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经济发展的走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峰[1](2020)在《环境规制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环境规制是以政府为依托,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以一种有形制度或者公众意识而出现的一种约束型力量。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差异、区位优劣、政府的态度与产业发展水平差异,环境规制的制定与执行有着明显的差异,当下西北五省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增多,使得本就生态脆弱的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重重障碍,环境规制作为当下最为行之有效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具,科学探索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发展关系,对促进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的有效执行、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同时为西部区域资源型、污染密集型企业顺利转型与实现西北五省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科学的理论支持。本文在界定了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内涵后,搭建了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就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其次,选择西北五省区为研究对象,对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现状与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利用熵值法测算了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和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实证分析上,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计量方法,就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回归检验。研究结果发现:(1)西北五省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废水、废气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日益增加,环境压力加重。(2)通过构建综合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指标,分析发现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强度有所增加,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在2003年至2017年间改善明显。(3)通过探索环境规制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影响,发现环境规制除了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以外,变量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引入二次项后确立了环境规制和经济发展质量间呈现出倒“U”型发展关系。(4)通过门槛效应模型就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间接影响的检验,回归结果显示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发展关系存在显着的门槛效应,具体为环境规制在不同技术创新水平下的“波特假说”效应与“遵循成本”效应不同,但总体影响为正;环境规制在不同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下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总体上“污染天堂”效应大于“污染光环”效应,发展后期影响方向发生改变。据此,本文从调结构、转模式,实现各维度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提升、改进并细化环保机制,及时调整地方政府环境考核机制、制定符合西北五省区发展实情的环境规制政策、把握环境规制力度,推进清洁技术创新,有效引进优质FDI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西北五省区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卢灿生[2](2020)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纺织服装业是民生产业,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开放六个方面,论述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纺织服装行业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的难点、方法和技术等,第二章回顾了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这是制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政策依据之一。第三章分析了纺织服装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接下来的各章是对已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效果、市场状况的评价,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政策建议。除了第一、第二章和第三章外,其余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四章基于碳排放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对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以上两点进一步对粤港澳大湾区层面服装业生态环境作了分析。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对行业生态环境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作用相比其他行业更为明显;经济增长对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影响相比其他行业而言不甚明显。通过以上三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纺织服装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总体提升,但也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和产业特征。第五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及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对纺织服装行业产业政策演化及评价进行了概述。采用邹至庄检验方法(Chow test)判断加入WTO是否显着利于我国出口和行业发展。分析表明行业内部受益于国际贸易配额制政策也存在差异。总体上粤港澳大湾区9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较为受益于贸易配置政策。第六章通过数据模型对比分析了供给侧因子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与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得出纺织服装行业全行业供给侧改革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不甚明显。借用DEA及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参照Joshi(2010)对印度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研究,对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得出,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内部分异较为明显。2000-2016年,广深莞纺织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趋同走势;纺织服装服饰业呈现趋异走势;皮革毛皮羽毛制鞋业呈现趋异走势。本章的最后部分比较了深圳、广州和东莞的全要素生产率,因为广东省中深圳和广州在纺织服装方面的发展最为典型。第七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消费者效用分析和纺织服装消费影响因素尤其价格因素看待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状况,以此评价消费者对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可程度。利用2007-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滞后原因,得出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度普遍偏低且受到诸多宏观层面因素稳健性影响这一基本结论,对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国家以服装为载体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启示意义。并针对全文分析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改进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时尚的措施:第一,提高社会保障措施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第二,研判时尚发展规律布局纺织服装消费城市和网络空间。第三,强优势补短板提高纺织服装行业有效供给能力。第四,重点改进影响要素保证纺织服装消费可持续性。第八章通过对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并借鉴。得出政府规划战略和政策引导、时尚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和高端技术的启示。在借鉴国外和我国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的经济理论和前面的分析结果,未来我国要实现的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建立和完善以下各方面的政策:一、提高企业满意度;二、提高政府满意度;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一、生态文明优先;二、区域协调发展;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李英明[3](2020)在《中国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有29个省份先后提出建设旅游专业化大省,将旅游业作为振兴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我国经济空间形成了新的“核心—边缘”格局,经济边缘区由于面临着诸多发展劣势,更加重视旅游业对地区发展的推动作用。旅游专业化作为反映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而目前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的研究较少,且国内对地区旅游专业化的评价较多从量的角度展开,忽略了从质、深度及效率等角度的分析。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以中国经济边缘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全国及经济核心区为比较对象,利用Arc GIS、Stata、Excel等分析软件,使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等研究方法,分析2003—2017年间中国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程度、质量、深度和人力投入效率的整体发展水平、地区分布特征、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过程,对边缘区旅游专业化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影响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在时空分异特征方面:从整体发展水平看,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各维度在研究期内表现出上升的发展趋势,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及核心区,其中旅游专业化程度和质量的整体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后期已超过全国及核心区,而旅游专业化深度和人力投入效率在整个研究期内始终低于全国及核心区;从地区分布特征来看,各维度空间分布的非均衡现象显着,其中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程度的分布特征由“南高北低”逐渐发展成“西高东低”,旅游专业化质量在研究期内表现为“中间低,周边高”的分布特征,而其他维度的分布特征逐渐由“东高西低”发展为“西南—东北高、西北—东北低”,说明边缘区内旅游专业化质量的高值区始终在东部地区,而其他维度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从地区差距的演变来看,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的地区差距较高且波动较小,其中旅游专业化质量的地区差距表现出较弱的缩小趋势,而其他维度的地区差距呈现出较弱的扩大趋势。在研究期初期边缘区的地区内差距水平低于全国及核心区,在研究期后期高于全国及核心区,且边缘区与核心区的地区间差距在不断缩小;从分布动态演进来看,旅游专业化各维度的发展水平不断实现突破,在各地区的分布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两极化或多极化特征,分布集中程度逐渐降低,且均在研究期后期低于全国及核心区的水平。(2)从影响因素分析方面:经济发展状况、旅游资源禀赋及人口规模对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的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推动作用;旅游服务设施与旅游专业化发展表现出显着的负向相关性,其主要原因为酒店业在前期爆发式增长后呈现出衰退趋势及边缘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没有满足旅游专业化提升的需求;交通运输条件对旅游专业化的发展表现出不显着的正向作用,说明边缘区交通建设与旅游规划结合不紧密,对旅游业化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弱。
