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寿命、高稳定散射光浊度仪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庞政铎[1](2011)在《重载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油液在线污染传感报警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煤矿井下重载刮板输送机的:况特点,应用光学原理结合光纤技术研制了煤矿井下重载刮板输送机减速器N320润滑油污染度传感器;应用实验方法确定了L-CKC工业闭式齿轮油换油标准中机械杂质换油指标所对应的油液污染度等级,并通过实验标定得出了传感器输山信号与油液污染度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换油点出传感器的可测性;运用实验方法分析了油液温度对传感器输山信号的影响并应用Origin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传感器输出与油液温度和油液污染度三者间所满足的经验公式;运用流体分析软件CFX对减速器工作过程中齿轮箱润滑油中的固体颗粒在油箱中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仿真,为传感器在减速器上的安装位置提供了依据;研制了能够满足现场使用的油液污染度监测仪。
罗民富[2](2010)在《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研究》文中指出浊度是用以表示水的清澈或浑浊程度,它是反映水质优劣十分重要的指标之一,既反映了水的感官质量,也反映了水的内在质量。我国新近颁布的《生活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479-2006),已把浊度限值由原来的5NTU修改降低至1NTU(水源和静水技术限制时为3NTU),因而对浊度的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产浊度仪器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国外产品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国外产品价格昂贵,售后服务差。为此,本文结合有关科研课题,开展了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研究与设计工作。论文阐明了浊度的概念及其度量单位,详细分析了各种浊度测量方法,阐述了浊度测量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浊度仪发展现状的分析,针对我国浊度仪急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本论文的设计选择在低浊度段线性度好的散射式浊度测量方案,并对该方案中的接收光强度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论文给出了浊度仪的总体设计方案,由此分别阐述了浊度仪的传感器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设计。在浊度仪的传感器设计中,分析论证了光源、光电探测器的选型和设计及水样槽的设计。在浊度仪的硬件电路设计中,鉴于浊度仪信号微弱的特点,设计了稳定性高的光源驱动电路,并采用微小信号处理电路理论设计了I/V转换电路。信号经高共模抑制能力的仪表放大器放大后,输入到以AT89S53为核心的主控电路中进行处理、控制与显示。在浊度仪的软件设计中,引入复合滤波算法,以消除水样中气泡、杂质等的干扰,通过分段线性补偿法,以提高仪器的精度。与此同时,基于LabView开发工具,研究开发了浊度仪的PC控制终端,便于数据的后续处理和标定。最后,论文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低浊度段实验数据不理想的认识,但其余范围内基本符合要求。
夏建全,韩国才[3](2006)在《基于89C51单片机的智能液体浊度测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传统的液体浊度测量中存在的光源易产生光衰、光窗易受水样污染、测量电路易受温度影响等问题,文中选用He-Ne激光管为光源,采用了先进的超声波清洗技术,以89C51为控制核心构建了柱积分智能浊度测试仪,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测试流程,大大提高了液体浊度仪的稳定性与测量精度。
张锂,韩国才[4](2006)在《新型柱积分在线智能浊度仪的研究与性能测试》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柱积分在线智能浊度仪的工作原理、结构流程及性能测试,并重点论述了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柱积分在线智能浊度仪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
韩国才,张锂,吴传琳[5](2006)在《柱积分智能激光浊度仪的设计原理与应用》文中指出论述了柱积分智能激光浊度仪的基本理论、工作原理、结构流程及应用测试,并重点论述了柱积分智能浊度仪的测试方法和实际测试结果,证明了柱积分智能液体浊度仪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突现出柱积分智能浊度仪的优点。
耿振野[6](2005)在《基于积分球的浊度测量》文中认为积分球式浊度测量法结合了透射和散射两种方法的优点,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本文分析了透射式、散射式和积分球式三种测量原理,介绍了基于积分球的浊度测量系统的光源及探测器的选择。
