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魏晋南北朝人小名(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媚[1](2020)在《从“儿缀”的发展演变看杭州话后缀“儿”的来源》文中提出关于杭州话"儿缀"的来源异见歧出。文章通过考察"儿缀"的发展演变、历时与共时分布,考证出"儿缀"在历史文献中乃通语词,以此判断杭州话的"儿缀"应该是其固有,但其不同于周边地区的带强烈卷舌性质的发音是南宋以后受北方话影响所致,这从"儿缀"转化到"儿化"恰好发生在宋金时期也可证明。
李晓亚[2](2019)在《李白诗歌中的六朝记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是客观发生并发展着的,某个时代发生的事情都会成为过去的事情,然而经过口耳相传和文字记载,历史就能够被人记住,成为人的记忆的内容。对于诗人来说,诗歌创作是其书写历史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其保存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诗人对历史的态度和取舍常体现于诗歌创作中,并通过诗歌内容鲜明地呈现出来。从李白一生创作的诗歌可以看出,李白对六朝历史有着十分特殊的情感,南朝旧事与六代繁华常常被他信手拈来用于创作,客观存在着的六朝胜迹也多次吸引李白的足迹并被李白所凭吊。本文即以李白诗歌中的六朝记忆为研究对象,“循其声得其情,循其情得其实”,探讨李白诗歌中的六朝记忆的内容及其对李白其人产生的重要影响。绪论部分阐述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分析学术界关于李白与六朝相关研究的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从社会背景和是现实出发,结合李白的身世经历和文学素养等研究李白六朝记忆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分析李白诗歌中六朝记忆的内容,从六朝人物、六朝旧事及六朝旧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第四部分研究六朝历史、人物、地理等记忆对李白思想、性格、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影响。结语部分总结性地分析了李白诗歌中的六朝记忆整体上是积极向上、气势恢宏的特征,得出李白一生无论进退都可以在六朝历史中获取积极意义的结论。
郝媛[3](2019)在《明清白话小说词缀“阿”和“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明清白话小说中词缀“阿”和“老”的描写分析反映这一时期词缀“阿”和“老”的使用状况。本文主要采取全面描写的方式和共时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明清时期词缀“阿”和“老”的使用特点、历时变化、共性差异,并分析词缀“阿”和“老”在一些用法上存在的地理分布差异,以探求词缀“阿”和“老”在明清时期的使用面貌。文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词缀“阿”和“老”的研究现状以说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并介绍了本文所选用的语料。第一章介绍了词缀“阿”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主要用法和特点。明清时期词缀“阿”主要继承了前代的用法,可以用在人名中、亲属称谓前、代词前、形容词前、用于排行。与前代相比,词缀“阿”用于人名的特点是直接构成人名,语法作用进一步加强,并且多用于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群中;用于亲属称谓前和代词前以继承前代用法为主,“阿”+亲属称谓用法活跃;“阿”+数词表示排行体现出更强的人名色彩。第二章介绍了词缀“老”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的主要用法和特点。明清时期词缀“老”的用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可以用于人名、亲属称谓、一般称谓、动物名、用于排行以及作名词后缀。用于人名主要用于姓前,较少出现在名前;用于亲属称谓多用来指代非亲属成员,体现出更强的社会交际性;用在一般称谓语前结合能力强,可以表达丰富的感情色彩;“老+数字”表示排行是明清时期新出现的用法,用例不断增多,用法更加成熟。