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语自动词的语义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陈访泽,陈姗姗[1](2019)在《构式的对应和不对应机制——以汉语领主属宾句与日语领属被动句为例》文中提出汉语的领主属宾句和日语的领属被动句都强调主语的受影响性,这一点可以通过认知参照点模型找到其认知理据,但这两种构式并非完全对应,仅当句中的两个名词短语为亲属及称谓关系时才具有对应关系。汉语采用的是主动句构式,日语采用的是被动句构式,尽管二者在表层上采用了不同的句法形式,但在深层结构上是一致的。此外,日语领属被动句的特点在于强调受影响者间接遭受的消极影响;而汉语领主属宾句在句法上的深层结构是两个名词短语之间形成的某种典型或非典型的领属关系,所以既可以表示积极影响也可以表示消极影响。这是二者在有些情况下无法对应的根本原因。
吴恒[2](2019)在《跨语言视角下汉语特殊被动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被动句变异形式较多,这些和原型偏离较多的被动句被称作是“特殊被动句”,常见的特殊被动句有:保留宾语被动句,处所主语被动句、“被”“把”同现句、零主语被动句等。特殊被动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某一类特殊被动句,并且是零散的分布在论文或者专着的部分章节,缺少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类型学理论等,对几类特殊被动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了几类特殊被动句成立的条件以及和相关句式的差异,并且对特殊被动句进行统一的解释,其中重点分析了保留宾语被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以及被动句论元增容的原因,为特殊被动句的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被动句研究的情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对象以及研究意义等。第二章分析了保留宾语被动句成立的句法语义限制。保留宾语被动句的主语和保留宾语具有领属关系,但是通过考察发现并非所有的领属关系都可以进入到保留宾语被动句中。通过对语料库中的保留宾语被动句发现,整体部分类的领属关系更容易进入到保留宾语被动句中,其次是占有类,然后是亲属类。保留宾语被动句允准的领属结构不能简单的去划分,而是需要满足“推理可及”的特点。“张三被杀了父亲”的例句一直有争议,通过考察发现,虽然亲属类的保留宾语被动句在语料中实际存在,但是基本上都是有标记的句式,如定语或者对举格式等,这是因为实际的受影响者是有生时,其更具有突显性,因此更应该放在主语的位置上,但是可以通过有标记的形式降低其突显性。除了领属结构之外,动词以及句法色彩都对保留宾语被动句的成立有影响,保留宾语被动句更倾向于语使用在“不如意”的情况下,而动词则倾向于使用接触类动词和双及物动词。同时我们把“A被B v了C”的语义概括为“B通过作用于和A有关系的C进而使A受到影响”。第三章分析了和保留宾语被动句相关的几类特殊句式,“B通过作用于和A有关系的C进而使A受到影响”的句式有几类,分别是:索取类双宾句、领主属宾句、“被”“把”同现句、领属性“把”字句等,这几类句式有个共同特点:领属结构分离,因此在用法上有相通之处。几类的句式的区别是本章节的重点,通过考察发现,保留宾语被动句和索取类双宾句非常相似,但是前者侧重直接影响,后者侧重间接影响。保留宾语被动句和领主属宾句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语的语义角色是受影响者,后者则是经历者。“被”“把”同现句是保留宾语被动句的派生形式,派生的动因主要是语用动因。而通过考察发现,领属性“把”字句能产性极低,是几乎用不到的句式,关于其原因将在第四章论述。第四章主要是从跨语言的角度考察了保留宾语被动句。通过跨语言的考察发现,保留宾语被动句的句首名词和句末名词的格位,更适合分析为主格和宾格,而不是话题和主格。跨语言的保留宾语被动句允准的领属结构类型呈现出了相同的共性:亲属>占有>整体部分。这个倾向性不仅得到了跨语言的验证,也得到了汉语和日语历时的验证。第五章是若干特殊被动句的统一解释。汉语特殊被动句变异形式较多,但是具有一定的共性。“不如意”的语义附加色彩在可以在句法上留出一个空位给“不如意”的承受者,本文叫做“受影响者”。“受影响者”空位是有“不如意”的色彩配置的,但是“受影响者”则是由句子中的其他成分提供,能提供“受影响者”的句法成分可以作为主语,因此无论是处所主语还是工具主语,它们都提供了一个“受影响者”。“受影响者”可以对汉语特殊被动句做出一个统一的解释。同时,通过日语反观汉语可知汉语中存在“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的界定有助于解决近代汉语中常见的不及物动词作为谓语的特殊被动句。第六章是结论。总结本文的内容,并指出了本研究的方向。