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2004年度)(论文文献综述)
耿飒[1](2020)在《河南省鄢陵县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南省鄢陵县坚持发展苗木经济,走出了一条“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繁荣三产,以产业涵养文化”的绿色发展、生态立县之路,生态文明建设跃上新高度。本文试图梳理其发展探索路径、寻绎其成功内涵,从而用基层实践印证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科学论断的正确性,探究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协同治理体系的落脚点,明晰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创新的契合点。我们认为,要寻找中央顶层设计科学指导性与县域底层实践突破性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鄢陵是个很好的范本。本研究试图从一个县级地方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工作实施推进中,以小见大,彰显中国在国际上率先进行国家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探索和责任担当,以鄢陵县的成功范例佐证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总书记讲话的纲领性意义及其历史影响。县域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社会效能,更有政治效力,从理论高度予以探本溯源、条分缕析,目的是为加快推进县域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提供明确风向标,为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照,为我国县域生态文明推进模式提供有实践检验价值的学术支撑。
姚馨[2](2020)在《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科技报告详细记录了各类研究过程和结果,对科研人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此外,它也是机构学术资产的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由于科技报告不公开出版,无法靠市场化机制实现配置,故而主要通过政府以发布政策法规等行政管理手段实现其呈缴、保存和共享。我国的科技报告组织管理体系分为国家、地方/部门、基层科研机构三个层次。自2014年以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出台了相应的科技报告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然而随着相关工作推进,发现各个地区的科技报告管理正面临人力、财力和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更有来自数字化时代对科技报告开发利用和长期保存的挑战。目前对于地方科技报告管理的研究往往着眼于某一管理环节的问题,忽略了其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在此过程中,更需要多元主体在承担各自责任的基础上进行协作:政府部门掌握着科技报告产生的源头,应在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各项管理活动提供制度保障。此外,还应利用各类科研单位、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在信息资源开发和服务上的优势,最大程度实现此类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所以,地方科技报告管理是一项在政府主导下,由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本文运用协同治理理论和信息生命周期理论,基于多主体参与下的地方科技报告管理过程,从不同主体职责履行的角度,分析了科技报告协作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论文的绪论部分简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分别从科技报告管理和公共信息协作管理的角度对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综述。随后,论文第一章论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首先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理论,明确了科技报告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管理目标。其次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将影响协作实施的主要因素总结为:协作目标、协作规则和协作的动力。由此,基于协作治理的特点和科技报告生命周期过程,建立对地方科技报告协作管理问题的分析框架。论文第二章首先阐述了地方科技报告管理中三类主体的职责,包括:地方政府、科技项目承担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以上述主体的职责定位作为协作管理的逻辑起点。随后,描述了国内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现状,总结了目前管理中存在:地方政府联合管理实施困难、项目机构协同配合参差不齐,以及第三方参与度有限的问题。接着,论文第三章以上海科技报告管理为例,基于各主体职责履行情况,分析了其管理中存在:政策制定缺乏跨部门协调机制、项目承担机构内部忽视人员和平台支撑,以及单一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技术支持不足的问题。论文第四章围绕协作目标、协作规则、协作动力三方面分析造成地方科技报告协作管理障碍的原因,认为由于目前各主体协作目标尚未形成一致,且部分协作规则存在模糊或缺失的现象,以及保障机制的缺乏削弱了部分主体的协作动力,均阻碍了协作管理的实施。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第五章提出了加强地方科技报告协作管理的对策,具体包括:制定并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开发利用作为协作管理的目标导向、制定并落实评各类保障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多主体参与下的科技报告协作保存机制,从而为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3](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杜嘉昕[4](2019)在《基于学位论文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以2000-2017年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文中指出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学科发展水平及研究生学术能力的重要表现,学位论文既能体现学科发展实力和发展水平,又能反映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通过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探索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整体发展、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热点及选题领域等方面的状况,更好的服务学科发展。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管理学两个二级学科整合组建成新兴交叉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并在1998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把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归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学科代码为120403,授予管理学或教育学学位。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从学科设置到学科方向等都逐步走向完善,为推动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做出了贡献。在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什么有关学科归属的争论一直存在?