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霍州方言ABB式叠音词的音义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鑫[1](2021)在《山西万荣方言参考语法》文中认为本文研究山西运城万荣方言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的特点。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为音系部分,第三章到第十一章讨论万荣方言中与语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十二章对万荣方言的整体特点做以概括。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山西万荣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同时对参考语法及万荣方言的研究现状、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关注万荣方言的音系,包括万荣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儿化韵系统、连读变调系统以及文白异读现象等。第三章主要讨论了万荣方言的词、词类和构词、构形法。文章分别从构词和构形两个角度对各个词类的形成进行了探讨。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名词性短语。除了对传统句法结构意义上的名词性短语结构进行讨论之外,还重点关注了万荣方言中的领属结构。第五章主要考察指示与称代范畴。对万荣方言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分别做了意义和功能上的分类。第六章讨论万荣方言中的谓词性短语。对万荣方言中各种结构类型的谓词性短语做了列举概括。第七章讨论万荣方言中的简单句。除了讨论完整句和非完整句的句法构成外,还探讨了万荣方言中动词谓语句的各类句式等。第八章介绍了万荣方言的句类和语气词。对万荣方言中的四大句类和语气词所能出现的语境、表达的不同语气等都做了分类描写,还探讨了语气词结合使用的情况。第九章概括了万荣方言中的时体系统,对表示不同时态的时标记、动作完成不同情况的体标记,以及时标记和体标记的共现情况都做了分析和探讨。第十章讨论了万荣方言中的从句和关联复句的标记及模式,尝试对万荣方言中的复句关联标记模式概括出一个蕴含性等级序列。第十一章描写了万荣方言中的话题标记,对不同话题标记前所能出现的成分及结构,以及每个话题标记所表示的不同语义色彩都做了分析和探讨。第十二章是大结论部分,整体概括万荣方言在各章节内容中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特色的地方以及相对应的特点。
祝倩[2](2021)在《四川岳池方言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谢超[3](2020)在《浙江方志所录方言词研究》文中指出浙江方志含方言语料的旧志25部,新志125部。论文以此为研究范围整理出旧志方言词6118个,新志方言词122697个。通过对方志方言资料整理、辑录,建立了“浙江方志方言资料数据库”。论文对浙江省内的吴语、徽语、闽语方志方言词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根据方志方言词对浙江徽语和吴语进行了接触考察。浙江旧志多采用纲目体编纂,方志方言所属没有固定子目。56%的旧志将方言归在“风俗”下,20%的旧志单设“方言”子目,其余零散分布。旧志方言以直音、反切记音,也有注音字母。新志中设有“方言”子目的方志占比增至45%,方言语料归属于“风俗”的仅有6.08%。新志方言语料,语音、词汇、语法均有涉及,95.8%的新志以宽式国际音标记音,4.1%的新志以拼音记音,2%的新志以直音记音(同一志书有多种记音方式)。词汇方面,52.7%的新志按义类编排,21.2%的新志按词性编排,按音节与声韵编排词汇的新志仅3.7%。新志方言语法仅简述当地语法特点。论文使用相关系数统计法,对浙江杭州等9个吴语区方言点的285个方志方言词进行了考察。浙江北部吴语方志方言词相似性高于南部吴语方志方言词,词汇相似系数与方言点距离呈反相关关系。南北吴语方志方言的差异体现在构词语素的不同,北部吴语方志方言词缀的使用更广泛。基于“浙江方志方言资料数据库”,论文全样本分析了浙江徽语方志方言前缀“阿”、后缀“子”“头”“儿”的分布:前缀“阿”只在浙江寿昌地区有分布,淳安没有发现徽语方志方言“儿”缀词,建德则有较多方志方言“儿”缀词,寿昌方志方言“儿”缀词较少。浙江方志闽语方言词中出现了特殊词头“唔”,结合前人研究,该词头应是词头“阿”的一种音变形式。在浙江徽语与吴语的接触方面,论文基于方志方言词考察了浙江徽语与吴语形成的方言词同言片,结合方言分区,绘制方志方言地图,观察跨方言区相临同言片的相接态势,对“稠”“明天”“茄子”“玉米”“祖父”5个方志方言词在浙江徽语区与吴语区的接触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浙江徽语与吴语的接触是双向的,两者既是借入方言也是借出方言。浙江徽语与吴语借词的方式表现为词语的移植、融合、叠置。
赵雪伶[4](2020)在《山西霍州方言眼部嘴部概念域用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霍州方言眼部嘴部两大概念域成员用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度挖掘和系统分析,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与周边方言进行对比。眼部嘴部概念域用词是最基本的词汇,也是一个重要的意义聚合类型。眼部嘴部概念域分别可以细分为四个和五个概念小域,通过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运用概念要素分析法,参以句法和语义理论等对各个小域用词进行描写分析,以揭示小域成员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共性和特性。同时,与周边方言的用词成员进行比较,发现霍州方言的过渡性特征。整体上,对眼部嘴部词的词法和语义演变做出一些思考,并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与周边方言的相似度,试图对该片区域语言传播的路径进行构拟,以进一步分析佐证霍州方言与周边方言词语的影响关系。本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三方面内容:(1)霍州市的地理概况和历时沿革,霍州方言的内部分区、语音系统和研究概述;(2)从汉语眼部嘴部名词、动词和与之联系紧密的修饰成分三方面整理论述了先前的研究成果;(3)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第二章为霍州方言眼部名词的描写分析。对眼部基本器官名词和眼部其他器官名词等成员的句法语义进行描写分析。并与周边五县市方言对比,揭示出其特点,如“眼坡”、“眼仁”是具有霍州特色的方言词。第三章为霍州方言嘴部名词的描写分析。嘴部基本器官名词“嘴”和嘴部其它器官名词共计9个。与周边方言的异同主要表现为其过渡性。第四章为霍州方言眼部动词的描写分析。分为眼部一般动作和眼部视觉动作两个概念小域。眼部一般动作小域即是眼部一般动词,共有9个成员,分别为眼皮和眼珠的基本动词;眼部视觉动词有12个成员,分为一般看义、远看义、短暂看义和责备看义四类,分析各个成员的句式、句法功能和概念要素,得出“眼”为原型成员,并与周边二十九县市方言对比,以成员“照”为例显示出霍州方言典型过渡性特征。第五章为霍州方言嘴部动词的描写分析。分为嘴部一般动词、嘴部饮食动词和嘴部言说动词三个小域。每个小域下又分为不同的小类,其中,言说动词最为丰富,可以分为一般类、闲聊类、夸耀类、反复类、欺骗类、责备类、争吵类、喊叫类、问答类等9小类,共计33个成员。与周边二十九个县市对比,如“絮”、“卡”、“并”等反复类、责备类和争吵类一些成员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第六、七章是对眼部嘴部名词、动词的修饰成分进行研究。由于其内容庞大,且具有特色,故分两章进行深入探讨。第六章为眼部词的修饰成分分析。分别描写与眼部器官名词和视觉动词相搭配的修饰词,然后在句法中对比分析,以揭示出与眼部词相搭配的修饰词的语义特点,尤其是ABB式的附加成分与其相搭配的对象间的语义关系。指出霍州方言与眼部器官名词搭配的核心典型成员为“大”、“圆”、“黑”。第七章为嘴部词的修饰成分分析。描写与嘴部器官名词、饮食动词和言说动词相搭配的普遍成员,进一步通过句法语义及对称性分析,加之比较与周边方言的异同,得出霍州方言与嘴部器官名词搭配的典型成员为“大”和“薄”。第八章为关于霍州方言眼部嘴部词的比较。将二者的名词、动词和修饰成分分别进行对比小结。第九章为霍州方言眼部嘴部词特点的几点思考。探讨眼部嘴部词的词法模式和语义演变类型。运用GIS信息地理系统分析过渡区方言词的相似度为:洪洞方言>霍州方言>古县方言>汾西方言>灵石方言>沁源方言。再用GIS计算步行成本证明了本过渡区从相似度大的南部新兴方言向相似度小的北部古老方言分三条路径不同步传播,且三条路径的传播强度为:洪洞→霍州→汾西>洪洞→霍州→灵石>洪洞→古县→沁源。第十章为结语。归纳分析了霍州方言眼部嘴部概念域中221个成员用词特点,并比较与周边方言成员的异同,得出霍州方言在眼部嘴部词汇上表现为过渡性特征。
