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简·爱》看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论文文献综述)
黄鹤[1](2021)在《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母爱是自文学诞生以来亘古不变的主题,其中包含了复杂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母性对女性而言究竟是外在的社会制度规约还是内在的生命本能这一命题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广泛传播引起国内众多女性作家的思考。她们通过母亲身份重新发现、母亲形象的塑造、母女关系的梳理、母系谱系的拟建来凸显母亲生存真相,完成母亲角色从伦理价值本位到个体生命价值本位的转变,形成女性写作独有的精神内涵。本文希望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母性主题小说研究来探寻女性主体性建构之途,让母亲从天上回归现实大地重建人的乐园。本文七个部分,正文共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首先回顾了历史变迁中的母亲书写。在漫长的父权社会中被供奉于孝亲圣坛的母亲书写是传统社会伦理的文化符码。五四时期以张扬人性为旨归的母亲书写,革命战争年代融入民族国家叙事成为大众精神皈依的母亲书写,建国后处于“同一性”暴力中的母亲书写都将母爱内化为集体无意识,是地母原型在不同历史文化语境的具象化。同时本部分界定了“新时期文学”、“女性文学”、“母性”概念,并说明选题意义、创新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一章探讨中西传统文化比较视野下母亲身份发现。母亲身份赋予了女性生存体验的丰富性及复杂性。对具有母亲身份的女性而言,女儿性、妻性与母性应该是三性一体的,三者缺一不可,对母亲的全面认识应该涵盖在“三性”的层面上去获得。本章在比较中西性别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道互补的性别文化格局中重新发现母亲身份,探讨女儿性、妻性、母性在女性生命长河之中的轮次替更、生命意识的消长。并阐述母职与母权在封建宗法社会人伦秩序网中具体实践形态。第二章阐释母性主题小说的多重意义。从原型理论的视角对母性崇拜进行象征意义诠释,从母亲的生理特征对母性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做辩证的思考,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恋母情结对中国传统母性文化审美特质进行意义探寻。第三章通过新时期以来母亲形象的塑造来直抵生命本质。母亲形象是透视女性生存境遇的一面多棱镜,本章通过女性作家塑造的欲望化母亲、“不合适”母亲、性别僭越母亲三种反传统母性的母亲形象来展现女性生存百态图。女性作家通过对母亲真实生命形态的还原和母性负面特质的审视来拆解母亲神话和重建母性主体性。第四章通过新时期以来母女关系的书写来重返母亲“后花园”。女性对自我的定义是非个体的而是社团的,女性作家通过审视自己和母亲、祖母、姐妹之间的关系来确立自我的社会性别。本章探讨母女纽带断裂的历史原因和从心理学角度解读“私人化写作”中母女关系“孤城之困”。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家族小说的繁荣表征着女性踏上了寻母之途,开始建构女性谱系。九十年代以来女作家创作的家族小说主题具有同一性:女儿的爱情之路被遥远的母系图腾诅咒,最终回归“母亲后花园”。第五章分析母性主题小说的叙事策略和话语重建。女性作家笔下的缺父叙事是女性作家八十年代“寻找男子汉”的文学梦想失落后的性别自觉,塑造出一大批强有力的地母型母亲。缺父叙事策略使母亲处于文本中心,肉身之父虽然缺席,精神之父仍居于家庭主导地位,母亲依然陷于男权话语的包围中。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有意从宏大历史时间叙事疏离出来,将母亲的故事写入参差的空间,建构了子宫、地窖、房间、浴缸等空间意象。这些空间意象都具有特定的文化隐喻,传递着女性隐秘幽晦的心理体验。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通过自传体形式、重建象喻系统、和为母亲重命名等叙事策略来表达女性重建话语权力的欲求。结语部分对新世纪以来母性主题小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底层写作与母性写作碰撞使得母亲不可见的艰难浮出现实地表,拐卖妇女、代孕母亲、产后抑郁、全职妈妈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健全的母性人格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性别自觉与文化自觉的女性作家必将以睿智的思考、细腻的感受和高度的人文情怀将新世纪母亲的故事写入历史的天空,开拓母性书写更广阔的天空。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创作成绩斐然,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母亲的故事。母亲们都曾经真实地活过爱过恨过,都有着不同于任何一个别的女人的不可复制的“生存真相”。女性作家在书写母亲故事的过程中以主体性眼光来审视母性反思母性,这应该是新时期以来母性主题小说最大的价值。同时女性作家母性谱系拟建、空间意象构建、缺父叙事策略都给女性小说带来新的审美空间。