本文从各个层面对特殊被动句做了考察,微观层面的句法语义,宏观层面的跨句式、跨语言比较等都出了积极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宋欣[3](2017)在《现代日语容器指向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关于现代日语中容器指向动词语义范畴的认知研究。所谓日语容器指向动词是指基于人的三维空间认知经验,结合时间维度,像「込む」、「入れる」、「溢れる」、「こぼす」、「出す」等具有容器指向性语义特征、表示出入容器内部事件的动词。与日语中其它类别动词不同,日语容器指向动词具有独特的语义特征。本研究参阅中日日语语言学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吸收新的语言学理论及研究方法,以认知语义学的意象图式理论、框架语义学理论、构式语法理论和事件结构理论为依据,界定了现代日语容器指向动词的范畴属性、下位分类,并构建了现代日语容器指向动词的理论框架和动词体系。同时,借助日语语料库的大量语料,运用描写与解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现代日语容器指向动词的意象图式特征、语义框架要素与结构、动词的语义特征及所在句式的句法表征,总结归纳了动词语义生成的认知基础和语义要素投射到句法上的一般性规律。通过分析和论证,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现代日语容器指向动词以相对参照框架为参照基准,以容器内部为参照点,依据目标物和容器的位置关系,表达物体出入容器事件各时间点的不同事态,具有容器内部指向性语义特征。在语言表达中,人们对于事件的认知往往遵循时间和行为的发展序列,动词和句法形式的选择取决于说话人关注事态的不同侧面,即视点的配置影响着说话人对于事态的表达方式。“日语终点指向容器动词”用于描述说话人关注目标物移入容器过程中呈现出的事态,是表示物体在自力或外力作用下由容器外部移入容器内部的位置变化、终点指向为容器内部、且使容器内部状态发生变化的动词。动词的语义特征为具有有界性、位置变化性和状态变化性,移动的终点是容器或容器隐喻事物。表示终点的格标记的优先选择序列为「ニ」格>「へ」格>「マデ」格。根据力的性质可分为自移主体位置变化动词和致移客体位置变化动词,移动主体或移动客体的位置变化性特征显着。容器内部状态变化特征常为内隐属性,根据语境需要可浮现于句式中。“日语容器内指向动词”用于描述说话人关注目标物在容器内部时呈现出的事态,表示物体在容器内部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的状态变化以及量的增减变化过程。动词最显着的语义特征是量性特征,根据量性特征的性质把动词分为具有“相对静态”量性特征的动词和具有“相对动态”量性特征的动词。动词的量性特征对句法结构产生一定制约和影响,在容器内部的物体量达到最大值(充满)或最小值(近于零)时,容器更容易被凸显出来,表示容器语义角色的名词性成分常用作主语;容器内部物体的量处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时,容纳物容易被凸显,表示容纳物语义角色的名词性成分多为主语。“日语起点指向容器动词”用于描述说话人关注目标物移出容器过程中呈现的事态,表现物体以容器内部作为移动起点,在自力或外力的作用下由容器内部向容器外部移动,使容器内部状态发生改变的事态。动词显着的语义特征为移动的起点是容器或容器隐喻事物、具有位置变化性和状态变化性,表示起点的格标记优先选择「カラ」格。根据力的性质和致使性语义特征,动词可分为“致使移动动词”、“致使变化动词”、“非致使移动动词”、“非致使变化动词”,其中“致使移动动词”和“非致使移动动词”位置变化性特征显着,句式中有表示起点和终点的格成分「カラ」格和「ニ」格;“致使变化动词”和“非致使变化动词”状态变化性特征显着,不凸显移动性。“日语反身性容器指向动词”具有反身性语义特征,动词选择「ヲ」格作为表示施动对象的格标记,能表现能量由动作主体传递到动作客体最终回到动作主体的能量循环过程。当动作过程有两个参与者时,动作客体有移出或移入动作主体的位置变化性;当动作过程只有一个参与者时,动作施予对象是动作主体的产生物或所属物,不含有移动性。上述两种情况的句法投射格式尽管都是「ガ/ハヲV」,但是后者「ヲ」格名词性成分与动词常常构成语义关系紧密的词组或惯用形式。本研究对多义动词「溢れる」展开个案研究,论证了动词「溢れる」的容器内部指向性和容器起点指向性语义特征及其在句式中的动态变化关系,并阐释了?N1+あふれる+N2?结构是由源结构「N2(Y)ガ/ハN1(X)ニV」转变而来,动词「あふれる」的语义由事件范畴转变为属性范畴的词汇化演变轨迹。目前,以容器意象图式为认知基础的日语动词语义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体系,尽管已有许多关于「出す」等动词的个案研究,但还有待深入挖掘。本研究构建了表示出入容器事件的动词体系框架,试图从人的认知经验出发探求动词的语义特点及其在语言表达上的投射规律,以对目前日语动词语义理论研究进行补充。