李仙娟[5](2020)在《山西晋南方言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南方言指山西西南部的方言,主要包括临汾市和运城市所辖各县市的方言。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的划分,晋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永和、隰县、汾西、大宁、蒲县、安泽除外)。晋南方言处于山西晋语与关中方言的中间区域,因而词汇具有晋语和中原官话交汇区域的过渡性、渐变性特征。本文以晋南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共时描写、统计分析、历时比较、文献考证、地理语言学等方法对晋南方言词汇进行描述与阐释,希望能够反映晋南方言词汇的基本面貌和整体特征。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述晋南及其方言概貌,分别介绍山西晋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方言特点及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价值、语料来源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第二章从内部比较的角度对山西晋南方言词汇进行横向分析。首先描写晋南方言词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文章以晋南方言23个调查点的1537个词语为对象,分别统计一致性词语与差异性词语的数量与百分比,根据相应数据得出两点结论:一是晋南方言词汇内部一致性较高。二是晋南方言词汇差异性是其复杂性的表现。再从几种构词现象和差异类型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晋南方言词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最后结合语言内外两个角度,分别从语音变异、语言认知、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等方面探寻晋南方言词汇差异的因素。第三章从外部比较的角度对山西晋南方言词汇进行横向分析。首先将晋南方言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分别从音节数量、构词方式、语素顺序、词义比较等方面阐释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了解晋南方言词汇的个性特征。接着将晋南方言与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分别以太原方言、西安方言作为晋语、关中方言的代表点,分析三者之间在词汇方面的异同,从而观察晋南方言与周边方言的亲疏关系。第四章对晋南方言词汇作历时考察,包括两部分:晋南方言词汇的历史层次与古语词。同一词目在不同方言之间会形成各种说法的并存与叠置,这是不同时期汉语词汇的继承与创新,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结合底层词和上层词概念,根据土俗性、普遍性、古老性原则,对晋南方言10组词语作历史层次的判断分析。根据文献典籍资料,对晋南方言古语词进行考释,每个词条包括注音、释义、文献例证、用法举例,并探讨词义的发展演变,从而反映晋南方言词汇的存古性。第五章研究晋南方言人物词与动物词。通过对晋南方言人物词、动物词的结构与命名特点的分析,探究其命名依据,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形象生动性,以及所折射出的当地民众的认知心理、情感态度和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特点。第六章探讨晋南方言多功能词语的语义演变。借助语义演变模型,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晋南方言10个多功能词语的语义发展进行研究,探索语义引申的过程与规律,揭示语义之间的关联性,并对其功能转变的机制进行分析。第七章运用地理语言学方法分析晋南方言词汇的分布格局。选取18个词条绘制方言地图,将其在23个方言点的地理分布呈现出来,并将不同说法与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展示词语的地理分布类型、扩散路线等,从词汇方面考察方言之间的亲疏关系,反映晋南方言的过渡性与渐变性。从历史行政区划、水陆交通、语言接触等方面,分析影响晋南方言词汇地理分布格局的因素。
王焱[6](2019)在《禄劝方言词汇研究》文中认为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昆明市下辖县之一,禄劝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的滇中方言片。禄劝方言词汇具有云南方言的共性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地域色彩。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禄劝方言词汇的构词、造词、语义特点、熟语等方面展开系统的研究,尽可能全面地描写禄劝方言词汇,重点突出其特殊形态。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一共五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绪论分四个要点,一是说明禄劝县的地理人文概况,二是云南方言及禄劝方言词汇研究的概况,三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研究方法,四是语料来源及调查点概况。第一章主要描写禄劝方言的河外语音系统。第二章系统地分析禄劝方言词汇的构词。第三章将禄劝方言词汇的突出形态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第四章从禄劝方言词汇的理性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等方面研究禄劝方言词汇的语义特点。第五章对禄劝方言中具有代表性的熟语进行描写和分析。结语部分表明禄劝方言词汇与云南方言词汇就有一定的共性,但其个性特征从本文可见一斑,同时,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文章的创新点在于:基于对禄劝方言河外话片选点的田野调查,注重获取鲜活的第一手语料,进行穷尽式的词汇语料收集,共整理出3300多个条目,在充分尊重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描写并总结其特点和规律;强调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的联系性,重点探讨禄劝方言词汇形、音、义的特点;强调语言研究普遍性和特殊性、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统一,进行深入细致、系统化地描写。
谢宏娟[7](2019)在《《雍熙乐府》叠音词研究》文中提出《雍熙乐府》是一部金元明曲总集,为明代郭勋选辑,共20卷,收录套曲1121套和小令共1897首,具有汉语史史料价值和语言研究价值。所谓叠音词,是指重叠音节而构成的新词。本文以《雍熙乐府》叠音词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类、建立词汇语料库、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等方法,试图勾画出《雍熙乐府》叠音词的基本面貌,探究本时期叠音词的主要特点,以促进近代汉语叠音词研究,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结合古今学者的相关讨论,对叠音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次综述了《雍熙乐府》的研究现状及叠音词的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第二章讨论《雍熙乐府》叠音词的类别,根据语音、词性和语义角度,对《雍熙乐府》中叠音词进行分类描写。按构成音节的多少,将叠音词分为双音节词、三音节词、四音节词,通过统计发现三音节词占比较高;按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的不同,将叠音词分为叹词、动词、副词、拟声词、形容词,其中形容词性叠音词数量较多。按表述功能的不同,又将叠音词分为绘景摹形、模拟声音、人物摹写及其它类,并且人物摹写类叠音词数量较多。第三章为《雍熙乐府》叠音词构词研究,主要从构成要素角度考察AA型、ABB型、AABB型三类叠音词的构词方式。第四章对《雍熙乐府》叠音词进行语义分析。从内部语义关系上分析,AA型叠音词有本义叠音、引申义叠音、通假义叠音,ABB型叠音词的内部语义有形象义叠音、感情色彩义叠音、程度变化义叠音,AABB型叠音词的内部语义分为同义叠音、差义叠音。第五章总结《雍熙乐府》叠音词的特点。通过历时与共时两个层面的考察研究,对《雍熙乐府》叠音词的特点进行总结和阐述。从历时层面考察,《雍熙乐府》叠音词的显着特点是三音节叠音词的大量产生及使用,叠音词类较为丰富但数量分布不均衡,新旧词汇并存、富有活力。从共时层面考察,《雍熙乐府》中的叠音词存在着一词多义、同义异形、对文共用等现象。
