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MCS证书管理机构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君[1](2021)在《基于动态编码的多属性感知多路径协同调度机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为了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效率,要求应急通信设备能够提供低时延、低丢包、高可靠、高带宽的应急通信保障服务。由于蜂窝网络覆盖范围广且通信容量较大,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考虑利用蜂窝网络作为应急通信的手段之一。但是移动环境下无线链路的带宽与设备到基站的距离相关,带宽不够稳定,而且无线链路容易发生丢包,单一蜂窝网络难以提供稳定的低丢包、高带宽的应急通信服务,特别是高带宽的实时视频传输服务。多路径传输方案可以提高可靠网络的吞吐量,而网络编码技术可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因此选择利用网络编码的多路径传输方案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思路,可以在提高传输的可靠性的同时提升网络的吞吐量。然而,多路径传输方案如何结合网络编码进行数据包调度仍然是一个难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适用于移动环境下的基于动态编码的多属性感知多路径协同调度机制,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首先,根据应急通信的使用场景,分析了对应的通信需求,提出了基于动态编码的多属性感知多路径协同调度机制;按照该机制的功能划分,进一步阐述了链路环境探测模块、链路状态调整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移动管理模块的功能。其次,针对移动环境下的链路丢包率动态变化问题,同时考虑到编码冗余度太大可能会引入过多的编码开销导致吞吐量降低,本文提出了与丢包率相匹配的动态编码策略,在保证传输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少的引入编码开销。针对多路径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包乱序,提出一种多属性感知协同调度机制,综合考虑了链路的各项属性包括时延、丢包、带宽以及编码冗余度等参数,选择一条最佳的路径对编码数据包进行调度,减少数据包的乱序,降低传输时延,从而有效地提高链路带宽聚合效果。最后,在搭建的仿真测试环境下,对四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验证。在性能测试中,将基于动态编码的多属性感知多路径协同调度机制与轮询(RR)调度机制以及加权轮询(WRR)调度机制进行对比。仿真测试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可以缓解接收端数据包的乱序,降低传输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并且对丢包的容忍度很高,满足了移动场景下的应急通信需求。
付勇[2](2021)在《复杂耦合作用下轨道交通列车系统可靠性评估及维修策略优化方法》文中提出可靠性是轨道交通列车运营的前提和核心竞争力,但高密度、复杂技术、强耦合等因素给轨道交通列车可靠性保障及运维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列车可靠性评估及运维管理理念、思路、模式和模型方法已难以处理此多元、多粒度、强耦合、非线性的动态不确定性随机变化过程,进而无法准确揭示和分析轨道交通列车复杂系统运用过程中风险产生的机理、变化规律和调控机制。因此迫切需要突破建立全新的轨道交通列车系统可靠性评估及运维管理方法,开拓崭新的视角,充分利用积累的列车运行安全状态大数据,在定量化、实时性、精细化、个体差异化、系统最优化等方面全面提升相应的理论方法水平,提高预防和应对轨道交通列车运行风险的能力。鉴于此,本文基于轨道交通列车设计数据及现场故障检测记录及维修数据,在列车系统风险分析及关键部件辨识、系统故障传播、可靠性评估及多部件运维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1)为了改善传统FMECA分析中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式的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和二型直觉模糊和VIKOR的列车关键部件分析方法。其中,二型模糊VIKOR方法能够通过熵权法解决FMECA分析中指标融合的问题。另外,将三角模糊数直觉模糊数作为二型直觉模糊的方法,以此描述FMECA分析中的主观模糊性。此外,通过引入累积前景理论来处理FMECA专家风险敏感性和决策心理行为的问题。通过现场的实际FMECA数据,并与其他FMECA方法的比较,对提出的新式关键部件辨识方法进行验证分析。(2)基于复杂网络和病毒传播知识,提出风险势能场理论,构建列车系统故障传播概率模型,定量表征部件之间的传播概率,并基于分布扩散原则,模拟列车系统故障传播过程,得到所有可能的列车系统故障传播路径及其发生概率,并标定系统部件的可靠性状态;通过现场的实际故障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了基于风险势能场的列车系统故障路径生成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同时该方法能够定量描述部件间风险传播概率并分析传播的整个过程,实现了故障路径的准确辨识与状态的标定,有助于更优质的进行系统运维工作。(3)为了弥补现有列车系统可靠性分析忽视了系统多态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d-MC模型的全新轨道交通列车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以转向架系统为例,为了构建转向架系统的可靠性流网络,在复杂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向架系统的三大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承载功能、动力传动功能及缓冲减振功能。基于可靠性流网络,通过在极小割分析中提前删减不必要的候选d-MC及重复d-MC,改进了现有d-MC理论中存在大量不必要的候选解及重复解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计算的效率。(4)为了降低列车运行成本并提高列车系统可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机会相关的轨道交通列车系统多部件动态维修策略优化方法。基于系统部件最低可靠度要求及役龄递减故障率递增原理,建立单部件维修时机模型,提出维修系数的判别函数以选择相应的维修方式,分析系统中部件之间的结构、故障及可靠度相关性,构建系统的机会相关维修模型,以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以部件可靠度及可用度为约束条件,构建列车多部件系统维修优化模型,并通过惯性权重因子调整粒子群算法求解计算最佳维修策略。通过现场的实际数据分析,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曲文白[3](2021)在《芪参丹芍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慢性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类型,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运动耐量是SCAD患者预后的最强预测因子,与患者心肌缺血情况及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立足SCAD这一重大卫生问题,以运动耐量改善为切入点,心绞痛疗效、中医疗效及生存质量改善作为次要评价指标,开展气血理论指导下芪参丹芍颗粒(原名:益气活血方)改善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非劣效随机对照试验及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目的:1.基于非劣效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芪参丹芍颗粒对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疗效及安全性。2.