孙晨阳[2](2021)在《中国古今女性画家的身份转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绘画的发展源于画家的不断创作和对艺术的虔诚追求,艺术家为艺术创作付出全部心血,女性画家在其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根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从事绘画创作的女性,但她们的绘画空间受到限制,没有独立的审美意识和自己的绘画语言,因此绘画作品的影响力较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她们不断成长,由家庭走向社会,开始关注国事,关注自我,逐步发展成为有个人绘画特色的女性画家,为艺术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当今女性画家已经成为了画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女性画家这支由弱变强的力量,在逐渐“变强”的过程中,其身份也在发生转变,由古代仅是将绘画作为兴趣爱好的女性,即“擅画者”,转变为将绘画作为终身职业的画家。本文第一章就文章的课题来源、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创新点和难点做阐述;第二章就女性画家的场域问题进行分析,分析女性画家的生存环境和古代女性画家的学画途径;第三章通过分析中国古今女性画家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作品内涵和绘画的特点,探究女性职业画家对古代女性“擅画者”的继承和发展,由此论证女性画家的身份发生了转变;第四章分析中国古今女性画家身份转换的原因及影响,探究女性画家的魅力和艺术的独特性,以此来激励女性画家在绘画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从而促进女性绘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文化体系的构建。
宋子昕[3](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研究表明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刘容[4](2020)在《《赛琵琶》故事的生成与传播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戏曲源远流长。从杂剧到传奇,从雅部到花部,戏曲的形式和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不断进步,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花部农谭》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研究地方戏曲的专门论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书中介绍的《赛琵琶》也代表了花部戏早期的艺术成就,并且流传至今,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本文拟对《赛琵琶》这部作品的生成过程和传播情况作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意图理清《赛琵琶》作为花部戏的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国地方戏曲的传播渠道和发展现状,以期挖掘出这部作品在戏曲史上的重要意义。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赛琵琶》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界定研究范围。第二部分论述《赛琵琶》的基本情况,首先考证《赛琵琶》这部作品产生的年代,推断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同时针对学界对于《赛琵琶》中主要角色陈世美原型问题的讨论,进行了一定的辨析。并且通过对比现存各版本的戏剧剧本,讨论《赛琵琶》剧本的原貌。第三部分分析《赛琵琶》的叙事,溯源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的生成过程。这部作品塑造人物的过程,与当时的社会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赛琵琶》的故事情节的生成,更受到了来自宋、元、明各个朝代的一些戏曲和话本的影响,集中了许多作品中优秀的情节设置,并有所发展。这是这部作品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第四部分总结清代至今《赛琵琶》的传播情况,分析不同时代不同传播媒介对这部戏曲作品的影响。《赛琵琶》作为一部生命力强,传播广泛的地方戏曲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文中研究了负心主题文学的衍变过程,探究《赛琵琶》的生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部剧在不同的媒介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历程,分析不同媒介对戏曲的传播产生的作用。
刘秀珍[5](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林懿[6](2019)在《“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文中研究说明无论在哲学、艺术、科技抑或政治领域,人文主义都是西方现代文明的中流纸柱。它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围绕人作为出发点和终极关照的元伦理视角,并以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主体性概念为基础,在抽象普世与微观个体两个层面设计并追求理想的人类生活和人性发展。人文主义为西方现代文明以至整个人类文明贡献了极为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思想界,人文主义却变成最具争议与分裂性的概念之一。它引发了一系列愤怒的争吵,人文主义的声誉也一落千丈。战后西方人文主义受到的冲击可用三个标志性节点进行划分。首先,是二战结束的岁月对大屠杀暴行·所进行的关于人性与西方文明的伦理反省。当时极具影响力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本质主义”倾向发起攻击,但在另一方面,萨特哲学又将人文主义中的个体自由、理性、自主意志和个人责任推向最高点。接下来的一轮人文主义冲击是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以法国(/欧陆)理论界为大本营的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思潮对人文主义立场进行清算。最后是从上世纪末起、以“9·11”事件为分水岭的世界政治格局变迁和科技发展。