吕明洋[4](2016)在《日语无标记被动句探究》文中认为日语无标记被动句指受事充当主语,形式上没有使用被动助动词“れる”或“られる”,而意义上含被动语义的句子。主要包括含特定动词的无标记被动句、含功能动词词组的无标记被动句、动词存续体句及宾语主题句。虽然无标记被动句也表达被动含义,但在语义上与有标记被动句有所不同,施动性较弱,更突出受外力作用后产生的状态。因此,在对日语无标记被动句进行汉译时,不但要考虑语境,而且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本论文通过对日语无标记被动句进行分类,分析其句法形式及语义特征,旨在进一步增进对无标记被动句的认识,拓展被动句的范畴。同时通过日语无标记被动句与汉语的对译比较,破除日语学习者由于受母语影响出现使用上的误区,使日语学习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句义,熟练掌握被动句的翻译技巧。
祁云[5](2015)在《汉语“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的对比研究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汉语“被”字句与日被动句作了句法和语义上的整体对比。并且分别从汉语和日语的角度出发对主语、谓语动词、宾语和补语成分及其语义特征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对比。通过对两者全方位的对比研究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的最大异同点,即汉语及物动词“被”字句与日语他动词被动句在语义上基本对应,但不完全对应;日语中大部分的自动词被动句表达方式在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表达;汉语中可以用没有施动性的事物和第一人称作施事,而日语中不可以;日语被动句对动词的语义要求不是很严格,而在汉语“被”字句中对动词的使用有较多的条件限制。除此之外,本文还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日籍留学生习得汉语“被”字句的偏误语料逐一进行了偏误分类和偏误原因分析。得出文化差异是偏误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并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从文化和语感两方面入手可大大减少或避免日籍留学生习得汉语“被”字句的偏误。
王风姣[6](2015)在《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日被动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被动句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被动句在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能否熟练掌握被动句直接影响到留学生的日常交际;其次,在书籍报刊和影视作品中被动句也常常出现。然而,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对被动句存在畏难心理,掌握情况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客观、深入分析汉日被动句的差异对于汉日被动句的学习与研究大有裨益。本论文主要从以下角度论述汉语被动句和日语被动句的差异:日语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分为含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汉语和日语的被动句都是表达主语不满、不如意或者主体受到损害等语义色彩。汉语被动标志词一般被认为是动词或介词,而日语是格助词。汉语被动句的句法成分由标志词构成的介词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成分;日语的被动结构中的动词与助动词构成句子的谓语。日语属于高语境语言,日本人又属于审慎型性格,对语境依赖比较严重,多用被动语态;汉语相对来说属于低语境语言,中国人相比之下属于冲动型性格,并不严重依赖语境,多用主动语态。汉语的及物动词与日语的他动词相互对应。大部分汉语及物动词与日语中他动词是对应的,除此之外还有自他成对的动词、自他两用动词与其对应。在深入、全面比较汉日被动句的异同的基础上,本文从句法特点、语义和语用方面提出了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方面的意见。
许慈惠,黄晋[7](2015)在《日语结果构式的特征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不同类型的语言,其结果构式所体现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我们认为,日语的结果构式与动词的语义构造、结果局面的显现、结果副词的指向以及构式中各成分语义特征的相配性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分析结果构式中各成分的语义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语义关系对深入理解句子内部构造、明确结果构式成立条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王冬莉[8](2013)在《日语自动词的翻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语中自动词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他动词。由于中日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很多日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在进行日语自动词翻译时,往往会出现误译现象。本文拟在阐述日语自动词概念的基础上,探讨日语学习者在进行自动词日汉互译时陷入的翻译困境,寻求翻译对策。