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试验部分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阳性对照的非劣效性试验设计,选取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作为阳性对照药。将纳排标准筛选后的SCAD受试者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SCAD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加用芪参丹芍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温水冲服;对照组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每次1片(20mg),每日3次,三餐时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疗效指标为代谢当量提高值。次要疗效指标为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的其他指标[运动试验持续时间、运动试验阳性情况、运动诱发心绞痛情况、运动至ST段压低0.1mV的时间、运动中ST段下降最大幅度、最差ST段水平、Duke平板评分(Duke treadmill score,DTS)、最大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心绞痛相关指标(心绞痛疗效、心绞痛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证候及主要症状(证候疗效、症状疗效、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和 SF-36 健康调查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survey,SF-36)]在治疗 4 周后较基线的变化。安全性指标包括生命体征、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血糖)和尿常规]、不良事件等。设置远期随访(入组后6月和12月),关注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分别对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和符合方案分析集(per protocol set,PPS)进行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和依从方案受试者分析(per-protocol,PP),对两个数据集分析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对主要疗效指标进行非劣效检验及多因素分析,其中非劣效检验为单侧检验。2.网络药理学研究部分从TCMSP数据库获取芪参丹芍颗粒9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结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相关实验文献补充活性化合物,通过TCMSP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活性化合物的相应靶标。使用GeneCards、NCBI、CTD和TTD数据库分别获取SCAD和运动耐量的靶标。将中药活性化合物靶标与疾病靶标取交集,获得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潜在靶标。将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标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通过 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全链网络,即药物-化合物-作用靶标-疾病网络。提取PPI网络与全链网络中度值高于均值的靶标作为核心靶标。通过R 3.6.3和clusterProfiler软件包,以P<0.01对核心靶标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富集分析结果及SCAD&运动耐量与核心靶标的相关文献研究,构建芪参丹芍颗粒干预SCAD&运动耐量的潜在机制网络,并运用Pathway builder tool 2.0对其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1.临床试验部分①本研究共纳入受试者108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共脱落6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4例,对照组另有1例受试者已完成治疗,但拒绝接受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未予纳入PPS集。②基线情况:ITT分析与PP分析均提示,组间在人口学资料和病史、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使用情况、冠心病危险因素等基本临床特征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③组间比较:ITT分析及PP分析均提示,在主要疗效指标-代谢当量提高值方面,试验组不劣于对照组(P<0.05),ITT分析试验组提高1.33±1.88 METs,对照组提高1.05±1.73 METs,PP 分析中试验组提高 1.39±1.90 METs,对照组提高 1.16± 1.79 METs;在中医证候疗效、乏力症状疗效等中医相关指标和SAQ总分、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等生存质量指标的改善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运动试验持续时间、运动中ST段下降最大幅度、运动至ST段压低0.1mV的时间、最差ST段水平、最大心率、DTS、RPP、运动诱发心绞痛情况、运动试验阳性情况等运动耐量指标,心绞痛疗效、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停减率等心绞痛相关指标,中医症状疗效(胸痛、胸闷、气短、心悸、自汗)和SAQ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治疗满意程度评分、疾病认识程度评分、SF-36总分、躯体健康总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精神健康总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等生存质量指标的改善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组内比较:ITT分析与PP分析均提示,在代谢当量、运动试验持续时间、DTS等运动耐量指标,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等心绞痛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SAQ总分、SAQ各子项评分、SF-36总分、MCS、PCS等生存质量指标的改善上,两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敏感性分析结果:除了组间SAQ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的变化外,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均一致,脱落病例对本研究结果无明显影响。⑥主要疗效指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组别、静息心率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代谢当量提高值与基线代谢当量呈负相关(P<0.05),如果放宽P值限制至0.2,则代谢当量提高值与基线CCS心绞痛分级呈负相关(P<0.2),与基线SAQ总分呈正相关(P<0.2)。⑦两组治疗期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远期随访中对照组一年期随访发生MACE 3例,试验组无MACE发生。2.网络药理学研究部分①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药物-化合物-作用靶标-疾病”网络,涉及中药活性化合物167个,中药-疾病交集靶标126个,核心靶标62个。②核心活性化合物: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豆甾醇、β-谷甾醇等化合物在整个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核心化合物。