赵阳[4](2020)在《中国人口集聚对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蔡昉、李培林等大量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中国人口红利,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长期有效的执行,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显着变化,中国的人口红利日益消失,老龄少子化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2004年以来,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开始普遍面临着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加快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成为我国各地区应对人口红利消退的一个必要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各地方“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取得明显成效,中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物质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是经济产出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中,劳动投入既包括劳动力数量投入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快对以劳动力供给数量为主的依赖向劳动力供给质量为主的转变。因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地区的劳动力质量。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气候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各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特征显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因素推动的人口迁移使得我国的区域人口集聚的空间特征更加明显。人口集聚的过程包含了为了更好生活就业的大量劳动年龄人口迁移,这一定程度上推迟了人口集聚地区人口红利的消失,大量高技能人口的集聚也提高了集聚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但是,劳动生产率与人口集聚是否存在着理论上的关联,人口集聚能否有效促进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否存在着人口集聚促进地区劳动生产率的经验证据,以及如何通过人口集聚来促进地区劳动生产率提高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人口集聚与地区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关系,建立多个实证模型研究中国人口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且根据研究结论和中国实际,提出促进我国人口合理集聚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对策建议,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我国各地区如何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分析中国人口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四分位图、全局自相关、局部自相关对中国人口和高技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人口和高技能人口主要在东部地区集聚,并且由东部地区向内陆地区,人口集聚程度依次递减,中国人口和高技能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并且高技能人口集聚程度在近几年呈模型的上升趋势。利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研究中国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差距,发现中国各省的劳动生产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均存在较显着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具有扩大的趋势。分析中国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特征,发现中国省际劳动生产率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其集聚特征与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类似,均表现出东部地区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实证研究中国人口集聚对省际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以2000年至2015年各省数据为样本,选择合适指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进一步根据人口受教育程度将总人口分为高技能人口和低技能人口,进而从高技能人口集聚和低技能人口集聚角度出发,分别研究其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对照研究结果指出只有高技能人口集聚才对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考虑不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分别研究人口集聚、高技能人口集聚、低技能人口集聚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再次发现低技能人口集聚影响不显着,且高技能人口集聚对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强于第二产业,这意味着各地区积极实施吸引人才集聚的各项政策是明智的,这更加有利于促进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三是实证研究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省际差异影响。考虑到不同省份间存在着巨大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考察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否存在着显着的地区差异,人口集聚能否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是十分必要。为此,本文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分位数效应,研究发现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差异,高技能人口集聚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影响存在分位数效应。这表明随着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升,高技能人口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正向影响会逐渐变小,高技能人口集聚具有显着的分位数效应。研究结果还指出高技能人口集聚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具有显着的地区差异,存在着分位数效应,即高技能人口集聚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作用随着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值的提高而变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利用模型估计结果的系数差检验,研究高技能人口集聚对中国省际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影响,检验结果再次证实了高技能人口集聚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与水平值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高技能人口集聚能够显着缩小中国省际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四是实证研究中国人口集聚对省际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尽管已经证实了人口集聚对中国省际劳动生产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是考虑到区域异质性和规模报酬递增机制,有必要研究人口集聚对中国省际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为此,本文利用门限回归模型,以高技能人口比例、城镇化率、人口抚养比、非农就业人口比例、信息化水平为门限变量,再次实证研究中国省际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发现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门限效应,当一个地区的高技能人口比例越高,则该地区的人口集聚对总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越大,相应的一个地区的城镇化率越高、人口抚养比越低、非农就业人口比例越高、信息化水平越高,则该地区的人口集聚对总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越大。以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为因变量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再次证实了这一结论。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和中国地区人口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人口集聚程度、推动人才政策落实、进一步开放户籍政策、提高城镇化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教育、促进交流等政策建议。