聂志[8](2018)在《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文中研究表明西南官话“地跨九省区,人口两亿七”,是现代汉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次方言。贵州地处西南官话的十字路口,研究整个西南官话离不开贵州这个中心环节。贵阳作为贵州的中心600多年,贵阳方言一直是贵州方言的代表,因此,对贵阳方言的研究尤其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对贵阳方言的研究多停留在共时层面的描写,历时的研究少有人触及。本文根据晚清在黔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面对晚清贵阳方言进行描写,并进行必要的比较,重点在于探讨100多年来贵阳方言的发展变化。本文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要介绍官话到贵阳方言的大致情况,接着介绍与本文有关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材料、方法等,并论证童保禄记录的就是当时的贵阳方言。第二章讨论语音。归纳文献记录的音系,语音变化,并将该音系与同时期有关文献记录的南北官话音系进行对比,探讨其异同。将该音系与今贵阳方言音系对比,探讨100多年来语音的演变。第三章讨论词汇。总结提取的方言词汇特点,并进行历时比较,还对方言常用词和俗语进行研究。第四章讨论语法。探讨了构词法,重点是同义异序词,儿个方言词的用法,以及一些句法结构和疑问句型。第五章讨论语用。从广义的方言角度,分析童着的会话,探讨称谓与交际用语,以及语用的文白差异。第六章强调文献的学术价值。认为它对方言史及汉语史研究、汉语接触史研究、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等方面都有价值,也指出了它的历史局限性,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
姜莉[9](2018)在《连云港方言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连云港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数量达到一万余条的连云港方言词汇语料库。在收集整理的语料库基础上,从词汇学的角度,对连云港方言词汇构词特点、重叠形式、方言义位的语义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连云港方言词汇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试图探求连云港方言词汇的特点及规律。此外,结合政区沿革、地理因素、历史移民、方言接触等多方面因素,探讨连云港方言词汇的过渡性特点及其原因。论文除了绪论以外,共有六个章节,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回顾了方言词汇研究的历史,多角度介绍了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描述了连云港地区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阐明了选择连云港方言词汇进行研究的原因。连云港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在方言特点上必然存在一些江淮官话的普遍特点,同时又处于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分界线上,也会受到中原官话的影响,此外,又因为历史移民等方面的因素,与吴方言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整体看,连云港方言词汇呈现出多样性、交融性、包容性、过渡性等诸多特征。目前,关于连云港方言词汇的研究,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只有个别文章局限于零散材料的分析,内容大多比较浅显,仅停留在举例描写层面,缺乏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以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最重要的语料来源,结合能够搜集到的记录当地方言词汇的其他相关材料,对连云港方言词汇进行筛选、复核、整理,建立连云港方言词汇语料库,在此基础上,运用汉语词汇学、语义学、方言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结合研究内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定量定性相结合等方法,多角度分析连云港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相关方言之间的异同,以期深入挖掘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多方面特点以及在不同地区方言接触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第一章主要是连云港方言词汇的构词研究。连云港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在构词方面虽然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既可以表现在构词词素选择上的同中有异,又会表现出构词方式上的具体不同。本节主要选取连云港方言词汇构词上比较突出的方面,即词缀和高频词素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连云港方言词汇中存在着丰富的词缀,既有与普通话共用,但是在构词能力、搭配范围、使用频率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差别的,又有连云港方言中特有的,表现鲜明地方特色的。从整体来看,连云港方言中的词缀表现出前缀少、后缀多的特点,而且一些常见的后缀体现出构词能力强弱有别、可搭配的词语范围广狭不同,以及一些对立的后缀,如“-AA”与“-不AA”成组使用的情况,表现出更多区别于普通话的复杂特点。在连云港方言数量众多的后缀中,“子”缀的构词能力最强,既可以附加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量词性成分后,又可以附加在副词性、代词性成分后。在“子”缀所能搭配的词语范围、标记同类事物概念的词语选择等方面都与普通话存在较大的差异,存在一些明显区别于普通话和其他地区的特色词语和特色用法。连云港方言中的“头”缀,虽然在构词能力、构词范围、使用频率等方面不如“子”缀,但是在本方言中也是属于使用比较广泛、特点鲜明的一个词缀,在读音、具体构词、实际使用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甚至有些用法明显是受到吴方言的影响。在构词词素方面,也表现出突出的特点,很多动物类、数字类词素在连云港方言中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构造出很多连云港方言中的特色词语,此外,还有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些词素如“心”“人”“花”等也具有丰富的构词,不仅如此,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词素,如“鬼”“神”等,也表现出很多独特的构词现象。第二章主要是连云港方言重叠形式的研究。在连云港方言中,既有数量较多的重叠构词,又有类型丰富的重叠构形。本章主要从连云港方言中重叠构词和构形两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两种不同性质的重叠形式的各自表现。在构词方面,连云港方言中重叠词以形容词为最多,与普通话一致,但是在具体的构词方面却表现出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特点,特别是构词类型方面,有很多普通话中没有的重叠构词形式,如“A不A”式、“ABCC”式、“AABC”式、“A不BB”式、“ABCB”式、“ABAB”式等。从构词音节数量比例来看,连云港方言中重叠构词以三音节、四音节为主,但是在构词类型方面,四音节重叠词构词类型最为丰富,表现出与普通话较大的差异。在重叠构形方面,主要通过不同词性的重叠构形类型分布以及不同重叠构形的适用对象两个角度对连云港方言词汇中的重叠构形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分类分析的基础上,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重叠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性质重叠形式的异同表现。从整体上来看,连云港方言中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数量丰富,内部表现各具特点,都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和广泛的使用度。第三章主要是连云港方言义位的语义场研究。本章主要从能够突出连云港方言特点的同义义场、反义义场、多义义场、分类义场等几种语义场来重点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语义差异。连云港方言中同义义场分布广泛,与普通话相比,表现出义位数量不同,义位关系不同等方面的特点。特别是有些表示当地特有的动植物、食品以及某些性状及动作类义场,在连云港方言中不仅有专门的义位表示,还经常会有多个不同的义位来表示,而在普通话中有些找不到相对应的义位,存在语义的空缺。通过重点分析本方言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些同义义场,对连云港方言同义义场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深入探求连云港方言中同义词丰富的原因及同义词形成的方式等问题。