③核心靶标:IL6、VEGFA、CASP3、HIF1α、COX1等核心靶标在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中发挥重要作用。④富集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分子功能55个、细胞组分29个和生物过程835个(P<0.01)。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出98条信号通路(P<0.01),涉及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⑤构建获得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潜在机制网络。结论:1芪参丹芍颗粒能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其疗效不劣于阳性对照药物TMZ,安全有效,远期预后良好。2在试验药物改善代谢当量方面可能存在以下规律:在控制组别、静息心率、RPP、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等因素的情况下,基础代谢当量水平越低,治疗后代谢当量提高越明显;心绞痛状况越轻(CCS心绞痛分级越低,SAQ评分越高),治疗后代谢当量提高越明显。3芪参丹芍颗粒能改善SCAD患者心绞痛情况,其疗效与TMZ无明显差异。4芪参丹芍颗粒能改善SCAD患者中医证候及胸闷、胸痛、乏力、气短、自汗和心慌症状,且在改善中医证候及乏力症状方面的疗效优于TMZ。5芪参丹芍颗粒能改善SCAD患者生存质量,且在改善CHD相关生存质量(SAQ),特别是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方面的疗效优于TMZ。6芪参丹芍颗粒可能通过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豆甾醇、β-谷甾醇等核心化合物作用于IL6、VEGFA、APOB、CASP3、HIF1α、COX1等核心靶标,调控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干预炎症、血流剪切力、脂质沉积、血管生成、细胞凋亡、自噬、氧化应激、血栓形成等生物过程,抗动脉粥样硬化、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及优化心肌能量代谢,综合改善SCAD患者心绞痛症状及运动耐量。
秦楚豪[4](2021)在《基于区块链与拍卖机制的移动终端充电网络》文中指出基于移动群智感应的无人机续航问题一直以来是智慧城市研究范畴的重点之一。设立的充电站可以与无人机进行电量交易,帮助无人机实时充电并尽早完成数据采集和共享等一系列感应任务。但是,这些电量交易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受到诸多挑战。不仅对于海量交易的信息处理缺乏可信任的平台或技术支持,而且充电站的设立受到城市地理位置因素的限制,即使利用移动的无人充电站也面临着资源与空间不够的问题。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调研和分析传统区块链技术在工业物联网中的应用,利用相关的区块链技术构建了由移动无人充电站和无人机组成的移动终端充电网络模型;从链下和链上两个层面分别设计了充电和电量交易验证架构,以及整体的网络运行机制;通过编写智能合约来模拟不同网络节点之间的实施方案,以此测试运行机制设计的合理性。(2)由于移动充电站受限于体积大小,其电量资源和充电空间仅能同时支持少量无人机充电,所以必须执行充电时间调度才能解决庞大数量无人机的充电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将充电调度转化为拍卖过程;通过传统的第二价格拍卖和迈尔森引理评估了设计的拍卖满足理想拍卖的要求和无人机的充电需求;利用最先进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设计了全新的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拍卖机制(Auction Mechanism based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AM-DRL),以此来优化复杂环境下的电量交易。(3)规划并实现了一系列网络模型和拍卖机制性能测试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拍卖机制与传统的第二价格拍卖相比,不仅为移动充电站提供了更高的拍卖收入,而且确保了无人机的真实竞价;训练好的学习网络也提高了AMDRL在复杂网络环境的适用性;通过分析网络模型对网络攻击者的预防和对智能合约的部署与测试,验证了区块链技术在网络模型的实用性。
李享[5](2021)在《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故障诊断》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产业变革带来新的机遇。信息化作为各行业(军事、医疗、能源、交通)的远景目标与发展方向,促使实体行业与网络空间的深度融合,以满足更高质量的发展需求。无线通信技术作为网络空间的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实体行业的信息化变革,形成适用于各行业领域的无线通信系统。然而,该系统在发挥其智能化优势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造成系统面临故障频发、性能波动以及薄弱环节难以精准定位的诸多可靠性问题。因此,针对前景广阔的无线通信系统,开展考虑实际物理特征与独特运行方式的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故障诊断,是信息时代的军事指挥、医疗诊断、能源生产以及交通运输的迫切需求与技术保障。无线通信系统作为网络空间的载体,其可靠性分析与故障诊断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与技术瓶颈,包括:通信场景多样且针对特定场景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难以搭建;设备功能繁多且各功能层次与组成部件的失效动态相关;网络结构复杂且针对网络的可靠性建模方法存在组合爆炸;系统节点众多且遍历所有节点的诊断方法存在观测能力不足。因此,针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故障诊断工作难以套用现有的分析理论与诊断技术,亟需在此领域寻求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考虑无线通信系统的不同性能指标与技术要求,展开该系统的可靠性建模分析与故障诊断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路径损耗模型的无线电传播可靠性建模方法。通过考虑复杂通信场景下,环境因素对无线电传播可靠性的影响问题,本文引入了路径损耗模型对其进行可靠性建模分析。首先,针对具体的通信频段,基于路径损耗模型,综合分析了通信频率、设备参数、通信距离等变量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然后,运用对数正态分布拟合通信距离的随机分布曲线,并结合路径损耗模型,求解了不同通信场景下,路径损耗值的分布函数解析解。最后,通过求解路径损耗阈值,结合构建的可靠性分析模型,计算出了不同频率的无线电在各个通信场景的传播可靠度值。(2)针对多层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的建模方法。首先,针对动态贝叶斯网络(Dynamic Bayesian Network,DBN)的动态逻辑门,构建了基于节点失效时间的概率表建模方法,并通过与蒙托卡罗仿真(Monte Carlo Simulation,MCS)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基于多层次系统的工程背景与结构特性,建立了对应的多层次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最后,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典型通信设备进行功能层次与结构层次的逐层分析,建立了基于通信任务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并通过所提方法对电台的可靠度进行定量计算,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3)考虑无线通信网络中存在的混合失效类型,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动态贝叶斯网络(Hybrid Dynamic Bayesian Network,HDBN)的无线通信网络可靠性建模方法。