戴军[5](2020)在《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现实存在的,研究贸易开放条件下环境规制以绿色技术进步为传导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全球气候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保护逐渐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发达国家通过提升环境规制强度,一方面在国内研发绿色技术与推行绿色生产,另一方面逐渐向国外转移污染产业,使得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虽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质量在不断恶化,但是否应该提升环境规制强度却还存在疑议,主要原因在于担心提升环境规制可能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本文认为,贸易开放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主动提升环境规制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升级、就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提升,最终促进人力资本水平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且会进一步增强绿色技术进步和环境规制提升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这将从理论上为破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提供依据,为发展中国家主动提升环境规制、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进一步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了探讨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以绿色技术进步为传导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研究:一是贸易开放条件下,环境规制能否促进绿色技术进步?二是贸易开放条件下,环境规制能否以绿色技术进步为传导,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梳理了以往关于贸易开放、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的经典文献及前沿文献,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然后将Acemoglu et al.提出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与Grossman和Helpman提出的质量升级理论相结合,将贸易开放、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等变量纳入同一理论框架,分析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构建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技术进步和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以绿色技术进步为传导影响人力资本的理论模型,提出理论命题。在此基础上,以中国29个省级地区为研究样本,对主要研究变量选取适当的指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空间计量、广义矩估计等方法对上述理论命题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结论并提出系列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到的结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存在“U”型影响,通过计算拐点值发现,中国当前阶段的环境规制有利于提升绿色技术进步。(2)贸易开放不利于绿色技术进步,但提升环境规制削弱了这一抑制效应,导致贸易开放与环境规制的交互作用反而促进了绿色技术进步。(3)绿色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水平。(4)环境规制对人力资本水平存在着长期“U”型影响,中国当前阶段的环境规制有利于人力资本水平提升。(5)环境规制以绿色技术进步为传导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本文的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1)理论关联与实证研究贸易开放条件下环境规制以绿色技术进步为传导影响人力资本,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国内外学者聚焦于研究贸易开放与环境规制、贸易开放与人力资本、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而鲜有关注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本文研究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以绿色技术进步为传导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有助于破解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极强的现实意义,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同时,本研究从环境规制的倒逼机制视角探究人力资本水平变动的原因,对人力资本理论也是一项有益补充。(2)构建贸易开放条件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影响人力资本的理论模型,为环境规制与人力资本关系的研究建立起研究理论基础。本文将贸易开放、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纳入同一理论分析框架,分析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构建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技术进步、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以绿色技术进步为传导影响人力资本的理论模型,建立起研究理论基础,有助于与现实论证相结合。(3)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中国贸易开放条件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与现实问题相关联。本文运用空间计量、广义矩估计等方法,以中国29个省级区域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人力资本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为中国以及经济技术水平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代金辉[6](2019)在《区域经济福利 ——核算、差异性及均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福利包括经济福利与非经济福利,指一切能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资金、服务、制度与措施,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简称福利。经济福利通常指与“客观事物”相对应,能够与货币建立联系的福利,而非经济福利通常指不能与货币建立联系的福利。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福利问题。我国各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经济福利发展极不均衡,而过大的区域经济福利差异会引发人口大量迁徙、低福利地区成为“工业荒地”、高福利地区加剧通货膨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11月出台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区域经济福利进行核算、计算区域间差异性以及寻找如何缩小区域间经济福利差距的对策,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借助客观而翔实的大样本数据,在现有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福利核算指标体系CEWI,对中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2007-2016年城乡经济福利水平进行核算,并对10年间城乡人均经济福利的变动趋势、差异性进行全面、系统的测算与评价,深入、透彻的分析中国各地区经济福利分布格局的不同状况、背景、过程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经济福利实现协调、绿色、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力图为各地区在新形势下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战略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研究内容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由绪论、文献综述和相关基础理论三章组成。内容主要为阐释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经济福利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福利、经济福利与区域经济福利的内涵,经济福利与经济增长、国民收入、个人消费、公共产品、资源环境等的关系;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等相关理论。第二部分即第四、第五章。内容主要为借助我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大量的实际数据,结合我国国情构建能够衡量当前福利与可持续福利,具体包括居民加权消费、公共财政支出、无酬家务劳动、私人防御性支出、净资本增长以及资源环境耗损六个二级指标,包含个人消费支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耐用消费品收益、通勤成本、社会不公正因素成本等14个三级指标的经济福利核算指标体系CEWI,对中国2007-2016年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城镇、乡村经济福利水平进行核算分析。第三部分即第六、第七章。内容主要为对我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2007-2016年区域整体、城镇、乡村人均经济福利的变动趋势、差异性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测度与评价,客观、充分地分析我国各地区内部经济福利的分布格局、状况、背景与过程,全面并准确地揭示我国区域间经济福利差异性的实际状况;对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的总体、消费、公共财政支出、私人防御性支出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即第八章。内容主要为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背景下,探究消除区域经济福利过大差异、实现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2007-2016年中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城乡居民经济福利稳定增长,区域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稳步提高。各省市城乡经济福利总额的平均水平从2007年6900亿元增加到2016年19201亿元,增长了178%,各省市城乡人均经济福利平均水平从2007年16853元增加到2016年42698元,增长了153%;各省市城镇人均经济福利平均水平从2007年29132元增长到2016年61666元;各省市乡村人均经济福利平均水平从2007年6675元增长到2016年14588元。(2)2007-2016年区域城乡经济福利总额与城乡人均经济福利格局发生了变化,省际间差异较大。个别省份出现了明显下滑,如辽宁、黑龙江、山西及河北等省;同时,个别省份表现出了明显上升,如湖北、海南、宁夏等省。2016年经济福利总量排名前四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及浙江,排名后四位的省市依次为:甘肃、海南、宁夏及青海;人均经济福利排名前四位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排名后四位的省市依次为:安徽、河北、甘肃及山西。(3)2007-2016年中国30省市城乡居民人均加权消费、人均公共产品收益、人均私人防御性支出稳定增加,同时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各省市各年间排序变化不大。上海、北京、天津与浙江居民消费能力最强,青海、云南、甘肃与贵州居民消费能力最弱;人均公共产品收益最多的省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及青海,收益最少的省市依次为:广西、河北、河南与湖南;人均私人防御性支出最多的省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浙江及天津,支出最少的省市依次为:安徽、陕西、甘肃与贵州。2007-2016年人均资源环境耗损成本呈倒“U”型趋势,10条趋势曲线走势较为接近;各省市人均净资本增长各年间表现出不确定性,这与人口流动以及资本增量相关。(4)2007-2016年区域人均经济福利绝对差异不断变大,相对差异不断减小,总体上差距较大。区域消费差异、公共产品差异、私人防御性支出差异均表现为绝对差异不断增加,相对差异不断减小;区域净资本增长差异、资源环境耗损差异均表现为绝对差异先增加后减小,相对差异缓慢下降。2007-2016年区域城镇人均经济福利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或上升趋势;区域城乡整体、乡村人均经济福利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略有减小。各省市城乡整体、城镇、乡村人均经济福利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福利整体较高,中、西部地区经济福利整体较低;区域经济福利城乡间差异最大。(5)政策倾向性、区位因素、资源禀赋、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以及中央政府转移支付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收入、消费习惯及消费理念的差异是造成各省市消费差异的主要原因;地方财政能力、中央转移支付及人口数量的差异是造成各省市公共财政支出收益差异的主要原因;人均收入、城市规模、居住成本及消费习惯的差异是造成各省市私人防御性支出差异的主要原因;自然条件、三次产业比重及产业布局是造成各省市资源环境耗损差异的主要原因。