第三章介绍词缀“阿”和“老”在明清白话小说中用法的共性和差异。作为典型的名词前缀,词缀“阿”和“老”主要用法是用于人名和亲属称谓前,表示非正式的称谓。同时,两个词缀在搭配对象、感情色彩和用法上也存在差异。第四章结合作品的方言背景探讨词缀“阿”和“老”的地理分布差异。明清时期,词缀“阿”使用最频繁的地区是吴方言和粤方言地区;但“阿+亲属称谓”的用法在其他方言背景中也有出现,这可能是因为[A]接近于原始发音而更易在表意较为简单的亲属称谓中保留下来。相比之下,词缀“老”的分布更为广泛。在具体用法上,词缀“阿”和“老”也呈现出地域差异。第五章主要分析了词缀“阿”在近代汉语北方话中衰落的原因以及词缀“老”兴盛的原因。词缀“阿”的衰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词缀“老”的繁盛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感情色彩。最后是结语部分。
王震华[4](2017)在《《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柒]》人名研究》文中认为《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下简称“吴简”)自1996年被发现并进行抢救性发掘以来,因其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年代明确可靠,被评爲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并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吴简主要内容爲户籍简和赋税简,户籍简中出现大量下层吏民的人名,这爲三国时期的人名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而弥足珍贵的研究材料。本文以《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柒]》(下简称《竹简[柒]》)出现的人名爲研究材料,结合训诂学、词汇学、文化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应用审形辨字法、统计分类法及二重证据法等方法,对《竹简[柒]》中出现的人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全文正文分五章:第一章爲绪论。本章分爲三部分,分别爲研究材料概述,对吴简的概况和研究材料的选取进行了介绍;选题缘由和研究现状,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并梳理了吴简人名研究的现状及其他文献中的人名研究现状;介绍了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及凡例。第二章爲《竹简[柒]》中的人名与思想信仰。本章分爲三部分,与儒家思想有关的人名,与道教、佛教思想有关的人名,与愿望有关的人名。首先统计了每一个人名出现的频次,其次从训诂学、词汇学等角度对人名的取义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取名缘由,对人名进行分类归纳。第三章爲《竹简[柒]》中的人名与日常生活。本章分爲六部分,分别是与自然地理有关的人名,与动植物有关的人名,与人体有关的人名,与身份有关的人名,与日常用品、衣饰有关的人名。第四章爲《竹简[柒]》中的人名与政治、经济、军事。本章分爲三部分,分别爲与政治有关的人名,与经济有关的人名,与军事有关的人名。第五章爲《竹简[柒]》人名的命名特点及研究价值。本章分爲两部分,分别爲人名命名的特点,《竹简[柒]》人名研究的价值。在第二、三、四章人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人名命名的特点和规律,发现《竹简[柒]》中的人名全部爲单音节形式,大量的人名是由两个姓氏组合而成的,女性人名多使用“汝”“思”“姑”“婢”“妾”等字眼,三国时期人们取名时惯用表示排行的词,有很多人名是以表示行爲的动词来命名的。从词汇、社会、语料、文化四方面阐述了《竹简[柒]》人名研究的价值。
