
4.1.3 复合菌中各菌种投加量的正交实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各菌种的最佳投加量 |
4.2.2 菌种间的相互作用 |
4.2.3 复合菌中各菌种投加量的正交实验结果 |
4.3 小结 |
5 微生物包埋条件的确定与优化 |
5.1 实验内容与方法 |
5.1.1 包埋材料与方法的选择 |
5.1.2 包埋材料的优化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包埋材料的确定 |
5.2.2 包埋材料的最佳配比 |
5.3 小结 |
6 包埋固定化复合菌处理抗生素废水 |
6.1 实验内容与方法 |
6.1.1 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1.2 pH 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1.3 进水 COD 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6.1.4 连续运行处理效果及动力学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温度的确定 |
6.2.2 pH 值的确定 |
6.2.3 进水 COD 浓度的确定 |
6.2.4 处理效果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对淡水养殖水体修复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 |
1.2 培养工艺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菌种培养结果 |
2.2 水体修复结果 |
2.2.1 氨、氮含量比较结果见图1、2。 |
2.2.2 pH值比较结果见图3、4。 |
2.2.3 化学耗氧量比较结果见图5、6。 |
2.2.4 溶氧量变化结果见图7、8。 |
3 小结 |
(7)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生物降解2-氯苯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氯酚类化合物简介 |
1.1.1 氯酚类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
1.1.2 氯酚类化合物的来源和用途 |
1.1.3 氯酚类化合物的环境行为 |
1.1.4 氯酚类化合物的环境危害 |
1.2 含氯酚类化合物废水治理的研究现状 |
1.2.1 含氯酚类化合物废水治理的主要方法 |
1.2.2 氯酚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机制 |
1.3 光合细菌的研究概况 |
1.3.1 光合细菌的形态及分类 |
1.3.2 光合细菌与环境条件 |
1.3.3 光合细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固定化细胞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
第2章 2-氯苯酚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
2.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2.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2 研究内容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来源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仪器 |
2.2.4 试验方法 |
2.2.5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2-CP降解菌的富集、分离、筛选和纯化 |
2.3.2 菌株1D的活细胞光谱扫描 |
2.3.3 菌株1D的生理生化特征 |
2.3.4 菌株1D的碳源利用试验 |
2.3.5 菌株1D的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 |
2.3.6 菌株1D与相近物种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2-氯苯酚抑制光合细菌的毒性效应及紫外诱变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3.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2 研究内容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光合细菌1D的紫外诱变 |
3.3.2 2-CP对出发菌株与诱变菌株脱氧酶活性的影响 |
3.3.3 2-CP对出发菌株与诱变菌株生长的安全质量浓度 |
3.3.4 2-CP抑制出发菌株与诱变菌株生长的96h半致死浓度 |
3.3.5 对菌株1D的紫外诱变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合细菌PSB-1D厌氧降解2-CP的试验研究 |
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4.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4.1.2 研究内容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 |
4.2.3 试验方法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供氧光照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2 2-CP挥发性干扰试验 |
4.3.3 2-CP吸附性干扰试验 |
4.3.4 光照厌氧条件下菌株PSB-1D的生长与2-CP降解 |
4.3.5 不同共代谢基质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4.3.6 不同浓度丙酸钠对2-CP生物降解的共代谢作用 |
4.3.7 不同氮源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4.3.8 不同浓度酵母膏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4.3.9 pH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10 温度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11 光照度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12 厌氧光照条件下2-CP降解动力学分析 |
4.3.13 共代谢关键酶的诱导机制 |
4.3.14 光合细菌PSB-1D对2-CP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合细菌PSB-1D好氧降解2-CP的试验研究 |
5.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5.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5.1.2 研究内容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仪器 |
5.2.3 试验方法 |
5.2.4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黑暗好氧条件下菌株PSB-1D的生长及其降解2-CP |
5.3.2 不同共代谢基质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5.3.3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5.3.4 不同氮源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5.3.5 不同(NH_4)_2SO_4浓度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5.3.6 不同浓度酵母膏对PSB-1D生长及其降解2-CP的影响 |
5.3.7 pH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5.3.8 摇床转速对PSB-1D生长及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5.3.9 好氧黑暗条件下2-CP降解动力学分析 |
5.3.10 共代谢关键酶的诱导机制 |
5.3.11 光合细菌PSB-1D对2-CP降解途径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光合细菌PSB-1D的固定化研究 |
6.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6.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6.1.2 研究内容 |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仪器 |
6.2.3 试验方法 |
6.2.4 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固定化光合细菌包埋载体选择 |
6.3.2 固定化光合细菌包埋载体中添加材料的选择 |
6.3.3 固定化条件的选择 |
6.3.4 固定化细菌与游离细菌对2-CP降解性能的比较 |
6.3.5 不同供氧光照对固定化微生物小球降解2-CP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固定化光合细菌的SBR反应器处理2-CP废水 |
7.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7.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7.1.2 研究内容 |
7.2 试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
7.2.1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
7.2.2 试验材料 |
7.2.3 试验仪器 |
7.2.4 试验方法 |
7.2.5 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固定化微生物小球投加量对2-CP降解效果的影响 |
7.3.2 不同运行参数对2-CP废水处理的影响 |
