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都县风蚀沙化现状及防治措施

内蒙古商都县风蚀沙化现状及防治措施

一、内蒙古商都县风蚀沙化现状及治理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飞[1](2020)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生长季NDVI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以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为例》文中指出乌兰察布市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其植被覆盖变化直接关系着京津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为了合理评价其生态建设效果及监测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以2000-2015年MODIS中国500m NDVI月合成产品数据为基础,结合研究区同期降水和气温数据、2000年及2015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DEM数据等,采用趋势线分析法、差值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残差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方法,开展乌兰察布市近16a来生长季NDVI像元尺度上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植被NDVI介于0.354和0.555之间,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且总体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2)2000-2004年、2005-2009年、2010-2015年乌兰察布市植被覆盖呈改善→退化→改善的过程演变。且植被覆盖改善较退化速度慢,植被退化后恢复缓慢。(3)乌兰察布市植被MRD的变化自西北向东南为小于平均值、等于平均值和高于平均值,其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0.88%、13.25%、45.87%;SDRD稳定区、次稳定区、不稳定区3种类型相互交错分布于全市范围内,分别占全市面积的29.40%、63.23%、7.37%;植被时间稳定性代表点及次稳定性代表点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2.67%、9.56%。(4)乌兰察布市植被生长受降水、气温的双重影响。NDVI与年均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r=0.730,P=0.001),并通过了0.01水平显着性检验,与气温呈负相关(r=-0.351,P=0.182),二者相关关系不显着,相较气温而言降水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在排除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降水和气温对乌兰察布市植被NDVI的贡献自西北向东南由0.213逐渐增加至0.805。(5)研究区植被NDVI平均值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升高,而坡向对NDVI的影响不大,各个坡向等级上的NDVI平均值都较小。(6)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土地利用类型总体上呈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草地、林地、居民用地、水域面积增加的变化格局;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换导致NDVI均值的变化均大于0,其中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对NDVI均值的变化贡献最多。(7)人类活动对植被指数起消减作用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5.92%,对植被指数起积极作用的区域占研究区面积的44.08%。

杨晴雯[2](2020)在《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荒漠化面积占比达国土面积的27%,是全球荒漠化最为严重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居生态环境安全,地域水源涵养区保护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荒漠化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了国家明确政治部署。固土是荒漠化坡面修复的根本途径,然而现有机械固土法无法实现复绿,无机化学固土法破坏了土壤生态,植物根系固土法高度依赖人工补水,而综合固土法成本高昂,尤其这些方法都极难实现由人工干预到自然修复演替过程;在国家要求“最大限度采用近自然方法和生态化修复技术”背景下,环保可持续固土方法亟待研究。本文以最主要荒漠化坡面类型-沙化坡面为研究对象,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改性有机材料为固土材料,选择新疆干旱中度荒漠区开挖路堑边坡、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半干旱重度荒漠区风沙化坡面、黄河上游若尔盖高寒湿润轻-中-重度荒漠区草地沙化坡面3类典型荒漠坡面,基于系列试块试验、盆栽试验、大型样地试验和物理模拟试验,开展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基于随改性材料老化相关的加固土性能劣化特性和随植物根系生长的根系土性能强化特性测试,系统获得了改性材料加固土、天然植物根系土以及改性材料-根系加固土的基本性质特征:(i)改性材料和根系均能显着提高土体团聚性、力学强度,降低渗透性;(ii)改性材料-根系土固土特性优于单纯材料加固土或单纯根系土;(iii)改性材料-根系固土效果受根系形状、土体密度、有机质影响,即须根加固效果优于直根、低密度土根系发育密度好于高密度土、有机质促进根系发展。(2)基于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紫外照射环境下材料加固土团聚性、力学强度和渗透性能的老化测试,获得了材料加固土性能随改性材料老化持续劣化特征,给出了材料加固土性能指标时效劣变定量数学描述;基于材料-根系土物-化-生性能随根系不断生长发育的强化特征,给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能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数学描述。由此,首次提出了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演替固土的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开展了至今已3年的大型样地试验,全面获得了改性材料-植物演替过程土体多学科(物理、化学、力学、水力学、生物、生态)指标现场数据,揭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指标的动态时变特性,划分了改性材料起始固土、材料-根系演替过度联合固土、植物根系稳定固土的材料-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进一步,以加固土体固化度(S)为指标,引入材料老化度(AI)、根系强化度(F)因子,建立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定量评价体系。