姚艳玲[9](2013)在《日语“有对自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文中指出日语的自动词他动词具有形态上的自他对应关系是其重要的特征。日语通过添加词缀来实现及物动词用法和不及物动词用法的转换。本文关注这种具有自他交替的词缀形态体现在语义、认知层面的功能与特性。以具有对应他动词形态的自动词("有对自动词")为考察对象,从词汇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分析了"有对自动词"隐含致使行为,突显结果状态的语义结构,揭示了日语自动词截取因果链的结果事件部分予以编码的词汇化模式。
刘琛琛[10](2012)在《结果持续表达方式的日中对比分析——テアル与存在句中的“着”、“了”、“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针对日中结果持续的表达方式,从日语A类テアル句式出发,与中文存在句中的"着"、"了"、"过"进行了对比,并就《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例句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三种对应结果。我们发现,由于中文不能单纯通过动词后续"着"或"了"来体现テアル与テイル的区别,因此テアル绝大情况下被翻译成"动词+着"。但是相比之下用"动词+了"的形式可以同时体现テアル的结果持续义和意图性两种特征。
二、日语自动词的语义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语自动词的语义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构式的对应和不对应机制——以汉语领主属宾句与日语领属被动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汉语领主属宾句和日语领属被动句的认知参照点模型 |
3 汉语领主属宾句和日语领属被动句的构式特征 |
4 汉语领主属宾句和日语领属被动句中NP1和NP2的关系 |
5 汉语领主属宾句和日语领属被动句的对应和不对应机制 |
6 结语 |
(2)跨语言视角下汉语特殊被动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关于被动句的总体研究 |
1.1.1 结构主义视角的研究 |
1.1.2 生成语法视角的研究 |
1.1.3 功能和认知视角的研究 |
1.1.4 类型学视角的研究 |
1.2 特殊被动句的研究 |
1.2.1 特殊被动句的范围 |
1.2.2 带保留宾语被动句的研究 |
1.2.3 处所主语被字句 |
1.2.4 零主语被动句 |
1.3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
1.4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语料来源 |
1.6 本文的主要框架 |
第二章 保留宾语被动句成立的句法语义限制 |
2.0 引言 |
2.1 保留宾语被动句的界定 |
2.2 保留宾语被动句允准的领属关系类型 |
2.2.1 关于保留宾语被动句成立的研究 |
2.2.2 基于语料的保留宾语被动句类别及原型 |
2.2.3 非原型保留宾语被动句句法语义特征及扩张机制 |
2.2.4 跨语言的佐证 |
2.3 影响保留宾语被动句成立的其他因素 |
2.3.1 保留宾语被动句的语义色彩 |
2.3.2 动词的语义特征 |
2.4 影响保留宾语被动句成立的多种因素互动 |
2.4.1 动词和领属结构的互动 |
2.4.2 施事和动词的互动 |
2.5 小结 |
第三章 从句式群看保留宾语被动句及相关句式 |
3.0 引言 |
3.1 句式群 |
3.2 保留宾语被动句和索取类双宾语句 |
3.2.1 索取类双宾句 |
3.2.2 保留宾语被动句索取类双宾句的相同点 |
3.2.3 保留宾语被动句和索取类双宾句的差异点 |
3.3 保留宾语被动句和领主属宾句 |
3.3.1 两类句式的关联性论证 |
3.3.2 两类句式主语的语义角色 |
3.3.3 小结 |
3.4 保留宾语被动句和领属主语被动句 |
3.4.1 保留宾语被动句的结构体分布 |
3.4.2 领属主语被动句的结构体分布以及和保留宾语被动句的异同 |
3.4.3 小结 |
3.5 保留宾语被动句和领属性保留宾语“把”字句 |
3.6 保留宾语被动句和“被”“把”同现句 |
