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ESA的虚拟企业构建方案研究

基于VESA的虚拟企业构建方案研究

一、基于VESA的虚拟企业构建方案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云薏霏[1](2021)在《大学生对高校危机事件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两个研究共八个实验考察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有关高校危机事件的信息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并且学生对这些信息有怎样的认知加工机制。也尝试分析这些认知加工规律对于高校制定回应策略的启示。研究一以大学本科生为被试,探讨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归因维度信息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以及学生对维度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共包括三个实验。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考察在报纸新闻报道中,高校危机事件、高校与学生公共关系的归因维度信息(连贯性、区别性和一致性)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并考察责任归因、惩罚动机(包括报应动机、效用动机和改正动机)、负性情绪的中介作用。实验一发现,⑴三种归因维度信息会影响学生的危机反应。⑵学生的责任归因和惩罚动机(报应、效用动机)可以中介区别性信息对惩罚决策的影响。改正动机不能中介归因维度信息对惩罚决策的影响。学生的责任归因和负性情绪不能中介三种归因维度信息对惩罚决策的影响。实验二发现,⑴三种归因维度信息共同影响学生的负性情绪,连贯性信息影响学生对校方的责任归因和惩罚动机。⑵学生的惩罚动机(各维度)和责任归因可以中介连贯性信息对惩罚决策的影响。学生的责任归因和负性情绪也可以中介连贯性信息对惩罚决策的影响。实验三考察不同调节取向回应策略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干预效果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发现,⑴阻止取向回应策略对于气愤组的学生更有效,促进取向回应策略对于恐惧组的学生更有效。⑵促进取向回应策略对于较强情绪体验组的学生更有效。研究二以大学本科生为被试,探讨微博新闻报道、用户评论以及学生在阅读新闻报道后对于危机事件的初始感知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评论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共包括五个实验。实验四考察微博评论的内容和数字线索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并考察责任归因、惩罚动机(包括报应动机、效用动机和改正动机)、负性情绪、网络集群行为执行意向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⑴微博评论的内容和数字线索影响学生的危机反应。⑵学生的责任归因与惩罚动机(各维度动机)对于评论责任归因与情绪基调对惩罚决策的影响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学生的负性情绪与惩罚动机(报应动机、效用动机)对于评论情绪基调对惩罚决策的影响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学生的负性情绪与网络集群行为执行意向对于评论责任归因与情绪基调对二次沟通决策的影响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学生的责任归因与网络集群行为执行意向对于评论责任归因对二次沟通决策的影响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实验五、实验六分别考察微博新闻报道中危机事件、高校与学生公共关系的归因维度信息与评论同时呈现时,哪种线索会影响学生的危机反应。两个实验都发现,评论的责任归因仍然影响了学生对校方的责任归因和惩罚动机。实验七考察在学生阅读微博新闻后形成了对危机事件初始感知的前提下,评论线索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⑴在不同的危机反应变量下,学生可能会被独立呈现的与初始感知不一致的评论线索所影响,但也可能仍会维持初始感知。⑵在不同的危机反应变量下,学生可能会在混合评论线索中选择与初始感知一致的信息,但也可能被与初始感知不一致的信息所影响。实验八考察不同情绪应对策略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干预效果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发现,⑴认知性应对策略对于气愤组学生更有效,情绪性应对策略对于恐惧组学生更有效,认知性和情绪性应对策略对于悲伤组学生更有效。⑵认知性和情绪性应对策略对于较强情绪体验组的学生更有效。综合两项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⑴传统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危机事件与公共关系归因维度信息(连贯性、区别性、一致性)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危机反应,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责任归因、惩罚动机、负性情绪间接影响惩罚决策。⑵社交媒体评论的内容和数字线索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危机反应。而且相比于新闻报道中的归因维度信息,评论线索的影响更加稳固。评论线索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责任归因、惩罚动机、负性情绪间接影响惩罚决策,以及通过责任归因、网络集群行为执行意向、负性情绪间接影响二次沟通决策。⑶不同危机沟通策略的干预效果受到学生所体验到的情绪类型或强度的调节。

黄晓煜[2](2020)在《基于成像式测光仪器的近眼显示关键光学属性测量》文中认为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以VR/AR眼镜等设备为代表的近眼显示设备(Near-Eye Display,NED)因其便携、沉浸感强、用途广泛等特点,正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随着近眼显示设备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NED的相关测量也愈发受到了重视。根据调研,现有的近眼显示的测量方案/设备或多或少存在着可测光学属性单一、流程不够明确、测量耗时过长、成本高昂等问题,也正因如此,很多中小型NED生产厂商只能依靠人工判断的方式进行产品品控,不仅费时费力,且存在隐患。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以Ix MD(成像式亮度/色度测量设备)为基础,辅以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测量软件,搭建出自动化、低成本的NED测量系统,从而对部分最能反映NED光学呈现质量的关键光学属性实现快速、便捷和相对准确的测量,可供相关领域企业或个人参考/应用。论文所完成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首先,本文以Ix MD为测量设备,建立了近眼显示关键光学属性的测量方法。基于Ix MD,对于视场角(FOV)、亮度/亮度均匀度、色度/色度均匀度、畸变和迈克尔逊对比度等近眼显示的关键光学属性的测量建立了完整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流程,还包括了测试图像的生成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等细节的处理,这些具体的方法能够为测量系统的搭建提供清晰的指导。其次,使用头部模型和CMOS摄像头,搭建并优化了测量硬件系统。本文设计了由头部框架、双目CMOS摄像头和计算机组成的硬件系统,并给出了细节优化的方案。由于采用了这种构造,使得该测量系统能够用于各种不同形状参数的NED设备,且可以实现方便的佩戴位置调整和对准。第三,使用QT编译工具和Open CV库,开发了具有交互界面的测量软件系统。