吴星五,唐秀华,朱爱莲[7](2001)在《散射式浊度仪的改进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探讨散射式浊度仪的测试机理和改进方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单色电子光源和配备发光强度稳定电路的散射式浊度仪具有低浊度范围准确性和灵敏度高,至100 NTU线性好,不须经常调整零点和重新标定,耗电量少,光源寿命长和抗色度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水厂提高滤池效果和监测出水水质。
李修雷[8](2000)在《长寿命、高稳定散射光浊度仪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浊度仪性能的研究比较 ,探索了延长浊度仪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稳定性的途径 ,通过采用一种结构独特的电子发光组件作为光源 ,设计出XZ - 1型散射光浊度仪 ,通过实验检测和专业检测部门测试 ,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长寿命、高稳定散射光浊度仪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寿命、高稳定散射光浊度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重载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油液在线污染传感报警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1 引言 |
1.1 油液监测技术 |
1.1.1 磨粒监测技术 |
1.1.2 油液监测功能 |
1.1.3 油液监测技术发展历史 |
1.2 装备维修的演变 |
1.2.1 事后维修 |
1.2.2 定时维修 |
1.2.3 状态监控维修 |
1.2.4 油液监控对于状态监控维修的重要意义 |
1.3 机器油液监测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1.3.1 油液监测的三维分析 |
1.3.2 离线监测技术 |
1.3.3 在线监测技术 |
1.4 各种方法评述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2 油液污染度传感器的设计 |
2.1 污染物种类及来源 |
2.1.1 污染物种类 |
2.1.2 污染物来源 |
2.1.3 固体颗粒污染物性质 |
2.1.4 磨粒大小及磨损形式 |
2.1.5 磨损颗粒与设备故障诊断 |
2.2 油液污染度等级标准 |
2.2.1 污染度表示形式 |
2.2.2 常见污染度等级标准 |
2.3 传感器整体方案设计 |
2.4 光路设计 |
2.4.1 光测法原理 |
2.4.2 Lambert-Beer定律 |
2.4.3 光路结构设计 |
2.4.4 光源与光探测器的选择 |
2.5 传感器电路设计 |
2.5.1 激光器驱动电路 |
2.5.2 光电池接收单路 |
2.5.3 滤波电路的设计 |
2.6 传感器机械结构的设计 |
2.6.1 单光路传感器结构设计 |
2.6.2 双光路传感器结构设计 |
2.7 小结 |
3 减速器油液数值模拟 |
3.1 齿轮传动装置的润滑方式 |
3.2 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 |
3.2.1 对所研究对象物理性质的假设 |
3.2.2 连续相(油和空气)的控制方程 |
3.2.3 离散相(颗粒)方程 |
3.3 数值模拟 |
3.3.1 物理模型 |
3.3.2 网格划分 |
3.3.3 定义边界条件 |
3.3.4 初始条件 |
3.3.5 控制方程的离散 |
3.4 流场模拟结果 |
3.4.1 壁面上的体积分量图 |
3.4.2 减速器内部体积分量的截面图 |
3.4.3 油液的速度场图 |
3.4.4 油液的流线图 |
3.4.5 固体颗粒运动的模拟 |
3.5 小结 |
4 光透实验与温度影响实验 |
4.1 光透实验 |
4.1.1 实验准备 |
4.1.2 实验过程 |
4.1.3 实验数据及数据分析 |
4.2 温度实验 |
4.2.1 实验准备 |
4.2.2 实验过程 |
4.2.3 试验数据 |
4.2.4 数据分析 |
4.2.5 数据拟合 |
4.3 小结 |
5 减速器油液污染度监测仪的开发 |
5.1 系统概述 |
5.1.1 系统整体结构 |
5.1.2 仪表整体结构与设计方案 |
5.1.3 仪表各模块硬件设计 |
5.2 软件设计 |
5.2.1 检测程序结构 |
5.2.2 软件设计过程 |
5.2.3 各个模块程序的设计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2)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浊度测量的意义 |
1.2 浊度仪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浊度仪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浊度仪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浊度测量的有关理论基础 |
2.1 浊度概述 |
2.1.1 浊度定义 |
2.1.2 浊度单位 |
2.2 待测液对光的作用原理 |
2.2.1 朗伯-比耳光吸收衰减定理 |
2.2.2 水样对光的散射作用 |
2.3 浊度测量方法 |
2.3.1 透射法 |
2.3.2 散射-透射比值法 |
2.3.3 散射法 |
2.3.4 表面散射法 |
2.3.5 水下散射法 |
2.4 测量方法的确定 |
2.5 散射式浊度仪90 度方向接收光强度 |
2.6 本章小结 |
3 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总体设计 |
3.1 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总体结构设计 |