学科研究范式到底是什么?上位理论基础又是什么?虽然很多高校设有公共管理学院,为什么人才培养集中在教育学院,有些高校甚至在商学院、理工科学院?为什么公共管理一级博士点很少设置该学科方向?为什么高被引论文很少是热点领域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中的词频统计法、引文分析法等,选取“中国知网(CNKI)”,起止时间为2000-2017年,通过“学科专业名称:教育经济与管理”,共检索到已上传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8935篇硕博论文。从学科设置、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关键词及高被引论文和关键词等对这些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和研究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走向,对学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议。研究发现:第一,从硕士学位点设置来看,大部分学校都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置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但主要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进行培养;公共管理学一级博士点近一半高校没有设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因此,要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必须发展教育学学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高水平发展奠定基础。第二,从学位论文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趋向,其学科本身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较为缺乏,大多借用公共管理学、教育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因此,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理论范式的研究是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今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三,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职业教育领域和义务教育领域,其它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学位论文的选题领域更多关注外部政策对教育的影响研究,而关于内部问题的研究相对不足;学科研究特色与学校发展历史、发展平台、学校性质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不断扩展研究领域,多关注学科内部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学科自身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研究。第四,学位论文选题方向、热点领域与高被引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高被引论文往往不一定是研究热点。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在学位论文选题中,既要考虑研究热点,也要考虑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范围内的本质问题、核心问题,而不能一味地去追求热点,只有这样研究成果才会被更多的人去关注,认可。
闫哲[5](2018)在《国家和区域视角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专利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专利质量问题正逐渐引起关注,提高专利质量已成为中国创新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国开始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其中新兴产业是进行专利质量提升的关键领域和重要抓手。但采取何种举措提升新兴产业专利质量,亟需开展相关实证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各区域之间经济、科技水平差异较大,研究中国专利质量需要进一步考虑区域间的异质性问题。在上述背景之下,本文选取集成电路制造、石墨烯和高速铁路作为典型新兴产业,综合采用专利计量学、多指标综合评价、计量经济学等多种方法,基于大样本数据,分别从国家和区域层面对我国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究什么是专利质量,如何评价专利质量,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相比专利质量上的差距具体如何,在国内区域层面的质量差异具体如何,专利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各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路径和实际作用效果如何,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我国新兴产业专利质量的对策建议。(1)专利质量的概念界定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专利质量与专利价值概念的辨析,从技术质量、法律质量和经济质量三个分维度对专利质量概念进行界定,并基于三个质量分维度及专利质量形成的四阶段过程-专利创造、专利申请、专利审查、专利授权后,分别构建了适用于单项及整体专利质量测度的“三维度-全过程”专利质量评价体系。(2)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我国专利质量区域测度研究。本文首先对三个典型新兴产业分别建立技术分类体系和中文专利检索策略,并下载数据构建新兴产业中国发明专利数据库;随后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各区域各产业进行专利质量测度,并基于中国专利奖评奖结果进行检验;最后从时间分布、创新主体类型、技术子领域、质量分维度及微观专利质量分布等多角度系统揭示了典型新兴产业区域专利质量的差异性特征。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得出各区域在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存在明显差异。(3)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我国专利质量国际测度研究。本文首先根据所构建英文专利检索策略下载专利数据建立新兴产业国际发明专利数据库;随后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开展专利质量测度,并基于各国家/地区的产业现实发展情况进行检验;最后从发展趋势、创新主体类型、技术子领域、申请专利局、质量分维度等多个角度对比了典型新兴产业中国专利质量与世界典型国家/地区的差距。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得出我国专利质量与典型国家/地区相比总体存在差距。(4)我国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本文首先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实地访谈和文献调研识别出五类共58个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基于关注度排序发现专利资助政策、专利审查标准与质量等因素较为重要;随后在对现有模型进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并根据所构建模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揭示了重要影响因素对专利质量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还得出创新主体类影响因素更为重要、专利促进政策应注重提升创新主体的研发投入和专利管理水平等结论。