(6)实现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为: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提升公共产品供给、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加速推进落后地区城镇化进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区域开放合作、在低福利省市培育增长极、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等。论文在以下四方面有所创新:第一,选题创新。研究区域经济福利的核算、差异性与均衡发展,并将研究范围确定为能够用货币衡量的经济福利。第二,研究视角创新。从区域差异性角度衡量经济福利,对各省市城镇、乡村与区域整体经济福利分别进行核算,并测算了各省市城乡经济福利差异。第三,方法创新。(1)基于SNA的GDP核算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及数据可得性,构建了包含当前福利与可持续福利的核算指标体系CEWI,首次定量核算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及港澳台除外)城镇、乡村、区域整体加权消费、公共财政支出、私人防御性支出、无酬家务劳动、净资本增长与资源环境耗损的具体数值,并最终核算了区域城镇、乡村及区域整体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2)利用永续盘存法(PIM)对1982-2016年各省市城镇、乡村以及区域整体的资本存量分别进行了估算;分别采用行业替代法与机会成本法对2007-2016年各省市城镇、乡村居民无酬劳动价值进行了估算;利用成本估价法对2007-2016年各省市资源环境耗损进行了估算,主要包括自然能源耗损、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其总成本为实际治理成本与虚拟治理成本之和,其中大气污染的价值损失采用修正的治理成本系数法进行估算。(3)对各省市2007-2016年城镇、乡村GDP予以估算。(4)利用“区域基尼系数”衡量区域经济福利、区域消费、公共财政支出、私人防御性支出、净资本增长以及资源环境耗损的差异性。第四,研究观点创新。提出了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的八条基本路径。
周旭东[7](2019)在《典型干旱资源开发型区域生态效率评估及提升策略分析 ——以新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是全国干旱地区和资源型地区的代表,国土面积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但沙漠面积约占总面积45%,干旱缺水,自然生态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同时又是全国资源大省,储存大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但这两方面特点却又极大地制约着新疆经济的发展,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产业发展规模、生态环境破坏等后果。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2001-2015年连续15年新疆14个地州市农业、工业、综合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法,投入端采用资源类和环境类指标,产出端采用经济类指标,构建符合新疆实际的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省区级层面、区域层面、地州市层面对农业、工业、综合生态效率时空分布、变化特征进行连续的、较为全面的测度分析;通过Malmquist指数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技术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重要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效率的促进和制约机制;从投入产出冗余角度对生态效率损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途径;运用Tobit模型研究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探究各因素对生态效率的作用机制;最后根据上述论证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效率提升策略,以期为新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具体结论如下:1、新疆农业生态效率:(1)与全国各省相比,农业生态效率水平低下。与全国各省横向比较发现,新疆农业生态效率为0.67,排名在全国列第28位,与第一名海南相差3倍,即便与西北其他省区相比,也处于落后位置,说明新疆总体农业生态效率仍然较低,且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2)空间分布不平衡。通过对新疆14个地州市间生态效率比较可知,生态效率值最高为3.68、最低为0.71,相差5.16倍,比较连续15年北疆、东疆、南疆三个片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平均值,分别为1.30、1.39、1.07,全部都达到有效生产前沿面,东疆大于北疆大于南疆,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地区间农业发展存在空间分布不平衡性。且14个地州市中只有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喀什地区、巴州这4个地州市农业生态效率值大于1,达到有效生态前沿面,说明大部分地区生态效率水平偏低。(3)从时间序列分析,从2001年的0.62至2012年的1.03,再到2012-2015年连续4年农业生态效率都大于1,达到有效生产前沿面;从“十五”期间的0.68到“十一五”期间的0.76、再到“十二五”期间的1.01,农业生态效率得到了阶段性提升,逐步实现了从无效状态到有效生产前沿面。说明新疆这些年通过自身在发展中调整、以及借助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十九省市援疆等国家扶持政策,用三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经济增长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4)通过Malmquist指数分解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对促进农业生态效率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对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贡献很大;而技术效率指数对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起到制约作用。因此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关键是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和扶持推广力度,其次要提高农业技术应用水平、控制投入规模,减少化肥、农药等的过度使用,减少资源浪费。(5)从投入产出冗余分析可知,造成新疆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并不在农业产出的不足,而在于资源消耗过多和环境污染物排放过量。从冗余率均值高低来看,造成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为:COD排放量、有效灌溉面积、氨氮排放量、播种面积、农村劳动力人数。(6)从影响因素分析,农业产业结构、人均农业GDP、财政支农力度与农业生态效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对农业生态效率起促进作用,而目前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机械密度与农业生态效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对农业生态效率起抑制作用。因此各地区应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支农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着手,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农业生态效率。2、新疆工业生态效率:(1)与全国各省相比,工业生态效率水平低下。新疆工业生态效率为0.73,排名在全国列第28位,与第一名海南相差6.08倍,与平均值相差1.77倍,与西北其他省区相比,位于甘肃、宁夏之前,也位于同是资源开发大省的山西省之前,但在全国仍处于落后位置,说明新疆总体工业生态效率仍然较低。(2)空间分布存在不平衡性。比较14个地州市综合技术效率值,最高为8.97,最低为0.59,两者相差15.2倍,平均值为1.86,比较连续15年北疆、东疆、南疆的工业生态效率平均值,分别为2.04、2.85、1.21,东疆大于北疆大于南疆,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地区间工业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14个地州市中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克州、巴州、阿勒泰地区、和田地区6个地州市工业生态效率达到有效生态前沿面,占42.8%,大部分地区工业生态效率水平偏低。(3)从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分析,2001至2015年,新疆工业生态效率整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生态效率从“十一五”期间的0.75到“十二五”期间的1.00、再到“十三五”期间的1.08,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尤其从2010年“十一五”末开始,生态效率一直都稳定在1以上,保持在有效生产前沿面。(4)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和CCR模型比较分析可知,超效率DEA模型计算和测定生态效率值更加精确,在大于1.00达到有效生产前沿面后,仍可以继续精确计量,有利于地区间排名和差距的定量化分析。(5)分析Malmquist各指数,发现目前的技术进步指数对生态效率起到主要制约作用,技术效率指数是促进因素。说明新疆工业技术应用水平一直保持增长状态,而工业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力度不够,有待加强。(6)从投入产出冗余分析,造成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用电、工业用水总量。可以看出,全区各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存在严重过量问题。(7)从影响因素分析,工业发展水平、科技创新、工业结构、环境规划与工业生态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对工业生态效率起促进作用,而对外开放、产业集聚度与工业生态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对工业生态效率起抑制作用。因此若要进一步提升工业生态效率,需大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水平和推广力度;加强环境规划和环境保护管理;合理引进外商投资。3、新疆综合生态效率:(1)与全国各省区相比,生态效率水平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新疆综合生态效率排名在全国列第31位,仅为0.56,低于平均值近一倍,与第一名北京相差4.32倍,说明新疆综合生态效率还十分低下。将生态效率解构成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来看,资源效率排名全国第30位,仍然十分低下,但环境效率排名有所上升,为全国第22位,排名提升9位。说明新疆生态效率低下主要由资源效率低下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消耗量大,高耗能仍然是新疆经济发展特征和现状。(2)空间分布不平衡。比较北疆、东疆、南疆的生态效率值,分别为1.61、1.16、0.81,北疆明显大于东疆大于南疆。比较14个地州市生态效率,最高为4.19、最低为0.48,两者相差8.71倍,地区间生态效率差异较大。且14个地州市中只有克拉玛依市和吐鲁番市两地生态效率值大于1,达到有效生态前沿面,说明大部分地区生态效率水平偏低。(3)时间变化分析,自2001至2015年,新疆全区生态效率呈持续波动,最终呈5.7%小幅提升。从三个五年计划变化分析,生态效率从“十五”期间的0.9881到“十一五”期间的1.0638、再到“十二五”期间的1.0643,呈阶段小幅上升趋势。(4)将生态效率解构成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分析,根据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高低差异组合,可将新疆各地区发展模式分为四种:低能耗、低排放模式;高能耗、低排放模式;低能耗、高排放模式和高能耗、高排放模式。(5)通过Malmquist指数分解分析,发现技术进步指数影响和制约生态效率的提升;而技术效率指数对生态效率起到促进作用。所以进一步加强新技术的引进和研发是提升生态效率的关键。(6)从投入产出冗余分析,造成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产出的不足,而在于资源消耗过多和环境污染物排放过量。造成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COD排放量、氨氮排放量、水资源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可以看出,全区各地的用水总量和排水总量都存在严重过量问题,在干旱区节约水资源是个根本问题,下一步如何改进对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刻不容缓。(7)从影响因素分析,外资利用、城镇化率、平均受教育水平、第三产业比重与生态效率呈正相关关系,而目前实施的环境政策、市场化程度与生态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今后要想进一步提高新疆的生态效率,确保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加强城镇化建设力度;二是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提升科学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三是调整环保政策,使之更有针对性和成效;四是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的管理;五是鼓励对新疆可持续发展有利的外商投资;六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逐渐增加第三产业比重。4、新疆生态效率提升策略:在生态效率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农业生态效率、工业生态效率、综合生态效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提高经济质量,加强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积极利用外资、提高外资引进质量,加强环境规划和环境保护管理五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提升新疆生态效率的若干途径和方案,以期为推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大美新疆”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导。