3.6.1 “被”“把”同现句的类别及语义特点 |
3.6.2 “被”“把”同现句和保留宾语被动句的异同点 |
3.7 五类句式的异同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留宾语被动句的跨语言研究 |
4.0 引言 |
4.1 句首名词和句末名词的句法地位 |
4.1.1 句首名词是话题还是主语 |
4.1.2 句末名词的格位 |
4.2 保留宾语被动句的跨语言差异 |
4.2.1 保留宾语被动句有无的差异 |
4.2.2 保留宾语被动句能产性的差异 |
4.3 保留宾语被动句的跨语言共性 |
4.3.1 保留宾语被动句和被动句的语义色彩 |
4.3.2 保留宾语被动句和领属结构类型 |
4.3.3 保留宾语被动句的演化方向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若干特殊被动句的统一解释 |
5.0 引言 |
5.1 汉语特殊被动句的统一解释 |
5.1.1 “被”是不是羡余成分 |
5.1.2 “不如意”者的句法实现 |
5.1.3 受影响者的界定和解释力 |
5.1.4 “受影响者”对一些句法现象的解释 |
5.1.5 “受影响者”和特殊被动句 |
5.1.6 小结 |
5.2 从日语反观汉语的特殊被动句 |
5.2.1 间接被动句的界定 |
5.2.2 汉日特殊被动句的差异及其原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现代日语容器指向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对象 |
1.1.1 现代日语动词语义研究及问题所在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5 语料来源及书写体例 |
第2章 现代日语动词语义研究综述 |
2.1 日本日语动词分类及动词语义的研究现状 |
2.1.1 体现动词语法功能的动词分类 |
2.1.2 语义虚化具有语法功能的动词分类 |
2.1.3 从语义角度划分的动词类别 |
2.1.4 根据句法关系的动词分类 |
2.1.5 从概念语义结构角度的动词语义分类 |
2.1.6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的动词语义研究 |
2.2 中国日语动词语义研究现状 |
2.3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立场 |
第3章 认知语义学的理论依据 |
3.1 认知语义学的意象图式理论 |
3.2 框架语义学理论 |
3.2.1 框架语义学的提出及其核心思想 |
3.2.2 框架语义学与格语法的区别 |
3.3 事件结构理论 |
3.4 构式语法理论 |
3.4.1 构式语法理论的核心思想 |
3.4.2 陆俭明的认知言语过程假说 |
3.5 本文的理论构想 |
第4章 日语容器指向动词的界定和语义内涵 |
4.1 容器及容器隐喻 |
4.2 容器意象图式的特点及其种类 |
4.2.1 容器意象图式的特点 |
4.2.2 容器意象图式的种类 |
4.3 日语容器指向动词的界定与下位分类 |
4.3.1 以容器内部为参照点的日语容器指向动词 |
4.3.2 日语容器指向动词的下位分类 |
4.4 日语容器指向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其他动词相比较 |
4.4.1 与移动动词语义特征的异同 |
4.4.2 与附着动词语义特征的异同 |
4.4.3 与隐现动词语义特征的异同 |
4.4.4 与存在动词语义特征的异同 |
4.4.5 与状态变化动词语义特征的异同 |
4.4.6 日语容器指向动词语义特征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语终点指向容器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句法表征 |
5.1 意象图式特征及语义框架要素 |
5.2 动词的语义特征 |
5.2.1 考察对象 |
5.2.2 语义特征 |
5.3 动词对表示终点指向的格成分选择的优先序列 |
5.4 下位分类及动词语义框架在句法上的投射 |
5.4.1 自移主体位置变化动词 |
5.4.2 致移客体位置变化动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语容器内指向动词的量性特征与句法表征 |
6.1 动词的界定及其语义框架要素 |
6.2 量性特征 |
6.2.1 量范畴及量的层级 |
6.2.2 动词的量性特征与句法表征 |
6.2.3 量性特征的个性和共性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语起点指向容器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句法表征 |
7.1 动词的界定及其意象图式特征 |
7.2 动词的语义特征 |
7.2.1 移动起点具有容器意象图式特征 |
7.2.2 变化性 |
7.2.3 致使性 |
7.3 动词对表示起点的格成分选择的优先序列 |
7.4 动词的句法表征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语反身性容器指向动词的语义特征与句法表征 |
