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真菌病误诊为肺癌1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君[1](2020)在《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其临床思辨》文中认为目的:剖析2例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病例的诊疗过程,提高临床医师对具有类“肺炎”表现的肺部恶性肿瘤的认识,以增强对于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报告2例初诊为“肺炎”而最终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其诊断、治疗过程;检索国内外医学文献数据库,进一步探讨2种具有类“肺炎”表现的肺部恶性肿瘤的发生机制、诊断、鉴别诊断。结果:病例1:女性,32岁,“发热伴咳嗽、咳痰2月余”,胸部CT平扫示左肺下叶大片高密度影,双肺散在结节,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初诊为“肺炎”。支气管镜活检示炎性改变,期间给予抗生素、抗结核、抗真菌治疗,肺部病变仍有进展。最终,根据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肺淋巴瘤。转至血液科进一步治疗,PET-CT示多组织脏器(双肺、腹腔、盆腔、多区域淋巴结及多骨骼/髓)异常摄取影(最大SUV 5.7-40.7),诊为霍奇金淋巴瘤(Ⅳ期)结外肺累及,患者拒绝治疗并出院。病例2:女性,69岁,因“反复咳嗽、憋喘1 1个月,加重1月余”入院。曾就诊当地医院,胸部CT示双肺磨玻璃影,提示间质性改变,初诊为“间质性肺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变有吸收。病情稳定10个月后再次加重,外院胸部CT示:双肺散在片状高密度影,左肺及右肺下叶显着,左肺上叶、右肺中叶胸膜下见小结节灶,给予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2周后,肺部病变进展,以“肺炎”收入我院。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显示炎性改变;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黏液腺癌,给予“培美曲塞二钠联合卡铂”化疗方案,症状改善明显。出院后未进行规律化疗,3个月后去世。结论:1.临床上一些肺部肿瘤,尤其是影像学上具有渗出实变类似炎症表现者较易误诊,在诊疗过程中应保持足够的警惕性。2.由于支气管-肺的活检取材部位、方法以及实施者的情况各异,在诊断过程中常常不应满足一次的病理,而需要及时给予重复甚或多次病理活检。
孙筱倩[2](2020)在《含囊腔肺癌的HRCT征象分析与病理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目前,肺癌仍是全世界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全球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约有140万人,而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肺癌发病率占第三位,死亡率占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而含囊腔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近几年来,含囊腔的肺癌文献报道陆续增加,也成为医学界的关注的热点。在早期肺癌国际筛查计划(I-ELCAP)中,含囊腔的肺癌发病率约为3.6%。由于该类肺癌概念不统一,名称多样,CT表现不典型,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难度,并且临床及影像医师对其认识不足,缺少经验,时常发生漏诊、误诊现象,延误患者早期手术和治疗的机会。目的探讨含囊腔肺癌的HRCT征象和病理类型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对此种肺癌的HRCT征象认识及形成的病理基础,进而提升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共收集的45例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的以含囊腔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HRCT征象、病理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对此种肺癌的HRCT征象认识以及病理基础的形成,评价HR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含囊腔的肺癌为特殊性肺癌,在临床当中极为少见,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8年12月间45例含囊腔肺癌病例,男26例(57.78%),女19例(42.22%),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发病患者以≥45岁的中老年为主,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多是体检时偶然发现,病变位置集中于右肺、上中叶肺,主要特征为肺内出现孤立性含囊腔病变。2.45例患者中8例患者经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37例患者经手术获取病理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经病理证实均为含囊腔肺癌。