反义义场主要通过对语料库中筛选出的区别于普通话的,比较有特点的反义义场及其不同类型作出分类分析,探讨连云港方言中反义义场在义位的构成及音节的对应等方面表现出的方言特点。多义义场主要在掌握的语料范围内,选取连云港方言与普通话存在差异的多义义场,对比了方言与普通话多义义场的异同,在这基础上,重点探讨本方言多义义场一些富有方言特点的义位,以及多义义场内部义位之间联系的相似性相关性基础方面的独特表现。由于受当地特殊地理、生活习惯、饮食偏好等因素影响,连云港方言词汇中既存在与普通话一致的一些常见义位,同时也存在多样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义位,通过筛选能突出体现连云港方言特点的一些分类义场,如称谓类义场、饮食类义场、语言动作类义场以及渔盐类义场,对其进行重点分析,详细探析这些承载了丰富地方色彩的方言义位特点。第四章为连云港方言与其他方言词汇比较研究。本章分两节,第一节为连云港方言词汇与江苏省内相关代表点方言词汇的比较;第二节为连云港方言词汇与官话方言区代表点方言词汇的比较。通过在共时层面上,将连云港方言词汇与相应地区词汇进行横向有针对性的重点比较,深入考察连云港方言与相应方言区代表点方言词汇的内部一致性和差异性表现,进而归纳出连云港方言词汇的特点,以及受周边地区语言接触渗透影响的具体词汇表现。此外,也通过词汇的内部比较,梳理出连云港方言与其他相应方言的远近亲疏关系,为方言的分区提供词汇方面的依据。第五章为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历时比较研究。连云港方言词汇中保留了数量较多的古语词。连云港方言与其他方言一样,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具体在词汇方面,既有对古语的继承,也有在古语基础上的不断演变发展。本章一、二两节主要从承传词和变异词两个角度对连云港方言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语词进行分类探讨分析,联系古代文献资料用例,明确其沿用时期,详细从音节数量,词义演变不同类型表现,不同历史时期传承与变异的比重统计,古语词表义内容等方面梳理连云港方言中古语词传承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六章为连云港方言词汇过渡性特点及原因探析。连云港方言受自身地理位置、方言归属、政区沿革、人口迁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影响,在方言中表现出融合多地方言词汇的鲜明过渡性特点。本章主要借鉴地理语言学的视角,在对连云港方言词汇作综合考量的基础上,选择明显受南方或北方方言影响的词、词素结合地理分布等方面特点进行重点分析,并从某些词语的搭配关系、某些语义场内的义位构成等方面深入挖掘连云港方言词汇的过渡性特点。结合连云港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的隶属和更迭以及历史上的移民因素等方面,详细探讨非语言因素对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影响,探寻连云港方言词汇与相应地区远近亲疏关系表现不同的原因。
冯丽娜[10](2018)在《霍州市东湾村博兴方言岛语音研究》文中提出清末民初以后,因战乱、灾荒从山东、河南等省外出逃难的人口陆续移民到华北、关中等地区。在山西省的长治、临汾等地,有一些由这类移民聚居的村落。这些村落的移民还不同程度保留着原籍的语言、生活习惯,形成了很多处于当地方言包围着的方言岛。本文要探讨的东湾村博兴方言岛就位于山西省临汾地区北端的霍州市,毗邻汾河和同蒲铁路,是一座以山东人为主体的移民村。东湾村建村时间有120多年,居民对原籍的语音特点、风俗习惯等保留比较完整,但是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深入接触,东湾话的语音不可避免地受到霍州方言和普通话的影响。本文以东湾村居民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三次细致的田野调查和语料整理,一方面,从共时的角度看,归纳了东湾话大致的语音系统,并找出其两字组和轻声变调规律,为方言岛的研究提供了鲜活语料;另一方面,从历时的角度看,通过东湾话与当地霍州方言、东湾话与源方言的语音对比,以及东湾村村民的语言使用态度,探究120多年来东湾话的语音演变情况,并对该方言岛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全文共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霍州市历史地理和语言环境、历史沿革、境内山东移民及其方言情况进行梳理,对东湾村方言岛进行界定。虽然目前学界对方言岛的定义有很多,但本文倾向采用黄晓东和王远新的观点。其次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方言岛研究综述。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发音合作人情况和音标符号。第二章为东湾话语音系统及特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东湾话的声韵调例字、东湾话语音系统、声韵配合规律、东湾话语音特点、代际差异以及东湾话两字调和轻声的变调特点。东湾话有26个声母、38个韵母、4个声调,通过几次田野调查,我们发现,在声母和韵母上,东湾话的代际差异比较明显,鼻化元音也不少,而且韵母中还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后流音。山东方言的轻声丰富,一些多字组变调时,无论本调如何,其变调都有固定的调型。东湾话也继承了山东方言的这一特点,同时受自身发展演变的影响,一些变调类型相较源方言,仍处于发展状态。第三章为东湾话同音字表。本字表收字以《方言调查字表(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81)为基础,补充霍州市东湾话常用而《方言调查字表》未收的字,同时删去东湾话中不用的生僻字。第四章为东湾话与相关方言的语音对比。本章主要对东湾话和霍州话、东湾话和博兴话进行了声韵调对比。霍州话属于中原官话,东湾话的源方言博兴话属于冀鲁官话,总体上看,东湾话和霍州话在声韵调上的区别都比较大:声母,霍州话比东湾话少一个声母[n];韵母,霍州话比东湾话少5个韵母;元音发音特点,东湾话比霍州话多了鼻化元音和后流音;声调,霍州话有5个声调,比东湾话多一个声调。而东湾话与博兴话同大于异:博兴话有25个声母、36个韵母,东湾话有26个声母、38个韵母;声调没有发生改变。东湾话和博兴话在两字组和轻声的变调规律上的差异主要分布在这几种类型上:阴平+阴平,上声+上声,去声+去声,阳平+轻声,上声+轻声,去声+轻声。第五章为影响东湾村方言岛发展及东湾话演变的因素。这一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搜集影响东湾村方言岛发展及东湾话演变的因素,并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具体问卷内容涉及几个方面:被试个人及其家庭情况、语言习得情况、语言使用现状、语言掌握程度、语言学习途径以及语言态度等。通过对问卷的整理,我们认为,影响东湾村方言岛发展及东湾话演变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移民源文化认同、强势方言的同化作用、社会经济发展。第六章为结语,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东湾村方言岛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在调研时我们发现,东湾村民掌握东湾话的程度很高,除65岁以上老年人以外,村民的双言(东湾话和普通话、东湾话和霍州话)或三言(东湾话、普通话、霍州话)程度也比较高,并且在使用双言的村民中,又以掌握东湾话和普通话的人居多。我们认为,虽然东湾村民仍然保留着原籍的风俗习惯,以及对源方言的认同等,但是像这类规模较小的方言岛,随着自身的发展演变,以及在外部方言或语言的冲击下,生存空间会更狭小,也许以后会慢慢消失。第二部分,对本文初步达成的几个目标进行了总结,一是在个案选择上,填补了霍州市方言岛研究的空白;二是在研究内容上,不仅总结了东湾话的语音系统,还与相关方言做了对比;三是在研究方法上,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进行细致的田野调查。第三部分,归纳了本文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料,搜集到的某些语料不是太新;二是具体调研,问卷和访谈对象还需要更深入地回访。
二、霍州方言ABB式叠音词的音义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霍州方言ABB式叠音词的音义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万荣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参考语法及山西方言的研究概述 |
1.1.1 参考语法及其研究综述 |
1.1.2 山西方言的研究概述 |
1.2 万荣县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
1.2.1 地理位置 |
1.2.2 历史沿革 |
1.3 运城及万荣方言的研究概述 |
1.3.1 语音方面 |
1.3.2 词汇、语法方面 |
