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皮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黄迪,苏敏,高翔羽,李丽,赵丹丹,王惠颖,杨波,任漪,雷红林,金宝,张静[1](2021)在《新生儿黄疸筛查手机软件临床交叉对照试验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新生儿黄疸筛查手机软件基于图像胆红素值(IBB)与经皮胆红素值(TcB)相比的相关性、一致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及产科病房的日龄≤28 d、胎龄≥ 35周, 且未经蓝光治疗的新生儿, 随机分组交叉对照检测胸骨前皮肤黄疸值。试验Ⅰ组先用试验器械(iPhone 6手机和哪吒保贝?手机软件), 后用对照器械(JM-103经皮测黄疸仪);试验Ⅱ组先用对照器械;后用试验器械。记录性别、日龄、胎龄、出生体质量和连续检测3次的均值。采用积矩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图一致性分析、t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185例新生儿, 其中男99例、女86例, 日龄中位数5 d(3~8 d), 胎龄(37.6 ± 1.7)周, 出生体质量(2 950±645) g。IBB与TcB有较好的相关性(r=0.860, P<0.05)和较强的一致性(95.1%的样本落在95%一致性区间内)。在不同性别、日龄、胎龄和出生体质量等亚组也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和较强的一致性。≤7 d、>37周和>2 500 g亚组的一致性相对更好。IBB预测TcB>256.5 μmol/L的能力好于预测TcB>171.0 μmol/L的能力, ROC曲线下面积为0.93, 最佳预测界值为232.6 μmol/L, 敏感性96.7%、特异性82.6%。IBB与TcB检测3次的均值的差值, 小于IBB与TcB第1次检测值的差值[(12.0±34.4) μmol/L比(14.4±38.6) μmol/L, P=0.038]。未出现医疗不良事件, 未发生器械本身缺陷。结论 IBB与TcB有较好的相关性及较强的一致性, IBB预测TcB>256.5 μmol/L的能力好于预测TcB>171.0 μmol/L的能力, 使用安全。
王博[2](2021)在《抚摸护理干预联合预警机制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护理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抚摸护理干预联合预警机制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护理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展开预警机制干预,试验组予以抚摸护理联合预警机制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TBIL)、黄疸指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76%)较对照组(19.0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黄疸消退、首次排便、胎便转黄的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摸护理干预联合预警机制可有效改善黄疸新生儿病情,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而缩短患儿病情缓解时间。
刘国玉,付洪涛,侯桂军[3](2021)在《智能手机程序检测新生儿胆红素浓度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智能手机程序自动拍照检测胆红素(AIB)浓度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至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以下3种方法测新生儿胆红素浓度:(1)采集肘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SB)浓度;(2)采用经皮黄疸测试仪测定经皮胆红素(TcB)浓度;(3)采用智能手机程序AIB浓度。对其AIB与TSB浓度、TcB与TSB浓度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对3种方法检测新生儿胆红素浓度的AIB与TSB浓度、TcB与TSB浓度一致性进行分析,再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对其中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得到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第202002901),并且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 300例患儿的TSB、TcB和AIB浓度分别为(192.2±66.5)μmol/L、(195.3±70.2)μmol/L和(198.7±52.6)μmol/L,其AIB和TSB浓度、TcB和TSB浓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33、0.564,P=0.182、0.586)。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结果提示,检测新生儿AIB与TSB、TcB与TSB浓度均具有较强一致性[96.0%(288/300)、97.0%(291/300)]。新生儿AIB与TSB、TcB与TSB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r=0.601、0.783,P=0.024、0.018)。(2)胎龄>35周患儿AIB和TcB与TSB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41、0.188,P=0.974、0.867);胎龄<35周患儿TcB与TS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5,P=0.175),AIB和TSB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1,P=0.002)。不同胎龄、不同日龄新生儿AIB与TSB、TcB与TSB浓度均有较强的一致性。(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本组新生儿AIB、TcB浓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3(95%CI:0.614~0.723,P=0.014)和0.690(95%CI:0.604~0.776,P=0.027)。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AIB浓度的最佳临界值为193.247μmol/L时,对于诊断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敏感度为68.7%,特异度为67.4%;TcB浓度最佳临界值为189.348μmol/L时,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1.2%。结论本组新生儿AIB和TcB与TSB浓度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诊断新生儿黄疸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智能手机程序因其无创,而更容易被出院后需进行胆红素浓度检测的随访患儿接受。