(3)基于所选典型荒漠化区环境背景,在一个水文年时间跨度内考虑风蚀、雨蚀、冻融3类主侵蚀营力的动态影响,设计了包含对照组的6个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对应植物“春发—夏长—冬枯”年生过程的根系“发育—成长—休眠”阶段改性材料-根系坡面侵蚀,揭示了根系初生期以改性材料加固为主、根系生长成熟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根系休眠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的单年坡面抗侵蚀规律。(4)从多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与坡面生态修复机理:(i)从微观结构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固土的“物理团聚”和“化学黏合”机理,从细观力学层面揭示改性材料固土的依赖小孔隙毛细效应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从宏细观力学层面揭示了植物根系固土的力学“加筋”机理和与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i)在此基础上,从微-细-宏观层面系统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的坡面抗侵蚀机理;(iv)进一步从物-化-生层面厘清和论证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坡面土壤熟化内因,探讨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长期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对所选研究区内三类典型荒漠化坡面开展因地制宜工程示范应用,多年监测结果显示出坡面生态修复获得良好效果,验证了本文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在坡面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吴晓光[3](2019)在《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区域土壤风蚀时空特征,揭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对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土地开垦、生态退耕这一关键过程对区域生态效应,为阴山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以典型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阴山北麓为研究区(109°15′-116°56′E,40°45-43°23N),采用多尺度的区域-局地-样点土壤风蚀格局的分析方法,结合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地面验证尺度推移、RWEQ土壤风蚀模型、地面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GIS空间分析技术等方法,构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退耕过程、植被覆盖特征、气候变化信息数据,探究了近30年阴山北麓土地开垦与生态退耕过程土壤风蚀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土壤风蚀模数时空格局演变规律;解析生态退耕过程对土壤侵蚀影响,定量估算生态退耕前后的生态效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同位素137Cs示踪技术对研究区土壤风蚀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12个137Cs实测结果对RWEQ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精度达0.89,并呈显着相关(p<0.01),本研究的RWEQ模型模拟结果与137Cs示踪技术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及相关性较好。(2)在时间尺度上.,1990-2015年,土壤风蚀总体格局呈现减弱的趋势。1990-2000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增强趋势,从1990年的22.64 t.hm-2.a-1增长到2000年的33.61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207.09万吨·a-1的趋势增加;2001-2015年土壤风蚀模数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从2001年的40.73 t·hm·a-1 下降到2015年的16.04 t·hm-2·a-1,土壤风蚀量以1556.57万吨·a-1的趋势降低。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量增加显着,1990-2000年开垦耕种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2.05t·hm-2·a-1趋势增加,是研究区平均变化斜率的2倍,平均土壤风蚀模数25.59 t.hm-2。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降低趋势明显,2000-2015年生态退耕区土壤风蚀模数以变化斜率1.52t·hm-2·a-1减少,平均土壤风蚀模数11.83t·hm2。生态退耕后土壤风蚀量变化显着,累计减少土壤风蚀量157.5万吨。(3)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所反映的土壤风蚀特征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土壤风蚀模数表明未利用地>低覆被草地>耕地>中覆被草地>其他林地>疏林地>高覆被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应用Hurst指数预测未来阴山北麓土壤风蚀演化趋势以持续性(土壤风蚀量减少)为主,但持续性中弱和较弱所占比例较高,占阴山北麓面积的92.40%,表明该地区生态较为脆弱。(4)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应用Sen+Mann Kendall定量描述了 2000-2015年阴山北麓及生态退耕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及显着性检验,研究区无显着变化的占93.76%;生态退耕区NDVI显着增加,占生态退耕面积的15.31%,显着减少仅占2.18%。生态退耕对植被恢复作用明显,对降低土壤风蚀贡献显着。利用偏相关分析界定了气温、降水对阴山北麓NDVI变化贡献,明晰人类活动(开垦、退耕等)对植被变化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即对土壤风蚀作用明显,变化趋势明显的区域占比72.45%。土壤风蚀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植被覆盖度在0.2-0.35之间时,对降低土壤风蚀的作用显着,当植被覆盖度达0.72时,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发生变化的幅度较小。(5)土壤风蚀生态效应分析。无论是区域还是样点,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影响的规律性呈现出1990-2005年开垦耕种样点,砂粒占比逐渐升高,粉粒、粘粒占比均降低趋势;2005-2015年生态退耕过程中,呈现砂粒占比缓慢降低,粉粒、砂粒占比有所回升的总体趋势。