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金属矿床采矿方法选择的损失贫化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杨宁,尹贤刚[1](2020)在《下向进路楼板式假顶采矿法在急倾斜极薄矿体开采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针对倾角大于55°,厚度小于0.8m的急倾斜极薄不稳固矿脉开采过程中遇到的贫化大、安全性差,甚至不可开采等问题,提出了下向进路楼板式假顶采矿法,不用在进路内进行全断面的充填,通过浇筑0.6m~0.8m厚的高强度楼板式假顶,下层设置木支柱支撑,防止楼板下滑。某矿山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资源回采率,且在满足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其充填量仅为常规下向进路法的24%~26.7%,并避免了接顶困难等问题,当矿脉厚度为0.5m时,采场生产能力为17t/d,采矿损失率为10%,矿石贫化率为37%,能够满足该矿生产要求。
甘泉[2](2020)在《多备急倾斜簿矿脉集群采矿方法及回采顺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金属矿床(如金、镍、钨等)由于其独特的地质条件而形成条带薄矿脉群,该类矿床采用传统的薄矿脉开采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①难以采用大型机械化回采方法,导致产量小、开采效率低;②留设的间柱、顶柱、底柱难以回采,导致资源损失较多;③矿柱滞后回收导致上一阶段的开采作业无法及时结束,进而导致作业线长、多阶段同时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困难。为更高效、安全的开采急倾斜薄矿脉群,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多条平行急倾斜矿脉群的赋存条件,提出集群采矿理念,主要包括集群采矿方法设计,集群采矿方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多矿脉集群开采顺序研究,集群开采通风系统优化等,由于目前集群开采技术体系总体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该理论的充实完善仍有许多工作要做。(2)对现有的采矿方法进行整理与归纳,设计两种集群采矿方法,方法一:深孔分段空场上向嗣后充填采矿法;方法二:浅孔水平分层上向连续充填采矿法。矿山实例表明,与原采矿方法(浅孔留矿法)相比,有效提高矿山机械化开采水平与回采效率,确保多矿脉同时回采时的安全有序。(3)基于集群开采理念,对浅孔水平分层上向连续充填采矿法顶板安全跨度进行了理论均算及数值模拟。采用厚跨比法、普氏压力拱法、荷载传递交汇线法、平板梁理论计算法、结构力学梁理论法进行公式推导,并引入安全系数,计算得出不同安全系数下的顶板跨度。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例情况接近,采场顶板仅局部小范围存在岩块掉落。(4)针对多矿脉集群回采过程形成采场数目较多情况,提出了超前阶梯接续回采顺序,并对该回采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表明,仅有局部塑性区拉应力出现在各个矿脉的充填体顶板位置,随着回采结束,回采过程塑性区主要位于矿脉群中央矿体上。工程实例表明,观测点最大围岩变形约为2.9mm,可满足矿山安全回采规范,且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例的结果规律基本一致,超前阶梯接续回采顺序可满足薄矿脉群的安全高效回采。本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为急倾斜薄矿脉群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新理念,为今后同类型矿山开采提供借鉴与经验。
付琛[3](2020)在《基于能量法的充填体下保安矿柱回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许久以来,在研究岩体的稳定性问题时,大多依靠经验或半经验的分析方法,用这种方法较难发现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随着工程规模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大,这种依靠经验的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发展的工程实际需要,难以有效解决岩体工程中的稳定性问题。在岩土和地下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岩石力学问题是需要确定开挖前后的应力和位移及其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化,以便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定量依据。然而已有的理论往往只能解决圆形或椭圆形等简单孔周应力场和位移场,对于几何形状复杂的孔洞如采场问题只能用数值模拟方法来近似求解。而能量法可以忽略巷道形状的影响,在处理形状复杂的采场应力应变问题有很大优势。本文结合三鑫金铜矿鸡冠咀矿区-370m水平充填体下顶柱回采项目,不同于以往通过监测应力和位移来进行采场采掘优化,而是通过能量分析角度,以能量法来进行采场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12#采场采掘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并得出一下结论:(1)提出了基于能量释放率、局部能量释放率、破损区、位移和应力的高地应力下地下洞室群稳定性分析的综合评价指标,克服了以往评价指标在综合预测高地应力下洞室群围岩多种破坏模式方面的局限性。