40例(88.89%)为腺癌:其中11例(24.44%)为高分化腺癌,5例(11.11%)为高-中分化腺癌,11例(24.44%)为中分化腺癌,7例(15.56%)为中-低分化腺癌,4例(8.88%)为低分化腺癌,1例(2.22%)为中分化腺癌伴粘液腺癌,1例(2.22%)为中分化腺癌伴乳头状腺癌;2例(4.44%)为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6.67%)为鳞状细胞癌。其中以腺癌为主,(P≤0.05),且患者的分化程度良好。病理分期以Ⅰ期23例、Ⅱ期15例,Ⅲ期:3例;Ⅳ期2例;癌前病变2例,以Ⅰ期、Ⅱ期为主。3.含囊腔肺癌HRCT影像学征象表现主要为囊腔形态:3例(6.67%)囊腔为圆形,14例(31.11%)为类圆形,28例(62.22%)为不规则形。囊腔位置:33例(73.33%)囊腔位于病灶一侧,12例(26.67%)囊腔位于病灶中央。囊腔数量:27例(60.00%)单发囊腔,18例(40.00%)多发囊腔。囊腔外组织密度多有实性结节或磨玻璃影,其中23例(51.11%)为混合磨玻璃影,7例(15.56%)为纯磨玻璃影。33例(73.33%)患者囊内有分隔,38例(84.44%)患者囊腔内壁不规整,20例(44.44%)患者囊腔内血管穿行,13例(28.89%)患者有壁结节,39例(86.67%)患者有分叶征,31例(68.89%)患者有毛刺征,35例(77.78%)患者有胸膜凹陷征,36例(80.00%)患者有血管集束征。4.HRCT与病理对照分析,40例腺癌患者,光镜下可见正常的肺泡组织被肿瘤所替代,肿瘤组织内可见扩张性腺样结构,肺泡壁有轻度增厚,肺泡腔扩大,局部有肺泡壁破坏融合表现。2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可见肿瘤分布于肺泡腔内,沿着肺泡壁生长,肿瘤部分表现出蜂窝状间隙,肺泡腔破坏融合,进而形成囊腔样改变,间隔处为纤维组织,上皮衬里部分是肿瘤细胞。3例为鳞状细胞癌,可见肿瘤发生于肺大泡或局限性支气管扩张基础上,肿瘤坏死,形成薄壁囊腔,其引流支气管形成支气管活瓣堵塞所致。HRCT影像中囊腔壁、分隔均为肿瘤组织、纤维血管,囊腔内的气体密度是肺泡腔结构破坏、融合的结果。5.根据特征性影像学征象为依据进行HRCT诊断,诊断符合率达到93.33%(42/45),1例患者诊断为肺囊肿,1例患者诊断为空洞型肺结核,1例患者诊断为肺大泡并发感染。结论含囊腔的肺癌HRCT征象不仅有囊腔自身特征,还有周围型肺癌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单囊或多囊、囊内分隔、囊腔内壁不规整、壁结节、囊内血管穿行,囊外实性结节或磨玻璃影、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此种肺癌以腺癌为主,且分化程度较好,病理分期以Ⅰ期、Ⅱ期为主,病理基础有三类:(1)肿瘤坏死后融合生成的不规则薄壁囊腔;(2)肿瘤产生于肺泡间隔处,肿瘤组织取代正常的肺组织。(3)肿瘤发生于肺大泡或局限性支气管扩张基础上,肿瘤坏死,形成薄壁囊腔,其引流支气管形成支气管活瓣堵塞所致。
李荣标,范俊飞,徐有学[3](2019)在《肺真菌病的影像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肺真菌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39例肺真菌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影像学表现有多发斑片状模糊影2例,大叶实变1例,空洞或空腔内结节22例。单发结节或肿块5例,多发结节及肿块9例。结节或肿块伴斑片影10例。结论 CT对有特征性表现的肺真菌病可作出诊断。
朱琳[4](2019)在《160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诊治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国内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国内期刊发表的明确诊断的160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诊断途径、治疗方法、预后情况等。结果1603例患者中,男性1070例,女性533例,比例约为2:1;年龄范围15~84岁,平均年龄(47±9)岁。有明确或可疑鸽、鸟类、土壤等接触史的有150例(9.4%)。无基础疾病1061例(66.2%),有基础疾病542例(33.8%)。496例(30.9%)无任何临床症状,1107例(69.1%)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n=879,79.4%),咳痰(n=589,53.2%),发热(n=368,33.2%),胸、背痛(n=324,29.3%),痰中带血、咯血(n=211,19.1%),胸闷、气喘(n=151,13.6%),乏力、盗汗(n=89,8.0%),呼吸困难(n=9,0.8%),体重减轻(n=24,2.2%),咽部不适(n=2,0.2%)。影像学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影(n=1134,70.7%),单发或多发斑片浸润影(n=190,11.9%),结节、斑片混合病灶(n=143,9.0%),实变病灶(n=98,6.1%),结节或肿块、斑片、实变、空洞同时存在的混合病灶(n=23,1.4%),单纯空洞性病变(n=12,0.7%),弥漫粟粒样结节病灶(n=3,0.2%)。1602例(99.9%)患者HIV阴性;195例(12.2%)患者行血清乳胶凝集试验,阳性率95.4%。经皮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703例(43.9%),经开胸或胸腔镜手术明确诊断666例(41.5%),经支气管镜活检明确诊断196例(12.2%),经内科胸腔镜肺活检明确诊断31例(2.0%),经组织培养明确诊断5例(0.3%),尸检确诊2例(0.1%);行PAS染色701例(44.0%),阳性率98.4%;行GMS染色443例(27.8%),阳性率96.2%;单纯药物治疗(n=971,60.7%),单纯手术治疗(n=239,14.9%),手术联合药物治疗(n=391,24.4%);1326例(82.7%)痊愈或显效,39例(2.5%)无效。