(5)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我国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本文选择上一部分所识别出的各类别中较重要影响因素,综合采用变系数和不变系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揭示了影响因素对区域层面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及不同分维度的具体作用,并从仅针对企业专利和分析间接作用两方面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研究得出专利权人研发投入的提高、区域专利资助政策资助阶段的后移、我国第三次专利法修订、专利审查标准的提高、专利代理质量的提升及所在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等因素对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或其中具体质量分维度的提升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各区域专利发展战略定位,从技术质量、法律质量和经济质量三个维度提出推动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集中精力和资源着力解决现阶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推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实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刘罡,翟媛媛,王嘉文,李聪,朱燚波[6](2017)在《基于管理创新与战略导向的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对于软科学的评价,应从学术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三方面来进行,不同的侧重点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基于此,本文在多个国家战略落户河南省的背景下,以基于中国特色的管理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软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建立一套系统的、共享发展的评价体系。
张仁开[7](2016)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生态学的理念来考察创新系统而形成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创新系统”的“生态学隐喻”;它的提出和兴起,既是创新模式演进的规律使然,也是全球创新实践的共同选择。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界掀起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潮和持续关注,但从“演化”的视角来审视区域或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学术领域。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生物进化视角揭示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功能及其演化的一般模式和动力机制;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的分析逻辑,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要素E-关系R-功能F三维模型(ERF模型),并以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例,从构成要素(创新物种)、网络联系(创新网络)、系统功能(创新功能)等三个层面,探讨其演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同时,设计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系统演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演化状况进行综合测度;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提出推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创新生态系统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梳理阐释了生态系统、演化经济地理学、自组织理论以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发展脉络及其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详细论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结构模型及其主要功能。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创新主体(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复杂的知识、技术、文化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大小和特定结构的功能复合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扩散、发展驱动和文化引领等功能,一般由知识生产群落(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也包括一些具有知识生产功能的企业研究机构)、知识应用群落(主要是各类企业)、知识扩散群落(主要是指各类服务机构和组织)和创新环境要素(经济、政策、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构成。第二,基于“演化”的基本要义,分析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协同性、路径依赖性和阶段性等特征,一般可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或再生期等几个阶段。演化过程和路径通常受到不同因素和多种动力的共同作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包括6类:一是创新组织(大学、高校、科研院所及中介服务机构等)自身进化因素,二是科技进步因素,三是经济社会因素,四是创新政策及体制因素,五是创新文化环境因素,六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包括:一是技术拉动,即科学技术进步对创新主体发展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拉动;二是市场推动,即创新产品或创新需求所带来的市场发展变化,从而推动创新主体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中发展演化;三是政策促动,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中,政府的创新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四是环境扰动,即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往往受到其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第三,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逻辑,分析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演化分析可从微观的组织、中观的网络和宏观的系统三个维度展开。据此,文章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集“微观要素E(Element)"-“中观关系R(Relation)"-“宏观功能F(Function)"于一体的3D模型(ERF模型):在微观层面或要素(Element)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组织(创新物种)等构成要素的进化,多样性和优势种是其演化的双重逻辑;在中观层面或关系(Rela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要素(创新组织)所形成的结构关系即系统内部创新网络的变动,地方化和全球化是其演化的两个向度;在宏观层面或功能(Func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不断发展,集聚和扩散是其演化的两大机制。基于ERF模型,设计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创新要素(物种)演化指数”、“创新关系(网络)演化指数”、“创新功能演化指数”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1个具体指标构成。