本文使用Qt编译工具和Open 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作为搭建工具,编写了具有可视化交互界面的测量软件系统,其功能包括相机的监控与拍摄,NED佩戴位置检测,九点测量位置提取,各关键光学属性测量,数据存储等,并给出了部分关键代码。最后,实施测量和验证实验,验证了所搭建的测量系统的精度、可重复性和误差达到实际要求。本文将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相结合,构建了完整的近眼显示测量系统,并通过实施测量实验,客观地评估了本测量系统的精度、可重复性、误差来源等。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本系统对于单个NED设备的测量用时在30分钟以内,操作简便,多次测量的数据浮动基本稳定在10%以内,可重复性好,且亮度标定的平均误差在3.5%以内,FOV和亮度的测量数据都被证实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综上,本文提出了近眼显示关键光学属性的测量方案并搭建了相关测量系统,以Ix MD为测量设备,辅以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测量软件,建立了快速便捷、较为准确的NED光学测量方法,为NED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提供了低成本的光学评测方案,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毛雨阳[3](2020)在《基于FPGA的新型数字微镜芯片功能测试系统》文中研究说明集成电路规模的增大与工作频率的提升使得集成电路芯片的测试难度与日俱增,业界对具有高性能、高度自动化的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需求也应运而生。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测试仪器自动化程度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测试需求,且价格昂贵,针对专门芯片的可定制化测试平台更是寥寥无几。应一家日本企业的项目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FPGA的新型数字微镜芯片功能测试系统,旨在为集成电路芯片提供一个自动化的测试平台,降低重复测试的成本,提高芯片制造的管控能力和生产效率。该系统由自主设计的10层测试驱动板和6层测试子板组成,总共包含1271个元器件以及4130个连接网络。其中驱动板采用集成FPGA+ARM架构的ZYNQ系列片上系统作为核心处理器,辅以MCU作为辅助控制器,搭载视频处理器、DDR3 SDRAM以及高速LVDS接口等外设;子板仅作为待测芯片的载体,提供必要的基础外设。在设计过程中,本文借助仿真工具和严格的理论计算,实现了从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以及电磁兼容性三个方面优化系统的硬件设计。同时,本文将上述硬件平台与自研的软件系统相结合,实现了新型数字微镜芯片的功能测试。软件部分通过FPGA的数字RTL设计实现芯片的驱动以及功能测试;通过MCU软件设计实现指令解析、数据传输以及系统配置;通过用户操作界面设计提供可视化测试界面。同时,操作界面配备了数据库,支持测试数据的存储和检索,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依据。本文所设计的基于FPGA的芯片功能测试系统以新型数字微镜芯片为主要测试对象,并充分考虑了其他集成电路芯片测试的兼容性。FPGA的高可重构性使该系统可针对不同测试需求定制相应的测试内容,为芯片的设计验证、产品检验以及现场维护等工作提供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

王妮娜[4](2019)在《虚拟现实应用发展的研究及标准化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当前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热点和竞争焦点,更是被业内人士看作是新一代的通用计算平台。目前VR尚处于产品化发展的初期阶段,显示技术、移动性、等问题尚未解决。各种VR业务也处于业务模式探索阶段。本文调研了国内外VR标准化进展,研究VR系统和应用场景的分类,从现有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当前VR产业的标准化需求,最终提出VR标准体系建议。

蔡叶芳[5](2019)在《图形处理器3D引擎渲染管线设计与验证》文中研究指明GPU的发展经历了固定功能流水线、可编程染色器、统一渲染架构三个阶段。国外对GPU的研究起步很早,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完善的产品体系,在图形处理的标准制定、核心算法以及电路实现、核心处理IP以及产品实现等核心技术方面具有垄断地位。我国GPU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技术能力相对滞后。本课题来源于国家部委项目,研究了图形处理器3D管道渲染相关技术,以满足嵌入式领域应用。论文分析了OpenGL图形流水线模型以及3D引擎渲染管线核心算法,通过应用特点分析,设计了3D引擎渲染管线的软硬件协同流水线和电路体系结构,规划了3D引擎电路的软硬件实现策略,完成了包括顶点处理、统一染色阵列电路、图元装配电路、光栅化电路、像素处理单元电路等关键模块的详细电路设计。针对电路体系结构和具体电路功能,设计了验证方案,并构建了基于虚拟原型和FPGA原型的两种验证平台;虚拟原型验证平台依据模型层级的特征,采用不同抽象层级语言进行描述,顶层采用C或C++语言,驱动层采用SystemC语言,底层采用System Verilog、Verilog进行周期精确的行为级建模,实现了对3D引擎相关的215个OpenGL函数的映射,通过层次化模型高效生成测试激励,实现了对于OpenGL 3D引擎相关功能、性能验证,在保证验证精确度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验证效率;FPGA验证平台采用两片XILINX公司的XCVU440 FPGA芯片,根据各模块电路之间的信号连接特性,辅助采用EDA逻辑划分编译软件将3D引擎渲染管线逻辑电路映射至两颗芯片中,一颗FPGA芯片用于实现统一染色阵列和纹理处理电路功能,另一颗FPGA实现3D引擎电路其余功能,同时充分考虑嵌入式应用场景对3D引擎渲染管线的数据传输能力、顶点处理能力、几何处理能力、像素处理能力要求,在验证中进行了相关功能、性能验证,FPGA原型运行速率30MHz及模拟仿真可达600Mhz,像素填充率为4G/s,Tri生成率为150M/s,满足本项目应用要求。

徐晓丹[6](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黎作瑞[7](2016)在《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宅配业务分析》文中指出宅配于本世纪初引入中国大陆并开始研究,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宅配策略引发了业界越来愈多的思考。电子商务配送问题目前更多集中于路径规划、配送模式和成本与收益上,而关于战略上的思考却严重缺乏。本文设计B2C电商食品宅配策略,着重研究基于食品分类的宅配服务范围和宅配服务定价策略。论文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主要源于企业实际运作,最后以实际案例研究验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界定宅配的基本概念,深入分析食品电商和电商食品宅配的发展现状,归纳两者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传统食品流通渠道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流通渠道,并总结两者的问题和优势,得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宅配流通渠道属于“零级”渠道的结论。其次,在分析食品电商的基础上,研究电商食品的商品结构,运用分类树思想制定电商食品分类标准,按该标准分为普通类食品、笨重类食品和生鲜类食品;在分析流通渠道的基础上梳理并设计B2C电商食品宅配运作流程,为制定宅配服务范围策略和定价策略的定量分析提供研究要素,且充实宅配服务策略。接着,针对服务范围策略,基于功能价值建立宅配初始范围模型,运用时间满意度对初始范围进行修正。再对笨重类食品和生鲜类食品分别利用盈亏平衡和生鲜食品损耗度来对满意度范围进行修正。最后得出各类食品最优宅配服务范围。针对定价策略,基于电商企业正在应用消费歧视收费模式作为定价策略基础,运用Dantzig经典路径估算公式结合宅配服务范围制定固定收费标准;运用消费者效用剩余思想构建消费者剩余函数,从而制定免运费阈值。最后,以上海D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实际案例研究,系统分析相关参数的设置与选择,结合调研数据,验证宅配策略的有效性和实际操作性,得出结论:宅配服务策略基本符合现实,可以验证定量方法的正确性。如果所提的要求能够满足的话,可直接用于现实电商企业的实际战略制定中。