针对传统DBN算法的建模复杂、组合爆炸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便捷的二态概率表建模方法,并通过与MCS、连续时间贝叶斯网络(Continuous-Time Bayesian Network,CTBN)算法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准确性。然后,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各种通信任务(2端、k端、k n端通信),提出了对应的HDBN建模方法。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某军用无线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4)提出了基于动态贝叶斯推理的无线通信系统分层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现有的DBN推理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选取其中适用于多节点同时观测的推理算法。然后,考虑节点失效的动态特性对节点后验概率排序的影响,基于所选DBN推理算法,提出了一种动态诊断算法以求解节点后验概率的变化曲线。根据后验概率曲线将任务时间划分为多个阶段,并分阶段对各节点的后验概率进行了大小排序。最后,考虑通信系统节点众多、DBN算法观测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诊断算法。基于所提方法,实现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分层故障诊断,以定位出系统在不同阶段各层级的薄弱节点。
郭瑞,陈宇霜,郑东[6](2020)在《无线医疗传感网络中基于区块链的高效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文中研究表明无线医疗传感网络依赖于可穿戴物联网设备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智能医疗服务。在医疗设备通信过程中,医疗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共享以及用户的隐私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存储容量资源的限制严重阻碍了区块链在无线医疗传感网络中的应用。为了解决该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无双线性对的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实现了资源快速高效的聚合,扩展了区块链的存储性能,降低了计算复杂性和数据传输的计算开销。安全性分析表明,文章方案能够确保电子医疗记录的完整性,实现医疗信息的安全存储和共享,保障WMSN中用户的隐私安全。利用PBC库进行仿真分析,显示所提方案在实现数据聚合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及较低的通信开销。
张慧[7](2020)在《基于Tangle网络的群智感知数据安全交付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数据对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其数据可服务于许多不同类型的应用和利益相关者,如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电网,政府组织,开发人员和相关居民等。但是,这些物联网设备通常受到资源限制,需要有效的机制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此时,随着高效,高性能网络的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感知模式“移动群智感知(Mobile CrowdSensing,MCS)”应运而生,大量的传感设备已集成到智能手机和车载系统中,它可以获取本地地理空间信息和知识,并与其他用户共享知识,但是目前几乎所有的传感器系统都将数据上传到中央云,并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共享传感器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持有移动设备的参与者和最终的数据使用者都必须信任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并且还需要为其服务支付一些费用。另外,还需要在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之间建立协议,这将耗费不少的时间。因此,当前的物联网系统架构将难以满足未来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Tangle网络的分布式感知架构方案,并结合了通用前缀可链接的匿名方案以确保用户的隐私安全。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MCS场景下数据交易的高并发和高负载,及传统的链式区块链在MCS系统带宽上使用不充分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Tangle结构的分布式移动群智感知模型以解决高并发和低吞吐量间的冲突。(2)考虑传统链式区块链中的挖矿机制带来的算力浪费问题,设计以感知数据质量指标替代链式区块链中的“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机制,解决了传统链式区块链由于挖矿带来的手续费问题,极大的降低了MCS的任务发布成本,提升了系统的可拓展性。(3)针对MCS场景下的隐私泄露威胁,设计一种基于通用前缀可链接的匿名认证方案,使用户无需链接即可验证数据,利用其特殊的链接机制,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下数据透明性与数据机密性间,及匿名与问责间的紧张关系。
冯伟[8](2020)在《信息物理社会系统中对信任的匿名认证》文中研究指明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yber-Physical-Social System,CPSS)是融合信息空间、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一类复杂系统,被广泛应用在智慧城市、普适社交、智能电网、移动众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PSS具有人机混合智能、各空间紧密结合、网络异构及信息多源等独有特征,但面临着一系列安全、隐私和信任问题。信任作为衡量实体诚实度、可靠性、能力等因素的综合概念,在CPSS中支持可信节点鉴别、节点交互决策,从而增强CPSS的安全和可信性。考虑到CPSS中隐私需求,对CPSS系统节点信任的认证需要同时保护节点身份隐私,即实现对信任的匿名认证,简称匿名信任认证。CPSS的网络异构性使得适用于单一网络架构的安全方案不能有效的应用于CPSS各种场景,因此,需要为CPSS不同的网络架构分别设计匿名信任认证方案。然而,在CPSS中引入匿名信任认证存在若干问题。首先,需要克服信任同隐私、效率之间的矛盾,基于现有的认证方案加入信任信息以支持对信任的认证。其次,在一些场景中,无法保证节点同可信中心始终保持连接。因此,需要为节点提供有可信中心和无可信中心连接的匿名信任认证,即实现半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最后,可信中心通常面临单点故障、造成的安全问题和隐私泄露,且在一些场景中,不存在或难以部署可信中心服务器。因此,从安全和实用性出发,需要研究去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然而,去中心化的场景中缺乏可信中心监控节点行为、评估节点信任和管理节点密钥,难以实现精确、可信的信任评估和密钥管理。本文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展开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信任同隐私、效率的矛盾,在普适社交网络(Pervasive Social Networking,PSN)中设计了两种基于可信中心的匿名信任认证方案,在集中式架构下,对匿名信任认证进行初步探索。其中,方案1基于可信授权中心(Trusted Authority,TA)完成对节点的精确信任评估,并根据评估的信任为节点颁发基于信任的令牌,节点可以借助该令牌生成签名私钥用以向其他节点证明自己的信任。该方案效率较高,能够满足匿名认证的基本安全需求,并支持对节点的信任认证。然而,其缺点是用以验证节点信任的可信令牌列表较长,不适用于大规模的网络。针对方案1效率上的不足,基于群签名设计了方案2,其基本思路为在群签名中引入信任,节点可以通过直接验证消息签名完成对节点的信任认证。方案2仅要求节点持有合法期内被吊销的成员假名列表,从而大幅度缩短了列表长度,效率更高。(2)为了满足PSN场景对半中心的匿名信任认证的需求,提出了方案3。