1.4 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意义 |
1.4.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万荣方言音系 |
2.1 万荣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特点 |
2.1.1 万荣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
2.1.2 万荣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2.2 万荣方言的儿化系统 |
2.3 万荣方言的连读变调系统 |
2.4 万荣方言的文白异读 |
2.5 万荣方言语音上的内部差异 |
2.6 符号体例及说明 |
第三章 构词与构形 |
3.1 词类与构词法概说 |
3.1.1 词类概说 |
3.1.2 词的形态概说 |
3.2 复合式构词法 |
3.3 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
3.3.1 前附式 |
3.3.2 后附式 |
3.3.3 附缀 |
3.4 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
3.4.1 名词的构词与构形 |
3.4.2 动词的构词与构形 |
3.4.3 形容词的构词与构形 |
3.4.4 副词的构词与构形 |
3.5 合音词和分音词 |
3.5.1 分音词 |
3.5.2 合音词 |
3.6 小结 |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
4.1 人称代词 |
4.1.1 三身代词的读音与意义分类 |
4.1.2 三身代词的功能分类 |
4.1.3 叠置现象 |
4.1.4 非三身代词 |
4.1.5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
4.1.6 小结 |
4.2 指示代词 |
4.2.1 指示代词的读音与意义分类 |
4.2.2 指示代词的功能分类 |
4.2.3 指示代词与结构助词的语法共性 |
4.2.4 指示代词的回指用法 |
4.2.5 指示代词的叠置 |
4.2.6 小结 |
4.3 疑问代词 |
4.3.1 疑问代词的表现形式 |
4.3.2 疑问代词的疑问用法 |
4.3.3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
4.3.4 小结 |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
5.1 概说 |
5.2 名词性短语 |
5.2.1 定中短语 |
5.2.2 联合短语 |
5.2.3 指量短语 |
5.2.4 数量短语 |
5.2.5 同位短语 |
5.2.6 “的”字短语 |
5.2.7 方位短语 |
5.2.8 小结 |
5.3 领属结构 |
5.3.1 概述 |
5.3.2 万荣方言领属结构的基本构成 |
5.3.3 身体器官/物品名词领属的特点 |
5.3.4 亲属关系领属的特点 |
5.3.5 “人称代词+其他集体领属”的特点 |
5.3.6 小结 |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
6.1 概说 |
6.2 主谓短语 |
6.3 动宾短语 |
6.3.1 受事宾语 |
6.3.2 施事宾语 |
6.3.3 中性宾语 |
6.4 状中短语 |
6.4.1 状语标记 |
6.4.2 副词作状语 |
6.4.3 动词作状语 |
6.4.4 形容词作状语 |
6.4.5 介词短语作状语 |
6.4.6 时间名词作状语 |
6.4.7 框式状语 |
6.5 联合短语 |
6.6 中补短语 |
6.6.1 结果补语 |
6.6.2 程度补语 |
6.6.3 情态补语 |
6.6.4 数量补语 |
6.6.5 时地补语 |
6.6.6 趋向补语 |
6.6.7 可能补语 |
6.7 介词短语 |
6.7.1 前置介词 |
6.7.2 后置介词 |
6.8 连谓短语 |
6.8.1 一般连动式 |
6.8.2 “有”类连动式 |
6.9 兼语短语 |
6.9.1 使令式 |
6.9.2 爱恨式 |
6.9.3 选定式 |
6.9.4 “有”字式 |
6.9.5 兼语连谓连用/套合式 |
6.10 小结 |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
7.1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
7.1.1 完整句 |
7.1.2 非完整句 |
7.2 动词谓语句的各类句式 |
7.2.1 “叫”字句 |
7.2.2 连谓句 |
7.2.3 兼语句 |
7.2.4 双宾句 |
7.2.5 存现句 |
7.2.6 领有句:有字句 |
7.2.7 系词句 |
7.2.8 比较句 |
7.2.9 比况句 |
7.2.10 “动”/“去”字句 |
7.3 小结 |
第八章 句类、语气 |
8.1 句类概说 |
8.1.1 陈述句 |
8.1.2 祈使句 |
8.1.3 感叹句 |
8.1.4 疑问句 |
8.2 语气词 |
8.2.1 单音节语气词 |
8.2.2 语气词的结合 |
8.3 小结 |
第九章 时体系统 |
9.1 关于汉语体的研究及其定义 |
9.2 万荣方言中的体标记 |
9.2.1 实现体“唠_了[lau~0]” |
9.2.2 经历体“过[kuγ~(33)]” |
9.2.3 起始体“起[k~hei~(55)]” |
9.2.4 进行体/持续体标记“着[tsγ~0]” |
9.2.5 继续体标记“下去[xa~(33)t(?)~hi~0]” |
9.2.6 结果体标记“下[xa~(33)]” |
9.2.7 短时体 |
9.3 万荣方言中的时系统 |
9.3.1 过去时标记“去(?)” |
9.3.2 现在时标记“啦[la~0]”和“哩[li~0]” |
9.3.3 将来时标记“也[ia~0]” |
9.4 体标记和时标记的共现 |
9.4.1 现在时已然态标记“啦[la~0]”和体标记的共现情况 |
9.4.2 现在时正然态标记“哩[li~0]”与体标记“着(?)”的共现情况 |
9.4.3 将来时“也[ia~0]”与体标记“唠[lau~0]”的共现情况 |
9.5 小结 |
第十章 复杂句与复合句 |
10.1 从句 |
10.1.1 补足语从句 |
10.1.2 定语从句 |
10.1.3 补语从句 |
10.2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
10.2.1 定义 |
10.2.2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
10.2.3 因果、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2.4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2.5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2.6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2.7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2.8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2.9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
10.3 小结 |
第十一章 话题标记 |
11.1 定义 |
11.2 万荣方言中的话题标记 |
11.2.1 “呢(?)” |
11.2.2 “吧[pa~0]” |
11.2.3 “些(?)” |
11.2.4 “唠(着)(?)” |
11.2.5 “盲=(?)” |
11.2.6 “嘅[kai~0]” |
11.2.7 “去(?)” |
11.2.8 “也[ia~0]” |
11.3 小结 |
第十二章 结论 |
12.1 本文的结论 |
12.2 创新与不足 |
12.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浙江方志所录方言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
一、浙江方志概况 |
二、浙江方志方言词收录概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助力汉语史、汉语方言史的发展 |
二、挖掘汉语方言研究的新材料 |
三、有益民俗文化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浙江吴语研究现状 |
二、浙江闽语研究现状 |
三、浙江徽语研究现状 |
四、浙江方志方言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统计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一、选题创新 |
二、材料创新 |
三、成果创新 |
第二章 浙江省方志方言概述 |
第一节 浙江方言分区 |
一、方言分区概况 |
二、方志方言分区 |
三、方言志中的方言分区 |
第二节 方志方言资料概况 |
一、旧志方言资料概况 |
二、新志方言资料概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浙江吴语区方志方言词研究 |
第一节 吴语区方志方言词计量研究 |
一、计量方法 |
二、样本的选取 |
第二节 南北吴语方志方言词相似度 |
一、相似度分析 |
二、南北吴语方志方言共有词 |
第三节 南北吴语方志方言的构词 |
一、语素差异 |
二、词缀比较 |