(2)应用ANSYS和FLAC3D软件数值模拟,分析了12#采场隔离矿柱回采前的应力分布情况与位移应变变化规律。并分析可知当留设较小厚度的护壁矿体时,护壁处应力集中,最大压应力较大,导致护壁被压裂破坏,集中的应力得到释放,应变速率较大,导致留设较小厚度护壁矿体时矿房最大水平位移大于不留设护壁矿体时矿房最大水平位移。护壁矿体厚度大于0.6m左右时,护壁矿体厚度越厚,矿房最大水平位移越小。(3)通过将-370m中段顶柱及间柱回采优化方案的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结果进行对照可知,两者在位移、应力的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且变化值通过相似比转换后基本吻合,这表明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即采用优化方案进行回采顶柱及间柱理论上安全可靠,同时得出了在回采间柱过程中第二层矿房开挖步骤及在回采顶柱过程中一层三步骤回采是整个残矿回采过程中相对不稳定的步骤,矿山在实际回采过程中需加强对这两个步骤的安全监测工作。
贾珍,原少洁[4](2019)在《深部厚矿体低贫损分段崩落法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某矿7#矿体及围岩均有次级构造裂隙分布,且上盘含有5~10m的断层泥,松软易冒,矿体的强度低容易冒落,不适合采用大跨度空场下作业的采矿方法。-350m中段及以上水平采用上向干式充填采矿法,但常伴随着的矿石损失大、安全条件差与生产能力低等技术风险。为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贫化率,保证采场作业安全,以-350 m水平为界进行采矿方法过度,通过对采矿方法对比分析,-350m水平以下拟采用低贫损分段崩落法替代上向干式充填采矿法。通过分析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崩落步距以及回收进路的选择对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优化,确定采场参数为:分段高度6~7m,进路间距7~8m,崩矿步距1.1m,最大拉底高度为4.5m,工业性实验表明,在此参数下7#矿体能够实现低成本、低损失率、安全环境好和贫化率可控的高效率开采。
王金波,何少博,饶运章,周东良,邓红卫,王炳文[5](2016)在《夏甸金矿深部矿体预切顶灾害隔离开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夏甸金矿由于深部倾斜厚矿体上盘存在断层泥,导致现阶段使用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出现损失贫化率高和地表保护难等主要问题,结合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及矿山现状,提出预切顶灾害隔离开采试验方案。在采场中先回采上盘三角矿体,之后高浓度高灰砂比分级尾砂胶结充填采空区,隔离上盘稳定性差的断层泥灾害体。在矿块中先采矿柱,采用高强度胶结充填;后采矿房,采用低强度或水砂充填。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较好控制地压,降低损失贫化,提高生产能力,实现深部矿体安全、高效、经济开采目标。
孙刚友[6](2015)在《铀矿山浅孔留矿法与水平分层充填法的比较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浅孔留矿法与水平分层充填法是我国硬岩铀矿山常用的两种采矿方法。本文着重从两种采矿方法的损失贫化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入手,对两种采矿方法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与分析。分析结果可为选用合适的采矿方法提供参考,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于坤鹏[7](2015)在《中钢锡林浩特萤石矿二采区充填法开采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钢锡林浩特萤石矿二采区为脉状矿体,萤石品位平均63.21%,为价值较高的富矿体。二采区矿体倾角变化为80°~90°,矿体的水平厚度约为2m~5m,为急倾斜薄到中厚矿体。矿山现用浅孔留矿法开采,生产中存在着矿石损失贫化大、生产能力低与安全生产条件差等诸多问题,同时,矿山地处草原,地表需要保护,为此急需改进采矿方法。以降低矿石损失贫化与保护地表环境。通过现场调研、矿岩体结构面调查、矿岩点荷载强度测定与岩体稳定性分级得出,二采区矿体与近矿围岩均为中等稳定到不稳定。理论分析与离散元数值计算表明,现用浅孔留矿法不适应围岩稳定性,是导致矿石损失贫化大的主要原因,为适应围岩稳定性与保护地表,可需改上向分层充填法开采。为此,采用灰色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采矿方法优选模型,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采矿方法选择因素的权重,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决策方法对采矿方法进行优选。优选的结果为大阶段上向水平分层分级尾沙充填采矿法,其采场结构参数为:阶段高度100m,分段高度20m,分层高度5m,采用铲运机出矿。通过分析上向水平分层充填体的作用机理以及无轨设备运行的动荷载特性,参照路基路面工程中关于路基路面的设计原理,分析建立了充填体强度模型。根据计算结果,推荐胶结层厚度0.4m,充填体7天强度1.OMpa。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大阶段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方案,能够较好的适应二采区矿体条件,可取得良好的回采指标与环保效果。