芮明昭[8](2014)在《多视点裸眼3D电视技术及其应用系统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像显示器是人类接受外部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示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真实的复原原始图像中的物体信息,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真切现场感,从这个角度来看,3D显示技术成为显示技术的主流具有其必然性,而裸眼3D显示技术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对超高清信号处理进行研究,选择了4K2K作为系统的显示分辨率,介绍了信号传输技术,分析了V-by-One技术的优势,并针对本系统设计了FRC和Up-scaler信号处理流程,完成了超高清显示效果的分析评价;其次对多视点裸眼3D显示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深度提取算法,DIBR算法和图像映射,完成了多视点裸眼3D显示效果测试;最后对2D/3D显示切换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基于视差光栅和微柱透镜裸眼3D显示技术方案,并对本设计系统的2D/3D显示模式实际进行测试。论文的工作成果及主要技术创新点体现在如下:(1)系统为多视点裸视3D显示系统,支持对单视角2D视频和双视角的2D视频处理运算,并且由于采用4K2K显示屏,在多视点裸眼3D显示时还是可以保证高清分辨率显示水平。(2)系统不仅支持4K2K源生信号输入并且无损显示,还支持非4K2K的普通视频图像信号做Up-scaler到4K2K显示,同时还支持对两种信号的FRC运算,另外系统还采用了新的视频传送技术V-by-One;(3)系统支持2D显示模式和3D显示模式切换,在2D模式下可以达到4K2K超高清显示,在3D模式下为9视点的裸眼3D显示,可以在不同的应用需求下切换不同的显示模式;另外,还针对多视点裸眼3D系统的具体应用,设计了一套基于高度集成化的SoC电视处理芯片,高性能的FPGA芯片和并行高效的FRC芯片构建的多视点裸眼3D电视解决方案,并完成相应的硬件电路及电路模块的开发。

兰荣娟[9](2010)在《动态联盟风险识别、评估及防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市场环境的多变,对市场机遇的快速响应成为当今企业竞争的焦点;同时,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凭自身的力量已难以成功把握市场机遇。企业需要整合外部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此背景下,动态联盟已成为企业整合外部资源的理想组织形式。动态联盟组织形式有其自身的优点,但其成员主体多元性、地域分散性、组织临时性等特点,也使其具有比单体企业更复杂的风险,实践表明,该组织形式运用成功的比率并不高,其风险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动态联盟风险管理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企业实践中普遍存的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思想使其忽视了动态联盟组织形式中存在的风险,而导致企业合作中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损失。理论界,对动态联盟的研究多集中于其组建、运行机制以及支持性技术等方面,虽然也有探讨动态联盟风险问题的相关文献,但大多是针对单一风险或是某些风险问题而提出的防控方法及对策措施,缺少针对性、专题性的研究工作,尚未形成系统的动态联盟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鉴于此,本文将风险管理理论与动态联盟管理理论相融合,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动态联盟风险识别、评估及防控研究”作为研究选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动态联盟风险管理过程框架和动态管理模式的构建。基于一般风险管理理论,将动态联盟风险管理过程划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三部分;针对该过程框架,设计了动态的风险管理模式。(2)风险识别与统计分析基础上,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动态联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现有文献研究成果及企业访谈,对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制造业动态联盟共性风险因素进行分阶段识别假设,通过样本调查和统计分析,证实了识别假设所选取的指标的内部一致性,从而明确了动态联盟风险体系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动态联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粗糙集理论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最终形成包含7个风险因子具体27个风险子指标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3)基于RS理论和AHP组合定权的动态联盟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构建。以优化后的动态联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对动态联盟的总体风险水平和关键风险因素进行确定。在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中,基于RS理论确定客观权重,基于AHP方法确定主观权重,集成二者获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4)动态联盟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组织模式的设计。基于动态联盟组织结构的一般模型和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路,构建了动态联盟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并设计了相应的组织模式。

章帆[10](2009)在《虚拟软件企业组织构建及有效运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全球信息网络的形成,软件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用户对软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个软件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软件系统开发的全部需求。把虚拟企业的思想应用于软件行业,组建虚拟软件企业,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和专门知识这种“强强联手”的方式,解决单个软件企业的能力不能满足软件系统开发需求的问题,正在逐渐发展成为软件企业发展与经营管理的主流模式。这种创新的组织形式将改变传统软件企业的运营理念、组织模式和管理方法,提高软件企业适应市场、把握机遇的能力,从而使其获得持续的竞争力。组建虚拟软件企业,企业间优势互补,也是增强我国软件企业尤其是中小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便捷而有效的途径。