样点开垦耕种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4.0-85.83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21-10.85 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21-3.72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14.86-87.52t·km-2·a-1之间;样点生态退耕土壤有机质损失速率在2.28-30.45t·km-2·a-1之间,全氮损失速率在0.18-4.6t·km-2·a-1之间;全磷损失速率在0.14-2.63 t·km-2·a-1之间;全钾损失速率在9.41-33.98 t·km-2·a1之间。开垦耕种土壤风蚀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达到每年5.12万吨、全氮损失量每年3438.31吨、全磷损失量每年2077.3吨、全钾损失量每年7.54万吨;生态退耕导致土壤有机质净增加每年0.38万吨、全氮净增加量每年436.22吨、全磷净增加量每年241.05吨、土壤全钾净增加量每年1.08万吨。(6)1990-2005年开垦耕种15年间,土壤有机质损失量76.83万吨、土壤全氮损失量5.14万吨、土壤全磷损失量3.12万吨、土壤全钾损失量113.07万吨。按现在条件、生态退耕面积和土壤养分净富集量估算,15年的开垦耕种土壤风蚀损失量需要近100年才得以恢复。生态退耕对降低土壤风蚀,改善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具有明显作用,从而土壤生态环境,但仍需持续性的投入,逐渐改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汪芳甜[4](2018)在《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一个半农半牧的生态脆弱地带,生态环境修复与重建是近百年来的艰巨任务。自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情况、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以及退耕还林实施成效等问题成为了区域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关注内容。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提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体系及影响因素,并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地区—乌兰察布市为例,进行了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及其影响成因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与结果如下:(1)从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覆被变化的视角,构建了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体系,基于这一体系,提出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影响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坡耕地与高海拔耕地、景观格局变化与植被覆盖变化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并从农户视角提出退耕工程的实施效率与非退耕区农户行为是影响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内在和外在原因。(2)退耕还林通过增加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少坡耕地与高海拔耕地生产、促进景观格局稳定,促使区域生态环境变好。退耕实施以来,林草面积净增加205765.7hm2,重点分布于区域0-6°坡度与1300-1600m海拔范围,其中,>15°坡度的耕地及>1600m海拔范围的耕地退耕分别为16.55%与7.45%。退耕实施背景下,退耕还林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的36.62%,非退耕区主要包括耕地集约、耕地撂荒与耕地退减三种方式,其土地利用变化合计达到44.40%。在>10。坡度与大于1500m海拔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撂荒为主。相较于上述三种人类活动,退耕还林对景观重构的影响更大,并促使区域景观破碎化加剧,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结构更加稳定。(3)退耕实施以来,退耕工程区与研究区域整体植被覆盖趋于好转,植被改善的区域均集中于前山地区,退化区域均集中于后山地区,同时,耕地集约“增强”了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而耕地撂荒“削弱”了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在人类活动与气候综合影响下,退耕工程区NDVI增加的比例(20.18%)远大于NDVI减少的比例(3.13%),植被NDVI增加的区域集中于前山地区,减少的区域集中于后山地区。去除气候对NDVI的影响后,退耕工程区与区域整体植被均变好。退耕还林是对区域植被恢复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式,在土地利用变化区域,退耕还林对植被恢复的贡献(36.41%)要大于耕地集约(31.53%),而在植被退化区域,退耕还林与耕地撂荒均引起植被退化,且退耕还林的影响(30.33%)大于耕地撂荒的影响(20.73%)。(4)退耕工程区瞄准效率低、农户低管护水平通过影响退耕还林实施分布与后续植被生长,成为削弱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内因。在退耕工程区,农户退耕地块主要以坡耕地为主,同时存在大量平地退耕的现象,平地退耕导致区域退耕瞄准效率低,且前山地区退耕的瞄准效率较后山地区高;农户林草种植选择不当、补种不及时、偷牧、农业灌溉、管护措施缺乏等低管护水平行为导致区域植被成活率低、长势差。在非退耕工程区,退耕工程的低瞄准效率促进了自己自足型农户与外出打工型农户耕地撂荒。农村水利设施条件齐全、耕地质量好与农业劳动力充足促进了农户耕地集约,从而成为“增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外因;同时,耕地质量差与农业劳动力缺乏加剧了耕地撂荒,从而成为“削弱”退耕还林生态效应的外因。

狄伟佳,马礼,刘丑年[5](2017)在《不同覆盖度牧草地年土壤风蚀量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地处内蒙古阴山北麓丘陵区农牧交错带的商都县为研究区,采用标桩法,在3个年度监测不同覆盖度牧草地土壤风蚀量,对比分析不同覆盖度牧草地年土壤风蚀量及其年际变化.结果表明:牧草地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年风蚀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覆盖度越大,土壤抗风蚀能力越强.冬春季降水量是影响土壤风蚀量的重要因素,降水量较多可有效减少土壤风蚀.近10余年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效显着,土壤风蚀量减少.今后应加强草原建设,保护优先,以自然恢复为主,采取围封禁牧、休牧、轮牧、改良牧草场、人工种草等措施,提高牧草地质量,增加其覆盖度;同时应限养牲畜,实现草畜平衡,促进当地生态系统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于宝勒,吴文俊,赵学军,乌恩图,蔡丽艳,杨福俊[6](2016)在《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土壤风蚀控制效益研究》文中指出2000—2013年内蒙古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风蚀模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风蚀程度有所减轻。5个亚治理区风蚀模数差异较大,其中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风蚀模数最高,其他依次为科尔沁沙地南缘治理区﹥乌兰察布高平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锡林郭勒高平原-乌珠穆沁沙地盆地退化草原治理区﹥华北北部丘陵山地水源涵养治理区。工程区土壤风蚀量明显减少,2001—2013年累计净减少1 370 446.65×104t,其中,乌兰察布高平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累计净减少风蚀量最大;其次为锡林郭勒高平原-乌珠穆沁沙地盆地退化草原治理区。风力是造成内蒙古风沙源工程区土壤侵蚀的最主要营力。2000—2013年,工程区风蚀模数与风蚀量的逐步降低说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十余年以来,通过实施各类治理措施,工程区土壤风蚀得到初步控制,工程区生态状况趋向好转,随着森林资源总量与质量的提高,水土流失状况进一步改善,沙化土地治理初见成效。