三、重叠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浙江徽语区与闽语区方志方言词研究 |
第一节 浙江徽语词汇比较 |
一、浙江徽语与普通话比较 |
二、浙江徽语词缀比较 |
三、浙江徽语重叠形式 |
第二节 浙江闽语词汇比较 |
一、浙江闽语与普通话比较 |
二、浙江闽语词头“唔” |
三、浙江闽语中的“囝”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浙江徽语与吴语接触考察 |
第一节 研究概述与方法 |
一、研究概述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浙江徽语与吴语的接触性共有词 |
一、浙江徽语与吴语的共有词 |
二、浙江徽语与吴语接触性共有词 |
第三节 浙江徽语与吴语词汇接触举隅 |
一、稠(稀饭稠) |
二、玉米 |
三、祖父 |
四、明天 |
五、茄子 |
第四节 词汇接触的方式和表现 |
一、词语的移植 |
二、词语的融合 |
三、词语的叠置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方志文献版本信息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山西霍州方言眼部嘴部概念域用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霍州市概况 |
1.1.1 地理概况 |
1.1.2 历史沿革 |
1.2 霍州方言及其研究现状 |
1.2.1 内部分区 |
1.2.2 语音系统 |
1.2.3 研究概述 |
1.3 汉语眼部嘴部词研究现状 |
1.3.1 眼部嘴部名词研究现状 |
1.3.2 眼部嘴部动词研究现状 |
1.3.3 与眼部嘴部词搭配的修饰成分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本论文涉及的语言理论和研究方法 |
1.5.1 语言理论 |
1.5.2 研究方法 |
1.6 体例说明 |
第二章 霍州方言眼部名词分析 |
2.1 眼部基本器官名词 |
2.2 眼部其他器官名词 |
2.3 霍州方言眼部名词与周边方言的异同 |
第三章 霍州方言嘴部名词分析 |
3.1 嘴部基本器官名词 |
3.2 嘴部其他器官名词 |
3.3 霍州方言嘴部名词与周边方言的异同 |
第四章 霍州方言眼部动词分析 |
4.1 眼部一般动词 |
4.1.1 眼皮基本动词 |
4.1.2 眼珠基本动词 |
4.2 眼部视觉动词 |
4.2.1 一般看义动词 |
4.2.2 远看义动词 |
4.2.3 短暂看义动词 |
4.2.4 责备看义动词 |
4.3 霍州方言眼部动词与周边方言的异同 |
4.3.1 霍州方言眼部一般动词与周边方言的异同 |
4.3.2 霍州方言眼部视觉动词与周边方言的异同 |
第五章 霍州方言嘴部动词分析 |
5.1 嘴部一般动词 |
5.1.1 双唇基本动词 |
5.1.2 双唇受情态方式限制的动词 |
5.1.3 喉咙基本动词 |
5.2 嘴部饮食动词 |
5.2.1 一般类动词 |
5.2.2 用牙类动词 |
5.2.3 用牙龈类动词 |
5.2.4 用舌头类动词 |
5.2.5 用喉咙类动词 |
5.3 嘴部言说动词 |
5.3.1 一般类动词 |
5.3.2 闲聊类动词 |
5.3.3 夸耀类动词 |
5.3.4 反复类动词 |
5.3.5 欺骗类动词 |
5.3.6 责备类动词 |
5.3.7 争吵类动词 |
5.3.8 喊叫类动词 |
5.3.9 问答类动词 |
5.4 霍州方言嘴部动词与周边方言的异同 |
5.4.1 嘴部一般动词与周边方言的异同 |
5.4.2 嘴部饮食动词与周边方言的异同 |
5.4.3 嘴部言说动词与周边方言的异同 |
第六章 霍州方言眼部词的修饰成分分析 |
6.1 眼部器官词的修饰成分 |
6.2 眼部视觉动词的修饰成分 |
6.3 霍州方言眼部词的修饰成分与周边方言的异同 |
6.3.1 眼部器官词的修饰成分对比 |
6.3.2 眼部视觉动词的修饰成分对比 |
第七章 霍州方言嘴部词的修饰成分分析 |
7.1 嘴部器官词的修饰成分 |
7.2 嘴部饮食动词的修饰成分 |
7.3 嘴部言说动词的修饰成分 |
7.4 霍州方言嘴部词的修饰成分与周边方言的异同 |
7.4.1 嘴部器官词的修饰成分对比 |
7.4.2 嘴部饮食动词的修饰成分对比 |
7.4.3 嘴部言说动词的修饰成分对比 |
第八章 关于霍州方言眼部嘴部词的比较 |
8.1 关于霍州方言眼部与嘴部名词比较 |
8.2 关于霍州方言眼部与嘴部动词比较 |
8.2.1 眼部嘴部一般动词比较 |
8.2.2 眼部嘴部功能动词比较 |
8.3 关于霍州方言眼部与嘴部的修饰成分比较 |
8.3.1 眼部嘴部器官的修饰成分比较 |
8.3.2 眼部嘴部功能的修饰成分比较 |
第九章 关于霍州方言眼部嘴部词特点的几点思考 |
9.1 关于词法特点 |
9.1.1 复合 |
9.1.2 派生 |
9.2 关于词义演变的特点 |
9.2.1 沿用 |
9.2.2 引申 |
9.2.3 转化 |
9.3 从GIS地理信息系统看与周边方言的关系 |
9.3.1 语言相似度考察 |
9.3.2 语言传播路径构拟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附录一 霍州方言眼部嘴部词汇简表 |
(一)眼部词汇 |
(二)嘴部词汇 |
附录二 霍州方言眼部嘴部相关复合词简表 |
(一)眼部相关复合词 |
(二)嘴部相关复合词 |
附录三 周边五县眼部嘴部词汇简表 |
(一)周边五县眼部嘴部名词 |
(二)周边五县眼部嘴部动词 |
(三)周边五县与眼部嘴部词搭配的修饰成分 |
附录四 发音人简况 |
(一)霍州及周边五县市发音人一览表 |
(二)周边另外二十四县市发音人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一)论文 |
(二)着作 |
(三)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5)山西晋南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晋南地区概说 |
(一) 晋南历史沿革 |
(二) 晋南地理人口概况 |
二 晋南方言概说 |
(一) 晋南方言分区 |
(二) 晋南方言特点 |
(三) 晋南方言词汇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价值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价值 |
(三) 研究方法 |
四 调查点、材料来源及调查合作人简况 |
(一) 调查点 |
(二) 材料来源 |
(三) 调查合作人简况 |
第二章 晋南方言词汇的内部比较 |
一 晋南方言词汇的一致性 |
(一) 晋南方言词语的一致性 |
(二) 晋南方言构词法的一致性 |
二 晋南方言词汇的差异性 |
(一) 晋南方言词语的差异性 |
(二) 晋南方言词汇差异的主要类型 |
三 晋南方言词汇差异性的因素 |
(一) 语言内部因素 |
(二) 语言外部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晋南方言词汇的外部比较 |
一 晋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比较 |
(一) 音节数量的差异 |
(二) 构词方式的差异 |
(三) 语素选择的差异 |
(四) 语素顺序的差异 |
(五) 语义差异 |
二 晋南方言词汇与周边方言的比较 |
(一) 音节数量的异同 |
(二) 构词语素的异同 |
(三) 构词法的异同 |
(四) 语素顺序的异同 |
小结 |
第四章 晋南方言词汇的历时考察 |
一 晋南方言的底层词和上层词 |
二 晋南方言古语词 |
(一) 古代汉语词 |
(二) 近代汉语词 |
第五章 晋南方言人物词与动物词研究 |
一 晋南方言人物词 |
(一) 晋南方言人物词的构成方式 |
(二) 晋南方言人物词的表义方式 |
(三) 晋南方言人物词的语用功能与文化内涵 |
小结 |
二 晋南方言动物词 |
(一) 晋南方言动物词的构词特点 |
(二) 晋南方言动物词的命名理据 |
(三) 晋南方言动物词的命名特点 |
(四) 晋南方言动物词与歇后语 |
小结 |
第六章 晋南方言多功能词语的语义演变 |
一 普通多义词 |
二 异类多义词 |
第七章 晋南方言词汇的地理分布及其类型 |
一 晋南方言词汇的地理分布 |
二 晋南方言词汇的地理分布类型及特征 |
(一) 晋南方言词汇的地理分布类型 |
(二) 晋南词汇的分布格局与语音分区的异同 |
(三) 晋南方言词汇的过渡性与渐变性 |
(四) 影响词汇地理分布格局的因素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禄劝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禄劝县地理人文概况 |
一、地理与行政区位 |
二、人口和民族 |
三、历史沿革 |
四、语言概况 |
第二节 云南方言及禄劝方言研究概况 |
一、云南方言研究概况 |
二、禄劝方言的研究概况及选题依据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语料来源及调查点概况 |
一、语料来源 |
二、调查点及调查对象 |
第一章 禄劝方言音系 |
第一节 声母及辅音系统 |
一、声母系统 |
二、辅音系统 |
第二节 韵母及元音系统 |
一、韵母系统 |
二、元音系统 |
第三节 声调系统 |
第四节 声韵配合规律及音节结构 |
一、声韵配合规律 |
二、音节结构类型 |
第二章 禄劝方言词汇的构词 |
第一节 语音手段构词 |
一、取声命名构词 |
二、拟声手段构词 |
三、变读手段构词 |
第二节 形态手段构词 |
一、附加式 |
二、复合式 |
三、重叠式 |
第三节 修辞手段构词 |
一、比喻构词 |
二、借代构词 |
三、婉曲构词 |
四、夸张构词 |