刘晓会,张艳翠,周素香,冀明芳,田玉贤,蒋海燕[4](2020)在《新生儿黄疸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患儿胆红素增高程度及光疗对血清胆红素(TSB)及经皮胆红素(TCB)测定结果相关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23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TSB水平将患儿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每例患儿先进行TCB检测,30 min后采集血液样本进行TSB检测。分析光疗前3组患儿TCB、TSB检测结果及相关性和高危组患儿光疗后12 h TCB、TSB检测结果关系。结果高危组患儿额部、胸部及额胸部TCB值均显着低于TS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胸部TCB值与TSB水平差值最小;中危组和低危组患儿额部、胸部及额胸部TCB值与TS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额胸部TCB值与TSB水平差值最小。相关性分析显示,光疗前高危组患儿胸部TCB与TSB检测结果相关性最低(r=0.781,P<0.001);中危组和低危组额胸部TCB与TSB检测结果相关性高(r=0.911,P<0.001;r=0.899,P<0.001)。光疗12 h后,高危组额部、额胸部TCB值与TS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额部TCB值与TSB水平差值最小。结论新生儿黄疸中低危患儿TCB检测结果与TSB一致性最好,高危患儿TCB检测结果与TSB一致性相对最低,需考虑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校正,以提升诊断准确性,并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
张湘,梁庄严[5](2020)在《观察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血清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差异》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观察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血清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差异。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终止时间分别设定为2017年12月与2019年12月,将105名足月新生儿黄疸患者纳入研究,对其经皮胆红素(TCB)与血清胆红素(TSB)水平进行测定,再对所有患者的TCB与TS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黄疸患者的经皮胆红素水平对比血清总胆红素及血清间接胆红素,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新生儿黄疸患者经皮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及血清间接胆红素两两对比结果均呈线性相关(P=0.0000);患者黄疸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随着总胆红素浓度的升高也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并且当总胆红素浓度处于60.1 umol/L时,黄疸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均高于其他浓度水平。(P <0.05)。结论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血清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具有高度相关性,但是经皮胆红素测定具有高效、快捷、无创、简单以及动态监测的优势,将其作为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的监测手段价值显着。
蒋海燕[6](2020)在《新生儿黄疸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经皮胆红素(Transcutaneous bilirubin,TCB)及血清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7月宽城县医院新生儿重症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236例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清胆红素水平将患儿分为高危组(n=74)、中危组(n=91)及低危组(n=71);依据入院日龄分为早期组(n=110)、晚期组(n=126)。采用JM-103经皮胆红素检测仪进行TCB检测,在TCB检测后30min内采集血液样本进行TSB检测。分析光疗前、光疗后24h TCB、TSB检测结果及相关性;分析24h~7d、7d后TCB、TSB检测结果及相关性。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结果:1.236例黄疸患儿男性113例,女性123例;出生胎龄35~41周,平均孕周38.2±1.4周;出生体质量平均值为2743.5±403.5g,入院日龄1~28d,平均值为8.3±1.7d。不同组在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危组患儿胎龄、光疗开始时间、出生1min Apgar评分显着低于中危、低危组(P<0.05),光疗持续时间显着长于中危组与低危组(P<0.05)。2.光疗前高危组、中危组及低危组TSB平均值分别为15.1±3.2mg/dl、13.2±3.5mg/dl与12.1±2.9mg/dl。高危组患儿额部、胸部及额胸部TCB平均值均显着低于TSB检测结果(P<0.05);中危组与低危组患儿额部、胸部及额胸部平均值与TSB检测结果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光疗前高危组胸部TCB与TSB检测结果相关性最低(r=0.781,P<0.001);中危组额胸部TCB均值与TSB相关性最高(r=0.911,P<0.001);低危组额胸部TCB均值与TSB相关系数r=0.899(P<0.001)。3.光疗24后高危组、中危组及低危组TSB平均值分别为12.1±2.4mg/dl、11.2±2.8mg/dl与10.4±2.6mg/dl,不同组TCB不同位置检测结果均不同程度高于TSB。高危组患儿胸部TCB显着高于TS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部及额胸部均值与TSB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危组患儿胸部TCB、额胸部TCB均值显着高于TSB,额部TCB与TSB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低危组光疗24h后额部、胸部TCB及额胸部TCB均值与TSB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光疗24h后高危组额部TCB与TSB检测结果相关性最低(r=0.615,P<0.001);低危组额部TCB均值与TSB相关性最高(r=0.896,P<0.001);中危组额部TCB与TSB相关系数r=0.842(P<0.001)。4.110例早期组(生后24h~7d)患儿于光疗前进行了TCB及TSB检测,126例晚期组患儿(出生7d后)在光疗前进行了TCB及TSB检测。早期组患儿额部、胸部及额胸部平均值TCB与TSB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晚期组患儿额部、胸部及额胸部平均值TCB均显着低于TSB(P<0.05)。结论:1.TCB可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筛查及诊断方法,其在光疗前与TSB具备良好的相关性;2.TCB可一定程度反应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对光疗的反应,可作为光疗效果的动态观察指标;3.TCB在中低危组患儿中的检测结果与TSB一致性更好,在高危组患儿中的检测结果与TSB一致性相对较低,需考虑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校正,以提升诊断准确性,并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4.日龄可能是TCB检测准确性的重要因素,7d以内的TCB测量与TSB结果更为接近。