因此,研究虚拟软件企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对虚拟软件企业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虚拟软件企业的特征,并将其与软件外包、战略联盟、企业集团等跨企业协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辨析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进一步阐明虚拟软件企业的本质特性;结合虚拟软件企业的现状,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提炼出目前常见的四种虚拟软件企业的运行模式,并提出中介协作模式,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它将成为虚拟软件企业组建模式的发展趋势之一,由此提出虚拟软件企业中介(VSCSA)的概念,并对其支持系统的功能、系统结构、实现流程等等进行了创新性的分析和探讨。按照软件项目的分解结构和软件开发流程,提出软件模块重要性、专家决策力的概念。在分析虚拟软件企业对合作伙伴的特殊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统计方法明确虚拟软件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仔细分析虚拟软件企业伙伴选择的特点,创新性地将软件模块重要程度、专家决策力、软件模块关联关系、备选企业意愿一同纳入虚拟软件企业的伙伴选择,并提出基于粗糙集综合评价的伙伴选择方法。组织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前者称为组织体系,而将无形的、组织内的关系网络或者力量协作系统称作组织结构,本文对这两者都做了深入研究。在对传统软件企业的软件研发模式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虚拟软件企业组织与生产的特点,提出虚拟软件企业的组织体系,并且在理清虚拟软件企业各组成部分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设计虚拟软件企业组织结构。组建虚拟软件企业的目的是比单个的传统软件企业更快更好地完成软件研发任务,而虚拟软件企业的有效运作是有效保障之一,运行不畅会造成效率低下甚至导致合作的失败。本文在界定虚拟软件企业有效运行含义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虚拟软件企业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主要的影响因素,并依据粗糙集信息量的思想编制程序计算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针对计算结果,进一步地从四个方面给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和途径,分别是:重视模块分解和明确接口标准、建立企业之间的沟通信任机制、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企业间的合作水平。通过仔细考察虚拟软件企业利益分配的动态过程,提出了基于软件项目分解结构的虚拟软件企业利益分配方法,明确指出其利益分配必须包括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即不单要关注结果,也要重视合作过程。根据对合作企业的信任和沟通策略的分析情况,认识到虚拟软件企业对于合作伙伴的管理会依照它们所承担软件模块的特性不同而有所区别,提出基于软件模块特性和关联关系的伙伴关系管理策略。

二、基于VESA的虚拟企业构建方案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VESA的虚拟企业构建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对高校危机事件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校园危机沟通的相关概念
    2 文献回顾
        2.1 校园危机沟通研究
        2.2 危机信息加工中的归因
        2.3 归因对行为决策的直接影响
        2.4 归因对行为决策的间接影响
        2.5 危机情绪对读者回应策略偏好的影响
        2.6 基于社交媒体的危机沟通特点
        2.7 社交媒体线索对读者危机反应的影响
    3 理论解释
        3.1 Yum和 Jeong的危机沟通模型
        3.2 危机情绪影响回应策略偏好的相关理论
        3.3 社交媒体线索对读者危机反应的影响机制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1 对前人研究的分析
    2 本研究的问题
    3 研究思路
    4 研究假设
    5 研究意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大学生对报纸新闻报道中高校危机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
        实验1 危机事件的归因维度信息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2 公共关系的归因维度信息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3 学生的负性情绪对不同调节取向回应策略偏好的影响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一 讨论
        研究一 结论
    研究二 大学生对微博中高校危机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
        实验4 用户评论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5 新闻中危机事件归因维度信息与用户评论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6 新闻中公共关系归因维度信息与用户评论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1 研究目的及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7 学生阅读新闻后对危机事件的初始感知与用户评论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8 学生的负性情绪对不同情绪应对策略偏好的影响
        1 实验目的及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研究二 讨论
        研究二 结论
第四部分 总讨论
    1 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归因维度信息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2 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归因维度信息对学生危机反应影响的认知加工机制
    3 微博评论线索对学生危机反应的影响
    4 微博评论对学生危机反应影响的认知加工机制
    5 报纸与微博平台上学生对高校危机事件认知加工机制的异同
    6 本研究对高校危机沟通实践的启示
    7 本研究的不足
    8 研究展望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于成像式测光仪器的近眼显示关键光学属性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近眼显示设备总述
        1.1.1 AR/VR眼镜的发展历程
        1.1.2 基于虚像光学系统的近眼显示设备
        1.1.3 主流产品介绍
    1.2 NED的关键光学属性及其测量方法
        1.2.1 近眼显示光学属性介绍
        1.2.2 关键光学属性选取
        1.2.3 测量方法
    1.3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4 论文各章节内容安排
第二章 成像式亮度/色度测量仪器
    2.1 成像式测光仪器简介
    2.2 基于IxMD的近眼显示光学测量
        2.2.1 IxMD用于近眼显示测量时的设计指标
        2.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3 优缺点分析
    2.3 CMOS摄像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眼显示关键光学属性测量
    3.1 测量条件
        3.1.1 测量设备
        3.1.2 测量环境
    3.2 测量方法
        3.2.1 FOV
        3.2.2 亮度、色度、均匀度