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好发于气候潮湿温暖的东部沿海地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中青年多见;多数患者无鸽或其他禽鸟类、霉变环境等接触史。我国原发性肺隐球菌病通常见于HIV阴性患者,绝大多数无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无特异性;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中叶;病灶多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病程长,极易误诊;经皮肺穿刺及手术活检病理是目前最主要的确诊方法;LAT可作为无创性辅助检查手段,提高诊断率。治疗方式首选药物治疗,对于手术治疗患者建议术后抗真菌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徐唐杰[5](2019)在《初步探讨肺隐球菌病及ALK阳性NSCLC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分析目的:本文通过分析53例经病理或实验室检查确诊的的肺部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研究不同免疫功能的患者肺隐球菌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探讨患者免疫状态与其肺部影像表现的相关性。分析并总结肺隐球菌病的好发人群、好发年龄、易感因素,及有诊断意义的肺隐球菌病影像征象,进一步提高肺隐球菌病诊断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3例年龄超过18岁的肺隐球菌病患者,这些患者通过手术及肺活检标本中的生物体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通过呼吸道标本培养的阳性结果或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的阳性结果进行了诊断,详细记录入组患者一般信息、生活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初步诊断、最终诊断及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等信息,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组试验中入组患者共53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71.70%),明显高于女性(15例,28.30%)。平均年龄为52.81±12.36岁,高发年龄区间为40-60岁。2、本组患者中,8例(15.10%)有家禽或鸽子接触史,均无明确霉土等接触史,其中,3例(5.70%)有鸽子等鸟类接触史;5例(9.40%)患者有家禽密切接触史;8例(18.10%)患者有吸烟史。18例(34.00%)患者无基础疾病,35例(66.00%)伴有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其中以高血压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多见;长期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史患者5例(9.40%)。3、本组53例患者中,无症状共28例(52.83%),余25例(47.17%)患者有下列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咳嗽、咳痰、胸痛、痰血或咯血、呼吸困难、发热、头痛。4、53例患者中46例(86.79%)表现为结节/肿块型,其中单发23例(43.40%),多发23例(43.40%);2例(3.78%)为浸润/实变影型,5例(9.43%)为弥漫或混合型。病灶主要位于单叶、胸膜下及双下肺;病灶伴随征象中以晕征、毛刺征及分叶征最常见。性别分组及不同的免疫状态与病灶的分布及数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5例(84.90%)患者经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病理确诊,4例(7.55%)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2例(3.77%)经实验室检查(隐球菌荚膜抗原试验阳性)确诊,1例(1.89%)患者行颈部淋巴结穿刺确诊,1例(1.89%)患者痰中直接找到隐球菌;有组织病理的50例患者中,镜下病理均表现炎性肉芽肿改变,在类上皮细胞内外或多核巨噬细胞胞浆中可见圆形或卵圆形的真菌孢子,其中4例(8.00%)病理伴有坏死,1例(2.00%)CT上可见空洞,PAS染色阳性率99%,六胺银染色阳性率100%,所有组织抗酸染色均阴性。6、随访的47例(88.70%)患者中,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30例(63.80%)行单纯手术治疗,共17例(36.20%)患者接受了抗真菌药物治疗(8例接受单纯抗真菌药物治疗,9例术后接受抗真菌药物治疗),抗真菌用药方式多数为单药口服(52.90%),疗程1周至24个月不等,平均疗程为7.24±5.93个月。53例患者中,随访47例,随访时间为2个月至5年,其中:38例(80.9%)患者痊愈,14例(29.80%)患者好转,1例(2.10%)复发,0例死亡。