它们激发的对全球人类生存状况的重新想象给人文主义带来新的挑战。人文主义遭遇的猛烈攻击带来的影响波及西方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而文学和艺术研究领域由于其在人文主义发展史中的特殊地位,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自由人文主义诗学原则下的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由于其人文主义的深层立场以及它与人文主义人性观相适应的现实主义形式风格,在战后西方文坛中逐渐陷入困境。面对层出不穷的反人文主义挑战和针对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的批评,本论文中的三位女性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扎迪·史密斯——依然通过严肃深沉的思考,有意识地坚持了人文主义的基本立场并在创作中维护和继承了自由人文主义的文学观。她们还在人文主义受剧烈冲击的大背景下,坚持以人文主义立场为出发点来探查战后西方社会和人类生存状况的症结和出路,体现出人文主义者的社会担当和人性关怀。默多克(Iris Murdoch 1919-1999)是战后崭露头角的第一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她首先通过与萨特的人性观、文学观和自由主义观对话,恢复了与人文主义关系紧密的现实主义小说在思想与道德哲学方面的重要性。接着,默多克借助她的内向性道德哲学,努力恢复古典人文主义对整全人性的培养和教化作用。她的关注人物内在意识生活的小说有力地维护了与激进自由主义相对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社会文化观和人性观念。她的道德人文主义为战争暴行之后西方世界的道德反思提供了与存在主义的激越态度完全不同的古典化理解思路。在后期的神秘主义转向中,默多克对人文主义的批判又进入最深层,指向一种“超人文主义”的中间立场。不过,即便在人文主义批判的最深层和最激进处,默多克也没有偏向传统宗教神学和当代学者所称的反人文主义立场。她的晚期神秘主义立场可被视为一种被大幅度修改的人文主义:它携带着默多克在漫长的中前期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关怀,又同时指向超人类世界的开阔而神秘的“善”之真理。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 1939-)曾师从利维斯,她成长于一个更为平稳的社会氛围里,可被视为战后英国第二代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德拉布尔始终从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传统中展开她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的当代思索。她的早期小说聚焦女性特有的身心体验(特别是母性体验),在客观上推动了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声与传播,同时也帮助过往被忽略的女性生活作为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人性经验进入到人文主义的关照之下,并给后者带来新的启发。中后期德拉布尔小说在人文主题上的拓疆则与利维斯按从窄到宽的路径发展起来的关注“个体、文化、(异)文明”的英国小说人文传统正相契合。德拉布尔笔下的人物从人文主义人性化(个性化)、反人文主义分裂状态到人文主义主体重构的变化路径勾勒了作家对现实主义人文传统遭受的攻击所经历的逐步了解、积极应对并最终超越的过程。默多克早早就认识到、自己却没走上的那种“包含一切人与一切事”的光辉丰盈的小说道路,德拉布尔一直在尝试着走下去。她的作品在反人文主义思潮最盛的时期为英国自由主义文学传统赢得了一例宝贵的实践延续,其中蕴含的人文主义启示尽管没有被付诸于体系化的理论建树,却与默多克、列维纳斯等人在战后开展的人文主义哲学思辨形成了较强的可通约性。史密斯(Zadie Smith 1975-)在“9·11”爆发之前的写作或许还不介意接近后现代反讽精神和反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甚至乐意去触碰尼采这一自由世界的异质话语。然而到了后“9·11”时期,史密斯在小说和评论文章里体现出来的严肃性和自由人文主义色彩则没有人能够怀疑了。随着史密斯近二十的创作生涯发展和学界对她认识的加深,史密斯与德拉布尔和默多克等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前辈作家的承袭关系也越发清晰。在“9·11”之后全球政治格局变迁和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史密斯的创作实践不仅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包容性和自我修进潜力,也表明了具有“超政治”惰性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同样能够在关键时期以积极姿态维护其自由、平等、民主的信念。她通过《白牙》《论美》等主要小说作品传达出的社会文化立场对英国自由人文主义传统的进行了再想象,并且把这种关注人性情感联结、微观个人自由空间和真实生活体验的传统“升级”到了新的世界背景中。她的立场可被视为一种“新自由人文主义”。在小说形式技法上,利维斯、瓦特等人所阐发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在史密斯身上得到了重新“问题化”的机会并获得了新的内涵、拓展了形式技法的疆域。史密斯的小说创作还帮助发展了“后现代现实主义”这一新型小说形式风格。对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来说,他们对人文主义基本观念的攻击主要出于对它的失望幻灭之情,认为它没有能够守卫它所强调的人性理想和它所展望的自由、平等、合乎人性的人类社会理想,但他们却并不是在根本上反对人文主义的这些人文理想。本论文所论述的三位女作家面对反人文主义者们各种激烈的批评观点时,均表现出开明理解的态度。她们积极回应借鉴反人文主义风潮的可取部分,并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与改造。