方案3重点解决PSN中无TA参与下的可信信任评估难题和基于多维信任的密钥管理问题。引入多个授权节点(Authority Point,AP)代替TA为节点评估信任。考虑到单一 AP在能力和可信性上存在不足,方案3支持多个AP共同为节点评估信任并生成对应的信任凭据,以支持在无可信中心参与的情况下的对信任的匿名认证和可信通信。(3)针对去中心场景中的匿名信任认证难题,我们在移动众包(Mobile Crowd-sourcing,MCS)中探索了去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针对去中心化的安全可信架构难题和去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难题,分别提出了方案4和方案5。其中,方案4借助于区块链搭建了去中心化的MCS服务平台,实现了高效共识机制,支持去中心化的可信信任评估,并基于信任设计了激励机制,以激励节点的可信行为。在方案4的基础上,我们使用英特尔SGX技术,设计了去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方案(方案5)。借助于区块链和SGX技术,方案5实现了具有隐私保护的信任评估和匿名信任认证,能够有效支持去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保障无可信中心场景下MCS系统的安全与可信。
张敏[9](2020)在《具备激励机制和隐私保护的车辆地图更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驾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无人驾驶车辆能够缓解交通压力,也可使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出行变得更加便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然而,无人驾驶车辆必须从车辆地图上访问大量数据,以便做出安全有效的实时控制决策。因此,实时地图在无人驾驶车辆导航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现有的地图更新方法相比,基于群智感知的实时地图更新方法成本更低且准确性更高。但是此方法在地图更新过程中,会增加数据及用户身份泄露的风险。如何保证上传数据的机密性和用户的匿名性是实时地图更新中的一个挑战。同时,在地图更新过程中,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地图服务平台无法招募到足够的车辆用户以便于获取感知数据。因此,如何激励更多的车辆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感知数据是实时地图更新的关键。本文以车辆地图更新过程中隐私安全问题和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作为研究内容,首先介绍了在无人驾驶领域中,地图更新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同时也分析了基于群智感知的地图更新方法的特点和面临的多种问题,其次梳理了有关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激励机制和假名方案中现存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方案。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车辆地图更新过程中用户隐私问题以及数据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无人驾驶车辆地图更新方案(SEMU)。在该方案中,利用签密和代理重加密技术,车辆用户对感知数据进行签密,将加密的数据存储在车辆雾节点中,当地图公司希望访问数据时,雾节点将加密的数据发送给云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重新加密数据发送给地图公司,同时,云服务平台无法获得任何有关数据的明文信息。利用聚合签名技术,降低了计算开销。通过对车辆用户的信誉管理,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最后,安全性分析表明该方案实现了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可靠性、身份可验证性和不可否认性,保证了用户的匿名性和可追踪性。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激励性,并从计算开销方面证明了它的有效性。(2)针对车辆地图更新过程中参与水平问题、完成质量问题、支付控制问题以及隐私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具备激励机制和隐私保护的车辆地图更新方案(SPIR)。在服务平台预算有限和车辆用户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拍卖的激励机制,该机制可以解决地图服务平台支付控制和车辆用户完成质量这两个核心问题。同时,设计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系统,确保了奖励分发的安全性。采用部分盲签名技术,保证了激励机制的安全性,保护了车辆用户的隐私。在地图实时更新服务中,该方案可以保证数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实现了最优效益。
冯欣蕾[10](2020)在《区块链中非确定性车辆团队移动众包策略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智能城市的发展,车辆互联网(IoV)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智能车辆可以通过多方合作组建车辆团队,在智慧城市中执行移动众包任务。如何组建车辆团队建立安全的模型以实现最大的社会福利,成为车辆移动众包活动中的巨大挑战。尽管目前的研究已经提出了一些移动众包模型,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实时车辆团队合作。此外,交通压力带来的拥堵为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闲时团队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研究者们一个新兴的研究兴趣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第一个以闲时计算车辆团队为最小任务划分单位的移动众包安全模型,称为基于区块链的非确定性团队合作感知(BNTC)模型。实时群智感知任务可以由群智感知平台分配给一个或多个车辆团队,以车辆团队为最小划分。系统通过团队的属性选择合适的团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本文基于逆向拍卖的VCG机制,设计了任务分配算法和奖励定价算法。为了确定任务的分配规则,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背包算法的优化逆向拍卖机制,该机制称为WTS算法,其中考虑了任务完成率,社会成本和选择的团队数量。对于奖励定价机制,本文考虑信誉因素对关键定价的影响,提出了CTP算法,并且提出至关重要团队的概念。这两种算法可以保证模型最大化社会福利。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块链的通用框架,以解决信任问题和安全挑战。基于理论分析和大量的模拟,实验证明了该模型的性能优于传统算法,并且可以实现最大的社会福利。以太坊的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在合理的成本内运行。
二、基于MCS证书管理机构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MCS证书管理机构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动态编码的多属性感知多路径协同调度机制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和组织结构 |
2 相关技术和机制 |
2.1 网络编码技术 |
2.1.1 概述 |
2.1.2 相关研究 |
2.2 多路径传输调度机制 |
2.3 网络编程相关知识 |
2.3.1 基本UDP套接字编程 |
2.3.2 原始套接字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动态编码的多属性感知多路径协同调度机制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2 总体方案 |
3.3 链路环境探测模块 |
3.4 链路状态调整模块 |
3.4.1 链路估计时延调整 |
3.4.2 链路估计丢包率调整 |
3.4.3 链路估计带宽调整 |
3.5 数据传输模块 |