黄娟[8](2019)在《天润乳业借壳上市的动因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的原奶市场持续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供需矛盾加剧。随着消费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为了扩大企业规模、获取更大的利润,乳制品生产商们必须开拓出更为便捷的融资方式与途径,这也是市场对乳制品公司提出的全新要求。要登陆资本市场,上市无疑是企业最好的选择。通常情况下,IPO和借壳两种方式是企业在上市时应用最多的两种方法。然而在我国,IPO上市容易受到各种非市场化要素的影响与限制,因此,借壳上市成为了实力强大的大企业或集团走向资本市场的必然选择。本文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基于市场时机理论、政府干预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选取天润乳业借壳新疆天宏上市的案例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一方面,采用了SWOT分析法全面剖析了天润乳业的优势与劣势,由此研究其借壳上市的潜在动因。另一方面,采用了财务指标法中的比较分析法对天润乳业借壳上市的财务绩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纵向比较了上市公司天润乳业借壳前后的财务指标变化情况,再横向比较了天润乳业与同行企业之间的财务状况。此外,还对借壳上市过程中,企业出现的问题与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阐释,并针对此中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改进方法。本文的贡献在于:(1)以乳业企业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借壳上市的动因,丰富了乳制品行业上市的相关研究,便于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进一步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2)为提高乳制品企业并购重组绩效贡献力量。天润乳业借壳上市是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属于国有产权行政划转,其上市解决了企业资金问题,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因此本文或许可以为研究政府部门在企业借壳上市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一些建议。
任中杰[9](2019)在《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着大量机构投资者和金融资本进入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我国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波动幅度较大,不同种类商品价格出现同涨同跌等现象。有学者提出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命题对这些现象做出解释。由于大宗商品金融化是由机构投资者的跨市场交易造成的,因此大宗商品金融化会对股票市场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对我国的大宗商品金融化进行讨论,讨论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的现象,分析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本文的开篇部分,首先对大宗商品金融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重点总结了以往学者对大宗商品金融化这一概念的讨论,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形成原因以及大宗商品金融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资产配置理论和波动溢出效应理论,总结了大宗商品金融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作用机制。在对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的定性分析中,重点总结了我国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金融化现象,商品期货投资者结构的金融化现象以及期货交易的金融化现象,表明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存在金融化现象,并且与国外发达的商品期货市场相比,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金融化程度较低。在实证分析中,通过构建VAR-BEKK-GARCH模型,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2009年至2018年间,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对股票市场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效应,同时我国工业与农业期货产品市场对我国工业与农业类上市公司股票市场的单向溢出效应。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分析结果,提出应对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思考。
魏丹丹[10](2019)在《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与趋同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也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当区域经济增长差异适当存在时,其对资源的配置促、经济发展的发展是有利的。反之,若经济差异较大会使得区域间有序竞争受到破坏、经济的增长受到不良影响,严重时更将危害社会安全稳定。此外,“协调发展”也是国家“十三五”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其中,不难看出适度的经济增长差异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政策实施共同的需要。20世纪以来,新疆经济增长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北疆与南疆经济增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理论及其在国内外研究的有关成果,把新疆三个区域及十五个地(州)、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差异和经济增长趋同进行分析。采用相关统计分析指标,在经济总体、经济构成和人均GDP方面,研究了新疆地区2002-2016年间经济增长差异的特征。其中,我们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差、极比和Theil系数测度新疆地区经济增长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并对Theil系数进行分解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法测度新疆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其次,在经济趋同理论的背景下,利用Barro和Sala-I-Martin的检验方法,从绝对趋同与条件趋同两方面,对2002-2016年间新疆地区的经济趋同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经济趋同的测度和比较,发现2006-2016年间新疆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存在趋同现象。为进一步了解新疆经济增长趋同影响因素,本文选取常见的投资率、开放度和产业结构三个指标作为单个稳态因素。加入这些条件后,进行条件β趋同分析。最后,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趋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将新疆的协调发展为总目标,本文为促进新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建议。
二、新疆经济发展的走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经济发展的走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规制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 |
1.2.2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 |
1.2.3 关于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工具的界定与分类 |
2.1.2 经济发展质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2.3 跨越式发展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政府规制理论 |
2.2.6 后发优势理论 |
2.3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的机理分析 |
2.3.1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影响路径 |
2.3.2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间接影响路径 |
第3章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的现状分析 |
3.1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1 西北五省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压力 |
3.1.2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法制建设现状 |
3.1.3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工具利用现状 |
3.1.4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存在的问题 |
3.2 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现状统计分析 |
3.2.1 经济发展有效性分析 |
3.2.2 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分析 |
3.2.3 经济发展创新优化程度分析 |
3.2.4 经济发展稳定协调性水平分析 |
3.2.5 居民福利与共享性水平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 |
4.1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2 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测度与分析 |
4.2.1 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西北五省区综合经济发展质量测度结果与分析 |
4.2.3 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时空分布差异分析 |
4.3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水平测度 |
4.3.1 环境规制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2 西北五省区环境规制综合测度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环境规制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计量模型的建立与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选取 |