但与此同时,她们更是发挥才智与反人文主义风潮针锋相对,或是指出其弱点和误区,或是巧妙地将其纳入更广义的人文传统之下,最终三人都清晰地表明她们的人文主义立场。她们对人文主义立场的坚持从来不是不容异见的、或是完全没有自我怀疑的,但她们终究将这些迟疑、动摇、虚心接纳、再思索、重新肯定人文主义立场的过程融入了她们更为地道的人文主义处世态度之中。但是,对于根本上意在摧毁人文主义人性价值的观念体系,如法西斯主义、恐怖主义、非人性的意识形态划分等,三位作家都表现出毫不犹豫的、无条件的抗争态度。“伟大传统”为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贡献了小说领域里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准则和一批最成功的实践成就。在英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中,“伟大传统”所表现的这种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又与作为社会政治观念的英式自由人文主义立场密切关联、甚至合而为一,这又使得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小说家们的写作具有十分特殊的“英国脾性”。相对于追求纯粹的美学效果,“伟大传统”下的小说创作更注重对个体意识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担当,并在文本中努力促成微观的自主个体与宏观的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互动。此外,“伟大传统”本身对小说形式技法的多样性就持一种较为开明的态度。对本论文探讨的三位作家而言,“伟大传统”是变化、发展和延续的,它并不是处在奄奄一息的末尾,而是从利维斯为其命名时才刚刚开始获得完全自觉的艺术意识。
时玲玲[7](2019)在《宋代女性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代自建立以来,为维护统治,恢复社会秩序,宋代帝王大力倡导儒学的统治地位,采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宗之法”。在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祖宗之法”统治原则的督察下,稳定的政治局面、繁荣的经济基础、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宗教形态、多民族的文化交流、隆盛的教育景象和多元化的艺术系统,保证和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为宋代女性图像的创造提供了广阔生活素材和充分的条件保障。认识探究玄微、辨明是非善恶、昭示礼仪法度、描绘风土人情、稳定统治秩序、张扬时代气质,宋代女性图像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见证和叙说者。籍此,运用图像学研究方法,辅以实证法、归纳法、推理法和比较法,对宋代女性图像进行综合的文化史研究,深入剖析图像中蕴含的孝道思想和品评准则,发挥图像辨识证史的功能,总结艺术的时代性、民族性、社会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的普遍规律。宋代女性图像是指宋代艺术家创作的以绘画和雕塑(刻)为中心的各类女性图像,其在表现内容上以孝道思想为统领。孝道是儒道释三教文化共同的精神支柱,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结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孝经》、《女孝经》等古代文献史籍原着的记载中,孝道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人的一切品性和德行都是孝道思想的不同表达。宋代以儒立国,儒道释三教孝道思想相互影响、融合吸收。及至南宋晚期,理学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而理学的主要精神支柱依然是儒学。自始至终,孝道都是宋代的统治思想,也是艺术创作的主旋律。宋代女性图像的孝道思想从两个块面入手研究,以承接起孝道思想与图像创造的文化史关联。首先:对孝道思想的内涵、传承、普遍的孝德教育及女性孝道思想等社会问题进行历史追溯,厘清源流;其次:对宋代女性图像的孝道思想展开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以宋代女性为对象的孝悌图像,主要包括祭祀祈福的女性图像、哺乳抚育子女的女性图像、侍奉父母舅姑的女性图像、养蚕纺织的女性图像、庖厨备宴及其他劳动的女性图像、对镜理妆的女性图像、乐舞伎及侍女图像。第二:以历史中的女性为对象的孝悌图像,主要包括教子有方的女性图像、渴望家国一统的女性图像、联姻结盟的女性图像、规谏后妃的女性图像。第三:以道释女性为对象的孝悌图像,主要包括婚配的女仙图像、出游的女仙图像、朝元的女仙图像、送子观音图像、天女图像、女供养人图像。一个个遥远而瑰姿艳逸的女性图像,既关注社会又抒发自我,既表达当世又启发后世,可为中国古代女性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所作伟大贡献的最好印证。宋代女性图像的品评准则体现为对古代艺术品评准则的继承与发挥,具体表现在对传统六法论和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吴道子、周昉所创立的六大艺术样式的继承与创造,由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形成的艺术感染力,最终归于品的分级。品评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话语,其形成、丰富、发展与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鲜明的道德与哲学精神。在对前人理论成果进行文化史追溯、梳理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概括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为主的总体艺术特征,并将神品、妙品、能品、逸品四品分级,运用于宋代女性图像的品评。鉴于宋代以儒立国的历史语境及宋代女性图像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和遵循的六法准则,将逸品置于神品、妙品、能品三品之外。由于艺术家单独作品的艺术特征从属于艺术家总体艺术特征,艺术的品评源于人的品评,所以,宋代女性图像的品评也以艺术家为目。学习、依循中国古代艺术史籍传统,归纳出神品有李公麟、王霭、杨日言、高益、武宗元、李唐、萧照七人;妙品有苏汉臣、王诜、马和之、赵伯驹、陈居中、刘松年、张敦礼、刘宗古八人;能品有牟益、高文进、王居正、李嵩四人;逸品有贾师古、梁楷、法常三人。此外,还归纳推理出一些没有艺术家姓名的女性图像的品级。因宋代女性图像总体服务于统治阶级,其品评的标准符合、满足维护统治的需求,此亦为图像创造的时代性和文化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宋代女性图像的综合性文化史研究,拓展了宋代艺术史写作的观察视野,是为艺术史研究的中国文化品格、中国文化思维而生发的一个新的体例尝试。