3.5.1 数据包编码 |
3.5.2 数据包调度与发送 |
3.5.3 数据包解码与接收 |
3.6 移动管理模块 |
3.6.1 SMR启动通告 |
3.6.2 针对SMR启动通告的ACK |
3.6.3 SAR启动通告 |
3.6.4 针对SAR启动通告的ACK |
3.6.5 网卡IP地址变化通告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动态编码的多属性感知多路径协同调度机制实现 |
4.1 链路环境探测模块实现 |
4.1.1 链路RTT探测实现 |
4.1.2 链路丢包率探测实现 |
4.2 链路状态调整模块实现 |
4.2.1 链路估计时延调整实现 |
4.2.2 链路估计丢包率调整实现 |
4.2.3 链路估计带宽调整实现 |
4.3 数据传输模块实现 |
4.3.1 数据包编码实现 |
4.3.2 数据包调度与发送实现 |
4.3.3 数据包解码与接收实现 |
4.4 移动管理模块实现 |
4.4.1 SMR启动通告实现 |
4.4.2 针对SMR启动通告的ACK实现 |
4.4.3 SAR启动通告实现 |
4.4.4 针对SAR启动通告的ACK实现 |
4.4.5 网卡IP地址变化通告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5 方案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方案功能测试与分析 |
5.2.1 链路环境探测模块测试 |
5.2.2 链路状态调整模块测试 |
5.2.3 数据传输模块测试 |
5.2.4 移动管理模块测试 |
5.3 方案性能测试与对比 |
5.3.2 仿真测试 |
5.3.3 实际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复杂耦合作用下轨道交通列车系统可靠性评估及维修策略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 |
1.2.1 轨道交通列车系统关键部件辨识 |
1.2.2 轨道交通列车系统故障传播分析 |
1.2.3 轨道交通列车系统可靠性评估 |
1.2.4 轨道交通列车系统维修策略优化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及框架 |
2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与模糊多指标决策方法的列车关键部件辨识 |
2.1 基本概念 |
2.1.1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 |
2.1.2 二型直觉模糊数 |
2.1.3 累积前景理论 |
2.1.4 多指标决策方法 |
2.2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与二型直觉模糊多指标决策方法的列车系统关键部件辨识方法 |
2.2.1 专家决策信息计算与汇总 |
2.2.2 列车系统部件的累积前景值 |
2.2.3 列车系统部件的风险优先数 |
2.3 案例分析 |
2.3.1 轨道交通列车转向架系统关键部件辨识计算 |
2.3.2 方法对比研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故障传播的列车系统部件可靠性状态分析 |
3.1 现场故障数据分析 |
3.2 势能场的基本概念 |
3.3 列车系统风险耦合网络建模 |
3.3.1 列车系统风险耦合网络 |
3.3.2 列车系统风险耦合网络特征 |
3.4 基于故障传播的列车系统部件可靠性状态分析方法 |
3.4.1 基于分布扩散的故障传播与可靠性状态分析模型 |
3.4.2 基于病毒传播理论的传播概率模型 |
3.4.3 基于风险势能场的故障传播概率模型 |
3.5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改进的D-极小割模型的列车系统多态可靠性评估 |
4.1 列车系统可靠性流网络模型 |
4.1.1 系统功能分析 |
4.1.2 系统可靠性流网络模型 |
4.2 基于改进的D-极小割模型的列车系统多态可靠性评估方法 |
4.2.1 d-极小割模型概述 |
4.2.2 d-极小割模型的改进 |
4.2.3 算例分析 |
4.3 案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机会相关的列车系统多部件维修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
5.1 轨道交通列车维修概述 |
5.1.1 单部件的故障特征模型 |
5.1.2 多部件系统的机会维修模型 |
5.1.3 列车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
5.2 基于机会相关的列车系统多部件维修优化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
5.2.1 轨道交通列车系统单部件维修优化策略 |
5.2.2 轨道交通列车系统多部件机会相关维修模型 |
5.2.3 轨道交通列车系统维修优化模型 |
5.2.4 基于粒子群模型的维修优化方法 |
5.3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轨道交通列车系统可靠性评估及维修决策支持系统 |
6.1 系统总体设计 |
6.1.1 系统的需求与目标分析 |
6.1.2 系统的功能设计 |
6.1.3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6.2 系统主要功能及界面介绍 |
6.2.1 系统的登录及用户管理 |
6.2.2 系统的运营故障数据分析管理 |
6.2.3 系统的FMECA管理 |
6.2.4 系统的列车系统可靠性评估管理 |
6.2.5 系统的列车系统维修方案可用度评估结果管理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芪参丹芍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西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研究进展 |
1 冠心病心脏康复与运动耐量 |
2 运动耐量的检测方法 |
3 影响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因素 |
4 西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临床研究 |
5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研究进展 |
1 冠心病运动耐量的相关古籍论述 |
2 中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临床研究情况 |
3 中医治疗改善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的机制研究 |
4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非劣效性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芪参丹芍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疗效及安全性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假设 |
3 研究设计 |
3.1 设计类型 |
3.2 对照 |
3.3 样本量估算 |
3.4 随机序列生成及分配隐藏 |
3.5 盲法 |
3.6 试验流程图 |
3.7 研究对象 |
3.8 治疗方案 |
3.9 观察指标及评价 |
3.10 数据记录、核查及管理 |
3.11 统计分析 |
3.12 临床试验质量控制 |
3.13 伦理审批与临床试验注册 |
3.14 知情同意 |
3.15 资料保存 |
3.16 经费资助 |
4 研究结果 |
4.1 试验完成情况 |
4.2 基线分析 |
4.3 疗效指标 |
4.4 安全性分析 |
4.5 远期预后-MACE发生情况 |
4.6 合并用药情况 |
4.7 服药依从性 |
5 讨论 |
5.1 研究设计 |
5.2 芪参丹芍颗粒改善SCAD患者运动耐量 |
5.3 芪参丹芍颗粒改善SCAD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 |
5.4 芪参丹芍颗粒改善SCAD患者中医证候与主要症状 |
5.5 芪参丹芍颗粒改善SCAD患者生存质量 |
5.6 芪参丹芍颗粒治疗的安全性与远期预后 |
5.7 芪参丹芍颗粒用于改善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优势 |
5.8 对于曲美他嗪中医证候及主要症状疗效的思考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芪参丹芍颗粒提高SCAD患者运动耐量的机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区块链与拍卖机制的移动终端充电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与移动群智感知 |