5.1.2 数据来源 |
5.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面板模型的设定 |
5.2.2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的结果分析 |
5.2.3 环境规制工具的展开:三维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影响 |
5.2.4 经济发展质量的展开:环境规制对五维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影响 |
5.2.5 内生性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规制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间接影响模型的设定 |
6.2 技术创新视角下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 外商直接投资视角下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间接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环境规制推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
7.2.1 调结构、转模式,实现各维度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提升 |
7.2.2 改进并细化环保机制,及时调整地方政府环境考核标准 |
7.2.3 制定符合西北五省区发展实情的环境规制政策 |
7.2.4 把握环境规制力度,推进清洁技术创新,有效引进优质FDI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2)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含义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三、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
一、对经典经济发展理论的解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问题研究进展 |
一、纺织服装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二、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
三、服装品牌、企业管理和网络因素研究 |
四、能源、碳排放、水足迹研究 |
五、纺织服装行业改革的研究 |
六、贸易战略和政策研究 |
七、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
八、纺织服装行业价值链的研究 |
九、科技进步与纺织服装 |
十、纺织服装与回收利用 |
十一、纺织服装行业其他方面研究 |
第三章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态势 |
第一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特点 |
一、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
二、从加工制造转变为自主制造和智能制造 |
三、从依靠传统市场转变为传统市场与新型市场并举 |
四、产量与质量持续增长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的经济社会贡献 |
一、市场绩效 |
二、经济贡献 |
三、社会贡献 |
四、环境贡献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风险 |
一、纺织服装企业规模 |
二、纺织服装企业盈利能力 |
三、纺织服装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四、纺织服装企业投资回报能力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纺织服装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相关 |
第一节 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层面纺织服装业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三节 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比较分析 |
一、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 |
二、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政策评价:政府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政策演化及评价 |
一、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 |
二、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 |
第二节 加入WTO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三、数据来源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国外政策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六章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企业相关 |
第一节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理论假设 |
二、模型构建 |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四节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 |
一、行业供给侧改革现状分析 |
二、行业效率测度及分解分析 |
三、供给侧因子对行业效率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纺织服装供给侧改革结论与建议 |
第七章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影响的定量分析:消费者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产品消费者效用评价分析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理论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境外的经验启示及我国的战略与原则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经验 |
二、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
一、提高企业满意度 |
二、提高政府满意度 |
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 |
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
一、生态文明优先 |
二、区域协调发展 |
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
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
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3)中国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核心—边缘理论应用研究综述 |
1.2.2 旅游专业化研究综述 |
1.2.3 旅游业时空分异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中国经济边缘区 |
2.1.2 旅游专业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核心—边缘理论 |
2.2.2 新经济地理理论 |
第3章 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
3.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 |
3.2 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各维度发展水平及分布特征 |
3.2.1 旅游专业化程度的发展水平及分布特征 |
3.2.2 旅游专业化质量的发展水平及分布特征 |
3.2.3 旅游专业化深度的发展水平及分布特征 |
3.2.4 旅游专业化人力投入效率的发展水平及分布特征 |
3.3 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地区差距及演变 |
3.3.1 旅游专业化程度的地区差距 |
3.3.2 旅游专业化质量的地区差距 |
3.3.3 旅游专业化深度的地区差距 |
3.3.4 旅游专业化人力投入效率的地区差距 |
3.4 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的分布动态演变 |
3.4.1 旅游专业化程度的分布动态演进 |
3.4.2 旅游专业化质量的分布动态演进 |
3.4.3 旅游专业化深度的分布动态演进 |
3.4.4 旅游专业化人力投入效率的分布动态演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影响因素分析 |
4.1 旅游专业化综合评价指数测算 |
4.1.1 旅游专业化综合评价指数测算方法 |
4.1.2 旅游专业化综合评价指数测算结果 |
4.2 影响因素选取 |
4.3 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中国人口集聚对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文章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文章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文章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口集聚 |
2.1.2 劳动生产率 |
2.2 人口集聚理论与研究综述 |
2.2.1 人口集聚的成因 |
2.2.2 人口集聚的效应 |
2.3 劳动生产率理论与研究综述 |
2.3.1 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
2.3.2 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人口集聚特征与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 |
3.1 中国人口集聚度量与区域比较 |
3.1.1 人口集聚测量指标 |
3.1.2 人口集聚程度的省际比较与分析 |
3.2 中国人口空间集聚特征识别 |
3.2.1 人口空间分布情况分析 |
3.2.2 莫兰指数简介 |
3.2.3 全局自相关分析 |
3.2.4 局部自相关分析 |
3.3 中国劳动生产率度量与区域比较 |
3.3.1 劳动生产率测量指标 |
3.3.2 各省劳动生产率简单比较 |
3.3.3 各省劳动生产率差距度量 |
3.4 中国人口与劳动生产率空间集聚的关联性分析 |
3.4.1 劳动生产率空间集聚特征识别 |
3.4.2 人口与劳动生产率空间分布耦合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人口集聚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机制分析 |
4.1.1 人口集聚能够促进学习 |
4.1.2 人口集聚提高匹配效率 |
4.2 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
4.2.1 面板数据模型及估计方法 |
4.2.2 实证模型与指标选取 |
4.2.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4.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 高低技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
4.3.1 相关性分析 |
4.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 人口集聚对第二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
4.4.1 相关性分析 |
4.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 |
5.1 分位数回归方法简介 |
5.2 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 |
5.2.1 总体人口集聚影响的分位数效应 |
5.2.2 高低技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分析 |
5.3 高技能人口集聚对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化影响 |
5.3.1 高技能人口集聚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 |
5.3.2 高技能人口集聚对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 |
5.3.3 高技能人口集聚对总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系数差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
6.1 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非线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6.1.1 区域异质性下的人口集聚作用差异 |
6.1.2 人口集聚影响的边际效应递增 |
6.2 非线性实证模型构建 |