罗涵[8](2019)在《村上春树小说空间叙事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全球知名的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仍坚持创作,笔耕不息,发表了数十部备受欢迎的文学作品,在国内更是一度引起“村上热”。其作品以不断变换时间——空间双线结构、碎片化及板块化的叙事策略,描绘出人物的孤独与失落、生活的不确定性等带有“疏离感”的故事。空间问题,是二十世纪以来叙事理论存眷的核心。村上的作品在不断变换的空间中构建了具有代表性的空间,包括:“家宅式”、“都市式”、“森林式”现实空间;发生非现实事件的“深井与洞穴”、“房间和空地”物理空间;“个人建构的意识世界”和“多人建构的心理空间”的非现实空间等场所。此外,文本叙事中的时间、结构也出现了空间化的表现。故事往往在这些空间的转移中发展,人物的塑造、主题的建构也在这里得以实现,构建出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也使他的作品对读者有较强的吸引力。本文将以空间叙事理论为基础,对村上作品进行分析,探究空间建构对于其作品的意义。
赵洪霞[9](2018)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趋势在各个领域快速浸染,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自然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1985年“方法论”热,一时间,各种理论、思潮的引进,对中国文化、文学和批评都产生了影响。作为西方重要思潮的女性主义文论在此时悄然到来。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女性文学研究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其漫长的发展历程,除了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外,也有中国自身的文化需求与时代机遇。中国的改革不仅直接导致经济的变化,而且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带动了妇女的解放,女性实现被动与主动的自我觉醒,特别是女性作家、女性批评学者与批评家自我觉醒。90年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格局,为女性写作和研究提供了机遇与挑战。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也为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学研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提供了契机。在文学与文学批评史上,一直被书写、被遮蔽的女性形象多是天使与妖魔的化身,即使20世纪初“浮出历史地表”的女性写作,或多或少也被遮蔽在男权文化的羽翼下,因此以女性主义视角来重新解读女性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力图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相关研究,发现其主要关注点为“女性形象”批评、“女性写作”批评、重构女性文学传统及建构“性别诗学”。女性形象批评与女性写作批评文本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主要为“五四”时期、80年代、90年代三个高潮期的相关批评文本。新文化运动以来,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男尊女卑的思想逐渐被摧毁。女性文学研究者对女性写作深入探讨与挖掘,更是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推向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成熟。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并且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相关的几组概念进行了辨析。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女性形象在中国的发展,并对中国的女性形象批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总结。中国女性形象批评在自己的传统积淀上借鉴西方女性形象批评的方法与经验迅速发展。通过对女性形象批评文本的解读,重新审视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凸显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特质,并归结出女性形象批评逐渐走向多元化。同时,笔者也意识到女性形象批评存在的不足,如对底层女性形象关注不够等。第二章侧重分析女性写作批评中的性别因素。通过批评文本的细读,梳理不同时代际遇下女性写作批评的发展历程,以便能够推动性别意识渐觉式的女性写作批评的发展。女性写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女性写作批评钩沉出传统女性文学创作,尤其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女性写作批评主要集中对“五四”时期、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女性写作的研究与批评。