何少博[8](2013)在《夏甸金矿深部安全开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夏甸金矿采深已达800m,已经逐步进入深部开采,回采工作不仅处于高应力环境中,而且矿体与上盘围岩之间密布厚度不均的破碎、易坍塌的断层泥,同时靠近上盘处为不可损失的高品位富矿,开采技术条件复杂。为保证夏甸金矿深部安全高效开采,论文在综合整理分析夏甸金矿深部开采技术条件和Ⅶ-1矿体赋存情况的基础上,对采矿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选出的采矿方法进行了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和试验采场开采设计,为夏甸金矿深部开采的安全高效经济的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应用指导。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通过综合分析夏甸金矿深部开采技术条件和Ⅶ-1矿体赋存情况,结合国内外深部高应力环境下安全高效采矿方法应用现状,设计选取了5种比较合理的采矿方法,选择对采矿方法的选择影响较大的13个定性或定量指标进行了评价,采用变权的思想确定各指标权重,经未确知测度理论综合评价,最终优选出了Ⅶ-1矿体深部开采的采矿方法;(2)综合利用地质建模软件SURPAC、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ANSYS、FLAC3D三款软件的优势功能,建立了贴近矿山实际的实体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从塑性区分布、应力变化、位移变化三个方面对各备选方案的采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稳定性较高的采场结构方案;(3)利用FAHP(Fuzzy mathematic-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ory)理论建立了采场结构参数优越度综合评价层次模型,通过二元相对比较法确定了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离差函数建立指标隶属度矩阵,最后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了在安全、经济、技术角度综合优越度最高的方案;(4)选择地质条件典型的区域进行了试验采场开采设计,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为夏甸金矿深部开采的安全、高效、经济的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应用指导。
万昌林[9](2013)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动态评估研究 ——以紫金山金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全球性问题时,经过深刻反思而选择的全新的发展道路。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矿产资源在支撑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已面临严峻的挑战。开展矿产资源动态评估研究,对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水平,提高矿产资源的承载能力和保证程度,为我国实施矿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分析,系统地阐述了矿产资源动态评估的指标体系、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方法、指标和影响因素,地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以紫金山金矿为实例,运用地质统计学、三维模拟和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对矿产资源储量动态评估和矿床工业指标优化进行了研究。论文研究主要取得如下5个方面的成果:1、论证了矿产资源动态评估对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评述了各种动态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影响因素,剖析了我国矿床工业指标在制定和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矿床工业指标应该是动态的和可变的,应随着市场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优化。适时优化矿床工业指标是有效保护、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采用先进的矿业软件,建立了紫金山金矿三维矿床数学地质模型,进行品位估值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对矿体的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有了更加准确直观的认识,定量地查明并直观地展示了矿石品位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变化特征,并可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和采矿信息的反馈,适时调整计算参数(如矿床工业指标),重新评价矿产资源,大大地提高了估值精度,实现了矿产资源的动态评估。