姚欢欢[5](2016)在《魏晋南北朝史书人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书人名的用字情况,分析了这一时期新出现的人名现象,运用训诂方法对人名名字关系进行分类解析,从文化语言学视角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名用字现象。论文一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名字和语言文化的关系,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古代人名构成,详细论述了人名的性质,人名的结构,中国人名和其他民族人名不同的结构,小名、正名、字名和号的特征,使用场合和使用方法。用魏晋南北朝史书中出现的人名例子进行阐述。第三部分统计魏晋、北朝和南朝三个不同时期的人名与字名,解释相关用字现象。首先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命名选字特征以及它反映出的社会思潮以及文化内涵,然后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单双名现象,最后根据兄弟间正名字名用字的特殊联系,客观描述了那一时期的出现的行辈字的雏形。第四部分将人名的名与字的关系分为形式关系和意义关系。形式关系有原名加辞和名字关系相同两种。重点介绍“同义相协”“反义相对”“连意推想”“连意指实”等八种意义关系类型。无法确定关系的划到第九类,列为存疑。第五部分集中研究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名小字,梳理小字的来源、分析小字与小名的关系、探索小字中“阿”“奴”等字的起源。第六部分总结。
董佩[6](2016)在《两晋南朝正史中所见人名研究》文中提出人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映射着文化演变的轨迹。命名的自由多样,增加了探索人名文化内涵的难度,不过人们取名受社会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教)思想、佛家思想、宗族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出一些倾向性,即儒、道、佛、宗族等相关关键字的集中出现。在被普遍认为“儒学衰落”的两晋南朝时期,儒家的许多观念还大量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支配着人们的道德精神取向,体现在人名上就是一些儒家关键字的集中出现,如:孝、仁、礼等。道家(教)思想对于人名、字的影响体现于一些关键字如“冲、灵、玄”等。关于“之”字名,像两晋南朝时期“之”字在后的人名大量集中出现且父子不避的现象未之有也,考虑到“之”字入名的复杂性,我们无法将“之”字名与道教影响绝对等同,但我们几乎可以确认凡名字中父子不避“之”字,而家族信仰又为道教的,“之”字确为宗教信仰的代表。两晋南朝时期,佛教作为新的有生命力的思想体系,出现国教化趋势。这种佛风的日煽势必影响人们的思想及观念,体现在人名上就是佛家思想关键字的集中出现。佛教影响下的取名常见字为:“僧、法、照、圆、觉”等。并体现出由普通关键字(佛、法、僧等)向较深刻的宗教义理字(圆、照、相等)的发展趋势,体现出知识分子对宗教义理的理解方面的文化优势。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宗族体系为基础的。宗族思想的影响体现在人名、字上就是“祖、宗、胤、孙”等关键字的集中出现。以及同父兄弟、同祖兄弟间名、字的各种相关性,如名、字中的共用字、共用部首以及取名用字的意义相关性等。随着南朝双名趋势的加深,人名中出现更为多样的关联性,表现出多样化的组合方式,更多的表现出宗族内的亲缘关系。此外,两晋南朝时期的人名表现出由单名向双名演变的趋势、俚俗类或信仰类小名小字的集中出现。还有儒道佛三家融合,体现在名字上就是儒道、儒佛、佛道、儒道佛名字的出现以及“道、德、元、天”等交叉字的出现。琅邪王氏家族作为两晋南朝时的大族,以儒学起家,世奉五斗米道,还较早接受了佛学思想并纳入到自己的家族文化体系中。在人名上表现为相关关键字的集中出现,这是一个在自己家族思想内融合儒道佛三家的完美缩影。
张艳芬[7](2015)在《魏晋南北朝“-头”结构词汇语义考察》文中认为本文以魏晋南北朝“-头”结构词组为研究对象,从词汇语义学角度考察“头”在其后置性结构词汇中的语义层次和功能。这里“-头”结构是指以“头”结尾的复音短语、复音词等。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头”结构的存在状态,我们选取了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十七部文献资料,对其进行穷尽式语料搜集,并进行了全面的语义分析。本文主要分为“‘头’语义系统的考察”,“魏晋南北朝‘-头’语义结构属性分析”,“魏晋南北朝‘-头’虚化层级和性质分析”五大部分。第一章“头”结构研究综述。我们对有关“头”的虚化、性质等进行相关文献的综合考察,包括共时历时、虚化机制、性质和功能等问题,从而明确“-头”结构研究的争议焦点在于“头”虚化为词缀的争议。