陈泽金,曹淑平,李继伟[7](2015)在《内蒙古商都县京津风沙源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津风沙源工程发挥了显着的生态效益。本研究在界定京津风沙源工程生态效益概念及其内容的基础上,运用专家咨询和文献搜集法,建立了京津风沙源生态效益价值评价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内蒙古商都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商都县2000—2013年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总效益约12.72亿元/a,不同工程措施生态效益结构差异明显,可为京津风沙源工程二期的规划和实施提供参考。

陈泽金[8](2015)在《内蒙古商都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影响价值评价》文中提出2000年,为改善京津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国家启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其中内蒙古商都县在京津风沙源工程农牧交错治理区具有典型性。本研究选取商都县为研究对象,搜集相关工程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和专家咨询,采用列表清单法构建商都县京津风沙源工程生态影响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包括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环境、固碳释氧、生物质生产、支持防护、生物多样性在内的生态影响价值进行计量,结合工程投资数据,对工程各项措施的生态影响价值的投资效率进行分析,得出下列结论:一、商都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增加林地12.58×104hm2,增加草地1.84×104hm2,新建水浇地0.24×104hm2,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二、商都县京津风沙源工程年均生态影响价值8.77亿元,其中保育土壤(2.67亿元)>净化环境(2.60亿元)>支持防护(1.39亿元)>生物多样性价值(0.86亿元)>生物质生产(0.77亿元)>水源涵养价值(0.26亿元)>固碳释氧(0.22亿元);三、工程营造人工生境所耗水资源是工程负生态影响的主要来源;四、各项工程措施的生态影响价值投资效率,林业措施(138%)>水利措施(98%)>草地治理措施(75%);五、农田防护林的生态影响价值投资效率(376%)>基本草场(323%)>水源工程(243%),自然植被恢复项目(封山育林、围栏封育)大于人工生境建设,今后应当以自然植被恢复措施为工程重点。

李媛媛[9](2014)在《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作为最大的少数民族扶贫移民区域之一——内蒙古自治区,虽然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是全区101个旗县(区)中,60个旗县被列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贫困县,占全区旗县总数的59.4%。这些旗县生态环境恶劣,极端贫困现象尤为突出。少数民族地区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属性,决定了与其他相对发达地区或非民族地区,内蒙古贫困问题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也增加了扶贫移民难度。尤其是进入新阶段以来,面临着许多难点与新问题。因此,探索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问题,不仅能够映射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实践轨迹,而且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极端贫困问题、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论文以内蒙古扶贫移民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和吸收福利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上,首先,回顾和总结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发展历程及特征。通过梳理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实施概况和已经取得成就,发现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从经济学视角揭示问题成因。进一步运用计量分析方法,从宏观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和微观综合效益两个层面上,探究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现行机制的有效性。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性“良好”,但存在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全区各项目旗县间、不同生态脆弱类型区域间,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差距显着,仍在继续拉大。呈现生态脆弱程度越严重、综合水平越低的特点。综合水平高低受到三个公共因子影响,即地区的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扶贫移民规模。其中,人口结构因子权重较大。评析结果还显示:移民自筹资金不断增加,而与移民利益直接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投入却相对减少,说明更多扶贫移民专项资金进入到公共领域当中;在促进移民包容性发展方面综合效益不理想,这些都严重影响移民权利的实现。究其原因,由于扶贫移民资源的合理性配置问题,以及地方政府仍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层面、滞后于新阶段政策目标所致。为此,本文明确构建目标与基本原则基础上,借鉴区内外成功经验,有针对性构建与优化内蒙古扶贫移民机制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应建构“以人的发展机会为主、反经济贫困为辅”的扶贫移民机制;以制度性激励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解决;强调政府责任与机制改革相互配套,才是解决特殊区域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主张在具体扶贫移民政策与运行机制设计上,应注意与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调适,提高扶贫移民正效益。