1.2.2 面向物联网的区块链应用 |
1.2.3 工业物联网中的区块链 |
1.2.4 基于博弈论的分布式电量交易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移动终端充电网络模型 |
2.1 区块链技术 |
2.1.1 基本概念 |
2.1.2 核心技术 |
2.2 网络模型设计思路 |
2.2.1 无人机与移动无人充电站 |
2.2.2 区块链在本研究中的应用和分析 |
2.2.3 无人机充电竞争与调度 |
2.3 网络模型的架构 |
2.3.1 网络模型的构成与功能描述 |
2.3.2 网络模型架构的设计 |
2.3.3 网络模型运行机制 |
2.3.4 智能合约编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拍卖算法的无人机充电竞争 |
3.1 博弈论与拍卖 |
3.1.1 利益均衡 |
3.1.2 拍卖机制 |
3.2 拍卖机制设计 |
3.2.1 无人机充电竞争博弈分析 |
3.2.2 收益最大化拍卖设计 |
3.2.3 拍卖机制评估分析 |
3.3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拍卖机制 |
3.3.1 深度强化学习 |
3.3.2 学习网络搭建 |
3.3.3 算法描述与示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4.1 实验规划与设计 |
4.1.1 实验内容规划 |
4.1.2 实验网络配置 |
4.2 拍卖机制性能验证与分析 |
4.2.1 移动无人充电站的收益 |
4.2.2 激励相容与理性化分析 |
4.2.3 拍卖机制整体设计分析 |
4.3 区块链的实用性分析 |
4.3.1 网络攻击者的抵御 |
4.3.2 智能合约的部署与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故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
1.2.2 基于 DBN 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
1.2.3 通信网络可靠性分析方法 |
1.2.4 基于贝叶斯推理算法的故障诊断 |
1.2.5 综述总结与问题提出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路径损耗模型的无线电传播可靠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路径损耗模型 |
2.2.1 Okumura-Hata模型 |
2.2.2 COST-231 Hata模型 |
2.3 无线电传播可靠性建模分析 |
2.3.1 通信距离不确定性量化 |
2.3.2 路径损耗概率分布 |
2.3.3 基于路径损耗的可靠度计算方法 |
2.4 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的通信设备可靠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离散时间贝叶斯网络算法 |
3.2.1 静态逻辑门的DTBN算法 |
3.2.2 动态逻辑门的DTBN算法 |
3.3 多层次DTBN建模分析 |
3.3.1 多层次系统 |
3.3.2 DBN结构转换 |
3.3.3 MLS系统建模与结果分析 |
3.4 通信设备可靠性分析 |
3.4.1 VHF电台结构与功能层次分析 |
3.4.2 VHF电台DBN建模 |
3.4.3 VHF电台动态可靠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混合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可靠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混合动态贝叶斯网络 |
4.2.1 静态逻辑门的BPT建模 |
4.2.2 动态逻辑门的BPT建模 |
4.3 无线通信网络可靠性建模分析 |
4.3.1 2 端可靠性分析 |
4.3.2 k端可靠性分析 |
4.3.3 k/n端可靠性分析 |
4.4 算例分析 |
4.4.1 无线通信网络结构 |
4.4.2 HDBN建模 |
4.4.3 动态可靠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动态贝叶斯推理的无线通信系统分层故障诊断 |
5.1 引言 |
5.2 贝叶斯推理算法 |
5.2.1 精确推理算法 |
5.2.2 近似推理算法 |
5.2.3 算法对比 |
5.3 多层次系统分层动态诊断策略 |
5.3.1 动态故障诊断 |
5.3.2 分层故障诊断 |
5.4 无线通信系统分层故障诊断 |
5.4.1 网络层次划分 |
5.4.2 诊断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无线医疗传感网络中基于区块链的高效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相关工作 |
2 预备知识 |
2.1 困难问题 |
2.2 区块链技术 |
3 系统及安全模型 |
3.1 系统模型 |
3.2 算法概述 |
3.3 安全模型 |
4 方案实施过程 |
5 安全性分析 |
5.1 计算正确性 |
5.2 安全性证明 |
5.3 其他安全需求 |
6 性能分析 |
7 结束语 |
(7)基于Tangle网络的群智感知数据安全交付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应用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知识 |
2.1 移动群智感知网络概述 |
2.2 移动群智感知网络系统结构 |
2.2.1 移动群智感知网络的特性 |
2.2.2 移动群智感知面临的挑战 |
2.3 移动群智感知中的隐私问题 |
2.3.1 隐私的概念 |
2.3.2 隐私的威胁 |
2.4 区块链 |
2.4.1 区块链与比特币 |
2.4.2 区块链技术基础 |
2.4.3 Tangle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Tangle网络的移动群智感知模型 |
3.1 Tangle网络机制 |
3.2 交付模式设计 |
3.2.1 基于LOF离群点检测的交易节点选定机制 |
3.2.2 基于马尔可夫蒙特卡洛的端点选择算法 |
3.2.3 端点验证及写入 |
3.2.4 数据与酬金的交付 |
3.3 累积权重增长模式 |
3.4 初期安全措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通用前缀可链接的匿名身份验证 |
4.1 问题描述及定义 |
4.2 安全性定义及形式化 |
4.3 原语描述 |
4.4 基于通用前缀可链接匿名认证实现过程 |
4.4.1 用户注册 |
4.4.2 任务发布 |
4.4.3 数据收集 |
4.4.4 报酬支付 |
4.4.5 原语示例 |
4.5 拓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验证及试验分析 |
5.1 系统设计 |
5.2 安全性分析 |
5.2.1 数据安全 |
5.2.2 隐私安全 |
5.3 性能分析 |
5.4 系统可扩展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信息物理社会系统中对信任的匿名认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动机与挑战 |
1.2.1 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 |
1.2.2 半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 |
1.2.3 去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 |
1.3 研究目标 |
1.3.1 目标1: 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 |
1.3.2 目标2: 半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 |
1.3.3 目标3: 去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 |
1.4 主要贡献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基础知识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匿名认证技术 |
2.1.2 CPSS中的信任研究现状 |
2.1.3 区块链及其应用 |
2.2 基础知识 |
2.2.1 双线性对映射 |
2.2.2 英特尔SGX可信执行环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猜想 |