陈维婉,魏楚洪[7](2019)在《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在小儿黄疸诊疗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在小儿黄疸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疑似小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测总胆红素法检测,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黄疸患儿和非黄疸患儿的总胆红素水平,分析经皮测总胆红素法诊断小儿黄疸的准确性。结果:黄疸患儿的经皮测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非黄疸患儿(P<0.05);经皮测总胆红素筛查黄疸患儿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31%、94.44%)。结论: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可为临床诊疗小儿黄疸提供参考,值得推广。
胡婧,程雁[8](2019)在《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诊断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98例黄疸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并将同期于本院出生的32例正常新生儿纳入对照组。根据黄疸原因将观察组新生儿分为感染因素组(53例)、围生因素组(29例)及其他因素组(16例),另根据其黄疸严重程度将观察组新生儿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39例)。比较各组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利用ROC曲线评估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因素组、围生因素组及其他因素组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均P <0.05),转铁蛋白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均P <0.05)。感染因素组新生儿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着高于围生因素组和其他因素组(均P <0.05),围生因素组与其他因素组新生儿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总胆汁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均P <0.05),血清转铁蛋白水平则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均P <0.05)。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重度黄疸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914、0.992,均P <0.001)。结论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黄疸严重程度的诊断效果显着,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还能评估黄疸病因,对于预测患儿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陈为俊[9](2019)在《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及相关指标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讨论母婴血型不相容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学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在HDN预测、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价值,包括ABO-HDN和少见疑难RhD-HDN。材料与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2015年5月2016年6月确诊为ABO-HDN的264例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血型鉴定、溶血病三项试验(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不规则抗体、血常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及胆红素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4例RhD-HDN病人的孕婴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分析;同时选取溶血三项试验均阴性的新生儿1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指标同上,最后做出总结分析。结果:统计264例确诊为ABO-HDN的新生儿检测指标,溶血三项试验结果:百分比最高的组为放散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两者均阳性占67.2%,其次为放散试验单独阳性组占18.6%,三项试验均阳性组比例最低占11.2%,但三项试验均阳性的组HDN患儿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与其余组比较明显降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数比较其余组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RhD-HDN,溶血三项试验均为阳性3例,直抗试验单独阳性1例,不规则抗体均为阳性,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分别为Rh抗-D2例,抗-E1例,抗-cE1例(ABO合并Rh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症状均在24小时之内。结论:产前孕妇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作为妇产科常规产检项目用于预测HDN,不规则抗体阳性可以作为预测Rh-HDN和ABO合并Rh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依据;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特别是放散试验是确诊HDN最敏感的血清学检测指标;三项试验均阳性的HDN新生儿贫血严重;新生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胆红素检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可作为临床儿科诊治HDN的实验室辅助动态监测指标。