盖志毅[10](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内蒙古商都县风蚀沙化现状及治理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商都县风蚀沙化现状及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北方农牧交错带生长季NDVI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以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NDVI时空动态变化分析研究进展
        1.2.2 NDVI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城市发展概况
3 材料与方法
    3.1 数据源
    3.2 研究方法
        3.2.1 NDVI最大值合成法及均值法
        3.2.2 趋势线分析法
        3.2.3 差值法
        3.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与残差法
        3.2.5 时间稳定性分析
        3.2.6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4 NDVI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4.1 NDVI时间变化趋势
    4.2 NDVI空间分布特征
    4.3 NDVI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4.4 植被时间稳定性分析
    4.5 小结
5 NDVI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因素对NDVI的影响
        5.1.1 气象因素(降水、气温)对NDVI的影响
        5.1.2 地形对NDVI的影响
    5.2 人为因素对NDVI的影响
        5.2.1 土地利用对NDVI的影响
        5.2.2 人类活动对NDVI的影响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类型与成因研究现状
        1.2.2 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1.2.3 高分子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修复机理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样品区域定性选择与天然土取样
        2.1.2 改性固土材料研发
        2.1.3 固土植物遴选
    2.2 试验方法
        2.2.1 改性材料加固土试块试验
        2.2.2 根系加固土盆栽试验
        2.2.3 演替固土样地试验
        2.2.4 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物理模拟试验
第3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土基本性质及影响规律研究
    3.1 材料加固土基本性质
        3.1.1 团聚特性
        3.1.2 渗透特性
        3.1.3 强度特性
    3.2 根系土基本性质
        3.2.1 团聚特性
        3.2.2 渗透特性
        3.2.3 强度特性
    3.3 改性材料-根系土基本性质
        3.3.1 团聚特性
        3.3.2 渗透特性
        3.3.3 强度特性
    3.4 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质的影响规律
        3.4.1 植物种类的影响
        3.4.2 土壤性质的影响
        3.4.3 生物肥料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研究
    4.1 随改性材料老化的固土时效劣化特性
        4.1.1 干湿循环劣化作用
        4.1.2 冻融循环劣化作用
        4.1.3 紫外照射劣化作用
    4.2 随植物根系发育的固土时效强化特性
        4.2.1 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及耐受性
        4.2.2 基本理化性质强化
        4.2.3 力学性质强化
        4.2.4 水力学性质强化
        4.2.5 土壤“熟化”
        4.2.6 固土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描述
    4.3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的提出
    4.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分析
        4.4.1 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4.4.2 水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4.4.3 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分析
    4.5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的阶段划分
    4.6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过程定量描述
        4.6.1 关于时间尺度的换算
        4.6.2 改性材料时效劣化函数
        4.6.3 根系时效强化函数
        4.6.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时效函数
第5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性能研究
    5.1 改性材料固土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5.1.1 风蚀产沙特性
        5.1.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5.2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5.2.1 风蚀产沙特性
        5.2.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5.2.3 冻融产沙特性
    5.3 坡面抗侵蚀演替规律
第6章 基于“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的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
    6.1 改性材料固土机理
        6.1.1 微观结构强化机理
        6.1.2 小孔隙毛细效应
    6.2 植物根系固土机理
        6.2.1 力学“加筋”
        6.2.2 以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
    6.3 演替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
        6.3.1 微-细-宏观抗侵蚀机理