第三章 禄劝方言词汇的特殊形态 |
第一节 重叠式 |
一、名词重叠式 |
二、动词重叠式 |
三、形容词重叠式 |
第二节 四音格词 |
一、四音格词的结构 |
二、四音格词的语音特征 |
三、四音格词的修辞特色 |
第四章 禄劝方言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一节 词汇意义 |
一、词形相同意义不同 |
二、词形不同意义相同 |
第二节 语法意义 |
一、词的兼类 |
二、词的组合 |
第三节 色彩意义 |
一、感情色彩 |
二、风格色彩 |
三、形象色彩 |
四、地域色彩 |
五、民族色彩 |
第四节 描写义和状态义 |
一、生动的描写义 |
二、丰富的状态义 |
第五章 禄劝方言熟语 |
第一节 谚语 |
一、谚语的结构 |
二、谚语的语义类型 |
三、谚语的修辞 |
第二节 歇后语 |
一、歇后语的结构 |
二、歇后语的语义特征 |
第三节 惯用语 |
一、惯用语的结构 |
二、惯用语的语义特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 |
三、硕士学位论文 |
四、工具书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雍熙乐府》叠音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叠音词概说 |
(一) 古代学者对叠音词的认识 |
(二) 现代学者对叠音词的认识 |
(三) 本文对叠音词的界定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一) 《雍熙乐府》研究 |
(二) 叠音词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雍熙乐府》叠音词类别 |
一、语音分类 |
(一) 双音节叠音词 |
(二) 三音节叠音词 |
(三) 四音节叠音词 |
二、词性分类 |
(一) 叹词 |
(二) 动词 |
(三) 副词 |
(四) 拟声词 |
(五) 形容词 |
三、语义分类 |
(一) 绘景状物类 |
(二) 摹拟声音类 |
(三) 人物摹写类 |
(四) 其它类 |
第三章 《雍熙乐府》叠音词构词研究 |
一、AA型叠音词的构词成分 |
(一) 单音节动词的叠音 |
(二) 单音名词的叠音 |
(三) 单音拟声词的叠音 |
(四) 单音形容词的叠音 |
(五) 单音副词的叠音 |
二、ABB型叠音词的构词成分 |
(一) 关于A与BB的词性构成 |
(二) 关于A与BB的组合关系 |
三、AABB型叠音词的构词成分 |
(一) AB成词构式AABB型叠音词 |
(二) AB不成词构式AABB型叠音词 |
第四章 《雍熙乐府》叠音词语义分析 |
一、AA型叠音词的语义分析 |
(一) 叠音单字与整个叠音词无语义联系 |
(二) 叠音单字与整个叠音词有语义联系 |
二、ABB型叠音词的语义分析 |
(一) ABB叠音词的形象色彩义 |
(二) ABB叠音词的感情色彩义 |
(三) ABB叠音词的程度变化义 |
三、AABB型叠音词的语义分析 |
(一) AABB型叠音词的语义与AA相关 |
(二) AABB型叠音词的语义与AA及BB相关 |
(三) AABB型叠音词的语义与基式AB有关 |
第五章 《雍熙乐府》叠音词的特点 |
一、从历时层面考察 |
(一) 音节结构方面 |
(二) 词性类别方面 |
(三) 历史来源方面 |
二、从共时层面考察 |
(一) 一词多义现象 |
(二) 同词异形现象 |
(三) 对文连用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官话与西南官话 |
一、官话 |
(一) 汉语共同语的源流 |
(二) 官话的含义 |
二、西南官话 |
(一) 方言及官话视野中的西南官话 |
(二) 西南官话概述 |
第二节 贵阳市及贵阳方言 |
一、贵阳市概况 |
二、贵阳的建制沿革 |
三、贵阳的语言变迁与贵阳方言的形成 |
第三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 对晚清西南官话文献的语言研究 |
(二) 对清末民国贵阳方言的记录和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 |
一、研究材料 |
(一) 主要研究材料: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 |
(二) 参考研究材料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五节 研究材料记录的方言性质 |
一、童着记录的是西南官话 |
(一) 语音方面 |
(二) 词汇方面 |
(三) 语法方面 |
二、童着记录的是一个西部省份的官话——贵州官话 |
三、童着记录的是贵州官话的代表——贵阳话 |
第二章 方言语音研究 |
第一节 童着的语音系统 |
一、声母系统及特点 |
(一) 声母系统 |
(二) 声母系统特点 |
二、韵母系统及特点 |
(一) 韵母系统 |
(二) 韵母系统特点 |
三、声调系统及特点 |
(一) 声调系统 |
(二) 调型及入声特点 |
四、声韵调配合表 |
第二节 童着的语音变化 |
一、语流音变 |
(一) 连读变调 |
(二) 连读变声和连读变韵 |
二、文白异读 |
(一) 异声同韵同调 |
(二) 同声异韵同调 |
(三) 同声多韵多调 |
(四) 异声异韵同调 |
三、别义异读 |
第三节 童着音系与晚清南北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
一、与南京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
(一) 声母的比较 |
(二) 韵母的比较 |
(三) 声调的比较 |
二、与北京官话文献音系比较 |
(一) 声母的比较 |
(二) 韵母的比较 |
(三) 声调的比较 |
第四节 从童着看100多年来贵阳方言语音的发展演变 |
一、声母的发展演变 |
(一) 声母的共同特点 |
(二) 声母的演变情况 |
二、韵母的发展演变 |
(一) 韵母的共同特点 |
(二) 韵母的演变情况 |
(三) 撮口韵有无及演变的讨论 |
三、声调的发展演变 |
(一) 入声的消失 |
(二) 从声调发展情况推测晚清贵阳方言调型 |
第三章 方言词汇研究 |
第一节 童着贵阳方言词汇总貌及特点 |
一、收词说明 |
二、词汇总貌 |
三、方言词汇特点 |
(一) 反映了晚清贵阳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 |
(二) 反映了方言词汇形式灵活多变 |
第二节 方言词汇的历时考察 |
一、与《蜀语》方言词汇比较 |
(一) 音义基本一致的方言词 |
(二) 音义差别较大的方言词 |
二、与今贵阳方言词汇比较 |
(一) 音义基本一致的方言词 |
(二) 音义有变的方言词 |
三、一个多世纪以来贵阳方言词汇的变化 |
第三节 方言常用词研究 |
一、关于常用词研究 |
二、亲属称谓词研究 |
(一) 亲属称谓词的特点 |
(二) 历时对比 |
三、“做”类泛义动词研究 |
(一) “做”类泛义动词的使用研究 |
(二) 历时考察 |
第四节 俗语研究 |
一、俗语及其种类、特征 |
二、方言俗语的源流 |
(一) 当地人民群众的创造 |
(二) 来源于古代史书典籍 |
(三) 来源于民间俗文学 |
三、童着方言俗语研究 |
(一) 俗成语 |
(二) 谚语 |
(三) 狭义俗语 |
第四章 方言语法研究 |
第一节 构词与构形 |
一、重叠式构词 |
二、附加式构词 |
(一) 子 |
(二) 儿 |
(三) 头 |
(四) 老 |
(五) 肝 |
(六) 客 |
(七) 得 |
三、同义异序词 |
(一) 同义异序词的界定 |
(二) 同义异序词的分类与结构 |
(三) 同义异序词的源流 |
(四) 同义异序词的发展演变 |
四、形容词的生动形式 |
(一) 从式 |
(二) BA式 |
(三) AABB式 |
(四) ABAC式 |
第二节 几个方言词的用法 |
一、“到”、“倒”与“起” |
(一) “到”的用法 |
(二) “倒”的用法 |
(三) “起”的用法 |
二、“过”的用法 |
(一) “过V” |
(二) “V过” |
三、“着”的用法 |
(一) 作为动词、助词、语气词的“着” |
(二) 作为介词的“着” |
第三节 几种句法结构 |
一、否定结构 |
(一) 莫、莫得、莫有 |
(二) 没、没有、无有 |
(三) 不得、不消 |
二、“得”字结构 |
(一) 得V/不得V |
(二) V得/V不得 |
(三) V得C/V得不C |
(四) V得C(0) /V不C(0) |
三、其余几种句法结构 |
(一) 兜人V |
(二) “A/V得狠”和“A/V狠” |
(三) 不当A/V |
第四节 疑问句 |
一、是非问句 |
二、特指问句 |
三、正反问句 |
(一) 句尾否定词正反问句 |
(二) 其他正反问句 |
第五章 方言语用研究 |
第一节 会话研究 |
一、会话特点 |
(一) 紧扣主题 |
(二) 形式灵活 |
二、会话分析 |
(一) 话轮转换与控制 |
(二) 会话结构 |
(三) 话题转移 |
三、会话体现的语用原则 |
(一) 合作原则 |
(二) 礼貌原则 |
第二节 交际用语研究 |
一、取名与禁忌 |
二、泛亲属称谓语 |
三、问候与道别语 |
四、祝颂语 |
五、感谢与道歉语 |
六、敬称与谦称 |
(一) 敬称 |
(二) 谦称 |
七、委婉语 |
八、詈骂语 |
(一) 诅咒类詈骂语 |
(二) 禁忌类詈骂语 |
(三) 歧视类詈骂语 |
(四) 违背伦理观念的詈骂语 |
第三节 语用的文白差异 |
第六章 童着的学术价值 |
第一节 方言史及汉语史价值 |
第二节 近现代汉语接触史研究价值 |
一、国名及相关名词 |
二、“洋”类词语 |
三、其他类词语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借鉴价值 |
一、体现的语言教学 |
