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旧《唐书》时日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畅[1](2019)在《王珪年谱》文中提出王珪(1019-1085),字禹玉,祖籍华阳(今四川成都),生於舒州(今安徽潜山),北宋相臣,工於文章、书法,事迹主要见於李清臣《王文恭公珪神道碑》,以及《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人笔记等。世人对其评价与史实多有龃龉。时人谓之“三旨宰相”,四库馆臣亦言其“人品事业,皆无可取”。勾稽史料,可知王珪於贡举变革、政权更迭等方面颇有政绩。文学方面,其造诣亦称颂於世,宋人辑其诗文爲《华阳集》,後散佚,清人重辑。学界对王珪已有研究,或简略考证其生平,或侧重诗歌创作考述,或着眼施政成绩及其品性考察等。上述研究往往局限於前人的片面描述与碎片化的史料,未能将其纳入社会关系网进行翔实考察,没有稽合各种史料深入全面分析。且就笔者目及所见,未有王珪年谱问世,已有研究未能对王珪生平事迹做深入细致考究。本谱查阅并研读了王珪及其亲友的传记和文集等文献,综合联系王珪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力图客观准确地考察其生平事迹和文学创作。论文对王珪生平事迹及可考作品进行系年,以王珪神道碑、王珪别集爲主要参考文献,兼及同僚书信、同僚碑志、当朝国史、元修宋史、两宋私史、两宋笔记、宋人诗文集等文献,以时间次第排列爲谱。论文共三部分:第一,谱前,简述王珪生平、诗文着作、政治作风等。第二,谱後分年序述谱主的仕途履历与诗文着作。该部分自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至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足六十七年,凡可编年者,一概列入。文献乖违或疑阙处,均出按语考证之。第二,谱後,简叙谱主卒後党争情况。该部分增补宋哲宗、宋徽宗两朝诸事,围绕朝野党争,从王珪卒後被追贬或被改諡、夺諡及平反之事,管窥北宋末季政治图景。
原康[2](2018)在《《旧唐书校勘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旧唐书校勘记》是岑建功在翻刻“殿本”《旧唐书》后,召集当时扬州着名学者罗士琳、刘文淇、陈立、刘毓崧四人分任校勘工作,对《旧唐书》进行全面校勘整理后,撰写的校勘记。其书共六十六卷,上百万言,校正了《旧唐书》中存在的大量传抄版刻错误以及一些史实记载错误,为中华书局点校《旧唐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刘等人校勘《旧唐书》最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除了使用不同版本对校之外,还独辟蹊径地大量参考相关唐宋典籍,用《旧唐书》的史源来校勘;二是将前人校勘《旧唐书》的成果都予以收录,并加以辨证。他们在校勘过程中熟练运用了包括对校、本校、他校、理校以及综合考证法在内的各种校勘方法,其中尤以他校法为多。书中所体现的校勘理念,如“有些引文不可作为校改依据”,“避讳字的回改与不可回改”,“没有证据不可轻改”等,与现在的校勘学原则基本相合。当然,《旧唐书校勘记》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本校法的使用不多,以致存在一些漏校、误校;对一些不影响文意的字词记录过多,以致篇幅过大,不便使用等。但瑕不掩瑜,它所取得的成绩依然是巨大的。《旧唐书校勘记》有部分内容已经为标点本《旧唐书》所采用,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条目,已经解决了《旧唐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高的价值,却没有被标点本充分利用。现深入研究《旧唐书校勘记》,可以为标点本的修订工作贡献一份力量,也可以学习罗、刘等人优秀的校勘理念,丰富校勘学理论。
周颖[3](2017)在《王世贞年谱长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年谱长编作爲近代兴起的一种编年纪史体例,兼纪事、纪人於一。其脱胎於传统年谱,又是年谱体式的补充,有其自身的优长。年谱长编容纳更多史料,记述更重大事、要事,显示细节,更适合记述历史贡献较大、影响深远且生平经历较复杂的谱主。故而,年谱长编较之年谱,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近三十年来,年谱长编编撰已呈蔚然之势,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倾向:对谱主生平活动的考察视域进一步扩展,观照焦点愈加多元,且重视以微观视角考察谱主的心路历程、梳理其思想发展脉络,愈来愈成爲介於年谱与传记之间的一种研究体式。鉴於王世贞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学、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年谱因自身体例的限制,已不能适应研究的需要。而王世贞文献大量而系统的整理与众多发现,以及王氏研究的日益全面深入,不仅需要有一部王世贞年谱长编,且在客观上也具备了编撰年谱长编的文献条件。故笔者效此前以博士论文作年谱长编之例,基於尚无王世贞年谱长编之实,尝试以《王世贞年谱长编》爲此论文题目。论文是第一部以王世贞爲观照对象的年谱长编。在此前年谱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注重突出谱主一生中的几大变化,揭示其生平变化的事实与形成原因,并力求展现其性格、情绪与文学思想观念演变的过程,以事理史,不乏己见。论文主要贡献与价值如下:第一,填漏补缺,增补许多可信文献。论文所涉及的文献,来自海内外相关的大小图书馆,卷帙数以千计,囊括王世贞个人撰着、相关明人文集、史籍、方志、谱牒、笔记、今人论文论着等诸多门类。其史料之广之富,远远超越前代年谱,增补了许多宝贵文献。在文献选择上,论文对同一着述的不同版本进行比对,一般选用年代较早、保存较好的善本,并予以校勘;主要参考文献规定了底本、校本和参校本。论文还对史料进行了严格甄别与取舍。所徵引文献一般选用第一手、年代较早的材料,以保证可信度。凭藉丰赡详实的史料,论文在纪事过程中填空补阙,考疑正误,弥补了以往年谱因史料缺乏而造成的种种缺憾。