        3.2.2.1 亮度和亮度均匀度
        3.2.2.2 色度和色度均匀度
        3.2.3 畸变
        3.2.4 迈克尔逊对比度
    3.3 测量前准备
        3.3.1 测试图像生成
        3.3.2 待测设备位置判断
        3.3.3 相机的标定
        3.3.3.1 内参矩阵和畸变系数标定
        3.3.3.2 镜头有效视角标定
        3.3.3.3 亮度灰阶映射曲线标定
        3.3.3.4 色度空间转换矩阵标定
    3.4 测量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量系统搭建及优化
    4.1 硬件系统搭建
        4.1.1 部件构成
        4.1.2 细节优化
    4.2 软件系统搭建
        4.2.1 软件系统框架
        4.2.2 交互界面搭建
        4.2.2.1 NED佩戴位置检测
        4.2.2.2 九点测量位置提取
        4.2.2.3 FOV测量
        4.2.2.4 亮度/亮度均匀度测量
        4.2.2.5 色度/色度均匀度测量
        4.2.2.6 畸变测量
        4.2.2.7 迈克尔逊对比度测量
        4.2.3 关键代码
        4.2.3.1 监控和拍摄
        4.2.3.2 图像处理
        4.2.3.3 位置判断
        4.2.3.4 参数计算
        4.2.3.5 数据存储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量结果评价与精度分析
    5.1 测量结果评价
        5.1.1 测量实验结果
        5.1.2 亮度、色度标定精度评价
        5.1.3 其他方法测量结果对比
    5.2 测量可信度分析
        5.2.1 测量数据可重复性
        5.2.2 误差来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基于FPGA的新型数字微镜芯片功能测试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现状
        1.2.1 研究背景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本文主要工作、难点与创新点
        1.4.1 本文主要工作
        1.4.2 难点与创新点
    1.5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
    2.1 系统设计需求与总体架构
        2.1.1 系统设计需求
        2.1.2 系统总体架构
    2.2 新型数字微镜结构与驱动显示原理
        2.2.1 新型数字微镜结构简介
        2.2.2 新型数字微镜基本显示原理
    2.3 系统方案设计及指标论证
        2.3.1 系统控制方案论证
        2.3.2 芯片功能测试方案
        2.3.3 数据传输方案论证
        2.3.4 用户操作界面方案论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硬件方案设计
    3.1 整体硬件方案概述
    3.2 测试驱动板硬件设计
        3.2.1 核心处理器模块设计
        3.2.2 辅助控制器模块设计
        3.2.3 视频处理器模块设计
        3.2.4 存储器模块设计
        3.2.5 数据互连接口模块设计
        3.2.6 电源模块设计
        3.2.7 时钟及复位模块设计
    3.3 PCB互连与高速数字系统设计
        3.3.1 高速数字系统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案
        3.3.2 信号完整性设计
        3.3.3 电源完整性设计
        3.3.4 电磁兼容性设计
    3.4 PCB仿真设计
    3.5 PCB版图及实物展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方案设计
    4.1 软件整体架构
    4.2 FPGA软件设计
        4.2.1 数据互连模块设计
        4.2.2 模块功能测试部分设计
        4.2.3 图像显示测试部分设计
        4.2.4 新型数字微镜驱动模块设计
    4.3 MCU软件设计
        4.3.1 指令解析模块设计
        4.3.2 视频处理器控制模块设计
        4.3.3 芯片内部温度测试模块设计
    4.4 用户操作界面设计
        4.4.1 触摸屏界面设计
        4.4.2 上位机界面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系统测试准备
    5.2 系统硬件测试
        5.2.1 电源测试
        5.2.2 时钟及复位信号测试
        5.2.3 核心处理器测试
        5.2.4 视频处理器测试
        5.2.5 DDR3 测试
        5.2.6 LVDS接口测试
    5.3 系统功能测试
        5.3.1 测试系统搭建说明
        5.3.2 时钟适应性测试
        5.3.3 数据通道适应性测试
        5.3.4 地址通道译码测试
        5.3.5 静态图像显示测试
        5.3.6 动态图像显示测试
        5.3.7 芯片内部温度测试
        5.3.8 数据库测试
    5.4 实际芯片测试结果展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总结
    6.2 未来优化工作
        6.2.1 硬件优化
        6.2.2 软件优化
        6.2.3 测试优化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图形处理器3D引擎渲染管线设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图形处理器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2.1 GPU技术的产生及其早期发展
        1.2.2 GPU技术成熟期及其流水线架构演变
        1.2.3 国内GPU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1.4 本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GPU3D引擎渲染管线设计相关理论基础
    2.1 OpenGL模型中有关3D引擎渲染管线的模型要求
        2.1.1 OpenGL函数3D引擎渲染功能
        2.1.2 OpenGL图形流水线模型
    2.2 核心算法
        2.2.1 顶点阶段核心算法
        2.2.2 几何阶段核心算法
        2.2.3 光栅化核心算法
        2.2.4 片段阶段核心算法
    2.3 性能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D引擎渲染管线结构设计及核心电路实现
    3.1 3D引擎流水线设计
    3.2 3D引擎体系结构设计
    3.3 3D引擎渲染关键电路软硬件设计
        3.3.1 顶点处理
        3.3.2 统一染色阵列
        3.3.3 图元装配
        3.3.4 光栅化
        3.3.5 片段处理
        3.3.6 像素处理单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D引擎渲染管线验证方案
    4.1 OpenGL验证方案
        4.1.1 OpenGL图形接口验证计划
        4.1.2 图形流水数据流验证计划
        4.1.3 图形功能验证计划
    4.2 超长图形流水功能验证方案
        4.2.1 可访问资源验证计划
        4.2.2 互联互通验证计划
        4.2.3 图形数据格式验证计划
    4.3 3D引擎存储系统级验证方案
        4.3.1 存储资源和通路验证计划
        4.3.2 访存数据特征验证计划
        4.3.3 健壮性验证计划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3D引擎渲染管线验证平台及实施