8.1 日语反身性容器指向动词的界定 |
8.2 日语反身动词与反身用法 |
8.3 日语反身性容器指向动词的语义特征 |
8.3.1 日语反身性容器指向动词与日语穿脱动词 |
8.3.2 意象图式特征及语义框架 |
8.4 对表示施动对象的格成分「ヲ」格的选择 |
8.5 动词语义框架在句法上的投射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动词词汇语义与构式语义的互动——以日语动词「溢れる」为中心 |
9.1 日语动词「溢れる」的语义范畴 |
9.2 动词「溢れる」语义及其句式特征的相关研究 |
9.3 容器指向性语义特征及其语义框架 |
9.4 动词的容器指向性与句式的动态变化关系 |
9.4.1 容器指向性及其句式结构 |
9.4.2 动词「溢れる」及其所在句式的语义特征 |
9.5 人的认知凸显是动词产生语义差异的根本动因 |
9.6 共时视域下?N1+あふれる+N2?结构的词汇化演变 |
9.6.1 词汇化概念及其特征 |
9.6.2 ?N1+あふれる+N2?结构的源结构及构式词汇化过程 |
9.7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10.1 研究结论 |
10.1.1 理论建构 |
10.1.2 实证研究 |
10.2 创新点 |
10.3 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日语无标记被动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要旨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无标记被动句的定义 |
第一节 汉语无标记被动句的界定 |
第二节 日语无标记被动句的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日语无标记被动句的分类 |
第一节 含特定动词的无标记被动句 |
一、特定自动词 |
(一) 表达心理状态的自动词 |
(二) 含被动语义的有对自动词 |
(三) 含被动语义的无对自动词 |
二、特定他动词 |
(一) 表示主体状态变化的他动词 |
(二) 含被动语义的他动词 |
(三) 含被动形式的他动词 |
第二节 含功能动词词组的无标记被动句 |
第三节 动词存续体句 |
第四节 宾语主题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语无标记被动句的语义特征 |
第一节 有对自动词句的语义特征 |
第二节 动词存续体句的语义特征 |
第三节 宾语主题句的语义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语无标记被动句的汉译 |
第一节 日语无标记被动句与汉语主动句的对应 |
第二节 日语无标记被动句与汉语被动句的对应 |
第三节 日语无标记被动句汉日翻译的误用现象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汉语“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的对比研究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本体研究现状 |
1.3.1.1 汉语本体研究现状 |
1.3.1.2 日语本体研究现状 |
1.3.2 汉日对比研究现状 |
1.4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1.4.1 统计法 |
1.4.2 描写和解释法 |
1.4.3 对比分析法 |
1.5 研究步骤 |
2 汉语“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对比 |
2.1 汉语被动句及分类 |
2.1.1 汉语“被”字句的分类 |
2.2 日语被动句及分类 |
2.3 汉语“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的语法结构和成分对比 |
2.3.1 结构对比 |
2.3.2 句子成分对比 |
2.4 汉语“被”字句和日语被动句的使用条件对比 |
2.4.1 不用标记词“被”的条件 |
2.4.2 标记词“被”必用的条件 |
2.4.3 标记词“被”可用可不用条件 |
2.4.4 日语被动句的使用条件 |
2.5 汉语“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异同点小结 |
3 日本留学生汉语“被”字句习得偏误分析 |
3.1 谓语动词的偏误 |
3.1.1 动词的误用偏误 |
3.1.2 动词的遗漏偏误 |
3.1.3 动词的错序偏误 |
3.2 其它成分的偏误 |
3.2.1 施事与受事的错序偏误 |
3.2.2 否定词错序偏误 |
3.2.3 补语的遗漏偏误 |
3.3 标记词“被”的偏误 |
3.3.1 标记词“被”的误用偏误 |
3.3.2 标记词“被”的遗漏偏误 |
3.4 偏误成因 |
3.4.1 母语负迁移影响 |
3.4.2 目的语知识影响 |
3.4.3 文化差异的影响 |
3.5 教学对策 |
3.5.1“被”字句的文化教学 |