第二,以事理史,凸显重点,隐现一己之见。论文注重考察事件之间的关联,使得对王世贞生平行实的记述形成一个连贯的、流动的、变化的网络,以期最大限度地还原谱主的生活原貌。在全面总结王世贞生平活动与性情变化的基础上,将其人生轨迹概括爲七变。嘉靖二十六年少年及第,是爲一变。居郎署九载,以暇与同道友朋致力文事,意气风发,慷慨任事,不避权路。嘉靖三十五年十月,出爲青州宪副,是爲二变。嗣後三载,执政地方,历练政术。然以父位高招忌,时怀避祸之心。嘉靖三十八年五月,突罹父祸,解官赴难,是爲三变。尔後滞京二载,历尽艰难,隐忍求生,惊惧忧愤,其情不复慷慨。嘉靖三十九年十月父以冤终,扶丧南归,是爲四变。从此幽居七年,忧郁惨痛,心性大变,摧刚爲柔。隆庆改元,伏阙申父冤,境况始转,是爲五变。自隆庆二年至万历六年冬,复起出仕,转历多职,数遭弹劾。於坎坷跌宕之中,其性愈柔和。万历六年冬再诏归籍後,愈灰心仕路,八年拜师学道,皈依恬澹,是爲六变。自此七载,专事修行,以逃乎世事。自万历十五年冬,起南京兵部,宦途渐达,至於八座,然心游於仕宦之外,淡泊世味,惟求恬澹以终,是爲七变。由此七变,可将其一生分爲八个时期:早岁,郎署,青州,父难,幽居、再起,学道,晚岁。同时,论文圈定王世贞生平活动的重心领域,聚焦其文学活动与史学成就,给予更细密的考察力度,并着重记述对其人生影响至深的大事、要事,尤其突出嘉靖三十九年父难与万历六年再诏归里二事,以之作爲王世贞人生分野的两大标志。第三,较系统、全面地梳理了王世贞文学创作与思想的演进脉络。此前,人们对王世贞一生的创作过程与思想变化情况说法不一,甚至有较大分歧。笔者在逐年考察、爬梳其文学活动文献的过程中,认爲其生平创作和文学思想可分爲四个阶段:嘉靖十九年至嘉靖二十七年冬,创作初起,所持尚无定论,乃起步与初始阶段;嘉靖二十八年至嘉靖三十七年,全面师法古典诗文典范,乃专意复古阶段;嘉靖三十八年至万历四年秋,求新求变而不废格调,乃探索与嬗变阶段;万历四年冬至万历十八年逝世,虽仍未失复古意,然创作渐洗模拟之态,臻於纯熟,文学思想兼容并包,调和诸家,自成体系,是爲成熟与定型阶段。第四,完善年谱长编体例的一点尝试。年谱长编自诞生以来,其体例仍处在发展、完善中。论文既恪守年谱长编写作的一般定则,又根据行文需要给予适当增益,使之更加完备。主要表现:以谱主人生中两件大事与八个分期爲据,论文正文结构分爲上、中、下三编及八卷;每年纪事之前设置提要,简述一年的要事及影响;正文之下设置按语,或剖析事件本质,或揭示事件原委,或评论谱主思想。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对王世贞生平行实资料的一次补充与总结,也是对年谱长编体例的一次尝试性的丰富与完善。
胡健[4](2016)在《谭献诗学研究》文中指出谭献(1832—1901),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同治六年(1867年)中举,后假资入仕,十余年间,历任各地知县,颇有政绩。晚年到湖北讲学近两年。他是清代常州词派最重要的词论家,是晚清词学走向现代词学的一个关键人物。本文主要以谭献的诗学观念为研究对象,旨在挖掘他在诗歌方面的理论和批评原理和方式,指出他在诗学史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对谭献生平做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又采用归纳方法,在整合谭献诗学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其诗学主张,分析其诗学内涵,指出其诗学价值。因此,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谈其生平交游与诗学活动。首先突出其人生三大转折之处,汀州之变、仕途之路和讲学之涯。此三大转折,足能厘清谭献思想、诗风之转变。其次分浙江、上海、京师、福建、安徽、湖北六地,详考其诗人交游。再考其诗歌和诗学活动,分析诗学倾向。第二部分论谭献诗学。其诗学核心是儒家温柔敦厚诗教,它贯穿了其诗学的全部内容。谭献重视忧生念乱之诗,重视社会大环境对诗人的影响。以为诗歌作用不仅是政治上端绪人心,还在个人方面舒忧娱哀,已不限于兴观群怨。谭献诗学观念时代精神强烈。一是谭献诗史观念通达,虽宗唐,但亦能欣赏宋诗,且对多重风格皆能欣赏。二是谭献突出提出“古诗为史”、“丁部附史”,不仅激赏杜甫式的诗史,更强调个人别集中的心迹史和家族诗歌总集中的家族史。此为太平天国战乱在文学上的之投影。三是晚清文学批评,多有诗词文互衡的现象,诗词融合已成趋势,这是谭献诗学中最重要的贡献。
张晓芝[5](2015)在《《四库全书总目》明人别集提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朝代统计,《四库全书总目》别集提要以明代最多,达千余篇(包括着录和存目)。然《总目》明集提要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史料错讹、文献误读、版本视野局限,又有思想观念上的偏颇。因此,研究《总目》明人别集提要,既要对史料文献之误进行清理,又要能够通过对史料的纠正完善分析《总目》思想与文学观念,尤其是馆臣撰写明集提要之时对明代文学的态度问题。掩藏于史料背后的思想,以及提要之中馆臣的昭然之评,都是观念辨证的重要部分。第一章,总体研究。《总目》的撰写受四库纂修谕旨的影响甚大,其明代观与上谕之中对明思想有一定关联,这也是《总目》官学身份的体现之一。其二,负责撰写提要的馆臣代表着官方意愿,他们是使《总目》具有官学身份的实质推动者。从翁方纲、姚鼐、邵晋涵为代表的四库馆臣所留存的提要稿来看,他们的明代文学思想对《总目》明代观,特别是文学观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三,在官学局限之下,《总目》明集研究常常有诸多问题被忽视,这是《总目》研究整体性与个别性相互分离而产生的。官方明代文学观先行与馆臣的“另眼相待”,馆臣的文化积淀和学术思想的差异性,修书总裁态度差异与裁夺之思等等,这些都是《总目》研究应该关注的问题。第二章,版本研究。《总目》所着录和存目的明人别集提要多涉版本信息,对版本的陈述以简短为要,但版本信息尚不明确。深究《总目》明人别集版本,发现《总目》着录的版本问题甚夥。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形:版本来源不详,着录时不加考辨;版本好坏不辨,优劣相杂;版本视野局限,辨证又出纰漏等。加之清人对明人别集的删改,版本已非本来面目,卷帙差异与通行之本多有不同。