第二章“头”的语义系统的考察,以“头”的本义为出发点,梳理出“头”的动态多层次语义系统,以此为依据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十七种文献进行了用例和词频的统计。第三章、第四章分别针对“-头”结构的短语结构和合成词结构的用例,进行语义属性的梳理,从而了解“-头”结构的构词能力及“头”语义发展的层次等问题。第五章“-头”结构“头”性质和功能。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我们对魏晋南北朝“头”的性质和功能以及组合能力进行分析。与以往的“头”尾研究相比,我们从词汇语义学角度,以李云富先生的词汇语义理论为指导,揭示“头”的构词能力及其语义发展的层次等问题,突破性地将语义属性研究延伸到词尾、词缀等特殊的语言单位,进行定性探讨和功能分析。
赵鑫[8](2015)在《曹魏史传散文研究》文中提出曹魏史传散文,可以《魏略》《典略》《魏书》《献帝起居注》《献帝纪》《献帝传》《邴原别传》《华佗别传》《管辂别传》九种为代表。此九种均已佚,其佚文散见于《三国志》注、《后汉书》注、《世说》注、《文选》注、《太平御览》、《初学记》、《艺文类聚》等,而以《三国志》注所存佚文为最多。《魏略》系魏郎中鱼豢私撰之纪传体曹魏断代史,起自黄初,止于甘露。其书佚于残唐五代,张鹏一有辑本,徐益藩有补辑。《魏略》善以记言、记行、细节、对比、互见诸法写人,故书中人物,形象鲜明。曹操面貌言行,最为生动,曹丕形象,多不光彩,曹植前后对比分明,曹彰刚猛,曹叡敏感,此外如曹爽、桓范、王凌、令狐愚、单固、儒者七人、清介者四人、奋发者十人、丁氏、甄氏、诸葛孔明等,亦莫不各具情态。《魏略》亦善叙事,叙波折之事则行文随之跌宕起伏,叙复杂纠缠之事则行文脉络井然,又善描写紧张场面,渲染紧张气氛,又能详略随宜,繁简如意,其叙相似事件,而行文力避雷同,又善细节、虚构、巧合,而其文遂有戏剧小说之效果。《魏略》文风,活泼通脱,亦善讽刺。虽然,百密一疏,书中今见记事错讹失实处十八则。鱼豢之思想,以儒家为根底,其性格率性好奇,其政治态度,则亲曹植、疏曹丕,哀曹氏、贬司马,亦略有丑化蜀汉君臣之嫌。要之《魏略》一书,巩固迁固以来之纪志传体例,秉笔直书,不为司马氏讳,且史料详备,多独家史料,足为曹魏史传散文之冠。《典略》亦系鱼豢所撰纪传体史书,记汉末事,不涉黄初以后,与《魏略》为二书,非一书。此书善记言行以凸显人物性格,且善于正面侧面多重用笔。其叙事善剪裁,有小说风味,亦善讽刺。此书亦颇具直笔,史料亦详备。《魏书》为魏散骑常侍王沈奉诏所撰之纪传体曹魏断代史。其志尤有史料价值。然此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记汉末之政则幸灾乐祸,记魏之三祖则神圣英武,记魏之妃后则贤良淑德,记司马父子则忠诚正直。其文笔亦属平平。《献帝起居注》记献帝迁播流离之苦,文笔细腻、语言絮叨,而低徊压抑之情出焉。《献帝纪》为刘艾所撰,编年体,叙事细腻逼真,尤善场面描写。《献帝传》重在记言,与《献帝纪》非一书。《邴原别传》文风平实,文中有对话若干,颇可圈点。《华佗别传》叙事怪诞恐怖,疑有古印度佛经故事影响在焉。《管辂别传》为管辰所撰,间有策士文风。
王龙睿[9](2014)在《《小名录》研究》文中提出《小名录》是晚唐陆龟蒙,以小名为对象,通过摘抄史传书籍中的小名及其相关故事编撰而成一部类书。它分条罗列,大部份内容都能在史传书籍中找到出处,但却并不标明出处。本文以其为对象,分析其内容、作者、着录、版本、流传与影响,通过对其校勘,分析其文献价值。并且探讨其成书原因,分析为何晚唐出现第一本以小名为收录对象的书籍。《小名录》作者为陆龟蒙是可以确定的,通过陆龟蒙生平和陆洸《重刊甫里先生文集序》可以知道陆龟蒙是由当是作於《笠泽丛书》编次的882年後至其去世之间的时段。《小名录》其书内容引文的来源主要来自正史和《世说新语》,其专门摘抄他书和专记小名的特点可以认定其为类书,但是其内部分类却并不明显。《小名录》中除了正文外,遗有小字注的存在,经过判断,小字注当为陆龟蒙本人所作。陆龟蒙因判断错误和文字摘抄错误,导致《小名录》内容上有相当多的失误。《小名录》主要是通过丛书保存下来的,现存单行本有明抄本一种。而通过丛书保存下来的版本分为根据《稗海》而来的二卷本系统和《说郛》的一卷本系统。一卷本是节选本,价值不大。而二卷本系统中以四库馆臣根据《稗海》校勘过的《四库本》最有价值,以其为校勘底本。《小名录》因其成书较早,保有较大的文献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提供最早的史料,对史传书籍的校勘以及记录与现存史传书籍不同的描述,作为对现存文献的一种补充。《小名录》成书於晚唐,是有其时代背景的。晚唐至宋时诗文创作追求典故的风气和晚唐知识分子对博物和知识的极致追求是其产生的主要背景。