        6.3.2 基于土壤化学的生态机理
        6.3.3 演替过程坡面综合修复机理与长期作用
第7章 典型荒漠化地区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7.1 典型荒漠区坡面基本概况
    7.2 坡面修复设计
    7.3 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7.4 讨论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的影响
        1.3.2 土壤风蚀研究及模型发展
        1.3.3 生态退耕工程对的土壤侵蚀效应定量分析
        1.3.4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关键科学问题
        1.4.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5.1 研究特色
        1.5.2 创新点
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2.1.3 阴山北麓生态脆弱问题
    2.2 研究样点选取
    2.3 数据收集与整理
        2.3.1 遥感数据收集与处理
        2.3.2 野外调查与采样
    2.4 分析方法
        2.4.1 趋势分析方法
        2.4.2 标准差分析方法
        2.4.3 Theil-Sen和Mann-Kendall分析法
        2.4.4 赫斯特(Hurst)指数分析方法
        2.4.5 相关分析方法
        2.4.6 偏相关分析方法
        2.4.7 残差分析方法
3 区域土壤风蚀模拟及风蚀样品处理
    3.1 基于RWEQ模型的土壤风蚀模拟与验证
        3.1.1 遥感监测与地面观测尺度转换
        3.1.2 基于RWEQ模型土壤风蚀模拟
        3.1.3 土壤风蚀量计算结果
        3.1.4 土壤风蚀精度验证
    3.2 土壤风蚀样品处理与测试
        3.2.1 风蚀生态效应指示指标的选取
        3.2.2 土壤样品处理
        3.2.3 土壤样品测试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特征
    4.1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退耕获取方法
    4.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时空特征
    4.3 生态退耕过程特征分析
    4.4 林草地变化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
    5.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分析
        5.1.1 研究区土壤风蚀时间变化特征
        5.1.2 研究区土壤风蚀空间格局演变
        5.1.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土壤风蚀基本特征
    5.2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变化分析
        5.2.1 生态退耕实施前后土壤风蚀时间变化
        5.2.2 生态退耕前后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5.3 样点土壤风蚀变化
    5.4 土壤风蚀演化趋势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土壤风蚀驱动机制
    6.1 气候因素分析
        6.1.1 风速分析
        6.1.2 降水与温度分析
    6.2 综合植被分析
        6.2.1 阴山北麓NDVI时间变化特征
        6.2.2 阴山北麓NDVI变化趋势
        6.2.3 生态退耕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
        6.2.4 生态退耕区NDVI变化趋势
        6.2.5 基于残差法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6.2.6 NDVI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分析
        6.2.7 阴山北麓NDVI未来演变预测
    6.3 人类活动与政策驱动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阴山北麓土壤风蚀过程的生态效应
    7.1 风蚀过程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效应
        7.1.1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年际变化
        7.1.2 阴山北麓样点土壤颗粒组成的风蚀效应
    7.2 风蚀过程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效应分析
        7.2.1 土壤有机质的赋存特点
        7.2.2 土壤有机质的风蚀损失特征
    7.3 风蚀过程对土壤氮的影响效应分析
        7.3.1 土壤氮素的赋存特点
        7.3.2 土壤全氮的风蚀损失特征
    7.4 风蚀过程对土壤磷的影响效应分析
        7.4.1 土壤磷素的赋存特点
        7.4.2 土壤全磷的风蚀损失特征
    7.5 风蚀过程对土壤钾的影响效应分析
        7.5.1 土壤钾素的赋存特点
        7.5.2 土壤全钾的风蚀损失特征
    7.6 风蚀过程的土壤生态效应综合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区域土壤风蚀模型模拟与验证
        8.1.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
        8.1.3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特征分析
        8.1.4 土壤风蚀驱动机制分析
        8.1.5 土壤风蚀的生态效应分析
    8.2 讨论
        8.2.1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2.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覆被变化
    2.2 生态效应评价
    2.3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作用机理
    2.4 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体系
    2.5 基于农户行为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影响分析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库构建
    3.1 北方农牧交错带概况
    3.2 乌兰察布市概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四章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4.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4.2 退耕还林工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3 退耕还林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4 退耕还林的景观生态效应评价