第三章,征引文献研究。四库馆臣在编纂《四库全书》时距离明清易代未远,其对待明人别集的态度深受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学术环境的影响,对明人别集的评价或戴有“有色”眼镜。《总目》明人别集提要征引之文献或来源于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批评家,或来源于清王朝之评论者,无论怎样,这些人对待明人别集的态度均在四库馆臣查察之下。而在对文献进行深入“解剖”之后发现,支撑《总目》思想的诸多文献的对与错,真与伪尚需一辨。第四章,文学观念研究。《总目》明人别集提要的重要价值在于其对明代文学的评价,这些评价深刻影响着后世对明代文学的批评。翻检明代文学史、批评史,会发现史着对《总目》的征引随处可见,而疑议与辩驳者鲜矣。事实上,《总目》明代文学思想存在严重局限。本章拟从三方面进行考辨:首先,探讨《总目》的总体明代文学观,以及清中期政统、道统对文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剖析官学约束下“文统在上”的思想观念。其次,根据稿本、阁本到定本的动态过程寻求《总目》明代文学观的衍变,在动态情形下呈现出观念变化的线条,索求观念变化背后的细节。最后关注《总目》中的特殊批评手法,如文学团体意识、多元批评因子和明集中的情与理。第五章,《总目》明集提要的影响及研究走向。两百年前的文学思想或许仅代表着清朝中期对明代文学的评价,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变迁,已有的评价开始陈旧老化,并逐渐出现裂纹。但是,《总目》的影响依然不可忽视,只有对其影响力有比较全面的把握,方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解决文学史、批评史对《总目》的特殊依赖。明人别集提要研究概有两个研究走向:一是《总目》所涉事实本身,也就是纯文献的考辨;二是《总目》明代文学思想的清理。
徐圆[6](2015)在《《陈书》同义形容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建立系统、科学的词檗史乃至汉语史,断代专害成为研究古汉语的基点。《隙害》作为记录隙史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其用祠情况反映了六朝史书的语言面貌。形容词是《隙害》中的重要实词,它们在同一羲位下可以聚合成同羲祠羣。目前,封於《隙害》语言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於捂法和词汇雨个方面。但其中的形容词尚未受到重视,形容词之间的同羲关系亦缺少研究成果。鉴於此,我们决定以《隙害》中的形容词为研究封象,繁聊其中具有同羲关系的词羣,探用共时与历时结合的研究方法,多角度地封造些同羲词羣进行辨析。即以《隙害》所展示的六朝史害语言面貌作断代的共时平面描窝,同畴封每一组同羲祠中的每一佃词造行历时扫描,以其本义为起点,在引申羲列中考察几佃词的词羲差巽。依摅“同一羲位”的原则,利用“比较互证法”及“双重印证法”,《隙害》中共碓韶出28组同羲形容词。一个同羲词羣的研究重点在於辨别“同中之昊”,即描述其成员之间的区别性特徵。在辨析这28组同羲形容词时,我们力求在语羲、语法、语用三个平面上考虑其源、流、用的差巽,争取在共畴角度上挖掘部分词的屋畴演燮。参观这28组同羲形容词,我们发现每一组同羲词的成具少则2个,多则9个,平均为4个左右。《隙害》虽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这些数显示出其中的同羲词仍是相封矍富的,而同羲词的丰富也正说明了汉语词汇的日益成熟、完善。
王晓静[7](2014)在《清代乾嘉校勘初论》文中研究说明校勘学由校勘实践发端,经过长期的积累,在宋代出现了向校勘理论发展的趋势,至清代而臻於极盛。乾嘉时期,藏书、读书、刻书诸项活动无不先之以校勘,埴是一种自觉的意识。校勘不仅成爲研治版本、目录及其他学问的一种方法,同时也在与其他学术的互动中发展成爲专门之学。鉴於此,本论文以“清代乾嘉校勘”爲题,对清代乾嘉校勘之典型理论与具体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一次较爲广泛的讨论,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典型校勘理论的梳理。乾嘉时期校勘学的理论发展远迈前代,卢文弨提出“相形不相掩”的折衷原则,段玉裁提出“底本之是非”与“立说之是非”的区分,顾广圻主张“不校校之”的方法,黄廷监倾向“校而不改”的处理等等,都是乾嘉学者在校勘理论上的自觉思考与集中表达。虽然乾嘉学者没有像陈垣《校勘学释例》一样明确提出“四校法”的概念,但在乾嘉学者的校勘实践中,各种方法都已被广泛运用。而且在依据文字的记载进行校勘之外,乾嘉学者还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运用目验之法考证古书之记载。二、官方文献校理的研究。乾隆一朝,官方在文献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十三经、二十四史的重新校刻与《四库全书》、《四库荟要》的纂修等。以《四库荟要》爲例,《荟要总目》、提要、《凡例》、《联句》中有很多与校勘相关的内容,而每书所附《考证》更是校勘记的汇集。虽然官书校勘所达到的水准值得讨论,但官方文献校理在影响时代风气,培养校书人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乾嘉校勘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学者自主校勘实践的研究。乾嘉校勘之盛,主要推动力量在学者自主的校勘。经、史、子、集,旁及释典、道书,乾嘉学者无不进行校理,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散存於题跋、读书志、文集;或撰爲专书,如胡克家《文选考异》之类,或汇多种零散成果於一书,如卢文弨《群书拾补》及各种学术笔记之类;而更多的则是随附原书,通过校本保存下来。这些校本是考察校勘实践最爲直接可信的资料,也是乾嘉校勘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如顾广圻视校雠爲性命,终生业於是,其校勘成果大多存於具体的校本,而对丁杰校勘学的研究则更有赖於校本资料的汇集。校本能反映不同学者校勘的诸多细节及其主要特徵,如黄丕烈之力主死校,这在他的题识中有明确表述,而黄氏校本对一行几字,空几格,每叶起讫如何不厌其烦的标识,则可与他的理论相印证,并提供更爲直观的材料。乾嘉校本的深入研究,将开启清人校勘学研究的新视野。四、乾嘉时期的学者除专门论着之外,大多有别集传世。这些别集分类多样,体现明显的乾嘉学术特色,而序、跋、题识等校勘学文献,限於别集编纂之体例,往往难以全部收录。然就校勘学的研究来说,这类文献不管是对校勘学的考察,还是对学者行迹的考察,都是最为原始而直接的材料,具有其他材料无可替代的价值,本文第五章就是从校本中钩稽的诸多学者的遗文,以便爲校勘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新材料。而附录部分对丁杰《北学斋笔乘》及钱大昕《南阳集》的辨伪,虽不是具体校勘成果的研究,然二人作爲乾嘉时期的校勘学家,其着述之真伪,同样会影响到对其学术的整体考察,故录之以备考。