第四,运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对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模式和成熟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而言,上海创新生态系统处于高阶演化状态,呈现五大演化特征:一是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二是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三是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四是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五是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从创新物种演化看,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型企业在市场转型中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但也打上了政府强势干预的“烙印”;从创新关系演化看,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网络和外部联系逐步增强,地方化和全球化在博弈中逐步均衡,集聚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得以提升;从创新功能演化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研发产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重要突破口。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研究提出了促进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路径,但政府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最能动的参与主体,可以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进行调控,从而使其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上海应培育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创新生态系统,要注重培育创新优势种、提升创新包容度、延伸创新食物链。
王小明[8](2016)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研究》文中指出2005年1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概念,至今已十多年时间,然而,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仍存在评价管理制度不完善、评价实施过程不规范、评价保障不到位等突出的评价机制问题。研究选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为研究对象,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界定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内在机理的组织、运作过程与方式,具体包括组织管理、指导培训、运行操作和监督调控四个方面。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各种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研究着作、学位论文、报纸、期刊论文、政府相关文件等文献资料,系统梳理国内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具体问题、成果与启示、存在的薄弱点以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运用历史研究法梳理了国内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实践发展历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国内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理论研究法剖析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并尝试构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框架以及应用模型。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国内外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已有研究与实践发展历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内涵、结构以及其理论与实践依据;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构建;创建旨在指导实践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应用模型。假设通过构建符合实践经验、理论依据充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能够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顺利且有效地实施,具体而言,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内涵、内容结构的理论分析,发展历程的梳理,评价机制以及应用模型的构建有助于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研究;有助于促使政策决策者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机制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政策顶层设计意识。本研究界定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机制、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等核心概念;在剖析国内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遵循全面性、发展性、个性化、生本化的构建原则,通过词源分析、政策解读以及专家咨询的方法构建了以组织管理、指导培训、运行操作和监督调控为基本结构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框架;分别以组织管理的功能、主体、机理三个维度为基础创建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组织管理机制,以指导培训的功能、要素、机理三个维度为基础创建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培训机制,以运行操作的功能、要素、范型三个维度为基础创建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运行操作机制,以监督调控的功能、内容、机理三个维度为基础创建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监督调控机制;以机制框架为基础运用结构模型和思维模型理论构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模型,包含组织管理模型、指导培训模型、运行操作模型以及监督调控模型,并以自主招生为模型应用案例,提出了自主招生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路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系统化研究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促使政策决策者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政策顶层设计意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系统化研究的空白作为本研究开展的滥觞,同时促成了研究创新点的凸显。首先,本研究以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选题具有一定创新性;其次,本研究对国内外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已有研究与实践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出了现实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三,本研究尝试创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框架;第四,本研究尝试创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应用模型,研究结论创新程度较高。