第五章 基于植被覆盖变化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5.2 研究区2000-2014年植被NDVI变化
    5.3 NDVI去气候影响分析
    5.4 人类活动作用下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第六章 基于农户行为的退耕还林生态效应影响分析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6.2 退耕还林工程区实施效率分析
    6.3 非退耕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影响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土壤风蚀控制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风蚀因子的提取
        2.1.1 地表性质
        2.1.2 植被盖度
        2.1.3 风速累计时间统计
    2.2 土壤风蚀模数估算
        2.2.1 沙地土壤风蚀模数估算模型
        2.2.2 林地与牧草地土壤风蚀模数估算模型
        2.2.3 耕地土壤风蚀模数估算模型
        2.2.4 评价标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风蚀模数年际变化
    3.2 土壤风蚀量年际变化
4 讨论
5 结论

(7)内蒙古商都县京津风沙源工程生态效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2.2 工程项目实施情况
3 材料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3.2.1 指标体系
        3.2.2 价值计量方法
4 结果分析
    4.1 涵养水源
    4.2 保育土壤效益
    4.3 净化环境效益
    4.4 生物质生产效益
    4.5 生物多样性效益
    4.6 计量结果分析
5 讨论

(8)内蒙古商都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影响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数据来源
        1.3.4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态影响评价概念
    2.2 生态影响价值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内外生态影响评价
        2.2.2 生态影响价值评价进展
        2.2.3 林业生态工程生态影响价值评价
    2.3 沙源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研究
    2.4 研究现状和问题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商都县自然地理情况
        3.1.1 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
        3.1.2 自然资源
        3.1.3 气候特征及主要生态问题
    3.2 商都县社会经济情况
    3.3 商都县沙源工程实施情况
        3.3.1 林业措施
        3.3.2 草地治理措施
        3.3.3 水利水保措施
        3.3.4 生态移民措施
4 生态影响识别及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生态影响识别
    4.2 具体生态影响分析
        4.2.1 造林类植被恢复措施的生态影响分析
        4.2.2 林地自然恢复措施生态影响分析
        4.2.3 人工种草、基本草场生态影响分析
        4.2.4 围栏封育的生态影响分析
        4.2.5 暖棚、饲草机械生态影响分析
        4.2.6 水源工程、节水灌溉的生态影响分析
        4.2.7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影响分析
        4.2.8 生态移民措施生态影响分析
        4.2.9 工程生态影响汇总
    4.3 生态影响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4 生态影响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5 价值计量方法的确定
5 生态影响价值计量
    5.1 涵养水源
        5.1.1 蓄水效益
        5.1.2 调节径流
        5.1.3 净化水质
    5.2 保育土壤
        5.2.1 固定土壤
        5.2.2 保肥效益
    5.3 净化环境
    5.4 生物质生产
    5.5 固碳释氧
    5.6 支持防护产出
    5.7 生物多样性
6 沙源工程生态影响价值分析及投资效率评价
    6.1 年均生态影响总价值构成分析
    6.2 各工程措施生态影响价值构成分析
    6.3 各工程措施运营效益评价
    6.4 各工程措施投资效率评价
        6.4.1 各林业措施项目投资效率评价
        6.4.2 各草地治理措施项目投资效率评价
        6.4.3 各水利措施项目的投资效率评价
        6.4.4 工程项目投资效率对比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2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扶贫移民的概念及内涵
        2.1.2 扶贫移民与生态移民的区别
        2.1.3 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的定义及性质
        2.1.4 生态脆弱区的界定及测度指标
    2.2 理论基础
        2.2.1 权利贫困理论
        2.2.2 包容性发展理论
        2.2.3 交易成本理论
        2.2.4 公共选择理论
        2.2.5 机制设计理论
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发展历程及特征
    3.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问题
        3.1.1 生态环境脆弱与生存环境恶化
        3.1.2 贫困问题严重与极端贫困问题突出
    3.2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的发展历程
        3.2.1 扶贫移民试点阶段
        3.2.2 扶贫移民推广阶段
        3.2.3 扶贫移民的新阶段
    3.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移民的特征
        3.3.1 扶贫开发子系统的政策属性特征
        3.3.2 经济社会学与生态环境学的双学科特征
        3.3.3 自愿移民与非自愿移民的双重属性特征
        3.3.4 搬迁与发展协调一致的内容特征
        3.3.5 相关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概况
    4.1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的类型分布及特点
        4.1.1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的类型与分布
        4.1.2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的特点
    4.2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的现行模式