(一) 语言要素教学 |
(二) 会话教学 |
(三) 俗语教学 |
(四) 文化教学 |
二、契合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 |
(一) 针对性原则 |
(二) 实用性原则 |
(三) 趣味性原则 |
(四) 科学性原则 |
第四节 其他价值及历史局限性 |
一、其他价值 |
二、历史局限性 |
(一) 汉语及方言方面 |
(二) 教材教学方面 |
(三) 其他方面 |
第五节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后记 |
(9)连云港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方言词汇研究概述 |
一、方言词汇的界定 |
二、方言词汇研究历史回顾 |
三、汉语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 |
四、连云港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二、语料来源 |
三、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
四、标音符号说明 |
五、主要调查合作人 |
第三节 连云港地区概况 |
一、位置、区划、人口 |
二、地理、资源、文化 |
三、历史沿革 |
第一章 连云港方言词汇的构词研究 |
第一节 连云港方言词汇的词缀研究 |
一、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前缀 |
二、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后缀 |
三、不同类别的词附加后缀问题 |
四、连云港方言词缀的特点 |
第二节 连云港方言中的“子”缀 |
一、不同词性成分附加“子”缀的分布 |
二、“子”缀词的义类分布 |
三、连云港方言特色“子”缀词 |
四、“子”缀的的语法功能 |
五、“子”缀的区别词义功能 |
六、“子”缀的辅助作用 |
七、“子”缀在省内主要代表点及毗邻地区表现比较 |
第三节 连云港方言中的“头”缀 |
一、词缀“头” |
二、“头”与其他结构组合使用情况 |
第四节 连云港方言词汇中的高频词素和特色词素 |
一、动物类词素 |
二、鬼神类词素 |
三、数字类词素 |
四、“人”词素 |
五、其他类词素 |
第二章 连云港方言的重叠形式研究 |
第一节 连云港方言的构词重叠 |
一、双音节重叠词 |
二、三音节重叠词 |
三、四音节重叠词 |
第二节 连云港方言的构形重叠 |
一、名词的重叠构形 |
二、形容词的重叠构形 |
三、动词的重叠构形 |
四、副词的重叠构形 |
五、量词的重叠构形 |
第三节 不同重叠构形的类型分布 |
一、AA式、AAA式、AAAA式 |
二、ABB式、AAB式、ABA式 |
三、AA子、一AA式、一AA子式 |
四、AABB式、AABC式、ABAB、A里AB式 |
五、连云港方言中重叠构形比例分析 |
六、重叠构形与重叠构词类型差异比较 |
第三章 连云港方言义位的语义场研究 |
第一节 同义义场 |
一、同义义场的界定 |
二、同义义场分析 |
三、连云港方言同义词数量分布特点 |
四、连云港方言中同义词丰富的原因 |
五、连云港方言中同义词形成的方法 |
第二节 反义义场 |
一、极性反义义场 |
二、互补反义义场 |
第三节 多义义场 |
一、方言义位数多于普通话的多义义场 |
二、方言与普通话义位存在差异的多义义场 |
三、方言中特有的多义义场 |
第四节 分类义场 |
一、称谓类义场 |
二、表“人”义场 |
三、饮食类义场 |
四、烹饪类义场 |
五、渔业类义场 |
六、盐业类义场 |
七、语言动作类义场 |
八、动物交配、产子类义场 |
第四章 连云港方言词汇与其他方言词汇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连云港与江苏省内相关代表点方言词汇的比较 |
一、连云港与江苏省内代表点方言词汇比较表 |
二、连云港与江苏省内代表点方言词汇对比分析 |
三、连云港与江苏省内代表点方言词汇内部相似性分析 |
四、连云港与江苏省内代表点方言词汇内部差异性分析 |
五、连云港与江苏省内代表点方言词汇亲疏关系分析 |
第二节 连云港与官话区其他方言词汇的比较 |
一、连云港与官话区代表点方言词汇比较表 |
二、连云港与官话区代表点方言词汇对比分析 |
三、连云港与官话区代表点方言词汇异同情况分析 |
四、连云港与官话区代表点方言词汇亲疏关系分析 |
第五章 连云港方言词汇的历时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连云港方言词汇与上古、中古汉语词汇的比较 |
一、连云港方言与上古、中古汉语相同的词——承传词 |
二、连云港方言与上古、中古汉语不同的词——变异词 |
第二节 连云港方言词汇与近代汉语词汇的比较 |
一、连云港方言与近代汉语相同的词——承传词 |
二、连云港方言与近代汉语不同的词——变异词 |
三、来源于近代汉语通过词汇化而形成的方言词 |
第六章 连云港方言词汇的过渡性特点及原因探析 |
第一节 连云港方言词汇过渡性特点的表现 |
一、带有南北方言过渡性特征的词与词素 |
二、词语搭配方面所表现的过渡性特点 |
三、某些语义场所表现的过渡性特点 |
第二节 连云港方言词汇过渡性特点原因探析 |
一、地理环境因素 |
二、行政区划的隶属与更迭 |
三、移民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霍州市东湾村博兴方言岛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霍州市历史地理和语言环境 |
一、霍州市地理方言情况 |
二、霍州市历史沿革 |
三、霍州市境内的山东移民及方言情况 |
四、东湾村方言岛界定 |
第二节 选题目的以及方言岛的研究现状 |
一、选题目的 |
二、方言岛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四节 发音合作人信息 |
第五节 本文所用的音标符号 |
一、辅音符号 |
二、元音符号 |
三、声调符号 |
第二章 东湾话语音系统 |
第一节 东湾话声韵调例字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声调 |
第二节 东湾话语音系统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声调 |
四、声韵配合规律 |
第三节 东湾话语音特点 |
一、鼻化元音 |
二、元音圆唇化 |
三、后流音 |
四、古入声字在其他调类的分布 |
第四节 东湾话代际差异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后流音 |
四、舌尖后边音 |
第五节 东湾话两字组变调特点 |
一、两字组变调规律 |
二、轻声变调特点 |
第三章 东湾话同音字表 |
第四章 东湾话与相关方言的语音对比 |
第一节 东湾话和霍州话声韵调的比较 |
一、霍州话音系简介 |
二、东湾话和霍州话的声韵调比较 |
三、霍州话和东湾话语音异同 |
第二节 东湾话和博兴话声韵调对比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两字组和轻声的变调规律 |
第五章 影响东湾村方言岛发展及东湾话演变的因素 |
第一节 调查问卷分析 |
一、被试个人及其家庭基本情况 |
二、语言习得情况 |
三、语言使用现状 |
四、语言掌握程度 |
五、语言学习途径 |
六、语言态度 |
第二节 影响东湾村方言岛发展及东湾话演变的因素 |
一、移民源文化认同 |
二、强势方言同化,双言(三言)现象日趋主流 |
三、社会经济发展对东湾话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东湾村方言岛发展前景 |
第二节 本研究达到的目标 |
一、在个案选择上,填补了霍州市方言岛研究的空白 |
二、在研究内容上,不仅总结出东湾话语音系统,还与相关方言做了对比 |
三、在研究方法上,问卷和深入访谈相结合,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调查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 |
一、语料搜集方面 |
二、具体调研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霍州方言ABB式叠音词的音义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万荣方言参考语法[D]. 王瑞鑫. 山西大学, 2021
- [2]四川岳池方言词汇研究[D]. 祝倩. 三峡大学, 2021
- [3]浙江方志所录方言词研究[D]. 谢超.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4]山西霍州方言眼部嘴部概念域用词研究[D]. 赵雪伶. 山西大学, 2020(12)
- [5]山西晋南方言词汇研究[D]. 李仙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6]禄劝方言词汇研究[D]. 王焱.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雍熙乐府》叠音词研究[D]. 谢宏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晚清贵阳方言研究 ——以法国传教士童保禄所着汉语文献为依据[D]. 聂志. 厦门大学, 2018(06)
- [9]连云港方言词汇研究[D]. 姜莉. 山东大学, 2018(12)
- [10]霍州市东湾村博兴方言岛语音研究[D]. 冯丽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