华金珠,史亚军,陈泽斌,刘佳妮,黄映晖,姚丽媛,张瑜瑜,胡靖祥[9](2016)在《从文献分析看中国都市农业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为定量分析出国内都市农业研究的主要人物、研究领域、研究机构及研究层次,明确各年研究的重点、热点等情况。利用《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工具,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1989—2014年学术刊物上发表的2502篇都市农业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25年来都市农业发展研究涉及40个学科领域,主要发表在40种期刊上,以社会科学研究数量最多达2082篇,研究人员主要源于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以期对国内都市农业的进一步研究和学科发展指明方向。
王薇[10](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2004年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2004年度)(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鄢陵县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线路和说明 |
1.5.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2 文献综述与框架分析 |
2.1 文献综述 |
2.1.1 生态文明内涵 |
2.1.2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
2.1.3 研究现状 |
2.2 基于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框架分析 |
2.2.1 生态文化体系 |
2.2.2 生态经济体系 |
2.2.3 生态目标责任体系 |
2.2.4 生态制度体系 |
2.2.5 生态安全体系 |
3 鄢陵县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分析 |
3.1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
3.2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
3.3 生态目标责任体系建设 |
3.4 生态制度体系建设 |
3.5 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
4 鄢陵县生态文明"双协同"治理体系 |
4.1 协同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
4.2 生态文明协同治理模式内涵 |
4.3 县域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协同治理体系问题 |
4.3.1 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协同问题 |
4.3.2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协同问题 |
4.4 鄢陵县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4.4.1 北京林业大学“校地合作” |
4.4.2 “3+1模式”林长制协同治理 |
5 鄢陵县生态文明建设对策与建议 |
5.1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五大体系建设 |
5.1.1 稳固生态文化体系基础建设 |
5.1.2 加速生态经济体系转型建设 |
5.1.3 明确生态目标责任体系导向建设 |
5.1.4 优化生态制度体系创新建设 |
5.1.5 夯实生态安全体系保障建设 |
5.2 推动生态文明“双协同”治理体系建设 |
5.2.1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协同格局 |
5.2.2 调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协同步伐 |
6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参考材料 |
附录A 河南省鄢陵县生态文明体系构建调研提纲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科技报告管理的相关概念 |
一、科技计划项目 |
二、地方科技报告 |
三、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机制 |
第二节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地方科技报告管理中的多主体职责定位 |
一、地方政府作为统筹协调和监督主体 |
二、项目承担机构作为协同配合的责任主体 |
三、第三方机构作为评估和开发主体 |
第二节 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现状 |
一、省、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统筹推进 |
二、协同科技项目管理督促项目承担机构履行责任 |
三、第三方(科技信息)机构探索科技报告开发利用 |
第三节 地方科技报告协作管理中的共性问题 |
一、地方政府联合管理实施困难 |
二、项目承担机构协同程度参差不齐 |
三、第三方机构参与度有限 |
第三章 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案例 |
第一节 研究方案的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第二节 上海科技报告管理现状描述 |
一、上海科技报告服务平台数据公开现状 |
二、上海科技报告管理的相关主体及职责履行情况 |
第三节 上海科技报告管理中的协作问题分析 |
一、地方科技报告政策制定缺乏跨部门协调机制 |
二、基层企事业单位忽视专业人员和平台支撑 |
三、单一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技术支持能力不足 |
第四章 地方科技报告协作管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各方协作目标尚未形成一致 |
一、政府管理部门重公开、轻利用 |
二、项目承担机构对项目报告管理的路径依赖 |
三、第三方机构开发目标定位尚不清晰 |
第二节 协作规则制定模糊或缺失 |
一、地方科技报告呈交要求模糊 |
二、监督审核责任分配尚未明晰 |
三、缺少本地化的科技报告标准 |
第三节 各类保障机制未健全削弱协作动力 |
一、激励机制缺乏细则影响积极呈交 |
二、知识产权归属不明降低共享意愿 |
三、缺乏准入和竞争机制限制第三方参与渠道 |
第五章 加强地方科技报告协作管理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提供协作的制度保障 |
一、完善地方科技报告法规制度体系 |
二、制定地方科技报告管理的标准体系 |
第二节 以开发利用作为协作管理的目标导向 |
一、明确科技报告的开发利用原则 |
二、形成基于不同利用目标的分层服务 |
三、注重科技报告的用户反馈 |
第三节 制定并落实保障机制激发协作动力 |
一、细化对科技报告的审核评估机制 |
二、落实针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措施 |
三、制定科技报告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机制 |
第四节 探索地方科技报告协作保存机制 |
一、提升科研机构内部信息化管理水平 |
二、制定科技报告的回溯实施细则 |
三、实施不同科技信息资源的分类保存 |
总结与展望 |
一、本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上海科技报告管理机构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二:上海科技报告呈交单位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地方科技报告汇交数量统计表 |
附录四:地方科技报告管理政策汇总表 |
后记 |
(3)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学位论文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以2000-2017年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词频统计法 |
1.4.3 引文分析法 |
2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授权学位点及理论基础分析 |
2.1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整体发文情况分析 |
2.1.1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文学校情况分析 |
2.1.2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分年度发文情况 |