结论:1、本组试验中,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极高;2、影像表现以结节或肿块型、单叶分布为主,主要位于胸膜下、外野,伴随征象以晕征、毛刺及分叶多见;3、对于临床疑诊肺隐球菌病的患者,建议行隐球菌夹膜抗原等检查;或肺穿刺活检;对于病理难以确诊且与肺癌难以与鉴别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结节或肿块型肺隐球菌病仅行手术切除亦达到治愈效果;4、对于确诊的肺隐球菌病患者,无论术后有无行抗真菌治疗,均建议定期胸部影像学检查复诊,有利于及时发现感染有无复发或扩散,第二部分:ALK阳性NSCLC患者临床及影像病理特征分析目的:初步探讨ALK阳性NSCLC患者的影像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02月-2017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明确的2268例NSCLC患者临床及影像相关资料,病理证实方法包括行肺叶或肺段手术切除、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以及转移灶的病理标本等。采用Ventana IHC法检测ALK状态,其中ALK阳性患者144例,75例患者临床资料不全、失访,予以剔除。并对余69例患者分析ALK阳性NSCLC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结果:1.本研究的2268例经病理证实NSCLC患者中,共检测出144例EML4-ALK阳性患者,检出率为6.30%。年龄≤40岁组发生ALK阳性率(17.50%,14/80)明显高于年龄>40岁组(5.90%,130/218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中女性患者发生ALK阳性的几率(8.00%,80/1006)高于男性(5.10%,64/1262),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LK表达与标本来源及分化程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2.本研究的144例ALK阳性NSCLC患者中,不吸烟组比例(8330%,120/144)高于吸烟组(16.70%,24/144),表明ALK 阳性主要发生于非吸烟患者。ALK阳性组的临床分期低于阴性组,Ⅰ-Ⅱ期共75例(52.10%,75/144),Ⅲ-Ⅳ期共69例(47.90%,69/144);126例行肿瘤标记物检测,其中98例(77.80%)CEA正常(52例为Ⅰ-Ⅱ期,46 例为 Ⅲ-Ⅳ期),28 例(23.20%)CEA 升高(5 例为 Ⅰ-Ⅱ 期,17 例为 Ⅲ-Ⅳ期患者),表明大部分ALK阳性肺癌患者初诊时CEA指标正常,但临床分期与CEA指标差异无显着性差异(P>0.05)。3.病理类型方面,ALK阳性组中有135例(93.80%,135/144)NSCLC腺癌患者,明显高于NSCLC非腺癌患者(6.20%,9/135),ALK表达状态与肺癌病理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亚型方面,本组144例ALK 阳性NSCLC患者中,102例病理报告未详细描述病理亚型,余42例ALK阳性腺癌患者中以实体性为主型、腺泡为主型多见。4.影像特征方面,本组纳入影像资料完整的69例ALK 阳性NSCLC患者中,周围型最常见,共61例(88.40%),而中央型仅8例(11.60%),从肿瘤大小上分析,直径≤3cm(结节型)28例(40.6%),直径>3cm(肿块型)38例(55.10%),3例(4.37%)因大量胸腔积液或病灶不规则而无法测量;进一步对是否含GGO病灶进行亚组分析,57例(82.60%)表现为纯实性,9例(13.00%)为实性周围伴有GGO成分,仅3例(4.40%)表现为纯GGO,表明大多数EML4-ALK阳性肿瘤在CT上呈无GGO的实性生长模式。结论:1.本组病例中,ALK阳性率为6.30%(144/2268),以年轻、女性及未吸烟患者为主,其中年龄≤40岁组阳性率(17.50%,14/80)明显高于年龄>40岁组(5.90%,130/2188);2.ALK阳性肺腺癌在CT上主要以无GGO的实性病灶为主,病灶体积较大,且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很少伴GGO、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充气征;有助于临床医生根据影像学特征识别ALK 阳性优势人群,同时也强调了基因检测的重要性;3.本组回顾性分析也反映了现实临床实践与指南推荐存在一定差距,肺癌规范化全程管理需确切落实到临床实践中。
许洋,刘凯雄,瞿介明[6](2018)在《基于2017版《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的病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2017版《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诊治专家共识》(简称《专家共识》)为依据,分析确诊的ABPA病例。方法·依据《专家共识》,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的12例ABPA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ABPA患者中,男女各6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等,10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升高,9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7例行过敏原皮试速发反应,其中3例霉菌阳性;5例行血清烟曲霉特异性IgE(specifi c IgE,sIgE)检测,均升高;胸部CT多表现为支气管扩张,部分伴黏液栓。完全满足《专家共识》诊断标准的占50.0%。12例均行皮质激素治疗,其中9例联合抗真菌药物。结论·ABPA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对于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肺病患者,可监测血清tIgE、烟曲霉s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行过敏原皮试速发反应及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提高ABPA的诊断率;治疗主要为激素联用抗真菌药物。