李银珍[8](2014)在《宋代笔记研究》文中指出宋代是中国笔记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内容的广泛和结构的完善,都标志着笔记这一文体的完全成熟。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宋代笔记的研究还集中在对笔记的点校和整理方面,而对笔记本身的探讨,似乎还相当不够——宋代笔记断代史研究着作屈指可数;笔记通史研究虽然提纲挈领,但其中的宋代部分内容薄弱,无助于我们对宋代笔记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作更如深入的了解。因此本文试图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和思路,为推进宋代笔记研究的发展,做出一些初步尝试。全文分为五章,各章的研究重点,大致如下:第一章对笔记的概念及笔记的范围进行辨析。目前,关于笔记的定义及范围问题,言人人殊,未有定论。本章首先综合学界关于笔记的各种现有观点,尝试作出自己对笔记的看法。第二章处理宋代笔记的分类问题。首先考察了《四库全书总目》对宋代笔记的划分情况及分类特点。其次,笔者将介绍学界现有关于宋代笔记的各种观点。最后,尝试作出笔者个人对宋代笔记的分类。第三章考察宋代笔记本身的发展和流变过程。大致概括如下:北宋前期盛行有关唐、五代十国的政事笔记和逸闻笔记;北宋中叶盛行党争笔记,同时出现文艺类与私密性笔记;南渡前后时期多为反映爱国忧患与反思历史的笔记,以及关于金国的出使笔记;中兴时期以中兴思想为中心的史料笔记、出使笔记和游记体笔记比较盛行;南宋末期的文人开始撰写有关南宋都市文化的笔记。第四章研究宋代笔记的特征中“私密性”倾向。迄今为止,学界业已肯定宋代文人把视线由历史或朝廷之类的宏大题材移向自己或其周围之类的微小题材,认识到笔记的“私人”和“通俗”特征,但对其特征的概括总结和对其特征意义及对具体作品的研究却是一片空白。文人记录下自己生活上的细节,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意味着文人开始认识到私人的生活空间,作者不再在文章的背后存在,而是积极地使自己出场于文章的前台。从这个角度出发,本章将探讨文人如何把自己作为叙述的对象,探究如何发生以及如何发展的线索。第五章研究宋代笔记的价值与影响。宋代笔记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与前代笔记相比,宋代笔记在作者的人数和范围、笔记着作的数量、笔记中涉及的内容方面都大大增加。本文将从史学、文学、学术的角度来考察宋代笔记的意义和价值。其次,关注宋代笔记的私密性要素对后代文学的影响。最后,本文还将考察传入韩国的宋代笔记的版本状况,以及韩国古代稗说创作及其与中国笔记文学之间的关系。
刘弟娥[9](2013)在《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黄裳散文创作论》文中认为自20世纪以来,散文作为传统文学的正宗逐渐走向边缘,在充分理解这种边缘性之时,仍旧不能否定散文写作者以自己的独创性为文学增添了一抹亮色。本论题“黄裳散文创作论”将黄裳的散文作为研究对象,其创作之文本自然成为研究的当然起点。因而,本研究包括三个向度的努力,其一,对黄裳创作文本的解读与分析是这一切研究的出发点;其二,确立了以文本研究为起点,其途径则以文本采用的话语方式、所具有的审美特性以及文体特点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第三个方面,将对文本特征的解读与分析放置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去,从而试图展示写作者在不同时代对行文方式、美学取向的选择,以凸显在时代风云中写作者个人思想特殊性、复杂性。对这三个向度思考的展开,构成本论题试图掲示的从文本中解读研究对象的写作特点、文化心态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因而本文论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黄裳散文创作论”从这几个途径来实践黄裳散文创作的几种面相:一方面,将其创作放置在“当代中国文学”的视野中进行考察.从而揭示写作文本所体现的审美特性以及为当代文学提供的新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以边缘性的散文写作者为途径去探究现代知识分子由现代进入当代的社会角色与心态转换;其次,“传统”,作为“现代”的对立面,不但体现了写作者的写作方式与生存状态,同样也体现了写作者文本创作的审美特性与风格。写作者身处时代变迁的大潮中,面临的是“与时俱进”,还是固守“传统”的两难选择,这种在夹缝中的写作心态,体现了写作者的个人写作品质。本论题以“传统”与“现代”来笼括黄裳的生存状态与写作特性,在以对写作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以及写作者本人文化心态的接近,试图解说的不仅是文人在剧变时代采用的不同言说方式,也是对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所处境遇与文化命运的观照,同时,也体现了研究者对自身文化处境的当下关怀。
龚静[10](2012)在《大明宫初建时日考》文中指出为探究大明宫初建时日,结合相关史料,对学术界关于大明宫兴建的具体年代的不同看法进行分析。分析认为:依据史料论证,在贞观年间已经修建的"旧宫"的基础上,龙朔二年再建大明宫,甚至更早;唐太宗本人已在宫内活动,并使用了"旧宫";大明宫初建时间应当前推到贞观年间,第一位使用大明宫的是唐太宗,而非唐高宗。