2.1.3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分学校分年度发文情况 |
2.2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授权学位点情况分析 |
2.2.1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所在学校和学位点情况 |
2.2.2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指导老师所在机构及学位点情况 |
2.3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分析 |
2.3.1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情况 |
2.3.2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层次情况 |
2.3.3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国家基金项目支撑情况 |
2.4 小结 |
3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学位论文关键词分析 |
3.1 关键词词频及共现总体分析 |
3.1.1 硕士学位论文关键词词频及共现分析 |
3.1.2 博士学位论文关键词词频及共现分析 |
3.2 学位论文分年度关键词分析 |
3.2.1 “高校扩招”前期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分析 |
3.2.2 “高校扩招”时期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分析 |
3.2.3 后“高校扩招”时期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分析 |
3.3 学位论文分学校关键词分析 |
3.3.1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分析 |
3.3.2 天津大学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分析 |
3.3.3 西南大学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分析 |
3.3.4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分析 |
3.3.5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分析 |
3.3.6 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分析 |
3.4 小结 |
4 高被引学位论文关键词分析 |
4.1 高被引硕士学位论文关键词分析 |
4.2 高被引博士论文关键词分析 |
4.3 高被引学位论文关键词与学位论文关键词关系分析 |
4.4 小结 |
5 主要结论及创新 |
5.1 主要结论 |
5.1.1 强化学科特色发展 |
5.1.2 推动理论范式研究 |
5.1.3 不断扩展研究领域 |
5.1.4 强化学科基础研究 |
5.2 主要创新 |
5.2.1 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 |
5.2.2 对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学科归属、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研究选题进行了实践探索 |
5.3 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国家和区域视角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3.1 典型新兴产业选取 |
1.3.2 数据范围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专利基础理论 |
2.1.2 科学计量学理论 |
2.1.3 综合评价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现有的专利质量定义 |
2.2.2 现有专利质量评价研究梳理 |
2.2.3 现有专利产出影响因素研究梳理 |
2.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专利质量的界定、评价体系及分析框架 |
3.1 专利质量与专利价值的关系 |
3.2 专利质量概念界定 |
3.2.1 技术质量 |
3.2.2 法律质量 |
3.2.3 经济质量 |
3.3 评价体系构建 |
3.3.1 构建原则 |
3.3.2 “三维度-全过程”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3.3 与现有代表性评价体系的比较 |
3.4 分析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的区域测度研究 |
4.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收集 |
4.2 典型新兴产业国内专利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权重确定 |
4.2.3 评价结果检验 |
4.3 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国内区域专利质量测度总体情况 |
4.4 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国内区域专利质量差异比较分析 |
4.4.1 集成电路制造业 |
4.4.2 石墨烯产业 |
4.4.3 高速铁路产业 |
4.4.4 比较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的国际测度研究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收集 |
5.2 新兴产业国际专利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
5.2.1 指标体系构建 |
5.2.2 权重确定 |
5.3 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国际专利质量测度总体情况 |
5.4 基于典型新兴产业的我国专利质量国际差距比较 |
5.4.1 集成电路制造业 |
5.4.2 石墨烯产业 |
5.4.3 高速铁路产业 |
5.4.4 比较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专利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研究 |
6.1 研究问题 |
6.1.1 关键问题 |
6.1.2 相关研究进展 |
6.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6.2.1 研究思路 |
6.2.2 内容分析法 |
6.2.3 实地访谈 |
6.2.4 系统动力学方法 |
6.3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专利质量影响因素识别 |
6.3.1 研究设计 |
6.3.2 基于实地访谈和文献调研的样本收集 |
6.3.3 编码过程 |
6.3.4 结果与讨论 |
6.4 我国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
6.4.1 模型借鉴 |
6.4.2 阶段-维度-效果模型 |
6.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专利质量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分析 |
6.5.1 系统边界确定 |
6.5.2 作用路径分析 |
6.5.3 结果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典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7.1 研究问题 |
7.1.1 相关研究进展 |
7.1.2 关键问题 |
7.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7.2.1 研究假设与变量设计 |
7.2.2 数据来源 |
7.2.3 模型构建 |
7.2.4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7.3 基于不变系数和变系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
7.3.1 集成电路制造业 |
7.3.2 石墨烯产业 |
7.3.3 高速铁路产业 |
7.4 稳健性检验 |
7.4.1 针对企业专利的稳健性检验 |
7.4.2 针对区域经济水平间接作用的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推动我国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
8.1 区域专利数量与专利质量协调发展的战略定位 |
8.1.1 专利数量与专利质量协调发展的含义 |