3.2 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技术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传感器设计 |
4.1 光源 |
4.1.1 白炽灯、卤钨灯 |
4.1.2 发光二极管 |
4.1.3 激光二极管 |
4.1.4 浊度仪光源选型 |
4.2 光电探测器选型 |
4.3 水样槽设计 |
4.3.1 光路系统设计 |
4.3.2 水样槽体机械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硬件电路设计 |
5.1 浊度仪硬件电路的设计目标 |
5.2 系统电源设计 |
5.3 光源驱动电路 |
5.3.1 MAX6126 精密电压基准源 |
5.3.2 恒流源电路 |
5.4 信号获取电路 |
5.4.1 前端信号获取电路设计 |
5.4.2 I/V 转换电路设计 |
5.5 前置放大电路 |
5.5.1 放大器选择 |
5.5.2 共模抑制放大电路 |
5.6 A/D 转换电路 |
5.7 输入/输出电路 |
5.7.1 按键电路 |
5.7.2 LCD 显示电路 |
5.7.3 声光报警电路 |
5.8 串行通信接口 |
5.9 本章小结 |
6 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软件设计 |
6.1 开发环境 |
6.2 程序总体结构 |
6.3 控制输入和参数设置程序 |
6.4 液晶显示控制 |
6.4.1 指令设置 |
6.4.2 LCD1602 显示程序 |
6.5 A/D 转换模块 |
6.5.1 ADS8320 时序 |
6.5.2 A/D 转换程序 |
6.6 采样与滤波除气泡干扰模块 |
6.7 测量结果非线性补偿 |
6.8 浊度仪标定、设置模块 |
6.9 串口通信程序 |
6.10 本章小结 |
7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1 实验条件 |
7.2 福尔马肼(Formazine)标准浊度液配置 |
7.3 零浊度水制配 |
7.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4.1 实验设备 |
7.4.2 实验方案 |
7.4.3 实验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电路图 |
C. 电路板PCB 图 |
D. 便携式光电浊度仪实验装置 |
(4)新型柱积分在线智能浊度仪的研究与性能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测量原理 |
3 主要性能指标 |
4 仪器结构设计 |
5 性能测试 |
5.1 工作电源波动试验 |
5.2 稳定性试验 |
5.3 检测器自动清洗效果试验 |
5.4 温度对仪器性能的影响 |
(1) 水样温度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
(2) 环境温度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
5.5 线性试验 |
5.6 准确度、精密度及检测限试验 |
(1) 准确度试验 |
(2) 精密度试验 |
(3) 检测限 |
6 结 论 |
7 讨 论 |
(5)柱积分智能激光浊度仪的设计原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浊度仪设计的基本理论 |
2 浊度仪检测原理 |
3 应用与现场测试结果分析 |
3.1 稳定性试验 |
3.2 温度对仪器性能的影响 |
3.2.1 水样温度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
3.2.2 环境温度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
3.3 准确度、精密度及检测限 |
3.3.1 准确度试验 |
3.3.2 精密度试验 |
3.3.3 检测限 |
4 结论 |
(6)基于积分球的浊度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 透射、散射浊度测量原理 |
2 积分球式测量原理 |
3 积分球光源及探测器的选择 |
4 积分球系统信噪比及精度分析 |
(8)长寿命、高稳定散射光浊度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浊度仪的现状 |
2 XZ-1型浊度仪的原理 |
3 检测和应用 |
4 结论 |
四、长寿命、高稳定散射光浊度仪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载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油液在线污染传感报警系统的研究[D]. 庞政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 [2]便携式光电浊度仪的研究[D]. 罗民富. 重庆大学, 2010(04)
- [3]基于89C51单片机的智能液体浊度测试方法研究[A]. 夏建全,韩国才. 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6
- [4]新型柱积分在线智能浊度仪的研究与性能测试[J]. 张锂,韩国才. 仪器仪表学报, 2006(08)
- [5]柱积分智能激光浊度仪的设计原理与应用[J]. 韩国才,张锂,吴传琳.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6(01)
- [6]基于积分球的浊度测量[J]. 耿振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5(02)
- [7]散射式浊度仪的改进和应用[J]. 吴星五,唐秀华,朱爱莲. 工业用水与废水, 2001(04)
- [8]长寿命、高稳定散射光浊度仪的研制[J]. 李修雷. 净水技术,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