二、新旧《唐书》时日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旧《唐书》时日考(论文提纲范文)
(1)王珪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谱前 |
正谱 |
宋真宗天禧三年 己未 一○一九年 一岁 |
宋仁宗天圣二年 甲子 一○二四年 六岁 |
宋仁宗天圣三年 乙丑 一○二五年 七岁 |
宋仁宗天圣五年 丁卯 一○二七年 九岁 |
宋仁宗明道元年 壬申 一○三二年 十四岁 |
宋仁宗明道二年 癸酉 一○三三年 十五岁 |
宋仁宗康定元年 庚辰 一○四○年 二十二岁 |
宋仁宗庆历元年 辛巳 一○四一年 二十三岁 |
宋仁宗庆历二年 壬午 一○四二年 二十四岁 |
宋仁宗庆历三年 癸未 一○四三年 二十五岁 |
宋仁宗庆历四年 甲申 一○四四年 二十六岁 |
宋仁宗庆历五年 乙酉 一○四五年 二十七岁 |
宋仁宗庆历六年 丙戌 一○四六年 二十八岁 |
宋仁宗庆历七年 丁亥 一○四七年 二十九岁 |
宋仁宗庆历八年 戊子 一○四八年 三十岁 |
宋仁宗皇佑元年 己丑 一○四九年 三十一岁 |
宋仁宗皇佑二年 辛卯 一○五○年 三十二岁 |
宋仁宗皇佑三年 辛卯 一○五一年 三十三岁 |
宋仁宗皇佑四年 壬辰 一○五二年 三十四岁 |
宋仁宗皇佑五年 癸巳 一○五三年 三十五岁 |
宋仁宗至和元年 甲午 一○五四年 三十六岁 |
宋仁宗至和二年 乙未 一○五五年 三十七岁 |
宋仁宗嘉佑元年 丙申 一○五六年 三十八岁 |
宋仁宗嘉佑二年 丁酉 一○五七年 三十九岁 |
宋仁宗嘉佑三年 戊戌 一○五八年 四十岁 |
宋仁宗嘉佑四年 乙亥 一○五九年 四十一岁 |
宋仁宗嘉佑五年 庚子 一○六○年 四十二岁 |
宋仁宗嘉佑六年 辛丑 一○六一年 四十三岁 |
宋仁宗嘉佑七年 壬寅 一○六二年 四十四岁 |
宋仁宗嘉佑八年 癸卯 一○六三年 四十五岁 |
宋英宗治平元年 甲辰 一○六四年 四十六岁 |
宋英宗治平二年 乙巳 一○六五年 四十七岁 |
宋英宗治平三年 丙午 一○六六年 四十八岁 |
宋英宗治平四年 丁未 一○六七年 四十九岁 |
宋神宗熙宁元年 戊申 一○六八年 五十岁 |
宋神宗熙宁二年 乙酉 一○六九年 五十一岁 |
宋神宗熙宁三年 庚戌 一○七○年 五十二岁 |
宋神宗熙宁四年 辛亥 一○七一年 五十三岁 |
宋神宗熙宁五年 壬子 一○七二年 五十四岁 |
宋神宗熙宁六年 癸丑 一○七三年 五十五岁 |
宋神宗熙宁七年 甲寅 一○七四年 五十六岁 |
宋神宗熙宁八年 乙卯 一○七五年 五十七岁 |
宋神宗熙宁九年 丙辰 一○七六年 五十八岁 |
宋神宗熙宁十年 丁巳 一○七七年 五十九岁 |
宋神宗元丰元年 戊午 一○七八年 六十岁 |
宋神宗元丰二年 己未 一○七九年 六十一岁 |
宋神宗元丰三年 庚申 一○八○年 六十二岁 |
宋神宗元丰四年 辛酉 一○八一年 六十三岁 |
宋神宗元丰五年 壬戌 一○八二年 六十四岁 |
宋神宗元丰六年 癸亥 一○八三年 六十五岁 |
宋神宗元丰七年 甲子 一○八四年 六十六岁 |
宋神宗元丰八年 乙丑 一○八五年 六十七岁 |
宋哲宗元佑元年 丙寅 一○八六年 |
宋哲宗绍圣四年 丁丑 一一○九七年 |
宋徽宗元符三年 庚辰 一一○○年 |
宋徽宗崇宁二年 癸未 一一○三年 |
宋徽宗崇宁三年 甲申 一一○四年 |
宋徽宗大观二年 戊子 一一○八年 |
宋徽宗政和三年 癸巳 一一一三年 |
宋徽宗政和六年 丙申 一一一六年 |
附录一 王珪世系图 |
附录二 李清臣《王文恭公珪神道碑》原文 |
附录三 《宋史·王珪传》原文 |
参考文献 |
後记 |
(2)《旧唐书校勘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旧唐书》的版本流传 |
二、《旧唐书校勘记》及作者介绍 |
三、立论依据 |
四、研究综述 |
五、本文需要强调的两个问题 |
第一章 《旧唐书校勘记》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参校各本定字句异同 |
一、标注殿本刊刻之讹 |
二、标注闻本之误 |
三、标注殿本妄改之处 |
第二节 参考群籍定史事讹脱 |
一、校正讹脱 |
二、标注异文,补充阙文 |
三、考证史事 |
第三节 整合前人校勘成果 |
一、罗列成说 |
二、改正误说 |
三、补充说明 |
第二章 《旧唐书校勘记》的校勘方法、特点、理念 |
第一节 《旧唐书校勘记》的校勘方法 |
一、对校法 |
二、本校法 |
三、他校法 |
四、理校法 |
五、综合考证法 |
第二节 《旧唐书校勘记》的校勘特点 |
一、条例清晰,巨细无遗 |
二、以他校为主,并注明出处 |
三、重视前人成果 |
四、分工合作,各取其长 |
第三节 《旧唐书校勘记》的校勘理念 |
一、确定校勘的范围 |
二、未可轻改 |
三、将文法、史例作为校勘的根据 |
第三章 《旧唐书校勘记》的价值及不足 |
第一节 对《旧唐书》的校勘价值 |
一、标点本据《校勘记》改正 |
二、学者引用《校勘记》或其说与《校勘记》暗合 |
三、有资校正标点本 |
第二节 对整理其他文献的参考价值 |
一、改《册府元龟》误 |
二、改《太平御览》误 |
三、改《唐会要》误 |
四、改其他误 |
第三节 《旧唐书校勘记》的不足 |
一、漏记或误记 |
二、承前人之说未能注明 |
三、漏校 |
四、误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3)王世贞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二、编撰凡例 |
三、必要插图 |
插图一:王世贞影身像 |
插图二:相关区域历史地理图 |
四、王世贞家世情况 |
(一)王世贞家族世系 |
1、王氏受姓以来世系 |
2、鄞江琅琊王氏世系 |
3、昆山(太仓)琅琊王氏支脉 |
(二)王世贞家世考述 |
五、年谱长编主体内容 |
上编 |
卷之一(早岁) |
明嘉靖五年丙戌(1526 年)一岁 |
嘉靖六年丁亥(1527 年)二岁 |
嘉靖七年戊子(1528 年)三岁 |
嘉靖八年己丑(1528 年)四岁 |
嘉靖九年庚寅(1530 年)五岁 |
嘉靖十年辛卯(1531 年)六岁 |
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 年)七岁 |
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 年)八岁 |