8.1.2 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
8.2 对策建议 |
8.2.1 技术质量维度 |
8.2.2 法律质量维度 |
8.2.3 经济质量维度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专利检索策略 |
附录 B:外文专利数据法律状态处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管理创新与战略导向的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 |
2 基于管理创新与战略导向的软科学成果评价方法与体系分析 |
2.1 评价要素 |
2.2 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
2.2.1 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 |
2.2.2 系统性和导向性原则。 |
2.2.3 规范化和定量化原则 |
2.2.4 可行性和非相关性原则。 |
2.3 评价体系的设计 |
2.4 评价指标的确立 |
2.5 评价方法与建议对策 |
2.5.1 借助互联网平台建立匿名评价机制。 |
2.5.2 体现原创导向注重创新质量。 |
2.5.3 完善评价体系要尊重科研规律。 |
3 结论与展望 |
(7)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类型及特征的研究 |
1.2.2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及运行机制的研究 |
1.2.3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作用、绩效及其评价的研究 |
1.2.4 关于创新生态系统治理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内容框架及创新 |
1.4.1 内容框架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系统理论 |
2.1.1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
2.1.3 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
2.1.4 生态系统的功能 |
2.1.5 生态系统的演替 |
2.2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1 经济地理学的“演化转向”:演化经济地理学 |
2.2.2 惯例·新奇·适应: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式 |
2.2.3 组织·网络·空间: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应用场景 |
2.2.4 技术·制度·文化: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解析视域 |
2.3 自组织理论 |
2.3.1 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 |
2.3.2 协同学理论(Synergetics) |
2.3.3 超循环理论(Super circle Theory) |
2.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4.1 系统与复杂系统 |
2.4.2 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
2.4.3 CAS理论的应用 |
第三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3.1 从创新系统到创新生态系统 |
3.1.1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界定 |
3.1.2 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系统的异同 |
3.1.3 创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征 |
3.1.4 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
3.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周期及特点 |
3.2.1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主要特征 |
3.2.2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过程 |
3.3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 |
3.3.1 创新组织演化因素 |
3.3.2 科技进步因素 |
3.3.3 社会经济因素 |
3.3.4 创新体制及政策因素 |
3.3.5 创新文化环境因素 |
3.3.6 自然环境要素 |
3.4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 |
3.4.1 技术拉动 |
3.4.2 市场推动 |
3.4.3 政策促动 |
3.4.4 环境扰动 |
第四章 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建构 |
4.1 ERF模型建构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4.1.1 地理学的演化思维与关系范式:ERF模型的理论渊源 |
4.1.2 创新研究的“四大转向”:ERF模型的实践域境 |
4.2 要素(E)维度:创新物种演化 |
4.2.1 创新物种演化的双重逻辑:多样性与优势种 |
4.2.2 创新物种演化的基本方式:遗传·变异·迁入·选择 |
4.3 关系(R)维度:创新网络演化 |
4.3.1 创新网络演化的核心实质:创新关系 |
4.3.2 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向度:地方化与全球化 |
4.3.3 创新网络演化的两种机制:竞争与协同 |
4.4 功能(F)维度:创新功能演化 |
4.4.1 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
4.4.2 创新功能演化的基本机制:集聚与扩散 |
第五章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现状研究 |
5.1 建国以来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程 |
5.1.1 计划经济下的科技种植园(1949年-1980年代初期) |
5.1.2 市场转型中的创新体系构建(1980年代中后期-21世纪初) |
5.1.3 迈向成熟市场的创新生态培育(2010年代以来) |
5.2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
5.2.1 知识生产群落 |
5.2.2 知识应用群落 |
5.2.3 知识扩散群落 |
5.2.4 创新环境要素 |
5.2.5 创新人才要素 |
5.3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的产出状况分析 |
5.3.1 知识性产出 |
5.3.2 技术性产出 |
5.3.3 经济性产出 |
第六章 基于ERF模型的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路径研究 |
6.1 创新物种演化:市场经济转型中的适者生存 |
6.1.1 科研院所:市场能力与公益服务能力的消长 |
6.1.2 高等院校:过度行政化与过度市场化的悖论 |
6.1.3 科技企业:市场竞争与创新追求的迷失 |
6.2 创新网络演化:地方化与全球化的均衡博弈 |
6.2.1 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网络的内部强化 |
6.2.2 长三角区域合作:创新网络的区域扩张 |
6.2.3 科技对外开放:嵌入全球创新网络 |
6.3 创新功能演化:科技与经济融合的绩效追求 |
6.3.1 科技成果转化:从知识生产到知识应用 |
6.3.2 R&D产业:创新功能的专业化与科技经济的一体化 |
第七章 基于ERF模型的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 |
7.1 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的内涵及界定 |
7.2 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2.1 设计原则 |
7.2.2 设计过程 |
7.2.3 指标构成 |
7.2.4 权重确定 |
7.3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方法及步骤 |
7.3.1 数据来源 |
7.3.2 方法与步骤 |
7.4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成熟度评价结论及分析 |
7.4.1 基于创新物种(E)演化的分析 |
7.4.2 基于创新关系(R)演化的分析 |
7.4.3 基于创新功能(F)演化的分析 |
7.4.4 基于成熟度综合指数的分析 |