为矿山生产的动态管理,提高矿山企业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3、通过建立矿床三维数学地质模型,实现了对每一个开采矿块的精确估值,并可根据产品价格、生产成本、技术参数的变化,及时调整优化露天开采境界,有效地指导矿山建设和生产,降低矿山生产成本和采矿贫化损失,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发展矿山企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4、在已建立的矿床三维数学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净现值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和年值法等动态分析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对紫金山金矿矿床工业指标进行优化,通过五套指标方案的综合分析对比研究,确定了工业矿石边际品位0.5g/t,低品位矿石边际品位0.2g/t的单指标体系矿床工业指标,实现了矿床工业指标的动态优化和动态管理,使金矿资源量由最初地勘部门提交的5.45吨提高到183吨(扣除已采矿量),大大提高了矿床的经济价值和企业的经济效益。5、系统地分析对比了国内外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标准,探讨了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在分析对比了传统资源储量分类方法后,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最少样品个数和最大搜索距离)对紫金山金矿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分类,并取得较好效果。
张建勇,苏建军[10](2013)在《石人沟铁矿三期工程采矿方法选择》文中提出分析比较了石人沟铁矿三期工程选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优缺点,并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较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资源利用率高、基建投资少、效益好、占地少、不搬迁村庄、尾矿得到综合利用、井下排水量小,推荐选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石人沟铁矿需对已有的三期开拓工程做必要的调整,以满足调整后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二、贵金属矿床采矿方法选择的损失贫化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金属矿床采矿方法选择的损失贫化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下向进路楼板式假顶采矿法在急倾斜极薄矿体开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矿山概况 |
2 下向进路楼板式假顶采矿法 |
2.1 采场结构参数 |
2.2 主要采准工程 |
2.3 回采工艺 |
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5 主要安全技术 |
3 结论 |
(2)多备急倾斜簿矿脉集群采矿方法及回采顺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集群理论与集群采矿方法 |
1.2.2 矿床开采数值模拟技术 |
1.2.3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本章小结 |
2. 集群开采理念与集群采矿方法设计 |
2.1 集群开采理念的提出 |
2.2 集群开采理念与现有开采理念的关系 |
2.3 集群开采技术体系设计 |
2.4 集群采矿方法设计 |
2.4.1 集群采矿方法适用条件与特点 |
2.4.2 深孔分段空场上向嗣后充填采矿法设计 |
2.4.3 浅孔水平分层上向连续充填采矿法设计 |
2.5 集群采矿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2.5.1 采场出矿能力 |
2.5.2 采场生产能力与工效 |
2.5.3 采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2.6 本章小结 |
3. 集群开采顶板安全跨度计算及模拟分析 |
3.1 集群开采顶板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影响因素 |
3.1.1 顶板破坏模式 |
3.1.2 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 |
3.2 采场顶板力学模型 |
3.2.1 采场顶板力学模型确定 |
3.2.2 安全系数法基本原理 |
3.3 岩体力学参数选取 |
3.4 顶板安全跨度计算 |
3.4.1 平板梁理论法 |
3.4.2 荷载传递交汇线法 |
3.4.3 采矿厚跨比法 |
3.4.4 普氏地压理论法 |
3.4.5 结构力学梁理论法 |
3.5 顶板安全跨度计算结果分析 |
3.6 集群采矿法顶板跨度数值模拟验证 |
3.6.1 集群采矿法采场模型建立 |
3.6.2 集群采场顶板位移应力塑性区云图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集群回采顺序数值模拟研究 |
4.1 FLAC3D数值模拟流程 |
4.2 集群回采顺序提出依据 |
4.3 集群回采顺序说明 |
4.4 集群回采模型 |
4.4.1 基本假设 |
4.4.2 数值模拟参数选取值 |
4.4.3 模型建立 |
4.5 集群回采数值模拟 |
4.5.1 初始状态下的模型数值模拟 |
4.5.2 采场集群数量数值模拟 |
4.5.3 完全回采数值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5 实例研究 |
5.1 矿山地质情况 |
5.2 集群采矿方法设计 |
5.2.1 采场布置 |
5.2.2 采场通风 |
5.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3 集群采场顶板安全跨度 |