这也有利于女性文学史的重新建构,彰显女性意识与主体的不断觉醒与确立,凸显女性写作独有的特质。第三章介绍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背景下,分析中国父权制的压迫对女性文学的影响,并借鉴西方女性文论,阐发重新书写女性文学史的重要意义,意在颠覆父权中心思想,唤醒女性意识,并对其进行反思。第四章对性别诗学进行了梳理与探讨。随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女性”逐渐被“性别”所替代,性别诗学对“性别”的强调,意在主张对于“生理性别”之外的“社会性别”的重视,倡导在两性平等对话的目标下,建构和谐的“性别诗学”。结语部分。在“女权批评”与“女性批评”视阈下,女性形象批评与女性写作批评凸显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对男权文化的反叛与颠覆,对自身女性提升的追求。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历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是对抗男性,而是对传统根深蒂固的思想、男权统治意识的抗争,男性与女性应建立和谐共处的“性别诗学”,虽然这一理论也有其困惑与不解,但女性写作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逐渐走向多元化。拨开迷雾,但见云淡风轻。
胡敏琦[10](2017)在《一默如雷:简·里斯小说中多重叙述声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种族、性别、文化等原因,学界一度难以为简·里斯(1890-1979)在文学史上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进行评估与赏析。而今我们重新发现里斯小说的经典性,但其特异性使之成为一个难解的谜。本文继承以往里斯小说的主题研究模式,即:探究其中蕴含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思想的表征方式,但更深入探讨小说中多重叙述声音的阐发(有人物的,有叙述者的,以及隐含作者的;还有个体型声音、作者型声音以及集体型声音等等),由此挖掘其叙述手法与身份建构的复杂关系,进而揭示认同困境的叙述特征。本文除绪论、结论之外,主要由六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研究里斯小说的现代主义叙述声音;第二部分探索精神分裂式叙述声音;第三部分解读受虐叙述背后的女性声音;第四部分探究里斯笔下女人之“娜拉出走”宣言;第五部分聚焦里斯小说的后殖民叙述策略;第六部分综合分析里斯的加勒比题材小说中后殖民叙述声音与叙事权威的建构关系。结合里斯所有的长篇小说来看,我们发现里斯通过这些多重叙述声音的阐发模式,发出了自己作为克里奥尔女作家的声音,为多元文化身份的建构带来深刻的内在性、自省性、客体性、阈限性、非二元对立性和西印度感性,不仅为小说带来一场场叙述声音的盛宴,更为建构后殖民、后现代多元文学/文化导入一种声音诗学,起到了“加勒比之声”的文化先声作用。可以说,我们对于里斯小说多重叙述声音的研究,能够引领世界文学的读者深入跨文化交流,细心聆听来自边缘处一默如雷的声音诗学。本文作为国内第一部完整研究里斯所有长篇小说的研究论文,历时性与共时性兼备,在研究里斯的叙述声音与文化身份研究时,既有聚焦又能整合,确切有效地解答了里斯的“声音之谜”。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里斯如今兼具经典性与边缘性,而且对其小说的研究也能为叙述理论与文化研究提供文学解读与理论突破。
二、从《简·爱》看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简·爱》看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论文提纲范文)
(1)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历史变迁中的母亲形象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母性内涵 |
三、选题意义、创新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母亲身份发现 |
一、女儿性——性灵之佳人 |
二、妻性——禁欲之伦理 |
三、母性——职权之分离 |
第二章 母性主题小说的意义阐释 |
一、母性崇拜 |
二、生育之痛 |
三、恋母情结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母亲形象的塑造:直抵生命本质 |
一、欲望化的母亲 |
二、“不合适”的母亲 |
三、性别僭越的母亲 |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母女关系的书写:重返后花园 |
一、母女关系书写的历史钩沉与凸显 |
二、母女关系之心理学解读 |
(一)、从失落处出发:母女纽带断裂的原因 |
(二)孤城之困:母女关系新变的背景 |
(三)镜像之魅:新物化之下女性“另类生存” |
三、母性谱系的建立和“母女同体” |
(一)母女同体:寻母之途的痛与乐 |
(二)主体间性:重续母女纽带之前提 |
(三)家族想象:母系谱系的拟建 |
第五章 母性主题小说的叙事策略 |
一、“缺父”叙事策略 |
(一)地母原型:逼视人生的本真 |
(二)“权力”监控:男权话语的包围 |
(三)缺父书写:失落处重新出发 |
二、空间意象建构 |
(一)子宫——生命之源 |
(二)家宅——精神囚笼 |
(三)房间——亲情之殇 |
三、女性话语重建 |
(一)女性话语权力的生成和运作机制 |
(二)女性话语权力的本土化阐释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 |
(2)中国古今女性画家的身份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课题来源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意义 |
(四)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和难点 |
二、中国女性画家场域环境分析 |
(一)女性画家的生存环境 |