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 年)九岁 |
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 年)十岁 |
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 年)十一岁 |
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 年)十二岁 |
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 年)十三岁 |
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 年)十四岁 |
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 年)十五岁 |
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 年)十六岁 |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 年)十七岁 |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1543 年)十八岁 |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 年)十九岁 |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 年)二十岁 |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1546 年)二十一岁 |
卷之二(郎署) |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 年)二十二岁 |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 年)二十三岁 |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1549 年)二十四岁 |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 年)二十五岁 |
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二十六岁 |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1552 年)二十七岁 |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 年)二十八岁 |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 年)二十九岁 |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 年)三十岁 |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 年)三十一岁 |
卷之三(青州) |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 年)三十二岁 |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 年)三十三岁 |
卷之四(父难) |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 年)三十四岁 |
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 年)三十五岁 |
中编 |
卷之五(幽居) |
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 年)三十六岁 |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 年)三十七岁 |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 年)三十八岁 |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 年)三十九岁 |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 年)四十岁 |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 年)四十一岁 |
卷之六(再起) |
隆庆元年丁卯(1567 年)四十二岁 |
隆庆二年戊辰(1568 年)四十三岁 |
隆庆三年己巳(1569 年)四十四岁 |
隆庆四年庚午(1570 年)四十五岁 |
隆庆五年辛未(1571 年)四十六岁 |
隆庆六年壬申(1572 年)四十七岁 |
万历元年癸酉(1573 年)四十八岁 |
万历二年甲戌(1574 年)四十九岁 |
万历三年乙亥(1575 年)五十岁 |
万历四年丙子(1576 年)五十一岁 |
万历五年丁丑(1557 年)五十二岁 |
万历六年戊寅(1578 年)五十三岁 |
下编 |
卷之七(学道) |
万历七年己卯(1579 年)五十四岁 |
万历八年庚辰(1580 年)五十五岁 |
万历九年辛巳(1581 年)五十六岁 |
万历十年壬午(1582 年)五十七岁 |
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 年)五十八岁 |
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 年)五十九岁 |
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 年)六十岁 |
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 年)六十一岁 |
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 年)六十二岁 |
卷之八(晚岁) |
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 年)六十三岁 |
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 年)六十四岁 |