韩姗姗[10](2019)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GRADE研究方法,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原则,参考当前最佳证据,制定中国《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以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提高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减少母婴分离,增加人文关怀。方法:1.召开启动会对指南制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前期探讨,并通过问卷进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排序。2.运用网络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对中英文数据库进行中成药的检索,检索时间均由建库至2019.1.1,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查,获得最终目标文献,并形成文献证据登记表和文献特征提取表。3.对于不同的研究类型应用不同的条目/量表进行偏倚评估:对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文献予AMSTAR-2量表评估;对于RCT予ROB风险偏倚评估,对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观察性研究予MINORS量表评估。4.运用Revman5.3软件对一致性程度较高的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获得相应森林图。5.专家共识:1)德尔菲法:遴选不少于30个全国各地正高职称以上的儿科/新生儿科中西医专家,以邮件方式对其展开三轮问卷,统计其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专家意见协调程度指标,同时针对中成药的推荐意见进行投票表决;2)共识会议:对通过问卷仍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再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成一致。6.运用GRADE系统对经循证研究和专家共识达成一致的中成药进行质量评价形成证据总结表,并综合德尔菲票数、患者利益对中成药作出最终推荐。结果:1.循证研究:最终10种中成药67项研究纳入证据,包括41项茵栀黄制剂研究(口服液23、颗粒18)、9项清肝利胆口服液、4项四磨汤口服液、6项黄疸茵陈颗粒、2项清开灵冲剂、2项茵陈五苓糖浆、1项消炎利胆片、1项黄栀花口服液、1项肝舒乐颗粒。2.专家共识:明确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适用人群对象、时机和范围、优势证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相关等描述。3.质量评价:最终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黄疸茵陈颗粒、茵陈五苓糖浆、四磨汤口服液5种中成药纳入GRADE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茵栀黄制剂/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总体质量证据等级为C级,其余均为D级。4.形成推荐意见:推荐单独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可降低光疗发生率(1B);推荐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1C),降低黄疸消退失败率(2C),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考虑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失败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效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热重于湿(专家共识)。考虑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可降低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日均胆红素下降率,缩短黄疸消退时间(2C);中医属阳黄湿重于热。推荐服用茵陈五苓糖浆治疗新生儿黄疸(IV类证据,D级推荐),中医属阳黄,小便不利(专家共识)。暂不建议黄疸茵陈颗粒(2D)、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2D)。结论:依据GRADE系统和共识结果,最终对茵栀黄口服液予以强推荐,对茵栀黄颗粒、清肝利胆口服液给予弱推荐,对茵陈五苓糖浆给予D级推荐,暂不推荐黄疸茵陈颗粒和四磨汤治疗新生儿黄疸。
二、经皮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皮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3)智能手机程序检测新生儿胆红素浓度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2 检测方法 |
1.2.3 智能手机程序操作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 采取3种方法对本组3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胆红素浓度检测结果比较 |
35周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3种方法检测胆红素浓度结果比较'>2.3 对胎龄>35周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3种方法检测胆红素浓度结果比较 |
2.4 对胎龄≤35周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3种方法检测胆红素浓度结果比较 |
2.6 对日龄≥10 d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3种方法检测胆红素浓度结果比较 |
2.7 AIB和TcB浓度的ROC曲线分析 |
3 讨论 |
(4)新生儿黄疸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一般资料 |
1.4 研究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3组患儿一般资料 |
2.2 3组患儿光疗前TCB及TSB检测结果 |
2.3 光疗前TCB与TSB检测结果相关性 |
2.4 高危组患儿光疗后TCB及TSB检测结果 |