5.4 集群回采顺序 |
5.4.1 集群回采位移监测工程布置 |
5.4.2 回采过程位移监测结果 |
5.4.3 集群回采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3)基于能量法的充填体下保安矿柱回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保安矿柱回采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基于能量法的矿山开采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工程背景与能量法理论 |
2.1 工程概况 |
2.2 矿区赋存及地质概况 |
2.2.1 矿床地质 |
2.2.2 水文地质 |
2.2.3 围岩蚀变 |
2.2.4 矿石性质 |
2.3 矿山采矿方法 |
2.3.1 采矿方法的选择 |
2.3.2 采矿方法的分类 |
2.4 顶底、间柱与充填体间的作用机理 |
2.5 回采工艺及设备选择 |
2.5.1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
2.5.2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 |
2.5.3 采掘设备 |
2.6 能量法岩体失稳理论 |
2.6.1 工程岩体系统破坏失稳的能量突变准则 |
2.6.2 采场开挖前后系统能量突变准则的建立 |
第3章 顶柱回采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数值模拟方法选择 |
3.3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及分析 |
3.3.1 矿岩模拟参数选取 |
3.3.2 数值模拟物理力学参数 |
3.3.3 建立数值模型及模拟方案 |
3.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4.1 位移分析 |
3.4.2 应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顶柱回采现场试验 |
4.1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
4.2 试验与数据采集 |
4.2.1 试验采场的施工设计 |
4.2.2 试验监测设备 |
4.2.3 试验测试数据及分析 |
4.3 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深部厚矿体低贫损分段崩落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采矿方法选择 |
2.1 现有采矿方法存在的问题 |
2.2 采矿方法选择 |
3 低贫损分段崩落采场结构优化 |
3.1 分段高度的选择 |
3.2 进路间距的选择 |
3.3 崩矿步距的选择 |
3.4 回收进路选择 |
4 结论 |
(5)夏甸金矿深部矿体预切顶灾害隔离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
2采矿方法概述 |
3预切顶灾害隔离开采技术 |
3.1 试验采场地点与矿体基本情况 |
3.2 采场结构与采切工程 |
3.3 采场预切顶 |
3.4 回采工艺 |
3.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4结论 |
(6)铀矿山浅孔留矿法与水平分层充填法的比较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 采矿方法适用条件 |
2.1 浅孔留矿法适用条件[2] |
2.2 水平分层充填法适用条件 |
3 采场结构和采切工程布置 |
3.1 采场结构及储量和回采矿量 |
3.2 采准切割布置 |
3.3 两种采矿方法对比 |
4 采场综合生产能力分析 |
5 损失贫化和采冶成本综合效益比较 |
6 采矿方法优缺点比较 |
7结语 |
(7)中钢锡林浩特萤石矿二采区充填法开采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复杂急倾斜薄矿脉开采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矿山地质概况 |
2.1 矿区的地质状况 |
2.1.1 矿区位置及交通 |
2.1.2 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
2.1.3 构造类型 |
2.2 矿床地质特征 |
2.2.1 矿体特征 |
2.2.2 矿体围岩及夹石 |
2.2.3 矿石质量 |
2.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2.3.1 水文地质条件 |
2.3.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3章 岩体稳定性分级与现有采矿方法适应性分析 |
3.1 结构面调查 |
3.1.1 结构面调查的方法 |
3.1.2 调查结果整理 |
3.2 点荷载强度计算 |
3.2.1 实验步骤与要求 |
3.2.2 测定数据与数据处理 |
3.3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计算与稳定性分级 |
3.3.1 岩石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 |
3.3.2 岩体完整性系数K_v |
3.3.3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 |
3.4 现有采矿方法适应性分析 |
3.4.1 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
3.4.2 库仑滑动节理模型 |
3.4.3 离散元模型 |
3.4.4 变形场、应力场及节理变形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采矿方法改进 |
4.1 采矿方法选择理论研究 |