(二)古代女性画家的学画途径 |
三、中国古今女性画家的不同身份及其绘画艺术分析 |
(一)古代女性“擅画者”的艺术特征 |
(二)近现代女性职业画家的艺术特征 |
(三)女性职业画家对女性“擅画者”的继承和发展 |
四、中国古今女性画家身份转换的原因及影响 |
(一)身份转换的原因 |
(二)身份转换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赛琵琶》故事的生成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 《赛琵琶》概述 |
2.1 《赛琵琶》的创作时间 |
2.2 陈世美原型问题 |
2.3 《赛琵琶》的剧本 |
3 《赛琵琶》故事的生成 |
3.1 陈世美形象的生成 |
3.2 秦香莲形象的生成 |
4 《赛琵琶》的传播 |
4.1 《赛琵琶》的文本传播 |
4.2 《赛琵琶》的舞台传播 |
4.3 《赛琵琶》的电影传播 |
4.4 《赛琵琶》的电视传播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导论 |
一 人文主义:历史·内涵·成就 |
二 战后思想论争中人文主义遭遇的挑战与嬗变 |
三 英国人文主义,自由人文主义文学观,及现实主义小说传统 |
四 三位英国女作家及其(自由)人文主义立场 |
第一章 默多克的道德人文主义 |
第一节 抗击“唯我论”:与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观念的交锋 |
第二节 爱若斯归来:作用于“视像”的内向性道德努力 |
第三节 走向神秘主义:对人文主义深层立场的改写 |
第二章 德拉布尔的文学人文主义 |
第一节 “女性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女性人物的主体塑造 |
第二节 光辉灿烂的生活之路:“后现代转向”与人文主题拓疆 |
第三节 主体重构与他者伦理:跨文化跨时空的人性联结 |
第三章 史密斯的新自由主义人文主义 |
第一节 预响的警钟:《白牙》与尼采反自由主义思想的对话 |
第二节 “唯有联结”:从“9·11”到《论美》的自由主义辩护 |
第三节 小说形式新辩:传统风格的回归与后现代现实主义 |
结论 |
引用文献 |
致谢 |
(7)宋代女性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先行及关联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宋代女性图像的历史语境 |
第一节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
一、稳定的政治局面 |
二、繁荣的经济基础 |
三、多民族的文化交流 |
四、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宗教形态 |
五、隆盛的兴学育贤景象 |
第二节 多元化的艺术系统 |
一、宫廷画院 |
二、宫廷音乐机构 |
三、城市中的瓦舍勾栏 |
四、路歧和农村百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宋代女性图像的孝道思想 |
第一节 宋代社会孝悌思想的流行 |
一、以孝治天下的统治方略 |
二、官私结合的学校孝德教育 |
三、家训、乡规民约、诗文小说中的孝德教育 |
四、孝义典范的孝德教育 |
五、乐舞百戏演出中的孝德教育 |
六、宗教和民间节日中的孝德教育 |
第二节 宋代女性的孝悌思想 |
一、儒家女性孝悌思想 |
二、道家、道教女性孝悌思想 |
三、佛教女性孝悌思想 |
第三节 以宋代女性为对象的孝悌图像 |
一、祭祀祈福的女性图像 |
二、哺乳抚育子女的女性图像 |
三、孝侍父母舅姑的女性图像 |
四、养蚕纺织的女性图像 |
五、庖厨备宴及其他劳动的女性图像 |
六、对镜理妆的女性图像 |
七、乐舞伎及侍女图像 |
第四节 以历史中的女性为对象的孝悌图像 |
一、教子有方的女性图像 |
二、渴望家国一统的女性图像 |
三、联姻结盟的女性图像 |
四、规谏后妃的女性图像 |
第五节 以道释女性为对象的孝悌图像 |
一、婚配的女仙图像 |
二、出游的女仙图像 |
三、朝元的女仙图像 |
四、送子观音图像 |
五、天女图像 |
六、女供养人图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女性图像的品评准则 |
第一节 品评准则的根源追溯 |
一、形神论、心性论、气论阐释 |
二、人物品评社会风潮 |
三、形神论、心性论、气论与人物品评理论 |
四、传神论的先声 |
五、顾恺之传神论 |
六、谢赫六法论 |
第二节 品评准则在艺术史中的发展 |
一、后世艺术史籍对六法论的发挥与丰富 |
二、六法论的具体运用与品评等级 |
三、神品、妙品、能品、逸品的艺术特征 |
四、中国古代艺术六大样式及其品级 |
第三节 列为神品的女性图像 |
一、李公麟(神品上) |
二、王霭(神品中) |
三、杨日言(神品中) |
四、高益(神品下) |
五、武宗元(神品下) |
六、李唐(神品下) |
七、萧照(神品下) |
第四节 列为妙品的女性图像 |
一、苏汉臣(妙品上) |
二、王诜(妙品上) |
三、马和之(妙品上) |
四、赵伯驹(妙品中) |
五、陈居中(妙品中) |
六、刘松年(妙品中) |
七、张敦礼(妙品中) |
八、刘宗古(妙品下) |
第五节 列为能品的女性图像 |
一、牟益(能品上) |
二、高文进(能品中) |
三、李嵩(能品中) |
四、王居正(能品下) |
第六节 列为逸品的女性图像 |
一、贾师古(逸品) |
二、梁楷(逸品) |
三、法常(逸品) |
第七节 佚名的女性图像品级 |
一、佚名神品的女性图像 |
二、佚名妙品的女性图像 |
三、佚名能品的女性图像 |
四、佚名逸品的女性图像 |
表一:中国古代文献史籍中的品评等级汇集 |
表二:宋代女性图像(及含有女性图像)品评汇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村上春树小说空间叙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日本本土村上春树研究现状 |
2. 国内村上春树研究现状 |
(二) 空间叙事相关研究 |
1. 国外空间叙事理论研究发展 |
2. 国内空间叙事理论研究 |
3. 利用空间叙事理论对村上春树作品进行的研究 |
(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现实空间 |
(一) “家宅式”空间 |
1. 失落之居 |
2. 安全屋与庇护所 |
3. 带来良性转变的旧居 |
(二) “都市式”空间 |
1. 酒店与酒吧 |