第八章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思路研究 |
8.1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总体判断 |
8.1.1 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 |
8.1.2 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 |
8.1.3 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 |
8.1.4 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 |
8.1.5 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 |
8.2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愿景勾勒 |
8.2.1 全球创新生态的物种库 |
8.2.2 国际创新网络的动力源 |
8.2.3 世界创新环境的调节阀 |
8.3 促进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的对策 |
8.3.1 培育创新优势种 |
8.3.2 提升创新包容度 |
8.3.3 延伸创新食物链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不足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缘起 |
(一)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 |
(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目标 |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强大动力 |
(四)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是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有力保障 |
二、问题域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三)核心概念 |
三、文献综述 |
(一)研究的发展历程 |
(二)研究的主要具体问题 |
(三)研究成果和启示 |
(四)研究存在的薄弱点 |
(五)研究的发展趋势 |
四、研究意义 |
(一)能够丰富和拓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研究 |
(二)能够引导和保障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顺利实施 |
(三)能够激发和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深层发展 |
(四)能够促进和保证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和潜能发挥 |
五、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难点 |
(一)创新 |
(二)难点 |
第二章 发展分析 |
一、国外 |
(一)发展历程 |
(二)现状分析 |
二、国内 |
(一)发展历程 |
(二)现状分析 |
三、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必要性 |
(二)可行性 |
第三章 构建思路 |
一、构建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实践依据 |
二、构建原则 |
(一)全面性 |
(二)发展性 |
(三)个性化 |
(四)生本化 |
三、构建方法 |
(一)词源分析 |
(二)政策解读 |
(三)专家咨询 |
第四章 机制框架 |
一、组织管理 |
(一)功能 |
(二)主体 |
(三)机理 |
二、指导培训 |
(一)功能 |
(二)要素 |
(三)机理 |
三、运行操作 |
(一)功能 |
(二)要素 |
(三)范型 |
四、监督调控 |
(一)功能 |
(二)内容 |
(三)机理 |
第五章 模型及应用 |
一、模型建构 |
(一)组织管理模型 |
(二)指导培训模型 |
(三)运行操作模型 |
(四)监督调控模型 |
二、模型运作 |
(一)成立专门机构,明确功能定位与职责 |
(二)组建专业团队,提供专业指导与监控 |
(三)引入第三方评价,确保评价客观、公正 |
(四)建立评价制度,保障评价改革顺利实施 |
三、应用案例 |
(一)自主招生改革政策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审视 |
(二)自主招生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解析 |
(三)自主招生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路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C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D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E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F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G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H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9)从文献分析看中国都市农业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方法和数据处理 |
1.3 分析指标和内容 |
2 研究内容及分析 |
2.1 检索年代及收录情况 |
2.2 研究领域及发文结果 |
2.3 期刊分布 |
2.4 发表年度 |
2.5 研究层次 |
2.6 作者信息及研究内容方向 |
2.7 研究机构 |
2.8 基金来源统计 |
3 结论 |
4 展望 |
(10)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危机 |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
2.1.3 危机防控能力 |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
2.2.4 系统管理理论 |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2004年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鄢陵县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研究[D]. 耿飒.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地方科技报告的协作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姚馨.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3]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4]基于学位论文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以2000-2017年研究生学位论文为例[D]. 杜嘉昕.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8)
- [5]国家和区域视角下新兴产业专利质量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闫哲.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6]基于管理创新与战略导向的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刘罡,翟媛媛,王嘉文,李聪,朱燚波. 创新科技, 2017(08)
- [7]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 ——基于要素·关系·功能的三维视阈[D]. 张仁开.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8]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研究[D]. 王小明.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9]从文献分析看中国都市农业研究进展[J]. 华金珠,史亚军,陈泽斌,刘佳妮,黄映晖,姚丽媛,张瑜瑜,胡靖祥.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6)
- [10]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