4.2 灰色理论与层次分析法简介 |
4.2.1 灰色理论 |
4.2.2 层次分析法 |
4.3 建立决策原始数据矩阵 |
4.4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5 灰色关联决策一层次分析法决策模型 |
4.6 采矿方法选择原则 |
4.7 采矿方法初选 |
4.8 初选采矿方法介绍 |
4.8.1 方案一: 大阶段上向水平分层全尾砂分级充填采矿法 |
4.8.2 方案二: 小阶段上向水平分层全尾砂分级充填采矿法 |
4.9 采矿方法优选模型在锡林浩特萤石矿的应用 |
4.9.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9.2 灰色关联决策——层次分析法综合决策 |
4.10 采矿方法终选 |
4.11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充填体强度计算 |
5.1 国内外充填体强度的设计方法 |
5.2 充填体的作用机理 |
5.3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体的构成 |
5.4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体的强度模型 |
5.4.1 无轨设备的轮载 |
5.4.2 无轨设备荷载下充填体的强度模型 |
5.5 工程应用 |
5.5.1 胶结层的强度计算 |
5.5.2 胶结层的厚度计算 |
5.5.3 选择充填料的配合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夏甸金矿深部安全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深部开采的概念、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
1.2.1 深部开采的概念 |
1.2.2 深部开采的分类 |
1.2.3 深部开采基本特征及其技术经济问题 |
1.3 国内外深部开采现状 |
1.3.1 国外深部开采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深部开采研究现状 |
1.3.3 深部安全高效采矿方法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深部安全高效采矿方法初选 |
2.1 矿山地质概况 |
2.1.1 矿床地质概述 |
2.1.3 开采技术条件 |
2.2 深部高应力环境下采矿方法选择原则 |
2.3 采矿方法初选 |
2.3.1 方案Ⅰ—盘区机械化分段充填采矿法 |
2.3.2 方案Ⅱ—盘区机械化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采矿法 |
2.3.3 方案Ⅲ—盘区机械化上向高分层宽进路嗣后充填采矿法 |
2.3.4 方案Ⅳ—盘区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连续采矿法 |
2.3.5 方案Ⅴ—房柱式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法 |
第三章 采矿方法优选 |
3.1 未确知测度理论概述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采矿方法优选过程 |
3.3.1 优选对象空间 |
3.3.2 评价指标空间 |
3.3.3 指标分级标准 |
3.3.4 构造单指标测度函数 |
3.3.5 单指标测度评价矩阵的建立 |
3.3.6 综合评价矩阵的确立 |
3.3.7 评价等级及优越度的测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采场结构参数的综合评价 |
4.1 前言 |
4.2 采场结构稳定性的研究 |
4.2.1 模拟方案的拟定 |
4.2.2 模型的建立 |
4.2.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 采场结构参数的综合评价 |
4.3.1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2 AHP 确定各指标权重 |
4.3.3 模糊综合评判 |
4.4 小结 |
第五章 试验采场开采设计 |
5.1 试验采场位置的选择 |
5.2 试验采场地质概况 |
5.3 试验采场开采设计 |
5.3.1 构成要素和布置形式 |
5.3.2 试验采场采矿方法实体设计 |
5.3.3 采准切割工程 |
5.3.4 凿岩爆破 |
5.3.5 采场通风 |
5.3.6 矿石运搬 |
5.3.7 嗣后一次充填 |
5.3.8 矿柱回收 |
5.3.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4 采矿方法评价 |
5.5 建议及说明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动态评估研究 ——以紫金山金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综述 |
1.3 研究思路、技术方法和工作量 |
1.4 主要成果 |
2 我国矿产资源在支撑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
2.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2.2 经济学理论对资源的研究和认识 |
2.2.1 古典经济学对资源的研究和认识 |
2.2.2 新古典经济学对资源的研究和认识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资源的研究和认识 |
2.3 矿产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2.4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 矿产资源动态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
3.1 矿床工业指标及矿床储量类型 |