樊露露,刘砚群[10](2013)在《论《世说新语》中的骂人行为》文中研究表明魏晋名士高超的社交技巧和语言艺术可从"骂人"这一行为中窥见一斑。《世说新语》中的詈骂词可归纳为"禽兽类"、"非人类"、"小人类"、"妇孺类"四种。名士借此表达愤恨、嘲讽或亲狎等微妙情绪。地域偏见、门阀观念和自我意识是产生骂人这一社交语言冲突的主要原因。
二、魏晋南北朝人小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魏晋南北朝人小名(论文提纲范文)
(1)从“儿缀”的发展演变看杭州话后缀“儿”的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1.1杭州话“儿”的读音及性质 |
1.2杭州话“儿缀”来源的已有讨论 |
二“儿缀”的发展历程及使用地域 |
2.1魏晋南北朝 |
2.2唐五代 |
2.3宋金 |
2.3.1“儿化”产生于南宋时期补证 |
2.3.2“儿化”的来源 |
2.4元明清(21) |
三“儿缀”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共时分布 |
四结语 |
(2)李白诗歌中的六朝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李白与六朝的综合研究 |
1.2.2 关于李白诗中的六朝人物及典故的研究 |
1.2.3 涉及李白在六朝旧地行踪及相关地理记忆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章创新点 |
第一章 六朝历史与李白的六朝情怀 |
1.1 记忆与历史 |
1.1.1 记忆与历史的关系 |
1.1.2 李白与六朝历史的关系 |
1.1.3 李白的六朝情怀 |
1.2 记忆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
1.2.1 记忆对诗歌创作主体的影响 |
1.2.2 记忆对诗歌创作内容的影响 |
1.3 李白六朝记忆的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李白六朝记忆的内容 |
2.1 李白六朝记忆中的人物 |
2.1.1 异代知己 |
2.1.2 亲友形象 |
2.1.3 作诗典范 |
2.2 李白对六朝记忆中的旧事 |
2.2.1 六朝之乱 |
2.2.2 拯乱济溺 |
2.3 李白六朝记忆中的旧地 |
2.3.1 无限眷恋的南朝都城——金陵 |
2.3.2 山水秀丽与名士风流之地——会稽 |
第三章 六朝记忆对李白其人的影响与意义 |
3.1 狂傲与率真 |
3.2 放达与精神自由 |
3.3 坚持热情与理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李白“六朝诗歌”基础汇总表 |
致谢 |
(3)明清白话小说词缀“阿”和“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词缀“阿”在明清时期的使用特点 |
第一节 词缀“阿”的主要用法 |
第二节 词缀“阿”的历时发展 |
第二章 词缀“老”在明清时期的使用特点 |
第一节 词缀“老”的主要用法 |
第二节 词缀“老”的历时发展 |
第三章 词缀“阿”和“老”的共性和差异 |
第一节 词缀“阿”和“老”的共性 |
第二节 词缀“阿”和“老”的差异 |
第四章 词缀“阿”和“老”的地理分布差异 |
第一节 词缀“阿”的分布特点 |
第二节 词缀“老”的分布特点 |
第三节 词缀“阿”和“老”在明清时期的地区分布差异 |
第五章 关于词缀“阿”和“老”的一些思考 |
第一节 近代汉语中词缀“阿”的衰弱 |
第二节 近代汉语中词缀“老”的兴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柒]》人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材料概述 |
第二节 选题缘由、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及凡例 |
第二章 人名与思想信仰 |
第一节 与儒家思想有关的人名 |
第二节 与道教、佛教有关的人名 |
第三节 与愿望有关的人名 |
第三章 人名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与自然地理有关的人名 |
第二节 与动植物有关的人名 |
第三节 与人体有关的人名 |
第四节 与身份有关的人名 |
第五节 与日常用品、衣饰有关的人名 |
第四章 人名与政治、经济、军事 |
第一节 与政治有关的人名 |
第二节 与军事有关的人名 |
第三节 与经济有关的人名 |
第五章 人名的特点及研究价值 |
第一节 人名的特点 |
第二节 人名研究价值 |
附録 人名索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5)魏晋南北朝史书人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人名和语言文化的关系 |