3.2 研究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4 评估标准 |
3.4.1 匿名信任认证的评估标准 |
3.4.2 共识机制的评估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 |
4.1 概述 |
4.2 问题描述 |
4.2.1 系统模型 |
4.2.2 安全模型 |
4.3 方案1: 基于信任令牌的匿名信任认证 |
4.3.1 符号说明 |
4.3.2 算法设计 |
4.3.3 协议流程 |
4.3.4 备用解决方案 |
4.4 方案1: 安全分析与性能评估 |
4.4.1 安全分析 |
4.4.2 性能分析 |
4.4.3 实验测试 |
4.4.4 方案对比 |
4.5 方案2: 基于群签名的匿名信任认证 |
4.5.1 符号说明 |
4.5.2 算法设计 |
4.5.3 协议流程 |
4.6 方案2: 安全分析与性能评估 |
4.6.1 安全分析 |
4.6.2 性能分析 |
4.6.3 实验测试 |
4.6.4 方案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半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 |
5.1 概述 |
5.2 问题描述 |
5.3 方案3: 半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 |
5.3.1 符号说明 |
5.3.2 算法设计 |
5.3.3 协议流程 |
5.4 安全分析与性能分析 |
5.4.1 安全分析 |
5.4.2 性能分析 |
5.4.3 实验测试 |
5.4.4 方案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移动众包系统 |
6.1 概述 |
6.2 问题描述 |
6.2.1 系统模型 |
6.2.2 安全模型与安全假设 |
6.3 方案4: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MCS系统 |
6.3.1 系统概述 |
6.3.2 任务管理 |
6.3.3 信任评估 |
6.3.4 共识机制 |
6.3.5 激励机制 |
6.4 方案4: 安全分析与性能评估 |
6.4.1 安全分析 |
6.4.2 性能测试 |
6.4.3 方案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去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 |
7.1 概述 |
7.2 问题描述 |
7.2.1 系统模型 |
7.2.2 安全模型与安全假设 |
7.3 方案5: 基于SGX的去中心化的匿名信任认证 |
7.3.1 符号说明 |
7.3.2 方案概述 |
7.3.3 基于SGX的密钥管理 |
7.3.4 匿名信任认证 |
7.3.5 基于区块链的信任评估 |
7.4 方案5: 安全分析与性能测试 |
7.4.1 安全分析 |
7.4.2 性能测试 |
7.4.3 方案对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局限性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具备激励机制和隐私保护的车辆地图更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假名方案的研究现状 |
1.2.2 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数学基础知识 |
2.1.1 代数基础 |
2.1.2 双线性映射 |
2.1.3 困难问题 |
2.2 密码学基础知识 |
2.2.1 RSA加密算法 |
2.2.2 哈希函数 |
2.2.3 消息验证码 |
2.3 随机的基于RSA的部分盲签名算法 |
2.4 基于身份的签密算法 |
2.5 拍卖机制的激励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安全高效的无人驾驶车辆地图更新方案 |
3.1 系统模型 |
3.2 设计目标 |
3.3 方案描述 |
3.3.1 系统建立 |
3.3.2 车辆注册 |
3.3.3 密钥生成 |
3.3.4 任务发放 |
3.3.5 数据收集 |
3.3.6 代理重加密 |
3.3.7 解密 |
3.3.8 报酬奖励 |
3.4 安全性分析 |
3.5 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备激励机制和隐私保护的车辆地图更新方案 |
4.1 系统模型 |
4.2 数学模型 |
4.3 设计目标 |
4.4 方案描述 |
4.4.1 假名管理机制 |
4.4.2 基于反向拍卖的激励机制 |
4.4.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系统 |
4.5 安全性分析 |
4.6 理论分析和仿真评估 |
4.6.1 理论分析 |
4.6.2 性能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区块链中非确定性车辆团队移动众包策略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及贡献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工作概述 |
2.1 车联网IoV |
2.2 移动众包理论基础 |
2.2.1 众包的概念 |
2.2.2 IoV中的移动众包 |
2.2.3 移动众包中的激励机制 |
2.2.4 移动众包中的激励模型 |
2.2.5 VCG机制 |
2.3 区块链基础技术 |
2.3.1 区块链基本结构 |
2.3.2 数字签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非确定性车辆团队合作众包模型 |
3.1 BNTC模型中的角色 |
3.1.1 实体定义 |
3.1.2 车辆团队性能 |
3.2 任务类型描述 |
3.3 车辆团体的形成条件 |
3.4 BNTC系统模型 |
3.4.1 初始化系统 |
3.4.2 系统过程 |
3.5 BNTC模型中的任务分配算法和奖励支付算法 |
3.5.1 问题定义 |
3.5.2 问题模型 |
3.5.3 获胜团队选择算法(WTS) |
3.5.4 基于信誉的团队付款算法(CTP) |
3.5.5 算法性能分析 |
3.6 安全性分析 |
3.6.1 身份证书不可伪造性 |
3.6.2 消息签名验证的不可伪造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BNTC模型实验设计与分析 |
4.1 算法实验结果 |
4.1.1 数据集描述以及实验设计 |
4.1.2 实验结果 |
4.2 去中心化的BNTC系统实验测试 |
4.2.1 实验环境 |
4.2.2 智能合约执行流程 |
4.2.3 资源消耗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关于国际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情况说明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基于MCS证书管理机构的研究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动态编码的多属性感知多路径协同调度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 陈雪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复杂耦合作用下轨道交通列车系统可靠性评估及维修策略优化方法[D]. 付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芪参丹芍颗粒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D]. 曲文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区块链与拍卖机制的移动终端充电网络[D]. 秦楚豪.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故障诊断[D]. 李享.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6]无线医疗传感网络中基于区块链的高效无证书聚合签名方案[J]. 郭瑞,陈宇霜,郑东. 信息网络安全, 2020(10)
- [7]基于Tangle网络的群智感知数据安全交付模式研究[D]. 张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信息物理社会系统中对信任的匿名认证[D]. 冯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9]具备激励机制和隐私保护的车辆地图更新方法研究[D]. 张敏. 西安邮电大学, 2020(02)
- [10]区块链中非确定性车辆团队移动众包策略的研究与实现[D]. 冯欣蕾. 天津大学, 2020(02)