王翅鹏,程少容,黄文才,熊飞,谭惠斌,刘江勇[7](2018)在《囊腔型肺癌的CT表现及18F-FDG代谢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囊腔型肺癌的CT表现及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 glucose,18F-FDG)的代谢特点。方法从978例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中,收集术前CT表现为含气囊腔的肺癌19例,其中腺癌14例(73.68%),腺鳞癌2例(10.53%),鳞癌2例(10.53%),小细胞肺癌1例(5.26%),其中5例术前经多次CT随访观察,10例术前接受过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回顾分析19例囊腔型肺癌的CT征象、葡萄糖最大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maximum,SUVmax)。结果19例囊腔型肺癌根据Mascalchi法形态学分型,其中Ⅰ型(腔外结节型)6例,Ⅱ型(腔内结节型)1例,Ⅲ型(厚壁囊腔型)8例,Ⅳ型(复杂囊腔型)4例。19例囊腔型肺癌中具有分叶征15例(78.95%)和毛刺征15例(78.95%),病灶周边血管集束征18例(94.74%),胸膜凹陷征14例(73.68%)。10例PET-CT检查的囊腔型肺癌SUVmax范围为1.30%3.90%(2.6±1.1)。结论高分辨CT有助于原发性囊腔型肺癌的定性诊断,而PET-CT检查的诊断价值有限。
梁嫄琦[8](2017)在《78例肺真菌病不同宿主因素下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我院肺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并研究分析不同宿主状态肺真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助于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确诊为肺真菌病的7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划分有基础病组和无基础病组,并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异同。将有差异的结果再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以有基础疾病为独立危险因素的临床特征。结果:一、一般资料统计结果:78例确诊病例病原学包括隐球菌(61;78.2%);曲霉菌(14;18%);马尔尼菲青霉菌、毛霉菌、阿萨希毛孢子菌(3;3.8%)。在无基础病患者中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高于有基础疾病人群,而有基础疾病人群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高于无基础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础病以2型糖尿病(15.4%)、恶性肿瘤(12.8%)为主。二、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结果:1、有基础病组患者咯血、发热的发生率高于无基础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基础病人群症状无特异性。2、气管镜下无基础病者可无异常或出现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有基础病者管腔内除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外还可出现新生物、气管粘膜坏死、狭窄等特殊表现,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非特异,病灶肺叶分布均以右下叶多见,肺野分布有基础疾病组主要位于右肺,和无基础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指标约半数患者不升高,有基础病组和无基础病组各项指标升高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本组中确诊方法主要包括胸腔镜下病肺切除、CT引导下经皮肺穿、经支气管肺组织活检(TBLB),仅1例患者以血培养方式确诊。无基础疾病者主要选用手术确诊(51.1%),有基础病主要选择CT引导下经皮肺穿(45.5%)。二、临床特征多因素分析:有基础疾病为咯血,气管腔内出现坏死、增生、狭窄,右侧肺叶这3项临床特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719、36.000、3.41,95%CI分别为1.687-111.547、3.473-373.177、1.329-8.731)。三、误诊率及治疗转归情况:我院初诊时误诊人数为53人,主要误诊为肺部普通细菌性炎症及恶性肿瘤。治疗方式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两者联合方式。两组中均以药物治疗居多,尤其是有基础疾病人群(P<0.05)。最终死亡人数6人,3例死于原发恶性肿瘤(均是隐球菌感染),3例死于真菌感染播散(为曲霉菌、马尔尼菲青霉菌、阿萨希毛孢子菌感染患者)。结论:我院经确诊的肺真菌病致病菌种以隐球菌为主,其次为曲霉菌。大部分属于无基础病由社区获得。由于致病机制不同,无基础疾病人群可出现咳嗽咳痰、湿罗音等非特异炎症表现或是无症状,有基础疾病人群更常出现咯血,气管腔内也更易出现坏死、增生性改变,病灶通常分布在右侧,影像上二者表现均非特异,积极完善病理学检查或组织培养有助于早期确诊。