第三节 语料分析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代人名构成 |
第一节 人名的构成 |
第二节 古代姓氏的来源 |
第三节 古代人名称谓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人名用字研究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用字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用字分析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人名中的名、字关系 |
第一节 名、字形式关系 |
第二节 名、字意义关系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人名“小字”研究 |
第一节 小字溯源 |
第二节 小字和小名的关系 |
第三节 小字命名特点 |
第四节 小字中衬字“阿,儿,奴”来源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6)两晋南朝正史中所见人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人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 人名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两晋南朝正史中的人名与儒家思想 |
一 儒家伦理道德相关词 |
二 “内圣外王”的政治哲学 |
三 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 |
四 对先贤圣哲的钦慕 |
五 结论 |
第三章 两晋南朝正史中的人名与道家(教)思想 |
一 道家(教)关键字 |
二 单独考察的道家(教)影响下的名字 |
三 关于“之”字的考察 |
四 结论 |
第四章 两晋南朝正史中的人名与佛家思想 |
一 佛教普通关键字 |
二 佛教宗教义理字 |
三 结论 |
第五章 两晋南朝正史中的人名与宗族思想 |
一 尊祖敬宗思想影响下的名字 |
二 宗族思想对排行字、共用字、共用部首等方面的影响 |
三 兄弟名字的意义相关性 |
四 结论 |
第六章 两晋南朝正史中人名的时代特色 |
一 单双名演变 |
二 小名、小字的集中出现 |
三 儒、道、佛三家融合 |
第七章 个案研究——琅邪王氏家族人名考辨 |
一 儒家思想的影响 |
二 道家(教)思想的影响 |
三 佛家思想的影响 |
四 宗族思想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魏晋南北朝“-头”结构词汇语义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本文依据的理论 |
三、本文研究的方法和语料 |
第一章 “-头”结构研究综述 |
一、“头”的虚化研究 |
二、“-头”结构中的“头”性质和功能研究 |
第二章 “头”语义系统的考察 |
一、“头”的语义系统 |
二、统计文献用例分布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头”短语结构 |
一、“名词+头”组合结构 |
二、“动词+头”组合结构 |
三、“形容词+头”组合结构 |
四、“数词+头”组合结构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头”复音词结构 |
一、“名词性语素+头” |
二、“动词性语素+头” |
三、“形容词性语素+头” |
四、“数词+头”结构成复音词,抽象化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头”结构“头”性质和功能 |
一、“-头”结构中“头”的性质 |
二、“-头”结构中“头”的功能 |
三、从语义层次看“-头”结构的组合能力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曹魏史传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曹魏史传散文之研究缘起 |
二 曹魏史传散文之研究范围 |
三 曹魏史传散文之研究综述 |
上编 |
第一章 《魏略》概说 |
第一节 成书 |
第二节 流传 |
第三节 辑佚 |
第四节 断限 |
第二章 《魏略》人物群像 |
第一节 曹操曹丕曹植曹彰曹叡之形象 |
第二节 曹爽桓范之形象 |
第三节 王凌令狐愚单固之形象 |
第四节 儒者七人之群像 |
第五节 清介者四人之群像 |