6.2.1 门限面板回归方法简介 |
6.2.2 门限变量选取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人口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 |
6.3.2 人口集聚对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 |
6.3.3 人口集聚对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5)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可能的创新点 |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环境规制理论 |
三、绿色技术进步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贸易开放与环境规制关系的研究进展 |
一、贸易开放对环境规制的影响 |
二、环境规制对贸易开放的影响 |
第三节 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进步关系的研究进展 |
一、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 |
二、绿色技术进步对环境规制的影响 |
第四节 绿色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关系的研究进展 |
一、绿色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
二、人力资本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 |
第五节 贸易开放与人力资本关系的研究进展 |
一、贸易开放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
二、人力资本对贸易开放的影响 |
第六节 已有研究评述与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一、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
第三章 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影响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 |
一、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 |
二、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以绿色技术进步为传导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技术进步的理论模型 |
一、环境规制影响绿色技术进步的理论模型 |
二、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技术进步的理论模型 |
第三节 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影响人力资本的理论模型 |
一、环境规制影响人力资本的理论模型 |
二、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以绿色技术进步为传导影响人力资本的理论模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贸易开放指标测算 |
一、贸易开放指标测算方法 |
二、贸易开放度测算结果 |
第二节 环境规制指标测算 |
一、环境规制指标测算方法 |
二、环境规制强度测算结果 |
第三节 绿色技术进步指标测算 |
一、绿色技术进步指标测算方法 |
二、绿色技术进步测算结果 |
第四节 人力资本水平指标测算 |
一、人力资本水平指标测算方法 |
二、人力资本水平测算结果 |
第五节 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的关联分析 |
一、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进步的关联分析 |
二、贸易开放下绿色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关联分析 |
三、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与人力资本的关联分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一、核心变量测算结果 |
二、核心变量关联分析 |
第五章 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影响绿色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一、基本模型构建 |
二、变量说明 |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二、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空间GMM估计 |
二、两步法动态系统GMM估计 |
第五节 结论 |
第六章 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影响人力资本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一、基本模型构建 |
二、变量说明 |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估计方法 |
二、估计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绿色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检验 |
一、中介效应检验模型 |
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
第五节 结论 |
第七章 贸易开放下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影响人力资本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第二节 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 |
一、研究启示 |
二、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6)区域经济福利 ——核算、差异性及均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经济福利的测算与评价研究 |
2.1.2 经济福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经济福利的测算与评价研究 |
2.2.2 经济福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2.2.3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研究 |
第3章 相关基础理论 |
3.1 经济福利与区域经济福利 |
3.1.1 福利 |
3.1.2 经济福利 |
3.1.3 区域经济福利 |
3.2 经济福利与相关因素关系理论 |
3.2.1 经济福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 |
3.2.2 经济福利与国民所得关系理论 |
3.2.3 经济福利与收入分配关系理论 |
3.2.4 经济福利与个人消费关系理论 |
3.2.5 经济福利与公共产品关系理论 |
3.2.6 经济福利与资源环境关系理论 |
3.3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3.3.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3.3.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第4章 区域城乡经济福利核算 |
4.1 区域经济福利核算理论依据 |
4.1.1 国民经济福利核算标准 |
4.1.2 国民经济福利核算指标梳理 |
4.2 经济福利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核算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核算 |
4.3.1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分项核算 |
4.3.2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核算 |
4.4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核算 |
4.4.1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分项核算 |
4.4.2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核算 |
第5章 区域经济福利核算分析 |
5.1 区域加权消费总额核算分析 |
5.2 区域公共财政支出收益总额核算分析 |
5.3 区域私人防御性支出总额核算分析 |
5.4 区域无酬劳动价值总额核算分析 |
5.5 区域净资本增长总额核算分析 |
5.6 区域资源环境耗损成本总额核算分析 |
5.7 区域经济福利总额与人均经济福利核算分析 |
第6章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测算分析 |
6.1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的测算方法 |
6.2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差异性测算分析 |
6.2.1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分类差异 |
6.2.2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变动趋势差异 |
6.2.3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空间分布差异 |
6.2.4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度计算 |
6.3 区域经济福利分项差异性测算分析 |
6.3.1 区域消费差异 |
6.3.2 区域公共财政支出收益差异 |
6.3.3 区域私人防御性支出差异 |
6.3.4 区域净资本增长差异 |
6.3.5 区域资源环境耗损差异 |
6.4 区域城乡经济福利差异性测算分析 |
6.4.1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总体差异 |
6.4.2 区域城镇经济福利分项差异 |
6.4.3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总体差异 |
6.4.4 区域乡村经济福利分项差异 |
6.4.5 区域城乡经济福利总体差异 |
6.4.6 区域城乡经济福利分项差异 |
第7章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性成因分析 |
7.1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过大的后果 |
7.2 区域经济福利差异成因分析 |
7.2.1 区域经济福利总体差异成因分析 |
7.2.2 区域消费差异成因分析 |
7.2.3 区域公共财政支出差异成因分析 |
7.2.4 区域通勤支出差异成因分析 |
7.2.5 区域资源环境耗损差异成因分析 |
7.3 区域经济福利城乡差异成因分析 |
第8章 区域经济福利均衡发展路径选择 |
8.1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
8.2 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提升公共产品供给水平 |
8.3 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8.4 加速推进落后地区城镇化进程 |
8.5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
8.6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
8.7 加强区域开放合作,实现区域共赢 |
8.8 在低福利区域中培育增长极,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典型干旱资源开发型区域生态效率评估及提升策略分析 ——以新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
1.3.1 生态效率概念研究 |
1.3.2 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研究 |
1.3.3 生态效率应用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资源开发型城市的界定 |
2.2 干旱区的界定与存在的问题 |
2.2.1 干旱区概况 |
2.2.2 干旱区存在的问题 |
2.3 新疆发展现状 |
2.3.1 新疆社会经济概况 |
2.3.2 自然资源禀赋 |
2.3.3 生态环境状况 |
2.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2.4.1 研究内容 |
2.4.2 研究方法 |
2.4.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新疆农业生态效率实证研究 |
3.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研究样本与数据选择 |
3.2 评价方法 |
3.3 静态生态效率测度及分析 |
3.3.1 省级层面测度及分析 |
3.3.2 区域层面测度及分析 |
3.3.3 地州市层面测度及分析 |
3.4 动态生态效率分析(Malmquist指数分析) |
3.4.1 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3.4.2 空间分布分析 |
3.5 农业生态效率投入产出冗余分析 |
3.5.1 农业生态效率损失原因分析 |
3.5.2 改善途径分析 |
3.6 影响因素分析 |
3.6.1 研究现状 |
3.6.2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3.6.3 模型建立 |