    5.1 虚拟原型验证平台构建和验证
        5.1.1 验证平台搭建
        5.1.2 验证方案
        5.1.3 统一染色阵列验证
        5.1.4 3D引擎电路验证
        5.1.5 图形功能验证
        5.1.6 图形功能验证项覆盖分析
    5.2 FPGA原型验证平台构建和验证
        5.2.1 验证平台构建
        5.2.2 基于FPGA验证平台的验证
    5.3 基于FPGA平台的系统性能测试及分析
        5.3.1 三角形生成率测试
        5.3.2 像素填充率测试
        5.3.3 帧率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咨政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一、协同
        二、协同创新
        三、利益配置机制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已有研究评述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四、系统分析法
        五、调查访谈法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二、创新理论演进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一、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结语
附录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7)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宅配业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宅配系统的成本与收益研究
    1.2.2 宅配系统路径与选址优化研究
    1.2.3 宅配运作与策略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文章的创新点 第2章 食品电商运营现状与食品流通渠道分析
2.1 食品电商运营现状分析
    2.1.1 食品电商现状分析
    2.1.2 食品电商的商业模式
    2.1.3 食品电商的特点与优势
2.2 电商食品发展现状与产品结构
    2.2.1 电商食品发展状况
    2.2.2 电商食品商品结构
2.3 传统食品流通渠道分析
    2.3.1 传统食品流通渠道分析
    2.3.2 传统食品流通渠道存在的问题
2.4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流通渠道分析
    2.4.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流通渠道
    2.4.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流通渠道优势分析
    2.4.3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流通渠道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宅配业务分析
3.1 食品宅配现状分析
    3.1.1 宅配的概念
    3.1.2 宅配发展现状分析
    3.1.3 宅配业务特点分析
3.2 电商食品发展现状及电商环境下食品宅配运作分析
    3.2.1 电商食品宅配现状分析
    3.2.2 电商食品宅配的特点分析
    3.2.3 B2C电子商务环境下食品宅配运作流程
    3.2.4 电子商务环境下食品宅配的优势
    3.2.5 电子商务环境下食品宅配存在的问题
3.3 食品分类及其宅配要求
    3.3.1 电商食品分类标准
    3.3.2 各类电商食品物流特征
    3.3.3 各类食品的宅配要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宅配策略设计
4.1 宅配流程设计
    4.1.1 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宅配基本流程
    4.1.2 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宅配流程设计
    4.1.3 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宅配流程分析
4.2 食品宅配服务范围策略制定
    4.2.1 基于功能价值的服务范围基础模型的构建
    4.2.2 考虑时间满意度的宅配服务范围的修正
    4.2.3 考虑产品盈亏平衡的笨重类食品服务范围的修正
    4.2.4 考虑损耗的生鲜类食品服务范围的修正
4.3 食品宅配定价策略分析
    4.3.1 宅配服务范围内的运费函数
    4.3.2 宅配服务范围内免运费阈值
    4.3.3 宅配服务范围内的综合定价策略
    4.3.4 非宅配服务范围内的定价策略参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D公司基本概况
    5.1.1 企业简介及服务内容
    5.1.2 企业基础硬件设施及宅配系统介绍
5.2 D公司发展局限的关键问题
5.3 D公司目前发展的基本数据
5.4 D公司全面自营宅配下三类食品宅配服务范围制定
    5.4.1 初始范围的确定及基于时间满意度的修正
    5.4.2 笨重类食品宅配服务范围的确定
    5.4.3 生鲜类食品宅配服务范围的确定
5.5 D公司全面自营宅配下的宅配服务定价策略
    5.5.1 宅配服务的收费
    5.5.2 宅配服务免运费阈值
5.6 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多视点裸眼3D电视技术及其应用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情况和应用
        1.2.1 立体显示技术发展历史情况
        1.2.2 立体显示技术发展现状
        1.2.3 立体显示技术的应用
    1.3 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1.3.1 超高清显示技术
        1.3.2 2D与裸视3D切换显示技术
        1.3.3 多视点裸眼3D图像处理技术
    1.4 主要研究问题及其研究内容
        1.4.1 需要研究的问题
        1.4.2 论文拟研究内容
    1.5 论文章节结构安排
第二章 裸眼立体电视相关基础知识
    2.1 视觉基础
        2.1.1 人类眼睛
        2.1.2 视差
        2.1.3 心理因素和深度线索
    2.2 液晶显示技术
        2.2.1 液晶
        2.2.2 LCD显像基本原理
        2.2.3 TFT-LCD的结构和原理
    2.3 平板裸眼立体显示技术
        2.3.1 视差照明技术
        2.3.2 视差挡板技术
        2.3.3 柱状透镜技术
        2.3.4 多层显示技术
    2.4 3D显示的基本条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高清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超高清显示分辨率
    3.3 信号传输技术
        3.3.1 LVDS传输技术
        3.3.2 V-by-One传输技术
    3.4 超高清信号处理技术
        3.4.1 FRC技术
        3.4.2 MEMC技术
        3.4.3 Up-scaler技术
    3.5 超高清显示效果分析与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视点裸眼3D显示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深度提取算法
        4.2.1 运动结构算法
        4.2.2 深度线索算法
        4.2.3 机器学习算法
    4.3 DIBR算法
    4.4 图像映射
    4.5 多视点裸视3D分析与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D/3D显示切换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视差光栅2D/3D切换
        5.2.1 以液晶面板当视差光栅
        5.2.2 视差光栅搭配散射/透明组件