3.5.2“被”字句的语感教学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日被动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汉日被动句的概说 |
第一节 汉语被动句的定义和特点 |
一、被动句的定义 |
二、被动句的特点 |
三、“被”字句的使用特点 |
第二节 日语被动句的定义和特点 |
一、日语被动句的定义 |
二、日语被动句的特点 |
第二章 汉日被动句的句法特点比较 |
第一节 汉日被动句的结构形式和词法要求 |
一、汉日被动句的结构形式 |
二、汉日被动句的词法要求 |
第二节 汉日被动标志词的用词及其词性、句法功能对比 |
一、汉日被动标志词的用词对比 |
二、汉日被动标志的词性对比 |
三、汉日被动句中表现被动部分的句法功能对比 |
第三章 汉日被动句的语义对比 |
第一节 汉日被动句语义表达的对比 |
一、汉日被动句语义表达的相同之处 |
二、汉日被动句语义表达的不同之处 |
第二节 汉日被动句语义特征的对比 |
一、汉日被动句语义特征的相同之处 |
二、汉日被动句语义特征的不同之处 |
第四章 汉日被动句的语用对比 |
第一节 汉日被动句语用功能差异 |
一、日语被动句的语用功能 |
二、汉语被动句的语用功能 |
第二节 多角度对比汉日被动句的语用差异 |
一、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下的汉日被动句的语用差异 |
二、交际策略和认知方式差异下的汉日被动句语用对比 |
三、审慎型和冲动型对比理论下的汉日被动句语用对比 |
四、关联理论下的汉日被动句语用对比 |
第五章 汉日被动句比较对对日汉语被动句教学启示 |
第一节 汉日被动句比较对对日汉语被动句的教材编写启示 |
一、教材编写的句法结构启示 |
二、教材编写的语义启示 |
三、教材编写的语用启示 |
第二节 对课堂教学启示 |
一、句法结构角度 |
二、从语义角度利用逻辑推理法 |
三、语用角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日语结果构式的特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先行研究 |
2 动词的语义特征 |
2.1 动词四分类与结果局面 |
2.2 结果构式中的配对自他动词 |
3 结果副词的作用 |
4 结果副词指向限制 |
5 语义特征相配原则 |
6 结语 |
(9)日语“有对自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日语“自动词·他动词”的定义 |
三、日语“有对自动词”的定义 |
四、日语“有对自动词”的词汇语义结构 |
(一)先行研究 |
(二)本研究的立场 |
(四)“有对自动词”的语义特征 |
五、“有对自动词”的语义扩展 |
(一)典型自·他动词的认知模式 |
(二)“有对自动词”的语义扩展机制 |
六、“有对自动词”的语义派生现象 |
(一)关于可能句的认识 |
(二)“有对自动词”派生可能语义的条件 |
1.“有对自动词”的词汇·语义条件 |
七、结语 |
四、日语自动词的语义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式的对应和不对应机制——以汉语领主属宾句与日语领属被动句为例[J]. 陈访泽,陈姗姗. 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 2019(00)
- [2]跨语言视角下汉语特殊被动句研究[D]. 吴恒. 吉林大学, 2019(10)
- [3]现代日语容器指向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 宋欣. 吉林大学, 2017(09)
- [4]日语无标记被动句探究[D]. 吕明洋. 黑龙江大学, 2016(03)
- [5]汉语“被”字句与日语被动句的对比研究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祁云.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7)
- [6]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日被动句对比研究[D]. 王风姣.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7]日语结果构式的特征考察[J]. 许慈惠,黄晋.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5(01)
- [8]日语自动词的翻译研究[J]. 王冬莉.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12)
- [9]日语“有对自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J]. 姚艳玲.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3(01)
- [10]结果持续表达方式的日中对比分析——テアル与存在句中的“着”、“了”、“过”[J]. 刘琛琛.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