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 年)六十五岁 |
六、结语 |
七、主要参考书目 |
八、附録 |
附録一:王世贞着作简目 |
(一)着述类 |
(二)选编类 |
(三)评点类 |
(四)存目类 |
(五)存疑类 |
附録二:生平行实之重要文献 |
附録三:五子文献 |
九、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4)谭献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时代背景和生命体验 |
第一章 谭献的生平和交游 |
第一节 谭献人生的转折 |
一、汀州之变(1860) |
二、仕宦之路(1874) |
三、讲学之涯(1890) |
第二节 诗歌交游考略 |
第二章 诗歌文献整理和诗学活动 |
第一节 校刊与评选 |
一、校定 审定选录刊刻 |
二、《合肥三家诗钞》的选评 |
第二节 集社、唱和与《池上小集》的六次结集 |
第三节 谭献的诗歌创作与诗学观念的实践 |
一、谭献主要的诗歌题材与“恻然动人” |
二、谭献诗歌的忧生念乱意识 |
第三章 诗教观 |
第一节 忧生念乱,不得已之心 |
一、“诗者,持也” |
二、“不得已”的内涵 |
三、“不得已”与“感物”传统 |
第二节 诗教至大,其用至多 |
一、有用为体 |
二、安定和疏导人心 |
第三节 植体忠厚,诗评中庸 |
一、舂容夷愉 |
二、欣赏多样风格和不偏不倚 |
第四章 诗史观 |
第一节 谭献对历代诗歌的品评 |
一、《古诗录》与《汉铙歌十八曲集解》 |
二、唐宋诗之争 |
三、录存金元与臧否明诗 |
四、评论清诗 |
第二节 “丁部总集可附史家”的诗史观念 |
第三节 诗理百变常新 |
第五章 诗词融合论 |
第一节 诗词的辨体与融合 |
第二节 诗词融合的因素 |
第三节 诗词融合下的批评理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百年来谭献词学研究述评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四库全书总目》明人别集提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总目》的“官学”身份及其明代观 |
第一节 四库纂修谕旨与《总目》明代思想 |
一、乾隆谕旨下的明代违碍之书 |
二、上谕档中对明思想与《总目》明代观之比较 |
三、“官学”引导下的《总目》思想之走向 |
第二节 馆臣与《总目》提要稿及其明代文学观 |
一、翁方纲明集提要稿中的明代文学观与文献态度 |
二、姚鼐、邵晋涵明集提要稿中的明代文学观 |
第三节 “官学”局限下《总目》明集研究的整体性与个别性 |
一、官方明代文学观先行及对馆臣思想的浸染 |
二、馆臣文化积淀与学术思想的微观考查 |
三、总裁态度差异、裁夺之思的重重细节 |
第二章 《总目》明人别集提要版本研究 |
第一节 明人别集的采集 |
一、采集数量综考 |
二、明集来源与版本问题 |
第二节 明人别集提要版本阙误探析(上) |
一、版本辨证:明人别集背后的隐忧 |
二、原因探究:《总目》着录版本的局限 |
三、版本还原:解决《总目》明集提要疏误的途径 |
第三节 明人别集提要版本阙误探析(下) |
一、明人别集存目版本情况概览 |
二、明人别集存目版本着录存在的疏误 |
三、从现存四库原本看存目之版本 |
第三章 《总目》明人别集提要征引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文献来源扫描与分析 |
一、文献细读与问题的发现 |
二、文献分析的延伸 |
第二节 文献考论之一:以《列朝诗集小传》为中心 |
一、史料追踪 |
二、疑误辨析 |
三、刷新文献思想 |
第三节 文献考论之二:以《静志居诗话》为中心 |
一、文字差异的背后 |
二、文献杂糅的清理 |
三、驳朱氏之言与重建己说 |
第四节 文献立基“雕镂”的学术思想 |
一、从明代文学分期说起 |
二、《总目》中的晚明文风与清代文学观念 |
第四章 《总目》明人别集提要文学观念考辨 |
第一节 《总目》总体明代文学观析论 |
一、盖棺定论:倒退的明代文学 |
二、政统对文统的调控与重塑 |
三、道统与文统,创新与复古批评纲领的批评 |
第二节 从《进呈存目》到定本《总目》明代文学观之嬗变 |
一、稿本系统明代文学观之发展、衍变 |
二、从阁本到定本:动态下的明代文学观 |
第三节 《总目》“特殊”明代文学观的深度考查 |
一、文学团体意识的刻意增强 |
二、多元批评因子的兼顾与疏误 |
三、情与理的细节辨析 |
第五章 《总目》明人别集提要的影响及研究走向 |
第一节 明集提要对文学史的影响 |
一、观念的默认、复制与革新 |
二、思想意识的屈从、认同与刷新 |
三、突破《总目》明代文学史的禁锢 |
第二节 明集提要的研究走向 |
一、基础研究工作的深入 |
二、思想意识的全面清理 |
余论 |
征引与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
(6)《陈书》同义形容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陈害》研究现状 |
三、古汉语同羲词的研究状况 |
第一章 同羲形容词研究方法概说 |
第一节 同羲词的界定 |
第二节 同羲形容词的确定方法 |
第三节 同羲形容词的辨析方法 |
第二章 《陈书》同羲词形容词概沉 |
第一节 《陈书》同羲形容词的音节分怖 |
第二节 《陈书》同羲形容词的语羲分怖 |
第三节 《陈书》同羲形容词的差异性特征 |
第三章 《陈书》同羲形容词辨析 |
第一节 “性质”羲类的同羲形容词辨析 |
第二节 “德才”羲类的同羲形容词辨析 |
第三节 “性格”羲类的同羲形容词辨析 |
第四节 “境况”羲类的同羲形容词辨析 |
第五节 “表象”羲类的同羲形容词辨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7)清代乾嘉校勘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回顾 |
第二节 研究空间及预期目标 |
第一章 乾嘉校勘鼎盛原因简论——以文献学各分支学科爲中心 |
第一节 目录学与乾嘉校勘 |
第二节 版本学与乾嘉校勘 |
第三节 藏书、刻书与乾嘉校勘 |
小结 |
第二章 乾嘉校勘学之典型理论 |
第一节 卢文弨关於校勘学的论述 |
第二节 段、顾之争与校勘理论 |
第三节 顾广圻的校勘学理论 |
第四节 黄廷监《校书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校勘研究 |