        5.2.3 采用微相位差膜/切换液晶面板
    5.3 柱状透镜2D/3D切换
        5.3.1 主动式2D/3D切换柱状透镜
        5.3.2 采用双折射柱状透镜搭配切换液晶层
        5.3.3 以液晶层当柱状透镜
    5.4 2D/3D显示切换分析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视点裸眼3D电视系统实现
    6.1 总体系统设计
    6.2 电视处理模块
        6.2.1 模块系统设计
        6.2.2 电视主芯片介绍
        6.2.3 待机管理模块
        6.2.4 供电电路设计
        6.2.5 电视信号处理
        6.2.6 信号输入接口单元
        6.2.7 声音处理设计
        6.2.8 PCB设计
    6.3 裸眼3D图像处理模块
        6.3.1 系统工作原理
        6.3.2 FPGA芯片介绍
        6.3.3 电源设计
        6.3.4 DDR电路设计
        6.3.5 系统配置电路
        6.3.6 PCB设计
    6.4 FRC处理模块
        6.4.1 模块系统设计
        6.4.2 FRC主芯片介绍
        6.4.3 电源电路设计
        6.4.4 PCB设计
    6.5 显示模块
        6.5.1 系统设计
        6.5.2 显示屏参数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调试
    7.1 硬件平台
        7.1.1 电源模块
        7.1.2 电视主板
        7.1.3 FRC板卡
        7.1.4 FPGA板卡
    7.2 信号接口与支持格式
    7.3 系统工作状态
        7.3.1 2D显示模式
        7.3.2 单视角2D输入转多视点裸眼3D显示
        7.3.3 双视角2D输入转多视点裸眼3D显示
    7.4 多视点裸眼3D显示效果测试评价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8.1 论文总结
    8.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攻读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动态联盟风险识别、评估及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及相关研究综述
        1.2.1 动态联盟相关研究综述
        1.2.2 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综述
    1.3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1 动态联盟相关理论
        2.1.1 动态联盟相关概念
        2.1.2 动态联盟的生命周期与各阶段运行概念模型
        2.1.3 动态联盟组织结构的一般模型
    2.2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2.1 集成风险管理模式
        2.2.2 COSO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2.3 粗糙集相关理论
        2.3.1 粗糙集相关概念
        2.3.2 粗糙集理论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动态联盟风险管理过程框架及动态模式构建
    3.1 动态联盟风险及动态联盟风险管理内涵
        3.1.1 风险和风险管理
        3.1.2 动态联盟风险及动态联盟风险管理
    3.2 动态联盟风险管理过程框架构建
        3.2.1 一般的风险管理过程框架
        3.2.2 动态联盟风险管理过程框架的构建
    3.3 动态联盟风险管理的动态模式设计
        3.3.1 风险类型细分
        3.3.2 风险管理过程循环作业
    3.4 本章小结
4 动态联盟风险识别与实证分析
    4.1 风险识别方法比较分析
        4.1.1 风险识别方法比较
        4.1.2 风险识别方法在动态联盟各阶段的运用
    4.2 动态联盟风险分类方法确定
        4.2.1 分类方法分析
        4.2.2 本文分类方法确定
    4.3 面向生命周期的动态联盟共性风险因素识别假设
        4.3.1 外部风险因素识别假设
        4.3.2 内部风险因素识别假设
    4.4 动态联盟风险因素构成的实证分析
        4.4.1 动态联盟风险因素构成与问卷设计
        4.4.2 数据收集与统计实证
    4.5 本章小结
5 动态联盟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估
    5.1 动态联盟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5.1.1 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分析
        5.1.2 本文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
    5.2 动态联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1 指标内容及指标体系的内部结构
        5.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3 动态联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5.3.1 动态联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5.3.2 基于粗集的动态联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优化
    5.4 基于RS和AHP组合定权的动态联盟风险模糊综合评估
        5.4.1 动态联盟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构建
        5.4.2 基于RS理论和AHP的组合权重确定模型
    5.5 算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动态联盟风险防控及一体化风险管理支撑条件研究
    6.1 动态联盟的风险防控机制与工具
        6.1.1 动态联盟风险防控的目标
        6.1.2 动态联盟风险防控策略及选择流程设计
        6.1.3 动态联盟风险防控对策及选择优化组合模型分析
        6.1.4 动态联盟风险防控工具
        6.1.5 动态联盟风险防控的外生体系
    6.2 动态联盟一体化风险管理支撑条件分析
        6.2.1 动态联盟一体化风险管理的组织
        6.2.2 动态联盟一体化风险管理的文化
        6.2.3 动态联盟一体化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虚拟软件企业组织构建及有效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虚拟企业的由来
        1.3.2 虚拟企业的研究现状
        1.3.3 虚拟软件企业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析
    1.4 论文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主要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虚拟软件企业概述及其理论基础
    2.1 虚拟企业的基本概念
        2.1.1 虚拟企业的概念
        2.1.2 虚拟企业的特征
    2.2 虚拟软件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2.2.1 虚拟软件企业的概念
        2.2.2 虚拟软件企业的特征
        2.2.3 虚拟软件企业和软件外包的联系与区别
    2.3 虚拟软件企业的理论基础
        2.3.1 组织理论
        2.3.2 交易费用理论
        2.3.3 核心能力理论
        2.3.4 合作竞争战略理论
        2.3.5 价值链理论