3.6.4 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工业生态效率实证研究 |
4.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2 研究样本与数据选择 |
4.2 评价方法 |
4.3 静态生态效率测度及分析 |
4.3.1 省级层面测度及分析 |
4.3.2 区域层面测度及分析 |
4.3.3 地州市层面测度及分析 |
4.4 动态生态效率分析(Malmquist指数分析) |
4.4.1 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4.4.2 空间动态分析 |
4.5 投入产出冗余分析 |
4.5.1 不同地区投入指标冗余分析 |
4.5.2 改善途径分析 |
4.6 影响因素分析 |
4.6.1 研究现状 |
4.6.2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4.6.3 模型建立 |
4.6.4 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疆综合生态效率实证研究 |
5.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2 研究样本与数据选择 |
5.2 评价方法 |
5.3 静态生态效率测度及分析 |
5.3.1 省级层面测度及分析 |
5.3.2 区域层面测度及分析 |
5.3.3 地州市层面测度及分析 |
5.4 动态生态效率分析(Malmquist指数分析) |
5.4.1 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5.4.2 空间分布分析 |
5.5 投入产出冗余分析 |
5.5.1 不同地区投入指标冗余分析 |
5.5.2 各项投入指标冗余分析 |
5.6 影响因素分析 |
5.6.1 研究现状 |
5.6.2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5.6.3 模型建立 |
5.6.4 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疆生态效率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
6.1 问题和不足 |
6.1.1 农业生态效率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
6.1.2 工业生态效率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
6.1.3 新疆综合生态效率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
6.2 提升策略和路径研究 |
6.2.1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6.2.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提高经济质量 |
6.2.3 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和推广力度 |
6.2.4 积极利用外资,提高外资引进质量 |
6.2.5 加强环境规划和环境保护管理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对新疆农业生态效率研究得出的结论 |
7.1.2 对新疆工业生态效率研究得出的结论 |
7.1.3 对新疆综合生态效率研究得出的结论 |
7.1.4 对新疆生态效率提升策略研究得出的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和发表论文 |
(8)天润乳业借壳上市的动因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借壳上市的动因研究 |
1.3.2 借壳上市的绩效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借壳上市的相关概述和理论 |
2.1 借壳上市的相关概念 |
2.1.1 壳与壳公司 |
2.1.2 借壳上市 |
2.1.3 借壳上市的相关规定 |
2.1.4 借壳上市的优缺点 |
2.1.5 借壳上市的模式 |
2.2 借壳上市的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协同效应理论 |
2.2.2 市场时机理论 |
2.2.3 信息与信号理论 |
2.2.4 政府干预理论 |
2.3 借壳上市财务绩效评价 |
3.天润乳业借壳新疆天宏上市的案例分析 |
3.1 案例背景 |
3.1.1 天润乳业概况 |
3.1.2 新疆天宏概况 |
3.2 借壳上市的过程及股权结构变化 |
3.2.1 借壳上市过程 |
3.2.2 借壳上市后股权结构变化 |
3.3 天润乳业借壳上市的SWOT分析 |
3.4 天润乳业借壳上市的特点 |
3.4.1 采用多种借壳上市模式降低了借壳成本 |
3.4.2 双方政府部门的推动降低了整合风险 |
4.天润乳业借壳上市的动因及绩效分析 |
4.1 新疆天宏售壳动因 |
4.1.1 公司连年亏损已资不抵债面临退市风险 |
4.1.2 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保护壳资源 |
4.2 天润乳业借壳动因 |
4.2.1 市场形势所迫 |
4.2.2 提升产品知名度,为实现规模扩张奠定基础 |
4.2.3 借壳上市门槛相对较低,效率高 |
4.2.4 政策优势 |
4.2.5 地方政府的支持 |
4.3 天润乳业借壳上市绩效评价——基于财务分析评价法 |
4.3.1 盈利能力分析 |
4.3.2 营运能力分析 |
4.3.3 偿债能力分析 |
4.3.4 成长能力分析 |
4.3.5 现金流量分析 |
4.3.6 财务绩效评价小结 |
4.4 借壳上市后天润乳业的经营业绩提高 |
5.案例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借壳上市方案具备双赢效益 |
5.1.2 借壳上市交易可操作性强 |
5.1.3 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政策驱动是重组交易成功的基础 |
5.1.4 选择合适的壳资源和时机是借壳上市成功的前提 |
5.2 对企业借壳上市的启示 |
5.2.1 借壳上市为非上市公司提供上市途径和额外的融资渠道 |
5.2.2 借壳上市过程中要加强风险控制 |
5.2.3 实现借壳上市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政策驱动 |
5.2.4 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借壳上市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9)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大宗商品金融化的界定 |
1.3.2 大宗商品金融化的成因 |
1.3.3 大宗商品金融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 |
2.1 大宗商品的界定和金融化的内涵 |
2.1.1 大宗商品的界定 |
2.1.2 金融化的内涵 |
2.2 现代资产配置理论 |
2.2.1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 |
2.2.2 其他投资组合理论 |
2.3 波动溢出效应的定义和形成机制 |
2.3.1 波动溢出效应的定义 |
2.3.2 波动溢出效应的形成机制 |
2.4 大宗商品金融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作用机制 |
3 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的现状分析 |
3.1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金融化现象 |
3.1.1 我国商品指数波动的金融化现象 |
3.1.2 代表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金融化现象 |
3.2 大宗商品期货投资者结构的金融化现象 |
3.2.1 我国商品期货交易的主要品种 |
3.2.2 大宗商品市场投资者结构 |
3.3 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的金融化现象 |
4 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
4.1 我国股票市场现状 |
4.1.1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现状 |
4.1.2 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特征 |
4.2 模型设定 |
4.2.1 VAR-BEKK-GARCH模型的设定 |
4.2.2 波动溢出效应的Wald检验原理 |
4.3 样本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
4.4 实证分析 |
4.4.1 数据预处理与检验 |
4.4.2 模型滞后阶数确定 |
4.4.3 VAR-BEKK-GARCH模型实证分析 |
4.5 实证结论 |
5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10)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与趋同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和展望 |
2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趋同的理论与测度方法 |
2.1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同理论 |
2.1.1 循环累积因果论 |
2.1.2 增长极理论 |
2.1.3 中心-外围理论 |
2.1.4 倒“U”型假说 |
2.1.5 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理论 |
2.2 测度的相关方法 |
2.2.1 经济增长差异研究的方法 |
2.2.2 经济增长趋同研究的方法 |
2.3 数据来源与分析软件 |
3 新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 |
3.1 新疆地区经济现状分析 |
3.1.1 新疆区域划分 |
3.1.2 新疆经济现状 |
3.2 新疆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演变 |
3.2.1 新疆地区经济增长的绝对差异 |
3.2.2 新疆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对差异 |
3.2.3 新疆地区经济的极端差异 |
3.2.4 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分解 |
3.2.5 新疆地区经济的空间差异 |
3.3 本章小结 |
4 新疆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 |
4.1 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检验 |
4.1.1 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检验 |
4.1.2 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绝对β-趋同检验 |
4.1.3 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条件β-趋同检验 |
4.1.4 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俱乐部趋同检验 |
4.2 条件β-趋同的影响因素 |
4.2.1 投资率因素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 |
4.2.2 对外开放程度因素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 |
4.2.3 产业结构因素对新疆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新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新疆经济发展的走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规制对西北五省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D]. 周峰.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卢灿生. 深圳大学, 2020(11)
- [3]中国经济边缘区旅游专业化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英明. 新疆大学, 2020(07)
- [4]中国人口集聚对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赵阳. 吉林大学, 2020(08)
- [5]环境规制、绿色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D]. 戴军.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6]区域经济福利 ——核算、差异性及均衡发展研究[D]. 代金辉. 辽宁大学, 2019(10)
- [7]典型干旱资源开发型区域生态效率评估及提升策略分析 ——以新疆为例[D]. 周旭东. 新疆大学, 2019(12)
- [8]天润乳业借壳上市的动因与绩效评价研究[D]. 黄娟.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9]我国大宗商品金融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 任中杰.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6)
- [10]新疆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与趋同的实证研究[D]. 魏丹丹.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标签:劳动生产率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