3.1.1 矿床工业指标和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重要性 |
3.1.2 矿床工业指标体系 |
3.1.3 矿床工业指标的确定 |
3.1.4 单指标体系和双指标体系的制定方法对比 |
3.1.5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
3.1.6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
3.2 矿产资源动态评估的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
3.2.1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历史和现状 |
3.2.2 影响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因素 |
3.2.3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
3.3 矿产资源动态评估的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 |
3.3.1 地质统计的数学内核——变异函数 |
3.3.2 克里格方法(Kriging)及其选择 |
3.3.3 地质统计学在矿产资源动态评估中的应用 |
4 紫金山金矿资源储量的动态评估 |
4.1 矿床地质特征 |
4.1.1 位置交通自然地理概况 |
4.1.2 区域地质背景 |
4.1.3 矿区地质 |
4.1.4 矿化特征 |
4.1.5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4.2 矿床地质勘查和生产历史 |
4.3 矿产资源储量动态评估的研究程序 |
4.3.1 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 |
4.3.2 数据统计分析 |
4.3.3 变异函数模型的确定 |
4.3.4 克里格估值 |
4.3.5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及置信度分析 |
4.3.6 技术经济分析评价 |
4.4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
4.4.1 地质数据库 |
4.4.2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4.3 变异函数计算与拟合 |
4.4.4 模型估值 |
4.4.5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分类 |
4.5 本章小结 |
5 紫金山金矿最优工业指标的动态评估 |
5.1 矿床工业指标优化的原则 |
5.2 矿床工业指标优化论证 |
5.2.1 原用工业指标 |
5.2.2 工业指标试算方案的选取 |
5.2.3 方案对比分析 |
5.2.4 低品位矿石利用 |
5.4 矿床工业指标优化 |
5.5 矿床工业指标优化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6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10)石人沟铁矿三期工程采矿方法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矿山开采现状 |
3 采矿方法的选择 |
3.1 概 述 |
3.2 2种采矿方法的使用条件 |
(1) 崩落采矿法使用条件。 |
(2)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使用条件。 |
3.3 2种采矿方法优缺点比较 |
(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
(2)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 |
3.4 2种采矿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 |
3.4.1 技术比较 |
3.4.2 经济比较 |
4 对已有开拓系统的调整 |
5 结 语 |
四、贵金属矿床采矿方法选择的损失贫化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下向进路楼板式假顶采矿法在急倾斜极薄矿体开采中的应用[J]. 杨宁,尹贤刚.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20(11)
- [2]多备急倾斜簿矿脉集群采矿方法及回采顺序研究[D]. 甘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能量法的充填体下保安矿柱回采研究[D]. 付琛.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深部厚矿体低贫损分段崩落法技术研究[J]. 贾珍,原少洁. 中国矿业, 2019(01)
- [5]夏甸金矿深部矿体预切顶灾害隔离开采技术研究[J]. 王金波,何少博,饶运章,周东良,邓红卫,王炳文. 金属矿山, 2016(06)
- [6]铀矿山浅孔留矿法与水平分层充填法的比较与分析[J]. 孙刚友. 中国矿山工程, 2015(04)
- [7]中钢锡林浩特萤石矿二采区充填法开采方法研究[D]. 于坤鹏. 东北大学, 2015(01)
- [8]夏甸金矿深部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 何少博. 江西理工大学, 2013(04)
- [9]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动态评估研究 ——以紫金山金矿为例[D]. 万昌林. 中南大学, 2013(03)
- [10]石人沟铁矿三期工程采矿方法选择[J]. 张建勇,苏建军. 金属矿山,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