第一节 《四库全书荟要》述要 |
第二节 从《苍要总目》、《提要》看《苍要》之校勘 |
第三节 《苍要考证》所反映的校勘实际 |
第四节 官方文献校理的影响 |
第四章 乾嘉学者自主校勘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乾嘉学者文献校勘略论 |
第二节 丁杰校勘学研究 |
第三节 顾千里之校勘实践 |
第四节 黄丕烈之校勘实践 |
第五章 乾嘉校勘学者遗文辑存 |
1.卢文弨 |
2.段玉裁(1735-1815) |
3.丁杰(1738-1807) |
4.顾千里(1766-1835) |
5.黄丕烈(1763-1825) |
6.袁廷檮(1762-1709) |
7.黄廷监(1763-?)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丁杰之着述及《北学斋笔乘》辨伪 |
附录二 钱大昕着《南阳集》辨伪 |
主要参考文献 |
後记 |
(8)宋代笔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状况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方法与论题价值 |
第一章 笔记的特征与范围 |
第一节 笔记的特征 |
第二节 笔记的范围 |
第三节 宋前笔记概况 |
第二章 宋代笔记的分类 |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对宋代笔记的归类 |
第二节 当代学者的宋代笔记分类与新尝试 |
第三章 宋代笔记的分期与发展 |
第一节 北宋前期 |
一、有关唐、五代十国的政事笔记 |
二、有关唐、五代十国的逸闻笔记 |
第二节 北宋中叶 |
一、笔记的发展——党争笔记的兴盛 |
二、笔记的分化——文艺类与私密性笔记等兴起 |
第三节 南渡前后 |
一、反映爱国忧患与反思历史的笔记 |
二、关于金国的出使笔记 |
第四节 中兴时期 |
一、以中兴思想为中心的史料笔记 |
二、出使笔记与游记体笔记 |
第五节 南宋末期 |
一、南宋都市文化笔记 |
第四章 宋代笔记的特征——以私密性笔记为中心 |
第一节 北宋私密性笔记的开端 |
一、何为私密性笔记? |
二、私密性笔记产生的背景条件 |
三、北宋的私密性笔记 |
第二节 南宋私密性笔记的繁荣 |
一、南宋私密性笔记的特征 |
二、南宋的私密性笔记 |
第五章 宋代笔记的价值与影响 |
第一节 宋代笔记的价值与对宋后笔记的影响 |
第二节 宋代笔记对韩国笔记创作的影响 |
一、韩国所藏的宋代笔记状况 |
二、韩国的稗说文学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黄裳散文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读书记”: 学术与散文写作之间的桥 |
第一节 黄裳的藏书思想 |
一、时代影响与藏书 |
二、对善本观念的修正 |
小结 |
第二节 读书记与学术写作 |
一、“读书记”的滥觞——版本目录之学 |
二、“读书记”与学术写作及写作范式 |
小结 |
第三节 “读书记”: 学术与散文写作之间的桥 |
一、传统读(藏)书记中的散文因子 |
二、“读书记”: 学术与散文写作之间的桥 |
小结 |
第二章 黄裳书话写作 |
第一节 关于“书话” |
第二节 引经据典与黄裳散文写作 |
一、引经据典作为散文写作手法的被批判 |
二、“文抄公”体与引经据典 |
三、“文抄公”体与书话 |
小结 |
第三章 文化散文与文化典籍 |
第一节 何谓“文化散文” |
一、“文化散文”的界定 |
二、“书话”与“文化散文” |
小结 |
第二节 文献资料的引用: 从学术性到散文性的转化 |
一、史料掌故化、掌故情节化 |
二、自然山水人文化 |
三、戏评写作中的资料转化 |
四、黄裳散文中的文化与“文化散文” |
小结 |
第四章 “骸骨迷恋”与杂文复兴 |
第一节 “骸骨迷恋”与古典情趣 |
一、“骸骨迷恋”之审美形式 |
二、“骸骨迷恋”与语言追求 |
小结 |
第二节 “苦茶庵法脉”与黄裳散文 |
一、何谓“苦茶庵”法脉 |
二、黄裳散文与“苦茶庵”法脉 |
第三节 “杂文复兴”与“骸骨迷恋” |
一、传统题材与杂文笔法 |
二、对鲁迅杂文的继承 |
小结 |
第五章 怀古与忆旧 |
第一节 黄裳散文写作中的历史人物系列 |
一、传统文人的政治选择 |
二、关于女性 |
第二节 现代人物写作与评价 |
一、四十年代人物 |
二、现代藏书家形象 |
小结 |
第三节 逐渐形成的人物判断标准 |
一、“知识分子的改造” |
二、“第三条道路”与人物评价问题 |
三、论争的最后——黄裳的文品与人品 |
小结 |
结论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
参考文献 |
(10)大明宫初建时日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明宫始建于何时 |
二、有关大明宫初建时日的 |
三、结 语 |
四、新旧《唐书》时日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王珪年谱[D]. 陈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旧唐书校勘记》研究[D]. 原康. 淮北师范大学, 2018(12)
- [3]王世贞年谱长编[D]. 周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4]谭献诗学研究[D]. 胡健.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5]《四库全书总目》明人别集提要研究[D]. 张晓芝. 西南大学, 2015(12)
- [6]《陈书》同义形容词研究[D]. 徐圆.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7]清代乾嘉校勘初论[D]. 王晓静. 南京大学, 2014(05)
- [8]宋代笔记研究[D]. 李银珍. 复旦大学, 2014(12)
- [9]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黄裳散文创作论[D]. 刘弟娥. 南京大学, 2013(01)
- [10]大明宫初建时日考[J]. 龚静.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