        2.3.6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虚拟软件企业组织模式及运行支持分析
    3.1 虚拟软件企业的现有组织模式
        3.1.1 盟主联合模式
        3.1.2 分散自组织模式
        3.1.3 客户自组织模式
        3.1.4 集中联合模式
    3.2 中介协作模式—虚拟软件企业组织模式发展趋势
    3.3 虚拟软件企业中介(VSCSA)—中介协作模式的运行支持
        3.3.1 虚拟软件企业中介的概念
        3.3.2 提出虚拟软件企业中介的现实意义
    3.4 VSCSA提供的服务及作用
        3.4.1 VSCSA提供的主要服务
        3.4.2 VSCSA对虚拟软件企业发展的作用
    3.5 VSCSA应用框架分析
    3.6 VSCSA支持系统
        3.6.1 VSCSA支持系统的提出
        3.6.2 VSCSA支持系统功能分析
        3.6.3 VSCSA支持系统的流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虚拟软件企业伙伴选择的特点、流程及指标体系
    4.1 虚拟软件企业伙伴选择的特点
        4.1.1 考虑软件项目的分解对伙伴选择的影响
        4.1.2 考察软件模块的关联关系
        4.1.3 结合软件模块重要性及伙伴企业战略地位
        4.1.4 重视备选企业间合作意愿
    4.2 虚拟软件企业伙伴选择的流程分析
    4.3 虚拟软件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一般性评价指标
        4.3.1 虚拟软件企业伙伴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4.3.2 虚拟软件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一般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4.3.3 虚拟软件企业伙伴选择一般性评价指标的说明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粗糙集综合评价法的虚拟软件企业伙伴选择
    5.1 粗糙集理论简介
        5.1.1 信息系统与决策表
        5.1.2 等价类与等价关系
        5.1.3 上、下近似集与边界域
        5.1.4 属性的依赖性与重要性
        5.1.5 约简与核的概念
        5.1.6 区分矩阵与区分函数
        5.1.7 决策规则、规则的最简式与规则的相容性
    5.2 挑选软件模块的备选企业
        5.2.1 决策者权重的确定
        5.2.2 基于粗糙集的模块备选企业的选择问题描述
        5.2.3 基于粗糙集综合评价法的备选企业选择方法及步骤
    5.3 虚拟软件企业合作企业集的确定
        5.3.1 确定软件模块相对重要程度的方法
        5.3.2 企业间合作意愿判定模型
        5.3.3 合作意愿矩阵的调整
        5.3.4 合作伙伴的确定
    5.4 粗糙集综合评价法的伙伴选择模型的优势
        5.4.1 基于规则提取的伙伴选择方法介绍及其局限性
        5.4.2 结合层次分析法的伙伴选择方法及其局限性
        5.4.3 采用粗糙集综合评价法进行伙伴选择的特点和优势
    5.5 应用案例
        5.5.1 背景介绍
        5.5.2 挑选各软件模块的候选企业
        5.5.3 计算软件模块的重要性
        5.5.4 模块的关联性分析
        5.5.6 计算候选企业合作意愿
        5.5.7 确定最佳合作伙伴集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虚拟软件企业组织设计
    6.1 组织形式的演进
        6.1.1 企业组织结构主要类型
        6.1.2 企业组织结构发展趋势
    6.2 软件的生产过程
        6.2.1 软件开发流程
        6.2.2 软件开发方式及生产过程分析
    6.3 传统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管理组织模式
        6.3.1 软件项目的管理组织体系
        6.3.2 软件研发与组织体系的匹配性分析
    6.4 虚拟软件企业的组织特点分析
        6.4.1 虚拟软件企业的构成要点
        6.4.2 软件模块特性对虚拟软件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6.5 虚拟软件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6.5.1 虚拟软件企业的组织体系
        6.5.2 虚拟软件企业的项目开发方式
        6.5.3 虚拟软件企业组织结构模型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虚拟软件企业的有效运行分析
    7.1 虚拟软件企业有效运行的内涵
        7.1.1 有效性的一般概念
        7.1.2 虚拟软件企业有效运行的含义
        7.1.3 虚拟软件企业有效运行的特征
    7.2 影响虚拟软件企业有效运行的因素分析
        7.2.1 虚拟软件企业运行有效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7.2.2 虚拟软件企业有效运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2.3 基于粗糙集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7.3 提高虚拟软件企业运行效率的途径及方法
        7.3.1 重视软件模块分解及接口的明确性
        7.3.2 建立企业之间的沟通信任机制
        7.3.3 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7.3.4 提高企业之间的合作水平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虚拟软件企业伙伴选择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附录B: 计算虚拟软件企业有效运行影响因素重要性源程序
附录C: 虚拟软件企业有效运行影响因素调查表
附录D: 本研究调查的部分样本企业
附录E: 应用证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基于VESA的虚拟企业构建方案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对高校危机事件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D]. 云薏霏.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成像式测光仪器的近眼显示关键光学属性测量[D]. 黄晓煜. 东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FPGA的新型数字微镜芯片功能测试系统[D]. 毛雨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4]虚拟现实应用发展的研究及标准化建议[J]. 王妮娜. 现代传输, 2019(05)
  • [5]图形处理器3D引擎渲染管线设计与验证[D]. 蔡叶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
  • [7]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食品宅配业务分析[D]. 黎作瑞.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8]多视点裸眼3D电视技术及其应用系统开发[D]. 芮明昭. 厦门大学, 2014(08)
  • [9]动态联盟风险识别、评估及防控研究[D]. 兰荣娟.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8)
  • [10]虚拟软件企业组织构建及有效运行研究[D]. 章帆. 南昌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基于VESA的虚拟企业构建方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