第六节 奋发者十人之群像 |
第七节 女子二人之形象 |
第八节 诸葛孔明之形象 |
第三章 《魏略》文学笔法 |
第一节 写人笔法 |
第二节 叙事笔法 |
第三节 小说笔致 |
第四节 语言风格 |
第四章 《魏略》史学得失 |
第一节 《魏略》记事失实处举例 |
第二节 鱼豢思想性格与政治态度 |
第三节 《魏略》之史学意义 |
下编 |
第五章 鱼豢《典略》 |
第一节 《典略》与《魏略》之关系 |
第二节 《典略》文学史学成就 |
第六章 王沈《魏书》 |
第一节 成书始末 |
第二节 多为时讳 |
第三节 文学成就 |
第七章 汉献帝传记三种 |
第一节 《献帝起居注》 |
第二节 《献帝纪》《献帝传》 |
第八章 别传三种 |
第一节 《邴原别传》 |
第二节 《华佗别传》 |
第三节 《管辂别传》 |
附录一 《三国志》裴注引书中曹操司马懿称谓考 |
附录二 《三国志》史料考辨九则 |
附录三 《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标点断句商榷十九则 |
附录四 《三国志集解》钱剑夫点校本标点断句校勘商榷十七则 |
附录五 《三国志》引《魏略》分条索引 |
附录六 晚清民国之际《魏略·西戎传》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件 |
(9)《小名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研究现状 |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名录》的编撰、着录和流传 |
第一节:《小名录》其书 |
第二节:《小名录》的编撰 |
第三节:《小名录》的着录情况 |
第四节:《小名录》的流传与版本 |
第二章 《小名录》文献价值 |
第一节:《小名录》可校勘其他书籍之处 |
第二节:《小名录》的史料价值 |
第三节:《小名录》和史传书籍的不同记载 |
第三章 《小名录》的成书原因 |
第一节:陆龟蒙编撰《小名录》的初衷 |
第二节:姓、名类书籍对《小名录》产生的影响 |
第三节:《小名录》的编撰背景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论《世说新语》中的骂人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一、詈骂词归类 |
(一)禽兽类 |
1.肉鸭 |
2.白颈乌 |
3.鼠辈 |
4.狗 |
(1)桓宣武语人曰: |
(2)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 |
(3)温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容止》23) |
(4)张吴兴年八岁,亏齿,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曰: |
(5)“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贤媛》4) |
5.貉子 |
6.强口马、决鼻牛 |
7.蜂目豺声 |
(二)非人类 |
(三)小人类 |
(四)妇孺类 |
二、骂人的文化探因 |
(一)尖锐的地域偏见 |
(二)深固的门阀观念 |
(三)强烈的自我意识 |
四、魏晋南北朝人小名(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儿缀”的发展演变看杭州话后缀“儿”的来源[J]. 张海媚. 汉语学报, 2020(01)
- [2]李白诗歌中的六朝记忆研究[D]. 李晓亚. 西北大学, 2019(12)
- [3]明清白话小说词缀“阿”和“老”研究[D]. 郝媛. 武汉大学, 2019(06)
- [4]《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柒]》人名研究[D]. 王震华. 西南大学, 2017(02)
- [5]魏晋南北朝史书人名研究[D]. 姚欢欢. 安庆师范大学, 2016(05)
- [6]两晋南朝正史中所见人名研究[D]. 董佩. 郑州大学, 2016(02)
- [7]魏晋南北朝“-头”结构词汇语义考察[D]. 张艳芬.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2)
- [8]曹魏史传散文研究[D]. 赵鑫. 山东大学, 2015(02)
- [9]《小名录》研究[D]. 王龙睿.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10]论《世说新语》中的骂人行为[J]. 樊露露,刘砚群. 新余学院学报,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