2. 咖啡厅与餐厅 |
(三) “森林式”空间 |
1. 昏暗密林中的阿美寮 |
2. 治愈心灵的北方小镇 |
三、发生非现实事件的物理空间 |
(一) 深井与洞穴 |
1. 没有水的深井 |
2. 黑暗无垠的洞穴 |
(二) 房间和空地 |
1. “海滨猫城”的病房 |
2. 变形的公寓房间 |
3. 人与猫对话的住宅空地 |
四、非现实空间 |
(一) 个人建构的意识世界 |
1. 世界尽头 |
2. 海豚宾馆 |
(二) 多人建构的心理空间 |
五、叙事时间和结构的空间化 |
(一) 时间的空间化 |
1. 时间的并置 |
2. 重复中的空间 |
(二) 空间化的结构 |
1. 平行式结构 |
2. 交错式结构 |
3. 套嵌式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相关概念 |
第一章 多元化的女性形象批评 |
第一节 女性形象批评的产生 |
一、西方女性形象批评的嬗变与影响 |
二、中国女性形象研究的传统积淀与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女性形象批评多元化 |
一、被歪曲与丑化——重读男性作家经典文本中的女性形象 |
二、以女性为中心的批评逐渐产生——挖掘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三、21世纪中国女性形象批评 |
第三节 女性形象批评的反思 |
一、女性形象批评的多元化 |
二、女性形象批评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性别意识渐觉式的女性写作批评 |
第一节 女性写作批评的生成 |
一、西方女性写作批评的启发与影响 |
二、中国文化蕴生女性写作批评 |
第二节 女性写作批评的时代际遇 |
一、女性写作批评“浮出历史地表” |
二、“迟到”的性别书写 |
三、语言与身体的“舞蹈” |
第三节 女性写作批评的反思 |
一、女性写作批评的多样化 |
二、女性写作批评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重新书写的女性文学史 |
第一节 重写女性文学史的背景 |
一、父权制下被遮蔽的女性文学传统 |
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 |
三、80年代对文学史的重新书写 |
第二节 重写女性文学史的实践 |
一、男性笔下的古代女性文学史书写 |
二、女性笔下的女性文学史书写 |
第三节 重写女性文学史的反思 |
一、女性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 |
二、文学史中女性缺失 |
第四章 和谐期许的性别诗学 |
第一节 先天生理与后天语境——女性独特的个体存在 |
一、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
二、后天语境中的超性别写作 |
第二节 实然与应然——性别诗学的真实与想象 |
一、男性视角下的“性别诗学” |
二、女性视角下的“性别诗学” |
第三节 构建和谐的性别诗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一默如雷:简·里斯小说中多重叙述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内容概要一览图 |
1 绪论:里斯的“声音之谜” |
1.1 里斯小说:“多重声音的场所” |
1.2 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忧郁的表征:里斯的现代主义叙述声音 |
2.1 里斯的1913:当现代主义忧郁遇上加勒比怀旧 |
2.2 “两种曲调”:内在世界的忧郁表征 |
2.3 另一曲调的隐性进程:内视角下的呼声 |
3 “晚安,现代主义”:里斯的精神分裂式叙述声音 |
3.1 精神分裂式叙述的碎片化表征 |
3.2 语言的牢笼与精神分裂式的突围 |
3.3 “自省性声音”:倒错的时间观与自反性意识 |
4 “美杜莎的笑声”:“里斯的女人”之受虐叙述 |
4.1 假面舞会:“里斯的女人”之受虐美学 |
4.2 受虐叙述中的“第三人称意识” |
4.3 里斯的“姿态”:妇女最漫长的革命 |
5 “从狗变成狼”:里斯笔下“娜拉出走”后的女性声音 |
5.1 《离开麦肯齐先生之后》:出走后的现实主义命题 |
5.2 “从狗变成狼”:女性主体意识的突围 |
5.3 “表征的荒野”:自我缄默与女性声音的阐发 |
6 “白色寂静”:后殖民叙述策略与叙事权威 |
6.1 帝国文本的空白之处:叙述转喻与平行叙事 |
6.2 叙述转向:克里奥尔白人女孩的声音阐发 |
6.3 “奥比之夜”:男女主人公声音的显隐转变 |
7 一默如雷:后殖民叙述声音与叙事权威的建构 |
7.1 后殖民叙述声音:个体型与集体型叙述声音的融合 |
7.2 西印度感性:伏都教、狂欢节与岛国风景 |
8 结论:走向声音诗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从《简·爱》看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论文参考文献)
- [1]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D]. 黄鹤.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古今女性画家的身份转换研究[D]. 孙晨阳.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3]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赛琵琶》故事的生成与传播研究[D]. 刘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伟大传统”的继承者:战后人文主义论争中的英国自由人文主义女作家[D]. 林懿. 南京大学, 2019(02)
- [7]宋代女性图像研究[D]. 时玲玲. 东南大学, 2019(01)
- [8]村上春树小说空间叙事初探[D]. 罗涵. 云南大学, 2019(03)
- [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 赵洪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10]一默如雷:简·里斯小说中多重叙述声音研究[D]. 胡敏琦. 浙江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