王星[9](2016)在《肺真菌病所致影像学肿块样改变与周围型肺癌鉴别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肺真菌病所致影像学肿块样改变与周围型肺癌鉴别。方法通过13例肺真菌病影像学肿块样改变与手术病理证实15例周围型肺癌CT表现对比分析。结果 13例肺真菌感染中曲霉菌8例,隐球菌2例,白色念球菌2例,胞浆菌1例。13例肺真菌病影像诊断首诊均误诊;肺真菌病CT扫描有晕征改变、空洞、液化坏死、支气管空气征、凹陷征、深分叶征与周围性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晕征"对诊断肺真菌病有意义。结论肺真菌病所致肿块周围见磨玻璃样影及"晕征"改变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唐崇葵[10](2014)在《24例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肺炎型肺癌(Pneumonic-type Lung Cancer, PTLC),或称炎症型肺癌,是一种原发灶不明显,胸部影像学上仅表现为实变影、斑片或大片状模糊阴影的肺癌,影像学上似“肺炎”样改变,有学者称之为肺炎型肺癌或炎症型肺癌。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其发病率亦有所上升,国内的相关报道逐年增多。由于其无特殊性的临床表现,极易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肺泡蛋白沉积症等疾病,给确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本文探讨分析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症状、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影像学特点、误诊、治疗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对肺炎型肺癌的认识,以期能够对其尽早诊断、治疗,降低误诊率有所帮助。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以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大片实变、斑片、模糊阴影或伴有结节状、网格状、磨玻璃状但未见明显肿块影为主要临床特点,最终经病理确诊为肺癌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本组病例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30-76岁。吸烟4例,不吸烟20例,有长期矿物粉尘接触史4例;两例有肺部基础疾病史:1例患有COPD,1例患有肺结核病史;1例患者合并有肺栓塞。(2)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咯血,咳血丝痰,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发热等。(3)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大面积实变、磨玻璃影,可合并结节、不规则囊腔、空泡等。(4)确诊方法:经纤支镜肺活检、经B超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淋巴结活检、胸水脱落细胞学、术后病理。(5)病理类型均为腺癌。(6)临床上极易被误诊为大叶性肺炎、干酪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等。(7)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处于肺癌晚期,已有肺内转移。结论(1)肺炎型肺癌在肺癌类型中并不算罕见,约占肺癌的0.74%;(2)PTLC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3)PTLC极易被误诊,误诊为肺炎、肺结核较常见,并且误诊时间较长,确诊时大多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
二、肺真菌病误诊为肺癌1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真菌病误诊为肺癌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其临床思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病例报告一 |
【初诊资料】 |
【临床思辨】 |
【入院后诊治过程】 |
【最后确诊】 |
【启示】 |
病例报告二 |
【初诊资料】 |
【临床思辨】 |
【入院后诊治过程】 |
【最后确诊】 |
【启示】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霍奇金淋巴瘤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含囊腔肺癌的HRCT征象分析与病理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研究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含囊腔肺癌影像学与病理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肺真菌病的影像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误诊情况: |
1.4 资料分析: |
2 结果 |
2.1 病灶分布: |
2.2 病灶形态: |
3 讨论 |
3.1 概述: |
3.2 影像学表现: |
3.3 鉴别诊断: |