3 讨 论 |
(5)观察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血清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新生儿黄疸患者经皮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及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 |
2.2 新生儿黄疸患者经皮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及血清间接胆红素相关性分析 |
2.3 总胆红素浓度与黄疸预测值分析 |
3. 讨论 |
(6)新生儿黄疸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风险评估及早期筛查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在小儿黄疸诊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黄疸患儿和非黄疸患儿经皮测总胆红素检测结果对比 |
2.2 经皮测总胆红素法诊断黄疸的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对比 |
2.3 经皮测总胆红素法诊断黄疸的效能评价 |
3 讨论 |
(8)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诊断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病因黄疸新生儿与对照组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
2.2 不同严重程度黄疸新生儿与对照组新生儿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
2.3 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重度黄疸的诊断效能 |
3 讨论 |
(9)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及相关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研究对象 |
2.方法 |
2.1 病例与样本 |
2.2 实验分组 |
2.3 检测项目和实验方法 |
3.纳入标准 |
4.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血型与性别 |
2.溶血三项和不规则抗体试验 |
3.其他相关检验指标水平 |
4.4例Rh血型系统引起的HDN |
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溶血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10)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缩略语 |
2.0 引言 |
2.1 研究现状 |
2.1.1 流行病学 |
2.1.2 机制 |
2.1.3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
2.1.4 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增高的原因 |
2.1.5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类型 |
2.1.6 诊断 |
2.1.7 治疗 |
2.1.8 中医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 |
2.1.9 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优势及不足 |
2.2 指南制定过程 |
2.2.1 构建临床问题 |
2.2.2 循证研究 |
2.2.3 专家共识 |
2.2.4 形成证据概要表 |
2.2.5 形成推荐意见 |
2.2.6 形成初稿 |
2.3 讨论 |
2.3.1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类分析 |
2.3.2 关于中医证型、时机问题 |
2.3.3 关于原始研究的设计质量 |
2.3.4 关于干预措施的相关问题 |
2.3.5 关于结局指标的相关问题 |
2.3.6 关于发表偏倚的问题 |
2.3.7 关于调查问卷的问题 |
2.3.8 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问题 |
2.4 结论 |
2.4.1 茵栀黄口服液 |
2.4.2 茵栀黄颗粒 |
2.4.3 清肝利胆口服液 |
2.4.4 茵陈五苓糖浆 |
2.5 创新点及意义 |
2.6 不足与展望 |
2.6.1 存在不足 |
2.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经皮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黄疸筛查手机软件临床交叉对照试验结果分析[J]. 黄迪,苏敏,高翔羽,李丽,赵丹丹,王惠颖,杨波,任漪,雷红林,金宝,张静.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20)
- [2]抚摸护理干预联合预警机制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护理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 王博.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16)
- [3]智能手机程序检测新生儿胆红素浓度的临床价值[J]. 刘国玉,付洪涛,侯桂军.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1(02)
- [4]新生儿黄疸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相关性分析[J]. 刘晓会,张艳翠,周素香,冀明芳,田玉贤,蒋海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29)
- [5]观察经皮胆红素测定与血清胆红素测定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的差异[J]. 张湘,梁庄严. 新疆医学, 2020(09)
- [6]新生儿黄疸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相关性的研究[D]. 蒋海燕.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7]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在小儿黄疸诊疗中的应用[J]. 陈维婉,魏楚洪. 黑龙江医药, 2019(04)
- [8]血清总胆汁酸、转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诊断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J]. 胡婧,程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9]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及相关指标分析[D]. 陈为俊. 青岛大学, 2019(03)
- [10]基于GRADE系统方法的中成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韩姗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