        4.2.1 按照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划分
        4.2.2 按照扶贫移民资金投入方式划分
        4.2.3 按照扶贫移民搬迁规模划分
    4.3 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资金投入及搬迁安置状况
        4.3.1 扶贫移民资金投入
        4.3.2 扶贫移民搬迁情况
        4.3.3 扶贫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4.4 本章小结
5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成效与问题
    5.1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的前提保障
        5.1.1 扶贫移民的实践基础
        5.1.2 扶贫移民的政策制度保障
        5.1.3 扶贫移民支持能力的增强
    5.2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取得的成效
        5.2.1 迁出区生态效益显着
        5.2.2 有效遏制贫困发生率
        5.2.3 提高扶贫移民资金整合利用率
        5.2.4 促进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5.2.5 推进小城镇建设
    5.3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面临的新问题
        5.3.1 新扶贫标准实施加剧资金缺口问题
        5.3.2 管理渠道不畅引发的决策与监督问题
        5.3.3 政策缺陷引发的移民权利实现问题
    5.4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问题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5.4.1“二元经济制结构”的制度根源
        5.4.2 政策缺陷引发供求失衡现象
        5.4.3 扶贫移民运行障碍的机制根源
    5.5 本章小结
6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与分析
    6.1 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评价的原则
    6.2 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评价的流程
    6.3 宏观层面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
        6.3.1 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评价体系的建立
        6.3.2 基于2011年数据的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评价
        6.3.3 基于2012年数据的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评价
        6.3.4 分析与讨论
        6.3.5 2011年和2012年扶贫移民开发综合水平的比较与分析
    6.4 微观层面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
        6.4.1 扶贫移民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步骤
        6.4.2 扶贫移民综合效益评价的样本选择
        6.4.3 扶贫移民综合效益评价过程——以内蒙古科左中旗和奈曼旗为例
        6.4.4 分析与讨论
    6.5 扶贫移民机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
    6.6 本章小结
7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机制的构建
    7.1 构建目标与基本原则
        7.1.1 构建目标
        7.1.2 基本原则
    7.2 区内外经验借鉴
        7.2.1 宁夏扶贫移民的经验借鉴
        7.2.2 科左中旗扶贫移民的成功案例
        7.2.3 经验启示
    7.3 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7.3.1 建立“双三位一体”开发主体机制
        7.3.2 建立“综合立体式”移民资金投入机制
        7.3.3 建立“显示真实偏好”机制
        7.3.4 建立“有效执行真实返回”机制
        7.3.5 建立“现代新型移民就业培训”机制
    7.4 本章小结
8 新阶段提升内蒙古扶贫移民开发水平与综合效益的具体措施
    8.1 提升内蒙古扶贫移民开发水平的思路与措施
        8.1.1 制定严格的扶贫移民地方法律条例
        8.1.2 结合地方特色创新扶贫移民管理手段与服务模式
        8.1.3 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整合力度
        8.1.4 加强扶贫移民政策各执行主体间的配合与协调
    8.2 提高内蒙古扶贫移民综合效益的对策与措施
        8.2.1 构建“多维”的扶贫移民社会保障体系
        8.2.2 推进移民“城乡一体化”与“公平”发展
        8.2.3 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四、内蒙古商都县风蚀沙化现状及治理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方农牧交错带生长季NDVI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以2000-2015年乌兰察布市为例[D]. 李建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D]. 杨晴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D]. 吴晓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4]北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以乌兰察布市为例[D]. 汪芳甜.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5]不同覆盖度牧草地年土壤风蚀量对比分析[J]. 狄伟佳,马礼,刘丑年.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6]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土壤风蚀控制效益研究[J]. 于宝勒,吴文俊,赵学军,乌恩图,蔡丽艳,杨福俊. 干旱区研究, 2016(06)
  • [7]内蒙古商都县京津风沙源工程生态效益评估[J]. 陈泽金,曹淑平,李继伟. 中国市场, 2015(22)
  • [8]内蒙古商都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影响价值评价[D]. 陈泽金.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9]新阶段内蒙古生态脆弱地区扶贫移民研究[D]. 李媛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12)
  • [10]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标签:;  ;  ;  ;  ;  

内蒙古商都县风蚀沙化现状及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