(4)160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诊治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隐球菌病的诊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初步探讨肺隐球菌病及ALK阳性NSCLC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分析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ALK阳性NSCLC患者临床及影像病理特征分析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试验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英文缩写 |
致谢 |
(6)基于2017版《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的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调查方法 |
1.3 判断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资料 |
2.2 临床表现 |
2.3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
2.3.1 血常规 |
2.3.2血清Ig E |
2.3.3 过敏原皮试速发反应 |
2.3.4 真菌标志物 |
2.3.5 真菌病原学 |
2.3.6 胸部影像学 |
2.3.7 气管镜 |
2.3.8 病理学检查 |
2.4 评价 |
2.5 治疗、随诊及疗效 |
2.5.1 治疗 |
2.5.2 随诊 |
2.5.3 疗效 |
3 讨论 |
3.1 ABPA的诊治共识不断完善 |
3.1.1 ABPA诊断标准的演变 |
3.1.2 对疾病的认识促使了新共识的诞生 |
3.2 肺相关疾病史是ABPA的诊断基础 |
3.2.1 ABPA患者多有肺相关疾病 |
3.2.2 ABPA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
3.3 IgE或过敏原皮试速发反应阳性为ABPA诊断的必需条件 |
3.3.1 IgE是ABPA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
3.3.2 曲霉皮试速发反应是ABPA诊断的补充 |
3.4 嗜酸性粒细胞与影像学可协助ABPA诊断 |
3.4.1 嗜酸性粒细胞为可操作性强的诊疗指标 |
3.4.2 胸部CT表现多样 |
3.5 病原学指标对ABPA诊断价值有限 |
3.5.1 GM试验协助ABPA诊断价值有限 |
3.5.2 G试验在ABPA患者中不典型 |
3.5.3 病原学检查少见微生物生长 |
3.6 激素联合抗真菌是ABPA的规范治疗方案 |
(7)囊腔型肺癌的CT表现及18F-FDG代谢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CT、PET-CT检查及图像后处理分析 |
1.3 影像征象评价内容及标准 |
2 结果 |
2.1 临床资料 |
2.2 囊腔型肺癌的分型、CT征象及病灶径线测量 |
2.3 囊腔型肺癌的动态随访观察及PET-CT表现 |
3 讨论 |
3.1 囊腔型肺癌的命名及囊腔的发生机制 |
3.2 囊腔型肺癌的CT及PET-CT表现 |
3.3 囊腔型肺癌的误诊分析 |
(8)78例肺真菌病不同宿主因素下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真菌病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肺真菌病所致影像学肿块样改变与周围型肺癌鉴别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肺真菌感染的CT表现 |
2.2 肺真菌病分布情况 |
3 讨论 |
(10)24例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索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肺真菌病误诊为肺癌1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初诊为“肺炎”的肺部恶性肿瘤2例报告及其临床思辨[D]. 李君. 山东大学, 2020(02)
- [2]含囊腔肺癌的HRCT征象分析与病理对照研究[D]. 孙筱倩.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3]肺真菌病的影像诊断[J]. 李荣标,范俊飞,徐有学.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06)
- [4]1603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诊治情况分析[D]. 朱琳. 苏州大学, 2019(06)
- [5]初步探讨肺隐球菌病及ALK阳性NSCLC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征[D]. 徐唐杰. 苏州大学, 2019(04)
- [6]基于2017版《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的病例分析[J]. 许洋,刘凯雄,瞿介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10)
- [7]囊腔型肺癌的CT表现及18F-FDG代谢特征分析[J]. 王翅鹏,程少容,黄文才,熊飞,谭惠斌,刘江勇.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8(07)
- [8]78例肺真菌病不同宿主因素下临床特征分析[D]. 梁嫄琦.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7)
- [9]肺真菌病所致影像学肿块样改变与周围型肺癌鉴别的探讨[J]. 王星. 医疗装备, 2016(14)
- [10]24例肺炎型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D]. 唐崇葵. 广西医科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