7.3.3 SBR生物反应器操作运行的稳定性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作者简介 |
(8)光合细菌G3菌株固定化保存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试剂。 |
1.1.3培养基。 |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光合细菌的培养及生长曲线测定。 |
1.2.2 硫酸铝钾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1.2.3 固定化保存。 |
1.2.4 温度对菌种保存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光合细菌生长曲线 |
2.2 硫酸铝钾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2.3 固定化有效活菌数 |
3 结论与讨论 |
(9)光合细菌法和类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染料废水概述 |
1.1.2 染料废水的分类 |
1.1.3 染料废水的特点 |
1.1.4 染料废水的处理现状及发展 |
1.2 光合细菌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2.1 光合细菌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
1.2.2 光合细菌的应用 |
1.2.3 光合细菌处理有机废水的机理 |
1.2.4 光合细菌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
1.2.5 光合细菌处理废水的优点 |
1.3 高级氧化法概述 |
1.3.1 高级氧化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
1.3.2 芬顿试剂及类芬顿试剂法 |
1.3.3 电-Fenton 法处理技术概述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
2.1.1 原理 |
2.1.2 器皿及材料 |
2.1.3 药品试剂 |
2.2 流程 |
2.3 步骤 |
2.3.1 培养基的制备 |
2.3.2 灭菌方法 |
2.4 微生物革兰氏染色过程 |
2.5 COD 的测定方法 |
2.6 试验药剂及试验仪器设备 |
第3章 光合细菌生长影响因素及生长规律的研究 |
3.1 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 |
3.1.1 光合细菌的培养条件 |
3.1.2 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 |
3.1.3 富集培养 |
3.1.4 分离方法 |
3.1.5 纯化 |
3.1.6 扩大培养 |
3.1.7 驯化 |
3.2 光合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和形态结构的观察 |
3.2.1 光合细菌的生长规律 |
3.2.2 微生物革兰氏染色后观察光合细菌的形态 |
3.2.3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光合细菌的形态 |
3.3 光合细菌生长的几个影响因素 |
3.3.1 温度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 |
3.3.2 溶解氧浓度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 |
3.3.3 pH 值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 |
3.3.4 光照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 |
3.3.5 不同碳源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 |
3.4 光合细菌处理废水的原理 |
3.5 染料废水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 |
3.6 特性光合细菌对染料废水的降解 |
3.7 鉴定 |
3.8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Fe(Ⅱ)EDTA/H_20_2电催化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部分 |
4.2.1 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2.3 电催化氧化试验 |
4.3 分析方法 |
4.3.1 COD 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
4.3.2 甲基橙浓度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4.3.3 脱色率的计算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EDTA 投加对甲基橙模拟废水脱色的影响 |
4.4.2 H_20_2 投加量对甲基橙模拟废水脱色的影响 |
4.4.3 电解质浓度对甲基橙模拟废水脱色的影响 |
4.4.4 pH 值对甲基橙模拟废水脱色的影响 |
4.4.5 EDTA 催化电Fenton 试剂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 |
4.4.6 反应过程中EDTA 的形态变化 |
4.4.7 光合细菌法和Fe(Ⅱ)EDTA/H_20_2 电催化法降解甲基橙模拟废水 |
4.5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复合微生物和水生植物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水生植物、微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研究进展 |
1.1 我国水污染问题 |
1.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1.1.2 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 |
1.2 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研究进展 |
1.2.1 水生植物的净化污水研究现状 |
1.2.2 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机制 |
1.2.3 水生植物污水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
1.3 微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 |
1.3.1 固定化微生物 |
1.3.2 微生物制剂 |
1.4 植物联合微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 |
1.5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2 有效微生物菌群(EM)的污水处理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EM 活化及种类组成分析 |
2.2.2 EM 静态去污效果研究 |
2.3 讨论 |
2.3.1 EM 菌剂组成和活化 |
2.3.2 EM 的污水净化性能 |
2.4 小结 |
3 三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水化指标测定 |
3.2 结果 |
3.2.1 秋冬季净化实验 |
3.2.2 夏季净化实验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 EM 菌在凤眼莲、水培空心菜根部定殖效果初探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1.3 微生物在植物根际定殖 |
4.2 结果 |
4.2.1 EM 菌在凤眼莲根部定殖结果 |
4.2.2 EM 菌在空心菜根部定殖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EM 定殖凤眼莲、空心菜净化富营养水体效果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定殖凤眼莲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 |
5.2.2 定殖空心菜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糊状光合细菌的生长培养与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固定化微生物原位修复黑臭水体底泥的应用研究[D]. 林舒康. 扬州大学, 2018(01)
- [2]复合菌剂修复城镇黑臭水体及底泥试验研究[D]. 杨文娟. 重庆大学, 2017(06)
- [3]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D]. 何云辉. 四川师范大学, 2014(11)
- [4]生物发酵床去除鸡粪恶臭的初步研究[D]. 夏晓方. 重庆工商大学, 2012(01)
- [5]包埋固定化复合菌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D]. 刘鹏. 重庆大学, 2012(03)
- [6]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对淡水养殖水体修复实验研究[J]. 周丹丹,李延云,聂宇燕,刘春和,高逢敬,赵毅,杨威,唐鹤鸣,吴明立.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1(04)
- [7]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生物降解2-氯苯酚的研究[D]. 董怡华. 东北大学, 2011(06)
- [8]光合细菌G3菌株固定化保存方法的研究[J]. 王家芳,章西海,管海华,何艳华,刘青,杨启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2)
- [9]光合细菌法和类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D]. 王娟. 湖南大学, 2009(03)
- [10]复合微生物和水生植物联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D]. 梁晶晶. 宁波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